校园文化及建设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校园文化及建设(通用8篇)

校园文化及建设 篇1

内容摘要: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校园建设的无形资产,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关键字: 校园文化、表现形式、建设、实施方案 正文: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组成。所谓校园文化,概括地讲就是发生在校园范围内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有很强的层次感,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丰富的、全面的、无声的教科书。它能起到潜移默化、对师生进行熏陶和塑造的重要教育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从其功能上看,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有益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美化;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学生良好精神面貌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更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学校育人的诸要素中,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

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企业文化大致相同,均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物质文化。

(一)校园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四个方面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能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挥要作用,只有在教师中树立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4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学校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达到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的发挥整体效应。

(二)校园制度文化

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内外社会关系的反映,它是校园文化主体进行文化活动时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主要包括学校规章制度,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模式以及现实的行为规范等。校园制度文化发挥着“管理育人”的作用,对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一个学校只有建立了健全的规章制度,师生员工才能有章可循,从而提高管理的效能。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肯尼迪曾指出的那样,“学校组织文化对学校组织及其成员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不断取得成功的驱动力”。

具体讲,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有三项功能:其一,通过认识导向、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特别是行文规范,给师生提供优质的文化心理氛围和正确的行为模式;其二,整合学校组织体系,促进学校运转协调有序;其三,传递学校文化信息,塑造学校个性形象。

(三)校园物质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实现建设校园文化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

校园文化建设极其重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校长是关键,他即是领导者,又是实践者和创新者,起到传承和引导的作用。校长对校园文化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校园精神文化的营造

这一点相对其它三点较为难做。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又是一条引线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学校的校园文化,树正风、立正气这是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团结、进取、奋发、求实这是许多学校的校训内容,其中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校训是校园精神文化精髓,通过制定具有时代特征,又富有学校历史文化背景与特色以及长期的发展目标的校训成为号召、激励、鼓舞、鞭策全体师生的座右铭。逐步由外力变为内力,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就会出现。

(二)校园制度文化的营造

校园制度文化这一点做起来易,转化过程难,制度已经确定可以强制执行,包含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校规、校纪、人事、总务、教育教学制度等等,一项制度的形成不能成为一种文化,学校制度再完善也不能称其为制度文化好,校园制度文化的形成应该是制定—认同—自律—传承(舆论)—文化,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一项制度不被大家所认同时,还会产生不良反映,不仅不能推动学校工作的开展,反而成了发展中的绊脚石,一但制度转变成了自律的行为时,就会形成一种正确的行为导向,就必然产生出一种文化氛围,就会培养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才能完成办学目标。

(三)校园物质文化的营造

物质文化的营造这一点比较好做,但要求主管人员潜心挖掘,让营造的环境与学校现状相匹配,富有个性,体现出设计者审美观、价值观真正起到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发挥出教育的功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

(四)校园活动文化的营造

校园活动文化,这一点与我们办学思想相联系,首先,我们必须尊重教育的规律,明确活动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用制度的方式将它确定下来,让活动有稳定时间,稳定组织结构,稳定经费和相对稳定的内容形式,使活动具有连续性、目的性、教育性。在活动中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真正让学生体验是他们自己的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等,在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挥,培养了团队精神,陶冶了情操,在活动中不断找出每一活动的闪光点和不足,使活动更加完善,通过活动在校内无形地释放出一般强大的凝聚力,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文化。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校园活动之中。学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学校管理层次,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动学校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有效载体。充分重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广大师生全员、全程、全方位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师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锻炼,提高文化修养及价值观念,实现师生和学样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1《设计艺术研究》2003年第03期

吾喜杂志网

○2《校园文化建设浅析》2010年03月

静宁县教育局

○3《现代企业管理》2009年03月

校园文化及建设 篇2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人们随时随处都提到文化。 在不同有场合里, 文化的指向是不同的。 蔡尚思先生对此有十分精辟的阐述:“现代的人们对文化的性质和范围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一个国家的古来一切都是文化, 这个定义是广义的, 未免过于广泛;有的只把文艺当成文化, 或以文艺为主要的文化, 这又未免过于狭隘;有的只把文化当成一般知识, 如所谓的‘学文化’;有的说‘文化程度’, 那是指教育程度, 如小学、中学、大学等资格。 ”那么, 文化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蔡先生提到:“文化应当与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划分范围, 不混文化与其他三者为一谈。”根据蔡先生的这个说法, 文化是与政治、经济、军事相并列的一个方面, 人类所有活动无非是这四个方面, 除去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内容, 剩下的就是文化活动了。

周国平先生说过:“我觉得文化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的活动及其产品。”因此,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文化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出的满足自己生存并得到精神享受的财富, 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各种实物典籍、规章制度、学术文艺、科技发明以及长期积累而成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诸方面的内容。

校园文化应该是一个学校经过长期的探索、创造、积累而成的物质条件和精神状态。物质的条件是校舍、餐厅、图书馆、实验室及其他教学设施和校园环境。精神状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风尚、习惯、师生的精神及其理想和信念。

依照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十八大关于教育工作的目标, 我认为当前的校园文化内涵应当是这样的: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教师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每个教师, 促进师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师生创建优良的发展平台。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建立有利于出名师, 育英才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二、校园文化的建设

在校园文化的创建、积累中, 校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不论是物质条件的创设, 还是精神状态的形成积累, 都需要校长的提倡和引导。 校长将自己的设想传递到师生当中, 并鼓动起师生的参与意识, 发挥出创造和建设的热情, 校长、全体师生一同努力, 创出预期的结果, 再坚持推广发展, 最终沉淀下来, 固化成为一种风尚、习惯, 校园文化才能真正形成。

校园文化的建设方案应紧扣进步的校园文化内涵设计。 我认为, 校园文化的构建要兼顾到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两个方面。现在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加大, 学校的物质条件已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对于那些基础设施还没有完善的学校来说, 当务之急是建设校舍、餐厅、图书馆、实验室、操场。

