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与创新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同志们:
在大河上下全面实践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我局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今天我们隆重召开××××科技与创新会议,这充分体现了省局党组对科技与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再次表明了我局以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科技治河之路,促进治黄事业全面发展的勇气和决心。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科技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局近5年来的科技与创新工作,进一步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强化科技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加快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步伐,全面提升科技治河水平,推动××××治理开发与管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近年来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的简要回顾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委党组提出的治河新理念,以大力推进“三条黄河”建设、抗洪抢险新技术研究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全局的科技与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自2000年以来,全局投入科研资金1134.1万元,开展各类研究项目158项,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励成果91项,其中有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7项获黄委科技进步奖;取得科技火花奖励成果82项,有75项成果通过黄委三新认定,取得群众性技术创新成果392项,有5项成果获得省局重大创新奖,38项获得省局创新成果一、二、三等奖。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有两位同志被评为××拔尖人才,两位同志获得黄委十大科技青年称号,×××同志被评为××劳动模范,×××同志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志获得××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同志被××列为“三条黄河”建设十大杰出青年15位候选人进行考察,×××同志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兼职教授,×××等4位同志被河海大学聘任为硕士生导师,同时我局命名四位同志为首批拔尖人才。在今年××召开的新世纪首次科技大会上,我局被评为全河科技工作先进单位。
(一)大力实施科技治河,为原型黄河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我局在机淤综合技术、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南北展宽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工作和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我局自行研制开发的ZDT-I型智能堤坝隐患探测仪,经省级科技鉴定,居当前国际领先水平,取得技术发明和实用新型两项国家专利,先后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被水利部列为重点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应用。
二是成功开发的多种取沙汇集系统,提高了机淤固堤施工效率。由××市局与有关大学、生产单位共同研究的“LQS型两相流潜水泵疏浚系统”、××局研制的“挖塘机和汇流泥浆泵组合输沙试验研究”、“××××淤背固堤综合技术研究”,都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黄委的科技进步奖。目前,以上成果已在多个市局推广应用,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在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机淤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大力开展河口相关问题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延长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通过多方努力被列入国家重点八五科技攻关增列专题,2002年取得研究成果,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总理在视察黄河工作时,曾给予高度评价。该成果对于指导河口综合治理,实现下游的长治久安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南北展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四是防汛抢险新机具的研制和推广应用,促进了抗洪抢险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研究开发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防汛抢险钢桩及快速旋桩设备”、“液压自动抛石机”等一大批防汛抢险新机具,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得××省和××科技进步奖,并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由××机修厂研制的“工程抢险应急照明车”在国家防总招标中一举中标,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五是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增加了××工作的科技含量。结合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际需要,广泛采用和推广了混凝土截渗墙和垂直铺塑截渗等多项堤防除险加固新技术,以及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和土工格栅堆石筑坝技术等用于坝岸加固的新材料、新技术。在我局多处控导工程施工中,应用铰链式模袋混凝土沉排护底,总面积达6.4万多平方米,基本达到了不抢险或少抢险的目的。
(二)“数字黄河”系统工程建设,提高了我局治黄建设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我局先后筹集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在许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并投入运用了一系列信息操作系统。
一是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站、省局至市局的视频会议系统等。实现了省局到市、县(区)局的2MB广域连接和三级文件、资料、办公信息的网上传输,同时也为远程会议、防汛会商、网上审查、水量调度、远程教育和远程会商提供了现代化技术手段。
二是开发建设了××××防汛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防汛信息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开通了××××防汛网站。实现了防洪预案、抢险方案、防洪工程、实时险情、防汛料物、防守队伍及灾情信息、凌情的信息化管理,建成了47处自动遥测水位站,在全局完成了大规模信息集成与开发的“××××水雨情管理系统”,为处理水雨情综合信息提供了数字处理平台。在~年的××秋汛和今年的调水调沙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开发建设涵闸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39座引黄涵闸远程监控,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四是“数字水政”、“数字人劳”、“数字建管”、“数字财务”、“数字计划”正在开发建设,并已陆续投入管理运用。
(三)积极筹备建设“河口模型”,加快河口治理研究步伐。
为做好“河口模型”建设的前期工作,组织人员到××水利科学院与上海长江河口、钱塘江河口模型实验基地进行了技术考察,派员参加了2002年中国水利学会在珠海召开的“中国江河河口研究及治理、开发问题研讨会”,协助××筹备召开了高层次的“黄河河口治理与对策研讨会”,有力的推动了河口模型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部已批准“河口模型”建设规划,××市政府无偿划拨了1000亩土地,胜利油田出资5000万元,该工程已于10月12日开工奠基,××批准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口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河口模型的开工建设与研究院的成立,促进了河口治理工作的开展,推进了模型××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任务书的制订。这样大的科研项目落户我局,这样高规格的科研单位在我局成立,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局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11月30日,××部又颁布实施《黄河河口管理办法》,这都将对河口的综合治理开发与管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是群众性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突出。据统计,近3年全局共开展各类劳动竞赛291次;技术比武190次;提出合理化建议9581条;技术攻关项目623项;取得小改革、小发明、小创造成果392项。获得优秀创新成果90项、优秀合理化建议53条
二是引黄供水管理创新取得了重大突破。××局与地方水务部门联合,以合同方式规定政府提供优惠,规范运作的民营供水韩店平原水库已经建成投入运用,年供水量3600万吨,年投资回报率达10%以上,为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水资源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三是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跨河交通迅猛发展。探索了浮桥合作经营、控股经营和跨河交通联合入股经营的新模式,找到了新的经济切入点,为我局的经营创收工作注入了活力。
四是创新淤背区土地经营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年××局借鉴温州民营经济的经验,大胆尝试淤背区生态林改革,对林权进行确权拍卖,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全局进行了推广。
五是界定工农业用水,规范滩区引水,采取协议供水、加价收费等措施,促进了黄河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五)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加强对外交流,为××××科技与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学术研讨活动,深入进行学术交流,五年来全局交流学术论文350多篇,学术气氛进一步浓厚。
二是立足于××××的长治久安,组织专家对我省黄河及黄河三角洲、大汶河、东平湖、北金堤和南北展宽区进行考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广泛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术水平。我局先后派出5个考察团组以及随团人员73人次出国学习考察,接待国外专家150多人次,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回顾五年来我局的科技与创新工作,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第一,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是搞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关键。近年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加快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各项工作发展已成为各级领导的共识,重视支持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为加强领导和管理,省局调整充实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数字黄河领导小组、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管理与科技创新的办法和机制,促进了科技与创新工作的开展。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是做好科技与创新工作的保障。近5年,省局及各市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多方筹集资金用于科技与创新工作,并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保障了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
第三,我们的实践也充分证明科技与创新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动力。××局的跨河交通、博兴县局的林权制度改革、邹平的引黄供水创新、齐河北展堤的植树、滨州局的企业整合和改制、利津的机淤汇浆系统的研制与推广、梁山机修厂研制开发的抢险应急照明灯、液压自动抛石机、工程管理多功能车、柳石枕捆抛机等科技创新成果充分表明了这一些。
二、治黄面临的形势和我局科技与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动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目前,党中央、xx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工作,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党的十六大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中央xx关于科技与创新的这些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全面推进科技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又对我们做好新时期的黄河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
当前,全国、黄委系统上下都在全面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理念,树立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黄委党组高度重视科技与创新工作。今年年初,黄委党组提出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并初步形成了“1493”的理论和实施框架。这是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长期研究与实践的结晶,是治黄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就我们山东局来说,目前正在紧紧围绕“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新思路,按照已经批复的“三条黄河”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工作。标准化堤防建设和亚行贷款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东平湖综合治理和黄河滩区安全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黄河河口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将全面展开,有关治理项目也将陆续开工建设。我局“数字黄河”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数字防汛”、“数字水调”、电子政务等应用系统的框架基本形成,并在治黄工作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局在科技与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局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科技与创新还不适应治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实施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新理念,推进治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与创新做支撑、做动力。“二级悬河”的成因及治理研究,东平湖治理综合运用研究,河口演变的内在机理、河口淤积延伸对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河口的整治方向等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还需要尽快
培训和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创造条件,鼓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为治黄事业服务。要增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的主动性,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相关的业务合作联系,全面提升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水平。
七是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科技创新无事不在,无时不有。省局研究决定在今年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基础上,继续扎实有效地开展科技与创新活动,广泛组织广大职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的三小活动,把创新贯穿到治河的各项工作中去,发动广大职工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态度全面推动我局各项工作健康、快速发展。省局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希望各个单位和部门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和开展好科技创新活动。
