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例(共8篇)
一、教学设计说明: 《绿化由我起》活动课通过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据此,本课教学力求做到:
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
2、指导学生成立活动小组。
3、制订活动计划。
4、展示活动成果。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环保知识。
2、训练目标:通过采访、拍摄等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意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妈妈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认知目标的达成。
教学难点:训练目标与情意目标的达成。
四、教学准备:
1、投影仪。
2、有关环境污染和优美的风景图片等。
五、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地球妈妈的美。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
2、师配乐描述:我们生活在这蔚蓝色的地球上,是地球妈妈孕育了一切生命。看看我们的周围多美!小鸟在歌唱,花儿在微笑,小朋友们在欢快地做游戏,他们都在感谢地球妈妈。但是有些人只顾着为自己的谋私利,不顾对地球妈妈的保护,导致出现了这些画面。
(二)导语引入,激起对环境污染的恨意。
1、播放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
2、师描述:河流干枯,荒芜土地,垃级成堆,浓烟滚滚.这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我们仿佛听到了破碎的地球妈妈在伤心地哭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怎能忍心看到她倍受摧残而伤心呢?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行动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妈妈吧!今天的活动课就是“绿化由我起”。
(三)组织活动。
1、请出四个自由组合的环保行动小组。
a.信息组 b.采访组
c.摄影组 d.问卷组。
2、展示成果。
a.信息组(组长汇报收集的环保知识。)-------师:适时问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任务。
其他组员评价:收集之星、表达之星„„
(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功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肯定,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增强参与活动的信心。)b.采访组(组长汇报采访的内容。)——师:采访时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 其他组员评价:表达之星、创意之星、礼服之星„„
c.摄影组(组长展示拍摄到的照片。)——师: 看到这一切你们有什么感想? d.问卷组(组长出示问卷内容。)——师:从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3、师小结导入: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我们美丽的家园;是我们亲爱的妈妈。但当前的污染情况太严重了。我们小学生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地球妈妈,保卫家园!让我们为环保出出金点子吧!
板书设计:
绿化由我起
↓
保护地球——你、我、他
综合实践课例《我爱我家》
一、活动背景:
近几年来,经常听到老师或家长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白眼狼’,怎么关爱都不知好歹,一点也不知道关心人,学校和老师像是上辈子欠他的。当学生犯错误,老师严格管理时,不从自身找原因,而认为老师小题大做,故意跟自己过不去。”;“现在的孩子只会享受生活,就知道吃、喝、玩,向我们提要求,而却从不想到为我们做点什么?”听了这样的话,我们不由得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现在的孩子不懂得感恩,变成了所谓的垮掉的一代吗?”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搜集身边和世界平凡而伟大的父母的感人故事。学会以写信、绘画方法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重,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活动准备: 歌曲《感恩的心》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所以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想与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插语(是呀,家是温馨的港湾,当你受伤时,会想到它;当你郁闷时,会记起它;家中有唠叨的母亲,严厉的父亲,疼爱你的爷爷奶奶,在家里每天都发生着普通而又感人的故事。今天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用心聆听爱的故事!)听音乐后,你们爱自己的家吗?(板书、齐读活动主题)
(二)感受恩情:
(1)提供与综合实践活动“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主题相配套的小故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详细阅读。
所谓感恩 , 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 , 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 , 通过教育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并对其回馈以感激的眼光 , 从而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德和责任 , 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2)感恩小调查:
1、爸爸、妈妈每天早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
2、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你知道父母的健康状况吗?
3、爸爸妈妈每年挣多少钱?为你花费多少元钱?
4、你能为父母分担忧愁吗?你知道父母的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
5、你会为父母做家务活吗?
6、你知道你的父母最喜欢的东西吗?
