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生就业问题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刍议大学生就业问题(精选8篇)

刍议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

2010年全国高考6月7日日拉开大幕,957万考生走进考场。由于报名人数较之去年减少65万,而招生计划增加,教育部预计今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将会增加近7%。面对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这一减一增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和中国的海洋宣传日,世界各地各地举办了各种活动纪念节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当天在天津举行的庆祝大会上表示,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海洋国家,中国民众的海洋意识正不断增强,中国愿与世界各海洋国家一道,为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又是一年高考时。与往年一样,这个时候又是“全民总动员”的关键时刻。不过,2010年的这场高考与往年相比,数据的升降体现了它的“别样”。

10年,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57万名,以此计算,今年的高考平均录取率约为68.65%,比去年增加近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57万名,比去年减少约65万名。这两组数据一升一降,二者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目前还难以判断。但是这二者之间某种程度上的“推理性”判断,我们还是不得不重视。

录取率的提升换句话说就是“扩招”。这些年,“扩招”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引起的争议很多,扩招一方面有功于将高等教育的“精英化”转变为“大众化”,但“大众化”之后,大学毕业生又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尽管不能把大学生就业难全部归咎于大学扩招,可是“扩招”引发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扩招之下,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没能科学地与社会需求对接,扩招数量又远远大于社会需求。种种原因之下,不少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得不去竞聘类似城市清洁工等社会最底层的工作。

再看高考报名数量的降低。有关部门一再强调,今年高考人数再度下滑,那是因为适龄人口和高中毕业生的人数在减少。另外,复读生减少、初高中生选择中专技校和出国留学、参加各种社会培训等也是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此以外,“低就业、低薪酬”是导致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一个最大因素。

究其“低就业,低薪酬“导致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投入、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缺乏配套的社会改革,高等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伴随着大众化进程接踵而至,尤其是大学收费的迅速攀高与大学毕业生待遇越来越差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着冷得不能再冷的冷遇。“低就业、低薪酬”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陷入窘境的基本事实,应届高中毕业生 “通过上大学找个好工作”的梦想惨遭严峻的现实的屠戮。此时,我国高等教育的公信力遭遇空前危机,公信力的丧失导致高等教育投资者拒绝或中断投资。在此背景下,弃考也就不足为怪了。

综上,我们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国家为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实行扩招,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却似乎造成了相反的结果,扩招数量远远大于社会需求,进而影响大学生将来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恰恰是因为“大学生就业难”的这一原因,导致大量的考生则作出了弃考的决定。

那么,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面对将来很可能的“低就业,低薪酬”问题,又该何去何从?国家对此又当采取何种措施,为这一就业压力减减负呢?

首先,目前还是大学生的我们,可以通过考取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加强社会实践、重视实习、调整好就业心态等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但前提是在明确自己未来奋斗目标的条件下,行动不应太过盲目。另外,对于仍处在待业阶段的大学生,还需调整好就业心态,确定合理的择业目标,调整择业的期望值,珍惜每一次就业机会。同时,保持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克服自卑、浮躁心理,增强自信心。

再者,国家方面,理应顺应社会需求,有效利用有限的高校资源,实现多元成才的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求高考“自然降温”,革除传统的升学教育模式,更需要全社会的教育观、成才观、用人机制、公共治理等综合因素的改革和改进,为多元成才提供必需的、成熟的支持条件。如:读书的首要价值由获得学历身份转为提高能力与素质;“能力观”取代“学历观”,聘用人才不看学历而重视能力;创业环境得以优化,如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力度等;公共治理体制更加科学化、法制化,市场管理更加规范化;建立流畅的人才流动机制和完善的就业转入制度;缩小社会各行业的待遇差距,使基本社会福利保障一致。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话题,看看各国都以什么形式来纪念世界海洋日。海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集可持续发展和重要的研究阵地于一身。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同时也是中国海洋宣传日,今年联合国的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我们的海洋——机遇与挑战”,中国的全国海洋日主题是“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

众所周知,地球的表面约有71%的部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几乎是一个海洋的星球。浩瀚无边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海水中的多种元素,以及生存着的极其丰富的动植物,对于保持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更是具有重要的经济研究价值。

2008年12月5日,第6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11号决议,确定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工作和增强全民海洋问题。并决定从2010年起,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改期为每年的6月8日举行,更名为“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为了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的指示精神,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爱海护海意识,为依法开发保护利用海洋、海岛资源,营造起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全国海洋宣传日制定了“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的宣传主题。

有了一个一个总的宗旨,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还要看看有没有好的实行方式,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全国各地都是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纪念世界海洋日的。

