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条例学习体会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干部条例学习体会(精选9篇)

干部条例学习体会 篇1

根据局党委的安排,认真学习了 “四度十一条”和《干部任用条例》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领会条例内容和要求,并及时地进行了总结。认真贯彻《干部任用条例》有重大意义,对于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大意义。作为党员干部都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从而全面、真实、准确地理解其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工作,规范自己的行为。特别是作为行政领导,有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条例》,并在实际的工作中贯彻执行。下面是几点体会和想法,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

在干部选拔和任用过程中,要在用人方面做到名副其实的“伯乐”进而“慧眼”识人,在自己主观方面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水平,树立正确的用人观。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可以说是党员干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思想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在干部选拔过程中,坚持原则、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才能在源头上避免人情关,从而能选拔出合格干部。作为党的好干部,要用好手中的权利,不能把权力作为人情交易、权钱交易的筹码,更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好恶、随心所欲的行使权力。应该清楚地认识道,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在干部选拔和任用过程中,我们应

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规范我们的干部任用行为,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不断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二、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原则,也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这一制度执行和贯彻的好与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与前途。“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全党同志都要增强民主集中制的观念,提高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本领,努力掌握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在用人上我们反对“一言堂”、“家长制”,而是要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少数服从多数,集中全党的意志、智慧的结晶,体现和强调是民主。我们所说的民主是指为了充分发挥个体的智慧力、创造性和积极性,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下,畅所欲言,为更好地集中创造基础,民主与集中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有所偏废。在用人上应充分发扬民主,构建和谐愉悦的集体领导氛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民主程度也再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民主是形成科学用人决策的重要保证,只有扩大民主,才能真正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在和谐平等中发挥每位党委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切实落实群众 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是

《干部任用条例》的基本要求,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在用人过程中,只有注意倾听人民群众对拟任干部和被任命人员的反应,注重让人民群众参与任免干部的过程中,充分反应民意,才能使干部更有广泛的民意,取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三、充分发挥各种形式的监督

为了避免独断专行,必须发挥党内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防止出现腐败。坚持权力与责任的有机统一,明确监督主体,实施有效监督。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在每个环节又有不同的权力主体,只有分清各个环节中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权力和应该履行的职责,才能对选任工作进行有效监督。监督要突出重点。如在考察人选推荐和确定环节,重点是监督民主推荐的组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有关人选有无跑官、拉票等非组织活动,考察对象的确定是不是反映民意;在考察环节,重点是监督考察组提供的考察情况是否真实,考察对象对谈话人是否有打招呼的现象及对考察组是否弄虚作假等问题;在讨论决定环节,重点是监督组织部门和有关党委是否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的程序和原则对考察组提供的考察人选的德才素质等情况进行认真的审查;在选拔任用全过程,重点是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此外,还要抓紧建立

和完善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责任制、干部选拔任用监督责任制等制度。

以用人标准和用人条件监督为重点,大力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党政领导干部,对用人标准和用人条件的监督是提高干部选用工作质量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坚持两者的有机统一,才能选拔出高素质的人才。要特别注意选用“政治清醒、信念坚定,善于学习、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图虚名,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的人”。严防“那些不讲原则、回避矛盾、吹捧逢迎、见风使舵的人,那些争名夺利、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关心群众疾苦的人,那些投机钻营、拉拉扯扯、跑官要官的人”进领导班子。不断增加选任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为实现群众自下而上的监督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只有公开透明,才能避免暗箱操作。如果对选任工作更多的环节实行公开,尽可能扩大群众的参与度,选人用人上的腐败现象就难有藏身之地,幕后交易也就会逐渐失去市场。增强群众参与监督的信心;通过对举报有功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调动群众监督的积极性;通过严厉打击报复举报人的行为,为群众监督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发挥组织部门监督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新闻媒体的综合监督效能,形成多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监督格局。受理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违纪行为的检举、申诉,对违反《干部任用条例》情节严重和

组织部门移交的需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干部条例学习体会 篇2

一、学习新《条例》——选拔人才的“制度伯乐”

新《条例》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对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从制度层面改进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 以突出问题为导向, 针对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跑官、要官、拉票、贿选、裙带关系、利用职务谋取好处等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措施, 是今后选拔人才的“制度伯乐”

一是新增加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一个章节。公开选拔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把能力强、敢创新的干部选拔上来, 打破了论资排辈的熬官梦, 真正为锐意进取者提供公平的晋升平台。

二是在基本原则中新增加了“以德为先”的选拔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强调了“德”是重点。“德者, 才之帅也;才者, 德之资也”。有德无才办不了事, 有才无德办不好事。所以要将“德”作为一条“红线”, 牢牢树立在组工干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心里。

三是规定破格提拔必须从严。对破格提拔情形的详细规定, 是新版《干部任用条例》中最大的加法之一。新条例详细规定了什么样的人可以破格提拔, 又对破格提拔情形作出规定, 还提出破格提拔干部必须从严掌握, 不得在任职年限上连续破格, 不得越两级提拔。

二、落实新《条例》——“伯乐”能识“千里马”

学习《条例》关键在落实。《条例》的基本精神, 就是“选什么样的人, 怎样选人”的问题, 作为一名组工干部, 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 只有不折不扣地将《条例》落实到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 才能真正识“千里马”, 把真才实干和群众公认的好干部推上前台。

