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精选9篇)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 篇1

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密切,我国环境质量伴随工业发展逐渐下降,并呈加剧恶化之势.在维持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应注意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为此本文提出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环保执法,促进环境保护产业化,发展生态农业等政策建议.

作 者:许云霄 郭建强 作者单位:许云霄(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郭建强(长治医学院,山西,长治,046000)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 篇2

1 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公路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公路运输与经济增长之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在相互促进的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方面经济增长了,就会有经济实力去进行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公路运输的不断完善,使运输条件更加便捷,降低了企业发展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增长。

所以我们说公路运输和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公路运输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经济增长的同时又为公路运输提供了资金保障,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之中,国民经济得以快速增长。所以我们要对公路运输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不断的完善公路运输系统,使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2 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公路运输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对经济增长产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公路运输的发展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的降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企业租金成本的降低,在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时候,很多企业考虑到市场的因素,会选择把工厂建在市中心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市中心处于繁华地段,它的租金无疑是非常昂贵的,这在无形中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随着城市内公路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交通的便利使得相关企业能够迁往城市郊区或者周边的村镇等租金较低的地方,降低了租金成本。第二是降低了运输成本,公路运输更适合短距离的运输,这样的运输如果是采用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价格贵,速度慢。公路运输更加经济实惠,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

2.2 公路运输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公路运输的发展,使得区域之间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都知道,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重工业是在市中心的繁华地段进行集聚,这种重工业占地广泛,严重制约着其他产业的聚集。随着公路运输的不断完善,重工业逐渐迁出城市,这就为其他产业的发展腾出了空间,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也是吸引高新科技产业聚集的一个重要的有力条件,便捷的交通对高新科技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外联系的便捷和产品运输的便利,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提高企业的组织效率

公路交通运输对企业效率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增加了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加快了各地方之间的人才流通,会吸引沿线地区的人才向企业聚集,比如郑汴一体化的发展,因为公路交通的便捷,越来越多的开封人会考虑到郑州来发展,这就能增加郑州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利用率。第二是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使得各个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流通速度不断加快,使得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的时候能够快速地获得有效的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组织效率和生产效率。

(一)促进公路沿线的资源合理配置,增强沿线地区的竞争力。公路运输的发展使得公路沿线资源的合理配置。例如一个地方的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缺少有利的利用条件,这样就可以通过公路运输将资源运往资源匮乏的地区,比较成功的案例是北煤南运。交通便捷程度是投资商在进行资金投入时要考虑的首要条件,地区内公路运输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投资,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二)优化企业的生产布局。在公路交通运输不发达的时候,企业在进行生产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之间的距离,在这两个距离中的合适位置投资建厂,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随着公路运输系统的完善,这个距离的因素影响力也在逐渐下降,优化了企业的生产布局,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布局。我们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可以看出,在交通便捷的地方往往会形成一个经济发展带,正是交通的优势使得这些企业在这里聚集。这就可以证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我们国家的公路交通网络还很不完善,很多偏远的乡镇或者是山村,公路运输还覆盖不到,加剧了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困难,对这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尤为不利,公路运输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 公路运输和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探究

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公路运输和经济增长二者之间能够协调发展呢?我们来一起共同探究。

3.1 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公路运输战略

我们所说的公路运输战略是指差别战略。我们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在详细分析经济发展和公路运输关系的基础之上,制定符合该区域发展的公路运输战略。要充分的发挥公路运输的积极作用,使区域内公路运输设施的建设能够和经济发展速度灵活对接。想要实现公路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就必须制定符合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战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现经济发展的稳步增长。

3.2 推动交通运输和经济增长的一体化

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要和经济增长的步调保持一致,实现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统一。通俗来讲就是交通运输要适应经济增长。著名的脉冲式理论告诉我们在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分为渐变期和巨变期,在渐变期时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较慢,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支持经济的发展,在巨变期交通运输发展的速度较快,交通运输发展的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拉动经济的增长。当交通运输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时候,会对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量,促进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交通运输在规划过程中往往是想当然的进行规划活动,不能适应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两者之间的发展极度不协调,发挥不了交通运输的主动性,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降低。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规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的稳步增长。

3.3 要对交通运输进行合理的分工

想要实现交通运输的合理分工,就应该遵守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各级政府都应该明确自身在整个体系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就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分工来看,我们的交通运输分工还是依靠政府的宏观条件,完全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使分工协作的费用远远高于组织费用。在政府统一的调控下各个地区的交通运输分工趋于雷同化的割裂状态,使交通运输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困境,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我们要对交通运输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个交通体系能够安全、高效的运行,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主动性,拉动经济增长。

3.4 将临近地区的交通运输资源进行整合

交通运输是一个整体系统,所以在对交通运输资源进行整合的时候,在利用自身资源的时候,如果自身的资源不够充足,也可以将临近地区的资源考虑进来。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合理运用资源,不能盲目地争抢,建立一个完整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我们对公路运输和经济增长的合理分析,详细地了解了公路运输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进而明白发展公路运输的重要性。公路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们要顺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轨迹,积极进行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增强公路运输的安全性,实现高效运输,促进社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付春丽.新形势下我国公路运输发展的探讨[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 篇3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消费 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077-03

