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2024-08-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篇1

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1.新文化运动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桎梏,在中国社会中掀起了思想的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日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后转至浙江嘉兴南湖一艘船(红船)上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日确定为1921年7月1日,至今已走过95年风雨历程。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3.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二大制定了党的第一部《党章》。

4.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5.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以及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做了充分的准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会议总结了党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二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1978)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6.国民经济恢复以后,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1953年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从1956年到1966年,新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这个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道路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今)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8.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9.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强调指出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成为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0.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11.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贡献了新的重要论点,党的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3.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大会强调全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14.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满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举什么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什么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以什么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什么样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15.2012年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参考资料:《党史故事100讲》

PART2 党章要点

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7.党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8.党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9.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0.党章规定,可以申请入党的年龄为年满18岁。

11.党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12.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13.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以下几项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14.什么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过双重组织生活?--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

15.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16.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有8 项。(1)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3)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4)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5)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6)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7)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8)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17.党员除了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还有权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18.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19.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1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20.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PART3基础党务

1.发展党员总要求: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

2.申请入党条件:年龄在十八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必须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必须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愿意执行党的决议,必须按期交纳党费。3.发展党员程序:

4.党员组织关系的转接及管理工作

经党组织批准。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时经党组织批准方可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开出证明信。党员本人所在的支部开出证明,由党员本人持证明信到上级党委组织部门(党委办公室/党群纪检部)办理转移手续

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组织部门(党委办公室/党群纪检部)开具统一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如有涂改更正,需加盖更正章。要用大写字注明党费交至的月份,并在介绍信和存根上注明有效期,有效期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加盖公章,并在介绍信和存根的连接部位加盖骑缝章。每张介绍信原则上只限一人使用,如果整个组织隶属关系变动需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可使用一张介绍信并另附党员名单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党员自己携带

党员必须在有效期内办理党组织关系接转手续

5.关于党费缴纳:党员应当增强党员意识,主动按月交纳党费。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也可以委托其亲属或者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党费。补交党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对不按照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其所在党组织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理。PART4国有企业党建

1.坚持党的建设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步谋划,充分发挥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从严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

3.严格落实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4.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5.国有企业党组(党委)要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聚精会神抓好党建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6.党组(党委)书记要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最大政绩。7.党组(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党建工作。8.“四同步”: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9.四对接:体制对接、机制对接、制度对接和工作对接。

10.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两者相辅相成,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国有企业要在搞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完成经济发展目标,克服“两张皮”问题,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相互融合,使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软实力”成为企业发展的“硬支撑”,把“两张皮”拧成“一股绳”

PART5重要名词释义

●一个中国梦与两个一百年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一项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相辅相成,是我们国家我们党未来的发展、奋斗目标。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梦的第一个宏伟目标;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2049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梦的第二个宏伟目标。●“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8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这一概括)。

●“一案双查”严格执行问责机制,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包括党委和纪委的责任。

●“一岗双责”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干部在履行本职岗位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单位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两个务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两个先锋队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两个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日)《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两部法规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两个文件下发以来,为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了道德高线和纪律底线,可以说备受关注、意义深远。《准则》和《条例》既是对党的各级组织的有力约束,也是全体党员的基本遵循。

●三严三实2014 年3 月9 日,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三严三实”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个基本”的组织方式(“两学一做”教育提出)

1、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

2、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

3、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为基本依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重一大”集体决策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四个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意识2016年1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公开提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四个铁一般

1、铁一般的信仰

2、铁一般的信念

3、铁一般的纪律

4、铁一般的担当

●四个服从四个服从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即: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

2、少数服从多数

3、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4、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四个全面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全面深化改革

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反四风

1、形式主义

2、官僚主义

3、享乐主义

4、奢靡之风

●四大危险十八大提出当前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危险,即:

1、精神懈怠危险

2、能力不足危险

3、脱离群众危险

4、消极腐败危险

●四大考验十八大提出当前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即:

1、长期执政考验

2、改革开放考验

3、市场经济考验

4、外部环境考验

●党的纪律规矩总书记点到了党的规矩有四个方面:一是党章,二是党的纪律,三是国家法律,四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五个着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提出)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在理想信念、党的意识、宗旨观念、精神、道德行为五个方面问题。

●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1、经济建设

2、政治建设

3、文化建设

4、社会建设

5、生态文明建设

●五大发展理念

1、创新发展

2、协调发展

3、绿色发展

4、开放发展

5、共享发展 ●五大任务(三去一降一补)

1、去产能

2、去库存

3、去杠杆

4、降成本

5、补短板

●党的六项纪律

1、严守政治纪律

2、严守组织纪律

3、严守廉洁纪律

4、严守群众纪律

5、严守工作纪律

6、严守生活纪律

●八项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 年12 月4 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即:

1、要改进调查研究;

2、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

3、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

4、要规范出访活动;

5、要改进警卫工作;

6、要改进新闻报道;

7、要严格文稿发表;

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篇2

1知识基础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1.1知识基础理论及知识管理

1.1.1知识基础理论

RBV是指静态的资源基础理论, 意思是企业作为一个资源的集合体, 并且这种资源是能够使企业获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 而这种资源或者是能力应该是有价值性的特点、非常独特的并且难以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 最重要的是难以复制和转移的。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动态理论是将企业看作是一个动态能力体, 通过动态能力即“企业集成、构造和再构造内部和外部竞争力”从而适应变化的环境, 而这一动态理论的观点就被称作是知识基础理论。[1]企业知识基础理论所涉及的范围十分的广泛, 研究的路径也很多, 主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以下:资源基础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文化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组织能力理论、创新和新品开发理论以及知识管理理论等。对这些理论的总结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特点:首先, 知识是一种关键的生产性资源, 并且具有附加值意义和战略意义;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 其包括技术、专门的技巧、技能、信息等;其次, 知识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 一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创新并且将其扩散, 另外知识的异质性和多样性, 对创新知识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SECI模式来解释企业知识的转化过程, 可以得到以下:内化方式、社会化方式、外化方式以及组合化方式。[2]

1.1.2知识管理战略

知识管理是建立在知识基础理论的基础之上,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 知识管理战略是一中全面的变化过程, 是一种指变革的形式, 通过获得新知识来实现组织的创新和变革的战略形式。另一种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是为了与组织整体战略相匹配的一种战略规划。从战略视角来看,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是为了获取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 对企业知识进行规划并采取一定行动的一种战略管理。[3]目前国内主要是对知识管理的战略选择和和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多, 而对于知识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涉及到的内容有: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组织文化的转变、组织结构的调整等。

对于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理论的划分, 从战略的角度看可以划分成说那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资源观的视角来分析知识管理战略的流派, 该理论包括了知识资源的积累理论、组织能力的提高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知识创新理论、知识转移和知识共享理论等等;第二部分是基于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战略流派, 强调的是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来实现企业的价值创造。第三部分是基于市场观的知识管理战略流派, 该理论从如何识别、分析、开发和利用企业的知识资产, 在实现企业知识的价值的同时也为企业的战略作出贡献。[4]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最基础的是Morten T.Hansen提出的编码化的战略模式和个人化的战略模式;利用“SWOT”分析方法, [5]Zack根据知识的的差距性和知识的来源不同, 将其划分为进攻型战略模式和保守型战略模式。后来还有进一步的发展, 提出的知识共享战略、知识交流战略、知识能力战略、商业战略、以顾客为中心的知识战略、智力资产管理战略等等。

