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企业文化的构建(通用9篇)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企业经济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当今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长期发展的竞争核心,对企业文化进行一系列的研究、运用和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文化作用构建
当今时代是经济和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随着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成为当代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企业在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该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存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之中,并在员工的潜意识中形成共识,在员工的心灵中打上深深的烙印。企业文化一旦成型,将长期对企业本身发挥不可思议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不同的人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是企业文化在其产生和形成以后,经过了长期的发展有了其在各个方面的共同特征。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改变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文”化“人”,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有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当中形成的,它包涵了企业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等等。企业文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在新时期构建企业文化就必须对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在当今时代,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作用、保持和促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决定着该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该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该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该企业员工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以及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研究企业文化,其目的是利用企业文化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作用。
(一)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对企业市场和产品的调节和适应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市场存在着某些特定的文化以及产品的核心差异,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容易产生一些矛盾。而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企业及其内部各自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一个有潜质的企业不可置疑的,它本身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本身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具有强大的调节机制和调控能力。
企业文化中关于企业哲学、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能够促使经营者和员工科学合理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调控自己。随着企业矛盾的顺利解决,企业就能够树立新的形象。企业在市场和产品的调适作用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体现,它对企业在市场和产品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导向性能
一个人的思想对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具有潜在的引导作用,企业文化亦是如此。企业文化中经营哲学毫无疑问地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原则,而这些方式和原则对于经营者进行决策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它引导企业员工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文化中的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得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一定的共识,使他们有了共同的经营目标并且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
同时,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目标同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企业目标指引着企业的发展前进的方向,它能够使企业的人员自觉的把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结合起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无疑,这种企业文化中的软件和硬件因素对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三)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企业领导和员工的能力
企业发展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也就是企业员工。企业要得到有效的发展,就
必须管理好企业的人员。一个好的企业,要有一套完善的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在企业创建与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完善的,凝聚了企业管理者及其员工共同的心血。企业制度的发展和形成,就必须使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员工严格遵守和执行,特别是企业的领导者更应该以身作则。
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对于企业人员具有约束力,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力较强。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员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也是企业约束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方面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日常行为。无论是企业规章制度的约束还是道德规范的约束,都不能单独的应用,而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更有效的作用。
(四)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组织团队的凝聚力
一个组织和团队力量的强弱是由这个组织和团队的综合因素决定的,也就是由组织和团队内部的凝聚力和外部作用所决定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组织和团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作用,它有助于组织和团队能力的形成以及充分发挥组织和团队的能力。同时,它对企业组织和团队适应环境的变化有重大的意义。
企业文化对企业组织和团体具有强大的凝聚性能,当今时代的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感情,使其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互信互助的和谐氛围,强化了组织团体意识,使企业员工之间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企业文化能够激励企业的员工和领导人员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人员在各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企业文化中共同价值观使企业的每个人员都能感受到自己是企业中的一部分,有着自我的价值和自我的满足,使之为在这种自我感受中得到激励并且发挥出自己的能力来守护和实现这种自我的价值。
现代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氛围中的重要部分,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关心爱护,互相支持帮助。当企业领导对员工关心爱护时,员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表明,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需求,当人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他就能够发挥出巅峰的状态。随着企业员工需求的满足,他们就能够受到激励进而更加努力奋斗,促进企业新的形象的塑造。
(六)企业文化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具有强大的辐射
每一个物体都不可能独立的存在,它必然会和外部有所联系。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科技等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企业文化不止在企业起作用,它也能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
企业文化是在当今时代各种因素共同起作用下产生的,他对于各个方面同样产生辐射的影响。企业文化对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相当于企业文化对内外部环境进行一种辐射的效应。
三、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塑造
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创建、形成与发展壮大中始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企业在创建和发展壮大中又形成和完善了企业文化。那么,对新时代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塑造必然的就会和企业的发展相联系。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塑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文化建设要取得显著效果,得到员工认同并转化成自觉行为,就必须使它所包含的各个部分能够进行有机的衔接。具体说来,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进行构建和塑造:
(一)构建和塑造企业文化应强化以人为中心
新时期的企业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构建和塑造的核心应该是“以人为本”,它是以企业家、管理者和企业全体人员为本,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出尽人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满足员工的需求,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塑造应该突出企业的个性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过程和环境,以至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构建和塑造具有独到特色的企业文化。当一个企
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时,企业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而是一个具有丰富感情和思想的“企业人”。企业文化的提炼要结合行业的特点,突出地体现出各自的文化特色。
(三)构建和塑造企业文化要以合理规范的制度化管理作为基本的保障
企业是企业家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来提供产品与服务,并以此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管理制度之于企业如同法律法规之于政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塑造,应该在企业理念的引导下,用刚性的制度作保障,约束职工的行为,用制度将企业的文化理念清晰、深入地贯彻到企业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之中,使全体员工逐步接受、认同本企业的文化理念,最终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
(四)构建和塑造企业文化应得到员工的真正认同和坚决执行
企业员工是影响企业最终成果的决定因素,对于员工而言,他们因为价值的认同会发挥出自身强大的潜力。当企业人员大部分都有了这样的价值认同,他们会自觉地把自身的行为利益和企业的行为利益紧紧连在一起,甚至会为了企业利益牺牲自我利益。所以,企业文化必须得到员工的真正认同和坚决执行。
(五)构建和塑造企业文化应继承传统的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会计文化,双规模式
从客观上来说, 企业会计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强调会计文化的构建必须保持与企业文化的协调、共进。新时期,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现代化制度建设的快速发展, 市场的激烈竞争性对企业会计文化提出新的要求, 迫切需要加强会计文化层面的建设创新。
一、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 会计文化发展受部分传统文化观念的制约。比如传统儒家宣扬的“仁义”、“以和为贵”等思想强调做人办事应容忍、和谐。受此观念的影响, 部分会计人员针对违规、轻度违法现象采取容忍、单纯提醒的方式, 最终导致会计领域频繁出现财务造假、徇私舞弊等问题。又比如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观念的影响, 导致企业会计出现“人治而非法治”的现象。其次, 企业会计法治建设不足。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一方面我国社会法制程度历来相对较低, 没有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配套法律, 不能及时、全面治理会计领域违法、违规现象。另一方面, 在管理上由企业高管独揽大权, 对企业财务事务过多干预, 导致会计部门不能独立自主, 更不能确保会准确之行会计法律和制度。再次,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当前会计人才市场出现两极分化趋势, 一来会计高校毕业生和普通会计人员大量增加, 甚至达到饱和程度, 二来企业严重缺乏高级会计人才, 往往需要从国外引进。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 截止到2013年年底, 全国会计资格考试累计报名2733万人, 其中达到合格标准的有418万人, 在这些人中, 有280多万人是初级资格, 有130万人是中级资格, 同时高级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的通过率最低。与此同时, 企业会计人员缺乏创新性和开拓精神, 不了解各类会计宣传、教育活动, 不重视参加会计培训, 导致综合素质和能力偏低。最后, 企业会计管理层不重视会计文化建设。而仅重视构建属于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组织文化。
二、新时期企业会计文化双轨模式建设构想
(一) 企业会计文化双轨模式的含义
企业会计文化双轨模式是指“自上而下”示范作用和“自下而上”反馈监督相结合的整体模式。其中前者是指积极发挥企业管理者的领导、示范带头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中, 管理者的性格、气质、能力、个性倾向等往往会影响企业文化的方向、内容。可以说, 一个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的构建是在充分立足领导的倡导、实际参与和指导的基础上。所以就要求领导者必须采取措施发挥自己的领导、示范作用, 这同时也是“自上而下”模式的关键。而“自下而上”反馈与监督是指企业的非管理雇员能就自身工作、企业各项事务向管理者及时反馈和监督。事实上, 在整个双轨模式中, 非管理雇员才是真正具有主体地位、发挥基础作用的群体。
(二) 企业会计文化双轨模式的构建思路
1、“自上而下”模式。
笔者认为, 企业管理者应该以企业组织文化的形成过程为基础 (如图1) , 从三个方面建设企业会计文化。首先, 在企业建设初期, 管理层 (尤其是组织创建者) 就应该在经营理念中涵盖“会计文化”。最好在管理层中能包括相关会计方面专业人员, 如此便能尽早将会计元素渗透到企业构建、日常经营决策中, 同时也能体现出“自上而下”的示范作用。其次, 在甄选、聘用人员上, 管理者应该着重挖掘能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人员甄选、聘用并不单指会计方面的人员, 因为企业会计文化的建设是需要上下各个部门、人员一起努力的。最后, 管理者必须在确定企业经营理念和会计文化建设方向后, 制定和实施强有力的推广制度, 从而助力企业会计文化在企业中得到顺利建设。上述三个方面是笔者在“企业组织文化形成”这一过程的基础上为建设企业会计文化而提出的初步见解。从客观上来说, 三个层面的措施都是为了能对管理者拓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思路, 因此在表达上均为框架式的总结, 而没有做出具体详细的描述, 这主要是基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要求管理者根据自身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做出必要的决策、行动的。
2、“自下而上”模式。
笔者基于上述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特点, 主要针对“提升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三点构建“自下而上”模式的建议。首先, 企业会计人员应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修养, 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质, 不做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事实上,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 需要得到我们的高度关注。其次, 企业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价值观, 不断提升会计专业水平, 积极参加各种会计培训, 及时了解并掌握与会计有关的最新知识, 主动参与后续教育, 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力量。最后, 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具有对企业的责任感和民主参与意识, 并自觉培养与企业一致的目标感、使命感、荣誉感。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积极主动就工作、企业中的各项事务向上级发表自己的见解, 实现“自上而下”模式的反馈和监督作用, 而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机械工作。
三、新时期企业特色会计文化建设的区域匹配措施
笔者认为, 新时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企业特色会计文化建设的区域匹配:首先, 以法律法规和会计政策为基础, 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高度独立性的监管系统, 为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奠定制度基础。其次, 注重培养专业会计人才。这需要各区域政府部门加大对当地高校会计类教育的重视和支持, 根据各类高校性质、类型, 有针对性地制定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另外, 高校在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该主动地将有关企业管理的理念进行灌输, 以便其更完善地适应企业会计文化建设需要。最后, 促进会计资源在各区域的合理配置。区域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取决于区域发展的平衡性。所以企业会计文件建设过程中, 企业所在地的相关政府应该辩证看待“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 并通过各种行政手段促进会计资源在不同区域的合理配置, 重点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 尽最大可能缓解或消除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对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笔者此处涉及的会计资源, 是指与会计有关的人、财、物等方面的资源, 而政府部门是会计资源配置的主体。这是由于若一味实行市场自由分配, 则会促使资源更多地向经济发达地区流通, 加剧区域间不平衡。
四、结语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多样的系统工程, 建设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内外环境和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尤其是特色化企业会计文化的构建, 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企业内部的发展, 另一方面还必须严格按照企业所处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发展实际来做出具体规划, 以便更好地将企业与区域发展各因素结合起来, 进而实现企业会计文化在稳健的进程中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柏全, 黄电, 吴美焕.企业会计文化双轨模式建设探究[J].财会通讯, 2015, 10:45-47.
[2]陈维宏.浅谈我国新时期企业会计文化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9:199.
[3]夏同一.新时期企业会计文化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1:430+432.
[4]吕艳梅.试论新时期企业会计文化的建构[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08:195.