一、 欠发达地区的消费概况及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解读

1. 欠发达地区消费特点。

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区域范畴,其基本含义是指某一地区在发展程度上较 低或发展不充分。欠发达地区不仅在中西部地区广泛分布,而且在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也部分 存在,如江苏的苏北、山东的鲁西南地区等。研究、探索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现实要求。就欠发达地区的消费情况而言,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1)人均消费额低。落后的经济现状决定了现实购买力的低下以及传统消费观念的根 深 蒂固。大多数居民认为在解决了基本生活之后,应该把钱存入银行,以备将来自己的医疗和 儿女的教育所需;消费信贷意识淡薄,很少有居民想过向银行申请消费信贷,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现实需求。

(2)消费结构陈旧。调查显示,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居民消费停留在维持基本生活消费 方面。综合各欠发达地区的消费状况可以发现:一般而言,居民用于吃、穿的消费额占到居 民消费总额的50%以上;用于住、行的消费额占到15%左右;用于文化教育娱乐的消费额占到 10%左右。这种吃、穿、住的老消费结构顺序长期没有改变。加之,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 完善,人们的即期消费意识较弱。

(3)消费市场疲软。从市场主体即消费者市场来看,欠发达地区居民的购买愿望和购 买能力较低。从市场客体即消费品市场来看,欠发达地区市场经济不发达,人们的市场观念 淡薄,“重农轻商”的思想普遍存在。他们缺乏市场意识,对市场信息和市场机会的敏感度 不强,害怕市场风险,在市场博弈中表现出很大的保守倾向,导致消费品市场疲软。

2.欠发达地区消费的约束性因素。(1)收入水平低制约了居民的消费水平。高收入群 体的购买能力最强,但其消费倾向却 是最低;低收入群体消费倾向最强,但其购买能力却最低;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和购买 能力均比较强。显然,中等收入人群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结构,对于内需的拉动力是最强 的。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当前居民消费需求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占人口大多数 的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增长缓慢。(2)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提 升。几种主要社会保险制度的覆 盖面仍然较窄,且扩大覆盖面的难度非常大,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缴费率过高。由于过高的 缴费率大大影响企业的人工成本及赢利水平,致使很多企业以各种方式逃避参保。覆盖面难 以顺利扩大,使得有关保险制度必须以高缴费率甚至不得不通过进一步提高缴费率来维持收 支平衡,进而陷入扩大面越来越难,费率越来越高的恶性循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许多地方职工的养老金、医疗费、失业保险金等的筹集和管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 的问题,在这些问题还未解决之前,老百姓只能通过储蓄来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 边际消费倾向。(3)公共服务的缺失导致消费增长缓慢。一方面,教育、医疗等应该是公 共产品,但由 于“市场化”过度,本来应该由政府提供的服务成了居民的负担。另一方面,我国的公共服 务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成本太高,质量差,投入相对不足。一是基础教育 投入不足。我国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长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边远落后地区的教育 发展严重滞后,义务教育不能有效实施。二是公共卫生投入不足。尤其是农村公共卫生体系 很难满足农民需求。三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投入不足。此外,在城市公交、道路建设和市 政建设、农村水利建设等方面也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些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都影响到居 民的消费预期,导致消费增长缓慢。

3.经济协调发展概况。中国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 改革开放后,我国 实施的是以发展东部沿 海等发达地区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虽 然我国总体经济实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区域经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传统上比较 落后的中西部地区依然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且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一些过去经 济相对比较好的地区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

人均GDP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综合性指标,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地区收入水 平。从人均GDP水平来看,1978年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距分别为153.6元和212 .9元,到2000年分别扩大到4790.2元和6162.2元(当年价)。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人均GD P由1990年的1∶0.6∶0.55变为2000年的1∶0.55∶0.43,2000年中西部地区人口约占全国总 人口的57.4%,而GDP只占全国的44.7%,比1980年减少1.6个百分点。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来 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的最大。197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是2.57 ∶1,到2000年扩大为1.92∶1.3∶1。

由此可见,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但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 的失衡问题。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仅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不断 扩大,而且还表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不仅表现在东中西部 地区GDP总量、人均GDP和居民收入水平上,而且还表现在地方财政收入、人均财政收入和产 业结构上;不仅反映出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不平衡的问题,而且也反映出经济比较发达的 沿海地区之间和省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影响着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迫切需要国家制定切实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运用财政政策促进区域 经济的协调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协调发展成为当前区域发展的主题。不仅有宏观 层面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协调发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在谋求区域协调发 展,一些相邻的城市和区域、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也都在谋求区域的协调发展,谋求彼此 间的协作,减少利益的冲突和矛盾。

二、消费增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分析

1.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消费拉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的影响作 用,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 量的高低,这一增长观点可以从下面的经验材料和理论获得支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 经验表明,与改革开放前的30年相比,1979年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和 消费水平获得巨大的提高,原来的低收入、低消费、经济发展滞缓模式已彻底改变,即使在 同一时期,在我国不同地区,例如东南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不同的消费模式也伴随着不同 水平的经济增长。再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高收入高消费模式,伴随着成功的经济增长。 所以,低收入低消费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滞缓和效率低下;高收入高消费伴随的是经济增长的 高产量与高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和消费需求扩张 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消费需求对国民 经济发 展的影响不断增大。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居民消费领域出现了一些诸如最 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问题,居民消费率过低而储蓄率过高使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开 始受阻,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很长时期内受到严重的国内市场需求约束。

