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贷款不良原因分析(共7篇)
摘 要: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在2011―2013年间的相关小微贷款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分析了影响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小微贷款的规模等都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产生显著影响。该结论为我国商业银行完善小微贷款风险控制机制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小微贷款;不良贷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4)04-0067-06
一、引言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小微贷款受到了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关注,政府也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以及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解决。虽然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商业银行逐步加大了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投放、提高了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但是由于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规模小、资产少、信用低等现状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小微贷款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较大的风险。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动无限供给”的特征将逐渐消失,企业的生产成本将不断增加,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将不断加剧。如何控制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也是一大关键。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发展小微贷款业务,并为小微企业提供持续稳定的贷款支持。
二、文献综述
从国外研究来看,马格里(Silvia Magri,2009)利用家庭财富和收入数据,分析了意大利微型的融资问题,发现在1989―2006年这18年间,只有略多于四分之一的微型企业因为商业目的使用了银行贷款。钱皮和戈尔迪尼(Francesco Ciampi和Niccolò Gordini,2013)利用7000多个意大利小企业的数据,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精确的公司违约预测模型。他们发现相对于传统的方法而言,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能更好地贡献于小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特别是在预测最小规模的公司和意大利中心的公司时,根据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模型在预测公司违约率时精确度更高。卡萨诺、乔维尔和斯威纳(Francesca Cassano、Karin J?eveer和Jan Svejnar,2013)利用通过特殊调查获得的保加利亚、格鲁吉亚、俄罗斯和乌克兰中小微企业的数据,以新型现金流贷款和传统的抵押贷款为例,研究了影响中小微企业贷款获得率和贷款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现金流贷款是一个比较受小微企业欢迎的贷款类型,而且同一企业对贷款类型的选择较为固定。同时,他们也发现最小规模的贷款常常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他们建议推行相关政策,确定贷款规模的下限。
从国内研究来看,韩征(2012)阐述了包商银行鄂尔多斯分行在小微信贷发展中做出的努力,并介绍了其在贷款流程设计理念、利率定价以及担保方式上的创新。该分行95%以上的贷款不需要注册登记式抵押,充分贯彻了以“现金流”为核心的业务理念,也在当地营造了相应的品牌形象。李志强(2012)在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现状、危害以及原因的基础上,介绍了阿里金融基于小微和创业型企业融资服务的创新和探索。阿里金融克服了普通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贷款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利用其在原有的平台中积累的客户以及交易数据,借助互联网及云计算的能力发展了微贷技术,降低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不良贷款率。黄孝武、王红贵(2012)阐述了在推进小微企业贷款的过程中,湖北各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的小微企业贷款模式:民生银行以圈链会为媒介、以大数法则和收益覆盖风险为原则;汉口银行以科技型企业为服务对象,以贷投联动和股债联动为主要服务方式;国开行以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基础,以“四台一会”为载体;邮储银行则以农村社区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孙清华、张瞳、刘瑞林(2012)比较了RAROC的绩效衡量方法相对于传统的ROE衡量方法的优势,提出了基于RAROC的贷款定价方法,进而得出了金融企业防范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邵一珊、何广文(2013)利用MS-VAR模型,分析了宏观经济在不同区制下对小微贷款违约率的动态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宏观经济变量对小微贷款违约率的影响不明显,但是经济上升阶段银行信贷行为的顺周期性会导致小微贷款违约率的增加。
从以上研究可以发现,基于小微贷款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从小微企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成因、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二是从银行机构角度出发,介绍小微贷款的发展情况以及各家银行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创新和努力。三是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阐述小贷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有别于银行机构的方式,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四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研究贷款的定价以及违约率等问题。但是,鲜有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进行研究。
为此,本文将针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控制小微贷款的风险,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理论分析
由于小微企业自身信用度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产较少等原因,商业银行对其发放贷款的风险要比一般企业高。较高的贷款风险,容易形成较大的不良贷款额,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以及资金的周转。一般来说,企业贷款逾期3个月未还,就会被归为不良贷款。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企业层面,另一个是银行层面。从企业层面来说,就是通过计算相同风险级别企业的违约概率来分析该风险级别的企业产生不良贷款的可能。传统的违约模型主要有Z计分系列、RPA分类以及神经网络分类等;现代的违约概率模型主要有摩根(J.P Morgan)建立的Credit Metrics、KMV的EDF以及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 Risk+等。从银行层面来说,就是通过计算同种类型的或者同一贷款行业投向的银行贷款的不良贷款率或者不良贷款额来判断银行投放贷款的风险情况。相关的计量模型有灰度测量模型、logit模型等。
