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教案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6课动荡的春秋教案

第6课动荡的春秋教案 篇1

课 题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周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周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比较思维能力;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

教学重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侯争霸。

教学难点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王室衰微。

教学方法

讨论、练习、启发。

教学手段

课件、触控一体机。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师:讲故事《一鸣惊人》与《楚王问鼎》。问:西周时期,诸侯对天子绝对服从,为什么春秋时期楚庄王可以对周天子如此无礼,周天子却无能为力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一下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师:板书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讲授新课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

1、春秋时期,经济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师: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特别是铁农具的使用的牛耕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中国进入铁器时代。

生:农业方面;手工业及其他作业方面;商品的交换及金属货币的使用。生:铁农具的牛耕的使用。

(2)王室衰微

师:指名读《王室衰微》部分。思考:

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么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周平王的势力较西周时期有哪些变化?

师:周王室的地位开展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生:分封制得不到延续,并被逐渐瓦解。生:势力大减,财政陷入困境。

(3)诸侯争霸

师:指导学生默读本部分。并思考:

1、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

2、诸侯争霸使用“尊王攘夷”的口号?

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哪些?

4、齐桓公首霸诸侯的原因是什么?

5、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

生1:王室衰微;诸侯国经济发展不平衡;诸侯国之间争夺土地、人民、财产和政治上的对别国的支配权。

生2:挟天子以令诸侯;赢得华夏诸国的认同。生3:齐、晋、楚、秦、吴、越。生4:地理位置;任用贤才管仲;“尊王攘夷”。

生5:给人民带来灾难;破坏了僵化、落后的西周体制;实现了局部统一,减少了诸侯数量;促进了民族融合。

课堂小结

师: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甚至瓦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巩固练习

师:按照西周的规定,周天子可以享用九鼎,诸侯只可用七鼎。但春秋时,郑庄公却享用九鼎,以后一些诸侯随之效仿。想一想,这种情况反映出了什么问题?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这反映了王室的衰微、诸侯势力的崛起。西周的分封、宗法制、礼乐制度瓦解,这里主要反映西乐制度的破坏。)

板书设计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农业:铁器牛耕的出现、精耕细作

2、手工业: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的发展。

3、商业:出现了很多商业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更多

二、王室衰微

1、分封制瓦解

2、周王室势力大减

3、诸侯崛起,竞相争霸

三、诸侯争霸

1、春秋争霸战争

2、争霸战争的影响

第6课动荡的春秋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和春秋五霸。理解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2、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

二、预习准备

1、春秋时期是从 年,周平王迁都到洛邑开始;结束与公元前 年。春秋五霸是、、、和。

2、齐国的,他任用政治家 为相,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整顿军队,使齐国国力更加强盛。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在北方阻止了山戎、北狄对中原的进扰;在南方出兵阻止了楚军的北进。齐桓公以霸主的身份在 大会诸侯,周王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

3、后,晋文公召集诸侯会盟,周王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楚军北进中原,在 大败晋军。终于一鸣惊人,成为中原的又一霸主。

4、春秋末期,南方的 国和 国加入了争霸行列。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

三、学习内容

(一)预习交流

(二)导入 朋友情深莫过“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的管仲和好朋友鲍叔牙,曾一起经商,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而是因他家贫困;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都从阵上逃跑回来。面对人们的讥笑,鲍叔牙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在长期交往中,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三)学习“春秋五霸”一目

1、同学们知道春秋战国是怎么划分的吗?又怎么叫春秋的呢?这一时期,一方面是战火纷飞,各国的外交、军事和军事较量、社会改革等,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很多成语故事的来源。同学们能说出一些成语来吗?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有哪些?主要有哪五霸呢?

2、结合教材31页正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礼乐征发自天子出”。材料二:“礼乐征发自诸侯出”。——《论语·季氏》 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两段材料说明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有何变化?

(2)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政治上就是王室,诸侯 ;(3)记住五霸名称并在书32页地图上圈出“春秋五霸”所在的齐、晋、楚、吴、越诸侯国。

(四)学习齐桓公首霸一目 结合教材32页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1)孔子为什么对管仲评价这么高?除了“管仲相桓公”,“桓公”能称霸还有什么原因?

(2)标志“桓公霸诸侯”的事件是什么?

