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诗歌对比评析

2024-08-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诗歌对比评析(精选6篇)

英语诗歌对比评析 篇1

I Prefer Poets: Poets Can Do More than Barking In November 2011, Notch officially completed work on Minecraft 1.0, “an open world game that has no specific goals for the player to accomplish”(Gallegos), which turned out to be a huge success(McCarthy).McCarthy first regards its success as a mystery since it’s only an indie game without any advertising but he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the success is just because players“have free rein to build, build, build”(par.18).People do enjoythe freedom to think and create.In effect, the situation is analogical when people encounter poems.“Who Is a Poet” and “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are two poems that both take advantages of audience’s imagination in order to convey its message.However, “Who Is a Poet” provides more freedom for audience to understand and to imagine, thus giving a more effective argument, while “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restricts audience’s imagination in the author’s world by giving a detailed imaginary scene.The detailed reasons why “Who Is a Poet” is better than “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will be gradually revealed by analyzing the logos, ethos, and pathos in those poems.Billy Collinswrites “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in an imaginarily narrative way, encouraging people to seek joy amidst sorrow.In the poem, the neighbors’ dog keeps barking which almost drives the speaker craze.Then he falls into his imaginary world where the annoying dog becomes a soloist.The story that the speaker uses imagination to make an irritating dog so funny tells people not to be stuck by little annoyance and try to make life happier.Wang2

Alternatively, Tadeusz Różewicz writes “Who Is a Poe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o is a poet.His argument is that poets are hard to define-anyone can be a poe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Therefore, he actually gives a “vacant” definition of poets, and leaves the work to the audience who are guided to define their own poets.This kind of argument seems ridiculous but actually is a more effective way to argue such ill-defined items-it has no complete argument in the poem itself, but it has a unique argument once a reader start to read it.It’s the reader who completes the other half of the argument.Although the story in “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is quite interesting, it can only offer a very limited extent.“Who Is a Poet” does a much better job in offering chances for audience to think deeply.As a result, the latter one is superior to the former one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ets and audience, which makes it a better argument.The logos,or the width of a poem’s context may wellconstrain the width of audience’s thoughts, thu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an argument.The objects are very limited in “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just the neighbors’ barking dog and the fictional dog soloist.Although that“dog” is likely to be a represent of all the annoyance, which provides a little more extent, the poem is far more restricted in comparison with “Who Is a Poet”.In “Who Is a Poet”,Różewicz covers both abstract and figurative parts about poets.Thanks to its complex context, readers are able to think over it in severallevels, thus obtaining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hat comes from thinking deeply.Generally, the width of poems’ contexts provides objective condition for readers to think freely.The ethos,or the reading process of a poem, does matter a lot with respect to the effect of the argument.Collins’s story starts from a narrative of the actual barking dog and then turns into a narrative of a fictional dog soloist using a transitional sentence “and now I can see him sitting

Wang3

in the orchestra”(Collins).The transitional sentence is a signal and it’s so clear and obvious that people jump into that particular scene without any other thoughts.However, the literal meaning of “Who Is a Poet” is somehow contradictory-Różewicz states a poet can be both one who writes verses and one who doesn’t write verse(Różewicz).The literal contradiction can lead audience into deeper thoughts, thus being capable of sending more messages which are not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em.This kind of sentence-pairs also appear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novel Tale of Two Cities-“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Dickens 8), which are a recognized extraordinary opening that constructs a solemn atmosphere.Such atmosphere helps people think deeply.The pathos isthe choice ofperson in poems.“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uses the first person which constrains the thoughts of readers, while “Who Is a Poet” is in the third person so that it can free the readers’ thoughts.Using the first person is known to be a good method to tell stories, though;it’s not a good idea to apply the first person in an argument.The use of “I” will absorb readers into the story and trap them within the story.Notice that although poems using the first person can take advantages of audience’s imagination,this kind of imagination is limitedwithin the author’s imagination.That is to say, the audience could at most imagine in the way the author imagines, being not able to go out of the author’s imagination.“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is actually an interesting poem with wild imagination, but after reading it, people only get the interesting idea of the barking dog and then little thing else.Alternatively, “Who Is a Poet” keeps in the third person and provides an insight of poets by offering a distance between readers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poem.As a result, “Who Is a Poet” is also superior to “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according to the pathos.Wang4

“The message of the poem was defined a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em, often linked to theme but encompassing more than that.It involves analyzing of unfolding what that would mean to the reader”(Patel).That’s true.Therefore, in order to “have something to be unfolded”, poems need some extra space that is left to readers, as opposed to proses, which are designed to instill the text into readers’ brain thus providing no extra space for readers.People prefer play games rather than watch television, for the former activity provides the freedom to think and create and Minecraft made a huge impact just by providing freedom for players.Not surprised, the poem “Who Is a Poet” which possessesan expansive width, a guidance of in-depth reading process, and the solemn use of the third person is superior to “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for the former one has a higher degree of freedom provided for audience.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human beings’ exploration, in which humanbeings try again and again to free themselves from the limit of nature, human beings do pursue freedom, and do enjoy freedom, even when they are reading a poem.Wang5

Works cited

Collins, Billy.“Another Reason I Don’t Keep a Gun in the House.”

