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注释及翻译(精选12篇)
作品简介《归园田居·其三》是晋末宋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是《归园田居五首》的第三首。作者陶渊明的时代是在典午大乱之后,正当刘裕篡晋的时候。他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的后人固有问题,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孙;祖父做过太守。
作品原文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作品注释
1、南山:指庐山。
2、稀:稀少。
3、兴:起床。
4、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5、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6、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7、狭:狭窄。
8、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9、足:值得。但:只.10、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11、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作品译文
我在南山的山坡上种了些豆子,草长得很茂盛,豆苗却长得很稀少。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到住的地方。道路很窄而草木丛生,夜露打湿了我的衣服。衣服被打湿了不足可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写作背景
《归园田居》为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一共5首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作品赏鉴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出劳动者的喜悦。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为保持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而甘受田间生活的艰辛。作者陶渊明其实写的归园田居是自己理想的故居。
新的生活要从以躬耕洗雪身陷宦海的耻辱开始.也许是官身束缚,体质有所下降的缘故,也许是久别田园,农艺有些荒疏了吧,“草盛豆苗稀”,耕耘欠佳.这里流露出来的是一种自惭,自勉之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仅从时间上看,也可见诗人决心之大,用力之勤.他清除“荒秽”,也是清除心中的杂念.除去了杂草,心中也就宽慰了一些,见出我还是那个“性本爱丘山”的我,还是那个乐于为农,也能够为农的我.荷锄夜归,心情傲然,举头仰望,皓月当空,诗人很像一个凯旋的.士兵.辛苦是有的,但正是这辛苦的劳作使他获得了心灵的极大满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景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作者简介
误落尘网③中,一去三十年④。
羁鸟⑤恋旧林,池鱼⑥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⑦,守拙⑧归园田。
方⑨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⑩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
②韵:情调、风度。
③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场。
④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
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⑤羁鸟:笼中之鸟。
⑥池鱼:池塘之鱼。
⑦际:间。
⑧守拙:守正不阿。潘岳的《闲居赋序》中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
即善于钻营的人,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⑨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⑩荫:荫蔽。
罗:罗列。
暧暧:暗淡的样子。
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闲静的屋子。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诗意再现】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读领会】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从而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又隐含了作者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之感。
“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接下来又描写了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诗人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暧暧”,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
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它是诗人的人生理想,也是《归田园居》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赏析:徐薇)
(2)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词用。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
(3)濯(zhuo浊):洗。
(4)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
(5)暗:昏暗。这句和下句是说日落屋里即昏暗,点一把荆柴代替蜡烛。
(6)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
教学目标:
1、诵读品读诗歌,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已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我们以前还学过陶渊明的什么作品呢?(学生回答《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其三))师:谁能把这几首诗给大家背诵一下,这几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二、知人论世:略。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字音和节奏。
2、一生朗读。(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
3、学生再听配乐朗诵,小声跟读。
四、解题,把握思路。
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 学生明确:“归”字
师:也就是说“归”字是文章的题眼。那么我们就围绕“归”字来解读这首诗歌。
2、提问:请问诗人①从何而归? ②为何而归?③ 归向何处? ④归去如何? 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后明确:
1、从何而归?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和厌恶。
追问:还有哪一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明确:“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中的“误”字,既写出了自己对官场的厌恶,又写出自己久居官场的悔恨之情。
2、为何归来?
明确: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追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陶渊明的本性怎样?
明确: 热爱田园生活,对于世俗官场的周旋逢迎、尔虞我诈难以适应。追问:“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用到了什么修辞?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比喻和拟人,实际上诗人是以“羁鸟”和“池鱼”来自比,自己就像关在笼子中的鸟一样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像养在池塘里的鱼一样渴望闲适恬淡的生活。特别是“恋和思,旧和故”都用得非常好,表现出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眷恋和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明确: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追问: 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归隐田园的心情的是哪一句?