八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省局将成立科技与创新奖励委员会,负责各类科技与创新奖励的审定,奖励委员会下设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重大创新成果评审委员会和“三小”成果评审委员会。今后,凡获得省部级、黄委、省局等科技进步奖、创新成果奖的单位和部门在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予以加分,对完不成科技创新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省局将制定“科技创新管理办法”,对取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和取得良好效益的单位和科技创新人员实行重奖。
2月23日, 总行在深圳召开2012年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电视会议, 我们今天也召开电视会议, 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深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及科技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广东省2011年金融科技工作情况, 就相关问题开展讨论并研究部署2012年任务。下面, 我代表分行党委讲几点意见。
一、2011年广东省金融科技工作回顾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在总行科技司和分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与具体指导下, 在全省各级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密切配合下, 广东省人民银行全系统出色地完成了“十二五”开篇重任, 金融科技支撑、保障和促进金融业务创新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金融IC卡推广应用和服务民生的工作喜见突破进展, 金融信息安全跨部门指导与协调的能力实现全面提升, 金融信息化建设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成效开始逐步显现。
(一) 基础设施完善建设
分行机关部分机构搬迁和办公环境调整, 科技处会同相关部门出色完成了机房扩建、办公楼网络规划更新、业务信息系统分拆调配、部门办公场所技术支持等多项工作, 得到了全行上下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此外, 组织全省开展地市中心支行业务网核心交换机升级, 优化网间互联综合前置系统, 完善外联应用服务平台, 更新金融城域网主路由器等, 有效确保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对金融业务平稳运行的有力支撑。
(二) 银行卡与电子支付崭新开局
一是金融IC卡应用推广全面展开, 全省发卡规模迅猛增长, 受理环境改造任务基本完成, 公共服务领域应用试点渐有成效。更难能可贵的是, 金融社保卡发卡推广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分行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并积极推进多项合作, 成效显著;我省获批成为“芯片+隐蔽磁条”金融社保卡发行应用试点地区, 汕头、佛山、珠海、广州、阳江先后成功发卡, 江门、潮州发卡申请已获总行和分行批复, 东莞发卡申请也已上报总行。
二是商业银行首次发卡规范审核, 根据总行要求, 分行与相关中心支行支科技部门密切配合, 顺利完成5家商业银行首次发行磁条卡或IC卡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审核工作。
三是银行卡联网通用工作深入开展, 认真完成总行部署的POS终端受理金融IC卡功能改造专项检查任务, 发扬传统牵头组织全省银行卡跨行交易质量月活动, 进一步优化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 加快推动区域银行卡产业升级发展。
四是非金融机构技术管理不断加强, 共计对6家非金融机构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相关工作情况进行技术初审并上报总行科技司。
(三) 系统应用扎实推进
一是按时保质做好总行部署各项工作, 完成多套重要业务系统推广任务, 完成对多家商业银行和财务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应用系统验收和技术支持任务, 完成协助、配合总行数据中心系统和网络迁移验证任务。
二是点面结合深化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成效, 完善备份体系基础架构, 扩展省级集中OA平台应用覆盖全省8个地市, 完成门户系统改造迁移和省级建站技术实践, 开展中心支行电子档案系统推广等。
三是因势利导推进业务信息化创新发展, 支持广东省跨境人民币汇款业务顺利推出, 新增多项办公自动化系统功能开发, 完成审批、管理、监控等业务办公现代化系统建设。
(四) 信息安全强化保障
一是切实提升人民银行自身信息安全技术防范水平和研究检查能力, 充分运用各类安全系统对全省业务网和办公网所有计算机实施监测防护, 结合内控制度综合检查编制检查列表并组织全省信息安全自查活动, 开展总行重要业务系统风险排查防范工作, 探讨研究新形势下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等。
二是积极指导辖区内金融业整体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工作, 完善广东省金融业应急协调机制, 建立广东省银行业联席会议制度, 结合总行《金融业信息安全风险提示》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定期召集金融机构现场座谈等。
(五) 运维服务渐成体系
一是建成分行信息化资源监控室, 整合IT监控资源, 集中监控各类资源信息, 实时掌握机房设备、应用系统和桌面终端运行情况。
二是推广ABS, TBS异地数据备份情况自动巡检方案, 探索实践“简单操作菜单化、复杂操作脚本化, 重复操作自动化”工作模式。
三是组织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和部分地区商业银行开展综合与专项应急演练, 有效确保各级业务系统在重要时期和日常应用中安全稳定运行。
四是支持各级电视会议顺利召开, 协助推动人民银行会议经费缩减;做好电子化设备使用管理与维修保养, 踏实履行科技运维服务工作职责。
(六) 科技管理有序开展
一是全面增强科技队伍综合素质, 先后举办信息安全、银行卡与电子支付技术管理等培训讲座, 认真组织各级科技部门积极参与多项重点课题调研和信息化宣传工作。
二是坚持加大科技制度建设规范化、工作宣传常态化力度, 重整优化工作督办管理系统, 梳理完善全省一体化制度并组织自查自纠, 定期适时报送科技动态与工作计划。
三是持续提高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科技服务能力与管理水平, 支持辖区内多家金融机构新增加入人民银行金融服务与管理体系, 加强金融业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编码信息验证检查, 配合业务部门对部分商业银行开展行政综合执法检查等。
二、广东省金融科技工作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 基层央行履职要求不断提高, 履职难度日益增大, 科技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不断变化。对于当前科技工作的理解, 我认为可概括为4个关键词:枢纽、引领、服务、管理。所谓枢纽, 体现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对科技的高依赖性上, 科技像一张无所不在的网, 渗透到央行工作的各个方面, 须臾不能离开。引领, 体现在科技部门正在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业务引领者和助推器, 业务借助于和科技的紧密结合实现创新发展。服务, 体现在科技工作内容更加充实, 范围更加广泛, 从传统意义上的运维管理发展到为央行业务、金融系统的创新发展提供服务。管理, 体现在科技部门所承担的管理类职责越来越重, 已成为实实在在的管理者。特别是三定方案提出科技部门要承担整个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指导协调职责。
当前, 全省面临着如何更好地落实金融业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 如何更好地践行总行提出的“促服务、防风险、保安全”重要精神, 如何更好地把握“分工与协作、服务与管理、行内与行业”立体关系, 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面向业务、面向基层、面向社会”工作要求等问题, 需要我们进一步加深认识, 积极应对。
(一) 经济金融发展形势依然复杂, 人民银行科技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和崭新机遇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 新时期的金融工作必须把握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市场配置金融资源、创新与监管相协调、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原则, 以形成种类齐全、结构合理、服务高效、安全稳健的现代金融体系。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的国家经济金融政策, 对人民银行各项业务的履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支撑、保障以至引领央行现代化业务科学发展的金融科技工作, 也提出了更加严峻的考验。正如今年总行工作会议和科技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部署, 我们科技部门全体上下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金融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作用, 要通过不断完善数据治理机制, 提升对宏观政策针对性、灵活性、稳定性的支持力度, 要通过继续深化应用推广成效, 提高对“部门数字化、业务流程化”和社会民生公共领域的服务水平, 要通过加快健全安保体系建设, 增强对中央银行现代办公业务连续性和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 广东省在继续巩固经济总量排头兵的位置同时, 还肩负着进一步为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和谐社会建设先行先试的迫切任务。今年是粤港澳合作以独立篇章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全面实施后的首个总结之年, 也是全省各地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一年开好局、四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三个阶段工作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 随着跨境金融创新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等各项重点任务的纵深开展, 全省人民银行科技工作也将迎来崭新的历史机遇, 金融信息化将由传统的后台支撑角色转变成为直接推动地方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成为创新服务水平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一个重要标志。
(二) 行业内外联系日趋紧密, 人民银行科技指导协调能力要求不断提高
当前, 人民银行与金融业机构通过信息系统、互联网络、工作机制等多样化手段建立了紧密的“硬”联系和“软”联系, 今年, 这些联系将更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一是联系的机构更多, 例如, 总行将在今年部署开展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组织小型微型金融机构“汇聚”接入金融城域网的试点和推广工作, 提高小型微型金融机构为企业服务的起点和能力;二是联系的领域更广, 呈现众多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 如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拓展、非金融机构信息系统检测认证体系的建立健全等;三是联系的层次更高, 目前总行已经着手开展将银、证、保分业基本标准体系进行整合和融合, 编制整个金融行业标准体系的工作。
而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自身对于“科技立行, 科技兴行”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和科技管理的水平突飞猛进, 个别领域已经接近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这对于处在金融科技主管位置的央行工作者而言, 无疑是一道相当沉重的压力。希望大家能够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时刻保持危机感, 在开展金融行业科技指导工作过程中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 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自身能力和综合素养, 确保人民银行具备金融业内“领头羊”的硬本领和真水平, 切实有效地履行好国家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
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看到, 随着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多元化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 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部门之间的结合点越来越多, 加强跨域合作、实现多方共赢也成为新时期下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的一项崭新内容。这些年来, 分行先后与国家应急协调中心广东分中心建立金融业机构互联网系统及网站安全防护与应急处置服务联动机制, 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建立社会保障卡加载金融功能工作协调机制, 这些工作在科学调动辖区内各方资源保障金融信息安全以及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实效, 也为强化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协调作用做出了有益尝试, 得到了总行的充分认可和肯定。以此为鉴, 各级科技部门还要继续坚持脚踏实地、解放思想的工作态度, 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创新服务与社会民生事业加深融合、城市信息化建设与金融信息化建设相互渗透的大好形势, 通过人民银行自身以及组织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其他机构开展多方面、深层次的交流合作, 进一步增强人民银行的指导与协调能力, 推动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和科技管理水平走在国民经济前列。
(三) “全省一盘棋”局面尚未形成, 人民银行科技自身综合治理水平亟待提升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履职要求, 人民银行科技自身也在经历由粗放式、条块状向精细化、统筹型转变的过程。但客观来说, 当前“全省科技一盘棋”的局面还没有真正成形, 各地金融信息化建设和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参差, 各级科技部门还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管理难题。例如, 在管人方面, 基层部门科技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与工作压力有增无减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在管财方面, 统筹规范、落实用好全省电子化专项资金的工作还有待加强;在管物方面, 数据大集中以后的系统运维, 涉密资产的管理以及等保、分保的任务还相对繁重;在管事方面, 以流程驱动、以机制保障, 覆盖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完备体系还尚未健全。
人民银行科技综合治理不仅是IT内部流程改造的问题, 更是从宏观视角出发, 协调信息化建设执行力与领导力一致匹配、推动业务工作与科技工作互促发展的问题, 是涉及全省各级科技部门条线内和条线外有关组织、制度、规范等一整套体系化的问题。广东省金融科技工作能否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再迈台阶更进一步, 还要靠在座各位把局布好, 把子盘活。
三、广东省金融科技工作进一步发展要求
这几年广东科技工作的成绩是突出的, 连续保持在全国先进位置, 成绩值得肯定, 但困难和不足同样不能忽视。当前全省科技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在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指导与协调方面、在全省一盘棋工作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基层科技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不够,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确保科技队伍长期保持在年轻、专业、精炼状态。二是信息安全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与总行、分行的要求还有距离, 对于事件处置的敏锐性、有效性方面值得总结, 尤其是要提高预见性, 提高对那些处于待升级状态、脆弱的老系统的“保姆式服务”能力。三是全省一盘棋工作机制的核心之核心, 重在调动县、市两级积极性, 举全省之力, 做好科技工作, 实现精细化、集约化管理, 这一点务必准确把握。2012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崭新一年, 也是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工作稳中求进、乘势而上的重要一年, 广东省各级部门任重而道远。为做好今后一段时期的全省金融科技工作, 谈几点要求。
(一) 积极引领业务创新
过去我们说过金融业务工作与科技工作的关系是“水到渠成”, 就是业务之水流到哪里, 科技之渠就要建到哪里, 这说的是“服务”层面的意思, 说的是科技工作要围绕业务需求去开展。如果还以“水”和“渠”来打比喻, 那么我认为, 今天的金融业务工作与科技工作更应该是“开渠引水”的关系, 就是我们要不等不靠, 要敢于通过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去推促业务主动向科技要创新生产力, 让科技之渠引领业务之水流向更加深远的发展空间, 这说的是“开创”层面的意思。
(二) 全面加强行业指导
当前, 人民银行科技工作在传统的对内服务和技术管理的基础上, 行业协调和指导的外联特性凸显, 国家明确赋予人民银行在金融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标准化建设及信息安全相关工作上的组织管理和指导职能, 重责为先, 己任为是。各级单位要加强学习, 深入领会相关要求, 进一步发挥中央银行分支机构在地区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中的支柱性、纽带性和全局性作用, 认真做好辖区内科技发展规划、业务应用推广、信息安全保障、银行卡联网通用、电子支付技术管理、标准化贯彻落实等方面的指导性、协调性工作, 围绕人民银行这根主心骨, 聚“大科技”合力, 建“大金融”格局。
(三) 切实保证信息安全
金融业务高度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是唯一能令整个金融机构全面瘫痪的风险, 各单位一定要提高认识, 充分理解和认清人民银行科技部门对内促生产、保安全, 对外控风险、维稳定的沉重使命, 一方面要在加强内部管理、风险防控方面下大力气, 一方面要扎实有效地履行金融业信息安全的指导和协调职能, 要意识到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对金融维稳事业的重大意义, 摒弃“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的思想, 严格管理, 对信息安全风险严抓不怠,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治病救人、防微杜渐。