英语诗歌对比评析 篇2

自韩礼德和哈桑在《英语中的衔接》中提出衔接理论以来, 对语篇衔接手段的分析研究已经成为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韩礼德和哈桑把英语的语法衔接手段分为四大类:照应、替代、省略与连接。汉语的语法衔接手段也可大体分为这四类。许多学者认为,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 其所采用的衔接手段的种类基本相同, 但其具体使用频率存在差异。而在不同类型的语篇中, 英汉两种语言所使用的语法衔接手段也有各自的特点。本文选取了部分英语诗歌及其译文为研究对象, 试图从中浅析英汉语法衔接手段的使用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研究结果

英汉诗歌语篇基本上使用相同的语法衔接手段, 但英语诗歌语法衔接手段的总数要比其汉语译文高。据统计, 英语诗歌语篇中为348个, 而汉语则为227个;其中, 英汉诗歌语篇中的照应、省略和连接手段使用的频率都较高, 而替代则运用很少。同时, 受语篇自身特点的影响和制约, 英汉诗歌语篇在衔接手段的使用上有各自的特点。

1. 照应 (见表1)

照应是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表示语义关系。总的来说, 英汉诗歌语篇的照应手段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 英语诗歌照应手段占全部语法衔接手段的47%, 汉语则占26%。但英语诗歌语篇使用的照应手段比汉语中多, 尤其是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

(1) 人称照应

在所选取的诗篇中, 英语运用了较多的第三人称照应, 汉语则较少使用。看下面的例子:

①“She opened her eyes, and green they shone, clear like flowers undone.”

译文:“她张开双眼, 碧绿清澈, 双眸闪烁, 像初开的花朵。”

②“No time to turn at Beauty's glance, and watch her feet, how they can dance.”译文:“无暇回眸美丽秋波, 观赏双足舞出偏偏舞姿。”

上述例子可看出, 当英语诗歌中运用人称照应手段连接语篇时, 汉语译文中常用省略或是词汇衔接手段来连接上下文。

(2) 指示照应

英语诗歌中大量地使用了定冠词“the”来进行语篇的衔接, 但是汉语中没有定冠词“the”的对等词。因而翻译成汉语时采取了其他手段来代替定冠词起到衔接的作用。例如:

①“I too am part of that ocean my love, We are not so much separated, Behold the great rondure, the cohesion of all, how perfect!”

②“..., And straight was a path of gold for him, and the need of a world of men for me.”

译文:“我的至爱, 我也是沧海一栗, 我们离得并不遥远, 看哪!这壮美的海洋, 汇聚一切, 完美无比!”

译文:“笔直的金光之道在他面前延伸, 那正是我所期盼的男人世界。”

上述例句中可看出, 当英语诗歌用指示代词“the”来连接语篇时, 汉语常用“这”或“那”等指示代词来代替定冠词的连接功能。

2. 替代

替代指的是用替代形式去替代上下文所出现的词语。诗歌中, 汉语使用替代手段比英语中少且使用频率都非常低, 基本上没有动词性替代和小句性替代, 只出现了少量的名词性替代。在选取的英文诗歌中, 共出现了3处这样的名词性替代, 而译文则未出现。这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

首先, 口语及非正式文体的替代形式比书面语言和正式文体多些。替代手段可以使语言简洁、活泼, 避免句子显得累赘、节奏缓慢。它可以满足会话中所需的经济性原则, 因而较多地使用在会话中, 诗歌中则较少使用到。其次, 诗人为了达到表达某种强烈的情感以及适应诗歌韵律的需要的目的, 往往会频繁采用重复音韵、词语和语言结构的模式。

3. 省略

省略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替代——零替代。分析发现, 英文诗歌所使用的省略手段共出现了30次, 对应的译文使用的省略手段为64次。可见, 英语诗歌语篇所使用的省略手段要少于汉语。如下面的例子:

①“He takes the lead in summer luxury, he has never done with his delights;for when tried out with fun he rests at ease beneath some pleasant weed.”

译文:“那是蝈蝈在奢华的夏日领唱, 它的欢乐乐此不休, 一旦唱得疲倦, 他就在草叶上享受自在的歇息。”

②“Now we have met, we have looked, we are safe, return in peace to the ocean my love.”

