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建设工作汇报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家中心建设工作汇报(精选8篇)

国家中心建设工作汇报 篇1

筹建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2010年4月,为促进和服务济宁光电产业发展,济宁市委市政府向国家质检总局提交了《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在我市建立国家LED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申请》(济政字„2010‟71号),提出了建设国家质检中心的规划。2010年11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关于同意筹建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批复》(国质检科„2010‟614号),同意在济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基础上筹建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国家中心)。自获得批复以来,省质监局、济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人才引进、设备采购、项目建设等方面高度关注,并将该项目列为济宁市重大工程重点督办。省局提出国内先进,省内一流实验室建设要求,并于2012年9月18日在济宁组织召开全省质监系统科技能力服务平台建设现场推进会,省局主要领导、各处室负责人、各地市局主要领导参加。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国检中心建设,济宁市编制委员会独立设置济宁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事业单位,核准30名事业编制。将国检中心建设主体由济宁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变更为济宁

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独立运作。中心下设行政综合部、质量管理部、业务管理部、光电性能检测室、电磁兼容检测室、可靠性环境试验室、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三部四室。

三、建设资金

济宁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集编办、人事、财政、科技、政府采购等部门调度、协调推动中心建设,前后出台3份市政府会议纪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确定建设方案。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将坐落在廖沟河产学研基地C2和C5楼,用于中心建设,先期以C2楼为主,该楼建筑面积为8500m。落实投入资金近1.1亿元,其中,高新区管委会投入4800万元,用于主体建筑、内部装修和基础设施改造,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用于设备采购,另市财政贴息担保2000万元,用于中心建设。

四、技术能力建设

按照产品检测标准对实验室环境设施条件的不同要求,中心对各检测室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布局,例如恒温光学暗室独立配备恒温恒湿精密空调,通过安装专用的进风及排风系统以满足检测要求。目前,建有3 米法电波暗室、9×6×3 米屏蔽室、25±1℃的恒温立式分布光度计暗室、卧式分布光度计和光生物安全检测暗室、显示屏检测暗室、光度校准光学暗室等特殊实验室,并购置镜电磁辐射及抗辐射系统、EMC抗扰度测试系统、环境气候试验箱、温湿度振动三综合试验箱、温度冲击箱、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结温热阻测试仪、机械式双光

2栅光谱分析仪、2米旋转积分球光电性能测试系统、3米积分球光电性能测试系统、镜转式立式光度计、卧式光度计、光生物安全测试系统、气相/质谱联用仪、IP防水防尘测试系统、显示屏测试系统、现场照明检测等主要检验设备264 台(套),设备总值约4025万元,其中,进口大型仪器设备占80%。设备整体配置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检验范围涉及半导体材料、照明电器及显示产品领域的电磁兼容,可靠性环境试验,材料分析测试,安全性能检验,光电热性能检测、RoHS指令检验等项目,检验能力基本覆盖LED产业衬底-外延片-芯片-器件-应用产品等产业链。

另外,中心按照《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确定了中心体系文件,制修订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编写了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原始记录等第三、第四层次文件约465份,并实施运行。2014年3月15日首次通过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认可委组织的计量认证、依法授权和实验室认可“三合一”现场评审,通过67类产品1080项检测项目(参数)的检验能力资格,其中国内标准132项,国际标准139项。2015年5月26日通过国家认监委和国家认可委组织监督+扩项评审,新增16类产品153项检测项目(参数)的检验能力资格。目前,中心共获得83 类产品1232 项检测项目(参数)的检验能力资格。

五、科技能力建设

中心一直致力于科技能力的建设,科研方面:承担了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认证检测平台》,项目已通过验收;承担了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项目《半导体及显示产品检验分析服务平台》;2013 年主持了山东省质监系统科技项目2 项,分别为《2013KYZ40 电敏保护设备光学性能和光干扰快速检测装置的研究》和《2013KYZ22 LED 光源的光辐射安全风险评估》,目前项目已通过验收。论文方面:共发表著作1 部《LED 照明产品质量检验》,发表《正弦振动试验及其相关参数的计算》、《LED 灯具的光生物安全测试与分析》等15 篇学术论文。专利方面:已获得“功率计测试专用转接盒(ZL201320175375.2)”等11 项实用新型专利,另有1 项实用新型专利及2 项发明专利已获受理。标准制(修)订方面:参与制定国家标准6 项,GB/Z 18509《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标准起草导则》、《灯具第2-18 部分:特殊要求-游泳池和类似场所用灯具》、《灯具第2-22部分:特殊要求-应急照明灯具》、《灯具性能第2-1 部分:LED 灯具特殊要求》、《普通照明用LED 产品光辐射安全测量方法》、《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 项,分别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产品第6-2 部分视觉质量测试方法》、《LED 灯具性能测试方法》;参与制定联盟标准1 项,为CALT 001-2014《LED灯具结温的测量方法》。

六、人才队伍建设

市政府高度重视国检中心建设,独立设置事业单位具体承担国检中心建设。2012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济宁高新区派往国检中心参与筹建的6名硕士研究生正在办理调入手续,并通过事业单位人员招录工作,为国家中心新招录4名硕士研究生。同时,市质监局市质监局在整合原市质检所有关检测资源的基础上,安排1名副局长负责,抽调1名科级干部和3名技术人员,充实中心技术力量。中心现有职工17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10人,博士生1人,硕士生10人,实验室认可外审员1人,国家3C产品认证工厂检查员2人。另外,中心十分注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参加半导体照明产品技术培训、标准宣贯会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并多次赴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请教学习专业知识,派检测人员赴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时代之光、厦门质检院、常州质检所等单位学习检测技术。中心建设团队2013年被高新区评为“济宁高新区优秀创新团队”,市质监局评委“质监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获得济宁市委市政府“双争双创”荣誉称号。

七、品牌建设及影响力

中心注重与国际、国内知名技术机构及大专院校的交流合作,注重单位文化品牌建设。2013年中心成为国家LED 产品质检中心理事单位,2014年成为国家照明电器质检中心技术联盟成员单位,并于2014年初在山东济宁举办了全国LED 质检中心

技术联盟会议。同时,中心注重参加国内外标准化组织,现已成为中国照明学会团体会员、全国工业机械电气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二届电敏装置工作组(TC231/WG6)委员单位。成为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灯具分会(TC224/SC2),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光辐射技术分会(TC224/SC3),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分技术委员会(TC79/SC2),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相干光辐射安全分技术委员会(TC284/SC4)等标准化组织的通讯委员。中心现已成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 灯具产品自愿性认证签约实验室和Intertek签约实验室。

以上我们虽然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准备,但由于我们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足以及运行时间短等因素,距离国家质检中心建设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会认真接受评审组领导在这次评审中给我们指出的缺点和不足,同时也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这次评审为契机,虚心向各位专家请教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我们有信心通过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将我们的各项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预祝各位领导专家在济宁期间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谢谢评审组各位领导!

