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绘本数学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班绘本数学(精选12篇)

中班绘本数学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序数,根据序数把握事物的空间位置。

2.能根据提示,找到事物相对的位置,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3.体验数学操作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蜡笔、操作单。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欢迎各位来到魔法之城,这是谁呀?(魔法师)魔法师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魔法师的本领可真多呀!今天有几位小魔法师也想成真正的魔法师,数数看有几位?(5位)教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数一数,我们跟他一起数。

(二)比较高矮进行排队。

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魔法师,就要通过魔法考试,那谁是第一个来考试的呢?看看他们是怎么排队的(从矮到高排的),请一名幼儿上前进行操作。

(三)魔法考试。

1.教师:魔法考试开始了,那我们来听听大魔法师是怎么说的,听录音(请在最大书架上数第4栏里,找出柜子的钥匙。)

2.请幼儿说说听到了些什么?教师:那从上数是什么意思呢?谁再来说一说(上数是从上往下数),原来上数就是从上往下数?(从上往下)那上数第七栏到底是哪一个呢?谁来找一找,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那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真的是这个呢,钥匙在不在里面,我们来打开看一看,哇!上数第七栏里真的有一把钥匙呢,太棒了,我们给刚刚那位小朋友鼓鼓掌。播放鼓掌的声音。

3.教师:在这一轮比赛中有2位魔法师被淘汰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找错了。

4.教师:那剩下的3位魔法师找到了钥匙通过了考试,我们来看看是哪3位魔法师呀? 5.3个魔法师排着整齐的队伍,去参加第二轮考试了,听听看第二轮会考他们什么呢?(小魔法师们,请在下数第六个抽屉里取出明信片)6.教师:谁听清楚了,下数是什么意思(从下往上数)原来下数是从下往上数,下数第六个抽屉是哪一个呢?那谁来试一试,找一找。那这个抽屉到底能不能打开呢?哇,真的打开了诶,太棒了,我们给他鼓鼓掌。(播放鼓掌的音乐)7.教师:那几个魔法师通过了考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只剩下2名魔法师了。他们拿到了明信片,那明信片上有什么呢?请你们讨论一下明信片上告诉我们要找什么,怎么数的?(动脑筋仔细想一想哦)谁看懂了?要我们找什么?怎么数?(你怎么看出是从左往右数的,哦,原来呀,箭头从左边往右边就表示左数。

(四)幼儿操作。

1.现在到最关键的时刻了,进行最后一轮考试了。

2.教师:请你们帮这几位魔法师找一找到底是哪一件衣服呢?请你将答案用蜡笔记录在操作单上。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讲评操作单,教师:真的是这件,这件衣服上藏着一个机关,是通往魔法之城的楼梯。

5.教师讲述绘本内容。教师:看,我们的魔法师通过了考试,来到了魔法之城哇,魔法之城可真漂亮,有好多玩偶在用饼干,冰激凌,面包制成的房子中跳舞,玩耍。

(五)结束活动。

教师:魔法师好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决定带她出去玩,在出发前妈妈要小魔法师找出帽子是从下往上数第几栏呢,等下次我们在一起学习好吗? 活动延伸:

中班绘本数学 篇2

绘本《风中的树叶》讲述了秋天里的10片树叶飘落后发生的各不相同的故事。清新浅显的文字中有温柔的安静,有淡淡的芬芳,还有渐渐释放的力量。 绘本图画饱蘸情感,栩栩如生,温馨可亲。明黄、嫣红、湖蓝、青绿,令人愉快的色彩,给落寞的季节染上了浪漫诗意。本次活动我们将愉快阅读、自主学习作为主基调,让幼儿在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师幼互动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 在看看、猜猜、说说中初步理解绘本内容,并尝试用连贯的语言讲述。

2. 能细致地观察画面,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自主阅读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大图书一本,树叶状的小夹子、问号夹子,绘本若干本,配合情境的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一、看绘本封面,引出树叶故事

1.师:今天黄老师带来一本书,请你们看一看,书上有什么?是什么样的树叶?谁能说说它们的颜色?

2. 师:小树叶有的已经发黄了,有的已经干枯了。秋天里,小树叶摇摇欲坠,它们就要离开大树妈妈了,你觉得小树叶的心情怎么样?它在想什么呢?

二、集体观察,猜想故事情节

集体观察第一、第二片树叶的故事。

师:小树叶去哪儿了呢?小树叶落在哪里?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故事?请你们仔细看一看。

师:小蚱蜢把小树叶当成了什么?你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吗?

师:第二片树叶发生了什么故事呢?小松鼠的窝里也有什么东西?小松鼠会用小树叶干什么呢?

三、自主阅读,讲述更多树叶的故事

1. 师:还有的小树叶去哪儿了?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它们就藏在大图书的图画里,请你们把每幅图都仔细看一看。如果看懂了,就把你的树叶夹子夹在这幅图上,说明你看懂了,等一会儿讲给大家听。以音乐为信号,音乐停,就要回到座位坐好。

2.幼儿自主阅读。师:你看懂了哪一幅图?请来讲一讲。

3.请个别幼儿看图讲述。形式多样,如“你说,我猜”,一人说,两人一起说,一人说多人补充。

4.教师给没有看懂或有争议的画面夹上问号。师:这张图上一个夹子也没有,看来你们都没看懂。

四、完整欣赏,理解绘本故事

1. 看大书,完整阅读绘本。师:小树叶的故事, 有的地方你们已经看懂了,有些地方还藏着小问号呢,黄老师带你们再来看一遍这本书。看到有问号的那幅图,你们要更加仔细,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 请个别幼儿讲述夹有问号的图画故事。师: 10片小树叶的故事都说完了,你都听明白了吗?谁来说说有问号的图画里藏着什么故事?

五、师幼互动,寻找问题答案

师:这10片小树叶还会回来吗?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本图书,请你带着书去找一位客人老师和你一起看,可以你讲给客人老师听,也可以请客人老师讲给你听,等一会儿把答案告诉我。

六、活动延伸,升华绘本内涵

师:把书放到书架上,回到座位上来吧。小树叶回来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师:春天,大树妈妈又会长出新的树叶,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看, 小树叶们又开始翩翩起舞了!跟着黄老师一起跳起来吧!