(五)学习晋楚争霸一目 结合教材33—35页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军吏曰:“以君避臣,辱也。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无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 材料二:楚庄王登位三年,终日郊游围猎,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1

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哪两位霸主的争霸情况?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中所包含的成语典故。(2)这两位霸主的争霸战争都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战役,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战役的地点来。

(3)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的“退避三舍”呢?

(六)学习吴越争霸一目 结合教材35、36页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记》载,在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被扣留在吴国多年,后来才返回越国。他忍辱负重,总结教训,下决心要让越国振兴起来。勾践亲自到田里耕作,吃简单的饭食,穿粗麻布衣服。相传,他还在座位上悬挂一苦胆,经常尝尝胆的苦味,并问自己:“勾践,你忘记战败的耻辱了吗?”他动员全国百姓加紧生产,重新组织和训练军队,任用贤才协助他治理国家。经过十年多的磨砺之后,他抓住一个好的时机,大举进攻吴国的都城。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请回答:(1)此材料及图片,介绍了哪一个成语典故?根据材料总结出越王勾践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国家?

(2)他抓住一个好的时机指的是什么?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七)知识梳理(略)

四、达标测试一

1、楚庄王向东周大臣探问王宫里的九鼎有多重,表现了()A.他比较喜欢九鼎

B.他想按照王宫的九鼎进行仿做 C.九鼎是诸侯能够争霸的必需品

D.他想夺取周王权力

2、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周天子都派人参加,这说明了()A.这两个诸侯国得到了小诸侯国的拥护 B.周天子非常尊敬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君 C.这两个诸侯国有很大的地位 D.他们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确认

3、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①楚庄王饮马黄河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葵丘会盟 A.③①②④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4、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达标测试二

5、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孔子

(1)“管仲相桓公”的时间?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

(2)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是如何“相”桓公的?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请结合实例说明。

(3)通过齐桓公称霸的事件,从中你能提到哪些启示?

6、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

管鲍之交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楚庄王

第6课 观潮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认识:“盐、据、沸”等6个会认字,会写“塔、沸、吼”等8个会写字,掌握“沸腾、据说、风号浪吼”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形式的资料或相关图片。

二、自学交流

(一)学生潜心独立自学

1.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a.给生字注音、组词,并抄写两遍。

()盐_____()据______()卧_____()塔_____()震______()震_____()涨_____ b.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号()()_____ _____ 涨()()_____ _____ 薄()()()_____ _____ _____ c.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解决自己不理解的生字、词。

重点理解:若隐若现 风号浪吼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d.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读一读。

2.再读课文思考:

a.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b.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的? 3.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并背诵3、4自然段。

(二)小组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中的疑难、困惑和好的识字方法。(重点注意盐和鼎的写法及号的读音)

2.交流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形成的资料或图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交流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4.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并试背3、4自然段。

三、展示点拨

1.展示字词(完成目标)

展示小组交流后公认的疑难、易错字形、字音、词义及好的识字方法。

2.全班交流目标导学的内容,学生互相补充,教师点拨。3.展示背诵(完成目标)4.展示内容:

3、4自然段

5.展示形式:全班抽签,决定每组()号学生代表本组,进行擂台 评价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

评委组成:以组为单位商议,举手表决,评出优胜小组()个,激励加分。

四、检测反馈(独立检测、交流评价,查漏补缺)

检测题

一、我会写生字

yán()水 jù()说 横wò()古tǎ()人声dǐng fâi()

zhân()声欲聋 zhǎng()潮 风号浪hǒu()

二、我会给加引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 ”)

“薄” 雾(bó báo)小 “号”(hào háo)

“薄” 荷(bó bò)风“号”浪吼(hào háo)“涨 ”水(zhǎng zhàng)泡 “涨”(zhàng zhǎng)

三、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

2.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3.本课形容潮来时的声音很大,如山崩地裂一般。()4.形容水势很大。()

四、课文内容我知道

作者按照______ ______ ______的顺序,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_______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_______之情。

自我评价:

我真棒()进步啦()加油哟()

五、拓展延伸

1.根据检测反馈,查漏补缺。

2.收集积累有关钱塘江大潮的名诗句。

(四年级)第二课时

一、目标导学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景观,感受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二、自学交流

(一)学生独立自学(书上做批注)自学提示:

1.课文评价说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大潮是奇观句子,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找:

a.潮来前江面的景色什么样?人们心情如何?

b.作者在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说明了什么?

c.大潮过后,江面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这些说明了什么? 2.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并说一说你“观潮”的感受。方法引领:

a.抓重点词、句子去理解课文内容。b.在书中批注你读文时的感受。

c.品读文中优美的词句,谈作者运用的描写方法,仿写。(二)小组交流,合作解疑(完善批注)交流自学提示中的学习成果,探究疑难。

例如:从“霎时,潮头奔腾西去,”说明大潮过去时急且快,可是余波未尽。“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个词写出了余波。。。我想象到了。。。我感受到了。。。(可用同样的方式交流批注)

三、展示点拨

提示方法:

1.各小组围绕自学提示进行展示。

2.全班交流,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为“天下奇观” 3.对重点语句朗读品悟。

四、检测反馈(独立检测、交流评价,查漏补缺)

检测题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____,为之________。

二、我会按要求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再近些,只见(),形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山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原文填空。2.我会造句。

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从()和()两方面来写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三、自我评价:

我真棒()进步啦()加油哟()

四、拓展延伸

1.根据检测反馈,查漏补缺。

《第6课 开放与交流》教案 篇4

《第6课开放与交流》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唐朝前期周边少数民族的概况,知道“天可汗”的含义,了解唐太宗受少数民族拥戴的有关史实。

2.了解和掌握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的历史史实及意义。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政府的开明政策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保证。

3.使学生理解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4.使学生认识民族友好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这种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5.使学生了解到自古以来x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本课重点

.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2.理解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本课难点

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与稳定的重要意义。

一、天可汗

(读读想想)

.唐朝对东突厥采取了哪些政策?

2.唐朝为什么要用突厥贵族而不用汉人进行管理?

3.解释“天可汗”的含义,“天可汗”指的是谁?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

二、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想想说说(任选其一,可小组交流展开讨论)

(1)松赞干布对吐蕃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假如你是文成公主,你愿意远嫁吐蕃吗?

(2)假如你是陪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总管,你能帮文成公主做哪些有利于吐蕃的事?几年后,你会发现吐蕃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你能评价文成公主吗?

文成公主之后,唐和吐蕃还有哪些友好交往?

三、点苍山会盟

四、1.学生快速阅读,简单了解唐与南诏交往的史实。

[教案二]第6课洋务运动 篇5

与顽固派相对立的洋务派,是当时清朝地主阶级中较开明的一派,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他们逐渐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几千年来的“大变局”,传统的一套措施已经不能应付新的形势,认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担任封疆大吏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张之洞等人。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把洋务运动的概况归纳一下,内容应包括时间、口号、主要内容等。

3.洋务运动的概况(时间范围、口号、内容)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②旗号:“自强”“求富”

③主要内容:a.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b.创办了近代民用工业;c.筹划海防、创建海军;d.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学生看书]„„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时间范围是什么? [学生回答]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学生回答]“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分为几个时期?每一时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洋务运动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前后分为两个时期,19世纪60年代~70年代为前期,19世纪70年代~90年代为后期。

[教师提问]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在前期,洋务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主要有上海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又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洋务派在各地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教师引导]同学们从上面的回答中,能否得出“洋务”的含义。请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洋务”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务,它包括军事、民用工业的创办、训练新军、派遣留学生等,后又扩展到修路、开矿、办厂等。(注:学生如果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则可由教师讲解解决)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明洋务运动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回答]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到了七十年代,又以“求富”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弥补军事工业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燃料和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为了培养洋务人才,洋务派又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教师小结]从前面的内容看,洋务运动的概况一问题里,我们讲了①时间、②旗号、③主要内容几点,请同学们把洋务企业的介绍迅速浏览一下。请同学们在阅读内容中找出洋务企业的特点。

[学生回答](1)安庆内军械所生产的子弹供湘军自用,经费由军费中拔给。(2)江南制造总局是官办的,经费由清政府调拔,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缺乏发展的动力。它采用封建衙门式的管理,用管军队的办法来约束工人,工人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也得不到保证。(3)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请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间,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后来福州船政局改变了这种状况。