国家中心建设工作汇报 篇2

以食品监管为例, 目前整个食品行业被细分为生产、流通以及餐饮等环节, 分别由质监、工商以及食药监等职能部门实施监管, 由于食品行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环节交错、业务穿插等现象, 且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又承担着各项其他职能, 势必造成了重复监管、监管盲区、标准多重、力度不足等混乱现象并存的局面。监管主体在履职过程中通常所采用的资质审核、抽样检验等手段往往都只能停留在形式层面, 无法对食品原料、生产工艺、保存条件等核心要素实现全覆盖、全周期的有效监管。

面对此的困局, 在政府整体架构暂时无法实现大调整的约束下, 亟需通过升级手段、整合资源、协调力量、深化内涵来快速提升监管的成效。基于此, 在国家层面构建起标准统一、应用广泛、融合度强、接入便利、安全可靠的信息平台则是当务之急, 更是信息化建设走上新台阶的基础工作。

1 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突出矛盾

经过数十年的建设, 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可以说已完全地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枝末节。但随之而来的是:信息化建设因缺乏统一规划与协调而产生了功能重叠、信息孤岛等诸多不完善之处。

沿用食品安全监管的例子, 各级各类监管方大多都建立了各自分散的信息系统, 也有部分地方政府针牵头开发了跨部门、跨职能的专用系统来实施监管操作。但从系统运行的效果来看, 分散系统的层级、需求、标准不尽统一, 且没有实现数据共享与联动, 造成了“各监各管、互不通气”的局面, 使得政府在整个过程中忙于协调、留有盲区;而专用系统则普遍存在信息来源不畅、更新维护不易的情况, 直接体现为响应缓慢、成效不显著。此外, 信息系统在监管过程中通常只是对“证照、资质”等“硬件”进行审核, 对于“原料追溯、工艺规范”等“软件”则有所忽略, 而“风险预警”则更是无从下手, 这都使得目前的监管系统只是“看起来很好”。

食品安全监管只是政府众多职能之一, 政府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应当体现在“民众生活更便利、经济发展更顺畅、监管行为更有效、政府运行更透明”之上, 当前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在于:数据采集方面, 普遍缺乏标准统一的建设性规划, 各部门都建立起了标准各异、功能重叠的基础数据库, 导致公众负担大、政府效能低;信息运用方面, 缺乏行之有效的分析型应用, 应用的开发局限于工作流、数据仓储等方向, 这都表现为信息化仅停留在初级的存储、调阅等层面, 对于数据预警、决策支持等中高端需求则难以满足。

2 国家信息中心的建设构想与职能设定

我们期待着这样一种社会生活:每个人自一出生, 便拥有一个唯一且终生不变的“身份识别载体”, 个人基础信息也将被及时采集并不断得到更新, 以自然人为节点的社会公民体系实现了全数字化, 在给公众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能有利于维护社会运行的安全稳妥;每个经济体在存续期间也只需到政府“专职登记部门”进行“一口式”基础信息采集, 其他各职能部门在取用基础信息后再根据专业分工来开展工作, 这在提高了行政服务效能的同时也能在统一的平台上建立起跨部门、跨职能协作的综合监管体系。

无论是经济体还是自然人, 只要持有唯一的“身份识别载体”便能通行于各机构之间, 免却了重复登记信息、办理证件的繁琐操作, 也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起全覆盖的信用体系。我们更可以将“基础信息采集与运用”发展为类似供电、供水等形式的“公用事业服务”, 逐步设立起集约化、规范化的信息服务体系。

基于这样一种期待, 我们提出了建设国家信息中心的构想。其主要承担了“基础数据采集”、“信息安全仓储”、“身份登记甄别”、“协同监管平台”、“社会运行分析”等主要职能。

基础数据采集方面, 根据社会活动参与者的属性不同将其分为“自然人”和“经济体”, 在建立起标准化登记规范的基础上将全社会的信息登记职能进行统一归集。基于此, 社会公众与政府间形成了单一的“信息交换接口”, 既提高了基础信息采集的高效性和便利度, 又保证了数据更新的协同性和准确度。

信息安全仓储方面, 可依照信息可公开程度分类设置安全仓储等级并配置相应的安全策略, 政府各部门可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来取用相关基础数据, 政府向公众公开的信息也可以存储于此并实现统一发布。

身份登记甄别方面, 将各类认证、许可、资质以及其他各类基础信息集中于“身份识别装置”中, 以此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 (证) 通”, 在社会公众和政府两方面都能获取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协同监管平台方面, 可充分发挥数据集中、操作协同的优势, 辅以专业化的监管应用程序, 就能打造出协作化的联动监管平台。例如我们可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货物流、资金流、以及票据流等要素进行汇集后纳入联动监管范围, 税务、外汇、运输、央行等部门便能够据此开展协同监管。

社会运行分析方面, 可将目前国家统计与调查等部门的职能进行融入与扩展。在“现有”的基础信息之外, 由专职部门报送企业经营状况等不便公开的信息, 经统一的平台分析后了解到社会运行状况, 因统计口径不一而造成“数据打架”的现象也将不再会发生, 相应的工作效能更会得到全面提升。

在有了整体构想并对具体职能进行初步设定后, 我们就需要有一个实体机构来进行实现, 这就引出了“国家信息中心”的概念。通过此机构的牵头, 我们可以让社会生活更便捷、公众服务更高效、政府工作更透明, 这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提升生活品质、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目标所在。

3 国家信息中心的运行架构

国家信息中心覆盖了信息的收、存、用等多个方面, 可依据具体的分工来设定相应的机构与权限, 我们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层面:数据采集、信息仓储、信息交换、联动分析。

数据采集层是国家信息中心的基础层面, 承担着最为基本的信息收集等职能, 具体包含了数据采集、身份甄别等模块。我们拟将数据采集层的工作节点延伸到最基层, 将采集终端设置于各地的行政服务中心内, 既保证采集工作的全面覆盖, 又为采集对象提供了操作便利。相比目前, 本数据采集部门实质上是整合了公安户籍管理、各职能部门中的信息登记等职能, 形成“一口登记”的模式, 各部门也由基础信息的“采集及使用者”转型成为纯粹的“使用者”。

数据采集层中的另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颁发、更新以及核实身份识别载体。所谓身份识别载体, 就是用以存放自然人、经济体基本信息, 并可进行身份甄别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介质, 这与目前正在使用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较为类似。各类纸质证书的存在则仅被保留其象征意义, 换言之就是不再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

信息仓储层是国家信息中心的关键层面, 承担着全社会海量信息与数据的归集和存储职能, 覆盖了策略调用、数据贮存等方面。在部署过程中, 我们可采用这样的模式:全集中式的存储-分区域化的备份-省级的落地映像。数据仓储实现的全集中给信息的有效使用带来了很大程度的便利, 也对信息调用的反馈效率及存储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交换层是国家信息中心的核心层面, 承担着各类数据与信息的交换互通职能, 是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根本上提升效能、实现联动之层面。信息交换层的部署模式则可与仓储层相类似, 对效率、安全、成本等要素需进行综合考量。