7、你知道爸爸妈妈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
数据统计,各小组汇报自己小组情况,随机抽取几位学生的答卷说明。目标:让学生深刻感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同时学会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更多的关爱。
(三)回报恩情:
“知恩必报”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 , 既推崇“施恩不图报”, 更推崇“知恩图报”, 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滴水之恩 , 当涌泉相报”妇孺皆知。这些都说明 , 传统文化认同“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 , 是做人起码的修养。“重拾”感恩教育 , 是人性的需要与回归 , 也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和传承。
1、安排所谓“三个一”活动,就是春节给恩师发一条祝福短信;为父母准备一个生日礼物,最好是自创自制的礼物;写封感谢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为保证活动效果,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和操作步骤,并提出明确细致的要求。(1)在父母生日这天,为父母准备一个生日礼物;
(2)写封感谢信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四、反思:
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校把感恩的种子播种在学生们的心田里,经年的浇灌和呵护,收获了什么呢?或许,从以下场景中我们看到了感恩教育的点滴果实。
场景一:每天早上,步履匆匆的老师们穿过餐厅,走过校园,直到进入教室,耳边总会伴随着响亮的声音:“老师们好”,这句问候一直持续到早读开始。
场景二:学生自习时,你准备判作业,低头找了半天,发现没带红笔,低声询问第一排靠的最近的学生:“有红笔吗?借用一下行吗?”话音未落,四五枝红笔杵到面前。你微微一笑:“谢谢啦,一枝就够啦。”
场景三:严重的喉炎、咽炎或者支气管炎困扰着你,上课咳得脸红脖子粗并且直流眼泪。放学了,回到办公室,几盒金嗓子喉宝或许是别的什么止咳药正静静地躺在办公桌上,上面一定有一张小纸条,简单的几个字一下子让你热泪盈眶:“老师,祝您早日康复”除此之外,上面还画了一张可爱的小笑脸。
综合活动课与日常的德育活动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等系统的设置,需要精心精细地设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感恩文化的建构与浸染需要教育者长期、系统地用心经营淳朴自然的感恩课程。这次综合活动课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环 境 污 染 状 况 调 查
(一)课题选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部分企业缺乏环保意识,肆意排放废水、废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一些河,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近来受生活污水和城镇化带来的污染,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用量的剧增、禽畜养殖和水产养殖废水污染,河流水质污染较为严重。还有剖分群众乱倒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
(二)研究目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并关注镇区环境,增强环保意识,养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并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其他人。
(三)探究过程:
我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热爱我们的大自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污染水资源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导致了我国水资源的破坏,我们看了心里很是担心,我们看到垃圾乱丢乱放,环境糟糕令人生厌。要进行活动,首先要了解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情况,于是,我们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了解这些情况。
1、调查我们身边的水资源污染情况。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街串巷,深入河边了解小河水污染情况,发现许多污染水的隐患,多为公民的自觉性差、保护水资源意识不强造成的。人们往河里扔了许多塑料袋、塑料瓶等杂物,破坏了清澈小河的美丽,还制造了一些难闻的异味。同时,我们发现有些人们也对这些现象十分不满,但不是人人都能意识到的,因此我们更加感到了身上责任的重大。
2、让我们动起来。
针对我们调查的现象,我们开始了行动。来到小河旁,为小河站岗,制止人们的污染行为,得到了许多人们的支持和赞扬。
3、发布倡议,做好宣传。
只有我们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呼吁更多的人们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我们发布了“倡议书”,向大家倡议“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水资源,建设美好家园吧!”
附件一:
保护环境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在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之际,环境问题已是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地球是人类唯一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刻不容缓。
我们少年儿童要爱护每一片绿叶,爱护每一棵小草,爱护每一朵鲜花。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绿化校园。我们郑重向全体少先队员们发起倡议:
一、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爱护祖国的所有“蓝色国土”。
二、学习环保的知识,树立环保的意识,了解并自觉维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
三、自觉维护公共环境的整洁。
四、爱护环保设施和设备,爱护花草树木,保护野生动物;讲卫生,爱劳动,积极帮助地区做好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遇到破坏环境保护的不文明行为要勇于劝阻,发现破坏环境保护的违法行为要主动报告,敢于斗争。
五、保护资源,节约水电;提倡垃圾分类,废品回收,废物利用,保护再生资源。购买商品要选购“绿色包装”物品,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包装过度商品和一次性筷子,尽量少用纸木制品。
让我们共同携手,让一粒粒种子花开似锦,让一颗颗小苗绿树成荫,用实际行动投入到三月的“植树,爱绿”活动中,从自己身边做起,向全社会证明,我们是高素质的一代,我们真正懂得珍惜绿色!
