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入门》教学大纲(精选8篇)
(36课时,每次讲义3课时,计12次讲义)
第一讲 韩国语概论
1、韩文简介;
2、韩文字母;
3、韩文书写法;
4、韩文拼写法;
5、韩文隔写法;
6、韩文的特征;
7、韩文句子的基本结构 第二讲 发音
1、发音方法: 1)元音; 2)辅音; 3)韵音
2、音变: 1)连音; 2)辅音同化; 3)送气化; 4)韵尾脱落; 5)紧音化; 6)添加音现象; 7)辅音字母名称的特殊发音 第三讲 课文:打招呼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1、词尾格变化;
2、补助词
第四讲 课文:感谢和道歉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1、数词: 1)基数;2)序数
2、疑问句
3、主、宾格助词 第五讲 课文:介绍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1、副词格助词
(一);
2、时制和时制词尾;
3、人称代词 第六讲 课文:在教室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1、定语词尾;
2、辅助动词 第七讲 课文:校内餐厅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1、复合助词;
2、连接词尾
(一)第八讲 课文:在书店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1、动词的格式
(一);
2、接续助词 第九讲 课文:图书馆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连接词尾
(二)第十讲 课文:宿舍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1、副词格助词
(二);
2、终结词尾
第十一讲 课文:时间和数字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语法:
1、基本阶终结词尾;
2、非格式体尊敬阶;
3、数词的部分用法 第十二讲 课文:年龄和职业
学习内容:生词与本文
1、非格式体基本阶;
2、格式体基本阶;
3、引用法
一、营造良好的入门教学环境
韩国语教学大纲要求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韩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能否达到这一要求, 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抓好起始阶段的入门教学。
1.通过介绍韩国的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选择有教育性的韩国影视等介绍韩国的历史、文化、教育、饮食、民俗知识, 使学生了解韩国文明礼貌的习俗文化和深厚的东方文化, 逐步培养起对韩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其次可以相对应地选择韩国流行歌曲来辅助韩国语入门教学, 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唱韩文歌曲的过程中练习读音,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韩语语感。
2.老师要时刻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1) 消除焦虑心理, 树立学习信心。由于外语难学的社会舆论至今很盛, 初学者常被这样的说法搞得过于紧张、忧心忡忡。有些学生刚开始觉得新鲜, 而随着单词量的增加, 靠死记硬背往往记不住, 信心便丧失大半。因此, 必须注意帮助学生消除焦虑, 树立信心。要做到这一点, 光凭说教是不够的, 还要具体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使他们学得比较轻松和顺利。有了成功感, 焦虑自然消除, 信心也会随之树立和增强。
(2) 加强引导, 抓好预习, 做好笔记。要学生学好韩国语, 对学习方法进行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同其他学科一样, 课前预习是学好韩国语的一个重要环节。刚开始接触韩国语的学生的预习, 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做笔记是学好韩国语的一个重要环节, 如:等词做笔记时可以按类别记录。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对所学的知识理解会更深刻、更透彻, 并且边听课、边消化、边巩固, 较快地吸收知识营养。
3.做到即学即用。
不管学习什么语言, 在非语言国家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 学生在非语言国家学习语言很少有实践的机会, 除了课堂与教师45分钟的语言交流之外, 其他时间都是语言在“独守空房”。在学生对韩国非常感兴趣的前提下, 教师在认教过程中可以相对应地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接近学校学习、生活的场景, 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场景可以反射到韩国语的学习中, 要求学生随时随地开口讲韩国语, 做到一生二熟。特别是教师在与学生课外接触时, 应放下老师的架子, 与学生成为朋友, 不管是在电话里、在路上、在食堂里等, 都应该开口与学生用简单的韩国语对话, 让学生在初接触韩国语时无形中形成一个“韩语风”。
其次, 条件允许的话, 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韩国朋友, 网络上交流、对面交流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选择韩国语大部分是因为喜欢韩国而选择, 若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让学生接触韩国人, 无疑学生会更喜上加喜, 从而让学生对韩国语有多一层的兴趣度; 若是学生刚接触韩国语时未达到非常流利的交流, 学生会有一种学习冲动:我非要学好韩国语不可。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会达到一种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韩国语入门与现代化教育资源
韩国语入门课程与现代化教育结合, 就是把现代化教育资源作为一种学习的基本工具, 与韩国语学科的教学有机地融合。具体来说, 就是将现代化教育资源与韩语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 以及课程实施等融为一体, 成为课程和谐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提高学习效率, 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经过整合, 原来的学科课程将会出现崭新的面貌。也就是说, 整合是二者双向互动的过程。它的出发点, 是根据信息时代的发展, 根据信息技术的新条件、新手段带来的可能性, 重新审视韩国语学科, 实现整体优化。
1.韩国语入门与语音实验室
韩国语部分辅音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如[s] (s) :和[ts] (z) :的发音与中文没有相同的发音。在一般教学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用舌尖与舌后部所置位置发音。现在我们可以同时借助现代化教学资源, 将发音过程用3D动画进行设计, 动态有效地模拟喉头、舌头结构, 生动形象地进行演示, 配上声音, 整个过程是可以重复播放的, 学生轻松而有效地掌握这个语音学习的难点。
为了及时了解到学生掌握的情况, 进一步结合语音实验室设备, 设计提供录音功能, 让学生对着录音画面发音, 并播放发音效果, 反复练习。这样就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教育资源与教学的交互性。
2.韩国语入门与网络
在学习韩国语的过程中, 对于刚接触韩国语的学生来说, 学习语言必然会涉及语言的读音、文字、语法等, 特别是语法, 学生的头脑里会反映出一些硬生生的规则, 有头痛和头涨的感觉。结合网络进行语法教学, 具有传统语法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 网络技术能为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最有力的支撑。网络是一个具有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 形成教学内容的资源一般都是网络上的电子化超文本, 是文字、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媒体的结合。每个学生都能共享到这些开放的学习资源, 并且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教与学完全融为一体, 这样自主探究式学习、交互式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就成为可能。
尽管现代化教育资源是我们当前着重强调的,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它的局限性。
现代化教育资源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是“共生性”, 而不是“替代性”。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的“适度作用”, 以多种方式整合现代化教育资源进行韩国语学科的教学, 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是其必经之途。
总之, 注重教学环境和现代化教育资源的使用, 才能做到韩国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软件方面, 教师的教学素质提高了, 教学质量才能上去。只有造就一个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教学、钻研业务、为人师表的教师群体, 才能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参考文献
[1]李海铃.“第二外语”教学特点浅议.渝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3) .