首先严把入口, 防止“带病提拔”。在人才的选拔工作中, 选人既是选才, 更是选德, 从其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这些方方面面, 去深入了解干部德的表现。要善用“广角镜”, 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德才的内涵和标准, 做到全面的谋人, 谋人全面;要善用“望远镜”, 立足长远, 看潜能, 量才使用;要善用“变焦镜”, 在实践中验证德才, 从动态中去选人才。在考察干部的过程中, 可以利用民主测评、问卷调查、群众谈话等方法, 关注干部人选在完成重大任务、应对突发事件、看待名利地位的应对表现;综合运用计生、审计、监督检查、信息公开和信访举报等相关信息, 全面审视干部品行。对于干部任职公示期间所收集到的群众反映, 要认真核实, 确定没有问题才能办理任职手续, 以确保提拔任用人选德能勤绩廉都能符合要求, 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其次严查违规, 整治不正之风。组织部门必须严厉查处违规用人行为, 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实行“零容忍”、坚决不放过, 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让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不仅捞不到好处, 而且要受到严厉惩处。新《条例》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追究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从上至下, 贯彻落实, 加大违规用人案件通报、曝光力度, 警示震慑, 既要让跑官的人不敢冒然去打招呼、说人情, 更要让有用人权的部门、有说话权的领导慎重自危。使“官”无处可买、无人去卖, 让买卖无法成交, 进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自觉监督、自我监督的良好格局。

第三严守纪律, 坚持公道正派。组织人事部门要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 在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同时, 更要把干部监督工作做到实处, 既做好考察工作, 又监督用人风气。组工干部作为管党员的党员, 管干部的干部, 既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相统一的干部, 还要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修政德, 带头维护干部工作的严肃性, 坚持原则, 坚决抵制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在选人用人工作上, 要努力做到自重要慎微、自警要慎权、自省要慎思、自励要慎行, 树立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形象。

干部条例学习体会 篇3

1立法理念上,人的合法权益被损害

1.1上位法立法理念的偏差。《条例》立法主要依据是《档案法》,而我国档案立法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受当时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影响,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传统的“国家至上、权力为大”的思维还没有完全摆脱,在立法过程中对民意重视不够,不注意及时了解民众的意见和征求民众的建议,再加上当时政府主导思想是管理本位为主,而对于服务意识没有得到应有的考虑。其主要特点是“三重三轻”,即“重管理者权力,轻利用者权利”;“重法律的强制性,轻人文的关怀性”;“重公权的合理性,轻私权的合法性”,结果导致档案立法理念严重偏离法律理念。1996年,《档案法》经历一次较大的修改,可是,“三重三轻”特点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贯彻实践以及和谐社会建设,其立法理念的相对落后,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档案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正面作用在不断衰减,修改完善已经提上议程。

1.2《条例》立法理念过度意识形态化。《条例》制订的另一依据是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条例》第一条规定:“根据党的干部工作方针、政策……制订本条例。”我国现行的人事档案工作起步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开展的“革命战争”之中,完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计划经济”时期。围绕人事档案的主体干部档案和职工档案,我国形成了一套严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你死我活”的严酷战争环境中,为了考核干部对党的忠诚,“政审”成为当时人事档案制度最重要内容。因为长期的战争、阶级斗争的政治需要,档案内容保密安全成为重要选择。尤其是人事档案中的“甄别内容”,既有对干部职工个人的业绩褒奖,更有对干部职工个人历史问题和错误的详细记录。1980年,中组部制订的《条例》;1991年,中组部和国家档案局制订的《条例》,继承和发展《档案法》“三重三轻”的特点,过度强调干部档案中国家主体、管理科学化,只字未提保护干部的合法权利和人性化管理的内容。

2从归档内容分析,干部档案政治历史色彩浓重

《条例》第十条第五类规定,“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和依据材料,党籍、参加工作时间等问题的审查材料)”,第八类规定,“处分材料(包括甄别、复查材料,免于处分的处理意见)”。干部档案副本材料同样包括这两部分内容。干部档案中的政治历史情况审查材料和处分材料,如影随形地长期影响着干部职工个人的整个人生职业生涯,在1957年反“右”扩大化、十年“文化大革命”和长期“左”的系列错误政治运动中,档案记录了一幕幕沉重的历史,造成了许多个人、家庭甚至整个社会悲剧。档案工作披上一层神秘的“外衣”,档案室成为远离人们视野的“禁地”,档案工作者成为掌握人们命运的“衙司”,本该为干部职工服务的工具,却异化为控制他们本人的“神器”。

3从提供利用上分析,要求过于严苛

《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不得凭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查阅干部档案”;“凡查阅干部档案,利用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干部到保管单位查阅室查阅”;“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阅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这些条款严格限制相对人查阅自身档案,查阅档案只能通过党组织来实施,规定了查阅者的身份必须是共产党员,而且,手续极为严格。凡此种种,都在强化档案机构的公权力和管理职能,完全背离档案管理人性化和服务干部的理念。

4从传递方式上看,经济、社会效益偏低

《条例》第三十四条“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第一款:“干部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干部本人自带。”这条规定确定了干部档案传递的专一途径,即“机要交通”方式。从它的组织机构、效率、服务质量等情况分析,机要交通方式越来越难于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尤其是大学生和职工档案的转递方式,也在完全仿效干部档案的传递方式。

4.1交接环节多,控制监督为主。机要邮寄流程由寄发方——接收方组成,寄发方由县(区)机关机构——市邮政局机要科——省邮政局机要部门三大环节构成。接收方也是如此,重要关口是省与省邮政局机要部门的对接。这种“锥形”结构管理层次较多,信息传递慢,失误的可能性增大。而省级机构的对接便于进行政治监督检查,无助于提高传递的效率。

