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坏人小学生作文(精选11篇)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经历过一次,好险啊!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像往常一样,唱着小曲快乐的往家走,在车上突然有人在拍我,我一会回头。看见了一位陌生人,我起先以为他认错了人,他是一位衣带整齐的先生,就放松了警惕,可后来他说是我爸的同事,这时我有些半信半疑,的确我爸爸确实很忙,但从来没有叫人来接我,这时我又想起报纸上几则骗走小孩的故事,我的心像有一只兔子在活蹦乱跳,我感觉到我的腿在发抖但是我还是冷静了下来。我问他:“我爸是司机,他今天出车了吗?”
他说:“对对对,你爸是司机,他今天有事,所以让我来接你”。我心想:“小样的,我爸不是司机,你是坏人。”我下了车,对他说:“我去买包烟。”他自以为是地说:“好,快点。”我快速向四周遥望,突然看见一个肌肉发达的男人,我计上心来,向肌肉发达的男人跑去,并喊了一声‘爸爸’,那人脸上慌了,说:“我有事先走了”说着,就向后面跑去,一眨眼,不见了踪影。
1、仇视亲情。
“在感情上, 不可太在乎亲情, 因为, 往往你最亲近的人反而就是你的敌人, 他埋伏在你的身边, 趁你不备, 捅你一刀, 要时刻戒备, 不然最后受伤的是你自己” (《情感与认知》) 。“我不愿看到一家人团团圆圆, 更不愿看到一家人有说有笑的场面” (《父女之间》) 。“世情薄, 亲情更薄。我总算领悟到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亲情》) 。亲情是世间至美的东西, 是温馨的港湾, 是身心休闲的摇篮。可是, 在我们部分高中生心中, 亲情是芒刺, 是针毡, 是痛苦。他们或抨击, 或字里行间流露出仇视的情感。
2、仇视社会。
“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里, 尔虞我诈无处不在, 感情不要随便相信, 它只会使你走下坡路, 走向悬崖” (《感情掩盖错误》) 。“在这个鱼龙混杂的社会里, 是真是假, 孰对孰错, 谁是真情谁是假意, 真叫人难以捉摸, 更使我难以相信任何人” (《真情假意》) 。“生活越来越精彩, 然假冒伪劣商品五花八门, 一不小心就会受骗。纷繁复杂的人际中,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比比皆是, 一不小心就会上当” (《小心被骗》)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她充满了友爱、关怀。虽然她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主流是好的, 这犹如太阳和太阳黑子一样。可是我们的学生一叶障目, 仿佛整个社会一片黑暗, 愤世嫉俗, 扫荡一切。有一个考生题目就是《祭高考》, 开笔就说:“我下笔就放弃了高考, 但我要揭露这个社会……”其仇视社会的程度不言而喻。
3、情感世俗。
“敬爱的考官们, 尊敬的阅卷老师, 也许你是风华正茂的倜傥青年, 也许你是白发苍苍的学者, 也许您初出茅庐, 也许您老练持重, 你们都是优秀的, 但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作为一个孩子, 一个考生, 一个在考场挥汗如雨的我, 还望你们手下留情。祝您们心情愉快, 在武汉阅卷的日子天天开心!” (《子不教父之过, 子之才亲之功》) 。此段文字内容与作文要求相距甚远, 但考生仍不厌其烦的加以叙述, 其用心十分良苦, 考生的情感世界笼罩着浓浓的世俗情味。
4、情感畸形。
“初三那年, 我没日没夜的读、背, 我好孤独, 很想找个人说话, 讲讲自己的压力和苦闷。就在那段时间, 我收到了她的信, 看看她娟娟的字体, 柔柔的语言, 想想她娇美的脸庞, 婀娜的身姿, 我回了信, 约她在校门湖边的柳树下促膝谈心, 尽管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但我不后悔。就这样, 不到一星期, 我们就变得如胶似漆, 心乱了, 整天胡思乱想, 她还把我介绍给她的朋友认识, 然后经常在一起玩, 我妈给的那一点生活费不出几天就整完了, 这不算什么, 反而感到欣慰, 因为我们出入的成双成对, 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 我那不太大的学校一下子竟有十几对了” (《别让感情蒙蔽了双眼》) 。高中生所处年龄情感萌动是正常的, 但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 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情感的关系, 不能正确认识爱情, 有的陷入连自己也说不清的情感中不能自拔, 更有甚者把这幼稚的情感当作在同学面前炫耀的资本, 把情感的基础建立在挥霍父母劳动所得之上, 以此为荣, 引为骄傲。
5、情感冷漠。
“我为什么要去相信一个陌生人?我不了解他, 他不了解我, 我们没有必要去相信对我们有戒心的人, 没有必要去相信一个陌生人, 去冒这样的风险, 是陌生人就没有理由去相信” (《感情与理智》) 。“无论凡夫俗子还是奇人雅士, 成就盖世伟业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只能相信自己” (《事物感情论》) 。“感情不要随便相信, 更不要用感情的眼光来判断, 那样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损失和错误” (《不要相信情感的眼睛》)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年代, 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千万不要轻信他人” (《莫以亲疏明事理》) 考生情感世界充满戒备, 面对生活, 面对情感, 面对周围发生的一切, 内心只有“我”在, 缺乏关爱, 缺乏同情。
造成学生情感怪异扭曲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学校教育留下了情感伤痕。
