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励志名言赏析

2025-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学经典励志名言赏析(精选11篇)

国学经典励志名言赏析 篇1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2、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3、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4、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5、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是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争宅基时,张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对待。

6、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7、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8、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9、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10、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国学经典励志名言赏析 篇2

关键词:国学经典,数学思想方法,命题,解题,赏析

一国学经典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后发制人, 出自《孙子·军争》:“后之发, 先之至, 此用兵之要术也”, 意为等对方先动手, 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 制服对方。蕴涵极限定义思想方法。在函数极限的ε-δ定义中, 对任意ε>0, 总存在δ>0, 使得当0﹤∣x-x0∣﹤δ时, 都有∣f (x) -A∣﹤ε, 则称f (x) 在x趋向于x0时的极限为A。这里δ后制ε。同样在数列极限的ε-N定义中, N后制ε。

愚公移山, 这个故事记载在战国·列子《列子·汤问篇》中。故事的主人公愚公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意为子子孙孙无穷无尽。蕴涵数学归纳法中的递推思想 (由命题对k成立推出命题对k+1成立) 。

欲擒故纵, 兵法《三十六计》第十六计, 意为故意先放对方一马, 使敌人放松戒备, 充分暴露, 然后再将其捉住。其中蕴涵反证法思想:先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 即命题结论的否定成立 (故纵) , 再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从而证明结论成立 (欲擒) 。

田忌赛马, 记载在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中。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上等马对上等马, 以此类推。田忌每个等次的马都比齐威王的慢, 因此三个回合下来, 田忌皆败。一旁观战的朋友孙膑给他支着儿, 于是新一轮赛马开始了, 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 再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 又用自己的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田忌以两胜一败的成绩赢了齐威王。同样的马匹, 只是调换了比赛的出场顺序, 就得到反败为胜的结果。这里蕴涵运筹学中的最优化思想。

曹冲称象, 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有一次, 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 太祖 (曹操) 想知道这象的重量, 询问属下, 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操的小儿子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 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 再让船装载石头, 当水面达到该记号的时候称量这些石头的总重量, 大象的重量就等于石头的总重量。”曹冲把大象的重量转化为石头的重量, 使问题得到解决。此典故蕴涵转化与化归思想。《吕氏春秋·察今》曰:“故审堂下之阴, 而知日月之行, 阴阳之变。”意思是说, 观察堂屋影子的变化就能知道日月运行的情况, 反映了象与原象的变化关系。蕴涵映射与函数思想。

二巧悖数学思想, 成就千古名篇

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 孙悟空乃三界之外灵物, 吴承恩巧妙违背数学分类思想的不重不漏原则, 成功地塑造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人物形象。

刻舟求剑, 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 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在船沿刻上记号, 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 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 (行驶) 了很远, 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不会随船而前进。用这样的办法来找剑, 不是很糊涂吗?我们从现代数学映射观点来看, 原象只有船沿上刻的记号一个, 船行驶以后出现了无数个象 (记号对应的水下位置) , 这个楚国人违背了函数与映射思想, 误解了象与原象 (事物自身) 的对应关系。

三成语典故的哲理在数学命题、解题中的应用

擒贼先擒王, 出自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 也比喻做事要抓关键。在恒成立问题的解题中, 常利用最值 (最大值或最小值) 解决问题。

例1, (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理21) 已知函数f (x) =x2+ax+b, g (x) =ex (cx+d) , 若曲线y=f (x) 和曲线y=g (x) 都过点P (0, 2) , 且在点P处有相同的切线y=4x+2。 (1) 求a, b, c, d的值; (2) 若x≥-2时, f (x) ≤kg (x) , 求k的取值范围。

解析: (1) (略) 。 (2) 由 (1) 知f (x) =x2+4x+2, g (x) =ex (2x+2) 。当x≥-2时, f (x) ≤kg (x) , 即x≥-2时, kg (x) -f (x) ≥0恒成立。令F (x) =kg (x) -f (x) , 则x≥-2时, F (x) 的最小值 (擒王) 非负即可。F′ (x) = (kex-1) (2x+4) , 由题设可得F (0) ≥0, 故k≥1, 令F′ (x) =0, 得x1=-ln k, x2=-2。

(1) 若1≤k<e2, 则-2<x1≤0, 从而当x∈[-2, x1) 时, F′ (x) <0, 当x∈ (x1, +∞) 时, F′ (x) >0, 即F (x) 在[-2, +∞) 上最小值为F (x1) =2x1+2-1x2-4x1-2=-x1 (x1+2) ≥0, 此时f (x) ≤kg (x) 恒成立。 (2) 若k=e2, F′ (x) = (ex+2-1) (2x+4) , 故F (x) 在[-2, +∞) 上单调递增, F (x) 在[-2, +∞) 上最小值为F (-2) =0, 所以f (x) ≤kg (x) 恒成立。 (3) 若k>e2, 则F (-2) =-2ke-2+2=-2e-2 (k-e2) <0, 从而当x∈[-2, +∞]时, f (x) ≤kg (x) 不可能恒成立。