由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南省旅游局、三亚市人民政府 等共同发起的公益活动——“蓝丝带海洋环保中国行”6月8日在三亚启动。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当天在天津举行的庆祝大会上表示,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海洋国家,中国民众的海洋意识正不断增强,中国愿与世界各海洋国家一道,为促进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

为迎接世界海洋日,在福建漳州市东山湾东门屿海区,当地渔政将60万多条真鲷鱼苗和在市场执法检查中没收的斑节对虾、皇冠螺、海龟等90多条活体保护动物放流大海。当天,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在轮渡海滨公园广场举行厦门海洋宣传日活动仪式,还举行了海滩清洁、普及海洋知识、咨询宣传等配套活动。借助世界海洋日、全国海洋宣传日的契机,。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广东省社科院和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举办了“首届广东海洋论坛”。接下来,以“关爱海洋:我们一起行动”为主题的全国性“海洋宣传日”庆祝活动也同步展开。海洋科普夏令营、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蓝丝带”海洋保护中国行等活动也将陆续启动。全国各地,掀起一股宣传和保护海洋资源的热潮。

同样,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海洋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包括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在内的国家,也在这一天以自己特有的形式庆祝这一节日。

加拿大素里市政府6日在布莱基思皮特公园以向公民介绍海洋标本的方式教育市民,认识海洋生物,爱惜现有资源,避免污染与浪费。在加拿大的南边,(承上启下!)6月8日夜,位于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点亮白、蓝、紫三色景观灯纪念世界海洋日。

提到美国,我们不由想起美国最近发生在墨西哥海湾的漏油事件。该事件是由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引起的,最新消息显示,分散的羽流油正从墨西哥湾泄漏的油井处在海面下向远处扩散,增加了关于漏油对于海洋生物潜在影响的新的担忧。对于这起漏油事社会舆论的评论太多了,今天我们不再细说(批评一词就已经是你的评论了,要保持中立或观望态度,就要用中性的词)。不过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海洋资源对我们来说更是弥足珍贵。如果我们想要充分享受海洋能为我们提供的各种利益,就必须减少由于我们人类的活动对海洋造成的伤害。就目前而言,海洋的情况不容乐观,海洋中的生物多样性正在承受从未有过的压力。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气候变化、有害物质和人类活动对海洋造成的污染等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我们呼吁每一位社会成员,共同肩负起保护海洋的责任,从家居生活的小事做起,合理处理生活垃圾的日常排放,增强节水观念,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共同加入到爱护海洋、保护海洋、发展海洋的事业当中来。

刍议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2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简析

1.高校。

一个有效的市场, 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对高等教育市场而言, 由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 因此价格机制很难奏效, 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政府垄断高等教育造成“市场失灵”与结构失衡, 高等教育的个人投资回报率没有达到均衡点, 致使高等教育有效供给不足。作为高等教育需求方的学生或家长, 在进行个人理性教育投资决策时, 因为群聚效应造成了消费群体行为的非理性, 人们只顾考虑抢先占据有利的社会教育资源, 而忽视了机会成本, 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卖方市场格局。高校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 在专业学科设置方面与用人单位的标准和需求不能很好对接。学校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关注不够, 出现“产销不适”。因此, 高等教育供求难以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达到平衡, 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近年来, 有些学校为了追求短时效应, 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 造成人才供求过剩;有些高校缺乏市场灵敏性, 对一些社会需求较少的专业, 不及时调整招生人数, 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 出现了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现象。

2.毕业生。

大学毕业生对未来就业期望过高, 就业信心与能力不足等等都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原因。

(1) 就业自信心不足。

以2006届毕业生为例, 据教育部调查数据显示, 仅有20.08%的受调查毕业生表示“自信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有42.96%的毕业生表示“通过努力可以找到工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毕业生对所学知识、技能以及自身职业素质能否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缺乏信心, 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对高校的教育内容缺乏自信。

(2) 过高的期望值。

虽然, 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对薪酬期望过高的误区, 但对薪酬福利的要求仍处于偏高状态, 因而与企业能够给予的实际报酬仍有一定的差距。

(3) 对自身定位不准确。

许多毕业生选择就业单位时瞄准外企、国企和政府机关。择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州、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

(4) 对用人单位缺乏了解。

不少毕业生对求职单位的情况和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便去盲目求职, 造成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

有的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 追求人才高消费, 崇尚高学历, 致使人才配置失调, 造成极大的浪费, 也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难度。有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 希望引进的人才即刻发挥作用, 创造社会价值, 因此在人员招聘时特别关注被招对象是否具备工作经验, 不愿接受应届毕业生。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思路

