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经济分析报告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白酒行业经济分析报告(精选8篇)

白酒行业经济分析报告 篇1

(一)原先非常看好白酒业发展的财团及业内领袖均对白酒的下一步发展持迷惘态度。除了业内的固有老大茅、五、剑因着品牌的强大还在过着富足的日子外,绝大部分的白酒企业仍在痛苦的深渊边挣扎。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职工能有一口饭吃,也为了地方的税收有一个好的回报,每个企业都在艰难地维持着。市场只有那么大(全国的白酒年销售额才500多个亿,总产量才近400万吨),而分食蛋糕的企业就有近4万家,这恐怕是任何一个行业都未曾有过的现象,更何况,行业前十名的年销售总额占据了整个行业的60%,你说剩下的份额要养活这么多人该怎么办?笔者在白酒业浸泡的这几年,随着市场的每年增长,以及曾经共同在市场上生存的兄弟品牌一个个销声匿迹,内心的那种伤楚真的是无以言表。我们一直在倡导“竞合”,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但现实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的崛起就意味着对方的倒下,白酒业之所以每年都在上演“一年甚至三个月喝倒一个品牌”的悲剧,就是因为大家都在争抢的是一个逐渐萎缩变小的“蛋糕”。

说是白酒走入了囚徒困境一点也不为过。每年诞生的大量新品牌犹如过客一样,人们尚未记住她的面孔就已再次沦为尘封的记忆了,曾经非常牛气的一些畅销品牌如今也雄风不再,日子举步维艰。那么白酒的囚徒困境究竟体现在那些方面?有些什么表象?以下是我们对白酒行业的分析:

1、增长乏力

对大多数白酒企业来说,白酒的增长越来越吃力。除了茅五剑等少数几家企业这几年仍在稳步上升外,其它的白酒企业不是生存都困难,就是市场已经全面萎缩,销量锐减,连那些曾经的白酒新秀也不例外;

2、利润锐减

表现好的企业,这几年通过产品结构调整,畅销产品涨价等手段,利润的回报倒还差强人意;而绝大部分企业因为竞争激烈,市场投入爆涨,利润变得越来越微薄;

3、酒民流失

目前的白酒消费人群越来越少,不是已经戒酒就是已经转向改喝啤酒或红酒去了,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酒民,更是啤酒的忠实消费者,而非白酒;

4、缺乏规划

白酒业可能是所有行业中最没有进入门槛的一个行业,随便三、五个人,搬几张桌子就可注册成立酒业公司,然后搞一个所谓的品牌就可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圈钱。中国土地辽阔,又处在“十亿人民九亿商”的全民经商阶段,虽然大家越来越精明,但只要你还想做生意、还在做着发财的美梦,就不怕你不上套。于是被骗过一次或套过一次的经销商在骗子换了一副行头后又再一次栽在骗子的脚底下,白酒业的缺乏远景规划及行业规划由此可见一般;

5、营销无术

白酒业的从业人员都不是什么高智商的人,但就是这些等待提升的人,却在给最有身份地位的人提供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白酒业的营销也是唯一需要在最具中国特色的、最让人头疼的酒店和商超同时进行的行业。一个酒店可以就单个品牌收取几百万的专场费用,更不用说那些几万元一个酒店一个单品的进场费了,这些白酒行业创造的“营销奇迹”就算载入史册也不为过吧?但白酒业的营销人士所创造的这些营销术正越来越把自己拖向死胡同,在给别人提高进入门槛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死亡的绞刑架。毕竟能够真正像王国春那样玩弄资本的人还是极少数!

6、生既是死

白酒的新品推出速度可能是所有行业中最快的,也是推出数量最多的,但白酒的新生产品(品牌)也可能是所有行业中死亡速度最快的,许多产品的诞生日也就是它的死亡日。为什么?没有经销商接招,自己又没有市场推广费用,做不了市场或就算去做也明知道是亏的,干吗还要赔更多呢?贵为白酒业之首的五粮液每年都有那么多新产品自动走向死亡,就更不要说那些籍籍无名之辈了。

7、资本萎缩

一、两年业外资本大量涌向白酒业,以至媒体惊呼:白酒业的破局时代到来了!时至今日,随着德隆系的悄无声息、宝丰的经营乏力、万基的放慢收购步伐,无不显示着曾经一度被资本盯上的白酒业正在慢慢淡出资本的视线。资本的本性就是逐利,如果砸入重金而劳而无功的话,资本是没有耐心等待的,尤其是现如今的中国式资本,你要它像国外的资本那样做个三五年甚至十年规划回报期简直是在听天书。不说业外资本了,就是业内的白酒重组和收购大战不也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了吗?

8、迷失未来

从以前的广告营销所倡导的大流通模式到小糊涂仙崛起后所流行的死盯终端战术,以及目前又回归到军阀混战时代的区域精耕模式,白酒业一直无法找到自己所要真正追随的方向。其实,每一种模式都有他的优劣,而我们总是向那些屹立潮头的人看齐,总是疲于自己的奔波中迷失了所要真正走的路。诸位只要看看那些总在追随流行的人,其最终结果就是被流行抛弃,被打回到应有的原形;大凡伟大的企业总是制造流行的高手,潮流被他所掌握,他自然就成了未来的主宰者。白酒业是否已打回原形?这种征兆已越来越明显;

有人也许要说,你这么一讲,白酒就没必要去沾边了,做白酒的人也不要再做下去了,看不到希望的行业还呆它干啥呢?千万别这么想,纵使它有千般不是万般错,我们也得坚持下去。所谓潮起潮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白酒业的发展正因为遇到了瓶颈,我们这些做白酒的才更有必要呆下去,我们可不能像资本那样搞胜利大逃亡,毕竟这是我们自己以前自愿选择的行业,我们有义务帮助行业走出困境,有责任让这个行业重新焕发新春,让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人才重回行业。对于白酒业目前所碰到的一些发展瓶颈,笔者本人从自身的角度结合从业经验试做如下分析和释疑:

1、存优去劣,调整产品结构

白酒业的利润下滑除了国家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之外,也与白酒业的无序竞争有关。国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我们大量的白酒品牌的价格在不断跳水,人为减少自己的利润。白酒这种东西毕竟不象啤酒,不会因为物美价廉而多喝上两瓶,人的酒量只有那么大,尤其是喝白酒,你把价格搞得跟啤酒似的,这不是自断财路、自损利润又是什么呢?所以,企业中的高附加值产品一定要逐步提高,有些该舍弃的产品就一定要舍弃,给自己多留一点利润就给了自己多一份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有人也许会说,那市场被竞争产品占去了该怎么办?很好办,你这边在赚钱,他那边在亏本,看他能坚持多久,拖也会拖死他。业内的这种例子太多了,只追求市场占有率而不考虑利润的企业目前不是在等死就是已经从行业里面消失了;