综上所述, k的取值范围为[1, e2]。

以逸待劳, 出自《孙子·军争》:“以近待远, 以佚待劳, 以饱待饥, 此治力者也”, 意指我方养精蓄锐 (以逸即以静) , 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 (待劳即制动) 。在求解含两个以上动点的最值时, 常依据这一策略以静制动地解决问题。

例2, (2013重庆卷理7) 已知圆C1: (x-2) 2+ (y-3) 2=1, 圆C2: (x-3) 2+ (y-4) 2=9, M, N分别是圆C1, C2上的动点, P为x轴上的动点, 则|PM|+|PN|的最小值为 () 。

答案:A。

解析:将P点到圆上动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定点圆心的距离 (以静制动) 。

|PM|min=|PC1|-R1, |PN|min=|PC2|-R2 (R1, R2分别为两圆的半径)

两圆心坐标分别为C1 (2, 3) , C2 (3, 4) 。C1关于x轴对称的点C1′的坐标为 (2, -3) , 连接C2C1′, 线段C2C1′与x轴的交点即为P点 (如图1) 。

借尸还魂, 兵法《三十六计》第十四计, 原意是指使已经死亡的东西, 借用另一种形式出现。其实质是利用没有作为或不能有作为的加以控制。受借尸还魂策略的启发, 我们常常利用某些公式的结构形式解题、命题。待定系数法也可看作借尸还魂策略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答案:B。

解: (1) (1) 设直线l:ax+y=1上任意点M (x, y) 在矩阵A对应的变换作用下的像是M′ (x′, y′) 。

倒行逆施,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吾日莫途远, 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意为做事违反常理, 不择手段。参考倒行逆施这一思维方式, 数学命题时常给出结果而求过程中的参数。分析法、逆向思维解题、逆用公式等也可看作这一思维方式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答案:2。

解析: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如图3。因为z的最大值为12。所以直线kx+y=12必过 (4, 4) 点, ∴k=2。

一般线性规划问题是已知可行域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本题是已知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求目标函数中的待定系数。

反客为主, 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拔寨前进, 步步为营, 诱渊来战而擒之, 此乃反客为主之法。”意为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 比喻变被动为主动。将常量视为变量、变量视为常量是反客为主在数学解题中的具体体现。

例7, 设不等式2x-1>m (x2-1) 对满足|m|≤2的一切实数m的取值都成立, 求x的取值范围。

四后记

国学经典的励志名言 篇3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4.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5.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6.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7.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9.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0.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1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2.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13.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14.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5.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7.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18.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关于国学励志经典的名言 篇4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举荐贤能对外不(因私人恩怨)摒弃仇人,对内不(因避嫌)而摒弃亲人。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通俗的解释就是当身处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学会变通,思维变通后自然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2、有紧有松,不过分紧逼,也不过分放纵,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道理。

1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君子应该不善于言行而敏于行动。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国学名言名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铎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5、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国学经典导读赏析 篇5

《诗经注析》程俊英,蒋建元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重印

ISBN:7-101-00707-4 《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其篇章结构尤为匠心独运。《卷耳》四章,第一章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后三章则以思家念归、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男女主人公就像在平行的时空里演绎着自己的情怀。没有“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男女二人“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首章是女子的内心独白,她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

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它渲染烘托了诗篇的气氛,增强了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优美自然。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把民谣用作套语,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如“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如“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

国学经典名言警句 篇6

2.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

3.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宋·宋真宗《励学篇》);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5.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清·杨继盛);

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郑板桥·对联);

7.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8.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清·曹雪芹·红楼梦);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清·赵翼·论诗);

10.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11.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1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梁惠王下);

1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国学经典的名言警句 篇7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8、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2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2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2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2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宋・陆游

2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2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2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3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3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3、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3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3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7、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39、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40、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僧云览

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4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4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4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9、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名人名言:国学经典名言名人名言:国学经典名言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5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5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5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5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58、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59、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60、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6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62、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6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6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6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6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6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6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

6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70、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7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7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73、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7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7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7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7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7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0、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8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8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83、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8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8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8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8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8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9、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9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9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9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9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9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9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6、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9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9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99、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10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 常用读书名言警句

★ 经典读书名言警句8

★ 常用读书名言警句6

★ 五年级名言警句关于读书

★ 常用读书的名言警句摘录

★ 谈读书的名言警句

★ 爱读书的名言警句

★ 读书的诗句名言警句

★ 英文的读书名言警句

国学经典名句 励志120 篇8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8、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

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34、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3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36、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0、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4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4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4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5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5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5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5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6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6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6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64、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6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6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6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6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7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1、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7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7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7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7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77、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7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8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8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8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8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8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8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8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9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92、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9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9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9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9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10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0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10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6、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10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108、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0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11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1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13、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

