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规定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规定(推荐10篇)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规定 篇1

社区服刑人员离开居住的县(市、区),应当请假。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非因治疗、护理的特殊需要,不得请假。

(一)请假的审查审核。社区服刑人员离开居住的县(市、区),应当向司法所提出申请。一次请假7日以内的,须报县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查同意;一次请假7日以上15日以下的,须经县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查后,报市州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核同意;一次请假15日以上的,须经县级和市州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逐级审查后,报省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核同意。

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及时向同级公安机关通报各级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对社区服刑人员请假的审查审核意见。

(二)请假的期限。社区服刑人员一次请假原则上不得超过20日,一年累计请假原则上不得超过30日。

因有正当理由,确需连续20日以上离开居住的县(市、区)就医、就学、就业的,须经县级和市州社区矫正工作机构逐级审查后,报省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审核同意。但其每次请假不得超过6个月。

(三)销假。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返回居住地后,应立即向司法所报告销假。

摘自《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者手册》第32页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规定 篇2

关键词:社区矫正,社区服刑,考核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依法治国”为主题, 明确提出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制定社区矫正法”。司法部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部署和国务院的要求, 在广泛调研论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 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的草案送审稿, 这一草案送审稿已经于去年2月份提请国务院审议。草案一共六章六十三条, 分别是总则、社区矫正机构、刑罚执行、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和附则。可以说涵盖了执行主体、执行方式、执行场所、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奖惩等诸多内容, 其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制度是本文着重研究的内容。那么, 《社区矫正法》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考核制度是怎样的, 这一考核制度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以及我们应当如何去完善这一制度呢?

一、《社区矫正法》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机制

(一) 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标准

《社区矫正法》草案第第二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警告, 并出具书面决定: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的;未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 经教育仍不改正的;违反关于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或者行使政治权利规定的;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 情节较轻的;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经教育仍不改正的;有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行为的。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因此笔者认为草案中社区服刑人员的考核标准具体有以下六类:第一, 是否按照规定报到;第二, 是否按照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第三, 是否违反关于报告、会见、外出、居住地变更或者行使政治权利的规定;第四, 是否违反法院禁止令;第五, 保外就医人员是否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第六, 违反上述标准的次数和轻重程度。

(二) 社区服刑人员的惩处方式

对社区服刑人员不符合考核标准的, 主要有三种处罚形式:第一, 警告。《社区矫正法》草案第二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给予警告, 并出具书面决定……”;第二, 治安处罚。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第三, 收监。草案第二十五条规定:对宣告缓刑、假释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予以撤销缓刑、假释, 收监执行的, 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 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 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裁定。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三) 社区服刑人员的鼓励措施

对社区服刑人员表现良好的, 主要有三种鼓励措施:第一, 表扬。草案第三十一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认罪悔罪, 认真遵守法律法规, 自觉服从监督管理, 积极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 或者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事迹突出的, 社区矫正机构可以给予表扬。第二, 减刑或缩短考验期。草案第三十二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确有悔改表现, 受到两次以上表扬或者有立功表现的, 可以依法减刑、缩短考验期;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应当依法减刑、缩短考验期。第三, 暂予监外执行的假释。草案第三十四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服刑人员符合假释条件的, 由社区矫正机构提出建议, 报县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审批, 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提请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中级人民法院审核裁定。相关建议书和裁定书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

二、《社区矫正法》草案社区服刑人员考核机制的问题

(一) 惩处措施设置不当

本草案对不符合考核标准的社区矫正人员的惩罚措施有三种, 分别是警告、治安处罚和收监, 很明显收监的处罚力度最大。缓刑、假释是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大小而做出的暂于不执行原判刑罚, 而在狱外观其表现, 一方面有利于罪犯改造, 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监狱压力。草案中明确规定缓刑、假释的重处罚为收监, 而对管制的最重处罚则是行政处罚, 言下之意就是对于判处管制的社区服刑人员无论违反管理规定程度多大、次数多少都是行政处罚, 这显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 忽视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考核