活动评析

中班绘本阅读活动“风中的树叶”,抓住“自主悦读、支架学习、多元发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思考与尝试。

1. 换一个角度“悟秋天”——基于绘本本身的内涵思考。对于中班幼儿来说,《风中的树叶》是一本画面简单清新、文字浅显易懂的好书,来自大自然的故事充满亲近感。对于教师来说,这是一本既有自然之趣,又有生命之力的好书。它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子,引发一连串关于秋天的主题故事;会是一把闪亮的钥匙,以另一个角度打开秋天的大门。

2. 撒一颗种子“等春来”——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目标定位。绘本教学中,绘本是素材,活动是载体, 自主悦读是途径,最终目标是幼儿的发展。本活动的教学目标定位未将重点放在某一词汇、语句的学习和某一技能的训练、传授上,而是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将愉快阅读、自主学习作为整个活动的主基调, 将活动重点放在自主悦读、积极表达、愉快体验上, 难点定位于细致观察、连贯讲述,让幼儿在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师幼互动中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这就仿佛在幼儿心里撒下的一颗种子,当冬去春来,种子自会发芽生长。

3. 搭几个支架“听花开”——自主悦读式绘本教学尝试。活动中,教师精心搭建起多层次的自主悦读支架,让幼儿积极、自主、快乐地学习。

支架一:师幼抛接,唤起学习热情。活动中,师幼对话抛接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如第一个环节, 教师用简洁明确的提问,直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封面,并对封面所表达的内容做大胆的猜测,加上伤感音乐的渲染,让幼儿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从而对绘本内容产生探索的欲望。又如,第三个环节教师的提问更具开放性,“你看懂了吗?你发现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既是提问者, 更是幼儿自主学习成果的收集者,在师幼抛接中不断唤起幼儿自主学习的热情。

支架二:多层次阅读,激发思维火花。教师精心预设,为幼儿搭建起多层次的阅读阶梯。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师幼集体阅读。绘本中第一、 第二片树叶的故事相对简单明了,通过师幼集体阅读的方式,在看看、说说、猜猜中帮助幼儿轻松跨越自主悦读的第一步。第二层次:幼儿自主阅读。从第三片树叶开始,采用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 夹子成为幼儿自主学习状况的记录笔:看懂哪幅图, 就把树叶夹子夹在图画上;没看懂的或意见不统一的,就用问号夹子做个标记。第三层次:教师引领完整阅读。围绕前一层次中产生的小问号,教师引领幼儿完整阅读。幼儿在看看、听听中丰富对画面的认识,获得新发现,促进对绘本整体的感知。第四层次:与客人老师互动阅读。“小树叶还会回来吗?”这是个富有哲学意味的提问,更是绘本作者试图传递给儿童的关于自然本源和生命轮回的道理。对于中班幼儿来说,这样的道理有些深奥。教师通过与客人老师互动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再次走进绘本,在绘本中寻找符合个体认知水平的答案。

中班绘本阅读:我爸爸 篇3

《我爸爸》是一个独特的国外绘本。

独特一:绘本内容洋溢着浓浓的父爱。孩子平时接触的活动内容中谈论爸爸的话题较少,这个绘本选材来自爸爸,图画中夸张、幽默的画面始终洋溢着孩子对爸爸的爱。

独特二:从孩子视觉去理解成人,去爱父亲。绘本从孩子的思维、理解方式表达着对爸爸的爱。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不仅能找到还能大胆说出自己爸爸的本领和独特之处,也会更加爱自己的爸爸。

一、活动目标:

1.尝试捕捉图画特点,看懂绘本内容,体验夸张、幽默的画面。

2.理解并运用词语:勇敢、强壮、高大,学会从不同角度介绍爸爸。

3.能大胆夸奖自己的爸爸,有爱爸爸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自己的爸爸。

物质准备:《我爸爸》小书、ppt、爸爸照片、动物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说说我爸爸

以歌曲《好爸爸、坏爸爸》引入,激发孩子对爸爸的情感。

教师:“今天小朋友都把自己爸爸的照片带来了,你有一个什么样的爸爸?与你的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

(二)阅读绘本《我爸爸》

1.粗读绘本:初步感知绘本中爸爸的本领。

教师:“布朗介绍自己的爸爸,都介绍些什么?”

2.细读绘本:总结绘本中爸爸的本领、特点。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布朗给我们介绍了爸爸的什么特点?”

“爸爸能赶走大灰狼,轻松举起杠铃,你觉得爸爸……?(勇敢、强壮)”

3.精读绘本:感知绘本中布朗对爸爸的崇拜。

教师:你发现布朗的爸爸是个怎样的爸爸?

(三)夸夸我爸爸

1.出示布朗把爸爸想成动物的图片。

教师:我们来看看布朗把爸爸想成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

2.引导幼儿用“我爸爸像(什么动物)一样……”的句式夸夸自己的爸爸。

3.引导幼儿将爸爸照片贴在自己认为相对应的动物旁并说句夸奖的话。

教师:谁能像布朗一样夸夸自己的爸爸。

(四)我爱我爸爸

教师:你爱你的爸爸吗?爱爸爸就要大声说出来,请对爸爸说句爱的甜甜语。

(五)在音乐中自然结束活动。

四、活动评析:

1.阅读形式新颖——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大书阅读→熟悉内容→自由阅读小书→总结、归纳,而是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绘本相结合,强调阅读的细嚼慢咽,以“爸爸的本领”为主线,尝试从粗读→细读→精读,同时让幼儿自主阅读→完整阅读→重点阅读→对应讲述→爱的传递相结合,丰富了幼儿的阅读形式,拓展了幼儿的阅读经验。

2.教法学法新巧——根据本次活动量身定做:粗读环节教师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自主探寻法),这种方法充分给孩子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细节阅读时,有针对性、有层次地引导阅读(分层引导法),利用分层引导重点阅读,更好地促使了目标的达成。在夸夸爸爸的环节(经验迁移法),幼儿回忆自己的爸爸并夸夸爸爸,再用对应讲述法,用图片、照片对应仿编句式,到最后环节的我爱我爸爸,大声表达对爸爸的爱(情感体验法),还有贯穿其中的交流分享法等等,这些教法学法的运用都使得这个活动更加饱满。