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的文化氛围是一项最简单而又易行的工作。 利用一切空间和边角地, 开辟草坪、花坛, 栽植树木、花卉、盆景, 将校园美化成一个花园, 那里树木葱郁, 花香四溢, 即使一个顽童放在这里也不会大呼小叫, 听见到清脆婉转的鸟鸣, 已经是一种天然的音乐熏陶。 课间时间, 三三两两漫步于林荫草坪之间, 自然而然地谈起人生, 不知不觉地探讨起学问。 环境育人并非虚妄。 如我国古代的四大书院中, 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都建在山水宜人之处。 又如, 有清华园, 才有《荷塘月色》。

营造优美的文化氛围, 可利用墙壁壁画, 张贴字画和宣传画、修建文化长廊、制作雕塑小品等。 优美的文化氛围起到了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涵咏。古代教育家王阳明说:“所贵乎师者, 涵泳熏陶, 不言而喻。 ”文化氛围正是这种教育。

创立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学校管理制度。 制度是形成良好学习风气的全部保障, 学校要建设符合现代教育发展方向的制度。教育的对象是人, 教育的产品还是人。 现代学校的教育制度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保障人的尊严, 促进人的发展。 制度建设应尽量克服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儿童少年身心健康, 可持续发展。

培养有利于师生发展的良好风尚, 风尚一旦形成, 就可以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力。只有良好的行为, 才能得到师生的响应, 慢慢地浸染, 慢慢地传递, 渐渐形成风气。培养潜心育人的风气, 要点是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教育如同种花, 一切忽视过程的管理, 只能是杀鸡取卵, 竭泽而渔。 过分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 势必造成重形式轻效能、重结果轻过程的恶果,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长远的发展。

塑造师生的精神世界, 确立共同的信念, 有一致的价值追求。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 也是最困难的任务。 只有教师树立了明确的信念, 有了进步的精神追求, 所有的文化才有可能建设起来。学校要在其发展过程中结合一些重大事件, 在师生充分认知、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将其中的价值信念加以固化, 作为师生的共同理念, 恒久坚持。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实施。 既要注意外在的硬件设施文化建设, 更要注重强化内在的软件文化建设。只有硬软件齐抓, 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这个核心任务地完成, 才能使学校文化建设朝着内涵的方向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尚思.论中国文化的几个重大问题.

[2]周国平.居住文化的哲学解读.

浅谈校园文化结构及建设 篇3

一、创建和谐的校园表层物质文化

所谓校园物质文化是指通过直观的形象,如学校布局、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物质设施构成的器物文化,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校园文化,是校园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实践改造以后的显现和外化结晶,因为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校园的陈设风格、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等等物质建设上,积淀着师生的审美价值,凝聚了一定时代校园师生的文化思考。校园的表层文化是校园的直观反映,是校园的"衣裳"。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外在表象,是校园文化个性特点的重要体现。我们所说的校园环境一般包括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两个部分。

(1)学习环境。校园的学习环境一般包括校园的规划布局,教学设施的陈设风格,校园和谐的自然生态等。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师生营造优良的工作和学习氛围,是所有校长一直在追求的理想。关于校园的规划布局并没有一套程式化的东西供我们模仿,但主旨是有的,校园的规划布局关键在于便于学生学习,便于教师工作,便于师生交流,典雅、美观、温馨、大方。一般来讲,学校的规格和形状是固定的,学校的学生比较多,没有给予我们建设者太多的想象空间,所以,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从细节入手。

(2)生活環境。学校的生活环境包括生活设施和生活氛围。生活设施主要包括师生员工的居住、休息、锻炼、娱乐设施以及社区的出行、购物、休闲等硬件设施;生活氛围主要包括校内的生活气息、生活习惯等软性条件。学校不仅是师生学习的地方,更是师生生活的地方,"教育即生活",所以,学校在创建校园环境时,不仅仅要考虑校园的教育特点,也要考虑学校的生活特点,为学校师生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起居环境应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涵。

2.学校标识

学校标识是校园文化的可视象征之一,是体现校园文化个性化的标识,它主要包括学校名称、学校象征物等方面的内容。命名源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复旦大学,意在自强不息,"复旦"二字不仅成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标识,这个校名和校徽也成了世代复旦人一种永恒的理想和追求,积淀成为复旦大学最具代表性的校园文化。

二、创建积极的校园核心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在发展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学校理念、哲学以及价值观,它是一种以意识为形态的校园核心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渗透在学校师生心灵中的一种精神动力,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1.办学宗旨

办学宗旨就是办学的主要目的。从普遍意义上来说,学校的办学宗旨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民族的教育和发展。但细究起来,每一所学校的创建都有她独特的历史背景和个性化的办学宗旨,而这种个性化的办学宗旨始终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并进而形成校园的精神文化。

2.经营哲学

学校经营哲学是学校中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问题的基本看法,是对校园全部行为的一种根本指导。对于我国的学校而言,一般都有一种基本的哲学思想作指导,那就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在此基础上,很多学校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也逐渐形成了有鲜明个性的独特哲学思想,并以此来指导学校的发展。

3.学校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有用性的一种观念。学校价值观是学校师生关于学校意义的终极判断,是学校在经营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一件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仅取决于它对什么人有意义,而且还取决于谁在做判断。对于人类社会来讲,学校的价值在于文化传播,在于公共服务,在于育人。但具体到每一所学校,对于学校师生和学生家长而言,学校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一般而言,学校价值观包括以下几种:

一是公共服务价值观。这种学校主要是从事基础义务教育的学校,各种远程教育体系等,这些学校的经费由国家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承担,学校的办学目的在于普及基础教育,在于最广泛的文化传播和民众最普遍的素质提升。