[教师过渡]上面我们学习的是洋务运动的概况。洋务运动到19世纪90年代破产,以1895年中日战争中的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为标志。那么,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导致它失败的因素中,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根本的呢?下面我们对此来作一分析。

4.洋务运动的破产及原因

[教师引导]前面我们讲过甲午中日战争的内容。我们清楚,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我们所找的洋务企业的特点,来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大家可以讨论一下,然后回答。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生产过程中不计成本,不讲效益。

回答二:洋人挟技自居,不肯真正地帮助中国。

回答三:产品质量不过关,比如,洋务企业制造的炸弹,铜箍不合格,战时需用挫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军在战斗中使用过这种炮弹,深受其害。

回答四:官吏贪污,中饱私囊。比如上海轮船招商局长期使用官款,发展迅速。从1873年到1893年,它获利白银六百多万两,但大都落入李鸿章私囊。民间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

回答五:闲散人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工人没有政治上的、人身上的自由。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教师分析]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下面,我具体地把这个问题分析一下。

一、洋务运动是清朝地主阶级内部为镇压人民反抗,维护清朝统治而采取的学习西方技术的措施。这场运动的指导思想是“变器不变道”(器指技术,如坚船利炮。道指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和封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因此,我们把洋务运动称作是技术层面上的变革。在近代化问题上,洋务运动只是在经济上的机器生产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由于没有做配套改革,因此,失败是必然的。而且,对曾、李、左这些人来说,他们也不会、不可能实行政治上的变革,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的。

二、由于只是技术上的改进,因此在洋务运动中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近代化的机器生产面对的是中世纪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不计成本、不讲效益、资金管理不善等问题在洋务企业中司空见惯。从军事工业来看,完全采取官办的形式。经费主要来自海关关税、厘金、军饷等。它们的产品,不是普遍的商品,不参加市场的交换。它们所生产的枪炮、弹药、船舰,一般是由清政府调拔使用,不计算产品的价格。在经营管理上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就组织而言,每个局、厂不是独立的企业单位,而是政府的一个分支部门。上有总督、巡抚监督、总理衙门节制;下有总办、会办、提调、委员、司事等。另外还有一批挂名支薪,并未到差的人员。工厂衙门化,是企业办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以当时的福州局为例,据1873年闽浙总督李鹤年等奏称:闽局(福州船政局)每月“洋员匠薪”“监工员薪水”“书役工伙”“工匠工食”“使丁运夫挑工口粮”“各船薪费”等项开支共约三万九千余两。当时该局每月额定经费为五万两,“薪水工食”等竟占去将近百分之八十,无怪乎该厂造船费用大大超过了向国外购船的费用。

三、洋务运动没有在全国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的工程。只凭几个热心的督抚在办理,力量分散,难成大势。再加上顽固派的阻挠,因此,进程举步维艰。

四、洋人挟技自居,唯利是图。从内部对洋务运动加以破坏。

五、除了上面四点之外,还应注意的是洋务运动中,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为“平衡”势力,利用顽固派压制洋务派,导致了洋务运动进展缓慢。另外,1891年后,慈禧太后把海军军费移作修颐和圆。削弱了北洋舰队的力量,甲午战败,不能说与此无关。

[教师过渡]同学们,洋务运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应当如何来评价这场运动呢?如何面对对洋务运动毁誉参半的评价呢?怎么样给它一个正确的评价,这是我们应掌握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师引导]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想一想,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思考时可以看课本上所引的李鸿章反省的一段话。

[学生回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洋务运动的目的是挽救清朝统治。办了三十年,不管在客观上它有多少进步作用,总而言之,它在挽救清朝统治方面是没有达到目的。

[教师引导]能说出其中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洋务运动创办有那么多的军事工业,并没有使中国强大。创建有三支海军,也没有使中国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

[教师讲解]洋务运动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清朝的统治。但它没有达到目的,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彻底破产。我们讲洋务运动失败原因是只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不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的伦理纲常及其管理制度,经营方式方面的问题和外人的破坏,顽固派的阻挠等。其实,洋务运动不能挽救清朝的统治是必然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变器不变道”的指导思想注定了洋务运动必然失败。近代化的经济模式的建立必须用近代化的政治制度来做保证。思想文化的传播乃至成为主流也是必要的。而洋务运动做不到这点。

第6课 换个眼光看老师 教案 篇6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教师工作的最大特点,教师工作的创造性,正确地评价教师对我们学习和人格成长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理论与自身生活相结合过程中进行探究交流,明确教师角色的重要性,要学会尊敬教师、爱戴教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教师职业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增进与老师的情感,尊敬教师、理解教师,认识到教师的伟大。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教师,最主要的在于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2)尊敬我们的老师。

三、教学难点:

(1)了解教师,最主要的在于了解教师的工作特点;(2)理解我们的老师。

四、教学活动:

(一)导入:

1、你知道“老师”这一称谓的由来吗?