社区矫正,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 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由此可见, 社区矫正的矫正目的有二:矫正犯罪心理和矫正行为恶习。在具体的考核标准中, 我们只是看到了对行为矫正的考核, 而没有对心理的矫正效果的考核。在草案第五十六条中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需要, 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必要的心理咨询、行为训练等措施,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恶习。但是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况矫正到什么程度算是成功?以及矫正前后心理状况有什么程度的改变, 犯罪心理与非犯罪心理的界限是什么, 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整个《社区矫正法》草案只注重矫正行为恶习, 而忽视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考核。

(三) 缺少现实可行的治安处罚依据

第二十三条规定, 社区服刑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 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作出处理。但是这个治安处罚是什么样的治安处罚并没有明确规定。《治安处罚法》并不能涵盖全部“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的行为。比如, 某人因为犯有猥亵儿童罪, 法院发出禁止令, 禁止其进入幼儿园, 而此人在社区矫正期间违反法院禁止令进如了幼儿园, 那么应当按照哪一部法律处罚?更不用谈应当怎么处罚了。那么面对草案中社区矫正人员考核机制出现的以上三个问题, 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加以应对呢?在文章的下一部分笔者将着重讨论这一问题。

三、《社区矫正法》草案社区服刑人员考核机制的完善

(一) 提高管制社区服刑人员的惩处力度

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 但限制其一定自由,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 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不同于缓刑、假释, 对于因为判处管制而在社区服刑的犯罪分子多次违法社区矫正管理规定, 不可能收监执行刑罚。因此笔者认为, 应当区分管制与缓刑、假释的治安处罚, 管制的治安处罚上限应当高于缓刑假释。对于那些因为判处管制而在社区服刑的人员严重违反社区矫正管理规定的, 处以更重的行政处罚。这样就进一步完善了社区矫正人员违反规定的惩处措施。

(二) 建立心理测评机构

在草案第五十六条中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需要, 组织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采取必要的心理咨询、行为训练等措施,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恶习。各地社区矫正本身都有一个心理咨询机构。笔者认为心理咨询机构除了负责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康复教育之外, 也应当制定一套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正标准, 对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前后的心理状况都要进行测评, 达到标准的即为成功, 否则就是失败。对于成功者应当如期接触社区矫正, 对于失败者应当适当延长矫正期限。简而言之, 就是建立专门的心理测评机构和心理测评标准, 重视对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

(三) 明确治安罚的处罚措施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规定 篇3

一、将恢复性矫正机制引入社区矫正

在社区矫正中建立恢复性矫正机制,也是把恢复性司法运用于社区矫正实践中。“恢复性司法方案”是指采用恢复性程序并寻求实现恢复性结果的任何方案;“恢复性程序”是指通常在调解人的帮助下,受害人和罪犯酌情包括受犯罪影响的任何其他个人或社区成员共同积极参与解决由罪犯造成的问题的程序。恢复性结果可能包括满足当事方的个别和通常需要和履行其责任并实现受害人和罪犯重新融入社会的补偿、归还、社区服务等对策和方案。

由此可见,恢复性司法与社区矫正具有天然的亲缘性性。二者都希望通过开放的方式促进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而非一味的使用监禁的、惩罚的手段把罪犯隔离于公众视野之外。因此,恢复性司法可以在社区矫正的所有环节中予以应用。在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体系中引入恢复性司法,对于促进社区矫正人员的改造,挺高社区矫正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增强其他部门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对服刑人员矫正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被害人的参与,社区及其他受到犯罪行为影响人员的参与,更需要其他机构和社会成员的积极配合。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也不仅是司法行政机关一个部门的工作,更是需要国家各个职能机构的配合和帮助。社区矫正工作与监禁矫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个开放式的刑罚执行方式,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也不仅限制在局限性的空间中,所以社区矫正这项刑罚执行工作是一个开放性的,需要多元主体参与配合的工作。