(四) 统筹规范科技管理
全省各级科技部门要继续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统筹规范科技管理工作, 要继续按照“架构管控”的理念严格推进全省信息化建设一体管理的模式, 努力实现全行上下科技需求兼顾、资源共享、风险可控、发展有序的目的。与此同时, 各级单位还要加强重视科技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问题, 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精神和领导艺术, 既要懂得如何发掘人才与培养人才, 更要懂得如何稳定人才与交流人才。
(五) 协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挑战和机遇面前, 人民银行
各级部门要继续加大金融信息化建设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继续深化金融科技创新服务国计民生的成效。首先要优化基础环境, 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支付清算系统、国库服务系统等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 助推地方经济高效、畅通运行;其次要提升服务水平, 广开渠道、真抓落实地把金融IC卡等一系列现代化金融科技创新的成果真正用到、用好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以及百姓日常生活中, 提高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质量;最后还要健全监管体系, 着力提高科技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把加强标准化建设、保障信息安全等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服务营造有利的政策氛围和监管条件。
四、2012年广东省金融科技重点工作
从总行的统一部署以及辖区的现实需求来看, 今年全省金融科技工作的任务依然繁重而艰巨, 稍后我们还将深入研讨。在此, 我主要强调几项重点工作。
(一) 更进一步开展金融IC卡应用推广各项工作
今年必须完成金融IC卡应用推广两项阶段性任务:第一个是年底前, 全国性商业银行布放的ATM终端能够受理金融IC卡;第二个是7月底前, 各地金融IC卡公共服务领域应用推广工作应该有个收官总结, 特别是5个试点城市要有所建树。此外, 还要在省级层面已经打下的坚实基础上, 更加全面、深入地与地方社保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合力推进全省各地金融社保卡发卡推广工作, 还要积极配合总行, 研究和探索居民健康卡加载金融功能相关工作, 提高民生服务质量。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 着力深化金融信息化服务经济社会成效。
(二) 更进一步巩固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要将2012年作为“信息安全年”来抓。进一步规范管理, 严格内控, 加强内部技术审计, 确保行内网络及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根据总行统一部署, 以落实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制度为抓手, 完成人民银行内部各类重要信息系统定级、备案和测评整改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手段将总行对办公网“有管理, 可控制”的要求落实到位, 提升人民银行各类重要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水平。巩固金融业信息安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已有工作成果, 将重点放在协调机制落实以及保证协调机制持续运作上, 确保今年“十八大”、“两会”等各时期系统运行稳定, 为构建辖内长效、全面、成熟的系统性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三) 更进一步推动央行业务高效、创新发展
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 完成总行统一组织的网络改造工程和自主开展的核心设备升级工程, 适应业务信息系统对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需求。实施地市中心支行业务网电视会议系统延伸至省内所有县支行工程。按照总行部署, 做好第二代支付系统、国库集中会计核算系统和中央银行集中核算系统、人民币跨境收付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的应用推广工作。密切配合相关业务部门, 全力支持全省农户及中小企业征信管理系统建设, 支持跨境人民币个人汇款核算系统建设等。加快省级数据中心应用整合与数据利用步伐, 继续推广全省集中OA等信息系统在更多地市上线应用。
(四) 更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管理服务与指导协调工作
加大统筹、审慎处理同城信息系统平稳运行和安全可控等问题, 科学调动全省各地科技力量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 继续强化科技队伍能力建设和干部人才培养, 努力实现全省科技工作齐头并进。讲求实效, 认真做好金融机构编码管理、商业银行银行卡首次发卡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审核、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技术审查、新设银行业机构加入人民银行金融服务与管理体系审核、各重要业务系统准入技术审核以及银行卡联网通用专项检查等工作, 扎实履行央行科技指导职能。
(五) 更进一步做好科技队伍建设工作
目前全省科技队伍建设力度仍显不足, 尚未形成吐故纳新、合理流动的良性循环机制。信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要求科技队伍必须保持年轻化、专业化, 跟上科技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同时科技人员务必保持廉洁自律, 在集中采购工作中要配合财务、后勤部门, 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落实好财务纪律, 将有限的经费投入到真正需要的科技领域, 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
一、联席会议是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研究解决职工群众重大利益问题的制度平台
联席会议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创造。联席会议的宗旨是研究解决职工普遍关心、迫切希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2009年我省恢复建立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制度,2010年初时任省长周强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就支持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力度等事项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联席会议构建了研究解决职工群众重大问题的一个制度平台,开启了沟通政情民意、传递决策信息的重要渠道。政府能够通过联席会议这个渠道,了解职工群众的所需所求,工会借助这个制度平台,反映职工的所忧所盼。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联席会议,密切了各级政府与职工群众的联系,解决了一些关系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真正做到了制度上有安排、政策上有保障、实践中有成效,联席会议成了反映职工群众诉求、解决职工群众问题的“直通车”。
二、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需要赋予工会组织更多资源和手段
省政府和各部门历来对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工会工作汇报,高度重视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对工会开展劳动竞赛、劳模评选、技能培训、困难帮扶等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特别是2010年联席会议后,省直有关部门在支持工会开展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帮扶资金配套和省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各级工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贴近中心促发展,贴近职工办实事,贴近基层搞服务”的工作思路,以劳动竞赛和职工素质提升为载体,以维权帮扶工作为抓手,与时俱进推进工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省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职工群众需求日益多元,劳动关系矛盾比较突出,工会基层组织比较薄弱,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有待提高,需要省政府和各部门一如既往的给予关心支持。为了把这次联席会议开得更有实效,省总进行了专题研究,我和省总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深入到企业和职工群众中,面对面访谈,近距离沟通,掌握了不少真实的数据和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我们感到当前职工群众工作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关于市州国有企业改革和相关遗留问题的解决。加快推进改革,妥善安置职工,是解决未改制企业困难职工问题的治本之策。国企改革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省属和中央下放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但仍要打好扫尾战。特别是市州属国企改革还剩下一些难啃的“硬骨头”。由于时间拖得太长、市级财力有限、错失优惠政策等种种原因,改革难度倍增。建议省政府加大推动市州国企改革力度,明确责任、制定政策,因地制宜、因企施策,打好市州国企改革攻坚战。同时,加强督促协调,解决好社保接续、社区职能移交等相关遗留问题,为改制企业职工排忧解难。二是关于做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曾先后四次视察工会帮扶中心。去年3月,习近平副主席作出批示,指出困难职工帮扶是国家帮扶制度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健全机制,实现帮扶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中央财政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近年来,我们致力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党和政府关心职工的重要载体、工会履行维权职责的重要窗口来打造,为困难职工和农民工开展生活救助、法律援助、就业帮助等各种形式的维权帮扶服务,深受困难职工好评,为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们正在努力推动帮扶中心由帮扶困难职工向服务广大职工转型,把帮扶工作融入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公共服务体系中。加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央有要求,职工有期盼,外省有经验,我省工作有基础。请求政府继续加大帮扶资金财政配套力度,帮助解决帮扶中心的机构编制,使帮扶中心能够更好地服务职工、服务大局。三是关于工人文化宫等职工文化设施建设的问题。我省的工人文化宫建设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服务职工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普遍存在着基础建设滞后、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打造湖南文化高地,职工文化建设要与之相适应、相协调。我们明确要求工人文化宫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学校和乐园”的主题不变,坚持为职工服务的宗旨不变。省总计划筹集一定规模的资金对各级工人文化宫进行提质改造,完善功能、转换机制、加强管理,开辟一些公益性文化活动项目,为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提供免费服务,让广大职工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请求省政府将工人文化宫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使这一传统文化阵地焕发新的生机。
(四)全面加大技术创新人才建设力度
科技进步,关键在人。全市上下必须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营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认真组织实施“515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即重点培养出5名以上在国内或省内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10名以上在扬州市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声望的专家或学者,50名以上在全市各学科、各行业成绩突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努力构筑我市以机械、电子、船舶、汽车、医药、化工、农业、建筑为重点的“八大行业人才高峰”,培植一支与我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施“3311人才工程”建设,把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省引进国外智力成果推广示范基地、重点农业园区等载体,建成高层次人才集聚、培养和使用的重要平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家评价、考核、激励等办法,逐步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开展青年企业经理人才创业论坛活动,组织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南大商学院MBA核心课程班的培训,选派一批企业经营管理者到高校、大型企业甚至国外、境外进行进修深造、跟班学习。力争到2010年,培养2名能带领企业进入国内前300强的杰出企业家,培养20名能带领企业在各行业处于比较领先地位的优秀企业家,培养200名具有中、高级任职资格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三年培养计划”,重点在制造业、服务业及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中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积极整合我市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全市中高级技工人才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实用人才的专业素质。抓紧实施《市人才引进暂行办法》,对关键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千方百计、不拘一格引进。不断完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问题,重点落实引进人才在购置住房、安家补贴、工资补贴等方面的激励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五)加快建设科技进步和人才服务的平台
技术进步的主战场在经济开发区、沿江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要围绕企业向沿江集聚、向城区集聚、向园区集聚的目标,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科技示范园区,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全市技术创新的“龙头”、集聚人才的基地。要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沿江大开发。按照建设“现代化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的要求,高标准规划建设沿江高科技产业园,使之成为带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各地特别是各重点镇要坚持把高新技术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聚。要从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市经济开发区或重点镇工业集中区建立生产和科研基地。依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科技兴农步伐。继续抓好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大工程,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科技创新为重点,推进农业实施经营企业化、投入科技化、产品标准化和品牌化。重点是抓好现有的高效花卉苗木、永安猕猴桃、特种水产等12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通过加强与各科研院所的合作,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形成特色。要积极构建引才引智平台,构筑人才比较优势。研究出台《市人事代理暂行办法》,搞好人事代理“一条龙”服务,重点为沿江开发做好引才引智工作。健全和完善科技信息网,推动人才、技术资源和项目的对接。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信息系统、人才市场信息发布系统、人才资源预测系统,盘活人才,用好人才。
三、强化领导,不断提高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组织程度
加快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步伐,关键在领导。各级党政组织务必从提高执政能力、加快“两个提前”的高度,把科技与人才工作摆上重要战略地位,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要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开放的科技观和全新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氛围。市各新闻单位和~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我市的科技、人才政策,宣传各单位重视科技、重视人才的典型事例,宣传各行业施展才智、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扎实开展“创新创业之星”即十佳科技创新人才、十佳科技服务工作者、十佳经营管理者、十佳教师、十佳医用工作者、十佳建筑师、十佳农业科技工作者、十佳农村致富能手等评选活动。要深入开展科技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加强科普宣传,介绍最新技术动态和实用技术,为企业和广大群众提供科技信息和优质服务。今年要重点抓好以“科技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科普宣传活动,全面宣传经济建设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积极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