[2]季杰梅.浅谈如何提高第二外语教学质量.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04) .
[3]申龙均.韩国语基本特征之我见.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VOL22 (2) .
一、适应学生特点,做好过渡
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正在逐步形成。而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老师如果一味地枯燥讲解会使学生乏味,理解不全面、不到位,和实际应用更难以联系。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感知模型和实验基础上找出规律,弄清因果关系,建立逻辑思维依据。如讲光反射规律时,让学生手拿镜子把光反射到另一位置,若在入射点向镜子做一条垂线,通过改变镜子与光的夹角,发现反射光与镜子夹角与其变化很相像,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初步得出光反射的规律,再与前人总结的规律作比较,结果竟惊人的一致!学生的小脸激动得通红,原来自己也能有如此重大发现,很有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二、重视学法指导,做好引路人
在初中物理学习方面,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应当放在首位,这是现代教学理论的新观念。物理学科的教学方法很多,如模型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图像法、逆向思维法、比较法、科学推理法、归纳法、运用现有知识内容推理后面内容等。这些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要特意加强方法指导。
处理教材时,要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弄明白本节要研究的主题,引导学生探究,首先提出问题,然后猜想,接着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搜集证据,从中发现物理现象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并阐明其发生原因,归纳结论。在学习密度、压强、功率时,学生只是注意其比值的数学形式,忽视了物理意义。我就引用学生熟悉的匀速直线运动中对速度概念的理解,进行类比学习,加深理解。在学习合力概念时,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壳虫就可以挪动它,那么一只甲壳虫对树叶的作用力等效于数只蚂蚁作用力的合力,这样用等效替代法可以正确理解合力的概念。
三、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如水往低处流冲击水车转动,这一过程中机械能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力势能;手沾有油不能拿起瓶子,垫上一层布又能拿起,这是摩擦力的作用;墨水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散得快,这是因为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而初中学生好奇心很强,这是难能可贵的,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运用这种心理特征,多举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相关例子,让学生多观察,从而提高学生学物理的兴趣。这样学生有兴趣,教师易解释,学生易掌握,何乐而不为呢?
一、口号: 立正(声音一定要大,洪亮不能拖长音必须让同学们回应)脚后跟放一块,脚前尖打开 立正教学:教大家一个口号,我喊立正大家喊12 好不好(一定要听到所有小朋友喊12)竞蹲:脚后跟放一块,脚前尖打开,膝盖打开,微微下蹲,手放下巴(弯腰,不要蹲太低,教练声音一定要大,要让小朋友回应)
竞蹲教学:老师喊口号看那个小朋友反应快。竞蹲(老师喊完小朋友做,小朋友一边喊一边做。)
准备:脚后跟放一块,脚前尖打开,膝盖打开,手放背后,弯腰。(一定要让小朋友跟着喊)准备教学:老师喊准备看那个小朋友反应快。准备。(老师喊完小朋友做,小朋友一边喊一边做)
小嘴巴不讲话:老师喊小嘴巴,小朋友喊不讲话
二、动作教学 前期抬脚: 原地抬
1.教练扶小朋友进行抬脚,教练扶小朋友一个脚,往上帮小朋友抬另一个脚,顺势喊看口号。12345678910....(一定要抬高)
2.原地自己抬,教练不扶小朋友抬脚,要给小朋友心理安慰让他觉得他可以他不会摔,和他说大胆一点,抬高点。(一定要抬高)向前行进抬
教练在小朋友前面带小朋友抬,或者教练站小朋友对面看小朋友抬,(一定要找出小孩子毛病,每个小孩子有不一样的毛病),如果同一水平小孩子多的话,可以让他们比赛谁先到达教练所在地方。必要时给与奖励,增加积极性。
毛病典例:1.抬一个脚,一定要时刻提醒小孩子抬两个脚
2.抬脚过低或者不抬脚,大声给小朋友喊123456.....让他抬脚(因为之前教的时候抬高了,当你喊口令是小朋友条件反射会抬高)告诉他们不要害怕大胆抬高
3.手不放背后或者不弯腰:一定要提醒他手放背后弯腰抬脚,如果实在改不过来就给他两个手抓一个桩,告诉他拿着他放背后不许掉。
4.两脚距离过大,一定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提醒。让他们距离小一点
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手握球拍在中间隔一网的球台上轮流击球的一项球类运动。它具有球体小、速度快、变化多、设备简单、趣味性强、不受年龄性别限制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经常参加练习,可以发展人的灵敏、协调等素质,提高动作速度,改善心血管系 统机 能,还能发展人的机智、沉着,勇于拼搏,敢于胜利等品质。
中学乒乓球的教学任务,是结合教学教育学生勤学苦练,培养互帮互学精神,向学生传授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一、握拍法.......................................................................................................................................3
一运动要点(以右手为例)........................................................................................................3 二教学方法...............................................................................................................................4