联动分析层是国家信息中心的精髓层面, 是对各类社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后予以充分利用的平台。我们可在此开发出各类监管应用, 运用数据全面、平台统一等优势, 对整体社会运行情况实现有效分析与掌控。

4 预期的困难及挑战

国家信息中心在构建、运行过程中势必会遇到来自于各方面的困难与挑战, 我们可进行初步的预判:

对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而言, 其关注点集中于职能设定、职责划分以及信息自主权等领域, 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得到妥善处理、各类关系得不到厘清的话, 国家信息中心即使建成也将只是增加了一个机构而已, 无法充分发挥“集约化处理”的预期效用。

要进行格外强调的一点就是“信息自主权”的问题。我们在推进政府信息共享、作业联动的过程中很早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即使是不涉及本部门专业的基础信息, 各部门既不愿意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共享出去, 也不乐意使用其他部门提供的信息。只有打破这种观念、体制上的束缚, 再明确基础信息“公属共用”的性质, 方能理顺“国家信息中心”与其他部门之间“采集者”与“使用者”的关系。

与此同时, 各单位中承担同质性工作的“信息登记部门”则将面临着机构整合、人员调整、职能重构等一系列的举措, 这也将给政府整体的管理架构带来全新的要求。

对于社会公众而言, 其关注点则集中于“国家信息中心”是否能完全承担起预期的职责。公众既能享受到信息化时代电子政务所带来的便利与高效, 又需坦然地接受来自政府各职能部门合理有效的联动监管。这给全社会的文明、法制程度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关于建设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人事档案中心;人事档案;档案管理;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身份与单位关系较为固定,“人档一体”的“捆绑化”管理方式下的人事档案尚能为员工进行服务。但随着人事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变化,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的诸多问题慢慢浮出水面,势必需要一场变革去适应新的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单位人”变为“社会人”已然是不争事实,封闭型、控制型的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也应走向社会化,本文以介绍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基本概念为起点,落于其建设的可行性,力图通过其带动人事档案真正实现社会化、开放化和服务化,从而更好地为人力资源配置服务。

一、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基本概念

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亦称国家人事文件中心,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基本,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原则,专职于人事档案管理的“介于文件形成单位与国家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其是由政府出资“在一定区域(省或县)内设立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集中管理该地区的人事档案”,从而为形成单位提供人事档案的各项服务。

1、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名称的确认。正如前文所言,我国的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实则是一种专门性质的文件中心,其所保管开发之物除了人事档案之外,亦有人事文件。笔者参考纪红卫老师的观点,认为我们称之为人事档案中心而非人事文件中心,实际是由我国特殊的人文环境决定的。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共有现行、半现行和非现行三个阶段。我国一般习惯上从半现行阶段起就将文件看为档案,如果我们称之为人事文件,这样所带来便是与社会认知的相悖,从而影响人事档案中心各项职能的开展。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人事档案中心。

2、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运作机制。首先,我国最高一级的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应建立于国家档案馆处,方便接受业务指导以及咨询查阅,然后以行政区划为标准,有次序、分等级地建立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其任务则是集中负责各级行政区域内各政府单位或是有需要的企业、组织和个人的人事档案的保管、转递、提供利用服务等管理任务。同时,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亦要负责人事档案的数字化以及网络登记,再加上档案实体在各级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之间的流动,从而真正形成一个“双套制”下的人事档案信息网。

就我国当下情势而言,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可面向两个层面运作:一是面向政府体系;二是面向企业、组织或个人。就政府体系而言,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主要是收集、保管相应政府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并为之提供利用服务。它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人事档案室,这一区域内的所有人事档案都交由人事档案中心分部门或是分门类的集中管理。第二种运作则是偏于商业化的构想,国家人事档案中心面向有需要的非政府组织提供有偿的人事档案保管与利用服务。这样,一来避免了面对人力资源广阔市场而导致的商业化人事档案中心的恶心竞争;二来也充分的将各类人事档案集中起来,通过集约化管理从而实现规模效应,并且也促进了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利用服务。

3、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领导体制。“人事文件中心的领导体制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二是业务上的指导关系。”就前者而言,各级国家档案中心应隶属于与其平级的政府人事部门,同时与其平级的档案行政部门也要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并且不同行政区划的人事档案中心之间也要有业务上的互通有无。政府人事部门通过定期检查、突击抽查落实其工作质量;档案行政部门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规范人事档案中心的各方面工作。这样,其行政隶属关系确保其操作人事档案时的运作力度,业务指导确保其整理归档以及利用,其自身之间的互相交流则保证了人事档案网的建立,从而不断提升其工作水平,更好地为档案利用者服务。

二、建设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可行性

当下,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仍处于萌发状态,是为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从而适应新型的人事制度而做出的探索。现下我国的土壤正适合它的成长。

1、法理上的可行性

我国档案法明确提出,我国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档案进行管理。国家人事档案中心正是按照这一原则进行运作,由国家领导,按照行政区划设立各级人事档案中心,从而集约管理各方面的人事档案。这便在法理上确立了其建设的可能性。

2、社会环境的可行性

员工社会属性日益明显的环境下,人才流动加剧,由此带来的便是人事档案的社会属性增强。正如纪红卫老师所言,当下环境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要求有两点:“第一是人事档案管理目的的社会化”、“第二是人事档案管理范围的社会化。”而正是在这种社会化管理的大背景下,国家人事档案中心这种集约化、社会化以及开放性的机构才有了生存的土壤。

3、实践上的可行性

在政府系统中,随着人事档案室被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取代,原先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经过选拔后便留于人事档案中心进行工作,从而将有限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集中起来利用,而且集聚效应也节省了各方面成本,并且人才之间方便的交流,也会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而对于企业、组织、团体以及个人而言,因其采取有偿性的服务方式,因此也不用担财力问题,而人才、设备等方面则是依附于政府系统,因此,这便有了实践上的可行性。经验上的可行性。

我国的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实质上是由国家管理的专门化的文件中心,从其根源而言,是在人事文件形成单位与档案馆之间的过渡机构。现下我国各类人才交流中心便为其建立提供了实践经验。例如,早在1997年,美国著名的3M公司在广州设有分公司,就将约有7000人的人事档案寄托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同时,国外类似的操作范例也为我国提供了实践经验。加拿大设立的全国性人事文件中心以及美国建立的全国军事人员文件中心和全国文职人员文件中心就是有着类似的集约式运行理念。

创新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然是当下人事档案管理的首要任务,而建设国家人事档案中心便是实现社会化、集约化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绝佳利器,也是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力方式。本文就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名称确定、运作机制、领导机制及其建设可能性数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虽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但相信对于学者们继续探讨国家人事档案中心的建设思路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玉媛,周耀林.人事档案管理原理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97-446