中班绘本推荐 篇4

4-5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整天蹦蹦跳跳动个没完。他们可以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孩子们最喜爱做游戏、看电视、看电影、听故事、看画书等。所以这个阶段,要常常带孩子一起看书,与助于孩子养成一生爱看书的好习惯。1《生气汤》

文/图:[美]贝西 · 艾芙瑞 翻译:柯倩华 少年儿童出版社

上榜理由:1994-1995小印第安人奖,1992年《书单》杂志编辑选书,美国平面设计协会选书。

有时候,孩子难免处在负面的情绪当中,我们应该试着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同时帮助孩子找到合宜的抒解管道。这是与孩子共读此书时,值得细细咀嚼的滋味。2《颜色的秘密》

图/文:[瑞士]德里泽特 翻译:林昕 湖北美术出版社

上榜理由:2次荣获“博洛尼亚儿童书展的图画书插图奖”作者埃特尼·德里泽特经典之作,用奇妙有趣的故事向孩子揭示色彩的奥秘。

"1+1=2,1+2=3……

那么,聪明的小朋友们,红色+黄色=?黄色+蓝色=?蓝色+红色=?…你们知道答案吗? 3《鸭子骑车记》 图/文:[美]大卫 · 夏农 翻译:彭懿 南海出版社

上榜理由:入选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绘本”;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童书奖。

鸭子骑车?这可真是个疯狂的想法!但有一只鸭子真的办到了!农场里的马、牛、羊、鸡、狗、老鼠……对鸭子骑车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4《三个强盗》

图/文:[法]汤米 · 温格尔 翻译:张剑鸣 明天出版社

上榜理由:故事文字和内容都很简洁,但却以画面成功的营造气氛,以强烈的颜色来表现神秘、恐怖、冷漠或正义与热情等,让孩子体会一个有点儿吓人,但幽默而又温馨的故事。

他们很凶地抢别人的东西,但是却那么温柔、善良地对待一个女孩。你看看他们抱着芬妮时的神情,那样的小心翼翼和爱惜!他们还让很多很多的孩子都戴上红帽子、穿土红斗篷,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这是三个怎样的强盗?

5《云朵面包》

文/图:[韩]白嬉娜 摄:[韩]金向寿 翻译:明书 接力出版社

上榜理由:一本充满童心的美丽幻想故事;一本能够与孩子创意互动的图画书;一本运用了绘画、剪纸、布艺、摄影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波普艺术图画书

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从雨树上摘下云朵,不是每个妈妈都能将云朵加糖发酵,也不是每个爸爸都可以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上吃到云朵早餐。就是那么一点点,一点点从天而降的想象,生活就像云朵一样轻盈地飘了起来...6《一园青菜成了精》

编自北方童谣 图:周翔 明天出版社

上榜理由:演戏的是孩子,看戏的也是孩子,从而,千千万万个孩子都会喜欢《一园青菜成了精》

我翻开书页,看到青莱萝卜们的神气活现和眉飞色舞,已然开始窃喜了。画家遵循着青菜们的独特个性,又赋予其饱满的情绪和孩童的顽皮,夸张却不鬼怪离奇,让这一群顽童煞有介事地摆开阵势,斗得畅快淋漓。7《花婆婆》

著/绘:[美]芭芭拉 · 库尼 翻译:方素珍 河北教育出版社 上榜理由:她真的爱海,而且喜欢在辽阔的世界里游走吧。整个画面干净、细致、柔和,同时传递出坚强、生动、活力,有一种充满生命力的美丽。

中班绘本《我爸爸》教案 篇5

预设目标:

1.通过读图,听文和猜想,了解故事内容,感知父爱的温暖。

2.发现图画的秘密,体验读图画书的乐趣,培养观察、表达、想象能力。

3.从图画书中学创作,学习“……像……一样……”和“也像……一样……”的句式表达。

活动过程:

一、导读封面,了解绘本 1.孩子们,我们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看过什么故事书,读了哪些有趣的故事,还记得书的名字或者文章的题目吗?说几个听听。

2.揭题

过渡语:今天我们要一起分享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板书)我爸爸。

3.读封面、环衬、扉页

过渡语:孩子们,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封面,看看能从封面上了解什么信息?

二、初读故事,了解爸爸

师:故事就要开始了,请同学们用心听,仔细看,尽量多留意图画。注意,图画书不光是用文字在讲故事,图画也能说话呢!

1.观察第一张图片

师:好好瞧瞧这位爸爸,他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师:可是作者却这样写道: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出示带有文字的第一张图片)

2.初读第一组图片(先单张图片再出现双张图片)(1)我爸爸什么都不怕,师:你看(2)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3)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 师:月亮挂在哪里(天空),看来他真的跳得很高,高过月亮,真厉害;

师:看,还有什么是爸爸不怕的?(3)还会走高空绳索(不会掉下去)。

师:看看这张图画,什么叫“高空绳索”?

师:只有一条绳索,架空起来,爸爸走在上面稳稳当当地,多棒啊!从图上你还看到了什么?

(4)他敢跟大力士摔跤。

师:这个大力士长得怎么样,和爸爸相比谁强壮? 师:大力士膀大腰圆,都有三个爸爸大哩!可我爸爸却敢跟他较量,真勇敢!

(5)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师:仔细观察图画,和爸爸一起比赛的都有谁?

师:那可是世界著名短跑健将刘易斯呀!我想,就算刘翔在,他也敢跟刘翔比跨栏!”

师:再看看图画,你发现了什么? 生:他流的汗水都变成了白云!

师:孩子们,此时,你们觉得这个爸爸怎么样呢?(学生说的时候,老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到学生对爸爸评价恰当的词语,及时鼓励并板书——勇敢)

(6)是啊,所以作者也说:我爸爸真的很棒!师:一起来夸夸我爸爸。师:你来夸夸爸爸。

师:是啊,我爸爸真的很棒。我们继续走进故事。3.初读第二组图片

过渡:我爸爸去哪儿了?

(1)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2)游得像鱼一样快。

师:爸爸游泳的技术怎么样?

师:再来看看,爸爸还会有什么变化。(3)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这时候,爸爸藏在哪里了?他在干什么?