三、基本步法...........................................................................................................................5
四、发球与接发球...................................................................................................................6
五、挡球与推挡球.................................................................................................................10
六、攻球.................................................................................................................................12
一、握拍法
握拍法即指单手持球拍的方法。世界上流行着直式和横式两种握拍方法,两种握法各有千秋,实践时应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一)运动要点(以右手为例)
1直式握拍法: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握拍,拍柄压住虎口(两指间距离适中),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中指第一指节顶住球拍的后上部使球拍保持平稳。
削攻型握法:正面拇指自然弯曲紧贴拍柄左侧,第一指节用力下压,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托住 球拍背面。直式握拍法的重点与难点是握拍舒适,手腕控制拍面恰当。
2横式握拍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正面轻贴在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 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击球时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和加力挥拍作用。正手攻球时食指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向球拍中部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加大击球力量。
削攻型握法:与攻击型握拍法大体相同,只是食指靠近中指,拇指更加弯曲放松,虎口不紧贴柄。横式握拍法的重点难点是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熟练的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和移动。
(二)教学方法
1教师示范领做,使学生正、背面看清。
2学生握拍,按动作要领相互纠正,教师提示要点。
3原地向上托球,体会手腕手指用力动作,熟悉球性。4移动托球或两排相距2米对托击球。(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握拍过大、过小、过紧、过深、手腕僵硬。
纠正方法:讲清动作要领,正确握拍,手指手腕放松。
二、准备姿势
击球前后,身体保持的合理姿势即为准备姿势。合理恰当的准备姿势有助于判断来球,及时 移动到位,运用各种基本技术完成击球动作。(一)动作要点
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上体微前倾 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 弯曲抬起高于台面。
准备姿势的重点难点是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踵放松微动。(二)教学方法
1学生分2~4排在教师的示范领做下练习准备姿势。2 3原地踏步或跑步听教师的示范口令做准备姿势。
将学生分成偶数列,单数列准备姿势,双数列纠正,交换进行。
4结合步法练习准备姿势。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全脚掌着地,上体过直,重心偏高 纠正方法:提踵屈膝略内靠,上体前倾。
三、基本步法
步法训练不能忽视,灵活的步法是抢占合理位置熟练运用各种手法击球的前提
(一)动作要点
2单步:以一脚为轴,另一脚向前后左右移动一步。
跨步:以来球同方向的脚向侧跨出一大步,另一脚再跟着移动一步。4跳步:以一脚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前后左右跳动。
侧身步:以左脚为轴,右脚向左右移动一步,或左脚先向左跨一步,右脚向左后移动一 步。
5交叉步:以来球方向的脚向来球方向移动一大步,另一脚随着移动一步。基本步法的重点难点是判断及时,脚快蹬,步法灵活移重心。
(二)教学方法 1234
5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听教师口令或看手势进行步法练习。结合挥拍进行步法练习。
3~4人一组,一人供球,其余人顺序在移动中做对托球练习。对墙托球步法练习。
在素质练习中进行步法练习。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蹬地不及时,起动慢和不到位。
纠正方法:用口令提示“快提脚”,增强下肢力量和脚的灵巧性练习。
四、发球与接发球
乒乓球比赛是从发球和接发球开始的,两者的好坏都能直接得分或失分,因此要重视发球和 接发球技术的练习。(一)动作要点(以右手为例)1发球:
①反手平击发球:站位左半台离台30厘米,右脚稍前身体略向左转,左手掌心托球,右手持拍于身体左侧。持球手轻轻向上抛球,同时持拍手向后引拍,上臂自然靠近身体右侧,待球下落低于球网时,持拍手以肘关节发力,由左后向右前挥拍击球中部,拍面稍前倾,第一落点在本台中区。
②正手平击发球:站位中近台偏右左脚稍前,身体稍右转,球向上抛起,持拍手由右后向前挥动。其余同反手平击发球。
③反手发急球:准备姿势同反手平击发球。抛球同时持拍手向左后方引拍,待球下落到网高时,持拍手由左后向右前加速挥拍,拍面稍前倾,以前臂和手腕发力为主击球中上部,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端线,第二落点在对方端线附近。
④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站位和准备姿势同反手平击发球。抛球同时持拍手向左后引拍,用前臂带动手腕向右前上方挥动,拍面逐渐向左稍前倾,拇指压拍手腕内转从球的中部向右 侧上摩擦,第一落点本方端线,第二落点对方左角。若发落点短的球时,前臂向前力量减小而增强手腕摩擦力量,第一落点本方中区;若发下旋球,击球时拇指加力压拍,使拍面略后 仰从球的中部向侧下摩擦。
