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精选9篇)
标准预防(standard precaution)定义: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特点:
1.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
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
标准预防操作原则:
1.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不论患者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
2.标准预防技术包括洗手、戴手套、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面罩、医疗废物及尖锐物品的处理等基本措施。标准预防技术:
手卫生(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 1的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3.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六部洗手法。
5.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方法:
a.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b.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
c.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手套
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戴手套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已经污染的手套触摸清洁区域或物品。口罩
防止或减少医务人员通过呼吸道被感染的机会。面罩
可以防护或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传染性物质飞溅至医护人员口、眼及鼻等粘膜。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接触感染患者、刷洗沾有体液的器械等避免自身污染。器械
护理病人的器械、用品、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的被服必须丢弃、消毒,或在每个病人使用之间灭菌。锐器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锐器盒,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使用锐器时的注意事项
手术中尽量减少应用锐利的器械,可采用U形针及一次性刀片,尽量减少尖锐手术器械在手术人员之间的传递。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并尽量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接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创伤。勿将锐利废弃物混入其他废弃物内。
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1.职业暴露后,紧急局部处理
2.报告所在科室及医院感染管理科
3.填写申请表
4.请专家进行会诊并进行评估
5.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检查、治疗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紧急局部处理: 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粘膜表面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生理盐水、清水或自来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发生皮肤粘膜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挤压伤口两侧,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流,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等,再用0.5%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局部进行消毒(如果没有水的话,也可以用灭菌溶液冲洗伤口)。
注意:HIV职业暴露后6-12周,限制性行为或使用安全套以防止第二次传播,避免怀孕,避免捐献血液、血浆、器官、组织或精子等。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清洗:皮肤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干净,黏膜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挤压: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受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消毒: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本人应迅速与控感科联系,对其职业暴露发生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程度,暴露源的种类和含有艾滋病毒的情况,处理的方法及处理的经过,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刘霞.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J].全科护理, 2009, 7 (3A) :625-627.]。
艾滋病 (AIDS) 的职业暴露是指医护人员从事诊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AIDS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 或者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破皮肤, 有可能被HIV感染的情况[1]。
由于医院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在医生、护士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职业危害, 而对艾滋病患者的医治和护理更让医护人员感到紧张和畏惧。我科自2005年收治艾滋病患者以来至2010年, 发生职业暴露共计15例, 由于采取措施得当, 无1例发生感染。现介绍如下。
1 暴露原因与分析
1.1 暴露原因