(4)也像河马一样快乐。

(5)出示整个两幅,引导学生读一读。(6)句式训练

(出示课件:_______像_______一样_________。生模仿讲话,师及时鼓励。)

(6)我爸爸真的很棒!这样的爸爸你喜欢吗,那就骄傲地夸夸他——我爸爸真的很棒

4.初读第三组图:

师:你们瞧——(出示课件),我爸爸像房子一样高大,师:我爸爸高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师:我爸爸真好。再来看看——(出示多媒体)他像猫头鹰一样聪明,师:此时的爸爸又藏在哪里了? 5.初读第四组图片

师:我爸爸真的很棒,看看,爸爸在干什么?(跳舞)(1)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师:跳得真的很不错,此外,我爸爸还是个——(多媒体)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2)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师:你们看,爸爸和谁一起唱歌?

师:所以作者这样说——(多媒体)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师:我们把两张图画连起来说说——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也是个了不起的歌唱家。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字很神奇,把两个半句连成一句话。它是——也

师:你能像这样用上“也”来说一句话吗?(3)他踢足球的技术一流,师:我爸爸会跳舞,会唱歌,你们看还会踢足球,你们看——(出示图片)

师:你们看,爸爸踢足球技术怎么样?

生:技术一流,你们怎么看出的(轻轻一顶,球就飞了起来。)难怪我爸爸还敢自称是小贝克汉姆哩!

师:爸爸的本领实在太多了,我们再看爸爸在干吗—— 生:扮鬼脸

(4)也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怎么故事读到这个,此时的爸爸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总结

孩子们,故事讲完了,刚才我们是一页一页地读(贴出去)故事,但是读书除了这样一页一页看,还要懂得整本书的读,想想哪些画面,哪些语言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细读故事,感恩爸爸

1.闭上眼睛想想,那张图画、哪些语言给你深刻印象。2.反馈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3.感悟主题

师:其实书中描绘的这位爸爸,无论是强壮、神奇、幽默、快乐等,在作者眼里都是非常了不起,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安东尼布朗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爸爸。(板书画上心形,写上“爱”)师:爱是什么?幼儿讨论。

师:爱就是心甘情愿为对方付出,哪怕做一些傻事?

四、拓展延伸,描画爸爸

1.文中的爸爸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爸爸。

2.介绍自己的爸爸。4.总结

中班绘本阅读教案 篇6

----《嗝!哈啾!噗!》

学科: 语

设计意图:

中班语言领域目标指出:利用图书,引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技能。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中班绘本阅读活动《嗝!哈啾!噗!》读书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快乐,因此,好的绘本犹如一粒种子,撒播到孩子的心田,会开出美丽的花朵。《嗝!哈啾!噗!》是一个诙谐幽默的故事,更是一本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互融合的绘本。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绘本,在活动中,我以声音线索作为绘本的切入点,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将看似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实现绘本教学由“点”“线”“面”到“立体”的飞跃。

中班绘本阅读《嗝!哈啾!噗!》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发现人体会发出各种声音,初步了解发出这些声音的原因,并能用简单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2、以声音为线索,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绘本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尝试模仿各种声音,体会与同伴一起阅读的快乐。活动准备:ppt、《嗝!哈啾!噗!》绘本书15本。

重点:发现人体会发出各种声音,初步了解发出这些声音的原因,并能用简单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难点:以声音为线索,仔细观察画面,初步理解绘本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猜声音”(目标1)

1、请幼儿听各种动物的声音

提问:你能猜出这都是哪些小动物的声音吗?

2、探索身体会发出哪些声音 师:“除了小动物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哦!”

二、通过观看ppt,进行重要页面的导读(目标1、2)

1、观察前环衬,引入重点页面的导读。

师:“小魔女玛丽和几个小伙伴玩游戏的时候身体也发出了声音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观察前环衬,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猜猜他们玩的什么游戏?”(捉迷藏)

2、和幼儿一起观察重点页,引导幼儿大胆猜想讲述。

三、幼儿自主阅读(目标1、2)

师:“刚才那些小朋友都藏在这本书里,现在请大家再去找一找,书里还藏了哪些小朋友?他们会不小心发出什么声音?”(提醒两人合作看一本书)

1、幼儿分享阅读,教师巡回与幼儿交流。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四、师幼共读(目标2)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故事吧。”

1、认识封面、封底。介绍作者、出版社。

2、两人一本书,师幼共读。

五、以身体打击乐做结束(目标3)

绘本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篇7

一、绘本在数学活动中的运用优势

1.与儿童思维相一致

儿童思维中很大一部分为对于具体事物及表象的直观思维,这就导致了他们的理解力较差,在对单一、理性的法则、概念进行理解时,便会十分吃力。相比之下,绘本以其鲜明的色彩、生动的情节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得在数学与儿童思维间形成互通的桥梁。

2.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贴合

绘本中绘制的图画由现实生活中的物、人所组成,不仅是儿童所熟悉的,而且也能增进其亲切感。儿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是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不是遥不可及的。

3.能够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幼儿时期是思维方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普遍存在注意力易分散、学习热情低的特点。数学绘本旨在通过多种形式对儿童思维进行刺激,使其以多样、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中。

二、数学活动中绘本的具体实践

1.合理的绘本有利于对数学资源的发掘

高质量的数学绘本包含多元数学教育因素,同时具有大量教学资源。如,在对儿童教授时间概念时,《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绘本中便通过生动的故事让儿童感受到一周内每天的排列顺序与持续变化,通过理解随着天数的递增,毛毛虫进食食物量会发生增加,更能明白时间的累计,以此形成时间概念。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借鉴了类比思路,简单的绘本蕴含了丰富的数学资源,具有多元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科学选择绘本,并对教学侧重点及思路进行充分权衡、分析,将数学与故事密切结合,挖掘数学资源。在《最佳守卫》绘本中,通过为儿童讲述选拔守卫的过程,协助其明白,强壮的体力、灵活的动手能力及敏捷的反应作为外在本领尽管重要,但缺乏了强烈的责任心也是万万不可的。在对绘本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儿童便潜移默化地运用了对比、统计等数学思想。又如,《让谁先吃好呢?》绘本中,以只有一个桃子,分给哪个小动物吃最好为故事梗概,引导学生在对动物大小、胖瘦及长短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后,说出自己选择哪个小动物的依据。如此,儿童便会形成比较、折中的思维,这对于数学学习十分关键。