明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追问: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脱离官场后的愉悦和欣喜。
五、品味田园风光。
1、请大家看这幅画面,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原文的诗句回答)明确: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补充:这种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画面与曹操《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刚好形成对比。
2、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发言。
参考点评:前四句是近景,虽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天地: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写出田园生活的淳朴。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也写出了景色的幽美。后四句是远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则是以动映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得乡间的宁静、和平。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画,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3、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田园风光?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一下。(幻灯11)
清新自然
祥和安谧
闲适恬淡
宁静幽美
六、理解情感,整体感悟。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附]板书:
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摆脱官场羁绊的欣喜愉悦。
七、课堂小结。
陶渊明视权位官俸如敝屣,怀着“抱朴守静”,“洁己清操”的想法躬耕田园,以琴书为乐,以菊花为友,为我们树起了一块人格的丰碑,让后人永世传诵。让我们把敬意送给这样的一个人: 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因为他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诗意的人生。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归园田居》。
2、请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关于陶渊明的评价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做在语文作业纸上,明天课堂上交流。教后反思:
设计背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鉴赏文本,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活泼有序、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真情表达,分享合作探究的乐趣。
探究目标:
1积累基础知识和解读诗歌内容与情感
2探究诗歌的艺术手法和作者的人生态度
3积累一种方法(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4训练一个考点(语言运用之对联写作练习)
探究过程:
一、用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检查小组自主、合作预习情况,积累基础知识:
1注音:羁()拙()暖暖()荫()墟()
(讨论明确:jizhuo aiaiyin xu)
齐读课下注释,了解和掌握注释内容。
2文言句式: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讨论明确:对偶句,定语后置句);
狗吐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讨论明确:对偶句,省略句)。
3本诗的体裁(形式)是_____;题材(内容)是_____。
(讨论明确:五言古体诗;诗人回归田园生活的乐趣。)
4本诗押韵。(讨论明确:an)
二导入新课:
我们看过“农夫山泉”的广告:农夫山泉有点甜。现在我把它稍微改动一下“农夫、菊花、有点酒”,我想用它来说明生活在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的生活理想与情趣。有人说他是一位荷锄自娱的耕者。有人说他是一位淡泊名利的隐士,有人说他是一位品酒吟诗的文人;现在我们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1600多年前,陶渊明为我们构想了一个景美、人美、生活美的“桃源社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归园田居》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幽美恬静的田园风俗画。
三作者简介:(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互相补充,共同分享)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窘迫。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41岁时,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84天,适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要他柬带接见,他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辞职归隐。从此结束了身不由己的仕途生活,终老田园,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抒写田园生话的恬静和谐。他的诗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自然,诗味醇厚绵远,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此后,田园诗不断充实、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写的组诗,共有五首,表达了陶渊明的归隐心情以及对乡居生活的感受。
四、解读文题:(引导学生学习鉴赏古典诗歌的方法——解题)
文章的题目就像一个人的眼睛,以目传情,以目示意。文章的标题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解读文章内容的隐形信息。“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诗眼是哪个字?
讨论明确:诗题“归园田居”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回农村住”。“归”是诗歌的写作线索,“园田”是归的处所,“居”是本诗的“诗眼”。
五、文本鉴赏:(合作探究。以点带面,全面理解)
(一)、“归”是本诗的写作线索,我们就按照作者的思路来鉴赏本诗的思想内容与作者抒发的情感。
1从何归?
讨论明确:在诗中陶渊明以“羁鸟”“池鱼”自比,形象地说明自己生活的环境之劣。
诗人迫不及待地想从“尘网”“樊笼”里归来,透一透新鲜空气,放飞白由的心灵,远离官场的污浊生活。
2缘何归?
讨论明确:一方面因陶渊明本性难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根本原因。陶渊明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有一番“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封建社会只有人仕。但东晋政治腐败,他无用武之地。又不愿随波逐流、违背自己做人的原则,只有选择归隐田园。文中“守拙”是为了守住自己的本心,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另一方面因陶渊明深切悔恨误入仕途、受困时长的政治生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次要原因。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让他身心疲惫,痛苦至深。
3归何方?