附件二:
环境保护宣传标语
1.环境保护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2.坚决打击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 3.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4.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 5.改善环境,保护家园
6.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7.保护环境,热爱人类自己的家园
8.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9.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
10.努力把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我 喜 欢 的 水 果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为了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研究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从学生接触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和关注的社会生活中选取主题。把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引导学生自己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课题或问题。现在正是水果繁多的季节,许多学生既熟悉水果,但又缺乏水果知识,“了解自己喜欢的水果”正是学生所渴望探究的问题。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学生提出了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因此,确立了“我喜欢的水果”这一活动主题。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知识能力: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等等。
2、让学生经历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培养学生调查、搜索、整理的综合能力。
3、了解水果的特征及水果有关的小常识,并对自我学习研究的内容有一定认识。情感态度:
1、激励学生在集体中进行创新学习,学会探究、与他人合作。
2、通过参与此次社会实践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价值取向:
1、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2、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
三、活动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准备阶段:
1、自愿组成小组:
在成立小组时,我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
2、制定活动计划:
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后,每个小组通过讨论的方式制定了活动计划。
(二)活动过程及方法。分组探究,整理调查到的资料。
(1)参观结束后,尽情畅谈各自的收获、体会。
(2)根据各自兴趣,确立探究的主题(如研究水果特点的或水果营养的等等,也可以针对某一水果进行全面的探究),自主组合成立研究小组。
(3)小组制定研究方案及成果展示的方式(如制成板报、“水果身份证”等)。(4)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展开研究活动。
(三)成果展示、总结反思。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水果,展示他们的设计制作,我为大家提供了综合实践“资源共享栏”,每小组成果优中选优,来展示给大家。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师生之间相互评价,使学生了解水果的有关知识;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水果拼盘,使大家能够合理食用水果。
(四)活动延伸
1、了解各种水果营养。合理食用水果,珍爱水果,知道水果的来之不易。不要随意浪费水果。
3、制作拼盘。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点、不足之处,在生活中,为家人制作水果拼盘。
四、活动成果展示设计 学生活动准备:
水果的相关资料、水彩笔、塑料袋、各种水果、盘子、水果刀、湿巾、标签等。㈠揭示课题,激趣导人。
l、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揭示课题“我喜欢的水果”
2、创设情境
师出示纸箱:“这是从大自然中取来的 ‘水果宝箱’,里面装了不同水果。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里面都装了哪些水果吗?”(想!)
(二)实践活动
1、认识水果的特征 摸水果
(1)分别请几位学生到“水果宝箱”中来摸水果,说感受。
提要求:想知道里面装了那些水果,不能用眼睛看,要用手来摸,并把摸到的感觉告诉大家,如果大家能猜出是什么水果并正确地说出这种水果的颜色,这个水果就送给那个小组。
(2)全班同学猜水果。(师板书)尝水果
(1)小组同学共同品尝水果奖品或自带的水果,并说说水果的味道。(2)全班交流,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味道。画水果,给水果做“身份证”(猜谜语)。
过渡语:这么多好吃的水果,你最喜欢吃哪一种?它有什么特点?能用你灵巧的画笔来告诉大家吧!
(l)学生画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并在图画的背面用形象风趣、幽默的言语描述水果的特点,为水果做“身份证”。
(3)小组汇报,展示作品。为水果做的“身份证” 形象风趣、幽默,把水果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活动总结与扩展:
师: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体验呢?