2.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中最稳定的需求。

与投资相比,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较小,是经济增长中最为稳定的因素。消费需求的刚性 决定了在GDP年新增额中,消费需求量变动幅度远小于投资等其他总需求构成因素,对经 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在经济扩展期,消费需求增加不如投资明显;同样,在经济收缩期, 消费需求的下降幅度也最小,因而,消费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从1979—2004 年的数据来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波动幅度在33.9~95.1之间,投资贡献率在-2 .6~66.9之间波动。投资的波动较为剧烈,两者的波动幅度相差8.3个百分点。这说明,投 资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之一。相比之下,消费需求的增长稳定有力,对经济增长 的拉动作用也更为持久和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3.消费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最根本的动力。首先,从社会再生产看,投资需求不过是 中间需求,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 新的起点,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的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才是经济增 长的根本动力。其次,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消费需求的快速稳步增长 。按照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市场需求配置资源,可以使消费需求对经济结构调整发挥应有的 导向作用。

消费结构升级是国内支柱产业高增长的最大推动力量。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住宅 、汽车、旅游、消费类电子通信产品、教育和文化教育休闲等主要消费热点持续升温,消费 结构升级的长期趋势逐步确立,引导房地产、汽车、电子、通信、旅游等行业增速加快,消 费结构升级成为拉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持久动力,消费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幅度提 高,以消费结构升级为核心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内在动力将推动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景 气循环阶段。

三、 实现消费增长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1.改善消费环境,健全消费观念。

(1)改变传统消费观念。欠发达地区政府和银行部门要加强对消费者正确消费观念的培 育和引导,破除传统观念。勤俭节约的思想不能丢,但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的思想也不 能少。一方面,要重新认识节俭的内涵。随着经济增长由生产导向逐步转为消费导向,消费 观念也应逐步改变,提倡节俭,不是节制人们的正常消费,而应理解为对资源、特别是不可 再生资源的一种节约。另一方面,要使老百姓真正认识到扩大并实现消费需求对个人、对国 家都有好处,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提倡假日经济、消费信贷等。

(2)改善消费环境。改造传统商业网络格局,打破原有的地方性商业保护壁垒。加强对 新兴商业布局的论证与规划,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并向农村辐射的消费信息网络。《全国商品 市场体系建设纲要》指出,我国将适应消费需求发展趋势,搞好城乡零售市场的规划布局, 对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社区商业及专业特色街进行合理定位,形成功能明确、分工 合理、多层次的城市商业格局,发挥城市在扩大消费中的主导作用。增强社区商业服务功能 ,重视社区商业设施配置,建设集购物、餐饮、生活服务和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商业 体系。合理布局城市商业中心,形成能够带动消费升级和创造都市商业氛围的消费中心。

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开拓农村消费市场,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农村商业设施建设,支 持国内外大中型流通企业向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采取直营连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改造、提 升农村集贸市场和代销店,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 络。以合理的商业布局和高效的网络结构保证信息流畅。

2.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1)切实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要提高欠发 达地区的消费水平,逐步改善低收 入阶层的收入状况,提高城镇低收入户基本生活的最低保障标准,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相 对扩大的势头,遏制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群体相对收入水平下降的势头,通过建立社会保障 “托低”机制,构建社会安全网,扶助低收入群体,使之生活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 提高。帮助低收入群体提高收入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就业,对低收入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在就 业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为吸收下岗失业人员的企业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提供部分 公益性岗位,加强对企业职工工资的管理,适时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2)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阵容。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中产阶级增加收入的主 要来源是依靠自身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才能够提高。措施有:一是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政府投 入,切实将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予以保障,保证社会成员公平的教育机会;二是高度 重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构建强民富民机制,整合各种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建立覆盖全国的 教育培训网络,加强中高级技术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三是提高公职人员收入。

(3)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据当地的特色,积极开展特色优势产业,如西部地区,应 合理开发和保护当地特色旅游资源,利用当地适宜的气候、温湿度或日照条件发展保健、休 闲、度假旅游;或者利用当地的特异地貌以及自然光关发展观光旅游;或者依托旧朝遗址、 古文物发展文化旅游等。积极打造旅游热线,同时通过这些旅游景点带动餐饮业、旅游度假 村的发展,从而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收入。

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消费信心。(1)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要本着“低水平, 广覆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健全城市居 民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将城镇各类劳动者纳入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在农村首先要 建立与城市救助制度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研究制定适合于进城的务工人员、被 征用土地的农民和农转非农民等农村非农产业群体的养老保险制度,再逐渐扩大到全体农村 人口,切实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推广,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应率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 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逐步建立由政府组织和引导、农民 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相共济制度,确保农 民受益;针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切实做好农村养老医疗基金的保值、增值工作 ,通过市场手段,实现基金的合理组合和最大增值。