导致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经济因素来看,当经济过热时,小微企业生产运营的原材料成本以及人工成本都将面临上升,小微企业可能陷入资金周转的困境。当经济衰退时,需求方的购买力不足将导致小微企业的存货积压,同样会使得小微企业陷入资金周转困难,从而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违约风险。从微观因素来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流程的不严格、放贷规模的不合理都可能增大小微贷款的违约风险。
四、变量、数据和模型
(一)变量的选择
商业银行的小微贷款可以细分为消费贷款、经营贷款、汽车贷款、购房贷款等。考虑到在长期内商业银行小微贷款的不良额中经营类贷款的变化较大,且在总体小微贷款的不良贷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本文将以小微贷款中经营贷款为研究对象,以期更好地分析影响小微不良贷款额的因素。此外,在分析不同因素对商业银行小微贷款不良额的影响时,同时考虑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影响。在宏观因素方面,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GDP)两个常用的宏观经济指标。在微观方面,考虑到不良贷款的额度可能会受到贷款的投放规模以及贷款结构的影响,选取小微贷款中的经营贷款的规模(DK)和其中大额贷款的规模(DE)两个变量。每月新增的经营类小微贷款不良额将作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并用BL表示。
(二)数据的选择
本文以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为研究期间。微观数据主要来自股份制商业银行X在Y市的小微贷款数据。宏观数据是从中经网数据库中获取的,其中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2010年1月为基期进行了调整。由于公布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GDP)是季度数据,本文将每个季度中三个月的GDP都调整成该数值。考虑到经营贷款的规模(DK)和其中大额贷款的规模(DE)两个变量数目较大且变化较大,本文对其进行了对数处理以减少变量的离散程度,并分别用LDK和LDE表示。其中,大额贷款是指3000万元以上的贷款。
(三)模型的建立
为了分析不同因素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规模的影响,并且明确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本文将利用EVIEWS7.0软件,并选取常规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标准,贷款只有在延期3个月未归还时才将其计入不良贷款。因此,在构建模型时,本文对变量经营类小微贷款的规模(LDK)及其大额贷款的规模(LDE)进行滞后三阶的处理。本文的模型构建如下: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由于部分月份新增的不良贷款额为0,所以无法对不良贷款新增额(BL)进行对数化处理。因此,在表1 中,相较于其他变量,BL的波动较大,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37140.100。经营类贷款和大额贷款规模经过对数化处理后,波动相对较小,特别是经营类贷款规模的标准差只有0.613。从表1中也可以看到,CPI在104.800与115.122之间波动,GDP在7.400与10.300之间波动,说明在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总体的宏观经济形势还是存在一定的波动,因此可以进一步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对不良贷款新增额的影响。
(二)平稳性检验
为了防止由于序列的不平稳造成伪回归现象的出现,在对模型进行回归前,首先对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利用ADF检验的方法对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的原序列都是不平稳的。经过一阶差分处理后,变量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因此,这些变量是一阶单整的。
(三)协整检验
由于变量序列是一阶单整的,满足了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可以进一步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变量序列BL、LDK、LDE、CPI、GDP进行回归。其次,对回归产生的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到ADF值为-4.252580,P值为0.0028,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了原假设。因此,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四)回归分析
考虑到序列的不平稳以及变量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描述各个因素对不良贷款的影响,本文将对模型进行一定的调整。首先,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影响的持续性,本期的新增不良贷款额可能受到上期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引入滞后一阶的宏观经济变量CPI(-1)和GDP(-1)。其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投向较为集中,不同贷款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本期的不良贷款新增额也可能受到上一期不良贷款额的影响,因此引入不良贷款新增额的滞后一阶BL(-1)。回归模型因此调整为:
表3显示了对模型(2)的回归结果。从P值来看,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BL(-1)、LDK(-3)和LDE(-3)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考虑到变量BL(-1)、LDK(-3)和LDE(-3)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本文调整了大额贷款规模的滞后阶数,变为LDE(-2)。这样模型既消除BL(-1)、LDK(-3)和LDE(-3)之间潜在的相关性,又能反映前3期内各个时期的因素对当期不良贷款新增额的影响,使得模型更加完整。因此,本文将模型进一步调整为:
表4显示了针对模型(3)的回归结果。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LDK(-3)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所有的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所有的解释变量都对每月新增不良贷款额(BL)存在显著的影响,并且该模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684470,拟合情况较好。模型显著性检验的P值为0.000170,证明模型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此外,怀特检验的P值为0.1662,小于0.05,接受了原假设,说明不存在异方差,并且DW值为1.85较接近2,说明不存在序列自相关。因此,可以认为该模型是稳定可行的。此外,还可以看到,当期的CPI、GDP以及滞后三期的LDK和滞后两期的LDE都对当期的新增不良贷款产生了正向的影响,而上一期的BL、CPI和GDP都对当期的新增不良贷款产生了负向的影响。最终得到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五)实证结果分析
以上实证分析虽然是针对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X在Y市的经营类小微贷款的数据得出的结果,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小微贷款的总体状况。可以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从实证结果来看,宏观经济形势确实对小微贷款的不良额产生了持续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大部分贷款投向企业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当期不良贷款的产生不仅受到当期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上期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相较于大企业,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利润来源单
一、资本规模小,经济的小幅波动可能对小微企业的资金流产生剧烈的影响,造成小微企业还款困难甚至直接倒闭,从而导致银行产生了不良贷款。