4.2传递时间长,资费不经济。首先,正是源于其传递结构层次繁杂,机要邮递往往比快递要多几天运行,时间上不节约;其次,从机要邮递的资费来看,以低于500g的邮件为例,机要邮递约10元,民营快递业也是10元,两者基本持平。

4.3准确性差,查询多,服务质量差。由于寄发方——接收方各有三个大的流通环节,而双方的初始端和末梢端均有2~3个环节。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受管理方法以及实施者的道德操守、思想习惯等因素影响,尤其是受各个环节实施者综合素质的限制。实践过程中,不断出现查询事例,也佐证了机要邮递的准确性、服务质量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5从保护公民正当权益角度看,相对人权利侵害救助缺失

按照档案形成者性质决定档案所有权归属的判断标准,人事档案属于国有档案;从档案信息的角度来看,人事档案记录的是政府通过用人单位所掌握的关于干部职工个人情况的全面信息,人事档案属于与公民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范畴。在现代社会,信息是一种越来越强大的生产力,一种越来越关键的社会政治资源。公民只有充分享有知情权——享有探求、知晓、掌握、运用自身信息和公共信息的权利,才能真正把握自己的生活,并对社会负责。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入发挥,公众利用与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有了明确的法律保障。2007年,国务院制定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提供与其自身相关的税费缴纳、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政府信息的,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者证明文件。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提供的与其自身相关的政府信息记录不准确的,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予以更正。该行政机关无权更正的,应当转送有权更正的行政机关处理,并告知申请人。”而我国《档案法》、《条例》对公民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权、对人事档案记录的质疑权、要求更正与事实不符权等均没有表述。实际上,没有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也不切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旨,也有悖于国际上通行或公认的准则。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把政府机构与人事档案的相对人视为服务对象。

6修改和完善的若干建议

6.1切实保障档案立法正义理念。法律之所以被世人所尊重并信服,绝不仅在于它的强制与威仪,更多的应是它正义性的存在。立法与修订法律很有必要兼顾到法律的强制性与正义性。在档案立法过程中,首先,必须使《条例》兼具公正、公平、正义的属性,兼顾各方利益,才能作出正确的立法选择,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实际档案工作现状的好法。其次,在参与人的构成上,要尽量多元化,避免偏离法律正义。最后,在立法技术上,尽量做到条款的精细与具体,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保证奖惩条款齐全完整,做到奖惩分明。

6.2档案立法过程应追求人本理念。法的人本化就是要求立法以人为中心来开展,立法逻辑的起点和终点都必须着落于人自身,对人的惩罚和限制不是其追求的目标,体现法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才是其存在的目的、意义。我国《条例》立法中,长期以来,以国家为中心的立法思想一直没有改变,深受计划经济阶段各种因素的影响。

6.3立法内容上,应赋予相对人利用自己人事档案的权利。条文的修改上,应该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赋予相对人查阅自己的档案信息、质疑档案信息的真实性、要求有关机构修改与事实不符的信息等权利。那些不准本人查阅本人档案信息、繁琐手续、限制查阅者身份的条款,是对公民正当权益的漠视,完全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只能造成更多的相对人的愤懑,人为地制造更多的社会冲突或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6.4从转递方式上,应在一定条件下允许相对人自带档案。自带档案是对现行体制机制的有益补充,为了防止泄密或遗失,还是应该予以进一步规范、完善,使其更有序、高效地发展。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实践总结,我们认为,采取下列程序进行:(1)相对人(以身份证为准),其他人员不准委托携带。(2)持有档案接收方的调档函,行文中,应注明允许密封自带。(3)复印身份证原件,填写自带保证函。(4)密封、加盖密封章和告知寄语注意事项。(5)相对人将档案送至接收方后,验收合格后将接收回执单寄回发出方,形成一个完整、规范的流程。

学习干部教育条例心得体会 篇4

巫山

一、干部教育条例是我们党培养党员和自身发展的理论成果

巫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总是把干部的学习和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作为转折关头的紧迫任务,作为在重要历史时期着眼未来、积蓄力量的战略举措,不断开创和推进了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领导骨干和专业人才,为实现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和战略目标提供了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放开视野看教育,集中力量抓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形成了一整套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巫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颁布,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关于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部署,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一个规章性文本。随着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改革攻坚和大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要求干部队伍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尽快有一个大的转变,加强学习、善于学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迫切。

巫山每一次培训活动,都应强调联系实际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们青年干部在培训过程中,应勤奋学习,体现一种精神、一种境界;善于学习,展示一种能力、一种技巧。做到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做到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巫山

二、干部教育条例给我们党员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

巫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的事业发展,关键在于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队伍,这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干部教育条例》集中体现了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系统总结了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历史经验和新鲜成果,首次以法规形式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这表明我们党对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迈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巫山学贵有效,教贵有法。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是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实效的主要方向。作为一名企业管理干部,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迫在眉睫,这是一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前进的伟大事业,需要处于领导和管理岗位的各级各类干部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具备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主动把握经济人才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条件。引导广大搞经济的干部学好基本理论,牢牢把握和始终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时,紧密联系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紧密联系改革开放面临的新问题,把学习理论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巫山

三、新时期的青年干部应该成为学习《干部教育条例》的典范

巫山一是大力开展《干部教育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领会《干部教育条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全面把握中央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加强市场经济的政策、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更新培训。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干部学习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等履行职责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结合自身工作需要,制定企业管理干部培训计划,确保企业管理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以适应巫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干部条例学习体会 篇5