二是人才教育价值观。持人才教育价值观的学校主要包括普通高级中学,普通大学和少数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追求培育人才的目的,学校多以学生升学和成材为出发点组织教育教学,社会对学校的评判也常常以学校的升学率或学校学生在社会的贡献程度作为标准。

三是利润价值观。不可否认,很多学校的办学是为了追求利润的,尽管利润追求不是学校的唯一目的,但确是主要目的。这样的学校包括幼稚园、各种短期技能和职业培训学校、私立学校以及当前许多公立重点学校以各种名目创办的二级学校(有大学也有中小学)等等。也有一些社会名流为回报社会对他们企业的厚爱而办的学校,不以利润为直接目的,但间接目的依然在于追求其麾下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由于校园文化具有明确的选择性、较强的规范性、严密的系统性、强烈的思想性,因而,在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别是行为习惯培养上,起着潜移默化、整合调节、激励导向的作用。

校园文化及建设 篇4

建设的建议

农村文化现状

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铜厂乡9个村委会中只有米苴和底尼2个村委会有文化活动室,且活动室内的电视机、影碟机、功放机都已经陈旧老化,经常卡带子。查阅有关资料后进一步了解到:在当前的农村,绝大多数由于缺乏文化公共设施或设施陈旧老化,文化事业发展滞后,文化教育阵地严重匮乏,思想道德文化感召力减弱,科技文化推动力滞后。文化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甚至不同向或者不同步,娱乐文化生活陶冶力下降,加之各种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致使农村人们的道德滑坡、世风变浊,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政治是空的,理想是远的,道德是虚的,唯有金钱是真的”,似乎除了金钱和享乐外再没有什么可值得追求的了。有的只求实惠,不讲理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被歪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淡漠;二是文化生活贫乏和文化市场不健康,伦理道德观念蜕变。农村社会环境受到污染,许多格调低下和渲染色情暴力犯罪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农村文化市场,恶化了农村社会精神环境。部分农民的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意识淡漠,荣辱观、是非观混乱,国家和集体观念淡化,道德滑坡;三是宗教活动频繁,封建迷信抬头,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在农村修庙宇、看阴阳宅风水盛行,神汉巫婆仍在活动,婚丧喜事大操大办现象突出,不少地方打麻将、买码赌博、斗地主、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等现象呈上升趋势,群众生活缺乏安全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

1、认识不清,心口不一致

目前乡镇文化站人、财、物、事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部分乡镇却没有把乡镇文化站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对待,一

些乡镇领导由于思想认识不一,对文化站撒手不管了,认为文化站不出经济效益,是个包袱,认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不抓文化工作不影响单位排名进位、个人晋升,文化工作抓与不抓无所谓。在一些乡镇领导看来,需要投入而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事业建设是可以先放一放或挂在嘴边说说而已的。

2、体制不顺,主管不到位

首先是用人机制制约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文化站缺编严重,另一方面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进不来。(铜厂乡文教中心现在只有2人,无一人是文化站技术专业人员)四权下放到乡镇管理后,一是乡镇不管或者不知道怎样管;二是县级文化部门对文化站管理力不从心,有的文化站专干换了县文化部门根本不知道。文化专干地位低待遇差,是“弱势群体”。文化专干很寒心,许多都不愿意再干文化工作。其次,由于管理体制问题,部分文化专干不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特长,没有把创新作为自己力量的源泉,还是停留在向政府“等、靠、要”的观念上。经费困难加上一时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就不敢也不愿开展工作。造血功能不能强化,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弱。再次,长期以来财政对文化的“欠帐”太多。改革开放以来,90%以上的乡镇没有新建文化设施,原有的文化设施有的破烂不堪,有的挪作他用。以文养文,走产业化道路条件还不成熟,也很不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文化站普遍得了“贫血症”,急需输血。

振兴农村文化的建议

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因地制宜,整合资源,使农村文化建设标准、建设内容和相关政策措施适合农村实际;坚持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坚持弘扬先进文化与传承乡土文化相结合,不断增加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坚持“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通过“送文化”带动“种文化”,提高农村文化自我发展能力。

(一)加强农村文化站建设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

着手,本人建议:

1、深化认识。营造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和繁荣群众文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县、镇乡政府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站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重视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经常对群众文化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各乡镇应将文化工作纳入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范畴,改变那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要花钱宁可不要的现象,使农村文化走出“无事干、无人管、无所作为”的误区。

2、强化改革,建立农村文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机构改革是必然趋势,文化站无疑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但无论怎么改,从事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机构不能撤,反而应予强化,在改革中,文化站必须抓住机遇,理顺体制,开辟出一块属于自身的天地,使之成为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向往之所,也只有这样,才有其存在的必要。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县文化主管部门,应把握好进人关、用人关、培训关,应将一批业务精,敬业精神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文化专干纳入国家公务员范畴,使之在生活和福利待遇上与其他干部一视同仁,建设良好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投入机制,把发展先进文化与改造落后文化统一,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统一、与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一。同时,可发挥文化广播、电视、体育等相关部门职能互补的优势,组成综合的乡镇群众文化娱乐机构,增加其实力和发展后劲。

3、增加投入,建设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阵地是舞台,是文化站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各乡镇党委、政府应该保证和改善文化站的基本办公条件,必须将现有的文化市场、阵地和设备划归文化站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借调和挪作他用,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应逐年增加对群众文化工作的投入,应将文化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4、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在易门县

乡镇文化专干队伍中,年龄偏大,整体素质偏低。各级文化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群众文化管理上的能手,群众文化活动辅导上的行家,使之成为乡镇政府领导下的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的新生儿;再次,文化站应转变观念,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