近年来, 素质教育自上而下抓得轰轰烈烈, 有的地区、学校形成了区域优势和办学特色。然而, 形式上搞素质教育, 沉下心来只抓应试素质提高的学校不在少数, 且大有越演越烈之势, 已波及到不同层次的学段, 甚至幼儿园。笔者作过了解与调查, 启蒙学段有练习有考试有分数;小学学段有不同层次的班级 (英语特长班、数奥班等) , 有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 有分数排位;初中更是大张旗鼓旗帜鲜明抓应试能力培养, 抓分数的提升;高中因面临升学压力不断营造氛围和采取不同的措施让学生埋头勤学苦练, 为应试能力的提高而战。为此, 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对学习的感受不是快乐, 而是痛苦。加之求学征途中长期排名次的刺激, 以分数论英雄、论成败观念的灌输, 办重点班、奥赛班以及正取生与“三限生”招收区别等方面的不公平都给很多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 他们的苦闷、烦恼、彷徨既不能得到缓解, 又无处倾诉, 于是便四处寻找情感的慰藉, 他们或谈情说爱, 游戏情感, 或把郁闷的情感发泄于社会, 有的干脆把这一切都归结于高考。所突破口, 树立开放的教育观念, 积极引导启迪学生, 在为学生走向未来、开拓未来搭建厚实基础平台的同时,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为学生踏入社会, 报效祖国奠定基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要教育学生以健康的、理性的心态去看待自然、社会和家庭的一些现象, 万不可以偏概全, 因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同时, 要引领学生以健康的、理性的心态去认知周围的人、发生的事以及涌动的情感。从而指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体验生活深入而不矫情, 追求形式创新而不造作, 行文与情意相连而不相违, 展示情感动人而不虚假, 凸现思维深度而不停留于浅表。
2、家庭教育留下了情感伤痕。
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尊重知识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望子成龙, 望女成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共同愿望, 期望孩子考上大学, 考上名牌大学更是他们朝思梦想的目标。因此, 不少家庭不是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培养其习惯、兴趣和爱好, 而是违背规律揠苗助长, 提前启动了学前教育, 提前灌输了一些偏颇的观点。小孩一旦上学便十分看中分数, 分数满意父母便大奖特奖, 其得意不言而喻, 倘若考试分数不能如愿, 轻则指责谩骂, 重则拳脚相加。开始, 他们为了给父母有一个满意的分数, 苦读奋斗, 挑灯夜战, 当最终不能得到父母认可的时候, 他们便对父母不理解。说实话, 学生在校承受着升学的压力, 面对着学习上的困难, 心底埋藏着遭遇挫折和失败的痛苦, 他们把家当作身心疲惫后休闲的寓所, 当作身心疗养准备再战的驿站, 然而现实往往与他们渴求的向背。长此以往, 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了对立, 他们倍感家庭的冷漠, 倍感亲情的冷酷。有的家庭因是单亲, 情感基础不健全, 孩子与父或母相依为命, 父或母对孩子期望值高要求严, 指望孩子出人头地扬眉门庭, 给自己争光。所以他们含辛茹苦, 忍受着情感折磨的苦痛, 规享成功的喜悦, 但难以接受孩子失败的现实。生活在这样家庭的孩子若遇挫折便顿感孤独无助。有的是重组家庭, 孩子们经历了家庭破裂的不幸之后, 对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 产生了怀疑, 很多孩子性格怪异偏执, 倘若情感交流不和谐、不融洽, 便与继父或是继母形成对抗, 一旦在外受屈或是考试不顺, 便觉眼前一片仇恨, 看不到一点未来的光明。有的是留守孩子, 寄宿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那里, 呵护溺爱有余, 心理关爱不足, 在叔叔伯伯等家里尽管有疼爱但缺少细腻的关心, 在学校虽有老师和同学们的爱护与关怀, 但每到放假看到同学们相拥着父母有说有笑步出校门的时候, 渴望亲情的酸楚袭上心头。尤其是考试失败或遇到困难挫折, 他们更是渴望得到父母的佑护, 渴望依偎于家庭的摇篮中, 然而眼前只有分数、残缺、重组和留守的家庭现实, 于是他们感到绝望, 以致仇视亲情。所以, 父母应创造宽松和谐温馨健全的家庭教育空间, 树立要成材先成人, 要成材先健全心理的家庭教育理念, 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你可以这么做:
A.当你转身注意他时,他不自然地回避你;
B.当你继续前进时,他跟着前进;
C.你走过马路那边,他跟着过;
D.你再走回马路这边,他仍然跟着。
——如果符合以上几条,说明你已经被跟踪了。注意:做以上动作时,要尽量自然,以免引起坏人的警觉。
这时,你该怎样做呢?
(1)不能惊慌失措,要镇静。
(2)迅速观察环境,看清道路情况——哪儿畅通,哪儿不通;哪儿人多,哪儿是单位和住宅。
(3)想办法甩开坏人。你可以迅速跑开,但必须向附近的单位跑,或向有行人、有人群的地方跑。如果是夜晚,就要往灯光明亮的地方跑。
(4)如果实在来不及跑开,或前路不通,你可以迅速观察周围的,情况,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物品作为武器,或有利自己的位置站定,与坏人正面相视,厉声喝问对方,用自己的正气压住对方,争取时间想其他办法逃脱。最直接的方法是立即大声呼喊,引来附近的人。为了自身的安全,同学们要注意:
(1)平日里穿着打扮要落落大方,放学或外出时尽可能结伴而行,减少独自行走机会。
(2)不在行人稀少或照明差的地方行走、游玩。如果时间晚了,可以通知家人来接。
少时,我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生存法则,并将它侍奉为真理。因为这是真实存在的社会风气,只是它隐藏得很好,我们很难发现。于是乎,我从垫底的忧等生一下跃入排名前十的优等生,并且乐此不疲地不择手段地用尽招术只为到达金字塔顶端。残酷的`是,你只能靠排挤别人来获得更高的地位,不然则是又一次的一落千丈与从头再来。这个游戏,少时的我玩得乐不可支,有谁能说我是个坏人?说到底,这就是人性。
现在,我更多的表情是微笑,那个“别人犯我一寸,我必还他一尺”的时代过去了,我学会了宽容。别人犯我一寸时,我会让他臣服于我,广阔我的人脉。奇怪的是,我的成绩没有掉下去!又有谁能说广结人脉的我是个好人?其实,这也是人性。
那个下午,放学路上,无意间的一个回头把我给吓坏了。我发现一对铜铃般大的眼睛正盯着我不放,细看,那对大眼还衬着满脸横肉,乱蓬蓬的头发,正凶神恶煞地紧跟在我后头,还时不时地东看看西瞧瞧。我的第六感觉告诉自己:我遇到坏人了!