我科自2005年收治艾滋病患者以来至2010年, 发生职业暴露共计15例。静脉输液时不慎被输液针头刺伤6例, 其中因工作压力大、对艾滋病存在心理排斥4例, 操作过程中未按要求携带利器盒1例, 处理针头时光线不充足而误伤1例;医师为患者抽胸水3例, 其中因紧张而刺伤自己1例, 操作时大意、满不在乎而使胸水溅入眼球及面部2例;肌肉注射时针头刺伤3例, 其中患者躁动时误伤1例, 其余2例均为违反操作规程, 将使用后的注射器回帽时误伤自己, 其中由于家庭带来压力误伤1例, 自我感觉没事1例;使用呼吸机时分泌物喷到面部3例, 均因抢救患者时未及时佩戴防护面罩。
1.2 原因分析
对以上原因进行分析, 发生职业暴露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物理因素: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常常会接触一些如刀片、针头、剪刀、玻璃等利器, 这些都会给医护人员带来伤害。 (2) 操作不规范:医护人员缺乏防范意识, 认为业务熟悉, 加之工作繁忙, 同时医院监管力度不够, 导致暴露概率增加。此外新上岗的护理人员未能养成良好的使用防护用具的习惯, 对操作流程不熟悉等也会增加暴露机会。 (3) 生理心理因素[2]:护理工作量大、节奏快、责任大、效率高, 因而体力消耗大, 精神极度紧张。且护士多为女性, 还需照顾家庭而使身心疲惫, 导致工作状态欠佳。同时对疾病的恐惧和认识上的不足, 使疲惫的身心雪上加霜。 (4) 防护意识较差:医护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抢救患者时争分夺秒, 很容易忘记保护自己, 未能遵守防护原则, 增加暴露机会[3]。
2 应对措施
2.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 提高防护意识, 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重视护理安全教育,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改善工作环境, 加大管理力度, 提供先进的医疗设备。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培训, 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技能, 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防范意识与防护水平。
2.2 应用先进的医疗设备, 减少侵入操作时给护士带来的暴露危险
为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使用深静脉置管或浅静脉留置针输液, 于接头处接可来福接头[4], 使护士在为患者输液采血时无需钢针穿刺, 既减少患者输液时的穿刺痛苦, 又避免了护士为患者穿刺时误伤自己。需要肌肉注射时使用针头回缩式注射器, 注射完毕可直接将注射针头回缩至针筒内, 避免因处理注射针头时误伤自己。
2.3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规范操作流程
护士在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集中注意力, 沉着冷静, 做好个人安全防护, 佩戴防护面罩、眼罩, 随身携带利器盒, 及时将使用后的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减少与利器接触的机会。
2.4 提供缓解压力的平台
医院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存在的心理压力, 定期开展座谈会, 了解其思想状态, 疏导不良情绪, 为有困难的护士提供帮助, 建立科学的排班机制, 减轻工作疲劳。医护人员每年定期体检, 针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护人员, 在第一时间内给予预防性用药, 并在暴露发生的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 分别监测HIV抗体。同时医院管理者应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 使其在发生职业暴露后能够保持心理、情绪上的稳定。
3 结果
15例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由于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经医学观察1年, 无1例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011年—2012年期间, 由于加强医院管理, 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规范操作规程, 加大人文关怀等防护措施的实施, 2年间无1例艾滋病职业暴露发生。
4讨论
艾滋病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存在着极大的危害, 我院管理部门通过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建立健全操作制度, 应用先进的医疗设备, 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 规范操作规程等方法, 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护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 杜绝职业暴露的再次发生, 保障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摘要:目的 探讨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 通过对15例医护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根据结论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避免职业暴露的再次发生。结果 15例医护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 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经医学观察1年, 无1例感染。结论 强化医院管理, 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 建立健全操作制度等措施, 可避免医护人员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危险
关键词: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李瑞玲, 琚新梅.门诊医护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措施执行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 2011, 25 (1A) :31-32.
[2]凌凤英, 卓新.护士职业暴露调查研究及防护对策[J].全科护理, 2011, 9 (2B) :426-427.