2、强化领导,形成整
体合力。科技与人才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要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完善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组织化程度。按照“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的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统筹好发展第一要务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关系,亲自抓好科技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理顺人才的建设、管理、服务体制,优化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机制,改善人才的工作、生活、社会环境,并重视做好在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及时把各类优秀人才吸收到组织中来,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热心、感情上贴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之家”。科技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工作思路,凝聚各方力量,集成科技资源,牢固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科技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各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要上下同心、左右同步、各方联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3、强化投入,落实物质保障。科技投入是科技进步的前提,人才投入是人才开发的要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技术资本投入在先、人才资源开发优先,不断建立健全科技与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特别要加大财政对人才培养以及基础教育、重点科研项目的投入,确保科技三项经费、科普经费足额拨付、逐年递增,力争到~年前达到市财政总支出的2%;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奖励等。要突出主体投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强人才开发机构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要鼓励多元投入,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界对科技与人才投入的积极性,尽快形成政府拨款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投入为保障、社会各界和个人捐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为营造一流的科技与人才发展环境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4、强化责任,加大考核力度。要加大落实力度,这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本地区、本部门科技与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运行机制等问题,制定科技与人才工作“十一五”规划,拟定具体方案,逐项进行落实。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特别对科技和人才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分管负责人要具体负责,确保解决问题不留尾巴,落实政策不走形式,完成任务不打折扣。要加大考核力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考核指标体系,把重视对科技及人才工作的引导,实施科技及人才工作的规划,促进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强化督促检查,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确保科技与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旗委、旗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旗科技工作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2004年科技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动员全旗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力度,促进科技工作健康发展。刚才,科技局车局长做了工作报告,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同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科技管理年”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旗委、旗政府把2005年确定为“科技管理年”,这是根据我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情况而做出的一项重要科学决策。
长期以来,我旗的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牧民和城镇居民收入等方面虽然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横向比,我们仍然是低水平的。面临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不适应需求,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农牧业产业化内部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低、农牧民的整体科技素质差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已直接影响到我旗经济的持续、健康和快速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但最终要靠科学技术解决问题”。因此,加大科技管理力度,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离开了科技支撑和科学管理,一产、二产都只能在低水平徘徊。新品种、新技术、新的管理方式必须及时全面地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必须充分认识到,科技是生命,管理是效益,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不仅与市场紧密相联,而且与效益密不可分。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科技管理年”的重大现实意义,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此为契机,在全旗上下掀起学科技、用科技、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新高潮,促进我旗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推动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
科技工作要紧紧围绕加快全旗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为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服务这条主线,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从而实现“科技管理年”的根本宗旨和目的。
(一)大力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工作
实施农牧民科技培训工程,是今年旗政府为人民群众所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是服务“三农”,提高农牧民科技素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我们要通过对广大农牧民的科技素质培训,实现农牧业科技水平的飞跃,最终达到“三个提高”的目标:一是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二是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延长农牧业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三是提高广大农牧民的致富能力和驾驭市场能力。
为此,科技培训工作要在旗政府的统一安排下,由科技部门牵头具体组织实施。各乡镇苏木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加强协调与沟通,统筹规划,密切配合,确保取得预期效果。围绕全旗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规划,突出落实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三项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推广计划,切实提高农牧业的科技支撑。要组织相对稳定的科技培训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合科技力量,集成科技成果,为科技培训创造基本条件,加速科技进村入户。要立足农牧业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开展培训,做到技术到人;要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开展培训,做到服务到田;要依托农牧业科技试验基地,开展培训,做到示范到户。要充分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牧民科技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户培训,以示范户带动农户,形成互动的农技推广网络;可以举办农牧民骨干培训班,使其成为农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辐射和带动农牧民应用新技术;可以举办科技大集,广泛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解答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可以组织科技小分队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棚院,进行现场指导。科技培训的阵地在农村,对象是农民,要积极探索送科技下乡和农牧民培训的长效机制,真正把农业科技知识、农村政策法规和农业市场信息送到广大农村牧区的千家万户。
(二)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引进、推广工作
一是要抓好农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引进与推广。各乡镇苏木和有关部门要从促进我旗农牧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做好此项工作。在农业方面,要注重做好国内外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重点引进推广旱作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等先进技术,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同时,要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和综合利用技术引进与推广,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产品贮运、保鲜、包装和精深加工技术,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从根本上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畜牧业方面,要紧紧围绕促进农牧民增收这个目标,立足于我旗重点发展的草、羊、鸡等主导产业,着力实现新技术引进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的对接,切实提高农牧业产业化科技含量,强化科技管理。通过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努力培育我旗科技型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开发出一批市场容量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拳头产品,培育出能够为我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富积累的新兴产业。
二是抓好企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企业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旗的企业新技术研究、开发与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果,特别是在矿业、建材、烟花、饮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一方面,科技部门要转换思路,开拓视野,努力发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引导与服务功能;另一方面,企业要结合实际,自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牢固树立科技意识,善于用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勇于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的魄力,努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与研发水平,建立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不断更新产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民营企业具有机制和技术上的比较优势,是发展新技术产业的新生力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因此,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需要,自觉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引进、创新、开发的力度,依靠科技创新取得快速发展。事实证明,一个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与活力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只有不断加强和推进科技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结构调整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才能够激流勇进,快速发展。
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引进与推广,要走市场化发展道路。科技工作要自觉融入市场当中,要加大科技招商的力度,大胆走出去,引进来,让更多的高新技术、科技产业落户我旗。要积极探索建立各种专业协会、技术中介机构,开展有偿技术服务,加强与大中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等形式,推动科技面向市场,走上市场。要鼓励科技项目通过社会来承担,通过企业来推广,从而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三)大力抓好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
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牧业发展新模式。建立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旨在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牧业科技产业结构调整和优质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各乡镇苏木要把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善于根据各自的实际,科学分析本地的优势项目和产业,有针对性地推进基地建设,搭建科技发展平台,推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要大力实施以调整产业结构,培植龙头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健全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战略。要在技术推广、示范服务、辐射延伸上下功夫,抓特色,上规模,提品质,增效益。真正把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农牧业新技术的载体,科技与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的基地,农牧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示范园,最终成为我旗重要的科技品牌。
(四)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人才是科技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我旗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扎根基层,辛勤耕耘,默默奉献,为我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敖汉经济社会的进步,城乡面貌的变化,无不凝结着广大科技人员的智慧。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实施“科技管理年”各项工作的客观要求,是我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是推进我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大计。各级政府必须把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要完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创新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机制,把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科技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尽可能创造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吸引高层次的优秀科技人才参与我旗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技、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引导和鼓励科技人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研究解决我旗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要在科技工作者中弘扬求实创新和拼搏奉献精神,广大科技人员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己、在竞争中提高自己、在奉献中升华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科技事业才大有希望。