以下以《走进枫林古镇》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片断为例:
一. 活动准备阶段
根据“枫林古镇”这一主题, 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阅相关书籍、采访他人等方式, 了解枫林概况, 提出许多感兴趣的问题;师生一起讨论, 筛选, 提炼, 最后形成三个研究课题:枫林古迹研究、文化习俗研究、农民生活变迁研究;根据自主选择与合理分配的原则, 确定小组成员, 并选出组长, 小组成员共同填写活动分工表, 明确任务, 考虑采用的方法。
二. 活动实施阶段
如农民生活变化研究小组
1.主要内容: (1) 了解农民吃穿住行的变化;
(2) 了解枫林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大棚蔬菜。
2.过程: (1) 教师事前做好联系工作, 组织到位;
(2) 小组成员共同设计《我的采访表》;
(3) 实地采访“枫一村”村长, 了解老百姓吃穿住行的变化;
(4) 整理采访资料, 填写表格, 绘制统计图;
(5) 对照采访的资料数据, 发现问题:为什么枫林人的生活近二十年来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
(6) 确定下一步研究内容:大棚蔬菜研究;
(7) 实地参观蔬菜大棚, 调查访问, 做好记录;
(8) 整理资料, 写出心得体会。
……
在《走进枫林古镇》的综合实践活动中, 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熟了, 不但增长了知识、才干, 而且提升了综合素质, 尤其是培养了忧患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因此,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1) 开发校本资源, 让学生在本土文化的探寻中, 培养一种情怀, 学习一种精神, 传承一种文化
楠溪江流域的山区农村学校, 受地处偏远山区, 教学硬件设施落后、软件匮乏、理念滞后、师资力量薄弱等因素制约, 新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如果把本土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作为校本资源来开发, 不失为农村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尝试以楠溪江古村落文化为校本资源, 开发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走进“七星八斗”芙蓉村、“四十八都”岩头村、“文房四宝”苍坡村等等。在这些实践活动中, 楠溪江流域长期积淀的古村落民风民情, 悄然培养了学生仁厚纯朴、尊贤爱幼、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和淡定坦荡、崇尚自然的美好情怀。学生在探寻“耕读文化”的过程中, 解读祖辈们的生活, 体悟他们的精神, 传承他们的勤劳智慧, 获得的是书本中无法给予的知识与情感。
(2)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 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 体现生命主体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比如枫林古镇, 曾是楠溪江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合理开发利用这些乡土资源, 贴近学生生活, 在教与学的互动中, 教学相长!又如《走进永嘉郡祠》《寻访楠溪江中游名亭名阁》《小小建筑设计师古宅拍摄大行动》《设计永嘉名片》等语文综合综合实践活动, 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环境。社会生活与地方民族文化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浓郁浑厚的知识长廊,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 个性飞扬。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 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 全力以赴地实现自己的学习愿望, 让言语活动真正成为一种生命活动。在追寻本土文化的同时, 既丰厚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同时人文精神、爱乡精神也得到了张扬。
关键词: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
为了满足学生实践及学习能力成长方面的要求,学校开展了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此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把初中英语教学当做载体,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出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和利用英语教学的内外部资料,加强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应用和实践。
一、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的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发开展的综合性学习过程,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为主,和学生生活及社会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知识综合应用方面的活动。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从综合实践活动课引申出来的一门学科,所以一切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都适合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课指的是在初中英语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英语学科的技能和知識作为媒介,综合性地进行自主方面的学习活动,将社会的实际情况、社会需要及学生经验作为核心进行强调,通过主题形式,将真实问题或者行为作为驱动开展多种样式的具有开放性且实践性的教学课程。
二、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应用与实践
1.对校内外英语的教学资源进行应用
校内外的教学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最基础的资源,像教室、阅览室、博物馆等教学资源。教室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若在教室里面充满学习英语的氛围,势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校园环境是教学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校园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英语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很多主题或者问题都应该由学生提出来,教师不能自作主张地提早进行设计。在活动准备的初级阶段,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将
学生的需求及爱好等都要激发出来,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开展起来,并且开展的活动应该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贴近,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去操作,提高其积极性。
2.将师生角色合理定位
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关系,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主体,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参加,教师适度进行引导,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和所学的课程。教师对学生的个体和小组活动起到监督作用,定期汇报活动详细了解学生的实际进展情况。
3.合理设置不同活动的主题
探究性和问题性的学习方式是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教师应该把好关,在尽可能覆盖知识的前提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选题的时候,也要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经常可以接触到的内容。
4.将活动计划性提高
在实践活动实施的时候,应该提早制订计划及任务,明确所需掌握的技能及知识,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引。教师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工作,将学生的活动控制在自己所掌控的范围内。教师通过掌握及了解学生完成的实际情况,对后续的工作进行安排,适当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学生可对不同活动开展的情况进行讨论,在讨论之后,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后续工作的调整及安排。
5.学校应加强支持
为了更好地开展更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学校应该聘请专业的专家进一步研究教学理论,不断地论证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经过教师及专家共同的努力,提高实践活动课的实效性。
三、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意见
1.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两个主体,一个起主导作用——教师,一个起主体作用——学生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发挥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构建过程,像计划的制定、主题的选择等。另一个方面,教师应该在学生个体以及小组之间加强监督。对活动完成的情况定期上报,让教师知道实际的进度。
2.以主题研究式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
主题选择作用非常重大,既要包含所学话题和功能,又要包括社会的实际以及实际生活。涉及的范围为学生经常可以接触到的、比较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
3.教师在布置任务之前,应首先自己完成这个任务
这样就可以知道完成这个任务都需要注意什么、准备什么,并判定完成这件事情所需要的策略、语言、技能及知识,从而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从全局去考虑这个问题,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度进行调节,确保教学计划的适用性。
4.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过程中,适度渗透一些计算机技术
网络资源丰富且广泛,可为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资源,所以要适当引入计算机技术。同时,实践活动课程也要和其他课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5.需要专家的引导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开发出更科学、合理、系统、高效的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
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既是教师的指挥结晶,也是学生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方式,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活动课,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做好指导,学校及专家支持,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永军.初中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构与实施[J].基础教育,2013(4):75-81.
