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2025-0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篇1

所谓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指的是一国银行所从事的金融活动超越了国界,由地区性的活动向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市场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银行的业务活动开始与其他银行的业务交叉互补,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资源在全世界分配,以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具体说,商业银行国际化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1、市场的国际化。主要指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融合,资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循环和实现优化配置。

2、业务的国际化。指银行的业务由单纯的国内转向国际,国际业务占到总业务比重的一定规模,其海外资产和营业收入成为该银行体系总资产和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3、机构的国际化。指各银行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处,形成一个在统一的决策体系下进行的经营、各实体间通过股权或其他形式紧密相连的网络。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实证分析:

根据邓宁理论,企业之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同时拥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种优势共同作用,驱使企业走向海外,并以此而获得更多的利益。

(一)、我国商业银行所有权优势分析: 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制度的完善给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后盾支持。

2.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性优势的进一步拓展,是加快银行业务经营国际化进程的基础。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加快步伐,我国银行业携手走向世界也不是遥远的事了。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化优势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地位,决定其内部化优势较强,实现经营国际化目标明确。《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后,我国商业银行以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为目标,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独立从事经营管理的地位。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区位优势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誉,决定其区位优势较明显,实现经营国际化待遇优越。改革开放十余年来,我国已逐步放开对外国银行进入的限制,外资银行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按照国际对等原则,凡是进入我国的外国银行,其宗主国也应允许我国银行进入其国内,并给予至少等同于他们的银行在我国获得的优惠待遇。目前进入我国设立银行机构的国家主要有日本、美国、法国、英国和港澳地区等,它们一般都是金融自由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而且还有一个或几个大的国际金融中心,这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都是直接区位优势。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各种金融管制、限制都会放松,并直至取消,这虽然使商业银行的间接区位优势缩小,但却提高了我国的经济金融开放程度,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誉,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国际化。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对策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所有权方面:

1、变革产权制度:经济进步的取得来自于找到一个更好的行动组合或一个更好的协调机制即产权制度。

2、改革经营机制:主要是建立利益分配机制和人才创造机制。

3、推动并购重组;积极推动商业

银行通过并购重组,培育国际化的大银行,在巩固和发展国内银行业务市场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银行业竞争,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4、创新业务品种:现代商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迅速,占其业务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5、强化科学管理:有了科学的管理,企业才会形成有机的整体,形成整体合力,产生最大的竞争力。

6、创造和谐氛围。

7、树立四大动态理念:(1)新的发展观——研究市场定位,取得局部优势;(2)新的资源观——运用新技术,创造名品牌,注入新理念;(3)新的竞争观——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坚持既竞争又合作。(4)新的服务观——树立新的营销观念,赋予金融服务更丰富的内涵。

8、加强风险监管:银行开展国际业务,非但面临普通的金融风险,而且由于国际金融市场比之国内金融市场复杂,使防范风险对国际业务显得更加紧迫。

9、加速科技创新,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在网络经济条件下,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传统的富丽堂皇的厅堂坐店式服务将逐渐萎缩,经营的规模也不再是一种绝对的优势,竞争的胜负将首先取决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金融电子化水平的高低。

10、实行市场化的人才战略,积极培养银行所需要的高级人才:金融人才市场化是商业银行国际化的核心内容。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化方面: 1.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组织形式。具体而言,实力雄厚、海外分支机构多,国际化经验丰富的中国银行,可一步到位,直接采取以独资的代表外和分行为主要方式,以控制多数股权的附属银行为补充方式的战略;而海外分支机构不多,国际化经营经验不足的其他商业银行,则应分步到位,即先采取以控制多数股权的附属行为主,然后逐步过流到独资的组织方式,最终达到便于总行对海外机构进行管理和有利于总行经营战略目标实现的目的。

2.进行CI策划,强化商行国际形象。银行经营的是钱币,提供的是服务。CI策划工程,实际上是一个找出优势,找出不足,整合优势资源的调研开发过程。银行业很讲究知名度和信用度。银行形象可以说是代表了银行对各界期望的承诺。

(三)、我国商业银行区位优势方面的对策:无论选择哪种布局类型,国有商业银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时,都必须结合区位优势选择特定的目标市场,在发挥区位优势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要坚持实施以下四大战略。

1.循序渐进战略。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也同样如此。与国际同行相比,我们正处在起步阶段、学习阶段,实行市场化的同时面临着国际化的压力。因此,我们只有虚心学习,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认清对手,认清自己,熟悉国际规则、国际环境,而这无一不需时间。国际化的目标是一个长远计划,有一个时间问题。2.地域扩展战略。这是国际化面临的关键问题,国际化进程实际上也就是走出去的过程。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是国际化的基础。4.区位发展战略。所谓区位战略,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区位优势,选择海外机构的地区分布。

5、国有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应依法经营,接受东道国有关部门的监管。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为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环境。自90年代以来我国银行商业化步伐很快,除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正向商业银行转变外,还出现了大批股份制银行和其他的金融服务机构,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和国外大型跨国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资金、人才、服务质量、分之机构和设施各

方面都存在不足,特别是存在制度性障碍。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世贸组织五年全面向外开放我国金融市场的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既拥有良好的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在国际化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首先要全面认识面临的环境和形势,要扩大国外分支机构,加大国际业务,扩展国际业务空间,实行银行业务的全能化、综合化、多元化;要大力培养适合国际化的优秀人才,通过培训、研发、与科研机构或高校等方式培养既精通金融专业知识又懂英语、法律、计算机和国际贸易的综合性人才。当然,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关系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成败的关键。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着手。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篇2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增加客户来源、提高国际业务经营收益、扩大利润规模的重要手段, 它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紧密相连, 一方面, 可以满足进出口商在国际贸易中对流动资金的需求, 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 也推动了银行其他业务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起源于公元7世纪至8世纪的地中海东部地区。到了12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在交易中已经使用了“兑换证书”形式的票据。2 0世纪7 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利率制, 各国逐渐开放金融市场。国际贸易融资的需求越来越大, 福费廷、国际保理等创新国际贸易融资工具也应运而生。

二、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已达到21738.3亿美元, 且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数量和交易量巨大, 这就为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各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量的增长, 贸易融资风险也在不断积累, 就在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同时, 业务粗放增长中隐藏的风险显现出来, 1997年和1998年形成了大量的信用证垫款圈。当前我国内资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与外资银行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风险意识淡薄, 风险控制能力差。