三、加强领导,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今年我旗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下步关键是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为科技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切实把科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各乡镇苏木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关心科技、支持科技、谋划科技,亲自抓科技。要加大对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的监督考核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全旗形成加快科技进步的强大合力。
(二)切实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科技工作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需要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科技部门要紧紧围绕全旗经济建设大局,认真履行好科技工作的参谋、协调和综合管理职能。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主动向科技倾斜,给予支持和配合,为科技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共同推动全旗各项科技工作任务的落实。
今天,镇党委、政府隆重召开全镇科技工作大会,总结表彰上一年度为我镇科技进步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研究部署今后的科技工作。这是对我镇近年来科学技术成果和科技工作发展的一次检阅,也是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继续奋斗的一次盛会。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获奖的个人和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我镇大力实施“科技兴镇”战略,科技事业不断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下面,我着重就如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科技工作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纳入目标管理,列入各级、各村、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各级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的要求,做到各级一-1-
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保证全镇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镇”战略。要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建设经济强镇和文明城镇,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发挥人才的作用。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更加有赖于科技人才。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和延揽优秀科技人才。以更加开明的观念和更加人性化,更加市场化的机制,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科技人才资源,努力建设人才高地,努力把优秀人才聚集到我镇的各项事业中来。要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用好人才。落实人才的激励政策和措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扩大人才工作的覆盖面,把有成就的人才和具有潜能的人才,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要抓好人才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加大科技投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业环境。
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科技投入总体水平。与此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科技开展,建立和完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信贷为支
撑,社会投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有利于鼓励和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积极性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与经济相结合,让一切为社会增加物质财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经济上有实惠、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要制订优惠政策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带高科技项目来我镇创业,为我镇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为科技人员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创新机制,转变职能,务实高效地为科技事业发展服
科技部门要加快自身的改革,转变角色,努力提高行政效率。要树立全局观念,从过去管理科技系统内部的小循环转上管理和指导全社会科技工作的大循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方面的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共同推动全社会科技进步。要树立科技工作,是重要经济工作的观念,把科技管理部门定位于经济管理部门,运用管理经济的理念来管理科技工作,围绕促进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推动科技进步,发展科技事业。要改革管理模式,转变职能,把重点放在研
究市场需求、把握研究方向、保证经费支出等宏观管理上,强化对重大研究开发项目的支持:并加强跟踪管理和效果评价,保证项目的实施和对经济社会所起的促进作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科技人员服务为己任,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帮助企业和科技人员解决实际 困难和问题。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总局科技委会议是在全国广电系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 研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进一步推进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和事业建设, 为明年的科技和事业建设提出工作思路和办法。昨天, 七个专业委从不同角度报告了本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现状,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江苏省广电局介绍了本省推进数字化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今天上午, 会议分六个组进行了认真讨论。刚才大家又对各专业委提出的建议书和报告书进行了审议。这次会议, 我们改变了召开的方式, 由各专业委、各位委员唱主角, 做到了集体参与、集中智慧、集思广益。虽然会议时间只有两天, 但大家畅所欲言、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 全面了解了国际广播影视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的发展情况, 深入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找出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 初步形成了下一步工作的对策措施, 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次会议开得很成功, 对于我们开拓视野、放眼全局、立足实际、把握趋势、顺应时代潮流、促进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总结会议取得的收获和共识;二是关于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
一、总结会议取得的收获和共识
这次会议时间很短, 但收获很大, 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共识。
(一) 充分肯定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建设取得的成绩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我国经受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温雨雪冰冻、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的考验, 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广播影视在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宣传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宣部的正确领导下, 我国广播影视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安全播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数字化推进、新媒体发展等多方面都取得突破, 科技委工作也有了新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
1、广播影视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经受了雨雪冰冻、地震、奥运会等突发和重大事件的严峻考验
2008年发生的两起特大自然灾害, 对我广电系统安全播出造成了严重威胁和影响。年初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使贵州、江西、湖南、湖北等19个省广电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全国共有690个高山无线发射台站遭受严重的雪灾影响, 高压供电线路、信号传输线路、机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直接经济损失累计达14亿元, 全国有346个台因灾害严重导致全台停播。
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 给灾区广播电视播出传输覆盖网造成巨大损失。甘肃、陕西、云南等省也受到地震影响。灾区共有183个播出单位的设备、设施、机房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 其中受灾严重的32个区市县的86个播出单位设施损毁严重, 造成播出中断, 16个市县广播电视处于全部瘫痪状态。其中, 四川省青川县、北川县等11个市区县的广播电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
灾害发生后, 受灾地区省、区、市广电部门全力以赴, 冒着生命危险, 竭尽全力抢修设备, 尽快恢复播出。总局立即启动全国安全播出应急预案, 多次派出技术专家组深入灾区, 帮助制定灾区恢复重建的技术方案, 筹集救灾资金, 协调救灾物资的发送工作等。全国广电系统齐心协力, 支援灾区, 为灾区迅速恢复广播电视播出做了大量工作。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北京、上海、河北、辽宁、河南、福建、山西、湖南、吉林、安徽、江西、湖北、重庆、黑龙江、天津、深圳等20个支援省 (市) 广电部门迅速成立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 深入灾区实地考察, 科学制订恢复重建规划, 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 积极争取将广电援建任务纳入到本省 (市) 对口支援总体规划中。截至7月22日, 受地震影响播出的86个台站, 除北川县城需要搬迁重建外, 其他均已恢复播出。
今年是奥运年, 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 广播影视服务奥运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火炬传递到残奥会闭幕, 奥运转播工作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手段之多、技术之新、水平之高都创造了历史,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高清晰度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互联网广播电视等新手段的应用, 丰富了科技奥运的内涵, 成为了北京奥运会的亮点。全国广电系统紧紧围绕保证奥运会安全播出这一主题, 紧急动员、周密部署、全力以赴, 从安全播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入手, 健全工作机构, 完善应急机制, 一手抓安全防范, 一手抓安全运行, 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比如中央电视台专门制订了《2008北京奥运会中央电视台电视报道技术运行工作手册》, 涉及奥运播出各个环节, 考虑到了各种突发情况, 使央视的奥运安全播出保障工作更加规范化、更加精细化。总之, 全国广电系统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众志成城、不辱使命, 确保了奥运转播工作的高水平完成。
2、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无线覆盖工程、农村电影流动放映工程成效显著
近年来, 国家加大了对农村广播影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实施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点工程, 使农村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影视覆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1998年开始实施以来, 已经解决行政村“盲村”、5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近亿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十一五期间, 要完成71.6万个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建设任务。今年6月9日,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直播卫星“中星9号”, 奥运会期间进行了4000户“村村通”用户的技术试验, 技术测试效果良好, 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直播卫星是广大山区和偏远地区实现村村通的主要技术手段, 目前全国正在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
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 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已提前完成, 对转播中一、中七电视节目和中一广播节目的6065部电视、调频和中波发射机进行了更新改造和运行维护, 其中, 新增和更新4751部发射机, 纳入正常维护1314部发射机, 使中一、中七电视节目和中一广播节目的无线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82%、68%和84%, 覆盖人口分别达到10.7亿、8.9亿和11亿, 提前完成了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十一五”农村无线覆盖目标。
为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 国家对农村地区实施了农村电影放映工程。通过科技创新 (数字化) 、体制创新 (院线制股份制) 、机制创新 (政府补贴机制) , 建立了多种所有制、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 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电影发展之路。目前, 全国已建立146条数字电影放映院线, 1.5万个放映队, 41个卫星中心站, 放映场次超过290万场。农村群众看电影难的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3、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 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有线和地面数字电视以及新媒体快速发展