[2]周洪涌.利用综合实践教学资源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效率[J].基础教育研究,2015(10):29-31.
[3]邓学华.加强初中学生英语课外实践能力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7):158.
[4]赵文敏.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J].职业技术,2011(7):69.
安全伴我行
目的
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确保自己的安全。
引导学生在遇到安全问题或灾害时,能够采取正确、妥善的措施。
通过活动,把安全意识转化为实际具体行动,让安全意识伴随学生们一起成长,更好地推动学校“安全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形成全体同学人人讲安全,个个懂安全的良好氛围。
设想与构思
通过学有关安全的有关知识,教会学生们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交通意识。教会学生们如何防灾自救。让学生们在学中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让学生们懂得生命高于一切。
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对于人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吗? 对,那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对于我们中学生非常重要。
二、过程:
1、让学生们讨论安全都包括那些方面?
2、让学生们说出有关安全事故的新闻或事件.
3、了解溺水知识及预防措施.
4、学有关火灾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5、学有关煤气中毒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6、学有关地震的知识及预防措施.
7、让学生们说说有关地震的新闻或事件.
8、学有关触电的知识及有效方法.
9、学有关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及其预防.
10、学有关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事项.
三、班主任总结: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喜爱、向往、崇拜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言情武打剧等。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为了提高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使他们关注戏曲、欣赏戏曲、热爱戏曲,必须采用一些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如上网、竞赛、表演等。为此,我们搞了这次“走进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活动宗旨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3、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学习鉴赏戏文。
4、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5、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为振兴、光大戏曲事业而努力。
三、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
3、能理解戏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通过竞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5、考察地方戏的特色以及现状。
6、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四、准备活动
1、成立研究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人分工。每小组5-8人为宜。
2、查阅资料。可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还可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收集、了解有关戏曲的材料和知识。
3、调查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家乡地方戏曲(锡剧)的现状,思考发展良策。
4、准备表演戏曲节目。
五、集体活动步骤
1、交流材料。把各人收集的资料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互通有无,使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2、教师介绍。重点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如京剧、昆剧、黄梅戏、评剧等),戏曲中脸谱、行当的含义,京剧旦角流派等。
3、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在课堂上介绍中国戏曲的现状,并讨论发展地方戏曲的良方,写出方案。
4、欣赏不同剧种经典剧目片段(播放碟片),有京剧《苏三起解》,评剧《刘巧儿》,锡剧《双推磨》,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5、优秀戏文鉴赏。印发《天仙配》、《玉堂春》、《花木兰》中的精彩唱词选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6、戏曲知识竞赛。可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参赛单位进行,也可整个年级一起进行。我们采取的是后者。各班派三名选手参赛,其余300多个学生既是自己班级的拉拉队,又是观众,气氛相当热烈。(附)
7、粉墨登场,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各小组(或班级)都上台表演。演唱内容有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孟姜女》选段“十二月调”,锡剧《双推磨》选段“推呀拉呀转又转”,黄梅戏《女驸马》选段“为救李郎离家园”,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等。
8、活动总结,齐唱戏歌《唱脸谱》结束活动。课堂教学的确定与实施: 一,活动的背景
市场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特别是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传统戏曲日渐失去统领城乡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并呈急剧消失和边缘化的状态。她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构筑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核心竞争力,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传统戏曲中积淀着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民族智慧、艺术精华和审美情趣,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而且是在文化多样、价值多元的当今世界个人文化自信的需要,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际社会文明对话的需要。二,活动的构想 1,粉墨登场
对传统戏曲这一民族文化之根和母亲文化,要爱护她、崇敬她、发扬她,首先要触摸她、了解她、亲近她,感受她的温暖和亲情。