11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1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1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劝学》

1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日语励志名言警句赏析 篇9

出典 : ナカムラミツル

人生是乘法计算,如果你自身是“零”,那么机遇再多也毫无意义。

出典:中村满

2.私は人生で何度も失敗してきた。だから成功するんだ。

出典 : マイケル·ジョーダン

我的人生是一路经历着很多失败过来的。所以才会成功。

出典:迈克·乔丹

3.常識とは十八歳までに身につけた偏見のコレクションのことをいう

常识,就是人到十八岁为止所累积的各种偏见。(注:出自爱因斯坦)

4.目の見える人間は、見えるという幸福を知らずにいる。

出典 : アンドレ·ジード

看得见的人,不知道自己身在有目能明的幸福中。

出典:安德烈·纪德

5.自分に同情するな。自分に同情するのは下劣な人間のすることだ

出典 : 村上春樹「ノルウェイの森」

不要同情自己。低劣的人才干同情自己的事儿。

出典: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6.悲しみのための唯一の治療は、何かをすることだ。

出典 : ジョージ·ルイス 1900.12

做些什么是悲伤的唯一疗法。

出典:约翰·路易斯 1900.12

7.諦めたらそこで試合終了ですよ。

出典 : SLAM DUNK 湘北高校バスケ部監督 安西先生

放弃的话比赛也就就此结束了哦。

出典:《灌篮高手》湘北高校篮球部教练 安西老师

8.お前の道を進め、人には勝手なことを言わせておけ。

出典 : ダンテ·アリギエーリ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出典:但丁·阿利吉耶里

9.敬遠は一度覚えるとクセになりそうで

出典 : タッチ(上杉達也)

回避一次,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恶习。

出典:棒球英豪(上杉达也)

10.悩むことは人生を再生させる原動力だ。

卡耐基励志名言赏析 篇10

面对要做的事情,你可以全力以赴但应作最坏的打算,这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以至于损失不太惨重。学会接受最坏的结果并坦然以对吧!

卡耐基励志名言2、把握现在,不必哀悼过去,更不要忧愁未来

人要活在当下,无须为过去扼腕,更无须为未来忧虑。过好现在的每一天,一步一步打好生活基础,你终必有收获。

卡耐基励志名言3、幸福并不是取决于外界的因素,而是取决于内在的状态

幸福不是你得到多少金钱名誉地位,而是在于除却外在所有之后你的心灵与灵魂有没有得到快乐慰藉,内心的富足才能使你感到真正幸福。

卡耐基励志名言4、在人生的道路上能谦让三分,即能天宽地阔,消除一切困难,解除一切纠葛

退一步即海阔天空的道理你该懂得,争强好胜往往给你带来的是心浮气躁、惹人厌恶,倒不如学会谦让,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卡耐基励志名言5、冷静分析过去的错误,设法从中获益,再忘掉它,这是惟一让过去有建设性意义的做法

不要逃避你曾犯过的错误,它并不愚蠢可笑,然后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与经验,相信下次你能做到更好,也不枉当天错过。

卡耐基励志名言6、冒个险吧!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探险,最有成就的是那些敢于尝试的人,“安稳号”船舶无法离岸远航

当你的生活安逸得可怕或是正面临着重大抉择时,或者你可以选择冒险一次,打破常规可以为你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让你收获更多意想不到的事物,开阔你的世界。

卡耐基励志名言7、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一鼓作气中途绝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人生在世,要有志气!你要拥有奋斗的目标与永不言弃的精神,这直接影响你做的每件事最后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卡耐基励志名言8、要想成功,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用你的欲望提升自己的热忱,用你的毅力磨平高山,同时还要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励志名言经典成功励志句 篇11

2、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3、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

4、路是大地一道难愈的伤痕,因此人生每一步都是隐隐的痛。

5、梦想,还在延续,我朝着前方,奋力的奔跑。

6、梦想是一弯新月,是缺憾。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会实现,失望和不完满才是它的大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努力让它完满、没有缺憾。

7、大多数思想家写得拙劣,因为他们不仅要传达自己的思想,而且要传达思考的过程。——尼采

8、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9、别让你的舌头抢先于你的思考。——德谟克里特

10、我们要敢于思考“不可想像的事情”,因为如果事情变得不可想像,思考就停止,行动就变得无意识。——富布赖特1

11、思考一切。——马克思

12、竞争颇似打网球,与球艺胜过你的对手比赛,可以提高你的水平。

13、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14、也许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不断失去,失去那些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最后变成的那个人或许自己现在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却只有无可晚会地一直走下去。

15、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华兹华斯

16、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

17、说话细思考,吃饭细咀嚼。——佚名

18、认真可以把事情做对,而用心却可以做到完美。

19、梦想是一眼泉水,一眼长流不息的泉水。朱熹有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说:梦想如泉是纯洁的,不加一丝功利色彩。

上一篇:关于诚信格言下一篇:山东省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