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文献检索报告范文

2025-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综合文献检索报告范文(精选7篇)

综合文献检索报告范文 篇1

2012-10-08 11:00:39|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电子期刊数据库实习报告(注:红色字体为说明性文字,不用抄)检索课题 1.1 课题名称:利用三个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查找 3 篇与自己所学或所从事专业相关的最新的文章 1.2 检索要求:年代要求在 2010 年以后(假如你有别的要求可以自己追加)课题分析(对课题的背景、重点等进行分析)

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共享、更新、利用和评价的过程。个人知识管理则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载体分门别类管理、整合自身信息资源,构筑自身知识体系,提高个人专业知识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过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与知识的数量成指数级增长,现代人对已经拥有的知识不知如何管理,不知高效地提取利用,实际上造成了信息的浪费和精力的消耗。大学生如何从信息海洋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它们转化为知识,在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达到预期的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个人知识管理。分析课题需求 3.1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3.2 结果形式:全文、摘要、题录 3.3 学科主题:__图书情报____ 3.4 检索年限:___2010___年至__2012____年 3.5 检索词 3.5.1 直接从课题名称中提取的检索词(2-3 个):___大学生__、__规划____、__就业____ 3.5.2(可选)根据检索需求增加的扩展词:

a 上位词______、______、______; b 同位词______、______、______; c 下位词______、______、______; 3.6 语种:中文 4 确定检索工具 4.1 工具类型:数据库; 4.2 检索工具: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学术期刊数据库 4.3 检索手段:计算机检索 写出检索步骤{罗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用了什么检索功能(浏览检索、初级检索、高级检索、专家检索、二次检索),选择什么检索字段及其对应检索词;用了什么布尔逻辑运算符(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检索中其他限定选择(比如排序方式、栏目选择、检索日期等的限定),请都详细地写出来。} 5.1 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打开图书馆主页——>打开 CNKI 中文全文数据库——>选择本地镜像地址——>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点击“高级检索”——>在“检索项”中选择“篇名”,检索词输入“大学生”,在第二条逻辑项中,选择“并且”,检索项中选择“篇名”,检索词输入“规划”,关系选“并且”,检索词输入“就业”。——>年代选择 2010到 2012,其它默认,点击检索——>检索结果为 367 条记录 5.2 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打开图书馆主页——>打开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选择维普传统检索首页——>点击“高级检索”——>检索项前三个都选择“题名”,逻辑项都选择“并且”,在前三个检索词框中分别输入“大学生”、“规划”、“就业”。——>时间选择 2010 到 2012,其它默认,点击检索——>检索结果为 102 条记录 5.3 万方数据学术期刊数据库:

打开图书馆主页——>打开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选择“期刊”项,并点击右边的“高级检索”——>在“标题中包含”中输入“大学生、规划、就业”——>发表时间:2010 到 2012,要求“有全文”,点击检索——>检索结果为 1595 条记录 6 检索结果摘录及结果处理方式描述(总篇数及列出 3 篇文献的题录格式)(题录格式: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

起止页码)简述此次检索报告中所用检索工具的主要特点,以及本次检索心得(字数不限)

综合文献检索报告范文 篇2

关键词:先天性缺指,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唇裂

先天性缺指 ( 趾)- 外胚叶发育不全 - 唇腭裂 ( ectrodactyly,ectodermal dysplasia and clefting,EEC) 综合征是以先天性缺指 ( 趾) 、并指 ( 趾) 或手足裂,外胚叶发育不全,伴或不伴腭裂的唇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型唇腭裂,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1 /18 000[1,2,3],但国内对该病尚无确切统计,相关病例报道也较少。我科于2014-09收治EEC患儿1例, 现报道如下。