“这附近没有熟人,我又孤身一人,坏的是,这个点家人都在上班,要是他跟踪我,等我到家门口,把门打开,然后夺门而入……”天啊!我不敢再往下想了,脚步声越来越大,我寻思着怎么办。
为了验证这个人的危险性,我故意向前跑几步,然后装作鞋带松了,蹲下身来,又迅速向后瞅,“铜铃眼”脚步果然加快了,见我突如其来的动作,他也故意左看看右瞧瞧,行为更加可疑了!怎么办?我心里七上八下的,小心脏快要跳到嗓子眼了。
我努力深呼吸让自己镇定下来,想好办法。突然,我以电掣雷驰的速度向前方的活动场所冲去,密集的人群早已把我淹没。我再回头“铜铃眼”早已被我甩掉,恐怕他现在还没反应过来:他是怎样把我跟丢的。好久,我才从人群中偷偷溜出来,谨慎地朝四周望望,确认安全后才走回家。
1 金庸电视剧经典“坏人”形象概述
与电影相比,金庸小说更适合用电视剧的形式来诠释。这主要是由于电视剧的容量和长度都适合金庸小说原著的篇幅,而电视艺术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品质也更符合金庸小说的特质。
金庸武侠小说比起他人的作品来说,更独到之处,便是他对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都煞费苦心,尤其是对“坏人”的塑造。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坏人”让人产生的不单单是痛恨、厌恶这些情绪,而是又爱又恨,是更为复杂的感情,绝不是单一的感情色彩词可以概括的。他笔下的“坏人”不是绝对的坏人,用“亦正亦邪”更为贴切。所谓“坏人”,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他不可能在所有人眼中都是坏的,他在某些人眼中罪恶滔天,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却可能是一个好人;也可能在大多数人眼中他都是大大的好人,实际上却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坏人。我们只能通过作者塑造人物时的感情倾向,来判定他究竟想把他塑造成好人,还是一开始就把他定位为“坏人”形象。金庸的影视作品,虽然以金庸原著为基础,但没有、也不可能有哪一部作品是完全忠实于原著的。每一部作品,总会基于这样或那样的立场,在不同程度、不同方面改编原著。王晶版《雪山飞狐》就对原著中一些形象比较单一的人物进行了改编,他为反面人物田归农加入了更多感情戏。他对苗人凤之妻南兰不再是虚情假意,他或许对其他来说是卑鄙可恨的大恶人。但对于爱人南兰来说,不仅没有伤害过她,还对她很好。在南兰眼里他又是一个好人。唐人公司拍摄的电视剧版《射雕英雄传》对反派欧阳克的形象也进行了大量改编,使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受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原著中,他是欧阳锋的私生子,为欧阳锋宠爱,翩翩公子,姬妾成群,喜欢到处寻花问柳,因为有西毒庇护,所以放肆地胡作非为,他偏爱黄蓉。因此,自己种下苦果,弄致双腿残疾,死于杨康的铁枪之下。唐人版中,欧阳克身为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西毒欧阳峰的私生子,他非常渴望得到父亲的承认,但是欧阳锋一心沉迷在武学世界中,难得表露父子真情。欧阳克非常羡慕杨康,因为他有两个爹疼,而自己的亲爹却因为专心武学,从不理会自己的感情。”而最大的改编还在于该版欧阳克不再爱黄蓉,而爱上穆念慈,且对她情根深种。这里的欧阳克风华绝代,风流却不下流。他身世凄惨,渴望父爱,对念慈有情有义却落得孤寂而死。这样一个反派人物深深博得了观众的理解和同情,甚至在反派人物的改编上,该版欧阳克的经典大有超越杨康之势,甚至有网友称“08版欧阳克让人眼前一亮,克死,射雕止。”
2 成功案例——“无辜”的卖国贼杨康
“她既喜欢了杨叔叔,杨叔叔便有千般不是,她也要欢喜到底”。这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黄蓉的二女儿——“小东邪”郭襄听母亲讲诉杨过的父母杨康和穆念慈的往事时所发表的见解。黄蓉说杨康作恶多端,而穆念慈始终对他一往情深,生下杨过,最后伤心而死,说穆念慈是“误用了真情,落得这般下场”。原著中金庸给杨康的定位就是郭靖的反衬,性格亦正亦邪的,形象不大鲜明,笔墨又不太多,塑造的有些单薄。但是,金庸先生也没有打算把杨康写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反派。这点从他在几十年前删改旧版射雕把杨康在感情上的污点改成现在的优点就可以看出了。
杨康的矛盾性格和矛盾的生活经历,只要稍加点缀,这个人物就可以闪耀出与众不同的光芒。但当时,金庸先生的写作手法还没有后期作品的醇熟,所以原书一不注意就牺牲掉了杨康这个可以大书特书的人物形象,书中对这个人物的内心刻画也相对较少,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丰满这个人物。可以说,这个人物的塑造不算成功,但也因此这种简单的人物形象历来都会被影视编剧拿来加以发挥。经过改编各色杨康被搬上了电视荧屏。1983年,由香港无线拍摄的《射雕英雄传》中,苗侨伟饰演的攻于心计又潇洒多情的杨康给人印象深刻,可以说如果没有83版中的苗版杨康,就不会有后人对杨康的关注。
可以从金庸的15部小说中看出,作者对人格人性的重视程度在逐渐增加,以至于大到超过侠义理想的概念。因此,在83版电视剧对《射雕英雄传》的改编过程中,编剧充分贯彻了这一的理念,对于那些传统的反面人物,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多了一些同情的理解。这便是塑造反派角色成功的最大理念。
3 金庸剧“坏人”形象改编技巧
金庸同一部作品有很多改编的版本搬上荧屏,每个版本都有自己成就的某个经典人物。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技巧。
第一,人物的外形形象需要尽量的美化。
就90年代而言,演员龚慈恩大概是第一个成功的。此版将《雪山飞狐》中面黄肌瘦的程灵素演成了美女,相当于抹消了金迷心中的最后一点瑕疵,想不成功也难。同理,坏人形象的塑造,多在人物外形上下功夫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技巧。
第二,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必须忠实于原著中的人物性格,观众才会买账。
比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他生性单纯刚直,重孝义、勤奋、爱国,就不能把他改编成大奸大恶之人。“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个形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不管这种理解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对人物基本性格的认识却足相通的。由此我们说,影视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必须围绕着原著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改编过程中影视可视性的诉求必须以原著中的人物性格为出发点,否则就不是改编而是原创了,就是打着原著的旗号,实际则是完全另创的作品,就像王家卫作品《东邪西毒》、刘镇伟执导喜剧电影《东成西就》等。