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认识较为肤浅, 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要动用实际资金, 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 是零风险业务, 这直接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大量信用证垫款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缺乏规范的尽职要求和独立的调查评价机制以及必要的风险防范机制, 没有有效手段降低已生成风险。

2. 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单一, 缺乏创新。

基本上仍然是以传统的融资方式为主, 品种少且功能单一。新产品少有推出, 业务操作模式基本维持原样, 融资产品主要集中于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票据融资等传统形式, 而对保理、福费廷等新兴符合市场需求的贸易融资方式却还应用的不多。

3. 法律制度缺失, 贸易政策不完善。

贸易融资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远比传统的信贷法律关系复杂, 但与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 我国涉及贸易融资的法律还不够完善, 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在维护自己利益时会遇到法律盲区, 无法有效依靠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 营销手段落后, 对象过于集中。

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营销过程中手段单一, 往往以赠送礼品作为营销成功的主要手段。融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型国企, 而对占进出口总额近半数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却很少提供贸易融资服务。

5. 缺乏专业素质人才。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的开设和国外各种票据的审核查验等, 这就要求银行人员拥有丰富的财务知识、法律知识, 以及良好的外语水平。由于国内该项业务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 现有员工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对策建议

1. 提高风险意识, 建立风险转移机制。

改变思想观念, 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性。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体系, 成立信用审批中心和贸易融资业务部门, 实行审贷分离制度, 建立客户信用分析体系制定信用等级标准, 防止欺诈风险发生。也可以尝试建立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转移风险的模式。

2. 提高创新能力。

借鉴外资银行的先进经验, 在组织结构、金融产品、业务技巧和经营管理方面积极主动引进和吸收国际银行业的创新成果。推动二级市场、保险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也是促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向多样化、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 掌握国际市场最新动向, 及时调整业务模式, 开发新品种, 可以实行个性化服务为特定客户量身定制贸易融资服务。

3.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对外, 要深入学习研究涉及贸易融资的专门性的国际公约, 例如UCP500等国际惯例性的法律文书, 避免和有效解决争端。对内, 政府要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 严格依法行事。对涉及国际贸易融资的国际金融票据、物权抵押、担保、信托票据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 落实交易各方责任。加强与国外法律主体的联系, 商业银行也应加强内部制度建设, 使合同能够发挥融资业务的法律风险事前防范功能。

4. 拓宽营销渠道、目标客户多元化。

内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差距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 所以内资银行要增强营销能力以弥补产品的差距。转变思路, 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 改变原有只关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模式, 以标的业务的盈利能力和交易对象信誉为参考对象, 严格控制交易流程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开展融资。

5.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挑选高素质人才, 避免任人为亲, 淘汰掉不合格人选。重视在职培训, 使员工能够了解到最新贸易融资动态。同时要重视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 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等现象。

参考文献

[1]赛学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金融, 2007, (05)

[2]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 2003

[3]王才举:浅论国际贸易融资[D].东北财经大学, 2005

[4]孙磊: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 2005

[5]孙海来: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现状及策略选择[D].安徽大学, 2007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篇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世界范围内金融严格分业经营的界限正逐渐被打破,金融全能化、超市化经营的趋势在发達国家日益明显,特别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关系,银行保险发展迅速,引人关注。

所谓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而进入保险领域。尽管19世纪就有了银行与保险的结合,但一般认为,真正的银行保险是从20世

纪80年代开始的,欧洲是银行保险的发源地,之后,银行保险便迅速发展起来了。尤其是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银行保险发展的浪潮,特别是1998年11月美国花旗银行

兼并旅行者集团将银行保险推向了高潮。2000年,通过银行销售的寿险保单在法国为60%、荷兰为39%、西班牙为40%、英国为28%、意大利为30%、法国为14%。可以说,银行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一、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1、银行所处环境的不断变化是银行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因素。首先,人口状况、储蓄方式和金融意识三方面的变化使得银行业经营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银行业的资金来源急剧减少,与此同时,保险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保费收入占金融资产的比重大幅增加。80年代以来,发达的国家人口平均寿命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非常突出,极大的促进了保险行业特别是寿险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人们的金融意识逐渐增强,人们对长期、高收益的金融储蓄方式的需求不断增加。低通货膨胀率也使得人们愿意购买长期的金融产品。其次,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银行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急剧恶化。一是西方国家的金融市场已经是高度成熟的市场,竞争的加剧迫使银行不断寻找其他利润增长点。二是管制的放松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影响,使得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外国银行、金融产品的零售商等金融机构更容易进入银行领域。三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银行产品的可替代性越来越大。

2、金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在动力。银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利润率不断降低,与此同时保险业的高利润对银行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促使银行不断开展保险业务。事实上,银行开展保险业务具有极强的优势。一方面,银行拥有开展保险业务的硬件方面的优势,如银行拥有基本的现金帐户,这可以作为其开展多样化业务的平台;银行拥有广泛的分支网络机构,这可以用来销售保险产品等;银行能够利用更加详细的资料库为客户提供更为合适的产品等等。另一方面,长期以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使其较为了解保险业的运作特征。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具有更为优良的信誉或声誉等,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的相似性可以使银行有效的保持其核心竞争力。

3、银行保险也是保险业横向扩展的需要。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的保险市场已趋向饱和,业内的竞争已处于一种极限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业的横向扩展表现为金融业务的一体化,银保业务的融通趋势日益明显,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通过兼并和收购、集中和联合,由此发挥规模经济的效应,以规模优势来获取市场份额的稳定和扩大,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此外,跨行业收购与兼并,可以制造协同效应,从而有效地提高整个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二、国外银行保险的合作模式

1、以银行为主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保险公司仅为银行提供保险产品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持,如风险调查、承保技巧,保险投资管理等,并因此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占主导地位的银行通常拥有众多的分支机构、ATMS系统、信用消费体系、邮件或电话销售网络等多样化销售渠道,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客户群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最有利的保险产品。

2、以保险公司为主的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常是一家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与多家中小银行共同开发市场,占主导的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包括专业代理人、独立代理人等各种代理中介。与之合作的银行最少需要五家以上的分支机构,当地拥有较高的声誉,银行只能够辅助保险公司从事一些保险宣传和潜在客户的开发工作。保险公司将根据银行在销售过程中的业绩支付相应的佣金,同时为更好地激励银行销售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代理人有可能将保险产品与银行的某些产品结合起来组合销售。

