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小课堂与生活大课堂结合教学论文(精选13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和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的的窘迫境地,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将语文的小课堂与生活的大课堂连接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立足教材,激活生活文本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只有立足教材,以教材为起点,激活学生的生活文本,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气体,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的活力。
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任务。我们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寻找与课文中教学内容具有相似性或相对性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迁移或对比中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生命桥》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体会动物在濒临绝境时所做出的令人惊叹的抉择,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日常所见的情境说起:“你们见过动物逃生吗?它们是怎样逃生的?”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各自的见闻:“壁虎被天敌抓住时会挣断自己的尾巴逃走。”“黄鼠狼遇到天敌后会放出臭屁。”……这时,教师便可水到渠成地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课文联系起来:“当一群羚羊在后有猎人追赶,前是万丈深渊时,它们以牺牲老羚羊来保全小羚羊的逃走,这是何等痛苦的抉择呀!”在随后的感情朗读中,学生们都带着一种悲壮的感情,读的真切感人。在这一教例中,学生得到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的迁移,学生情感的升华是源于生活实际而实现的。
再如,苏教版第二册《雨点》是一首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形象地描绘了雨点落在“池塘、小溪、江河、大海”里,分别在“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情景,表现了水在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状态。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帮助学生了解到这一点,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提问:“雨点还会落在什么地方?它又会表现得怎样?”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雨点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跳舞。”“雨点落在稻田里,在稻田里欢唱。”
……甚至有一位学生答:“雨点落在小河里,在小河里哭泣。”学生的这一回答,似乎有些远离课文“美丽、欢快”的基调,于是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说雨点在小河里哭泣?”答日:“因为小河的水已经又黑又臭了。”是啊,多好的`回答,这样的事实,在今天的江南水乡已是司空见怪了。我们抓住学生的这一回答,不正可以对孩子们进行环保的教育,激起他们保护江南水乡的强烈感情吗?
以上两个教例表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关注周围的现实世界,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达到“寓情于教,以教育情”的目的。
二、立足生活经验,促进阅读理解。
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新的知识是建构于原有认知结构上的。运用这一理论,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一定要立脚点足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并努力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才有意义建构的基础和深入探究的动力,否则,脱离生活的语文教学必然缺乏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必然肤浅。
例如,苏教版第六册《庐山的云雾》一文中有两个词语:“腾云驾雾、飘飘欲仙”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但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帮助学生寻找原有经验中相似的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回忆电视剧《西游记》中某些镜头,也可以让学生边想象各种有关云雾缭绕的的景象,边加以动作演示,则可化难为易,促进阅读理解。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卧薪尝胆》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奴仆”一词,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①你们见过奴仆吗?②画出“奴仆”两个字的象形字,帮助学生理解③小结“奴仆”的生活境地。以上教学环节①是为了帮助学生寻找原有认知结构中关于“奴仆”的概念,它可以是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也可以是从影视、书本中得来的间接经验,但由于小学生受他们自身阅历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他们对“奴仆”的理解是肤浅的,仅仅停留在“奴仆”是帮人做事的这一层次上,甚至有学生说隔壁家的保姆就是“仅仆”,于是在这一环节的基础上,薛老师适时又过渡到下面两个环节,帮助学生通过从“奴仆”两字的演变来理解“奴仆”是缺少人身自由的一群人,学生学得轻松而又兴趣盎然,对“奴仆”一词的理解也就更加到位了。试想,如果只是让学生说说词典上有关“奴仆”一词的解释,那么“奴仆”一词在学生头脑中就还是个抽象的、缺乏鲜活形象的空洞概念。因为词义只是联系词语与学生生活积累的中介,缺少了生活经验的支撑,这词义只是一个空壳而已,这个词语只能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的“消极词汇”。
三、模拟生活情境,促进言语实践。
将言语实践活动置于模拟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现实需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模拟生活情境中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就更加简便有效。
比如,复述课文是语文教学中一项较为枯燥的“说”的训练,尽管我们可以变换多种形式(如自己练说、同桌互说),但显然还是限于严肃的学习情境,训练的也只是学生的语言智能方面,比较单一。但如果我们稍稍变换形式,将单调的复述变成诸如“角色对话、情节表演”等形式,那么由于有了一个模拟的生活情境,学生就能进入相应的角色,“说”起来就更容易些,也自然会加入一点动作、表情等来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例如,苏教版第六册《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是一篇故事性很强的课文,蕴含了“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这篇课文课后是要求学生复述的,但如果仅仅要求学生为复述而复述,则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所得也未免太少。由于本文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父子的一段对话而展开的,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也设置一个“父子对话”的模拟表演,则学生的学习积极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著名的特级教师薛法根的在教学本文时设计的一段“父子对话表演”的言语综合实践活动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在课堂上,薛老师扮演“儿子”,由一名学生扮演“父亲”,扮演“儿子”的老师抛出一个又一个似乎有些刁蛮的理由,促使学生拿出一个又一个令人信服的回答。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思想得以启迪,言语得以锻炼,获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学习语文。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内容丰富多彩, 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教师注意把握生活中有价值的学习内容。青少年最大的隐形杀手———网瘾, 近年网络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给许多青少年和家长带来困惑。我们教师大有机会使网络成为学生最有价值的学习工具。课前预习或课后拓展练习引导有条件有能力上网的学生搜集资料, 与学生共享网络资源,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读读认认藏族、蒙古族、高山族、维吾尔族。教师不能满足课堂上教完教材, 就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并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活动中有的说跳过新疆舞, 有的学生说唱过苗族歌, 还有学生搜集下载了我国各民族的名称、服饰、歌曲、乐器、图片等。有些学生家中有彩色打印机, 将苗族、维吾尔族等漂亮服饰展示出来并请同学将对应的民族连线。这激发了学生搜集、绘画、识字, 课堂外学生认识了大量的生字新词, 在识字过程中受到母语的熏陶。音乐课上教师在教歌词“侗族”时, 大家不仅认识, 还能说出“羌族”“彝族”这些生字。学生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 这样不仅极为有效地遏制学生上网游戏, 还为学生学习资源开辟了一块“绿洲”。学生从不同的生活侧面了解五十六个民族, 他们在学语文中更加热爱生活。