译文:“而今我们相遇了, 我们彼此凝视, 我们安然无忧, 我的至爱, 平静地回归大海吧。

上面诗句可看出, 英语诗句中所使用的省略手段要少于译文。由于西方语言重形合, 句子结构须遵循严格的语法规则, 主语一般情况下不能被省略。而汉语则以意合为主, 只要意义能准确地表达出来, 省略的时候就不必考虑语法与逻辑。汉语中最常见的省略就是主语的省略, 有时甚至会出现一连串没有主语的句子。

4. 连接

连接是表示逻辑意义的连句手段。对比分析发现, 在这15篇英文诗歌中共出现了95次连接手段, 占全部语法衔接手段的27%, 其中运用的“and”这一连接词最多。而在译文中则出现了36次, 占了16%。看下面的例子:

①“We stopped in the colonnade, and went on in sunlight, into the Hofgarten, and drank coffee, and talked for an hour.”

译文:“我们在柱廊下躲避, 等太阳出来又进了霍夫加登, 喝咖啡, 闲谈了一个小时。”

②“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译文:“金黄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很遗憾我额父爱两条路都涉足, 作为一名旅行者, 我久久地伫立, 极目远望其中的一条路,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可以看出, 当英语运用大量的连接词“and”连接语篇时, 译文常常将其省略。诗歌本身充满丰富想象力, 有时思维的跳跃性很大, 因而对于重形合的英语来说需要通过大量的连接成分来体现语篇中的逻辑关系。而重意合的汉语, 其句子流散疏放, 主要通过语义上的关联性来使语篇达到连贯。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语法衔接总数上, 英语诗歌语篇明显高于汉语诗歌语篇。英语诗歌常使用照应和连接两种语法衔接手段, 而汉语诗歌则常使用省略和照应两种语法衔接手段。同时, 两种语言的语篇语法衔接手段所呈现出的各自的特点也受到语篇类型的影响。因而在对比分析英汉语篇衔接手段时应当充分考虑文本类型,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2]郭嘉.英美诗歌精品赏析[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3]黄国文.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研究[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4]王健坤.功能语言学理论与应用[C].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1.

英语诗歌对比评析 篇3

《给予树》(第一课时)教学案例与对比评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31课。

A案

常新涛

[教学目标]

1.结合相关语句正确认读、书写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感受“给予”和“分享”的快乐及内在联系。

3.学习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

4.初步感受对比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感受“给予”和“分享”的快乐及内在联系。

2.初步感受对比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

1.板书课题。结合生字注音或用查字典的方法,尝试读通课文。

2.引导学生逐段朗读,就语句中的生字词进行指导。

如:结合语句重点理解“并不宽裕、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予、裕、猜”这些易错字。

3.默读课文,尝试用一句话概括自然段段意。(提示:可以用文中的话概括;可以自己思考;可以同桌交流解决。)

4.交流点评。

5.引导学生从段意中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提示:也可从文中的关键词发现写作顺序。)

6.尝试概括文章大意。

教学预设:学生的回答或笼统,或过于简单。

教学策略:提示学生可以将各自然段段意以缩句的形式连接在一起。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随文识字、学词、写字,将词语置于具体语言情境之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概括段意不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也于无形中引领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关注文章写作顺序,为“语言文字运用”积累素材。]

板块二:感受“给予”和“分享”之间的内在联系。

1.再读课题: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什么是“给予”。

2.感受妈妈的“给予”: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妈妈给予我们什么?将句子画下来。

(2)提炼:对于妈妈来说,给予就是________。(提示:用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语完成填空。)

3.感受孩子们的“给予”:

(1)“分享”一词在文中只出现了一次,但暗含分享的语句却有很多,同桌合作找出画下来。

(2)师生交流,完成填空:

圣诞节快到了,孩子们_____________,是希望兄弟姐妹能分享自己的愉悦。

回家途中,孩子们_____________,是希望兄弟姐妹能分享到自己的圣诞礼物。

金吉娅只买了_____________,妈妈很生气,是因为妈妈以为金吉娅不愿与兄弟姐妹分享。

金吉娅用给兄弟姐妹购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_____________,送给了一个陌生的_____________,是希望那个一无所有的小女孩与她们一起分享圣诞的快乐。

妈妈知道真相后,______________,是因为金吉娅学会了更加无私的分享!

4.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设计意图:“给予”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查查字典和阅读一个简简单单的故事就能够感受到的。这一环节引领学生结合文本具体内容,以及学生的思考,来感受“给予”就是“分享”这一朴实、深沉的内涵。]

板块三:感受对比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

1.师:因此,圣诞树也可以叫――(齐读课题)。()那么,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呢?