3、银行、保险公司共建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银行与保险公司平等地分配经营所得,即合作双方通常都是各自拥有广大客户资源及丰富管理经验的大型银行和保险公司,他们之间的强强合作构成了一种新型的更为有效的保险营销模式。二者的合作使双方集中了诸如高效的销售网络、销售技巧、产品开发经验等各类资源,做到优势互补。

4、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并购模式。尽管银行与保险两种文化的融合需要较长的磨合期,但是银行与保险这种合作方式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他们各自的企业优势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险公司的保险专业知识可以解决银行承保业务时所面临的局限性,从而使银行很快介入保险领域,同时一个成功的银行在开展传统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会建立数量众多的客户关系,这又能使保险公司很快的进行潜在客户的开拓。

三、对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分析和建议

我国实行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保险的发展。由于我国的金融业和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故对于国际上出现的金融业务一体化的趋势,我国要谨慎对待,不可盲目追随,但我们要认真研究和进行准备。一旦条件成熟时,我们也应逐步放开各种行业限制,促进国内金融企业的一体化发展。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对银行保险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银行保险符合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趋势,是我国金融业在"入世"之后,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做出的准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无论银行还是保险公司都必须进一步提高对银行保险合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立足于长远,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银行保险的经验与教训,不断地推陈出新。

2、健全金融监管。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券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三大监管部门的协调,向综合金融监管迈出了第一步。但单纯的联席会议制度远不足以应对日趋复杂的金融市场格局和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动态。因此,从长远来看,应设立负责综合金融监管的专门机构,统筹规划、全盘布局,统一制定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法规,集中监管信息,协调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监测和评估金融行业的整体风险。

3、实施保险创新。银行保险要联合进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双方应加强对客户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银行柜台适合销售的保险产品就是卡式产品,寿险方面的短期险比较容易改变成卡式产品,但目前寿险产品在这方面的开发力度尚显不够;同时,由于对于长期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长期险产品难于开发。财产险方面,一些责任险比较容易改变成卡式产品,如职业责任险等,对于信贷类保险还有待于银行保险双方更进一步合作开发。另外,可以开发捆绑式产品销售,如信用卡相关的保险等。

4、大力发展保险电子商务。运用计算机手段,实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联网,是开展银行保险的基础工作。目前,银行的电子化水平比较高,对客户的服务比较及时,资金结算迅速安全,应该在硬件和软件设计上留给保险以应有的内容和空间。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需要信息交流技术的支持,由于保险产品,特别是一些人身险产品需要核保,信息的输送和反馈是相当重要的,双方必须实现联网才能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竹枝: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供求、效率与机制 [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2]阮永松:民营经济与社会和谐[J].现代工商,2009(3)

[3]王立国:民间金融法律规制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篇4

国际银行业战略性并购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

杨辉

一、对并购浪潮的重新审视

近几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并购浪潮,笔者认为,世纪之交的这场并购浪潮不仅是银行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的一种战术安排,更是为了在下世纪抢占国际金融市场而作出的一种战略安排。

首先,这场并购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生的。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迅速,各国经济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依赖度明显升高,国际市场的相互开放程度也大大提高。全球90%的金融业市场将获得开放,其中包括20万亿美元的银行资本,20万亿美元的`银行存款,2万亿美元的保险金,10万亿美元的股票市场资本,10万亿美元的上市债券。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一方面使国际银行业面临更广阔的市场空间,使他们更有必要和可能扩大业务范围,实现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也使其面临全球范围内的激烈竞争,原有的市场份额及垄断格局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和重组。这种外在环境的变化使银行的并购不仅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和盈利水平,更是为了重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分工体系。银行通过并购原有的竞争对手,强强联合,利用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业务和服务的扩张,取得产业垄断地位和领导地位。

其次,这场并购与以往不同,具有新的特点:第一,在这次并购高潮中,强强联合,超大规模巨型银行间的并购现象普遍,交易额十分巨大,经济影响和发展势头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以美国为例,美国4月一周内发生的三起巨型并购行动,影响空前。第二,这场并购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行业内(指金融业内部的商业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并购和行业间并购同时发展。而且,许多国家为了加速调整步伐,对原有法律作出修正,当有些并购活动与法律相抵触时,会迫使当局作出某些让步。第三,这场并购浪潮充分体现了银行业全球化、国际化、无国界化发展的趋势。

最后,通过对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分析,可以把这次并购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进攻型战略并购,二是防御型战略并购。进攻型战略并购主要是指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竞争力较强的国际大银行充分利用当前有利的国际环境,通过并购组建世界性超大银行,以达到其发动全球领域的“抢滩”行动,维护其世界银行业中的领导地位或竞争优势的目的。这类银行主要以美国和欧洲银行为主。防御型战略并购则是指那些经营业绩较差,不良债权较多,潜在金融风险较为严重的大型银行,通过并购来化解不良债权,调整内部结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从而达到维持生存和发展目的的一种战略性行为。这主要以日韩银行业并购为主。

二、战略性并购对中国金融业的新挑战

首先,把中国的金融业放到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体系中看,我国的金融体系还是比较脆弱的,金融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资产比例过高,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潜在风险较为严重。因此在全球性竞争的环境下,我们目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分析 篇5

一、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

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一直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特点。

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继续保持。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200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1211亿美元。

进入2009年,经常项目顺差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下降,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活动总体上放缓,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等主要项目收支规模较2008年有所下降。各国经济均受到较大打击且复苏缓慢,使得外需持续低迷、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同比下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货物贸易出口和进口均在多年持续增长后出现下滑。但是这并没有改变我国国内高储蓄率的情况,流动性过剩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经常项目的顺差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同样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的投资环境恶化,大量境内投资者对于境外投资的信心开始不足,使得资本流出开始缩减。而由于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经济环境相对稳定,大量的境外投资者再次开始将投资目标转向中国。使得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进一步拉大。

到了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但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我国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

然而在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涉外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势头。对外经济交往更加活跃,全年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较2010年增长22%。总体看,近三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式失衡问题依然突出。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保持“双顺差”格局,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逐年下降,国际收支状况持续改善。

2012年,预计我国国际收支仍总体保持顺差格局,但顺差规模将继续稳步回落,短期波动可能加大。

我国国际收支总体表现出以下特征:

1.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

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较大的顺差。尤其是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的“双顺差”。占总顺差比例一直很大。这是我国国际收支最显著的特征。