中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

后来,“师”的称谓演化为“教师”、“老师”。

2、“师”的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字呢?(1)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与伦比。

(2)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就是“敬辞”。

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二)讲授新课:

1、了解我们的老师: 请同学阅读课本P63-65页,思考:怎样去了解老师?(1)教师的作用: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最直接、最集中的人类文明传递是在 之间进行的。

②你认为小明该怎么办?

3、尊敬我们的老师:

阅读课本P71-74页的内容,思考;(1)为什么要尊敬我们的老师?

(2)新型的师生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①在新的教育观念里,教师和学生具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一种、、的关系。

②在、、、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师生双方互相、、,构建起一种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

(3)你认为尊敬老师就要:

①尊重老师的劳动,虚心听取老师的教导; ②对老师要有礼貌; ③以好的成绩报答老师; ④多想想老师的困难和苦衷;

⑤ ; ⑥ ; ⑦。(4)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尊重教师 ①我国的教师节是 ;

②教师权益的法律保障有: 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教案 篇7

教学内容:《爱的人间》,听赏《在银色的月光下》 设计思路:《爱的人间》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专门为盲童写的一首歌。歌曲以亲切委婉的曲调、深沉的情感,刻画出盲人心中的美好世界。在设计教案时,我以“爱”为主线,通过“爱的呼唤”、“爱的体验”、“爱的升华”、“爱的奉献”等内容层层推进,整节课融听、唱、看、动于一体,寓爱的情感教育于生动的音乐教学之中,意图让学生在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感悟爱的主题。教学目标:

1、能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爱的人间》,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现歌曲,理解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在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中感悟“爱”的主题。

2、关注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之爱,乐于表现对他人的关爱。

教学重点:用柔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听、朗诵、唱、动的等音乐活动,体验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教学难点:能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视频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图(让学生感受拥有一双明眸,可以看尽世间美好景物的幸福)

2、情境体验,闭目感受盲人的生活世界。

(体验盲人生活的黑暗、无助,与自己形成对比,让学生萌生关爱残疾人的爱心与责任心,从而引出歌曲《爱的人间》)

三、新歌教学

(一)介绍歌曲曲作者及歌曲背景(让学生对作者和作品都有所了解)

(二)反复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通过听录音范唱,感知歌曲的拍号、速度、情绪,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

2、朗读歌词

(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中,感受歌词的美,培养学生朗诵的能力。)

3、教师范唱,学生思考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通过反复听赏,感知相似乐段的不同之处,感受歌曲各部分不同的演唱情绪)

(三)学唱歌曲

1、随琴齐唱,找出难点。

2、解决难点

(采用划拍法、画线条法、教师范唱法、跟琴模唱法、手语代替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后十六分音符、附点、休止符,感受歌曲旋律)

3、歌曲处理,多种形式巩固歌曲。(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表现歌曲,尽情抒发学生内心的爱,提高学生合作、参与的积极性)

四、拓展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领略残疾人的精彩人生。

2、爱的升华—感受“人间大爱”。

3、学习手语表演《感恩的心》,让“爱的人间”到处充满“感恩的心”。

1(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外史上残疾人力而获得成功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残疾人积极乐观的高尚精神,做残疾人的朋友,培养学生心存感恩、关爱他人的情感,进一步感悟爱的主题,将本课推向高潮。)

五、听赏《在银色的月光下》

六、课后延伸

第6课动荡的春秋教案 篇8

网络音乐厅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了解网络音乐欣赏的两种主要方式(在线和离线)。2.了解音乐播放软件(MP,RP)的一般使用方法。3.能使用给定的网址在线收听音乐。

4.能用相应的搜索引擎搜索歌曲,下载保存。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学习在线收听音乐。

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会查找、保存音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收听合适的音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2.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音乐搜索充满兴趣,但是还是不能很好地利用好网络根据需求进行搜索,他们更偏向在网络中漫无目的地寻找音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在线收听的一般操作过程。2.音乐文件的搜索与下载。

教学难点:正确高效搜索下载音乐文件。

一、激趣引入

1.从经典的《茉莉花》到从刚才听到的《读唐诗》,好歌一直伴随我们成长!