1.转变观念,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目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 实质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 大学生应当掌握就业的主动权, 在校期间要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充分利用高校及企业平台, 不断塑造完善自己,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提高择业能力。 思想上要主动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 调整就业观念, 把目光转向政府积极倡导的中小企业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坚信自己无论在哪个舞台上都能发挥聪明才智, 会有同样出色的表现。要认真分析就业形势, 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 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

2.加大力度, 深化高校教育改革。

高校应面向市场, 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高校改革的力度, 促进高校学科和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高校要修订课程计划, 培养毕业生获得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综合技能, 包括专业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有效适应变化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等。要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作为转变办学理念的长期任务, 树立新的质量观, 以市场为导向, 按照宽口径、厚基础、活化专业方向的要求, 不断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 高校要健全就业咨询服务机构, 为毕业生提供职业信息、建议与指导等便捷的就业服务, 将职业指导融入学校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之中。高校还应当将创业激励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 尽早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 此举不仅能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业者的行列, 为学生赢得更多就业机会。

3.校企融合, 建立人才培养双向互通机制。

高校是企业人才资源的重要输送基地, 要真正做到“产销对路”, 就应当着手建立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双向互通机制。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带有一定的滞后性, 要克服这一弊端, 用人单位可提前启动招聘程序, 积极参与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对高校的课程设置提出意见和建议, 真正实现以为市场导向,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把人才招聘渗透到人才培育的上游链条中。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学校配备相关教学仪器和实验设备, 让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熟悉企业的情况。也可以定期组织人员前往学校进行交流, 甚至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 加强对学生的应用知识和工程能力的教育培训,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沟通, 及时、有效地传递企业用人标准和招聘需求, 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就业障碍。将大学生由学生转变为企业人需要一个过程, 而这个过程往往是通过企业培训来实现的。对新员工的岗前培训、试用期指导、思想上的积极引导以及协助他们尽快适应环境, 进入角色, 为企业效力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职责。做好对新员工的引导和教育工作对于毕业生和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应舍得投入。

4.政府推动, 完善就业配套措施。

政府要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完善调控体系, 建立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和检测、预警系统, 制定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政策, 制定激励机制, 引导大学生合理流动。任何企业都难以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大学生从事特定职业的问题, 这需要国家通过有效的政策介入和引导, 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特定职业就业, 并对大学生的收益差进行制度化的合理补偿, 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发展。

5.多方合作, 共建就业服务体系。

高校、政府与企业应共同努力, 搭建全面、快捷的信息平台, 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咨询公司、政务信息及行业协会, 学生可获得准确可靠的劳动力市场信息, 确定择业决策, 实现无障碍就业。学生在校期间, 政府、企业、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培训,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素质测评、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就业支持。通过建立和发展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机构, 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发展以及制定择业策略, 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生规划之中。此外, 高校、政府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保持密切合作, 确保高校能跟踪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 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政府还应提供核心资助, 保障学校、企业联合实施技能培训与开发计划, 帮助毕业生获得市场实际需要的技能组合。

摘要:本文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就业促进思路:一是转变观念, 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二是加大力度, 深化学校教育改革;三是校企融合, 建立人才培养的双向互通机制;四是政府推动完善就业配套措施;五是多方合作, 共建就业服务体系。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高校,用人单位,政府

参考文献

[1]张炳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8) .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刍议 篇3

关键词: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82-02

所谓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一般是指个人在一种组织结构中(包括家族、社会团体、学校、工作单位等),利用自己阶段性位置而获取利益的一种能力。一般就是指一个人在成长与生活中所接触的人和事,个人与家人、朋友、同学、同事等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关系利用能力和手段越强,从中获取的利益越高,这个人的社会资本就越高。

一、社会资本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社会资本起源于世界各学派学者对社会学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资本立足于现实立足于理论,得到全面长远的发展。对城市规划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美国学者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1916-2006)于1961发表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书中第一次使用“社会资本”的概念,阐述了人民的意识对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增长的重要性。

法国社会学家布埃尔·布尔迪(PierreBourdieu,1980)认为,所谓的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的资源的集合体,而这些资源或实或虚的存在于人际生活的网络体系中,已成为大众所知的一种体制化的关系网络;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1988)以微观和宏观的联结尾切入点对社会资本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认为其目的在于研究社会结构,把社会结构资源作为个人拥有的资本财产。

二、社会资本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频繁紧密。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部分地区已处于白热化,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壮大,中国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更要把握知识、人才、技术,而人才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其意义和地位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共识,所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一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一)社会资本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是对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总概括,也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幸福观、恋爱观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准则,是衡量一个人自身素质的客观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并且认为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生最高级、最有意义的需要。大学生是一个高知识群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本中的各因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选择科学的人生观,摈弃错误的人生观,是实现人类存在价值的前提。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向、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合理的人生观引导人们坚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为社会发展付出自己的力量,创造巨大的利益和价值;不合理的人生观会使人们走向错误的道路,轻者浪费光阴,重者失去生命。