⑤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站位左半台,抛球同时持拍手迅速向右上方引拍,身体随即向右转,手臂自右上方向左下方挥摆,球拍从球的右侧中下部向左侧面摩擦,若发左侧下旋球时,手臂自右上方向左前下方挥摆,拍从球的右侧中部向左侧下部摩擦,第一落点本方端线附近。
⑥正手发奔球:站位近台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转,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持拍手自然放于身前。抛球同时拍手向右后上方引拍,手腕放松拍面较垂直,待球下落至与网同高时,上臂带动前臂由右后方向左前方挥摆,腰同时向左扭转。击球刹那拇指压拍的左侧,手腕同时从后向前使劲抖动,球拍沿球的右侧中部向侧上摩擦,第一落点本方端线,第二落点对方右角。
⑦正手发短球:同发奔球,其区别是触球刹那突然减力并向左下切球,第一落点本方中区,第二落点对方近网处。
2接发球:视对方发球站位而定的接发球站位要恰当,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能、飞行弧度、落点要准确,移动回击手法要适当。
发球的重点、难点是发球手法,发球的隐蔽性和准确的第一落点。
接发球的重点、难点是正确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能、飞行弧度和落点。
二)教学方法
1234行。徒手模仿各发球动作,体会抛、引、挥等动作。离墙2米对墙做各种发球练习。在台上着重做第一落点的各种发球练习。
两人台上练习,一人做各种发球,一人平挡球练习,交换进5两人台上练习,一人做规定线路的各种发球练习另一人做接发球练习,规定用攻、搓、削中的任何一种技术接对方的单一发球。
67用多球进行发球练习。
两人一组,一人配套发球,另一人用多种技术接发球,交换进行。
8记分比赛,五球一换或一局一换。发球方专练发球,接发球一方专练接发球。
(二)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球未向上抛起高度不够。
纠正方法:讲明要领并用数次抛球动作来练习。2击球点过高或过低。
纠正方法:强调按动作要点要求掌握正确恰当的击球点。
3拍面前倾过多或不够,击球时向前力量小或大,落点离过远或过近。
纠正方法:用正确的拍面击悬空球;在台上划出第一落点的范围。4接发球易犯判断不准,移动不到位,回击手法不当的错误。
纠正方法:多实践认准判断目标;加快移动练习;根据来球采用正确手法击球。
五、挡球与推挡球
挡球是初学者首先应学习的一项基本技术。推挡球是我国近台快攻传统打法的独特技术,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技能。(一)动作要点(以右手为例)
1挡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左脚稍前,屈膝提踵含胸收腹,重心在前脚掌上,持拍手置于腹前,上臂靠近身体右侧,球拍半横状。前臂和手腕顺来球路线向前伸出主动迎球,上升期击球中部,拍面与台面几乎垂直,拍触球后立即停止,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
2推挡球:近台中偏左站位右脚稍前,击球时提起前臂上臂后收肘部贴近身体,在上升时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击球时适当用伸髋转腰动作加大手腕发力,并用中指顶住拍背向前用力。
挡球与推挡球的重点难点是正确的拍面,身体的协调配合和准确的线路落点。(二)教学方法
1徒手做挡球、推挡球动作模仿练习。
2离墙2米用正手、反手对墙推挡练习。
3两人台上对挡、对推练习,不限落点,但动作要正确并能击球过网。
456 7两人台上一推一挡,限定路线。两人台上对推斜线、中路和直线。两人台上全力推挡斜线。
两人台上练习,一人一点推两点,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互换练习。
(三)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挡球易犯判断落点不准,拍面掌握不好的错误。
纠正方法:提高判断能力,加强手腕的灵活性和调整拍面的能力。
2推挡球易犯手臂没有向前伸出的错误。
纠正方法:强调击球后上臂和肘关节前送,上体向左转动。挡球
1、特点与应用球速慢,力量轻,动作较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它可以帮 助初学者熟悉球性,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2、要点:
①挡球是推挡球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应形成正确的动作手法。②引 拍时,上臂应靠近身体。
③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调节拍形,食指用力,拇 指放松 快推
1、特点与运用快推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借力还击,速度快,线路变 化多。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发挥回 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它是 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2、要点
①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 中,完成外旋动作。③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 减力挡
1、特点与运用回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回接对方的大力扣杀或加力 推挡时能减弱回球的力量,如与加力推结合运用,可以前后调动对方,是对付 中台两面拉或两面攻打法的有效战术,它还常用于接加转弧圈球。
2、要点:
①击球前身体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度。
②触球瞬间,有意识地做手臂和手腕后收的动作。
③削弱来球反弹力的同时,借来球的力量将球挡过去,回球速度快。
六、攻球
攻球从大的动作结构来讲,可分为正手和反手攻球两大类。攻球是快速进攻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杀伤力强,是解决战斗的关键技术。
(一)动作要点(以右手为例)
1正手攻球:近台中偏右站位左脚稍前,身体斜对球台,持拍手自然放松置于腹前,拍半横状。顺来球路线略向右侧引拍,约与台面齐高,拍面与台面约成80度左右,前臂与台面基本平行。当球从台上弹起,持拍手由右侧向左前上方挥动,以前臂快速内收发力配合手腕内转沿球体做弧线挥动,在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击球位置在身体右前方一前臂距离处。
2反手攻球:站位近台右脚稍前,持拍手自然弯曲置于腹前偏左,重心偏于左脚。顺来球线路向后引拍。当球从台上弹起,持拍手由左后向右前上加速挥拍,前臂发力为主,手腕外转,拍面前倾,重心移至右脚,左右胸前击球上升时期的中上部。