三、完善心理矫正在社区矫正中的应用

目前来看,我国绝大多数社区矫正机构还没有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正活动,即便是在个别有心理咨询师的社区矫正机构,心理矫正的措施也是很不完善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统一科学的心理评估方法;

2、没有专职心理咨询或矫正人员,矫正活动很少开展;

3、没有常规的心理咨询或心理矫治方案,大多是临时的,帮扶的心理咨询活动。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基本上心理矫正活动处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停滞状态,非常不利于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教育和矫治工作。要做到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心理矫正,就需要有完善的心理矫正的措施,完整、可续、统一的心理矫正方案,稳定专业的心理矫正团队,这些是亟待完善的。

作者简介

王姝丽.女.硕士研究生.讲师.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监狱警察系教师.

服刑人员向社区矫正人员现身说法 篇4

为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改造转化工作,吴忠市检察院监所检察部门与司法部门进行了深入交流,提出让监狱内罪犯以 自身在狱内服刑接受改造的实际感受,向社区矫正人员现身说法,达到自觉服罪、促进改造转化、重新做人的目的,为此,两家单位集中辖区内的48名社区矫正人 员完成了一次监狱之行。在吴忠监狱,检察干警带领社区矫正人员参观了罪犯改造的生产、生活等场所,通过眼见、耳闻、现场感受等多角度、多层面的方式,使之从内心深处更加珍视自己所面临的宽松的改造机会。在吴忠监狱二监区,一位28岁的服刑罪犯结合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情感,向社区矫正人员 讲述了自己的改造情况,表达了对自由的认识和渴望,对家庭生活的向往,恳切的言辞,对在场的社区矫正人员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集中警示教育活动结束后,部分社区矫正人员谈了自己的感受。社区矫正人员周某在发言时泪流满面地说,今天的监狱之行,终身难忘,也使自己在内心深处意识到作为一名罪犯的耻辱。生活中的这一次失足,将是人生中的一个界桩,是过去与未来的分界,它会激励自己走好今后的路。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考核表 打分 篇5

姓 名:

时 间:

项目

得分

得分或加分项目

1、坚持每周到司法所报到,每月定期汇报思想情况,并且有书面材料的;得2分。

2、严格遵守社区矫正管理制度和社区服刑人员守则的;得2分。

3、参加司法所组织的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形势教育,认真听讲,结合实际谈心得体会,无缺席、迟到、早退的;得2分。

4、积极参加司法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的;得2分。

5、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维护社区治安,邻里和睦,热心帮助他人,经常做好人好事,受到群众好评的;得2分。

6、能自谋职业或者从事农业生产,有一定效益,经监护人证实属实的;加1分。

7、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在当地起到带头致富作用,并且在生产中做出成绩的;加1分。

8、制止社会不良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加1分。

9、大胆检举、揭发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的;积极配合公安、司法部门破案有功的;加1分。

10、积极向所在单位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技术革新,传授应用生产技能,确有明显成果的;加1分。

扣分项目

1、每周不按规定报到的;一次扣1分。

2、每月不按时汇报思想情况或者不交汇报材料的;扣1分。

3、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的;扣1分。

4、因为自身原因被用人单位开除的;扣1分。

5、故意破坏劳动工具造成一定损失的;扣1分。

6、不认真履行矫正义务,不认罪服法的;扣2分。

7、未经许可,擅自离开居住区域的;扣2分。

8、未经批准擅自参加游行、示威等活动,一次扣1分;情节严重的,一次扣3分。

9、不服从管理教育,辱骂、顶撞、威胁、恐吓社区矫正工作者以及其他人员的,扣3分,情节严重的;扣5分。

10、在社会上寻衅滋事,打架斗殴、赌博、涉黄、涉毒的,扣3分;情节严重的,扣5分。

社区服刑人员维稳排查工作总结 篇6

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维稳排查工作实施方案,为预防*服刑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维护全*社会政治的稳定,我*开展了社区服刑人员排查工作,现就社区服刑人员排查工作总结如下:

我*共有社区矫正对象15人,其中缓刑5人,假释1人,解除矫正9人,均已安排了监管人,无一人脱管漏管。严格落实了监管环节的各项措施。

这次走访采取了重点走访排查和普遍走访排查相结合、走访排查和帮扶解困相结合的方式,走访的重点是在社区矫正期间家庭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有重新犯罪倾向的社区矫正对象以及暴力犯罪社区矫正对象。一是突出管控重点全面走访。我街在全面排查走访的同时,重点排查走访重新犯罪风险较大的矫正对象、有其他特殊困难的矫正对象等。二是严格履行外出请假制度。对节后准备外出的矫正对象在节前办理好节后外出请假手续,并对请假外出的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五个一”活动:即集中开展一次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集中进行一次公益劳动、一次个别谈话、一次上门走访、与矫正对象监督人交换一次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动态情况,对表现欠佳或思想、表现不稳定的矫正对象落实好监管人,列入重点对象进行管理。三是切实开展帮扶解困。结合排查走访,对在家庭和生活方面确实存在困难,不能过好春节的社区矫正对象,我们进行了排查摸底,并给予一定的困难救助,确保他们过上安定的春节。

针对少数社区矫正对象存有思想包袱、情绪低落等情况,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首先向各村的治保主任、志愿者了解矫正对象在矫正期间的社会服刑改造情况和现实表现,特别是公益劳动情况,然后向矫正对象的监护人了解其工作、生活情况,有没有困难,最后由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针对已了解的实际情况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性化的教育。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规定 篇7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2012年) 第15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16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然而八小时的教育学习时间、八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 相对于一个月来说八小时的“底线时间”规定是否合理?同时有调查显示:海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从1992到2006年底止累计收押近1000名未成年犯。其中文盲、半文盲占在押犯总数的3.71%,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5.4%,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9.12%, 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约占1/2。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1700多名未成年犯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1600多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广东省对近几年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发现, 每年约有85%以上的未成年犯在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前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山东省少管所有调查显示, 在收押的未成年犯当中辍学学生占了70%以上。

那么, 排除正常的矫正时间,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当中能做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针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比例较高的现象, 我们对未成年犯或未成年社区矫服刑人员, 该如何进行矫正?仅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内的教育矫正能否达到社区矫正的目标?若不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这样的矫正方法是否符合“政府主导推动, 社会多方参与”的矫正格局?《实施办法》中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特殊规定”的相关条款也未能给出答案。笔者做出假设:能否让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 使“刑罚权”与“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相结合, 使“限制自由”与“享受自由”相结合。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教育矫正新模式。本文将从国内外实践、理论、法律、新模式具体框架建构依据等四大方面来论证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可行性。

二、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含义

文中所指的新模式主要是在结合上海市社区矫正实践情况基础上所提出的, 具体是指: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所实施的社区矫正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 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继续接受文化技术学习、矫治不良思想与行为的教育矫正模式。新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 对象:

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1.年满14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2.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后才能在学校接受教育 (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社区内接受矫正) ;3.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二) 执行主体:

1.社区矫正执行小组 (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 ;2.学校帮教小组 (校长、教导主任、政教组组长、班主任等组成) 。

(三) 领导小组:

在执行主体之上设立区县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 (隶属于区县级政府) , 受市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领导 (隶属于市政府) 。

(四) 新颖性:

新模式是把社区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笔者推崇的方式分为三部分:1.周一至周五, 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集中、个别、心理、劳动教育等的时间应多集中与周六、周日 (内容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 。3.对社区矫正及学校教育具体时间的安排与调动由矫正领导小组决定。