2.实证结果也显示,上一期的新增不良贷款、当期小微贷款的规模以及大额小微贷款的规模都对不良贷款产生具有显著的影响。首先,这一结果反映了商业银行投放的小微贷款规模越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越大。其次,这一结果也反映了商业银行投放的各笔贷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当期新增不良贷款与上期新增不良贷款和大额小微贷款的规模之间显著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存在贷款投向较为集中的现象。商业银行的贷款向部分企业或部分行业的集中,增加了商业银行各笔贷款之间的相关性。贷款的过度集中将增加小微贷款之间的违约相关性。当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不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变化时,相关的各笔贷款将相继发生违约事件,从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风险,不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定。
五、政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小微贷款投向监测机制
从以上研究来看,商业银行投放的大额小微贷款对小微贷款的不良贷款规模存在显著的影响。相较于大企业,小微企业还是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更加严重。针对一般贷款的单一借款人贷款规模的限制,不一定能很好地限制小微贷款的风险。从贷款投向的整体情况来看,贷款投向不仅存在向单一企业集中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向单一行业或单一地区集中的现象。因此,针对小微企业的特殊性,商业银行应制定针对小微贷款投向的相关指标,限制小微贷款的过度集中,从而降低小微贷款的风险及违约率。
(二)建立完善的不良小微贷款的追踪机制
从现状来看,由于商业银行贷款投放存在向部分行业集中的现象,因此,当宏观经济形势或行业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时,该行业贷款企业的资金流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由于宏观经济因素对小微贷款的不良规模存在显著的影响,一旦发生不利于该行业发展的风险事件时,该行业内小微企业贷款的违约风险就会增加。由于贷款投向较为集中,贷款的违约相关性将较高,一旦该行业中一家企业发生违约,该行业中的其他企业也可能相继发生违约事件。因此,当某一家企业发生违约事件时,商业银行要充分调查该企业发生该风险事件的原因。如果该原因也可能影响同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商业银行就应该提前加强对该行业中其他企业还款能力的监督,从而降低该行业中小微企业贷款的违约可能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针对小微贷款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的同时,制定完善的贷后追踪流程,随时了解借款企业的资金流向以及贷款违约的深层原因。
(三)建立完善的小微贷款补偿机制
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调整,商业银行也在进一步调整自身的信贷结构。为了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政府也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补偿办法来减少商业银行贷款给小微企业的顾虑。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小微贷款补偿机制,从而能够真正促进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财税政策不协调
一是无法实现税前列支核销。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 (2010年修订版) 》 (以下简称“新《办法》”) 给予商业银行单笔500万元以下不良贷款的自主核销权, 很大程度的简便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程序, 有利于减少核销的操作成本。但按照国税总局《金融企业呆帐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规定, 新《办法》给予的自主核销标准不能作为税前列支核销的标准, 而且税务总局制定的税前列支标准非常严格, 并未给予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税前列支核销的优惠政策, 因此商业银行在运用新《办法》时只能做到税后列支核销, 无法实现税前列支核销。规模较小的区域性法人机构更看重核销时的税收抵扣, 因此对于现行优惠政策可能增加的税收负担表现出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是部分贷款核销设置的标准过低。新《办法》中规定“对于余额在10万元及以下 (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为1万元及以下) 的个人无抵押 (质押) 贷款、抵押 (质押) 无效贷款或抵押 (质押) 物已处置完毕的贷款, 经追索2年以上, 仍无法收回的贷款”可以核销。但目前, 银行业机构发放的此类贷款金额多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 对此类贷款出现的损失缺少适用条款。
2. 取证难现象依然存在
农商行很多不良贷款均为陈年旧账, 有的账龄甚至长达十多年, 由于历史上贷后管理制度和核销管理制度不健全, 导致一些重要的追索证据丢失 (例如, 法院强制执行裁定、工商吊注销证明、内部催收记录等) , 给运用新《办法》核销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带来一定困难。新《办法》虽然允许“对新呆账核销存在的问题及特殊原因, 法院不能出具财产清偿证明等相关文件的”, 可根据内部清收报告、法律意见书等核销呆账,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外部证据获取难的压力, 但在实际执行中对“特殊原因”较难把握, 有关审批部门对此理解不同, 取证时依然面临涉及部门多、手续繁琐, 取证费用高等问题。
3. 执行难现象依然存在
一是新《办法》为克服银行核销自主权扩大后可能带来的道德风险而对核销贷款管理程序作了更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并强调“呆账责任人不落实而予核销的, 应当追究批准核销呆账的负责人的责任”。但对于一些账龄过长的不良贷款已经很难追溯呆账责任人。
二是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来说, 借款企业为村办、镇办集体企业, 企业已关停多年, 无可供清偿财产, 按照规定, 需要当地政府出具无资产可供清偿的证明才能予以认定核销, 而对于该类证明, 当地政府认为应该由村委会或政府下设的“农经委”、“企业办公室”等部门出具, 但税务审查部门则认为这一层级的证明效力不够, 必须由政府直接出具, 导致企业虽已关停无资产, 但由于外部证明效力不够而不能核销。
三是银行除打包出售核销贷款外, 多数核销贷款均需通过法院诉讼, 且诉讼费用需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垫支。另外核销贷款中小额贷款占比高, 尽管对于小额不良贷款经追索2年以上, 仍无法收回的债权, 可以不经过法院诉讼自行核销, 但多数情况是自然人客户走失逃债的较多。对此, 法院和经侦部门无法立案和执行, 商业银行不能获得相关判决裁定文书以为核销呆账的法律依据, 国税部门因此无法认定呆账核销的合法性, 所得税税前扣除环节仍难以执行。。
4. 商业银行内部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核销制度不配套。新《办法》考虑到核销成本, 对“穷尽追索手段”的证据要求有所降低, 金融机构在新《办法》“可以认定为呆账”和“不得作为呆账核销”两类规定之间的自由裁量空间大大拓宽。也正因为如此, 呆账责任认定和追究、核销后呆账管理、呆账核销保密等制度对于金融机构资产的保全和防范道德风险至关重要。尤其是一些不良贷款可以在借款人和担保人仍有财产时认定为呆账, 核销后回收的可能性也较高, 相关的核销后管理制度、责任认定必须作适应性修正, 才能使新《办法》“降低核销成本”和“防范道德风险”的理念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平衡与落实。
二是呆账核销的主动性不强。城商行等地方法人银行受地方政府影响较大, 在短期指标考核的利益驱动下, 更多的是考虑做大规模和利润, 而对风险控制指标的关注程度相对较弱, 对于过程复杂、政策严格、需要资本消耗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工作往往缺乏主动意识。
三是责任追究导致核销工作阻滞不前。核销原则要求账销、案存、权在和追责。由于惮于责任追究, 管理层及具体经办人一般对相关责任认定有难度的不良贷款采取消极或搁置处理方式, 久拖不决的成本相较于责任划定后的被追责成本更容易被接受。一是核销贷款普遍采取调查人签订完全责任书的形式, 缺乏对贷款全流程的责任认定和追究;二是核销贷款中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较少;三是由于大量贷款采用借新还旧方式掩盖风险, 期间由于相关人员的岗位变动等因素, 责任认定及追究存在一定困难;四是核销贷款中能够尽职免责的情况较少, 对责任人的处理往往一罚了之。