讨论明确:文题已经告诉我们诗人就是想“归园田”,“守拙归园田”是本诗的中心句。
“归园田”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居园田”,过真实的田园生活,过弥漫着人间烟火与生气的生活。在诗人的眼中,普通寻常的农村生活场景,“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都是那么恬静、幽美、安详、和谐,是诗人之所系。
4归如何?
讨论明确:从污浊腐败的官场回到清新祥和的田园,诗人感到“无尘杂”“有余闲”,字里行间透露出静心、自由、闲雅的乐趣。在田园朴拙自然的趣味中。诗人心情舒畅,乐而不返。
(二)、“居”是本诗的诗眼,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讨论明确:诗人“归园田”的最终目的是“居”,而不是来园田小住几日。散心解闷。正是因为诗人踏踏实实地居住在农村,才能有对农村生活的深切感受:有草屋、有花树、有村庄、有邻居、有狗吠、有鸡鸣。一草一木、一静一动,无不与“居”有关。居于此,陶然矣!
(三)、探究本诗的艺术手法(小组合作、讨论明确)
1形散神聚,首尾相应。全诗以“归”为线索,写了“从何归”、“缘何归”、“归何方”、“归如何”等内容,但始终围绕诗的主旨“居”来写,形散而神不散。诗的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抒发了回归园田的喜悦心情,与开头两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抒写自己的本性遥相呼应,使全诗有首尾相应,结构严谨之妙。
2情景交融,意境淡美。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的是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昕到的是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颠的鸡鸣。它们互相关联,水乳交融,构成了一种宁静安谧、纯朴自然、安详和谐的意境,使人深深体味到作者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和归隐田园的舒畅快乐。
(四)、深入探讨,评价陶渊明的人生态度。
讨论明确:陶渊明的本心是热爱自然,过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他的骨子里就排斥阿谀奉迎、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虽然步入官场,但总是格格不入,因此归隐田园,即使生活窘迫,甚至缺粮少酒,诗人也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因为开心比什么都重要。而他的诗歌正展示了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内心世界,抒发了他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当然,他的归隐,是封建社会的黑暗与
腐败造成的;他逃避现实,不去抗争,不愿用自己的行动去实实在在地做事,从现在来看,有消极的一面。作为21世纪的学生,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踏踏实实地学习,将来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六、根据板书所提供的线索,来试一试能不能背诵这首诗。
设想:先抽查背诵,然后齐背,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七、根据对本诗的探究学习,积累一种方法——古诗鉴赏的最基本方法(读、解、认、研、找)。
1读全文(多读几遍,其义自现)
2解题目(用通俗的话来解读题且——回农村住)
3认作者(了解作者的风格,清新自然的田园诗人)
4研注释(注释对答题一定有帮助,如“尘网”“樊笼”等注释)
5找中心句(守拙归园田——厌恶官场生活,喜爱田园生活)
八、根据对本诗的探究学习,训练一个考点——语言运用之对联写作练习。
1找出本诗中的对偶句(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法,对偶句不一定是对联)。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慷闲。