2.出示句子:

(1)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

(2)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3.读句子,想一想:

(1)“兴高采烈”会有哪些表现呢?(可以结合课文说说)

(2)“沉默不语”又会是怎样的呢?(想象说话)

(3)我们发现:“兴高采烈”和“沉默不语”的表现是__________。

4.教师小结。

5.尝试练写: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请用上这两个词语,用一段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6.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不仅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还要关注文本是怎么写的――引领学生从阅读学习中不断积累素材,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呈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作者单位:河北容城县小里镇王村小学)

B案

刘 娟

[设计理念]

1.凭借文本的语言,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

2.还语文本色――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体会情感,初步感知描写情感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积累词语,学写“予、宽裕”三个生字。

3.理解重点词语,初步体会人物情感。

[教法学法]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已有基础和本文的特色,确定以下教法学法:

1.词语的理解:抓住重点词语(如“兴高采烈、沉默不语”等词),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

2.语文实践――采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学生也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即在大量的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朗读感悟,读写结合等。(这个主要放在第二课时进行)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知“给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圣诞节)提起圣诞节你都会想到什么呢?(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礼物等)

(课件出示一幅幅有关圣诞节的图片,将学生们带入到幸福的节日的氛围里。最后定格在绚丽多彩的圣诞树上。)

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就如同我们的春节一样,隆重而又热闹,它是一个充满浓浓爱意的节日。这是一棵圣诞树,可书上却给它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给予树”。

(指导朗读、书写课题。)

师(质疑):给予是什么意思?(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字典里的解释)联系本文,理解课文中的给予是指什么?请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让问题起到导向作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圈出生字,标自然段,自由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分屏出示词语:

第一屏:圣诞节 援助中心 给予树 棒棒糖

分享 仁爱 逛 如愿以偿

师:“援”字的声旁你还在哪些字里见过?(媛、暖)“援助”就是伸出双手去帮助别人,给他温暖。

第二屏:猜测 试探 提醒 暗示 拥抱

甜蜜 宽裕 同情 体贴祝福

师:“宽裕”是什么意思?(富裕)文中说“家里并不宽裕”,也就是说“家里并不富裕”。(指导书写“宽裕”,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第一屏的词语重在识记,第二屏的词语重在积累。]

2.指导读好长句子: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设计意图:这里主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标点的停顿时间。]

3.默读课文,试着填空。

__________时候,金吉娅本来要买礼物_________,后来她看到_________,她用妈妈给她买礼物的二十美元,买了_________,妈妈_________。

4.最后指名给课文分段,再次读,整体感知课文。

三、讲读中心段

1.购买礼物回来的路上,哥哥姐姐的表现是“兴高采烈”。

理解“兴高采烈”(1)出示字典里的义项,来理解“采”,再说整个词语的意思;(2)联系上下文,找找文中哪些地方是描写哥哥姐姐的“兴高采烈”。(3)再带着这样的情绪把相关的句子读好。

[设计意图:用多种方法学习理解词语,并且指导朗读。]

2.和哥哥姐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金吉娅,她“沉默不语”。

理解沉默不语:(1)说说沉默不语的意思;(2)找找她沉默不语的原因;(3)读好金吉娅的话。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立足文本,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通过读通、读顺、读懂、读好,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语言,读中体会感悟。]

四、回扣主题,深化“给予”

师:说说课前你提出的问题哪些有了答案?

[设计意图:课前的问题在这里做一个反馈,这是对文章的又一次整体感知。]

师:金吉娅还给予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其实在后面妈妈的话中就有,细心的学生会发现。但这里只是阅读的一个初步感悟,并不要求有多么深刻,具体“给予”的主题升华要到下节课再来交流感悟。]

(作者单位:安徽马鞍山市西湖花园小学)

A、B案对比评析

盛新凤(特级教师)

一、AB两案的共同特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以“爱”为主题编排,分别向我们讲述了四个关于爱的故事,而且是孩子之间相互传递爱的故事,反映的是真实、感人的儿童生活。《给予树》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在圣诞节前夕,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实现了,读了让人怦然心动。整篇课文处处洋溢着爱和美的情感,时时闪烁着人文的光彩。

像这样人文主题非常鲜明的文章,如何把教学落脚在语言的土壤,通过抓住关键的语言点,展开一系列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自然渗透人文主题,实现“高文低教”,常新涛和刘娟两位老师做了有效尝试。两位老师的课堂设计呈现既有相同之处,又富有个性特色。