四是已核销贷款管理成本高。机构核销能力差距大, 历史包袱稀释经营成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历年累计核销不良贷款为历年累计利润, 收入中的较大部分用于贷款核销, 极大制约了各机构的改革发展。另外2011年税务部门对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核销申请由审核制改为备案制, 各机构核销贷款更加审慎,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贷款核销难度。已核销贷款管理成本高, 目前农合机构尚有存量已核销贷款, 管理成本较高, 2011年以来各机构用于表内外不良清收的各项支出较大。同时为加大表外不良贷款的清收力度, 高管人员的很大一部分精力用于不良清收, 影响了新业务拓展。
五是已核销贷款清收难度大。符合标准的已核销不良贷款, 大多企业破产, 无有效财产可供执行;部分贷户信用观念淡薄, 清收过程中外出逃债, 加大了清收难度;客户经理不足, 管理清收任务更加繁重, 弱化清收成效;已核销不良贷款时间跨度大, 新客户经理对存量贷款情况不了解, 影响清收效果。
政策建议
1.实现财税制度对接
商业银行进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主要依据是财政部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和税务总局的《金融企业呆帐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两个制度对呆账核销的整体原则是一致的, 但在一些具体操作中无法达到统一, 建议有关部门充分沟通, 统一认定标准, 制定实施细则, 提高可操作性和金融机构执行新办法的合规性。此外, 建议适度放宽核销标准, 对符合条件的小额不良贷款可以免于司法程序, 并在税前扣除, 减轻金融机构贷款核销成本。
2.加强部际工作协同
一是建议银监会加强与税务、财政部门的协调, 进一步简化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程序, 放宽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税前列支要求。二是协调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扩大商业银行债务的减免自主权, 以利于银行通过债务重组盘活不良贷款和及时核销呆账。三是建立包括监管部门、财政、税务、工商、法院和各金融机构等部门的联席工作制度, 定期就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进行分析, 解决部分呆账贷款取证难问题。
3.强化核销督导检查
一是要跟进银行核销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在内部制度与程序上落实“降低核销成本”与“防范道德风险”的有效平衡。二是在银行摸清底数的基础上, 将不良贷款“应核尽核”作为日常不良资产动态监测的重要内容, 建立相关数据信息的报送制度, 做好跟踪、分析、监测工作, 并纳入监管评级和考核。三是通过开展现场检查, 及时查处违规核销行为, 有效防范道德风险。四是对核销进度过慢的机构采取限制分红、限制薪酬等强制措施, 强化外部监管压力。五是完善贷款全流程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明确贷款各环节操作细则和责任人, 做到尽职免责, 违规重罚。六是建立自上而下的责任追究机制, 不仅处理直接责任人, 还要对相关高管人员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七是建立健全追溯考核机制, 按照贷款收回情况对责任人进行跨期考核, 解决因岗位变动等因素造成责任追究难的问题。八是对已核销贷款进行严格管理, 继续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债权诉讼时效。
4.提高新增贷款质量
一是大力压降存量借新还旧贷款, 根据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和周期特点, 合理设定贷款的品种和期限。二是进一步充实优化客户经理队伍, 提高客户经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升信贷管理水平。三是结合贷款新规, 抓好贷款三查的执行, 完善对贷款全流程的管理, 提高贷款到期回收率, 确保新增贷款质量, 扭转不良前清后增态势。四是积极借鉴各地先进经验, 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处置手段, 如通过溢价增资扩股、市场化处置等方式快速处置消化不良资产, 争取在不良资产处置上有所突破, 尽快甩掉历史包袱, 加快推进改革发展。
5. 完善配套信息服务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原因
农村信用社是上个世纪集体经济时代的产物,目前仍然被定义为集体所有制。其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是为集体经济服务的,带有一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色彩,其实际经营过程中也如此,受制于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也是企业,是金融机构,其本身具有逐利的需求。因此,导致一方面,受制于地方政府,响应政府政策,就要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为代价,容易导致坏账的产生。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需要降低不良贷款率,管理贷款风险。
一、农村经济的内在特殊性加大了贷款风险
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主体,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类。农村经济的特征使得农村信用社贷款风险加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系统性风险高。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体。而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科技水平还很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导致农业生产非常不稳定。自然灾害是系统性危害,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一场大的自然灾害的产生,很容易导致农业经济亏损,从而导致农业贷款无法收回,不良贷款率上升。
第二,农业经济效益低,导致贷款收益低。目前,我国农业经济主要是以粗放型为主,深加工很少,附加值很低。农业产出以原材料为主,经济效益低。因此, 在此背景下,农业贷款效益低,贷款利率过高,借款人的经营步履维艰,容易导致信用风险。
第三,农业生产周期长,风险高。农业不同于第二、三产业,农业初期投入大, 而产出几乎为零。并且,受制于自然因素的影响,生产周期长。因此,不确定性很大。
第四,部分乡镇企业和后来的小微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效益差。在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这些企业的潜在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一般规模都比较小,经营粗放,以简单的生产加工为主,技术水平低,污染严重。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这类企业的贷款风险也比较高。
二、农村金融存在“信息逆向不对称”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阔,很多地区,由于教育水平落后,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加上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导致信息封闭。从而,导致部分农村金融“信息逆向不对称”。
尽管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始,发展市场经济,在我国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城乡差别也在不断缩小。但是目前农村地区仍然存在着生产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小, 发展动力不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农民的生产热情高涨,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农业发展受规模的束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规模小,容易造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浪费;农民无力购买机械,制约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在农作物销售时的竞价能力削弱;内部的恶性竞争等。对此,部分地区己经开始尝试着建立农业合作社,但是发展还不够成熟,有待改进。在农村,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新事物认识不足,停留在小规模自给自足农业经济时期惯性之中,农村产业结构单一,信用基础相对薄弱。此外,农村地区通信落后,仅靠电视、电话所接受的知识很有限,束缚了农民知识水平的提高,导致农村金融工作中存在严重的“信息逆向不对称”。所谓“信息逆向不对称”,即表现为,借款人所掌握的信息要少于债权人所掌握的信息。在农村地区,由于农民所掌握的金融知识有限,对市场利率等的认识不足,对贷款缺乏了解。而债权人由于其是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员,知识水平高,不仅掌握了金融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在贷款使用等方面所拥有的信息是比较可靠、真实的。所以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下,导致农村信贷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卖家市场,使得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在资金利率农村高于城市的状况下,农民和农民企业家需要承担更多的费用。这样既不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不利于防范金融风险。