二、观察生活, 学习语文
在留心观察生活中学习语文。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内心真挚的情感, 提高观察能力。
例如,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提示语, “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 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吗?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共同感受人间真情。”《可贵的沉默》《妈妈的帐单》都是本组蕴含浓浓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 教师教学后留下特殊作业:1.老师想从你们的观察日记中了解你们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们的?2.愿意告诉老师真情的可以来老师这领取一张妈妈的生日贺卡。教师让学生悄悄地观察妈妈, 一段时间以来大家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学会观察妈妈, 从观察日记中发现学生真的懂事多了。
“我妈妈一下班回来, 顾不上休息就下厨房, 系上围裙, 套起袖套, 开起液化气忙碌做午饭。饭后她也没有午睡就去阳台洗衣服。晚饭后, 妈妈结束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后把手擦干, 马上到我跟前辅导我功课。”
“妈妈很早挑菜去市场卖, 出门时把早餐用另一个大碗倒盖着温在锅里, 我每天被闹钟叫醒后到厨房吃早餐还是热乎乎的, 我的心更是暖烘烘的。过几天就是妈妈的生日, 我一定要给她一个惊喜。”
“我妈妈没工作, 只知道每天挑货去摆地摊。我心里偷着看不起她。这个星期天, 我要完成活动记录, 很不好意思地站在妈妈身边, 学着妈妈看行走的人, 只要眼睛往这里看看, 就把他招呼过来。吃晚饭时, 妈妈一边夹鱼肉到我碗里, 一边还笑呵呵地对我说:‘孩子, 今天运气还算不错, 挣了几个钱, 还有鱼吃……’刹那间, 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在那鱼肉上。从这以后, 妈妈是我心目中最了不起的人!”
平凡的生活、熟悉的妈妈, 有意地观察有了全新的认识, 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 学习捕捉习作素材, 提高了学生习作兴趣。
三、联系生活, 学习语文
在欢度节日、纪念日、盛事庆典等活动中学习语文, 了解传统文化, 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试卷里有一道题要求按一定顺序排列, 题为:守岁、中秋、春节、端午、元宵。结果大多数学生答错。我国传统大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每当佳节来临之际, 教师要及时引进语文教育。
例如, 春节正逢寒假, 鼓励学生写春联、贴春联、搜集、记忆春联。过年时收到压岁钱后写使用或存储计划, 过端午节编童谣等。有个学生编的童谣很有趣:“过端午, 敲锣鼓, 划龙船, 看跳舞。吃粽子, 挂香包, 欢欢喜喜过端午。”农村学生在学习农谚中联系生活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 在春播夏种秋收之时将了解的农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等写出自己所喜欢的名称来。
生活处处是语文, 也用到语文, 教材编排中与生活紧密联系, 教学时教师用心于此, 学生就会大大提高用语文的能力。
四、想象生活, 学习语文
在大胆的想象中学习语文。世界上无数的发明都离不开想象, 新教材中许多生动有趣的课文, 学生特别喜欢读, 更能激起他们的奇思妙想, 教师应该抓住童真发展学生语言思维。
例如,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电脑住宅》《飞向蓝天的恐龙》, 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等课文, 学习后我开辟“异想天开聊天室”, 平时不发言的学生也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 有的学生为被反驳想象不符合常理、不科学等争得面红耳赤,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想象得到大家的肯定, 迎来响亮的掌声。有的说:“我将来发明万能机器人, 会定时做饭, 会定时送我上学。”有的说:“我将来发明的恐龙型轻巧小飞机, 可以停留在屋顶上方便人类出行。”还有的说:“我将来设计的教学楼地板、门窗、桌椅全使用会吃灰尘的新型玻璃, 以后免做值日了。”儿童时代想象力特别丰富, 真可谓童言无忌。美好的想象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大胆的想象张开了学生语言的臂膀, 从而发展了学生语言思维。
总之, 生活处处皆语文, 我们要将生活引进语文教育教学之中, 加强语文课程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语文教学资源成为一泓活水, 让学生走出语文小天地, 步入生活大课堂。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生活即语文, 把生活当作学习语文的资源”,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都阐明了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关系。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文教学资源, 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语文, 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让语文教学亲密接触生活, 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活教材。
语文活动课 兴趣 自主 能力
一些中学的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正异军突起,占据一席之地,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受到学生的欢迎。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
一、语文教学一直处在高耗低效状态的原因分析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处在高耗低效的状态,原因十分复杂,而教学内容的封闭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应是问题的主要症结。
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有一定脱节,缺乏现代生活气息,正是由于语文教学方法注入式,学生缺乏自主的实践,才导致了语文课堂气氛的沉闷,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局限,导致语文教学质量适应不了现代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学要走出困境,必须强调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和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特别要注重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实践。
然而,语文课外活动常常缺乏系统的目标、内容,常常难以有序进行,许多学校仅仅把它当做课堂教学的补充,甚至作为学校教育的点缀,因而往往难以落实,难以坚持。只有把语文活动列入语文课程,给予教学目标、内容和进程的规定,给予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语文活动课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不可代替的优势
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代替的优势。
语文活动课的“活动”,并不是一般教学意义上的教学活动,而主要指学生的學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于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因而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就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
1.在教学内容上,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
传统课堂教学常常以必修课教材的教学为中心,内容显得狭窄,有时也有点陈旧,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语文活动课则是开放的,其教学内容往往涉及了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特别是触及最新和最实用的领域,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她能够补必修课课堂的教学不足,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习兴趣。如“新闻发布会”语言的艺术——广告“错别字普查”“编手抄报比赛”等专题活动,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情况,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又实实在在。不少学生反应,开展语文活动课以后,自己才感到语文原来是那样有趣、那样有用。
2.在教材方法上,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
传统的教堂授课常常过分突出教师的作用,以教师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思路为中心,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或被动参与。语文活动课则自始至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在活动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自主选择,自觉参与。活动课的过程,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安排、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在各项具体的实践和运用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知识和生活体验,着重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体会、理解。学生不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学能力也得到切实的培养和提高。比如,“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等活动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表达为主,几节课下来,学生的口才就会有所提高。许多学生这样说,语文活动课给自己提供了不少锻炼的机会,现在自己对学好语文也有信心啦。