[3]曾维, 周洁, 黄慧萍, 等.2名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心理压力的质性研究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11, 25 (2C) :544-545.
医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被人感染者的体外,如来自其他病人或携带者,以及污染的医疗器具、血制品、病房用物和药品等所造成的感染,也叫交叉感染。这类感染通过现代的消毒、灭菌、隔离等技术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
建立安全的医疗环境
安全的医疗环境设置应便于工作,保障安全,清洁,无污染,符合隔离与无菌操作的要求。
(1)诊室:室内应由里向外,分别划分清洁区(限制区)、半污染区(过渡区或半清洁区)、污染区(非限制区),每区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清洁区为检查操作部分,半污染区为接待病人区,污染区为存放废弃物的区域。有流动洗手处,每日应有消毒、清扫,有紫外线照射。
(2)产房:应设隔离待产,隔离产床或隔离产房(应有标记)。产房应由里向外,分别划分清洁区(限制区)、半污染区(过渡区或半清洁区)、污染区(非限制区),每区要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清洁区:分娩室、刷手间和无菌物品存放处。半污染区:在中间,主要是办公、待产、敷料及器械存放处。污染区:产妇接收、更衣、换鞋、厕所等。
房屋的墙、地、天花板应便于清扫、消毒。
刷手处与器械清洗处应分开。
应有无菌物品存放柜。
(3)病房: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产妇一般不要求住单房,除非孕产妇为艾滋病病症严重者又无法实施良好卫生措施时可设独立病房。
住院隔离消毒防范
(1)病人有专用的清洁用具、洗脸池、便池及浴池。不准随意移出病室,并每日用2%漂白粉澄清消毒液消毒一次。
(2)病人要有专用的体温计、血压计以及听筒。体温计及其盛具应放在病人床边,每次使用后,需用70%酒精擦拭,然后可放入盛器内,盛器内应加入70%~75%酒精溶液,并加盖。血压计除被患者血液和体液污染外,一般不作特殊消毒。如被污染,用去垢剂去污,用次氯酸钠擦拭,或交替使用。在病人离去后,用消毒剂作一次性终末消毒。
(3)衣服和个人用品:除有肉眼能看到的血液和体液污染外,一般不作特殊处理。一旦污染,个人用品用次氯酸钠(浓度1克每升)或其他消毒剂消毒。有血液污染时应用浓度10克每升的次氯酸钠。国外用机器洗衣和干燥法可杀灭艾滋病病毒。
(4)需再次使用的污染物品,如餐具、水杯等,可按病人分别专用,并每日煮沸消毒一次。
(5)便具用高压蒸气或煮沸法消毒,也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浸泡半小时消毒后洗净。
(6)病人用过的床单、枕头和衣服等装入防水口袋内或置于塑料袋内,外加另一布袋标志有传染性,并经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消毒20分钟后再洗净,如污染严重,高压消毒后弃去。
(7)被病人血液、体液污染的地板等外环境,应及时用次氯酸钠(1∶10)溶液消毒。
(8)按照对乙型肝炎病人的办法处理运送工具,一般在运送后,用2%漂白粉澄清液或0.5%的过氧乙酸喷洒,待干后再擦净。每换一例病人 ,消毒洗净一次。
(9)拖把必须每日清洗,不准移出病室。
分娩时的隔离
(1)感染的孕产妇均应收住在隔离待产室和隔离产房。
(2)手术单上应标明该孕产妇为感染者(注意保密)。
(3)接送病人应快速,避免不必要的停留。
(4)所有应用的器械、物品应单独使用,分娩时所用的器械应先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打包。需要回收的布类物品也应收入隔离的污物袋内,送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一次性物品、胎盘要收入隔离的污物袋内,用双层袋包扎后焚烧。
(5)分娩室应严格按照隔离分娩要求操作,断脐后的新生儿应用无菌巾包裹后送隔离婴儿室或母婴同室。
(6)使用过的产床应用消毒液全面擦拭。
(7)使用过的产房应用含氯的消毒液擦拭所有的物体表面和地面,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8)产房内均不得放置工作人员的生活用品及进行非接生活动。
治疗操作时的隔离
(1)凡是可能被血液和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如负压吸引器吸管和污物瓶,应彻底清洗后,做消毒灭菌。
(2)尽可能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将使用后注射器妥善保存,经高压消毒后弃去。装有废弃注射器的盛器不能被损,盛器外应贴有“危险”字样。
(3)医务人员手的清洁:医务人员包括检验人员、护理人员、供应室、洗衣房、维修人员等的手在接触、处理每一个病人或标本、污物后,应认真洗手或换用清洁手套后再接触下一个病人,切忌用污染的手或手套触摸下一个病人及诊室内物品、门把手、电话等。
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是指HIV感染的孕产妇的体液,包括阴道分泌物、羊水、血液污染了医疗、助产操作人员被针刺伤或利器割伤的皮肤或黏膜。
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孕妇、产妇做常规产前检查;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孕、产妇的尿液或汗液;关怀接触HIV感染者或艾滋病孕、产妇,和她们谈话、握手,都不会发生职业暴露。
在HIV职业暴露后,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及时处理原则,报告原则,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原则。
1.急救
(1)首先刺激出血,如有皮肤伤口,应轻轻挤压,尽量挤出血液,再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然后进行受伤部位的皮肤消毒,消毒剂可用75%酒精、0.2%次氯酸钠、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受伤的皮肤,并包扎伤口。
(2)如无伤口,是血液、体液溅到皮肤表面,应先用肥皂水,再用清水冲洗。
(3)暴露的黏膜(口腔,眼睛等)应用清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清洗。
2.风险评估(参考国家的标准)
局部处理后,要及时向有关专家咨询并请专家进行风险评估,以决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和使用何种药物。风险评估的步骤:暴露的程度,暴露源的情况、预防方案的确定。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一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血液、体液的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小且时间短。