1.2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及相关理论

企业的战略思想最先是由肯尼斯·安德鲁斯于《公司战略概念》这本书中提出的, 他把企业战略定义为企业能够做的即企业的优势和劣势, 与可能做的即企业的环境机会和威胁之间的匹配, 进一步提出著名的SWOT分析框架, 这标志着战略管理的思想产生和研究的基本的框架的形成, 在此基础上, 战略管理思想得到了发展。之后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 根据五力模型提出企业的竞争战略, 这都是对企业“资源”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的战略管理。而现阶段, 公司的战略管理转向了研究企业内部的“知识观”和“能力观”, [6]这是战略管理的转折点, 企业内部的知识和能力的整合和运用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竞争有是的关键, 既战略管理的关键是由企业内部的知识和能力所控制。

在企业战略转折点之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主要分为三个学派:行为结构学派、战略资源与核心竞争力学派以及企业愿景驱动力学派,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不可预测性给企业带来的问题的不断增加, 90年代后期战略管理思想开始发生改变, 出现了战略转折点, 主要是基于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理论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战略管理开始向“动态性”、“整合型”及“问题导向型”方向发展[7], 并且强调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企业对知识的管理, 并运用知识管理战略来获得。

2知识基础理论对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影响因素

对于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知识基础理论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方向有, 知识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研究、企业战略知识管理分析框架研究、知识管理战略选择研究。从能力的角度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和作用, 主要是分析二者的融合与协调对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意义。企业知识基础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因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核心竞争能力因素, 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的一种长期积累性的识, 尤其是指如何让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的学识。核心能力在企业的规模方面, 和企业的边界问题上具有定性的作用, 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战略实施过程中, 更好的实施多元化战略和跨国战略, 提高战略的广度和深度。[8]核心能力对企业在竞争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括有形的核心竞争力和无形的核心竞争力, 而无形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 归属于企业知识资源的范畴;知识创新能力因素, 从知识的角度来分析创新, 主要是从知识的共享方面、显性知识方面、隐形知识方面以及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9]企业文化力因素, 企业具体是指企业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 代表企业的特色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形态, 包括企业的文化观念和企业精神、企业的道德和日常的行为准则、企业历史传统、企业的产品、企业价值观等等, 从企业文化的最终实质上看, 归属于企业的知识资源;知识联盟战略因素, 知识联盟是企业战略联盟的新形式, 各企业联盟的中心目的在于相互学习和创造知识, 强调联盟在知识的学习、共享和转移的基础上知识的创新和能力的创新。[10]

3知识基础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分析

3.1基于知识基础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企业战略管理得以实施的基础。

分析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可以很清楚看到生产技能和技术流派以及积累性学识, 这些关键词都是属于“知识”的范畴, 从这可以看出企业竞争能力的知识性, 基于知识基础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战略作用主要是企业的“知识”能力, 作为一种企业的核心资源, 对企业的战略的制定指明方向, 同时也是企业战略实施基础保证。知识基础的企业核心能力属于企业的战略性资源, 相对于企业的有形资源, 如企业的固定资产、原材料, 这些能够较容易获取的资源来说, 其更加难以获得并且难以复制和模仿, 这就体现对企业的战略管理的作用。方便企业制定其战略, 保证战略的实施更具有价值意义。

3.2知识创新能力是企业战略管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保证。

企业管理的发展由最初的信息管理发展到知识故那里, 再到现今的战略管理, 贯穿其中的是企业的知识创新。现代企业对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挖掘以及员工的知识创新能力及其的重视原因在于, 知识创新药贯穿到企业的战略管理之中, 同时用战略的眼光来指导知识创新。环境的变化对企业的战略管理的要求更加严格, 企业战略管理需要适应知识环境的多变性和动态性。因而, 知识创新支撑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是适应时代的要求, 有利于企业适应变化的竞争环境。

3.3企业文化力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环境支持。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所共同遵循的规章、价值观等等, 是组织自身形成的知识资源。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的滋生的知识, 带有浓厚的企业特色, 企业战略管理的将企业文化作为基垫, 可以确保战略在企业的实施更加顺畅, 根据企业文化来制定的企业战略也更具企业特色, 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从而可以获得硬顶的竞争优势。

3.4知识联盟能够使得企业在战略管理中, 跳出血腥竞争的“红海“, 走入促进企业发展的“蓝海”。

在过去的企业战略管理中, 注重的是如何让能够赶超竞争对手, 从而能够获取竞争优势, 但是在知识联盟下的企业战略管理, 是把企业的关注焦点放在如何让与竞争对手合作, 通过知识的共享和知识的创新达到, 双方甚至跟多方的共赢, 也就是所说的“蓝海”。知识联盟基础上的企业战略管理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

4结语

通过简要的分析企业的知识基础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因素和作用, 重点强调企业在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企业知识的重视和利用, 充分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 对知识进行管理, 把知识管理战略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之中, 是的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更具有竞争力。

摘要: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到现阶段已经较为成熟, 结合知识管理理论的企业战略管理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并且得出较多的理论, 文章主要是总结知识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因素, 从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力、企业文化力、以及战略联盟方面简要分析其对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

关键词:知识基础理论,知识管理,核心能力,创新,企业战略管理

参考文献

[2]马彪;彭锐.论知识战略及其选择框架[J].发展战略, 2008 (7) :23-24

[3]白松松;梁亚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J].经济空间, 2012 (1) :83

[4]陈建东.知识管理理论流派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 2012 (2) :96-97

[5]邓婉君;魏法杰.面向中小企业战略计划的基于知识资本的SWOT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 2008 (10) :515-518

[6]李志宏;吴鹏飞.企业战略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进展[J].情报杂志, 2011 (3) 13-17

[7]胡元林;缪斌.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及发展趋势[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13 (7) :101-107

[8]刘冀生;吴金希.论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链管理[J].清华大学学报, 2009 (2) :69-74

[9]张爽.知识创新支撑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研究[J].学术论坛, 2011 (1) :39-42

浅谈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篇3

关键词:管理会计 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科学,是会计的一大分支。相关的管理理论和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拓宽了管理会计的研究范围,也为其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管理会计是应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所创造的企业科学管理而产生的,当时管理会计并不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而只是成本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他通过“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和“预算控制”等会计技术方法配合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推行,为企业管理者当局进行内部控制服务。可以说,管理会计的萌芽是由企业管理的发展决定的。