2、风物宜长放眼量

每个企业都应该做好自己的规划,你是打算做区域精耕式的地头蛇还是想做一统江山的霸主?你的目标制定后是否有分目标让你的员工实实在在够得着,而不是划一张蓝图用来给人看看而已。一个没有远景规划的企业是注定做不大的,因为市场的变化实在太快,没有超前的眼光就架奴不了市场的发展,把握不住市场的脉搏。为什么说伟大的企业他能够看到三五年以后的事情,而绝大多数的企业却连明年的事情都看不到?就是因为缺乏远景规划的缘故;

3、学会制订规则

三流企业做市场,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谁是游戏规则的制订者谁就能主宰这个游戏的发展趋势,白酒业的规则是谁制订出来的?是政府、是行业协会。是谁在影响标准的制订者?是那些能够提供标准的人和企业!所以,规则是对每一个人和企业开放的,并不是哪一个人坐在家里闭门造车造出来的。更何况白酒业的标准还有很多种,譬如喝酒的标准、品酒的标准、调酒的标准、香型的标准、酒量的标准等等不一而足;

4、创新营销

白酒业的营销手段花样之多可能是其它行业所不能比拟的,但白酒的营销手段之低级也可能是其他行业少有的。白酒营销的最大弊端就是喜欢跟风,一旦哪个品牌因为某种手段的使用而略有收获,其它品牌就会以更过份的同一种手段跟进,不把这种方式用穿它就决不收兵,于是在白酒品质同质化的同时营销手段也变得雷同,这才滋生了酒店门槛的日益高涨,广告费用的无效投放。其实,白酒目前的营销还指望那种一炮走红、一招致胜,不是骗子的妄语,就是策划家的谎言!如何创新营销?只有从消费者本身身上做足文章,而且是目标消费者,并非所有意义上的消费者。手段方面以能感动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关心消费者去进行创新运做;

5、做好你的主打产品,学会集中投放

一个品牌必须对应一个主销产品,至于推出的其它产品都是为了强化这一主销产品服务的,是他的绿叶;如果产品老化,推出换代产品,那么换代产品也要成为这个品牌的对应产品,否则盲目淘汰旧有产品,就会让品牌迷失在消费者的视线里。而广告的集中投放原则、区域投放原则将是确保新品推广成功的必须附加条件。笔者曾多次撰文强调,与所有同类产品相比,广告投放的声音不是最大时还不如不投(如果你是想打广告圈钱而不是做市场那另当别论)!

6、讲战略而不是讲战术

真正能够把企业带到一个高度的肯定是战略上的成功,而不是战术上的成功。犹如剑术的高超境界最终是无剑一样,白酒业的发展不寻求战略上的突围,每天只是停留在战术上的沾沾自喜,也许不久的将来,白酒业就会真正迷失在自己的未来里。目前醒悟过来的企业除了茅、五、剑等一线品牌,二线品牌里可能就只看到金六福和口子窖了,但只有白酒业绝大多数的企业觉醒过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围;

囚徒困境也好,冲出樊笼也罢,都是一个人的两种不同心态。央视正在热播的《沧海百年》里有一段戏,大意是这样的:你眼前看到了什么(主人公被判了死刑在牢房里)?没有路、没有未来!你闭上眼睛看到了什么?漆黑一遍!你用心去看看到了什么?有路、有生活!路在哪里?路在自己的脚下!

白酒业的未来在哪里?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脚下!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二)白酒消费需求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很高的相关性,并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增加。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1961年世界含酒精饮料的年人均消费量为26.4升,之后一直稳步增加到1980年的34.9升,之后一直维持在这一水平。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上升为白酒消费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2002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近五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2.76%,农村居民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4.16%,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白酒消费。白酒销量由2005年的92.9万吨增至2009年的628.5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10%。2010年前三季度,白酒销量597.9万吨,同比增长率达到37.54%。若考虑价格增长因素,2004-2009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2.91%,2009年白酒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027.02亿元。盈利能力方面,2009年,白酒行业企业亏损率只有9.3%,在饮料酒几个主要行业中保持最低。

高档白酒市场环境相对较好

从白酒细分市场看,大致可分为三个细分市场:

1、高端产品(300元/瓶以上),如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泸州老窖特曲、水井坊等。

2、中端产品(80~300元/瓶),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端产品已经逐步成为日常消费的档位。

3、低端产品(80元/瓶以下),该细分市场消费数据相对较大,不过消费者承受能力或品牌意识相对较低,购买因素主要是价格、广告和终端推广。相对而言,高档白酒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议价能力强,面临的市场环境较优。

高档白酒消费者品牌意识非常强烈。由于名优品牌包含着历史、人文底蕴,同时代表了严格的食品质量控制水平,因此消费者对高档品牌具有很强的认可度和专一性。名优品牌对于高档白酒的重要性促使行业外资本主要通过介入原有名优白酒生产企业或买断名优白酒生产企业部分产品的方式进入白酒行业,很少从零起步重新塑造新的品牌。

而生产工艺又限制了高档白酒的产能扩张。高档白酒生产中的制曲、糖化发酵、陈化老熟等环节需要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条件,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带来的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适宜酿造中高档白酒的自然资源呈现逐渐稀缺态势,构成了中高档白酒行业的进入障碍。

这些客观上造成白酒行业具有明显的品牌效应,而高档白酒产能受到自然环境的严格限制,使其具有明显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与此同时,这部分产品主要用于礼品消费和商务消费,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较低,因此近年来尽管高端白酒一再提价,但市场仍维持增势。高端酒业生产企业议价能力强、转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能力较强,盈利能力能够得以保障。相对而言,低端酒业市场以自由竞争为主要特点,竞争较为激烈,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相应企业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偏弱。

白酒行业面临政策、消费习惯等方面的潜在威胁

虽然近几年白酒行业增速较快,且表现出一定的弱周期性。不过,下述因素仍对白酒行业构成一定负面影响:

1、产业政策。作为非必要消费品,国家对于白酒行业的政策导向是既扶持又限制,整体而言以总量控制为主、以税收和配套措施为辅,目的是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产品安全性,调控行业盈利空间。2005年,商务部颁布的《酒类流通管理办法》规范了酒类批发、零售、储运等经营活动,办法规定酒类经营者应当在固定地点贴标销售散装酒、禁止流动销售散装酒等;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等。2006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等,规范了白酒生产企业应在现有生产能力范围内采取措施升级改造,以满足产业结构优化、优胜劣汰、分类指导的要求,同时也做出了白酒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应在白酒生产企业原有土地上实施的规定。2006年,国家出台《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06年版)》,明确规定了白酒生产企业必须满足生产场所、生产设备、产品标准、检验设备等多方面条件。规模以上(即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白酒生产企业由国家质检总局审查发放该许可证。2009年9月27日,国家税务总局颁布《关于加强白酒消费税征收管理的通知》,届时尽管税率不变,但税基改变将使白酒纳税额提高一倍。整体来看,产业政策或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交通安全管理。近几年国家对于交通安全管理的力度明显加强。2009年8月以来,中国对酒后驾车实行严厉的惩罚措施。严惩醉酒驾车对酒类销售具有一定负面影响。

3、其他酒类和低酒精饮料对于白酒的替代。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目前出现了其他酒类和低酒精饮料对白酒的替代趋势,主要包括啤酒、葡萄酒、洋酒、黄酒、保健酒等。总体来看,各种酒类和低酒精饮料与白酒的市场竞争趋于激烈,将给白酒生产企业经营带来一定挑战。

白酒行业分析报告

(三)所属行业:白酒

报告来源:中投证券

研究员:张镭、柯海东

报告日期:****

投资评级:维持看好

主要观点:

白酒:控制价格过快增长是短期政令。由于通胀压力事关社会稳定,中央明确提出将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作为年内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发改委对白酒企业的政令指出“近期,尤其是上半年必须保持价格稳定。”因此,控制价格过快增长影响是短期的。已经提前涨价的企业今年业绩不受短期禁止涨价政令的冲击。

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老窖、茅台、洋河、古井贡、汾酒都已提过出厂价,今年业绩的增长不会受到影响。受到通胀影响,白酒提价已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焦点,提价时点、幅度、公告方式及解释已成为考验白酒企业公关能力,营销策略的重要一环,目前老窖表现较为出色,去年下半年以来两次提价均较为成功。产品结构升级已成为替代提价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已成为全国性及地产白酒企业替代提价的重要手段,如老窖在国窖 1573 的基础上开发了中国品味?国窖 1573、在普通特曲基础上开发年份特曲;洋河股份运作蓝色经典的思路就是在消费升级的不同阶段,分别主推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推动企业整体的吨酒收入;山西汾酒则在相继开发了 30 年、20 年、40 年青花汾酒。如此充分说明了实际上企业可以通过产品结构升级,补充完善产品线的手段替代提价。产品线向下延伸的白酒企业也不会受到影响。如酒鬼酒今年以来通过主推 200 元以下的中低档酒湘泉来完善产品线,将不会受到禁止涨价政令的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政府短期内禁止白酒涨价并未改变行业确定性增长,维持对行业的“看好”评级,如果个股股价因此利空下挫则为长期投资者带来买入良机。

投资建议:

啤酒:发改委约谈了华润、青岛、燕京、百威四大啤酒集团领导,在了解啤酒行业近期涨价情况及未来动态后,对啤酒企业受成本上升较多,适当提高部份产品价格表示理解。因此此次事件对啤酒行业的影响偏中性。葡萄酒、黄酒:行业协会指出,黄酒、葡萄酒行业也必须充分认识此事的重要性,必须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认为此举对葡萄酒行业的冲击也不会太大,因为过去 5 年,葡萄酒行业吨酒价格复合增速仅为 5.30%,增长更多的是来自于消费量的提升。对黄酒则在短期内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当前黄酒企业正欲效仿白酒企过去靠提价提升品牌价值刺激销量的做法,通过“品牌扩张价格提升”实现增长,短期禁止提价将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形成一定的冲击。

白酒行业经济分析报告 篇2

一、白酒制造业运行情况

(一)行业规模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较上年有所加快。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资产总计为1492.03亿元,同比增长19.63%,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6个百分点;企业数为1228个,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11个;从业人员年均人数为32.7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9万人。

(二)资本/劳动密集度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人均资产总额、单位产品销售收入、单位资产总额较上年有较大的提高。去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人均产品销售收入为43.06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37万元/人;人均资产总额为45.51万元/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23万元/人;单位产品销售收入为11497.58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739.77万元/单位;单位资产总额为12150.09万元/单位,比上年同期增加了821.62万元/单位。

(三)产销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产销情况良好,产销率总体较高。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工业总产值为1463.38亿元,同比增长29.8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1个百分点;累计工业销售产值为1389.94亿元,同比增长28.4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5个百分点;产销率为94.98%,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06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09.35亿元,同比增长31.48%,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 0.4 0个百分点。

(四)成本费用结构

2008年,由于原材料和劳动力等成本不断增加,我国白酒制造业的成本费用有所提高。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成本费用总额为1150.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83.76亿元。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成本为928.70亿元,同比增长33.86%,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12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成本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80.71%,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27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为131.58亿元,同比增长20.35%,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01个百分点,累计产品销售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11.44%,占比较上年同期增加了0.43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为80.26亿元,同比增长32.71%,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6.14个百分点,累计管理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6.98%,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04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为10.05亿元,同比增长21.29%,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83个百分点,累计财务费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重为0.87%,占比较上年同期减少了0.12个百分点。

(五)盈利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实现利润总体向好,亏损情况也不容乐观。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15亿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40亿元,同比增长49.72%,增速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1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10.26%,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74个百分点;亏损深度为2.36%,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24个百分点。

(六)盈利能力

2008年我国白酒制造业盈利能力总体较好,但毛利率同比下降。去年1~1 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毛利率为34.22%,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37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13.2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6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6.2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43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为12.50%,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9个百分点;净资产利润率为2 2.5 7%,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31个百分点。

二、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一)累计生产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产量保持了较为迅速的增长。去年1~12月,我国累计生产白酒569.34万吨,同比增长15.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4 1个百分点。

(二)月度生产情况

2008年10月,我国生产白酒51.29万吨,同比增长12.9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85个百分点。去年11月,我国生产白酒56.17万吨,同比增长16.7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7个百分点。12月,我国生产白酒68.75万吨,同比增长14.20%,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0个百分点。

三、重点地区行业运行情况

(一)重点地区行业运营状况

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其中,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贵州、河南、湖北,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524.89、154.86、100.70、87.73、77.99亿元,其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67.01%。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度比上年同期(68.71%)下降了1.70个百分点。去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94%,其中,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较快的是辽宁、云南、江西、福建、湖北等省(市、区),累计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72.98%、58.81%、57.90%、57.64%、56.2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04、28.87、27.96、27.70、26.31个百分点。