【关键词】高校 师生 和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师权威的形象逐渐被打破,特别是在大学校园,传统教师的角色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因此,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和谐师生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古人云:“系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缺少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叶圣陶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无不影响着学生,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
一、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
校园和谐,不仅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师生关系和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根本。
(二)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是心理和谐的内核,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和谐师生关系才能稳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智力的发展。
(三)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过程顺利实施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双边合作的过程。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融洽,这不仅对教师是一种激励,会使教师感受到工作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配合教师达成教育目的。反之,则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二、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现在的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这些多重因素致使学校师生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师生关系冷漠化
近年来大学师生关系日益冷漠的讨论常常见诸报端。大家都在反思,为什么师生关系会陷入功利化、冷漠化的境地。一方面,教学方式、教学空间的变化使师生之间交流更多地仅限于纯粹的知识传授而缺乏相互的充分了解和沟通,使得师生之间关系趋于冷漠。另一方面,功利主义思想使部分师生将知识的传授过程变为利益交换的过程,淡化了教学过程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二)师生关系功利化
高校教育產业化的推行改变了部分教师和学生对教育的认识,只以收入、项目、课题来考虑问题,致使师生之间缺少产生更深层次感情的基础。
(三)师生矛盾过激化
师生之间无法达成共识又缺乏必要的沟通时,容易造成矛盾。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知识传递渠道的多样化以及个人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师生矛盾将在一定范围内仍将长期存在,甚至有时还可能呈现出过激化的趋势。
三、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建议
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既是组织者,又是管理者和领导者,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主导力量。因此,构建高校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新型的师生观,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
可以说,相互平等、相互尊敬的新型师生观,是增进师生沟通、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条件。
(二)树立科学的职业道德观,提高教师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师德修养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调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师德修养。
(三)形成正确的矛盾观,科学合理地处理师生矛盾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有其特殊性,从出生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来看自身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点和问题。可以说师生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的产生与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将矛盾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防止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甚至引发师生冲突。
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认真钻研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用广博的知识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树立威信。
2. 教师要严格遵守各种教育法律法规,避免损害学生利益、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发生。
3.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民主平等,用贴心的交流走近学生形成彼此尊重信任。
4. 要注重教师的语言、仪表、风度、法纪等方面的要求,为学生做出表率。
5.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6. 教师要有爱心、耐心。
企业工会是工会组织的主体,是党的工运方针在基层落实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工会组织面对新的形势,必须与时俱进,找准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积极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积极渗透到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需求中,在促进企业和职工“双赢”协调发展上做文章,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一、找准开展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工会才有生命力
工会组织履行职能,不是替代企业行政组织管理经济活动,而是从工会的角度选准与企业中心工作接轨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以特有的手段和方式积极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解放生产力,保护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找准与企业中心工作接轨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促进企业发展,是工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切入点。在企业内部,行政和工会的总目标和基本任务是一致的,工会要尊重和维护行政领导的中心地位和管理权威,行政领导要尊重和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工会行使民主权利要主动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一方面使行政领导更全面地听到职工群众的声音,在制定计划方案时更好地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另一方面把企业管理目标和各项改革措施迅速变为职工的自觉行为。
(1)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提供职工参与的平台。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建立和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同时要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对职代会的组织形式、工作内容作相应的调整。我们公司每年召开1~2次职代会,审议企业经营工作报告、工资改革方案等。职代会的重心逐步转向关注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和改革发展上来,重点落实抓好对企业改革发展和关系职工切实利益等重大决策的审议建议权、评议监督权、审议通过权、审议决定权和推荐选举权,保证职工群众在企业管理中行使民主权利。
(2)建立健全厂务公开制度,提供职工知情的平台。厂务公开是在新时期进一步落实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是搞好群众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手段。实践证明,把企业交给职工,企业才能发展,紧紧依靠广大职工,才能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3)开展技术创新和劳动竞赛活动,提供工会与经营接轨的平台。工会组织职工全员参与群众性技术和管理创新工作,其实质是依靠职工群众,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工会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很多,但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组织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充分展示工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把握工会的四项职能和两个维护。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企业中拥有建设、维护、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使工会工作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两个维护”.正确处理维护企业整体利益与维护员工具体利益的关系。
二、寻求工会工作方法的新载体,工会才有凝聚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对象都发生极大变化中的情况下,工会工作必须在实践中大胆地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通过对活动载体的不断创新,使工会工作更适合职工群众的口味,使工会工作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做到全心全意面向职工,时时刻刻做职工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困难职工的知情者,基层工会工作才能凝聚人心、勃发生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工会工作要以情感人
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没有感情的工会工作,是没有说服力的。因此,工会工作要十分重视感情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职工教育工作中,不仅要做到以理服人,而且要做到以情感人,情真理切,情理结合,真正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真诚地帮助群众解决思想问题和遇到的实际困难,把工作做到职工的心坎上。我们公司开展了“三个一”活动,既为群众办―件实事,帮助群众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帮扶一个贫困群众。通过开展“三个一”活动,使工会组织在感情上同群众贴近了一步,在思想上和群众沟通了一层。工会组织在此基础上,开展深入细致的说服引导工作,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我们还开展了职工生日祝福活动,温暖了职工的心,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体现了以情感人的效果,增强了工会工作的凝聚力。
2.工会工作要寓于发展生产力之中