(二)开展农村“种文化”活动

为把农村文化做好做活,真正让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我们应转变思路,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即把农民从文化的看客变成主角,通过培养大批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让他们唱主角,激发广大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这种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会把“文化下乡”变成“扎根在乡”,农民素养不断提高,和谐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具体做法:

一是完善文化设施,为农村文化搭建舞台。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政府可在农村普及有线电视网、电化教育系统,可要求每个村兴建一个文化舞台,通过政府资助、共建单位对口帮扶等形式,加大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并要求有条件的村建设文体活动室,添置健身器材、棋牌等文体设施,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二是建设新农村书屋,用知识滋养农民的心灵。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文化先行,把办好“农家书屋”作为一项重要举措,在书屋中配置社科类、农业科技类、医药卫生类等各方面书籍。让新鲜多彩的先进文化进村入户,以文化的“软实力”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在事件有关部门个关心支持下,目前铜厂乡9个村委会都已建成新农村书屋,每到农闲时节,农民们就三三两两到书屋借阅,书屋真正成为了农民们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

三是培育文化队伍,构筑农村文化阵地。要对农村文艺演出队、文化特色户进行调查摸底,铜厂乡应该对皮影戏、左脚舞、芦笙舞、花鼓舞、跳哑吧、花灯、皮影画等地方传统民俗

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并建立档案,给予重点扶持和培植,不断构筑农村文化阵地。同时建立乡文化站、村文艺队“二位一体”培训网络,乡文化站不定期组织文艺教师为村里的文艺队伍进行培训,使散发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重新焕发活力。鼓励各村举办左脚舞、芦笙舞、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与时俱进,当前的文化站必须直面现实,走出原有的怪圈,变“等、靠、要”的依赖性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自觉性,变“求稳旁徨”的被动性为“无功就是过”的主动性,在国家群众文化政策的指导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机遇面前,迎接挑战,走进属于自己的灿烂天地,繁荣农村文化。

铜厂乡里士村委会新农村指导员

校园文化及建设 篇5

尊敬的受访者:

您好,我们正对xx市公共文化服务及文化广场建设情况进行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请在您认为合适的项目○内打钩,并提出您宝贵的建议。感谢您的支持!

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 2013年x月

社区: 1.您的性别 ○男 ○女

2.您的年龄

○20岁以下 ○20—34岁 ○35—49岁 ○50--65岁 ○65岁以上 3.您的受教育水平

○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中专 ○大专及大学本科 ○硕士研究生以上 4.您的职业 ○党政机关人员 ○企事业单位人员 ○学生 ○个体经营者 ○退休人员

○自由职业者 ○其他

5.您在自己社区中的身份○普通居民 ○社区管理者 ○物业服务人员 6.您所在街道综合文化站基础设施 ○好 ○较好 ○一般 ○差 7.您所在社区文化活动室面积()100平方米 ○大于 ○等于 ○小于 并有图书()1000册 ○大于 ○等于 ○小于

8.您所在社区现在有哪些文化设施(多选)○老年活动室 ○少儿活动室 ○健身设 施 ○图书阅览室 ○文化广场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报纸宣传栏 ○篮球、游泳等场馆 ○社区网站 ○综合性多功能室

9.您如何看待你所在社区的文化设施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太满意 ○不满意 10.您如何向社区反应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社区网络 ○电话、信息 ○社区定期征求意见

11.向社区反映文化服务需求的结果

○反映渠道不畅通 ○反应后无反馈 ○不知如何反应 12.是否配有专职的文化活动室专管员 ○是 ○否

13.您是否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 ○从来没有 ○偶尔会有,很少 ○不定期会有一些

○较多

14.社区现有文化团队

○诗书画团体 ○戏曲团体 ○舞蹈团体 ○音乐团体 ○其他 15.您所在的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面向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

○儿童○无明显之分,视需要而定

16.您参加过的社区活动主要是()组织的 ○政府 ○社区 ○居民自己 ○物业中心 17.您所在社区文化活动的经费主要包括(多选)○政府部门拨款 ○企业赞助 ○适当 收取社员费用 ○自费 ○不清楚

18.您最喜欢哪类文化活动○文艺表演类 ○知识讲座、技能培训类 ○科普宣传类 ○文 体竞赛类 ○游戏娱乐类

19.您是否参加过文化广场活动 ○是 ○否

20.您是从哪个渠道知道每次文化广场活动内容○报纸 ○网络 ○电视 ○电子屏 ○宣传栏 ○朋友相传

21.从您家到文化广场的时间大约是○1小时 ○半小时 ○15分钟内

22.您参加文化广场活动原因 ○参加文艺活动 ○享受文化志愿者服务 ○丰富自己 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品味 ○消磨时间 ○交朋友 ○其他

23.在参加文化广场活动时,您在其中的感觉是有 ○归属感 ○娱乐感 ○被动接受 感 ○茫然感 ○其他

24.您是否愿意参加文化广场文艺团队○是 ○否 ○无所谓 25.适合您的文化广场活动时间为 ○白天 ○晚上 ○双休日

26.您认为文化广场活动频率以多少为宜 ○每周 ○半月 ○每月 ○每季

27.您觉得文化广场活动在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安排上是否合理 ○很合理 ○比较合理 ○有待加强 ○很混乱

28.您认为文化广场活动氛围如何 ○运用文化阵地和传媒大力地宣传

○通过社区舆论或群众议论形成规范 ○群众能够自觉参加广场文化活动 ○涌现出一批文 化广场志愿者 ○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文化广场制度 ○没有什么活动氛围 29.文化广场活动比您理想的 ○好 ○差不多 ○差

30.您感觉文化广场建设中还存在那些问题 ○管理问题 ○文化活动较少,内容单一

校园文化及建设 篇6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必须以先进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文明为后盾。大学作为社会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过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1、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所谓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1]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典型的亚文化,它是直接影响高校师生的软环境。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浓郁高校师生的文化生活,提升高校师生的精神境界,增强高校校园的人文气息。大学校园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与校园精神风貌。根据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将其分成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

