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之精神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科学之精神(精选7篇)

论科学之精神 篇1

论科学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缺失

科学精神包括平等意识、求是意识、怀疑精神、奉献精神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等内容。中国社会确立科学精神的根本障碍就是迷信思想-迷信超自然力,迷信偶然事变,迷信权力,迷信金钱。当前科学精神的缺失反映在迷信与伪科学思想及行为的泛滥,具体表现为世俗型、学术型和行政型三种形态,造成了某种学术腐败与权力腐败。为了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开展科学思想的启蒙运动。

作 者:刘明 作者单位:浙江省委党校 杭州 310012刊 名:浙江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ZHEJIANG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0“”(5)分类号:G0关键词:科学 精神文明 伪科学 反腐败

论科学之精神 篇2

通常学界认为刘易斯深受梭罗的影响, 而忽视了爱默生对刘易斯的深刻影响。笔者认为, 对刘易斯的个性品质影响最大的人是爱默生, 这种影响除了深置于刘易斯的日常生活中, 也体现在刘易斯的文学创作上。笔者认为, 1925年出版的刘易斯小说《阿罗史密斯》的主人公马丁·阿罗史密斯几乎完美地体现了爱默生《美国学者》中理想的学者形象。《美国学者》是1837年爱默生在麻省剑桥镇对全美大学生荣誉协会发表的演说, 爱默生以一个假设的天文学家为例, 陈述了他心目中理想的学者所应该具有的责任, 也就是说一个美国学者所应具有的品性特征:

(1) 他日以继夜, 成年累月, 有时为了个别数据, 而不放弃修改过去的记录——这种人就必须忍受公众的忽视, 也不会有及时的名望。 (2) 在他长期的工作准备时期, 他肯定会经常表现出对于流行艺术的无知和生疏, 并招致那些能人的鄙视, 将他冷落一番。他必定有长时间的言语迟钝迹象, 常常为了无用的东西而舍弃该做之事。 (3) 更糟糕的是, 他必须接受贫穷与孤独——往往如此! (4) 他本可轻易而愉快地选择旧路, 接受时尚、教育以及世人的宗教。可他宁可背起十字架, 历经苦难去寻求自己的出路。 (5) 当然, 也为此谴责自己, 经受软弱与忧郁的折磨。感到自己在虚耗光阴——这些都是自信自助者前进道路上必定要碰到的磨难。 (6) 他还会遭遇到一种仿佛是他自己同社会敌对的痛苦处境, 尤其是与受教育阶层的不和。社么东西才能抵消这一切的损失与受人轻视? (7) 仅在一点上他尚可得到慰藉:他正在发挥人性中最高尚的机能。他是一个将自己从私心杂念中提高升华的人, 他依靠民众生动的思想去呼吸, 去生活。他是这世界的眼睛。他是这世界的心脏。他要保存和传播英勇的情操, 高尚的传记, 优美的诗章与历史的结论, 以此抵抗那种不断向着野蛮倒退的粗俗的繁荣。[1]12

为了使爱默生对美国学者的期望与阿罗史密斯的科学理想主义的对比更加清晰, 我们把上面的引语分成了七点。爱默生的这场演讲在美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被称为“美国在文化上的独立宣言”。爱默生宣称:“我们依赖旁人的日子, 我们师从他国的长期学徒时代即将结束。”[1]3刘易斯对这一呼吁肯定是牢记在心, 身体力行的, 并最终用自己的努力在全世界宣告了美国文学的真正独立, 实现了爱默生的愿望。在《阿罗史密斯》里, 刘易斯就首先让他的主人公科学家阿罗史密斯践行了爱默生的理想。我们在阿罗史密斯的身上可以完全找到爱默生所赋予的美国学者的禀赋。

一、科学的精确性重于一切

阿罗史密斯在麦格克研究所非常勤奋的工作着, 经常熬夜, 有时甚至通宵在实验室度过, 他在研究一种葡萄球菌溶血素。他的研究工作使他将一切置之度外。当他意识到自己身上具有某种像戈特利布所具有的了不起的东西, 一种能探究某种神秘的生命之源的东西时, 他以更加疯狂的激情日以继夜地拼命工作着, 终于, 他觉得他就要抓住某种生命之源的东西了, 他在观察笔记的结论中写道:“我已经观察到了一种要素, 暂且称之为X素吧, 他来自葡萄球菌感染的脓液, 它能制止几种葡萄球菌的繁殖, 它溶解该脓液里的葡萄球菌。”[2]382阿罗史密斯发现的这种X素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果现在写成论文公布结果, 立刻就会给阿罗史密斯带来巨大的荣誉和金钱。但他牢记戈特利布的教导, 在没有最后确证X素的所有性质之前, 仍然默默地, 更加废寝忘食地成百上千次地做着实验, 记录着数据, 求证着结果。极度的操劳甚至让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 继而是恐怖症, 他克服了这些症状, 以极大的耐心继续在确证着自己的发现。这时, 研究所所长知道了阿罗史密斯的研究情况, 催着他尽快写出研究论文, 把成果发表出来, 抓住这能给他本人及研究所都带来名和利的好机会。但阿罗史密斯想确证每个数据, 堵塞每个漏洞之后再公布。就在阿罗史密斯在研究所不断施加的压力下犹豫着是否要先写出研究报告时, 巴斯德研究所的德赫列尔率先发表了发现X素 (在德赫列尔的论文中被称为噬菌体) 的学术报告。研究所的其他人都认为阿罗史密斯没有早点儿发表, 错失良机, 失去了本该属于他的名誉和金钱。阿罗史密斯虽然也为没有享受到好不容易获得的研究成果的果实感到遗憾, 但终究对自己不为名利所动而坚持了科学家的原则感到欣慰。这种把科学的良知, 也就是科学的精确性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正好切合了以上所引的爱默生的第一点:他日以继夜, 成年累月, 有时为了个别数据, 而不放弃修改过去的记录——这种人就必须忍受公众的忽视, 也不会有及时的名望。

二、忍受寂寞, 不沉溺于享乐

爱默生认为一名学者的责任还应该是:“在他长期的工作准备时期, 他肯定会经常表现出对于流行艺术的无知和生疏, 并招致那些能人的鄙视, 将他冷落一番。他必定有长时间的言语迟钝迹象, 常常为了无用的东西而舍弃该做之事。”爱默生的意思就是说, 一名学者应该忍受寂寞, 不耽于享乐。阿罗史密斯就是这种品性的科学家, 并常招致某些朋友的误解、疏远甚至敌意。

阿罗史密斯在诺梯拉斯市当代理局长时, 曾经一度和本市的一个有钱的上层人物克莱·特里戈尔德一家来往亲密, 成了朋友, 似乎成了他那个圈子的一员。可是, 马丁渐渐不喜欢他们每个周末都要聚餐娱乐的方式。一个周末, 马丁正在实验室苦思冥想, 特里格尔德开着车子想邀请马丁出去参加他们的聚会。

“我的年轻的阿罗史密斯, 这倒是一种消磨月色皎洁的春夜的好办法。走!我们出去跳跳舞吧。把帽子拿上。”

“见鬼, 克莱, 我想去, 但说实话, 我不能去, 我的工作, 非得干不可。”

