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复习

2024-10-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流信息技术复习(精选12篇)

物流信息技术复习 篇1

息;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信息流;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各种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

狭义与广义的:狭义,物流信息是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广义,物流信息不仅是指与物流活动有关的信息,而且包括与

其他活动有关的信息,如商品交易信息和市场信息等。

物流信息的特点共享性、时效性、实用性、种类多。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是硬件、软件、数据库及数据仓库、人员。

2.数据包括哪东西?数字、图像、图形、日期。数据库领域中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

模型。

3.计算机网络协义由语义、语法和定时三个要素组成。计算机网络按地理位置分类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因特网属

于广域网。因特网采用的是TCP/IP网络协议。因特网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服务是万维网或,教育机构.edu,科研机构.ac,军事机构.mil,互联网络服务.net,非营利性组织.org,商业机构.biz,4.射频识别技术由几部分组成?其中信息载体是射频标签。根据射频标签的读写方式可分为只读型标签、读写型标签两类。

5.条码作为一种图形识别技术与其他识别技术相比有什么特点?设备结构简单、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信息量大、可靠性高、灵活实用、自由度大、成本低。条码扫描译码过程是光信号—模拟电信号—数字信号。

6.常用的一维条码、二维条码、物流条码有哪些?一维码,UPC条码、EAN条码、三九条码、库德巴条码、EAN/UCC-128条码;

二维码,QR Code、Data Matrix、龙贝码;物流条码,EAN通用商品条码、储运单元条码、贸易单元128条码。

什么是EAN码?它是由几位数字组成?通用商品编码;标准版13位,缩短版8位。

厂商应选择编码的原则为唯一性原则、无含义性原则、稳定性原则。

7.●在哪些典型的无含义代码、非连续型条形码?39条码

8.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由五个主要部分构成,即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方法。GIS在物流中的应用包括最优路线模型、物流网络优化模型、分配集合模型、设施选址模型。

9.信息分类中,可扩充性指分类体系的建立应满足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需要,在分类体系中应留有适当的空位,以便新的事物或概念增加时,在体系中有一定的位置安排,而不至于由于新的事物或概念头的增加而导致分类体系又推倒重来。NAVSTAR系统提供了P码(精码)和C/A码(粗码)两种定位服务,P码为军方服务,定位精度达到3米。相对于传统书店,网上书店容易做到存书量最大、成本最小。

10.GPS包括几部分?接收机硬件的组成部分有什么?三大部分,GPS信号接收机、地面监控系统、GPS卫星星座;GPS接收机

天线单元、GPS接收机主机单元和电源。

11.EDI发展趋势是由传统EDI向开放式EDI转变、专网EDI向基于互联网的EDI转变、应用从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发展。

EDI的工作原理?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的交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

配送中心采用EDI带来哪些好处?

(1)采用EDI可以节约纸张成本消耗,取得可观的收益;(2)可以提高单证的传递速度,减少单证的传递环节和交换手续,使各种单证数据瞬间在不同的企业间完成全部传递过程,减少清算的时间,加速贸易资金的周转,进而促进贸易的发展;(3)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能力,在贸易伙伴之间建立更好、更密切的关系;(4)使企业内部运作过程更加合理化,增加贸易机会,提高服务质量。

12.快件接收的确认环节包括哪几个方面?

(1)粗分。将本投送区域的快件按照划分的投递路线进行粗分。(2)细排。粗分后,将快件按照投递路线的先后顺序进行细排。(3)复核。细排后的快件,要进行复核,核查有无错排和现场遗留的快件,防止错投和漏件。(4)填写投递清单,盖章戳。在投递清单上登列经细排复核无误的快件,以便投递签收。

13.根据上述EAN-13条码,计算代码690123456789X中的校验码X

偶数位代码求和E=9+7+5+3+1+9=34

奇数位代码求和S=8+6+4+2+0+6=26

T=3E+S=3×34+26=128

物流信息技术复习 篇2

物流虽然是一项新兴产业, 但是因为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和社会总成本而广受关注。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以及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 传统物流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 所以必须向现代物流业转化。而“现代物流业”与“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相辅相成, 互相补充, 相互提升。物流业的发展有赖于信息技术的提升,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而物流业的发展也给信息技术提供了发展契机。因此, 物流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物流业的各个领域, 对物流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 物流信息技术

2.1 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指各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工具, 人们用它来加工信息, 并支持组织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处理的任务。在信息社会中, 一个企业若想立足于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 就必须想方设法的获得对其有用有效的准确信息。物流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作业中的综合应用, 同时也是区别于传统物流企业最突出最重要的标志, 而信息共享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可靠的支持, 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共享对于供应链管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信息技术对于物流企业, 一方面缩短订货提前期、降低库存成本、提高搬运和运输效率、减少递送时间、提高订货和发货精度, 另一方面针对客户的各种信息咨询和诉求, 企业可以及时做出解答并给予帮助, 从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 (RFID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 (GPS技术) 、条形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 (EDI技术) 。