作者简介

张帆(1994一),男,山西太原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3级本科生,档案学专业。

国家中心建设工作汇报 篇4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杨浦区委、区政府

今年1月,国家科技部根据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示范性强、体现层次性等原则,确定杨浦区为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之一。在韩正市长、沈晓明副市长等市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市科委、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杨浦区委通过了《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区政府制定了《上海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工作实施方案》,并上报国家科技部,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政策支撑体系研究。今年3月,沈晓明副市长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了我区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的汇报,并对突破重点和政策建议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今天,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我们的汇报,审议市政府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指导意见,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高度重视,更增强了我们加快建设试点城区的信心和决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标

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要按照“试点城区、先行先试”的要求,着眼于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化“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到2015年,把杨浦区基本建成创新人才集聚、市场要素汇集、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服务完善、创新生态良好的国家科技创新型示范城区。

--基本健全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体制机制框架和政策支撑体系,并建成若干个示范区域。

--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38%;集聚6000家以上科技企业和100家以上中介服务机构,其中上市企业10家以上,达到上海科技小巨人(培育)标准的企业50家以上。

--全社会研究与实验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其中企业投入占投入总额的60%以上;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5%。专利成果产业化率在现有基础上每年递增5%以上,全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申请量比率保持在50%以上。

--培育和发展现代设计、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等高新技术产业及物联网、智能电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

--发挥杨浦知识创新基地作为创新型试点城区核心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争取纳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促进杨浦滨江从传统工业制造向服务经济、总部经济转型,构筑工业文明与知识文明相结合的现代服务经济滨江发展带,建成东方渔人码头等若干标志性区域。

--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科技金融投贷联盟。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多种形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10大研发、设计和制造中心。依托风险投资机构、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打造上海风险投资和科技金融服务集聚功能区和试验区。

--成为全国科技创业苗圃试点单位和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打造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完整孵化服务体系。培育创业苗圃项目500个,孵化器培育孵化企业400个。

--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打造高端人才汇集地。区域内100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引进杨浦新兴特色产业领域高端人才1000名;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0000名。

二、措施

杨浦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主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搭平台、造机制,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突破:

一是以上海市和教育部签订部市合作协议和上海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为契机,争取教育综合改革的有关政策在杨浦先行先试,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三区联动。二是致力于建立从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全程孵化服务链,打造有杨浦特色的区域创新创业体系。

三是以加快国家级海外人才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落实国家“千人计划”,完善十大扶持政策,进一步出台吸引人才、留用人才的配套政策,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政策体系。

四是借鉴硅谷银行等一批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理念机制,推动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先行先试,力争把杨浦打造成科技金融服务集聚的功能区,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是按照上海市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聚焦发展知识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在产业集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所突破。

六是高起点规划并推进滨江岸线杨浦段的开发,突破传统工业转型瓶颈,加快滨江发展带功能提升和资源整合,推动滨江发展带由传统工业制造向服务经济、总部经济转型。

三、建议

1、建议将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相关工作纳入科技部、教育部与上海市的部市合作框架,并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研究重大规划、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建议建立由市分管副市长牵头、市相关委办局和杨浦区政府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

2、不断加强与张江国家高新区的对接、联动,部、市、区共同推动杨浦知识创新基地成为国家高新区。

3、将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纳入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争取纳入国家发改委“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获取国家更大支持。

4、建议按照03年推进杨浦知识创新区建设的做法,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镇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 篇5

佛子岭镇中心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县教育局及基础科等相关科室的正确领导下,根据霍教字(2009)267号《霍山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修订)》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九年一贯制的实际情况,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实施。按照“一扩三建四提高”的要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着力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向管理要质量,坚持以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佛子岭镇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其中小学部12个,初中部7个。在校学生744人,在职教职工83人。学校占地面积20500平方米,校舍面积6951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栋,建筑面积2913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2183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888平方米,学生食堂餐厅475平方米,在建2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一个,面积2220平方米。

学校配有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电脑教室。有图书阅览室1个,现有图书20100册,每年新增图书达2000多册。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从规划阶段开始,中心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领导组和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组。今年,由于人事变动,立即调整了佛子岭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组。校长任组长,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并经常召开领导组成员会议,研究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佛子岭中心校原只有小学部,2009年撤并佛子岭中学成立初中部,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硬件设施相对薄弱,针对这一情况,中心校积极争取项目,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筹措资金,新建了初中部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学生餐厅食堂。今年六一期间,学校抓住县主要领导来校慰问的机遇,现场办公,争取迎驾集团、佛子岭电站等单位的支持,筹集资金80万元,新建200跑道的塑胶运动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请来省级专家,对校园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进行美化、亮化、硬化和绿化。同时,结合新学期全县教学开放日活动,投入经费近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制作了标语、标牌、宣传栏等,在教学楼、走廊、教室、食堂和宿舍等处悬挂和张贴,着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无锡市金马爱心协会结对联系,由对方捐建价值2万余元图书室一个,新增图书2000多册。本年度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电子琴、跳绳、呼啦圈等文体器材,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3、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没有节假日违规补课现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学部负责制,明确了初中部和小学部、幼儿部负责人,同时,调整充实了教务处、总务处和团总支等二级机构,并明确了各学部和各处室的岗位职责,学校组织健全,运转协调通畅。

实行民主管理,每周召开领导班子例会,每周五下午,学校定时召开校长、副校长、学部负责人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会议,总结上周工作,谋划下周,并集体研究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周一定期召开学校教职工例会,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并由三个学部总结和布置工作,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方法得当,运行以来,效率显著。

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学校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同时,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形成制度,充分落实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定了多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门卫室建设和值班值日制度,形成了一套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应急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配备了兼职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有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师生中的心理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证学生的休息与睡眠。体育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并留有数据,及时更新。学籍管理科学规范,严格实行学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免试入学,杜绝择校生现象,严把学生流动关,做好学额巩固工作,入学率小学、初中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也严控在省颁标准之内。

4、突出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教育质量

严格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及时调整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组,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坚持德育为先。抓紧抓实校本教研,教师的集体备课以及听、评课活动。今年,小学分语、数、综合,初中分语文、英语、数学、理化、政、史、地、生、小综合科,成立教研组,每周定期开展活动,采取上公开课、研讨课、精品课、同课异构等多种方式,使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在镇政府前面广场举办了佛子岭中心学校校园文化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了师生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2010年春学期,举办了全镇中小学生运动会。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在运动中得到了艺术的熏陶,接受心灵的洗涤,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积极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配有电话、电脑、图书、文体器材和生活用品,成为了留守儿童的乐园。注重家校合作,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定期家访,并通过“校讯通”和家长进行沟通,特别是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能通过“校讯通”,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态,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形成了合力。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考核力度,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量化考评办法和月考核细则等。小学部结合少先队开展文明班级评选和“四星”评比。学校每学年都要对全校班主任进行考核,教师节表彰一批优秀班主任,使广大班主任工作有目标、由考评,激发了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在评价考核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由专人负责,开展综合评价,建立评价档案,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占地面积过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工作汇报会材料 篇6