1.抓“给予”,领悟课文主旨。

文章有“文眼”,课有“课眼”,本文的“眼睛”应是“给予”一词,文章的人文主题,就蕴涵在这个词语中。教学如能直接从“文眼”切人,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A、B案两个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题眼“给予”一词展开教学,教学线索分明,内容集中。A案通过找准文本中的语言抓手“分享”,通过细化文本内容,呈现了一系列带“分享”的语境,引导学生深层次感悟“分享”的内涵,从而架构起“给予”和“分享”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给予”的涵义。B案则把“给予”分两个层次进行体会,在初读课文,初步理解了“给予”一词的含义后,通过抓住哥哥姐姐与金吉娅不同的反应――“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切人文本,在品味语言,追溯原因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给予”的内涵。

2.抓“训练”,培养语文能力。

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应是多样的,有“读、说、写、演、辩”等等。这么多语文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操作过程中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课堂推进的需要灵活穿插使用。AB两份教案都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理解、积累、概括、运用等阅读能力。如A案中的句式训练,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等,都是指向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通过“概括段意――融合段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几个步骤,层层递进,分步达成。学生通过这个环节的训练,既培养了语言概括能力,又掌握积累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B案非常重视字词训练,特别是对字形的教学非常细致,而且注意及时提炼方法。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时,采用了一个填空题做支架,降低了训练的难度,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而且这样的训练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特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的阅读教学比较注重口头训练,忽略了笔头训练,造成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在以上两份教案中,却看到对笔头训练的重视。

3.抓“运用”,实现语言迁移。

语言学习可分成理解、积累、运用三个层次。我们的教学,要实现从关注文章内容到关注语言表达形式的华丽转身。好的语言范式不仅需要积累,还需要迁移、运用。A案抓住文本“对比”的表达秘妙,适时进行迁移、运用。这是语文教改的方向,这个环节很有价值,但是如能在这个环节前面做些铺垫,把要求进行细化,把过程充分展开,就更有价值了。B案的字词教学非常重视方法的总结和提炼,我想,积累方法,执教者的意图肯定是为学生日后的迁移运用在做准备。

二、AB两案的个性特点

1.路径不同。AB两案虽然确定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策略有许多共同之处,但采用的教学路径却不尽相同。A案采用的是板块式结构,通过“概括自然段的意思,整体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感受“给予”和“分享”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对比的构段方式,并尝试运用三个板块的设置,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迁移运用融在一起。B案的设计从对课题的质疑出发,从“字词集块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重点段、回环全文并扣题”几个板块完成了对“给予”的深度、多元解读。路径不同,但殊途同归。

2.侧重点不同。从两个教案呈现的情况看,A案侧重的是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不管是前面概括段意的逻辑思维训练,还是感受“分享”内涵的发散思维训练,还是最后抓对比,促迁移的举一反三的联想思维训练,执教者关注的是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注重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相机进行思维训练,力求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B案的教学侧重点是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不管是前面不惜花时着力展开的字词教学,还是通过抓重点段体会人物心情,感悟文章主旨,层层展开的过程训练,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的训练都立足基础,教得非常扎实。

诗歌鉴赏之 对比手法教案范文 篇4

教学目标

1、能鉴赏古诗词中的对比手法。

2、通过例题理解古典诗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

3、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

重难点:掌握高考诗歌鉴赏对比手法的答题方法。教学方法:梳理探究训练 教学过程

导入

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感情?请作简析。

《越中览古》一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

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

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一、知识结构梳理:(10分钟)

高考考纲

1、考纲要求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考点解释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形成强烈反差,从而突出主题或思想的一种表现手法。

设题方式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分析这首诗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赏析这首诗(词)对比的艺术特色。方法探寻

典例精析1: 阅读此诗,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观祈雨 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yè管弦。

采用对比的手法。(步骤一)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步骤二)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对朱门贵族的愤慨。(步骤三)

二、新知探究:(15分钟)

探究学习1: 请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答: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步骤一)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步骤二)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步骤三)

探究学习2:

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吴融的这首《华清宫》以小显大,通过华清宫中的细枝末节来揭露荒淫无道的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奢侈生活所加于人民的苦难,独具一格。

首句“四郊飞雪暗云端 ”,侧重写华清宫外的大雪。令人领略到宫外刺骨的寒意,给人一种凛冽感。

次句“惟此宫中落旋干”,笔锋由宫外转入宫内,写出了雪落宫苑迅速溶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写出了宫中之暖,与首句成为对照。

第三句“绿树碧帘相掩映”,具体而形象地刻画了宫中的融融春意。结句“无人知道外边寒 ”,写出了华清宫主人耽情声色,不以国事为重,不以民苦为忧的昏庸形象。

这首诗意境新颖,讽意含蓄,以宫内宫外冷暖的迥异形成鲜明对比,造成结构的错落、诗情的跌宕。

李约《过华清宫 》

首句就直斥玄宗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玄宗皇帝耽于享乐,追求淫逸,反把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