一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剧增,知识的老化周期变短,知识的更新急剧加速。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有了迅速增长。__世纪前__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远远超过了__世纪。__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____年的总和还要多。在美国,电话的普及用了__年,电视机用了__年,而计算机仅用了__年。由于知识老化加速,在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此文来源于文秘家园能获得需用知识的__%左右,而其余的__%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

社会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从没有像今天变化得这样快。过去需要几代人完成的变化,现在不需要一代人,甚至每几年就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在这种急剧变化的社会里,人们的思想观念、习惯、思维方式等往往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现实强迫人们要不断地做出新的认识和判断,尽快获得认识和解释时代的能力,坚持学习,保持与时代的平衡。

终身学习是面对知识爆炸性增长的必然选择。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新知识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据估计,人类的全部知识每五年就要翻一翻。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把学习贯穿自己的一生,活到老学到老。

二是要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有句俗话叫“人无完人”,我们都知道每个人刚生下来时就像是一张白纸,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不断学习一点一滴积累来的。这就是一个不断完善自身的过程。

让我们来看一下当今社会改变的速度。这个时代被专家称作知识经济时代,它的改变速度被称为“十倍速的变革时代”。要适应十倍速变革的时代,那么你所完善自身的速度必须大于十倍速。

学习是完善自身的基础和原动力,今天的竞争就是学习力的竞争。

正像这样一个公式:

l≧c

l就是learning(学习)的意思,c就是change(改变)的意思。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的学习速度大于或等于社会改变的速度时,他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改变。否则的话,你在某一天也许又会变成一个“傻瓜”。因为你所学过的知识有一部分会很快成为“垃圾”。

三是坚持学以致用原则。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也层出不穷。《干部教育条例》中提到: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为我们的学习提出了标准――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学以致用,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前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法宝,如果我们耗费了大量和时间和精力而学到的只是些空乏的理论,不能指导我们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因此,在自己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范围,有针对性的参加各种培训或自学,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心得体会 篇6

坚持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

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理论武装是干部教育培训第一位的任务。强调:“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加强全党的理论武装,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规划》对加强理论武装作了明确部署,强调要“以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为首要任务”。我们要认真落实好中央这些要求,着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培植干部的精神家园。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培训,加强党性党风党纪和党史国史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教育广大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当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开展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培训。党的以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要通过教育培训,引导各级干部全面系统掌握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加强理论武装,要讲究方式方法。理论武装说到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要以干部为本,把握思想脉搏,找准思想认知的渴求点,分层分类施教,有针对性地帮助干部释疑解惑、明辨是非、坚定立场。要围绕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开展专题辅导、深入研讨,增强学习的深度。要适应新媒体学习环境,利用电子化、数据化和网络化等科技手段,构建立体式的理论学习的平台,切实提高理论武装效率与效果。

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按需培训原则不动摇

干部教育培训要紧紧围绕事业发展、干部履职尽责和个人成长中的突出问题,紧紧围绕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干什么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突出组织需求,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一大局,着眼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问题、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让干部了解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最新精神,明白应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怎样按照党的要求解决现实问题,把工作进一步做好。要着眼岗位需求,结合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合理设置培训项目,提高干部的履职能力。要兼顾干部个人需求,综合考虑干部成长中的个性化、差异化需要,针对干部专业、能力、视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干部选学、网络培训等多种形

式,积极开展各种知识教育,帮助干部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思路、提高科学人文素养,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坚持按需培训,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个人需求之间的关系。干部教育培训不同于国民教育,它是一种组织行为,首先应该符合和满足组织需要、事业需要和岗位需要。为此,一定要用好组织调训这个主要方式。当前有的地方一些干部多年不训、一些干部重复培训的现象比较突出,表面上看是工作忙、离不开,说到底还是主观认识问题。应该认识到,越是重要岗位、关键岗位的干部,越是工作骨干,越要加强培训。要严格落实培训计划,认真实行点名调训,切实让真正需要培训的干部得到培训。

努力实现分类分级培训

坚持分类分级培训,是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统一性与差异性、系统性与针对性有机结合的重要方法。《规划》明确提出:“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要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实现全覆盖。” 一方面,要抓好分类培训。《规划》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青年干部、基层干部等不同对象的培训,分别提出了具体要求。除了共性要求外,不同的培训对象在培训重点、方向、方法等方面,还有自身的个性特点。要根据不同对象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教,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要细化分类,更多地从岗位特点和工作职责出发设置班次,打破简单按职务级别设置班次的老做法。要按照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专门业务培训等不同情况,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合理确定培训方式。推进分类培训,要突出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中青年干部这两个重点类型。对处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着重加强理论素养、战略思维、科学决策、驾驭复杂局面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加强民主集中制和优良作风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本领。对中青年干部的培训,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5到乃至更长远的发展,教育引导他们夯实理论基础、砥砺忠诚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培育优良作风,使其真正能够承担起历史重任。

另一方面,要坚持分级培训。《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在党中央领导下,由中央组织部主管,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工作部门分工负责,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体制。”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明确工作职责,不能越位、缺位、错位,更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要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合力落实好干部教育培训各项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实行开放办学,坚持改革创新

坚持开放办学和改革创新,是增强干部教育培训动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实行开放办学,重点是要整合培训资源;推动改革创新,目的是要提升培训质量。

在开放办学方面,既要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主阵地作用,又要利用部门和行业培训机构、高等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境外培训资源,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既要认真抓好干部实体培训,又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及时把好的培训课程、教材、案例等学习资源上网入库,推动优质资源互通共享;既要切实加强专职师资队伍建设,又要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大力选聘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等担任兼职教师,让全社会的优秀人才为干部教育培训贡献才智;既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力量,不断推出紧扣时代主题、有效管用、干部爱读的精品通用教材,又要按照“少而精、管用”的原则,鼓励各地各部门组织编写可读好用的特色教材。