攻球的重点难点是挥拍发力和正确恰当的击球点。(二)教学方法
1徒手模仿正、反手攻球动作,体会挥臂、腰部扭转和重心转换等动作要领。
2练习者站位近台中偏右(左),在右(左)角端线附近自抛自攻对方右(左)边斜线。体会前臂内收发力和手腕内(外)旋及击球点。
3两人对练,一人自抛自攻,另一人用挡球回击,互换练习。4两人对角,一人正(反)手攻球,一人推挡回击,互换练习。5两人对练,一人一点攻两点,另一个两点推挡一点,互换练习。
6两人正(反)手对攻斜线。7两人对攻中路直线。
四、乒乓球技法(1、球感训练
2、发球训练
3、正手训练
4、反手训练
4、步伐训练、5、组合训练)
1、球感训练(在没有教练系统训练的情况下)
初学者刚接触乒乓球不会一下就知道怎么接、怎么打。要让大家首先对球有一个认知。这就象不会游泳的人你一下把他推到深水区让他游泳一样。他一下会接受不了。那么让他先在浅水区划划水,熟悉熟悉水性一样。乒乓球也一样。
还有就是球友下网球、天花板球居多,原因很简单。
一、是目标太近。是你的参照物太近。初学球友大部分瞄着球网。生怕球下网。你瞄着球网,手感再不到位。那还能过去。往对面球网的后面瞄着(即使高点、低点也没关系。也就是对方边线的位置打球就能上台了。
二、是方向的问题。为什么总下网,为什么总出界。初学者都会有上述两个现象出现。有的球友怕球不上台,往上用力抬,那球肯定打出去了。要不就往下压,球就下网了。在板型不变的情况下,力量应当是从后往前去击打球。主要方向不能变。改了这两点,球肯定能上台。只不过是球过去的质量的事。这就靠力量,控板角度不同来实现球上台质量。
三、击球频率
击球频率也是初学者的一个重点部分,有的球友上来就想大力击球或者一下快的,再打又慢了。控制不住自己的节奏。这是不对的。接触球时要慢一点,球不怕慢,要你体会击球一瞬间的感觉。只有这种感觉你打来后你以后才能发力。由球友喂球,以球上到案子上为主,高低也不用管。体会一下球的感觉。
如果你这步不管高低你能打20个左右不掉球的话,可以进入下一环节。
2、发球训练 只会将来球打回去是不行的,简单发球还是要学的。将球抛起再轻轻打过去。接球训练不在此训练当中,会在组合训练中写到。
3、正手训练(正反手击球理念大致是相同的,大家自己多琢磨)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双腿微屈,前击球点在身体右前侧,前臂发力为主,慢慢与对方喂球球友推档。腰部随频率轻摆动(如果摆动不会的话那就先别摆了,不动也行)
4、我重点介绍一下反手技术。因为业余球友大部分练到最后反手技术相对弱些,不太好练。整体反手发力方法和几点注意
反手主要是腰腹前发力,这个力量相对腰侧发力要小,但打起来要灵巧一些,腰侧发力大,而且侧拐强烈,如果手感不强还是用腰腹前发力比较好,上台率也高,发力时大臂带小臂,这时主要是协调性的问题。身体要稍下沉一点,给展开时留下足够空间。小臂发力时用力要象扇子打开一样的弧线,方向微调可以创造出不同轨迹。发力时重心一定要稳,大力要在击球一瞬间发出,形成鞭打效果。专业选手打反手时速度快,动作不大,那是因为他的瞬间速度太快,如果放慢动作的话,整体动作差不多。反手每个环节都要求作到位,差一个环节击球质量就差很多。反手动作还跟个人习惯有关。但整体意思没有变。
1、重心要稳。
2、瞬间速度要快
3、击球动作完整流畅。
只要是不是特殊大斜线,反手可以在全台大部分角度进攻,只是相对正手而言攻击力要小些。但够出奇,灵巧,可为正手攻击创造良好的条件。
2、球友反手练习时需注意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熟悉球感开始。
可能有些朋友刚开始打反手,没有基础,这一阶段比较重要,因为是建立球感的阶段,个人认为应当以反手推挡为主。击球时不要加任何手腕动作。肘不要抬。板与腕在一条直线上。板高度略高于肘,击球时不要发力,以推出球即可,主要体会击球瞬间感觉,体会击球是击在哪个位置(大致位置就可以)当你练习到可以50-100不掉时,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一般周期在1周-2周)第二阶段:从拨练习开始稍加一些力量。
这一阶段是以拨为主。板身倾斜一定角度,重心要稳(这一点很重要,有些球友击球时重心已经失控,那么击球角度、质量就已经变了,不可能打出高质量的球)击球瞬间可稍加力量,体会击球感觉,可有意识地控制球的方向。(这一阶段主要练习控球方向)。当角度适当时可以加大力拨。当你这一阶段可以练习到可以50-100不掉时,可以进入下一阶段。(一般周期在1月-2月)第三阶段:从击球时摩擦练习开始。
这一阶段可以有意识地加上摩擦球的动作,主要在旋转上练习,发力时不只是拨,要有瞬间摩擦的感觉,(这是腕子的事)加腕子动作。练习时一定要以慢为主,体会感觉。(球友有的心急,力量很大,但这样你是不会体会击球一瞬间腕子控球的感觉的)当你在这一阶段可以在全台任意角度接球,(只要能上台就行)这一时期你的反手技术已经初步成形。
反手不论什么动作,重心稳、动作流畅、击球鞭打效果、手腕微调这几样你做到了,技术上反手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先重心、大臂、小臂、手腕、手指(特殊标一下,估计业余选手里用不到手指的体会,到手腕已经不错了)一般周期在半年-1年。第四阶段:反手技术整体调整阶段。
反手击球时可以发中等力量击球,可有意识加上旋转及控制方向。以接发球主要起反手,以攻为主。适当参加比赛以促进反手技术,主要上反手攻球。尽量避免搓球。
这一阶段以调整为主,因人而宜,有些人体会好,技术上就会上一台阶,会主动发力,体会差一些的可以将球用反手对付一下,过渡一下,但形成不了以攻为守的局势。第五阶段:检验反手整体效果
检验方法就是对方发球,无论发哪个角度,你都可以用反手攻击,(有点偏激,不过主要是检验你的反手达到什么样的技术),当你已经可以击打上述各个角度的发球,那么,恭喜你朋友,你反手应当在业余球友当中有一席之地了。
新课标指出:“写作也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写作对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具有积极作用,对掌握语文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形成语文能力,发展人文素养,开发创造潜能和激发创新精神,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们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个棘手的问题。
我认为,学生入门作文很重要,所以三年级的习作教学对于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在二年级写话的基础上把句、段连成篇的开始,是写作的入门。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做好入门的指导。下面就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上好第一堂入门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年级学生还未接触作文,很希望知道作 文是怎么回事,是难还是易,因此,我们要引导好第一节作文课。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记一次游戏。学生虽然平时玩过许多游戏,但是,要让他们自己按习作要求来写,不加指导,学生仍会觉得不知如何组织,无从下手,在心理上首先产生了对写作的畏惧。因此,在教学这个习作的时候,我是这样指导的:告诉学生要写好游戏的基本要求是:要写清楚游戏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经过和结果。那么,在动笔之前,一定要先想好这样几点:一是写什么游戏,最好是选取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二是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游戏一般是按游戏的先后顺序写的。如:游戏是怎样开始的?有哪些人