三、“羊群效应”明显
所谓“羊群效应”,也被称为“大众效应”,描述的是一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跟风”现象,特别是追随典型(领头羊)的现象。“羊群效应”的存在具有普遍性。特别是在信息相对封闭、知识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羊群效应”更为突出。在农村,村干部、长者、能人等在村民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往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村金融活动中,这些人很可能成为特定地区的农民效仿的对象,从而成为贷款的“头羊”。并且农村信用社的农户联保贷款较多,一个联保组一旦出现一笔不良贷款,其他联保成员很容易效仿,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的借款的归还意愿。
四、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弱
在所有的国有金融机构里,仅仅有若干个农业银行设定了农村网店,其他大部分都设定在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的城市。所以在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农村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一般农村信用社的地区独立性比较强,信用社按乡镇独立设置,导致农村信用社规模小,经营区域有限,资金规模小,底子薄,抗风险的能力弱。可以说,一个农村信用社的风险一旦显现,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化解的。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农村贷款风险的形成、传导以及外部环境等方面,有许多独特之处。
参考文献:
[1] 陈洪,邓涛.当前农村信用社存款市场份额下降的成因及对策[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02).
[2] 陈怡.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探讨[J]. 福建金融,2014(12).
[3] 李效平,杨映平,孙平.当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 甘肃金融,2011(01).
不良贷款分析报告
众所周知,的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国家的银行问题,然而亚洲国家中,银行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又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过高,作为亚洲国家的代表,这同样说明我国的不良贷款率也已经过高,且也可能将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巨大隐患。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呈现出的特点是:额度高、比例大、处理难、增速快。
首先,我们来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1、政府方面的行政干预
我国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二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
然而,中央政府对干预银行工作所导致的不良贷款,其主要表现形式有: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服务需要各商业银行的支持,然而这对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没有一定的保障。
其次,央行分行协助地方政府向国有商业银行在增加本地贷款方面施加压力。
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干预的手段和形式表现多样:
各级政府通过指令性手段来干预金融机构的业务。例如,通过现场办公等方式来帮助政府项目取得银行放贷,导致的后果就是政企不分,这些行为事实上是严重的金融腐败。各级地方政府会想方设法向各地各类商业银行施加政治压力,以便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性贷款;研究表明,在处理银行不良债权的过程中发现,通过对本地中小企业的竭力袒护,甚至于直接通过帮助企业破产、清算等途径来逃避银行的债务。
2、不完善的信贷审批制度
造成商业银行出现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是:在审批贷款出现的问题。所以,改善自身审批贷款的流程,改善程序中出现的漏洞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在做的业务。由于传统的审批贷款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了目前商业银行审批的效率下降,造成大量不良贷款
3、道德方面的问题
对经营者道德素质方面的审核,银行方面常常很容易轻视。然而由于这一因素,对银行造成的.损失也同样严重。比较前面两大类原因,其不同之处是,由于贷款者道德低下,造成不良贷款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且这类贷款常常还比较难以追回,同时还会涉及到刑事犯罪这样的严重后果,银行就更难处理了。
针对此种情况,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1、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治理
首先,逐步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建立多元产权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模式的创新。积极稳妥的推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通过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实现产权制度于经营机制的根本性的转变。
其次,逐步建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业务模式。
再次,实行严格的信息披露管制制度。
2、改革传统信贷模式,加强不良贷款的催收
提出此想法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传统的分级责任的清收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临界点对不良贷款特性的制约。三是形势要求改革资产催收机制
3、加强并完善信贷审核制度,避免产生道德风险
目前我国银行的信贷管理主要是通过加强制度的方法来控制信贷工作,但是对人的激励机制显得不足。过度地以责任制来压人,这就制约信贷管理人员的工作,并使其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率。式,即借新
4、逐步建立健全符合谨慎经营、审查会计为原则的呆帐准备金制度
首先,要有全面有效的贯彻实施《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的相关规定。
其次,还要不断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在呆账准备金方面的计提种类。
再次,逐渐建立贷款损失方面的核销制度。
一、简答题:
1、银行个人类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从 银行内部管理角度分析个人类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个人类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4、我行个人类信贷资产分哪几类?
5、个人逾期贷款是指那类贷款?
6、个人不良贷款是指哪类贷款?
7、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8、列举5种以上不良贷款催收方法
9、个人贷款不良率如何计算的?