“胡说, 别傻里傻气的了。你工作一向都很卖力。看看老子带来了什么?要理智一点。到外面痛痛快快地喝一阵鸡尾酒, 你对事物会有新的见解。”[2]318

阿罗史密斯执意要坚持实验工作, 并最后对特里戈尔德强行要他出去聚会发了火。特里戈尔德不免感到很尴尬, 认为阿罗史密斯不识相, 不值得交往, 从此就把他冷落一旁, 加入了反对他的那些人的行列。在常人看来, 阿罗史密斯为了不能给他带来任何有用的东西的细菌实验而舍弃人间正常的享乐, 放弃其它一些该做的能给他带来实利的工作, 为此, 处处树敌, 真是个自命不凡、鼠目寸光的家伙。但我们知道, 这正是一种学者为追求真理而舍去享乐的牺牲精神的体现。

三、甘愿贫穷与孤独

阿罗史密斯在被迫辞去诺梯拉斯市的卫生局代理局长职务后, 应聘为郎斯菲尔德诊所的病理医生, 当他的老同学, 现已是一位很有名气, 生活也很富足的外科医生安格斯·杜尔发现阿罗史密斯在搞研究, 便婉转地劝说阿罗史密斯不要把很多精力浪费在纯粹属于好奇心的研究的事情上, 希望老同学利用他的才智搞一点实际的东西。他对阿罗斯密斯说道:“比方说, 要是你能制一张几百例阑尾炎的血象表, 并且发表出去, 那倒是会有用的, 而且你多少也会使我们的诊所出点名, 我们大家也都沾点光——附带提一句, 这样, 我们或许将你的年薪增加到三千。”[2]333阿罗史密斯此时跟妻子利奥拉生活在大都市芝加哥, 生活捉襟见肘, 非常需要钱。从医学院毕业到现在, 由于阿罗史密斯所怀抱的科学理想主义的信念观与社会生活中的实利主义处处冲突, 阿罗史密斯几乎是处处碰壁, 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现在他的年薪只有二千五百, 如果能加五百, 那对夫妻俩人来说, 当然是一笔重要的收入, 可以改善一下伙食, 多炒一道喜欢的菜肴;可以为俩人添置一、二套像样的新外套;或可以去到某个度假胜地旅游一次等等, 当然能改善一下现在狭窄的居住条件那就更好了。其实, 假如阿罗史密斯愿意放弃一直在艰难研究的、志在能使很多人免于死亡的细菌试验, 而专心做开业医生的实际工作, 或制造能赚钱的什么血清实验, 那他的年薪何止三千, 三万也做得到。安格斯的话没有打动阿罗史密斯, 为了科学, 为了更崇高的理想, 他甘愿贫穷, 而这正是上引第三点爱默生所阐述的学者甘愿清贫的可贵品性的体现。

四、背负十字架, 寻找科学的出路

马丁·阿罗史密斯博士用他研制的噬菌体与西印度群岛圣休伯特岛上的鼠疫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好友桑德利厄斯和爱妻利奥拉都被鼠疫夺去了生命。丧妻之痛几乎使马丁疯狂, 阿罗史密斯给每个要求注射噬菌体的居民都做了注射, 而放弃了戈特利布交代的实验任务:只给一半人注射噬菌体, 而把另一半人作为对照病例:如果注射了噬菌体的人没有染上鼠疫, 而没有注射的人染上了鼠疫, 这样就可以确定噬菌体在治愈致命的鼠疫病上的价值, 为以后拯救成千上万的人类的生命负责, 从而永远消灭鼠疫。鼠疫的流行终于中止了, 阿罗史密斯被岛上的居民当成了救星, 他成了有口皆碑的英雄。阿罗史密斯虽然如释重负, 但同时为放弃实验, 充当救星的角色, 没有充分得到关于噬菌体的实验价值而感到不安。回到麦格克研究所, 阿罗史密斯被任命为新成立的微生物研究室主任, 并被当成英雄人物般的看待。但阿罗史密斯谢绝了各机关团体让他去做演讲的邀请, 谢绝了授予他的诸多荣誉头衔, 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他要重新开始, 以弥补自己的过失。阿罗史密斯的科学实验越来越精细复杂, “他通过极为复杂的过程……终于找到了一种在死亡细菌身上繁殖噬菌体的方法, 这一工作的精细程度就如雕刻宝石浮雕一般, 它的难度就像要称星星的重量一样不可能。他的报告震动了整个实验界。”[2]515

阿罗史密斯已经是个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了, 而且与漂亮富有的寡妇乔伊斯结了婚, 生了儿子, 但与妻子繁琐的上层社交生活常常发生冲突, 也与研究所惯有的急于求取功名的作风相冲突。所长霍拉博德就要到全美文化机构联盟任职, 正在物色一位将接替他所长位置的人, 以便跟他们文化机构联盟通力合作, 创造奇迹。霍拉博德看上了阿罗史密斯, 妻子乔伊斯为即将荣任所长的丈夫感到高兴和骄傲。阿罗史密斯知道, 如果他接任了所长职务, 地位、金钱、荣誉有了, 但是, 他工作的自由就将被剥夺, 而如果不按照霍拉博德说的去做, 就有马上被迫辞职的可能。于是, 阿罗史密斯主动辞去了研究所的职务, 来到了佛蒙特州的郊外树林里。他的好友特里·威克特是位非常出色的生物化学家, 看不惯研究所的实利及官僚作风, 已于半年前辞职, 在这里搭起了几间简易木屋, 独自一人在坚持着不受人干扰的科学实验。阿罗史密斯放弃高官职务和高雅富有的妻子, 加入了特里的行列, 在冬天里寒风呼啸不止的森林中, 与特里一起进行着似乎漫无止境、十分复杂的科学探索。他们知道, 他们的探索之路漫长而又艰巨, 但他们的科学工作非常重要, 可以使人类许多人幸免死亡。由此, 我们看到, 阿罗史密斯就像爱默生所期望的一名真正的学者那样:本来可以轻松而愉快地选择一条充满荣誉和金钱的道路, 接受霍拉博德和妻子乔伊斯给他的名利、时尚、教育以及世人的宗教, 可他为了科学理想, 宁可背起十字架, 历经苦难寻求科学研究的出路。

五、徘徊和忧郁

爱默生认为, 学者也不是圣人, 在坚持真理, 探索真理的道路上, 也有徘徊忧郁的时候, 也会产生退缩动摇的念头, 尤其会碰到好像是他自己同社会敌对、与文雅阶层的不和的痛苦处境。阿罗史密斯就有不少灰心懊恼的时候。在经历了惠西法尼亚和诺梯拉斯的一系列挫折和失败后, 马丁有了退缩的念头:

“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这样地惨败。我再也不想看到实验室和公共卫生部门了。我就赚几个钱算了, 除此之外, 我什么也不搞了。”

“……我期望自己后半辈子就当一个营利集团的医生。但愿自己能明智地做到这一点。”

……

“我将死守在朗斯菲尔德诊所, 直至我可能挣到三万美元年薪, 然后我就把奥克福德雇来自己开诊所, 自己既当内科医生又当总的头儿, 把能捞到的每一分钱都捞到手。”[2]327