2.2 物流信息技术

2.2.1 射频识别技术 (RFID技术) 。

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 它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操作方便简洁。我们经常在门禁系统或者超市及航空托运甚者医院等等地方均能看到该技术的运用。就拿超市举例, 它对顾客和超市本身来说是双赢的。对于超市这一方来说, 运用了此技术, 超市可以不用额外聘请员工查看进货的条码, 也不用额外聘请警卫人员进行盗窃的追踪, 这就可以减少一大批的资金投入。对于顾客来说, 他们再也不用在收银台前排队等待结账, 因为就在顾客把满满的一车商品推向收银台的短短的几秒过程中, 系统就已经完成了识别、录入、算账等等一系列琐碎的工作。但是由于受限于引进该技术成本较高且识别准确性有待提高的局限性, 在我国该技术还未能广泛应用于超市。

2.2.2 地理信息技术 (GIS) 与全球定位系统 (GPS) 。

地理信息系统 (GIS) 集空间数据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于一身。而全球定位系统 (GPS) 则借助一套卫星系统从而实现导航定位授时等功能。在现代物流中, 二者结合堪称“双剑合璧”, 尤其是在物流运输与配送环节, 他们两者对于车辆运输调度, 最佳路径选择以及车辆运输实时追踪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就拿我们平时经常接触的电子商务来说, 当我们拍下商品, 满怀期待的等待货物的到达, 而此时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商品到哪儿了。所以这两个系统就为我们查看物流信息提供了便利

2.2.3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 。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EDI是指按照协议, 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各行业信息, 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式, 实现各有关部门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处理, 从而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最大的特点和优点就是无纸化和标准化。传统模式中, 贸易一般都是在纸上进行, 白纸黑字, 百口莫辩。但是基于Internet的EDI, 它可大大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一方面无论多复杂的电子单证只需轻轻点击鼠标, 即可发送完成, 方便快捷;另一方面, 它可降低纸质稿成本, 实现最终的绿色交易。但是由于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上千年的白纸黑字, 对网络的可信度还是有所顾虑, 因此它的推广还是较为缓慢。

2.2.4 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技术在我们日程生活中较为常见。它能够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率而迅速在各行各业得到普及比如说超市和图书馆等等地方。条形码的发展也很迅速, 从一维条形码到二维条形码的变迁就可以看出。它能够储存商品的编码、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数量、外观图、经手人等大量信息。集纠错能力强、识别方便、保密性和防伪性于一身, 因此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 给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3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物流因信息技术而改变”———这句话用在现代物流发展特征上十分贴切。物流信息化趋势是必然的, 没有物流的信息化就不可能有物流的现代化, 信息已成为现代物流的灵魂。只有将信息化普及整个物流业, 才能实现传统物流的真正结束。而物流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正所谓“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一个物流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引进物流信息技术, 才能赢在起点, 笑到最后。

参考文献

[1]姚科敏.信息化与中国物流业[J].当代经理人, 2006 (2) :116.

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复习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复习形式;采取方法

遗忘是学习的大敌。对于遗忘的进程,各国心理学家很早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作了大量的研究。艾宾浩斯实验表明,每个人的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这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许多专家和学者对遗忘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以后在最初的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发生大量的遗忘。如果过了很长时间,直到考试前才复习,就几乎等于重新学习了。我们学习和掌握了遗忘规律理论,目的就是要把它应用到教育之中,指导学生利用遗忘规律合理地进行复习,以期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对信息技术课复习好多老师没有去足够的重视,我感觉与其他学科的复习有一个距离,怎样合理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复习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做法。

一、常用的复习方法

1.及时复习

信息技术课的结构中,最后一个内容就是总结,这是对一节课的内容进行概括,也就是说,总结的内容是这一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这个部分很重要,不能省。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这一环节,根据知识内容的不同,我会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总结,通过回顾和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回忆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总结,让学生达到掌握程度。

2.分散复习

初中信息技术是学校课程设置中的一门独立学科,每周1-2学时,属于会考性质的课程,属于三类科目(一类科目语、数、外,二类科目是政、史、地、物、化,三类科目是音、体、美、信息),三类科目的特点是所学知识全部在课堂上完成、掌握、巩固,课外没有作业,每个学期一类科目复习时,三类科目完成考查,学期授课时间在三十教时左右,信息技术要像一类学科那样安排整课复习是不可能的,因此,信息技术复习必须采取分散复习的方法。由于信息技术的知识量并不是很大,所以,我的做法是在课堂结构中,在新课授课前安排一个复习内容,复习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复习上一堂课的知识,二是复习与这一堂课相关联的准备性知识,三是有的放矢地安排一些概念知识。前两个方面是课堂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第三个方面是专为巩固知识而增加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做到细水长流,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减少了考前的复习时间。另外,分散复习是指每隔一段时间重复复习一次或把一些知识技能有目的地掺杂到其他内容学习之中,使学生反复接触这些知识,从而在不知不觉之中掌握这些知识。

3.集中复习

我的做法是把集中复习分为章节的复习和每周、每月的复习。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章节复习作为集中复习的主要形式。每个章节结束以后,利用三分之一节课左右的时间进行复习,这个过程主要以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为主。根据遗忘理论,章节以后,大部分学生对这一章节的知识的遗忘已经超过一半了,如果再不及时复习,这些章节的内容很快就会被遗忘干净,所以,章节之后的新课授课中,有必要在课堂教学结构中安排一段复习时间,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把这个章节的复习看做是固定的形式来执行。

