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校史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武汉大学校史(精选8篇)

武汉大学校史 篇1

南方医科大学是一所中国重点大学。北校区地处广州市风景秀丽的白云山东麓,南校区地处广州市东南(新会展中心附近),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愈百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是广东省一级园林式院校。

南方医科大学自从2004年改制以来,由原本的第一军医大学更名为南医大,但是校东门让然挂着叶剑英题词的第一军医大牌匾,可见南方医科大学各将校对军制的依依不舍。2005年3月更是将队制改成学院制,准确来说是学员队制,这是希望能向地方学校靠拢,活泼学园生活。在学风方面,秉承重点大学优良学风,自习室时常爆满,必须占位才能取得自习空间,考试前尤甚。学生工作方面,虽然对外宣称军事管理,但是不少行政管理层为了使南方医科大学更加充满活力纷纷放弃各种苛刻权力,对学生教育采取任由发展,伺机调整的战略,所以养成了学园学生尊校规敬师长的优良品德和各人自觉意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军校,能如此逐步舍弃传统却是难能可贵。

硬件建设方面,南方医科大学24层公寓楼男女生混编居住的形式,不仅反应了医学院校抛弃旧道德的决心,也表现出重点大学应有的气魄,与时俱进的信心。而作为国内少见的高层美形公寓楼,在设计方面也是颇花心思。宿舍允许学生安装空调,并且采取4人通过制,不但促进校内民主还能提高学生忍让和争取利益的能力,是培养社会性优势发展人才的重大举措。还有东区的红楼和食堂西面的研究生楼,也是环境幽雅,有着许多空室供学生活动的优质宿舍楼。教学楼分列9层,都安装国家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生活设备,而教学楼距宿舍楼仅仅2-7分钟路程,让学生和老师不需要浪费时间在无谓的步行上,从而经常可以看见上课期间同学们纷纭沓至,一片莘莘学子竞相聚的景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南方医科大学建成了以院士为龙头、博士后流动站为基地、药品研究基地为平台、重点实验室为支撑、优秀中青年人才为骨干的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生物高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四大优势学科群。

学科理、工、医、文、管、法、经济等7大领域,形成了以理工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热带医学、生物高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学科群。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和1个国家级中医药理基地,1个全军重点建设学科,9个全军重点实验室,1个涉外医疗中心,4个全军医学专科研究所,10个全军医学专科中心,拥有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5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南方医科大学有着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南方医科大学尤其注重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致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实施办学的开放化、国际化和规模化,积极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医学院、韩国培才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办学,建立了与海外著名大学交换学生的制度。充分发挥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医学工程等特色名牌专业的优势,并紧密围绕广东经济建设、卫生保障、科技发展的需求,以医学学科建设为重点,带动与医学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将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研究教学型多科性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全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云山珠水孕英才,巍巍学府写华章。2011年10月30日,诞生于抗美援朝烽火中的南方医科大学将迎来甲子华诞。届时学校将隆重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在此,谨向长期关心、支持南方医科大学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海内外校友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载磨砺奋进。1951年10月,学校诞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国南粤,风云万里,曾四迁校址,六易属制,七改校名,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一代代南医大人弘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秉承“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的校训,经过60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

依云山之崴岭,守麒麟之祥地。学校现有校本部、顺德2个校区,占地面积219.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4.88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学校现有17个学院、6所直属附属医院、3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5所教学医院、40个实践教学基地。在开设的26个本科专业中,有7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7个广东省特色专业,是国家首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7000多名,其中研究生3000多名,还有来自44个国家的600多名留学生。成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规模上万人。拥有3个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5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拥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师资队伍中,拥有两院院士3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8名,广东省教学名师6名,“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何梁何利奖”获得者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以及博士生导师334名、硕士生导师853名,先后有13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科学研究方面,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8项。在教育教学方面,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教材2部。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优秀奖1项。2007年,首次参加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一举夺得19个指标全优的骄人成绩。多年来,在校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和数学建模竞赛等全国性活动屡获佳绩。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和军队培养各类医学人才6万多人,涌现出了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模范”称号和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第三附属医院院长金大地、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疗惠侨科”称号的南方医院惠侨科和“雷锋式模范军医”称号的陈大新、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模范护士长”称号的杨丽、被南京军区授予“白求恩式的好军医”称号的温端生、2006全国大学生人物陈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前程似锦。60年来,南方医大人披荆斩棘,愈苦弥坚,一步步发展壮大。60年来,南方医大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一次次铸就辉煌。60周年校庆,是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凝心聚力的好机遇,是再创辉煌的新起点。2011年10月30日,这是南医大人共同期盼关注、引为自豪的历史性的时刻。我们热忱邀请海内外广大校友、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届时欢聚南医大,与我们一道共襄盛典,同谋未来。

特此公告,敬祈周知。

一、校训

博学笃行,尚德济世 校训释义

博学:取自宋代?张商英《素书》“博学切实,所以广知”。意为广博学识、丰富见闻、开阔胸襟、追求真理。广泛地猎取知识,保持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望,这是完善自身、发展自我的客观要求。笃行:取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意为坚定信念、持之以恒、脚踏实地、身体力行。不空谈,不浮躁,确立目标,切实而坚定地行动,这是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基本要求。

尚德:取自《左传?襄公二十四章》“德,国家之基也”。意为诚信为本、德行为先、修身敬业、求真求善。培养纯正的品行,诚恳的态度,良好的修养,高尚的道德,这是教书育人、立身社会的根本要求。济世:取自《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意为尊重生命、拯救疾苦、乐于奉献、创新拓取。锤炼精湛的医术,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这是传承医学、造就人才的最高要求。

二、校徽

南方医科大学校徽各设计元素说明 校徽整体呈盾牌形,由多元素巧妙组成,各设计元素内涵如下:

皇冠:皇冠在西方文化中是顶级水平的象征,校徽顶端用皇冠意指要把学校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多科性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

麒麟:校徽上方两只奋力攀登的麒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瑞兽,象征祥瑞、繁荣与昌盛,同时也含有南方医科大学坐落于麒麟岗的寓意。

木棉花:木棉花是广州市花,表达了南方医科大学地处广州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理优势,同时一朵盛放的木棉花,也象征了南方医科大学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持续发展的势头。

双蛇杖:双蛇杖可作为医学事业的象征,表达了学校的办学性质是以医科为主的多科性医科大学。飘带:波浪状的飘带寓义南方医科大学人具有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和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办学思路。橄榄枝与五星:两束相对的橄榄枝环抱在校徽两侧,既是军队的象征,也是人类健康、和平友好的象征。鲜红的五星表达出了建设一流医科大学的雄心。同时校徽通过橄榄枝与五星也表达了学校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历史沿革,以及学校发扬军队优良传统,建设一流大学的决心。南方医科大学:学校中文全称(毛体),体现了办学指导思想。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学校英文全称 1951:表达了学校于1951年建校的办学历史