发展,是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一切矛盾和困难的基础;发展,是全部工作的永恒主题。我们公司坚持把工会工作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围绕经济建设抓工会工作,抓好工会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工会针对生产上的重点、技术上的难点、管理上的弱点,组织开展“学技术、比贡献、争一流、创效益”活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为企业排忧解难。在“学技术、比贡献、争一流、创效益”活动中涌现出一批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开展征集“金点子”、打造优秀班组、争当“星级职工”等活动,使广大职工增强了责任感,积极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争先恐后地钻研业务、学习技术,积极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
3.工会工作要寓教于“乐”
进入二十一世纪,传统的活动载体已经不能满足职工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是你宣传什么,群众就接受什么。因此,必须把工会工作寓教于乐。为此,我们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举办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讲述职工自己的故事活动,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和纪律作风建设,有效促进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今年以来,我们工会广泛开展寓教于乐活动,经常性的举办深受职工喜爱的、有益于身心健康、形式多样化文体活动。工会先后举办了“篮排球赛”、“羽毛球赛”、“象棋赛”、“拔河赛”等活动。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使广大职工在娱乐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增强了工会工作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激发了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进一步发挥了基层工会组织的作用,促进了企业发展
三、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工会才有影响力
企业工会在抓职工素质教育工作中,重点打造三个平台,不断提升职工综合素质,促进企业发展,彰显工会的影响力。
1.构筑学习的平台。企业工会组织要引导职工树立全新的学习理念,让再教育成为每位职工的内在需求。通过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家庭,争当知识型职工等活动,营造学习氛围,调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2.搭建文化平台。企业文化是职工的“精神食粮”。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思想、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建立和完善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把情感融入管理,更易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建立交流展示平台。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推进创新型、节约型企业建设。要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完善形式、内容和机制,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技术攻关、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主题活动。建立以职工技术竞赛为主要载体的职工技能交流展示平台,促进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开展,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复苏和发展,企业改革越来越重要,企业内部人事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利益分配的巨大变化,经济结构呈现出多样化的劳动关系,这一系列变化也给企业工会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开展新时期的区域工会工作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企业工会;问题;对策
新形势下处于改革的重要时期,工会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面对新形势,工会如何努力创新,坚定不移地推进自身建设,要充分体现出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与群众联系的桥梁。现如今新形势下的工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工会工作人员要了解情况,把握大局,加强工会新时期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与此同时要加强工会工作,抓好工作方向,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群众的活力和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重要性
1.1 自身建设的固有需要
新形势下的工会工作环境给工会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与此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现如今工会工作仍面临很多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强调工会依靠创新发展,改变工会作风,围绕群众展开工会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在党中联系群众的作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1.2 公司建设的迫切需要
工会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新时代下工??正在为公司能够建设成为创新型机构而贡献,这强调了工会工作紧迫性,公司创新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推动工会工作的紧迫性,以及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工会和公司的建设。新形势下企业工会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2.1 工作内容及领域的扩展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工会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代表广大职工的利益与公司政协商工作、集体合同签订以及对劳动保护条例的实行进行监督等等,而且新形势下工会的工作内容和领域不断扩大,工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繁重和复杂,因此为了能够做好工会工作,工会组织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研究公司管理发展方式的发展,通过运用一切切实可行的方式,激励动员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些都对工会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认真落实上级工会和公司党委重要工作部署,坚持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作用发挥为关键,以健全机制为保障,以职工满意为标准,突出服务职工、突出和谐发展、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加强服务型工会建设,努力把公司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加强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着力加强工会建设。
2.2 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协调劳动关系更加困难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心生活权益方面的问题,加上网络新闻等新媒体参与维权,从一定程度上对的职工思想带来了一定冲击,包括工人思想、就业观念、利益需求、价值取向、维权意识等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如今特别是企业劳动争议的不断发生,劳动争议逐渐从个人争议转变为群体性争议,在利益冲突大背景下的个人利益冲突引起的劳资纠纷以及企业改革进引起的劳资纠纷的背景下,工会协调劳资关系越来越困难。
2.3 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模式和方法需要改变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等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给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能够坚定不移地稳定工人的理念,始终围绕公司为中心的发展目标而奋斗,工会工作必须改变传统的工作形式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工作,以维护工人的合法权益为核心目标,使工人觉得工会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是能够为广大职工对的切身利益着想服务机构。提高企业工会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具体策略
3.1 注重完善工作机制
结合当前企业改革不断深化这一趋势,必须要注重完善工会工作的机制。首先,健全企业工会民主管理机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职代会内容进行充实和丰富,对职代会组织形式进行创新。其次,要促进企业工会工作的良好建设,还要完善企业内部的员工激励体制,增强工会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工会工作中去,为企业的工会建设做出努力。再次,健全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对职工、企业、工会三方机制进行完善和健全,不断完善合同制度、劳动争议调处制度、职代会制度等,做好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事情,如安全卫生、社会保险、劳动报酬等,对职工合法权益进行维护。最后,完善参与机制。企业内部要增强工会工作人员与其它员工的沟通交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微信群、QQ群或者企业论坛等,增加企业内部的沟通渠道,提高员工之间交流的实时性和工作下达派发的高效性。
3.2 坚持以人为本,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职工思想道德、业务技能、精神面貌决定着企业文化素质的整体水平。一个社会感缺失的企业,必然会出现自私自利的员工,反过来又会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一公司工会认真落实公司的各项方针、政策,对职工进行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促进了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综合竞争力。
3.2.1设立培训机构,开办了违章驾驶员长训班。驾驶员培训内容包括:正点、服务、例保、交通安全条例等,并考试测评。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以激励职工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驾驶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3.2.2全面落实安康杯活动。首先建立健全活动的实施细则,对每项工作安排部署做好资料整理。采取多形式、多样化、全方位宣传教育。活动期间,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培训教育,广泛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安全书画及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知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了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保证了安全生产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 开展文体活动,做到“三个关心”
3.3.1关心职工的职业发展。一公司工会关心职工的未来职业发展,针对各类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特点制定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坚持对广大干部职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