二、采取相应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在教学教程中,我采用以下方法来达到提高复习的效率。

1.“寓教于乐”是提高复习效率切实有效的方法

学生总是喜欢以“玩”为乐,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尽可能把一些理论或技术题,制作成游戏形式,让学生以得分的形式来复习,学生以得高分为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复习效率的作用,效果极好。

一般我采用网页的形式来制作简单游戏,主要以得分的形式吸引学生,题目随机反复出现,以得分高低为判断,使学生在玩中学。由于本人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这种游戏的制作还是初级阶段,还不能算真正的游戏,如果游戏能达到一定的水平,效果还要明显。这种“寓教于乐”的复习方法一般是不占学习时间的,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和眼保健操时间进行。学生利用这个时间自行复习,一般每周可利用5~7分钟的时间。

2.兼顾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有侧重点进行复习,效果更佳

信息技术的考查分两个部分,一是理论知识部分,一是理论化了的操作技能(我们用的是龙芯教材,不是省编教材,考查采用的是笔试形式)。新课程倡导的是体验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的内容很大部分只是达到了解程度,龙芯教材也遵循新课程标准,所以,在组织复习时,注意把握知识部分与操作技能方面的复习,在基础知识方面,把握好学会、掌握、了解三个层次,有侧重地进行复习。复习时,注意理论题和操作题的关系,结合起来复习,理论能指导操作题。反之,操作题能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效果会更佳。

3.对重点内容和学生掌握的知识不全面的内容反复进行复习

在复习过程中,我注意学生平时知识的掌握程度,平时注意积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有关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平时的状况组织复习,对重点内容或学生平时掌握知识有问题的方面或不全面的问题,采用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反复组织题目,以起到有的放矢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时候,有些知识和操作技能,必须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

4.运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提高复习效果

信息技术考查采用的是纸质形式,而复习却可利用信息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进行复习,形式独特,效果明显。如龙芯教材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信息的概念地图表达》,其内容是思维导图,学生学习了思维导图,在复习时就派上了用场,利用思维导图,把所学的知识点用思维导图组织起来,这样复习,章节清楚,思维清楚,条理清晰,识记的内容清晰,学生的知识巩固也符合科学,复习效果明显。

5.提倡学生自己总结复习,自己构建知识体系

让学生自己总结复习,构建知识体系是复习的最高形式,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学生的知识体系将自然而然得到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提倡这一点,在这个方面,我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和指导。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比较简单,但也取得了实际的效果。

信息技术中考复习 篇4

内容大纲 具体内容 1.信息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1、信息的含义: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语言、文字、符号、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和传递信息。

2、信息的基本特征:可存储(把文字印在纸上、把声音录在手机里等)、可传递(发送电子邮件、打电话等)、可加工(利用素材制作多媒体作品)、可共享(同看一本书等)。

3、信息技术的含义: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4、二进制: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提出,只有 0 和 1 两个数码,运算规则“逢二进一”,加法运算法则:0+0=0,0+1=1,1+0=1,1+1=10。

5、字符编码:

(1)ASCII 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为便于信息交换而必须采用的标准化编码。

(2)汉字国标码(1981 年我国公布了汉字编码字符集 GB2312-1980)解决了汉字的编码问题 为了适应信息处理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2000 年制定了 GB18030-2000

只有将数字、文字、图形、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转换为二进制代码,才能便于计算机加工处理。

(3)二维码或者条形码:为方便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常常采用条形码、二维码等编码方式,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者光电扫描设备识读信息。

6、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感官获取(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调查研究,实践活动,文献检索,浏览网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最合适的途径。

看电视、听广播是获取信息最及时的途径之一;因特网是搜索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8、搜索引擎的使用:

搜索引擎——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并将处理后的信息显示给用户,是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的系统。

全文搜索——计算机搜索程序通过扫描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对每一个词建立一个索引,指明该词才文章中出现的次数和位置,当用户查询时,检索程序就根据事先建立的索引进行查找,并将查找的结果反馈给用户。它们使用一种“蜘蛛程序”、“机器人”程序或爬虫来抓取网页信息,建立数据库。

常见的全文搜索引擎有:百度(http://ET的广域网。NFCNET 于 1986 年建成后取代 ARPANET 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20 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 (中国)、an(澳大利亚)、ca(加拿大)、de(德国)、fr(法国)、gb(英国)

信息技术学科复习计划 篇5

2012-2013学年下期

复习内容:

五年级:PHOTOSHOP 空间博客 网络学习

二、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

2、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学有所用的快乐。

三、复习重点、难点:

五年级: PHOTOSHOP 空间博客 网络学习

四、复习方法

1、继续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观察,多练习,争取在家中进行练习。

3、重点指导学生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4、复习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五、复习内容及安排