2.科学的绘本使儿童享受数学学习过程

儿童生性好动,如果能够抓住这种特点,让其在娱乐中玩,在看似简单的游戏中领会数学,那么必然能收获理想的效果。我们还举《最佳守卫》绘本的例子,在整个“守卫招聘”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让儿童体会其中的乐趣,甚至可以组织儿童实演整个过程,在经历过复杂的淘汰赛,各种评分环节后,最终选择出“守卫”。儿童在整个过程中既心情愉快,又能够充分理解到比较的含义,这为今后对统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3.合理的绘本设计包含着如何运用数学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绘本教育不仅强调让儿童接受数学、理解数学,更要帮助其树立运用数学的思路与基本方法,且要强调灵活性。如,在《真正的魔法师》中,儿童理解到数学中序数不是绝对概念,而是相对概念,即同样数量的事物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成行,从左数与从右数,结果是不同的。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便强化了相对意识,教师可以借此机会,为儿童说明,空间、时间概念与数字类似,均具有相对性。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儿童对遇到的事情积极运用数学思维进行解决,以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

绘本的选择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鉴于儿童生活经验缺乏、理解能力较为单一,因此,应选择与其智力水平、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相契合的题材。这样有助于儿童对画面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增强理解与记忆效果。如,《成为好爸爸》中通过讲述在一年的12个月中“我和爸爸”都做了哪些事情,帮助儿童建立时间观念。

感悟:在绘本思路的促进下,儿童数学教育正朝着不同于传统的、灵活的方向发展。借助于儿童生活中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实例,编制成绘本故事,寓抽象、繁琐的数学概念于画面中,在儿童看、听、说、思过程中,轻松领会并牢固记忆。本文主要从绘本在数学活动中的运用优势出发,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对数学活动中绘本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与分析,旨在为幼儿数学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要:数学学习对于儿童而言,最大的难点在于具有抽象性、单一性。传统的数学教材往往以严肃的面孔呈现在儿童面前,容易让其产生枯燥之感及厌恶之情。绘本作为一种新颖的数学教育方式,主张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故事相融合,寓教于乐,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在阅读、观察与思辨过程中学好数学的方法。这便极大地提升了儿童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热情,因此,数学活动过程中的绘本运用值得重视。

中班绘本数学 篇8

关键词: 友谊 中班幼儿 绘本

一、创设环境,辅助友谊

(一)创设温馨的阅读硬环境。

1.收集绘本:关于“成长中的陪伴”的绘本;关于“天敌也能成为朋友”的绘本;关于“朋友,不管发生什么都是朋友”的绘本;关于“找朋友”的绘本。

2.创建“绘本阅读角”:我在班级中创建了“绘本阅读角”,为方便幼儿阅读量身定做了书架,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

(二)创设宽松自然的阅读软环境。

1.共同制定阅读规则。

“阅读规范”中约定阅读时间、阅读人数、阅读后整理等,并在班级中面向幼儿进行学习。

2.教师和孩子一起阅读。

本次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有:集体阅读和自由阅读。集体阅读,就是将绘本作为教学活动或区域活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式阅读。自由阅读,则是幼儿利用饭后,或点心后的“空白”时间自由阅读。

(三)创设主题墙和区域的潜环境。

1.主题墙上彰显“友谊”。

“我们之间的友谊”主题墙上,“朋友树”上是孩子们和朋友一起玩耍的照片。“友情交换卡片”,幼儿将自己想和谁做朋友的愿望、想和这位朋友说的话、做的事情都记录在上面。“生日祝福墙”上满是朋友留下的美好祝福。

2.区域活动中延续“友谊”。

生活区域“朋友屋”是孩子们的最爱,经常有孩子邀上几个好朋友说一些悄悄话。“友爱小舞台”经常上演一幕幕精彩的友情绘本剧。

二、课堂教学,学习“友谊”

(一)选取绘本,走近“友谊”。

中班幼儿心里对“友谊”的理解也许是模糊的,我们要通过绘本向幼儿传达什么是“友情”、“友情”应该如何获得、好朋友之间又该如何相处。

如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给孩子展现了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友情。绘本中小老鼠作为一个弱者,先是一次次地忍受大老虎的欺负,大老虎再强悍再威武,孤独的心也需要友情慰藉,只有在失去以后,才意识到友情的弥足珍贵。所以,为了重获友情,他宁愿做出妥协。真正的朋友需要以诚相待、平等互利,真正的朋友需要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

(二)精读细读,深究“友谊”。

课堂教学时,老师会剖析画面,带领幼儿读懂读透画面形象、色彩及构图的用意;会把握主线,凸显重点,引领幼儿体会绘本蕴含的主题;会提出认知冲突的疑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涵,彰显绘本主题。

(三)大胆想象,丰满“友谊”。

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深入阅读绘本,拓展作品原有内涵,使其变得更丰满。想象的地方可以有很多,可以根据名称或封面大胆预测故事内容;可以调用生活经验合理设疑联想;可以迁移各种经验大胆驰骋想象。

如绘本《两棵树》中,导入活动时先请幼儿根据封面猜测:这两颗大树在一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事情呢?绘本故事中大树小树在比赛,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想一想大树小树会进行什么样的比赛,从而感受到朋友之间不能为了比赛而吵架。

(四)拓展游戏,领悟“友谊”。

阅读绘本过程中,有计划地创设游戏情境,有目的、有重点地预设一些游戏情节,有效引发幼儿主动探究,深入领悟绘本。

如绘本《彩虹色的花》活动中,教师创设了生动多彩的游戏情境,孩子们戴着小动物头饰,手持七彩花瓣,在温情、优雅的音乐旋律中,进行绘声绘色的对话与故事情节再现,亲身体验与深切感受绘本的深层内涵。

三、延伸课堂,“绘”、“话”友谊

(一)在“绘”的过程中感受友谊。

1.结合绘本欣赏,续编式绘画。

绘本欣赏后,以续编绘本的形式进行绘画,借由原著进一步想象和创作,从幼儿的续编式绘画中往往可以看到幼儿的情感发展。

如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中,小女孩走了以后猩猩一直坐在树下等朋友,那个背影给孩子留下了无限的遐想,到底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猩猩会不会等到朋友呢?那个小女孩还会回来吗?