1病例资料

患者,男,8个月,因“先天性唇裂”于2014-09就诊。检查见患儿双侧手足对称缺失多指( 趾) ,双手缺失第2、3指,4、5手指部分并指; 双足缺失第2、3趾,第4、5足趾并趾( 图1D,E,F) 。患儿毛发颜色浅黄、稀少,无光泽; 眉毛、睫毛稀疏; 指甲干燥无光泽, 皮肤干燥; 患儿身长约67. 3 cm( 正常为68. 3 ~ 73. 6 cm,图1A、B、E、F) ; 口腔检查见双侧完全性唇裂并双侧齿槽裂,无腭裂,口内仅见左上乳中切牙萌出 ( 图1C) ; 身体其余部分未见异常; 血常规、尿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无异常。患儿系第三胎,足月顺产,父母均体健,无家族遗传性唇腭裂病病史,2位姐姐生长发育均正常; 母亲孕期曾口服抗生素类药物,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孕期未进行定期孕检; 父亲无酗酒吸烟等不良嗜好; 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中类似患者。

根据患儿的典型症状“先天性缺指( 趾) 、外胚层发育不全、唇裂”诊断为EEC综合征,本例患者无家族史,为散发病例。

A、B: 毛发稀少、无光泽; C: 未伴腭裂的唇裂; D、E、F: 先天性缺指 / 趾,指甲干燥、无光泽

2讨论

EEC综合征又称唇腭裂虾爪综合征或Walker-Clodius综合征,首次由Eckoldt和Martens于1804年报道,是一类以先天性缺指 ( 趾) 、并指 ( 趾) 或手足裂,外胚叶发育不全和伴或不伴腭裂的唇裂三联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型唇腭裂。该病除了典型的三大表现外,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包括泪囊炎、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4]等。至今EEC合并其他罕见表型的文献报道累计约230余例[4],国内相关文献资料极少[5,6]。

目前EEC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但也可见散发[7]。随着分子遗传学技术的发展,EEC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8,9]。Celli等[3]利用人类基因组物理图谱行候选基因筛选发现,p63基因是EEC综合征的致病基因。p63基因在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食道、肺、皮肤、 肌肉、乳腺、脾、淋巴细胞、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p63基因的突变, 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移码突变等可能会导致外胚层发育不全、口面裂畸形和肢端畸形的发生。本文报道的患儿不存在家族遗传史,为散发病例,患者基因的突变是否为来源于父母双亲的生殖系遗传基因的新生突变有待进一步查证。

临床上存在较多与EEC综合征临床表型相似的综合征[10],常见的伴有唇腭裂的综合征有AEC综合征 ( ankyloblepharon-ectodermal dysplasia-clefting syndrom) 及Rapp-Hodgkin综合征( RHS) 。AEC综合征, 亦称Hay-Wells综合征,是一类表现为睑缘黏连、外胚层发育不全及腭裂或伴有唇裂症状的疾病。其与EEC综合征可通过是否有睑缘黏连及有无指 ( 趾) 缺失相鉴别。RHS是以无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和唇腭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可以通过有无指( 趾) 缺失与EEC综合征进行鉴别。

目前对EEC综合征尚无有效地的根治方法[11], 所做的治疗仅仅是对症治疗以及预防性的治疗,需要多学科共同合作,包括针对唇腭裂及并指( 趾) 进行的整形外科手术,针对外胚叶发育不全的干裂皮肤保湿处理、心理治疗等等。由于该疾病缺乏根治的有效办法,因此产前诊断预防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12]。目前,超声诊断及胎儿DNA检测是常见的产前诊断方式,对于高风险的准父母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合文献检索报告范文 篇3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1 临床资料