2.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依然是外资流入的主要方式,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3.国家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中国的外汇储备额非常大,其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0%的警戒线,偿债率远低于25%的国际经验标准。到2011年3月末,央行外汇占款余额已达23.7万亿元。我们已经成为了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 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三)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通过分析十多年来的海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二,在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由顺差变为逆差;第三,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由逆差变为顺差;第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如果也对比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统计,就会发现,在我国对美、欧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顺差是逐渐缩小的。也就是说,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工序,已经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了过来。所以,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分工角色造成的。

三、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纵观这几年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状况,它确实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性,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也使我国彻底结束了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

第二,较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保证,有助于我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制度提供了较宽的政策空间。

第三,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从国外引进所需要的先进技术、为设备提供了资金支持,有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备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了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得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尽管中央银行交替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但在外汇储备持续狡狯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调控政策的作用空间受到了限制,加大了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第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了脆弱性,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当前宏观调控中面临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投放偏多,房地产和股票价格上涨过快等问题都与这种外资流动性偏多相关。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下,流动性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运作,成数扩大。这种流动性偏多尚未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容忽视。

第三,加大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充分式外贸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外贸顺差,不仅导致资源和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部门过度集中,而且导致了国内服务业、产业部门发展较慢,加剧了国内环境资源的压力。

第四,贸易顺差的大幅度提高,增加了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特别表现在2009年的众多贸易保护案例以及09至今人民币升值较往年快速增长。

四、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及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建议

(一)要加快步伐调整出口导向战略。

应当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余,同时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在出口方面,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从产业政策上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上,有必要调整引资政策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内外资企业的两税合一来实现内外资在税收上的国民待遇。今后,还应调整各地引进外资的政策,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在控制外资流入数量的同时,提高外资流入的质量。

(二)要扩大内需,化解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所以化解的方法就是降低储蓄、促进内需。通过公共产品的投资,增加国内的公共支出,这样就会刺激内需。因而,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会在国内市场销售,在生产额一定的情况下,能够导致出口额度的减少。由于国内需求的增加就会扩大进口,我国的贸易顺差就会相应的缩小。财政政策通过加大对资本项目的调节力度,通过积极有效利用外资,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实现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大幅减少并实现基本平衡。同时,还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完善境外投资协调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大企业走出去的力度,从而,逐步减少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甚至使其变为逆差。通过财政政策的支持,还可以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出口,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并且要完善进口促进政策,加大进口扶持力度,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进口。

(三)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

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货币供应收紧,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币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实行降低投资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当前货币政策应当适度从紧,包括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应当继续加息并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控制流动性。同时,人民币汇率应该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变化,更加富有弹性。这些政策措施都将有助于纠正内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四)是要加强国际间政策协调。

我国的贸易失衡不仅源于自身结构性失衡,也部分地源于主要贸易伙伴的结构性问题。只有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贸易失衡问题。特别是对于当今世界贸易赤字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的美国,在全球性失衡和中美贸易失衡的调整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国采取措施扩大私人消费、逐步放开对外投资、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重要调整的同时,美国也应该至少在以下方面采取调整措施: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压缩居民消费规模;放松对华出口管制等。因此,调节贸易平衡是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我国应加强谈判力度,提高国际间的政策协调能力,争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

(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谨慎的货币政策。

稳定出口和增长、鼓励个人消费均需要低税,而来自普遍陷于困境的企业、重挫的股市和萧条的房地产业等方面的税收减少,赤字政策在危机时期又风险很大,故宽松的财政政策是难于为继的。鉴于国内外资金面十分宽松而经济增长难于很快提升,因而实施货币政策要审慎、由偏松转偏紧,关键在于保持信贷投放的有效性,切不可流入股市和房地产。

(六)实行国际收支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相结合。

促进内外均衡。我国出口、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增长,主要是依赖初级产品出口、通过充当“世界加工厂”方式、借助大量引进外资来实现,形成了现在的产业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格局。这在世界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将不能适应危机之后各国国际收支变化联动国内经济结构变化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我们必须调整产业政策。淘汰一些落后的、严重过剩的生产能力,优化进出口商品、利用外资项目、对外投资的结构,促进过剩的出口产能与扩大内需接轨,外需下降与消费扩大互补,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均衡。实现以投资收益顺差不断增加来弥补贸易顺差的减少。

(七)实施灵活的管制性调控政策,运用外汇储备扩大进口。

继续树立外汇收支均衡管理理念,坚持资本项目管理,强化对跨境资金

流动的监管,防范投机资金冲击的影响。在既纠偏差又防逆转前提下积极运用外汇储备加大对重要物资的进口、促进产业转换和结构调整,结合平衡要求战略性地组织对外进行实业投资。进而降低国际收支差率、外汇储备率、外经比率以调节国际收支,实现内外均衡。

(八)保持汇率、利率和物价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经济稳定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篇6

【前述】二十一世纪是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的第三产业在比重也在不断攀升,特别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伴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互联网从1.0向2.0的不断深入,以虚拟经济为依托的电子商务正在逐步走上历史舞台,发展成为我国新兴产业的中间力量。

【摘要】当前,电子商务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作用,引导了我国经济的再次腾飞。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促成的经济增长大于企业价值的成长因素,增长基础已经出现放缓与不稳固,未来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讨论,为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腾飞之道。

目前,对于电子商务我有以下四点看法:

一、发展电子商务意义

这导致了电子商务的产生和发展,在全球信息化大势所驱的影响下,我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各行各业争夺的焦点。企业电子商务对行业在倡导产品及信息资源的市场价值,引导和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与观念,带动企业产品在业界的品牌与地位,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环境,加速企业信息化发展。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进程加快,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成倍增长,代动我国传统经济领域的再次腾飞,不仅为广大毕业新青年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也为实现我国GDP的快速稳定增长提供充足的动力。可以说,电子商务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基础设施平台作用,汇聚了大量的生产信息、交易信息与消费者信息,深刻改变着消费行为、企业形态与社会价值创造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制约电子发展的因素

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规模经济增长已经大于企业价值的成长,增长基础已经出现放缓与不稳固,经济效益普遍下降。在经济利益驱动下,B2C极力发展经销线下的传统营销模式带来恶性的价格竞争问题,如何有效规避网络交易风险,改善电子商务的交易环境,提高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就成为电子商务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电子商务市场出现少数垄断企业价格竞争,像2012年由就京东商城发起针对国美与网易的价格战。所有这些问题都已经成影响电子商务发展因素。所以未来电子商务领域只有加强“价值理念”,并寻找出并差别化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的服务,以高端增值服务体现行业存在价值,促进电子商务的大发展,才能实现电子商务真实的增长,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方法