第三,从人物性格元素出发去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这是为武侠剧塑造经典人物形象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武侠人物塑造,是需要很深厚的功底的,不然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就会很单薄,不能引起观众的注意。编剧要充分了解观众的心理,而且非常尊重人物性格的内在合理性。对待一个人物形象,不是“希望”他成为什么人,而是顺其自然,让人物性格自由发展,塑造出坏人形象的特殊魅力。
第四、感情戏的注入,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等。
如唐人版《射雕英雄传》中杨康形象的塑造,由于以往苗版杨康已经通过改编爱情戏将人物定位为“最痴情的小王爷”,所以08版唐人公司在塑造杨康时就通过改编他和郭靖的兄弟情,增加兄弟情义的戏份来凸显反派人物的独特魅力。
第五,通过增加戏份,也是增加电视剧的篇幅来展开人物性格,武侠小说更适合电视剧而不是电影来塑造,这也与篇幅有关。
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艺术感染力强烈,但形式大于内容,看完全剧未找到一个经典的人物,该剧对周芷若单薄形象的塑造更是遭到很多金迷的反对。因此,主张通过更多情节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通过一定的事件来展示人物性格变化的过程。
第六,可以在人物经历上加入一些离奇的元素,将出奇的遭遇作为人物塑造与剧情发展的促进因素。
这是金庸武侠作品之中一个较为突出的特点,主要是应用在英雄式主角人物身上,坏人的塑造当然也需要这样的技巧。
第七,把人物推进困境。
塑造和揭示人物的最大秘诀是不断地把人物逼入绝境,只有困境中的人物才是“有戏”的,才会在克服困境的冲突中完成自身形象的塑造。这一方法既可应用在电视剧中也可以用在小说中,之所以论述这一方法,是因为它在金庸成功的电视剧中应用比较广。L·稿尔曼说:“人物性格只有在人物发现自己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是处在一种不得不做出断然决策的局面中时才‘特别鲜明’。你越是加强人物所面对的困境,把他逼入几乎无法脱身的绝路,就越有利于你塑造的人物。”从电视剧塑造的周芷若、杨康等经典反派人物都可以看出,遭遇“困境”导致性格大变,是最终逼他们一条路走到黑的关键。
4 结语
影视编剧们改编塑造了成千上万个人物形象。单纯就观众非常熟悉的坏人就还有很多,如西毒欧阳锋、赤练仙子李莫愁等,限于篇幅不一一分析。总的来说,不管“好人”还是“坏人”的塑造,影视改编都以吸引眼球、观众买账为主,如果平平淡淡的原封照搬书本,虽说做到了尊重,却难以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成就不了经典。
参考文献
[1]陈墨.金庸武侠小说赏析[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
[2]陈佐才.金庸笔下的心灵与情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廖可斌编.金庸小说论争集[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4]孔庆东.金庸评传[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些担心和困惑!这里先普及一下心理学常识,宝宝的内向或者外向,是天生的气质类型,不是由父母的养育方式塑造出来的。父母能做的,不过是因材施教,让外向的孩子不至于过于胆大,无视危险;让内向的孩子足够安心,可以放心跟人接触。
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内向敏感的话,不一定是妈妈教养方式有差错,可能宝宝就是需要用这种方式来探索世界的。所有让孩子感到恐惧的人,在孩子的意识里都是“坏人”,“坏人”从哪里来?又该如何清除孩子心中的“坏人”呢?
3岁恐惧VS噩梦
发展心理学研究大概能让妈妈们更放心些:如果你家宝宝做噩梦,那不单单是看了动画片和听到入室抢劫案的原因。而是他们又长大了一些,大脑又生长和发育了,他们已经踏上了一个人生新台阶。
3~5岁的孩子,常会突然出现一些莫名的烦恼和恐惧,心理学将其称为“幻想烦恼”。这是因为,宝宝们的想象力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开始在自己的想象中冒险。好奇心涉及到方方面面,他们会将各种模糊的认识和自己联系起来,想知道这些事情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于是,所有的孩子在3~5岁间,都开始做一些稀奇古怪又不那么愉快的梦。你家宝宝的噩梦,就是白天的现实元素和想象力的混合作品。大妖怪和坏人把自己带走,是3岁宝宝们最正常的梦。
再怎么爱护和体贴孩子的父母,都无可避免地发现,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孩子都会做一些噩梦——它们就像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恐惧”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孩子产生恐惧感,这常常给父母带来压力,担心自己教养不当,没有保护好孩子,甚至担心是不是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孩子心灵压力。很多父母接受的资讯是,如果对待孩子的方法不当,孩子就会产生恐惧感。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有的孩子都会体验到恐惧,因为世界上充满了他们不理解的东西。连我们成人都如此。无论妈妈如何想要保护孩子,如何精心抚养,他们都会认识到自己有脆弱的部分,并感到不安和担心。这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他们一定会跟自己的害怕和恐惧相遇,而且学习用自己的办法去战胜它。
父母先要处理自己的不安
与其说父母要如何对待孩子,不如说父母该如何对待自己!孩子的内心安全感,跟父母相关。父母内心的不安全和焦虑,会被孩子接收到。当你被入室抢劫案弄得心神不宁的时候,你很难说服孩子不要害怕。孩子听到的常常是父母内心的声音,而不是你说出口的那些话——特别是在你的说法和想法不那么一致的时候。你的内心,才是你孩子的家园!