二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血液、体液的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黏膜,暴露量大且时间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针刺伤。
三级暴露:
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含血液、体液的器械、物品;
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重,为深部伤口或割伤,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根据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将暴露源分为轻度、重度和暴露源不明3种类型。
轻度: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
重度: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
数低。
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
3.暴露源不明情况的处理
如暴露时暴露源的HIV感染状况或暴露级别不明,暴露后预防应结合临床病例、流行病学、暴露类型分析。如分析表明有HIV传播可能,但尚未对暴露源进行HIV检测,应开始实施基本用药方案,待暴露源HIV结果明确后,如为阴性,应终止预防服药,如为阳性,应重新评估危险性后调整或修改预防用药。
4.暴露后的预防用药
暴露后预防用药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推荐暴露后1~2小时,最好在4小时内用药,一般不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需用药。但对情况严重的职业暴露,即使暴露后1~2周仍应预防用药。预防用药方案AZT+3TC,3TC+d4T,ddI+d4T,AZT+3TC+PI,一般用药28天。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使用两种逆转录酶制剂;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两种程序均使用常规剂量,连用28天。
用药程序的选择:一级暴露加轻度类型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一级暴露加重度类型或二级暴露加轻度类型使用基本用药程序;二级暴露加重度类型以及三级暴露均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如本案例所示,若该同学将事情上报,作为领导要做的不是责备带教老师及学生,而是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了解事情的整个经过,评估该学生的危险程度,指导下属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将伤害程度缩小到最小范围。同时,从该事件中吸取教训,指导全院工作人员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方法》及其他管理条例,减少甚至避免此类事件的再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一、正视该类问题,予以高度警惕
作为医院领导,首先应该非常熟悉院内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并对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前做好风险评估。重视院内的感染管理工作,并以身作则实践感染管理方法,高度警惕医院感染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改进中的阻力、困难,确保建立、实施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体系及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二、明确责任分工,消除责任推诿
在面对该问题时,作为医院管理者不可以一味责怪下属及带教老师,或是采取扣发奖金等不当惩罚行为,而是首先要带领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整个事件进行详细的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最重要的是,在此类事情发生之前,医院管理者就应该基于之前对全院职业暴露情况的了解,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确保工作人员的到位及配备齐全,使此类事件发生时,能够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积极处理,消除责任的互相推诿。
三、合理资源分配,加大经济支持
医院感染管理科面对的对象是全院人员,面对的事情多、杂、碎、难,同时还需要面临很多突发事件及现代医疗水平还无法解决的感染难题,因而医院管理者必须对该科室投入一定量的精力,确保人员的充足、资金的到位及信息支持系统的完善,使该科室能够处于随时待命、随时可以正常工作的状态,真正能够有效解决职业暴露事件。
四、加强岗前培训,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对全院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及自身保护意识,对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等进行特殊培训,使工作人员对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有深刻的了解。严格执行上岗及准入制度,在工作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保护考核,不通过者延迟上岗时间并且要求其继续接受培训。建立或者完善严格的医院管理制度,并要求全院人员准确落实,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几率,减轻职业暴露的损失。
五、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制度落实
在对医院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上,定期对工作人员日后的工作进行检查,并且随时检测其执行的程度。定期更新职业暴露情况,加强各个科室间的讨论交流,使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对不同的职业暴露情况都有所了解,从而在日后的工作中才能有效避免。以各种方式做好安全教育,确保管理制度的准确落实,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
六、完善仪器设备,保证安全性能