2.结合自身经验,描述式绘画。

描述式绘画是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想象,是续编式绘画的升级。这里绘画的主体是幼儿,是自己经历过的事和内在情绪体验,是幼儿过往和朋友相处的情景再现。如阅读完绘本《爱心树》,幼儿都说这个小男孩只知道索取,不陪伴大树,很不喜欢他。于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绘画自己如果是那个小男孩会陪着大树做什么。

(二)在“话”的过程中表达友谊。

1.小舞台形式的“话”。

“话”,就是在小舞台上表演绘本剧。绘本《小老鼠分果果》中,教师为幼儿制作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和故事中的各动物头饰,制作了场景小池塘、刺树丛和大木头路障。幼儿很喜欢带上不同的动物头饰给大家表演绘本。

2.展览、互动式的“话”。

展览、互动式的“话”是将幼儿的图画集中展示,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本人和他人都可以根据画面进行描述,说说画里的故事,猜猜画面讲述的朋友之间的事。如《爱心树》绘本的续编就将其展示在绘本主题墙上,幼儿在课后、餐后、点心后等自主活动时间自由交流,会有更多体会。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

[2][美国]罗宾.童年友谊,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

[3]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4]梅子涵.阅读儿童文学,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年11月.

[5]彭懿.绘本:阅读与经典,21世纪出版社,2006年5月.

中班语言绘本教案 篇9

《艾薇的礼物》是凯特?格林纳威大奖金奖获得者的代表作,本次活动我通过观察、自主阅读、师幼共读等方法来了解绘本内容,自主发现绘本每一页的关联,并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懂得付出与给予,学会感恩和关爱。

3~6岁的幼儿总是对自己的东西特别珍惜,可以说到了吝啬的程度。绘本《艾薇的礼物》让幼儿看到了分享的快乐——当别人收到自己的礼物、自己的祝福时而露出的由衷喜意,自己也会满足得窝心快乐!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对画面的想法。

2、体会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变化过程。

3、了解分享和付出的重要,学会感恩和关爱,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绘本

2、绘本课件

3、礼物盒(鞋子、老花镜、食物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礼物盒,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收到过礼物吗?

师:当你收到礼物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礼物盒,我们一起看看礼物盒里面有什么?这些东西可能是送给谁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师:故事里有谁?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前半段,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图片内容。

师:艾薇的礼物盒里都装了些什么?你觉得她会把礼物怎么样?会送给谁?我们一起来看看一看。

3、播放绘本前半段,引导幼儿说说、看看。

师:艾薇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送礼物给别人,看,他们是怎么送礼物的?

师:她把大鞋子送给了谁?把老花镜送给了谁?好喝的送给了谁?奶嘴送给了谁?你们觉得艾薇的礼物怎么样?

(教师引导幼儿阅读四幅图的同时,再关注到反页人物的动态)

4、教师小结:是呀,艾薇送的礼物常常不合适,不过呀,有时候,艾薇的礼物也很棒哦!

5、教师出示小图标。

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礼物盒里都有哪些礼物?分别送给了谁?艾薇送的礼物合适吗?如果重新请她送一次,老花镜送给谁会比较合适?大鞋子呢?好吃的呢?

6、师幼共读绘本后半段,并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图片内容。

师:她将奶嘴送给了谁?她将好吃的送给了谁?她将老花镜送给了谁?她将大鞋子送给了谁?艾薇送了这么多礼物给别人,当然,她也会收到别人的礼物哦。

7、教师出示教师绘本,完整讲述,幼儿欣赏。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完整听一遍。

8、提问:

(1)为什么艾薇喜欢送礼物给别人?她把礼物送给别人的时候,她的心情怎么样?

(2)你喜欢艾薇吗?为什么?

(3)8、教师小结:虽然艾薇送别人的礼物不一定和合适,但她很用心选择每一样礼物,当她送出礼物的时候很开心,同时她也会收到别人送的礼物,好的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

三、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回忆送礼物和收礼物的经验。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送过礼物呢?送过什么礼物?送礼物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收到礼物的人心情会怎么样?

中班绘本:小蓝和小黄 篇10

活动背景:

《小蓝和小黄》是一本非常经典又有趣的绘本,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简单的画面加上充分的想象空间,幼儿更容易在轻松的观察、聆听中,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投入绘本情境中,体验阅读的快乐。当一种亲切感产生、一种胜任感萌生、一种迫切想了解的愿望发生时,一本书和一种与书有关的体验活动就这样在幼儿的心里生根、发芽了。于是我将绘本阅读与美术游戏有机融合,让幼儿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经验迁移和情感投射中,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拓展、丰富、积累体验。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阅读活动,能大胆地想象和表述,感受朋友间、亲人间的爱意。

2.知道蓝和黄两种不同的颜色结合在一起会变成绿颜色。

3.享受调色游戏的乐趣,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绘本《小蓝和小黄》ppt;

2.蓝色、黄色颜料和蓝色、黄色透明的塑料色卡纸。

3.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工具(画笔、画纸、黄蓝颜料分别装在针管里、幼儿操作桌面上铺有透明桌垫,画纸铺放在透明桌垫的下面)。

活动过程:

一、引出绘本故事的主人公

出示“小蓝”:“今天来了一位有趣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小蓝。小蓝有个好朋友叫小黄。”引导幼儿用语言问候小蓝和小黄。

二、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的故事

1.介绍小蓝和小黄的一家。

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我们一起去小蓝家和小黄家参观一下,看,家里有谁?”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为什么觉得它是爸爸(妈妈)?”

小结:“小蓝和小黄的家里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2.小蓝和小黄一起做游戏

幼儿观察图片并引导其大胆想象:“小蓝和小黄最喜欢玩游戏,看看它们在干什么?”(拉圈圈、捉迷藏)

幼儿人手一个小蓝或小黄,和同伴打招呼,一起拉圈圈游戏,感受结伴游戏的快乐。“小蓝和小黄真的躲在我们身边呢,快把他们找出来吧。”

感受色卡的重叠变色。“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发生了什么事?”“小蓝和小黄也来抱一抱,看看便会变成什么呢?”