第一,师生协作完成“传统戏曲知多少”调查。调查的内容可包涵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成长环境的人们对传统戏曲的认知、情感、态度及对戏曲现状的感受和建议。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协作,深入城市、乡村、社区、当地文化馆及剧团,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拜访戏曲表演名家和戏迷、访问戏曲研究专家和作家,通过数据分析和整理,了解现阶段戏曲文化建设现状,写好访问日记和调查报告。
第二,通过请教音乐老师,邀请戏曲专家或戏迷现场表演、讲座,利用图书室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深入音像市场调查,收看戏曲频道及戏曲节目等形式,收集传统戏曲的文字、图片、视频、磁带、光盘、网站等资料,初步了解传统戏曲的一般知识。通过摘抄、做读书笔记、办黑板报手抄报、创作张贴画、欣赏戏曲片段、进行模仿秀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亲近传统戏曲。
第三,利用音乐课、美术课或其它地方课时,开展戏曲选修课,品味戏曲魅力,感受传统戏曲面临的严峻形式。将保护传承传统戏曲强烈的使命感注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播种下传统戏曲的精神底子。了解戏曲博大的内涵、感受戏曲悠长的韵致,才能让学生亲近经典,进而热爱经典、痴迷经典、反思经典。2,梨园新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传承,其发展规律是进化。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因此,让广大青少年全身心地沉浸在传统戏曲的优美世界,感受戏曲魅力,体味戏曲韵味,钟爱戏曲艺术是活动的重点。第一,要整合课程资源,进行系列综合性学习,开展传统戏曲主题性、专题性研究。如戏曲文化史研究、戏曲行当研究、戏曲唱腔研究、戏曲脸谱研究、戏曲道具研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成立不同戏曲小剧团,学习戏曲表演。
第三,学习传统名曲名段,开展故事会、演讲赛、论文赛、手工制作赛等活动走进戏曲世界。让学生在骨子里折服于戏曲博大精深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3,非常有戏
要通过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参与的乐趣,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进而爱上戏曲,沉迷于戏曲,成为戏迷、票友。
第一,策划戏曲艺术节。第二,组织“戏曲文化座谈会”,邀请学生、老师、家长、社区人士、戏曲专家、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畅谈戏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就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反馈。整理成谈话纪要或者专题报告,在新闻传媒上发表,以在论坛发帖子、写博客等各种形式引起大众关注。第三,策划“戏曲活动进校园”综合实践活动课开放周等
第四,制作卡片、小报,宣传册,分小组深入街道、农村、公共场所宣传普及有关戏曲知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戏曲的振兴和发展。4,加油,中国戏曲
让祖国优秀的戏曲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对传统戏曲的振兴建言献策,使学生从小树立一种文化尊严和自信,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第一,召开“传统戏曲现状反思会”,分析戏曲的现状和危机,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群体智慧共享。
第二,考察西方戏剧、话剧、歌剧、舞台剧等相关艺术形式,比较传统戏曲与之异同之处;欣赏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等有影响的新生代戏曲作品,寻找该曲目之所以吸引年轻观众的原因;欣赏中国版歌剧《图兰朵》的世界巡演,寻找戏曲如何走向世界的对策;结合中国话剧百年活动,召开茶话会,畅叙戏曲的美好未来,写出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第三,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结集,建立传统戏曲数据库,结合学校其他传统文化活动,开发有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三 活动的反思
1,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但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主题的策划需要教师筛选,活动方案的确立需要教师提炼,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的监控,活动的评价需要教师参与。
2,在每一活动单元,都应有“可操作性”的“任务取向”的活动目标。要明确在活动实施的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以“任务取向”和“角色职责”来达成体验性目标。
3,传统戏曲可供挖掘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师要大胆参与课程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研究者。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人力资源的价值,并进行有效的整合。
密山市兴凯中学孙景林
通过几年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对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设有了一些想法:
一:适应实际:
农村中学课程的设置应该与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农村中学理化生实验室设备不足,农村家庭经济状况还不是很好,社会文化氛围还是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法规正趋完善。这些现实都将制约综合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做为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中,就应充分了解实际环境条件,有效利用现有条件完成教学任务。
二:贴近生活:
贴近生活是适应现实的方法,贴近生活也是学生情感的要求,贴近生活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弥补器材方面的不足。例如在制做“简易淋浴装置”时,农村的学生都觉得很有兴趣,他们家里的自来水水压很低,还每天放几次水,再想把水弄到高处就更不容易了。当明白这套“简易淋浴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后都觉得有点不可思意但很适用。
三:趣味诱导
综合实践活动如果不能切合学生的兴奋点,学生没兴趣参与,效果自然不会好。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要新颖有趣,引人入胜,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有较高的热情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
四:挖掘真感
综合实践活动要让学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以学生自己为主角的故事学生自己最爱听,学生自己实际的体会学生的感受最深。例如在进行调查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对班级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评估,指导他们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数据整理,写出调查报告,发到网上进行交流。学生自己评估自己本人的心理,自然格外认真,当看到 自己的材料在网上出现了,他们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五:激活潜质