(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不同的学科对人际关系的定义不同。社会学中的人际关系指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心理学上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而我们口中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亦称“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事与领导间的关系等。

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进行人际交往,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他人,宽厚待人。在与人交往中不应有自卑、羞怯、猜疑、自傲、嫉妒等心理,这些心理会使人走向灰暗的极端,同时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萨柏把人一生的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成长期(0岁到14岁),探索期(15岁到25岁),创立期(25岁到44岁),保持期(45岁到59岁),脱离期(60岁以上到退休)。现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多处于探索期,这个时期的青年人拥有强烈的实现自我的欲望,是否努力的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他们在探索、决策、尝试、总结中不断改变着修整着自己的职业,对职业的认识也由感性认识的自然王国向理性认识的自由王国过渡。

现代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的选择大部分是直接找工作就业,少部分选择继续深造,很少一部分人会创业,这与家庭及个人性格有着巨大关系。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社会关系,对外没有依靠,反而更信任自己积极做准备,尽可能的推销自己,从而获得就业机会;一部人利用家庭关系迅速找到工作,有的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则继续求学;还有一部分学生因自身条件不好,又缺乏自信,或求职不顺,而难以顺利就业。

三、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社会资本

(一)家庭对大学生合理利用社会资本的引导

罗珀特·默顿①(1968)对社会结构功能主义进行了研究,他从分析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特定单位入手,指出社会系统中一些部分发挥着正功能,而当结构中的某一单位阻止了整个社会或其组成部分的需求满足时,则发挥着负功能。社会资本的组成要素是信任互惠的规格和网络,社会资本的正功能要建立在信任互惠的基础上,大学生更应该发挥其自身社会资本的正功能。

家庭是人们生活的重心,从我们出生开始,这一生都与家庭作伴,它是大学生开发社会资本的第一目标。个人的成长很多时候是由长辈指导的,即使是大学生,也要依靠家人和亲戚朋友,他们独到的见解和人生经历可以为大学生们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若平时与他们多交流交往,彼此关心、互相帮助,那么在大学毕业时他们的一个提示或关心就可以帮你解决困扰。家庭的引导既稳定又方便,在接受指导是要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多交流和沟通,不能任性而为,出口伤人。

(二)学校对大学生合理利用社会资本的引导

学校的作用就是教授人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儿童6—7岁便可入学,今后十几年的人生有多半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它对人们人性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因此,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学校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态和行为举止,使他们的身心可以得到全面发展。

第一,学校开设一些与人际交往相关的课程。学校是最适合学习的地方,大学生此时的心态已趋成熟,学校很有必要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让他们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

第二,高校里往往有不少社团、协会在节假日举办活动,并且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这可以使学生学到一些在课堂上不易学到的实践知识,学生们还可以利用长假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动手能力、交际与沟通的能力,避免死读书,增加社会资本,熟悉的运用社会资本。

(三)社会生活对大学生合理利用社会资本的引导

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体现在人们的吃、穿、住、行、文化娱乐、社会交往、学习、恋爱、婚姻、风俗习惯等广泛领域。

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社会生活是人们一生的老师,接触越多,懂得越多,以下几个社会生活因素对大学生有着巨大引导作用。

第一,网络。人类步入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第一媒介,人们传递信息,工作交流,了解时事都需要依靠它,网络具有必要、实用、现实等诸多特点,大学生利用网络可以开阔视野、交流学习,促进个性发展,增加社会资本积累,但是,网络在给予我们便利的同时还有不少的弊端,它会使人们的思考能力降低,可能会被虚假的信息欺骗,所以,在使用网络的同时也不可降低警惕性懂得明辨是与非。

第二,出版物。人们学习知识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出版物,古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不同的书籍对大学生的引导意义不同,“政策法规”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让人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科普读物”让人们了解科学,向往科学;“报纸”可以让人们了解时事,关注社会焦点;“杂志”可以使人们懂得社会生活变化等等。

四、结论

社会资本作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巨大亦长远。社会资本拥有的数量决定着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方向和应聘成功的概率,对大学毕业生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发展取决于社会资本拥有者的素质,大学生想要拥有足够多的社会资本,需要在家庭、学校、社会的指导下去实践收获,时时刻刻把握时机,争取优势,为早就业、好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陈良和.社会资本积累与大学生求职择业[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8).

[2]魏杏杏,高雅丽.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运作[J].科教导刊,2009,(19).