马丁犹豫沉静了一段时间没有去做他的实验, 尽力安安静静像其他医生一样干该做的事情。这样的日子虽然不会再惹来麻烦, 可却让他非常难受。他觉得自己仿佛死去一样。不知不觉, 马丁又开始搞一点链球菌溶血素的研究了, 虽然他知道, 一点点治疗和大量的外表的装饰就能博得人们的喜爱和满意, 一位医生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名声和金钱, 可是, 尽管也明白这一点, 也在受尽委屈、尝够贫困的时候下过决心不再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好好赚钱过日子的想法终究抵挡不了一位科学家要探索事实真相的诱惑力和要为人类谋福利的良知。马丁又一心扑在了实验上。

六、人性中最高尚的机能

经历了挫折, 也经历了软弱动摇的时刻, 阿罗史密斯来到麦格克研究所, 在戈特利布的指引下, 作为一个科学家, 要下决心认真工作了。戈特利布认为:科学家具有强烈的信念;一个科学家要求一切事物都从属于不可抗拒的规律;科学家最鄙视的是那些一心想把未经证实的科学方法拿来到处兜售, 妄想以此给人治病赚钱, 结果反而破坏了科研线索的医生;科学家必须是铁石心肠, 冷静而清醒地看待一切。作为普通人的读者, 我们看到, 戈特利布给他的学生的诸多教诲和要求中, 作为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几乎要过的是一种苛刻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 确实不是一般常人能受得了的, 尤其是要保持特别清醒的头脑去反对人们认为可以作为“事实”或“真理”加以接受甚至热爱的那一鳞半爪的真理。如此, 科学家哪能费力讨好受人喜爱呢?因此, 戈特利布也明确告诉阿罗史密斯, 科学家“是一个当然会遭到一切有教养的、性格善良的人们憎恨的人”[2]339。

那么, 到底是什么力量鼓舞着科学家要这样去做呢?戈特利布论道, 科学家应做的就是“埋头工作, 从事研究, 却从不到处叫嚷自己是多么地热爱人们”。[2]340从这里, 我们明白了, 科学家的一切动力只是因为有了不同于常人挂在嘴上当歌唱的、而是深埋于心底的对人类的一种最深层的博爱, 也就是爱默生说的:一种人性中的最高尚的机能。这种从私心杂念中提高升华了的人性之精华, 是人类世界最珍贵的宝物。拥有了这种宝物的科学家, 哪怕成了世界上最穷困、最遭人憎恨的学者, 他充当的却是“这世界的眼睛, 这世界的心脏”;他做的是擦亮世界的眼睛、启动世界的心脏、传播英勇情操的事情;他抵抗着向着野蛮倒退的粗俗的繁荣, 歼灭潜藏着的向得意洋洋的人类进攻的细菌杀手, 他书写的是人类的传记和历史的结论。学者得到的是如此的无价崇高荣耀, 肩负的是如此的使命, 所以就磨炼成了常人难有的、任何艰难困苦也难以撼动的科学信念。

因而, 阿罗史密斯向上帝祈祷以坚定他那能发挥人性中最高尚之机能的科学信念, 他的祈祷把爱默生所赋予美国学者的意义演绎到了极致:“上帝, 请赐予我一双洞察一切的慧眼和从容不迫的作风。上帝, 请让我内心深处深恶痛绝一切装腔作势、自吹自擂的行为, 憎恨那种工作懈怠和半途而废的恶习;上帝, 当我观察的结果尚不等于计算结果时, 或当我还没有满心欢喜地发现和批判自己的错误时, 就让我惶惶不安, 既不能入睡, 也不能接受别人的赞扬。上帝, 请赐予我力量, 使我不去倚仗上帝!”[2]341

我们看到, 时隔近一个世纪的当代社会, 我们所缺少的、应该持有的和呼吁的正是阿罗史密斯所祈祷的的这种科学信念——学者精神——科学理想主义。可以说, 这种科学理想主义是刘易斯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对爱默生美国学者精神的生动形象地阐释, 也是对爱默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这也是美国文化中最值得我们当代学者学习的一种人文精神。

摘要:长期以来中西学界忽视了爱默生对辛克莱.刘易斯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 刘易斯是爱默生文化精神的继承者和践行者, 其小说主人公阿罗史密斯的科学理想主义的个性特征是爱默生《美国学者》中理想的学者精神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辛克莱·刘易斯,爱默生,阿罗史密斯,学者精神,科学理想主义

参考文献

[1]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爱默生集》, 博凡译, 范圣宇主编。广州:花城出版社, 2008年。

论科学之精神 篇3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科学精神;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5-0129-04

我们这里所论述的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在内涵上包括中国儒家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所谓儒家的人文精神,就是由其道义学理所体现的道德人文主义精神。包括三个基点,一是以道德之仁为中心的五常道德观;二是强调“天地之间人为贵”的人生价值观;三是“天下为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理论,也是一种道德实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努力促使三者和谐。起着重要的沟通与协调作用。中国的人文精神传统源远流长,不仅儒家思想中贯穿着一种对人的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道家思想中法自然,无为,抱朴守真等思想都体现一种对人和人的心灵自由的人文关怀。墨家“非攻”,“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本身也体现对人的一种关爱,此处不展开论述。

以孔子为典型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代表,这种人文精神具有明显的道德形而上学特性,或者说是一种道德哲学。这种道德人文精神在中国的知识分子身上就没有中断过。从孔子的“君子忧道不忧贫”,到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关怀苍生,忧劳兴亡,以天下为己任的道德人文精神。

西方人文精神的传统也很久远。古希腊的文学和哲学都可以看出对人本身的认识和重视。而漫长的欧洲中世纪。封建神学的统治和笼罩下,人文精神经历了茫茫的黑夜。直到文艺复兴时代,一批人文主义者重新发现了“人”并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让沉寂多时的思想界重新回荡起人文精神的铿锵巨响。随后,以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为代表的启蒙学派,高呼“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的口号,这样一种空前的思想启蒙,使得对人本身的发现,人是万物的中心的人文主义深入人心。但人文主义并不就是人文精神(我们下文会有论述)。东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也不完全一致,中国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主要重在对他人的关怀,西方人文精神虽然也有博爱的口号,也多强调重视自身,强调个性。

我们所要求的新闻报道体现人文关怀,就是既要体现对人自身的生存关怀,又要关怀他人的命运。包含对人自身命运与价值的关注。“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通过我们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前所论的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精神,就是融合了东西方人文精神的新的人文精神。在此前提之下,我们继续来谈它和科学精神以及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第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不对立。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不对立,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一般说来,所谓人文精神,应当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或者说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如果超越上述科学观和人文观的狭隘视野,便不难看到,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活动,它所体现的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精神,更确切的说,是人文精神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建伟先生的这一观点代表了哲学界的基本观点。

在2002年香港澳门和大陆学者研讨会上,很多学者也都持这种看法:

“科学精神并不是与人文精神迥然相异的另一种文化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从根本上说,科学精神从属于人文精神。从历史上看,科学精神原本就是作为人文精神的一个历史形态出现的,只是由于后来它的片面发展,最终在解决人的生存价值问题上脱离了人文精神的轨道,暴露出了自身的局限性。今天人们真正认识到,科学虽然是展示和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打开的书本,但并不能合理的解释和解决人的生存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现在应该让它回到人文精神的怀抱,使它真正成为人类持续发展和持久幸福的可靠保证”。