区建设规划分局 2011年12月1日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近年来,我区在城市建设、交通建设和城市管理各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重点区块和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台州是一座新的充满活力的城市,椒江区是台州的主城区,是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推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对于引领、示范、辐射和带动全市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椒江城市建设情况

椒江作为台州的主城区,区位优势非常突出。今日的椒江,城市框架已经拉开,城市化建设日臻完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椒江已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白云山隧道顺利贯通,台州大道一期、二期、中心大道椒江段、疏港大道椒江段、开发大道西延、体育场路等道路相继建成通车,使城区主次干道增至181.7公里,道路面积达到579.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1.7平方米。从2000年开始,椒江加快了旧城改造,重点实施了老城区北片、江滨西路、中山东路、解放南路一、二期等区块的拆迁改造。“十一五”以来,东环大道南段西侧、解放南路改造、中山东路、解放北路机床厂区块等改造基本完成,海正老厂区、云西路区块等改造顺利启动。随着椒江旧城改造的不断加快,椒江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江滨大厦、中山大厦、金茂中心等高层建筑群陆续竣工,极大地增强了椒江的都市气息。十字马路商圈、华府新天地、新明国际家居广场等一批体现都市形象的商贸设施初具规模。城市空间的拓展,为椒江现代城市和现代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了新的平台。近年来,我区市政公用事业快速发展,新建了椒南供水泵站、椒北净水厂,随着台州二期供水工程完成,供水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城区自来水日供应能力已经达到21.5万吨。同时以椒南供水泵站和椒北净水厂为中心,加快了一级供水主干管建设,积极指导各街道以及行政村加快二、三级管网的建设改造,目前改造工作已接近尾声,基本上达到了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目标。燃气基础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加大,城区管道燃气普及率达30.2%。建成了椒江污水处理厂,城区日处理污水15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园林绿化档次升级,利用旧城改造在城区建成了江滨公园、白云飞瀑公园、凤凰公园、岩屿岩仓绿地等一批上档次、高品位的公园广场。目前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717.5公顷,其中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257.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达11.4平方米,城区绿地率35%,绿地覆盖率达42%。在全市率先启动运行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运行管理、软件设计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示范效应。

二、2011年我区中心城市建设情况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我区中心城市建设进展总体上较为顺利。产业集聚区建设按计划进行,三、2011年市对区考核及为民办实事工作存在问题 对照2011年度台州市城市建设管理和中心镇建设发展考核要求及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我区还有一部分项目较难完成既定目标。

1、市对区考核项目。由于政策处理未到位,东二路北延、内环东线、市府大道东延、开发大道东延、枫南东路东延等多条道路进展存在问题。其中东二路北延(洪三路至海正)

一、二标段碎石稳定层基本完成,正在沥青路面摊铺,但三标段已停工多时,上月底才复工,无法按期建成通车。内环东线(台州大道三期椒江段开发大道至路桥界)葭沚段沿线各村拆迁未完成,路基贯通有难度。市府大道东延年初即已完成招投标,一直在做政策处理,等待施工。开发大道东延(二条路至九条河)二至五标段均已竣工,一标段拆迁安臵还在推进中。此外,椒江南岸滨江西进已完成中心大道北延定界勘测及征地报批,尚未启动区块拆迁。四号路(永宁河至学院路)由于施工单位力量较薄弱,按期建成有难度。学院路南延因为快速路口互通规划未明确,现代大道在前期对接时一直作为绿心委的实施项目,责任主体不明确,直至近期才明确要由我局实施,时间上来不及。椒北污水处理厂因为村里政策处理问题,目前刚完成招投标,年内无法完成主体50%。开发大道3号泵站建设时间不够,下陈草坦洪泵站也是村里政策处理问题,停工了多月。繁荣区块经济适用房由于市规划与土地、发改部门工作衔接不到位,市建设规划局在对分局的考核中已经调整为完成±0.00。云西路公园已完成了三家异地安臵

“七横五纵”为核心的沿海产业带道路骨干网,“七横”即74省道南延椒江段、前所沿江公路、枫南东路、市府大道东延段、东海大道东延段、开发大道东延段、疏港大道东延段;“五纵”即沿汾公路、椒江二桥及南北连接线、东二路、75省道南延椒江段、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椒江段。此外,以新开发区块为重点,配套建成相应的分支路网,初步满足沿海产业带区块企业对外交通需求。加大供水系统建设力度,并结合区块内的企业布局,相应地布臵给水网,形成环状给水管网,满足区内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市政消防用水等需要。同时,根据沿海产业带路网建设进度和产业开发进程,逐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结合区域开发进程配套铺设区块内污水管网,改造完善现有污水设施,逐步实现雨污分流。

深入挖掘大陈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将大陈岛打造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海洋公园、国内有影响的红色、军事旅游目的地以及浙东南海洋旅游目的地。

(二)加快沿江景观带开发,展现“江穿城过”的两岸城市特色

加快沿江景观带开发,重点做好洪家场浦排涝调蓄工程这篇文章。洪家场浦穿城而过,河宽百米,集排涝调蓄与美化城市于一体,建成后将一举解决椒南片近180平方公里及路桥区部分区域的涝灾问题,并可作为中心城区的应急备用水源,同时还可一并解决心海绿廊的建设问题,带动河道两岸的开发,成为台州中

国家中心建设工作汇报 篇7

“大营销”是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环节,也是促进公司管理提升的关键环节。因此,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三集五大”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创新营销管理体制,结合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重点围绕创新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架构,扎实、深入地开展了“大营销”体系建设研究工作。

同时,随着公司“两个转变”的深入推进,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做出了建设总部和省(市)两级“运营监测(控)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两中心是公司科学发展的需要,是依法从严治企的需要,是高效运营管理的需要,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创新。它的研究及实施应用将有效促进公司管理方式变革,实现公司资源整合,提升公司运营水平,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1 总体目标及建设原则

1.1“大营销”体系建设目标

进一步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建成“客户导向型、机构扁平化、业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管控实时化、服务协同化”的“一型五化”“大营销”体系,持续提升市场拓展能力、供电服务能力、运营管控能力,提高营销经营业绩和客户服务水平,确保“大营销”体系建设在直属供电局、业务公司和研究机构按期完成。具体实现以下目标:客户导向型、机构扁平化、业务集约化、管理专业化、管控实时化及服务协同化。