参加?游戏的场面怎样?游戏的过程中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又是怎么做的?最后有什么感想?做了以上提示后,我让同学们在教室里做了个即兴游戏——“添三毛”。学生踊跃参与到这个游戏中,课堂的活跃气氛达到了高潮,然后我请同学们按我的提示口头习作交流,互相补充,最后,共同把它梳理成一篇完整的作文。使同学们觉得写作其实既简单又有趣。然后我让他们根据已学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游戏,如果觉得还是难以组织好的同学,我建议他们再次投入到自己所要写的游戏中,再次体验,再次观察。成功的打消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开启了第一节作文入门课。
二、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我国伟大的地质学家李四光说:“观察是得到知识的一个首要步骤。”我们只有留心观察了,才能有表达的内容,有表达的欲望。例如:第四单元的习作是写一处你熟悉的景物。习作要求是:去学校的周围或郊外看一看,走一走,选一处你最熟悉的景物,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运用你平时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并注意用上平时你积累的好词佳句。我在教学这个习作时做如下指导:写作时一定要注意选取自己熟悉的景物来观察,然后要注意观察的顺序,观察要抓住特点,写作时注意用词准确、生动。考虑到由于学生习作刚入门,我还是带着学生学习如何观察、如何组织,带着同学们在校园一角观察秋天的田野。我指导学生观察要有顺序,描写要有层次。同样一处景物,可以考虑不同的观察顺序,如:从远到近,还是从近到远,从高到低,还是从低到高,从局部
到整体,还是从整体到局部等等。只有一层层去写,才能层次清楚。观察要抓特点,大自然的景物各具特色,我们要抓特点,如:秋天的田野的特点我们可以从颜色、丰收、农人忙于丰收的景象等等去展现,把景物的特点反映出来。还要做到一边观察,一边动脑去想,注意选择词语,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景物的特征。同学们根据这些提示,共同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然后用自己所学的观察方法写写自己所熟悉的景物。这次习作,同样达到了习作效果。可以说,所有的习作都离不开观察,只有培养好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学生才能有东西可写,才能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三、加强课内和课外阅读
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习作的提高,对于学生的习作方面,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要指导好课内阅读。
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阅读的同时,要注意做好课外阅读记录卡,用心摘录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写写自己的感悟。从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试着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之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写日记
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写日记是学习写作的‘基本
功’,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新课标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而写日记应该是最合适、最有效的办法了。写日记,可以记录生活中的点滴,有助于学生积累习作素材,形成个性化作文。
五、作文评价
学生自评,自念自改,互念互改,让学生在自评及他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体验自己修改作文的乐趣,可以使学生不断完善提升。此外,教师的点评,要注意激励学生的写作热情。作文评价的目的不是评判学生的好坏,而是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不要吝啬作文的分数,还要利用作文评语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眉批与总批相结合,眉批时偏重于赏识性,总批时真实地反映优点与不足,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写评语时还要注重因人而异。
总之,三年级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入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入门指导,寻找方法,应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使学生乐于表达,把写作当做一种快乐,从而不断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仁德小学教师祝凤萍
2012年9月
小学作文入门教学浅见
大理州云龙县漕涧镇仁德小学
祝凤萍