人们一直被好歌吸引着!

我们一起看看人们都是怎么听音乐的!70年代,只能用卡带录音机和收音机听音乐,听的音乐也很少!

后来,人们开始流行用CD机等听音乐!再后来,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计算机也能能音乐!一张光盘就有100来首歌曲!

今天,网络更是发挥了他的神奇力量,我们能上网听更多的音乐!同学们,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在网上听音乐的呀?(用什么方法)

学生反馈 教师小结:可以听得出来,有使用酷我音乐盒等软件听音乐的,还有些同学从网上下载听的,有些同学直接在线听音乐!我们一起到网络音乐厅享受音乐吧!(提到:百度音乐)

二、在线音乐探究实践

1.百度首页输入关键词—在线音乐 教师讲解: 我们先试下在线听音乐

出示表格,教师讲清楚要求,提醒学生对喜欢的音乐网站进行收藏!2.学生操作,完成表格。

在百度首页输入关键字:在线音乐

温馨提示:把你喜欢的在线音乐网站进行收藏哦!

电脑中不仅可以点播音乐,还可以收听电台音乐,让电脑象收音机一样工作。3.反馈!

三、品味音乐 1.查找音乐

2.确定查找音乐的方法

(1)同学们,许多网站提供了搜索的功能!我们不妨下载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

(2)学生示范查找方法。(3)下载,保存音乐

3.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下载并欣赏。(学生自主学习)4.交流

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找到的是哪首歌?是怎么找到的? 5.归纳总结

四、总结

1.X老师也是一个非常喜欢听歌的人,《唱唐诗》和《春晓》都是专辑《新学堂歌》的歌曲!我也听说今年七月份要进行对网络音乐的收费,老师觉得有这么多音乐人辛辛苦苦为我们打造出这么优秀作品,收费也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支持!同时,老师也希望你们支持正版,也为的是听到好音质的歌曲,我买了这张专辑!也当成礼物送给你们!

第6课动荡的春秋教案 篇9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6课 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的开拓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荷兰的殖民扩张情况,了解新航路的开辟对荷兰资本主义发展的积极影响。

2.掌握英国世界殖民霸权的建立过程,理解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其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3.了解殖民掠夺的史实,理解殖民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有效手段;同时殖民掠夺导致了亚、非、拉美殖民地的极端贫困与落后。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引用的恩格斯的话,既认识黄金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动力,又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欧洲早期殖民侵略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造成了殖民地的落后和贫困,从而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机遇和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过程 2.难点:殖民扩张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16世纪到18世纪荷兰、英国等国在确立殖民帝国之后,进行野蛮的殖民扩张和建立海外市场的过程。他们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为其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欧洲发展和兴旺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市场正是在这种扩张中得到拓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以温故而知新的方式来回顾上节课所讲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学习,并提出问题:新航路开辟后对世界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继西葡殖民扩张后欧洲哪一国掌握了殖民霸权?鼓励学生回答。(2)新课讲授

NO.1(自主学习)

为什么历史上荷兰人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17世纪时期的荷兰,拥有船只超过1.5万艘。商船数超过其它国家的总和。这就决定了荷兰商业和贸易繁荣,是17世纪的世界商业霸主。NO.2(合作学习)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荷兰人“海上马车夫”的美誉?(提示:地理、经济、政治)

第一子目:荷兰-—17世纪的商业殖民帝国(展)

(1)兴起的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居大西洋航线中心,天然良港,便于海外拓展。②经济:16世纪欧洲最富庶地区之一③政治前提:(2)国家独立:1581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奠定基础(3)制度先进:

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NO.3(自主学习)

在商贸活动中日益富裕起来的荷兰人,又是怎样参与殖民争夺的?有哪些表现呢扩张方式:

①成立政府特许的垄断性贸易公司 ②在亚非美等地抢占殖民地.扩张概况:P26 非洲:好望角(葡)

亚洲:印度沿海、马六甲、锡兰、印尼、台湾 美洲: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新尼德兰(地区)扩张结果: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商业殖民帝国 思考:NO.1英国为什么会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NO.2英国夺取海上霸权的竞争对手有哪些?