患者34岁,汉族。因发现抗磷脂综合征3年,停经8月余,血压升高1月余,于2012年11月06日10时30分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12年3月15日,孕期检查,唐氏筛查、糖尿病筛查及排畸B超未见异常。患者分别于2007年、2009年胎死宫内两次,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抗磷脂综合征,未予治疗。2011年7月就诊于我院风湿免疫科开始口服芬乐(羟氯喹),每次2片,bid,阿司匹林,每日一次,每次3片(75mg),2012年8月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肌注每日一次,5000IU/次,持续至今。一月前检查发现血压升高,当时血压143/93mmHg,建议自行监测血压。昨日产检发现胎监基线变异减少,建议入院治疗,自发病来,无皮疹、口腔溃疡、无脱发,无双手雷诺现象,无关节肌肉疼痛,无发热,无口干、眼干,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排尿不适,精神饮食一般,大小便正常。入院查体:BP170/110mmHg,产科检查:宫高27cm,腹围97cm,胎方位枕左前,胎心150次/分,自觉胎动减少,无宫缩,骨盆外测量正常。辅助检查:B超:双顶径72mm,股骨长49mm,羊水偏少,胎儿超声孕周28W4d小于临床孕周33W5d,提示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心彩超: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卵圆孔开放过小(卵圆孔闭合趋向),左房,左室内径偏小,右房、右室内径偏小,肺动脉/主动脉增大(肺动脉内径增宽)心包积液。狼疮化验:抗核抗体(ANA)1:160,抗磷脂抗体定量(ELISA法)6.00U/mL,抗双链DNA(ds-DNA)26.00IU/ML,血沉:10mm/h,血浆蛋白:白蛋白29.1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1g/24h,尿液分析:尿蛋白(3+)。血常规:血小板91×109/L,尿酸:365umol/L,C4 0.07g/L。诊断:①孕3产0孕33+3周;②臀位;③抗磷脂综合征;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重度;⑤胎儿宫内发育迟缓;⑥胎儿窘迫;⑦羊水过少。于2012年11月7日因胎监胎心基线变异消失,胎儿窘迫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破膜后见羊水清亮,量约50mL,胎儿左枕前位娩出一男活婴,新生儿体重935g,Apgar评分8~9分,新生儿术后转新生儿科治疗,术中娩出前壁胎盘,见胎盘小且薄,大面积钙化,多发小出血点及梗死灶,胎盘送病理:胎盘组织中绒毛血管减少,并见灶状梗死及钙化部分绒毛出血,生炎及坏死。送检脐带组织未见明显病变。产妇术后第五天转风湿免疫科继续治疗。于2012年11月12日转风湿免疫科间断补充白蛋白,甲基强的松龙激素冲击治疗,并加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于2012年11月30日出院,出院时患者精神好,进食好,无明显不适,血压控制满意,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4.3g/24h,狼疮五项:抗磷脂抗体定量2.30U/mL,抗核抗体(ANA)均质型1:80,补体C3、C4未见异常,免疫球蛋白G 6.03g/L,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85×109/L,淋巴细胞比率12.62%,血小板计数221×109/L,血沉9.00mm/h,白蛋白(BCG法)33.9g/L,肝肾功离子未见异常,出院后继续口服强的松片并逐渐减量,定期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定期复查。

2 讨论

抗磷脂抗体(APA)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和狼疮抗凝因子(LAC),其中ACA的灵敏度高于LAC,故临床多将前者作为磷脂类的代表物。这种免疫抗体可使血管壁形成免疫复合物堆积,造成内皮细胞损伤,致PGI2/TXA2比值下降,激活血小板,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血管收缩,后者可使血小板聚集破坏增加,血小板减少[2]。由于胎盘内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而使胎盘功能受损,从而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如死胎、IUGR等。

主要症状是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及神经系统症状。产科中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死宫内、早产等[3~8]。本病例有2次胎死宫内史。孕前诊断抗磷脂综合征,故早孕期开始口服抗血小板凝集剂阿司匹林及肝素治疗可减轻ACA引起的病理改变。

在正常孕妇中ACA阳性率为2.1%~3%,国外报道先兆子痫患者中阳性率为17.5%,子痫病人为20%,远高于正常孕妇。本文结果显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容易伴发严重并发症,而且围产儿死亡和低体重儿发生率均高于ACA阴性者,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ACA阳性者提示可能预后不良。