利润。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其中,累计利润总额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贵州、河南、山东、江苏,累计利润总额分别为64.97、62.30、11.76、9.73、7.23亿元,其累计利润总额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83.67%。累计利润总额集中度(CR5)比上年同期(82.52%)上升了1.15个百分点。

亏损面。2008年11月末, 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面为10.26%, 其中, 亏损面较大的有新疆、陕西、青海、甘肃、福建等省 (市、区) , 亏损面分别为50.00%、45.00%、33.33%、30.43%、25.00%, 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9.74、34.74、23.07、20.17、14.74个百分点。

亏损深度。2008年11月末,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深度为2.36%,其中,亏损深度较大的有陕西、天津、广西、云南、河北等省(市、区),亏损深度分别为38.12%、24.45%、22.86%、20.52%、18.82%,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76、22.09、20.50、18.16、16.46个百分点。

(二)重点地区产品生产情况

2008年我国白酒累计产量为569.34万吨,其中,累计产量前5个省(市、区)是四川、山东、河南、辽宁、湖北,累计产量分别为111.76、76.55、57.90、43.17、32.39万吨,其累计产量合计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56.52%。2008年,我国白酒累计产量同比增长为15.79%,其中,累计产量同比增长较快的地区是福建、湖北、广西、湖南、海南等省(市、区),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分别为117.27%、58.85%、57.33%、52.41%、45.10%,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0 1.4 8、43.06、41.54、36.62、29.31个百分点。

四、市场竞争状况

(一)企业规模结构

产品销售收入。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90亿元,同比增长29.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3.92亿元,同比增长24.2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8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5.6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47.73%,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10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30.42亿元,同比增长29.11%,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0.68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0.83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3.4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9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07.56亿元,同比增长41.3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6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1.38个百分点。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国的28.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04个百分点。

利润。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86.43亿元,同比增长36.7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47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1 3 3.7 8亿元,同比增长33.9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40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2.83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71.76%,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0.58个百分点;中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5.00亿元,同比增长30.0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5.01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77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3.41%,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9个百分点;小型企业累计利润总额为27.65亿元,同比增长60.8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2.15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4.02个百分点。累计利润总额占全国的14.83%,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2.37个百分点。

亏损企业亏损额。2008年1~11月,我国白酒制造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43999.20万元,同比增长49.72%,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06.15个百分点。其中:大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20621.40万元。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46.87%,占比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6.87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6 4 2 2.0 0万元,同比增长-34.5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33.93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84.2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14.60%,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7.8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为16955.80万元,同比增长-13.39%,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了5.34个百分点,增幅比行业平均水平低63.1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累计亏损额占全国的38.54%,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9.03个百分点。

五、白酒制造行业热点

(一)部分酒类生产技术被限制出口

为规范我国技术出口管理,引导企业的技术出口行为,商务部、科技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其中限制出口技术内容包括茅台酒生产工艺等酒类生产技术,于2008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该《目录》是在2001年12月发布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务院各部委、各行业协会和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的修订建议,经百余位技术和贸易专家多次评审,并经中国工程院专家审定后确定的。《目录》共列入技术150项,涵盖了农、林、畜牧、渔业、纺织、化学原料及饮料制造业、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等34个行业。其中,禁止出口技术33项,限制出口技术117项。根据《对外贸易法》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列入《目录》的禁止类技术不允许出口,限制类技术实行许可证管理。《目录》实施,对规范技术出口管理、引导企业技术出口行为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而饮料生产技术在最新公布的《目录》中被列入限制出口部分,其控制要点包括:非酒精饮料生产技术,酒精饮料生产技术两部分。被限制的酒精饮料生产技术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勾兑调味川酒技术、茅台酒的生产工艺、黄酒生产制曲、酒药生产工艺技术等内容。

(二)浓香型白酒标准化进程加快,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分会成立

2008年12月26日,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一次委员大会在五粮液集团总部召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四川技术监督局、宜宾市政府、五粮液集团、剑南春集团等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目前,浓香型白酒已成为我国产量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白酒主体酒种。2007年,全国白酒产量达到493.95万千升,其中70%以上为浓香型白酒。在出口方面,浓香型白酒更是独领风骚,仅五粮液集团一家就占整个白酒行业出口量的90%以上。此次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的成立,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订“标准以企业为主导,面向国际竞争”宗旨的成果,是浓香型白酒行业发展的契机。全国白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由来自五粮液集团、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剑南春集团的25名委员组成,五粮液集团董事长王国春任主任委员,五粮液股份公司总经理陈林任秘书长。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浓香型白酒领域的国家标准制度修订工作。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将围绕食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技术安全、环境友好、工艺规范、健康绿色等目标系统地开展浓香型白酒标准的研究制定,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生产过程,起到规范产业行为、促进白酒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同时,提高浓香型白酒标准化水平,加快我国白酒标准国际化进程,进一步促进中国白酒走向国际市场。

(三)《食品安全法草案》出炉

行业分析:水泥、白酒、家电 篇3

投资要点:

1、水泥价格已经超季节性上涨。

2、水泥价格上涨态势有望延续。

华东水泥市场是全国的风向标,长三角地区水泥价格从3月中旬开始稳步上涨,目前江浙沪皖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已接近去年4季度反弹高点。4-5月份才到上半年旺季,今年1季度开局较好,价格表现好于过去十年平均水平;如果把十年平均水平等同于季节性变化,目前水泥价格已经超季节性上涨,和需求复苏年景波动幅度相当。全国其他主要区域价格也与华东趋势一致,全国均价已现上涨趋势,华北、西北等区域出现明显上涨。

虽然确认了目前水泥价格属于超季节性上涨,但是另外一个问题更重要,即这种上涨态势到底是短期的波动还是具备可持续性。我们认为水泥市场目前的上涨态势有望延续。首先不同于2012 年4季度反弹的“量缩价跌”,目前水泥行业表现为“量价齐升”,这种上涨的基础是有量的支撑,只要能继续放量,价格上涨将延续。而3月份正是由淡季步入旺季的过渡时段,之后4-5 月份是上半年的旺季,需求将继续环比改善,而目前水泥库存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后续涨价基础具备。

具体标的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供需关系较好的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新水泥、金隅股份。

白酒:估值便宜 反弹一触即发宏源证券

投资要点:

1、一线白酒兼有高分红和低估值双重支撑。

2、政策打击和渠道库存两大利空逐步释放。

经过前期大幅调整,一线酒动态估值再次回到10倍以内,二线酒在15倍附近,三线酒回到20倍以下,与食品股和医药板块等普遍20倍以上的估值相比,便宜是最大的投资理由;