回到人文精神的怀抱,是科学发展的真正出路,也是人类持续发展和持久幸福的可靠保证。

第二,如何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处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是使得两者协调发展,更好的为人类的解放和发展服务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在实践上应该做到保持两者之间的平衡,不能一味重视科学精神而忽视人文精神,这正是人文精神学者所关注和批判的。人文精神批判极端物质主义、商业主义和狭隘的科技主义,反对一味的世俗化,商业化和技术至上,认为他们忽视对人的心灵的呵护、对人的个体生命的关怀和人丰体件的发掘,会导致人的精神世界的荒芜。成为“旷野上的废墟”。因此,人文精神呼唤对人的精神家园的关注与关怀,呼唤人文关怀。也不能狭隘理解人文精神而排斥科学精神在为人类造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次次证明,科学造福人类的巨大作用。

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这一切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需求日渐多元化,也逐渐得到满足,这正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同时发展,平衡发展的意义,以及科学精神最终服务于人文精神的历史使命。

“在建设新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征程中,必须在文化的科技向度与人文向度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产创新与消费享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之间寻求一种‘中庸之道。为此,即必须切实按科学规律办事,弘扬科学精神,又必须坚持人文精神,提倡人文关怀;既应该正确评估自然科学家、工程师们的价值,正确对待科学家、工程师的意见,多与人文、社会科学学者沟通和交流,多听听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建立两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有效机制”①二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关系

在新闻报道领域,更需要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上述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在新闻报道领域同样

存在。

1新闻是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活动

新闻所关注的事,无论是自然界发生的事还是人世间发生的事,大多同人的生存发展有关,新闻从不问津同人完全没有关系的事实。我们生活其中的客观世界,每天有多多少少的事情发生,而媒体对它们感兴趣并光顾的,也总是那些同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事实。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新闻既是事学又是人学,是同人密不可分的“事学”。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关怀对象的一种哲学精神,既然新闻报道与人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新闻报道中就一定要体现人文关怀,才能保证人的主体性的发挥,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

人文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纬度之一。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其实质和精髓,就是强调要关心和重视作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力量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及其满足,要求一切社会历史活动,尤其是一切社会治理理念和措施,都必须在根本上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有利于人民群众作为“人”所具有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及其才能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建立。所以,人文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应有之义。人文关怀不仅是新闻理论要求,更应该体现在新闻实践上,并一定程度上成了评价新闻报道价值,新闻媒体价值的标准。以2008年汶川地震的报道为例,这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所以,在报道时体现对人的关怀是最基本的立场。央视的迅速启动直播,派记者赶往现场,发回来最新最快的声音和图片,这一举动得到网友以及很多研究者的肯定,既报道了受灾群众的安危情况,又请救援和专家谈,可以说对受灾群众给与了高度的同情和帮助,也满足了观众的知情权,对两者都能够做到人文关怀。但是也有些记者在采访和直播中出现了干扰救援或者不当采访而给对方造成二次伤害等现象,引起了网友的愤怒,被指为冷血,缺乏人文关怀。通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新闻报道,起码的人文关怀是多么重要。具备人文关怀,新闻就有价值,就会得到肯定;失去人文关怀,新闻报道就会失去价值,甚至遭到诟病。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成了新闻报道评价标准的一个标杆。更进一步说,如果新闻报道没有人文关怀,不仅广大被报道者没有得到关注和关怀,受众的知情权也受到剥夺,媒体就失去公信力,就将失去立足之地,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2新闻报道也要讲求科学精神

新闻报道讲求人文关怀,一定是在尊重科学精神基础之上。新闻报道首先要客观真实,这是媒体立足的根本,也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新闻报道追求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两点

第一要真实客观。主要指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等等细节都必须真实可靠,要能够做到有案可稽,有据可查,来不得一点含糊。“因此,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准确观察世界、向人们提供可靠的、可以查证的事实的能力。这就要求媒体工作者注重科学精神,加强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用求知、求真、求是的‘科学之眼观察世界”。

“具备‘科学之眼还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报道中尽量排除主观性的干扰,即使是人的能动性的发挥也严格遵守公认的思维准则,对新闻事实不带任何偏见的如实记述”。

真实和客观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只有真实,才能可信,既满足民众的知情权,也增强了民众对媒体的信任,使传者、受者形成良性互动,是新闻媒体追求的最佳境界。如果一个新闻不真实不客观,不可以如科学实验一样,能够经历检验,就不能为受众所信任。在媒体日益市场化生存的今天,没有受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意味着要被淘汰,也就不能够存活。可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一样,都是新闻报道所必需遵守的职业精神。

同样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地震的震级,根据检测,三次通过媒体修正。新华社在地震发生后不久发布第一条消息,随后的前方报道不断跟进,电视台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进行现场直播,这一切都迅速及时,而且眼见为实,为我们在地震报道上争取到主动权,也得到国外媒体的肯定。

第二,采用科学技术为新闻报道提供更先进的手段。

新闻的科学精神还在于对科学技术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大大提升了人类新闻传播的能力和水准。使得人们获得信息更加快捷准确,这些都是新闻的科学精神在起的作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送更加快捷,地球一边发生的事情,另一边的人马上就能够知道。美国“九一一”事件发生时,大洋彼岸的人们已经通过网络,即时通讯等手段得知并打越洋电话告知处在大楼低层还不知情的人们,很多人得以逃生。“地球村”曾经是预言,而今已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正是科学技术在信息传播中的功劳。

我们今天无时无刻不在享受先进传播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极大便利。比如卫星连线直播,激光照排等新闻编辑技术等等。这些先进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新闻信息量,满足了我们多样的信息需求,是科技为人类造福,对人的人文关怀表现。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错位。如片面追求人文关怀,而忽视科学精神;为追求新闻细节的感人,而故意渲染,虚构的情况。像非典病人病房里的婚礼报道,艾滋病人也应该享有结婚生子的权利的报道,貌似体现人文关怀,感人至深,但是违背科学精神。如狭隘理解真实客观的科学精神,对色情、凶杀、明星隐私的报道,图片清晰,语言生动。东南亚海啸报道,尸横遍野的沙滩的图片,貌似真实,符合科学精神,实则毫无人文关怀,也是对科学技术的亵渎。

再比如虚假新闻,欺骗受众,既不符合科学精神,更是缺乏人文精神的体现。还有貌似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但实际上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甚至反而造成了对人身心的伤害。比如摆拍送温暖的场景,让被资助人一一从镜头前走过,对领导的“慷慨施恩”表现出感激涕零等等,类似这些违背人文精神或者科学精神真正意义的新闻报道还有很多。

我们要建立的新闻观是科学和人文的新闻观,这种新闻观既尊重科学的严谨求真的精神,肯定科学技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又强调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要用人文关怀的精神对待新闻传播活动,尤其是新闻报道的对象和受众。“同人文精神一起,科学精神像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三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当前我国的新闻报道要正确看待和加强人文关怀,同时又要遵守新闻职业道德。但是,对于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和职业道德的关系,学术界研究得较少,那么,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究竟如何?