随着企业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 行为科学的原理是要求做好人的工作,通过上级对下级的信任,赋予下级在一定范围内的权利,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上级也必须定期考核下属对其权利和责任的履行情况,对他们进行奖惩,以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根据这种新的理论依据,企业管理者为提高各级下属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借助某种手段对下属进行负责和考核。这种手段必须能提供较明确的、尤其是量化的信息,使企业管理当局能够有效地履行其协调、激励等职能,这种需要导致了责任会计的发展。

从上述的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来看,管理会计从无到有,从分散到形成体系并非是无根据的,而是由现代企业管理职能的扩展所决定。无疑,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也是由上述相关科学的“加盟”而奠定的。那么,具体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1.科学管理理论为管理会计基本分析方法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对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十九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管理仍然以经营管理为主,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这时,以泰勒为代表的一批电气工程师开始对劳动者的作业时间和动作进行科学研究,并倡导以精确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知识来代替个人的经验判断,采用严格的计算方法来研究成本的发生和变化,确定标准和加强控制,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于是,企业管理中开始有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的分离,有了计件工资制等等,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开始重视对于内部生产过程的计划和监控,重视对内部生产效率的衡量和激励,才产生了对于超出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管理和会计职能的需求。而科学管理在使企业管理产生对于管理会计职能需要的同时,其理论也为沿用至今的管理会计基本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2.组织行为学为管理会计系统控制方法和体系的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组织行为学应用了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基本理论,探索如何根据人类行为的规律来构建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企业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和激励人们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组织行为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决定的,而动机由需要所引起,对人的激励要首先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从人是社会人的角度看,人的需要就不仅有生理需要、物质需要,而且还有心理需要和精神需要,进而,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考虑这些行为规律,就要求企业管理必须重视对组织行为的研究,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激励与机制的建立来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管理会计从组织行为科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是管理会计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3.权变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是管理会计系统个性特征的形成基础

3.1权变理论对于管理会计的影响

在二十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由于企业管理所面临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新矛盾,相应地出现了很多针对特定问题的管理理论学派,如“决策理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等等,以至于这些理论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但由于每一种管理理论或模式都有共同优点和局限性,没有哪一种能够成为“包医百病”的最佳方法,因此,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形成的权变理论强调管理理论和方法要根据特定日期、特定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变化,权宜应变,灵活掌握。权变理论促进了对于特定企业内外环境及其变化的关注,减少了管理模式和方法选择中的模糊性,为管理会计系统应具有的个性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管理会计模式的选择和具体管理方法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3.2信息经济学对于管理会计的影响

信息经济学从信息成本和信息效益角度促进了管理会计对其信息质量的研究,为管理会计各种技术分析方法的发展及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产生的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它同其他资源一样,具有效益和成本。因此信息价值只有信息效益大于信息成本的信息系统才是经济可行的。信息经济学对于信息效益和信息成本的研究,使我们对信息系统的先进与否有了理性的认识。由于信息成本的限制,优秀的信息系统不是理论上最完善的,也不是技术上最先进的模式,而是信息效益与信息成本之差最大的模式。不同的信息技术条件下也会产生不同的信息效益和成本。这种认识缩短了管理会计研究和实践的距离,促进了管理会计的健康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后,竞争更趋激烈,从实践中人们知道:“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决策的重要性使得管理者更加重视相关信息的提供,而要增加成本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就要将成本按习性分类和使用变动成本法,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在这里也便有了特殊的意义。

保安基础理论知识 篇4

保安基础理论知识 第一章

保安业的性质、任务和地位

一、保安业的性质:保安服务公司是在公安机关的主管和指导下,专门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的一种特殊企业。

二、组建保安服务公司必须经市、县公安机关批准,并向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否则不得营业。

三、保安业的任务:总任务:为社会提供为不同层次的安全服务。

1、尽量满足社会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安全需要。

2、全力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安服务公司在为客户提供安全服务的过程中,遇到违法犯罪分子,应依据自己的职责和管辖范围,将违法犯罪分子扭送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有反抗的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正确实施正当防卫,以保护自己和保证保安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以此来协助公安机关预防各种刑事犯罪的发生,及时有力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3、积极向社会提供安全防范咨询和方案设计服务。

4、努力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安全防范产品并提供安全防范技术服务。

5、认真开展保安培训和特殊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保安队伍。

6、大力创造经济与社会效益,壮大保安自身实力,为社会的安宁与稳定贡献力量。

四、保安业的地位:

1、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安全防范组织。

2、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

3、是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保安业的指导思想、宗旨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为指针,以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为依据,以满足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安全需要为中心,以社会主义企业经营思想为准则,坚持“以防为主,以保为辅,以安为本”这一指导思想,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保安业的性质,也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保安服务事业的基本要求。

二、服务宗旨:信守合同、确保安全、讲求信誉、服务社会。

三、基本原则:协议原则,法律原则,效益原则,服务原则,安全原则。

第三章 保安业的发展方针和战略措施

发展方针:

1、立足我国,面向世界,2、提高素质,争创一流。

3、严格管理,注重效益。

第四章 保安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素质:就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二、素质的特征: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发展性。

三、保安人员素质的内容:身体素质(基础和前提),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6 个方面: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法律与纪律素质,科技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公关与仪表素质。这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保安人员整体素质中的最高层次的素质——社会文化素质。

四、保安人员素质养成的重要性:

1、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2、是保安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3、是履行职责的必然。

五、保安人员素质养成的特点:自觉性,实践性,长期性,六、保安人员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健壮的体格,良好的体能,充沛的精力,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和抗病能力。

体能是人体各器官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包括人体的基本运动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两个方面。

基本运动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综合的机体能力。

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悬垂和支撑等方面的能力。

精力是人的精神和体力的总称,反映着人的意志、悟感、灵敏性及身体活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等特征。

充沛的精力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精神振奋、意志坚定、反应敏捷、动作果断有力,能够长时间坚持工作。

充沛的精力意义:承担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及时发现并消灭各种事故隐患。

七、保安人员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正确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政治理想。强烈的爱国情感。正确的人生价值。

理想: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的一种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

理想按内容可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理想的两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和超前性,时代性和阶级性。保安人员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忠于祖国和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是对每个中国人起码的政治要求,这是由个人和祖国的内在关系决定的。在我国,爱国主义作为一项政治原则,已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另外爱祖国和爱人民是一致的,爱祖国就是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祖国;爱人民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忠实于人民的利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

2、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国家尊严就是要维护祖国的主权和地位,不做有损人格和国格的事情。保安人员在涉外保安服务过程中,一定要忠于祖国,遵守外事纪律,严守国家机密,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维护民族的尊严。不做任何有损于祖国和中国保安声誉的事情。

3、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是国家的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没有民族的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统一,就不能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保安人员在向社会提供服务时,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地对待各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论和行为作坚决斗争。

正确的人生价值:

人生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一般说来,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构成了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人生价值指的是人生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作用的评价。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保安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金钱与人生的关系。

八、保安人员业务素质的基本要求:

要具备保安服务业的专业知识有:

1、精通保安服务业务。

2、懂得有关政策法律。

3、掌握各种特殊技能。

4、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知识。

5、具备良好的观察、思维、分析和记忆能力。

6、学会做好群众工作。

7、沉着机智、多谋善断处理问题。

8、体魄健壮,武艺高强的战斗力。

具备保安专业技能:

1、擒拿格斗技能。

2、逻辑思维与推理技能。

3、反暴技能。

4、独立和协同作战技能。

5、枪支使用技能。

6、车辆驾驶技能。

7、计算机操作技能。

8、保安器材使用技能。

9、悬悠攀物技能。

10、游泳技能。

不断提高“五个”能力:

1、分析领会能力。

2、深邃洞察能力。

3、果断处置能力。

4、独立作战能力。

5、高超自卫能力。

九、保安人员要自觉遵守十条纪律:

1、不得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不得参加非法组织,不得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不得参加罢工。

2、不得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场所。

3、不得向任何人敲诈勒索或者收受贿赂。

4、不得因个人私利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

5、不得阻碍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6、不得殴打或者教唆他人打人。

7、不得实施处罚或乱收费。

8、不得扣押他人的合法证件及合法财物。

9、不得参与客户的经济纠纷和为客户、本单位催款讨债。

10、不得私自为他人提供保安服务。

十、仪表素质的基本要求:

含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服饰、姿态、举止、风度等方面。仪表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是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仪容。指保安人员的容貌、形体、衣着、修饰等。

2、仪态。指保安人员的姿势和风度。

保安人员具备良好仪表素质的重要性:

1、提高保安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

2、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需要。

3、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保安人员仪表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仪容严整,着装规范,仪态端庄,语言文明,不卑不亢。

保安人员着制式保安 服时,要遵守以下规定:

1、按照规定佩带帽徽、肩章、领花、臂章。

2、保安人员大檐帽前沿与眉同高,大檐帽松紧带不使用时,不得露于帽外。不准戴便帽。

3、扣好领钩、衣扣,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不同制式、不同时令的保安服装不能混穿。内衣下摆不得外露。

4、不得在保安服外罩便服,不准围围巾。

5、参加集会和其他活动,按单位规定执行。

6、参加执勤,要扎武装带(特殊情况除外)。

保安人员离岗休假、待岗等,不得穿制服,不允许穿保安制服从事其他与保安工作无关的活动。因工作需要,保安人员可根据情况穿便服上班。

保安服装不准变卖,不得擅自拆改或借给非保安人员。保安人员退出保安服务公司时帽徽、肩章、领花、臂章等标志一律上交。

敬礼:分为举手礼和注目礼

保安人员要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1、进见或遇见首长和上级时,应当敬礼(对直接首长只在当天第一次相遇时敬礼),首长或上级应当还礼。

2、同级成员因事接触时应当相互敬礼。

3、在室内,非直接首长来到时,应当敬礼。

4、门卫保安人员对出入大门的首长和上级部门领导应当敬礼,首长和领导应当还礼。

5、交接班时,应当相互敬礼。

保安人员不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1、在值班室、机房、病房、手术室、厕所等场合。

2、正在操练或驾驶车辆、轮船、飞机时。

3、在进行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时。

4、在乘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时。

5、其他不便于敬礼的时机和场合。

第五章 保安人员的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概念:保安是一种特殊企业,保安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具体从事保安活动中的保安业和所有保安人员应当遵循的具有保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特征:

1、政治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2、自觉性和约束性的统一。

3、职业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1、有助于保安人员履行职责。

2、有助于提高保安队伍素质。

3、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二、保安职业道德的原则:热爱保安事业,认真履行保安合同,全心全意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为提高社会整体安全防范能力服务。

“热爱保安事业”的要求:

1、充分认识保安的职责、地位和作用。

2、忠于保安事业,坚定为保安事业献身的信念。

3、克服各种困难,踏踏实实地为保安服务事业而奋斗。

“认真履行保安合同,全心全意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的要求:

1、信守合同。

2、依法服务。

3、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三、保安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1、对党忠诚;

2、服从领导;

3、忠于职守;

4、服务人民;

(作为第一层次,体现保安人员如何处理党和国家、与上级领导机关、与保安公司、与客户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权利与义务。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依法经营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自愿互惠,诚实信用的原则,达到“国家、公司、客户、站点”满意。)

5、遵纪守法;

6、清正廉明;

7、恪尽职守;

8、业精技强;

9、团结协作;

10、文明服务

(作为第二层次,主要反映保安人员在保安服务活动中,如何履行合同、优质服务、切实保障客户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顺利开展工作,让客户满意。)

(一)服务人民:

1、热爱人民;

2、甘当公仆;

3、爱憎分明 ;

4、客户至上

怎样做到服务人民:

1、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心底深处把人民看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人民为重。做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一切为人民着想;一切向人民负责。当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时,应立即救助;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时,应当给予帮助;当人民群众发生险情或遭到自然灾害时,应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当人民群众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应当摆正关系。

2、虚心向人民学习。树立“客户”就是上帝的思想,自觉接受批评监督,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3、掌握为民服务的实际本领。做到: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服务、高水平发挥。

(二)业精技强:是由保安工作的重要性和职业要求所决定的,保安工作关系到社会治安的稳定,又具有危险性和艰苦性。

内容:

1、熟悉本职;

2、本领过硬;

3、勇于献身;

4、机智勇敢。

怎样做到业精技强:

1、热爱本职工作。培养保安工作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要把自己的生命熔铸于这伟大事业的幸运与光荣,牢固树立热爱之情和献身之志。

2、掌握过硬本领。除了掌握过硬的专业技术外,还要掌握法律、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勤学多问、增长知识,提高克敌致胜的本领。

3、明确宣传导向。加强对业务精技术强的宣传报道,造成良好学习氛围,促进健康向上。

第六章

保安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一、保安人员的职责:是指保安人员在其工作范围内所应负的责任。

保安人员的权限:是指保安人员在其工作活动中为实现其职责而行使权力的范围。保安员的主要职责:

1、完成合同规定的单位门卫、守护、值班、巡逻任务。

2、按照合同规定,完成现金、贵重物品、危险物品的押运任务。

3、根据合同规定,完成展览、展销、物资技术交流和大型文娱、体育活动场所的安全保卫任务。

4、依据合同规定,完成对特定的工作场所、住宅区的护卫任务。

5、根据合同规定,完成安全技术防范设施的设计、安装、维修和咨询任务。

6、在保安服务公司的组织下,研制、推广、经销各类安全技术防范设备和器材。

7、对发生在责任区的刑事、治安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应保护好现场,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公安机关,并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8、落实防火、防盗、防爆炸、防破坏等治安防范措施,发现责任区内的治安隐患,立即报告,及时处置。

9、抓获、扭送现行违法犯罪人员;

10、检查、监督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11、完成公安机关和保安服务公司交办的特定任务。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保安工作特色的职权:

1、保护客户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佩带、使用保安器械和通讯报警工具。

3、保护执勤责任区内刑事、治安案件现场,维护发案现场秩序。

4、抓获、扭送现行违法犯罪分子。

5、检查、制止出入责任区的人员和车辆。

6、检查监督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

三、非保安人员权限:

1、拘留、关押、审讯违法犯罪分子。

2、对违法、违反规定人员实施罚款等处罚行为。

3、查处治安、刑事案件。

4、参与企业、社团之间经济、劳动纠纷的调查处理。

四、保安人员“七个不得”:

1、不得剥夺、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2、不得搜查他人的身体或者扣押他人合法证件、合法财物。

3、不得辱骂、殴打他人或者教唆殴打他人。

4、不得私自为他人提供保安服务。

5、不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

6、不得为客户追索各类债务或者解决劳动纠纷。

新课改理论基础知识 篇5

1、课程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课程在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思想价值的载体。具体来说,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施工蓝图。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办一所学校首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要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这一切并不是凭空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通过制订课程目标,规定课程内容及课程结构,实施课程计划和标准等环节来实现。

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在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主要依据课程内容。教师备课,进行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等,都必须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来进行,不能脱离这个根本。

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要通过课程呈现。在学校中,学生以课程为基本的学习内容,为自己今后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学校所有评价指标的建立都可依据课程来进行,学校可以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质量评估,提高教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2、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七大问题:

①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要求不能完全适应。②思想品德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③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

④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⑤学生死记硬背、题海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⑥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生成绩和甄别、选拔的功能。⑦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致使课程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3、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可概括为“六个改变”: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勇,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5、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要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本次课程改革中,将广大教师所熟悉的“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这并不仅仅是Z名称的变化,“课程标准”与以前的“教学大纲”相比,区别在于:

①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素质;教学大纲着眼于内容规定。即: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教学大纲则关注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②课程标准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学大纲侧重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关注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

③课程标准突破学科中心,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而教学大纲则以学科为中心。④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学大纲则强调教师的教。

⑤课程标准更加关注人的发展过程,提出多元评价建议,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而教学大纲则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结果。⑥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及学业评价留下了创造空间,即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教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而教学大纲不仅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作出清晰明确的规定,而且规定了知识点的具体要求及深度、难度指标,多数教学大纲还规定了详细的教学顺序,以及各部分内容的课时等,忽视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作用的发挥。

6、课程标准与教材是怎样的关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第十三条指出: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和多样化。据此,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是: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②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是一个最低限度的基本要求,为编写多样化的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不同版本的教材有不同的编写体例、切入视觉、呈现方式、内容选择及图像系统。

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课程标准可以通过教材不断检验来完善。

7、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以下五个特点: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②突破学科中心,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③改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是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从而为教材 2 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较好的环境。

8、如何理解并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融合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落实课程的三维目标?

①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教材特点,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落实。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有机整体,不是三项并列目标,不能将其硬性割裂分开。

③三维目标的落实是一个灵活创新求真的过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有序地落实。④受传统的习惯影响,教师尤其要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层面上的目标意识。

9、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纲要》第二部分对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③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10、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11、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应如何理解并落实?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根据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新课程结构包容了各种类型的课程和多种与现实社会生活以及学生的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同时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适当的比重关系。这是从课程方案层面体现出来的均衡性。在实践层面上落实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②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③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

12、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体现在哪里?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②设置综合课程。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这也就是说,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在学校课程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是随着学校教育层次的变化而变化的。

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13、本次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课程有: ①《品德与生活》(1~2年级); ②《品德与社会》(3~6年级); ③《科学》(3~6年级); ④《历史与社会》(7~9年级); ⑤《科学》(7~9年级); ⑥《艺术》(1~9年级); ⑦《体育与健康》(7~9年级)。

14、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哪些问题?

设置综合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实施综合课程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①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分科课程中,教师只需要处理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而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这对习惯于传统分科教学的教师而言是很难适应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把许多知识信息机械地甚至牵强地拼合起来,从而导致知识的琐碎化。②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成功地实施综合课程需要教师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果教师缺乏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就不可能将这些知识技能有效地整合起来,这样就很可能导致综合课程形同虚设。另外,如果教师本人从未体验过综合课程,那么他们实施综合课程的难度将更大,要帮助教师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③管理问题。要在教师的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试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

15、如何认识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①整体性。综合实践活动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②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 4 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③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开放性。④生成性。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兴趣,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⑤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6、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有何意义?

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与亮点,也体现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17、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基于以下基本理念:

①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②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③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谋求自我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18、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研究性学习;②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③劳动与技术教育;④信息技术教育。

除以上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级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

19、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上应遵循哪些原则? 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要遵循下列原则:

①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探究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②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

③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④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⑤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这三大指定领域。

⑥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的整合起来。20、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指向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情感体验、意识态度、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系统的基础知识传授不再作为追求的唯一或主要目标。研究性学习5 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①获得亲身参与科学探索的积极体验;②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会合作与分享;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⑤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⑥激活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21、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即选择课题、进行课题研究和结题,换种说法,即提出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选题)。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这时,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进行信息交流活动、介绍已有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

②实践体验阶段。本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开放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以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一定角度认识环境、认识自我,形成记录了实践过程的文字、音像等多种形式的“作品”。教师则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一些方法指导和思路点拨,不失时机地发展和发扬学生的创意和其他闪光点。

③表达和交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化,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2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服从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同时更为注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公民责任感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它的基本目标是拓展知识,增长经验,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能力;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学生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自觉服务社会,对他人、对社会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五个方面:①服务社区;②走进社会;③珍惜环境;④关爱他人;⑤善待自己。

23、新课程强调的教学观是什么? 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①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流,是沟通,是对话;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师生与教材的对话。

②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

③教学应是认知与情意的统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有机贯串于教学全过程。

④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4、如何认识并进行课堂教学对话? 教学对话是指教师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

在教学中采取对话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至苏格拉底,他主张“教育不是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找真理。这样,师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正如雅斯贝斯所说“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所以说,对话是教学中交往的重要途径或形式。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 6 环境下的与学生的“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在进行对话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它的对象不仅仅指对方,还指对方的观点;二是要尊重彼此的传统习俗或经历;三是言论、信仰和行动的自由;四是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五是关心具体的生活经验;六是通过具体行动(实践)验证。在对话中,师生都为教学活动所吸引,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他们平等参与、真诚合作、积极创造共同成长的精神氛围。

25、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即学生观),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应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位学生应充满信心;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快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学生应该受到尊重、爱护;作为自然的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生理、心理上的特点,把“孩子看做孩子”。(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必须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可代替和包办;

③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6、如何理解课程的生成性? 生成性是指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的生活性和生长性,即教学是师生以内在体验的方式参与教学生活之中,是师生发掘生命意义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以认识为主要活动方式的生命成长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随着教学活动过程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27、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树立教育民主思想;(二)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三)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尤其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二)教师要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三)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拓展知识视野,强化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完善个性,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28、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怎样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与学生一道探索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情境中的问题不断地加以审视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使之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相应地,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教师的教育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教师不仅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 8 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仅仅是专业型教师、学校型教师,拓展为“社区型”教师。教师角色是开放型的,教师要特别注重利用社区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29、什么是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比学习方法高一个层次的概念,二者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它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0、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①主动性;②独立性;③独特性;④体验性;⑤问题性。