1.2 运营监测(控)中心建设目标

1)初步建成两级运营监测(控)工作台系统,支撑全面监测及协调控制等业务开展。

2)构建大屏可视化展示系统,展示公司经营绩效成果。

3)基于两级数据中心,实现监测、展示数据接入,初步支撑工作台系统及大屏可视化展示系统应用。

1.3 客户服务中心建设目标及基本原则

1)建设目标。集中建设95598呼叫服务业务支持系统,统一95598号码接入,统一客户体验界面,统一座席业务系统,支撑全网95598语音、数据接入和座席服务,实现95598技术与数据资源集中管理、统一调配。95598呼叫服务业务支持系统支撑国家电网客户服务中心、省供电服务中心和远程工作站95598业务处理和运营管理工作,实现“平台一级部署、运营统一管理”的建设目标。

2)基本原则。执行保持服务水准、高可靠性、可扩展性、分步实施等原则。

2“大营销”主要研究内容及体系架构

2.1“大营销”体系研究内容

1)创新管理模式。围绕“四强化”、“四集中”、“三运作”,全面整合营销资源,创新体制机制。

2)变革组织架构。(1)功能定位:按照上下协同、指挥通畅、运作高效的原则,确立公司总部为管理决策主体,网省、直辖市公司(地市公司)为管理执行主体,地市、县(区)公司为业务执行单元。(2)组织架构:依据分层功能定位,建成公司总部“一部”、网省公司“一部二中心”、地市公司“一部一中心”、区(县)公司“一中心”的营销组织架构。

3)优化业务流程。结合管理模式创新及组织架构变革,对业务省级集中、新型业务发展、大客户差异服务、智能用电服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城乡一体化运作、协同服务机制建设等方面所涉及的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重点优化了客户关注度高、与“三集”及其他“四大”交互多的核心业务流程。

2.2“大营销”业务架构

“大营销”体系的业务架构如图1所示。

3 运营监测(控)体系架构

3.1 业务架构

运营监测(控)中心承担保障公司运营安全、有序、健康、高效的协调职能,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测、分析和检查,对公司主营业务活动和核心业务资源的全面监测,开展公司综合绩效、发展能力、竞争能力、风险管控等方面的运营分析,对公司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异动和问题进行警示并协调解决,对公司集团化运作和集约化管理成效进行实时、全景展示,承接顶层设计中运营监测(控)中心业务设计,汇总归纳形成运营监测(控)中心业务架构,包括全面监测、运营分析、协调控制、全景展示、综合管理5部分(见图2)。

3.2 应用架构

围绕运营监测(控)中心对外部环境、综合绩效、运营状况、核心资源、关键流程5种类型的业务进行全面监测的要求,通过对业务需求的分析,提炼形成应用功能模块,即外部环境监测、综合绩效监测、运营状况监测、核心资源监测、关键流程监测、监测管理模块。通过对上述应用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和梳理,形成全面监测的应用功能机构。

4 客户服务体系架构

4.1 总体架构

客户服务中心负责公司供电服务质量的监督与评价,负责国家电网客户服务中心95598呼叫业务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对95598网站进行业务规划及日常运行管理,对95598话务进行预测及分析,并制定统一的排班策略,全面集中受理投诉、举报、意见、建议、表扬诉求等业务,将工单分别派发至省级供电服务中心,并进行跟踪、督办和回访,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负责95598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及知识点的审核发布,对中心各项业务开展信息收集、问题汇总、统计分析等工作,负责对公司供电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与评价,组织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服务支持系统总体架构如图3所示。

4.2 应用架构

客户服务业务支持系统按功能划分为95598普遍服务(包括业务咨询、信息查询、故障报修、投诉、举报、意见、建议、表扬、客户回访、订阅服务、电费充值卡服务)、重要客户服务、节能服务、运营管理(包括公共信息管理、电力知识库管理、公告管理、人员排班管理、服务质量监督、停电信息管理、满意度管理、统计分析、呼叫策略管理)、重要客户管理、话务支撑功能和系统支撑功能等几个部分,全面支撑国家电网客户服务中心95598业务运营,实现业务统一入口,流程统一规划。

4.3 数据部署

客户服务中心的数据部署,支持“公司集中部署”和“国家电网客户服务中心、省两级部署”2种模式。

对95598全业务上收到国家电网客户服务中心的省,采用“公司集中部署”模式。对投诉、举报、意见、建议、表扬5项业务上收的省,相关数据暂时保留在省(直辖市)公司,采用“国家电网客户服务中心、省两级部署”模式,仅对投诉、举报、意见、建议、表扬以及客户检索和识别等相关数据部署至公司统一处理,再逐步实现“公司集中部署”的最终目标。95598呼叫服务数据部署如图4所示。

4.4 技术架构

客户服务体系技术架构包括4层。

1)展现层:该层基于J2EE技术体系,采用MVC应用框架,由界面控制器组件、界面操作组件、JSP页面组件和服务代理单元组成。对某些需要较大数据量的展示与处理的特殊业务,可建立专用的应用程序(如Applet)处理。

2)业务逻辑层:该层用于部署业务逻辑组件,实现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包括投诉、举报、表扬、意见、建议、订阅、故障报修、业务咨询、客户回访、满意度调查、停电信息管理、临时播报管理、呼叫策略管理等。

3)业务服务层:该层用于部署公共服务类组件,可细分为公共服务组件和集成服务组件。(1)公共服务:为各个组件提供统一共享的公共服务和平台支撑,包括工作流管理、组织人员、权限服务、参数管理、消息服务和日志服务等,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2)集成服务:提供与呼叫平台和其他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的服务接口,包括软电话、CTI、IVR语音、营销数据实时查询等。

4)数据层:数据层由数据映射层和数据源构成。数据映射层完成对数据源的访问封装,并使得业务逻辑层的设计和实现更集中于系统本身的功能。同时,数据映射层的存在屏蔽了业务逻辑层对底层数据存储形式的依赖,使应用系统能够适应多种类型的数据库。数据源主要包括:数据库、内存数据、消息队列、磁盘文件等。

5 效益分析

5.1“大营销”体系建设效益分析

随着“大营销”体系的建设,公司营销管理由条块分割向协同统一转变,由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转变,资源配置效率和供电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

5.1.1 经济效益

1)提升了营销资源配置效率:计量检定配送、95598电话呼叫业务省级集中,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整合了营销资源,提高了营销资源的配置效率。

2)提高了电费资金归集效率:省公司集中开展向省公司开户银行交费用户的电费对账和账务处理工作,提高了银行联网收费对账效率,缩短了电费资金在途时间,提高了电费资金归集效率。

3)有利于增供扩销和堵漏增收:营配一体化运作、统筹业务报装和配网建设与改造,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用电需求,优化了业务流程,缩短了业扩报装周期,减少了计划检修停电时限;统一了配网线损管理主体,有利于降低管理线损和技术损耗。

5.1.2 管理效益

1)强化了营销管控能力:建立了三级营销稽查监控体系,实现了营销关键指标、营销业务、营销服务的集中在线稽查与监控,能够及时发现营销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时堵塞经营漏洞,促进营销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全面提升公司经营绩效、优质服务水平和营销运营管控能力。