努力尝试激活学生心灵中潜在的优秀的品质,要让学生体会到潜质激活后产生的变化和带来的美好感受。重点是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让学生动口、动脑更乐于动手,像“纸盆烧水”、“釜底游鱼”这类小活动,学生动手操作后,不管成与败都会觉得很有趣。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宝贵的感受。诱导学生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和优良品质,自信的去应用这些优良品质,去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今年在记忆能力测评活动中,一些学生就发现了自己的记忆能力是很不错的。这对学好某些科目是相当有利的。
六:落实机制:应该建立相应的课堂管理机制、评价机制、班级学校的激励机制等,特别是评价机制尤其重要,它决定了实践教育的过程和方法及结果。现在的考试还是以答卷为主,实践操作能力体现很少,从实际情况看,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估也确实很困难。我们现在还不能在中学进行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测试,也是现实。目前有校课、省课、国课,应该整合起来,提高其适应性和持久性。
七:乐享探究:我们应该能力诱导学生乐于去动手操作,乐于探
究,并在实践探究中感受快乐,养成终生快乐探究的习惯。我认为学生有了终生快乐探究的习惯,是学生终生幸福的重要因素,有了兴趣没有条件学生会创造条件努力探究,没有兴趣即使有条件学生也不去探索,更谈不上什么习惯了。
众所周知, 学生和学校以及社区的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素材, 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那么, 如何上好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更新观念, 创新教学模式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是保证新课程改革试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教育思想, 教育方法的彻底改革, 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 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 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由单向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所以, 教师角色不单是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科学性, 试验性) , 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 社会资源, 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如:初一:侧重感性认识及知识直接运用, 简单操作技能培养、情感培养。初二, 初三:侧重应用原理、规律, 解决试验问题能力, 较高要求的操作技能培养,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
因此,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教学中, 我们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紧扣现实生活,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 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二、创设主题, 开发活动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施资源和环境资源等, 其中人力资源又包括师生智力资源等。因为实践活动课是动态的、开放的, 因而具有很强的生成特点, 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 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 新的目标不断出现, 主题也就会不断生成。活动过程中, 我们不但体验感悟, 更会被激发, 从而开发出许多其它相关的课题或子课题, 沿着子课题我们又可以把课程资源开发得更宽广、深入, 课程的触觉延伸到各个领域的很远的地方, 这就形成了主题促进资源、资源生发主题的良性结构性实施环境。
我们可以利用农村当地资源, 让综合实践活动走向社会。社会是个大舞台, 更是一本取之不尽, 用之不完的活教材, 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 也为孩子们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只有把社会还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在社会中学习“社会”, 才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的能力, 使课本的知识变得“活”起来, 在社会中得到拓宽、发展、延伸。
农村虽没有城市的繁华与热闹, 却自有一方广阔的天地。农村的孩子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 这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生活风俗都可以成为我们可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结合农村时令开展活动。在农村, 一年四季的色彩分得最清晰。抓住农村时令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展野外实践活动, 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 有利于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秋天到了, 金黄的玉米成熟了, 洁白的棉花从棉果里钻了出来, 村头柿子树上的柿子笑红了脸。我们学校开展了季节性很强的主题实践活动“成熟的秋天”, 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 寻找秋天, 歌咏秋天, 甚至跟大人们一起收玉米、采棉花、摘果子, 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体验劳动的滋味,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体现主体, 挖掘学科内涵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随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逐步提高, 教师不再是传授者, 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 实验观察、探究研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主体, 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 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 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同学科课程是相辅相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做出来的, 鼓励学生从做中学。它要求教师切实转变“学科本位”的课程观, 形成实践的课程观, 从学科出发寻找选题。
此门课程, 教师需要树立主体意识,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需要、兴趣和爱好, 并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 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发展。从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需要挖掘学科内涵, 使文化知识贴近学生生活、联系学生现实, 所进行的研究内容有切实意义;充分发掘课程资源。教室不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场所, 社区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气象站、地震台、工厂、农村、部队以及科研院所等都是宝贵的学习实践基地;学生与家庭的图书、报刊、电脑、学习工具等也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