(1)校园物质文化由大学教育教学和生活物质条件构成,是指能被人们感觉到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形态。[2]它包括校区校舍、校 园绿化、教学设施、校旗校徽等方面。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为学校的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提供有利的物质基础。

(2)校园制度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一切文化活动的准则。它包括与大学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管理体制及其规章制度、组织机构及其运行机制、特定的行为规范等。[3]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内涵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学校的校风、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等方面。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包括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传统文化、人文气息、科研精神的培养与提升,它是一所高校全体师生精神风貌与文化生活的综合体现,也是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所在。

2、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点:

(1)导向教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现代社会是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来说有时会具有误导作用,使其迷失自我。而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引导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美丑,使其不断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2)凝聚激励功能。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越浓厚,其凝聚力就越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使其文化主体产生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往往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的,班级成员为了完成活动,需要相互合作与协调,从而增加了彼此间的信赖感与凝聚力。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的一种体现,是全体师生在实践中集体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对其文化主体具有强大的整合力与号召力,从而激励他们为共同的目标奋发进取。

(3)社会辐射功能。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同社会文化处于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之中。学生在大学校园中接触的文化必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走入社会后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思考行为方式,而大学生又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行为观念、性格意志必然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这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延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其校园文化在具有普通高校

校园文化共性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一些特性。学校历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优化课内、强化课外”为原则,积极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发挥学生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学校设有“阿里郎”社团、“不死鸟”社团、记者协会、天文协会等130多个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了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的社团活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大大地丰富了师生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学校不断创办出双语主持人大赛、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等新的文化活动品牌,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内涵深刻、主题鲜明的特色。虽然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受到物质条件、人文理念、管理思想等方面的限制,依然存在着一些需要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足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它是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和外部表现。它直接表现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为师生的学习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十五”以来,学校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使延大教学设施得到了改善,教学条件的利用也有了新的进步。新校区的扩建、校园网的建设、体育场、民俗博物馆等的建造都体现了学校在校园物质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生正常需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建设依旧呈现落后的特点。学校实验设备的严重不足、多媒体教学设施的陈旧、图书馆的规模不够、校园规划不合理、校舍条件较差、学生文体活动设施的不完备等等都影响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严

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规章制度的制定,二是规章制度的实施。延大在建设制度文化的过程中,编印了《延边大学学生手册》、《延边大学学则》、《共青团延边大学委员会文件汇编》,涉及思想政治、日常管理、基础文明、学习规范、奖励处罚、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内容,为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是,这些制度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就不得而知了。学校的潜规则、学生之间的不公

平竞争都是对制度文化的一种漠视。就以期末考试为例,虽然学校特别将考风建设作为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出台了《延边大学学生考试违纪、作弊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及《延边大学考试纪律》等,但每年作弊的学生依然盛行其道,监考教师甚至也只是默认的态度,只不过象征性的每年会处罚几名学生,以儆效尤。制度文化流于形式令人心寒。

3、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不深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003年我们面对“办一个什么样的延边大学,怎样办好延边大学”的历史性思考,凝练了“求真、至善、融合”校训。新校训的诞生意味着延边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对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学校人际关系上都有着不同层次的指导意义,是我校未来发展之路的灯塔。

求真,要求延大人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然而目前延大的学术研究氛围并不浓厚,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及真理的追逐缺少热情。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是文娱活动多,科技竞赛、学术研讨等活动只是冰山一角。而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够,以至于无法给予学生更深入更高层次的教导。

至善,要求教师应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应该修身立德,塑造人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对我们师生的起码要求。然而延大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一点,以文娱活动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使得精神方面有所缺失。融合,是一种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各民族师生之间的融合。

三、建设具有延边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延边大学金炳民校长曾说道:“延边大学是处在特殊人文、地缘环境与历史渊源中的地方综合性民族特色大学,传承、发展民族文化,融汇、创新多元文化是其必然的使命。延边大学办学60年,生命力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党的民族政策,一个是独特的文化构成。她为发展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履行了自己神圣的使命。”[4]延边大学要想实现边缘的崛起,完成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得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坚持“边缘觉醒,质量为本,突出特色,学术立校”的办学理念,发扬“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完善人格、造福人类;多元共存、融汇创新”的精神,同时必须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建设具有延大特色的校园文化。因此我认为今后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民族文化传承

延边大学作为一所具有朝鲜族特色的高校,是培养朝鲜族高素质人才、研究朝鲜族理

论和民族政策、传承和弘扬朝鲜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延边大学地处中国朝鲜族自治地区——延边州。我国朝鲜族总数有192万人,大部分居住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其中延边地区的朝鲜族有82万,可以说这里是朝鲜族最大的聚集地,也是朝鲜族传统文化保留得最完整的地区。民族地区的发展,文化是根基,没有民族文化,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民族文化的繁衍和传承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当地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院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和使命。

朝鲜族民族文化是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应该是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特色之所在。因此应该将朝鲜族民族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去,使延边大学的全体师生都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地感受朝鲜族文化、切实地学习朝鲜族文化,从而深刻地理解朝鲜族文化,并成为继承与弘扬朝鲜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创办民族特色社团,举办民族艺术节,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校性的文化活动来浓厚校园朝鲜族文化氛围,突出延边大学校园文化的民族特色。

正在建设中的延边大学朝鲜族民俗博物馆建成后将对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民俗博物馆在建筑风格上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内部空间设计包括民俗布展空间、文物仓库、资料室、影像展示厅等。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布展、研究、教育、体验为一体的朝鲜族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将在传承和发扬中国朝鲜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丰富和活跃朝鲜族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2、注重多元文化共存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因此其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多元性。朝鲜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支流文化。它在追求自身独立发展、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应该与主流文化维持一种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如果一个民族只注意到自己周围的环境,往往只能感受到本乡本土本民族的文化,而难以意识到整个大中华所包括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钜阵的存在。因此延边大学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突出朝鲜族文化,同时也应该坚持多元文化的共存。正如金校长所说的那样:“一个国家唱一首歌不行,多元文化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同的民族文化都有各自的生命力、闪光点,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结合可以迸发出新的火花、延伸出新的文化”。