三、语文活动课的理论依据
语文活动课之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是有其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的。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分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得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是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的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要领,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应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把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四、语文活动课要有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
当然,语文活动课要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取得实效,还有赖于活动过程中周密的安排和合理的调控。
在语文活动课的实验和研究中,我们就感到必须确实解决好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活动课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
二是必须切实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活动。语文活动课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题地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与语文活动。绝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设计语文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活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精神。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的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各类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乌市六小
马玉芬
如何把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看过的一则案例:
江苏某小学教师王老师,在反思他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学生不关注教师的作文批语。他对此做了一个调查,将学生新近完成的一篇作文精心批阅,写上详尽的批语,分发下去。一个星期后,在单元考试中又出了相同的作文题和相同的写作要求。在批卷时,王老师将学生的前后两篇同题作文进行了对照,结果发现56名学生中有49名同学写了相同题材,而这49名相同题材作文中,仅有8名学生能看出较为“珍惜”教师的心血,研读了批语中的指导,对作文做了修改和调整。这一发现引起了王老师的深思,他逐个地找学生谈心交流,又深刻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作文批阅方式,感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教师评价霸权”惹的祸:学生因为被动挨“批”,而失去写作和修改的兴趣;教师、学生、文本三方缺少交流,“师生间平等互动”只是口号„„于是,王老师经过思考,确立了一个校本小课题《提高小学作文批阅的有效性研究》。
王老师确立了小课题后,就开始围绕这一课题,查阅相关资料,设计新的作文批阅形式,并在实践中进行尝试:在批好的作文后面增加“回音壁”栏,留给学生写“对教师批语的批语”;讲评作文之前,留给学生对比阅读自己原作与改后作的时间;增加面批比率,与学生一道赏析他们的得意之作;鼓励学生进行“第二次习作”„„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不看教师评语的现象不见了,学生主动和教师交流的热情提高了。
在这个案例中,王老师把小课题研究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整个过程思路很清楚,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小课题研究并不神秘,无非就是动脑、细致的工作,让工作更有效。
今天,我们就从小课题研究入手,从我们的课堂教育教学问题出发,让我们来共同了解、认识小课题研究。那么,小课题研究是怎样与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的?怎样从小课题研究中获得愉快的教育、幸福的教育呢?
因此,我希望今天和大家一起开启这样的一段美好的航程。
一、走近小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就是教师的自我研究,是以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这段文字中,回答了这样三个问题:
1、课题研究是谁的研究?
2、课题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3、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显然,课题研究是教师自身的研究,即“自我”的研究,不是为了领导、也不是为了上级有关部门而研究的;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很明确,即从问题出发,是以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研究和自己不相关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提交一篇结题报告或研究论文,而更主要的是解决问题、总结经验,进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三个问题也是教师做课题研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这样才能在课题研究中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肯于钻研。
(二)小课题研究的特点
小课题研究有什么具体的特点?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着怎样的关系?如何发挥小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呢?
下面,我们从两则课堂教学案例谈起:
案例1:“站起来就说”
顾老师任教初三语文,最近为班上的学生不愿发言而大伤脑筋。经过一番考察,顾老师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时间紧,发言机会少,才会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被挫伤。于是,顾老师根据《中国青年报》上一篇文章的启示,尝让学生“站起来就说”。同时,他对本班学生做了一个征求意见调查,居然有54%的支持率。然而真正让学生“站起来就说”时,竟没有一人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于是,顾老师私下征求部分学生的意见,认为不能光凭“激励”,还得“强迫”,于是顾老师又公布了一项新的规定:“每周每个学生语文课上主动发言不少于两次;凡少于两次的同学必须当众唱歌,必要时还得‘请家长’„„逐周累计发言次数,奖励前三名。”这个措施果然有效果,课堂气氛也随即“活跃”起来。然而,顾老师很快又发现:少数同学是前半周看热闹,后半周胡乱找几个问题提提,答答,完全是应付老师。针对这种新的情况,顾老师经过反复思考,又采取了“要点提问法”、“即时提问法”,对那些一堂课上一次都没主动发言以及心不在焉的学生突然提问。伴随着这样的“软硬兼施”,学生们的强迫感日渐消失,慢慢习惯了“站起来就说”的形式,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性主动起来了。
案例2: 与克隆作业过过招
任教五年级语文的王老师,意外发现本班部分学生有长期抄袭作业的现象。但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恼怒,先是不动声色地与个别学生接触,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她决定与“克隆作业过过招”。
王老师首先设置了专题作业评讲课。评讲课上她先表扬了所有语文作业全对的学生。然后让这些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作解题示范,几个抄作业的学生自然就“挂黑板”了。尽管在座的学生多心知肚明,但王老师仍未解开真相,这让“抄手”们十分愧疚。
接着,王老师又组织学生们自编自导了“诚信为金”节目,大家通过讲故事、演话剧、夸典型、表决心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进一步激发和增强同学们“诚实守信”的意识。
此外,王老师还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做出针对性改进。首先,她在班上建立了学习互助小组,引导学生们积极、正确地对待学困生并给以学习援助;其次,她在平时的新授课上,特别留心学困生的表现,有针对地调整教学节奏;最后,她在作业批阅中增大了面批的分量,更加关注对学困生的个别指导„„这样一来,同学们渐渐感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诚挚关心,抄袭专业的现象渐渐减少,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以上两个案例就是小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的经典案例。在案例中,揭示出了小课题研究的几个具体特点:
1、课题研究的“自我”性:
课题研究是谁的研究?为谁而研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不困难的。从上述两个案例中,两位教师的研究都是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问题而研究,是为了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而研究,显然不是为别人而研究,也不是为学校领导的研究,给不是为上级部门而研究。研究是教师自己的事情,是“我”的研究,是为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而进行的研究。因此,教师们搞的小课题研究具有“自我”性,真正是:问题源于我,研究由于我,成果归于我。
2、课题研究的问题性:
问题是课题研究的起点,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问题基础之上的研究。比如,“学生不愿发言怎么办?”“学生互相抄袭作业怎么办?”“作文评讲课怎样更有实效?”“小组合作效率不高怎么办?”“学生预习效果不佳怎么办?”“讲过多遍的题目学生还做错怎么办”“小组互动过程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学生课外阅读量小、语文素养缺乏怎么办”、“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怎么办”、“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广大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往往又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很让人苦恼、很头疼,很影响正常的教学情绪,而且对我们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所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课题研究,同时也没有必要做课题研究。
3、课题研究的微观性:
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小课题研究,其着眼点就是一个“小”字。小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很小,往往关注的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点”问题,或者是课堂教学中的某一个细节,或者是班里的某一个学生。
再如,小课题 “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分化的研究”、“小学低年级图画识字策略的研究”等课题,第一个课题关注的是学习成绩分化问题,第二个课题关注的是识字问题,而且都进行了一些界定,研究范围很小。因此,这些课题就具有了一定的普现实意义,它就是适合于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去研究的课题。这类课题都具有“小”的特性,是微观的研究课题,也是我们教师能够进行研究的课题。
4、课题研究的真实性:
真实是相对于虚假而言的,课题研究的真实性就是“真问题”。如,前面提到的问题:“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怎么办?”“如何根据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更有实效?”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经常遭遇的最为真实的、最为常见的、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恰恰都是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而不是虚构、虚假的、不存在的问题。
5、课题研究的即时性:
小课题研究的即时性,包含着这样两层含义:
一方面,小课题是来自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具有随机性、偶发性、情景性,出现的问题往往不是事前预设的、准备好了的问题,更不是提前已经知道的问题,常常都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不期而至的问题。如刚才案例中王老师意外发现学生有抄袭的现象,于是决定“与克隆作业过过招”。再如,某一天忽然发现某个学生情绪很低落,还爱惹是生非;又如发现某学生接连几天课堂上总是迷迷糊糊的,时不时还打瞌睡等,这些都是偶发的问题,意外发现的问题。
另一方面,小课题研究周期相对较短,通常情况下不超过一年,少则半年,甚至是几个月或几周就可以完成一项小课题的研究任务。这种即时性的特点,是非常适合于广大一线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解决自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种新的研究方式。
比如,刚才提到的“发现某学生接连几天课堂上总是迷迷糊糊的,时不时还打瞌睡”,这里面一定是有问题的。那么,这个问题在哪里?怎样去解决?我们就可以作一个案例来研究,可以通过观察、调查、访谈等方法,弄清楚事情的原因,然后想办法解决,这样可能就挽救了一个学生。这个课题我估计一两周就可能结题。
6、课题研究的目的性:
笑话:数到一千
一个人失眠,有一天去看大夫,对大夫说:
“大夫,我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呢?”
大夫回答说:
“我教你一个偏方:你每天躺下后,试着数数,一直数到一千,过几天再来找我。”
过了几天,这个人又来找大夫。大夫问:
“最近失眠怎么样啊?”
病人说:“大夫,我好几次都是数到五百多时,就困得不行了。后来只好起床,喝了些浓咖啡,提了提神,好不容易才数到一千。可数到一千后又睡不着了。”
评析:这是一个笑话:病人不知道大夫为什么要让他数到一千个数?也就是说不知道大夫让他数到一千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一个糊涂虫。
目前,我们教师中不乏就像这个病人一样的,做课题研究的目的性不很清晰。因此常常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困惑:我做课题研究究竟是为了干吗呢?也就是说,他不知道究竟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这样一来,往往把课题研究当成是一种工作负担,尤其是对学校要求做的课题研究持着一种敷衍、反感、抵制的态度。
我们认为,老师们做课题研究只是一个抓手,目的不在于完成了一份结题报告或一篇优美的文章,而是在这个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比如,一名老师的小课题《充分利用学习卷进行语文预习的研究》,这个课题有涵盖着两个主题:学习卷和预习。而且在这个课题中,二者又是交叉的。在进行这项课题研究中,需要将二者完美结合起来,不断反思、总结、改进,最终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不做这个课题,可能平时也会考虑这个问题,但不会像在做这个课题时这样深入地思考、改进、解决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课题研究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这就像战士手中的枪,打击敌人才是目的;就是农民手中的锄头,目的是刨土、种庄稼。我们往往就是借助课题研究这个抓手,来不断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而提升我们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以上是小课题研究的六大特点,揭示了小课题研究一些内在的要素。这六大特点显示了与我们以往做的课题有着很大的区别。我认为,教师就应该做这样的小课题研究,不断解决一些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因此,小课题研究充分体出了“我的课题我做主”的研究状态。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教育问题,用分析的客观的方法研究。将大问题分析为数十数百个小问题,每一个小问题至少有一人继续研究办理,如是,即使大问题也不难解决了。”
显然,陶老先生的教育观点也是主张教师多研究一些小问题,进而解决大的问题,因为任何的大问题都是由若干个小问题组成的。
实践证明:课题研究中我们只有本着“问题就是课题——教学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这一理念,才能使我们变成一名研究型教师。
我校以开展课外阅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求知。
在开展课外活动之前,80%的学生读书不会勾点画圈,现在有80%以上的学生真正养成了边读书边思考边勾点画圈的良好习惯,学生通过读书,高尚的情操、完整的人格正向着教育者所努力企盼的方向发展。我是这样开展课外活动的。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会努力寻找阅读机会,得到阅读满足,从而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检。而学到的知识和愉快的情感体验又会增加阅读兴趣。我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选择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的快乐,促使学生乐于读书。
二、培养阅读习惯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阅读目标对于不同的儿童来说是不同的,对于阅读水平较高,自我学习能力较强的儿童来说,课外阅读的首要目标是扩大知识面,获取各方面信息。对阅读能力还需发展的儿童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参与阅读的积极态度则是首要目标。
三、引导阅读实践
课外阅读活动需要学生自觉参与,亲身实践。学生的实践应贯穿阅读活动的始终。学生从选择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到获得新知识和信息,各方面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实践锻炼,从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获得了真正提高。与此同时,学生在语文教学和阅读指导课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也在阅读活动中得到了实践,从而促进了课内课外的同步提高。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
课外阅读既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续,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内所学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扩展阅读、知识的存量就会由量的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五、读与写相结合
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反思与突破
本文就如何改进语文教学观念和方法提出了几点看法:全面更新教学观念,让主体蕴含活力;深入优化课堂结构,让过程满活力; 把时间和空间更多的留给蕴涵活力的.学生.