三、调色游戏

出示颜色(黄和蓝)。“调皮的小蓝和小黄,他们躲在哪儿呢?”(躲在针管里)

尝试调色。

“怎么请他们出来玩呢?”(轻轻把颜料挤出来,流在操作板上)

“请他们玩一个什么游戏呢?请谁来帮个忙?”(用画笔将两种颜色调一调)

“小蓝和小黄抱在了一起,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讲述发现的颜色变化)

记录调色结果。

“我们来给他们拍个照吧。”(将画纸覆盖在操作板上,印下颜色)

四、幼儿操作

教师巡视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大胆调色,说出颜色的变化。

五、欣赏“照片”。

引导幼儿欣赏颜色混合后产生的奇妙效果。

“你请小蓝和小黄做了什么游戏?你变出了什么颜色?你是怎么变出来的?”

六、延伸活动

数学绘本开启数学学习之门 篇11

一、善用数学绘本,巧拨“独特数学”之弦,提升数学学习的“体验指数”

让学生理解数学,最重要的不是你知道的数学是什么,而是你要理解他们心里的数学是什么。

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后,教材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来教学单、双数。

经过前面的学习活动,学生大多能够根据个位将数分成两类。不过接下来谁是单数谁是双数,他们无法记住这个看似很简单的数学概念。显然教材上的这个内容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吸引力不够大,不能打动他们。

我在教学中尝试选择了两本关于单双数的数学绘本作为教学的补充,一本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翻译出版的《一二一二糖果店》,另一本是英文汉声出版社出版的《奇数和偶数》,两本绘本知识相同而内容却不同,可以让不同学生产生不同的触动。

1.以生活经验来助推数学概念。

新课改强调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是数学概念的重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需要教者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亲历数学探究的过程。

在这两本书中,学生经历了一个个有趣的生活场景。比如,他们成为一群糖果的包装师,他们用一个特殊的包装盒去体验包装不同数量的糖果。利用这个盒子将一堆糖果2颗一对儿地分,如果全分完了,这堆糖果的数目正好是我们学习过的双数,而如果还剩下一颗,这堆糖果的数目就是我们学过的单数。打开鞋柜,里面有6 只鞋子。每一只鞋子都可以找到一个同伴凑成对,所以6 是一个双数。而另一个鞋柜,只有5只鞋,其中有一只鞋找不到同伴非常孤单,所以5 是一个单数。看到这些画面,学生对类似的配对现象一下子有了兴趣,“我们吃饭的筷子好像也是一双一双的”“一根筷子是单的不能吃饭”“我的手套也是2 只一双”“我的眼镜上有两个镜片也是一双”,看来多数学生对认识单数和双数中配对的意识已经建立了。

2.以活动体验来积累数学经验。

学生多样的性格决定了打动他们的肯定不会是同一种东西。在班上一些特别活泼的男生身上,我清晰地发现打动他们的则是绘本《奇数和偶数》中的另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开始介绍单数和双数的应用,有好多的活动设计,比如,“让孩子们组织一个拔河比赛,裁判会数两队的人数,两队人数怎样比赛才公平?而不管两队各有多少人,两队的总人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呢?”

书上通过全家投票表决假日去哪儿玩的活动,进行投票,发现单数人可以投票成功,双数人表决出现了同票的情况,不能做决定。按照书上的介绍我们进行了四人学习小组实验,对“接下来的活动课是做手工还是看课外书”投票,很多学生通过活动对于单数双数的判断逻辑有了深刻的体会,他们通过活动也能累积相关的数学经验。

和学生一起看数学绘本的过程,就是寻找他们“心中的数学”的过程。就如按过所有的琴键,总会有一个声音让他们特别喜欢。数学的“难”有时就在于如何找到那根独特的琴弦。应该说数学绘本让更多美丽的音符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打动他们的也许就在其中的一瞬间。

二、善用数学绘本,力推“主题创作活动”,提升数学学习的“实践指数”

数学绘本是一种有用的资源,但同时又是有限的资源。说它有限,主要是它资源有限,同时还多是一些舶来品。这些资源跟我们的课程结合得不是很紧密,有些也不适合。有时当我们选无可选时,自我的整合甚至创造就是必走的道路。

1.改编绘本,补充课程新资源。

数学绘本往往会在某个方面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抓住绘本中的这些优质资源,引领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不断拓展新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在对数学绘本的改编中与自己的生活情境产生碰撞,从而达到知识的回顾与巩固、重构与创新并举。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对应关系是一个思维上的易错点。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在教学中我尝试改编了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失落的一角》。

有一个圆丢失了自己的一角,怎么也跑不快,他很不开心。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丢失的一角。

咦,这里有一个漂亮的一角(红色)。可是太大了!

又看到一个漂亮的一角(蓝色)。可是太小了!

继续往前走,这儿还有一角(黄色)。还是不合适!

继续往前走,这儿还有一角(紫色)。正好!

第一次碰到的红色一角,是谁的?第二次呢?第三次为什么还不合适?最后一个呢?

这个简单绘本尽管没有美丽的图画,也还缺乏生动的故事,但是它还是打动了很多学生,当学生说出“适合自己的才是正好的”,这又何尝不是一份智慧的领悟呢?

2.创作绘本,开发学生潜能。

绘画,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总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内心世界,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一特性,在数学绘本阅读中,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进行绘本的再创作,从而让学生在绘本的表达中“悟”到数学的思维方法,并使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潜能。

在二年级“时分秒”单元的学习中,学生欣赏了韩国辛慧恩的绘本《时间的故事》。在成人的眼里,时间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在孩子的眼中,时间确实以一种有趣的形态存在着。

生1:时间是滑板车,是被一个小朋友骑着的滑板车,他从我眼前“嗖”的一下溜走了。

生2:时间是娃娃,是个刚出生的娃娃,越长越大,不好回头。

生3:时间是小溪流,是山上流淌的小溪流,不断向前奔跑着。

生4:时间是跳跳棋,是我和小朋友一起玩的跳跳棋,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创作绘本不仅表达了学生自我的内心世界,而且也为他们打开了通往智慧的大门。学生创作绘本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同时,还可以促进他们阅读兴趣和想象力等方面的发展。

中班绘本:螃蟹小裁缝 篇12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2、大胆推理和猜测故事内容,体验小螃蟹前后的心情变化。

3、懂得助人为乐的道理。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1、猜谜语,引出螃蟹。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看谁最聪明哦!