一、重视学生几何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会自觉地参与到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呢?首先, 应从几何图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入手。在几何导言课中, 我让学生从课本上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奥运村模型图和自己居住的环境中找出自己熟悉的图形, 让学生体会图形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并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提问: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家里太阳能的储水罐为什么是球形?如何制作五角星?如果朋友过生日, 自己如何包装礼物?让学生明白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需要学习更多的几何知识, 从而使学生产生要学好几何的强烈愿望。其次, 配合教学内容介绍中外数学家在几何方面的成就, 使学生了解有关的数学史知识, 让学生把几何学习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 以此激励学生学习兴趣, 使兴趣化为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例如, 圆周率与祖冲之, 徐光启与欧氏几何等等。最后, 在教学中, 可适当结合生活实际与实物, 让学生观察, 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 画一画, 折一折, 使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和形象,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 在教学生比较线段的长短时,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比较两个同学的高矮, 最后得出两种方法:一是各自报出身高, 用数值比较;二是让同学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看头的高低, 并让学生把两个同学的头部和脚看成两个点, 从而把高矮的比较转化为两条线段长短的比较, 得到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一是量出数值, 比较数值;二是让两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 看另一个端点的位置确定长短。
二、重视几何概念的教学
几何概念是几何知识的细胞, 是学生在学习几何中赖以思维的元素, 清晰的概念是正确思维的前提。而几何图形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 所以几何图形的定义、性质都比较抽象, 这一点对初中新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为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 在教学概念时要让他们弄清几何概念的三个方面: (1) 定义———对概念的判断; (2) 图形———对定义直观形象的描绘; (3) 表达方法———对定义本质属性的反映。使学生看到图形能说出图形名称, 看到概念能说出图形, 并画出图形。初中几何概念较多, 许多概念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区别, 把握这些联系和区别, 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公理、定理、性质等。例如, 学习线段的和、差、中点与学习角的和、差、角平线的方法很相似, 教学时如能把它们进行对比, 效果会更好。
三、重视学生的识图、作图能力的培养
几何教学离不开图形, 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基本图形, 学会基本作图。如, 会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线段的中点等。其次, 教学时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作图工具。如, 如果学生不会使用两块三角板平移作平行线, 不会使用量角器等, 这就要求老师能不厌其烦地为学生演示, 耐心地讲明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最后, 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让学生面对复杂图形, 能够把图形分解成一些基本的图形。如, 两条直线相交, 不仅应让学生看到两直线相交, 还要让他们看到两条直线相交后形成的角。
四、重视几何语言的教学
平面几何有许多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描述图形、推理论证思想的语言工具。语言是交流的基础。几何语言是学生理解和表达概念, 叙述作图步骤和进行推理论证时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初学者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环节, 导致在学习几何时听不懂教师的叙述和无法正确看图, 从而无法解答问题。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对每一个几何问题都要表示出三种语言, 即: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要让学生能读懂文字语言, 会看图形, 会用特定符号表示图形。
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相结合, 几何图形和几何语言相结合, 且能互相转换, 要鼓励学生多说、多绘、多写, 不要怕错, 逐步做到准确简洁地理解几何语言, 正确整洁的绘制几何图形, 规范熟练地使用几何符号, 尽快建立起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平面几何在语言叙述上不容许有含糊其辞的语言, 老师应要求学生在初次学习时就必须准确无误地叙述图形。如, “点在直线上”与“点在直线外”、“∠ABC”与“∠ACB”等等都是含意不同的语言, 这些“术语”是“行话”, 必须掌握, 否则在今后的学习中必然会混淆概念, 对一些基本的概念模糊不清。
五、重视推理论证的引导
在几何教学中, 不论是计算题, 还是证明题都需要严格的推理论证过程, 推理是几何教学的核心, 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概念及其图形并初步学会使用一些几何语言之后, 就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训练了。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推理论证的训练是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几何学习的又一关键。选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入基本推理, 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
例1 (1) 9月10日是教师节; (2) 今天是9月10日; (3) ∴今天是教师节。