2)提高了营销运行效率:压缩了管理层级,整合了营销管理和业务执行,避免了管理、业务人员的重复配置,提高了执行效率;整合了配网和营销的24 h值班资源,运行值班人员有效压缩,运行效率大幅度提升。

3)缓解营销结构性缺员矛盾:通过培养“一岗多能”的营销一线人才,打造一批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队伍,能够有效缓解营销结构性缺员矛盾。特别是计量检定、95598呼叫服务业务省级集中,营配24 h值班资源有机整合,人员配备大幅度减少,精简下来的人员经过全面培训后,可调整充实到现在力量较薄弱的用电检查、现场检验、采集设备运行维护等岗位。

5.1.3 社会效益

提升了供电服务能力,提高了供电服务质量,适应了智能电网的发展需要。

5.2 运营监测(控)中心建设效益

1)企业效益分析。增加了供电业务的透明度,强化企业战略执行,协调快速反应,促进管理协同。

2)社会效益分析。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到来,企业形象的宣传展示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营监测(控)中心信息支撑系统的建设将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一个全面、生动、直观的展示平台,将散落在各部门、反映公司多时期经营业绩、管理成效、发展成果和责任实践的有用信息向公司内外有关各方以可视化、互动化等多种形式全景象、全流程地综合展示,宣扬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创建“两个一流”的良好形象,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5.3 客户服务中心建设效益

全面提升95598运行效率,有效改善运行质量,丰富供电服务功能,增强客户满意度。

6 结语

本研究与应用以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两中心”建设意见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和业务要求,实现了营销等信息的高度集约化,达到了精益化的管理要求。经过“大营销”体系建设,促进了公司营销业务管理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管理、经济、社会效益。两中心的建设虽然正在进行,但随着两中心工作的推进,两中心支撑全面监测及协调控制等业务开展、实现95598技术与数据资源集中管理、统一调配的目标指日可待。同时,随着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应用,各体系建设也会随着技术提高、管理创新进行相应的完善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2]王孔良.用电管理[M].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3]唐跃中,邵志齐,郭创新,等.数字化电网体系结构[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6):115–118.TANG Yue-zhong,SHAO Zhi-qi,Guo Chuang-xin,et al.Digital power grid architecture[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2009,29(6):115–118.

[4]于全辉.基于价值分析的客户关系评价及其管理[D].重庆:重庆大学,2002.

国家中心建设工作汇报 篇8

摘要: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过虚拟现实、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人机交互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地球系统科学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不仅解决了诸多地学现象的高风险、不可见、不可达,而且也解决了地球科学野外实习受经费、设备等条件的限制。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心软硬件设施齐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丰富,管理运行措施得力,实验教学效果明显,在地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地球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人才培养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发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依托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任务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它的建设体现了虚实结合、相互补充的原则。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操作,高成本、高消耗或大型综合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经济的实验项目。通过重点开展队伍、平台、资源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高效持续服务实验教学、保证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机整体。

一、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核、地幔、地壳,外部圈层包括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各圈层之间,即使地表的陆地与海洋之间,都存在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地球探测技术、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技术、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地球系统科学的教学提供了虚拟实验手段。通过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可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地球系统科学实验,为探索复杂的地球系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途径。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野外观测、科研训练一样,都是地球系统科学极其重要的学习手段。地学专业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教学,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实验空间、教学成本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全面开展现场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非常重要。板块漂移、青藏高原隆升、水文剥蚀、气候变化等大空间尺度、大时间跨度的地学过程也只能以虚拟仿真的方式进行教学。

(3)对于地球系统科学而言,诸多现象、特征和规律的认知,充满着高风险、不可見、不可达,甚至难以想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手段尤为重要。地震、火山、台风、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等地学现象具有高度的危险性,温室效应、全球变暖等全球变化事件人类不可见,地核、地幔等地球圈层人类不可达,大气环流、臭氧层破坏等气象气候现象人类难以想象,因此,只能通过虚拟仿真的教学手段开展相应的人才培养。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信息时代数据共享、知识共享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拓展地球系统科学知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地球系统科学数据是典型的大数据,具有海量、多源、多时相等特征。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建设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必将使人才培养水平更上一层楼,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

南京大学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计算机、地理信息技术等为手段,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开发虚拟仿真平台软件,支撑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现实实验、野外实践一起,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的能力。目前建设了地球系统虚拟仿真、地球动力系统仿真、地表过程虚拟仿真、海洋变化虚拟仿真、大气系统虚拟仿真五个专题实验室和一个虚拟仿真技术支持实验室。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2016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在南京大学“三三制”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要求指引下,开设了认识地球、地质学实习、数值天气预报、虚拟地理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设计、虚拟现实、地表过程认知实习、地球系统建模等多门实验课程,大部分包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资源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等方式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了“仿真展示、动态模拟、过程调节”三大类型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1)地震过程仿真。地震是地球内部某些部分突然急剧运动而破裂,从而释放巨大能量,并引起周边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过程,高震级地震有极强的破坏性。岩层断裂产生的强烈震动以波的形式自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地震波分为纵波、横波和面波,面波只能沿地球表面传播,而纵波和横波能在地球内部传播。地震过程仿真对地震成因、地震过程以及地震波传播进行生动形象地动态模拟,学习了解地震的成因、过程和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地震的全方位认识和学习,提高地震灾害预防的意识,培养学生对于地震灾害预测的科研兴趣。

(2)火山活动仿真。火山活动是典型的地球内部动力地质活动,其成因和形态复杂多变,由于难以靠近等现实原因,学生对于火山活动难以获得直观、感性的认识。火山是地下深处高温岩浆及有关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特殊形态的地质体,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自然现象。火山喷出物在通道口堆积形成的锥形山丘称为火山锥,火山锥顶部漏斗状的洼地称为火山口。通过虚拟仿真手段,将同时涉及地幔、地壳、地表以及底层大气等一系列地球系统复杂的作用过程直观形象地表达出来,并对不同火山类型及其后续产生的火山地貌进行动态展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了学习效果,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火山机理的深入了解。

(3)海啸传播过程模拟。绝大部分海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数值模拟主要采用COMCOT模式,对于深海海啸,海啸振幅远小于水深,采用基于球面坐标系的线性浅水波方程;当海啸传播到近海时,则采用直角坐标系的非线性浅水波方程。该模式能够有效模拟整个海啸的生命过程,包括它的产生、传播、抬升和漫滩。本实验主要模拟中国最主要的海啸源一一地处南海的马尼拉海沟发生地震时所引发海啸的传播过程,学生可通过设置不同参数和条件,分析震源位置、深度、震级、断层特性等对海啸的影响,理解海啸的传播特点。endprint