作 者:张耒阳 作者单位:湖南邵东县两市镇三中,湖南邵阳,4228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23.2关键词:语文教学 焕发 活力
“作者罗素在这篇文章中, 直抒胸臆, 总结了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是: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我为何而生’, 这种疑问是永恒的, 过去有, 现在有, 将来也依然会有;它的答案又是多样的, 智者有, 愚者有, 凡夫俗子也会有。作为智者, 罗素对现实的困难和人类的痛苦感到无能为力, 然而, 即使是失败的抗争, 即使始终与痛苦相伴, 他还是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并且成为支配自己一生的主要动力。那么, 作为中职生, 对这个问题, 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你们又是为何而生的呢?有没有思考过这个比较深邃的问题?”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气氛随之雀跃。
生1:我是为爸爸而活的。我爸爸为了我的学习, 抱病打工, 我是他的精神支柱, 所以, 我要让他以我为豪。
生2:首先, 我为父母而活, 其次, 我更多地为自己而活, 为自己的成就感和理想境界而活, 例如, 学生取得好成绩, 为周围人做一些事等等。
生3:我是为父母而活的, 同时, 也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当一名画家而活, 虽然我现在是中职生, 可是, 对理想的追求我始终不放弃。
生4:我只不过是来到世间的一棵枯草, 我为情愫和欲望而活。
生5:我为追求玫瑰般的爱情而活。 (师评:这位同学的人生是多么有诗意啊!)
生6:我呢, 一半为父母活, 一半为自己活, 但更多的是为多姿多彩的世界而活, 更愿意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舞台。
生7:我觉得人应该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活, 只有实现自我价值, 才不枉此生。
生8:人生很短暂, 我不一定要活得很久, 但我要活得有价值, 我要为我的信仰而活。
生9:我是凡人, 没有罗素所具备的崇高思想境界, 我想, 我是为了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而活的, 然而, 我更愿意追求属于我的爱, 如果没有爱, 那将是多么无味的人生啊。
生10:我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从小学开始, 老师就引导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 长大后, 要当科学家、画家、歌唱家等等, 为我们指定了人生, 可那是老师的人生, 不是自己的人生。现在, 我只是一名中职生, 未来对我非常渺茫。我要为我的人生确定自己的目标, 决不轻易提“死亡”二字, 那是对人生的极不负责任。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我要充实地过好每一天, 享受每天的阳光和雨露, 享受人们舒心的笑容, 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
……
师:说得多好啊, 同学们!可是由于时间的限制, 我们不得不结束热烈的讨论。今天在谈到有关“我为何而生”这个话题时, 在座的好多同学脸上显得有些沉重。不过, 我欣喜地看到, 同学们都能充分意识到家里的父母亲在你们心里的位置。是的, 不管我们是否有出息, 今后是否有多大成就, 首先, 都应该为我们的父母而活, 为我们的亲人和朋友而活。然后, 再面对现实, 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存在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好, 人生本没有意义, 没有人会为你的人生确定意义, 即使有, 那也不是自己的人生。可是, 如果我们无法确定人生的意义, 那将一辈子活在无意义的状态里面。每一天, 我们每做一件事, 都可能会感到莫名的痛苦, 因为我们没有前进的方向, 缺乏明确的目标, 更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走, 像只无头的苍蝇, 到处乱钻。这种没有任何思想, 缺少思维活动的人生, 活在世上犹如一具行尸走肉。
所以, 我们可以为自己的人生确定奋斗的目标, 使自己的人生旅程铺满色彩, 充满意义。虽然我们无法像上帝那样以拯救全人类的痛苦为己任, 但是我们可以拥有罗素那样的高尚情怀,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尽自己微薄的力量, 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 也是我们对这一课进行讨论的意义所在。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如此,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离开生活,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学习资源。”因此,语文教学要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语文回归生活。
一、演绎生活情景,体验生活
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指出:“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是没有生命的。”我们应当以课堂为起点。贴进生活实际,架起课堂与生活间的桥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真正地受到启迪。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记录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感悟语言文字的。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再用生动的生活情景来演绎文本,以直接理解词语,更深入地理解内容,体验隐含于情景之中的丰富意蕴。这就赋予了文本以生命活力。教师可以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通过饰演,再现场景,从而加学生深对课文的感悟。
如《慈母情深》重点句“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的导读,教师设置了三个层次的品读:第一层次——学生自由品读后谈感受;第二层次——学生想象母亲的背是一个怎样的背,并带着想象读句子;第三层次——学生演绎生活情景,体验生活,把课桌当做缝纫机,弯曲着背脊,身子往前倾,头和缝纫机挨得近一点儿,手扶着桌面,眼睛盯着桌子上的一个点,再踩动双脚踏缝纫机一分钟,学生在演绎中感受那种腰酸背痛、头昏目眩,感受母亲的劳累与艰辛。最后教师引读划线句子:昨天的母亲这样工作着,明天的母亲又将这样工作着;春天的母亲这样工作着,秋天的母亲依然这样工作着;母亲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着。通过想象、演绎母亲工作场景,学生如临其境,感受到母亲的工作是那么乏味。
二、开放教学方式,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
课堂生活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历程之一。这一历程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方向和生命的有意义的建构都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随着教育在人一生中地位和作用的增强,课堂生活对人的终身发展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奠基作用。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关注是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它拒绝封闭的课堂生活方式,提倡创新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学生走进教室时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白纸,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去解读作者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和语用经验。应从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开放为核心,拓展语文教学时空,突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主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自主探究、自我理解、自我建构,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与独特的见解,注重学生个性和能力,鼓励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健全个性品格。