[3]李翰,陈质敏.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实现[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

[4]范成杰,黄瑞.略论社会资本[J].广西社会科学,2005,(2).

[5]张璐,张雯,琴淑贞.浅论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J].中国市场,2010,(18).

[6]周田春,许好万,王波.求职就业指南[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2.

计算机高级智能问题刍议 篇4

计算机高级智能问题刍议

计算机高级智能问题一直处于计算机学科的最前沿,对该问题的研究充满了挑战.在目前计算机结构机制上实现人类的高级智能,如形象思维、模糊处理、价值观及情感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但许多迹象表明计算机高级智能是可能实现的,人类大脑有可能创造出“人工生命”.

作 者:王桂芝 张建伟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系,河南,郑州,450052刊 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BUSINESS COLLEGE年,卷(期):16(2)分类号:B022关键词:人工智能 形象思维 模糊 数据挖掘

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篇5

刘星

公文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公文处理的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文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在长期的公文审核工作中,笔者发现,高校公文处理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文写作不够规范,影响了公文质量的提升;二是公文处理程序不够规范,影响了公文效力的发挥。

一、公文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公文处理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为了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大多高校都制定了公文处理的制度。但是,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公文数量日益增多,对公文处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公文质量的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公文除了格式不规范、表述不恰当等常见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问题,给高校办公室公文审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1.公文种类使用单一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绦例》)规定了15种常见的公文。从使用范围和规格来说,除“命令(令)”“公报”“议案”外,其他种类皆可用于高校公文。但目前高校的发文,尤其是下行文,使用最多的文种是“通知”,且大有用“通知”取代其他文种的趋势。笔者以为,应根据文件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文种,不能无限量放大一个文种的使用范围。如高校常有关于表彰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公文,这类公文主要是为了表扬先进,激励师生创先争优,一般没有具体的执行要求,属于知照性公文,用“通报”更为合适。又如“意见”这个文种,1996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首次把“意见”确定为公文文种,2012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也明确“意见”是常用的15种公文之一,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但时至今日还常常见到《关于印发(×××意见)的通知》,忽视了“意见”本身就是一个文种,这是很不规范的。

2.公文内容照搬上级文件

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或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是公文行文的缘由之一。高校这一类公文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就是来文单位在起草公文时机械理解照搬照抄教育部或者省市教工委的文件,以为原封不动才能和上级精神保持一致。这样的文件往往指导原则多,具体内容少,与学校自身实际脱节,缺乏操作性与针对性,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类文件以规章制度、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类居多,比普通的事务类公文更为复杂,办文人员在审核的时候,如果不能全面把握学校全局和透彻理解各方面工作,是很难将之修改为一篇合格的公文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来文单位要结合学校实际,有的放矢地起草文件,办文人员也要与起草单位充分沟通并加以引导。

3.公文语言论文化

公文语言要求准确、庄重、精练、严谨,这样才便于理解和执行。近几年来,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他们大多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有利于培养一支专家型的管理队伍。在公文处理的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一些来文单位起草的公文常使用专业术语,且通篇用论述的表达方式,读起来晦涩难懂。诚然,在阐明某项工作指导思想的实施意见类公文中,运用论述的方式是必需的,但一定要适可而止。《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文件要“减少重要性、必要性等一般性论述”,文件的核心在于“观点鲜明、言之有物”,尤其在具体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等发文中,要语言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二、公文办理程序方面的问题

《条例》对公文办理程序作了统一规定,高校公文处理工作也有一整套完备的程序,但是,有一些环节运行起来总是不太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文办理的规范性和时效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文权限不明造成校级发文过多

当前,从发文数量来看,高校发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既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涉事项日益增多有关,也与学校内部发文权限不确定、职能部门大量升格发文有关。属职能部门权限范围内的事项,尤其是事务性工作,本应由职能部门自行发文,但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部门往往愿意以“校发文”的方式行文,以为这样既能以“学校”的名义安排事项,又能提高办文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其实,这样不仅导致学校发文数量不断增多,给发文工作带来压力,也不利于学校公文的规范化处理。

2.发文前沟通不畅造成会签、审核时间过长

学校内部涉及多个部门联合发文的,需要在发文前由相关部门会签。如果拟文单位在拟稿前没有和相关部门有效沟通,还存在一定的有分歧,则文件的审核周期就不可控了。《条例》明确提出“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文件中有关事项的协商应在起草环节进行,向后推到审核环节,只会进一步加大公文处理的难度,延长公文处理的时间,降低公文处理的效率。