2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题中,设计对联考题的不少。对联题目的得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形式:上下联字数相等,相同位置的词词性相同或词组结构相同。
B内容:上下联意义相关(相近或相对)。
c平仄:上联尾字必须是仄声(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尾字必须是平声(第一声或第二声),即“仄起平收”。
3按照上面的ABC三个要求,你认为本诗中的对偶句,哪两句可以算作对联?并试拟一横批。
讨论明确:上联——方宅十余亩(mu)
下联——草屋八九间(jian)
横批——陶然屠
4练习:请互相讨论,补写出下联:或选一个节日,自拟一副对联,然后交流。
中秋——上联:几处笙歌留明月
下联:
国庆——上联:山河十月秀
下联:
上联:年年国庆。庆祝新胜利
下联:
参考答案:中秋:几处笙歌留明月万家萧乐贺中秋
国庆:①山河十月秀祖国万年新(日月万年春)
②年年国庆,庆祝新胜利岁岁笙歌,歌唱大丰收
③中华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炎黄子孙德才兼备立奇功
九设计后记:
印象中新世纪初,鄙人眼所能及的土地里还多是戴着斗笠、背向青天面朝黄土的身影,干的是持镰荷锄、改造地球的营生。现如今“园地”已代替“农田”,土地大小不变,涵盖的范围却变得宽泛得多。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玫瑰蔷薇也罢,但凡不让那土地终年毫无遮掩地暴露在风吹日晒下,土地的主人就算负起了职责。
造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懵懵懂懂地,鄙人将其浅显地归功于农业税的取消,各类工种的进一步拓展开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诞生在中国的一批人呵,尤指农村男子,普遍有着被各类体力劳动催生出来的`强健体魄,以及后辈对其表现得懵懂的阅历。
去年寒假鄙人归园田居,瞧见邻家伯孔武有力地挥动着锄头,早个二三十年前,人们寄期望于靠“研究七寸笔头”,来摆脱七尺锄头的束缚。好在和平年代没有多少七尺长枪的用武之地……当时由于笔头是“物以稀为贵”,才获得民众如此青睐,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的扩招,笔头也作为常态而被理解;锄头也早已不再纯粹是贫穷生产生活的代表,在基本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的前提下,它更像是一种释放工具。而他们或许是最后一批会在自留地上滴下汗水的生产兵。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湖南长沙县就出了个“李四喜”问题。当年迫于革命思想的压力,兴起一场针对农民自私狭隘思想的批判运动,媒体造势+群众呼应,最终声称对当事人完成了思想改造……事件真伪权且不议,但它也确实地展现了以农民为代表的普通群众的生活期望,再过半个多世纪后看待当时的问题,其实他的目的很明确,无非是想安稳地拥有自我的园地。无奈当时是革命主调,此刻是经济主调,对于同样的事件,社会评价截然不一样。
时过境迁,园地!单是字面意思就变得丰富而浪漫得多。它不再是土壤的专属名词,而多了匠人们在各自领域的私人属地。
周作人先生声称自我的属地是文艺,这范围着实有些大了。毕竟多数人不具备他那广博甚至晦涩的学识。不妨细分:泼墨点染的丹青师、雕梁画栋木匠、和泥烧土的陶艺师、坐足十年冷板凳的作家学者……既能干好本职工作的也不耽误陶冶情操。
清晨,天刚蒙蒙亮,山间的晓雾还未消散,满山遍野苍翠的树木绿叶上结着一颗颗仿如水晶般透亮的露珠,盈盈欲滴。空旷的山谷里偶尔有猿鸟的几声鸣叫,怪异非常。这时候,在南山脚下的一块田埂之上,隐隐现出一个弓着背忙碌的身影,那是作者陶渊明辞官之后隐居山林,正在忙于耕作他那块荒山之野的土地。
尽管他起早贪黑,不知疲倦的忙碌,但是庄稼似乎不领他的情,那豆苗儿依旧稀疏矮小,黄皮寡瘦。相反地里的杂草却长得异常茂盛,连田埂几乎都遮盖了。显然,作者曾经在朝廷二十余年为官,从没有过务农耕作的经验,农艺不精。尽管如此,他还是乐此不彼,额头一颗颗豆粒大的汗珠沿面颊滚滚而下。劳动实在太累了,便伸起腰立着锄头,深吸一口山间的清新空气,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不禁感叹道:“多么舒坦的人间生活呀!”是的`,在这大山深处,没有人世间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没有城市那种车水马龙的嘈杂之声,诗人告别了令人压抑的官场,如释重负,终于来到了久别的田园,自由自在,我行我素,安心生活于静谧的山水之间,何乐而不为呢?