妊娠合并APA阳性者,应用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可减轻ACA引起的病理改变,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IUGR[9~10],但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妊娠终止后ACA水平可自行消失。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是一种妊娠合并免疫性疾病,其原因是子宫动脉蜕膜螺旋小动脉血栓形成,造成胎盘缺血,胚胎发育停止而死亡,国内发病率很低,须和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鉴别。主要临床症状是血栓形成、习惯性流产、血小板减少及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产科中主要表现为复发性流产、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胎死宫内、早产等。本病例有两次胎死宫内病史。孕前检查排除妊娠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诊断“抗磷脂综合征”,故早孕开始口服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抗血小板凝集剂阿司匹林联合治疗。上诉情况与文献报道相符。在临床上若出现复发难免流产(2~3次以上)或伴有血小板减少、IUGR、胎死宫内等,在排除染色体异常、病毒细菌感染等病因情况下,应考虑有本病的可能。可在孕早期口服小剂量抗血小板凝集剂及免疫抑制剂性预防性治疗,动态观察血小板数量,适当调节药物剂量。中晚其严密观母儿监护,防止孕妇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体征及IUGR、胎儿发育迟缓、胎儿窘迫,并适时终止妊娠。在术前或产前可以根据血小板数量级凝血功能减少停服阿司匹林。妊娠终止后停服阿司匹林,但免疫抑制剂不能骤停,应逐渐减量并注意产褥期随访。

总之,抗磷脂抗体不仅可以造成流产,而且对妊娠晚期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有加重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伴ACA阳性,预示母婴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杨京晶,梁梅英,王山米,等.妊娠合并抗磷脂綜合征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4;15(1):41-44.

[2]练小芬,陈志强,梁显章,等.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妊娠早期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的实验观察[J].现代医院,2011;11(1):85-87.

[3]陈志清,刘英光,徐春玲.抗磷脂综合征在产科领域的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451-1452.

[4]郑晓娟,登晓莉,刘湘源.54例抗磷脂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6(2):323-328.

[5]周晔,黄引平.11例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孕妇的52次妊娠结局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75-1578.

[6]许晓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分析和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4):69-71.

[7]朱玉香,拉·乌云毕力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25):82-83.

[8]连海丽.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同分娩方式相关因素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9.

[9]赵海波,夏梦兰.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静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结局[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0;27(1):45.

[10]Mller A, Ferstl B, Harrer T,等.妊娠期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妇女的治疗:文献回顾和病例报道[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5;(1):39.

作者简介:

综合文献检索报告范文 篇4

综合检索报告

检索题目:(中文)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2011 级 临床 专业

2班

号 1125100086

林兆博 成 绩

说 明

利用所学的文献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结合自己的专业,选定一个课题从多方面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并完成该课题的综合检索报告。

一、数据库选择要求

1.中文数据库(CNKI、维普、万方全文库,CBM题录文摘库)2.外文数据库(EBSCO外文全文库,Pubmed数据库)3.搜索引擎(google、百度等)及本专业免费资源站点

二、条目要求

1、“检索年限”:范围限定在最近十年以内,各种数据库(检索工具)尽量选用同等年限,以便之后根据检索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加深对各类数据库(检索工具)的认识。

2、“检索词”:在写出检索词的同时需注明检索词的性质,即检索项,如: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作者、作者单位、来源、全文、参考文献、基金等。(注意:数据库不同,检索项的表达方式不同)

3、“逻辑检索表达式”: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来表达检索词与检索词之间逻辑关系。如:要查找儿童教育方面的文献,逻辑检索表达式可表示为“教育 and 儿童”或“教育 并且 儿童”(注意:数据库不同,检索表达式不一样)

4、每种检索系统检索完毕后,记录检索结果(检出文献篇数),按规定条数列出与课题密切相关的文献题录(不足规定条数的请注明原因)。

5、“题录信息”:从每一种检索工具检出的文献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记录,填写在题录信息栏中。题录信息包括:著者、文献标题、文献出处(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三、其它要求

1、每一种检索系统的检索报告如不够填写,可自行补充页数。

2、综合检索报告请使用A4纸打印,内文采用宋体5号字;综合检索报告将存档,请注意排版整洁,并自行留底。

3、本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考勤+平时作业+综合检索报告。(考勤占10%,平时作业占30%,综合检索报告占60%)。请独立完成。一 检索课题概况(10分)

(一)检索课题名称(中英文)(2分)