可以让宝宝知道世界上真的有坏人,但不要因此而让孩子吓坏,变得紧张不安和恐惧,确实是父母的一个功课。
撑控权其实是在父母自己身上。如果你对世界有信任,不是过度警惕、内心惶惶,你的孩子就会对世界和人有信任;如果你对美好关系有向往,孩子就会有向往。孩子总是本能地观察着父母,模仿着父母。他们的个性、品质、信念和处事的能力,都是这样学来的。你学会了的东西,才能教给孩子。
安慰和保证
父母的任务,并不是要粉饰太平,假装一切很美好,避免让孩子看到世界的不安全和危险,免得他们受惊吓——如果用这样的办法养育孩子,暗示出你内心有很多不安,还需要学习和成长。
学会面对恐惧和战胜恐惧,是人生重要的一课。帮助孩子的办法,不是轻忽或者否认危险,而是让他们掌握有益的方法,去对付和战胜恐惧。
当然,如果孩子果真被惊吓了,你需要对他表示安慰和安抚,避免让孩子认为他们处于危险的境地,得出一些使他自己心烦意乱的结论。而且,你要非常坚定地给他保证,在实际生活中,你不会让任何事情发生在他身上。
教给孩子自我保护术
父母有保护孩子的责任,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存有风险,让他们有安全意识,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本领,这非常重要。一岁以后就要对宝宝进行安全教育了,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危险,怎么避开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可从以下几点做起,把这些内容当成教育的重点,一定要让孩子学会。
防止意外教育
要告诉孩子,什么东西是会给他带来伤害的,包括危险物品,还有登高爬低的习惯等。但同时,对孩子不出格的探索行为要加以鼓励,注意不要扼杀了孩子探索的热情。
在室外活动时,要让孩子知道躲避汽车等,比如不要在马路上玩,不要在横穿马路时猛跑,尤其要告诉他车来后躲避的方式。父母特别要记住:当汽车过来时,不要只想着急忙抱起孩子,而最好是牵着孩子的手,避到近侧的路边,让孩子能亲身体验到“怎么办”。
防止走失教育
在孩子刚学会说话时,就要让他记住爸爸妈妈的姓名、自己的名字。
再大一点,记住家庭地址。
更大一点,就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电话号码和单位。一般说来,3岁左右的孩子已完全可记住上述内容。并教会孩子打110、120求救电话。
当孩子在室外玩时,家长应在边上看护,并告诉孩子不能跟不认识的人走;不能吃不认识的人给的东西;即使是认识的人,也不要跟他离开。
告诉孩子,如果和爸爸妈妈走散,待在原地不动是最好的,不要到处乱走去寻找爸妈。如果他能留在最后一次看到父母的地方不动,爸妈会很容易回到那里找到他。虽然心里会害怕,但不要哭,要尽量保持冷静,这时也可以向在周围穿着制服巡视的警察和保安求助。
你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学会这些安全常识,有了这些本领,孩子内心就才会感到有能力和真正安心,不害怕坏人!
等写完作业,洗嗽完毕,就已经是21:30分了,津津不放心地看看门窗关好了没有。等她确认,门窗都关好了,才去睡觉。半夜里,津津迷迷糊糊地听到了客厅窸窣的声音,难道说曹操曹操就到?
向左转:明哲保身
客厅的声音在黑夜里显得格外刺耳,偶尔有翻抽屉的声音,偶尔有轻微的走动的声音,津津竖起耳朵仔细听,她最终得出了结论,家里真的来小偷了!怎么办?津津听到了自己“咚咚”的心跳声,感觉心都快跳出来了!
不久,津津听到了卧房门锁转动的声音,她躲在被子里直发抖,心想:如果她假装熟睡的话,小偷的目标是财物,应该不会对他人身攻击,先保护自己吧!
津津听到了小偷轻轻的脚步声,接着又是翻抽屉的声音,津津非常紧张,在被子里紧紧地捂住自己的嘴巴,生怕自己弄出声音来。
不久,脚步声远去,房子里又安静下来,小偷总算走了,看着乱糟糟的房子,津津感觉全身都要瘫痪了……
向右转:智斗小偷
客厅的声音在黑夜里显得格外刺耳,偶尔有翻抽屉的声音,偶尔有轻微的走动的声音,津津仔细听,她最终得出了结论,家里真的来小偷了!怎么办?津津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快!
很快,津津就镇定了下来,她看了一下时间,是晚上12点,津津首先将手机调成无声,给爸爸、邻居王叔叔、李阿姨发出了“99999”的暗号短信,收到爸爸的回信后,她模仿才睡醒的声音说:“妈妈,我要小便!”这时,外面的响声嘎然而止,她知道现在小偷正在静观其变。接着她穿着拖鞋故意走出成人沉重的脚步声,“啪”的一声把卧房的灯打开,乘机把她的卧室门朝里锁上。然后又是拿便盆的声音,她开始小便,后又是放便盆等一系列的声音。又是沉重的脚步声,接着熄灯了。
她坐在床上静听其变,没有想到十几分钟后又响起了非常轻微的响声,看来这个小偷还不死心呀!小偷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这时候她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干脆稳住他,等爸爸他们回来将小偷抓住。她把手机开成铃声播放一段铃声,然后停止铃声。外面小偷的行动又停止了,过了几分钟后,铃声再一次响起,她用似睡似醒的很小的声音说:“喂,您是谁?姨妈呀,我妈妈今天身体不舒服,在睡觉呢!我明儿一早告诉妈妈。嗯,好的,姨妈再见!”
大概过了几分钟后,客厅的声音又开始响起了,小偷还没有走!但是津津一点都不担心,因为爸爸给他发了信息,他已经到了楼底下了!
听到了开门的声音,还有一声声“不许动”后,爸爸喊津津开卧室的门,津津走出客厅的时候,小偷已经被几位邻居和警察叔叔抓走了!