不知不觉,时间在诗人锄头挥动的节律里,在作者滚滚流淌的汗水中渐渐过去。太阳落下山去,夜幕缓缓垂下,月亮耐不住性子,急匆匆地爬上了浩瀚的夜空。该收工了,作者扛起锄头,踏着月色,踏着被丛丛杂草遮盖住的田间小路,踏着夜露,在星星的陪伴下,兴高采烈地向山下茅屋走去……
《归园田居》(其一)前四句为:“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高中语
文教材对“一去三十年”的注释是:“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393)初做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405)辞去彭泽令归田,是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大的說法。一说当作‘十三年。”这条简短的注释,反映出学术界自古至今的一个争议点:陶渊明“一去”,是三十年还是十三年?
不管是“十三”,还是“三十”,都是数字。在同一首诗中,还有其他数字,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虽然“十余”和“八九”其实相差不远,但陶渊明指向非常明确:方宅是“十余”亩而不是“八九”亩,草屋是“八九”间而不是“十余”间。连相差不远的数字,陶渊明都不会随意漫笔,如果“一去”是“十三”年,陶渊明会把它写成相距甚远的“三十”吗?即便是夸大其词,为什么是恰好是“三十年”?
回到诗句本身,“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课本对“尘网”的注释是:“尘世的罗网,比喻庸俗污浊的官场。”从29岁第一次进入官场,到42岁最后一次离开官场,陶渊明“一去”确实是“十三”年。不过,“尘网”是喻体,陶渊明自始至终没有说明它的本体是“官场”,“官场”绝非“尘网”的唯一解释。
“尘网”,顾名思义,喻指人在“尘世”间,如鱼在网,受到种种束缚。“尘网”在很多诗文中有运
用,如东方朔《与友人书》中的“不可使尘网名韁拘锁,怡然长笑,脱去十洲三岛”,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中的“安得舍尘网,拂衣辞世喧”,《红楼梦》中的“我们生来已陷溺在贪、嗔、痴、爱中,犹如污泥一般,怎么能跳出这般尘网?”,可见,即便没有身处庸俗污浊的官场,只要身受名、利、贪、嗔、痴、爱等物的束缚,身不由己,也可谓身在“尘网”中。
陶渊明写《归园田居》时是42岁,“三十年”前应该是十来岁,也就是年少时期。陶渊明幼年丧父,家道衰落,少年时代在江州浔阳柴桑读书,“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与子俨等疏》),包括本诗所写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反映出陶渊明本性热爱自然(“性本爱丘山”),不喜与人交际(“少年罕人事”、“少无适俗韵”),喜好读书,尤其是儒家经典(“游好在六经”)——修齐治平、入仕为官、经世致用的儒家观念,就这样在少年陶渊明的心中,悄悄地植下功名的种子。如陶渊明在《杂诗》所写,“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 笃翩思远霭。”青年时身入污浊的官场是果,少年时心存功名、胸怀大志是因。虽然在读书时,“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可谓怡然自乐,但在永别官场、归园田居之际,回想少年读书的日子,却只能用一个“误”字来概括。肮脏不堪的官场固然是“尘网”,开始令自己名缰利锁的少年读书生活也是“尘网”。
总之,“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中的“三十年”并不是“十三年”的误写,也不是简单的夸大其词,而是有着实质内容的具体所指——从大概三十年前的少年时期开始,陶渊明就误入“尘网”,一直到了归园田居的时刻,既永离了污浊官场,也祛除了功名心念,才是真正的离开“尘网”。
盲点:“草屋”为什么是“八”“九”间?
对陶渊明“一去三十年”中的“三十”, 历来众说纷纭,但对于同一首诗中的另外数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却乏人问津,大概觉得一望可知,无需探讨。这其实是经典课文的解读盲点,语文教师应该开发这种学生以为一望即知,实则一知半解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一窥语文艺术之堂奥。
“十余”和“八九”,都在“十”字上下,数目不大。“方宅十余亩”,最多就是“方宅十九亩”,“草屋八九间”,是八间还是九间,很容易搞清楚,为什么陶渊明在两个句子里都写概数,不写确数?