盾牌:整个校徽为盾牌形,表达了学校甘作医疗卫士保卫人民生命与健康的理念。

三、校歌

校歌合唱|校歌伴奏

爱在南方

——南方医科大学校歌(歌词)作词:陈道斌 作曲:胡平绍 章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情比珠江水长,我们托起生命的希望。

白云山下麒麟岗,是我们神圣的殿堂。勇攀医学高峰,和谐春风伴随成长。博学笃行 尚德济世,生命责任在我们身上,明理诚信,勤俭自强,青春为理想闪光。爱在南方,科学发展指引方向,我们意气风发扬帆远航。

四、大学精神

诚信务实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 追求卓越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释义

“诚信务实”:诚信务实,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内在品质,体现了南方医大人诚信为本、脚踏实地的理念。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诚信务实的办学、治学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国家和军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治合格、业务过硬、品德优良的医学人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历经战场、市场的双重检阅,始终坚守诚信务实的理念,受到社会各界的颂扬。先后涌现出了以全国优秀教师钟世镇院士、姚开泰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典范,以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骆抗先教授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的典范,以“全军模范护士长”杨丽为代表的一大批医疗工作者的典范,以“雷锋式的模范军医”陈大新、“白求恩式的好军医”温端生、2006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十大人物陈强、2007年全国三好学生孙慧美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刚性气质,表达了南方医大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气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校从1951年至今,三迁校址、六变隶属、七易校名,从一所中学发展为全国重点大学。56年的风雨历程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历史。创建初期,学校边建校边教学,克服重重困难,为抗美援朝战争和军队卫生战线输送了1000余名优秀的医务干部。升为本科院校后,在从北国迁往南疆的过程中,尽管资金困难,却仍然不忘扩大规模,积极发展和完善重点学科及附属医院,并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院校。2004年8月,学校转制移交广东,在硬件建设上,与省内其他知名高校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我们没有气馁,而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负重前行,勇敢地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重重困难和严峻挑战,积极融入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

“敢为人先”:敢为人先,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傲然风骨,表现出南方医大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勇气。学校敢为天下先,一直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创造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许多第一。创办了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涉外医疗中心——惠侨楼,先后收治过81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多名海外患者。在全国率先走开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之路,构建了“一体两环”办学模式,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军队院校和全国高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研制出了国际上第一个SARS抗原检测试剂盒、第一台国产X刀和全国第一个国家I类新药心脏超声造影剂。钟世镇院士开辟了我国临床解剖学学科,被誉为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科的奠基人”;张汗承教授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泪液学的系统研究,创造了“泪液学”英文单词(Dacryology),被誉为“泪液学之父”;舒斯云教授在世界上首先发现了人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新区域,国际学术界将这一区域以她的姓氏命名,称之为“舒氏区”;尹炳生教授在世界上首先提出了头胸心电导联理论,被誉为心电学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并写入最权威的心电研究领域专著《心电学》,称为“尹氏导联”…… “追求卓越”:追求卓越,代表了南方医大精神的优秀品格,阐释了南方医大人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气势。“要做就做最好的”。研制的《医学通用题库》,经国家教育部和卫生部推荐,在全国50多家院校推广使用;开发的教务管理软件《军队院校学籍管理系统》,被指定为全军和武警院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在国际上首先解决了“磁共振系统T1加权成像的伪影问题”。国家科技部2004年底公布的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中,位居24名,在广东高校中位居第二,在全国医科大学中排名第三。《学报》是广东省唯一一家同时被三大国际权威医学情报检索机构(美国医学索引、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收录的学术期刊,2004年影响因子为0.538,在全国92家医科大学学报类中位列第二。从1993年广东省开展“南粤优秀研究生”评选活动以来,我校获奖率始终居广东省院校前列。在1988-1997年广东省公布英语四级通过率排名的十年中(1998年后不再公布排名),我校连续十年位居广东高校首位。2004年,我校学生代表团在广东省医学生急救理论和技能竞赛中,以比第二名高出40多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作为广东省唯一代表赴港参加粤、京、沪、台、港、澳六地的决赛并获得技术金奖。在2005-2007年,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 昨天,学校凭借“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今天,学校更需要继承和发扬“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去战胜诸多的困难和挑战。明天,“诚信务实、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神,仍然是我们继续前行、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

五、教风

品正 学高 敬业 爱生

六、学风

武汉大学校史 篇2

关键词:大学精神,团结,进步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内隐文化,反映了学校独有的价值取向,呈现了大学的品格,也是指导大学行为的基本信念、基本准则。在中国高等教育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不少大学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例如,北京大学以“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云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历程,是云南各族儿女在民族大家庭中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历程。“团结,进步”的精神,反映了云南民族大学独特的气质。

一、云南建立民族院校的特殊性

新中国成立初的云南,新社会的建设工作既与全国及其他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大局上有共性的方面,又在民族构成、发展差异和边疆地域等社会地理特征上存在着自身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民族众多,经过后来的民族识别确定为25个少数民族,还有为数不少的民族支系,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三分之一。各民族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不同,社会历史发展特点不同,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历史上,云南的民族问题及宗教问题、对外关系问题往往互相牵连,加上长期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民族心理隔阂很深。这就使社会关系中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甚至宗教矛盾和新中国成立初与国民党反动派及帝国主义的敌我矛盾异常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云南社会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复杂局面。二是不仅云南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落后于全国,省内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差距也异常明显。当时的云南,20多个民族同时分别处在原始公社制和从原始公社制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地主制等社会经济形态中,边疆地区的独龙、布朗、基诺、景颇、傈僳、怒、佤、德昂等族,以及部分拉祜、苗、瑶等民族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在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方面,1949年云南省各级各类在校生人数仅占全国人口的1.2%左右,文盲率占全国人口的85%以上,少数民族地区的文盲率则更高,一些民族还处在结绳记事的文化蒙昧状态。历代被视为“瘴疠之区”的云南,各种急慢性传染病猖獗,缺医少药的少数民族地区,治病只能祈求于鬼神。三是云南的边疆地域特征也与全国其他边疆地区不同而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或人烟稀少,或部分民族跨境而居的。首先,4千多公里的云南边境沿线存在着“三多”现象:边境县份多、边境民族和跨境民族多、接壤邻国多。云南有26个边境县,大多数少数民族分布于占全省面积四分之三的国境边沿一线和广大山区,有13个民族跨境而居,与缅甸、老挝、越南诸国毗邻接壤。其次,存在民族观念和宗教观念的跨境认同现象,极易因价值观念引发行动上的“跨境摇摆”行为。再次,1949年末撤退到西南的国民党残部退入缅甸国境,使中缅边界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对敌斗争的前沿,对敌斗争形势异常复杂严峻。当时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稳定边疆,疏通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加强对敌斗争,巩固边防;开展新政权建设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推进民主改革;发展生产,开展经济工作,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培养大批民族干部和民族工作者,而能历史性地承担这一需求的就是建立一所新型的民族院校。

