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精选13篇)

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1

1.原材料及维修配件的采购及领用:

各部门需购原材料及维修配件、办公用品,需填写请购单,经部门领导同意并报总经理批准后交办公室安排专人购买,采购的原材料及配件交库管验收入库,办公用品交办公室保管;各部门领用原材料及配件在库管处领取,办公用品在办公室领取;

2.购买原材料及维修配件、办公用品的报销:

采购人员采购回原材料及维修配件、办公用品分别交库管和办公室有关人员验收,凭采购发票及请购单、验收单由财务审核,经总经理签字后方可报销。

3.原材料及办公用品的管理:

库管员对进出库的原材料及配件要加强管理,出入库有据,并建好库存商品明细帐以便盘点对帐,出现差错,查明原因,视其情况酌情处理。

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2

关键词:施工企业,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0 引言

近几年来, 因工程质量问题致使建筑物倒塌、大桥跨塌、路面塌陷及豆腐渣工程此起彼伏, 有的在建设过程中发生, 有的在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发生。建筑质量事故给国家、企业、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也给社会安定与和谐带来负面影响。严峻的现实情况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究其事故的主要原因, 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建筑中的使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建筑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控制问题已经刻不容缓。建筑行业的管理者都知道, 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人、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五个方面, 而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很关键的一环。建筑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好坏, 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质量等级、使用功能和观感效果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建筑产品的物质基础, 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本要素, 决定了工程实体的内在质量, 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所以通过加强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使其达到预期的控制目标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从而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达到要求。

1 做好市场调研, 严把供方评价关

现在的建筑材料市场可谓是产品鱼目混珠, 质量参差不齐。一些经销商为了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经常销售一些伪劣或以次充好的产品。部分材料采购人员为了得到供应商的一些蝇头小利, 往往将管理制度抛之脑后, 放弃基本的工作原则, 很难把好进场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关。

1) 优选采购人员, 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施工企业要优选一些政治素质高、业务水平强的材料管理人员从事此项工作。首先, 要具有满足工程管理需要的受教育程度、专业技术能力及工程建设实践经验。其次, 要具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良好的工作态度, 廉洁奉公、为人正直、办事公道的品德。对不廉洁人员, 一经发现定要严惩, 决不姑息。再次, 企业要经常给予一些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机会, 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市场调研和质量管理水平。

2) 依据采购计划, 扎实做好市场调研工作。

材料采购前应按照公司管理制度的规定编制、审批各类需用、采购计划。计划未经批准不得用于采购。采购人员要依据批准的采购计划中的采购信息, 诸如:产品的种类、规格、型号、数量、交付期、质量要求、供货时间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 对市场上的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 选择最具实力的几家供货商作为公司材料招标或评价的供应商。

3) 成立评价小组, 坚持“三公”原则选择合格供应商。

公司应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成立材料招标或供方评价小组, 对潜在的合格供应商 (包括发包方指定的供应商) 进行公开招标或内部评价。对供应商的评价内容应包括:经营资格和信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价格、质量保证能力、履约能力、售后服务等。招标或评价应依据公司的内部招标管理办法或供方评价标准等进行。最终由评标组 (评价组) 成员采取综合评价法择优选择合格供应方, 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合格供方, 从根本上解决靠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决定重大事项的弊端。对评价为合格供应商的信息应录入公司或项目部的合格供方名单, 作为公司各项目部采购时选择的依据。合格供方应定期进行再评价和更新, 供应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履约情况应作为再评价的重要依据。

2 阳光采购过程, 严把合同签订关

采购合同的签订可以明确施工所用产品的要求, 约束采供双方的责权利, 规避双方的风险和法律责任。所以, 施工企业在采购建筑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前应依法签订各类物资的采购合同。

1) 做到货比三家, 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

采购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时必须采取招标或从合格供方名单中选择, 对来源广泛的批量产品, 采购员应从合格供应商名册中选择几家进行比价格、比运距、比服务等, 真正做到“阳光采购、货比三家”, 把质优价廉的产品用于工程中, 既保证了工程质量, 又降低了工程成本。

2) 依法签订合同, 加强合同签订前的评审工作。

确定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供应方后, 应根据批准的采购计划与供应方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签订前应组织相关部门或人员对采购合同进行评审, 重点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名称、品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计量单位、技术质量指标、包装、交付期、质量问题的处理、售后服务的有关条款进行评审, 防止因个人行为对企业造成工程质量和经济方面的损失。评审人员对合同评审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应与供应方沟通予以协商确定, 经主管领导确认同意后, 依法签订采购合同。

3 规范见证取样, 严把进场验收关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是材料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很多项目因为施工工期紧、质量意识差, 经常将刚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经验收或复试就直接用于工程上, 往往会给工程质量埋下很大的隐患, 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企业应严把材料验收关, 保证进场材料质量合格、数量准确、资料齐全、手续清楚。

1) 根据采购合同, 严格进场验收工作。

采购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到货后, 项目部应向建设、监理单位提出材料进场检验申请, 严格按照验收规定进行验收, 及时填写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进场验收主要对产品规格、型号、数量、外观质量、包装情况、产品质量证明文件等方面进行验收。对某些主要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如有特殊质量要求, 可由采购部门派人到供应商货源处, 对采购产品的质量状况、生产设备、技术力量、检验过程及供货能力等进行验证, 非常用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共同验证, 并做好记录, 以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和供货要求。

2) 规范见证取样, 做好材料复试检测。

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必须复试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或无质量证明文件缺项、数据不清、实物与质量证明资料不符的材料、超出保质期或规格型号混存不明的材料, 应按照国家的取样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取样时应会同建设、监理方的有资格人员进行现场取样, 取样的方法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所取样品应由当事人现场共同封存, 共同见证及时送往指定的试验室进行检验, 保证所使用的材料与抽检材料的一致性与真实性。

3) 严格报验程序, 杜绝不合格产品用于施工。

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经自检初验和复试检测合格后, 应按规定向建设、监理方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报验表、原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以及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和复试报告等, 并一同提交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相关人员签署意见并签名确认。未经验收或复试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用于工程施工, 对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进行标识、退场、隔离。

4 合理分类贮存, 严把现场管理关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后的现场管理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一些经进场时检验合格的产品, 可能会因贮存场所的不合适和管理上的不到位而影响到产品的变质、失效或损坏。因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产品标识、状态标识和防护标识的混乱或模糊而引起的材料混淆和误用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导致工程实体的质量无法保证。所以, 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后的现场管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1) 合理规划现场, 做好现场的库存管理。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后应加强现场的存放管理, 要按照施工平面图合理、整齐堆放, 对需库房存放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设库房储存, 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类物品应设专库储存。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材料, 要有防雨、防潮措施;容易损坏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要做好防护;有保质期要求的材料, 要定期检查, 以防过期。

2) 重视材料标识, 防止施工过程中混淆、误用。

为了避免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施工过程中损失、变质、混淆、误用, 对现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应进行标识。标识必须清晰易辨, 不得涂改、损坏, 应具有可追溯性。标识应标明其名称、规格、产地、日期、批号、抽检状态、生产批 (炉) 号等。

3) 做好记录控制, 加强可追溯性管理。

施工企业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管理应从采购计划、市场调研、供方评价、合同签订、进场验收、复试检测、库房保管、使用部位等方面均做好相应的记录, 保证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可追溯性。

5 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 求发展, 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低、工期短的建筑产品。只要施工企业对建筑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管理上严把以上四关, 建筑工程的质量就有了保障的基础, 再把影响建筑质量的其他四个因素即“人、机械、方法和环境”做好, 我们就能为社会提供合格的建筑产品,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杨芳.谈施工企业建筑材料和构配件及设备管理[J].山西建筑, 2013, 39 (13) :239-240.