第二句用“一曲霓裳”一笔带过唐玄宗、杨贵妃二人沉醉于歌舞的享受生活。“四海兵”三字,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耽于享乐、追求淫逸所酿成的苦果: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盛唐走向了衰微。这与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君王以“万机”为轻,却以享乐为重,酿成亡国之大祸必在情理之中,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三、四两句是诗人目睹华清宫的景象:帝妃早已升天作古,只有四季“长生”的树木,见证了华清宫的兴衰。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答: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对照、映衬)手法。

第一首宫内宫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而两首诗体现的都是对玄宗皇帝沉迷声色而误国的讽刺与鞭挞。

三、方法总结,综合提高(5分钟)

点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

释运用(结合具体诗句,阐释诗句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评效果(具有什么样的效果,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题思路: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前几句写„ „,后几句写„ „。前后(或者两者)对比鲜明,反差强烈,深刻地揭示了(写出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表达了(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四、基础训练

(8分钟)

问:本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①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 的幌子。

答: 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五、练习作业:(2分钟)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读长恨辞

[宋]李觏gòu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倍沾襟”与“不动心”作对比,一代君王唐玄宗对于浴血奋战的将士之死并不动心,而对宠妃杨贵妃之死哀恸万分,两相对比,增加了对唐玄宗的批判与谴责的分量。

2、课外练习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后问题。

登科后

唐 • 孟郊

昔日龌龊①不足夸,今朝放荡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注释】

①龌龊wò chuò:指处境不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②放荡:自由自在,无所拘束。

思考:请你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诗歌作简要赏析。

【答案】①诗开头两句对比,将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与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对比,用“不足夸”“思无涯”直抒心情,表现了作者金榜题名后内心说不尽的畅快。

高考语文诗歌中的对比手法教案 篇5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诗歌中的对比表现手法的特点和效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讨论交流互动中学会鉴赏诗歌中对比表现手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对比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中事物的美丑好坏。

课型:复习课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对比表现手法的运用效果。

教学难点:对比和衬托的区别。

教学方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1、指名学生背诵王维的《观猎》(见《选修1》第4页)

2、让学生注意全诗的感情基调(豪放、高昂)

3、全班背诵《观猎》,提问学生诗歌是用什么手法表现这种感情基调的。

明确:用对比手法。

二、板书课题:诗歌中的对比手法

引导复习本学期所学的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情况。(5分钟)

1列举学生熟悉的对比诗句:

①、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强烈的爱憎感情。

②、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对“富人”和“贫苦人民”两种生活状态的鲜明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我们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中有那首诗与杜甫的这两句诗异曲同工。(让学生找出白居易的〈轻肥〉分析其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

2学生分析〈轻肥〉对比手法及表达效果,教师板书。

对比点:

宦官:豪奢--批判

百姓:人食人--同情

对比效果:爱憎分明,给人深刻、强烈的印象,感染力强。

明确: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通过对比得出结论。

3、提问:《选修1》中有哪些诗歌采用的对比表现手法是今昔对比的?效果如何?(5分钟)

(学生查找,并同桌之间讨论这样对比的效果如何)

[每组至少找一个,看那个组找比较多,而且要组员之间或同桌之间讨论它们的效果,然后请几个同学回答一下。点拨:今与昔的差距是如何?前后作者的感情怎么样?可以提其中一首如:《哀江头》让学生回忆诗歌的内容。]

明确:《哀江头》“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颜色。”,“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效果)--突出唐王朝的衰败和蕴涵诗人无尽的悲哀。”

《诉衷情》(陆游)“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效果)--鲜明强烈地抒发了诗人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感慨。”

《鹧鸪天》(辛弃疾)“过去--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埔胡,汉箭朝飞金仆姑。现在--春风不染白髭须,换得东家种树书。(效果)--突出壮志未酬而年岁老大的感慨。”

4、有一种常见的是乐与哀的对比。让学生找出《哀江头》(杜甫)中“乐与哀的对比”。明确:乐: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jiáo啮niè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哀: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效果)--突出唐王朝的衰败和蕴涵诗人无尽的悲哀。

5、学生分析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中的对比手法及表达效果,教师板书。

对比点:

① 今与昔

② 乐与愁

③ 他人与“我”

对比效果:更强烈的突出了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的主题。

三、小结(3分钟)

通过以上复习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归纳对比的特点、作用及赏析对比手法的方法。

对比的特点: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对照比较。(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归纳,教师板书)

对比的作用:主旨更突出,感受更深切,区别更鲜明。(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归纳,教师板书)