1951年8月1日,云南民族学院宣告成立,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周保中兼任院长。周保中院长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筹办民族学院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毛主席的具体指示和共同纲领的民族政策,使之顺利、更有效地推行。因此,各族的学员在院中要树立团结、友爱、互助、互让,躬行实践和艰苦朴素的风气,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心全意为各民族人民服务。”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书记宋任穷在讲话中说:“民族学院是贯彻民族政策的组成部分,各族学员完成学习回去后,要努力为各民族人民服务,建设我们各民族人民幸福美好的大家庭。”

二、团结中的进步

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落后,文盲比率很高,有的民族还在靠结绳刻木记事、数豆计数。社会形态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领主社会、封建地主制社会,社会发育程度比内地落后一至几个世纪。在学院招收的第一期学员685人中,包含40多个民族(当时民族识别工作尚未进行,根据学员自报的民族称谓统计),不懂汉语或略懂汉语的学员占30%,初中文化水平学员占17.4%,高小文化水平学员占17.9%,初小文化水平学员占15.8%,文盲半文盲学员占35.4%。学员中大多第一次走出深山峡谷到昆明,由于生活不习惯,语言不通,对城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和不适应,有的学员或闹回家,或处处心存戒备,学校发的衣服不敢穿、发的用具不敢用。针对这些情况,学校领导和教师与学员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同娱乐,不但细致地做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还耐心地教学员生活常识。教师手把手地教学员折叠被子,甚至教学员刷牙、系鞋带。很多学员到了学校后才第一次理发、洗澡,第一次看病、打针。首次发生活补助费时,教师教学员认识票面,怎样用钱。每到节假日,教师带学员上街购物、游览。晚上教职工轮班到学员宿舍查铺。在领导和教职工无微不至的关心下,许多学员消除了戒备,安心学习。

针对学员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等情况,学校实施“三结合”(教师和学生结合,课堂和课外结合,个人苦学和小组互助结合),“四并举”(会读、会写、会听、会用并举),“五原则”(由简到繁、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由慢到快、由感性到理性)的学习方法。在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学员的思想觉悟和文化知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文盲半文盲学员经过刻苦学习已能读书看报,自己给亲人写信。“三结合”让师生在团结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为了做好民族上层的团结教育工作,1952 年7 月,根据云南省委指示增办了民族上层训练班,专门招收各民族上层人物(王子、头人、土司、山官等)。训练班的学员经过学习提高了政治觉悟,积极拥护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毕业后不少人在当地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这些上层人物利用与本民族人民群众天然联系的优势,积极协助当地党和政府,疏通民族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发挥了汉族干部不能替代的作用。

1953 年以后,内地民族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边疆地区随着民族关系的改善、社会秩序的稳定,民族内部的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各民族人民迫切要求民主改革。民族工作者马曜同志根据在德宏等少数民族村寨实地调查的结果,向省委建议:以景颇族为代表的九个少数民族,由于土地占有不集中,阶级分化不明显,不应当把土地改革当做一个革命运动阶段来进行,可以不重分土地,不划阶级,而是在国家的帮助下,通过发展经济文化,采取互助合作方式逐步完成某些环节的民主改革任务,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该建议被省委采纳,并经中央批准施行。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工作,云南民族学院的教学组织调整为三个部一个直属班。第一部专门培训协商土改区的干部(哈尼、傣、拉祜、藏、阿昌等民族);第二部专门培训直接过渡区干的部(傈僳、佤、景颇、布朗、怒、独龙等民族);第三部专门培训在边疆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和内地较先进民族的干部(彝、白、回、壮、纳西等民族);直属班仍培训民族上层人物。直接过渡的主要成绩:第一,彻底废除了部落酋长的山官制度;第二,淘汰了阻碍生产发展的原始部落残余;第三,提高了科学文化水平;第四,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之后以马曜为代表的一批云南民族工作者,深入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并陆续编写了20 多个民族史志稿,直接为少数民族编写史志,这在历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体现了民族平等,增强了民族团结,推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几十种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学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到一起,这在云南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神圣的使命,共同的目标,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各族学员亲如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一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一人生病,大家齐关心。各族学员之间形成了平等团结、互相尊重、友好合作的好风气。成千上万的云南各少数民族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就这样培养出来了,他们成了“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边疆建设者。“团结”不仅仅是泛指意义上的团结,而是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且涵盖了一种团体精神、合作精神。“进步”也不仅仅是学员、学校本身的进步,而由来自各地区学员的进步带动其家乡的进步,带动整个云南社会的进步。“因为团结,所以进步。”毋庸置疑,民族院校的建立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是祖国各民族团结友爱大家庭的缩影,也是宣传贯彻民族政策的重要阵地;民族院校的建立为民族地区的建设发展进步起到了不容置疑的推动作用。弹指一挥间,60 多年过去了,云南民族大学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成长、发展壮大,由一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所门类较为齐全,具有博士、硕士、本科、成人教育、外国留学生等多层次的综合性大学。成为云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和繁荣发展的象征。“团结进步”精神的发扬光大,将给云南民族大学带来更多的启迪。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大学55年[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

[2]云南民族大学60年[M].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高校校史馆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校史馆继承文化教育

一、高校德育的重要性

科学教育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大学的真正成就应该在于它使学生在可能,或者说它迫使学生至少在他一生中有一段时间完全献身于他个人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英国教育家纽曼也指出,大学不仅应教授精确的知识,还应该进行道德教育。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同学们影响颇大。同时,道德是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高校建立校史馆的意义

建立高校校史馆是当前高校一个颇具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校史馆作为学校的编年史,是以陈列学校发展历史、展示学校办学过程、理念和不同时代学校历史面貌的场馆;既是学校传统与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的舞台,又是对外宣传学校的重要窗口;既是学校大学精神的物化凝结,又是历史的传承,缅怀历史,启迪未来,文化积淀的平台;是学生德育与教育的生动素材和人文教育的基地。

校史馆,为我们展现了学校不平凡的历史,在校史的道路上,不全是平坦,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之境。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它凝聚着几代人的汗水与智慧,集结了优秀校友的风采,总结出一所学校的办学经验与成果,使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个性的精神内涵得以体现。任何一所高等学校,在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中,都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它是学校最宝贵的历史财富,是校园文化的溯源和载体,是学校精神的传承,是历史滋养了学校坚韧的根系。

三、佳木斯大学校史馆建设概况

合校前从1947年合江军区卫生学校的建立,到1949年佳木斯师范学校成立,到1959年佳木斯农业机械制造学校的建立,再到1985年佳木斯大学的建立。已走过了66年的风雨历程。