1、整体梳理各单元知识点2课时

2、巩固练习2课时

物流信息技术读书笔记 篇6

《物联网核心技术_RFID原理和应用》的读书笔记

利用一周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了,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内容丰富,并且举例新颖。内容由浅入深,全面详尽的介绍了射频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以及数据处理算法,通过对应用案例的分析,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首先我了解了物联网的相关内容。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英文全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即物与物相联的互联网。它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终端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就是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RFID技术,以简单RFID系统为基础,结合已有的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等构建一个有大量联网的阅读器和无数移动标签组成的,比Internet更为庞大的物联网成为RFID技术发展的趋势。本书的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重点介绍物联网的内容。第一章物联网简介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物联网的发展以及体系结构和应用。第二章介绍了物联网的典型构架EPC。EPC系统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和射频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编码技术给每一个实体对象一个唯一的代码,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物联网。

第二部分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相关内容。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它作为无线通信和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完美结合,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IT技术之一,在生产,物流,交通,公共管理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RFID是一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它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从概念上来讲,RFID类似于条码扫描,对于条码技术而言,它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标签,利用频率信号将信息由RFID标签传送至RFID读写器。

无线射频技术的工作原理: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

RFID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主机系统,阅读器和电子标签。按照不同的划分类别,分为低频系统和高频系统,有源系统和无源系统,集成电路固化式系统和现代有线改写式系统及现场无限改写式系统等。它是利用感应无线电波或微波能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识别和交换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电子标签由耦合原件及芯片构成,里面含有内置天线,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可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互转信息.第三部分介绍了RFID技术的应用实例.其中包括交通领域的应用实例,在安全防伪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实例以及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实例.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射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具有远距离识别,可存储,携带较多的信息,读取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在智能交通和停车管理等领域,主要有不停车收费系统,智能称重系统等.在安全防伪领域的应用:主要有门禁系统,电子门票系统,汽车防盗系统,酒类防伪系统等.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射频技术用于供应链的目的在于促进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有效沟通。它主要应用于物流配送环节,仓库管理环节和

运输管理环节。典型应用实例有: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公司的实例,德国麦德龙的应用实例。

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在图书馆中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主要应用实例有美国使用射频技术的公共图书馆,欧洲使用射频技术的图书馆和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主要有身份识别,样品识别等。主要包括有射频技术在医院排队系统中的应用,射频技术在血液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射频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射频技术在医疗垃圾处理中的应用。

谈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篇7

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的重要环节是配送中心, 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品种多、批次多、数量大。因此在国内超市、医药、邮包等行业的配送中心部分地引进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 这种分拣货架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相连, 动态地提示被拣选的物品和数量, 指导着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 提高了货物拣选的准确性和速度。另一种是一种物品拣选后的自动分拣设备。用条码或电子标签附在被识别的物体上, 由传送带送入分拣口, 然后由装有识读设备的分拣机分拣物品, 使物品进入各自的组货通道, 完成物品的自动分拣。分拣设备在国内大型配送中心有所使用。

物流设备跟踪和控制技术的应用。物流设备跟踪的手段有多种, 可以用传统的通信手段如电话等进行被动跟踪, 可以用RFID手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 但目前国内用得最多的还是利用GPS技术跟踪。GPS技术跟踪利用GPS物流监控管理系统, 它主要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 使货主及车主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 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物流GPS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运输工具上的GPS定位设备、跟踪服务平台、信息通信机制和其他设备。在国内, 部分物流企业应用这项技术。

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一维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和空、相应的数字组成, 这种用条、空组成的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 而且很容易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因此, 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物品信息标注中。因为符合条码规范且无污损的条码的识读率很高, 所以一维条码结合相应的扫描器可以明显地提高物品信息的采集速度。加之条码系统的成本较低, 操作简便, 又是国内应用最早的识读技术, 所以在国内有很大的市场, 国内大部分超市都在使用一维条码技术。但一维条码表示的数据有限, 条码扫描器读取条码信息的距离也要求很近, 而且条码上损污后可读性极差, 所以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同时一些其他信息存储容量更大、识读可靠性更好的识读技术开始出现。

一维条码的信息容量很小, 它的使用就受到了局限。于是便发明一种新的码制, 除具备一维条码的优点外, 同时还有信息容量大 (根据不同的编码技术, 容量是一维的几倍到几十倍, 从而可以存放个人的自然情况及指纹、照片等信息) , 可靠性高 (在损污50%仍可读取完整信息) , 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这就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二维条码技术。二维条码继承了一维条码的特点, 条码系统价格便宜, 识读率强且使用方便, 所以在国内银行、车辆等管理信息系统上开始应用。

磁条 (卡) 技术以涂料形式把一层薄薄的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用树脂粘合在一起并粘在诸如纸或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片上。磁条从本质意义上讲和计算机用的磁带或磁盘是一样的, 它可以用来记载字母、字符及数字信息。优点是数据可多次读写, 数据存储量能满足大多数需求, 由于器粘附力强的特点, 使之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如信用卡、银行ATM卡、机票、公共汽车票、自动售货卡、会员卡等。但磁条卡的防盗性能、存储量等性能比起一些新技术如芯片类卡技术还是有差距。

声音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识别声音达到转换成文字信息的技术, 其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手工录入信息, 这对那些采集数据同时还要完成手脚并用的工作场合、或键盘上打字能力低的人尤为适用。但声音识别的最大问题是识别率, 要想连续地高效应用有难度。目前更适合语音句子量集中且反复应用的场合。