不妨先看鲁迅先生《秋夜》开篇的名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按照简练的语言原则,这句话可以写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但这样写,就失去了原来的况味。鲁迅先生先说“可以看见窗外有两株树”,这是目光首次停留而捕捉到的内容,因为没有更吸引眼球的其他事物,所以接下来凝视树木,才看出“一株是枣树”,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对另一株树有不一样的期待,结果目光再移往另一株树,却发现“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目光的逐一转移中,折射出鲁迅先生在萧瑟的秋夜,心境的孤寂、压抑、意兴索然、百无聊赖。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能折射出心境。陶渊明《饮酒》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昭明文选》本写为“采菊东篱下,悠然望南山”,两相比较,“望”不如“见”,原因如苏轼所言,“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索然矣。”也就是说,“望”是有目的的注视,“见”是无属意的看见,“悠然望南山”,陶渊明是在“采菊东篱下”时刻意“望”南山,“悠然”意味荡然无存,而“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时,随心所至,眼光所到,很偶然地“见”南山,这才契合“悠然”自得的心境。
同理,“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陶渊明的目光所“见”,而非所“望”,只能得到大概的数字
。“十余”,是“十一”还是“十九”,陶渊明“不求甚解”,如果为此勘察尺量,未免过于刻意,而草屋是八间还是九间,其实连尺量都不用,目测心数即可,陶渊明都不愿为之——心灵哪怕有了这一丝的较真、拘泥,也是落入“尘网”,也就失去了无拘无束的自在本心。
可见,“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这两句诗平白如话,但“看似寻常最奇崛”,如苏轼所评价的,“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教师引导学生以这两句诗为例,从无疑处发现疑问,从平淡处读出奇妙,才能真正领悟陶渊明诗歌“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语)的艺术境界。
难点:陶渊明复返“自然界”?
在初读《归园田居》后,学生一般都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里的“自然”理解为“自然界”——它出现在整首诗的最后,和诗首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里的“丘山”首尾呼应。这种理解,当然没错,但有点肤浅,它无法完滿地解释,为什么陶渊明写的是田园诗而不是山水诗——陶渊明不写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却罗列了很多非大自然的意象,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人村”“墟里烟”“狗”“深巷”“鸡”“桑树”等。
作为全诗的收结点,“自然”一词,在“自然界”的解释之外,得有另一个解释,才能真正地统摄全诗。联系之前的“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比喻意象,提炼出其共同的相似点,就是羁绊、
束缚,令身心不得舒展、自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可以理解为“樊笼”之类意象的反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的状态,而这,恰恰是道家思想里的“自然”真意。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并非指“自然界”,否则就和前文的“地”“天”同义重复,实则是“自然而然”的自然,“无状之状”的自然。庄子也认为,“天道自然无为”,并在《齐物论》中以天籁、地籁、人籁三者做比较:“地籁则众窍是己,人籁则比竹是己”,“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天籁是众窍自鸣而成的、不依赖以任何外力作用的天然之音,胜于用乐器演奏的“人籁”、借助于外力作用的“地籁”。
以这种理解来看待诗中对田园生活的描写,才会觉得妥当熨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田园的种种事物,或远或近,或粗或浅,或动或静,都各处其位,祥和安定,没有一丝的违和感,呈现出的正是“自然而然”的当行本色。至于诗人自身,“性本爱丘山”,这种热爱即为“自然”,但“误落尘网中”,成为“羁鸟”“池鱼”,久在“樊笼”里,“一去三十年”,一直到了“归园田”后,才是返回“自然”,能按照
本性,遵循本心,“自然”地生活。