在改革创新方面,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市、县两级党校(行政学院)办学

体制改革,切实增强其办学实力,使之成为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培训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要全面推行需求调研制度,把需求调研作为开展培训的首要环节,做到不调研不立项、不调研不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全面推进培训质量评估,以完善项目评估为抓手,建立健全包括教学评估、办学水平评估在内的质量评估办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强化评估结果运用,把评估结果作为评估培训机构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指引。要建立培训内容更新机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比重,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大力弘扬干部教育培训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与时俱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干部教育培训条例存在问题】

落实“从严教育干部”的要求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落实好这一方针,必须坚持从严教育干部。在思想教育上要从严,把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作风教育放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突出位置,教育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不动摇信仰、坚持党性原则、切实改进作风。在执行调训制度上要从严,无论什么级别什么层次的干部,都要自觉服从组织调训,不能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在学风上要从严,教育干部严格遵守中央和中央组织部有关规定,严守培训纪律,牢固树立学员意识,住在学员宿舍,吃在学员食堂,自己动手撰写发言材料、学习体会、调研报告和论文等,全身心投入学习培训,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在培训成果运用上要从严,督促学员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杜绝学用“两张皮”,使学习培训真正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实践结合起来、和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和干部个人健康成长结合起来。

干部条例学习体会 篇7

一、充分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 准确把握《条例》的基本原则

《条例》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在总结湖北省城乡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法律依据, 对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城乡规划工作, 保障和促进全省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增强广大干部职工做好城乡规划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局党组明确要求规划工作人员必须准确把握《条例》的基本原则:《条例》的施行, 强化了城乡规划的作用与地位, 突出了城乡规划维护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公共政策属性;强调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 加强了城乡规划对城乡各项建设的指导与调控;细化了城乡规划制定、审批和修改程序, 规范了城乡规划的实施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监督与约束体系, 明确了城乡规划的责任关系。

二、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主体, 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 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充分发挥好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走先规划后建设的道路, 既是规划部门的责任, 又是保障城市健康发展的使命。《湖北省城乡规划条例》颁布后, 襄阳市规划局领导班子认真研究, 要求规划系统将其作为目前工作的重点之一, 加大宣传和学习力度, 以便推动规划工作的开展。

一方面建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 局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 各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贯彻领导小组。同时建立监督小组, 并下设办公室, 负责日常学习贯彻情况, 全系统形成“党组统一领导, 分管领导主抓, 责任单位落实”的领导和工作网络。

另一方面为切实防止“有了条例不执行, 执行条例打折扣”的错误倾向, 确保宣传贯彻落到实处, 市规划局与局属相关单位、科室分别实行集中讨论学习, 把条例逐项、逐条地分析学习。同时, 将条例与日常工作进行联系, 并分类、分组进行讨论, 使广大干部职工对条例的学习更加深入, 理解更加透彻。

三、认真做好《条例》的贯彻实施, 有序推进城乡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贯彻实施《条例》是一项长期工作, 为切实发挥《条例》对襄阳市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 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一是抓紧组织《条例》的学习和宣传。

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横幅、宣传栏等方式, 广泛深入宣传《条例》。利用2011年8月29日测绘法宣传日, 除准备规划法和测绘法宣传相关材料外, 同时印发《条例》读本2000余册, 在人民广场以宣传单形式赠送给来往市民。并安排局业务科室负责人对群众进行《条例》的现场答疑解难, 增强了群众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和良好舆论环境。

二是创新管理手段, 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特别是加强了建立地下建筑物、构筑物以及管线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局网站, 不仅有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地方规范性文件和办事指南的公布, 且对所有建设项目的审批情况及在建项目是否违法情况都可以及时查询。促进了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从而增强了对已批建设项目的监督。保障了城乡规划的科学制定、有效实施。

三是建立违法建设的认定、巡查、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 畅通违法建设举报渠道, 坚决制止各类违法建设行为。

结合全市的查违拆违工作, 成立了“拆违”规划领导小组及政策指导组, 由主要领导担任“拆违”规划领导小组组长, 规划局各分局局长担任各区拆违政策指导组组长。抽调机关骨干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督办本次拆违工作, 并实行分片包干制, 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做好此次“拆违”行动中违法建设的甄别与认定, 为城管部门的“拆违”执法提供依据。为保证此次“拆违”行动中违法建设界定的准确性和说服力, 市规划局购置三套卫星航拍图, 重点监测2008年1月1日前后的村 (居) 民个人建设情况;做好拆违经费保障, 投入20余万元作为拆违专项工作经费。联合土地、建委、房管、城管部门, 对在工作中发现的违法建设及时进行梳理、汇总, 确保“拆违”工作不留死角。

干部条例学习体会 篇8

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健全是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核心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建设虽已取得一定突破,但面对新时代中央管党治党工作的不断深化发展,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无论在时间、空间还是本体上都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而针对这些问题,尤其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指引下,《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很好的推进了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的创新发展不可或缺。

我觉得《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这是一部非常科学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条例,它的综合分析研判环节避免了考核结果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同时,容错纠错机制能理直气壮地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奋发有为的干部应当得到褒奖和鼓励,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应当受到警醒和惩戒,使求真务实在全党全社会蔚然成风。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实施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高素质干部的培育也非一时之功,需要长期和持续地加以努力推进,这客观上要求新时代党政干部的考核评价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结果式”的总结性考评,更应立足于“过程式”的角度作出动态考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因此,制定《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对推动解决当前干部考核工作和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激励引导广大干部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前进,具有重要意义。我相信把《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贯彻落实好,就一定能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干部条例学习体会 篇9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传送千古的三国故事,而“华容道”也是一款古老的中国民间益智游戏,相信玩过这游戏的朋友对方块上的“数字”游走研究得很透切了。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这对于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在选人用人上守护了廉洁关卡、拓宽了选人视野、激励了担当作为,进而推动干部工作深度发展。