三、让生活走进语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生活处处皆语文。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亲近语文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人际间的言语交谈、思想交流、书信交往,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还有形形色色的标语、广告、题联、题诗以及小品、相声磁带、VCD等,无不与语文息息相关。尤以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更为学生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天然的情景。如春天去寻找春姑娘的笑脸;夏天去河边,观察嬉戏的小鱼;秋夜看明月从天边升起;下雪了,去和孩子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共同欣赏红妆素裹的雪里江山……春夏秋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成了孩子们笔下创作的素材。孩子们置身于此情此景中,情绪热烈,思维活跃,语文便逐渐丰富而生动。记得我带学生们去春游,在路上听到小鸟的鸣叫声,有学生脱口而出:“小鸟亮开美丽的歌喉是想和我们比高低”;看到蒲公英四面展开的绿叶,有学生说:“那是二月的春风剪裁的”;看到新开河夕照,有学生说:“河水披着金色的鳞片在为太阳公公载歌载舞”……学生在无限美好的天地间感受、思索、顿悟,真实的生活画面通过语言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如山涧的小溪一般流畅自如。
四、倡导多元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要使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突破性发展,就必须打破评价形式单一化,评价内容狭窄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能化的评价模式。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评价的主体上,要从以往的教师的单一主体走向多元主体。这里的“多元主体”,既包括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甚至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发展方面的情况,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我,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评价的内容上,不仅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还包括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潜能等方面。在评价的方法上,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并存,既重视终结性评价,更关注形成性评价。既有测试型评价,又有非测试型评价。测试型评价不仅是笔试,还包括听力、口试。只有通过全面性的评价,才能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张艳
一、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但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机械式教学过程,结果是教学失去活力,学生丧失独立思考。学生手中薄薄的几本教材,居然囊括了古今中外五千年的历史。教材里只有气吞万里的宏观历史,没有鲜活生动的微观历史。以选修一为例,其中涉及到的改革人物基本上古今中外王侯将相,而且都是成功改革的历史。历史教学的好不好评价只局限于一份100分的试卷,实施历史教学的目的沦落于应付高考。所以在历史课上,老师宣之昭昭,学生听之昏昏。这完全背离了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2可能性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 “一切历史都必是现时史„„着重历史的现时性,其实就是着重历史与生活的关联。”可见,历史是凝固的现实,现实是流动的历史。2006年秋季新课程正式在安徽实施,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生活,要求我们培养学生能力,并能学以致用。网络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的引进,标准化课堂的建立,这也为我们创设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准备了物质条件。
构建“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与可能性。我在这个理念引导下,我对生活化教学的一些实践尝试与探索。
二、高中历史教学生活化的尝试与探索 1教学理念生活化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高中历史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中来,在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要让学生能够以史为鉴,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民族精神。我们只有让高中历史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使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是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也是时代的要求。
2教学语言生活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对学生接受知识影响很大,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用生活化的语言来传授知识的话就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历史知识,生活化的语言需要教师恰当的将生活中的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炼出来。百家讲坛中的袁腾飞在讲解内阁和丞相的区别时候,做了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他把皇帝、丞相和内阁大臣分别比喻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和董事长的秘书。在一个公司里董事长具有最终决策权,总经理拥有一定的策划决策权,而董事长的秘书看上去十分的威风,但要始终听从于董事长。这些关系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丞相是中央一级的行政大臣,对皇帝有一定的约力。内阁是内侍机构,对皇帝没有约束力。学生进而对书本上这些句子就很容易明白。再则学生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说从明清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并走向衰落。
3教学内容生活化
历史教材是我们实施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作取舍,可以选用当前有针对性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可以用学生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比如史论一直都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的反映” 是贯穿整个必修三的一条史论,也是常常运用于历史材料解析题中。我在阐释这条原理时我就设计了两个个问题。为什么上海会出姚明,而明光就出不了呢?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会有姚明,文革时期出不了呢?我让学生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去考虑,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高三历史第二轮通史复习时,到宋代史部分我给学生编成了一个历史讨论剧《宋太祖赵匡胤睡不着觉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1、初登皇位的赵匡胤要对付哪几种人?
2、哪些人是赵匡胤可以利用的人?