胰岛素泵治疗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The nursing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ic ketoacidosis)

(二)检索课题分析(背景、检索词)(8分)

1.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之一,不及时正确处理可引起心、脑、肾及消化系统等重要器官的严重并发症。

2.使用微量泵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胰岛素的配置次数和用量显著降低、治疗效果亦明显优于常规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给药途径,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的同时为患者带来了益处。

3.护理包括:基础护理、静脉输液的观察与护理、心理护理等 提取的检索词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治疗、药物

二 检索过程记录

该部分为综合检索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对所选用的数据库、检索年限、检索词、检索策略(即逻辑检索表达式)以及检索结果等的记录。

(一)检索馆藏中、外文电子图书(10分)

围绕课题查找相关书籍,列出书目信息。书目格式:作者.书名.地点:出版社,年份。如:焦玉英.信息检索进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中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名称:读秀

检索式:胰岛素泵and糖尿病酮症酸 结果:45个

书目信息:

1.陈艳,《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北京市,金盾出版社,2002 2.朗江明,《糖尿病强化治疗学 胰岛素泵的临床应用》,广州市,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

2、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名称:

检索式:(主题词)酮症酸中毒or(主题词)糖尿病

结果:17 书目信息:(只需列出2条最相关的,不足2条请注明原因):

1.Parker, Philip M.;Parker, James N,Ketoacidosis : A Medical Dictionary, Bibliography, and Annotated Research Guide to Internet References,Icon Group International, Inc,2004 2.Feudtner、John Christopher,Bittersweet : Diabetes, Insuli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llness,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004

(二)检索馆藏中外文数据库的情况

1、中文数据库一:CNKI系列资源库(10分)选择库名称(单库或多库,请列出):CNKI资源库(单库)检索年限:2004.4.4—2014.4.4 检索词: 主题词: 酮症酸中毒 关键词: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学

逻辑检索表达式:{主题词}酮症酸中毒and{关键词}胰岛素泵and{关键词}糖尿病and{科学领域}护理学

检出文献总数:35 检出文献题录(只需列出3条最相关的,不足3条请注明原因):

1.陈素梅,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2007.03.15 2.黄翠芬,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32例护理[J],2011.08.25 3.谢雯俊,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J],2007.04.15

2.中文数据库二: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10分)检索年限:2004.4.4—2014.4.4 检索词:关键词: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

逻辑检索表达式:{题名或关键词}酮症酸中毒and{关键词}胰岛素泵and{关键词}糖尿病and{分类号}R47and全部文献and年=2004--2014

检出文献总数:25 检出文献题录(只需列出3条最相关的,不足3条请注明原因):

1.张彦,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J],健康大视野,2012(1)2.李梅琳,高金凤,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2(6)3.余淑玲,林伟等,应用胰岛素强化糖尿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7)

3.中文数据库三:万方系列资源库(10分)选择库名称(单库或多库,请列出): 检索年限:2004。4—4014.4 检索词:主题词:酮症酸中毒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泵 护理

逻辑检索表达式:(主题)酮症酸中毒and(关键词)胰岛素泵and(关键词)糖尿病and(关键词)护理and data:2004--2014 检出文献总数:48 检出文献题录(只需列出3条最相关的,不足3条请注明原因):

1.王敏凤、陆莉,抢救酮症酸中毒患儿应用胰岛素泵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10)

2.王湘郴、刘晓红、范紫香、李慧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7)

3.耿秀英、安新荣、刘凤琴、张颖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4)

4、中文数据库四:CBMDisc数据库(15分)(要求采用主题检索与其他检索结合的方式进行查询)

检索年限:2004.4--2014.4 检索词:胰岛素泵,酮症酸中毒

逻辑检索表达式:(关键词)胰岛素输注系统and(分类号)R587.22/扩展/全部复分

检出文献总数:2 检出文献题录(只需列出3条最相关的,不足3条请注明原因):

1.姜俊霞、闫晓云、张谦,输液泵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探讨[J],社会医学杂志,2006;4(12S):17-18 2.曲再华、程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6);561-562 一共搜索到2篇文献