NO.3英国为什么能够建立世界殖民帝国? 第二子目:英国的殖民扩张(17-18世纪)1.竞争对手(扩张过程)

①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丧失海上霸主地位,英开始殖民扩张

②17世纪初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 ③ 17世纪中期三次英荷战争 ⑴直接原因:

英颁布《航海条例》

⑵结果:▲荷兰战败,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英国夺得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纽约)④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打败法国 ▲北美:⑴加拿大

⑵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 ▲亚洲:扩大在印度殖民势力(沿海—内地)

比较:

荷兰——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重视发展航运,忽视发展海军(工业资本>商业资本)。

法国——工业倾向于奢侈品,英国重于纺织与金属制品,并重视海军建设;法国发展重心在欧洲大陆的争霸,英国则是争夺海上霸权(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2.扩张的结果:

① 18世纪中期英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号称日不落帝国 ② ②为英国首先开展工业革命奠定基础(市场、资本)1.建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优势): 地理: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经济:以手工业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资源丰富,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军事:大力发展海军是其争霸的军事保障;

政策:颁布《航海条例》等保护本国海外贸易的措施

制度保证:17世纪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思考:NO.1世界市场拓展的前提是什么?

NO.2世界市场拓展的方式是什么? NO.3世界市场拓展的表现是什么?

第三子目:世界市场的拓展(进一步发展)

1.拓展前提:新航路开辟,世界贸易兴起,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 2.拓展形式(途径):

主要途径:殖民扩张,掠夺、抢掠、欺诈 其他途径:鼓励出口(正常贸易手段)3.殖民扩张的表现(特征):①抢劫和掠夺财富 ②种族灭绝

合作探究

(议)殖民扩张带来了哪些影响? 殖民扩张的影响:

对殖民国家:掠夺大量财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拓展海外市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对殖民地:(亚非美洲)殖民主义带来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对世界:(经济)通过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建立直接贸易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视频解读;贩卖黑奴的三角航程(分析三角贸易的罪恶)

根据材料内容总结归纳殖民主义的罪恶。材料一 在三个世纪里,西班牙从拉丁美洲掠取了255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仅从巴西就掠夺了至少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钻石。

材料二 英国东印度公司除了在东印度拥有政治统治权外,还拥有茶叶贸易、同中国的贸易和对欧洲往来的货运的垄断权。而印度的沿海航运和各岛之间的航运以及印度内地的贸易,却为公司的高级职员所垄断。对盐、鸦片、槟榔和其他商品的垄断权成了财富的取之不尽的矿藏。这些职员自定价格,任意勒索不幸的印度人。

材料三 1703年在他们(指英国殖民者)的立法会议上决定,每剥一张印第安人的头盖皮和每俘获一个红种人都给赏金40镑;1720年,每张头盖皮的赏金提高到100镑;1744年马萨诸塞湾的一个部落被宣布为叛匪以后,规定了这样的赏格:每剥一个12岁以上男子的头盖皮得新币100镑„„每剥一个妇女或儿童的头盖皮得50镑!

材料四 罪恶的奴隶贸易给非洲大陆造成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几百年间,非洲因此丧失约一亿精壮人口,相当于1800年时非洲人口的总和,非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五、本课小结

欧洲早期殖民扩张(评)

西班牙、葡萄牙——最早进行殖民扩张

海上马车夫——荷兰的殖民扩张(17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扩张(18世纪)

殖民扩张的结果

▲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世界市场的拓展

▲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灾难和祸害,造成贫穷和落后

六、当堂检测(检)

1、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A、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B、掌握世界商业霸权

C、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D、成为“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

2、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统称为:(C)A、新阿姆斯特丹 B、弗吉尼亚 C、新尼德兰 D、新法兰西

3、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最终战胜法国,到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这场争夺实质上反映了(B)A、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社会制度对落后的社会制度胜利 C、英国“大陆均势”政策的胜利 D、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4、英国能够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不包括:(C)A、资本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建立了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5、16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为:(D)①屠杀当地居民 ②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 ③贩卖黑人奴隶 ④开拓商品市场