[2]王永光.浅谈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控制[J].当代建设, 2003 (6) :52.

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新探索 篇3

关键词:办公用房;维修管理;探索

一、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现状

首先,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环节增加,导致维修管理成本提高。一般办公用房的租金和管理等经费都是由财政部门拨款,办公用房的各单位对经费进行管理和使用,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最后经费再次以租金的形式流转回到财政部门。这样的财政资金管理环节,使办公用房的管理环节增加,造成办公用房的维修流程更加繁琐,以及用于办公用房维修的经费减少,导致办公用房单位行政资源的康菲,维修管理的成本提高。

其次,办公用房忽视单位属性,影响单位形象。办公用房的使用者为省直机关的各种行政单位,因此办公用房也属于政府的一种行政资产。对办公用房的管理和维修要以单位的属性和形象为基础,采取不同于一般商业性质的经营性建筑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模式。而目前有些单位忽视了单位的行政属性,擅自对办公用房进行维修,严重影响了单位的正常办公,对单位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而且容易滋生违规乱纪以及腐败等现象。

再次,办公用房维修成本增加,保障效果不佳。传统的办公用房的经费标准多年来一直沿用几十年前确立的制度和标准,但是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单位事务的改革,办公用房维修管理中的矛盾已经日益突显,这种经费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办公用房的管理和维修需要。一方面,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经费需求日益增长。维修原材料的价格以及施工单位的施工费用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上涨,而且部分办公用房的建成时间已经很长,房屋需要维修的部分越来越多,造成办公用房维修的成本和难度都增加。另一方面,传统的办公用房经费标准难以满足现在的办公用房经费支出。办公用房的经济标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多年来仍未改变,经费的使用保障能力减弱,导致真正能够用于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经费减少,从而出现办公用房管理和维修不力、工作重点不突出、维修管理保障效果不佳等现象。

最后,办公用房经费落实不力,维修管理难度增加。由于这些年来办公用房的经费一直持续沿用传统较低的制度标准,而且维修管理费用缺乏必要的财政预算,导致办公用房的维修管理缺乏有效的费用制约,甚至有些单位办公用房不经过相关房产部门以及办公用房产权人的审批,直接向财政部门申请相应资金或者自行筹集资金对办公用房进行维修,这种擅自管理和维修的行为导致了单位办公用房管理和维修的脱节。这种情况不但会造成办公用房经费使用不均,有些亟待维修的办公用房问题得不到改善,而有些办公用房则超出标准进行装修和维护的等不公平现象,而且会破坏办公用房管理与维修的正常审批、许可、论证等相关制度,导致单位办公用房管理部门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维修等有效管理,办公用房维修的资金管理以及维修施工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二、办公用房维修管理的创新建议

首先,健全办公用房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严格落实办公用房统一权属登记、统一使用调配、统一维修管理等制度。为降低办公用房维修成本,切实节约财政资金,避免出现新的超标准、超范围、超预算维修,要逐步把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建立完善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依法依规管理办公用房维修。

第二,改变“以租养房”的维修管理模式,将维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一是停止对财政拨款的省直单位收取房租,二是清理非财政拨款的省直企事业单位占有、使片j的省级机关办公用房,要求其限期腾退,暂时难以腾退的,按照相关文件的标准收取租金并全额上缴财政。

第三,按照管修一体原则,采取集中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方式。省直各单位在年初向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申报维修项目,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对各单位申报的维修项目进行评审,统一制定年度维修计划,报省政府同意后统一组织实施。机关各单位办公用房维修改造项目所需投资,统一列入财政预算,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安排预算,维修改造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财政、审计等部门按照职责对项目进行年度审计。

第四,按国家和我省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维修标准。根据《机关事务管理条例》等法规对政府资产管理使用提出的新要求,严格落实审批许可、评估论证、计划编制、造价审核、批前公示等制度,严格执行各类维修标准,确保维修改造项目以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使用功能、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为重点,避免出现豪华装修,造成新的浪费,损害政府形象。

三、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单位工作职能的深入,传统的办公用房维修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办公用房维修需求,需要相关部门结合现状深入研究和分析,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办公用房维修管理模式,提高單位办公用房维修管理水平,为单位的正常办公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忠学.集中统一管理是提高办公用房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J]. 中国机关后勤. 2003(08)

办公用品的维修、报废管理办法 篇4

1、所有办公用品出现损坏至不能使用的,均应交还于保管员,不得私自处理。对因个人工作失误、非正常使用而对办公用品造成的重大异常损耗,将根据个人责任的程度,承担所造成相应损失部分的赔偿。

2、可维修的办公用品,由使用人提交《办公用品维修登记表》,由保管员统一进行处理。

3、经过维修但无法修好的办公用品实行报废处理。由保管人填写《办公用品报废申请单》,经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后报废事项方为成立。

4、报废品在得到报废审批后应当由保管员人进行统一回收处理。

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5

安全生产目标是企业经济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方针:依法保障员工健康 有效防范安全事故 持续改善工作环境

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是一个整体,当发生矛盾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积极为员工创造适宜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卫生;预防为主:为有效地消除和控制危害,需要建立本质安全的科学观念,预防是最佳的选择。需要推行科学的管理体系,建立安全标准化,实行风险预防型管理,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计,树立所有意外事故和职业病都是可以预防的观念;安全发展:安全生产的保障需要人机环境的安全系统协调,从人机环境的综合治理入手,坚持不懈、持续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建立安全标准化,也建立了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公司生产、经营形成安全发展的格局。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五个为零:死亡及重伤(含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零 重大设备事故为零 重大责任事故为零 职工职业病发病率为零

四个达标:新员工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为100% 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定期复审率为100% 事故隐患整改率为100% 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达标率为100% 安全生产目标的分解

围绕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机制,把目标分解到各级领导,各部门、车间、班组和个人,明确各其职责,形成横到边,竖到底的安全生产网络体系,各尽其责,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

公司总经理是安全生产目标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具体的领导责任。

公司有关部门、车间与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目标管理工作以安全部门为主,各部门都要各尽其责,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切实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

各部门、车间与公司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同时,必须与班组签订安全责任书,各作业班组与作业人员都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目标逐级落实,各负其责,让人人都挑起安全生产的重担,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他人伤害。

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措施

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落实公司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

突出“三个重点”,确保关键岗位的人员遵章守纪,控制和减少违章作业。一是把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列为重点,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网络体系,提高各级安全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生产安全有专人监控管理。

二是把特种作业列入安全管理的重点,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台帐,现场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不得冒名顶替,如发现无证作业的,给予项目部一定的经济处罚,并责令停止作业。

运用检查和督促手段,使安全生产目标得到落实,公司采取定期不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制度,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下发整改通知单,定人、定措施、定期限整改。运用伤亡事故责任追究手段,确保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对发生事故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交有关部门处理。

安全生产目标的考核奖惩

安全生产目标的评价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并实行奖惩(具体考核办法见《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

施工机械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机械应按其技术性能的要求正确使用,缺少安全装置或装置失效的机械设备不得使用。严禁拆除机械设备上的自动控制机构,力矩限位器等安全装置,及监测、仪表、警报器等自动报警,信号装置。其高度和故障的排除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进行。得在运行和运转中的机械严禁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或高度等作业。机械设备应按时进行保养,当发现漏保,失修或超载带病运转等情况时,应停止其使用。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特殊工种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命令,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由于发令人强制违章作业造成事故者,应追究发令的责任,直至追究弄事责任。机械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中将机械交给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和操作室。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严禁洒后操作。机械操作人员和配合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长发不得外露。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不得穿硬底鞋和拖鞋。严禁从高处往下投掷物件。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临时机械或停机场地等必须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因素。夜间作业必须设置充足的照明。在有碍机械安全和人身健康场所作业时,机械设备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备适用的防护用品。当使用机械设备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安全的要求。当机械设备发生事故或未遂恶性事故时,必须及时抢救,保护现场,并报告领导和有关部门听候处理。对事故应“四不放过”。