“一干二净”守好任用廉洁之“关”。选拔干部,首先要求清廉,要严明党的纪律。《干部任用条例》在第七条第五点中把“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删掉,增加了“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四个廉洁来突显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要重中之重看干部的廉洁情况。又如第二十四条“不得列为考察对象”的内容中增加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并作为七点中的第一点。这次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如此强调干部的干净、廉洁、清正,坚持将从严要求贯穿始终,把“贪污受贿”拒之选拔任用门外,提拔重用干净廉洁清正的干部,是对党和国家一种负责任的坚实表现。

“五湖四海”拓宽选人用人之“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员干部要坚决远离各种“小圈子”“小兄弟”,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第三条增加了“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还有第十条特别增加了“注意从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中发现选拔”,特别强调了要注意从党政机关以外选拔任用。用一闲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坚持“五湖四海”“选贤任能”,不搞“圈子文化”“码头文化”,还干部选拔之“水”的原生态,让选人用人公平公正不成为空话套话。

“七上八下”疏通担当作为之“道”。现实中,有的干部身居领导岗位,但缺乏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碌碌无为,贻误工作;

有的遇到困难和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缺乏责任担当等情况屡见不鲜。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第三条就特别增加了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应当进行调整,明确提出了干部的“能下”机制。在第五十八条中增加“对符合有关规定给予容错的干部,应当客观公正对待”,这明确提出了干部的“能上”机制。此次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极大促进了干部担当作为,更好疏通干部能上能下之“道”,是组工干部的一本很好的指导手册,推动干部队伍生机活力,更好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其中对“基层实践”“年轻干部”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无不令人振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这不仅为选好用好干部提出鲜明导向,更为干部干事创业、担当拼搏保驾护航。《干部任用条例》出台,正意味着政治生态的一次自我更新,广大党员干部大可放心地鼓足干劲儿和奔头,把握好这一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以一己之德才,解万民之喜忧。

要坚持政治标准,从“忠”从“净”充实信念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曾告诫我们,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领导干部要忠诚干净担当,忠诚始终是第一位的。要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记在心间,要始终补足“精神之钙”,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切实做到“两个维护”,不断锤炼党性意志,筑牢信仰基石。

要坚持作风建设,从“德”从“严”充实担当获得感。要注重修身,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要涵养政治定力,守牢纪律红线,坚守精神追求,自觉慎独慎微。坚持“严以律己,严已律人”,强调明公德、守私德、重大德,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眼睛要向下看,而不是立志“做大官”,要力戒形式主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以实干担当的精神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要坚持实践导向,从“实”从“真”充实福祉获得感。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增强做群众贴心人的行动自觉性,要始终铭记“为什么干、为谁干”。广大党员干部须得虚心向群众学习,拜人民群众为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走访开展调查研究,多往群众中间跑,掌握第一手资料。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挖掘群众智慧,体会群众疾苦,总结群众经验,反映群众意见。

以“三个”坚持,筑牢干部的信仰,画好干部的方圆,开阔干部的眼界,如此才能真正锻造出一支清朗干净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条例的印发既为选拔任用新时代好干部提供了制度保证,也为新时代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问题是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坚决防止和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精心培养起来、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一是要突出政治标准,以德为先。“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立德修身,而在干部任用上也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人、用人。此次新修订的条例,强调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是第一位的,要鲜明树立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尺,明确把政治素质考察作为衡量干部的首要标准和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切实从“德”上把好选人用人关。

二是要突出工作能力,事业为上。“为官择人者治,为人择官者乱”。选干部、用干部,说到底是为了干好党的伟大事业。新时代选用干部,要把那些真正干事创业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上去。此次新修订的条例,强调“事业为上、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真正根据事业需要选人,把合适的优秀干部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因此,在干部选用过程中,要把“事业为上”作为选准人、用准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落实到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切实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树立“优者居之”的选人用人观。

三是要突出组织关怀,严管厚爱。“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厚爱才是对干部真正负责。这次新修订的条例,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贯彻“大胆地用、坚决地调、该容的容”要求,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视作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应有之义,把推动改革创新、敢于担当纳入考察内容,强调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提出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对那些符合有关规定给予容错的干部,应当客观公正对待,有利于进一步形成“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科学机制。

【篇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领导干部开拓奋进的新的历史坐标。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首位,标注了干部工作的政治定位,为新时代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指明了方向。

“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坚持好干部标准,就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作为硬杠杠。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红又专。组织部门肩负着抓好党的建设和选人用人的重任,更要把政治标准放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c位”,体现在干部队伍建设的方方面面。对于每一位领导干部而言,政治信仰坚定才能步稳行健,政治方向明确方能高瞻远瞩,政治修为过硬最能负重致远。

坚定政治信仰,把握理想信念之舵不动摇。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毛主席一家为中国革命牺牲6位亲人,徐海东大将家族牺牲70多人,贺龙将军建国前“满门忠烈”的宗亲烈士超2050人。革命前辈们为什么能够无私无畏地英勇献身?就是为了实现崇高的革命理想,为了坚守崇高的政治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每一位党政领导干部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固定学习日”、红色基地实境体验等作为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把准政治方向,严守纪律规矩之戒不含糊。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在古代,西汉外戚的王莽,一面作秀笼络人心,另一面则弑君篡位;