三、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的实践依据

(一) 上海市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及不足

从2012年上海市委政法委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至今, 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推动, 社团自主运作, 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同时构建了包括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心理矫正、公益劳动、帮困解难等五个板块的基本工作内容, 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 总体实现了社区矫正的规范运作。然而其所构建的社区矫正工作尚存很多有待完善的部分, 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出台的《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 其第10条指出:在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 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第11条指出: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满3个月后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分为一级矫正、二级矫正与三级矫正等3种矫正级别。初次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其中在一级矫正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 每月必须完成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二级矫正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两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 每月应参加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三级矫正阶段中, 社区服刑人员每季度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社区服刑人员可不参加除心理健康教育以外的集中教育;经司法所 (科) 同意, 社区服刑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公益劳动场所, 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0小时。纵观《规定》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是集中、个别、劳动教育时间, 抑或三种教育时间之和。它们与社区矫正非监禁时间相比, 都显得微乎其微。而这正好给学校教育引入社区矫正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时间因素。

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规定了矫正工作的基本内容:将矫正工作整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即初期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和期满宣告阶段, 针对处于分级矫正阶段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矫正内容。在初级阶段要注重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在分级矫正阶段除应加强日常管理外, 要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以模块教育为基础, 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在期满宣告阶段应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回归教育。社会功能教育模块中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应当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 帮助并督促其完成义务教育;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 可以鼓励其通过自学或其他方式, 参加高中 (中专) 、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种文化教育的自学考试, 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然而《意见》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定却存在以下三处明显的缺陷, 从而使该规定的现实效果大打折扣。1.与有关部门联系的执行主体没有规定;2.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在社区矫正期间内还是之后;3.“鼓励”一词不当。很难想象受到过刑罚处罚的未成年人能够凭一己之力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或高等教育。在实践当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一些社工探索与相关学校建立联系, 给符合特定条件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有学者指出:教育矫正质量是检验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首要标准, 是社区矫正工作的生命力所在。笔者认为:将中学教育纳入到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体系中, 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矫正的教育作用。使社区矫正中的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必定能够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

(二) 美国社区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成功结合

美国社区矫正中也真实出现了把学校教育纳入矫正体系的实践措施。如:学校型缓刑。帕特里克·格里芬等人指出:“近年来, 这个国家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少年缓刑官们正在离开传统的地区, 正在走进中学、初中和高中的建筑内———在学校内监督他们负责的缓刑犯。”在缓判官的监督下, 少年缓刑犯能够更好地到学校上学增加他们在学校中获得学业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未成年犯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 路[J].青年研究, 2007年第6期.

[2]朱久伟, 姚建龙.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J].法律教育出版社, 2012.

[3]朱久伟, 李光勇.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个性化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M].法律教育出版社, 2012.

[4][中]王珏、王平、[加]杨诚.中加社区矫正概览[M].法律出版社, 2008.

[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 (上)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 (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孙立平.社会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8]张筱薇.比较外国犯罪学[M].百家出版社1996.

[9]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

保安人员请假及辞职管理规定 篇8

一、请假规定

1、保安员没有特殊情况不准请假和调班。如有特殊情况需经主管或主管以上领导同意后方可调整。

2、保安员如有事外出2个小时以上的需写请假条,报主管批准后方可离开。

3、保安员请假外出1天的需填写请假条,并向主管讲明去向和事由及归队时间,报管理处主任批准,主管做好记录并妥善安排好值班。

4、保安员请假外出1天以上的需填写请假条,报管理处主任审批同意。2-3天的需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3天以上必须由公司总经理批准执行。主管应问清事由及去向和归队时间,并做记录,请假人员归队后应及时向各级汇报情况和销假工作。

5、保安主管请假需填写请假条,合理安排好工作后,报管理处主任审批同意。2-3天的需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3天以上的必须由公司总经理批准执行。主管应说明事由及去向和归队时间,归队后应及时向各级汇报情况和销假工作。

二、辞职规定

1、保安人员在试用期间提出辞职须提前3天提出书面申请,部门主管同意后后报管理处主任审批,配备的服装及物资交接清楚后方可离

职,转正后提出辞职须提前15天提出书面申请,报管理处主任审批同意后,报公司分管领导和总经理审批,经总经理批准次日起方可离职。

2、保安辞职未获批准擅自离职的,按自动离职处理,不结算任何工资,给公司造成损失的,还将追究当事人责任。

3、辞职获批准后必须在1天内办理完移交手续,否则按自动离职处理。

4、辞职人员在未获批准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工作要求从事服务工作。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规定 篇9