1各行各业都有职业道德,新闻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和准则,它包括指导思想、思想修养、立场态度、工作作风、社会公德、事业心、责任感等”

1991年1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此后,经过1994年4月和1997年1月的两次修订,成为全国新闻工作者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准则。

但是,《准则》颁布以后,根据《调查新闻职业道德现状四家新闻院系提出报告》中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到,新闻从业人员对目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和教育的情况的了解程度高于公众,而对于开展新闻职业道德的必要性的认识程度则低于公众。2002年,研究者对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又有一个问卷调查,但是,结果表明,“从1997年至今,中国传媒的从业人员在职业意识方面,以及对职业规范的遵循方面,没有任何进步。但从多数人态度暧昧来看,其实人们心中还是多少明白是非的,只是在利益驱动下这种心底的良知被掩盖或压抑了”。

可以看到,新闻职业道德意识在新闻从业者中间普遍缺失,自从《准则》出台,对改变职业道德现状的作用不是很明显,大多数人也认为应该加强,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体现还是很微弱,主要是利益驱动导致职业道德意识的被掩盖和被压抑。

2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

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关系密切,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本身就包含了新闻职业道德,可以说具备正确的人文关怀意识的新闻报道一定同时具备职业道德,反之则两失。两者的关系是“合则双美,离则两伤”。2005年5月10日,《东南晚报》刊登记者柳涛的一组照片,拍摄的是一位骑车人雨中摔倒在没有阴井盖的马路上的过程,这组照片引起了很大争议。有部分网友认为明知水下有大坑,不提醒过往路人,却在雨中等候一个多小时,终于拍到有人摔倒,这缺乏职业道德。另有的认为记者没有义务去提醒路人,而通过这组照片却能够让主管部门看到后果,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这个新闻不仅暴露出职业道德缺乏的问题,还表现了记者缺乏对骑车人起码的人文关怀和对读者的阅读感受的理解,真实是真实,但是,背后是可怕的冷漠,我们不认为这样缺乏人文关怀的新闻能够达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新闻职业道德目的。

当然,新闻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也是有差异的。

第一,职业道德是对自身的要求,强调自律;人文关怀虽也是对自身的要求,但是更多的体现要求自己对对方,对他人方面,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自律。比如山西的“繁峙矿难”,记者受贿无闻,这不仅是缺乏自律,违反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同时又是对死难的矿工和家属缺乏人文关怀,冷漠无情,对广大受众知情权的无情剥夺,缺乏人文关怀的自律意识,这样的记者不配“铁肩担道义,辣笔著文章”人民记者的称号。

第二,职业道德已经有成文的规范,可以按照《准则》学习和考核,而人文关怀没有成文规范,无法量化。所以,新闻职业道德也可以称为职业规范,职业准则,李良荣老师说,它是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线,不可逾越。而人文关怀至今没有明确的成文文件规定,不好监督和规范,它更多的是需要新闻从业者人文素质的提高,提高自我意识。中国式的人文关怀,前面我们说过,更多的是一种道德哲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胸怀苍生民瘼,立志兼济天下的道德文章,是康德所谓让越凝望越敬畏的“心中的道德”。

当然,我们国家新闻职业道德规范虽有成文文件,但并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约束性还比较小。道德规范的现状尚且如此,没有成文规范的人文关怀需要新闻工作者更加严格的内化的意识,没有显性的尺度,正如童兵教授所言,新闻观中的人文精神是无形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人文精神却是可以感知的。

论科学精神 篇4

姓名:魏伟学号:02130098 班级:自然辩证法2班

当今时代,可谓是科学的时代,科学日益社会化,社会日益科学化。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于科学领域的科学精神,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然而,就在人们享受科学所带来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科学精神的存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科学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个国家都在竞相发展科学事业,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更是把科学推上了神圣的殿堂。这种对科学的崇拜,在一定范围内是能够推动科学的发展的。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步”。社会技术上的需要能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但这毕竟是科学发展的外因,从长远来看,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个国家要保持科学持续不断地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中国也是如此。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的繁荣与起伏深刻影响着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许多成就至今还令我们感慨和赞叹。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代以来,我们的科学落后了,我们的经济落后了,国家和民族落后了。如今,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作用下,我国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人们也在充分享受着科学所带来实惠,但我们应该看到,科学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只是极大的物质财富,更是丰裕的精神财富。然而,何谓“科学精神”呢?所谓科学精神,是指科学与科学活动的内在精神和灵魂,它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这就是说,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和体现的高尚卓越的情操、气质、品格和行为特征以及科学活动过程中制度化的共同价值观和规范的内在统一。科学精神在科学家身上表现为崇尚真理、唯实求是、锲而不舍、执著探索、善于怀疑、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坚守志业、忘我献身等的情操、品质和行为特征;在科学活动和事业上体现为“普遍主义气”公有性、“无私利性”、有组织的怀疑,等共同的价值体系和制度化规范。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中,许多人,包括部分科研界的知识分子或某些精英人物,面对科学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的物质福利,只看到了科学“形而下”的力量,而忽视了科学的“形而上”的作用。于是人们把科学看成了纯粹的追求物质利益的工具,或是永恒不变的真理等等。这种极端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科学完整形象,泯灭了科学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科学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视科学为工具的这种实用主义观点固然推动了民众对科学的热情,但这只是由于物质利益而重视科学,而不是从整体上来把握科学的。作为文化形态或意识形态的科学,其本原的精神价值和意义,是超越了功利主义和物欲主义的。虽然这种“形而上”的力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却是实在的和深远的,犹如轻柔的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科学的形而上的形态和力量,是根本错误的,因为这样便否认或贬低了科学的精神的意义和人文价值。西勒说的好,“科学是女神,不是挤奶的母牛”。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的社会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越来越折服于科学的惊人力量。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现实:人们崇尚科学,大力发展科学的背后是科学精神的缺失。昔日令国人振奋的“汉芯”系列却成为一幕欺世闹剧,上海交大的陈进事件令人寒心。对于当今科学精神缺失现象,我们改怎么办呢?换句话说,科学精神能培养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从个人因素上来讲,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形成的高尚的情操、卓越的品质、顽强的毅力及其良好的行为特征,而这些情操、品质、意志和行为特征是科学家良好素质的体现,是科学家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或天赋的外在体现,人是有天赋的。科学家内在的科学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家的非凡品质,既然是一种品质,它自然是和科学家的心理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应当提高当今科学家的科研心理动机。

其次、从社会因素上看,社会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影响科学精神的培养,当人们把科学仅看成是“救亡图存”的工具时,仅看成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时,科学精神被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所遮蔽,科学不仅有实用的工具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的理性价值。大力推广科学的理性价值也显得

尤为重要。最后、科学精神培养的教育途径 从非智力因素培养上看,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始于好奇,好奇心被称为是“科学家的美德”。永无止境的好奇心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好奇心与科学家的好奇心毕竟不一样。如,孩子往往只是对事物表面和感官现象做出好奇的反映,它是瞬间的和无意识的行为,通过现有的知识和简单的行动就能够得到满足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并借此激发孩子对世界各种现象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探索,去理智地思考,在探索思考中磨练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建立在兴趣和爱好基础上的探索将是执著的,是废寝忘食的,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这些优良的品质,可以说就是科学精神的雏形。一个人这些品质的获得,并不是一下子产生的,它需要长期的磨练,从小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的科学教育必须将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