3.办理时限太紧造成急件频发

在实际工作中,有一种情况比较常见,即发文单位对文件办理要求比较急,刚提交文件就希望马上印发。公文处理有初审、审核、签发等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办公室往往会同时接收到好几个部门提交的文件,只能根据轻重缓急作出安排。虽然办文人员应坚持特事特办、急件急办,但是“特事”和“急件”太多,就会打乱正常的工作频率和节奏,忙中出错。仔细分析这些“急件”,除了有少部分确实属于“急件”外,更多的则是普通件。

三、进一步做好高校公文处理工作的对策

上述问题的出现,折射出高校的公文处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高校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党中央在“八项规定”中提出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从制度、培训、协调等方面人手,对症下药,理顺公文处理中各个环节的关系,提高公文质量和高校内部管理水平。

1.以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要按照《条例》规定,修订学校的公文处理办法,并紧密联系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精简文件、改进文风”的精神。以办法为纲,结合学校实际,对公文的办理程序、发文要求、办理原则、公文写作和公文格式等作出详细规定,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倡“短、实、新”文风,要求文件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言之有物;详细规定适合高校使用的常用文种,框定每个文种的适用范围;明确校院两级发文权限,规范发文规格,避免升级发文;理顺行文关系,规范发文流程,严格发文要求,尽量减少急件、错件;严把发文质量关,建立发文退回机制,将有质量问题的文件第一时间退回来文单位,修改后再予以提交。

2.以人员的培训作为抓手

公文处理工作要规范、科学,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是关键。要加大对学校办公室办文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增强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二是对学校全局和中心工作的研究能力,三是公文审核、写作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让办文人员争取成为公文审校和写作方面的“专家”。要在学校各二级单位明确专职或兼职的文秘人员,学校办公室负责对他们开展业务培训,结合常见问题,重点就公文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方法、公文文种使用、公文送转程序等开展培训,确保公文质量的提升。

3.以高效的协调作为基础

协调是公文处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公文审核过程中,与来文单位充分沟通,对于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公文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协调中要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办文,对于不按照公文办理流程办文的,要向来文单位说明情况,争取来文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对送审文件中内容不清楚、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向来文单位请教;对不合规范的文件,应坚持原则,退回来文单位,让其修改后再次报送。同时,协调要讲究艺术性,坚持灵活性,多站在来文单位的立场上思考,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核稿人员修改后,应与来文单位再次确认,并将修改稿发给他们,提请他们注意文稿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刍议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6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词类标注问题刍议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所收现代汉语词作了全面的词类标注.与同类语文词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色,表现为词类系统简明实用,词类标注稳妥可靠,严格区别词与非词.当然,在关于词与非词的界限、词的`归类以及义项分合等问题的具体处理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要解决这些问题,全面贯彻一致性原则是关键所在.

作 者:姜文振  作者单位:肇庆学院文学院,广东肇庆,526061 刊 名:肇庆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9(3) 分类号:H164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   词类标注   词和非词   义项分合   一致性  

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刍议 篇7

一、保证教育质量的含义

保证教育质量是指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担保做到教育教学活动和培养学生的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质量要求。这是国家对受教育者最低的要求。衡量教育质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前者规定受教育者的一般质量要求, 也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教育者的具体质量要求, 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定。

保证教育质量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保障所培养的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低要求, 即教育质量必须有统一的保底要求, 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和其学达到国家规定的各学科课程标准。各学科课程标准是教育质量的具体要求, 即教育规格, 它是教育目的的综合反映。由于社会环境、学校条件和个人素质等的差异, 决定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出自己的特点, 因此要在保证教育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统一质量要求的前提下,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 保证教育质量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发展。但是在目前, 大学生教学质量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水平。