教育工作情况

北沟司法所自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市政法委和市、区司法局的领导下,按上级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吉林省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工作规定(试行)》,彻底落实社区矫正工作中各项工作环节,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现将具体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入矫教育

在我北沟司法所监管下的社区服刑人员,在办理报到、接收手续的过程中,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向社区服刑人员宣读《社区矫正告知书》和两高、两部下发的《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并告知社区服刑人员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针对不同刑罚种类的社区服刑人员,强调其在社区服刑期间,应当遵守的社区矫正规定,并告知社区服刑人员如在社区服刑期间重新违法犯罪将会承担严重的法律后果。

(禁制令有关问题的规定: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行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行考验期限内进入以下一类或者几类区域、场所:

1、禁止进入夜总会、酒吧、迪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禁止进入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场所;

3、禁止进入中小学校区、幼儿园园区及周边地区,确

因本人就学、居住等原因,经执行机关批准的除外;

4、其他确有必要禁止进入的区域、场所。)

社区服刑人员报到后,还要继续接受2-3个月的入矫教

育。内容包括社区矫正告知教育和认罪悔罪法纪教育两大部分。入矫教育采取集中或个别教育方式,通过个别谈话与辅导,发放学习资料、电话交流、家庭走访等方式实施。

二、常规教育

入矫教育结束后,社区服刑人员进入常规教育阶段。常

规教育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教育等。

在社区服刑人员接受常规教育前,由北沟司法所所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街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的离退休老干部组成的社区矫正小组,根据社区服刑人员家庭背景、犯罪类型、个性特点、不良心理等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并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个性矫正。

例如,我社区服刑人员刘志明,因犯非法经营罪被法院

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六个月。因为该人不是重刑犯,而且悔罪态度较好,社区矫正小组研究决定对其实施普管。同时

侧重该人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其科学认识世界,明确人生目的,反思人生教训,端正人生态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学习提高法律意识,使其重新回归社会后,能做个守法的合格公民。在学习内容上,我司法所的工作人员为其选择了“八荣八耻”、《宪法》、《刑法》等学习内容,后因其要找工作而调整改学《劳动法》。

而我辖区的另一名社区服刑人员李忠秋,因犯抢劫(四

次)、盗窃(七次)罪被吉林舍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由于“腰3、4、5椎体结核伴椎旁脓肿,腰4.5、腰5骶1间盘突出”需要手术而保外就医。经社区矫正小组研究决定对其实施严管,同时针对该人的犯罪类型、个性特点对他侧重热爱生活、热爱劳动,靠劳动致富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学习内容上重点学习《刑法》,增强该人的遵纪守法的法律意识。

三、心理矫正

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通过定期个别谈话教

育,可以及时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动态和掌握其心理状态。如果发现社区服刑人员情绪不稳定或思想可能出现波动的情况,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立即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个别谈话,及时矫正其不良心理,以便以后其积极面对生活。

例如,我司法所在接收李忠秋后,对其心理状态不能明

确掌握,通过个别谈话,对其进行了心理测试。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运用人对颜色的喜恶(如:喜欢红色,代表该人个性坚强,积极豁达。活泼异常,感情丰富,性格外向。喜欢蓝色,代表该人喜欢宁静,镇定自若,无忧无虑,善于控制感情,很有责任心。富有见识,判断力强。胸怀宽广,性格内向。喜欢绿色,代表该人性情平静,善于克制,心绪不易烦乱,很少有焦虑不安或忧愁之感,充满希望和乐观,渴望事事更加美好。典型的性格内向类型。喜欢黑色,代表该人感情忧愁悲伤,人生之路每况愈下,感觉到不能象自已所想的那样去说话和做事,认为自已处境不够好等