近年来, 总局一方面大力推进数字化转换, 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新媒体发展。有线电视数字化已在全国大中城市全面推开, 全国有100多个城市进行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 其中30多个城市已完成了整体转换, 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了4000万, 接近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广播电视台内数字化进程明显加快, 5 0%的省级以上电台、电视台制播系统数字化率达到9 0%以上, 许多省级台和城市台已经完成全台业务一体化网络系统的建设, 大大提高了节目制播效率, 为电台、电视台从单一传统业务模式向为多种终端提供多种业务模式转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地面数字电视开始播出。今年1月1日, 地面数字电视在北京开播, 转播中央电视台的高清综合频道和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6套标清频道, 这标志着我国地面无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正式启动。5月1日, 北京电视台奥运高清频道开播。奥运会期间, 上海、天津、沈阳、青岛、秦皇岛等奥运城市以及广州、深圳播出了地面数字电视, 转播了中央电视台的高清频道, 推动了高清电视一体机发展。今年, 总局共组织制订了13项地面数字电视配套标准, 其中有9项已颁布实施。明年, 将全面推进地面数字电视的网络建设。电影数字化进一步推进, 建立完善了数字电影标准体系, 建成了数字电影示范院线, 初步建立了农村数字电影流动放映体系, 电影数字制作发行放映取得显著成效。新媒体发展取得突破。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发展迅速。央视网、中国广播网、国际在线等网站发展很快, 点击率不断提高, 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次奥运期间, 央视网开通了网络电视奥运台, 并以手机电视、IP电视、车载移动电视为平台, 全方位报道北京奥运会, 大大提升了广播电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 经过广大科研人员和产业界的共同努力, 完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 (CMMB) 的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立、设备产业化和规模技术试验等工作。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服务奥运会和残奥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得到了中外嘉宾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目前正进行更大规模的技术、运营和内容三位一体的试验。
总的来说, 广播影视数字化正从有线电视单一领域向台内、地面、卫星、电影等多个领域展开, 已从局部地区试点转向全国范围推进, 数字化使我国广播影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播影视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4、科技委组织建设更加科学, 决策咨询作用进一步发挥, 科技委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
2008年, 为适应广播影视科技创新的新形势, 科技委本着“开放、贴近、年轻化、专业化”的原则, 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科技委的活力在于发挥各专业委和各委员的作用。总局科技委加强了对各专业委的领导, 由科技委副主任直接兼任7个专业委的主任, 内部运行机制更加科学, 提高了各专业委的工作效率和能力。针对广播影视科技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 各专业委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向本次会议提交了11份建议书 (草案) 、1份报告书 (草案) 和6份建议 (草案) , 数量和质量都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科技委在发挥系统内专家作用的同时, 特别注重发挥两院院士等系统外专家的智囊作用, 在总局新媒体发展技术政策、广播影视技术监管体系建立等重大科技问题上, 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咨询意见。
(二) 充分认识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国际广播影视数字化进程加快, 已从模拟向数字的技术转换进入到了全面开发新业务、提供新服务的新阶段。在广播方面, 美国在推进卫星数字声音广播几年后, 又开始采用HD-Radio技术播出高清无线电广播;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亚洲、非洲的部分地区已经播出数字音频广播 (DAB) ;韩国播出数字媒体广播 (DMB) 。另外, 还有一些国家采用数字无线电广播技术 (DRM) , 通过短波覆盖广大地域。在电视方面, 从标准清晰度电视向高清晰度、超高清晰度、立体电视发展。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开播了高清晰度电视节目, 美国Direc TV卫星直播平台的高清频道超过150个, 有线网的高清频道超过30个。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政策、节目政策和财税政策, 明确了关闭模拟电视的时间表。2006年12月11日, 荷兰首先停播模拟电视。2007年9月1日、10月15日芬兰、瑞典相继停播了模拟电视。在接收方面, 从固定、单向向移动、交互发展。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不仅在有线电视网络里实现了双向、交互、多功能, 还在地面无线电视、卫星直播电视中开展了双向交互业务。在电影方面, 数字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已经兴起并逐步成为主流。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更新, 传输方式的逐步多样化, 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电影等新业务不断涌现,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加快。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广播电视与电信、互联网等行业之间的融合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和国内电信行业正积极利用其双向交互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资本优势, 加快推动电信网络向宽带化发展, 许多电信运营商已开始提供话音通信、宽带接入、音视频业务等三位一体的服务, 大力发展音视频业务, 正逐步从网络运营商向综合业务提供商转变。总体上来看,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声音、图像、文字等信息的生产、传播、交换、消费的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一场信息革命正在全球兴起, 使信息传播从单向单一形态向双向多元形态、从资源垄断向资源共享、从自成体系向开放体系、从不对称传播向互动交流方向转变。广播影视面临着自诞生以来的最大的一场技术革命, 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也前所未有。
新世纪新阶段, 中央提出了创新传播手段, 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我们广电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 要运用高新技术, 创新文化生产方式, 培育新的文化业态, 在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中央领导多次强调, 文化的影响不仅在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 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 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 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 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11月13日, 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到中央电视台视察调研时强调, 要适应信息化、全球化条件下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要求, 把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摆在突出位置, 坚持走改革创新之路, 不断提高新闻报道的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 积极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 加快实现由传统媒体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转变, 努力把央视打造成为受众广、语种多、信息量大、影响力强的国际一流媒体, 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广播影视作为我国最为普及的大众媒体, 在构建现代文化传播体系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 充分把握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建设要始终坚持的原则
一要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 我国广播影视事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广播影视大国。广播影视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 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就是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这个大局不动摇。在新的历史时期, 更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工作理念、工作方式贯穿到具体工作实践中, 从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出发, 从广播影视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 明确定位, 找准方向, 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行业利益和群众利益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的关系, 真正做到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同进。
二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始终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所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开放以来广播影视的发展经验看, 凡是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技术手段和方式方法, 都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比如有线电视、卫星传输等技术手段的应用, 极大地推动了广播影视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 人民满意、事业发展;不以人为本, 人民抵制、事业停滞, 这是历史向我们昭示的基本规律。当前,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迈上新的起点, 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互动性等新特点, 我们要始终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把以人为本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重要尺度, 推动广播影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要始终坚持发挥系统优势和整体力量。我国广播影视拥有全国最大的内容资源、网络资源和用户资源, 已形成由节目采编、制作、播出到传输、发射、接收等各环节组成的庞大系统, 各环节相互关联、各有分工、不可替代。节目内容与传播载体有机统一, 是我国广播影视的基本特征。中央、省、市地、县四级开办, 是我国广播影视的基本格局。既要发挥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内容优势, 也要发挥广播影视网络的传播优势;既要发挥中央和省级广电部门的龙头优势, 也要发挥市地、县广电部门的基础作用。要处理好各级广电部门的利益关系, 调动好、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盘活现有资源, 优化内部结构, 发扬系统优势, 形成整体力量, 营造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要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 从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 从标清电视到高清电视, 从调幅广播到调频广播, 从无线到有线到卫星, 都是科技进步的产物。近年来, 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广播影视系统加大投入, 加强自主创新力度, 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新一代卫星传输、数字电影流动放映等核心技术, 在此基础上制定颁布了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事实证明, 立足自主创新、立足民族工业, 是推动广播影视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新的历史阶段, 广播影视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广电发展方面的关键作用, 加快整个行业的现代化进程, 提升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要始终坚持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几十年来, 我们广电系统从无线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建设, 到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的网络架设, 再到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的实施, 已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的优良作风, 创造了我国广播影视建设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 这是我们广电系统永葆活力、不断取得新成绩的根本法宝。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继续发扬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努力克服小富即安、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铺张浪费、骄傲自满等不良倾向, 牢固树立二次创业、艰苦创业的思想观念, 不断开拓进取, 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求真务实, 扎实工作, 为促进广播影视大繁荣大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关于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
当前, 全国广电系统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推动广播影视大发展大繁荣。王太华同志在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上提出, 要重点解决八个方面的问题, 其中五个问题直接与科技相关:一是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更好地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和信息需求;二是如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 确保安全播出, 加强和改进管理, 提升广播影视传播力、影响力;三是如何更好地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 维护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四是如何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求, 大力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 切实增强我国广播影视国际竞争力、影响力;五是如何加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 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手段, 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保障广播影视健康发展。王太华同志在总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辅导报告会强调了六点:一是必须始终坚持正确导向, 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二是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突出抓好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统筹事业产业协调发展;四是必须抓住数字技术革命机遇, 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发展;五是必须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六是必须加强党的建设、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针对当前广播影视科技和事业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 我们要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 建立完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要更加注重统筹多种技术手段