10、谈谈对“资金启动法”的看法。
二、案例分析题:
1、案例基本情况:
1、答案要点:
主要从感情投入法和出谋划策法等方法入手,清收方案只要依法合规有效即可。
客户唐某2000年在A银行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3笔,贷款金额分别为:32万、30万、28万元,2006年初由于唐某所办公司经营出现问题,资金紧缺无力正常归还住房月供,A银行客户经理在电话催收无效后,多次上门催收,开始唐某态度较差,经过客户经理耐心分析利弊,唐某有所扭转开始筹措资金配合还款,但由于资金缺口大,还款来源最终没有得到落实,鉴于唐某所购3套住房一套用于自住,一套用于办公,另一套出租的情况,A银行客户经理建议客户转售出租的房屋,这样唐某既能避免被银行起诉造成损失,还可保证其他两套住房的按揭月供,剩余的资金还可用于生意上的周转,银行又能及时收回贷款,唐某同意银行建议,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A银行客户经理又采取多种渠道联系买家,先后3次帮助客户谈判,终于帮助唐某出售了房屋,摆脱了困境,我行顺利收回不良贷款,在此过程中客户经理还及时向买家宣传A银行业务,成功营销2张信用卡。案例分析:
1)A银行客户经理都采取了哪些成果的催收方法?
2)如果你是A银行客户经理,你是否还有更好的清收方案?
2、案例基本情况:
2、答案要点:
主要从与客户加强沟通、多角度分析不及时还款利弊,必要时依法诉讼等方法入手。
苗某,男,现从事家电经营。2005年1月向某支行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12万元,还款方式为按月等额本息归还,贷款期限10年,担保方式为所购房产抵押。贷款发放后,借款人能够按月还款,但从2005年8月份起借款人贷款开始出现违约。经我行催收人员了解,借款人由其所购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拒绝偿还贷款。虽然我行贷款人员多次电话、上门催收,但借款人始终认为银行与开发商串通欺骗客户,拒不还贷。截止2008年12月31日已连续违约36期,积欠本金30371元、利息23355万元,贷款余额111452元。
答案要点:
一、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银行个人类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借款人经营不善(破产或失败、合伙经营人之间产生纠纷)2)借款产生人与开发商纠纷,影响还款意愿 3)工作变动致使收入变化而影响还款能力 4)借款人失踪
5)借款资金被他人挪用
6)借款人疏忽,导致短期逾期
7)借款人有还款能力,不愿还款的等其他原因
2、答案要点:
2、从 银行内部管理角度分析个人类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信贷人员贷前调查不细致 2)支行审批时把关不严
3)贷后管理薄弱、没能及时发现风险
3、答案要点(答出5点即可):
3、个人类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开发商涉嫌恶意欺诈,办理假按揭;
2)多个借款人借款用于同一经营实体,风险集中化; 3)贷款资金被挪用; 4)借款人还款能力不强; 5)借款人还款意愿较差; 6)房产中介包装贷款;
7)借款人家庭变故导致不能还款;
8)借款人提供虚假资料,套取贷款资金; 9)贷款资金用于风险度高的行业。
4、答案要点:
4、我行个人类信贷资产分哪几类? 我行个人类信贷资产共分为五类:
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信贷资产。
5、答案要点:
5、个人逾期贷款是指那类贷款?
逾期贷款,是指所有本金或部分本金已逾期1天以上的贷款,个人按揭贷款部分逾期,按照全部贷款剩余本金逾期统计。
6、答案要点:
6、个人不良贷款是指哪类贷款?
不良贷款,是指列入五级分类后三类(次级、可疑和损失)的贷款。
7、答案要点:
7、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解决不良贷款问题的途径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是贷款前期的风险防控工作; 二是贷款以后的管理清收工作。
8、答案要点:
8、列举5种以上不良贷款催收方法
主动出击法、感情投入法、参与核算法、帮助讨债法、出谋划策法、资金启动法、借助关系法、调解法、多方参与法、群体进攻法、人员交换法、领导出面法、组织干预法、信息捕捉法、刚柔并进法、黑白脸法等。
9、答案要点:
9、个人贷款不良率如何计算的?
不良率,是指不良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值。
10、答案要点:
10、谈谈对“资金启动法”的看法。
从利弊两个方面分析即可。
二、案例分析题
1、答案要点:
主要从感情投入法和出谋划策法等方法入手,清收方案只要依法合规有效即可。
2、答案要点:
1.1 不良贷款的范围界定
不良贷款就是指通过银行的经营, 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的商业银行利润的减少甚至亏损的那部分的资产。按照国际惯例, 依据风险监管动态分析, 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五大类: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不良贷款仅仅是指超越合同规定的日期或者不能以合同规定的方式正常还款的贷款, 其中主要是指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三种。
1.2 不良贷款对经济的影响
不良贷款从本质上来看, 就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的追加。但是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业银行, 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数据指标。不良贷款不仅增加了其自身的经营成本, 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得国家的社会成本增加, 也就是说, 在商业银行中不良贷款的存在, 让国家的资源配置达不到最优的状态, 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 世界性的金融危机都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2006年开始的美国次债危机就是因为商业银行对消费性投资过多, 无法收回次级抵押贷款, 借贷以及抵押人无法偿还贷款, 造成不良贷款的积压, 从而引起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破产, 市场上货币流动性不足。从而在市场上形成了关于货币的一种恶性循环, 导致国家经济的崩溃。
1.3 不良贷款的研究意义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对经济危害比较大, 比较严重, 同时不容易察觉。本文通过收集我国商业银行2006~2011年之间6年内的不良贷款的数据进行分析, 查阅相关文献, 综合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并针对本文认识到的原因和问题, 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从而减少不良贷款对我国经济和银行业的影响, 尽可能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2.1 银行内因
2.1.1 贷款人和担保人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
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中, 商业银行需要对贷款人和担保人的贷款金额以及偿还能力进行审查, 并对贷款人的贷款去向进行一定程度上跟踪和理解。在我国市场中, 一些个人或者企业为获得银行的贷款, 会故意进行一些个人资产或者企业营业状况的虚报, 从而获得银行的贷款。在信息上面, 银行并不能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完全地了解, 只是通过一些主要的数据或者企业或个人上报的一些材料进行审核, 导致商业银行和贷款人的信息不对称。担保人利用自身的一些特权或者自身的一些隐藏的信息状况, 对贷款人的贷款进行担保, 银行在审核时主要注重其身份的真实性, 在其贷款的偿还能力上面并没有太多了解, 导致在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后, 担保人也无力偿还其担保的贷款。
2.1.2 银行对贷款利益的权衡和追求
从银行的放贷意愿看, 贷款的发放可以分为被动发放和主动发放两类。被动发放的贷款是银行在某种压力或者是在一定的博弈和权衡下决定下发的贷款;主动发放的贷款是银行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者是对自身风险最小化的情况下决定发放的贷款。银行的从业人员, 由于一些业务原因, 在放贷款的过程中, 主要是追求其放款的数量, 完成上级所下达的放款任务。在贷款放下后, 对一些贷款使用的追踪以及在规定时间内的追款有所懈怠, 从而导致一些贷款成为商业银行的软肋。
2.2 社会外因