学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促使人们道德观念的转变是教育的一项重要职能。科学精神在科学共同体的框架下,体现为一种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它引导科学家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体现的是科学共同体的价值取向"但对科学家来讲也是一种外在的约束力,是一种他律,能不能将这种他律转化为科学家的自律,这与科学家的道德素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在现代科学条件下,科学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规范受到了挑战,默顿关于科学的精神气质的四规范理论是在一个纯粹理想的状态下。一个人科学道德素质的提高,基础在教育,科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文明的基

础,科学教育可以开发人的思维能力,培养人的科学素养,掌握理性的分析事物的方法,为此,我们要做到:转变教育观念,将科学知识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统一起来。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但不能将知识的传授代替精神的培育。科学教育不仅在于使人获得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开启智慧、提升精神为此我们应该改革教学模式,主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传统教育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不但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好奇心,而且是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没有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是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在此情况下,老师的强制措施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动力。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真正具有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克服传统教育中严重制约学生探索与创新精神的教师中心主义。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和关心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

论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篇5

机械103班 袁强(08030510314)指导老师:肖蓉

摘要:明辨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把握十七大精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至关重要。几年来学术界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解读有分歧,甚至含糊。当前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解读和把握,应统一到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表述上来。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十七大报告

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全党同志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既涉及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包含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针对当前,又着眼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现实的实践问题,必须在工作中认真把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科学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营造更好的发展空间,保证他们一代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本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切实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及精神实质。努力学习,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祖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人民日报》

《党的十七大报告》

论科学之精神 篇6

笔者认为, 大学精神在本质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灵魂和理念, 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 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所在, 是对大学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

一、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的关联

虽然教学体系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但体育教育却始终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学体育力求将教育与体育运动完美结合, 其目的与高等教育的目的相一致, 其本身也具有高等教育的精神实质。大学体育的作用不仅在于增强学生体质, 同时还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精神气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最终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成为祖国建设大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此外, 英国、美国、德国等欧美国家都非常重视大学体育教育, 他们通过运动场培养学生的身体技能和政治风度, 他们评价一个公正的人时会说这个人具有“运动家的气派 (Sportsmanship) ”。因此, 切不可将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割裂开来, 而应在大学体育的教育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精神的培养, 为大学精神的建设起到应有的作用, 应以体育精神丰富大学精神, 以大学精神促进大学体育教育。

二、大学体育精神与大学精神之独立精神的关系

1. 独立精神是大学精神之魂

自由和独立是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和极度渴望的精神境界。大学作为教育的载体之一, 同样有着强烈的独立精神。剑桥大学的成立, 是因为在历史上的13世纪, 牛津大学的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牛津大学束缚了自己的思想, 于是在剑桥创办了自己的大学—剑桥大学, 并与牛津大学分庭抗礼;而当一群剑桥大学的毕业生决定以行动抵触英国以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思想时, 他们挣脱“枷锁”, 在美洲登陆的地方创办了哈佛大学;而耶鲁大学则是由身在哈佛大学, 却对哈佛大学不满的人所创办, 并开始了与哈佛大学的竞争。由此可见, 对自由的渴望和独立的精神已经融入大学精神之中, 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认为的“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乃大学之魂。

2. 独立精神是大学体育精神的内涵之一

独立精神已经成为大学精神的一种“标志”, 而大学体育教育同样注重对学生独立精神的培养。在大学体育教育中, 不管是个人项目还是集体项目, 运动本身是无法代替的, 没有人可以替代另一个人去锻炼身体, 这其中就包含了一系列的独立活动, 体现了一定的独立性。此外, 从体育的产生与发展来看, 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历史的车轮中, 并没有像其他曾经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一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特定社会时代的结束而走向没落与衰败, 相反却日益兴盛与繁荣, 正是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魅力, 正是因为其作为人们相互竞争、展示个性、完善自我、实现理想的舞台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 即体育精神, 所谓体育精神, 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 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的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和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 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由此看来, 独立精神也是体育精神的内涵之一。

体育精神的价值在大学体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大学校园里充满了自由、独立、竞争的意识与行为;体育运动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 (The Oxford and Cam-bridge Boat Race) , 美国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CUBA、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等诸多体育赛事牵动着亿万学生的神经。以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为例, 该项运动始于1829年, 是一项由分别来自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两个学生一次突发奇想而开始的运动。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该项运动除了战争期间从未间断过, 是世界上最富传统的赛事之一, 至今已经举办155届, 其中剑桥大学队获胜79次, 牛津大学队获胜75次, 还有一次平局。该项赛事的单届观众人数已经达数百万, 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百年不衰却更显昌盛的历史轨迹, 更体现了该项赛事所特有的独特与自由、独立与个性的文化内涵。从另一个角度讲, 在大学教育、学术发展方面, 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相互携手保持着世界顶尖高等教育水准, 但两所名校却互不“称臣”, 也因此, 一年一度的“牛津剑桥赛艇对抗赛”成为了他们证明各自强弱与高低的最好写照, 两队各自体现出的团队精神, 两队之间体现出的竞争意识也正是大学精神之独立精神、永不服输的大学体育精神的体现。

3. 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

大学体育与大学精神是相互依存的, 大学体育教育中具有大学精神的成分, 对大学精神, 尤其是大学精神之独立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以大学体育教育完善大学精神将是新时期大学体育的一个新的课题, 也是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严峻挑战。而每一名大学体育工作者都要在思想上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样才能把大学体育教育做得更好, 促进大学精神的培养与不断完善, 进而把大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钟秋.论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 2002.3.

[2]陈平原.大学何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5.

[3]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12.

[4]杨东平.《大学精神》[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00.1.

论中国艺术设计之中庸精神 篇7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市场经济产品的同质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剧,在经济领域竞争过程中,已不再停留于产品初级使用功能和同化品质层面的竞争,而逐步演化为设计能力体现出来的文化特色和审美情趣高层次方面的尖端竞争。这就促使艺术设计产业中设计对民族文化艺术精神的衍生再发现和民族审美传统符号的追根溯源式再创作尤为迫切。文章将着手于从稳定和影响中国社会千百年的“中庸之道”精神文明系统对中国艺术设计视觉系统的交集部分进行讨论,对中国艺术精神与艺术设计教育,本土元素与艺术设计原创艺术性的后传统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探析。

关键词:中庸之道;艺术设计;中国概念;文化基因;设计伦理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6—0118—04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为古老中国的存在、稳定、发展、繁荣发挥着伟大作用的思想——“中庸”,它集聚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生死存亡、民族审美等。中庸在英文中译为“GOLDEN”,意为黄金分割平衡原理,是指对人与事物的一种最佳权衡处理优化方法。对于中庸思想发源地,且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磕磕碰碰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来说,要实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致胜之道,如果不从自己的生命基因角度去寻找答案,就很难拥有在未来世界残酷竞争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权,也就更难激发整个民族的创新想象力和可持续发展设计力。

为此,笔者经过反复比较与研究,试图在中庸思想文化体系下为中国艺术设计关于现代颠覆传统现象和设计的原创性方面寻出生命的脐带和探析他们在过去、现在、将来所呈现的不同语汇状况。