政务需求在断崖式下跌后已基本归零,即使有进一步反腐政策出台,对高档酒需求的打击已经不大,市场也已对政务需求萎缩充分预期。反而行业人士将此视为白酒消费正常化的开始。茅台降价后,在一线城市也开始出现了商务和个人消费逐渐替代政务的趋势;

高档酒渠道库存问题也在逐步解决:茅台通过降价刺激销售已经将渠道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老窖通过回收渠道库存、取消对经销商销量考核等使得库存问题已经不是问题;五粮液也在通过加大费用支持、调整产品结构等方式积极解决库存问题;

继续强烈推荐白酒3+2组合,推荐茅台+汾酒+青稞酒+金种子+老白干酒。白酒优质公司业绩不会出现负增长,基本面利空也在逐步兑现及消化。目前估值够便宜、股价下跌空间有限,我们建议继续买入,仍能期待不菲的绝对和相对收益。

家电:数据支持 旺季可期渤海证券

投资要点:

1、一季度销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五一备货和补贴政策临近退出是近期的看点。

行业运行情况。洗衣机:出口情况不佳拖累了2月销量,2月总销量401万台,同比下滑0.3%。从1-2月的合计数据看,销量共计909万台,同比下降了1.3%,其中内销表现较好,同比正增4.5%。

冰箱:受春节影响2月冰箱排产较小,产量同比下滑两成,销量略超预期,同比增加2.1%。从1-2月整体数据看,总销量达1092万台,同比增长5%。

彩电:2月彩电总销量668万台,同比增长近两成,主要受益于内销的快速增长,内销347万台,同比增速近五成。

尽管冰洗数据复苏力度不及空调,但是复苏趋势不变。随着五一备货期的到来以及节能补贴政策退出效应的影响,我们预计3、4月空调、冰箱和彩电的销量数据将继续向好。

个股方面仍以业绩稳健或业绩有望出现拐点为投资主线,白电建议关注美的电器(当前股价距离换股价仍有一定的空间),小天鹅A(调整转型后洗衣机业务增速较快),合肥三洋(1-2月洗衣机销量增速近两成,获得荣事达商标使用权后重新布局渠道业绩有望改善);黑电继续关注海信电器(受益于大尺寸产品结构的调整);厨电建议关注老板电器(定位高端,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华帝股份(收购百得厨卫后发挥协同效应,进军厨电一体化)。

电子:重点关注安全边际华泰证券

投资要点:

1、新一轮估值切换的时间窗口开启。

2、目前首要考虑安全边际。

4月份,是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年报集中披露的时间窗口,因此,这也是上市公司新一轮估值切换的时间窗口。在此期间,除了年度业绩增速外,高送转预期、2013年公司发展战略、一季报业绩预告等都将是影响股价短期走势的重要因素。在业绩地雷、高送转预期不能如期兑现等因素的刺激下,股价具有大幅回调的可能性,而这也是我们进行战略性建仓的良好时点;从这个角度上讲,股价波动之后股价将逐步向基本面回归。

子行业方面,首先,由于触摸屏市场的供需情况可能会在下半年出现反转,对于前期涨幅过大的个股应该保持谨慎;其次,LED照明市场的需求显著好于2012年,在板块整体回调之后,估值优势凸显,向上空间显现;第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产业链上的结构件的投资机会还未结束,终端厂商新产品发布以及出货量情况还将对产业链个股形成显著刺激作用。总体而言,站在现在的时点,安全边际是我们考虑的首要问题,建议关注的标的:德豪润达(002005)、聚飞光电( 300303)、安洁科技(002635)、锦富新材(300128)。

白酒行业税收筹划分析 篇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迎来了市场经济的春天,很多人下海经商并取得辉煌的成绩,与此同时我国的经济也在不断地发展,许多企业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再加上金钱的吸引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商家都想方设法的提高利润。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并不理想,再加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公款消费的政策,使得白酒的销量大大下降。2009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并开始实施,白酒生产企业在生产白酒并出厂的环节要进行复合计税,即缴纳从价计征的 20%和从量计征的每斤0.5 元的白酒消费税,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白酒行业而言,如何进行税收筹划来提高企业的利益成为许多白酒企业最重视的问题之一。

一、我国白酒行业税收筹划

1.白酒行业税收筹划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如何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成为他们的主要经营目标之一。每一个企业都采取多种途径来提高企业的利润,其中税收筹划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合法的情况下,设定方案从而达到降低税收负担的目的。税收筹划的目的是:1.减轻税收负担,税收筹划首先要帮助纳税人减轻税负,这是税收筹划方案的最高目标。直接减轻税收负担是企业税收筹划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2.实现涉税零风险,所谓涉税零风险,是指纳税人账目清楚,纳税申报正确,缴纳税款及时、足额,不会出现任何关于税收方面的处罚,即在税收方面没有任何风险,或风险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一种状态。实现涉税零风险是税收筹划方案的最低目标,而实现最低目标是实现最高目标的基础。纳税人纳税,首先要做到合法,在涉税上不出现法律风险;其次,才是在合法的基础上运用各种筹划方法,实现最轻税负。3.获取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纳税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当期应该缴纳的税款延缓到以后缴纳,从而获得资金的时间价值,这是税收筹划目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4.提高自身经济利益,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使总体的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不仅仅是少缴税款。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应该从长远来看。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应服从企业的长远目标,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相当长的时段里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5.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必不可少的一环,借以从依法纳税的角度对权力和权利的失衡进行调整,以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

税收筹划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纳税最小化”,后是“税后收益最大化”。白酒行业的纳税税负相对而言是较重的,它不仅要缴纳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税金及附加等税费,还要缴纳较高的消费税。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并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里面提到白酒的生产企业和单位在生产白酒的环节要进行复合计税,也就是说要缴纳从价计征的20%和从量计征的每斤0.5 元的白酒消费税,这样无疑加大了白酒企业的税负,因此税务筹划对于白酒行业的企业显得更加重要。

2.白酒行业税收筹划的路径

企业的税收筹划是合法的在合理范围内有目的地减少税收负担,提高企业的利润,在设定企业的税收筹划的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能够降低和避免税收的方法有哪些,影响企业应纳税额的因素有:应税行为、纳税义务的时间、涉及的税种、税率、有无优惠政策等。

(1)产业结构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是指纳税人在综合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调整企业的经营结构,从而在国家政策方面获得支持,最终达到降低税收成本的目的。这样就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取先机,达到降低税收,提高利润的目的。