延边大学应该在今后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融合”的校训,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多民族师生和谐团结,共教共学,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为构建多元文化做出应有的独特贡献。延大人应该时刻以民族团结为荣耀,不断地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延边大学多汉族和朝鲜族师生,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民族师生。民族的差异导致了风

俗习惯、穿着饮食、传统文化等方面的不同,而这样的不同有时会导致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时就需要构建一种多元共存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扩大彼此之间的宽容与理解,并不断地从对方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

3、注重校园文化创新

江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胡锦涛书记也曾说过:“民族要兴旺发达不能没有创新思维。”这些话高度概括了创新的作用。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和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校园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校园文化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能从根本上促进高校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大学校园文化是有多层结构的有机整体,大学校园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大学精神与理念的创新是大学校园文化创新的灵魂,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与大学制度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关键因素,大学活动与物质文化创新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外在表现与载体。

当今社会需要高校为其输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校园文化为其坚实后盾,校园文化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活跃的社团文化、浓郁的学术氛围、科学的课程设置甚至是别致的校园景致设置都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

校园文化及建设 篇7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高等院校中迅速兴起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 校园文化越来越引起高等院校乃至社会的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 随着学校规模的逐步稳定, 大学也在深刻反省, 发展思路逐步由“外延式”发展转到“内涵式”发展上来, 由原来的“盖大楼办大学”上升为“提升文化品味办大学”, 更加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人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 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兴衰, 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甚至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因此, 重视校园文化研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为“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神财富, 蕴涵了大学的灵魂和精髓, 是大学生存、延续、发展的支柱和根基之所在, 体现着大学的形象和综合实力”[3]。

毋庸讳言, 西方国家最早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大学, 如果从英国牛津大学的建立算起, 西方国家的大学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国外大学特别是一些著名大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成熟的经验,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较研究中外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会为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提供有益借鉴。

一、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界定

目前,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还没有公认的、一致的观点。“美国学术界基于受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困扰, 一直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界定校园文化。他们把校园文化界定为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且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为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事件、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4]。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是, 校园文化从内部结构来看, 应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三个基本方面。物质文化是基础, 精神文化是核心, 制度文化是保障。

笔者认为, 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里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和系统, 是一种社会亚文化, 具体是指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师生文化素质、道德品质、审美情操, 实现学校的教育发展目标, 由高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活动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校本特色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的总和。

二、中外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

中外高校由于受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时代精神和理论基础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 在领导体制上, 领导体制的不同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产生的影响不同

在国外, 大学领导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有“一长制”、“委员会制”、“董事会制”等。一长制主要是指决策权力集中于一位首长身上, 在高校主要是校长负责制, 比如日本。委员会制是高校通过设立理事会或校务委员会实行集体决策的一种类型, 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的高校。董事会制是指高校设立由政府官员、企业家、社会名流等校外人士组成的董事会作为集体决策机构的一种领导体制, 普遍实行于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的各国高校中[5]。国外大学领导体制一旦确定就相对稳定, 这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和稳定。

与国外大学不同的是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历经多次变革, 自1950年至今经历了六个阶段, 先后经历过“一长制”、“委员会制”, 目前主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变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但对维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稳定性、持续性来说却是致命的, 不利于形成有影响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 即便有了, 也难以长久实施。与此同时, 由于校长多为学术专家, 社会兼职较多, 行政事务繁忙, 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高校的发展战略, 更不要说校园文化的整体建设了。

领导体制的不同, 决定了大学校长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大学行政事务之外的学术研究、高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等问题。欧美国家的大学由于大多实行委员会制、董事会制, 其他国家大学校长的行政权力相对较小, 因此, 在有关大学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精神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涌现出许多有巨大影响的大学校长, 形成了“校长文化”。如美国耶鲁大学校长查德·莱温提出了“耶鲁精神”;担任哈佛大学校长长达20年之久的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指出:“大学的荣誉, 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一代人的质量”;威斯康星大学校长查理斯·范海斯提出了“威斯康星思想”,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丹尼尔·吉尔曼提出“英才主义教育思想”。

(二) 在管理模式上, 不同的管理模式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不同

管理对于高校来说, 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好的管理对高校的全面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高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要处理和平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的职责、权力和利益关系。目前世界各国的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即集权模式、分权模式和二者并重模式[6]。

典型的集权模式是指国家政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 确定高等教育法规, 制定高等教育规划, 运用中央政府计划、命令、拨款、监督、行政等手段直接调控全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法国是实施这种管理模式的国家。分权模式是指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分散于地方政府和高校, 地方政府拥有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分配高等教育资源、制定高等教育管理法规、监督高等教育活动和评估高等教育质量的权力;同时高校拥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力;相形之下, 中央政府没有绝对地调控全国高等教育的权力[7]。美国是实行这种模式的典型国家。美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未设立中央教育部, 直到1979年才通过立法成立联邦教育部。正因为如此, 美国50个州的教育系统很少雷同, 大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使得各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日本、英国、德国是实行集权与分权并重的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管理职责, 各自行使不同的职能;中央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与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行使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决策权力。尽管这种模式在不同国家会有很多不同,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那就是在这种模式下高校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这有利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有利于形成不同特色的校园文化。这在大学的校训上可见一斑。