4.完善公共服务,减低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

(1)增加科技教育经费支出。首先,要为确保“2010年在全国农村地区实行免费义务教 育 、2015年在全国普遍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财力后盾。其次,要重视职 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因为,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以培养职业技巧为主的职业教育 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实现就业,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第三,要进一步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奖”、“贷”、“助”相结合的奖金援助机制,保 障低收入群体的受教育权利,确保教育公平,教育提升人们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就业 能力和收入水平。最后,要重视对科技的投入,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不断地生产出适 合各个层次需要的新产品,促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从而创造更多的消 费需求。(2)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大公共医疗支出。由于医疗保险覆盖面有限,有 相当多 的家庭要为医疗支出而储蓄,农村地区更是由于基本享受不到医疗保健待遇,“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消费的增长,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因 此,强化政府在医疗领域的责任,健全医疗制度,加大公共医疗支出,切实减轻居民的医疗 负担,对于增强居民的消费欲望,提高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要建设社会化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所谓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就是由政府、集体 、社 会和个人结合起来,共同在县、乡、村范围内举办的各种医疗卫生机构组成,以公有制为主 导,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化网络。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宏 观调控,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到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打破部门和所有制之间的固 有界限,综合利用农村卫生资源。其次,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了方便农民就医、合理配 置卫生资源,各村都设立自己 的村 卫生室,邻近行政村设置联合卫生室。村卫生室积极提供巡诊和上门服务,经济和医疗条件 相对较好的地方还要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签订服务合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加快建 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城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重点发展社区卫生 服务,落实经费保障措施,方便群众防病治病,同时减少群众的看病费用。一定程度上降低 居民的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促进居民的即期消费。

参考文献:

1.田银华.提高居民消费率必须减低消费信息成本.消费经济,2006(12)

2.汪东华.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财政对策研究.消费经济,2006(12)

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篇4

2012年02月22日 16:50 来源:《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第4期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张东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认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保增长与保就业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短期就业促进政策与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

一方面,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必要条件。经济低迷会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减少会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减少当期消费;消费萎缩会进一步降低有效需求,最终拖累经济增长。这个循环充分说明,经济增长与就业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没有经济增长,就业的扩大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

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以往总量性、结构性就业矛盾累积的原因,但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周期性失业成为就业的突出矛盾。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不一定是扩大就业的充分条件。前些年,我国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却有所下降。“九五”期间,GDP年均增长8.6%,就业人数年均增加804万人,“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长达到9.5%,就业人数年均增加却只有748万人。就业弹性系数也由“九五”期间的0.13下降到“十五”期间的0.11,其中,2005年的就业弹性仅为0.08.从统计数据上,我国的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奥肯定律”。各国的实践也表明,即使在同样的经济发展速度下,由于经济结构的资本有机构成及带动就业的弹性系数不同,对就业的拉动效果也不相同。30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资本要素的密集投入和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实现的,而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效率的提高对于扩大就业是有挤出效应的。由此可见,不是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都具有同等的就业促进效果,也不是仅仅依靠经济增长就可以扩大就业。但经济增长与就业并不对立,相反,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条件,而保证就业又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显现,出口大幅下滑,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逐步加大。目前,危机尚未见底,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从国际看,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全球就业趋势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失业人数有可能比2007年增加5000万。美国1月的失业率达到7.6%,为1982年以来最高。法国1月29日爆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大罢工,其主要原因正是对失业率上升的恐慌和不满。

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又一个经济周期。很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近8年的高速增长后,已步入向下的调整周期,尽管对这一调整时期将持续多长时间存在着争议,但至少在未来半年或1年内,经济增速放缓已成为共识。因此,周期性失业就不可避免并会有所增加。周期性失业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业两大问题相互交织,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1.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十分突出。今年可能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一年。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加之历年没有就业的,共有超过700万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各种层次的劳动力需求都大幅度减少,招聘单位和岗位数都出现明显“缩水”现象。

2.失业农民工返城、返岗困难增加。据调查,约2000万返乡农民工中有近70%表示出返城意愿。这就意味着可能有1400万左右的农民工还会回到城市。然而,计划招工的企业数量与去年相比减少了 20%,并且企业招聘时间普遍有所延后,对新招员工的要求却不断提高,企业招收具备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以上技能工的比重,分别上升了2%和2.6%,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门槛大大提高。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一个庞大的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下更大的气力努力解决好。

3.境外就业渠道变窄。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劳务输入国对外籍务工人员的需求减少,部分在建项目停工,雇主支付能力下降。在当前经济危机条件下,为保护本国公民就业,一些国家均准备减少外国劳工配额的计划,收紧移民政策。

多种措施并举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更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长期压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成功地渡过了几次就业高峰期。改革初期,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通过实施政府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就业方针”,解决了1700万返城知青就业问题;企业改制结构调整时期,国家实施积极就业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强化职业培训等手段,共帮助2500多万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成功地实现了企业富余人员分流的“软着陆”; 2000年-2007年,通过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观念教育等措施,帮助近2000万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和取消农民进城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促进2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进城务工。2002年以来,由于不断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推动就业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07年,《就业促进法》出台,从法律上确立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完整的就业促进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为当前应对就业困难提供了较好的政策基础。回顾30年来我国就业政策的发展与实施的历程可以看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每个时期不同的就业困难群体,国家都采取了必要的政策措施,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面对目前全球性经济危机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对就业形势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所谓失业,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相分离。在自然经济和农业社会,由于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不存在失业问题。过去,我国主要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虽然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劳动者无法发挥全部劳动能力,存在就业不充分的因素,但就业问题并不突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耕地面积减少,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并不断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大量农民工);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将企业内的隐性失业转变为社会上的显性失业(大量下岗职工),就业问题也随之日益凸显。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就业问题同时面临着工业化与体制转轨的双重考验,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化市场,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国际化。因此,历史、辩证地分析我国的就业问题,有助于更加清醒地认识形势,把握方向。

从近期看,首先,正确处理保增长与保就业的关系。经济增长是拉动就业增长的火车头,只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政策措施,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扩大消费。这些措施的效果将逐步显现。