31、什么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需要,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内在学习动力,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技能,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依据既定的学习内容或生活情境,根据学习需要,采用分工、交流、互助的方式,相互协作以获得知识、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创建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搜集与处理信息、试验、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国外有学者将探究性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32、如何在课堂上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通过激发学生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来实现。只有那些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与需要,给学生带来理智上的挑战,并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机会的教学,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要改变过去事事包办,要么“满堂灌”,要么“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3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如何重建? 重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一方面要坚决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和体现新课程精神的新举措。当前,要特别强调和致力于:

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的推进完全是一个开放性的探索过程,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是课程的建设者,都应当承担起探索、创新的职责,因此,必须加强教学研究。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要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要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必须进行制度化建设。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

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往“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教育专家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成的校务委员会以及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作用。

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要坚决摈弃过去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的做法,而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其次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努力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最后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杜绝分数主义,要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看待每次考评的成果,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34、如何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不进行教育研究的教师,就不可能真正尝到当教师的乐趣,并成为出色的教师。不进行教育研究的学校,就不可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充分发挥各级教研组织的作用;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为教师和各级教研组织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以校为本的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教师要养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以校为本的教研,更应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好各类教研活动,要加强集体学习、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分享经验。通过各类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研水平。

以校为本的教研,还要有宽松自由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教师的研究,充分肯定和承认教师的研究,释放教师的创造精神,特别是允许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和鼓励教师上出“自己的课”。要从教学和教师的需求出发,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专题教研、论文评比、优课评选等形式,为教师搭建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引导教师走上研究之路。学校还应积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和参加教科研活动的机会,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学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35、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新课程关于评价的基本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即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课程不断发展。它具体包含三层含义: ①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②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和指导,旨在促进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③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并注重尊重个体的需要与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

36、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①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②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性差异和个体化发展的价值; ③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平面设计理论基础知识 篇6

一、同一性

和谐的、温情的、任性的等(如橙色);

二、差异性

明快的、希望的、轻薄的等(如黄色);三,民族性

成长的、和平的、清新的等(如绿色);

四、有效性

诚信的、理智的、消极的等(如蓝色);

高贵的、细腻的、神秘的等(如紫色);

厚重的、古典的、恐怖的等(如黑色);

洁净的、神圣的、苍白的等(如白色);

平凡的、谦和的、中性的等(如灰色)。

图片与文字如何搭配得漂亮,往往也是设计师的一个很大的挑战,设计不好会造成风格矛盾、细节冲突,对比错误 最好是图片放在这里,文字放在那里,关键是让每一个元素都简单清晰 协调、对比、风格一致

视觉引导, 从位置来说,呈现由上至下的引导;从字体尺寸来说,是由大至小的引导;从字体样式来说,是由粗至细的引导;从颜色明暗来说,是由暗到亮的引导

出血线:最后印刷物要通过裁切刀,裁切成标准的尺寸。但是,裁切时会有误差,不会完全与印刷物的边界对齐。出血线的作用,是标注出安全的范围,使裁纸刀不会裁切到不应该裁切的内容,一般出血线与印刷物尺寸线之间设置为3毫米,也可以留出来5毫米,有内出血线与外出血线之分

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篇7

一、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

1.国际文献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在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 数据库中, 数据入库时间=所有年份 (实际检索所用文献为1992-2010年6月14日) 。在以下数据库=SCI-EXPANDED (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 , S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 A&HCI, CPCI-S (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 , CPCI-SSH (社科与人文会议录引文索引) , 进行下述检索。

第一步, 检索文献。检索式“标题= (strategic management) or标题= (strategy management) or标题= (strategy planning) or标题=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or主题= (strategic management) or主题= (strategy management) or主题= (strategy planning) or主题=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 检索到52235条记录。

第二步, 精炼检索结果。由于本研究主题为“大学战略管理”, 因此以“学科类别”和“主题”为依据, 精炼所检索到的数据, 提高研究的准确性。以检索式学科类别= (management or business or education&educational research or planning&development, 主题= (university) , 检索354条记录。为了数据的全面和完整, 更换主题= (higher education) , 检索到178条记录, 上述两部分的文献总和起来共532篇文献。

第三步, 数据导入和运行软件。将下载的数据导入到Cite Space 2.2 R9, 进行时区分割 (Time slicing) 和阈值选择。本研究时间跨度为20年, 即1990-2009年, 单个时间分区为1年, 即20个单个时间分区。最后, 运行软件并生成图。

2.国内文献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在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 (CNKI) 中, 以“大学战略”或“大学规划”或“高校战略”、“高校规划”为主题词, 检索时间为1985-2010年6月14日, 下载所检索到的728条中文记录。国内和国外文献数据导入和软件运行方法相同。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知识图谱是一种以可视化形式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图形[1]2, 它是跟踪科技前沿、选择科研方向、开展知识管理的工具, 为展示科学前沿的结构与进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1]33。笔者使用Cite Space软件, 采用共词分析 (Coword) 和共被引分析 (Co-citation) 相结合的方法, 绘制大学战略管理的知识图谱, 挖掘和分析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热点。

1.共词分析。共词分析是利用文献的关键词或名词短语共同出现的情况, 来确定文献集所代表学科中各主题之间的关系[2]。文献的关键词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是作者学术思想及学术观点的凝练。两个或更多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称为关键词共现。笔者使用关键词共现法, 揭示国内外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内在相关性和微观结构。

2.共被引分析。两篇文献 (作者) 如果同时被第三篇文献引用, 则可称这两篇文献 (作者) 存在共被引关系。文献 (作者) 共被引的次数越多, 他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 “距离”也越近[1]41。本文运用作者共被引法ACA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和文献共被引法DCA (Documents Co-citation Analysis) 来分析国内外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状况。具体做法是统计出两位作者 (两篇文献) 同时被第三篇文献引用的次数, 从而形成不同研究方向的作者的共被引可视化聚类分析, 根据聚类结果将一个学科内的重要文献 (作者) 加以分类, 从而鉴别学科内的科学共同体或隐性学术群体。

三、国际上的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已经出现与大学战略管理直接相关的研究, 乔治·凯勒 (George Keller) 出版《学术战略: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革命》 (国内译为《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革命》) 标志着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开始。20世纪90年代以后尤其进入21世纪后相关研究文献增长迅速, 如2000-2010年期间有474篇文献, 占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篇数的89.1%。国际上有299家机构研究大学战略管理, 其中主要研究机构是锡比乌大学、密西根大学、康涅狄格大学等。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的主要研究国家是美国、英国、中国 (中国大学战略管理研究从21世纪后增长较快)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 美国与加拿大的合作相对较多, 中国与英国的合作相对较多。整体趋势表明大学战略管理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一) 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通过作者共被引和文献共被引分析, 采用中间中心性 (between centrality) , 绘制“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作者和文献共被引网络聚类图谱” (图1) 。图中的节点表示作者或文献, 节点的大小表示中间中心性的大小, 节点越大, 节点在网络中的地位就越重要。中间中心性是网络中通过某个节点最短路径的总和[1]124, 可以通过挖掘在整个网络中起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 探寻该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理论及其关键人物。