老师的话:
向右转里的津津既勇敢,又机智,不仅敢于同坏人做斗争,而且善于同坏人做斗争,身处险境,镇静自若,既保护了自己和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机智地稳住了盗贼,最终在爸爸、警察、邻居的帮助下抓住了盗贼。说她“敢于”,是勇敢,有胆量,见义勇为。说她“善于”,是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歹徒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坏人抓获。
据《半岛都市报》消息, 大学毕业的小蔡怎么也没想到, 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阶段, 竟然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 直接被公司淘汰掉。原来, 在这份400字的简历里, 小蔡竟然写了24个错别字, 这成了公司人事主管PASS掉她的重要理由。对于此事, 小蔡懊恼不已:“我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写出这么多错别字。”区区400字的简历, 怎么就写了24个错别字呢?这确实让人想不通, 也难怪遭到众多网友的挖苦和嘲笑。小蔡至今仍“不知道怎么写出这么多错别字”, 说明她并不是偶然失误, 而是长期“积非成是”以至于习惯成自然。发生在小蔡身上的事的确让人惊讶, 但切不可只当笑话看。如今, 提笔忘字的可不是个别人, 错别字连篇也绝非个别现象———央视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 场外有100个成年人与场内学生同步书写, 结果显示, “袒露”的书写正确率为13%, “揣摩”为19%, “戮力同心”仅为1%……要知道, 报名参加场外书写的成年人, 大多算是“文化人”, 至少是对汉字书写感兴趣的人, 连他们的书写正确率都低到这种程度, 更何况一般民众的普遍书写水平。虽然现在大多数人借助电脑“码字”, 但汉字书写的重要性是一个无需论证的问题。汉语是我们的母语,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 没有什么比让中国学生学好、用好自己的母语更重要。可在目前的中小学教育中, 语文课似乎还没有英语课受重视, 而到了大学阶段, 绝大多数专业已经没有语文课, 似乎学生们已经学好了汉语, 似乎越是母语越不需要进一步学习。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小蔡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年轻人自然是埋头与手机缠绵,老年人闭目养神的多,孩子们呢?孩子们,没有机会发呆,没有机会欣赏窗外的风景,没有机会看车厢里的人间百态,没有机会呱噪,因为妈妈们通常会抓住一切机会教孩子认散落在大街上的字??
今天遇上的这对母女,多好!她们在做游戏,“剪子包袱锤”的游戏。但不知为啥,玩着玩着,妈妈明显让着女儿,让女儿连连获胜。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果然,在孩子情绪高涨之后,妈妈通过出得慢、反悔等手段,让女儿惨败。
沮丧至极,女儿说不玩了。妈妈狡黠地一笑,神秘地说:“好吧,妈妈现在告诉你,我马上要出的是‘剪子’,你想要赢我,该出什么呢?”女儿立马出了“锤”。哈,赢了赢了,孩子开心地拍起手来。
“看着啊,妈妈要出‘包袱’了,做好准备!”
不仅上一次和这一次,接下来的好几次,每当妈妈要出拳的时候,总是要给女儿“预报”一下。
这,这是嘛意思?作为“观众”的我迷惑了。不,全车人都迷惑了,大家像看戏一样看着这对母女。这更加激发了母亲的“表演热情”。
妈妈又给女儿预报她马上要出“锤”,女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摊开包袱”等着妈妈惨败。可是,可是,妈妈出的却是——“剪子”!
很显然,孩子被骗了,被戏弄的感觉真不好!何况前面有那么多煽情的铺垫。妈妈立马抓紧时间教育女儿:“你傻呀你,你5岁了吧?不是3岁小孩了吧?还那么容易受骗?你以为妈妈说要怎样,就一定怎样?我告诉你啊,你不能死心眼地相信别人说的所有的话。妈妈呢,今天仅仅是通过这个游戏给你一个教训!记住了吧?”
OMG!我差点晕过去。这样教育孩子合适吗?NO,NO,我竟然看到好多“观众”频频点头,向这位妈妈投去赞许的目光??
这位妈妈特别得意,又开始玩游戏,寻常输输赢赢了几次,又如法炮制之前的桥段,大反转坑了女儿好几回,直到孩子气急败坏、哇哇大哭,连声质问:“妈妈以后说什么话我也不能信了吗?所有人的话我都不信啊?”
我差不多要双手合十,祈祷这位妈妈至少能给孩子解释那么一两句,没想到,她只是颇为“语重心长”地跟女儿说:“我这个人一贯不爱讲大道理,今天的游戏已经教会你一切。”
一小撮儿乘客兼看客们又开始频频点头??
“这个世界上坏人很多”,这是很多家长的逻辑,公交车上的小女孩只有5岁,5岁的孩子对世界没有自己的认识,父母告诉她世界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她整天觉得自己生活在“坏人的世界”中,充满不安全感的她会快乐吗?
当然,家长更不应该扮演“坏人”戏弄孩子。爸爸妈妈绝不等同于“社会上的人”,哪怕外面的世界再险恶,即便孩子在外面被人坑、蒙、拐、骗、偷,如果爸爸妈妈的怀抱温暖,孩子坚信世界上所有的人不爱TA,爸爸妈妈也会给TA爱,孩子才有力量抗争外人对自己的伤害,伤口才有愈合的能力。
我小时候会玩一些好坏大战的游戏,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牛仔和印第安人。在我们那个时候,坏人当然就是印第安人,他们不但看起来很坏,还无恶不作。好人就是牛仔,他们行得正坐得直,负责看管牛群,住在草原上或其他什么地方的幽静小屋里。
长大了,我才知道儿时游戏中的好人并非真的那么好,知道他们原来都在骗那些印第安人,尽其所能地掠夺人家的财物,尤其是土地。我也知道住在美国大西部的印第安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坏,他们跟白人一样很爱他们的妻儿,跟白人一样不想惹是生非,他们只想在草原上或在山上的老家安居乐业。
谁是坏人?