在我国, 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大学实行集权管理模式。由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全国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 承担全国高等教育经费, 管理高等教育事务。因此, 导致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特色不突出, 甚至是“千校一面”。自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开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到目前为止, 初步形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同管理高等教育的体制。但由于思维定势和惯性的影响, 在短时间内还无法改变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雷同现象。

(三) 在办学传统上, 侧重点不同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底蕴不同

国外大学, 特别是西方国家的大学都有着非常好的人文传统, 在注重科学知识教育的同时, 非常重视人文教育。1701年10月9日康涅荻格议会通过“自由建立一所学院法”规定, 在学院中, “可以教授年轻人文理科目, 从而使他们在万能上帝的庇佑下可以从事教会和政府工作”[8]。这是耶鲁大学建立的法律依据, 它规定了该大学的人文传统, 这种传统三百多年来从未改变。

牛津大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为英国乃至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柏林大学以尊重学术自由、研究与教学相统一作为办学的原则, 大大地提高了大学的学术声望和教育质量, 欧美各国竞相效仿。

国内大学除少数名校能够坚持大学的根本理念和办学传统外, 大多数大学都在市场化、功利化的市场经济中走向“功利化”了, 而偏离了大学的文化本质。正因为此, 温家宝总理曾指出:“一些大学功利化, 什么都和钱挂钩, 这是个要命的问题。”[9]“大学‘官本位’思想严重, 以官的需要、官的利益为行为取向, 不顾大学基本的理性、价值追求以及自身的条件与特点, 使大学成为政府的附庸。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 市场经济中的许多机制、行为都引入大学, 其中包括一些不良的市场行为, 包括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学术腐败;对一流大学模仿过重, 缺乏自己的特色”[10]。哈佛大学前校长鲁登斯坦有句名言, “社会变化得越快, 大学这块变化相对较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所以, 作为一所大学, 必须坚守自己的历史使命, 回归自己的文化本质, 才能有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牛津大学拒绝授予首相布莱尔名誉教授, 原因竟是学校认为他不合格。无独有偶, 美国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 (小布什) 想得到他的母校﹑哈佛大学的一顶“名誉教授”的桂冠, 也碰了一鼻子灰!与此相比, 国内大学争相聘任影视名星做教授, 从牛群、赵本山、周星驰到李湘, 最近快男超女谭维维、王铮亮也受聘担任副教授, 这种“星教授”现象大有常态化趋势, 这与校园文化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是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

三、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启示

尽管国外大学与中国大学存在着领导体制、管理模式与办学传统等方面的不同, 但是通过对中外校园文化的比较, 我们仍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优秀而独特的“校长文化”、勇于坚守“办学传统”、始终秉持大学精神等诸多理念, 都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借鉴的。

(一) 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它的形成和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 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因此, 建设校园文化必须注重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成果, 不仅要学习借鉴国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和成功经验, 更要学习和借鉴国内大学和本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积累起来的优秀成果, 特别是要挖掘本校历史传统中具有特色的元素和方面并加以继承。只有这样, 才能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领着社会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 是社会先进文化的创新之源。正因为有了北京大学的“兼容并蓄、学术自由”, 才会有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高校是创新的发源地, 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立的判断力, 激励创新, 鼓励实践, 不断成为创新文化的开拓者、学习型社会的倡导者, 不断辐射、影响、引领着社会生活的再创造, 为社会文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11]。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传承, 更要创新。

(二) 坚守大学使命, 避免功利化

众所周知, 大学有三个使命 (或称之为三大功能) 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但在大学的实际发展中, 特别是改革以来, 这三大使命都出现了偏差。人才培养, 往往被等同于大学的基础性教学工作;科学研究, 被误认为就是获得科研项目经费、发表论文和获奖作品数量多少, 不切实际地追求数量扩张而轻视质量内涵;服务社会, 往往被指认为要求大学直接帮助政府、社区和企业做项目。

其实, 大学的真正使命是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来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由于功利化倾向的影响, 高等教育出现了如此怪象:博导、博士到处都是, 最终出现盛产博士、教授、博导的中国却难产学术大师和学术精品。这也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的本质是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也就是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说到底就是办学理念问题、大学精神问题。而世界著名大学如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也正是因始终坚持大学本真使命而几百年长盛不衰。因此, 大学要在“坚守”和“创造”之间维持一种张力, 使大学永远成为人类精神的一方圣土。“对当今的大学来讲, ‘改革’固然重要, 但对大学精神的‘回归’或许更加重要。一旦大学和社会之间必须保持的精神距离丧失了, 就会导致道德与学术精神的消解”[1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颁布, 为改革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 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有一流的校园文化, 才会有一流的大学。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N].光明日报, 2010-07-29.

[2]刘向信.漫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六个趋势[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2) .

[3]锁茜.刍议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 .

[4]王冬艳, 沈进.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及启示[J].文教资料, 2008, (5月下旬) .

[5][6][7]周川.高等教育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6:213-214, 231-232, 232.

[8]王英杰.论大学的保守性——美国耶鲁大学的文化品格[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3) .

[9]阙明坤.警惕高校功利化办学趋向珍惜象牙塔精神[N].光明日报, 2010-09-28.