(一)模式创新

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提升B2C平台信息整合增值服务,实现 “C→B”商业模式的战略转型。B2C平台完成了电商企业与用户之间“以数据形式面对面”消费模式转变,积累了丰富用户基础信息与交易数据,B2C电子商务平台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纽带,应更充分发挥其信息聚合挖掘能力,实现企业大规模同质化生产能力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有机对接,引导电商企业丰富商品种类及提升商品质量;并做好产品的供应流通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提升仓储物流能力、效率和产品持续供应能力;适应产品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提高个性化服务能力,逐步向“柔性化按需生产、个性化精准定位、社会化核心聚焦”逐步转型。

(二)完善诚信

严重地诚信危机扰乱了网络经营秩序,给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C2C第三方信用平台服务能够发挥积极作用,重塑长期发展

基石与良性竞争市场。以C2C电子商务平台为依托构建第三方信用服务体系,建立“产品质量水平、商家服务能力、买家消费信用”为核心环节的信用管理系统,实现买卖双方交易信息透明化、对称化;由短期利益驱动的“竞价排名”转变思想,形成以“诚信排名”为基石的搜索服务功能;将信用管理与C2C市场进出门槛相结合,奖诚信、惩违规,营造健康、良性竞争市场环境。

(三)深度开发

电子商务打破了常规思维的束缚,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通过新的价值提供方式或提供新的价值,带来巨大的利益。电子商务涉及面很广,涉及众多环节和广泛领域。在高度信息化程度中B2B与生产供应链有机结合,努力成为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龙头行业。在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国防科技等重点工业领域,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进程中,深化电子商务示范应用,推动电子商务平台与企业内部业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实现企业从“采购、生产制造、流通仓储、销售”供应链一体化协同能力,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推进企业间网上协同研发、设计和制造,增强在产品、产成品、存量产品有机转化衔接,加强了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同时,支持大型工业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增强与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协同能力,促进产品分销和售后服务水平提升。

四、电子商务的未来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之现状 篇7

1.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我国商业银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 我国的商业银行一直处于国家垄断地位, 尤其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为代表, 近几年来, 我国不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商业银行业也不例外, 我们希望能够建立积极主动、灵活高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服务体系, 降低银行的国有垄断程度, 促进银行之间的竞争, 提高银行业的效率。而商业银行国际化实际上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内容之一, 是市场化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全面国际化进一步推进, 在国际银行业务中引入竞争机制, 这会促进和加速我国银行向市场化的转变。

2.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应对外资银行挑战的需要。

外资银行机构的进入给中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三大方面:

(1) 市场转移的挑战。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对中资银行的垄断地位形成巨大冲击, 外资银行将凭借完备的商业银行服务功能与中资银行展开激烈的优质客户争夺战, 使得国内银行机构的市场份额相应缩小。

(2) 资本外流的挑战。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使国内货币资金首先以本币形式流入外资银行机构, 同时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业务, 客观上可促使本币资金兑换为外币资金, 随后出现资金从国内银行体系的流出。

(3) 人才流失的挑战。外资银行拓展中国市场, 会以优厚条件吸取大量高素质人才, 结果会使中资银行的业务骨干流失。

鉴于以上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深化金融改革, 提高中国金融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扩大业务范围和客户基础, 运用新产品和新技术, 改善经营管理, 学习和掌握外国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和金融创新产品, 合理的选择和培育优秀客户, 促使资金流向更为合理, 提高金融效率, 转换经营机制, 建立审慎会计制度, 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 商业银行国际化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 我国进出口交易额迅速增长, 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为企业的进出口贸易提供结算、外外汇买卖、互换交易、风险规避以及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出口产品售汇等业务提供广泛的服务。

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参与国际经济的大循环的背景下, 要求我国的银行必须紧紧地跟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 促进我国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银行经营模式选择不利于进行国际化发展。

银行的经营模式分为分业经营和混合经营两种。分业经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金融业与非金融业的分离, 第二个层次是指金融业中银行、证券和保险三个子行业的分离, 第三个层次是指银行、证券和保险各子行业内部有关业务的进一步分离。我国则采取此经营模式。分业经营不利于银行进行公平的国际竞争, 尤其是面对规模宏大, 业务齐全的欧洲大型全能银行, 单一型商业银行很难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混业经营容易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 产生不公平竞争;过大的综合性银行集团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可能会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

2. 业务品种少, 种类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较窄, 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于存贷款业务。在我国各商业银行目前的总收入中, 利息收入所占的比例大部分都在90%以上, 而数据统计显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非银行收入能占据银行总收入的40%以上。反观我国, 各家商业银行目前从事的非利息收入业务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务, 如支票加工、资金转移、信用证托收、经纪代理等, 其他类型的业务, 包括交易业务和咨询业务办理得很少。虽然在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起步阶段一般以加工业务这种最基本的业务为主, 但决不能完全局限于此种业务。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是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起步的, 应有较高的起点, 不应再完全重蹈其他国家银行的覆辙。虽然银行办理非利息收入业务目前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但应尽力实现业务种类的多元化。

3. 人才严重缺乏。

银行从事非利息收入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对于此种业务的开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银行之间非利息收入业务竞争的胜负, 主要取决于从业人员素质和能力的状况。相比之下, 外国商业银行走的是一条重人才、讲效率的经营之路。外资银行机构非常注重人才的选用, 它们往往为了业务的扩张, 市场份额的扩大, 不惜以高薪挖掘一些素质高的优秀人才。

4. 资本金充足率低, 不良贷款比例高。

由于我国业务品种少, 种类单一, 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收入较低, 实际资本金充足率不符合《巴塞尔协议》要求, 资产质量不高, 盈利能力较差。这在客观上限制了我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和业务范围, 影响我国的国际化发展。

5. 服务手段落后, 金融产品单一。

外国商业银行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实力雄厚, 有发达的国际业务网络, 先进的技术设备, 电子化程度高, 资金调拨灵活, 同时, 发展理论比较完善, 金融创新意识强, 能够广泛采用国际金融领域已有的创新成果, 服务意识强。与之相比, 我国银行服务手段落后, 效率低下, 又缺乏创新和服务意识, 金融产品比较单一。