66年前,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盛夏,延安卫生队迁到佳木斯,在张闻天同志的关怀下,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卫生学校——合江军区卫生学校,为了适应解放战争的需要培养专业医护人员,这就是佳木斯医学院的前身。其前身分成五个时期,即合江军区卫生技术学校时期;合江省立卫生干部学校时期;松江省卫生学校时期;松江省医士学校时期;黑龙江省佳木斯医士学校时期。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东北解放区相继建立民主政权,佳木斯是合江省所在地。佳木斯民主政权先后接管佳木斯男子国高、佳木斯女子国高、佳木斯师道学校,于1946年5月4日合并成佳木斯联合中学。1949年8月松江省政府决定,设立佳木斯师范学校,隶属松江省教育厅。在佳木斯联合中学师范部基础上建立佳木斯师范学校。它是黑龙江省建校较早的一所师范学校,是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正规学校,是为了适应建国初期人民教育事業的迅速发展,解决教师之急需,承担着繁重的培养师资的任务。

1958年,在“大跃进”形式的推动下,中共合江地委和中共佳木斯市委根据合江地区是全省钢铁、机电工业重点地区之一,佳木斯市又是新兴工业城市的特点,为了全区工业企业的大发展和培养轧钢、机械、化工、电机等专业的人才,于1958年11月建立佳木斯工学院。

改革开放后,1985年,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佳木斯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各学校虽几经变迁,然自强不息,伴随共和国前进的步伐而成长壮大。1995年6月27日,国家教委正式批准佳木斯医学院、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佳木斯工学院和原佳木斯大学四所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佳木斯大学。校史馆兼有陈列和保护物品与资料的双重功能,在六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积累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些资料既有历史价值,也有文化价值。

实物文献是校史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撰写编研校史、大事记、年鉴等专题性材料提供了依据和凭证。在实物陈列和几十个展区、上百幅的图片中,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展现了学校的自立自强,不断奋斗的过程。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校史馆名师展区中,老师治学严谨的事迹比比皆是,记录着岁月的雕痕,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高度汇集了他们毕生的优秀成果,激发学生立志成才的雄心。

校史馆同时具有对外接待功能。独特的校史展览中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受,吸引八方宾朋。每年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各届校友回到母校,校史馆都是必到之处。此外,校史馆还承担了大量的接待领导嘉宾、外国友人、校外团体、社团、有意愿报考本校的高考生和家长等任务。校史馆也因此成为学校对外宣传交流的重要接待基地。

四、以校史馆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教育

高校校史馆是学校弘扬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在诸多高校教育的素材中,校史馆生动的展现了它的历史性与直观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对祖国与民族的深刻了解和热爱,培养他们勇于进取、开拓的精神,这是其他教育形式不能代替的。让学生把母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为校争光,载入校史,为以后的校友竖起榜样。

跻身于这个时代,感受到时代大潮的寒气逼来,知识的充实,实践的历练是学生正在经受或许在未来还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考验。大学生是国家宝贵人才资源,是国家重点培养的专门人才,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大学是一个蜕变的集中训练营。每一个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生活过,挫折过,感受过的人,犹如浩瀚海浪中的一抹浮萍,当终于搁浅在岸滩,已是饱经风霜,但又“脱胎换骨”。 学生使尽浑身解数,努力扮演着属于自己的独特角色。然而,角色的选择是一个人生的选择,它取决于你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导向。要在大学阶段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到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深入挖掘校史文化,充分发挥高校校史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对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3.

[2]石俊华.解读洪堡之高等教育思想[J].高校高职研究,2009.

[3]朱京凤.略论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德育教育[J].高教研究,2006.

[4]刘海峰.中国高校校史确定的原则与标准[J].中国高校研究,2004.

[5]杨海文.另一种校史:文化校史[J].大学教育科学,2007.

[6]许翠花.校史馆是教育资源的聚集地[J].兰台世界,20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史 篇4

一、序厅

(一)前言

(二)领导关怀:党和国家领导、省部级领导接见我校师生照片

(三)历史沿革(从1960年说起)

(四)历届领导(正职领导照片)、正副职领导任职时间表、现任(旧任)领导合影

(五)校训、校风、校歌(校风可放在原有馆名墙上,替换馆名)、主题墙

(六)进大门左侧三大屏风拟放置三个阶段校园风景照

大幅半身照片:竺可桢、涂长望。

二、第一阶段、初创磨砺时期(1960-1976)

1960年1月,教育部批复中国气象局关于创建气象高等院校的申请报告,“同意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中国气象局抽调内部大批领导干部和高级专业人才,吸收优秀毕业生参与学院的创建工作。全体师生员工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使学院办学条件大为改善。1963年5月14日,南京气象学院独立建院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气象事业输送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一)应运而生

历史 使命

1、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灾害频繁,70%以上自然灾害是气象灾害。2、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了自解放以来,中国气象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气象服务有了新的拓展,气象台站数量也有大幅增加。

3、气象系统急需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只有创办一所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的高校,才能满足这种迫切的社会面求。

4、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力不张,但尽快办学、尽快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成为许多科学家和中央气象局领导的共同愿望。

(二)筹建机构

1、筹建委员会机构设置

2、主要干部介绍

(三)名师云集

1、领导重视,师资高起点建设,师资来自不同系统,来自国内外不同地方

2、重点介绍如下九人:气象学家朱和周、冯秀藻、王鹏飞、顾均禧,还有欧阳海、田明远、谭丁、章基嘉、夏平等专业骨干。

3、蒋南翔弄来了很多名校毕业生。教育部分来了28个大学毕业生:专业课教师少,基础课教师多。不必点到人,可以对青年教师的严格要求,精心培养

师德建设

(四)艰苦建校

1、三次选址,终定盘城。

2、师生协力,艰苦建校。

(五)人才培养

1、重视教学,成立院教学改革委员会,领导管理全院教学活动。介绍教学改革委员会成员。

2、明确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确立“基础+能力”的培养模式,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适应中国气象行业发展的需要。举一二例

3、艰苦条件、严格要求、正确引导促进了“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学风、校风的形成。介绍罗漠院长题词。

4、师生关系亲密融洽。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深入教室、宿舍进行集体和个别辅导答疑,深入学生班级蹲点,与学生实行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重点介绍罗漠院长给学生(蒋伯仁)买鞋的故事-蒋昌华的文章、与罗漠院长来往书信。

美国名校师生比极低

社会评价:培养出一批优秀毕业生。深入台站的开始,全国气象系统开始认可南京气象学院。对后面学生教育有一个导向。

(六)科学研究

1、积极参与中央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下达的重大科学研究工作

2、在“天气预报方法”、“青藏铁路气象科考”、“军事气象”以及“农业气象和农业气候”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增加社会背景介绍;社会对学校的影响

总结办学经验:

1、起点高,2、要求严;

3、重师德,4、三、第二阶段 发展壮大时期(1977-1999)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学院招生随之恢复正常。1978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南京气象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国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改革开放,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机遇,快速恢复教学科研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适度扩大办学规模,改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开始了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转变,建立起了完整的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学位授予体系,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一)改革发展 1、1978年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南京气象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1992年,学校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全国气象部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制订了《南京气象学院综合改革方案》。改什么,解决了问题,取得什么效果 3、1997年基本实现了综合改革方案确定的目标,基本完成事业结构调整并建立起相应的运行机制,各项工作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4、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成为南京气象学院北京分院。