5、外文数据库一:Pubmed(15分)(要求采用主题检索与其他检索结合的方式进行查询)检索年限:

检索词:ketoacidosis、“insulin pump”、nursing 逻辑检索表达式:((“ketosis”[MeSH Terms] OR “ketosis”[All Fields] OR “ketoacidosis”[All Fields])AND “insulin pump”[All Fields] AND “2004/04/06”[PDat] : “2014/04/03”[PDat])AND((“nursing”[Subheading] OR “nursing”[All Fields] OR “nursing”[MeSH Terms] OR “nursing”[All Fields] OR “breast feeding”[MeSH Terms] OR(“breast”[All Fields] AND “feeding”[All Fields])OR “breast feeding”[All Fields])AND “2004/04/06”[PDat] : “2014/04/03”[PDat])AND(“2004/04/06”[PDat] : “2014/04/03”[PDat])

检出文献总篇数:2 检出文献题录(只需列出3条最相关的,不足3条请注明原因):

1.Baird JS.Relapse of diabetic ketoacidosis secondary to insulin pump malfunction diagnosed by capillary blood 3-hydroxybutyrate: a case report.Cases J.2009 Aug 5;2:8012.doi: 10.4076/1757-1626-2-8012.2.Nassar AA, Partlow BJ, Boyle ME, Castro JC, Bourgeois PB, Cook CB.Outpatient-to-inpatient transition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successes and continuing challenges.J Diabetes Sci Technol.2010 Jul 1;4(4):863-72.不足三篇原因:一共只检索到2篇文献

6、外文数据库二:EBSCO外文全文库(5分)检索年限: 2004.4—2014.4 检索词:ketoacidosis, insulin pumps, nursing 逻辑检索表达式:

ketoacidosis AND insulin pumps AND nursing

检出文献总篇数:5 检出文献题录(只需列出1条最相关的,不足1条请注明原因):

1.Nassar AA;Partlow BJ;Boyle ME;Castro JC;Bourgeois PB;Cook CB, Journal Outpatient-to-inpatient transition of insulin pump therapy: successes ancontinuing challenges, 2010 Jul 01;Vol.4(4), pp.863-72

7、检索网络文献信息的情况

(主要是通过通用搜索引擎及本专业资源站点进行检索。搜索引擎可使用google、百度等,本专业资源站点选择1个,由教材P51-74所提供,然后再在其中进行检索。)(1)通用搜索引擎检索情况(5分)搜索引擎的名称:百度

检索表达式: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

检索结果总篇数:13489 检出文献题录:(2条)

1.李莉,胰岛素泵治疗4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观察和和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0,23,(5)2.于凤枝,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应用及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8.22(4)

(2)本专业资源站点(5分)

站点名称及网址:医学期刊--首席医学网(http://KI系列资源库“期刊导航”查找)

中国期刊:《实用糖尿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外国期刊:《Diabetes》缩写刊名:Diabetes 《Diabetes/metabolism research and reviews》缩写刊名Diabetes Metab Res Rev

综合实习报告[范文] 篇5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检索课题名称:自拟

一、课题分析:介绍课题的主要内容,有关课题中涉及的概念、背景知识、争论的焦点及希望通过检索解决的问题;

二、给出检索用中、英文关键词3~8个;

三、给出检索用数据库名称、检索途径;

四、检索结果: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格式,给出20条以上结果,并标注全文出处(文献类型至少3种以上,外文文献3篇以上);

五、文献综述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文献综述 篇6

(一)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教师、学生、家长作为评价主体依据评价指标和标准,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照普通高中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实际表现,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的全员、全方位、全程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与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略)

(二)国内研究现状

1.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发展历程。(1)前期酝酿阶段(1999-2004年)。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提出“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2001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提出“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以上三个政策文本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基本要求。2002年12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并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其中基础性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基本的内容结构与框架,为今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奠定了基础。该阶段处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酝酿期和实践的筹备期,为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顺利实施做好了前期准备。