三、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方略探析

1. 在现有经营模式的基础上, 提高我国商行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尽管我国大多数大型商业银行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造, 并且随着引进国际知名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和公开上市, 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在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盈利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必须看到, 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产品创新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依然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处。特别是, 我国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金融创新的环境不够理想。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在发达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控股公司等来学习、借鉴、模仿它们的先进的管理经验, 反过来再来促进或带动国内的金融创新和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2. 拓展业务领域, 加强涉外业务, 开辟海外市场, 实现经营的多样化和全能化。

尽管分业经营有利于保证商业银行自身及客户的安全, 阻止商业银行将过多的资金用在高风险的活动上;有利于抑制金融危机的产生, 为国家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混业经营使银行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业务, 可以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 有利于优胜劣汰, 提高效益, 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在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 混业经营已成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商业银行应未雨绸缪, 积极进行混业经营制度设计, 逐步推进混业经营, 提高金融企业的竞争力。

3. 积极稳妥引进和利用外资银行, 扩大与外资银行的合作。

我国应扩大外资、合资金融机构设立的范围, 增加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的种类, 既可以给国内金融机构带来竞争压力, 又能使我国金融机构更进一步、更好地学习国外金融机构先进的运作和管理方法, 以加速我国金融业人才培养,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在管理上走向国际化。

4. 拓展业务领域的同时, 培养国际银行业务人才。

我国的银行收入构成中, 利息收入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例, 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有待迅速提升, 这就需要我国商行在发展国际业务, 提高非利息收入, 优化我国银行资本的结构。同时, 培养一些国际银行业务人才, 并尽可能地引进国际人才, 在增加业务面的同时, 提高服务质量, 这很有利于我国商行国际化业务的发展。

5. 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业务网络的同时, 逐步建立自己的海外金融活动网络, 面向国际市场。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具有后发优势, 能够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本身就要求我们必须能够“引进来”。同时, 我们还要大胆地“走出去”, 要通过建立自身的国际业务网络结构, 能够在国际贸易伙伴国和一些投资比较集中的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 代理处等, 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打造自己的特色, 促进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6. 构建国际化的银行金融监控体系。

在银行国际化的同时, 信息的不对称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 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不利于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 这就要求在银行的日常经营中需要母国和东道国的共同监管, 构建一个国际化的银行金融监控体系。

结语: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进程中依旧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在金融创新不断, 金融风险加大的今天, 我国在商行国际化中依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田智哲:商业银行科学领导与管理实践[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5

[2]罗杰斯:商业银行的未来:组织机构、战略及趋势[M].新华出版社, 2001

[3]罗明忠: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供求及其均衡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4]赫弗南:商业银行战略管理[M].海天出版社, 2000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篇8

关键词: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国际比较

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和国际比较

1.1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品种、范围及特征

截至2004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品种繁多,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货币市场,且从事的业务品种主要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而在利用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和人才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和高层次服务方面,则还比较欠缺。

相比之下,西方商业银行还涵盖了资本市场,业务品种更加丰富齐全。另外,西方商业银行善于进行创新,且拥有较为雄厚的资本、技术及人力资源,因而经营的业务范围多涉及技术含量较高的管理、咨询、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除传统的代理、结算、信用卡等业务外,还提供基金管理、代客资产管理、证券经纪等投资银行业务。

1.2收入与规模发展现状

截至2007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均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增速也比非常快。但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平均40%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尤其像花旗银行这样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在8成左右仍相距甚远。

1.3服务手段方面的差距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都是高科技的结晶。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手段科技化程度很高。软硬件设备、支付应用系统及管理信息系统先进;网络技术普及、发达。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服务手段相对落后,科技化程度低。表现在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缺乏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讯网络、计算机应用软件配套能力欠缺;银行客户服务系统相对滞后;网上银行、家庭银行、电话银行业务难以开展。因此,尽管也建立了电子联行、电子清算中心等收付和清算系统,但这一系统覆盖有限,速度也有待提高;支付系统尚未联网,未实现“完全”互通和相关资源的“充分”共享。

1.4经营与管理机制方面的差距

首先,在经营观念上,由于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定位多是将其列在存、贷业务之后,而没有意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的重要性。相反,西方商业银行早就意识到了中间业务潜在的巨大利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中间业务品种,使得中间业务收入超越传统的存、贷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其次,在业务管理上,我国商业银行注重的都是以业务量为主要考核指标,而未将中间业务利润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西方商业银行则主要以中间业务的利润高低作为考核指标,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综合管理考核体系之中,这样的管理体制科学有效,对中间业务的推动力很强。

2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建议

2.1加快中间业务品种的创新

加快业务品种创新是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关键。我国商业银行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完善现有产品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推广技术含量高、风险较小且收益相对稳定的新业务品种;重点发展新的服务类中间业务,如委托业务、信息咨询、企业投融资顾问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加快保理业务、项目融资业务、银团贷款等业务的创新。对于国外开办的一些较为先进的中间业务创新品种也可以有所借鉴。

2.2寻求现存制度下商业银行的最优发展模式

拓展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理性应对国外银行业给本国银行业带来的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论文 篇9

1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1.1经济结构性失衡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源

相对于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消费近年来虽有增长加快的趋势,但仍远落后于前两者的增速,消费相对落后使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另外投资也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大企业的资金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而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某些热门行业重复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而医疗、教育等部门严重的投资不足;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性问题突出,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普遍面临资金不足;城市存在流动性压力,而农村却依然资金匮乏。

1.2商业银行现有增长方式与经营模式不合理,金融创新明显不足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仍未摆脱传统的“存款第一”的以信贷资产为主体的经营模式,以及高度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收益增长方式,业务重点在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过去,贷款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主要方式,有政府背景的项目贷款需求非常之大,如今,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完成,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着众多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对银行来说,必然导致流动资金贷款发放不像过去需求那么大。

1.3大量的外汇占款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国际收支顺差,再加上强制结售汇制度,产生了大量的外汇占款。1-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4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24.1%,其中出口7792.9亿美元,增长26.8%,进口6456.7亿美元,增长20.9%,累计贸易顺差1336.2亿美元,同比增长66.1%。202月,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到8536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最大外汇储备国。截至年10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0096亿美元。同时,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机货币和外资流入,导致本币存款迅速上升,央行为了抑制人民币升值压力也投放了大量的基础货币,这都成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诱因。

1.4惜贷、恐贷行为加剧了银行内部的流动性过剩

初,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要求所有商业银行在1月1日以前要达到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这使商业银行在决定放贷前会更加严格审查该贷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放贷行为更加谨慎,这势必会降低银行贷款的规模。