(二)学科专业建设 1、1977年学科专业状况(与系科建设联系起来)2、1999年学科专业状况(与系科建设联系起来)

3、本科专业增长直方图、学科拓展结构饼图 4、1978年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1981年首届研究生毕业,开始了为国家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历程 5、1993年博士点授权单位 6、1999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三)人才培养

1、恢复高考招生:77、78级学生入学

2、加强教学工作,注重教材建设,注重教学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

3、大力开展民族教育,为西藏、青海地区培养高级气象人才

4、开展在职培训与成人教育,积极服务中国气象事业

5、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两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获课程奖;学习先贤楷模章基嘉、学生先进典型赵东杰、吴军停等;开展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严格管理,与学生打成一片;学风端正,刻苦学习;曾庆存说,南气院培养学生好,数理基础扎实,肯学肯干,这与学风有关;)

脱离大学精神:1977年以来,我国天翻地覆变化,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思想转型,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社会大变化对我校的历史影响是什么?我们成绩是如何取得的?我们的大事要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学校的历史要映证社会发展的历史。

这一阶段传承了原来的校风,教师对学校的责任心与感情是别的学校老师没有的。现阶段与原来的阶段紧密相连。一遍好的教材至少要讲述10年以上,要让本校用外校用,反复用。

校风经过这个阶段,已经深入人心,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大学生综合测评,从定性到定量。84年开始,在江苏高教界推开。

(四)科学研究

1、针对中国气象事业实际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2、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3、大力开展学术交流(与港澳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4、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5、(五)师资队伍建设

1、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温局长带队论证。

2、注重教师培训,先后派出100多人到国外进修、攻读学位。

(六)境外交流与合作

1、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在我校设立

2、联合培养

3、国际合作

4、外籍教师、外籍学生交流

(七)条件保障

1、基本建设情况

2、实验室建设情况

3、占地面积及校园建筑面积变化情况

(八)党建

1、历届党员大会

2、党委工作评估 总结经验:狠抓学风、重视教学改革;思想政治工作;

四、第三阶段 继往开来时期(2000—)

2000年以来,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管理体制划转带来的新变化,主动服务中国气象事业,主动服务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扩大发展规模,深化内涵建设,确立办学目标,制定发展战略,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弘扬特色,争创一流,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开始迈入新的光辉历程。

(一)战略决策

1、管理体制转变

2、建立滨江学院

3、更名升格

4、局省共建

5、制定“十一五”规划

6、院系调整和学科优化

7、“四大战略”(合作办学图片加入,叙述内容)

8、目标定位:一流特色重点大学(叙述演变情况)

9、南京气象学院北京分院后变为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学生管理仍由我校承担。

(二)学科专业

1、学院、学科及本科专业表

2、研究生学位点增加情况图

3、气象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4、“学科特区”政策

5、省部级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局级重点学科

6、两个工程硕士点获批

(三)教学

(四)人才培养

1、“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学生培养“三个导向”(精英型、应用型、国际化)

2、教学管理(领导重视、教学工作大会、相关制度、教学改革方案、教学投入、实习基地建设等)

3、教学成果:名师、团队、教材、课程、项目

4、培养空军国防生

5、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辅导员队伍建设、爱心教育、社团活动、文化艺术、社会实践)

6、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科学文化竞赛、创业规划、就业工作“三个导向”)

7、体育教育(阳光体育、高水平运动队比赛成绩、举办第二届全国气象行业运动会及江苏省大学生运动会等多项赛事)

8、心理健康教育

9、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10、成教职教

11、社会各界在学校设立奖学金 实物展示:获奖证书、获奖教材,各科本校主编教材、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教学档案要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教学仪器、《一封家书》全四期

(五)科学研究

1、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召开科研工作大会,确立科研导向,建立科研奖励分配制度)

2、科研工作主动服务中国气象行业

3、大学科技园

4、校企研究院

5、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成就显著(开办阅江论坛,成立社科处,获得高级别项目,高水平奖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创办三份学术期刊:《大气科学学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理工版)》、《阅江学刊》

7、科技创新团队(主要介绍省级及省级以上)

8、重要科研成就(省部级以下获奖项目表)

9、学术交流活动(暑期学校)实物展示:获奖论文(论著)、专利证书、新办期刊创刊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为第一作者的学术专著、科研仪器

看过程

(六)师资队伍建设

1、党管人才(党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

2、“三双制”:(双院长、双系主任、双导师制)

3、实行“35岁以下教师博士化”工程

4、大力引进高水平领军人才(张大林、吴立广、曹杰、邹晓蕾等)

5、师资队伍变化情况(按职称、学历结构形成直方图)

6、重点介绍担任学校教授二级岗位的教师(请校领导决定是否展出、如何展出。)校级科研团队、优秀团队。(科研归科研,教学归教学)

7、省级以上培养工程(国家“千人计划”、国家“百千万工程”、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建设)

8、省级以上各种荣誉(教育部奖项2人,科技部聘任973专家1人,江苏省政府奖7人,中国气象学会奖1人)

9、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0、师德建设:向王鹏飞、罗哲贤学习实物展示:各种证书、奖状、奖牌等

(七)国际交流与国际教育

1、国际交流互访(出访,接待)

2、国际合作办学(展示合作大学的学校标识)

3、招收留学生(留学生数量、国籍,留学生学习与生活)

4、国际气象教育培训(简要介绍中心成立、培训期数、培训人数及相关国家数)实物展示:外事礼品等

(八)条件保障

1、新校区总体规划图

2、征地工作(征地规划,征地面积)

3、新校区建设工作(开工典礼,教学办公用房增加、学生宿舍面积增加)

4、图书馆建设

5、实验室建设

6、教学大楼及多媒体教室建设

7、体育场馆建设

8、校内生活设施全面改善(教职工活动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地下通道改造、校内交通车、食堂、中西校区水系、校园美化绿化等)

9、校外环境大幅改善(校门口宁六路设立平交道口;主校门口设立多个公交站点)实物展示:校园沙盘

(九)党建

1、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议事规则,管大事、促发展、保稳定;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

2、重大活动(“三讲”、先进性教育、党代会、党建考核、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决定、成效。

3、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培训:党校及分党校建设,学生党员发展数据,最佳党日活动,优秀基层党组织)

4、干部队伍建设(“三宽”视野选任干部,《光明日报》事迹介绍;选任方式创新:面试答辩和无领导小组面试;干部培训;发展战略研讨会)

5、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校领导信箱制度、登门看望制度;民主管理:教代会制度、教师座谈会制度、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与民主党派友好合作,共谋发展;反腐倡廉建设:全国获奖)

实物展示:党建制度汇编、党代会报告、党建考核报告、介绍干部工作的《光明日报》,及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获奖奖牌、证书等。

五、校友风采

(一)个人介绍(下面是一种分类介绍方式,但分类不尽合理;也可以按另一种方式:毕业时间先后。共25人,是否合适?怎样添加删除?)