(2)初步实施阶段(2005-2009年)。2005年1月,我国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提出“综合素质评价”概念,将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界定为“通过描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行为和表现状况、社会公益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和日常表现,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真实反映普通高中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重要依据,并为高等学校择优录取学生提供重要参考”,随后《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文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展开,并且将于2008年起综合素质评价陆续进入高考。全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陆续颁布了“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初高中学校也相继展开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前期酝酿准备的基础上,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全面实施,暴露出了诸多问题。如缺乏可操作性、加重了一线教师的工作负担以及部分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等。该阶段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付诸于实践,既扩大了其影响面,又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

(3)反思深入阶段(2010年至今)。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又进一步要求“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再次强调:“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提出要“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2014年12月,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教基〔2014〕11号)提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意义、基本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程序等;2015年,作为国家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上海与浙江分别制定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完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反思深入阶段在总结初步实施阶段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上一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反思,选取上海与浙江展开试点工作。希望总结成功试点经验,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历经三个阶段的实践发展,其影响的持久性和广泛性不言而喻。

2.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研究。贺弘炜(2006)认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以学期为单位,主要包括学生学业状况和综合素质两大部分。学业状况评价记录了学生高中三年在新课程八个学习领域的修习情况,可以弥补高考只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没有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缺陷,从而更为全面地反映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将高考终结性评价与学业状况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业,还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素质和潜能。综合素质评价主要涉及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探究与实践能力,身体心理素质和个性特长四个方面的内容。可将已建立的学生成长记录等评价形式与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结合起来实施,以期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

赵学勤(2007)认为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共由五部分构成:一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学业情感;体育锻炼、卫生与保健;自我认识与调控、同伴认识与交流、适应环境;感受美、欣赏美等指标的评价结果。二是知识技能评价结果,采用考试法搜集评价信息,将高中学生会考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之一。三是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形成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四是特长、有新意的成果等评价结果,用文献资料法获取评价信息,将学生三年来获奖情况和受表彰事件等进行汇总,形成毕业评价最终结果,用书面描述的形式呈现。五是班主任“评语”,由班主任对学生三年来的发展水平做出全面的评价,特别要肯定学生的优势和发展潜能,并明确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王伟宜,马斌(2008)认为评价是通过具体的评价内容实施的,评价内容设计的科学与否是影响评价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将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界定为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从多个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无疑是正确的,但这六个方面的内容能否体现综合素质的主要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比如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两项很难明确界定。此外,重视学习态度的评价是必要的,但将学习态度归入学习能力则值得商榷。另外,现实中有许多学生对学习并没有兴趣,但其学习能力并不差。因此,将学习兴趣归入学习能力也是不妥当的。

卫作辉,王建春(2010)认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包括一般性发展内容、学科学习内容以及创新精神。一般性发展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交流合作等;学科学习内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中,各学科的评价要依据本学科的《标准》,涉及学科素养方方面面的内容,既要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要领与事实的理解,又要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技能、学习行为习惯和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变化;创新精神内容包括通过认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科学合理又富有创新意识的解决方法。

尽管学者对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内涵存在偏差,所界定的评价维度相差较大,但评价内容高度趋同,就是把综合素质大体界定为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用什么行为指标才最能真实而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某一方面的素质”这一问题学界尚未达成共识,人们普遍对“关键表现”与某种素质之间存在的关联提出质疑。

3.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原则的研究。王章峰(2010)认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全面呈现学生状态的评价,是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纠正的评价。因此,在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坚持正确导向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发展性原则。他认为发展性原则是综合素质评价中最重要的原则,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以发展。

符太胜,谢章莲(2011)提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遵循发展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差异性原则、操作性原则。综合素质评价在开展的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异化的现象,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应该坚持遵循评价的相关原则,使评价过程更为科学合理。

卫作辉,王建春(2010)提出了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应该坚持综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人的综合素质是各个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两点论”原则,在评价过程中激励学生,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评价为导向,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袁建林(2004)认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秉承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整体教育方针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客观实际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由于评价指标必须反映主体对象的共同属性,而学生在年龄、专业学习、生活环境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在评价中按照可比性原则对评价结果加以适当的调整,以准确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