(1)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泡吐。小朋友们,请你猜猜他是谁?为什么?

(2)(出示螃蟹图片)让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螃蟹?

(3)我们的小螃蟹长大了,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赚很多很多的钱,小朋友,请你来帮它想一想:小螃蟹有什么特长?可以做什么工作呢?(裁剪衣服)

师:做衣服的人有个好听的词语叫裁缝。这个名字好听吗?叫什么?那我们就建议小螃蟹去做裁缝吧。

(4)师:(出示图片)螃蟹做了裁缝以后非常用心,也很能吃苦。他做的衣服,式样又好又合身。很快,螃蟹小裁缝成了森林里很有名气的裁缝。

(5)师:找他做衣服的人也越来越多,看看谁来了?

2、欣赏画面,初步理解故事。

第一部分:螳螂。

(1)(出示图片)谁来找螃蟹小裁缝啦?它抱着什么东西呢?(布)

(2)螳螂说:我有一块布,但是它小了点儿,我想不好可以做什么。

提问:你们猜猜:螃蟹裁缝会怎么说?(螃蟹裁缝说:没问题,交给我吧。)

(十分自信的样子)幼儿示范表演。

师:哎呀,螃蟹小裁缝真的好自信啊,谁来学一学。

(3)螃蟹小裁缝开始为螳螂做衣服了,咔擦咔擦……

(4)(出示图片)第二天,螳螂的衣服就做好了。看看,螃蟹小裁缝为螳螂做了件什么衣服?(背心)螳螂穿上螃蟹小裁缝为他量身订做的背心显得特别帅气,你觉得会螳螂满意吗?你怎么知道的?(表情)谁来学学螳螂满意的样子?

(5)螳螂满意极了,给了螃蟹小裁缝10元钱。

第二部分:毛毛虫

(1)螃蟹小裁缝的生意越做越火,(出示图片)看看又有一天谁来了?(毛毛虫)

(2)毛毛虫来了抱来一块布,她说:我也想和别人一样穿裤子。猜猜:螃蟹小裁缝会说什么?(没问题,交给我吧。)

(3)师:螃蟹小裁缝开始为毛毛虫做裤子了,咔擦咔擦……很快,毛毛虫的裤子也做好了!

(4)(出示图片)哇,毛毛虫六条腿的裤子穿在身上显得特别漂亮。毛毛虫开心吗?(开心)你怎么看出来的?毛毛虫也给了螃蟹小裁缝10元钱。哇,螃蟹小裁缝又赚钱了吧!

第三部分:张贴告示。

(1)师:忙了一天的螃蟹小裁缝终于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可是,有一个问题冒了出来:(出示图片)上次给小鸟做的裤子是两条腿,我收了10元钱,可是今天毛毛虫的裤子六条腿我也收了10元钱,我是不是吃亏了?小朋友们,你们帮小螃蟹想想他是不是吃亏了?(幼儿发表想法)

(2)螃蟹小裁缝越想越觉得这样做衣服太吃亏。(出示图片)于是,第二天一早,螃蟹门口贴了一张大大的告示(告示图)

师:告示上说:以后做衣服,不论大小,按件算,每件10元;做裤子,不论大小,按腿算,每条腿5元。

第四部分:大象和大蟒蛇。

(1)看了告示之后,森林里炸开了锅。(出示图片)这时,大象看了告示开心的用鼻子卷了一块大布来了,对小裁缝说:“螃蟹小裁缝,给我做一件衣服吧!”螃蟹小裁缝会说什么呢?(没问题,交给我吧。)

(2)咔擦咔擦……螃蟹裁缝开始为大象做起了衣服。因为大象的身体太大了,小螃蟹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把大象的衣服做完。大象看着自己的新衣服可高兴啦!拿出10元钱递给小螃蟹,小螃蟹看着10元钱吃惊地说“你瞧瞧,(出示图片)小螳螂的衣服这么小人家给了10元钱,你的衣服这么大,我用了整整一个星期才做完,你也只给10元钱,是不是太少了,我不是亏大了吗?”大象笑笑说:“那可没办法,你自己说的,衣服不论大小,都是10元。”小螃蟹无话可说了,只好让大象走了。

(2)孩子们,你们说螃蟹小裁缝是不是吃亏了?为什么?

(3)哎呀!螃蟹小裁缝这下可吃大亏了。(出示图片)这时又一只小动物上门了,谁啊?(大蟒蛇)

(4)大蟒蛇头上顶着一块布对小螃蟹说:“螃蟹小裁缝,给我做一条裤子吧,这两天我有点冷,我怕冷。”小螃蟹一看生意上门了,一下子神气起来了,连忙说:“没问题,交给我吧。”

咔擦咔擦……螃蟹小裁缝又开始忙活起来了,他用了三天三夜,终于把大蟒蛇的裤子做好了。大蟒蛇穿上裤子,真是满意极了。他说了声“谢谢”转身就走了。小螃蟹赶紧叫住她:“诶诶诶,你还没付钱呢。”大蟒蛇说:“你不是说,裤子按腿算吗?我没腿啊,就不要给钱了。”小裁缝说“你看(展示图片)毛毛虫的衣服这么短给了10元钱,你的衣服这么长一分钱也不给,我还花了三天三夜才做成的,哎!我这是要白送你了。”

(5)小朋友,你们说,小螃蟹的心情怎么样了?

第五部分:故事高潮。

小螃蟹说:“唉,我原来是想多赚点钱,没想到反而吃亏了…”就在这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1)(出示图片)观察图片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大象拿来了香蕉,大蟒蛇送来一篮苹果,都是感谢小螃蟹的)这时的螃蟹小裁缝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开心呢?

(2)那你们喜欢螃蟹小裁缝吗?为什么呀?

(3)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帮助别人,心情怎么样?

3、活动延伸:

上一篇:新生杯策划书范文下一篇: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