1、院士:吴国雄、许健民、徐湘德、陈镜明(加拿大)

2、中国气象局正副局长:郑国光、许小峰、刘英金、矫梅燕、沈晓农

3、世界气象组织官员:颜宏、雷兆崇、王才芳

4、科技岗位精英:潘剑翔、卞林根、杨克明

5、全国劳模或杰出青年:覃国振、假拉

6、商界精英:李早航、朱云来

7、海外校友(按毕业时间排列):

81届:朱跃健、刘征宇、张明华、邹晓蕾、林振杰、82届:翁富忠、高炜

(二)集体介绍

1、首届毕业研究生的去向;

2、校友返校或毕业后欢聚的集体照片

3、校领导出访美、欧等国家时,与校友集体合影照

(三)平凡岗位中的平凡人介绍(天南海北各介绍几位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校友,重点介绍岗位,其次介绍人,目前人物不详)

1、甘肃、青海、西藏、新疆;

2、海南、广东、福建

3、云南、广西

4、黑龙江、吉林、内蒙

六、时光隧道

放置历届校友毕业照,尽可能找全,按时间排列。

七、尾厅

(一)名人题词

江南大学校史馆参观有感 篇5

校史馆参观有感

设计学院艺术设计xxxxx

今天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参观了位于我校图书馆一楼的校史馆,校史馆展区面积为760平方米,分为分“金陵典学”、“五秩乃达”、“群星璀璨”、“学海无涯”、“桃李芬芳”、“雨露甘霖”等六大部分,分别展示了江南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的1000多幅图片资料和250多件实物。

走进校史馆大厅,能看到学校历年的照片,从 1902年至今的100多年来,学校经历了风风雨雨,才走到今天这样的辉煌,经过近半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洗礼,江南大学走过了沧桑岁月,在几个专业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最吸引我的还是理解杰出校友的介绍,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洪平凡,邓鸿勋,季克良,王骏,吴仁祜等人。除此之外,我校还有众多其他著名校友。虽然他们与我们并不相识,但他们成功的例子无不激励着我们向着我们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执着奋斗。

其次,最能打动我的,是江南大学的校史展示,一张张照片,一件件精美的实物,让历史重现在我眼前。震撼,然后是深深的自豪!江南大学的前身是,是爱国实业家荣德生在1947年10月创办的一所私立大学,也是无锡近代唯一的一所包括文、理、农、工多学科的综合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江南大学奉命撤并,有关系科分别并入南京工学院、苏北农学院(今扬州大学)、苏南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等新建高校。1952年夏,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其数理系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苏南师范学院,组建江苏师范学院)。1952年江南大学食品工业系、南京大学食品工业系、浙江大学农化系以及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的有关学科合并组建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故在该领域有“网尽全国英豪,食品天下第一。”的美誉。1985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无锡大学的基础上批准创办新的江南大学。1996年和1997年夏,顺利通过中国轻工总会组织的“211工程”部门预审和立项 论证。1997年9月,中国轻工总会批准无锡轻工大学为国家“211工程”项目学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 的近百所高校之一。至此,我们江南大学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通过对校史馆的参观,我领悟到了 “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的真谛,理解了我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机制活校,服务名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更坚定了我对我校的信心,心中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我也领悟到了我校的大学精神、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传承了江大学子的孜孜不倦、笃学尚行的学风。

然而,震撼与自豪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责任感与压力。作为学校2012级新生,我2012年9月19日

设计学院艺术设计xxxxx

们一方面应该秉承江大人的优良传统,孜孜不倦,凝聚力量,勇攀高峰,而另一方面,作为90后的我们更应该以将自己培养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不断努力。所以我感到自己肩负重任,要为自己的未来,为江大的未来,为中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大学四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匆匆时间一晃而过。所以我们应该现在就做好一个详尽的计划与目标,否则很容易迷失方向,虚度光阴。对于我个人来说,专业课必然重要,但我同样希望自己能成为……<谈理想说计划>……最后,这次将的校史馆参观活动带给我的影响很大,应该说彻底把我从一个高中生蜕变成了大学生,让我领悟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更坚定了我的信心并为我指明了方向。

肩负使命与责任,带着理想与热情,再次出发!我为我是江大人而骄傲!

参观校史馆有感-北京理工大学 篇6

——北京理工大学

姓名 孙秋瑶

学号20083121

2011年5月27日下午4时,2008级13120801班的我们,参加了位于2号楼的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史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很宝贵的经历,在讲解员十分详细的讲解于我们的细细观摩之后,对于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也更加深爱我的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自1940年建校以来,经历了70余年的风风雨雨,几经搬迁,数次更名,多次迁址,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都坚持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而且学校自身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也终于在1995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高校之一,2000年,进入国家“985工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行列。

这次参观校史馆,让我知道了很多很多以前不曾意识到的事情,在以前的基础上,更加以我的学校为自豪,为她骄傲。校址从延安到张家口,再到柏岭,再几经迁徙,几经周折,终于到了北京。校名也由自然科学院改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再更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之后与好几所大学合并,共建,成为了北京工业学院,最后,终于在1988年四月,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直到今日。办学状况也越来越好,从1940年初,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的坚苦办学,到后来渐渐好转,还得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的大力支持,加之全校师生的的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学校最终到了今天这个辉煌的位置,背负着光荣使命,在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以后,也成为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为了国防建设需要,学校全面开始建设常规兵专业,1958年,在党和国家的要求,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亲自指导下,我校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火箭导弹专业,之后被列为全国首批16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我校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为国家培养红色国防工程师”,广大师生怀着远大的理想,在激情岁月中,时刻准备着为建设祖国国防而奋斗。在这个信念的支持下,全校师生发扬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精神,获得了一大批出色的研究成果。研制了中国第一枚反坦克导弹,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代轻型坦克。三无冲锋枪,歩冲通用枪等等。学校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高质量优秀的毕业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现在,学校以德以明理,学以精工为校训,以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为学风,建立了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再2015年,建成国内一流的理工科大学;2020年,建成以理工为主的亚洲一流大学;2040年,建成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还提出了“六加一”发展战略:学科优化战略,强师兴校战略,教育创新战略,科研提升战略,开放发展战略,深化改革战

略,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学校现有4个作家重点一级学科,5个国家级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9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1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学校已有的荣誉和资源,都是学校继续繁荣发展的有力后盾,学校一定会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继续激情进取,创新辉煌。

我的学校,北京理工大学,在历史的风风雨雨中,一路走过,经历了种种磨难,种种坎坷,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庞大规模,拥有了今天的荣誉。峥嵘岁月,艰苦时光,学校都以平稳的步伐走过,越来越庞大,成为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自豪。