一言以概之,“自然”除了有实像的“自然界”含义外,还扣合抽象的道家观念。在诗中还有不少类似的写法:
“守拙归园田”:“拙”,出现于《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庄子》里有“不才之木”的寓言:栎树“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在道家思想里,“巧”不如“拙”。在陶渊明看来,在官场里的拍马溜须、阿谀奉承、投其所好、勾心斗角,是“巧”,回归田园,返璞归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拙”,去“巧”而守“拙”,才符合生活的真义。
“虚室有余闲”:“虚”,在《庄子》有阐释:“虚者,心斋也。”“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这二十四种因素充斥心灵时,会侵蚀人的本性——“勃志”、“谬心”、“累德”、“塞道”。只有清空这些事物,让心“虚”下来,才能回复虚静无为的本性。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两句诗乍看是脱胎自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但联系陶渊明的其他诗文,未必如此简单——“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桃花源诗》),为什么陶渊明如此喜欢写鸡和犬?从思想渊源处追溯,这和《老子》里对理想社会的描写有关:“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鸡犬之声相闻”,寄托着道家乌托邦的想象,因此陶渊明在设计桃花源时,写到了“鸡犬相闻”,在听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后,才会有夙愿得偿的由衷欣喜。
虽然《归园田居》中涉及到道家的很多观点,暗含了道家的很多典故,但毫无刻板空洞、枯燥呆滞之感。这就和当时盛行的玄言诗区别开来。钟嵘在《诗品》对玄言诗做如此评价:“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庚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玄言诗充斥着道家学说,“理过其辞,淡乎寡味”,“平典似道德论”,阐释道理多于描绘形象,像论文多于像诗歌。陶渊明则在扣合道家学说的同时,有意加强诗歌的形象性、画面感:“守拙”后紧接的是动作性很强的“归园田”;“虚”很抽象,用之落在“室”字上就较为形象,“室”又暗合“心斋”;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直接选择道家经典里的形象,稍加化用,增添“深巷”、“桑树”的背景,田园气息扑面而至。
总之,以“自然”为切入点,我们可以发现,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陶渊明为《归园田居》设置了两条文脉:一条是实脉,通过种种田园意象,营造出田园和平安宁的氛围,表达出诗人的“情”之所系;另一条是虚脉,通过道家文辞典故,赋予田园生活的神圣底色,表达出诗人的“心”之所安——虚实结合,形神兼备,充分显示出诗人挣脱世俗“尘网”、回归精神家园时的欣慰和喜悦。
归园田居,赏是淡远山水色。却无琼楼朱阁排空而遮日星,而赏皓月千里迎合了秋风破歌茅屋,零乱了远山沉静,激荡了长帆划一尾澄浪碧波;却无佳节银钿雪钗遮一面春色,珠屏玉帘映一番深宫,而赏时秋怒菊盈盈点染了埂垄,重阳茱萸青青浩荡了漫野,浅雾浓云滚滚涤洗了岱宗;却无锦衣华舞装缀了春城,而赏花自飘零忧柔了雁字回书,冷雨梧桐寂寥了夜傍黄昏,杯酒对影摇散了星晕清辉。归园田居,流江雄峰泼一帖粉墨,莲动清泉绘一卷恬静。
归园田居,听是清寂山水声。不闻丝竹拨乱阶前霖霜流影,而听长风万里下高山流水之弦动,弦动心泉一泓婉约了屋前碧草,弦动山岩层累悠然了晴空一鹤;不闻钟鼓点滴楼台风雨邑尘,而听秋水绵延尽竹林深处之篁惊,悸动长啸一声纵情了无度归隐处,悸动猿啼深林飞扬了月下哀婉情;不闻锦瑟华丽了玉盘珍馐,而听明月别枝间更上枫叶头,沉醉金田万顷欢悦了蛙鸣,沉醉稻花香里涌动了雀啼。归园田居,云里流日歌一曲豪情,日暮柴扉倾一支短语。
归园田居,思为悠然山水怀。不与细雨氤氲了皇都的烟柳,如许皇侯沉醉了一番奢丽的春景,邀几缕绿丝青绦,赏道中宝马雕车,对酒当歌,承欢言笑;但觉轻尘夕露打湿了裙袂衣角,有人荷锄南山种豆,又撷道旁兰草山菊,枝枝叶叶缥缈了若游若丝的茶香。归园田居,踩一双芒鞋迎荆柯丛,撑一支竹杖任风雪声。
学习目标:
了解陶渊明及其诗文并学习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品格
品味这首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1、 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字音
羁(jī) 暧(ài)
2、 对照注释,疏通词句
解释下列加点词。
少无适俗韵 本性、气质 性本爱丘山 天性、本性
池鱼思故渊 深潭 方宅十余亩 四周
榆柳荫后檐 遮蔽 桃李罗堂前 排列
依依墟里烟 村落 久在樊笼里 喻官场
3、 理清思路
全词共20句,可分为哪三个部分?