3、分析赵匡胤的解决办法有哪些利弊,后人又是如何解决其弊端的? 学生们化身成宋太祖赵匡胤,在热烈的讨论中,把散见于必修和选修部分的宋史有机串联起来,深化了学习。4教学手段生活化
我们的历史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依然是粉笔加黑板。虽然老师口若悬河,但是学生反映平平。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如果我们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就能让学生获得更加直观、更加生动的感受。习主席开启了“中国梦”的新时代,“中国梦”也成为今年高考的热门考点。什么是中国梦?在“中国梦“这个热点中囊括了高中历史的哪些知识点?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审视我们的历史,又应该以什么样的胸怀和态度来看待曾经在近现代历史上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抽空给学生播放了一部中央电视台记录片《大国崛起》。在这部记录片中涉及很多我们教材上涉及的知识点,同时每个大国的崛起至少可以给学生一些有益的启迪,学生加深对中国梦的理解。学史绝非是简单的背诵,也绝非是仅仅应付高考,学习历史的目的以及历史本身的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给了学生。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实现历史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手段。
5教学方法生活化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社会热点,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关注。高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求知欲特别强烈,但是由于学生的时间限制,接触面比较小,对于国际国内社会热点虽然关注,但是往往了解的内容有限,这样就使得历史教学与现实有了结合的空间,教师应该通过国际国内社会热点的结合,使历史教学走进生活,更加与现实贴近,这样有利于使历史教学增强趣味性。我要求学生遇到热点问题,要不自觉的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原因,提炼特点,总结影响。2013年彭丽媛女士随习近平主席出访并在南非做演讲,这件事情我曾让学生探讨如果你是出题者你会从哪些角度来出题目考察。学生发言踊跃。有人说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角度,有人说从妇女解放角度,有人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角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这样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体会到学史的乐趣。
6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广大历史老师越来越注重探索与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却往往忽视了历史课后作业,作为教学环节之一,这是不可以轻视的。戏说历史、穿越是影视中的常见题材,其中有些剧情和教材相印证,更多的剧情纯属编者不负责的胡扯,学生是分辨不出来的。学生在观赏电视剧的时候更多关注剧情的发展以及主人公帅不帅,很少去想为什么会这样。有次上完宋史后针对《少年包青天》剧情,我设计如下问题:
1、包青天为民伸冤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说包青天就是代表人民的利益呢?
2、在宋代会不会出现“小蜻蜓”这样的人物?
3、包青天在当时担任什么官职,他有什么权限呢?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是启迪灵魂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否快乐,是否有所收获,都是由我们教师来调控和掌握的。“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课堂,快乐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设民主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内只是引导学生,阅读应成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阅读是学生的阅读,阅读内容要让学生喜欢,为学生服务。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创设条件,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方式。在教学中,学生可自由选择先读什么,再读什么,最后读什么,教师对此要鼓励学生从感兴趣课文的内容读起,读后还要谈谈感受。例如,在教《草原》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由阅读。这篇课文是一篇极其优美的文章,描写草原美丽景色。刚上课时,我利用色彩鲜艳的草原课件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或画,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我的布置刚刚结束,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读学起来,有的读描写草原静态景色的段落,有的读写草原动态活动的段落,个个读得起劲,读书声响彻教室。他们不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的学生还绘声绘色地讲草原美丽的景色,还有的学生用他那五彩的神笔画出草原的天空、羊群,更有的学生闭上眼睛,陶醉在美丽的草原美景中,那真是如痴如醉。看得出,这样的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
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初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 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与三味书屋单调陈腐、枯燥无味的读书生活作对比,便很容易地理解了文章“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这一深刻主题。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
三、提供参与机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尽量地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一个单纯的“播音机”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有专家建议这样划分一堂课的四十分钟:教师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其于的三十分钟完全交给学生活动。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自主探究,放手质疑。“只要教师给学生探索的权利和机会,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信赖自己的学生,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放手”并不是说撒手不管,教师应在此之前给出探究的“范围”,比如:初学一篇课文老师可让学生自学生字,看看你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把它记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作顺序是什么?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这样来使学生的自由探究有一定的目的性。在学生充分自探之后,采取汇报成果的方式谈自己的所获和所疑。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要快速反应,恰当处理,对于学生谈得不够深的问题要抓住契机主动出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于学生各别性的问题,教师要经过整理制定出下一环节的学习任务,做到以学定教。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在自主的课堂内全力达到自己的至高点,取得成功。
合作学习,突破难点。“合作学习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加宽加深。教师也可适时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展开师生、生生之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的碰撞,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在讨论中展示自我,得到锻炼,共同提高。
例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班长有没有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一部分学生认为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还没走出草地他就牺牲了;另一部分则认为老班长完成了任务„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我适时抛出了问题:“为什么老班长在临死前说自己没有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呢?问题一出,有效的推动了学生的思维,然后学生通过再读书再讨论再深入地理解,终于明白:老班长非常出色的完成了可党交给他的任务,尽管他为之献出了生命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足可见他对于革命事业的忠诚。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活化
小小的教室如何承载这广博的语文资源,三尺讲台又如何能传播如此丰富的语文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必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才能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一、走出课堂,回归生活,培养兴趣
小学语文传统教学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但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忽视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忽视了语文知识与自然、生活的联系,把语文禁锢在教室之内。其实,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神秘的大自然和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探索欲,教师可以借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回归生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如一周前,通过学习《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蜗牛的生活习性。于是,笔者让学生到花坛中寻找蜗牛、观察蜗牛,亲身体验、感悟蜗牛的“慢条斯理”。尽管双脚沾满了泥土,可是学生们脸上荡漾着灿烂的笑容。这种情境交融的教学场景,不正是叶圣陶老先生提倡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吗?