视觉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一些有特征的图像分析和识别系统, 能够对限定的标志、字符、数字等图像内容进行信息的采集。视觉识别技术的应用障碍也是对于一些不规则或不够清晰图像的识别率问题而且数据格式有限, 通常要用接触式扫描器扫描, 随着自动化的发展, 视觉技术会朝着更细致, 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并且还会与其他自动识别技术结合起来应用。

智能卡是一种将具有处理能力、加密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版嵌装在一个与信用卡一样大小的基片中的信息存储技术, 通过识读器接触芯片可以读取芯片中的信息。接触式智能卡的特点是具有独立的运算和存储功能, 在无源情况下, 数据也不会丢失, 数据安全性和保密性都非常好, 成本适中。智能卡与计算机系统相结合, 可以方便地满足对各种各样信息的采集传送、加密和管理的需要, 它在国内外的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便携式数据终端 (PDT) 一般包括一个扫描器、一个体积小但功能很强并有存储器的计算机、一个显示器和供人工输入的键盘。所以是一种多功能的数据采集设备, PDT是可编程的, 允许编入一些应用软件。PDT存储器中的数据可随时通过射频通信技术传送到主计算机。

浅谈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應用

一、引言

现代物流企业在运作过程中具有信息量大、时空跨度大、处理过程复杂等特点,所以建立功能完善、操作方便、安全、及时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就需要大量的技术及知识支撑。应用于物流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它们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支持平台,促进了物流业的高速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一)条形码

条码技术是实现物流信息自动采集与输入的重要技术,它具有制作简单、信息收集速度快、准确率高、信息量大、成本低等优点。它是实现POS 系统、EDI 和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 是企业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条码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 系统):POS系统是以条码为手段,计算机为中心,实现对商店的进、销、存的管理。商品上贴上条码能快速、准确地利用计算机进行销售和配送管理。其过程为,对销售商品进行结算时,通过光电扫描读取并将信息输入计算机,然后输进收款机,收款后开出收据。同时,通过计算机处理,掌握进、销、存的数据。

2.销售跟踪。产品出厂前进行赋码,各代理商、分销商读取产品上的条码,向生产厂家及时反馈产品流通的信息,随时掌握产品的销售状况。

3.仓储管理:以仓储管理中,立体仓库是现代物流和工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条形码技术,对仓库进行基本的进销、存管理,有效地降低库存成本,从而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4.分拣配送系统:在商品配送时,需要快速处理大量的货物,在传统的作业流程中,分拣、配货要占去全部所用劳力的 60%,且容易发生差错。在分拣、配送中应用条码,能使拣货迅速、正确,并提高作业效率。

(二) 射频识别技术(RFID)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它适合于实现系统的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RFID 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零售环节。RFID可以改进零售商的库存管理,实现适时补货,有效跟踪运输与库存,提高效率,减少出错。同时,智能标签能对某些时效性强的商品的有效期限进行监控,商店还能利用RFID系统在付款台实现自动扫描和计费,从而取代人工收款。

2.存储环节。在仓库里,射频技术最广泛的使用是存取货物与库存盘点,它能用来实现自动化的存货和取货等操作。在整个仓库管理中,将供应链计划系统制定的收货计划、取货计划、装运计划等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业务操作,如指定堆放区域、上架取货与补货等。RFID技术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在库存盘点时降低人力。

3.运输环节。在途运输的货物和车辆贴上RFID标签,运输线的一些检查点上安装上RFID接收转发装置,接收装置收到RFID标签信息后,连同接收地的位置信息上传至通信卫星,再由卫星传送给运输调度中心,送入数据库中。

4.配送/分销环节。在配送环节,采用射频技术能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和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如果到达中央配送中心的所有商品都贴有RFID标签,在进入中央配送中心时,托盘通过一个阅读器,读取托盘上所有货箱上的标签内容。系统将这些信息与发货记录进行核对,以检测出可能的错误,然后将RFID标签更新为最新的商品存放地点和状态。

5.生产环节。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RFID技术,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运作,实现在整个生产线上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识别与跟踪,减少人工识别成本和出错率,提高效率和效益。特别是在采用JIT(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的流水线上,原材料与零部件必须准时送达到工位上。采用了RFID技术之后,就能通过识别电子标签来快速从品类繁多的库存中准确地找出工位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RFID技术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根据生产进度发出补货信息,实现流水线均衡、稳步生产。

(三) 电子数据交换(EDI)

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指通过电子方式,采用约定的报文标准,从一台计算机向另一台计算机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EDI的主要功能是电子数据传输和交换、传输数据的存储、文书数据标准格的转换、安全保密、提供信息查询、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增值服务等,它是信息流和物流相结合的关键技术。

电子数据交换在物流中的应用很广,范围包制造商、配送中心、运输商、批发商、零售商。作业包括定购、进货、出货、送货、配送、对帐、转帐、结帐等。现代物流中所用的电子数据交换主要是应用于单证的传递、货物送达的确认等。实施EDI还能够提高准确性, 扩大了信息含量, 缩短了订货采购提前期, 使得库存水平降低, 减少了库存费用。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GIS) 是一种应用地理信息分析、处理和挖掘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它具有获得、存储、编辑、处理、分析与显示地理数据的功能。完整的GIS物流分析软件集成了车辆路线模型、最短路线模型、网络物流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定位模型等。