除了上述几个基本原则外,还有学者认为在评价中要考虑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坚持动态化原则,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使评价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殊性,也有学者提出评价时要坚持差异公平的原则,既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又兼顾个性,发挥学生评价主体的作用,使评价更好的进行。也有学者提出了参与性原则,使多方共同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多主体参与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激发评价主体的积极性,营造和谐的评价环境,获得全面的评价信息。

(三)文献述评

1.理论研究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研究的梳理,研究者发现由于综合素质评价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学界对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基本定位和框架进行深入和系统思考的还不多,已有研究中系统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较少,缺乏系统思考,致使评价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由于理论研究不足导致教师在评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准确解读评价内涵并系统把握评价体系,不可避免出现了很多问题,使评价的有效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无法深入开展评价活动,导致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千人一面,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由此可见,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全面和科学的系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2.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较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已有研究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较少,评价的内容行为化,评价的区分度不高,可操作性不强,只注意外显结果,忽视了学生整体水平和内在素质的提高,使综合素质评价的激励调控导引学生的作用弱化,对高校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作用也大为降低。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笼统,对学生一些行为的界定并不清晰,这就使在评价信息收集的过程中没有充足、具体的材料,导致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谁占主导,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果如何合成,如何把行为表现转化为具体的评价结果,各项目、各维度评价结果如何合成等问题也是已有研究中关注较少的。

3.描述性评语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发现,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大多采用等级加描述性评语的形式呈现。由于等级本身容易掩盖综合素质的丰富性,因此,学者倾向使用描述性评语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如何使用描述性评语,如何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使用描述性评语进行自评,如何把描述性评语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指标体系相联系,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描述性评语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等问题研究的较少。另外,对学生进行描述式自评研究的也很少,对学生如何撰写描述性自评,如何针对综合素质评价各项指标开展描述性自评研究也并不多。

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报告范文 篇7

1、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2、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3、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4、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5、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7、对帐(编试算平衡表)。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 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8、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二、心得体会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我们乐于参加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会计实习。在这次会计实习中,我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一个月实习,我将受益终生。

[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报告(共2篇)]篇一:会计电算化实验报告 用友实验报告 会计综合模拟实验报告

[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报告(共2篇)]

篇二: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报告

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报告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入,实现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因此培养能胜任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加强、提高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的地位与质量是符合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同时也是缩短我们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的关键环节。下面我对这次的综合实训想简单的谈一下!

一基本内容

1、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2、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3、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4、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成本。根据记帐凭证及明细帐用逐步结算法中的综合结转法计算出产品的成本。

[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报告(共2篇)]

5、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

科目汇总表也由凭证文件生成,其编制方法为对用户输入需汇总的起止日期则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时间段的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

根据得出的科目汇总表操作计算机,计算机产生出对应的总帐。

7、对帐(编试算平衡表)。

对帐是对帐薄数据进行核对,以检查记帐是否正确,以及帐薄是否平衡。它主要是通过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总帐与辅助帐数据来完成帐帐核对。试算平衡表就是将系统中设置的所有科目的期末余额按会计平衡公式借方余额=贷方余额 进行平衡检验,并输出科目余额表及是否平衡信息。一般来说计算机记帐后,只要记帐凭证录入正确,计算机自动记帐后各种帐薄应该是正确的、平衡的,但由于非法操作,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回造成某些数据被破坏,因此引起帐帐不符,为保证帐证相符,应经常进行对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在月末结帐前进行。

8、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将十二月月初数视为年初数,本月视为本年数编制会计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它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方程式,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

损益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把一个会计期间的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从而计

算出报告期的净损益数。根据具体要求操作计算机得出本月的负债表和损益表。

二、心得体会

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实习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漏百出。愈错愈烦,愈烦愈错,这只会导致“雪上加霜”。反之,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随着会计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会计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会计工作的操作能力。于是,我们乐于参加了学校为我们提供的会计实习。

上一篇:工程结构工程师专业简历下一篇:雨景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