医院工作环境中有大量的仪器设备和器材,工作人员生活在此种情况下难免受其影响,因而医院管理者务必指导相关人员做好对各项器材的检查,使其在有效期内正常工作。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定期更新器材,购买和使用更为安全的设备,改善工作环境,消除安全隐患,降低职业暴露几率。
七、加强宣传力度,维持保护状态
为保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 发生职业暴露和医源性感染,特制定本控制措施。
一、严格隔离
(1)择期手术病人术前应做常规四项检查,即HBV、HCV、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查,了解患者的患病情况,对阳性患者严格按相关方案进行处理。急诊手术不明患者情况时,按污染手术处理。
严密隔离措施,手术应配双套人员,室内、室外分开,手术器械、敷料一律使用一次性用品,以够用为原则,术后敷料用消毒剂浸泡后装入黄色塑料袋中放到指定地点消毒。
(2)凡上述项目有任何一项阳性者,应在手术间门外悬挂红色标记,使手术人员能够自觉地、严格地、有针对性地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凡与手术无关的人员一律不准入内,同时谢绝一切参观。
(3)手术推车是疾病传播的载体和地面的污染源,所以应设立专门的手术推车,推车用一次性大单覆盖,盖被下衬一次性大单,用后的推车用2%戊二醛擦洗,被褥高压消毒。
二、做好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及终末处理(1)、手术污染的器械一律用2%戊二醛浸泡30min,或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小时,或2%消佳净浸泡30min,或二氧化氯(90、99)1:100原液浸泡30min,后用流水冲洗或酒精擦拭,再高压蒸汽灭菌,严格遵守消毒—清洗—再消毒制度。电刀、电钻、血压计袖带、监护仪探头等,用2%戊二醛擦拭干净,放入40%甲醛熏箱中熏蒸24h。
(2)吸引器瓶、污水桶等术前按1%的比例加入“84”消毒原液,浸泡消毒2h。
(3)凡手术接触的一切物品,均以1%的“84”消毒液擦拭,地面的血迹或排泄物,用2%戊二醛覆盖10min,再用沾0.5%“84”液的专用拖把拖2遍,拖把用“84”液浸泡1h,流水冲净,阳光下晒干备用。
(4)室内一切物品均不得外移,手术车推回室内,一次性用品及切除的坏死组织等用清洁大单打包后封闭房间,用过氧乙酸(按0.75~1g/m3)加热熏蒸4h,启封后将一次性用品放入黄色塑料袋内集中取走,送指定地点焚烧后,紫外线常规照射2h。
三、加强自我防护
这不仅是医护人员自身保护的重要措施,又是防止病人间交叉感染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1)所有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
操作规程。(2)平时重视手部皮肤的保护,有损伤者不得参加该类手术,注意减少和避免心理、生理的过度疲劳。
(3)医护人员的手在防止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接触患者时要戴手套,手术结束后,凡参加手术人员用碘伏洗手3min后方可离去。
(4)术中、诊疗及护理操作过程中,严禁血水溅出,尽可能减少污染范围,术者(操作者)要穿戴防渗透性隔离衣或一次性塑料围裙,双层手套,套鞋套,帽子下压齐眉,口罩内衬一薄层纱布,盖住整个口鼻以不影响手术操作为好,必要时戴防护眼镜,以防手术及诊疗护理过程中污物对自身的污染。
(5)加强业务训练,规范器械的摆放及传递方法,严格带教,既能有效地防止损伤自己,又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器械。术中器械的传递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避免锐利器械引起创伤。术中密切注意手套有否破损,如有破口立即更换,破口处用0.5%的碘伏涂擦2遍。
(6)定期做肝功能检查,注射乙肝疫苗。
(7)加强业务学习,合理安排工作,对部分新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采用先讲课训练基本技能,后专人带教的方法,缓解和避免手术忙乱,巡回、洗手工作的紧张,减少术中污染机会,提高工作效率。
四、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1)一旦发生职业暴露,立即进行妥善处理,并及时报告感染 管理科。
(2)对HBsAg阳性患者在手术、诊疗及护理操作时,如不小心 被刺破划伤,应立即脱去双手手套,挤出污血,同时用3%碘酊棉球 反复擦拭,彻底消毒,并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乙肝疫苗10μg,1个月后再次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支,乙肝疫苗5μg。
(3)HIV感染预防: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一)医务人员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后,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二)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三)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 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以下局部处理措施:
(一)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二)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三)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院应当对其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根据评估和确定的暴露级别、病毒载量水平确定预防用药方案。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者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使用28天)。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预防性用药使用越早越好,即使超过最佳预防期,也应使用。③加强跟踪随访和咨询检查,在暴露后的 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HIV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HIV感染的早期症状等。
(4)HCV对有机溶剂敏感,经1:1000福尔马林,37℃96小时处理,加热100℃5分钟、60℃10小时,传染性消失。丙型肝炎预防基本上与乙型肝炎相同,但无疫苗预防。发生HCV职业暴露后,伤口处理参考HBsAg阳性者处理,同时必须加强跟踪检查,每月一次,发现血清ALT升高、HCV RNA阳性和/或抗—HCV阳性,早期用α—干扰素治疗,晚期转为慢性用α—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治疗,疗程一般为6个月。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定义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一)紧急局部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二)报告与保密