把 GIS 技术应用到物流过程中,就能更容易地处理物流过程中货物的运输、仓储、装卸、送递等各个环节,并对其中涉及的问题如运输路线的选择、仓库位置的选择、仓库的容量设置、合理装卸策略、运输车辆的调度和投递路线的选择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决策分析,这样有助于物流配送企业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消耗,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效率。

(五)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自GPS对民间开放以来,多种产品及应用领域层出不穷,大到航天工业,小到货运车辆的实时监控以及停车领位,GPS 已经深人到国民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GPS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在汽车自动定位、跟踪调度以及铁路运输等方面。在汽车自动定位和跟踪调度方面,物流管理部门可以利用GPS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通过GPS和计算机网络实时、全程地收集汽车所运货物的动态信息,从而实现汽车、货物跟踪管理,并及时地进行汽车的调度管理。

在物流运输行业中,常常综合利用以上几种信息技术来完成物流的实现。条码技术在销售信息系统、仓储管理、分拣配送系统中得到应用广泛。电子数据交换在贸易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GIS 和 GPS应用于物流分析,主要是指利用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和定位来完善物流分析技术,对地面目标的状况进行精确测定以进行定位和导航。

随着科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的技术手段将进一步地增强,将会出现更多的技术来提高我们物流的水平和效率。我国应加快各种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物流水平,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参考文献:

[1]王晶.GPS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1):146.

[2]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2018信息技术复习备考计划 篇9

一、学生基本情况

我校今年参加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班级共4个班,170 多个考生,这些考生均来自农村,信息技术基础一般,但对信息技术学习很感兴趣。

二、指导思想

以《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依据,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在复习备考中紧紧围绕考试标准,切实做到全面策划,整体推进,分段实施,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侧重基础,培养能力.同时注重平时教与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加强复习过程中的练、考、评环节,努力提高复习效益,大面积提高合格率。

三、备考目标

1、力求通过三轮复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上均有所提高。

2、加大辅助后进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辅差措施,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复习方法和训练方式,确保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益,努力提高及格率。

四、复习安排: 时间安排

2018年3月1日——2018年3月31日:第一轮,以考试说明为主

2018年4月1日——2018年5月31日:第二轮专项分五个模块复习(信息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组成,Windows的基本操作,Excel,Word, PPT,多媒体,网络)

2018年6月1日——2018年6月30日:第三轮适应性强化考试,以卓凡练习系统为主,查缺补漏,盯紧后进生。

五、复习要求主要措施:

1、切实抓好集体备课活动,加强复习训练题目的统一整合。要加强教学信息的交流,在复习过程中要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达到同步复习,整体优化的目的。

2、复习过程的提高课堂质量,根据平时训练、检测情况,加快复习效果信息反馈,错题及时讲解。

3、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60-30分数段后进学生的,引导与思想教育。

4要广泛收集各种考试题型信息,认真分析研究,精选练习,并有必要在考前指导学生调整考前良好心态与应试技巧。

物流信息技术专业学什么 篇10

1、条码技术。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

2、EDI技术。EDI 是指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硬件、通信网络以及数据标准化。

3、射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来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4、GIS技术。GIS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它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物流信息技术复习 篇11

关键词:研读大纲;复习计划;学习情况;针对辅导;操作环境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已实施多年,是俗称“小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每年的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均以12月份的信息技术打响头炮。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则是关乎学生能否获得高中毕业证和填报本科院校的资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率,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完善记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是每一位信息教师教学实践中永恒的一个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考试情况谈一谈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迎考复习策略。

一、研读教学大纲,领会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把握好教学方向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查。复习课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要求。为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应仔细研读教学大纲,认真领会考试说明中对测试内容考查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明确复习目标,分析各模块的知识点和要求,梳理脉络、明确考点、突出重点,让知识从点到面形成体系,从而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并注重抓好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应用,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学业水平测试,帮助学生树立顺利通过学业水平测试的信心,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复习应做到计划有序,逐步深入,提高复习效率的同时注重学生灵活应变能力的提升

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首先,教师应根据考试要求和学生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通过课堂上教师对各模块知识点的梳理、分类归纳,并配合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以加深印象。开始复习时应做到分模块进行复习,根据考纲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地回忆、梳理、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要点。其次,要加强操作练习,选择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和系统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知识技能间的纵横联系。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教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再把所有的知识点融合起来进行综合模拟测试。对测试中学生反应出的难点和疑点作进一步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知识点,加深对难点的理解,从而巩固知识,提升解题的综合处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通过多年对考试的研究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只记得看过、做过的题目,对于题库中出现的新题,就手足无措了,因此,复习时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显然是不可取的,在复习中,一定要做到逐步深入,注重知识点间的纵横联系,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真正提升其信息素养。