等),对李忠秋进行了测试,李忠秋的回答是喜欢白色。问其原因,他说因为白色没有一点污点,很纯洁。从中可以看出他心底的渴望,他希望自己的人生如白色一样纯洁,没有污点。对以前所犯的罪行,很是自责。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将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在交谈的过程中,他也与社区工作人员这样说过:因为犯了罪,现在在人们面前都有点抬不起头来,觉得很后悔。社区矫正人员同时也对其进行了劝解和开导。虽然他犯了罪,但他的人生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没有走。人不能永远生活在过去,应该朝前看。犯了错误,应该及时改正。并鼓励他,在服刑的这段日子里,他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好好改造、并且努力学习,争取提前释放。用这

种方法,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了解到李忠秋心理状态稳定并且李忠秋本人对其所犯的罪刑有悔罪表现,并表示一定好好接受教育、学习法律,以后重新做人。

四、公益劳动

我司法所按照《吉林省社区服刑人员教育工作规定(试

行)》,定期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如夏天为北沟街各社区无偿修剪树木;冬天为社区居民无偿扫雪等等。

五、解矫教育

在社区服刑人员即将解除矫正之前,为了进一步增强社

区服刑人员的自律守法意识,巩固教育矫正成果,使社区服刑人员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我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采取集中教育或个别教育的方式做好解矫教育工作。解矫内容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政策、形势教育;指导社区服刑人员全面总结矫正期间的思想;指明社区服刑人员解矫后注意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以上就是我司法所认真学习《吉林省社区服刑人员教育

工作规定(试行)》,彻底落实社区矫正教育工作各个环节的具体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还会再接再厉将该项工作做好,为四平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社区服刑人员请假规定 篇10

公務人員請假規則

第四條公務人員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者,給予公假。其期間由機關視實際需

要定之:

五、因執行職務或上下班途中發生危險以致傷病,必須休養或療治,其期間在二年以內者。

相關釋例

公務人員下列事項得核給公傷假:

1.因執行職務受傷、發病或於上下班途中意外受傷,住院治療及出院後返家休 息期間。

(銓敘部79.1.12.(79)臺華法一字第0三五一七六八號函)

2.公假療傷銷假上班後,復併發後遺症,若確具因果關係,得由機關首長酌情 核給公假。

(銓敘部80.5.22.(80)臺華法一字第0五**四六八號函)

3.中午休息時間返家或外出用膳往返途中意外受傷,均可視同上下班途中給予 公假療傷。

(銓敘部83.4.8.(83)臺華法一字第0九八二九八三號函)

4.於奉派公差或上下班途中車禍受傷,縱有部分肇事責任,亦可核給公假。(銓敘部84.3.14.(84)臺中法四字第一0九一九九三號函)

5.於值勤時間內,突發疾病,自辦公場所直接送醫院治療者。

(銓敘部78.3.10.(78)臺華法一字第二四三六八六號函)

6.各機關學校職員奉派公差或上下班途中,自行駕車發生車禍受傷,而肇事者 逃逸無法取得警察機關之車禍鑑定證明,如經服務機關切實查證確非職員當 事人行為責任時,得由機關首長酌情核給公假。

(銓敘部70.8.24.(70)臺楷典三字第三二五三七號函)

7.公務人員因執行職務受傷必須休養或療治,申請公傷假時,以公立醫院、公保特約醫院(包括經特約之私立醫院)、公保聯合門診中心出具之證明為限。

(銓敘部76.8.10.(76)臺華典三字第一0五五五七號函)

注意事項

申請公傷假時,請檢齊相關證件辦理

1.奉派出差或上下班途中車禍,申請公傷假時,請檢附警察機關之車禍鑑定證 明(以無肇事責任為要件)或其他足資證明之文件資料(如和解書)、公立 醫院證明、報告(敘明發生經過)簽請校長同意後核給。

上一篇:办暂住证介绍信下一篇:投票情况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