其次,投资要充分考虑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在经济上升周期,经济增长会带来就业扩大;在经济下降周期,刺激经济增长,要特别关注保证就业岗位。因为有了工作保障,民众的消费和投资信心才会复苏,企业也因消费复苏而开始重新投资,并雇佣更多工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当前,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公共投资规划和大中型投资项目时,应把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新兴和具有增长潜力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等服务业新领域。保护和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延续并扩展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的扶持政策。

再次,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是农民工和高校毕业生。对于农民工,要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就业服务设施。要加大投人,整合资源,建设一批符合标准和较高质量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全面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水平。有条件的城市要建立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包括就业指导培训、维权绿色通道等政府公共服务。对于高校毕业生,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完善登记求职、职业培训、创业等服务,加大“三支一扶”、“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政策的实施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对未能及时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采取见习培训等各种措施,提高其就业能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探析 篇5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流派;关系;探析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世界经济发展史反复证明,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增长。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能够正确把握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建立起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这不仅关乎金融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的流派

从早期的古典经济学算起,西方经济学界对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探讨迄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在这场长期论争中,有两种作用机制一直备受关注:一是货币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二是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根据对这两种作用机制的不同理解,大体上可以把金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流派分为金融无关论、金融促进论和金融从属论三种代写论文。

金融与经济增长无关论。古典经济学家将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抽象成货币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两分法”。在此基础上,萨伊提出货币中性论,强调货币数量的改变只会造成物价水平等比例的上升或下降,对生产供给、实际产出和就业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即货币只是实体经济的面纱。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货币只不过是经济运行的润滑剂。使得商品交换更加容易和顺畅,而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并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极其稳定的,短期内由于存在适应性预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影响产量和物价;但从长期看,产出量是由劳动、资本和技术等非货币因素决定的,货币供应量只决定物价水平。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只有未预期的货币变动能够影响短期真实变量。从长期看,由于货币政策是可预期的,货币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相应变化,而对真实产量和就业没有影响。尽管理性预期学派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货币面纱”论,但仍坚信金融与经济增长无关。

金融促进经济增长论。有关货币流通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的讨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他认为,慎重的商业活动可增进一国产业,但增进产业的方法不在于增进一国资本,而在于使本无所用的资本大部分有用、本不生利的资本大部分生利。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早在19世纪末就认识到古典货币中性论的不足,指出,在信用制度条件下,货币对经济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在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一般物价水平稳定的状态下,货币才是中性的。熊彼特则从信用创造的视角突出了银行体系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他认为,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而功能健全的银行可以对企业家进行筛选,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货币经济的主要特征,通过利率对投资的诱导作用,货币就能影响国民收入的产出水平。凯恩斯还通过总量分析,把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克服了古典经济学“二分法”的不足,实现了对早期货币中性论的质的突破。20世纪50年代,约翰·格利和爱德华·肖阐述了金融中介在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揭开了金融理论研究的序幕。此后,金融因素逐渐在经济理论中得到重视,并凸显成为同土地、资本、劳动同样重要的经济增长因素。1969年,现代比较金融学的奠基人戈德史密斯指出,以初级证券和次级证券为形式的金融上层结构加速了经济增长,改善了经济运行,为资金转移到最佳的使用者手中提供了便利。20世纪70年代,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分别在金融深化论、金融压制论的分析中,将货币与非货币资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统一起来,阐述了一国金融体制与该国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互相刺激、互相制约的关系。之后,卡普尔等人把麦金农和肖的静态分析发展成为动态分析,进一步阐明了金融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内生金融理论强调,资本效率的改进得益于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把资本分配到最佳可能用途上所起的关键作用。

金融从属于经济增长论。一些经济学家认为,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的一个结果。琼·罗宾逊反对熊彼特关于金融部门引导产业部门并激发技术创新行为和企业家精神的论断,强调经济发展为某种特定形式的金融安排创造了需求,而金融体系只是对这些需求作出反应,从而否认了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多恩布什认为,金融储蓄与真实利率并不相关。

二、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不同视角

在Shumpeter(1969)、Goldsmith(1969)、McKinnon(1973)和Shaw(1973)做出开创性研究之后,有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逐步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后来的研究(包括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或通过证明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存在性、或通过分析两变量之间的因果方向、或通过研究两变量间的传导机制,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认识。近年来,国外学者DemirgucKunt&Levine(1996),Thakor(1996),Levine(1997)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有建树;而许多国内学者也基于中国数据、利用不同方法对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检验。

综述以上研究,学者们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变量间的相关度和因果方向具有不同的认识,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视角:第一种视角是“供给拉动性”(supply—leading)观点,即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根据这种观点,金融中介和资本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进渠道有:(1)通过提升资本积累效率并依次提高资本的边际生产率(Goldsmith,1969);(2)通过提高储蓄率进而带动投资率(McKinnon,1973;Shaw,1973)。换句话说,通过增加储蓄规模和改进投资效率,金融发展将拉动更高的经济增长,这种观点得到了相关大量实证研究的证明(如Bencivenga&Smith.1991;Greenwood&Jovanovic,1990;Thakor,1996);第二种视角由Robinson(1952)最先提出,即金融发展“追从”经济增长的“需求引致性”(demand—following)观点。该种观点认为,实体经济的扩张增加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从而导致金融产业的发展,对这种观点的实证支持可参见近年来的一些相关文献(Demetrides&Hussein,1996;Friedman&Schwartz.1963;Ireland,1994);第三种视角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变量是互为因果的,即金融发展和