(2)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手段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采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方式包括:免税减税、税率差异、扣除技术、税收抵免、退税、弥补亏损等。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1.区域性税收优惠;2.行业性税收倾斜政策;3.减免税政策的制定;4.进口商品征税的返还和抵扣。

(3)转嫁税负

税负转嫁是以价格分解原理为依据,采取某些途径来让对方为自己承担应缴纳的税款,例如将企业应缴纳的税款包含到销售价格中去,从而使税负转嫁给消费者承担。

(4)采取递延纳税

企业申请递延纳税可以将递延的那部分税款看做是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这样就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方便企业资金的周转,同时还节约了利息支出。此外,若是遇到通货膨胀时期,资金贬值,这样就可以看做是减少了应缴纳的税款金额。国家并没有硬性规定企业递延纳税的标准,而是给予了企业自由选择权,因此企业在决定是否递延纳税时应充分考虑企业和市场以及经济目前和未来的情况,并努力对未来做出准确的预测,从而做出明智的决定。

(5)准确找到切入口

税法是由征税人、纳税义务人、税目、税率、计税依据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在不同的行业、产业中是有差异的,因此,白酒行业可以利用这些差异,利用合法合理的途径来进行税收筹划。

A.征税方法和税率的差异

企业在设立时就应根据征税方法和税率的不同对自己的角色做出合适的定位,例如增值税的纳税人要按其规模不同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者计税税率也有差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的规模和企业经营目标来给自己定位。

B.税基和税率的差异

计税基础和计税税率都对税收有影响,倘若在?税税率不变的基础上来对税基进行调整,税基的大小对纳税人的纳税负担有着直接的影响。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免税额、税前扣除、税前还贷等方式,引导纳税人行为,体现国家政策。倘若在税率不变的情况下,税基增加,收入也会随之增加;缩小税基,减少收入。企业可以根据情况来适当的调整税基从而达到减少所缴纳的税费从而实现提高利润的目的。所缴纳税额的另一个影响因素是税率,不同的税目,不同的征税依据,不同的税种的税率都是有差异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的不同来进行税收筹划,调整税率,从而达到调整纳税额,提高利润的目的。

二、总结

白酒行业经济分析报告 篇5

一、白酒的市场供给

中国白酒的产量经历了一个典型的波峰。从1992年开始,白酒产量持续走高,1996年达到了最高峰,801.3万吨,其后开始走低。1998年开始大幅度滑坡,估计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下去,2001年白酒产量420.19万吨。预计2002年白酒产量肯定会有小幅度下降,稳定在400万吨左右。未来3-5年中国白酒产量会保持在350万吨-400万吨之间。

2001年全国白酒420.19产量万吨.比2000年减产55.92万吨,下降11.75%。全国有24个省、市、自治区同比下降,其中山东下降12.31%.四川下降6.66%.安徽下降21.76%.河南下降18.06%,河北下降23.71%,广东下降7.86%.辽宁下降5.10%,湖北下降2.05%。仅2个省销有增长,江苏增长2.36%.广西增长3.9%。

二、白酒的市场需求状况

白酒需求总体上呈现萎缩局面。主要原因是: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替代产品的快速增长,既作为白酒替代产品的啤酒、葡萄酒、软饮料快速增长,从而限制了白酒的扩张边界;消费群体的减少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企改革的影响等等。但是,中国白酒是蕴涵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的产品,在人们日常消费中具有着不可替代性的产品。

三、国家调税对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影响

从2000-2001连续两年月度产量曲线图来看,1-7月2000年和2001年的月度产量差别不大,从8月白酒销售的黄金时期开始,有了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国家调节白酒税收 政策开始显现的结果。

泸州老窖、古井贡、皇台酒业、沱牌曲酒业绩出现滑坡,净利润分别较2000年减少72.93%、54.43%、92.75%、69.89%。相比之下,只有湘酒鬼和五粮液的净利润有一定增长,分别提高15.42%和5.64%。利润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白酒行业的市场竞争,并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

面对国家的税收政策,白酒企业开始寻找方式突围。主要的方式有:发展高档酒,提高白酒的销售价格,多元化发展,后向一体化如购买原酒车间,实现一体化经营,避免双重收费等等。

四、领先企业运行情况

2001年前三名领先企业依然是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他们的销售收入分别是81.9亿元、18.1亿元和13.0亿元。山西汾酒、湘酒鬼业绩上升较快。

五、白酒市场竞争状况

较低的进入门槛是白酒行业本身的竞争就十分的激烈。很多新的企业集团面对2001年中国白酒产业大调整的机会,开始进入白酒产业,如娃哈哈集团、红豆集团等,一些小型酒厂开始趁机崛起,白酒产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一些主要生产低档酒的知名大型白酒集团开始调整产品结构,向中高档白酒市场进军。四川全兴的水井坊、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四川沱牌的舍得酒、五粮液集团生产的国玉春酒开始逐步发力,原来的高档酒五粮液、茅台、剑南春三者垄断的格局即将打破。

2002已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白酒在一片沉寂中前行。上市公司业绩下降,外行大量涌进白酒行业,高端品牌的白酒越来越多,超高档的白酒也羞羞答答地走上舞台。

六、白酒重点地区市场状况

广东地区成为白酒消费市场新的亮点。“不在广东,就是在广东的路上”这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广东地区白酒年销售量在80万吨以上。广东人每年在酒方面的消费额超过100亿元,约占全国1/10强,每年喝掉各种酒190万吨。

七、白酒市场营销策略

白酒行业十大痼疾 篇6

一、行业导向迷茫的痼疾。

白酒的未来如何?白酒是中国传统的表达情感、张扬情绪的特殊商品,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时候,都有其消费的理由。几千年的中国酒文化,几个亿的酒民,可以说,白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一点来说,白酒的未来是美好的。但是,由于行业的落后,消费者消费观念的变化,在其他酒类的竞争压力下,白酒市场的格局正在逐渐地变化。例如苏州市场,的白酒销售在整体酒类消费中还能占有50%的比例,而,白酒销售在整体酒类消费中所占的分量不足30%。正是由于竞争格局的变化,众多的白酒业内人士对于白酒的行业导向迷茫了。白酒是夕阳产业,白酒是弱势产业的论调在白酒行业中盛行。在这样迷茫的行业导向下,众多的白酒企业寻找突围的策略――有的近亲繁殖,利用自身的资本、品牌的优势把品牌延伸到其他酒类,例如茅台进入葡萄酒、啤酒领域;有的掠夺市场,不断进行品牌克隆,让自己的品牌和外部的资源结合起来,强行占据了大量的市场空间;有的寻找酒类技术创新的路子,从白酒升级到保健酒、营养酒等等。