建国以来, 我们广电系统始终把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 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 国家加大投入, 先后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西新工程、无线覆盖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点工程, 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幅提高,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同时,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 广播影视基本公共服务还没有实现均等化, 城市和农村之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 发展还不平衡,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有线、轻无线, 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目前我国有4亿户家庭, 有线电视用户1.6亿户, 主要是城镇居民, 农村卫星电视用户约2000万户, 其余2亿户家庭主要依靠地面无线方式接收广播电视, 主要分布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去年, 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5.4%和96.6%, 在我国一些边远农村地区还有四五千万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近年来实施的无线覆盖工程, 尽管解决了广大农村广播电视的大面积覆盖问题, 但由于是模拟电视技术体制, 农村群众能接收到的节目数量和质量很有限, 农村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的需求还没有完全满足。同时, 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 还存在听不懂、看不懂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另外, 广大边远农村地区还存在看电影难的问题。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我们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加大服务“三农”的力度, 把建立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惠农工程, 进一步扩大实施范围, 进一步提高质量水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仍要坚持事业建设的重点是覆盖、覆盖的重点是农村的方针, 按照“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 统筹各种技术方式和手段, 加快完善覆盖网络, 加快为广播影视公共服务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广播电视覆盖方式上, 要因地制宜, 发挥各自优势。无线覆盖是我国农村群众最经济、最便捷的收听收看方式, 是国际上广播电视提供公共服务的通用手段。人们打开电视机收音机就能通过无线方式免费接收到广播电视信号。因此无论其他方式如何发展, 无线覆盖都必须切实加以保证。这是国家赋予我们广电部门的基本任务, 也是我们广电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推进数字化进程中, 不能因为技术的改变而影响人们的视听权益。开展地面数字电视, 要坚持模拟与数字同播, 首先保证公共服务。有线覆盖是我国城镇居民接收广播电视的主要方式, 是带有公益性质的有偿服务, 已成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有线电视, 一定要尊重群众的意愿, 从当地实际出发, 主要在城镇和经济较发达、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加快发展, 满足当地群众收看多套节目的需求。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居住分散, 经济发展不平衡, 单纯依靠有线电视和地面无线方式, 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济上都已很难有效提高人口覆盖率。直播卫星具有覆盖面广、节目套数多、信号质量好、覆盖成本低、接收设备便宜、安装使用方便等优势, 并且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信道编码技术标准, 利用该接收设施无法接收其他卫星上的节目, 在安全上有保障。因此, 中央明确要求我们采用直播卫星方式, 作为解决“盲村”村村通的主要手段, 有效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和覆盖质量, 从技术上根本解决听不到听不好广播、看不到看不好电视的问题。今明两年国家将出资34亿元采购直播卫星接收设备, 解决71.66万户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盲村”通广播电视问题, 满足边远农村地区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强烈需求, 让先进科技成果首先惠及边远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 缩小地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无线、有线、卫星各有优势, 各有适用范围。各地要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高度出发, 统筹各种技术手段,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基本文化权益。同时要切实加强属地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做好登记管理、运行维护等服务工作, 保证广播电视健康有序发展。
在电影发行放映方式上, 要加快推动数字化发行和放映。一方面, 充分利用卫星传输、网络传输和数字硬盘传送等方式, 提高发行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另一方面, 根据城乡观众的不同定位和需求, 采取不同类别的数字化放映方式。在大中城市, 采用与国际接轨的2K技术标准, 建立高端数字影院和示范院线;在城镇和中小城市, 采用1.3K技术标准, 引导国有控股院线公司率先进行中档数字影院建设;在广大农村地区, 采用0.8K技术标准, 放映质量优于农村现在大量使用的16mm胶片, 按照政府买服务、农民得实惠的基本思路, 通过流动放映的方式服务亿万农民群众, 到2010年, 在全国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基本完成16mm胶片电影向数字化放映过渡。
统筹多种技术手段确保公共服务, 根本在于要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与行业利益、部门利益的关系,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坚持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收视权益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 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目标。
(二) 推进广播影视数字化, 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
当前, 我国广播影视已经进入到全面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广播影视数字化转换不是目的, 目的是提供质量更高、效果更好、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多样的节目与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当前广播影视在节目内容、播出方式、服务方式上还存在差距, 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
1、要充分发挥广电的内容优势, 推动广电服务向高清电视发展、向新媒体领域拓展
一是要加快高清电视的发展。高清晰、大屏幕是电视发展的重要趋势, 能有效改善人们的视听效果, 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需求。目前我国国内平板显示器持续热销, 平板、大屏幕、高清晰度电视已成为CRT电视更新换代的主流产品, 高清晰度电视已在各地销售, 我国发展高清电视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但是我们的电视台还没有把高清电视作为数字化发展的重点, 还没有形成全面推进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发展的整体思路, 尽管一些电视台已具备了一定的高清节目制作能力, 但还只是在单个系统、个别栏目制作高清节目, 全台系统还没有向高清系统转换, 高清频道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也明显滞后于设备产业的发展。高清电视是数字电视的最大亮点, 对于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广电行业在发展高清电视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 理应走在促进高清设备工业发展的最前列。发展高清电视, 是新时期我们广电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抓住当前的战略机遇期, 积极推进现有电视频道节目实现标清电视与高清电视同播, 逐步实现标清电视向高清电视的过渡。首先, 要大力加强高清节目制作, 加快高清电视节目储备, 注重培养高清节目制作人才, 为高清频道的开办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 要统筹规划, 整体考虑, 推动标清电视与高清电视同播。鼓励有条件的电视台把现有的频道节目以标清与高清两种方式同时播出, 增加高清频道和节目内容。同时要加快制订传输高清电视的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 统筹有线网络、地面无线、直播卫星等多种传输覆盖手段, 推动高清电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千家万户。第三, 要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 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标准, 加快制订高清接口标准、音频标准、版权保护等标准, 大力推动高清电视接收终端的推广普及, 促进我国高清电视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发展。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互联网、通信网逐渐成为传播视音频内容的新渠道, 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已经兴起, 如果广播电台、电视台不从播出单一节目转换到提供多种格式节目, 主流媒体就会逐渐被边缘化。我们要充分认识新媒体发展的巨大潜力, 充分认识新媒体在舆论引导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积极利用互联网、通信网等新渠道, 积极开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等新业务, 探索符合高新技术应用特点、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发展之路。广播电台、电视台必须把发展新媒体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把发展新媒体作为提升传播力的重要途径, 努力成为新媒体发展的主力军。要把办好网络广播、网络电视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加快建设体现国家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电台、网络电视台, 打造全国性网络视音频节目播出平台。要大力发展新媒体内容产业, 通过数字化改造, 提高节目内容利用率, 盘活现有节目内容资源, 努力满足多种数字播出平台、多种数字接收终端的需求, 抢占新媒体发展的制高点。
三是要继续抓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工作。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是新技术、新媒体, 可以填补广播电视对流动人群的覆盖和服务空白, 总局已初步确定全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发展总体方案。要按照“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统一标准、全国漫游”的要求, 继续抓好技术、运营、内容三位一体的试验, 抓紧组建全国性的运营主体, 加快覆盖网络建设, 加快业务开发, 积极探索产业化运营模式, 努力形成带动全国广电系统共赢发展的龙头企业, 满足人民群众随时随地看电视听广播的需求。要以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为契机, 创新体制机制, 严格规范管理, 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全国、全程全网的现代广电传播体系, 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促进我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2、要充分发挥广电的网络优势, 推动有线网络向多业务、多功能发展
我国广播影视数字化首先从有线电视切入。经过五年的努力, 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4000万户, 接近全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三分之一, 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速度很快, 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在一些地方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数字化没有给人们看电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和方便, 只是简单将现有模拟节目转换成了数字节目, 增加了部分节目, 没有增加电子政务、生活信息、银行支付等服务, 人们没有感受到数字化的好处, 对数字机顶盒操作不方便、数字电视服务不到位、数字电视涨价过多等很有意见。数字化已成为一些地方“两会”的焦点, 有的地方要求对听证会通过的收视维护费标准降价, 有的地方甚至认为数字化就是涨价, 因而明确反对。对此, 中央领导多次批示, 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不要把数字化这个民心工程搞成了民怨工程。
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思想观念, 克服重速度、轻质量, 重技术、轻服务的倾向, 建立与数字化发展相适应的有线电视新体系。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广播电视的特殊使命, 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单纯依靠卖节目来推动数字化转换。经过青岛等多个城市的试点, 已探索出了一条以信息化带动数字化、以数字化促进信息化的有中国特色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通过增加节目内容, 增加信息服务, 免费为用户安装数字机顶盒, 适当上调收视维护费, 实现模拟用户向数字用户的整体转换, 迅速形成规模, 降低成本, 抢占制高点, 使家家户户的电视机变成多媒体信息终端, 不仅可以看电视、听广播, 还可以享受电子政务、社会教育、文化娱乐、银行支付等多种服务, 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新的桥梁和纽带, 成为家家户户可以享用、安全可靠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有的地方只注重提价、注重速度, 忽视服务、忽视质量, 工作方法简单, 群众有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形成了不满情绪。有的地方只注重技术系统的转换, 而思想观念、发展模式、工作方式都还停留在模拟技术时代, 只是增加了频道数量, 没有积极开发电子政务、生活信息等多种业务, 功能单一、服务简单, 没有建立与数字化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 没有让用户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内容丰富、功能多样、使用方便的好处, 反而形成了操作难、服务差、收费高的印象。我们各级广电部门要把以人为本、用户至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转变思想观念, 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业务开发, 完善服务规范, 加快建立与数字化相适应的有线电视技术体系、业务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 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服务质量评价办法和监督管理机制, 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要积极利用硬盘机顶盒、双向化改造等多种方式, 使有线电视网络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社会各界及家家户户能够享用的公共信息平台, 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前段时间, 我们去辽宁就如何依托广电网络建设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开展调研, 很受启发, 为有线电视网络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找到了新的出路。当前, 中组部、教育部、文化部面向农村实施了党员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程。如何将这些信息资源传入千家万户, 有两条技术途径:一是通过电信网, 以计算机为显示终端, 优势是双向互动、可以点播, 不足是成本较高、操作较难、很难普及、难以做到家家户户享用;二是通过广电网, 以电视机为显示终端, 优势是普及率高、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安全可控、容易做到家家户户共享, 不足是单向传播、无法点播。为此, 我们在辽宁进行试点, 重点解决这一技术瓶颈。主要采用推送技术 (Push VOD) , 将信息内容推送到带硬盘 (160G) 的机顶盒中, 用户可以点播收看机顶盒中存储的内容, 广电单向网络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准交互点播。带硬盘 (160G) 的机顶盒可以同时存储500万字的文字信息和70多个小时的视频节目, 通过定时推送可以实现自动更新, 完全可以满足文化信息资源、党员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等多方需求。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广电网络传输容量大、维护成本低、普及率高的优势, 不用对广电网络进行双向化改造, 就可开展准交互点播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经济实用, 容易普及, 安全可控, 是符合我国国情、以较短时间、较低成本, 跨越城乡信息鸿沟, 实现农村家家户户享用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有效途径。