图1显示出, 最重要的几个节点是提斯 (Teece DJ) 、波特 (Porter ME) 、格兰特 (Grant RM) , 他们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几种战略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他们对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表1是按照中间中心性值排序的文献, 从表中可以看出巴尼 (Barney J) 1991年发表的《企业资源可持续竞争优势》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 格兰特1996年发表的《公司的知识基础理论》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 迪马乔 (Dimaggio PJ) 1983年发表的《重温铁笼理论:组织领域中的制度同构与集体理性》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 , 班杜拉 (Bandura A) 1982年发表的《人类行为重点自我效能机制》 (Self-efficacy mechanisms in human agency) 被引频次和中间中心性均较高。以下主要介绍由这些作者 (文献) 所代表的竞争优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动态能力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1.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波特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 以及随后于1985年、1990年分别出版的《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 使他赢得了“竞争战略之父”的称号。他是目前世界上关于竞争战略研究的最高权威。他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分析的过程, 强调外部环境分析的重要性。波特指出企业在考虑竞争战略时, 必须将企业与所处的环境相联系。波特将战略分析的重点由企业转向行业, 构造了产业结构分析的“五力竞争”模型, 提出了诸如公司地位、行业吸引力矩阵、价值链分析等极为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波特提出了赢得竞争优势的三种最一般的基本战略即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他认为竞争优势是任何战略的核心所在。面对竞争的加剧, 大学应根据竞争优势理论, 从自身的优势、劣势及环境变化情况实施相应的战略, 避免趋同化战略, 实现战略的差异化和多元化, 提高核心竞争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2.资源基础理论。巴尼是战略资源理论的主要奠基人。1991年巴尼发表《企业资源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这篇文章的被引频次和中心性均最高 (表1) 。图1显示这篇文章是最大的节点。十几年来其研究成果被国内外主流教材采用, 在全球战略研究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该理论指出, 独特的资源是组织建立起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 (Tidd&Trewhella, 1997;Simonin, 1999) 。巴尼认为组织的资源具有价值、稀缺性、难以复制和无法替代等特性, 可以建立起组织的持续性竞争优势。资源基础理论开启了战略管理的新方向, 促进组织更加重视内部能力建设, 构造了“资源-战略-绩效”的基本框架, 该理论为后来的学者提出核心能力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该理论是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 这是因为大学是资源依赖型组织, 高校对外部环境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对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各种资源的获取上。大学只有通过加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主动服务国家、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学校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 才能调整自身对外部关键资源的依赖程度, 实现可持续发展。

3.知识管理理论。1996年格兰特发表《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一文, 阐述了知识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1) 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 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 (2) 企业是知识协调机构或社会性社区; (3) 企业的竞争优势或持续的竞争优势来自对有价值的、不易流动的、难以模仿的、无法替代的知识资源的获取、创造、组合、整合和应用。目前, 知识管理从企业向外拓展, 公共管理、医疗、法律和教育等领域都开始引入知识管理理论, 在研究和实践上都有很大发展。高校是生产、传播和创新知识的地方, 具有丰富的显性知识, 同时具有丰富的隐性知识的来源。在知识经济中, 知识是大学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战略性资源, 大学的管理工作都是围绕知识进行的, 知识的应用、管理和创新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成为大学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

4.动态能力理论。1994年提斯为弥补资源基础理论的不足, 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 (Dynamic Capabilities View, DCV) 。1997年他对该理论做了更为详细地阐述, 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的能力, 动态能力理论能帮助组织实现与快速变化环境的动态匹配, 从而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提斯把企业的资源分为四个层次: (1) 公共资源; (2) 专有资源; (3) 组织与管理能力; (4) 创新能力。他认为这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动态能力理论为大学核心能力建设提供了思路, 对大学战略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的动态能力是指大学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重组、保护知识资源及其他资源的能力。大学面对环境的变化, 可通过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组织管理、精神文化等人力、物质和组织资源进行战略整合, 从而使大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5.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是战略认知学派的基础, 他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认为战略的形成是基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和建立概念的认知过程, 战略制定不仅是一个理性思维的过程, 而且也包括非理性思维, 并且后者常常更为重要。该学派认为判断的偏见对战略制定造成了显著的影响, 战略领导者的认知风格影响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西蒙 (Simon) 认为世界很复杂, 与此相比, 人的大脑及其信息处理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因此战略决策的不合理性也是一种合理的现象。社会认知理论为大学战略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大学战略管理是理性、经济的分析, 心理影响交互作用过程, 大学在战略制定和实施中要加强沟通, 加强战略管理的开放性和参与性, 避免认知偏见, 全校上下的广泛认同、教师和管理者的支持是成功实施大学战略管理的关键。

企业和大学在很多方面有共同特点, 在大学管理实践中, 大学表现出与企业趋同的类企业管理行为 (Typedentreprise Management) , 发现竞争优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这些成熟的理念同样适用于大学, 并且成为了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基础。从作者共被引和文献共被引分析来看, 大学战略管理方面的研究建立在竞争优势理论基础上, 进而研究者依次提出战略资源、知识管理及动态能力理论, 并试图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学战略管理过程。21世纪以来, 虽然战略管理研究发表的论文占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篇数89.1%, 但基础理论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2000年后未有新的理论被共引而形成节点。

(二) 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热点

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大学战略管理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 提取关键词1209个, 总词频数为1756次, 每个关键词平均出现频次1.45次。对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 形成以关键词为内容的国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图2) 。

一方面, 根据图2中节点的大小可以揭示研究热点。1990-2009年国际上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战略 (strategy) 、管理 (management) 、绩效 (performance) 、大学 (university) 、创新 (innovation)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战略联盟 (strategic alliances) ”7个聚类。一是战略, 主要包含多样性、高等教育机构、进化、供应链管理、概念地图, 与管理、创新、高等教育等三个聚类的连线最粗。二是管理, 主要包括知识转化、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绩效。三是绩效, 主要包括结果、学生等关键词。四是大学, 主要包括高等教育、战略规划。五是创新, 主要包括知识、决定因素、创业精神。六是知识管理, 主要包括远程教育。七是战略联盟, 主要包括竞争优势、动态理论、吸收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节点关键词共现频次和中心性, 可以挖掘出在整个网络中起战略作用的关键节点。从表2可以看出, 大学战略管理领域共现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有10个, 其中被引频次前5位的是:管理、绩效、战略、创新和大学, 中心性排在前5位的是:管理、绩效、战略、大学和创新。