1.5金融市场不完善,企业和居民的闲置资金无法有效分流

2006年末,我国居民储蓄余额16.2万亿元,储蓄率高达77.29%。在中国现阶段,居民储蓄意愿较高与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社会体制、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形成机制仍然不完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有待进一步发展,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尚未有效建立,使资金持续向银行系统聚集,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渠道过于狭窄,存款难以分流。

2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1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战略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目前,商业银行在外部正面临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国际化、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挑战,内部面临经营模式、增长方式和经营结构转型的任务。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配比及管理能力、产品定价能力和总体盈利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变革高度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收益增长方式,实现管理模式从规模导向到效益导向的革命性变革。

2.2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模式提出了挑战。

流动性过剩使得货币市场的短期基准利率逐步向超额准备金利率靠拢,难以建立起一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利率曲线。缺乏这样的曲线,商业银行很难进行内部资金的转移定价和金融产品定价,这将制约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效率和产品定价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一方面必须加强筹资市场分析,主动调整存款区域、客户、品种结构,以降低筹资成本;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将富余的资金应用于发展和创新中间业务、表外业务和资金业务,增加资金使用的效益,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改变收入来源单一依赖于存贷利差的局面。

2.3流动性过剩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过剩的流动性刺激了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积累了银行自身的信贷风险。同时,突出了商业银行在有价证券等资产投资上的利率风险。此时,如果银行风险掌控能力不到位,就会在提高当期收益的同时积累下新的长期风险,使银行面临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约束与流动性过剩的艰难选择。

3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过剩的措施

3.1扩大内需,改善储蓄结构

为了改善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消费不足的局面,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医疗、教育、社保、养老制度的改革,以减低个人储蓄,稳定居民支出预期;第二,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开拓新就业渠道,促进再就业,降低失业率,以改善消费疲软的局面。

3.2利用金融市场创新改善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商业银行的合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恢复统一的债券与回购市场,增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系,建立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解决我国长期以来间接融资比重高、企业负债率过高、银行信贷手段过度运用的问题,逐步改善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

3.3拓展理财市场

通过多样化的理财产品有效分流被动负债,减轻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商业银行要大力开拓基金、保险、债券、黄金、股票等理财业务,提高存款转化率,优化负债结构,提高盈利能力。要对理财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充分挖掘客户的理财需求,研究开发多元化的理财产品,通过拓展理财市场规模,降低储蓄率,分流被动负债,从而达到减轻流动性过剩的目的。

3.4对汇率和外汇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适当加快汇率改革以减少外汇占款是化解流动性泛滥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目前情况来看,有必要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浮动机制,抑制投机行为,稳定升值预期。其次,从鼓励外资流入、限制资本流出转变为一个相对中立的外汇管理体制,对于投资性资本的流入还需要进行相应的限制,同时重点对资本流出管制进行相应的放松。

3.5引导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实施多元化经营策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存贷业务,而风险小、收益大的中间业务发展缓慢,无法成为银行调节风险或者规避资产风险的支柱业务。应该引导商业银行从自身的比较优势出发,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的创新,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

3.6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银行业是高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能力是构成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根本。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制,不仅应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理,也应加强市场、操作、流动性等各类风险管理。由单纯的信用风险管理向包括信用、市场、操作和流动性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转变,将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表内、表外业务,本币、外币业务,自营、代理业务,境内、境外等业务,均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的范围。将风险管理涵盖于各分支机构、各项业务和各种产品,贯穿于风险识别、风险监测、风险计量、风险控制、风险处置到风险补偿的各个环节,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索贵彬,石智勇.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杨高林.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3]@邓智毅.商业银行应重视和加强流动性管理[N].金融时报,2006,9,12.

[4]@董积生.当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06(9).

[5]@徐路露.破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难题[J].科技经济市场,2006(12).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 篇10

摘要:文章分析了各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动趋势、成因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研究表明一些发达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随着全球次贷危机的爆发而上升,随着次贷危机影响的消除而逐年下降,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则一直处于快速下降的态势;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也最微弱,而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且容易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而剧烈变动。文章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银行业健康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提升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银行不良贷款率;次贷危机;GDP增长率

一、 引言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正式宣布,人民币2016年10月1日加入特别提款权(SDR),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入篮可以进一步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化我国的金融市场改革,降低货币错配风险,给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和进出口企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企业经营形势的持续恶化,服务并依附于实体经济的银行业也出现了不良资产加速上升的态势,截至今年9月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11 863亿元,比2014年年末增加了3 437亿元,增幅达40.8%,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59%,同比增长37%。为了保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主要筹集者和供给者,保障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目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大幅增加且信贷资产质量也受到质疑,这将严重影响到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金融改革,因此,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对践行经济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近年来,关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相关研究并不多。崔红宇和盛斌(2011)构建了关于银行危机救助的两阶段模型,得到政府在面对商业银行清偿能力危机时救助与不救助的抉择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有关。谭劲松等(2012)从政府职能在中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的激励与约束视角入手,从政府干预的角度,回答政府与银行不良贷款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政府干预是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李斌和刘玉平(2014)实证研究了不良资产各项指标对上市银行价值的影响,对中外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业务进行比较。吴晶妹和范瑾(2015)从商行自身、体制机制、监管、法律及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等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商业银行健康稳定发展。

回顾已有文献,我们发现现有关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研究缺乏国际比较,并且几乎没有文献分析当下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商业银行不良贷利率之间关系。事实上,不良贷款的增加,与宏观经济形势息息相关,不良贷款已经成为银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从银行不良贷款率国际间比较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各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动趋势以及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通过实证分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和如何更有效处置不良信贷资产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政策建议。

二、 各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比较

不良贷款率指的是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表1给出了1999年~2014年我国不良贷款率与主要发达国家以及其他金砖国家不良贷款率的情况。

从纵向上看,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历经由高到低不断下降的过程。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在2004年之前一直处于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国际警戒线10%之上,但是自2004年起,尤其在全球次贷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快速下降,2007年~2014年间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92%,表明我国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较低,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增强。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商业银行在资产剥离、改制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完成后经营状况明显好转,信贷资产质量显著改善,此外商业银行还加快信贷投放速度,社会融资规模逐渐增加,有利于经济缓慢复苏,令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