施工机械的采购与安装

1、施工现场机械进场前必须有建工处等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合格证、准用证。

2、施工现场机械的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方允许调试。

3、新型、主要施工机械必须由厂家派人或公司专业安装人员进行安装、调试。

4、施工现场机械的必须符合各机械的操作规程。

5、施工现场机械安装调试后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并合格后方准正式操作使用。

施工现场机械的维修和保养 施工现场机械必须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对机械设备进行清洁、紧固、润滑高速防腐,修换个别易损零件,使机器保持良好状态的系列工作,是减少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机械完好率,保证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养修并重、以防为主”的原则。施工现场机械要进行班前保养、检查、清洁零部件,补充润滑油,紧固零件,检查操纵,转向与制动系统是否可靠灵活,并作适当调整。施工现场机械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的停工检修工作,排除发现的故障,更换易损期满的零部件。

认真做好保养,使机械达到下列要求:

1、机械技术状况良好,工作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2、操纵机械机构和安全装置灵敏可靠。

3、搞好设备的“十字”作业,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

4、零部件、附属装置和随机工具完整齐全。

5、机械的使用、维修必须专人负责管理检查。

施工现场机械要进行定期修理

1、对经常使用或易损的现场机械要每月进行一次检修。

2、对小型中不经常使用的现场机械要在使用前进行检修。

3、机械设备的修理必须由专人负责修理、定期检查。

劳保用品的采购与使用。

1、劳保用品的采购: 采购劳动保护用品时要检查该产品的合格证,准用证及劳动保护性能,符合要求后再购买。采购劳动保护用品的数量符合规定,劳保用品的附带功能必须齐全有效。

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6

批准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简称“中展集团”)隶属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暨中国国际商会。是中国展览馆协会的理事长单位、国际展览业协会(UFI)成员和国际展览会管理协会(IAEM)成员。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立于1985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发展成为集展馆经营、国内组展、海外出展、展览工程于一身,业务范围成龙配套的集团企业。组织机构

协办单位:中国汽车汽配用品行业联合会

中国汽车汽配用品行业联合会是由我国从事汽车、零部件、汽车用品、汽车维修、汽保设备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及团体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自发成立的非营利、全国性的民间行业组织。自成立以来,为规范和整治汽

车汽配用品市场,中汽联积极配合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工信部、商务部等部委开展了大量的“打击假冒”、“扶优限劣”活动,为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的广泛认同。

承办单位:北京华港展览有限公司.cn

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策略及管理 篇7

关键词: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管理

引言

提升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水平,是运输企业管理的重点,尤其是个别车辆机械设备运转率高的企业,其维修与管理难度较大。所以,为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转,处于稳定、正常的安全运行状态下,就需要注重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

1 车辆机械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曲线是对其本质的反应,如图1所示的浴盆曲线就将设备故障完全展现出来。

对于车辆机械设备故障而言,利用设备故障盆浴曲线分析,再结合车辆特性,即可对其具体的故障进行分类。

1.1 特大机械设备故障

在常见的车辆机械设备故障中,特大故障出现概率较低,一般是在中大碰撞或达到使用年限时,才可能出现危及行驶安全的问题。出现机械总成报废或特大机械设备故障,往往会威胁周围环境,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如转向节断裂、制动失效、方向失控等,都属于特大机械设备故障范畴。

1.2 严重机械设备故障

严重程度的机械设备故障会对车辆的安全行驶造成影响,进而降低机械总成、零部件性能,并且无法使用随车工具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复。一般来说,变速器齿轮损坏、离合器压盘碎裂等属于常见的严重机械设备故障。

1.3 一般机械设备故障

一般的机械设备故障很常见,可能导致车辆出现停止行驶或降低整体性能的问题,一般不会出现主要的组成部分或零部件损坏的问题,部分具有实践维修经验的驾驶人员利用随着车工具,或使用一般价值的零件就自行进行设备故障的修复。但想要彻底修复车辆,做好车辆的养护,还是需要前往专业的汽修单位。机油滤清器密封垫破损、机械管路裂纹、电器附属件裂纹等都属于一般机械设备故障[1]。

1.4 轻微机械设备故障

长期使用的车辆,因外界环境变化、设备老化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存在轻微的机械设备故障,但并不影响车辆的安全形势或整体的性能,一般也不需要更换主要的零配件。利用随车工具就可以轻松的排除故障。例如,制动器管接头漏气、风扇皮带松弛等就属于轻微的机械设备故障。

2 车辆机械设备维修策略

汽车生产量和使用群体的逐渐扩大,对汽修行业是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样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就目前国内的汽修现状来看,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维修技术不够规范,新技术使用不足等方面。所以,在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中,技术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同时也决定着汽修行业发展的趋势。

2.1 维修方式的改进

虽然针对车辆制定有相应的维修策略,但在具体的维修上还存在时间段和具体方式方面的执行难度。所以,在车辆维修中,需加强维修工作,最好能选择固定的时间段完成这一项工作。例如,将每周日作为小型维修时间,让维修人员检查并维修部分简单的零部件,将每个月的30号作为中型维修时间,维修人员需要对较为大型的部件进行维修处理,将一个季度后的30号作为大型维修的时间,维修人员需要全面仔细的检查汽车的整个系统,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好针对性的维修处理[2]。

2.2 加强新技术研究

面对现阶段汽修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维修人员应学习新技术,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充实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技术,在汽车故障的维修中融入部分新技术,让故障维修更具科学性。例如,神经网络和扰动维修模式识别技术、专家系统知识数据库等,进而增加故障的维修功能和排除专家系统的功能,以保证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准确性。另外,企业在引入高端的维修管理技术的同时,还应让设备维修技术人员掌握新技术,学习新的维修技术和相应的信息系统操作,懂得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设备维修网络化,维修的机电一体化,从而让维修过程中设备质量的保障更上一层楼。

虽然现阶段在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中也有车辆的检测与维修专业,培养了大量车辆维修专业人才,但就目前国内的汽修行业发展来看,还是沿用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进行维修技术传授的方式,这正是当前汽车的整体机构单一的主要原因。传统维修技术中,汽车的维修故障只能依靠眼看、耳听、手摸,所以经验就显得非常关键。但现阶段已经是电控汽车的时代,车辆故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机械或电气系统。同时,在市面上出现的新车型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机修工和电工能够结合在一起,同时配合上液压技术,将三者相互融合,才能成为现代车辆维修一体化的专业人才。所以,在车辆的设备维修中,应注意机电一体化的操作[3]。

3 车辆机械设备管理

3.1 做好车辆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车辆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程度会受到车辆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意识的影响,但想要落实效果,就需要建立制度的支持。针对企业车辆设备众多的问题,需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车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以便提高车辆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并加强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确保每一辆车的机械设备都处于安全运行状态下。做好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检修与保养工作,尤其是车辆的方向、轮胎、刹车等重要部位,一定要做到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的严格检查,同时,各类型的机械和设备都应做到勤维修、勤保养,使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驾驶人员还应遵守车辆的操作规程,谨慎驾驶,确保没有任何的事故发生,同时强化安全操作规程和交通法规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当遇到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时,还需实施限速行驶。落实长途车辆和载人车辆的审核制度,做好严格的监管。冬季道路行驶时也需要做好控制与监测,及时清理道路中存在的障碍和影响,对于危险路段需要提前预防,做好相应的警示,确保车辆安全和驾驶人员具有过硬的素质,保证安全行驶[4]。