综合以上两方面的分析, 可见绩效、创新、战略联盟、知识管理等是当前大学战略管理中的研究热点。最受研究者关注的是绩效, 反映了研究者最关注实施战略管理的效果和效能如何, 实施大学战略管理能否实现大学的战略目标。其次创新和战略联盟受到关注, 表明研究者关注大学战略管理的实现方式, 除了从大学自身创新外, 大学战略管理越来越重视战略联盟的作用。与此相对应的是, 21世纪以来, 大学之间全球范围内联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知识管理是大学战略管理的核心内容, 大学作为传播、创造和应用知识的场所, 自1990年以来知识管理受到极大的重视。从这4个热点问题来看, 研究者最为关注大学战略管理的效果和目标、大学战略管理的手段和内容。

四、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

使用Cite Space软件对大学战略管理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计量分析, 提取关键词167个, 总词频数为892次, 每个关键词出现频次5.34次。对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 使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分析, 形成以关键词为内容的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 (图3) 。表3中大学的出现频次是108次, 战略管理的出现频次是86次, 2004年出现在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文献中, 战略规划的频次是45次。

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热点与国际研究不同, 图3中最大的几个节点是大学、战略管理和战略规划, 主要集中在战略规划、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大学校长等方面。这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力争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发展战略直接相关, 也体现出国内研究者对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战略管理的重视。国内近几年关于大学战略管理的发文量很大, 国内这一研究自2001年开始快速增长, 2001-2010年为661篇, 占总篇数90.8%, 但已有研究主要是介绍与阐述国外高校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 还没有实现从理论层面到操作层面的转化。目前国内对大学战略管理的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为理论支撑者较多, 对“大学战略选择是制度和大学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关注甚少。近年来开始重视战略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融合, 但主要还停留在以介绍平衡记分卡等绩效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上。大学战略管理的定性研究较多, 实证研究较少。重视战略规划的研究, 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的研究较少。知识管理理论、制度理论、社会认知理论、顾客管理理论没有成为目前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的理论支撑, 亟需理论创新与本土化实践。

五、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 国内大学战略管理研究发展较快, 随着大学战略管理研究的深入, 必将推动我国大学战略管理实践的进程。借鉴国际研究经验, 为我国大学战略管理提出如下建议:第一, 应对日益复杂的环境和资源获取的不确定性, 大学应实施战略管理, 通过创新不断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模式以便获取和维持来自外部环境的资源。第二, 在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方面, 各大学应当根据国情、文化传统、教育制度、院校状况的需要来制定战略规划, 实施战略管理。第三, 大学应更好地配置自己的内部资源, 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如可把创新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途径, 实施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全面知识管理战略, 最大限度地整合、创新、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第四, 大学战略管理应与绩效管理相结合, 重视战略规划的评价和控制, 定期对战略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根据规划实施情况调整战略规划目标。第五, 形成战略文化, 增强对战略的认同和支持, 注重发挥情感、意志、领导的直觉等非理性因素在战略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减少战略实施中的阻碍。

参考文献

[1]侯海燕.科学计量学知识图谱[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2]Rip A, Courtial J P.Co-word maps of biotechnology:Anexample of cognitive scientometrics.Scienrometrics[J].1984, (06) :381-400.

用语言理论知识指导基础日语教学 篇8

关键词: 语言理论知识    基础日语教学    语音    词汇    语法

一、语言理论知识

这里的语言理论指的是语言的系统性。语言的意义是内容,形式是语音,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由此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系统。在教授日语尤其是基础日语时,必须把握这一语言理论,即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

语法层是单独且同一的层次,词汇同语法是位于同一层次的两个极端,它们二者之间的互补性可以体现为现实世界与经验的解释功能,可以完成表达对人类经验的意义。在日语语言理论中,包含日语语言学、语音学、音位学、语法学、词汇学及修辞学。将这一语言理论知识应用到语言实践中,可以加大语言实践力度,提高基础日语教学质量。

二、用发音规则及方法指导发音

在当前基础日语教学中,由于日语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只是一味地模仿,从而导致学生对日语学习提不起兴趣,不仅缺乏对日语语音的主观厌烦,而且在日语语言学习过程缺乏毅力,影响大学日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只要我们应用语言理论知识,针对其中的语音理论,正确指导学生的日语发音,使学生对日语发音有理论上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掌握日语的高低声调特点,使学生认识到发音器官构造,使学生的日语发音准确。只要学生发出优美漂亮的日语,就很有成就感,而且对自己的口腔有一个全新的科学的认知,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三、用日语语法的理论指导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语法系统的理论性的指导,把语法弄得散乱,经常让学生有种无根可循的感觉,如果没有一根循序渐进的树根,全是散枝烂叶,不仅导致学生形成散漫的学习情绪,而且在日语学习中情感消极,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采用口头语言教学,以及传统黑板板书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方式单一,更不能有效满足当前学生对日语学习的需求,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在日语学习中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在学习日语时抓不住重点。

语法不仅是语言的重要组成,更是人类语言结构规则,学生应该掌握每个词类的性质与用法,根据日语中词的意义、功能和形态,掌握日语的句法功能,从而不断提高应用日语遣词造句的能力。在大学日语的语法教学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句节、句子、句子成分有所认识,让学生在日语学习中认识到,句子是平常语言活动的基本单位,从语言理论知识角度掌握好句子的性质,掌握好日语句子的特点,提升学生日语语法应用技能。

四、用词汇的基本理论指导基础日语教学

在当前的我国基础日语教学中,教师还存在观念落后的情况,不仅知识更新慢,而且实际应用中的日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不能与时俱进,教师不能积极主动地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单词的意义及应用,认为记忆单词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殊不知,没有科学的指导,机械性的记忆既浪费时间效率又不高。再有就是当前学校中,一味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压力,容易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学生的日语学习效率越来越低。

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应该避免单词记忆效率低下的问题,在日语教学中,应给学生讲明,记单词是方法与理论问题的结合,一个词的词义要受句中所处位置及周围词语关系的制约,明确其所属结构体的地位。因此在日语词汇记忆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语义场理论记忆日语,就是在一个共同概念支配下,组成针对该词的一个语义场,形成自己的意义领域。那么,在实际应用日语词汇时,就可以想起这种想象链,明白词义变化规律,提高学生记忆日语词汇的效率。

综上所述,在日语教学中可以从语言知识角度出发,应用日语听写合作学习。同时在日语口语教学中,调动全班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在日语写作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在日语写作方面的主动性。在日语文章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培养学生对日语段落、细节、写作特点的鉴赏能力与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日语语言的水平。

在基础日语教学中,应该重视语用教学,应用语言学理论分析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日语语言学基本概念。语言理论知识在大学日语教学中可以更好地使人们理解语言系统理论中的互补性,从语言理论知识角度培养学生的日语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日语语言教学有正确全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日语阅读写作能力,使得学生在日语学习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关于高校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讨[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01).

[2]黄晓娟.谈大学日语教学中学生运用能力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3]李莉,王凤莉.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1).

[4]皮细庚.日语概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08).

[5]翟东娜.日语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4).

[6]陈玉泉.在日语基础课中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并重的教学尝试[J].引进与咨询,2011(05).

上一篇:实验中心管理人员职责下一篇:2020党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