鉴赏方法:1、找准对比点。2、体会对比作用。(学生根据板书内容归纳,教师板书)

四、课堂练习一(10分钟)

问题:说出下列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讨论这样对比的效果如何?(课件一)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今与昔对比]上阕写去年元夜时的幸福欢乐,下阕写今年元夜时的苦闷伤感,对比鲜明,突出景物依旧而人的心情却不一样了,体现眼前的苦闷伤感。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乐与哀对比]“自古与我”的对比,“悲寂寥与胜春朝”的对比。效果--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

五、扩展练习二(10分钟)

1、仿照下面一段文字的句式特点,另写一段话(课件二)密蜂和蝴蝶虽然都在花间飞舞,但一个在创造,一个却在虚度。创造者奉献的是甜美的生活,虚度者留下的却是生活的垃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下面句子对出下联

扫千年旧习,六、解决难点:对比与衬托的区别。(5分钟)

例:(课件三)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提问: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对比:把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进行比较。(无主次之分,双方分量相等,不分主次,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

(居于次要地位,用来陪衬主体,突出主体,两者主次分明。)

从上述两种修辞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对比中对比双方并没有主次之分,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而衬托双方则有明显的主次之分,其主题表现则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英语诗歌对比评析 篇6

1.1“三美论”与“翻译三原则”的概念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中指出:译文要完全复写原作的思想,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性质相同, 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 (Tytler, 1907)

北京大学的许渊冲教授是我国著名翻译家, 堪称我国诗词翻译界功绩最为卓著的学者之一。许先生把文学翻译总结为“美化之艺术”, 即三美、三化、三之的艺术。其中“美”字取自鲁迅的“三美”论 (意美以感心, 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 , “化”字取自钱钟书的“化境”说, “之”字取自孔子的“知之” (理解) 、“好之” (喜欢) 、“乐之” (愉快) 。 (许渊冲, 2005:41) “三美”论为诗歌翻译提供了标准和指南, 认为诗歌翻译作为“美化之艺术”要再现原诗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 (王平, 2011) 意美要求译文的意义表达要通达;音美即译诗应该具有原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形美就是说译诗应保持形式上的美感。

1.2“三美论”与“翻译三原则”之间的关系与转换

通过对比分析,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与许渊冲的“三美论”有些许相似之处, 首先, “译文要完全复写原作的思想”与“译文的意义表达要通达” (意美) 相互呼应的, 译文只有在完全复写原作的思想的前提下, 才可以表达得通达, 零散的思想是无法实现通达的表达;只有译文意义表达通达了, 才能更好地复写原文的思想。两者是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其次,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性质相同”与“译诗应该具有原诗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音美) 也是如出一辙的, 风格和笔调说的就是节奏美和韵律美, 译诗要想实现节奏美和韵律美, 就必须和原诗保持一致的风格和笔调。最后, “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与“译诗应保持形式上的美感 (形美) ”也是互为补充的, 译文是否流畅, 主要就在于译诗与原诗转化过程中, 译诗与原诗在形式上的切合度。鉴于原文主要是诗歌一类的体裁, 非常讲究形式的感觉与节奏, 译文形式改动越大, 虽然意义可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是译文的流畅性就不如原文。因此, 译文想要拥有较高的流畅度, 在其实现较好的意义目的的同时, 其形式应该尽量向原文贴近。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作为鉴赏、评析诗歌翻译的主要理论根据, 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虽然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没有专门用于诗歌体裁的翻译, 但是对于诗歌翻译, “翻译三原则”也可以很好地与“三美论”进行补充、相互借鉴。

2“翻译三原则”指导下的诗歌翻译鉴赏

2.1 以崔颢的《黄鹤楼》为例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诗人崔颢游宦到了湖北武昌的黄鹤楼, 在黄鹤楼上远眺美好景色有感而作此诗, 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 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该诗一气呵成, 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原诗: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诗:

Yellow Crane Tower

The sage on yellow crane was gone amid clouds white.

To what avail is Yellow Crane Tower left here?

Once gone, the yellow crane will ne’er on earth alight;

Only white clouds still fl oat in vain from year to year.

By sunlit river trees can be count’d one by one;

On parrot Islet sweet green grass grows fast and thick.

Where is my native land beyond the setting sun?

The mist-veiled waves of River Han make me homesick.