合理地运用GPS定位监测系统,强化车辆的动态运行安全管理和路线规划管理,强化驾驶人员的资质审核,严谨出现违规操作,杜绝酒后驾驶。同时,做好设备燃料和润滑油的控制,检查设备配件的质量,确保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车辆机械设备的运行标准,并且做好相应的核实登记,与计划工作指标相互对比,确保车辆管理能够持续的进行下去。

3.2 机构的改进

车辆的生产厂家还应在短时间内建立管理机构,同时,将该机构的工作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包括车辆设备的选型、设备的采购、设备的维修、车辆现场管理、设备报废、设备质量管理和档案管理。在建立机构后,还应针对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制度,同时制定负责人员,做好整个设备管理工作的统筹,指导设备管理人员日常的设备管理工作,纠正在日常工作中设备管理员不到位的地方,同时制定相应的检查工作,规避在各个管理维修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整个运行环节都能处于稳定的状态中。

4 结语

在现今社会中,车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至关重要。作为车辆运行的企业,应按照实际的设备运行状况,制定相应的车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注重车辆的日常维修,确保车辆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能够科学、规范、有效的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少石.机械设备管理及动态维修中的可靠性、维修性、经济性分析[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0,(4):68-72.

[2]沈席伟,韩学功.车辆设备管理要点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9):49-50.

[3]王淼.论有效加强车辆机械设备的管理[J].林业勘查设计,2015,(2):95-96.

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1 篇8

文件代号:BV/GL/-A-09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公司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市场运行机制,明确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供应、管理、使用三方的职责,降低材料消耗。通过评价、重新评价、选择合格的供方,以确保所采购的产品满足施工质量、安全及环保要求,并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供货方的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行为施加影响。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为完成施工生产而进行的材料采购、供应、管理的全过程。3.职责 3.2副总经理

3.2.1审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供方。审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采购计划。3.3物资部

3.3.1为本程序的主控部门,负责监视、测量本程序的实施。3.3.2负责评价、选择供货方;

3.3.3负责审核材料、构配件和设备采购计划。3.4项目部:

3.4.1负责对供货方的环境行为及职业健康安全行为施加影响,负责对供货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进行监控。

3.4.2负责汇总编制单位工程材料和周转材料需用计划,上报物资部,编制月度材料申请计划和周转材料需用计划。

3.4.3负责材料进场的验收、保管、标识、定额发放和剩余材料的回收清退。4.工作程序 4.1供方评价

4.1.1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评价 a.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分类

①主要材料:包括钢材、水泥、构配件、焊接材料、生物氧化环保设备等。②零星物资:五金件等。b.评价内容

①物资供方法人代表营业执照;

②产品许可证、检测报告、合格证;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文件代号:BV/GL/-A-09

③企业信誉、生产能力、供货能力、售后服务;

④优先选择获得质量体系认证证书的企业。c.评价方法

①由物资部对材料、构配件供方进行评价。

②对主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生物氧化环保设备,当供应商为厂家时评定厂家;当供应商为中间商时评定中间商和厂家。

③物资部在采购工作实施前,负责对物资供方进行初评。填写《供方评估表》,并向供方索取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合格证及荣誉证书等有关资料复印件。

④零星物质供方可不进行评价,直接采购。

⑤项目部在每年年底或合同期满对物资供方进行重新评价确认,评价内容包括:质量、价格、信誉等。通过重新评价,合格的供方进入下一年的物资供方名册,不合格的在名册中删除。4.2采购计划

4.2.1工程项目开工前,由项目部按照施工图编制单位工程材料和周转材料需用计划,经项目经理审核后,上报物资部审批。

4.2.2材料需用计划的内容包括:物资名称、类别、规格、型号、数量、价格、技术标准、供货时间、到货地点、违约责任、验收方法、结算方法等。4.2.3采购计划

a.项目部材料员会同技术负责人每月底编制《物资采购申请计划》一式三份,项目经理审批后,报物资部审核并备案,项目部保存两份做为验收控制依据。b.物资部材料员根据《物资采购申请计划》进行采购。4.3采购合同

4.3.1根据采购计划一次性采购物资金额在五千元及以上的主要建筑材料应依法签订采购合同。采购合同由物资部签认。采购合同的内容包括:物资名称、类别、规格、型号、数量、价格、技术标准、供货时间、到货地点、违约责任、验收方法、结算方法等。

4.3.2一次性采购金额在五千元以下的物资,可不签定采购合同,直接实施采购或利用电话采购。无采购合同的采购行为或电话采购行为,应由采购人员在《采购记录》上予以记录,并由物资部审定确认。4.4采购实施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文件代号:BV/GL/-A-09

物资采购实施:物资部材料员按采购计划《在合格供方名册》中实施采购。4.5材料、构配件的验收 4.5.1进货检验

4.5.1.1工程使用的所有物资在进场或入库时,各项目部质检员必须依据相应标准进行检验。检验采取观察外观质量、检查规格型号、计量和点验数量、测量和度量几何尺寸、审核质量证明文件等方法。工程用的主要设备、配件、半成品、钢材须由材料员组织技术、质检人员共同验证,填写《设备、材料检验记录》。4.5.1.2需复试的材料由材料人员填写《材料复试通知单》,交试验员取样。4.5.1.3 经检验不合格的物资,材料员应当场拒收,如无法马上退货,则必须对不合格物资进行单独存放和标识,做好记录,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4.5.1.4 供应到现场的物资必须附有材质证明文件(合格证),否则材料员应立即向供货厂商索要。

4.5.1.5 钢材、水泥、设备等重要物资的原始材质证明文件随物资到达现场时,材料员收集原始材质证明。

4.5.1.6 材料员将收到的材质证明文件中竣工资料需要的材质证明文件传递给资料员,资料员进行整理、保存。

4.5.1.7材料员必须及时提供采购物资的有效材质证明文件。在没有接到有效的材质证明文件前,材料员不得发放使用。

4.5.1.8对于采购合同中规定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的物资送达现场后,由收料单位材料员依据合同及“采购物资验证记录”中的要求予以验收。4.5.2材料复试

4.5.2.1试验员接到《材料复试通知单》后,按规定的必试项目与取样标准取样,并送委托试验室复试。

4.5.2.2试验员应及时通知材料员重新标识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有见证取样要求的按监理和建设单位要求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4.5.3重新检验

当物资贮存时间较长发现异常或贮存物资超过期限时,材料员应组织相关人员对该物资进行重新检验和验证。4.5.4未经验证物资的紧急放行

4.5.4.1如因施工急需来不及检验和试验,或检验和试验结果尚未确定合格的物《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文件代号:BV/GL/-A-09

资(必须可追回和更换而不影响结构和使用功能)投入使用时,由工程项目生产负责人提出《紧急放行物资申请表》,注明工程使用部位、放行原因、可靠的追回程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材料员在发料单“备注”栏中注明“紧急放行”字样。

4.5.4.2不能追回和更换或追回和更改影响结构和使用功能的物资,严禁紧急放行。

4.5.5采购物资的验证

4.5.5.1采购合同规定到供方货源地对采购物资验证时,由材料员对采购物资的外观质量、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型号等进行验证。必要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前往验证。并填制《物资验证记录表》(见附表),验证合格后方可供货。4.5.5.2采购合同规定顾客到供方货源地对采购物资验证时,由材料员陪同前往,按合同规定的验证方式实施验证,并填制《物资验证记录表》,验证合格后方可供货。4.6物资的搬运