3.3.2关心职工的福利待遇。积极争取企业行政支持,组织职工进行体检。同时,关心职工的日常生活,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
3.3.3关心职工的生活及健康。一公司工会关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凝聚职工向心力,组织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3.4 构建“互联网+工会”平台,引入信息化技术与大数据技术
企业工会要引入大数据技术,建立“互联网十工会”的服务效果评估和监测机制。企业工会要积极评估“互联网十工会”的实际效果和服务影响力,不能陷入到“自说自话”的单向怪圈中。例如:对工会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的运营状祝进行评估,重点关注浏览量、粉丝数量,职工的参与度,平台性及活跃度、信息更新周期等,引导工会增强服务效果。建立服务效果评估机制,要在大数据与石计算的应用下,通过调查、研究、结合、智能操作等途径,力求创造一个数字化、科学化、系统化、全而化的企业工会大数据管理平台。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解决企业工会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工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必须要充分重视企业职工人员的作用,要注重保护职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职工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满足职工人员生存生活的需要,从而提高职工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职工人员的工作动机,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去,为企业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和努力。
参考文献
摘要:企业团组织作为青年的组织者、教育引导者,在服务青年成长成才,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突出位置。文章分析了团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指出了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团组织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共青团;组织建设
1.企业团组织在企业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企业机制改革,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企业团组织要带领广大青年员工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进一步强化青年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具体来说,团组织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带领青年转变思想观念
在企业的创新和改革过程中,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最艰巨、最关键和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团组织在企业改革中应带领青年树立正确的全球化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风险观念、创新观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带领青年在生产中成长成才
青年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团组织应重视青年、依靠青年,推动青年成才,打造团组织自身的人才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应引导青年员工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企业的共同原景中,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自我的价值。
(3)带领青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青年引领文化,文化成就青年,青年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共青团组织具有带领青年开展活动的优势,因此团组织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广大青年做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引领者和倡导者。
2.企业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团的工作和青年工作呈现出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团组织作用的发挥,影响着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信心,影响着共青团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主要表现有:
一是“弱”。即组织力和影响力在减弱。在组织力量上,相当多的团组织人数较少,有的甚至刚刚达到建立团组织的人数下限,力量相对较弱;在人员构成上,团组织人员成分十分复杂,尤其新员工中大多是“80后”、“90后”,他们注重自我、追求个性,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管理难度大;在团干组成上,目前企业大多实行定编定岗,团组织往往被精简、撤销或合并,专职团干数量极少,而兼职团干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对团组织工作的领导和控制力受到限制;在作用发挥上,由于团组织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在工作中往往被忽视。
二是“惰”。即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由于团组织地位和力量的弱化,在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团组织的活动影响力有限,团员青年参与积极性不高。个别团组织的工作缺乏创新,年复一年的开展的同一个活动,极度缺乏新意;个别团组织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上级组织安排的工作拖拖拉拉,自己开展的工作也是差强人意;还有的组织连最基本的工作任务都无法完成,成了“空壳支部”。
霍山黄芽批发***[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三是“散”。即人心不齐、组织涣散。团组织地位偏低,缺乏号召力,力量流失;团组织开展工作缺乏创新性,无法调动团员参与的积极性,也就无法获取认同感;团员自身素质较低,部分团员青年团员意识逐渐淡化,将自己等同于一般员工,对团的工作不拥护、不支持,对团的活动不响应、不参加,完全对团组织、团的活动持有一种漠视的态度。
出现上述问题,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组织原因,也有个人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有四点:
第一,共青团组织的领导、管理机制有待转变和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组织构成更加复杂,运作方式形式多样,特别是企业管理体制日益向科学化、市场化转变。而共青团组织的领导、管理机制远远落后于发展的实际需要。正是由于这种机制的落后,导致了团组织难以开展行之有效、符合实际需要的组织活动,难以增强对团员青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组织的工作现状与团员青年和组织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第二,不正确的观念影响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企业都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本来是无可厚非,但有不少人将企业的综合效益片面等同于经济效益,甚至认为共青团工作的开展会花费员工的时间和精力,浪费人力、物力,影响生产效率,因而对共青团工作持消极态度。
第三,是团组织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够。许多团组织一味根据上级团组织安排开展相应的活动,对上级团组织和本单位党组织依赖性太强,自主性差。在具体活动的开展上,活动内容空洞,缺乏特色,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不少团组织陷入“不开展活动——影响力弱——无力开展活动”的恶性循环。
第四,施工企业的行业特殊性。施工企业不同于学校、生产型企业,组织机构大多分散在全国各地,统一开展大规模的活动难度较大。此外,大多数项目施工任务重、工期紧,也无法抽出时间来开展活动。
3.如何有效推进企业团组织建设
作为企业基层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在团建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通过抓制度、抓队伍、抓活动、抓阵地,不断完善基层团组织建没,进一步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服务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1抓制度,增强战斗力
抓好制度建设为基层团组织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工作保障。要依靠“党建带团建”方针,创建良好氛围,健全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着力增强基层团组织的战斗能力。
(1)坚持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团建”是党对共青团工作领导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加强团的建设的关键。基层团组织要充分领会党政领导的意图,服务企业需要,要加强沟通积极主动向基层党政领导汇报,本着“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原则开展活动,以实际行动赢得本单位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基层党组织也要把团纳入党的工作重要内容,与党的工作同部署、同督促、同检查、同考核,切实帮助团组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资金、物力、人员、场所等方面的实际问题。
(2)健全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基层团组织自身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把严格落实制度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在落实团员发展制度、团员管理制度、推优入党制度、团费收缴制度等基本团内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根据本企业生产情况和团员青年的实际特点创新地制定团员学习制度、评优评选等规章制度。同时,可以尝
试采取以下制度:采取团支部书记预培训制度,有意识地选培一批符合任职条件、熟悉业务知识、乐于从事团的工作的后备团干部;采取团干部服务基层联系点制度,坚持“一级联系一级、一级服务一级、一级督导一级”的原则实施联系服务;采取专职团干下项目的制度,每名专职团干部每年深入项目部1~2个月进行学习锻炼、指导项目团的工作;采取团干挂职锻炼制度,通过轮岗实践增强业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做好制度清理和流程梳理工作,编印《制度汇编》和《共青团工作手册》,为团建工作提供制度上保障和理论上的支撑。
此外,要建立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人均活动经费标准,拓宽
青春, 原指春天, 也指青年时代绚丽多彩的年华。文化, 是一切精神发展的总和。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名词联系在一起的时候, 却可以擦出让人惊艳的火花。
二、青春与文学
青春文学是一些年轻的、敏感的心灵瞬间感受到的一些零零散散的、碎片般的印象, 它们有时是不连贯的, 时断时续的, 飘移不定的, 如五彩缤纷的肥皂泡在空中飘飞, 都是一些美丽的片断。那些青春的如诗一般的文学作品, 正是年轻一代对于时代与世界的准确的捕捉与细腻的描述[1]。
(一) 青春是思想绽放的地方
青春文学作品的内容, 大多贴近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现状和思想感情, 它所表现出的生活场景、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 极易取得80后、90后读者的共鸣。这其中以韩寒、张悦然等极具代表。
1. 《1988:我想跟这个世界谈谈》——关于梦想与现实
韩寒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公路小说”, 就是以路途为载体反应人生观、现实观的小说。书中的孟孟, 一位成熟的、有着野心的女人, 她想成为明星, 但由于潜规则, 最终没红。小时候我们都有很大的梦想, 可就是在岁月的侵蚀下, 梦想变得那么黯淡, 并且逐渐消失, 这是现实的压力还是什么, 我们无从说起。可是这个时期的人们经历过浮华之后是否依旧记得心中最简单、最单纯的梦想呢?