受伤者在受伤后尽快通知军人门诊部(TEL 65748或54464)或医教部值班室(TEL 54009),其根据暴露源的情况及暴露的程度决定下一步处理。如可疑HIV暴露,在受伤后1小时内报告市疾控中心。每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应严守秘密。
(三)药物预防与登记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如果有HIV传播的可能性,但尚未对暴露源进行HIV检测,应该实施基本用药方案,等暴露源的HIV检测结果明确后,如果暴露源被证实为HIV阴性,终止预防服药;如暴露源被证实为HIV阳性,则重新评估调整或修改预防用药方案。注:重庆市暴露安全药物储备库位于重庆市传染病医院,联系电话:65349415(保健科)65312124(值班室)
质控科医院感染室
军人门诊部
1.1 一般资料
狂犬病暴露者资料来源于本疾控中心预防门诊狂犬病暴露人群处理登记表;狂犬病发病资料来自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1.2 诊断标准
狂犬病暴露人群的诊断及暴露分级标准按照《国家狂犬病监测方案》及《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 (试行) 》规定。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Office Excel 2003系统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狂犬病暴露情况
2006年至2007年共报告狂犬病暴露者1703例。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季节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狂犬病暴露者, 但暴露时间主要集中在4~9月份, 共暴露1122例, 占总暴露人数的65.88%。冬春两季暴露人数相对较少。
2.2.2 年龄、性别分布
1703例暴露者中, 男性909例, 女性794例。年龄在1~77岁之间。15岁以下儿童暴露人数居多, 有776例, 占暴露总数的45.56%。
2.2.3 职业分布
1703例暴露者中, 农民1245例, 占73.11%;其他458例, 占26.89%;学生597例, 占35.05%;散居儿童179例, 占13.00%。
2.2.4 暴露后伤口处理情况1703例狂犬病暴露者中, 伤口在预防门和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1603例, 处理率为94.12%。
2.2.5 暴露后的免疫情况
1703例狂犬病暴露者中, 狂犬疫苗全程接种者为1555例, 全程接种率为91.30%。其中第1针接种1703例, 接种率为100%;第2针接种1682例, 接种率为98.76%;第3针接种1648例, 接种率为96.77%;第4针接种1616例, 接种率为94.89%;第5针接种1555例, 接种率为91.03%。
2.2.6 暴露动物、伤及部位及分级
在1703例暴露者中, 有1236例被犬咬伤, 占72.57%;有332例被猫咬伤, 占19.49%;有64例被鼠咬伤, 占3.75%;有71例被其它动物咬伤, 占4.19%。伤及头面部有88例, 占5.16%;伤及上肢有591例, 占34.70%;伤及下肢有700例, 占41.10%;伤及其它部位有324例, 占19.02%。暴露伤口的分级情况为Ⅰ级181例, 占10.62%;Ⅱ级586例, 占34.40%。Ⅲ级936例, 占54.96%。
2.2.7 狂犬病发病情况
2006年至2007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人12例, 其中2006年12例;2007年无狂犬病例发生。12例病人中男性9例, 女性3例;年龄最小5岁, 最大53岁;农民4例, 学生5例, 散居儿童3例;伤及头面部有2例;伤及上肢有7例, 伤及下肢有3例;被犬咬伤6例;被猫咬伤3例;被猪咬伤2例;不详1例。伤及程度;Ⅱ级暴露4例;Ⅲ级暴露8例。病人潜伏期最长15个月, 最短1个月。发病后1~5d死亡。伤口自行用酒消毒处理2例;未处理10例。12例均未接种狂犬疫苗。
3 讨论
镇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门诊狂犬病暴露者就诊人数由 (2004年至2005年) 累计1323例, 增加到 (2006年至2007年) 累计1703例。狂犬病发病情况2004年无狂犬病病例发生、2005年报告狂犬病病人7例、2006年报告狂犬病病人12例、2007年无狂犬病病例发生。这主要是农村地区养犬数量大, 导致人群犬伤暴露率较高, 由于犬类的免疫需每年加强1次, 农村地区犬类免疫不能保证。另外, 近年来学者发现了无症状带病毒的犬和猫。因此, 传染源的广泛存在, 为狂犬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部分群众对犬伤人的后果认识不清, 尤其被自家犬咬伤, 不引起重视。有的是由于经济收入低, 无钱进行预防接种。在暴露后伤口的处置上, 有42.80% (729/1703) 的人伤口处理不及时。另外, 15岁以下儿童暴露人数居多, 占暴露总数的45.56%。狂犬病发病率也高, 占发病总数的66.66%。这是由于他们缺少防患意识, 饲养宠物时过于亲近或无意中踩伤动物而被动物伤害。这就增加了暴露机会。再则, 儿童个子矮, 当狂犬迎面扑来时, 极易咬伤头面部、颈部及上肢。被咬的这些部位距中枢神经系统近, 伤口处置也有一定难度, 血液循环极其丰富, 潜伏期短, 病情险恶。儿童体重相对小, 狂犬咬伤后, 进入伤口的狂犬病毒在血液中的浓度相对比成人要高出许多倍。还有一些孩子虽未被咬伤, 但被抓伤、舔伤后, 未及时告诉家长, 伤口未能得到及时处置, 未注射狂犬疫苗。
综上所述, 原因使狂犬病发病人数增加。因为, 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 面对致死性的狂犬病如何去挽救生命呢? (1) 是提倡圈养动物, 特别是狗, 应该少接触。养了狗的要定期给狗作检查、注射预防疫苗。 (2) 被病犬咬伤后, 要迅速到防疫或医疗部门接受治疗, 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加大狂犬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力度, 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和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对暴露后的伤口进行及时规范处置, 并教育暴露者进行全程狂犬疫苗接种, 同时对于头面部、上肢的Ⅱ、Ⅲ度咬伤劝其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以减少狂犬病的发病、死亡。
参考文献