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联系(Demetrides&Hussein,1996;Greenwood&Smith,1997);第四种视角则缘于Lucas(1988),他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而“经济学家常常过度强调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作用”。

三、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在中国的检验

众多理论分析与计量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甚至有些指标还呈现负面影响;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落后的金融体制已经严重束缚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体现在我国对金融体制所进行的渐进式改革具有一定的经济绩效,能够带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经济的持续性增长对我国金融的深化也具有持续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者间因果关系也存在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从侧面说明,我国的金融发展相对于同期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匹配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还不及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考察其深层原因仍在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现行的金融体制已无法满足企业扩张带来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加入WTO后的外来竞争压力也迫使企业和银行对融资机制做出新的调整。改善目前的落后的金融发展局面,一方面要努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让企业更多的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改善融资机制,消除“所有制歧视”,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另一方面加速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发掘债券市场的潜力,为直接融资提供更大空间,并且积极推进非国有银行和中小银行的发展,促成金融机构的合理竞争。有理由相信,加快金融深化和金融体系改革必将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四、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启示

一是结合人世和金融业对外开放提供的发展机遇,加快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步伐,尽快建立起多层次、能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市场体系,重点是发展证券市场和建立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改善企业融资结构。二是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在加快金融业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尽快推出期权、货币互换等衍生工具,择机推出利率期货、货币期货,完善衍生市场,为企业经营与投资提供必要的规避或分散金融风险的工具。三是要加快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建立健全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增强金融机构对金融风险的自我防范能力。四是进一步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在分业监管和增强市场监管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提高统一监管能力,在促进金融业稳健发展的同时,防范金融泡沫化。五是在全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 篇6

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评价与分析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是一个定量表示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指标,强调的是系统之间各要素的共同发展.以福州市为例,对-福州市环境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大于0.8,为良好发展类型,其余年份协调发展度大于0.9,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型.

作 者:黄一绥 Huang Yisui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3(12) 分类号:X2 关键词:福州市   协调发展度   评价指标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 篇7

金融生态概念最早由周小川[1]提出, 将生态学概念应用于金融领域, 用来阐释金融体系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环境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吸引资金流入, 形成资金集聚的“洼地效应”,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而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了金融生态环境各方面的改善, 从而形成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 实际上就是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两者之间互动机制的有效性。

1 文献综述

有关金融与经济的相关性, 国内外学者大多从金融体系自身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角度来衡量, 忽视了金融系统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直到“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 学者们才开始逐渐关注内外部环境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冲击, 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动态作用。

贾新政[2]分析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区域差异的成因, 提出从当地产业优势出发, 建立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有效的法律体系, 通过不断的金融创新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黎和贵[3]从法律环境、经济基础、金融部门独立性、诚信环境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进而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分析认为,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高效配置金融资源, 增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王文荣[4]对沈阳老工业基地的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 从社会信用意识、银企关系、法律与执法体系等方面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制约, 提出优化发展路径。陈学华、张文政[5]通过对四川井研县的实证分析, 论证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该县经济金融双输的局面得到扭转, 强调金融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刘武、何水[6]具体分析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若干问题, 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并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的发展策略。崔健、刘东等[7]对京津冀地区金融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探究, 运用状态空间模型研究了金融生态各子系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并对比研究了京津冀不同地区的动态影响, 提出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逯进、华玉飞[8]采用线性可加模型, 针对我国中东西部不同区域, 研究了金融生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并实证研究其关系的稳定性, 通过线性和非线性分析, 认为金融生态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的不同导致其影响的差异性, 但两者总体趋势一致。

从上述文献发现, 国内学者多注重研究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未能重视两者发展的协调性, 因此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在共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良性互动机制未能得到很好的验证。甘肃省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省份之一, 经济发展处于稳步上升期, 研究其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 对两者间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及改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耦合协调的理论模型

2. 1 理论模型架构

耦合系统通过研究构建的模型各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反映系统由无序向有序演变的特征与规律[9,9]。耦合度指标度量了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作用的协调程度及其所处的阶段, 在此基础上预测系统的发展演变趋势并促进建立两者的协调机制。通过建立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的动态耦合模型, 得出两者的耦合程度, 进而分析两者的耦合关系[10]。耦合度具体的函数关系式公式为:

金融资源环境—经济增长双系统的耦合函数可表示为:

式中, C∈[0, 1]为耦合度值, U1表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 U2表示经济增长综合指数。①当C= 0 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最小, 系统间无关联。②当C∈ ( 0, 0. 3]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处于较低水平耦合阶段。③当C∈ ( 0. 3, 0. 5]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处于颉颃时期。④当C∈ ( 0. 5, 0. 8]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进入磨合阶段, 两者间开始形成良性耦合。⑤当C∈ ( 0. 8, 1]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⑥当C= 1 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最大, 系统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耦合且趋向新的有序结构[11]。外部因素的影响, 可能会使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退化到之前的耦合阶段。

耦合度仅能判断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 而协调度模型可更好地评判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公式为:

式中, D表示协调度; C表示耦合度; T表示综合协调指数, 反映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整体协同效应; a, b为待定系数。根据甘肃省的发展实际, 咨询有关专家建议, 取a = 0. 6、b = 0. 4。在实际应用中, 取T∈ ( 0, 1) , 从而保证D∈[0, 1]。