二、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1. 在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中, 既要关注教师的素质提高, 又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中, 进行教学质量改革, 重心往往都是落在教师素质的提高方面, 这样的确从源头上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但是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平台, “教”与“学”同样重要,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必须双管齐下。教学质量的提高责任不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老师, 更在于教学对象的配合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本人也曾进行过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 例如, 在教学中, 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讲授法、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转变学生“等、靠、要”的思想。学生的“等”主要表现在, 上课老师提问时, 他们消极应对、不思考、等老师给答案;学生的“靠”主要表现在, 他们遇到问题时总是依赖学校、父母、老师或者其他同学, 不愿意主动解决问题, 承担责任;学生的“要”主要表现在, 很多学生在高校学习期末考试前向老师要重点内容, 考完试向老师要分数。在这些教学方式中,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确很高, 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首先, 这些方法需要花费的课时都相对比较多, 如果大量使用, 对课程进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 大部分学生在这些练习中都能认真对待, 但是也存在小部分学生在练习中聊天或者做其他无关的事情。最后,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在这些练习中也发现部分学生知识面较窄, 信息量较少, 分析问题缺乏深度和创新,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看待问题比较片面和偏激, 这些问题都需要授课教师进行分析,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缺乏弹性, 不能真正的反映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目前本校学生课程考核方式为:10%平时成绩+20%期中成绩+70%期末成绩=总评成绩。这个公式从表面上看是全面合理的, 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能进行很好的考虑, 从而科学的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践中, 就会发现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和综合素质的高低。总评成绩中90%的成绩来源于两次考试, 而平时成绩只占10%, 导致很多学生只会关注考试结果, 而忽略课堂教学中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培养, 这其实还是一种应试教育, 为了考试而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其实违背了当初设计考核的初衷, 将培养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变成了应试教学的产物。我们下面来做一个假设, 例如, 有甲、乙两名学生, 假设甲学生平时经常旷课, 当然还没达到学校取消考试资格的底线, 平时作业也很少做, 假设他的平时成绩为60分;他参加了期中考试, 一般期中考试多采取开卷的形式, 这样期中成绩一般都能在70分以上;期末考试在考60分, 那么最终他的总评成绩就能达到62分。乙同学如果是个好学生, 平时成绩和期中成绩都能得95分, 但是期末考试却因为身体不适或者其他原因考砸了, 只考了40分, 那么最终他的成绩就是56.5分。那么从最终成绩上看, 甲同学成绩及格, 从每种意义上讲就是达到了课程要求的标准, 但是乙同学成绩不及格, 意味着课程没有通过, 没有达到课程要求的标准, 还需要后续补考。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上看, 乙同学有可能比甲同学收获更多。这种考核机制最大的弊端不仅不能很好的呈现出学生学习的效果, 还会造成学生到课率的下降, 使很多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 导致教学效果也受到了影响。这种考核方式本来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希望对高校学生的培养不仅关注结果 (成绩) , 更关注学习的过程 (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 但是却在现实中又回到起点, 大部分学生还是将焦点放在成绩上, 忽略了学习过程的培养。这种现象在通识选修课中尤为突出, 上通识选修课的学生人数较多, 学生人数一般都有130人以上, 授课教师很难做到周周点名。普遍来说, 这些课程学生缺课率比较高, 学习效果根本无法达到, 对于平时用心学习和上课的学生来说, 这也造成了间接的不公平。

三、解决思路

针对上述两个问题, 提出以下解决思路:笔者建议以后能多开展“双学”活动, 即教师向学生学习, 学生也要多向教师学习, 通过这种方式, 加强了教学质量, 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这对于今后的教学质量来说是一种有力的促进和提高。在学校中对“教学名师”以及优秀的教师要让他们走进学生的身边, 通过这些优秀教师的工作演讲或者宣传, 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教师的魅力, 也能将这些典型真正的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 给学生也树立一种学习的榜样。另外, 通过对优秀教师的宣传, 也能让学生知道学校中存在大量优秀的教师, 并且这些教师不比名校教师的素质差。同样, 对于优秀的学生也要进行大量的宣传, 也可以采取向教师或者全校学生演讲的方式来影响大家, 让老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学生也是最优秀的, 这对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爱岗敬业也能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总的来说, 就是让学校中的奖励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在这种互促互敬中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笔者建议今后在学生考核中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 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思想, 注重课堂教学,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弱化以考试为主的教育模式, 培养出真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现有的考核机制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反而会造成学生出勤率较低的影响, 因此实行一种新的考核制度变得至关重要。建议在今后的考核中增大平时成绩的比率, 减少期末成绩的比率。平时考核多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分数, 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必须向课外活动延伸, 教材内容必须与大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围绕教学目标, 制定实践计划, 规定学时, 提供必要经费。加强组织和管理, 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课实习等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 到基层去, 到工农群众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只要条件具备, 就要积极探索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实践活动, 如继续坚持近几年开展的与课堂教学有着互补关系的大学生时事政策教育、法律教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方式, 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也能使学生增加很多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实践经验, 这才是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既具有理论知识, 又具有实践能力。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 随着全国各高校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 教育对象由精英变为大众,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 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针对高校大学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看法。

关键词:教学质量,问题,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兴海.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1996 (2) .

[2]陈晓玲, 瘳益.关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实施与探讨.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1 (5) :203-205.

[3]卢德鑫.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 (10) .