【关键词】献血车;快筛过程;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指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人或是感染病携带者的体液、血液沾染到皮肤或粘膜上,或是携带有感染因素的针头等锐器刺破皮肤产生被感染的情况。虽然在《献血法》颁布实施后各地的采血机构与设施条件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献血车的工作条件还是明显不足于献血屋,而我国大部分的血液都来源于献血车采集。且在无偿献血志愿者中檢出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等传染性疾病是占有一定比例的,所以职业暴露问题更加需要被重视[1]。下面就是针对献血车快筛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问题与职业防护的分析。
1 采血过程中职业暴露的主要因素
1.1部分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薄弱 ①部分护士在学校或是岗位中没有或很少有得到充分的防护意识培训。②个别护士没有充分的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存有侥幸心理致使缺乏主动的防护意识,在上岗之前没有得到充分的采血培训[2]。
1.2采血工作人员由于工作繁忙而忽略了职业防护 我国献血事业不断壮大,特别是在《献血法》颁布之后,采血工作重点开始向采血车与采血屋方向转移,采血车更能吸引更多的献血志愿者,直接导致了采血车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加大[3]。而我国现统计平均每个采血车工作人员在5人左右,繁忙的工作使得护士不能够认真的洗手、不能够按照操作规范使用洗手消毒液,出现血液污染身边工作用具时也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清洗消毒,这也是导致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之一。
1.3工作环境有限 采血车内每个工作人员的任务压力都非常大,加之采血车的工作环境有限(如空间狭小、声音嘈杂等因素),使得工作人员情绪急躁或者紧张,每个工作人员都身兼要职或身兼数职,忙碌的工作状态会加大护士违反工作规范的概率,从而导致职业暴露发生。
1.4未按照规范操作 在采血车内一切职业防护工作都是要靠自我督促完成的,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照规范操作就会增加职业暴露的概率,如①用完的针头重新插上针帽(这是职业暴露最常见到而且是最严重的一种行为)。②采血用过的针头未能及时的放置在锐器盒内。③抽血的过程中沾染到患者的血液。④没有随时穿着防护手套。⑤没有及时换掉沾染血液的手套。⑥抽血车使用前没有经过有效的清洁和消毒。⑦有献血反应发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2 如何在献血车快筛过程中进行职业保护
2.1加强安全教育,强化职业防护意识 血液中心要对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全方位的岗位培训,也要定期对已在岗的护士进行再次进行操作规范和突发事件培训,采血护士要用浸有戊二醛消毒液的湿毛巾进行消毒,严格按照一人一纸一带一巾的要求进行操作。提醒采血护士随时注意行业暴露安全措施,并且将相关培训制度纳入质量体系文件中去,并进行考核,考核不过关进行停岗再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以此法来提高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有显著效果。
2.2进行疫苗防护 采血人员进行疫苗接种是防止生物性疾病传播最为有效的一种职业防护方法,采血中心需要建立职业防护应急系统,制定职业暴露应急措施与职业防护规章制度,建立采血工作员人健康档案并且每年进行健康体检,特别对血液传播的病原体感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测,及时进行乙型肝炎(HBV)的疫苗接种[4]。
2.3增加献血车内工作人员 每个采血车内多增加两名护士,以减轻每个护士的工作负担,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在献血志愿者较多的地区和时间段内增派人手,或是多派采血车以减轻每台采血车的抽血量任务。实行采血护士轮流休息制度,每个护士在连续工作两个小时之后走出采血车进行放松,这样可以减缓护士压力和急躁情绪。也可以实行护士轮岗制,对分工不同的护士互换岗位进行工作。定期召开护士座谈会让护士表露心声,听求护士的建议,尽可能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对采血流程进行完善。
2.4消除献血反应 献血反应是影响献血本人和采血车内其他献血人员情绪的重要因素,而车内所有献血志愿者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时就会给车内工作人员造成非常大的精神压力和更多的工作量,甚至会阻止采血工作的正常进行。良好的献血反应应急措施与服务的亲和态度是减缓献血反应的最好方法[5]。我们要在做好护理工作的同时告知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以此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2.5规范采血操作行为,坚决杜绝采血针头回盖针帽的危险行为,进行采血工作时要佩戴手套。有研究表明,经常佩戴手套的护士在被针头等锐利医疗器械损伤或是直接接触带有感染因素的血液与体液的感染几率要明显低于不经常戴手套者。在脱去手套后也要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要严格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来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收集,医疗垃圾存放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专门的垃圾袋来盛放医疗垃圾,采血后立即将使用后的针头放入防渗漏且耐刺的锐器盒中,防止职业暴露发生。处理医疗垃圾事要严谨用手直接抓取,避免被体液及血液污染。
3 总结
本文针对献血车快筛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暴露发生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和防御办法,我们要在完成医疗工作的同时注意医疗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将职业防护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 林岩,徐凤琴,陈丽容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08(12):985-987.
[2] 吴伟斌,周永红.试论医学职业暴露及其安全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0(11):57-61.