2.2.1 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时间较短, 并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在大多时候, 主要的信用建立在一个行业或者一个部门中, 而没有成为一种规模性的跨行业跨部门的整体的信用体系, 各个信用体系之间并没有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库。这样就造就了商业银行在对个人或者企业进行信用评估的时候, 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信用的可信赖度, 造成对其信赖的误解。商业银行对那些信用不太好的个人或企业的了解缺失, 提供给了他们贷款, 而当贷款没有办法按时收回, 甚至没有办法收回, 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甚至个人或企业利用社会信用体系的漏洞, 向不同的银行进行不同的贷款, 使得不同的商业银行在同一个企业遭受同样的损失。
2.2.2 借款人的低成本或“零”成本运营
借款人或企业利用商业银行的贷款, 进行一系列的商业经营活动, 由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担保人的主要责任, 借款人或企业只需要少量的资金甚至基本是“零”成本的商业运营。
2.2.3 人情贷款浓厚
商业银行的主要贷款目标, 应该是那些有一定竞争实力并可以在规定时间里面将贷款连带利息偿还的企业或者个人。但是在现实中, 银行的贷款并不是全部或者说是大部分贷给这样的企业和个人的, 而有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人情债贷给那些并不太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和个人的。当贷款的那些企业和个人不能按时偿还或者是失去偿还能力的时候, 银行同时需要考虑到担保人和贷款人背后的影响力, 这样银行的不良贷款就形成了。
2.3 政府干预
政府通过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进行了剥离, 但是由于初次剥离的不良贷款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并且需要合法合理手续, 而且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政策上的影响, 所以很多的不良贷款依旧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内部。同时政府在实施剥离的过程中并没有从实际的可行性方面实行减少不良贷款的措施, 导致在一定程度上, 旧的不良贷款减少的同时, 而新的不良贷款在不断增加, 这样就使得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数据只是在字面上减少, 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所减少。
3 商业不良贷款的解决途径
3.1 银行内部管理
3.1.1 完善市场信息系统
当面临与借款人和担保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应该先对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贷款偿还能力和实际经济能力进行评估, 并对借款人的贷款去向进行全方位的审查, 确保借款人的贷款物有所用。这样就能从根本上减少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数量金额, 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主要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融资方式, 并将以市场为基础的信用中介即直接融资理解为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证券化就是以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原始发起人, 以从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操作方式。对于银行来说, 通过不良贷款的证券化能够增加银行的流动资本, 为银行的运营提供了资金, 并提高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同时将部分风险从银行转移给资产管理公司和欠贷企业, 能够在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的同时, 稳定我国金融市场, 维护我国金融市场次序, 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3.1.2 健全银行经济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的经济管理体系, 应该是在制定明确的银行政策目标的前提之下, 给予每一个工作人员明确的授权, 同时树立相关的风险意识, 使各自对所面临的工作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银行发放贷款的时候, 应该做到上批下检, 并对下发的贷款进行全程的风险分析、评价、监控、转移、分解, 做到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样银行在面临各种风险的时候, 能够比较好地面对, 同时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3.2 社会监督机制
3.2.1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重要安排, 信用体系应该建立在全行业全人民的程度上的, 在进行一些信用消费的时候, 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 了解到企业或者个人在信用方面的情况。当商业银行在决定是否放贷的时候, 这样的信息就能作为一个主要的参考。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能够一定限度地增强借款人的履约能力和偿还意愿, 促使借款人按时偿还贷款, 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和不良贷款率。这样就增加了我国的金融信用安全, 保证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3.2.2 建立“理性经济人”模式
理性经济人即作为经济决策的主体是充满理性的, 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具体说就是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政府追求目标决策最优化。
3.3 政府宏观调控
3.3.1 减少政策性的银行贷款
商业银行主要是以自身的盈利为目的, 应该减少政策性的商业贷款, 当然在国家政策需要的时候, 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放贷, 但是同时也应该在政策上做一定的调整。同时政府也应该支持商业银行对那些到期的政策性贷款加大追款力度, 从而减少商业银行因为政策性贷款而造成的不良贷款。
3.3.2 进行银行不良贷款的“二次剥离”
银行的不良贷款的“二次剥离”涉及企业的资产和所有权的变更, 所以在进行“二次剥离”的时候, 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 在制定标准和原则方面应该达到统一, 做到剥离的范围、内容、条件和要求达到统一, 并在剥离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达到剥离的目的。
3.3.3 政企分离, 利润均分
政府应该从企业中分离开来, 在企业缴纳一定的所得税等相关税种后, 所有的盈利归企业所有。同时政府应该减少在政策上针对企业借款或企业贷款方面的扶持, 做到企业在市场上优胜劣汰。这样的话, 在企业无法支付或无法按时支付商业银行的贷款的时候, 商业银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相关法律或者合同维权, 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 同时也促使企业能够更加好地发展, 达到企业的资源优化。
摘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我国银行业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是银行业在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不良贷款的冲击和影响, 尽管国家从政策方面进行了宏观调控以及银行从本身进行了内部消化, 但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依旧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银行业的经营。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 从银行自身的内部因素、社会的外部因素和我国具体的国情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并根据这些具体的原因, 提出了各自形成原因的解决措施。通过这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商业银行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良贷款的问题, 促进我国银行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不良贷款,现状,形成原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田华.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化解[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 (10) .