明确:回忆弃官前(前六句) 描写归田园(中十句)再回到眼前(后四句)
4、 内容分析:
开篇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爱憎感情?它对全篇有怎样的作用?
写了诗人爱丘山,憎尘俗的感情起着总领全篇的作用。“适俗韵”指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本能,“丘山‘则代表远离官场仕途的.田园山林。作者曾“不为五斗米折腰向锈里小儿”,所以世俗的阿谀奉承,他一样也也没学到,反而喜欢宁静、淳朴田园生活,因为他觉得他的本性与大自然是相通的。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
少无世俗韵
性本爱丘山
对“误”字的分析:无限的感慨与辛酸,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对“尘网”的分析:对仕途的厌恶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农村田园风光图?结合内容,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摘述。
一、学习目标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2.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鉴赏分析:
1、从何而归?
明确:官场。
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2、为何而归?
(1)本性爱田园。
(2)由于官场的黑暗,无自由,无法实现抱负,作者归隐田园为独善其身。
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明确:“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这二者的特点是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觉得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说明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以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明确:园田。
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明确: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参考:屋后榆柳树影婆娑,浓阴覆地,习习清风平息心中焦虑。眼前桃李芬芳,弄姿堂前,唤起心中欢欣。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谛听,依稀听得犬吠鸡鸣。)
4、归去如何?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有“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神”之感。作者是在写自己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和那种轻松、平和、喜悦之情。
四、归纳总结:诗中用了什么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动静结合 白描
《归园田居》对了解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来说是很重要的篇目。根据诗歌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设计教案时紧扣一个“归”字展开,如归向何处、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去如何,以“归”为线索来品读诗歌内容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
学生初中学过陶渊明的作品,对于陶渊明的思想以及精神追求有过一定的了解,那么课前我设计了针对本课的导学案,体现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以此来唤起学生的共鸣。在导学案中,设计理念体现为深抓基础知识,拓展课外阅读,探究文本意义等方面。
整体来说:
1、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讲解到位,诗文内容把握得当,教学效果好。
2、课堂上学生围绕“归”和文本进行对话并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有的同学对作者的精神追求表示敬佩、仰慕。有的同学不免为此而感到愤愤不平。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热烈。
3、通过品读、诵读及教师示读,学生对文本理解、把握得更好。
4、体会平中有奇,淡中有味的语言特色这以环节,学生自己概括有点难度,老师要点拨提示,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在以后鉴赏古诗语言特色方面有所掌握。
5、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前学生根据导学案内容完成预习,课堂上,学生展示预习效果,这样使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师生合作,体现新课程理念。
【归园田居注释及翻译】推荐阅读:
归园田居其三翻译及赏析10-25
归园田居陶渊明翻译09-27
7.3归园田居教案07-04
《归园田居》优秀教案10-28
《归园田居》其一_教学设计07-01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教学稿06-27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教学案07-27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与赏析10-11
《岁暮归南山》原文及注释09-26
《沧浪亭记》原文注释及翻译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