2. 《麦田的守望者》——关于青春与叛逆
书中的主人翁是一个叫做霍尔顿的少年, 他讨厌学校, 讨厌父母, 讨厌一切, 看什么都不顺眼。青春时期的我们都会做一些叛逆的事, 亲手将自己的青春涂抹得血痕斑斑, 在自虐中寻找自尊。霍尔顿代表的是一群孩子, 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渴望逃避。一方面, 霍尔顿渴望逃到西部, 装个聋哑人, 了此一生;但是另一方面, 他又想做个“麦田守望者”, 将那些随时可能坠入虚无的孩子们拦住[2]。我们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命不是用来浪费的, 我们有很多事要去做。
(二) 青春是悲伤汇成的河流
以悲伤为主题的青春文学在21世纪出现。作为一个90后, 很多人都自怨自艾地过着日子, 他们把悲伤当成青春最重要的特征。包括失恋, 包括对现实的不满, 包括对青春的迷茫等等。在其中以郭敬明等最具代表。
1. 《悲伤逆流成河》——关于爱情与报复
爱与不爱、生命的开始与结束都在一念之间。恨, 这种东西, 对于新时期的年轻人来说, 是种通病。然而在爱情的世界里, 没有人是绝对错或绝对对的。不可否认, 这种悲伤小说可以引起绝大多数90后的共鸣, 但是生活还是应该积极点。
2. 《挪威的森林》——关于恋爱与忧伤
小说描写的是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小说中描写的爱情是迷糊不清的, 挪威的森林, 在玲子手中是跳跃穿梭的光阴, 在渡边手中是损而复满的酒杯, 在直子手中是一粒粒晶莹的纽扣, 在甲壳虫的演唱里是泡澡的木桶, 是打开窗户后一整片的浓密森林, 天空清冽湛蓝, 可是脚下也许是潮湿孤独。当你走过青春后依稀记得它的美丽, 别忘了它曾经也是苦涩的, 危机四伏的。而以后的岁月里, 青春遗留的荆棘仍然会在某一时刻把你绊住[3]。
三、青春与电影
作为艺术的另一种形式, 电影这种给人以直观效果的特殊方式更好地呈现了青春文化这个主题。谈到青春电影, 爱情与梦想是两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它们表现现实, 在人们的心中形成共鸣, 让人看到电影中的人、事、物时, 很自然地会回忆起与自己有关的青春小事。电影表现青春, 给人一种直接视觉上的冲击力, 让人印象深刻。
(一) 青春就是现实
我们要面对现实, 我们也要忠于青春。而许多人在现实与青春面前就崩溃了。青春时期的我们曾经有过的梦想, 一年又一年, 面对生活的压力, 不得不放下, 然而这一放就是一辈子。回过头想想, 会不会有悔恨的泪水?我们的青春应该在懵懵懂懂、磕磕绊绊中, 在世俗的成规下, 勇敢地前进。
1. 《老男孩》——关于理想与生活
在“欢乐男生”选秀节目上, 一对现已中年的中学好朋友因为一首歌让他们回到青春、回到过去, 同样也感动了所有的人。这是关于青春的记忆。在青涩的青春时期里, 我们有过很多理想, 如同钻石一样的璀璨。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 我们曾经的梦是否依旧存在, 是否依旧在坚持?也许有一天, 当我们学会了默默接受平凡和麻木, 却发现年少时期默默黯淡的舞台又再次变得闪亮。
2. 《草莓百分百》——关于梦想与青春
一个大三学生淳平的梦想是希望成为一名电影导演。这是他与四个女人的故事。这些年轻人没有任何顾忌, 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 一定会有那么多的冲动和任性。生活是现实的, 没人知道结局, 所以趁我们还年轻, 我们就该努力去实现它。
(二) 青春就是魔力
青春与爱情永远是两个聊不完的话题。纯纯的爱情值得让人回忆一生, 青春时期的爱情, 没有太多世俗的东西, 是人们心底最真实的感情。青春赋予了我们太多美好的情感, 美好的爱情就是其中的一种。
1. 《听说》——关于爱情与梦想
电影以照顾立志参加残奥的听障游泳选手的家人秧秧与善用手语的天阔的恋爱为主轴, 讲述了梦想、爱情与青春。一部令人舒服的电影, 故事简单, 叙事生动, 感觉就像走在晴日午后的街道上, 一阵微风吹过, 吹走了心里的烦恼, 会有一种年轻的感觉, 一切都是安静动人的无声力量。
2. 《蓝色大门》——关于纯净与童话
青春时期的爱情就像童话一样, 特别简单, 特别纯净。干净、帅气、阳光的男生踩着自行车, 等待红绿灯, 余光捕捉到正偷偷瞄他的女生, 脸上露出一丝得意而坏坏的笑容, 两个深深的酒窝刻在两颊。阳光下斑驳的树影, 湛蓝的天空, 碧绿的大海, 纯净的沙滩, 一个青春的故事, 在夏日炎热的台北街头, 悄无声息地展开[4]。没有花言巧语, 也没有甜言蜜语, 只有青春的单纯与固执。那时的一切都是简单的。
(三) 青春就是活力四射
青春, 是一首肆无忌惮的狂想曲。青春充满了各种任性, 也因为这个, 青春才会多姿多彩。正因为青春年少, 才有数不尽的活力与风华;正因为青春年少, 方有显不完的才气。所以趁年轻, 想做什么赶快去做, 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1. 《歌舞青春》——关于简单与美好
这是一部简单的青春剧。漂亮健康的姑娘小伙子, 欢快风趣的歌舞, 明亮鲜艳的色彩, 充满活力的节奏, 真挚的友情, 珍贵的亲情, 令人忍俊不禁的小聪明, 热烈的舞蹈, 动人的歌声, 还有关于嫉妒, 关于代沟。年轻的一切都在展现。没有性, 没有暴力, 没有恶心, 没有阴暗[5]。
2. 《灰姑娘的玻璃手机》——关于童话与爱情
一个现代灰姑娘的爱情故事。这部套用童话情节的电影, 在保留童话色彩的同时, 也融入了现实残酷的一面, 并以此为基础传达一种价值观: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 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但只有敢于倾听自己的内心, 知道自己心里到底想要什么, 并勇敢地战胜各种障碍, 大胆追求自己梦想的人, 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得到幸福。
四、青春与音乐
音乐有一种特别的影响力, 它可以穿透人心, 从而感染人心。音乐也是一种对生活的反映。当青春这种具有魅力的东西融入音乐之后, 会给人以心灵上的洗礼。音乐上的不同风格更是代表了青春的不同特点。清新、自然, 亦或是奔放, 同样给青春生活带来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一) 青春是一种舒服的感觉
说起青春音乐, 就要谈到“小清新”这个概念。“小清新”的说法最早源自音乐流派Indie Pop (独立流行乐) , 这种音乐起源自1980年代的英国, 以旋律优美清爽为特点。在中国, 偏爱清新、唯美的文艺作品, 生活方式深受清新风格影响的一批年轻人, 也被叫做“小清新”。“‘小清新’成为文化现象, 和80后一代有关。”[6]
1. 以陈绮贞为代表的华语流行音乐, 青春的风吹起繁华
青春就是秋天傍晚的微风, 吹得太烈反而可怕, 却也带来了繁华。这被看作是活佛。穿条白色棉布裙子, 往耳边塞个大耳机, 再找一片金灿灿的小麦田儿, 往里一站, 双眼一闭, 脑袋一仰, 仰望华丽的45度天空, 再拿个小LOMO (一种成像色彩浓郁的相机) 一喀嚓, 就是文艺[6]。
2. 以Indie Pop为代表的欧美音乐, 青春的水流过空灵
青春就是山谷的清澈的水, 流得太快反而独特, 却也带来了一个新世界。一个不咸不淡的季节:天空总挂满没完没了的阴霾, 避得开闹市的拥挤, 却逃不过工业噪音的嘶吼。悄悄怀念起一个安静的小镇。有湿漉漉的小径, 迷蒙的烟雨, 甜蜜的空气, 金黄的油菜花, 带露珠的小草。音乐柔美的嗓音如梦一般给人美好的感觉。听多了摇滚与电子, 这种干净而自然的声音让人陶醉[7]。
(二) 青春是一种个性的张扬
如果青春是诗, 那么个性就是诗的韵律。个性一直是青春的主旋律, 因为我们年轻, 所以我们张狂, 我们豪迈, 我们更有不怕输的精神我们在青春的诗行里张扬个性, 我们在个性中度过青春。
1.以张韶涵为代表的华语青春小歌, 青春的梦想燃起生命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学会了爱。关于爱情, 我们懵懵懂懂, 却会不顾一切去付出, 只是因为那么一个人。但是我们要看到最遥远的地方, 让生活充满希望。
2.以乡村音乐为代表的欧美歌曲, 青春的美好唤起记忆
音乐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唤醒人们心里沉睡很久的记忆。不管你在什么年龄阶段, 乡村音乐那熟悉的旋律都会带你回到那个属于你自己的青春小时代。那些叛逆、疯狂, 亦或是对梦的坚持, 对个性的表达, 都会在你嫣然而笑之际浮现在你的眼前。
五、结语
青春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青春包括爱情、梦想、自由、生活等等。然而这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研究青春文化, 有助于透过人们的外在表现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加深对青少年的关心, 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摘要:80后、90后已是社会的主导力量, 他们对于青春有着独到的见解。青春是一种文化, 青春文化也是一种年轻人所特有的文化。拟从青春与文学、电影、音乐的角度浅析新时期青春文化的特点, 揭露新时期年轻人的内心思想。
关键词:青春文化,文学,电影,音乐
参考文献
[1]李少君.关于青春文学[EB/OL].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youngmap/1/1226.shtml, 2005-08-21.