(4)全球碳循环虚拟仿真。通过FUSION软件观察林冠结构,准备基础数据,设置参数,运行Beps-Hydr模型和全球碳同化模型GCAS,观察叶面积指数、净初级生产力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分异状况,使学生思考其分异规律及其与全球植被空间分异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全球碳循环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状况,思考碳循环动态变化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分布及全球变化的联系。实验目的是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全球碳循环虚拟仿真,学习碳循环建模与同化方法,理解全球碳循环机制。

(5)数字高程模型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规则格网点描述地面高程信息的数据集,用于反映区域地貌形态的空间分布。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于高程点创建不规则三角网,生成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三维地形场景,分析地形地貌特征,并可实现三维场景的虚拟仿真漫游。通过体验数字高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加深了解数字高程模型构建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地形剖面分析、坡度分析、坡向分析、三维漫游,使学生理解不同地貌特征在数字高程模型中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地形分析相关技术。

(6)地物三维建模。通过现场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测绘基础理论与外业流程,通过校园主体建筑物的数据采集,熟练操作激光扫描仪、GPS定位仪、全站仪等仪器,获得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指导学生掌握地面LiDAR点云匹配、噪声滤除、特征提取、多源数据融合等数据处理手段,熟练操作LiDAR数据处理软件,并引导学生针对航空与地面点云集成、建筑物点云提取等关键技术开展相关实验。利用地形、建筑物、植物等典型地物的三维模型重建以及模型纹理贴图,培养学生掌握三维建模工具,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构建精细三维实景模型。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原理,结合平台先进的三维引擎,设立地理加权预加载的大数据量实时渲染技术等研究方向,进行软件开发实践,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激光数据采集和点云生产的关键技术和过程,帮助学生掌握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高精度地物提取与建模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地物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技术。

(7)虚拟庐山地理环境。该虚拟仿真系统提供数字地形(DEM、等高线)、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地质图三类基础数据,包含景点景区、旅游胜地、特殊地形地貌等多个兴趣图层,融合了地理信息与虚拟仿真技术,实现庐山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数字化、地理过程的三维动态模拟、地理要素的三维空间分析、地理信息集成管理和专题成果自动制图等功能。实验目的是将庐山地理学野外实习与虚拟庐山地理环境相结合,使学生对庐山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野外数据自动采集、位置服务、空间分析、三维地形可视化等功能的操作,提升学生对不同尺度的地表过程与格局的认知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创新思维能力。

(8)流水地貌演化仿真。由于流水地貌演化过程耗时漫长,现实生活中仅能观测到该演化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难以快速、直观地掌握全局性的流水地貌演化机理。通过虚拟仿真手段,能够从大的时间尺度进行观察,使学生把地貌形态和水文、泥沙及水力因素结合起来,认识流水地貌形成、发育的物理过程。通过流水地貌演化仿真,学生对流水侵蚀作用地貌、堆积作用地貌和冲积扇地貌等有了全方位的理解,能够结合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分析河曲、牛轭湖与阶地的成因、形态及演化过程,并认识到河流变迁对沿岸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9)滑雪场选址模拟。滑雪场选址,要求满足滑雪场建设的地形条件、擁有一定的游客数量、交通条件便利的重点区域等。准备区域地形、人口、交通线路等数据,并用叠置分析找出同时满足人口、交通、地形条件且避让自然保护区的地区。通过不断更改、优化相关参数,模拟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滑雪场情景,在线提交操作结果并获得评价,最终确定滑雪场建设的备选地。通过该实验的体验操作,学生可以掌握以矢量数据为基础,应用空间查询、缓冲区、地形、叠加等空间分析技术解决滑雪场等相关选址问题。

(10)地表降雨径流模拟。降雨径流过程是地球表层系统重要过程之一。该系统基于栅格单元分别建立土壤下渗模型、坡面产流和汇流模型,以及河道汇流模型;根据降雨资料和模型参数进行模型运算,得出流域内每一栅格的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以及出口断面的流量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模拟的空间水文过程(如降雨、下渗、产流量、径流量等)进行三维动态显示。学生通过设置不同模型及参数,可深入理解不同的水文过程特征;实现流域空间水文过程三维显示的缩放、旋转、飞行漫游等交互功能,以便进行多比例尺、多角度的观察分析;也可以通过键盘操作改变漫游路线、视点位置及视角,产生一定程度的沉浸感。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降雨、蒸发、下渗、产流、汇流的空间水文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11)梅雨锋运动模拟。梅雨一般发生于每年的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梅雨锋降水带可长达数千公里,横贯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以2014年7月11-13日的一次梅雨过程为例,用WRF模式对梅雨锋降水带进行虚拟仿真模拟。通过对梅雨锋降水带的虚拟仿真实验,加深学生对梅雨锋降水带尺度与强度的认识,了解数值预报对此类系统的预报能力。通过三维结构剖析,进一步使学生了解梅雨锋降水带组织化形成过程,认识梅雨锋暴雨形成的可能机制。

(12)台风运动模拟。通过野外观测实验认识台风具有较高的难度和危险性。以2014年9月16日在海南和广西登陆的海鸥台风为例,用WRF模式进行虚拟仿真模拟。实验目的是通过台风内部环流结构特征的数值模拟和三维显示,认识台风结构,理解台风发展和维持机制。通过对台风的数值模拟仿真演示,使学生了解数值预报对台风系统的预报能力,加强对台风降雨带结构的认识。并经轨迹追踪分析,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台风内部的三维环流结构特征,为理解台风发展和维持机制打下基础。

三、特色与创新

(1)以事前野外实地观测、事后野外实地验证为基础。地球系统科学的虚拟仿真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必须体现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的映射关系,因此,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建立在大量野外实习、野外观测与真实性检验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的建设原则。经过多年的发展,南京大学已经牵头建成了庐山国家重点地理学实习基地,以及巢湖、阿尔卑斯山、贝加尔湖等著名的地学野外实习基地,积累了大量的野外实习数据。基于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利用全站仪、激光扫描仪、野外光谱仪、质谱分析仪、多普勒雷达等先进仪器设备获取了大量野外实地观测与真实性检验数据,为地球科学虚拟仿真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2)实现了多圈层、多过程、多尺度、多时相虚拟仿真。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不仅要模拟地球演化、地幔对流、海平面升降、气候变化等大尺度地学过程,也要模拟地震海啸、地表覆盖变化、冰雪消融、降雨过程等中尺度地学现象,还要对潮沟、建筑物、树木等小尺度对象进行三维建模。涉及的时间范畴既包括地球形成和演化的地质年代,包括地表剥蚀和物质运移的第四纪,也包括气候变暖和极地冰盖消融的当代,还包括模拟预测气候变化和海平面升降的未来。涵盖岩石圈、地球表层和大气圈,包括固体地球、地表物质运移、海洋变化、天气变化等重要地学过程。整个地球的圈层系统相互交叉,地理、海洋、地质、大气四大学科相互融合,跨学科的地球系统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宽基础、创新性、高水平的地球系统科学领军人才。

上一篇:这也是一种兴趣作文1000字下一篇:举证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