武汉大学校史 篇7

2012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将迎来60周年华诞。以此为契机,华中科技大学决定建设校史馆,以全面、真实记录学校的光辉历程,生动展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精神面貌。同时向社会征集校史馆设计方案。华中科技大学校园在总体规划上整体上采用苏联式的对称规整式布局,整个校区被划分为多个工整的矩形网格,教学区、活动区、交通区、生活区次序井然,交通畅通,校园绿化达到规模化。校史馆选址位于原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厂(南区),地处华中科技大学校园中轴线上,西邻图书馆、青年园,北靠机械厂北区,东部为东二楼、东三楼,南面为树林园区。由5栋独立结构的厂房式工业建筑围合组成。用地面积合计为18 920 m2,其中老厂房面积为8 120 m2,原绿地面积为10 800 m2。

2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景观设计解读

2.1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项目建设需求和要考虑的问题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功能上要求校史展览馆涵校史展览室,美术馆,文化馆等。同时保留原厂区主要树木,可以根据功能需要增设必要的建筑。建筑风格要求新颖大气,又能与学校现有建筑风格保持和谐一致。

其规划用地的现状为原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厂南区,其建筑面积占据总面积的1/2左右。规划范围内绿化面积不足,建筑形体较为混乱,植物种植以水杉为主,有少量香樟,银杏等,品种比较单调。植被吸水保湿功能差,排水系统设置也不大合理,大雨天就积水,且造成夏天蚊虫较多。由于地块原先为工业用地,垃圾较多,污染严重。校史馆整体环境脏乱,校园文化气息淡薄。

校史馆是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校史馆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应从环境、文化上与校史馆的意义相呼应,通过对校史馆的设计来向校园展示:如何为师生创造更多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怎样更好的鲜明的来体现校园文化的特色。

2.2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景观法则

绿地景观应与校史馆建筑设计相结合,通过对绿地的构成和功能的研究,结合高校人文特色,为校史馆绿地的规划、设计以及建设提供相关依据。

1)与校史馆建筑设计相结合。

绿地景观设计围绕校史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来展开,与道路、硬质广场相结合来满足校史馆相关展示的要求,使师生能在其中体验到良好的生态绿化景观。

2)体现高校人文特征。

展示校园文化精神,将校园文化与现代科技有机整合,营造人性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校园特有的文化特征。

3)体现校史馆绿地的生态性以及保留本土植物群落。

校史馆规划时生态优先考虑,将生态理念与校史馆景观相结合,形成生态群落完整,视觉效果良好的校史馆馆区。

在植物品种选择上始终把握乡土性,以当地植物为主,适当引种部分良好的新优品种。从植物的生态特性来创造植被景观,体现华中科技大学良好的植物群落特色。

2.3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设计策略

1)人文理念与生态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规划以“人文与自然和谐”为理念。从人文的角度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将生态技术应用在校史馆景观设计之中,尽量保护校史馆区的生态环境,构建校园生态绿化体系。

2)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人文绿地规划策略。

a.传统,乡土化和现代相结合。用当代设计语言隐喻传统的中国山水文化,并通过乡土树种的合理搭配来体现华中科技大学的本土特色。

b.新材料和新技术相结合。校史馆的景观设计将创新的运用新技术、新材料作为校史馆景观创造的重点之一。

c.生态和环保相结合。生态和环保是目前的热点,校史馆的景观设计通过依靠科技,设计的创新来保护和创造绿地景观、节约利用能源等。

3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生态绿地景观营造

3.1 表达文化主题

华中科技大学绿地景观营造中体现“山水人文华科大”的概念。绿地植被以及美术馆屋顶绿化结合互相交融,以此比拟为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同时建筑周围围绕的水体暗喻华中科技大学喻家湖,来隐喻华中科技大学“山水诗般”的校园环境,园林般的诗意与环境,植被“绿”与水景“蓝”相映。铺地隔水,动静相比,为造景提供了优越条件。

3.2 把握场地特征

华中科技大学地处武汉腹地,武汉地区夏季炎热,被称为“四大火炉”之一,同时河流湖泊众多,华中科技大学即处于喻家湖之滨。所以应充分发挥水资源的优势,营造大面积水体来降低夏季高温。同时充分利用乔木树冠能为师生遮阳挡雨的特点,校史馆馆区道路两侧以及部分区域可以考虑种植。 为了满足特定时间段众多师生的集散,也可以栽植比较耐践踏的草坪,用来解决大量的人流与场地有限的容量的冲突。

3.3 构成生态绿地景观

校史馆园区绿地系统结构为“立体绿化,硬质广场和水体景观”(见图1)。其中:立体绿化包括地面绿化、墙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美术馆屋顶绿化空间为思考空间。屋顶绿化空间是满足学生自我意识升华的开敞空间,是可鸟瞰校史馆全景和无拘无束表达自己情感的场所,是构成校史馆生态景观的核心部分;小型硬质广场为交流空间,处于校史展览馆,美术馆,文化馆围合中心,呈现出视野开阔、宁静端庄的气氛。同学们在这里聊天、散步和休息,并以此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水体景观为喷泉和池水,既把自然引入馆区,又作为不同区块的分隔和过渡,同时也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3.4 营造植物生态环境

保留原华中科技大学地带性自然群落的种类。同时适度引进生态的外来品种,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格局,形成以乔木为重点、灌木及草地为主体的自然绿地群落,展示华中科技大学植被特征。

1)乔木层的栽植设计。

根据人流活动特点及原校史馆环境地形,从西往东,乔木配置的整体风格由自然向人工有规律的过渡。往西靠近湿地区域,品种丰富,主要品种有:水杉,银杏,香樟等。呈群落状自然混种形式;从不同规格,不同树形,变化有道的乔木循序渐进过渡到灌木及美术馆屋顶草坪。

2)灌木及地被的栽植设计。

a.灌木配置。在美术馆屋顶乔木与草坪过渡处,种植华灌木,树林边缘处略密,树林中渐渐稀疏,使之无明显界限。主要品种有:迷迭香,金丝桃,六月香等。

b.缀花草坪。在校史展览馆前草坪,林间树木稀疏地带的视线开阔处混种花籽。主要品种有:火炬花,紫娇花,金光菊等。

c.为应对校史馆特定时间段的极端人流,在师生密集活动的部分地带种植耐践踏草坪,在路边活动草坪以及美术馆屋顶绿地单种满铺草坪。品种为天富道果林草。

3.5 生态以及节能技术的体现

为了表达科技校史馆、生态校史馆理念,校史馆景观设计中运用了一些新的生态节能技术,用以体现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1)生态透水路面和节能屋顶。

针对原校史馆馆区雨天积水较多的问题,校史馆馆区路面利用透水砖作为铺设透水路面的材质。透水性地砖具有多孔结构,具备良好的透水功能,由于地砖接缝也能透水,所以透水效果较好。透水性地砖透水能力,能使雨水渗入到泥土,增加土壤水分,提升土壤的相对湿度,保证校园地面植被的水分供给以及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文化馆屋顶采用光伏板,光伏板为绿色建筑材料,富于时代气息并可长期提供部分电力,有利于建筑整体节能。