三、复习中应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注重成绩的反馈,并进行针对性地辅导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硬件条件的限制,学生对计算机使用的熟练度差异较大,因此也造成了学生间个体对所授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差异,而这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为此,教师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及学习成绩的反馈,教师可将每个学生对每个模块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记录到电子文档中,并从中分析学生间的差异,分析出学困生的“困”主要体现在哪些知识点上。为此,在课堂训练中,教师可通过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以优带困,用分层指导的形式对学困生进行辅导。而对于基础较薄弱、操作非常生疏的学生,教师可进行个别化辅导,督其注重“双基”复习并加强训练,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做到考纲中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了然于心。

四、考前应体验测试环境,熟悉操作要求

信息技术考试是无纸化上机考试,我省的考试系统几乎每年都会有更新,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体验真实的考试环境。如果考前做好“实战演习”,让每一位学生与考试系统做一次“亲密接触”,对考试的形式和题型有所了解,那么,实际考试时,看到熟悉的系统环境,学生就消除了不必要的紧张与不安,因此,应用模拟考试环境进行适应性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让每一位学生理清,在考试环境中如何做题、如何复查、如何更改答案等一系列问题,知道做操作题时的注意事项,比如说,做Word、Excel、FrontPage等操作题时,做完后应先保存,然后关闭其窗口,方可进行下一道的答题。有了模拟环境的体验,进入真实环境做题时会更得心应手一些,可避免学生因为紧张出现乱了手脚、耽误了答题时间等影响考试成绩的状况发生。因此,考前应让学生体验测试环境,熟悉操作要求。

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篇12

关键词:需求,信息,物流

随着高频度、小批量配送的专业物流需求增多, 大型物流企业的集约化、协同化和全球化发展, 传统物流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现代通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以满足新的物流需求提供了可能, 也为现代物流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保障手段, 通过广泛深入的应用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

造成这种情况, 即某个资质高、技术好、重视工程质量的投标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 但其报价超过招标控制价, 该投标人最终放弃竞标。而资质低的投标人可能隐藏自己的信息来低价抢标, 这就可能使得招标人进行逆向选择, 使得劣质投标人驱逐优质投标人。一旦劣质投标人中标, 它相对于业主有信息优势, 规范中的4.2.1条只是规定“招标控制价超过批准的概算时, 招标人应将其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 而并没有要求所有的招标控制价在公布之前都必须报概算审批部门审核, 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审核。根据“08规范”的4.2.2条规定, “招标控制价应由具备能力的招标人, 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这就可能出现一个问题:招标人不管是自己编制招标控制价, 或者其委托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时, 都有可能为了降低投资而故意压低报价。虽然“08规范”第4.2.9条规定“投标人经复核认为招标人公布的招标控制价未按照本规范的规定进行编制的, 应在开标前5天向招投标监督机构或 (和) 工程造价管理机构投诉”, 却没有做出对确实未按规定编制招标控制价的单位和个人追究责任或进行处罚的规定。这会使得业主有意或无意地压低

□文/王晓霞孟令全

掌握物流过程的动态信息、调动各地物流网点、构筑一体化物流网络、节省时间和费用、将空载率压缩到最低限度、提供优质物流和保障服务, 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物流需求的变化推动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深入发展, 物流需求也更多样化和个性化, 对物流的服务要

招标控制价的行为更加有恃无恐。就算认为招标控制价未按规范编制, 多数投标人的选择不是投诉而是放弃竞标。如果由于招标人压低招标控制价使得参与的投标人少于3家, 就会导致流标, 业主不得不修改招标控制价, 进行第二次招标, 这又将影响招标的效率。或者某些投标人没有意识到招标控制价过低, 或者是即便意识到了, 但是为了中标还是故意迎合招标控制价, 不顾成本地降低报价, 期望先中标再说。签订合同之后, 再想出各种办法, 甚至降低工程质量来弥补利润的损失, 或者干脆停工, 最终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这对建筑市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公布招标控制价为“围标”和“串标”创造了条件。公布了招标控制价, 投标人就有了报价的目标, 如果投标人之间相互串通, 约定一家中标单位或者采用轮流坐庄的形式, 就能使中标单位达到较高的预期利润。在以往有标底招标时, 往往对预算报价进行一定幅度的下调, 而招标控制价是不准上浮和下调的, 所以招标控制价很可能高于以往的标底。在以往有标底招标的过程中, 投标人串标的结果是使得内定的中标人以与标底最接近的报价中标。在公布招标控制价的招标过程中, 即便是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 由于投标报价求也将更加专业, 需求变化将推动物流企业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信息技术。物流需求将更强调即时性。顾客需要随时了解商品情况、地理位置、运输状态等即时信息, 制造商正逐渐向按需生产和零库存过渡, 大型的零售商每天进库和出售的商品繁多, 需要高效清点、无缝对接, 这些都要求企业必须利用诸如条码、射频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多种信息与通信技术来实

的权重一般都占到60%左右, 投标报价仍然是决定中标与否的关键, 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报价法评标时更是如此。这样, 在公布招标控制价情况下的围标串标会导致中标人以接近招标控制价的报价中标, 对招标人造成的损失比在有标底招标时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综上, 招标控制价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是避免上述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招标控制的编制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对影响造价的各种因素的了解。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招标控制价的监督和审核, 出台更加健全的建筑法规, 培育更加发达规范的建筑市场, 才能使招标控制价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尹贻林, 周金娥.新清单计价规范招标控制价的有关问题分析[J].技术经济,

[2]苏金霞, 刘志杰.刍议工程招标中拦标价的设立[J].价值工程, 2008.3.