[2]程蓉.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J].山西大学学报, 2009, 11 (2) .
[3]胡玉玲.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治理对策[J].特区经济, 2011 (9) .
[4]李敏.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的模式选择及定价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李松国, 张月飞.本利权衡和利益博弈下的行为选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机理剖析及其化解途径[J].金融论坛, 2003 (1) .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信贷监管机制;风险管理
一、不良贷款的概念
不良贷款是指债务人不能或有迹象表明债务人不能按贷款协议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具体而言,不良贷款就是银行贷款五级分类中的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次级类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的经营收入无法保障其足额偿还本息。可疑类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业,也会造成一部分损失。损失类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措施和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者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二、不良贷款存在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原因
1.市场机制不健全。我国市场经济基础薄弱,市场机制不够健全,政府、民众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商业化、贷款市场化、交易的诚信原则不能很好理解和贯彻,从而形成的经济、金融、社会环境,使银行的权益受到伤害,不良贷款日积月累,积重难返。
2.经济发展周期不稳定。经济发展会在经济繁荣和经济萧条之间循环波动,银行的不良贷款也会随之不稳定。在经济繁荣时期,借款人的获利能力提高,且有较好的预期利润,当期的财务状况优良,不良贷款发生率较小;在经济萧条时期则反之。各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经济政策的变化,都可能引发不良贷款的产生。
3.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己的流动资金太少,完全依赖使用银行贷款,使用了银行贷款又无法按期归还。这样负债日月积累,形成大量银行贷款无法到期收回。
4.诚信观念缺失。拖欠贷款、把自己的损失转嫁给商业银行的现象存在多年,而毫无诚信的拖欠者也没受到真正的利益损害,有的甚至还得到好处。天长日久拖欠者更无诚信可言了。
(二)内部环境原因
1.银行对贷款内部控制管理不健全。一是贷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责、权利脱节,责任的归属界限不清,对贷款的回收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二是职责不清、职能不明,贷款各工作岗位和人员所从事的业务活动未明确岗位的设置和职责,缺乏整个贷款过程中相互制约控制风险的一系列方法措施。
2.银行对贷款项目的准入审查把关不严。银行对项目的发展前景以及借款人的信用可靠性等因素,没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审查工作,造成贷款项目的准入失控。一是从事项目调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不熟悉贷款项目所在行业的经营状况,不能正确预测、分析、把握项目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二是信贷审查人员贷款前调查不认真,没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分析贷款项目,只根据借款人的书面申请报告所描述的情况进行信贷决策,对申请报告内容的真伪,无从辨别。
3.银行对贷款运行质量监控不善。监控工作是贷款发放之后,确保贷款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银行未实行贷款后的跟踪监控工作,一是不了解借款人对贷款的使用情况,贷款是否使用于指定用途,有无挪作他用;二是不了解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及偿还能力的变化等;三是银行未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测量工具,通过防范、控制和处理可能产生或者已经产生的贷款损失因素,来降低贷款风险、减少贷款损失。
4.贷款档案资料不完整。贷款档案资料是银行提供、管理、收回各类贷款业务全过程的真实记录资料,包括借款人和担保人资料。有的贷款档案资料未按规定分类、编号、登记、及时装订成册有序归档,未能提供连续、动态、有效的参考数据资料,致使信贷审查人员缺乏研究分析的资料。
5.缺乏行之有效的贷款回收措施。一是银行部分信贷员风险意识淡薄,存在只收取贷款利息的思想,不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清收本金。以贷收息,致使借款户借款余額逐年累增,潜在风险逐年加大;二是小额信贷多采用担保方式发放,缺少第二还款来源,一旦发生问题很难收回;三是对不按期履行还款义务的借款人和担保人未在诉讼时效期内依法起诉。
三、防范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信贷监管机制
一是完善信贷政策机制,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建立起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和操作平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实现贷款审批、发放的标准化和量化处理,强化信贷流程管理。二是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建立一套管理与经营职能相对分离的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审贷分离,制定切实可行的贷款风险指标考核体系,实行层层负责,相互制约的办法;贷款审批制每一步都有专业人员负责审批,分层次完成,遇到情况及时相互告知,商讨解决方案,降低风险。三是完善风险预警机制,提供风险警情判断和风险原因诊断,分析、监测和预警金融机构内部经营风险,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化解风险,切实提高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实现风险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四是完善担保抵押机制,应减少信用放贷,提高抵押、担保贷款比重,完善抵押、担保手续,对抵押贷款,要加强对抵押物的评估、管理,确保抵押物的有效性。在办理财产抵押手续中,认真核实抵押物的所有权及变现能力,依法签定抵押合同,减少企业风险损失对其贷款债权产生的风险。
(二)做好贷款风险处理
一是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分析企业客观环境的变化,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投量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二是综合企业领导素质、经济实力、信誉状况等各种指标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通过量化方式测算企业信用对贷款风险的影响。三是落实审贷分离制度,对贷款风险度进行验证,以确定贷款方式、额度等具体事项,对贷款全过程实行风险预警,确定风险度。
(三)强化风险管理人员素质和业务流程
一是加强人才引进,充实到风险管理的各个阶层。二是提高在职人员的金融法律业务水平和风险管理意识能力,从源头上降低贷款风险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