2)生态水处理技术。

针对原武汉地区夏季炎热问题,校史馆馆区设置大块水体景观。水体景观不仅给每一位校史馆参观者带来清凉,更带来了美好愉悦的感受。

屋顶雨水为水池水源的来源之一,雨水经屋顶绿化系统生态净化处理后,流入馆区水池,以满足校史馆馆区水系循环、日常浇灌的需要。由于池水来源于雨水和自来水的混合,因此,水体会持续受到校园环境的污染,如天空中的灰尘、树上的落叶及馆区的垃圾等。污染物会使水体产生绿藻、细菌和无机悬浮物等,严重影响到视觉形象并可能成为蚊虫繁殖的区域。所以,池水的净水系统要包括相应的过滤器清除尘土、滤网过滤树叶等及加氯装置进行消毒。

3)屋顶绿化。

针对原校史馆馆区绿化不足的问题,采用屋顶绿化扩大绿化面积。屋顶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回归大自然;节能环保,使得建筑物室内冬暖夏凉;营造健康、自然的生活环境。屋顶绿化能降低整个校史馆馆区的气温。我们将美术馆屋顶做成师生可以上去的带斜坡的绿地,将欣赏、休闲与屋顶绿化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师生观赏、休憩、逗留的场地。

4结语

生态绿地景观是校史馆展示校园环境的标志之一。华中科技大学校史馆绿地景观力求营造一个山水诗般、生态节能、尺度宜人、环境优美的人文绿地系统。由于自身水平局限及时间仓促等原因,还有一些设想和生态举措的可实施性仍有待考虑。

参考文献

[1]庄伟.上海世博公园的栽植设计特色[J].上海建设科技,2010(1):19-22.

[2]朱祥明,庄伟.上海世博会绿地景观特色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家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生态意义的铺地环境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校史: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 篇8

一、缘起:校史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所名校的发展,是长期积淀的过程,往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师生的行为无不印上学校历史的印记。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要抓住历史的根基,把校史研究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1.校园文化建设的历史追寻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追寻学校独特的历史,肯德·D·彼德森说,“历史和典故是学校文化的内涵”,“愿景和价值观是学校文化的根基”,学校文化具有独特性、长期性、传承性,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层面,都离不开独特的过去。

2.学校特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学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是学校特色发展,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从特色项目发展成办学特色,到形成特色学校,需要“几代”领导集体坚持不懈地努力。名校之名,就在于与众不同的特色发展,在名校的发展历史中造就的一批又一批名师,培养的一批又批优秀学生是学校发展榜样与新的精神力量。

3.校长专业自觉的理性思考

现实中不少校长整天忙于事务,累于应付,很少有空静下心来思考研究,脑袋的节奏似乎跟不上自已的脚步。一个校长应该是一所学校,校长必需认真审视学校发展的历史位置,从学校历史中延伸发展轨迹,寻求学校新的发展和校长专业发展的路径,理性地追问与应答“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二、整理:校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

学校未来发展的大厦是建立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的。学校从办学第一天开始,就有了发展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文化底蕴会越来越丰厚,因此在整理校史的时候,既要找校史沿革的线索,真实梳理年代记要,也要在还原历史的同时,整合校史文化,突出校史中的精神,关注校史的人和事,关注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不要把校史写成流水帐,千篇一律,没有重点,没有特色。

1.挖掘校史中蕴含的“精神”

校史本身是一种文化,是强大的精神财富。比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的竞争精神,“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校史整理不是简单再现,需要追寻学校精神文化、校史的核心价值、各个阶段的教育理想与追求、办学精神、培养目标。

2.关注校史中典型的“人物”

校史中的“人”最为重要,办学的历史也是个人史的汇编,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都是重要的校史资源。比如江苏省海安县曲塘小学创始人苏后青先生,一生钟情教育,二十世纪初,本在北京、南京高等学府教书,但他为了创办乡村小学,实现自已的教育梦想,放弃高薪,离开闹市,迁居乡村。在学校创办时期,曾书对联“兴学为怀,垂老未隳素志;读书宜早,诸生须惜光阴。”表达兴学情怀,勉励学生“珍惜光阴”。这样的人物,是应该领衔于校史的。

3.还原校史中平常的“事件”

最常态的记录就是文化的本原,还原校史中最平常的事件,能真实反映校史文化常态和教育的价值与特色。还原最平常的人和事,可以是凡人小举,可以是趣闻与轶事,可以讲述细节。平民化的故事是校史沿革的大事记的补充与证明,其价值同样是巨大的,哪怕是学校食堂炊事员也照样可以走上教育历史的领奖台。《万历十五年》一书讲述的是明朝发生的最平常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被历史学家所忽视,但这些事件却可以成为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是包含因果关系”的。学校在建设校史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向校友广泛征集“我和学校的故事”,收集教育老物件,留存一个个年代特有的教育印象,记录一个个教师不倦的敬业精神。

4.关注校史中宏大的“背景”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校史离不开地域文化,从时代背景出发,站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高度看校史,我们会发现小历史中蕴含大历史。比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放与变革带来的教育空气的自由与丰富,我们在学校校史素材中是要挖掘与之呼应的史料的。

三、续写:校史文化建设的重新塑造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现实, 现实是正在流淌的历史。建设校史文本是对优良传统的守护,也是不断地更新和超越,要开放化重建设校史,把被动了解校史变成主动学习历史,把静态的历史变成动态的育人资源,融入新时代文化,提升办学理念,续写新的校史。

1.开放化重建

别样展示校园魅力。我们将校史文本中的菁华写进校园载体,把厚重的历史与美丽的校园融为一体,形象地塑造出学校的办学品质,办学精神,让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与历史进行对话,与大师对话,感受学校精神,自然而然地产生崇真、向善、爱美的内驱力。

建设校史教育基地。我们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模式建设校史馆,建成向师生开放的教育基地,并以一代又一代人艰苦奋斗的历程,增强师生对校园精神的认同感、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并随时向师生、校友和来宾开放。墙上用玻璃框装裱着的校园历史故事,带着师生走进时光隧道,感受到“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

开辟校园网上校史。我们在校园网上开辟网上校史馆,开辟校友交流专区,不分时间、地域,关注学校的发展,不仅实现资料的共享,也为师生、校友构筑开放式的精神家园,从而构筑更加广阔的校友网络链,扩大学校的影响。

2.动态化育人

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将凝固的静态的校史资料变成系统或系列的校本材料,成为学生的必读材料,使校史育人课程化、常态化,将校史教育根植于师生心灵,催生师生创新元素。我们还结合校史读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在新生入学仪式上进行校史教育并参观校史馆,组织校史知识竞赛,定期召开“我和学校的故事”演讲会,请老校友讲述校史故事等。

3.理念化提升

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史学方法总结学校历史办学经验,可以传承并发展办学思想,提升新的办学理念。我们还将校史文化与学校发展的理念融入有形化的标识与班级文化建设中,精心设计学校标识,作为师生教育生活与学习生活的精神旗帜,使校史成为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哲学诗。◆(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曲塘小学)

上一篇:传承长征魂共筑中国梦征文400下一篇:防恐防暴演习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