[3]陈明松, 罗姝婧.对清单项目招标中公开“拦标价“做法的质疑[J].价值工程,

现, 信息化是唯一选择, 也是运作的关键。企业物流自给的模式将改观, 第三方综合物流需求将增大。目前, 企业的自有物流占整个市场规模的70%~80%左右;工业企业中, 36%和46%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身和供应方企业承担, 而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担的仅有18%, 这种自办物流方式, 设施利用率低、成本高, 而且设施落后, 达不到客户需求的特定要求, 形不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 也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专业化需求, 更多的企业将改变自办物流的模式, 将物流委托给更为专业的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要满足这些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必须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信息化和自动化解决供给问题, 为企业个性化的服务要求提供专业化服务。

二、RFID产品将在物流业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RFID技术不断成熟、应用成本 (单品价格、实施费用等) 逐步降低以及在国内物流企业应用案例的增多, RFID技术对物流企业业务处理效率的提升价值将日益凸显, 利用RFID技术实现货物供应链实时监控, 保证库存高可见性, 使得企业不需要在业务起步时就拥有强大的条形码系统。凭借RFID无光电应用特性, 支持更多的自动读取, 在缩减制造及分拨方面人员成本的同时保证高准确性。RFID提供对供应链资产的实时监控并通过电子标签操作人员了解产品的详细信息, 这将为改进决策、加快处理问题的速度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 RFID的成本已经大幅下降, 加之RFID无论在可靠性、避免污染、可见性、读取速度和空间方向性上都比现在的条形码具有优势, RFID在未来将成为物流企业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之一。

三、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物流企业加快信息技术应用

物流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企业不断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质量, 信息技术是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和高质量物流的重要手段。国际大型物流企业陆续抢滩中国市场, 将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市场竞争。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 尤其是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迫使企业不得不加快信息化步伐, 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区域内众多的中小物流企业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 必将脱颖而出一批有实力、有前途的企业来, 竞争使得它们获得优势, 积累了资本, 扩充了实力, 具备进一步深入推广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条件。

四、信息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环境更宽松、条件更成熟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各级政府也制定相应政策支持信息技术在物流业中的应用和推广, 鼓励物流技术的创新发展。例如, 国家和各省都积极推动建立公共软件开发和行业性软件测试平台, 促进行业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开发与推广, 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等科研机构实施科技攻关, 推动公共技术开发平台建设, 引导产学研联合研制技术标准, 促进标准建设。国家还专门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下设物流作业、托盘、第三方物流服务和物流管理分技术委员会, 以促进物流企业信息化。大力推动物流园区间的信息化整合, 列出专项资金支持园区内的物流企业信息化、标准化以及电子商务建设, 推动省区市公路货运配载系统的应用, 逐步向物流信息平台过渡。国家各项“金”字工程建设不断深入, 将为物流信息化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提供更坚实的信息化基础条件, 起到更强的支撑作用。

五、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更紧密地结合物流企业管控模式

物流企业管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差异客观上决定了没有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标准化应用模块, 简单机械地照搬其他企业信息应用系统注定了信息化的失败,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将更紧密地结合企业管控模式, 更加关注企业个性化的技术需求, 技术应用紧紧围绕企业独特的业务流程展开。信息系统的开发将更加强调物流企业技术应用需求的实现, 物流企业和信息技术提供方共同全程参与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改变前期侧重软硬件建设, 以技术为先导的应用模式, “量体裁衣”式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将被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所采用, 真正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支撑物流企业的业务运营。

六、第三方系统的信息集成建设将拓展客户服务领域

现阶段, 我国物流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客户服务”, 而服务的及时性与全面性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在客户服务要求逐步细化的今天, 拓展客户服务领域, 提高客户服务效率将是各企业发展中的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 客户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 以跟踪了解货物实时的物流状态。因此, 必须打破原有的封闭式物流系统架构, 对客户提供实时的信息交换接口, 为客户提供网上查询服务以及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客户可以通过物流系统, 获得从货物起运开始的准确货物到达时间、到达位置等信息。实现与客户系统间的信息集成 (如物流企业的WMS系统与生产企业的SCM系统, 物流企业的TMS系统与分销企业的DRP系统等) , 通过系统间的信息及时传递, 加强企业与客户联系的紧密性, 以完善、及时的信息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七、结束语

随着国民经济加速发展, 物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物流企业实力不断提高, 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必然不断提高, 信息化投入不断加大, 信息技术将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得到物流业的应用和推广, 也将极大提高物流的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 降低物流成本, 助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牟春燕.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J].现代物流, 2006.6.

[2]袁丽英, 张洪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信息技术[J].商场现代化, 2008.4.

[3]张教赟.浅谈现代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综合管理, 2009.1.

上一篇:银行技能大赛试题下一篇:蛇年迎春晚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