一、艺术设计与中庸之道的思维交集

(一)艺术设计理念的中庸隐语

中庸之天人合一观源于哲学领域,应追溯到《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这种和合统一观念经过千百年来的沉积发展,对国人的性格特征、民众心理的影响均渗入本质。

在设计学范畴中,设计的天人合一哲学概念越来越为当代设计人所滥用,真正在设计过程中,寓天人合一积极生命理念的、形神兼具的、有很强表现力的符号图形作品却极其少见;天人合一已成为设计界的陈词滥调,究其因,源于对中庸之天人和合观念的误读,乃至意外脱节和时空错位。准确地解读中庸,把握中庸内涵,必须从解读《中庸》开始,其开篇即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统文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至高境界。现在看来,仍然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同样可以作为当代人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理想境界的指导思想。其后,中庸思想在工艺设计理念中表现为“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淮南子·时则》的天地时和合观认为,“古之为度量轻重,生乎天道。黄钟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广二尺七寸。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寻自倍,故八尺而为寻。有形则有声,音之数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为制”。《天文》在设计上讲求一种和谐适中的度量衡原则。

在艺术设计中,形式与意义的中庸语汇在于“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对于这种可以与天地并立,化育万物的天人合一设计观,正是形意设计在哲学高度上的艺术整合。

(二)中国艺术设计早期历史的中庸溯源

早在春秋战国之初,中国就有一部关于工艺设计方面的古籍《周礼·考工记》问世,此书是齐国人记录手工业技术的官书,是最早体现中庸精神内涵的中国古代工艺设计书面记载,代表了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思想。文中所述“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地、工、材之和合才为良”等典型的中庸和合工艺设计美学思想根深蒂固。近代清朝中期散文家李渔的《闲情偶寄》,在研究中国传统设计美学方面提供了珍贵的文艺理论价值和生活审美范式,“房屋忌似平原,需有高下之势”,主张“因地制宜之法:高者建屋,卑者建楼,一法也;卑者叠石为山,高处俊水为池,二法也”,“开窗莫妙于借景,一日之内,现出百千万幅佳山佳水”。文中所体现的和谐适度天人合一设计美学对今天之艺术设计实践仍有着可资借鉴的作用。

如非要给中国设计定义一个先祖的话,春秋战国时期伟大工艺设计巨匠墨子受之无愧。他强调设计的功能性更重于装饰性,提倡工艺设计的实用功能性和装饰的适度性,这就透着强烈的中庸适度优化原则方法论。中庸之“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讲和合即是一种恰到好处状态的调适,并非一种无原则的妥协与折中。这对于作为人类生活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设计行为来说,为实现人类某种需要而进行的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的中庸式掌控,无疑将更有利于中国原创性设计中对中国元素形神兼备、相得益彰的协调表现起着根本性的规范作用。中国本土应用设计的中国元素形象表现和内涵意蕴的挖掘再创就是天人合一的中庸和合的演变历程。

(三)中国艺术设计对中庸的消化与转换

《说文解字今释》中提到“设,施陈也。从言,从役。役,使人也。意思即为布列陈设,施,旗旖施也。有布列之义。由言、由役会意,言以口使,役以手使”,“役是用来使人的东西;计,会也,笄也;从言,从。意即会,合也;笄,通算,数也;从十,合十人共计算之”。由此看出设计其本身固有之含义中诸多元素之合和,是人意通过谋算合计后把陈设铺成在布局上的一种融和装饰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审美性质的状态。

关于中国古代所呈现出来的天人合一中庸哲学观在传统古典设计上体现出始终是一团和气的和合审美意识,设计理念与中庸儒家思想的重叠,使得古典设计的根本目的尤为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中庸思想所强调的“中”即为正,意即“当为矢着正也”,箭射中靶、秤与秤砣之间平衡位置关系的正确结果。庸者用也,常也。中庸之道者,用中为常道,以走极端为非也。所以也有人称之为“中正之道”。毫无疑问,这就完美地解决了设计的审美性和功能性的统一性问题。我们的远古祖先在最原始的设计中就产品实用性与审美性两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中庸和合,他们在注重产品功能实用的前提下,也把精神层面上的审美愉悦、感观生理舒适作为重要的考虑方面。在诸多文物工艺品中我们惊叹古器物装饰审

美形式是如此完美的寓于器物的实用功能,并传达出很强的中庸思想人文精神。

二、中国艺术设计与中庸之道联姻的现实需求

(一)艺术设计的现代处境及其发展方向

在土地、黄金、石油资源面临严重匮乏的今天,世界经济发展低迷,股市行情持续走低,全球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美国麻省理工(MIT)斯隆管理学院院长莱斯特·梭罗(Lester C.Thurow)在其撰写的《知识经济时代》中认为,在这个变幻莫测的社会关系和低迷不振的经济发展中如何找到希望,他断言,人类新的致富元素已不再是土地、黄金和石油,而是文化、数码和设计;在这种环境之下,企业的成功,绝对与其文化含量、数码含量与设计含量成正比。设计俨然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致富元素之一。由此,艺术设计在经济比例中的加重,无疑带来发展过程中的诸多新问题。

当今的设计概念完全区别于过去狭义的设计概念。过去的设计概念只是着重在物件造型和视觉等层面,而当今的设计概念则是360度全方位的设计概念,它除了艺术造型和视觉范畴之外,还需考虑到整个市场、生产、采购、物料甚至社会形态等等。作为造物主体的设计师不仅仅只关注物件本身,更需要关注构成物件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即市场营销、材料选择、生产流程、物流、人文、科技、环保、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等。

20世纪著名的日本室内设计师内田繁就时代更替下的设计方向问题发表了比较典型的观点。他认为,20世纪产生的物质主义时代观将向物与物之间相联系的柔性的创造性时代转换。这是从“物”向“事”的变化,是“心和关系”的发展,也就是说是从“物质”的时代向“关系(心)”的时代转变。他指出,关系时代特征,地域社会的复兴,与自然的协合,个性的尊重,家庭和共同体再认识,多样化和关系的连锁,解释与认识的重视,故事传说的再兴,信息化理论,生命与自然理论,关系与创造,将为艺术设计提供坚实的现代理论依据。21世纪的设计将更加重视看不见的东西,重视关系的再发现,方法的追忆和内心的反响,将趋向综合性的设计方法;个性的尊重,文化的认同记忆,基础性的物质需求等综合因素的协同和交流,实现其一致性,使设计更加人性化、社会化。

设计师所受到的影响,必须立足传统,并从中获得滋养,并整个放在实践中经过一番消化,才会表达出真正的民族经典。我们需要将重要的东西放入现代语境中唤起人的本性,从而引起传统文明的回归与再创作。