行业导向的迷茫的痼疾一直在白酒行业存在,并且因为低水平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亏损企业的退出而不断蔓延。于是,在白酒行业就形成了十分有戏剧性的一幕:围城困境,

越来越多的传统白酒生产企业不愿意从事品牌推广,心甘情愿地为人作嫁,成为众多外行、众多经销商的加工车间;越来越多的外行和经销商纷纷看中白酒行业的暴利,大举进入白酒行业。谁让白酒行业的门槛这么低呢?但是门槛低并不意味着前景美好,这是市场的规律。

从白酒生产企业的没落和外行进入白酒行业的喧嚣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白酒行业导向迷茫的痼疾。白酒是传统的,是蕴涵深厚文化的商品,只有清晰的行业导向,才能让这个行业健康成长――我们所指的成长不是量的增长,而是整个行业质的进步。这种进步的最后结果是竞争的有序,是市场的规范,是对消费者的负责。

二、企业战略短视的痼疾。

中国的企业经常谈到战略,但是在企业运营中却很少运用到战略。在白酒行业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更多的白酒企业通过战术来保持竞争优势,而在战略上的短视却是阻碍企业成长或者企业保持持久的竞争力的最大力量。白酒企业的战略短视体现在品牌塑造、市场建设、消费者沟通以及销售体系的建立上。

让白酒名企的决策者谈品牌塑造,除了说产品质量,就是说荣誉。在中国的市场上,质量是产品主导时代的核心武器,而荣誉则是成为品牌的重要包装物,于是众多的白酒企业在名酒的带领下,挖空心思地炮制荣誉,以为荣誉就是品牌的塑造。而忽略了品牌塑造的根本点:品牌价值。

众多的白酒名企没有完整的销售系统,没有市场建设,这是众人皆知的事实。他们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一年开个两次供货会议就好了,拿那么大的销售系统浪费钱啊!这是其一;第二,由于体制和地域偏僻的原因,这些名企也没有办法拥有专业化的销售队伍,没有人才,没有队伍,销售系统自然成为摆设,市场建设自然成为空话了。

我国白酒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篇7

一、白酒行业现状分析

(一) 白酒行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的白酒产量仅为10.8万吨, 到了1978年, 已达到143.74万吨, 比建国之初增长近15倍, 后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 白酒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但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和其他替代产品的发展, 在1996年, 我国白酒产量达到了历史顶峰值801.3万吨, 直至2004年, 我国白酒行业一直处于不断衰退状态。值得庆幸的是, 从2004年开始至今, 我国白酒行业一路稳步回升, 产量逐年增长, 幅度逐步递增, 如下图所示。但调查显示, 我国白酒行业里大中型企业占1.49%, 中型企业占8.90%, 小型企业占89.61%, 企业规模发展很不均衡。另外, 由于白酒是一个粮食消耗性产业, 与国家倡导的环境保护政策不太吻合, 国家可能会在产业政策上对白酒行业进行结构性限制与整合, 重新进行资源配置, 鼓励大中型白酒企业发展, 这对大多数中小白酒企业将会很不乐观。

(二) 白酒产量波动原因分析

我国白酒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国家政策的调整, 我国的酒行业从1949至1979年改革开放前实行的一直是计划经济的酒类专卖制度。1979年取消酒类专卖制度后, 白酒业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 对白酒行业的产业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手段进行的。近年来, 征收消费税、加大酒驾处罚力度等措施的大力实施也对白酒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国家不断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遏制或推动白酒行业的发展。

其次是替代产品的发展, 白酒作为一种酒类产品, 其替代产品主要有啤酒、葡萄酒和黄酒。白酒的发展与其替代产品的发展密切相关, 受其影响和制约, 形成此消彼长的关系。当白酒行业一片萧条时, 其替代产品却一副欣欣向荣之势;反之, 当白酒行业开始回暖, 其替代产品的发展便逐步放缓。最后是消费观念的影响,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健康”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特别是屡禁不止的假酒、毒酒事件, 更加提高了人们健康饮酒、喝安全酒、喝高档酒的意识。再加上保健酒、红酒及国外酒产品的逐渐兴起, 填充了原本单调的酒市场, 人们的消费观念慢慢发生了改变, 酒这一行里有句话:“啤酒做激情, 红酒做浪漫, 黄酒做营养, 白酒做文化。”因此, 渐渐的激情、浪漫、营养都有人追捧, 偏偏文化没人买单, 白酒的销量很快下降, 而啤酒和葡萄酒的销量连续走高。但近年来, 白酒产销量又开始回升, 这也可以看成是我国白酒文化的回归。

二、白酒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一) 从“品牌战”到“品类战”

中国的酒品牌是从建国后开始的, 国酒茅台, 周恩来总理亲点, 自然是中国白酒中的老大。中国的名酒特别是以前的老名酒基本上都是经过历史沉淀, 拥有真材实料的。例如以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为代表的川酒, 它们的产地自古就是酒幌连阴, 贵州茅台也是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酱香白酒的传奇。它们都有着优良的产地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酿造出货真价实让人称赞的口感, 这些也是酒品牌的后起之秀所无法企及的。

目前我国白酒企业的数量大约为37000多家, 其中大部分是小型企业, 我国白酒产品主要分为三类:首先是茅台、五粮液的第一集团。它们无疑是中国最具实力和号召力的两个白酒全国性品牌, 是中国白酒的标杆, 代表着中国白酒最高的水准, 难以超越。其次是以泸州老窖、洋河、郎酒等为代表的第二集团。它们一般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竞争相当激烈, 各品牌都想从第二集团脱颖而出, 成为继茅台、五粮液之后的第三品牌。最后, 是各个区域性的小酒厂。中国是白酒大国, 有不计其数的酒厂。这些酒厂大多都是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做地头蛇, 凭借地方保护抵抗外来品牌的攻击。

这三大集团内部各自激烈的竞争, 都想超越对手, 跻身前列。但白酒经营是门高深的学问, 是实力、品牌、文化的综合竞争, 现在中国的白酒市场还在持续的筛选, 好的品牌不断的完善, 而众多新的品牌也在迅速加入这一大家庭中, 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

(二) 其他酒类对白酒的冲击

尽管国内的白酒行业市场形势较好, 但也面临着重重的压力和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转变, 酒类消费也越来越多元化, 取消关税壁垒, 洋酒大量进入, 国内的啤酒、保健酒、黄酒、加上国际葡萄酒等都给白酒行业的扩张带来了压力, 不断蚕食着白酒的市场份额。