初中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要求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社会现象、科技等领域, 确定研究主题, 通过观测、考察、实验、制作、探究等多种活动, 运用所获得的资料研究问题, 了解和初步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拓展研究本学科的内涵。
关键词: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294-01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学生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开发思维能力、發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英语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根据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仅仅依靠英语课堂教学还不能达到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的教学手段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教学这样一种单一的模式上。英语教材编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而这些十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材料全凭课堂内45分钟是不能完全让学生运用自如的。只有在实践中大量运用所学的语言材料才有可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实践出真知。为了充分体现英语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形式上的实践性,我们倡导每一位英语教师采取多种形式的英语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感染学生,驱使学生开口讲英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真正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大胆创新,采以下几种活动形式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技能竞赛活动
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和设计课时时,要围绕“实践”二字,注意密度、深度和广度;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不再是主要通过教师讲授、教材学习、作业练习等途径获取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教师辅导下直接接触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巩固运用知识,提高水平。为此,我们可采取书法、朗读、问答、唱歌、查字典、听说、猜谜、游戏、演讲、讲故事、翻译、对话、接龙、英语小作家、英语小记者、填幻方、听词表意、画简笔画等活动形式。其中竞赛活动侧重于英语歌咏比赛、英语单词接龙竞赛、英语童话故事表演、英语百科知识抢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猜谜竞赛、即景写作比赛等。这种类型的活动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昂,学生学得生动,记得牢固。但对教师的作用也有很高的要求,在开展活动前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根据教学要求确定活动内容与形式,制定活动步骤,落实活动的组织人与主持人,完善活动评比规则。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尽量做到生动、有趣、新颖、灵活,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活动。同时,教师应对活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要考虑周全,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应急措施,使竞赛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对于表演型的活动,要求教师本身要具备一定的表演素质,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应以“伯乐识马”的精神,恰到好处地使用人才,让具备不同才能的学生在各自的优势范围内发挥作用。
此外,还要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手段,如教初中英语第一册中的“post card(明信片)”及“business card(名片)”时,我让学生用电脑进行设计明信片和名片,并评出“最佳设计奖”,出乎预料的是有些学生居然能用各种不同的软件设计(有的用PowerPoint,有的用Word,有的用wps等)并且设计得非常漂亮。
二、板报园地活动
由班上推出3―5人组成采编小组,分工负责设计版面、绘制板报刊头、征集稿件等,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轮流定期出版。板报内容可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内容可包括语言基础知识、趣味问答、智力游戏、趣味阅读、疑难解答、方法指点、习题解答、作业展览等,也可以刊登英语日常用语、课堂用语等。内容形式灵活多样,栏目不拘一格,可配合教学的各个阶段,可反映学生的校园生活,可展出学生的优秀作业,可介绍各国风土人情等。另外,办好板报应注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图文并茂。如可用Students’ World (校园内外)、Famous Remarks (名人名言)、Sports (体育)、Chinese Food(中国菜)、Learning & Thinking (学习与思考)等作板报刊头。
三、综合服务台、英语沙龙活动
可设小卖部、图书室、医生诊所、车站等,学生轮流做服务员或相关角色,用英语进行交流;创设英语沙龙,吸引英语爱好者自愿参加。此类活动重在交际。因此,我们要努力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尽量模拟交际情景,充分利用交际的功能,力求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只有在较为真实、较为自然的环境中进行表演,交际才会真实,气氛才会活跃,这样才会达到真正的交际目的。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表演要尽量进入角色,要鼓励学生在表演时神态符合语言的交际性。
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外国人较多的旅游胜地旅游、参观,也可请外国朋友到学校来。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例】推荐阅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例11-04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计划10-24
初中综合实践教案10-15
如何上好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06-20
综合素质初中11-11
初中古诗词综合05-23
初中英语语法综合习题05-26
初中语文阅读综合练习06-01
综合实践活动证明06-20
综合实践活动小结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