所谓的好与坏,随着不同的境况和时代,或成立或瓦解。
根据动物行为学家劳伦兹的观察,象征和平的鸽子其实会将同类活活凌虐致死而毫不手软。还有在现代西方社会中被当成宠物的猫,中世纪的人会郑重其事地为它举行审判,然后送上火刑台烧死;猫在佛教中甚至与蛇有关,是罪恶的象征,佛教徒并且宣称猫是惟一在佛死去之后未曾感到伤心难过的动物。为我们制造了不少欢笑的山羊,也曾经被视为“魔鬼的动物”。
红尘里谁是坏人?人人皆是。
谁没有过做恶的幻想?谁不曾想象过让那些令自己痛苦、叫自己生不如死的人永远从世界上消失?大家都认识一两个这样的人:他们平常是和蔼可亲的好丈夫好爸爸,一旦出去和朋友喝了酒,回来路上握着方向盘时,就会变身为不折不扣的坏蛋,口出秽言,粗暴易怒。
一名巴黎中学生的告白或许能说明人为什么要变坏:要人家尊敬你,不当你是“老古板 ”,那你非得坏坏的不可。如果想加入什么小团体,千万不能露出一副很好惹的样子,而是要让人家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不然就玩完了。
进一步说,如果可以(或有能力)做坏人,为什么大家要当好人呢?有时候我们甚至还会对坏人产生认同心理。因为坏人会做出一些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凡意图皆意志也。人跟动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后者仅有欲望。如果我们把意图考虑进来,那么某种我“不得不”去行使的坏,就不是真的坏。事实上,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坏事就不坏了,无论是对别人坏还是对自己坏。
1939年 2月 2日,法国人民在几乎是哀恸的情绪下,接获了安纳多勒 ·戴卜勒的死讯。他是法国的资深刽子手,享年 76岁。这个至少砍过四百颗人头的老人,在当年的新闻媒体笔下,有着一种亲和力十足的形象,于是我们才知道这位死刑执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原来是那么平易近人:
他每天早上都会带他的小狗去散步,下午则常去看赛马,会让隔壁的咖啡馆把餐前酒送到家里,他喜欢玩扑克牌,培育稀有玫瑰,醉心于陶艺……日子过得就像一个守时的公务员、一个“好爸爸”……
刽子手是坏人吗?他的心地是坏的吗?戴卜勒的心肠很软,随时乐于助人,总是扶弱济贫;报道中甚至赞扬他对断头台的诸项改良,也捕捉到了他私生活里的不幸遭遇……
刽子手取人性命,乃是以国家之名。这个职务从司法部的一项特别预算里支薪,和普通雇员没两样。但刽子手毕竟是耻辱的化身,所以我们必须将刽子手看成是坏人,如果他在行刑的时候还因此获得快感,那更是坏上加坏。当然,大家也不要忘了这其中最坏的大坏蛋还是“国家”;死刑这件坏事是国家在主导,也是国家让它合法化的。更不要忘了刽子手在执行职务的时候,还有一个帮凶——断头台。
八类坏相
要充分认识坏人,要了解坏人想什么,首先得认识到有几类坏的众生相。
偶发性坏
在一时情绪激动下做出的偶发性的坏,基本上不像那种有预谋、算计过而且一再重复的坏来得严重。偶发性坏人平日也许都是“好好先生”,然而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由于强烈的情绪(通常是怒火攻心)或有意或无心地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坏人。
愚蠢的坏
人类行为的动机,有时就只是单纯为了满足某种游戏的需要。然而游戏不见得总是温和平顺的,它可能有着毁灭的性格,坏游戏也是有的。更有甚者,有些人似乎以伤害他人为己任,这些人自称做恶让他们感到愉悦,让他们有一种被解放的快感。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即其通过攻击冲动的表达,似乎可以获得某种解放。
利他式坏
有人坏是为了对方好——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譬如,大人打小孩,是为了孩子将来不要学坏,他们觉得要对下一代“严格”才能“锻炼”其性格。对他们来说,这几乎已成了某种道德责任、日行一善,因而深信自己的行为绝对是出于好意。最擅长这种利他式坏人演出的就是全天下的父母了。问题是受害人从来就没有被说服过;大部分的小孩还是比较喜欢不要挨打挨骂。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事实上这种利他式坏人做恶的目的就只是满足一己的施虐需要。尤其当对方尚未成年,对他坏有可能会让他也去对别人坏。
消极式坏
路见不平,不会拔刀相助的人,也算坏人吗?如果我们把侵犯他人的某某看成是在对整个社会下战书,那么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那些面对坏事噤若寒蝉,亦不加以阻挠者,其罪过和做坏事的坏人一样大。
大部分的人不愿见义勇为,或见人遇害而不救,理由有好几种:不想树敌,怕遭到孤立(特别是那些本来很受欢迎的人),或是害怕自己成为坏人的下一个目标。倒是我们有可能为了让某个小圈子接纳自己,而非常积极地干坏事,从而成为坏人的同路人。
预防式坏
有时候我们为了保护自己,防患于未然,于是在恐惧心理的促使下先下手为强,自己先开始当起坏人来。这种坏是为了让对方失去对我们的杀伤力,预防可能遭到的损失。譬如,有个妻子得知丈夫打算离开她与更年轻的新欢在一起,她忍无可忍,便到处散播那个外遇女人的不实谣言。
虐待型坏
小学生和初中生都是这种恶行的个中高手,对他们而言还不如说是一种游戏。
撒旦型坏
若论穷凶极恶者,人莫不以魔鬼为甚。魔鬼的特征非常容易辨认,他有着丑陋的容貌,头上长着恐怖的尖角……所幸的是,魔鬼并不存在!大家都知道这是大人捏造出来吓小孩的。不过似乎全部的坏都体现在这样一个角色上,他不但到处害人,还会唆使那些跟他一样心怀不轨的人做坏事。
不快乐的坏
坏者必然不幸。这种类型的坏人或是有外表上的困扰,或是有过一些悲惨的遭遇,我们在年轻一辈身上常看到他们的影子。于是这个处于尴尬期的不幸者,就会开始把气出在别人身上。此一类型的坏人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有自卑情结,难以在社会上和他人建立关系。
还有其他类型的坏人吗?当然了,比如因为嫉妒而做坏事的坏人,这种人一见别人的境遇(成就、薪水、职位等方面)比自己好,就会觉得不公平——更何况这种不公有时是于法不合的。接着还有一种存在于两个对立群体之间的“斗争式的坏”,如女性对男性,年轻人对年长人,甚至黑人对白人,残障者对“好手好脚”的人。我们还漏掉那种因为想要显得出众而坏的人,他们最常寻思的就是如何“一言命中”,像尼采说的,“坏人看起来比较有灵性”……
坏的共同特征
至此,应该要再度提醒大家,是否企图为恶,在判定坏与不坏时非常重要。蓄意和对动机的完全意识是坏人形成的最重要元素。
做坏事的机制
任何事都可以成为让人使坏的理由。那么,人为什么会做坏事?