唐代李林甫,一面口内含蜜,另一面则腹内藏剑。诚然,现在的干部队伍中,政治上的“两面人”是极少数,但负面影响极大,其隐蔽性和欺骗性严重损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腐蚀着党的执政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种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对党和人民事业危害很大,必须及时把他们辨别出来、清除出去。”各级党委和纪委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两个责任”,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采用廉政约谈、函询、警示约谈等方式,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把贪腐伪善的心态消灭在萌芽之中。同时,加大媒体通报曝光力度,释放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强烈信号,让政治上的“两面人”无所遁形,让党员干部不敢做“两面人”。

提升政治修为,夯实执政用权之基不懈怠。我们党讲政治,讲的是实干政治,而不是空头政治。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讲政治是具体的,要落实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中,落实到把各项决策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中。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许多亟待认识、分析、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干部要持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和能力,兢兢业业、亲力亲为,不断增强学习领悟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组织协调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努力成为相关领域公认的权威和带头人,回应好时代需求、响应好时代呼唤、化解好时代矛盾、解答好时代答卷。

【篇五】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版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强调,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精准科学选人用人,从严要求贯穿始终,进一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严格落实选人用人制度,特别在“干部考察”这一具体环节,下足功夫,用足心思,选对人物。

“走心”考察,走程序不走形式。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特别强调了规矩意识和底线思维的重要性。在干部选拔考察的关键档口,“规矩”便具化干部选拔的制度与程序,规矩意识更得常抓不懈。走好关键程序是精准选人的必然要求。但是走程序不等于走形式,切忌敷衍心态,潦草行事。在实际的干部考察工作中,许多地方将干部考察作为一项“形象工程”:考察局限于谈话、谈话局限于内部、考察材料局限于模板;

干部考察只看谈了多少人,不看谈得多深入。在这种形式主义下,考察工作未深入全面了解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综合情况,造成“方法单一,内容不全,结果失真”的实际偏差,容易导致“两面人”“伪忠诚”者蒙混过关。

“重点”考察,重实绩不重事迹。“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条例》指明,要突出政治素质考察的标准要求,为选人用人打好根基。干部考察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细化考察指标,实化评价内容,在把握政治要求的大方针上,既看干部履历的“质”,又干部履历的看“量”;

多重“绩”不重“迹”;

少看考察对象有多少荣誉,多少表彰,多看考察对象具体干了多少实事,干了多少正事。不能以惯性思维,以荣誉多少判才能高低,以多种荣誉换更高荣誉。确立好选人用人的良好导向后,才能引导党员干部从荣誉堆砌的“面子工程”中解脱出来,以考察任用的实际结果倒逼干部真正干事,多干真事。

“深挖”考察,挖缺点少挖优点。管理学中有个名词叫“木桶效应”,即一只木桶,它的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其容量。同样的,一个人素质的最差一面则决定其发展。在干部考察中,我们不仅要听干部的“亮点”“优点”,也要深挖干部的“缺点”“弱点”,如此方能全面考察了解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综合考量其发展潜力。同样,只有当干部拥有了自觉查找短板,不断提升自我的能力,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干部考察要既“听亮点”,又挖“缺点”,这不仅是《条例》的要求,也是对岗位任用的负责,更有利于考察对象找到“短板”,为完善自身指明方向。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把好“干部考察”的关键环节,把好干部选出来,早日将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篇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培养斗争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尤其是年轻干部,更要到重大斗争中去真刀真枪干。”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任用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具备基本条件之一: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不难看出,修订后的《干部任用条例》,既及时贯彻了中央对领导干部的新精神新要求,又为大胆培养选拔敢于斗争、坚持斗争、善于斗争的领导干部提供了制度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处于最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重要时刻,正处于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节点,发展形势总体良好,高铁动车、移动支付、电商网购、共享单车,成为中国享誉世界的“新四大发明”,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认知、认同。然“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时下,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周边环境复杂敏感、深化改革艰巨繁重,经济金融风险、政治安全、社会生产以及自然灾害等诸多风险不断积累、内外联动、交织叠加,已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稳定大局。就我们党而言,也同样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工作能否让人民满意关键在领导干部。俗话说,千难万难,领导带头就不难。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时下的改革攻坚时期,遇到困难和挑战,只要党员领导干部首先站出来、走前列,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就一定能凝聚克服困难的勇气,就一定能想出战胜挑战的办法,就一定能实现伟大斗争的胜利。可以说,只有拥有坚毅的斗争精神和高超的斗争本领,才能当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先锋和表率,才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才能引领“绝大多数”一道,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只要闯将智将越多,我们党的事业就越兴旺,前途就越光明。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领导干部的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选拔任用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的干部是关键之举。只要领导干部选好了,一个地方的困难风险就会防范化解有力,经济社会就会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就会不断满意幸福。因此,中共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经验,把“有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纳入《干部任用条例》中,用选拔任用这根“指挥棒”引导干部自觉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对抵御风险、战胜困难,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实现党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我们改革发展、脱贫攻坚、环境整治等各方面各领域都面临着困难和挑战,迫切需要领导干部以“赶考”的姿态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各级组织部门更要一马当先、斗争前行,以《干部任用条例》为遵循,选好、育好、用好、管好“斗争型”干部。

【篇七】

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强调,要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干部。我们党对党员干部的要求,首先是政治上的要求,政治标准是衡量新时代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首要标准和根本要求。选拔党的干部首要看政治素质,重点了解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情况,深入考察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情况。