(二)中国概念在全球商业市场的走红态势

中国的古老存在和现代的复兴崛起,倚靠手中的一张中国牌即“中庸之道”。对中庸积极与消极的阐释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利弊评价,据不完全统计,在历史上,关于中庸就有十九本重要理论研究,每一次研究获得的新诠释和新发现,都使得中庸理论得到新的蜕变与发展。在五千年的语言表达中,国人常说的“一般、可以、不错”充满和气和谐的语汇体现着中华民族包容性和民族韧劲,炎黄民族之所以生存到现在,这份中和的韧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正以西方文化和体制为楷模,竭力对自己世界观与文化理念进行完全颠覆、全新整合,改变甚至革除原有的传统,进行着新形象的集体探索。美国人类学家基辛认为:这种努力是极端困难的,因为如果这种形象与转变要成为可能,就会失去人类的多样性;人类的多样性不仅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也指地域群与地域群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特性;失去人类多样性的世界,可能会付出惨重的、后患无穷的代价。这正如地球需要保持多种生物才能达到生物界的平衡一样,人类社会正常发展必须依赖多元文化和智慧的渗透。在现代文明迅速席卷全球的今天,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正使得生物圈内的物种急剧递减,同样,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观念也正在使得文化圈的文化种类急剧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中庸精神代表东方民族的个性、包容性、时代性,在世界人文生态多样性资源里面成为重要的一极文化力量,因为具有极度弹性而得以保存不亡。

最近两年国际拍卖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异常火爆的局面,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中国元素的增多,单件艺术品的拍卖价格屡创新高,以中国艺术品为主题的拍卖会成交率更是节节上升。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中,中国艺术品在拍品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升到了70%,“到中国”已成为全球艺术市场流行的话,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商来中国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打出中国元素和中国概念的王牌无疑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工业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等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把杀手锏。

在设计改善生活,文化影响世界的今天,伟大经典传统的再发现与重构,无疑为设计产业注入一股鲜活的力量和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惊喜。中国的艺术设计必须要注重很强文化战略意识,因为其生存基因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今,中国的艺术产业市场在国际市场上逐步走红和崛起的态势,就表明中国艺术和设计产业市场发展的文化战略是商业价值取向的一种最佳选择,也是站在文化大背景下对艺术产业自上而下的全局审视,代表着艺术设计产业的一种高度;要提高艺术设计文化战略意识,就要提升文化认知上的自觉,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庸之道。

三、中庸之道在视觉艺术范畴的存在与认同

(一)中国元素之水墨与文字

中国元素之水墨,堪称代表中庸精神特有的视觉经典范式,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对于黑墨有着近乎偏执的崇尚,根源于先秦阴阳五行学说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包罗万象的中庸世界观体系。《易经》中记有“天玄地黄”,《道德经》中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些都是一种出于对黑暗神秘宇宙的敬畏和对幽美虚空、飘渺不可知的一种逍遥式“道”的顶礼膜拜。这种单纯的老庄式逍遥游水墨元素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墨已在千年的历史沉淀中,成为中庸之道哲学渊源的意象和中国书写权利的象征元素。

与水墨并驾齐驱的另一符号即中国的方块汉字。古来传说,仓颉造字时,“仰望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依类象形,肇于自然”。汉字出现,天地震惊,“天雨粟,鬼夜哭”。从汉字本身来看,其语法、结构适合容纳各种模糊而漂浮的歧义,复杂而不确定的象征,可缩短可延展的隐喻,中庸式的文化属性,造字方法、表意结构和使用模式成为了最古老三大文字系里唯一流传下来的汉字,实属不易,这不得不归功于汉字符号本身造型、释义、发音呈现的中庸之包容强势特质。

水墨和文字的特有使用主体——文人就颇具中庸气质。水墨与文字恰到好处的把中庸之道形神兼备的符号意象化和延续在过去的历史中,现实的存在中,和将来的未知中。

(二)中国艺术设计的中庸伦理道德认同

人类学进化派的学者E.B.Tylore认为:“无论研究文化的科学处于怎样的萌芽状态,但是有一点是

越来越无疑问的,那就是甚至看起来特别随意而偶然的现象,也同样不可避免地处在一系列特定的因果联系之中,就像力学的事实一样。”这句话表明,研究中国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及其中国艺术设计所呈现的精神思想,就必须要把这些问题存放在中国的文化结构尤其是中庸之道背景下来考察,关于先秦儒家中庸之道“由亲而尊”、“由仁而义”、“由人伦而政治”、“由父子而君臣”、“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由近及远”这样一个伦理亲疏过程可以说是中庸之道的伦理基本出发点,影响着古代设计造物思想并体现在早期的工艺作品中。古代设计早期,无不具有很深的政治阶级烙印,以商代末期的青铜鼎为例,整个青铜鼎形象庞大、浑厚、规整,纹样以饕餮纹(兽面纹)为主,整个纹样给人以恐怖、狰狞之美,震慑人心。从整个气势看,即体现出奴隶主王权统治的神圣威严和不可侵犯性。随着时代的推演,设计也更为人性化和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化审美情趣。以明清园林、建筑为例,造园者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叠石、引水、植树、栽花、修建亭馆廊轩、改变地势起伏,化整为零地分割空间,在曲径通幽中,创造丰富耐看的空间,并通过多种手法结合应用。从古代造物活动中发现,设计的伦理性因素将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就其研究和关心的问题而改变。

那么,对经济复苏的中国来说,面临全球气候变暖,经济发展缓慢低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漠,人们文化认同感疏离,全球能源危机恶化等问题,设计的伦理性就成为现代设计课题中更重要的关注因素。在许多古代造物活动中已开始关注设计的伦理性问题,并使这类造物结果成为设计历史长河的伟大经典。这对现代的启示就是应该择取中庸思想里面“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并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故致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高明,所以覆物也”,“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的思想内核。关注人与自然、关注人与动物、关注人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的有价值的设计伦理思想,来指导现代的设计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进一步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在现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时代,人的需求和需要变得更为多元化,显然艺术设计应实现更为丰富的生活层次。

现代艺术设计的伦理性即以人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相吻合,实现设计的人性化。这就要求实现设计对中庸精神重新塑造,实现设计向新的趋势发展以及赋予设计更深的人文内涵和情感伦理因素,伴随着以人为本设计目的不断深入,艺术设计伦理性由情感交流逐步转向文化认同和人文关怀层面发展。注重设计本身的思考,以设计意图为中心,关注设计本身的功能、装饰、材料等等。从设计物出发,建构设计的单层次内涵;注重设计与环境因素的协同,实现更广层次的设计内涵的建构,关注与环境相生相合,形成一个共融的空间氛围。注重设计的伦理性,就是关注设计的人文中庸和谐内涵,和注重设计的节能可持续型发展,这将为在高耗能时代,使设计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摆脱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困境开辟一条出路。

四、结语

“上天之载,无声无息,至矣”的中庸最高境界,其科学含量成分在当代人类个体生活状态中,有助于宣扬人本身的性善,尊重人们生活的满足幸福感;与经济管理的结合,强调中庸式管理思想,凝聚整体团结,激发企业强大的研发创造力;在政治行政的运用上,国家提倡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毫无疑问,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来临的当代,中庸之道这个文化系统中关于平衡、和合、适度等优秀哲学思想在过去构建了整个伟大而古老的中华文明历史,其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存活力也同样将对现代中国中更广泛的学科领域起着积极和正面的作用。

时过境迁,斗转星移,中庸之道在各个时代进行不断更新发展,散发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水流花开之处,有理由期待吸收消化传统文化营养后的中国艺术设计在国际舞台中大放异彩和散发独特的民族魅力。

上一篇:文明交通进校园通知下一篇:我心中飞扬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