从坏念头开始
如果我们会去做坏事,当然就是因为心中有恶意,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下面就让我们针对各项刺激反应,分析其中的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上的决定因素。
会做坏事,一定有个动机,来证明自己坏得有理。譬如,一个小孩因为人家把他的玩具拿开而大发雷霆,对母亲恶言相向。大家都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反应,即使没有人赞同他的行为。事实上,我们每次在解释为什么要做坏事的时候,理由听起来真的都不太充分,难以令人心服口服。
所以我们在检查做恶的动机时,不应该只看其心理层面,还要考虑整个周遭环境在坏的表达以及演进方式上可能发生的影响力。心理作用的力量再大,其中还是会充满各式各样、偶发性的社会关系。
做坏事的理由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很难理出一个头绪来。坏行为的产生,是一大群因素同心协力的结果:有人会强调坏行为是由攻击本能所构成的“人性”导致,即必须不断斗争才能在世上获得一席之地和支配权;有人则是将有利于令歹念化为真实行动的社会、文化和(尤其是)宗教等因素摆在最前头。诚如米切利希所言:“所有这些观点,无一不在促使我们将人类行为视为外界刺激与身体刺激两者间不断互相调整的结果。”
坏念头如何化为坏行为?
坏人通常一开始是受到某种本身无法掌控的情况刺激,因而启动了做恶的心理程序。刺激会先引起初步情感,如仇恨或复仇怒火,甚至大开杀戒或毁灭一切的欲望,于是萌生了做坏事的念头。强烈的第一波情感接着引发了过渡情感,像是生气或愤怒,它们将转化为坏事完成后的情感——快感、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坏行为的内部基础即由上述情感组合而成,而其一贯的思考主轴在于令他人臣服——甚至消失。
当然,受到刺激之后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因人因时而异。每个人对伤害的敏感度都不一样。上面这幅图描述的就是坏人做坏事的心理过程。
恨可以让人做出很多坏事。
嫉妒心也是很多坏事情的先导。嫉妒是一种“让人退避三舍的缺点”,属于“劣等情感”之一。这种情感一发不可收拾,会让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卢梭说:“没有哪个富人的继承人——通常是他的子女——不贪财,不暗自希望他早日归天;没有哪艘在海上出事的船,不曾让某几个批发商暗自欢呼;没有哪个债务人不希望看到保存着他所有借据的屋子遭金融危机的肆虐;没有哪一国的人民看到邻国有难而不笑逐颜开。”就这样,我们总是能在同类的苦难中看见自己的利益。
恐惧亦能引起恶端。有时候,人在极端恐惧的情况下会做出攻击的行为,那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无力抵御周遭的世界。
病痛。疾病缠身的人,脾气可能都不太好。
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对反应式坏的机制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一开始,发生了一种情境,干扰到某个原本相安无事的关系,譬如老公外遇,夫妻因此失和,或失恋,又或者一段我们以为固若磐石的友谊的决裂。于是受害人内心感到一股无法遏制的妒意(起点),继而因妒而生出愤怒这样伴随着惩罚或复仇意念的过渡情感(终点)。过渡情感是一种很强烈的情绪(或苦痛),最终令人做出从只是说话比较大声直到货真价实的“处死”都有可能的坏事。
坏的原因
外在世界愈是残暴和扰攘不安,我们就越容易感到焦虑,越可能对别人做出一些能暂时减缓焦虑的坏事,而焦虑是机体面对危险时的正常反应。
贫穷主要的意思是填不饱肚子,而饿着肚子的人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确的选择。譬如,小时候的简爱就说她无法想象那些穷人要怎么做善事,所以穷人不是因为穷到要造反而变坏人,就是为了报复那些他每天皆深受其害的冒犯。
拥挤也可能引起凶恶的行为。就连动物,一旦群体的密度升高,即使只是轻微的,也会导致病理性的攻击行为增加,此即动物行为学家所称的集体效应。像人类这么迷恋所有权的动物,难怪很多争执会随着空间的分配问题而起。我们可以说,人类的凶恶行为的数量和人口密度是成正比的,而我们只能在保持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忍受他人,生存空间的概念就是由此而来的。
无聊,原来也是会让人堕落的。一名士兵表示,当年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壕中的鼠患已经严重到无论如何都非灭鼠不可的地步。于是就在两次突袭的中间,当战壕突然变得悄然无声的时候,有人逮来一只老鼠,把它的肛门挖掉。那只老鼠顿时抓狂起来,开始很激烈地攻击其他鼠辈,通常直到置对方于死地方才罢休。那些无时无刻不处于恐惧状态的士兵,竟然在观鼠相残中获得很大的乐趣。
得不到爱或缺乏关心的后果也相当严重。如果小孩在一岁以前得不到充分的爱,他一切的社会反应就会很快地退化,并丧失沟通能力。再大一些,如果仍无人给予关爱和鼓励,他将在失落感中把全人类都恨进去,然后变成一个坏人。
性压抑是做坏事的另一种理由。很多攻击和退化行为都是由性压抑引起的;它似乎能让凶恶的能量倍增,重新赋予本能中那些最古老的元素以力量。从这个观点来看,一些封闭的机构,如监狱,都很容易让人做出非常凶恶的行为。
情感失调也可能导致坏的行为。譬如,九岁小男孩很受不了他的小妹妹,对她很是嫉妒,觉得她要来跟他分享妈妈的爱。于是他不停地说小妹妹的坏话,找她麻烦。
集体为恶
大家都知道集体效应的威力,会让个人的身心状态都产生改变。我们甚至可以这么假设:人越不落单其所作所为就越坏。事实上,当我们身处人群之中时,由于模仿作用,会身不由己地跟着坏。比如体育场上的足球流氓。■
[编辑方轶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