突出政治标准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一贯方针,也是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干部要又红又专。”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政治问题上,一定要头脑清醒。”胡锦涛同志强调,“选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标准是硬杠杠,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如果政治不合格,能耐再大也不能用。”“政治把关和政治素质考察是第一位的。”

政治标准如同一把察人识人的“铁标尺”,在考准考实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上有着清晰和刻度和要求:一看政治忠诚,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二看政治定力,是否坚定“坚定四个自信”;

三看政治上敢不敢担当、能不能担当、有没有担当,斗争精神如何;

四看政治能力,是否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五看政治自律,是否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但同时,政治素质作为一种内在修养,是思想深处的东西,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看清楚考明白并不容易。因其难,更应为。要下大力气解决干部政治素质考准考实难、不易操作的问题,为选拔出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提供有效手段。具体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要用好日常了解这个识别干部的经常性办法。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不能简单地看其一时一事的表现,而要看其一贯的表现。要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通过谈心谈话、工作调研、年度考核、民主生活会、集中教育、干部培训、述职述廉述德等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掌握干部的真实表现,考察干部对重大问题的思考、对待名利的态度、为人处世方式、处理复杂问题能力。

要通过干部在关键时刻表现考察其政治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要关头、关键时刻。”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不仅要看其平时一贯的表现,还要注重其在重要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要坚持以事察人、知事识人,考察干部在脱贫攻坚、改革开放等重大任务中、在应对重大事件时冲在一线、挺在前面的情况,对待机构改革、班子换届、职务调整等重要人事变动时个人进退留转的态度,听其言、观其行、察其表、析其里,从事实、事例中了解分析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品德修养。

要进一步完善政治素质考察评价措施。抓实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作,既要内容具体,又要举措丰富。要用好调研谈话这个考察干部的基本手段,把调研谈话往深处做、往实里抓,多到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力求谈深谈透谈到位,大量掌握干部政治素质的“活情况”。要探索建立政治标准“负面清单”,比如,在政治担当方面,包括在急难险重任务和大是大非面前畏首畏尾、做“老好人”、不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懒政庸政怠政;

在政治能力方面,包括政治站位低、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等,进一步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探索建立干部政治素质档案,既横向比较又纵向分析,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把干部政治素质搞实搞准,把干部的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情况真正考察识别出来。

要走好“凡提四必”这个必经程序。“凡提四必”如同识别干部的“透视机”和“诊断器”,是预防“带病提拔”的一堵“防火墙”。要坚持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从干部人事档案、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中,识别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防止干部“带病提拔”。

“育土造士,为国之本。”突出政治标准是进一步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迫切需要。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切实推动政治素质考察具体起来、鲜明起来、落得下来。党员干部也要把提升政治素质作为基本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篇八】

近日,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是党的干部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又一里程碑。但实际施行中,如何甄别干部,让能者上位、智者发力、庸者让贤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大话说得再多不如践行一事,在干部任用中必须把严格把握“政治关”。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干部选拔政治要求,才是激励广大干部敢于担当、正确作为、勇于奉献的公正做法。要剖开表面,采取多层次、多形式、里里外外全方位掌握干部的政治定力、理想信念,用“唐僧”般的精神考量广大干部,不畏艰险、不畏金钱、不畏权色,只有始终坚定信念、忠于理想的人才是可靠的人。

“守正直而佩仁义”,外表再华丽不如生活小事来的实际,在干部任用中必须严把“品行关”。注重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情况。我们有的干部不把交规当回事,酒驾、醉驾、不尊重执法人员;

有的干部长期应酬夜不归宿,不照顾家庭;

有的干部迟到、早退,坐班不做事;

有的干部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环境,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折射出人的品行。我们党的干部必须是德才兼备、品行皆优的人,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谨言慎行,树立社会品行“标杆”的人才堪大用。

“良才善用,能者居之”,苦累不是重点,成效才是关键,在干部任用中必须严把“能力关”。近日中央出台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有人提到要破除“5+2”“8+x”的工作模式,当然有的加班是工作太多,有的确是能力不足、效率不高。我们党在任用干部中要分清“能力有大小、术业有专攻”,适才而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干部的培养和成长;

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妥协迁就”,干部要发扬吕蒙“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的奋发精神,组织也要“慧眼识珠”着力挖掘每名干部的特长,真正做到公开提拔、竞争上岗。

“克服衙门作风,力倡雷厉风行”,坐班8小时不如实干一分钟,在干部任用中必须严把“作风关”。强化日常监督,细化考核测评,把那些倚老卖老讲资格、上班闲坐不干事、推诿扯皮不务实、官腔套话不作为的人挡在门外。善用民主推荐和组织决策,用公正的干部奖励机制和提拔任用机制来鼓励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不向懒人妥协、只给勤者奖励,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工作环境,做到对作风不实者有惩戒,对为民务实者有待遇。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不廉洁之辈,绝非奉公之人,在干部任用中必须严把“廉洁关”。明朝时期有一个清官叫海瑞,他任应天巡抚时,百姓接踵而至,堵得应天府周围街道水泄不通,但他们不是来“伸冤”的,而是来看看“海阎王”长什么样,连天不怕地不怕的东厂太监都避道而行。这个故事就是告诫我们,廉洁的人才是真正的铁人,才是百姓拥戴、腐者畏惧的人,更是我们党需要的铁人。在干部任用中要坚决做到“零容忍”,坚决防治“带病提拔”,做到“一时伸手,悔恨终生”的强烈警示;

上一篇:usbkey研究与应用下一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