从横向上看,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次贷危机后,普遍遭遇了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阶段。首先,美国银行业在次贷危机之后平均不良贷款率为3.16%,然而这一数值在1999年~2006年间仅为1.03%,不良贷款率上升了206.8%。英国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在次贷危机后上升了36.2%;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在次贷危机后分别下降了14.5%、35.5%、53.5%、90.2%,其中中國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降幅最大。其次,发达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随着全球次贷危机爆发而上升,随着次贷危机影响消除而逐年下降。

在金砖五国中,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在次贷危机后显著低于其他四国,2007年~2014年间,俄罗斯、南非、巴西和印度银行业平均不良贷款率分别为6.18%、4.09%、3.25%和3.02%。其中,俄罗斯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最高,主要原因有:俄罗斯在行政政策上过分限制外资银行发展,致使内资银行失去了从高效率的外资银行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的机会;银行业务较单一,缺乏创新,营收主要来自于利息收入,由于利息收入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导致俄罗斯银行的收入不稳定;信贷市场表现低迷,银行资金短缺流动性不足,银行外债规模大,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弱。

印度银行业在2007年~2011年间不良贷款率年年低于3%,但是从2011年起GDP增速下降,导致投资减少,银行业整体增长减缓,盈利能力减弱,从而导致了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率年年上升。在应对连年攀升的不良贷款率上,印度央行通过改变资产的准备金标准等来影响信贷增长,限制银行对于银行同业资产的持有,限制金融产品的创新等措施避免跨部门系统性风险。

近年来,巴西国内经济增速变缓,信贷水平已超过经济增长所能承受的能力,杠杆率水平整体偏高,潜藏系统性风险。巴西金融市场也出现了较大幅度波动,2014年以来货币大幅贬值,利率上升,许多外资银行退出巴西市场。此外,巴西银行业还加强了资本监管力度,提高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进而抑制了银行业务的开展,盈利水平下滑,资产质量下降。以上种种现象显示巴西银行业正面临着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风险。

根据南非储备银行发布的报告,南非银行业自2011年以来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势头,资本市值保持健康水平,资本流动性较强劲,继续沿着优质增长的道路前进。从数据上看,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09年起逐年下降,而2014年南非GDP增长率创下后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经济增长放缓将为银行业信贷资产恶化和不良贷款率上升埋下隐患。

三、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比较分析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以及企业经营形势的持续恶化,银行业不良资产也随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期间,我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至增速减缓的阶段,其中GDP季度平均增长率为9.28%,第一、二、三产业季度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9%、9.86%、9.78%,商业银行季度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21%。伴随经济规模的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大幅增加,2008年末的4万亿投资计划率先带动经济复苏,2009年始,GDP增长率以及第一、二产业增长率快速拉升,在经济上行期,企业信贷需求旺盛,银行流动性充足发展态势良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下降。自2012年始,经济进入新常态后,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不良贷款率连连上升。本文将商业银行按属性分类测算其不良贷款率的变动情况后发现,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平均为0.67%;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平均为2.64%;其他商业银行,例如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依次为:1.16%,1.58%,2.53%。2008年第三季度之前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接近10%,之后快速下降,低于农商行不良贷款率。外资银行在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上优于其他类型银行,抵御危机的能力也较强。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类型银行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文中设定了如下简单的回归方程:

我们将各类型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与GDP增长率进行回归,结果由表2给出。从平均意义上看,季度GDP增长率变化1个百分点,会使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变化0.818、0.154、0.289、0.29和0.034个百分点,结果表明:一方面,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微弱,而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容易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而剧烈变动;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动方向与其他类型银行相反,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呈现出逆经济周期变动的情形,反应出外资银行对冲风险的能力较强。与其他类型银行不同,由于外资银行更加遵守市场规则,不过多依赖宏观经济情况,因此宏观经济波动对于外资银行影响相对较小。

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国际间比较的视角出发,分析各国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变动趋势以及我国不良贷款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发现:一些发达国家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随着全球次贷危机爆发而上升,随着次贷危机影响消除而逐年下降,由于我国银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快速下降的态势;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最高;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最微弱,而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容易随着宏观经济波动而剧烈变动。基于本文的分析,提出如下的建议:

(1)合理发放信贷,扶持新兴产业,抓住对冲存量风险的机遇。在经济处于上行期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虽然短期内经济仍有下行压力,一些传统产业、过剩产能向下调整的惯性仍然较大,但与此同时,国家出台大量政策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刺激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并且积极调整宏观经济结构,使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基本面有转好的趋势,这些外部经济环境为银行业对冲存量风险提供了机遇。

(2)开展国际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外资银行具有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适当发展外资银行的规模,可以调整和优化我国目前的银行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银行业的整体风险,增加我国银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外,我国银行业还可以加强国际间合作,例如金砖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更加深入和广泛的银行合作,达到金砖国家之间优势互补的效果,实现共赢发展。

(3)完善金融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在人民币纳入SDR后,许多国家会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并且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下,海外人民币结算等服务需求会大幅增加,需要金融企业优先走出去为企业提供海外金融服务,这些有利的内、外部環境为我国银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家应当减少政治因素对市场行为的干扰,通过市场力量规范银行业发展并建立适应不同层次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监管法律。

(4)商业银行发展多元经营,扩大互联网业务范畴。商业银行应当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势,加大相关资源投入,多维度、多层次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这些业务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非利息收入,由于非利息收入不容易受到利息波动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稳定性较高,从而扩大了银行业的安全边际,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 崔红宇,盛斌.银行危机救助策略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3):68-73.

[2] 李斌,刘玉平.不良资产处置对上市银行价值影响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4,(5):36-38,66.

[3] 谭劲松,简宇寅,陈颖.政府干预与不良贷款——以某国有商业银行1988-2005年的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12,(7):29-43,187.

[4] 吴晶妹,范瑾.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5,(6):3-5.

[5] 李永华.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13.

[6] 刘铁彬.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与风险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4.

[7] 邓韬.地方权益集团及其相关主体的博弈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4.

[8] 靳小翠.制度背景、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资本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4.

[9] 许罡.中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的政策效应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4.

[10] 谭劲松,简宇寅,陈颖.政府干预与不良贷款——以某国有商业银行1988-2005年的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12,(7).

[11] 方军雄.民营上市公司,真的面临银行贷款歧视吗?[J].管理世界,2010,(11).

[12] 张敏,张胜,王成方,申慧慧.政治关联与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10,(11).

上一篇:问题意识作用下一篇:财政学复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