[2]刘瑜.长达一生的青春[J].新周刊, 2009, (309) :163.
[3]杨明睿.青春的荆棘落于挪威的森林[N].台东日报, 2011-03-02.
[4]Claire.越过身后那扇蓝色大门[EB/OL].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92909/, 2007-08-12.
[5]签约幸福.《歌舞青春》引发的感悟[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2904b00100o6sz.html, 2011-02-03.
[6]李邑兰, 江雁南.从今天起, 我宣布我是一个“小清新”[N].南方周末, 2011-04-21:E27.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239-01
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意义
我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中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能够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忽视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而其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群众文化的对象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较之专业文化,群众文化的显著优势就在于深深地扎根在群众中,具有巨大的力量源泉和生命力。它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是广大群众为满足自身精神需要为目的而进行的文化行为,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群众文化具有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功能。群众文化集娱乐性、知识性、思想性为一体,寓教于乐,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文化娱乐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获得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文化修养,陶冶情操的目的。
尤其在新时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等政治宣传教育的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就能够极大的增加宣传的吸引力,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使人们在得到高尚趣味的精神享受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正是因为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的功能。
二、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现状
(一)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一是文化服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协助群众文化的开展的能力有限。其次是专业文化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便更好地指导群众文化的开展。再者就是业余文化团队管理水平不高,群众文化的传播和开展工作。
(二)群众文化场地建设不足。
随着群众文化的深入广泛开展,群众文化的形式也出现多样化,对场地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但是群眾文化场所没能得到充分的重视,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开展。
(三)基层文化馆、站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基层文化馆、站是向群众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培训、展示的主要场所,但目前状况是,各基层文化馆、站没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职能,指导、组织、服务努力有限,没有吸引到过多群众来这里,没有真正尽到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深入开展群众文化建设的职责。
三、多措并举,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开展工作
(一)要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
近年来,由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加大了对群众文化的投入,文化部门也是极力响应号召参与。今后还要继续在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家书屋、村室、活动室,修建各类文化大院、广场等场所,安装舞台、健身、娱乐等设施,为进一步活跃群众文化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既充分发挥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大型公共文化体育场所的资源优势,又要制定一整套的管理实施办法,适时向参与者开放,提高利用率。
(二)立足时代,科学发展群众文化。
要坚持本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关注群众文化动态,然后根据群众的最新需求,通过改革创新与科学的调查研究,本着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制定出符合当地群众文化生活的目标,然后按照计划逐步实施,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在工作方式上不断创新,充分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创作出群众所喜欢的的文艺作品,努力创造更多更好的文化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群众文化的实力,为建设和谐家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每年在其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改进,融入最新元素,以吸引、带动更多群众参加,实现其辅导作用群众文化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资源,实现其教育性、影响性。
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一定要体现先进文化,反映社会风貌,贴近群众生活,紧跟时代步伐,组织专业人员编排思想进步、内容健康、宣传性广的群众所喜欢的节目,创作出更多的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走出去、沉下去,送教下乡。比如开展戏曲曲艺文艺汇演、春节的社火表演、元宵节的文艺巡游、民间歌舞表演和扭秧歌、跳广场舞、跳健美操等,内容形式逐渐扩展到绘画、剪纸、武术、下棋、十字绣等形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利用有效利用资源,参与各种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增加幸福感。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接受,也最能受到欢迎。
(三)培养群众文化队伍。
群众文化要想发展,必须以基础文化建设为首,有一支责任心强和专业技术高的专职文化工作队伍,同时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要坚持强化骨干培养机制,收集民间各类文艺人才,积极培养文化骨干,为各级各类文艺人才搭建平台,精心培育,为健康成长做好引导、服务工作。
(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与社会氛围,提升公民道德水准。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
工商管理企业文化论文:浅谈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
创新及知识管理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价值理念;创新文化:学习文化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人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信息、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它们的交流与分享是提高人的创新力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恰恰能够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它构成了企业创新能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从企业管理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理论,是从泰罗的科学管理到行为科学、以及现代管理的一场新的管理革命,是当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被人们广泛地称为是企业经营成功之道,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魏杰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得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所奉行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哈佛商学院的著名教授约翰·科特提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就是: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不远的将来企业文化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企业兴衰、企业发展当然是由多种因素所形成的。但企业文化肯定对企业兴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总结企业文化大体包含四个特征:
1.以人为本。人是企业的主体。企业文化则主要研究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在员工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从员工的角度出发来协调企业的内部关系,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来沟通企业的外部关系。如果企业文化脱离了“以人为本”这个中心原则,那么它也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终将被企业抛弃。