2. 2 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

耦合协调度可划分为三大类型: 当0≤D≤0. 4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衰退区间, 系统尚未形成协调发展趋势; 当0. 4 < D≤0. 6 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过度区间, 系统发展勉强协调; 当0. 6 < D≤1时,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处于协调发展区间, 两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协调态势, 系统之间呈现和谐的发展关联性[12]。在参照以往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见表1。

3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指数计算

3. 1 指标体系构建

有关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构建, 2005 年社科院金融所发布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13], 从经济基础、企业诚信、法律环境、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金融部门独立性、社会诚信文化、社会中介服务、社会保障程度八个方面综合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 此后国内有关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多以此为基础。参考李杨等[14]、韩廷春等[15]、常相全等[16]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研究, 结合甘肃省发展现状及数据的可得性, 本文从经济基础、金融发展、居民生活、政府行为、社会信用文化五个方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具体评价体系指标间见表2。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 国内研究多以GDP、人均GDP、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等指标衡量。本文中经济发展水平为经济总量水平, 考虑到甘肃省经济发展实际, 采用GDP指标衡量经济发展水平。

3. 2 数据来源

选取1995—2014 年甘肃省经济基础、金融发展、居民生活、政府行为、社会信用文化五个方面19 个指标的样本值, 数据来自相关年份的《甘肃发展年鉴》 ( 原《甘肃年鉴》) 、《甘肃金融年鉴》和1996—2014 年的《甘肃农村年鉴》, 2014 年数据来自2014 年的《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3 量化处理与耦合演变轨迹评估

由于数据间的数量级与量纲不同, 对原始数据运用非零变换处理的极差标准化公式进行计算, 避免耦合度为0 而背离经济实质[17], 其公式为:

式中, Zij∈[0, 1]是指标准化值; Xij为某一指标的属性值; max Zij、min Zij为该指标在时段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为了得到评价金融生态环境的单一指标, 本文运用SPSS19. 0 软件进行因子分析, 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各分项指标进行赋权, 计算出金融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数。由分析结果可知, 原始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 573 > 0. 5; Bartlett球形度检验值小于0. 05,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12]。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后, 根据其权重并利用标准化后的数据, 通过式 ( 7) 确定公共因子得分:

式中, λi为第i个综合因子在公因子Fi上的载荷值, Wi为以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后第i个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则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计算公式为:

4 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耦合度分析

4. 1 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度计算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到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单一综合指数, 将数据带入式 ( 2) , 即可求得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 由式 ( 3) 和式 ( 4) , 可得到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 表3) 。

4. 2 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分析

综合指数分析: 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综合指数来看 ( 图1) , 甘肃省的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U1整体上呈递增趋势, 1995—2014 年U1由0.0383 上升到0. 8978, 年均增率17. 08% , 说明20 年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社会整体发展良好。由经济增长综合指数U2可见, 甘肃省经济持续增长, 经济运行状况良好。1995—2010 年, 甘肃省经济增长综合指数落后于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 即U1>U2, 两者处于经济增长滞后型的初级耦合阶段, 两者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互动发展机制, 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尚未很好显现。在此阶段内,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经济保持增长, 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为经济发展水平出现质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1—2014 年甘肃省经济增长快速发展, 经济增长综合指数超过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 即U1< U2, 说明两者之间逐渐形成良性的互动耦合机制, 金融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 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有序运行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耦合度与协调度分析: 1995—2014 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度由0. 4170 上升到0. 5024, 整体上处于颉颃阶段, 改善幅度相对较小。1995—1997 年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处于上升阶段, 从颉颃阶段进入磨合阶段; 1998—2002 年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耦合度出现回落, 重新回到颉颃阶段, 到2002 年降至0. 4507; 2003—2014 年, 系统耦合度回升, 之后呈小范围波动趋势, 并始终处于颉颃阶段, 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交互耦合的紧密性, 两者在不同时期耦合的强度、重点均存在一定差别。

1995—2014 年,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度呈上升趋势, 协调度从0. 1063 上升到0. 6846, 上升幅度较大 ( 图2 ) ; 协调等级由中强度关联严重失调改善至中强度关联初级协调, 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系统协调度不断发展, 两者之间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度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①1995—2005年, 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衰退期, 由严重失调发展到轻度失调, 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 年均递增12. 49% 。该阶段内,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尚未形成协调发展的良性趋势, 两者耦合协调程度较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 与耦合协调度变化相吻合。②2006—2011 年,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过渡协调阶段并保持上升趋势, 协调度由濒临失调提升至勉强协调, 年均递增5. 98% 。在此期间, 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持续上升, 且经济增长水平超过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 说明两者间开始形成协调机制, 系统间协调性得到改善并呈良性发展态势。③2012—2014 年,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协调发展期, 呈逐年上升趋势, 由勉强协调改善至初级协调阶段, 耦合协调度年均递增3. 44% ,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自此形成协调增长的良性互动关系。该时段内,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保持上升, 经济增长水平持续超过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水平。

5 结论与展望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 对1995—2014 年甘肃省经济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进行测度, 可得出以下结论: 1995—2014 年, 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与经济增长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 前期经济增长落后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 但随着两者的协调发展, 近几年来经济增长综合指数超过金融生态环境指数; 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交互耦合作用基本处于颉颃阶段, 两者耦合程度较低, 仍处于中低水平; 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 由严重失调发展至初级协调, 表明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间正逐渐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电子商务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论文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国民经济;经济增长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电子商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子商务缓解了传统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压力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但是近几年中国的经济连年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以实现,消耗大量资源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以煤炭为例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国,最保守计算,到 2020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将直逼 30 亿吨标准煤,这是难以想象并且很有难度的。这些煤炭燃烧消耗之后产生的生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果这种状态一直进行下去而得不到改善,那么中国经济将面临资源严重紧缺甚至枯竭的风险,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造成巨大压力。