[4]贡福海, 等.改进公选课教学管理, 推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J].中国大学教育.2007, (2) .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刍议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更大,工作更加繁重,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在此大背景下,以“90后”群体为主的大学生也概莫能外。从报纸、电视或网络媒体上,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大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悲剧,让人扼腕叹息。因此,社会各方都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真正解决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更加顺利。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一)适应能力欠佳

由于大学生活方式与高中有着很大区别,许多“90后”的新生到了大学后感觉很不适应。在高中,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细致入微地照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高中时,大多为走读,处于父母亲人的照顾之下。而大学则截然不同,远离家人,老师不再是学生生活的呵护者。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面临新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许多大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

(二)承受挫折能力差

从物质生活上来讲,“90后”可以说是很幸福的一代人。他们在安逸的情况下长大,生活上比较富足。正是这种一路顺利地成长,使他们像温室的花朵,抗挫折能力相对较差。一旦遇到麻烦或陷入困境,便灰心丧气,束手无策。有的大学生因为感情受挫,杀人者有之,自杀者有之;有的大学生因为学业方面的挫折,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令人痛心。

(三)人际交往困难

总的来说,“90后”大学生热情奔放,性格开朗,这些特点对于人际交往有着很大的帮助。然而,很多大学生却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困难。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学生由于环境的变化难以适应,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却感到局促、紧张、缺乏自信;另一方面许多“90后”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别人的感受,不知道如何与大家和谐共处,虽然在交往过程中热情主动,但难以获得对方认可,自然也难以达到预期的交往效果。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原因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期后期,从生理上来讲,他们的身体发育已经成熟,外表看来已是成人,变成“大人”了。但在心理上还不成熟,经常有一些不合理的冲动。而这个时期又是他们心理断乳的关键期,意味着大学生要摆脱对于家庭的心理依赖,成为独立生活的个体,需要完成自我心理世界的重建。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变化十分复杂、充满动荡,具体体现为:情绪多变,情绪调控能力比较弱,心情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往往难以冷静思考,容易走向极端。

(二)家庭原因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性格形成和心里健康有着重要作用。父母的为人处世、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的引导方向等因素,都会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的影响。当前,我国大学生大多为“90后”,由于成长环境较为优越,家庭对他们的教育方式都是太过溺爱和放纵。而进入大学以后,由于生活方式、学习环境以及社交圈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他们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三)学校原因

学校是学生赖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放心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学校的环境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着更为深刻的关联性。如果校园里学风涣散,人际关系僵硬,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缺少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等,就会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学校如果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员,没有对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那么也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四)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激烈变革的时期,这种变革给成长中的大学生心理带来了很大影响。面对多种价值理念的冲击和文化传统的束缚,大学生容易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同时,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并且付诸思考,然而许多社会现象背后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带有负面的暗示。同时,由于信息获取的便利性,许多大学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而这些与社会现实格格步入。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一)加大教育力度,加强自我学习

首先,要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传统的教育方式毫无针对性,只是机械性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对于真正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并没有起到健康教育应有的作用。但是现实的发展以及“9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要求我们要对这些传统老套的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和发展。譬如,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上传与心理问题相关的典型案例,方便大学生联系本人实际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判断和反思;运用网络与大学生进行在线的互动交流,这样既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又可以使他们在网络虚拟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免去了与老师以及专家面对面交流带来的约束和尴尬,使他们可以放下思想包袱,毫无顾忌地反映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大学生的思想虽然尚未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具备进行自我教育的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能够通过阅读书籍、课堂学习、网络、媒体等各种途径来学习新的知识,接受新的事物。大学生在书本、网络或报纸上寻找一些内心深有感触的文章、图片、视频等,这也是一种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不错途径。在大学生的观念中,是非对错已经能够辨认得当,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经基本形成,当他们在心理上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会迅速的通过査阅书籍、网上搜索等方式来解决自身心理上的困惑,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排解并进行自我提升教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的辅导和指引。

(二)改善社会风气,优化家庭环境

一方面,一个高度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有益于每个人的成长,文明的社会气氛会感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使其自身行为产生从众效应,来适应社会的整体风气,朝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如果整个社会都树立良好风气和文明形象,尊老爱幼,垃圾不乱丢,爱护花草树木,拒绝白色污染,拒绝滥砍滥伐,遵守交通规则,建设和睦邻里关系,尊敬师长,团结互助。相信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每个人都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使自己也加入文明人的行列,富有内涵,注重形象。大学生在这样互敬互爱、和谐团结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下,也会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和提高,提升自身身心健康水平,做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时代先进个人。

另一方面,家庭是一个人自出生起每日生活的环境,对自身的教育具有启蒙性、长远性、感染性,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养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深远。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帮助家长提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技能,争取他们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配合,协同解决孩子教育的疑难问题。家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人成长的港湾,家人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示范和榜样作用。但是家庭不能一味的去溺爱孩子,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应该积极关注和正确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晓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社会科学版),2011(18):27-29.

[2]王薇.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学艺术,2010(11):53-54.

上一篇:我美丽因为我自信五年级作文下一篇:诗经二首采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