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

6、早期殖民扩张对西欧资本主义的最大作用是:(C)A、让西欧资产阶级获得了丰厚利润 B、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D、扩大了世界市场

7.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是在(A)A、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 B、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之后 C、英法七年战争,打败法国后 D、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后

8.17世纪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对此理解确切的是(C)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B、荷兰的经济非常落后,只能依靠替别国运输商品赚钱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9.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直接原因(A)A、印第安人惨遭虐杀,美洲需要大批劳动力 B、黑人身体强壮,远离家乡,不易逃跑 C、黑奴贸易能给殖民者带来巨大财富 D、欧洲殖民者对黑人比对印第安人熟悉

10.下列对黑奴贸易的理解,错误的是(B)A、黑奴贸易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第6课天安门广场表格式教案专题 篇10

015--XX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上册语文活页备课9月 日课题

6、天安门广场课型新授单元二主备人杨希贵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能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重点理解“矗立”、“郁郁葱葱”“悠久”等词的意思。3.初步知道天安门广场上有哪些建筑及它们的方位,知道天安门广场是世界闻名的。教学重点1.初步知道按方位顺序介绍事物的写作方法。2.理解天安门广场之所以闻名中外的原因。教学难点教会学生分步理解句子的方法。教法学法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课时

一、导入新课

⒈同学们知道我国的首都北京有哪些风景名胜吗?

⒉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是那个广场吗?

⒊板书课题,简介“天安门”。

二、初读课文

⒈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⒉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部分容易读错的生字词,强调“矗、曙、政”等字的读音。

⑵重点字词的记忆训练。

“碑”的关键笔画“ノ”,“袖”的偏旁是“衣字旁”,“沸”字右半边的正确笔顺。

⑶轮读有关生字词,要求读正确;教师范写部分生字,学生描红。

⑷指名读课文,引导读顺长句,教给停顿方法。

三、多种形式,再读课文,熟悉内容

四、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质疑问难

五、讲读第一段

⒈指名读,其余思考:

这段讲了什么?

⒉讨论:

这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⒊朗读。

六、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抄写生字,注意间架结构。第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领袖

宣告

纪念碑

雕梁画栋

政府

沸腾

博物馆

尽收眼底

进一步强调“袖、博、沸、碑”的正确书写

二、讲读课文2、3自然段

⒈指名读2、3段

⑴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的?(讨论后回答,理清方位)

完成课后第四题。

⑵出示挂图,重点理解文中的方位词“北端、前、两旁、中央、南端”,同时注意观察点的不同。

⒉小声读课文的2自然段,你觉得天安门怎么样?是从哪儿看出它雄伟壮丽的?

重点理解“雕梁画栋、潘龙花纹、挺拔”等词,同时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体会天安门的壮丽。在此基础上朗读。

⒊自由朗读第3段,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宏伟的天安门广场。

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他的壮观?讨论自学。

⑵理清有哪些建筑物,分别如何描写,抓住“眺望、矗立、高大、金光闪闪、巍峨壮丽”等词,读中评析。

三、讲读课文第四段

指读,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⑴“向往”是什么意思?

⑵看图激情,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宣告?训练朗读。

⑶想象广场上的群众,再次体会“无比向往”的含义。

⑷齐读第4自然段。

四、讲读5、6自然段

⒈小声读,分别描写了天安门广场什么时候的情景?

理清两段的主要内容分别是①清晨升旗仪式;②节日之时。

⒉再读第5自然段,升旗仪式怎样进行的?

画出最振奋人心的句子,“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体会句子中的深刻含义。

训练朗读。

⒊小声读第6自然段。

⑴通过朗读评析指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生情,同时积累丰富的词汇。

交流:谁能把我们带到节日的天安门广场?

你们看见了那热闹的场面了吗?

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眼前出现了一幅幅画面?

在读中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华灯初放、彩灯辉映”等词的意思及所描绘的意境。

⑵背诵第六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课堂练习

⒈练习背诵。

⒉课后小练笔:描写一处景物,要求按方位顺序。修改建议、评析及补充板书设计:天安门

新中国的象征纪念碑

五星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纪念堂

上一篇:家庭暴力个案工作下一篇:观纪录片《邓小平》有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