[10]覃柳云.中国大学文化的缺陷与建设[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12) 。

[11]贺才琼, 邹树梁, 李照.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轨迹与成就[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

校园文化及建设 篇8

关键词:多元文化;校园文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219—02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即观念形态的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等 [1]。此处主要是从狭义上使用文化这一概念的。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必然需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使得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新的文化层出不穷。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造就了文化的多元化。多元文化是指在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中所存在的多種文化的总称,这种文化现象包括了经济、政治、道德、艺术、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等等各个方面,是人类群体之间价值规范、思想观念乃至行为形式上的差异。当代中国的文化领域出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元文化并存发展的格局。

对于高校而言,多元文化极大地拓展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和文化的社会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个人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价值取向,赋予个人更多的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中,作为社会亚文化的校园文化,也必然面对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击。面对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需要我们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新进行定位和思考,以适应多元文化时代的需要。本文将从多元文化视域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困境以及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校园文化进行阐述。

一、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困境

首先,高校校园主导文化功能弱化。任何社会的文化都存在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宗教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不断扩大。多元化使各种文化、思想相互交织、激荡,人们的思想更加复杂多样。这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的文化选择,扩大了大学生文化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度,这有利于唤起大学生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增加了文化选择的难度。大学生生活在五光十色的文化潮流中,多元的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是其特有文明的历史积淀,会有许多内在的合理性和光彩照人的魅力,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置身其中的人们可选的方向大大增加。再加上在过去较长时期内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因而在一些人的意识深处积淀下了崇尚西方的思维定式,从而使一些人热衷于对外来东西争相模仿,甚至有一些学者对西方文化持“仰视”态度,而缺乏客观、全面的分析。这些倾向,对缺乏经验的大学生影响更大。因此,作为社会主义的高校,开放条件下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强化和提升主导性,从而使坚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性显得空前重要。

其次,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冲突加剧。文化传统的核心就是价值观念,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主要就是价值观念的交融与冲突。多元文化环境下,多样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使大学生的思想走出封闭和僵化状态,变得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主体性和选择性,这无疑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和进步。多元文化也必然为大学生提供多样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文化的多元带来了价值观的多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致使原来的社会道德、价值共识逐步丧失。“许多国家的‘国家’教育制度的目标和迫切需要与文化方面的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利益和愿望发生冲突” [2]。随着多元文化冲突蜂拥而至的各种思潮为大学生提供了各不相同甚至激烈冲突的信仰选择,让大学生在多元价值观面前无所适从,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统一标准,容易引起价值观、文化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错位和迷失,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陷入道德和价值迷失的泥潭。不少大学生尽管对西方文化的价值了解肤浅却趋之若鹜、盲目推崇,追求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以用美国硅谷芯片、看美国大片、吃麦当劳、听欧美流行音乐、过西方洋节等为追逐的时尚。

再次,高校大学生文化取向低俗化。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范畴中也会有大量大众文化的份额,产生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大众文化的功利化、世俗化、低俗化倾向极大地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观、生活观、交往观,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乃至文化取向等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有些人在文化选择中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警醒状态,反而以冷淡与漠然视之,他们在强烈的文化碰撞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精神和信念的追求与期望。从而,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自由,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被斥为“落伍”。“大众文化作为丧失对深刻内涵的追求为代价的快餐式文化,使得大学生们放弃了对理性层面的思考,使他们在沉浸于感官体验的消费中日益低俗化、世俗化,并表现为行为和成功观念上的功利性。”[3] 传统的义利观受到严峻挑战,推崇西方意识形态中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自由至上的价值观念。类似现象非常明显显示部分学生有受大众文化影响而产生的浮躁心理,彰显出他们的文化取向已明显背离,表现出低俗化取向。

二、多元文化视野下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路径

1.核心主导: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作用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文化,其组成是多元的、复杂的,广泛存在着有序与混乱、高雅与粗俗、祥和与浮躁、新生与腐朽、科学与愚昧、个体与集体文化的对立和斗争。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正确处理一元主导与多元发展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一元导向与多元文化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文化选择的根本方向是社会主义方向和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坚持一元导向,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文化开放和文化领域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特别是随着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指导思想决不能搞多元化。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4] 否则,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坚持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5] 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对保证校园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动力。特别是在多元文化不断相互碰撞和融合的情势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对大学校园内的多元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凝聚和疏导,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文化的积极因素,有效地抵制和消除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负面影响。

2.整合资源:拓展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空间。

“真正多文化的教育应当既能满足全球和国家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又能满足农村或城市具有自己文化的特定社区的特殊需要。这种教育将使每个人意识到多样性和尊重他人,不论他是近邻、工作单位的同事,还是遥远国度的居民。”[6] 现代大学对文化的接纳应该是宽容的、开放的。在大学校园里,无论本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多样的非主流文化,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空间,不能用主导文化去替代它,排斥它,挤占它,应尊重和承认文化多元化。同时,文化之间也有共同性,汲取各种文化的有益成分,使多种文化和谐相处,共生共荣是完全可能的。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从宏观层面来说,需整合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以社会主义文化为主导,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以西方文化为补充,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构建充分体现人文内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在微观层面而言,应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生活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尊重学生的自由,每个学生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生存境遇与价值旨趣选择与追求属于他们的价值观与生存样式,利用多种文化资源,给予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此外,要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整合,不是文化元素的简单集合,而是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的结构、形式、功能、意义的改变,要合理整合当代各种文化资源,建构一种健康的校园文化,才能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起到一种良好的导向作用。

3.彰显思想: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品位

健康、高雅的文化取向是现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在多元文化发展的形势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通过思想引导,采取措施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以应对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文化取向所带来的冲击。总的来说,在当前多元文化繁荣发展的情况下,无论在校园文化的理念、目标、原则上,还是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上都要倡导校园文化的高雅性。高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和引导,通过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学校要积极探索通过多种形式来提高大学生在文化良莠共存的现实环境中提高学生对外来文化的鉴赏、鉴别能力和对不良文化的免疫能力,加强思想引导,使学生在对多元文化的状态中不至于被误导、遭迷失。其次,高校应大力提倡格调高雅、高品位的文化,将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把严肃性、理论性、思想性强的文化艺术引进校园,通过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勇于接受新思想、创造新思想,使其文化取向趋于思想性,做有思想的大学人;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力求推出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校园文化项目,实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鲁道夫·斯诺文哈根.多文化世界的教育[G]//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陈洪林,辛彬.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江泽民.论“三个代表”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5]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

[6]刁培萼,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土豆的种植方法下一篇:读长恨歌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