4.6.1一般物资的搬运人员应按该类物资搬运和装卸要求进行。对易碎产品要做到轻拿轻放,防止剧烈震动和撞击,对有标志的物资要按标志方向搬运。4.6.2对大件物资或易燃、易爆、易损、有毒物资的搬运,要对搬运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搬运时要注意安全,特殊重要物资的搬运,要编制运输方案,选用适宜的搬运设备和工具,禁止野蛮装卸搬运。

4.6.3用机械搬运物资时,搬运人员应严格按设备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4.6.4搬运过程中搬运人员要注意保护产品的标识和检验标记。4.7物资的贮存 4.7.1物资的进场入库

a)物资进场入库项目部库管员应根据相关要求,安排露天堆放或入库贮存。材料员和库管员负责物资标识。

b)项目部库管员应根据物资特性提供安全适用的库房和贮存场所。根据物资的不同性能分门别类,按规格、型号分堆,分类堆放,保持整齐、清洁、美观。

c)所有进场入库物资应保证质量合格、数量准确、单据齐全、资料完整、包装符合要求,严格按照验收程序,项目部库管员及时办理进场入库验收手续。4.7.2物资的保管和保养

a)物资的保管和保养,要根据物资的性能和特点,实行科学的管理,设置《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文件代号:BV/GL/-A-09

相应的通风、防潮、控温、采光、清洁等设施。

b)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能,采取不同的保管条件,按出厂先后,先进先出。并根据实际需要,对贮存物资进行定期检验,定期倒库等措施,并作好《材料库存台帐》,发现问题,要及时反映,并提出相关建议。

c)项目部库管员按公司库房管理规定,定期进行盘点,做到账、物、卡三项相符。4.7.3物资的出库

a)库房保管员要认真核对品名、规格,避免误发、误用;并对领料人签字及有关审批手续详细核查后,方可发料。

b)对超出使用范围的材料及超限额使用的材料不得出库,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待领导审批后,方可发料。

4.7.4项目部库管员按进厂材料情况认真填写《材料库存台帐》。4.8物资标识的内容与方法 4.8.1追溯性标识的内容

工程物资及半成品标识的内容包括: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进货日期、生产日期、合格证号、批号、炉号等; 4.8.2状态标识内容 a合格; b不合格; c待检; d已验待定。4.8.3标识方法

a.对采购进场的钢筋、水泥、设备等采用标识牌进行部分内容的追溯性标识和状态标识;

b.对现场短期存放的材料、半成品及仓库内存放的物资采用标识卡进行追溯性标识和状态标识;

c.对易燃、易爆、有毒物资挂卡标识,并应设置隔离护栏和张挂“易燃品”、“易爆品”、“有毒品”等警示;

d.所有材料均在保管帐中对使用部位进行可追溯性标识。4.8.4标识的实施和管理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文件代号:BV/GL/-A-09

a.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应由项目部保管员进行帐目标识和标识卡、标识牌标识,做到帐、卡、物一致;

b.现场标识牌应清楚牢固地放置在应标识材料的最高点,竖直放置,如移动标识牌,移动后应及时放回原位,防止遗失;

c.工程物资状态标识由待验、已验待定转为合格、不合格时应及时更换状态标识。

4.9不合格工程物资的控制

4.9.1不合格工程物资:如不合格钢材、不合格水泥、不合格配件等。4.9.2项目部如发现进场物资为不合格品,应及时标识、隔离,做好记录;并按要求进行评审处置。4.9.3不合格物资的判断

所有进场物资必须进行检验或验证,并按相关标准取样检验,凡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质量标准的,均视为不合格工程物资。4.9.4不合格物资的标识

凡进场材料发现为不合格物资时,项目部材料员、质检员均应对不合格物资进行状态标识,必要时进行隔离,做好记录,填写不合格物资台帐。4.9.5不合格物资的评审

a.购入的不合格物资,价值在1000元以下时,由材料员提出评审要求,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共同参加评审,并填写《不合格材料评审处置记录》,项目经理审批,质检员进行验证;

b.购入的不合格物资价值达到1000元及以上时,由项目部材料员上报物资部组织评审,并填写《不合格材料评审处置报告》,经副总经理审批,由物资部进行验证。

4.9.6不合格物资的处置 a.降级使用或改做它用; b.拒收、报废。

4.9.7不合格的物资,原则上拒收,由原采购或供应部门退给材料供方;只有在确认对工程质量无影响时,方可降级使用或改做它用。

4.10对工程质量构成影响的构、配件及半成品,原则上做报废处理,应重新生产;只有经有关技术、质检人员验证,确认对本工程质量无影响时,方可让步接收。《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

文件代号:BV/GL/-A-09

4.11项目部出现的不合格工程材料,并建立《不合格信息台帐》,每月向物资部传递。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日常办公材料文档格式规范制度 篇9

为加强工作标准化管理,避免因为材料格式不规范而造成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上交材料的整洁和有效程度,特制定上交材料格式的统一标准,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页面设置

1.纸张为A4纸。

2.页边距:上、下2.54厘米;左、右3.17厘米。

二、标题

1.字体:主标题字体为宋体小二号,不加粗,如分多行,换行时要做到词义完整。

2.如有副标题,字体为宋体三号。

3.居中排布,排列对称,行距为固定值22磅,不加标点(活动名称加双引号、规则名称加书名号除外)

4.标题与正文之间相距一个三号回车键的距离。

三、正文格式

1.字体:材料正文字体为仿宋三号,首行缩进2字符(两个字),行距固定值22磅(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2.结构层次序数:

一级标题统一使用“

一、”格式,加粗且前不空格; 二级标题统一使用“1.”格式; 三级标题统一使用“(1)”格式; 二、三级标题前空2个字符(两个字),不加粗。3.文字材料内表格行距等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保证清晰、美观;表格内的文字统一用仿宋,字号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依据附录格式)

4.字符间距:标准。

二、近期工作安排:

二、××××××

三、××××××

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xxxx

医疗器械维修及现代化管理 篇10

1 医疗器械的维修

根据我国卫生部2005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医疗机构约30万家, 这其中医院约有不到两万家, 三级医院将近一千家三级甲等医院约600家。需要思考的是, 在这些医院医疗机构中, 又拥有多少医疗器械, 尤其是大型的医疗器械;这些医疗器械有多少是在被安全的使用, 有多少医疗器械由于维修保养不当, 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功能, 甚至对患者造成了伤害、威胁。

1.1 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医疗器械是判断一家医院医疗水平的一个基本条件, 医院设备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医院诊疗工作的质量, 有时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如果医疗器械经常损坏、完好率较低, 并且不能及时修护, 导致设备的精准度降低, 结果可信度差, 难以提供科学数据和论据, 这就会影响诊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医疗器械数量增加的同时, 与之相对的, 器械的维修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现阶段我国的医疗器械维修水平较低、维修技术手段落后、维修管理制度滞后, 必须建立专门的、有力的医疗器械维修队伍, 才能保证医院诊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1.2 医疗器械的维护检查

(1) 日常维护检查。首先是对医疗器械的日常检查, 这是一项基础性的维修维护工作, 可以及时有效地预防医疗故障和事故的发生。这种日常性地检查一般由器械的使用人员完成, 细致的日常维护检查, 对于保证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运作至关重要。

(2) 周期性检查。除了医疗器械使用人员进行的日常检查工作外, 还应由专门的维修人员进行对器械周期性的预防性维修维护检查。这能够减少设备的损耗, 消除潜在故障隐患, 保证器械正常工作甚至延长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2 医疗器械维修的现代化管理