(许渊冲译)

以上是该诗的原文及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相比之下, 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角度进行赏析:

2.1.1 复写原作的思想

从思想层面来看, 该诗的译文中使用了g o n e , never (ne’er) , in vain, homesick几个令人感到消沉抑郁的词汇, 因此全诗带有一种悲凉、凄惨的感觉。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 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 鹤去楼空, 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 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 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译文符合原作的中心思想。

2.1.2 风格笔调与原作相同

译文全篇起、承、转、合自然流畅, 没有一丝的斧凿痕迹, 前四句是叙述仙人乘鹤的传说, 写的是虚幻的场景, 后四句则是写实, 写眼前的所见, 抒发了个人的情怀, 将神话与眼前事物巧妙地融为一体, 目睹景物, 富含情韵, 译文的笔调飘逸清新, 一气贯通。译诗中多次出现疑问句式, 如:To what avail is Yellow Crane Tower left here? (此地空余黄鹤楼) Where is my native land beyond the setting sun? (日暮乡关何处是?) 将陈述句式转换为反问句式, 突出了作者的愁绪。译诗中还有多处景观, 如:Yellow crane tower, clouds white, sunlit river trees, parrot Islet, setting sun, mist-veiled waves和River Han, 集中体现了原文的风格:意境开阔, 气魄宏大, 激越高亢, 风景如画, 情真意切。

2.1.3 译文流畅程度

译诗大都采用直译的方法, 整体译诗的形式与原文相比变动不大, 所以读起来比较流畅, 译诗交错使用长短句, 保持了形式上的一种美感。原诗每句的结尾处都押韵, 楼 (ou) 、悠 (ou) 、洲 (ou) 和愁 (ou) , 译诗在选词上非常有讲究, 两两奇数句的尾韵一致, 两两偶数句的尾韵同样也一致, white对应alight, here对应year, thick对应homesick, 这样不仅读起来非常有节奏感, 而且还使得译文更加流畅。

2.2 以杜甫的《望岳》为例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 《望岳》一共三首诗歌。第一首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 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原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译诗:

Gazing on Mountain Tai

O peak of peaks, how high it stands!

One boundless green o’erspreads two States.

A marvel done by Nature’s hands.

O’er light and shade it dominates.

Clouds rise therefrom and lave my breast;

My eyes are strained to see birds fl eet.

Try to ascend the mountain’s crest:

It dwarfs all peaks under our feet.

(许渊冲译)

以上是该诗的原文及许渊冲先生的译文, 相比之下, 我们也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赏析:

2.2.1 复写原作的思想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 (735) , 诗人杜甫到洛阳应进士, 结果落第而归, 开元二十四年 (736) , 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了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 (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 该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分析可知, 该诗使用boundless和high赞美了泰山的雄伟的气势。dominate, marvel, dwarf和under our feet这四个词语的使用充分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决心, 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译诗很好地复写了原诗的思想, 给人以一种豪迈的感觉。

2.2.2 风格笔调与原作相同

杜甫的诗词风格多样, 以“沉郁顿挫”四字可以准确地概括出他的作品风格, 以沉郁为主, 兼有豪放的风格。gazing on, Nature’s hands和dwarfs all peaks这几个短语的使用, 就可以看出译诗风格以豪放为主, 也体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符合原作的风格。

杜甫诗歌笔调平淡而犀利, 原因在于当时的杜甫是“裘马颇轻狂”的, 译诗也要表现这种阔达的意境。

2.2.3 译文流畅程度

译文大都采用直译的方法, 所以, 整体译文的形式与原文相比变动不大, 所以读起来比较流畅。原诗每句的结尾处都押韵, 了 (iao) 、晓 (iao) 、鸟 (iao) 和小 (iao) , 译诗在选词上可谓煞费苦心, 前四句和最后四句的句末选词非常讲究, 译诗前四句句末都选取了以字母s结尾的单词, 译诗后四句全部都选取了以字母t结尾的单词, 这样就减少了句末读音的调整, 译文读起来显得押韵, 富有节奏感, 也增强了其流畅程度。

3结语

作为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翻译亦是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 只有优质的翻译才可以促进我国文化更好更快地“走出去”, 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是诗歌翻译的标准, 可以广泛用于诗歌赏析与批评, 对我国诗歌的翻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诗歌翻译还可以运用其他理论从其他角度进行赏析和批评, 翻译的批评与鉴赏是没有固定模式的, 是灵活可变的, 只要理论能够用于指导实践就是可行的。

摘要:一提到诗歌翻译及其理论, 我们首先就会想到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三美论”自提出以来, 一直被视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标准。但是笔者最近注意到, 英国翻译家泰特勒于1790年提出的“翻译三原则”与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可以互相作为借鉴和参考。本文就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和“三美论”的相似之处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见解, 并结合相关案例分析, 说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也可以作为诗歌翻译鉴赏的标准, 作为诗歌翻译鉴赏与评析的理论依据之一。

关键词:三美论,翻译三原则,诗歌翻译,鉴赏

参考文献

[2]王平.中国传统译论的美学特色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1.

上一篇:巡店督导工作计划下一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