电子商务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举措。在资源配置方面,电子商务有着传统产业无法替代的优势。

电子商务大大提高市场效率,通过利益杠杆优化资源分配资源配置将趋向最优状态。电子商务降低了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减轻了传统产业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最终影响到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电子商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互联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得到逐步提高。电子商务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电子信息等相关行业将会取得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向着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高产出、保护环境的集约型方式转变。电子商务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电子商务为中国企业创造发展机遇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如今的时代是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企业若要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来提高交易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商品成本来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的运用将给为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机遇。

首先,电子商务可以提高信息使用效率,降低信息成本。电子商务突破行业和产品物理特性以及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在全球范围内随时随地进行网上交易,大幅度扩大了交易范围。通过互联网传递和储存,企业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对电子商务发展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电子商务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和购买成本。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为供货厂和消费者提供一个直接交易平台,大大缩短了买卖双方之间的距离,从而企业可以降低库存甚至以零库存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管理,降低了库存成本。另外,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销售询价、报价和确定存货等活动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电子商务使得供货商和消费者及时获得对方的最新数据。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市场上的各种需求信息,解决传统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信息交换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从而为顾客提供所更好的商品或者服务。

二、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国民账户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Accounts,简称 SNA) 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被公认为能衡量测试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三种。本文根据支出法来对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详细分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总额。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用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GDP) =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 净出口(X-M)。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因素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一)消费对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为人们提供了种类丰富的产品,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网上购物,增加消费支出。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计算机、互联网、物流,会出现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刺激消费。电子商务高效便捷、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性,极大地吸引了商家与消费者,双方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网店规模将逐渐增加,消费者也更多地传统面对面的直接交易转向网上交易,从而促进了消费和流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引起相关电子产品的消费大大增加,促进计算机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

(二)投资对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方式,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逐渐被接受并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企业在库房、存货、物流运输工具等基础设施方面增加固定资本投资。电子商务将促进网络广告的发展,激发了企业对广告的投资需求。从现实来看,电子商务可以扩大资金来源、支撑体系建设。面对 2008 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我国电子商务利用其优势,成为企业度过经济寒冬的重要选择。因此,投资机构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其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充满信心。

(三)政府购买对经济的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道路和交通工具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方面的政府采购也相应会增加。这些配套服务需求的增长能够使得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会引起市场的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电子商务对网络数据安全性、企业商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有严格的要求,政府也会增加相关采购支出来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四)净出口对经济的作用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 篇9

摘 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的农村金融经历了四个重要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农业经济增长会受到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影响,扩大农业金融发展规模、优化农业金融发展结构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农村金融;关系;农业经济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对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通过扩大农业金融发展规模、优化农业金融发展结构等措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同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情况

1.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情况 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3年,此时我国开始恢复农村金融体系,并开始兴建新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市场也开始走向多元化和竞争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第二阶段是1994-1996年,该阶段我国开始建立完善的服务型金融体系。第三阶段是1997-2005年,进一步加大了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力度,同时有意识地对农村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预测。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四阶段是2006年之后,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更加深入,对现有的金融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力图将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起来。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就一直在进行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农村金融发展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物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我国贷款的主要流向,流入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贷款额度很小。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呈现出金融机制不健全、机构数量少、规模小的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农村金融发展的第四阶段之后,我国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农村金融改革,开始成立农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新型的农村金融机构[1]。

1.2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开始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到城市,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利的影响。加之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尽如人意。尽管近年来我国通过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政策来对农业经济进行扶持,并加大了对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使农业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从总体而言,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在经济中农业的重要性在下降。在发达国家往往通过建立完善的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应对农业从业人员减少的问题,辅助农业经济的发展[2]。

二、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要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发展农业金融是一个良好的措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发挥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

2.1 积极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总体较低,存在着监管力度不足、农村金融信贷不集中、农村金融市场分散的问题,在技术和资金投入方面还有所欠缺。与城镇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相比,农村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在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方面都有待提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金融的低效性,不利于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这就需要对农村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同时合理配置农村金融的各项资源,使农业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得到提高,提高农村金融的服务质量。我国必须将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起来,科学的调配资金和技术,促进健康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形成,发挥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3]。

2.2 对农村金融结构进行优化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金融结构不完善的制约,这就需要合理地调整农村金融结构,充分发挥企业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具体而言,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融资上,通过贷款和存款两种形式的融资来为农业经济发展注入资金。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的增长也越来越迅速,仅靠贷款和存款两种形式的融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需要,这就需要调整和优化农村的金融结构,适当地增加融资渠道,打造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方式,为农业经济服务。政府要深入考察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大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优化和调整农村金融结构。在农村基础建设方面,要不断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打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3 扩大农业金融的规模 我国的农业金融起步较晚、起点较低,具有较小的规模,难以实现真正的金融供求平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要稳定农业经济,就要实现供求平衡。通过扩大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农业生产要素。我国应该将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起来,并且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完善,例如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加大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扶持力度。

三、结语

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给予了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转变我国农业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国新.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03).

[2]胡宗义,李鹏.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基于我国3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3(02).

上一篇: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下一篇:促销方案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