医疗器械一般都是多学科技术的精密结合, 随着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的提高, 也给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还处于较为松散的水平, 没有专门的设备管理维护人员、部门或机构。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医疗器械的功能, 构建一个科学、现代化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模式是当务之急。

2.1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现状问题

(1) 维修水平较低。

医疗器械维修水平较低, 是当前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任务。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进步, 尽管当前的医院医疗器械都已经相当先进精密, 部分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状况有所改善, 但这与现代医疗器械的维修维护要求还差了很多, 维修工具、维护检查技术落后。同时, 在具体的维修过程中, 当前许多维修的流程不规范, 不协调, 使得整体的维修管理水平较低。

(2) 缺乏维修意识, 忽视维修管理。

缺乏维修意识, 忽视维修管理, 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医院并不愿意对维修医疗器械有更大的投入, 因为这种投入并不能获取经济收益, 甚至效果都是不明显的。但如果常用的医疗器械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和定期检修, 医疗工作人员忽视设备的管理维护, 那它的使用寿命将会大大缩短, 其工作发挥的作用也将大打折扣。

(3) 管理制度滞后。

目前, 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已经较为完善, 但是, 医院却通常不重视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 尤其是中小医院, 甚至没有专门的维修部门或人员。即使是大型医院, 也没有详细的维修工作管理制度, 维修人员的分工也不够明确。

2.2 医疗器械维修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维修管理方面的问题, 笔者提出以下几个解决对策。

(1) 完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

完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 对应加强维修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具体使得实施过程中, 首先要引入医疗器械维修人员的考核制度, 确保维修机构的生源和质量, 充分调动维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做好维修人员的分工;另外, 也要确保设备原厂的售后服务, 因为原厂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更高、对器械的了解更甚。

(2) 建立现代化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建立现代化的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维修管理制度中, 应包括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责任制、维修人员责任制、设施设备管理、故障维修管理、维修人员考核培训、维修经费保障等, 充分发挥维修管理机构的功能, 提高器械维修质量, 降低成本。

(3) 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 技术人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 医院亟需具有敬业精神、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 不断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维修管理的质量。

总之, 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优化医疗器械维修, 并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相关人员还要不断的创新, 不断的更新管理理念, 从而真正提高医疗器械维修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谢松城, 徐伟伟.医疗设备管理与技术规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2]李永亮.医疗器械的使用维修和检修工作[J].实用医技, 2001 (8) .

[3]阐凤田.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 2004 (2) .

[4]刘军, 于欣堂, 赵卫涛, 等.医院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经验谈[J].医疗设备信息, 2006.

[5]张阳, 刘春华, 郎朗.浅谈医疗仪器设备的维修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 2008 (3) .

[6]刘文, 李敏燕.浅谈医疗设备维修管理[J].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2007 (4) .

[7]丁烨, 王振维.医疗设备的维修现状及方式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 2008 (3) .

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11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汉中市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安全工作的通知》及各种有关安全的文件精神,本学期我园坚持安全管理为重点,履行园长、教职工“一岗双责”,确保园内安全稳定,幼儿园健康发展,先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园所场所及设施情况:

我园全体教职工于2012年8月26日对全园所有园所、场所及各种设施进行了详细的排查。如校舍、围墙、地面楼道、大型玩具、教具、卫生间、教室门窗、桌子、凳子、黑板、饮水机、电视机、DVD、寝室的床铺、被褥、电子琴、消毒柜、消毒灯、灭火器、幼儿食堂、电路水路等等都逐一排查,发现有安全隐患的,立即请专业师傅进行了维修,保证在新的学年有一个安全、良好、健康的环境。

二、安全责任及安全管理制度情况:

我园成立了安全小组,由园长任组长,进一步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小组的工作职责,完善了安全工作管理网络,有目的的修改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工作责任。

三、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

我园从8月26日开始对全园教职工进行了集中学习和培训安全教育知识。安全教育知识课有计划、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案、有考核。每班每周至少开两节安全教育知识课,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演

练。

四、饮食卫生安全情况:

幼儿食堂要严格执行伙房工作制度和膳食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健康证齐全,食堂环境卫生达标,原材料采购索证,食品留样制度规范。加强了饮水管理,幼儿饮水用桶装纯净水,严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五、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每学期我园根据不同季节的传染病流行特点,对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了部署,对园内每天清扫、消毒两次,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制度和应急预案。并发给《告知幼儿家长书》,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讲,让家长和幼儿园共育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和自我防范意识。

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情况:

由于暑期改造园舍八间,时间紧,厨房在下周加装纱门和纱窗。二楼楼梯口加装护栏。

王家岭幼儿园

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12

幼教中心办公室是一个综合管理部门,是中心的中枢和窗口。办公室不仅是协助中心领导组织协调、处理中心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中心工作运转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综合部门,那么怎样才能管理好人民中心办公室呢?使中心办公室在中心工作中发挥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这几年管理经验,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加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首先,人民中心办公室每一项工作都带一定的政治性。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政治上要过得硬,要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和中心党组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和中心党组的权威性;确保政令畅通;把讲政治,强化政治素质作为自身的第一素质。其次,人民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定要业务精湛。人民中心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参谋和助手,在行动上要先人一步,涉及重大难题及早解决;在措施上胜人一筹。要想领导之所想,急领导之所急。领导想到的要想到;领导没有想到的,要主动替领导想到。办文办事的能力做到提笔能写,开口能讲,有事能办。要把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写作水平作为增强业务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提高理论政策及写作水平必须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下功夫,在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上下功夫。通过学习理论,增强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牢固树立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思想,增强总结、归纳、提炼的能力,增强出政策、出思路、出精品的能力。

二、建章立制,以制度约束、管理人

在中心改革不断深化,各项工作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按照中心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才能确保办公室的各项工作能够忙而不乱、运转有序、效果明显。落实责任制,是保证中心办公室各项工作落实的关键。办公室的各项工作都要建立和健全必要的责任制。缺乏制度作保证,就不能确保布置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要强调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建立并严格目标责任制,要通过完善必要的机制,促使人人动脑筋、出智慧、想办法,形成人人有任务、有责任,有压力、有动力,确保领导部署和安排的各项工作,都能逐一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发挥办公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处于承上启下枢纽环节的办公室,是上传下达的桥梁、协调左右的杠杆,是为领导决策和实施决策服务的综合部门,工作牵涉各个部门,各项工作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办公室人员必须具备团结协作的理念,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办公室分管领导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识大体、顾大局。如果分管领导在工作方法上轻重不分,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自把关,不轻易下放权力,不注意发挥大家的作用,习惯于独来独往、包办代替。这样做剥夺了办公室其它人员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其难以提高工作能力;也挫伤了办公室其它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认为领导不信任自己,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因此,办公室领导既要善于决策,更要善于用人,做到放权不包揽、支持不甩手。充分发挥办公室成员的优势和挖掘他们的潜力,在把握好大政方针和勇于提起责任的同时,凝聚力量,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四、通过“人格魅力”进行管理

一个人要想让别人尊敬他,信服他,应该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我们社会是一个很讲究上行下效的社会,其领导学识、品行、作风、气度等,对一个部门的工作、风气和干部队伍的导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领导要在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带头遵守制度、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以优良的作风引导人,以优秀的品质影响人,这样才能有正面的示范效应,才能营造一个人人想干事、能干事、能成事的工作环境,才能克服离心力、增强向心力、提高战斗力,从而带出一个团结协作的队伍。“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这是办公室分管领导的人格魅力精髓,只有淡泊名利、勇挑重担、甘于奉献,才能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可。

我会说,以我本性而言,我肯定不会选择到办公室,尤其是办公室主任角色.因为那一角色有时真的不是人能干的。也许有人说,你小子有多大能耐,干出了多大的成绩,开口尽说些大话。能形成当前工作如此良好的工作局面,对我来说也颇感意外.但深入分析自己潜意识下采取的工作方式和措施,我认为这一结果也在情理之中.我想用我的秃笔,粗略的描述一下某些本人已经在实践的并取得成效的工作理念,希望与同行探讨,也供后进参考。

一、关于角色的定位.