2.以文化人。企业文化不同于泰罗制、不同于行为科学、不同于理性主义管理、不同于过去的行政型企业管理,关键在于它能够“以文化人”,运用文化的特点和规律于管理之中。通过文化来改造人,使人能够产生创造性、自觉性,从而对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然后发挥其积极性并作用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个作用的积累。
3.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这个词来源于费孝通老先生的著作。文化自觉主要指企业家用文化的视点去查找企业问题根源的自觉性。大部分企业家在分析企业不景气的原因时,往往强调资金问题、体制问题、包袱过于沉重的问题等。不可否认,这些问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这些都只是现象,它们并不是决定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文化,是企业家管理行为背后的文化,是员工的生产经
营、质量管理行为背后的文化,这才是根本问题。所以企业家要想经营好现代企业,必须具备文化自觉性,不具备这一素质,就不能成为未来的企业家。
4.文化主导。在所有的管理要素中,必须有一项是主导因素。像泰罗制以经济要素作为主导因素,行为科学把满足每一个体的需要作为主导因素,企业文化则是把文化的培育放在各要素的首位,使其成为主导因素。既然文化的培育成为企业文化的主导因素,那么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一定要花大力气去培育企业的文化。
三、企业文化中的创新文化
在当今世界,发达国家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之间形成了一条巨大的技术鸿沟,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根据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通过技术转移(主要表现为技术模仿、扩散和技术溢出),可以缩小这种差距。Caniels(2000)指出:“知识(技术)溢出是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取智力成果,并且不给知识的创造者以补偿,或给予的补偿小于智力成果的价值。知识溢出与知识扩散是不同的概念,知识扩散的含义更广,它覆盖了知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各种方式,而知识溢出则只是其中的一种”。
当今世界,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创新变成了企业的生命源泉,生产规模或成本不再重要,而创造性和灵活性是最宝贵的资源。自然人或者法人这个经济活动主体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活动。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自上而下,每个毛孔都必须充满着创新,通过自身主体创新的确定性来对付
明天的不确定性。
一些研究表明,成功的世界级领先企业,“更多的是由超越现实的抱负和在低投入产出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来维系的,很少是由共同的文化或制度的承袭而维系成一体的”。因此强调,“如果要解释索尼、本田或雅马哈公司的成功,真正应当研究的是它们在善用资源方面的特点,而不是管理方面的特点。西方管理人员不应过分重视对日本文化的学习,而应确保本公司有充足的奋力拼搏能力,促使大家不懈地追求更好地利用资源的机会”。
正因如此,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创新文化与传统企业文化强调创新有着差别很大的价值取向和具体内容。前者更加重视经济主体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提倡和保护具有个人冲动的“灵感”和独创性,鼓励不畏风险,激发创造热情,允许尝试失败,对人的尊重首先要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人的正当欲望,使其才能、智慧得以充分释放方面,而对工业经济中所提倡的“集体观念”、“群体意识”、“步调一致”、“绝对服从”等传统企业文化理念则持批判态度,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个性、创造性。事实上,世界软件开发史上所有的重大里程碑始终都是由个人或很小的组织所创造的。适合个人创新、组织灵活机动、完善的人才流动体系正是使硅谷始终充满新活力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因素。
四、企业文化中的知识管理
安德鲁·卡内基说过:机构拥有的唯一不可替代的资本就是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企业要做到以知识领先带动企业的发展,进入良性循
环,必须对企业文化中的知识加以管理。
知识四企业中的各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是这些人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这些人探索,人之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框架总和。真正的企业往往注重企业员工的学习、培训活动。由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即期收益和跨期收益的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短期内提升企业成员的工作效率以及企业的整体绩效(IntegerPerformance)。除了企业培训,现代企业人力资本的自我培训也越来越重要。“干中学”即边干边学是指在工作当中自觉和不自觉的学习他人的知识、技术以及互相学习。由于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个人单靠企业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是不现实的,个人知识、技术等的获得往往是十分落后于知识本身的发展,这就要求人力必须自觉的学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向他人学习和互相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几乎没有什么投资成本(边干边学极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本的机会成本),是一种极为可取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结合人力资本的学校教育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对一个人而言,个人在学校学习期间的个人收入几乎为零(如果允许学生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则个人的收益不为零,但一般来说相对于未来收入是很小的),而人力资本真正起作用的阶段是在工作阶段,也即人力资本只有和非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体现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人力资本才能在工作中得到增值,这样的学习活动在现今企业组织中被称为学习型组织。
毫无疑问,崇尚知识将成为新时代的基本素质和要求。对现代企业而言,还不仅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爆炸、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在学习中不断实现企业变革、开发新的企业资源和市场,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学习给企业带来利益和机会。知识的积累只有学习,创新的起点在于学习,环境的适应依赖学习,应变的能力来自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因而企业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现代企业只能作为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才能够“善于创造、寻求及转换知识,同时能根据新的知识与领悟而调整行为”。
知识管理是通过改变员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建立起知识共享与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从而实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最终达到企业目标。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包括信息的收集、筛选、分类、分析、评价和分配、利用等内容,而知识管理则强调把信息、人力资源、知识、市场与经营过程等协调统一起来,从而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营效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知识管理区别于信息管理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前者强调对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
人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信息、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源,它们的交流与分享是提高人的创新力的关键。优秀的企业文化恰恰能够实现三者的内在统一,它构成了企业创新能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新经济时代为获得优秀的企业文化,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全员参与的以知识的积累、生产、获取、共享和利用为
核心的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引企业去迎接挑战、利用机会、发挥优势的保证。在以知识为最重要经营资源和主要消费品的今天,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在于知识(产品和服务中知识的数量及质量),而不是有形资产或是库存。因此,只有从战略上重视知识这种关键性生产要素,并努力实施知识战略,才是经营管理之本。
2.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经营过程的紧密结合。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信息、知识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结合将导致新知识的产生。同时,知识(原有知识和新知识)和信息反过来又会改善企业的经营过程,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浅谈新时期企业文化的构建】推荐阅读:
浅谈新时期施工企业如何有效推进团组织建设11-26
浅谈新时期干群关系07-02
浅谈新时期人大城建环保工作的创新10-14
浅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06-19
浅谈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目标06-27
谈新时期高校工会协调能力建设12-10
谈新时期小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有效策略11-10
浅谈新课引入的方法06-24
如何构建新时期和谐的警民关系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