例2 (1) 对顶角相等; (2) ∠A和∠B互为对顶角; (3) ∴∠A=∠B。
在例1中, (1) 、 (2) 是 (3) 成立的条件, 而且 (1) 和 (2) 缺一不可, 比如仅有 (1) 9月10日是教师节, 不知道 (2) 今天是几月几日, 就无法得出 (3) 今天是教师节的结论。同样, 知道 (2) 今天是9月10日, 而没有 (1) 9月10日教师节的规定, 也得不到 (3) 今天是教师节的结论。接着教师在讲例2时, 应逐一与例1参照对比, 学生就能在几何学习时逐步形成逻辑推理的能力。同时, 要让学生明白 (1) 和 (2) 作为推出新结论 (3) 的前提 (或者说证据) , 不但可以是定理或题设 (已知条件) , 而且还可以是定义或公理, 甚至是约定俗成的规定。
六、重视学法指导
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以后, 客观上存在着很多不适应:教材难度大了, 学科门类多了, 教学方法变了, 而且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加之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因而作为数学教师应在学法上多指导、督促学生, 让学生不仅学会, 而且会学。在学习方法上首先要让学生做到课前预习, 上课认真听讲, 课后巩固。实践表明, 初入中学的学生上课能专心听讲, 但课前预习、课后巩固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则很难做到。由遗忘曲线可知, 只记一次和三次比较, 结果显然不一样, 所以教师不要吝惜课堂时间, 应多抽一点课堂时间, 来检查学生的预习和巩固的情况, 以保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 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的精神。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大, 部分同学面对困难就会放弃。这就要求教师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引导和鼓励学生分析并突破难题, 在分析和突破中提高智力。通过一次次问题的解决, 让学生品尝苦中之苦换来的甜中之甜, 从而培养他们顽强学习的毅力。最后, 要让学生学会总结, 把知识系统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 一个是‘从厚到薄’, 一个是‘从薄到厚’。前者是‘量’的积累, 后者是‘质’的飞跃。”这个意思也就是说学习要注重量的积累过程, 注重学懂、学会、会学的过程, 也要注重质的飞跃过程, 因此在学生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他们进行学法的引导, 在质的飞跃过程中要注重归纳小结, 让学生学会小结, 达到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如, 在教师讲完“图形”这一章后, 让学生口述本章所学知识或写出自己的小结, 帮助学生回顾本章内容, 对学生未说到的给予补充, 查缺补漏。经过归纳小结, 学生的知识得到系统化。系统化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也有利于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调色练习;色彩观察;调色技巧;笔法运用
一、调色练习
在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没有用过色彩作画。学生初学色彩,对水粉颜料的性能不熟悉,不会用水粉颜料调色。我首先训练学生作色相推移、明度推移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熟悉水粉的性能,学习调色。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设计各种形状,如:圆柱、方体、树叶、山水等。在这些丰富的形态中进行色相推移练习,同时培养学生设计形态的创新能力。如:蓝色的明度推移可设计成“海上升明月”的景色,朱红色的明度推移可表现出“日出”的景象。学生会调色后,再学生色彩写生就有了基础。
二、色彩的观察
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观察色彩时,只看到物体的固有色,看不到由于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丰富的色彩变化。我在进行静物色彩写生教学时,先训练学生画白色物体。当一个白色的正方体摆在红色的衬布上时,通过比较正方体各个面的色彩会发现:白色的正方体各部分并不是一样的白,正方体的顶面主要受光源色的影响而偏蓝;亮部上方受光源色的影响而偏蓝,下部受衬布影响略显红味;暗部受红衬布的影响偏红,且离红衬布越近的地方红色倾向越明显。这样学生对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就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学会了初步的观察方法,在以后复杂的色彩写生中就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察色彩。
我在和其他美术教师谈论色彩教学时,听到最多的是“画色彩主要靠感觉”,其实,我的经验是:一靠感觉,二靠分析。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后,就能从物体所处的环境分析物体除了固有色外,受到周围哪些色彩的影响,调色时就知道应该在固有色的基础上加什么色了。随着写生的积累,色彩感觉也敏锐了。
三、调色的技巧
调色时,先把物体的色彩和调色盒中的色彩比较,看物体的色彩和调色盒中的哪一种颜色接近,再把物体的色彩和这种颜色比较,比较它们的明度、纯度、冷暖及色彩倾向。这样就能分析出调色盒中的颜色再加哪种颜色能调成物体的颜色了。物体的色彩比调色盒中选中的色彩明度高,则需在选中的色中加白色或浅色来调色;比选中的色彩的明度低则加补色或深色;物体的色彩纯度高,尽量用原色、间色调;要降纯度,可加补色或灰色,同时根据色彩的明度考虑是否加白色;偏冷的色彩加冷色,偏暖的色彩加暖色。
有的物体色彩倾向性不明显,看不出和调色盒中的哪种颜色接近,这时就先用白色加黑色调成一个灰色,这个灰色的明度要和要画的物体色彩的明度接近,再把调成的灰色和物体的色彩比较明度、纯度、冷暖及色彩倾向。这样,在灰色中该加什么颜色就是物体的色彩就十分清楚了。
四、亮丽的色彩
学生初学色彩写生,在反复修改画面时容易把色彩画脏,怎样才能画出亮丽的色彩而不脏呢?我的经验是:画面不要反复涂抹,如果某处的色彩没画准,要让这个地方的颜色干后再修改。调色时不要在调色盘内调得过熟。
五、笔法的运用
色彩写生中的笔触也能给画面增加美感。这种绘画方法也和中国画密切相关。中国画讲究笔墨效果,书画同源。其实,水粉写生时也学习中国画所讲究的笔法,这样画出的画不但色彩饱和,而且笔触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