俗话说"不在其政,不谋其位".没有当上办公室主任前,我从来没有想到当好这一角色是如此之难.当我担任办公室主任角色时,在本组织内中层干部中我的年龄最小,资历最嫩(我能担任这一职务的原因下回说),周围尽是持怀疑的眼光.如何服众,是我的当务之急.

我深入地剖析自己的优势与弱势,疏理单位内部的人脉关系,分门别类,定位自己的角色.针对领导层,确定为"服务型和参谋型"角色,力求做到:领导还没有想到的,我已想到;领导已想到的,我已在做;领导给任务时,我已做好或正在做.针对中层干部,确定为"服务型和监督型"角色,力求成为其它部门开展工作的后勤部,指挥部和决策部.现在回想起来,参谋角色真不容易当。作为参谋者,其思维层次必须等同于或高于服务对象,不然,这一角色不可能发挥出什么作用。当时也没有象现在这样系统地思考这些问题,许多时候都是凭着直觉行事。但内心深处还是放着一根标尺,那就是把自己当成主任来思考一切问题、谋划一切工作。当把自己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与主任岗位要求一比较,我才发现自己的薄弱之处。总的来说,存在着管理知识极为缺乏、行业发展趋势掌握得不深、单位内部情况了解得不够全面等问题。问题找着了,努力方向也就明确了。之后,在工作之余,我刻苦钻研管理学、经济学及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广泛地与干部职工进行接触沟通,使自己对领导的处事、用人等管理方式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更为准确地把握住,并全面地掌握了单位内部的基本情况。每次与领导探讨问题,我都能准确而迅速地把握住他的本意,并及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

如何取得广大中层的认同,对我来说是个考验。我认为,在政府机关单位,中层干部的作用远远大于副职领导的作用。没有这些副职领导,机关的工作效率肯定还要高。我把这些中层划分为三类,一是朋友型,平时关系本来就较好,这类占小部分;二是普通型,平时关系一般的,这类占大部分;三是反对型,内心对我有排拆的,这类人较少。对这三类处理原则是依靠朋友类,争取普通型,缓解反对型。相处的载体就是有关业务工作。有人会说我在拉帮结派,其实也没有那么回事。工作中,我围绕全局大的活动或重点工作,向领导借势、借权、造势,充分发挥办公室的龙头作用,整合有关部门的力量,来共同推进工作。就个人来说,我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和服务观念,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做好工作为最终目标。认真的工作作风和无私的工作原则,逐步得到了广大中层的认可。

二、关于与领导相处问题

古人云:物以类聚(或志同道合).对此我的理解是,产生"聚"或"合"的原因在于他们具有相同的价值观.与领导相处的道理也相同.这是能否与领导得以友好持续相处的基本条件.有人也许会说,这样做不就是要对领导阿谀奉承嘛,那我告诉你,如想有所发展,你别无选择.

与领导相处久了,关系好了,这时大多数人与领导说话就随便起来了.我认为这是很危险的事,一不小心,你就会在领导心中造成不良印象.我始终认为,领导就领导,不可能彻底成为朋友.与领导之间的关系,要始终保持一小段距离,维持适合的度为好.

领导不可能喜欢身边的人都是应声虫,有时当他的观点或工作措施不是很合理或适当时,我们也不应完全抛弃原则来迎合领导,不然,又会显得你毫无主见.这时自己的观点必须亮明,但领导执意那样,你只能照办.

我认为,在现有体制下,要做一个优秀的办公室人员,除了上续的“奴性”特质外,还应具备“无我”品质。作为辅助性质的办公室人,既是前锋人员,又是幕后人员。怎么理解?就是事事要了解在前,思考在前,当工作做好了,功劳当然是领导的,这是领导英明决策的结果。与领导争功,这是办公室人的大忌。能否耐得清贫和寂寞,对办公室人员来说是一个考验。我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多年,由于个性的保守及办公室部门的性质,我的工作能力等情况并不被大多数人所了解。这也是我当上办公室主任职位而让大部分人跌破眼镜的根本原因。

三、走出迷茫---(与“招笑民”等朋友共勉)

工作与生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这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处事方式仍有相同之处。生活中许多人都曾有这样的经历,当出现大雾天气,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如蜗牛行走;当走到陌生的环境中做客时,我们总是自觉地做到慬言慬行。为何会如此?因为大雾迷住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对前进的方向难以作出明确判断;因为朋友陌生,我们对其的性格、爱好、处事方式无法准确把握。情况不明,必然找不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势必难以采取有针对性地措施。

工作中也是如此。作为办公室工作者,如果不具备深厚地行业理论知识,不能全面了解本部门的基本情况,很难相信他能有效地服务全局;如果不能对本部门大部分工作人员的秉性有深入地了解,很难相信他能有效调和与其它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融入工作大环境。当我走进办公室之后,我总是不断在内心扪问自己,按目前的工作状态,六年后我的学识会提高吗?我的工作能力会提升吗?认准目标,紧抓不舍。我始终坚信,只要付出了,总会有回报。如何安内与攘外的问题,说回来就是如何处理领导、办公室内部、普通同事等三个层面的人际关系问题。对此,我在上面也谈了不少自己的原则性见解,但是许多朋友看来还是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呵呵。为了使大家能更明确地理解我的观点,我准备先回答几位朋友的问题,再从中稍加分析,这样效果可能会好点。

锦上那个添花 朋友 “冲动之下给市上一把手领导打了电话,表达了愿望,不但没调出去,反而让局长知道了~`不知该如何是好。如何应付未来?”

首先,不得不佩服你的勇气。呵呵。再者,建议你今后做事要沉着冷静、谋定而动。第三,不必要对外界或领导的看法过于看重,在他们眼中,你只不过是不成熟的孩子,也只是增加了大家饭后的谈资而已。最后,我想,如果你没有特殊的背景关系,“如何应付未来?”解决方案也就三个。一是进一步处理好与本单位主要领导的关系,努力成为领导的贴心人,通过身边的领导带动自己走出一条路子。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积聚力量,等待机会(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等途径)跳出本部门。三是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力求成这一行的专家,扩大在内外部的影响力,其它单位必会向你抛出橄榄枝。

方案二我想没有再解释的必要了。方案三由于我自身有先例在,所以觉得是有可行性的,关键还是要耐得得枯燥与寂寞,有恒心。对方案一的认识我想重点说一下。

我认为,领导选择办公室主任必有其原则条件。选择资历老的,必是看重他在内外部门的协调能力;选择资历嫩的,必是看重他在工作上的执行力和培养上的可塑性。作为年轻人,如何被领导赏识,除了自身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外,还需要一点技巧的。

社会上都说:朝中无人难当官。此话很有道理,但也并非绝对正确。为官者,他们心中都有给自己备条后路的潜意识,都想培养出自己的门生弟子,以备后用。当没有嫡亲或庶亲可培养时,就会寻求其他的可造之才。社会上有嫡亲或庶亲当官的人毕竟只占少数,这也是为何还有如此多的人没有什么特殊关系也能上去的原因。作为办公室工作者,就成了近水楼台。

要想领导赏识你、认定你,也并不容易的事。因为影响一个人的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不管如何,在领导有着正常思维的情况下(特殊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除外),我想做到以下几点,领导对你的看法应该会有所改观。