因此, 老百姓对白酒的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喜欢喝白酒的, 现在可能喜欢喝啤酒或葡萄酒;过去喜欢喝国产酒的, 现在可能改喝洋酒了。消费者对酒类消费偏好转移引起的白酒需求总量下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每年从国外流入72万箱左右的洋酒, 同时还有啤酒、果酒的替代, 使国产白酒在酒业消费中的比重日益下降。白酒是文化产品,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开放文化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侵蚀, 洋酒正在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逐步占有我国的高端酒类市场, 闻名世界的威士忌、白兰地就是凭借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在世界上拥有如此高的占有率的。而我们的文化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 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三、白酒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 高端白酒市场继续垄断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消费热情的高涨, 高端白酒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和高端品质受到了目标消费群体的推崇, 涨声一片, 迈入千元价位时代, 高端和超高端白酒市场竞争格局基本趋于稳定, 市场竞争进入“巨头”竞争阶段。2011年53度茅台曾经一度被炒至1980元每瓶, 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已经站稳千元价位, 水井坊的实力也不可小视。高端白酒市场已经形成了坚固的市场壁垒, 二线白酒要想在高端和超高端市场有所作为, 极为艰难。

由于白酒业属于传统行业, 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关, 每一种高端品牌的白酒除了具有优越的品质, 也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因此知名品牌一般也都是老品牌, 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这是仅靠技术和资金无法实现的。同时这些位于第一集团的企业具有经多年积累的渠道、品牌、生产能力、资金等全方位的优势, 这也是后来者很难突破的。并且人们心中拥有亘古不变的“越贵越好”的思想, 使得高档酒有比较稳定的消费群体, 成为逢年过节送礼的首选。据相关资料显示, 2010年五粮液、茅台、泸州老窖的销售额整个白酒行业销售额的百分比分别为39%、37%、7%。由此可见, 利润越来越向一些知名品牌集中, 而利润率最高的也正是那些高档白酒。

(二) 中高档酒竞争加剧, 低档酒销量减少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不断增长, 居民可支配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已不再是平民百姓的奢望, 相比以前, 消费者更趋向于购买中高档白酒, “喝少点, 喝好点”的中高档白酒已成为白酒消费主流。调查显示, 有32.5%的消费者选择20-40元的白酒, 38.7%的消费者选择40-60元的白酒, 18%的消费者选择60元以上的白酒。从2001年以来, 国家一系列针对白酒行业的扶优限劣税收政策的出台, 低档白酒已无利可图, 白酒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向更高层次发展, 抢占中高档白酒市场。同时, 由于长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 高档白酒在广大的消费者心目中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美誉度, 这使得他们对传统的名优高档白酒有着很强的忠诚度和消费持续性。

(三) 农村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人口有13亿, 其中农村人口占9亿, 这是个庞大的消费群体。由于民族传统的原因, 白酒在农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潜力巨大的市场。农牧民天生耿直憨厚和淳朴的品质与酒结下了浓厚的情谊, 短时期内要想让多数农村人口习惯于喝葡萄酒和其他一些果酒还不太现实。虽然农村的发展和城市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和习惯的不同, 其对白酒的消费反而比城市大, 目前大中型白酒企业已经开始逐步重视起农村市场的重要性及其消费潜力。

(四) 高度白酒仍唱主角

尽管白酒的低度化是未来高端白酒发展的趋势, 并且是中国白酒国际化、走进夜场和吸引年轻一代接受和传承的关键。但是, 到目前为止白酒行业龙头们仍然将主要力量集中于高度酒, 低度酒始终无法成为主流。一个原因是高度酒在酿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成本很高, 但口感较好, 香味较浓, 酒劲较足, 因此仍旧是宴请宾客、过节送礼的首选;另一个原因是低度白酒的“色不稳、香不够、味寡淡”的技术难题一直没有突破, 而且这种情况还将维持一定时期;同时, 低度酒更容易勾兑, 造假成分比较高, 不太受消费者青睐。

(五) 产销量上涨空间有限, 价格持续攀升

我国白酒行业经过多年发展, 现正逐渐步入成熟期。从2004年开始, 白酒产量稳步回升, 到2011年已突破100亿升。在整个酒行业, 由于酒饮料国内和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 整个白酒的销量已达到了动态平衡。除了受税收政策调整之外, 整个行业更加重视品牌的力量, 从追求产量向提高产值方向发展, 老名酒焕发了新生机, 众多区域品牌也在当地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白酒行业的各个品牌产品在茅台、五粮液的带动下均掀起了年复一年的涨价热潮, 2011年底相比年初涨价幅度甚至达到了30%。但作为一种刚性需求, 涨价并不会过于影响到人们的消费, 因此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四、结束语

食品:酒类行业首选白酒 篇8

2012年成都春季糖烟酒会成交金额211亿,再创历史新高。全国糖酒会由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主办,分别在春季和秋季举行,是观察食品饮料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据新华网报道,2012年春季糖烟酒会成交金额210.6亿,同比增长6.6%,其中酒类产品成交额达129.6亿,同比增长7.2%。成交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2011年白酒行业产量超越“十二五”规划目标,预计2012年收入超越“十二五”规划目标。2011年白酒行业产量达1025万吨,超越“十二五”末规划目标(960万吨),结合“十一五”期间20.6%的行业产量CAGR,我们判断2011-2015年行业产量CAGR约为10%,预计到2015年总产量约为1500万吨。2011年白酒行业收入为3474億,完成“十二五”末规划的目标4300亿的87%,结合“十一五”期间30.6%的行业收入CAGR,我们预计2012年行业收入在4500-5000亿一线。

酱酒、并购和提价将成为白酒行业未来的关注焦点。据相关规划,我们预计酱酒产能有望从“十一五”末的30多万吨提升到“十二五”末的近100万吨,2012年酱香型白酒行业收入增长可达40%。因2011年白酒企业可比统计家数增长幅度为2005年以来最小一年,结合其他成熟行业经验,白酒企业有可能步入到整合阶段,龙头企业望在此阶段受益。预计在终端价和一批价在4月将会逐步平稳的前提下,高端白酒提价通常在年底或次年初。

2月产量数据开始逐步回升。2月白酒产量增52.2%,啤酒增8.9%,葡萄酒增14.3%,液体乳增4.6%,速冻米面增17.1%。我们认为,因春节较早因素,2月增速较1月出现回暖,预计未来3个月增速将维持回升态势。

上一篇:音乐家介绍课件下一篇:行政执法文书清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