[3] 陈京,杨怀,史明惠等.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16(08):1454-1455.
[4] 王煜,龙燕,苑晓微.医务人员医院职业暴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9(10):3013-3014.
处理程序规定的通知
国卫办疾控发„2015‟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3年印发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艾滋病(限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纳入“职业性传染病”类别。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处理程序,并为艾滋病职业暴露诊断提供依据,我委制定了《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5年7月8日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为艾滋病职业暴露感染提供诊断依据,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因职业活动发生以下导致感染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
(一)被含有艾滋病病毒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器具刺伤皮肤的;
(二)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的;
(三)被携带艾滋病病毒的生物样本、废弃物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的;
(四)其他因职业活动发生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的。
第三条 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包括处臵和调查工作,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及时的原则。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职业暴露处臵工作需要,指定辖区内具备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处臵机构,并向社会公布名单和相关服务信息。
处臵机构承担职业暴露的现场处臵、处臵指导、暴露后感染危险性评估咨询、预防性治疗、实验室检测、收集、保存接触暴露源的相关信息、信息登记报告以及随访检测等工作。
第五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1-2所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调查机构,并向社会公布名单。
调查机构承担职业暴露随访期内艾滋病病毒抗体发生阳转者的材料审核、调查工作。
第六条 同一家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不得同时为处臵机构和调查机构。
第七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专家对全国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处臵及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专家对本省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处臵及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三章 处 置
第八条 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在职业活动中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并在1小时内报告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在暴露发生后2小时内向辖区内的处臵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处臵工作。
第九条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及暴露后的局部紧急处理、感染危险性评估要按照《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108号)有关规定执行。预防性治疗要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处臵机构在接到用人单位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感染危险性评估、咨询、预防性治疗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收集、保存接触暴露源的相关信息,填写“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并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上传至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处臵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在随访期内开展随访检测,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处臵机构对暴露情况进行感染危险性评估时,应当首先了解暴露源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对于不清楚感染状况的暴露源,应当在暴露当日采集其样本进行检测。
第十一条 对存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风险的暴露者,处臵机构应当在发生暴露24小时内采集其血样,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若抗体初筛检测阴性,需要在随访期内进行动态抗体检测;若抗体初筛检测阳性,进行抗体确证检测,若抗体确证为阳性,视为暴露前感染,将感染者转介到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进行随访干预和抗病毒治疗。
第十二条 处臵机构应当妥善保存暴露源样品、暴露者的暴露当日血液样品和随访期内阳转血液样品,必要时应当送调查机构保存备查。样品现场采集时应当至少有2名见证人,每份血液样品含全血1支、血浆2支(每支1毫升以上)。暴露源为病毒培养物标本的,每份标本应当有2支(每支1毫升以上)。样品送检单信息应当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相关联。
第四章 调 查
第十三条 在随访期内,暴露者艾滋病病毒抗体发生阳转的,处臵机构应当及时报告调查机构,并会同用人单位提交以下材料:
(一)暴露者完整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处臵机构提供)
(二)暴露者接触过暴露源的相关信息;(处臵机构提供)
(三)暴露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或人事关系等相关证明材料,并写明工种、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提供)
(四)暴露源携带艾滋病病毒的证明材料;(处臵机构提供)
(五)暴露者在随访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报告;(处臵机构提供)
第十四条 调查机构组织临床、检验、流行病学等相关领域专家对收到的材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可以到处臵机构进行核实。
第十五条 对于暴露源阳性,有“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在暴露24小时内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为阴性,随访期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的暴露者,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
对于暴露者在暴露前、后6个月内发生过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或者有线索显示暴露者感染的病毒不是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的,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暴露感染者感染的病毒是否来自本次职业暴露。
第十六条 调查机构出具的调查结论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并作为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第十七条 参与职业暴露处臵调查的人员应当依法保护暴露者的个人隐私。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随访期是指发生职业暴露之后6个月。处臵机构应当分别在暴露24小时内及之后的第4、8、12周和第6个月抽血复查。对于暴露者存在基础疾患或免疫功能低下,产生抗体延迟等特殊情况的,随访期可延长至1年。
第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的血液、体液,被含有艾滋病病毒阳性者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医疗垃圾及其他器具,以及含艾滋病病毒的生物样本或废弃物等。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doc
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doc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推荐阅读: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处理01-19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09-14
医务人员锐器伤防范与职业暴露调查分析06-22
职业暴露紧急预案05-26
职业暴露报告制度09-24
血站职业暴露试题12-03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演练10-18
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07-22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培训11-11
hiv职业暴露检查流程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