受此启发, 在推进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中, 一方面要加强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和本地化服务, 不断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交互点播业务;另一方面没有条件实现双向化改造的, 也要积极利用推送技术、PVR技术, 通过带硬盘机顶盒的方式, 提供准交互点播业务, 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际上, 这些技术都是现成的技术, 是数字化带来的各种应用, 这些业务几年前就已经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开展, 观众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将各频道播出的节目录在带硬盘的机顶盒中, 随时观看。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生产的机顶盒都带有硬盘, 内置了PVR技术, 需要依靠各频道中的电子节目指南来设定录制时间, 但由于各个频道的节目指南与电视台实际播出的节目表不完全一致, 难以实现准确录制, 因而使这项在国际上很流行、很受用户欢迎的技术和业务在我国没有能够推广。在下一步工作中, 各地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作为数字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数字化工作的根本标准, 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多种业务, 不仅传输多套广播电视节目, 还要提供交互点播、生活信息、游戏娱乐和电视商务等多功能服务, 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优势和广电网络的优势,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需求, 让数字化惠及千家万户, 让城乡居民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三) 推动广播影视自主创新, 要更加注重研究下一代广播影视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了总体小康水平。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全球经济发展急剧下滑的形势下, 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已引起全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党的十六大以来, 中央针对新世纪新形势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思想, 要求我们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广播影视是高技术、重装备、高投入的行业。新时期、新阶段, 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 立足于自主创新, 立足于民族工业, 不断提高运用科技创新来解决我国广播影视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的能力。当前要建立完善自主创新机制, 加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问题研究, 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逐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对世界广播影视发展的影响力。要重点研究通信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 以及研究在各种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业务加快融合的形势下, 广播电视技术如何面对竞争、赢得竞争优势。要着眼未来, 以数字媒体内容和传输覆盖网关键技术为突破, 更加注重开展下一代广播影视技术研究。
一是要着力研究广播影视数字媒体内容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多种格式的内容转码、分发、交换技术, 数字内容监管技术, 海量内容存储、编目、修复、再利用技术, 高效内容检索和内容导视技术, 广播影视内容分发机制、数字内容版权信息与控制信息的加密与传输技术。还要研究超高清、立体电视等下一代电视技术。超高清采用的扫描格式水平和垂直清晰度都是目前高清的4倍 (7 6 8 0×4320/60) , 是70毫米胶片电影清晰度的2倍;声音既可以用传统高清的5.1路环绕立体声, 也可以采用专为其开发的22.2多声道声音系统。目前, 日本已经研发了具有32M像素的SHV摄像机和具有1, 000, 000∶1对比度的投影, 并进行过现场直播试验。英国计划在下一届奥运会采用超高清进行现场转播。此外, 国外立体电视技术研究有了新进展。在2008年IBC展览会上, 已展示了立体电视技术, 在液晶电视屏幕前增加了一块多像素多方向透光屏, 将不同的立体电视视图投向不同的方向, 观众只要看到两幅左右相关的图像就看到了立体影像。在日本2008CEATEC展会上, 也展出了72英寸直接观看3-D视频显示器, 计划2011年商用。我国要在数字媒体内容关键技术研究中取得突破。
二是要着力研究数字电视网络传输覆盖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基于单向有线电视网络的推送点播、时移播放、综合数据业务技术, 宽带高效双向接入技术, 广播影视、话音和高速互联网接入等多业务承载技术;研究基于先进卫星广播系统的双向宽带非对称传输技术、面向移动终端的卫星广播电视接收技术;研究地面无线频率资源优化与管理技术、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双向传输与组网技术、地面数字电视组网技术、地面无线数字广播技术等。
三是要着力研究下一代接收技术。今后, 电视用户将面临与互联网用户类似的“信息爆炸”的问题, 要加强对先进的节目搜索、定向推荐交互电视技术的研究, 以节目和广告的定向推播、深度收视率调查、电视商务等个性化服务为突破口, 使用户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选择所需要的服务。
四是要着力研究互联网音视频服务支撑技术。重点研究基于互联网的音视频分发技术、高效传输技术、组播技术和质量保障技术。
研究下一代广播影视技术, 需要依靠产、学、研、用等部门联合攻关, 需要得到各位院士、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科技委及其各专业委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引领、支撑、保障和推动作用, 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调动广电系统内外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一步提高重大问题的决策咨询的能力和水平, 为推动我国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和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011年是我们中心成立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经过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的共同努力,我们建立了《健身气功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推动2/3的省区市成立了专门机构,编创推出9套健身气功新功法和4套竞赛套路,建立活动站点13000多个,发展练功群众100多万人,开展全国系列展示活动907场,举办全国交流比赛12次,推广工作覆盖到了全国各省区市,并且从国内走向国外,组派117个团组到32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进行了推广传播,特别是使健身气功项目正式进入全国体育大会和世界传统体育大会。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10年的努力,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不仅走出了制度缺失、管理滞后、谈气色变的困境,而且呈现出功法推广由城市社区向村镇、学校、企业和机关发展,业务骨干由辅导员向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教练员发展,活动组织由建站设点向俱乐部、培训基地发展,活动内容由推广功法向表演展示、交流比赛发展,项目建设由国内推广向国外传播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全国健身气功工作已经开辟了崭新的局面,发展走势非常看好,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过去的10年,是我们共同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10年。10年不平凡的岁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启示之一:健身气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把体现党的政策和满足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把弘扬传统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统一起来,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启示之二:健身气功是一项特殊的体育工作,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紧紧依靠政府部门的齐抓共管,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启示之三:健身气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正确处理建设和活动的关系打好工作基础,正确处理积极与稳妥的关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启示之四:健身气功是一项群众体育工作,主动进入到体育事业的整体建设中去,主动融入到大群体的活动中去,是健身气功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0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得到的启示也弥足珍贵,其中凝聚着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在创业道路上的艰辛和汗水。
二、关于2011年健身气功工作的估价和评点
2011年,是健身气功工作全面进步的一年,全年有这样几项别具特色的工作。一是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获得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群众体育大奖,这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二是全国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受到有关省区市的一致好评;三是直接向站点发送《健身气功》杂志和音响器材的工作落实得比较好,赢得了习练群众的热烈欢迎;四是全国健身气功培训基地和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试点成功,走开了推广工作的新路子;五是高校推广、行业体协推广以及配合转化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进一步拓展了服务领域;六是我们中心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和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健身气功展示成功举办,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七是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气功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八是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首次在国外举办取得圆满成功,收到了多面效果,起到了多重作用。2011年各省区市在基础建设、开展活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面建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次大会上将对23个省区市健身气功管理单位给予通报表彰,这里特别要对2011年工作进步幅度比较大的新疆、福建、贵州、甘肃、黑龙江的健身气功主管部门提出表扬。一年来,广大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辛勤奋斗在工作第一线,甘于清贫,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健身气功事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幸福做出了新的贡献。值此年终岁尾之际,我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向全国的健身气功管理干部表示衷心感谢!
三、关于今后一个阶段健身气功工作的思考和认识
2012年的健身气功工作,无论是大型活动还是基础建设,无论是国内的推广还是国外的教学,特别是还有一些创新性的工作,可以说要干的事情很多,任务也很艰巨。做好新年度乃至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确保健身气功事业可持续发展,一定要十分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把文化引领贯穿健身气功工作的全过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我们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政党如何为古老的文化注入全新的力量,走出一条文化重塑与振兴的“中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各个行业、各级单位各有各的责任。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人一体”的思想、“三调合一”的理念、“身心兼修”的方法,这些儒、释、道等诸子百家文化无不渗透在这一项目的方方面面。因此,无论是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看,还是从这一项目历史背景、社会形态和价值作用的角度看,做好这项工作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刘鹏局长就曾用“五禽戏”佐证体育文化。目前,健身气功推广活动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术升华到学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我们中心已经组织专家启动了《健身气功学》的编撰工作,争取在2012年年底前推出,使其成为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文化权威和理论支撑。健身气功区别于其他锻炼的关键,在于气功是主动地、内向性运用意识,以增强其驾驭形体的能力,促进身心达到高度统一。要使我们的功法紧紧吸引住练功群众并获得更好的功效,必须要深化现有几种功法的教学层次,把“三调合一”的技术要领进入练功状态,以充分体现气功健身的独特魅力。对此,我们已在2011年组织专家启动了四种健身气功教材的重新编写工作,进一步充实其文化内涵,从而使教学推广和习练活动更上一个层次。
(二)要使稳中求进成为健身气功工作的总基调。从事健身气功工作既是光荣的,也是有风险的,在座的每位同志都有切身感受。在我们的工作比较顺利的时候,在我们的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大家一定不能淡化风险防范意识,更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个总基调。稳中求进就是在巩固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求发展、求进步。随着健身气功习练人群和各种交流展示比赛活动的增多,无疑给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如果对习练者或气功活动管理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把握好稳中求进,具体来说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对站点的管理。建站设点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要求审批,对负责人和辅导员的审查更要严格。各省区市要严格落实所建站点的年检制度,对未按要求审批的站点要进一步完善手续,对有其名无其实或有违规问题的站点要坚决予以注销。建站设点一定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的原则,已经建立500个以上站点的省区市,应把工作重点放在质量提升和数量巩固上,最好能够做到一个站点一个站点地过一过,切实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建设队伍第一位的是要把好进口关,按照《健身气功项目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暂行办法》要求,严格进行培训、考核和审批,否则不予承认。随着推广工作的深入,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裁判员队伍不断壮大。三是要加强对活动的管理。随着健身气功工作的发展,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比赛活动此起彼伏。希望各地今后举办健身气功活动,要继续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规定的权限报批,同时采取体育、公安、场地等方面齐抓共管的安保措施,从而确保活动万无一失。稳中求进,顾名思义不是消极的稳,是一种积极的稳。稳与进是互为因果关系,稳是为了更好地进,进是在保持平稳发展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新进展。总之,大家要牢记稳定是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并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将协调发展作为健身气功工作的突破口。这些年的推广工作由点到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明显存在着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影响着推广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在2012年要把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作为突破口,进一步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一是要解决地区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我们在2012年要把练功站点落后的省区市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多种措施,力争使这些省区市的站点数量发展有较大的突破。二是要解决推广领域不协调的问题。各省区市在2012年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要把上述领域中的建站设点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去研究、去落实。三是要解决人才队伍不协调的问题。通过10年的努力,我们拥有了一支不同等级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队伍,但等级比较高的主要在一些高等院校,因此在基层活动中存在人才供需矛盾。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我们要突出抓好培养基层高等级的教学和裁判人员,把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基层、放在一线。四是要解决推广模式不协调的问题。可以说依托站点推广健身气功新功法,是我们这些年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模式。实践证明,这一单一的推广模式很难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对此,我们近两年已经有所觉察,也做了一些尝试,但收效甚微。最近,我们已经在北京进行了中国健身气功协会俱乐部授牌仪式,明年设想再给一些省区市授牌。希望各省区市也要把建立健身气功俱乐部这一做法推广起来。总之,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各自的短板,从而做到协调发展、全面进步。
【在××科技与创新会议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在科技咨询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07-04
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案09-28
农机科技创新与推广分析论文11-03
浅谈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06-25
论科技创新的内涵及其与现代思维的关系07-26
在全区科技工作大会上的讲话09-29
在第二届科技节启动仪式上的讲话11-27
医学科技创新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