一是要有稳重地处事风格。领导最忌下属做事不稳当。我的性格是保守与开朗兼具,行事保守,与人相处开朗。我这人最喜欢与女孩一起玩,呵呵,在单位中与几位女孩关系很好,在办公室搂搂抱抱也是常事。后来,但为了适应环境,为了适应领导的风格,我收敛了。在工作时间内,我绝不与女孩子说过分的话,做过分的事,与一般同事交往,也平和、沉稳以待。要理性对待,不能随性而为,这是基本要求。

二是要有反应敏捷的脑子。要留心领导的处理风格,要留意他的话外涵义。这很重要。但这也是最难做到,最难用言语表达出来。领导可能有时会突然问你个问题,如果你应答得当,必会令他对你刮目相看。反之则不然。我记得有次领导突然问题我,张五倒底是谁?我内心忖道:张五不是某科室副科长嘛,你怎么会不认识?我就随口照此回答,结果领导默然不语。与领导分别后,走在路上想了一想,不对呀,领导绝不会明知故问,他应该问的是张五倒底有什么背景关系。后来,我通过其它场合随意地自然地说出了这个最终答案。呵呵。

三是看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是一种个人能力,要培养这种能力,我看只有通过学习这一途径来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了。

原材料及维修配件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13

关键词:设备管理,评价,平衡计分卡 (BSC)

一、欧洲维修组织国家联盟 (EFN M S)

在最近几届的欧洲维修组织国家联盟 (以下简称欧维联) 会议上, 对维修管理和评价标准的讨论十分活跃, 说明欧洲国家开始普遍重视设备管理和维修评价标准的思考和建立工作。为了进一步协调工作, 在欧维联的部署组织下, 把对设备管理和维修服务的评价标准列为服务评价的专门领域展开研究, 成立了由100多家公司参与的7个专题工作小组, 开始编制欧洲维修评价基准 (Bench Marking, BM) , 通过三次较大型的研讨会议, 逐步形成了PrEN15341维修基准的标准文件。该文件提供了三个模板, 即制药行业基准、食品行业基准和混合基准。基准文件中给出了欧洲设备管理评价指标 (EUROMAINTENANCE) 和目标值 (基准) , 见表1。

表1中所列指标已涵盖了设备综合绩效指标、设备维护策略与结构绩效指标、维修组织绩效指标和维修技术绩效指标等, 其中除设备重置成本 (不同于资产折旧的概念, 指当前时间该设备资产的购置价值) 不同于我国企业管理习惯需要修正外, 其它多数指标属于设备管理和维修的敏感指标, 可以直接借鉴采用。

但需要说明的是, 尽管上述指标基准值在不同的行业模板中有所不同, 但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 由于行业的差别, 以及管理指标分布存在着最优区间, 上述基准值只能用于参考而不宜直接采用。

二、西班牙维修组织

西班牙设备管理协会对维修组织和设备管理的评价工作基本上按照平衡计分卡 (BSC) 的思路展开。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 Card) 源自于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Kaplan与诺朗顿研究院 (Nolan Norton Institute) 的执行长David Norton于20世纪90年代所从事的“未来组织绩效衡量方法”研究计划。由一组四项观点组成的绩效指标架构来评价组织的绩效。此四项指标分别是财务 (Financial) 、顾客 (Customer) 、企业内部流程 (Internal Business Processes) 、学习与成长 (Learningand Growth) 。按照这个思路, 西班牙对维修组织的评价分为以下部分。

(1) 经济性指标 (包括设备的可利用率、维修费用比等) 。

(2) 客户满意指标 (包括维修团队的响应时间、维修工作质量、设备维修策略制订、设备停机对HSE的影响等) 。

(3) 内部过程指标 (包括状态监测应用水平、设备可靠性管理、设备维修成本控制、预防维修开展情况、外部维修资源的利用情况、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维修计划的准确性、备件库存管理等) 。

(4) 学习和成长指标 (包括组织机构状况、维修人员的资格认证与培训、维修团队的动机管理与人文环境营造等) 。

从上述介绍可以得出西班牙借助BSC对维修组织评价侧重以下几方面。

(1) 财务方面———不断提高利用率水平, 优化成本组成。

(2) 顾客方面——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水平。

(3) 内部过程方面———通过计划与时间表监控来管理预防维修执行能力。

(4) 学习成长方面———通过培训来提高技能水平。

总之, 通过平衡计分卡 (BSC) 评价维修组织达成以下目的:阐明和传递策略、任务;将策略目标和任务指标联系起来;支持企业战略的中长期计划;量化企业长期规划的结果;优化为达到目标所提供的必要资源;改进反馈和持续的战略更新。

三、瑞士ABB公司

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ABB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13.5万名员工, 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 其对设备管理和维修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上主要侧重于以下指标。

设备利用率指标 (Availability) 、设备综合效率 (OEE) 、维修成本 (Maintenance cost/unit) 、预防维修率 (Preventive Maintenance, %) 、完成的预防维修比率 (Completed PM, %) 、紧急纠正性维修 (Urgent maintenance work) 、客户满意度 (Customer satisfaction) 、维修人员培训天数 (Trainingdays) 、员工多技能状况 (Employeesurvey) 。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 其评价指标设计也基本涵盖了设备综合绩效指标、设备维护策略与结构绩效指标、维修组织绩效指标和维修技术绩效指标等。

四、对我国企业建立评价体系的启示

(1) 改变以往重实物形态、轻价值形态评价, 重数量、轻质量的片面评价方式, 尽量减少用片面性的指标 (如目前还在普遍采用的设备完好率等) 进行评价, 改用综合、全面性的指标来评价。

(2) 避免应用同一指标族的大量指标进行评价, 否则不但没有提高评价质量, 却增加了评价成本。

(3) 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就是寻求最佳平衡点。可以对多指标进行加权综合评判, 按照相互矛盾指标的重要度加权, 评价其综合指标值。也可以寻求相互矛盾指标各自的最佳点来评价。不推荐像欧维联维修标准中给出的基准值方式, 因为有的指标并不是简单的越高越好或者越低越好, 而是存在一个最佳点, 如果能够找到适应该行业的最佳点, 则可以通过实际值和这个最佳值的距离来评价该指标的水平。

(4) 对于设备管理和维修服务, 既要评价过程, 又要评价结果。用过程来引导结果, 过程优预示未来结果发展趋势的进步, 结果优显示了已经取得的成就, 反映了设备运行实际状况, 这对于评价都很重要。

五、目前国内设备管理评价开展情况

2005年,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全面生产维护委员会推出国内设备管理综合评价的第一个标准体系文件《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要求》, 为国内企业设备管理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标准中将设备管理体系的评价定义为六值逻辑, 即建立由零阶到五阶的评价体系。零阶代表未通过入阶评价。一阶为最初级, 五阶为最高级。评价的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和族群, 分别为组织结构健全性指标、管理流程规范性指标、员工士气和素养水平指标、生产 (办公) 现场状况指标、信息与知识资产管理指标以及设备管理经济指标等。

2006年8月,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全面生产维护委员会第一次组织专家团队, 用TnPM五阶六维评价体系对中国最大的汽车铝轮毂生产企业———秦皇岛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进行评价。TnPM的评价不仅给出企业的水平阶数, 还提供几十项详细的诊断改善报告, 给出整改的项目和方法。截至2008年12月, 已有中石化广州分公司、齐鲁公司烯烃厂、建峰化肥股份、南京地铁等十几家公司和事业部通过了入阶评价。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发育生物学教学与研究下一篇:大三学年毕业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