走出课堂学习语文,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学习语文的动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语文,从而自觉地学习、运用语文。
二、走进生活,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立体化
1.走进生活,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把教材当作学生获取一切知识的宝库。其实,这是一种教学误区,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在施教过程中,教师要用好、用活教材,走出“跳出教材教语文,走出课堂学语文”的教学之路,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扩大视野、增进积累、激活思考、发展能力。
如在教学《石榴又红了》时,笔者并没有先具体讲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而是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围绕“石榴”来组织文章,再让学生走进生活,观察、搜集和积累作文素材,以具体事物为线索,自己写一篇作文。看到学生交上来的作文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活资源,笔者感到非常欣慰。
2.走进生活,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走向广阔的生活,如实验室、图书馆、博物馆、社区、工厂、农村、山川和海洋等。人类活动延伸到哪儿,哪儿就有语文学习的资源,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外延是相等的。
课堂40分钟并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仅有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的时间延伸到生活的任何时间。如看电视时,学生可以学习汉字、练习造句;旅途中,学生可以积累作文素材等。
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师不但能丰富教学资源,还能拓宽语文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实现语文课程的多元化和立体化。
三、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识字、学习阅读、学习作文。走进生活学习语文的方法有很多,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收集街头的错别字,展开调查等。
《囚歌》这首诗歌反映了革命者坚定的革命信念,由于历史久远,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的含义。在教学前,笔者让学生先采访革命军人,请老爷爷讲一讲新中国成立前的故事,然后自己上网搜集有关叶挺将军的资料。由于学生已经从生活中收集了大量革命者的相关资料,所以在讲解时,学生学得非常轻松,即使含义深刻的词语,笔者只要稍加点拨,学生也能完全理解其蕴意。
关键词:生活体验,课堂教学,作文教学,创新
皮亚杰在认知发展中所强调的“同化作用”, 在语文的学习中就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来解读语言文字, 解读语文教材, 使它变成自己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 让生活为语文课堂教学排忧解难!
一、让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活水”
《吆喝》一文是来源于生活的一篇典范。随着时代的发展, “吆喝”这种口头文化已离孩子们越来越远。我的教学便抓住了这一点, 组织了四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由“演”身边的吆喝入题, 让孩子们深入生活, 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在教学《吆喝》一文时, 正值下午第一节课, 是同学们最没有精神的时候, 我突发奇想, 走到教室的门口, 便高声大喊:“破烂儿———的卖!”同学们先是一惊, 两秒钟后, 哄堂大笑, 接着教室里便你一声、我一声地喊开了:“麻花馓子……”“豆腐喽……”“豆腐脑……”男生、女生、粗声、细声, 声声逼真, 教室里好不热闹。我抓住时机说:“同学们把我们徐州的吆喝表演得太精彩了, 今天我们就随着萧乾老先生一起走上老北京的大街小巷, 去过把吆喝的瘾吧!”同学们兴趣大增, 很快进入了课文。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同学们都可以领略到“吆喝”的丰富多彩和“吆喝”中所蕴含的北京情愫。
在写作上, 同学们也受益匪浅:他们体会到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写作就是生活的再现。
二、让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通道”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而我们的学生生活则是单调枯燥的。他们整天奔走在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上, 唯一的课余生活就是看电视、上网。所以, 我在教学中习惯把课堂上难懂的东西与身边的日常生活、电视、网络联系在一起, 讲起来确实轻松而又愉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 如何理解保尔关于人生意义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同学们各抒己见, 但就是认识的很肤浅。我说:“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段央视播出的公益广告:大山中一列急速前行的列车, 一个浑厚的男生解说道:‘人生就像一段旅程, 不必在乎目的地, 在乎的是一路上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我还没说完, 同学们就跟着说开了, “对!”“人生就像旅程, 不长但要注意过程。”“结果不重要, 奋斗的过程才精彩。”“我要像保尔那样走完我的人生旅程!”……这样关于“人生的意义”同学们自然而然地有了深刻的理解。
把生活搬入课堂, 让生活来诠释课堂, 这样, 生活就成了语文教学的“通道”。既抽象又难懂的人生哲理、至理名言, 用我们身边的耳熟能详的事例诠释, 由浅入深, 由现象到升华, 不难了, 容易了, 教学艺术的明灯也在课堂上高高升起了!
三、让现代化教育设施, 成为课堂教学的“桥梁”
利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它可以让埋头书海的同学们抬一抬头, 调动大脑各个神经系统, 集中注意力,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里, 上下几千年, 纵横几万里, 无限的延伸……身在教室, 放眼世界, 这可是减轻课余负担的事, 同学们能不乐意吗?
如学习《三峡》一文时, 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三峡的影视图像, 让三峡的山、水、猿鸣给同学们造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 再让同学们回忆文章中有关的描写语句, 这样既激发了学习热情, 又让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四、让网上资源, 成为作文教学的“小金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生活的单调, 直接导致作文题材的狭窄, 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成为他们永恒的话题。叶圣陶说:“胸中先有一腔积蓄, 临到执笔, 拿出来就是。”但让学生走出校园, 体验生活又不太现实, 我就让学生合理地利用网上资源, 每周安排一节课让学生上网搜看时事、热点、文学、习作等。无穷的网上资源, 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 丰富了积累, 贴近了生活。这样写文章时自然就可以左右逢源, 洋洋洒洒了!
让生活变为语文课堂的“活水”“通道”“桥梁”“小金库”。“世界有多大, 语文就有多大。”既然语言来源于生活, 只有用生活来解读语言, 将语言还原于生活, 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它, 使用它!调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 放飞学生在生活中的想象力, 努力用好“同化作用”, 这样生活便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开出了一条“通道”!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张英宏.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语文要“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关于识字:
育贤小学把语文概括为三个字“识读写”,语文就是要简单求真。写字看似小事,但却关系重大。例如日本大公司招聘,先写一张简历,看字迹如何,以字取人。中国人有句古话:字如其人。写好字可以避免粗枝大叶、独断专行的毛病,培养孩子的细心,为别人着想等良好品质(郭沫若)“识、写、读、作”。写字有很大的育人功能。习字借鉴了古人的方法,从临贴开始,从正楷到行楷到草书,让孩子循序渐进的练习。写字能写出人的气质精神来。字无百日功。“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是我们徐州提出来的基础要求。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一位老师将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做高考试卷,结果平均分只有30多分。这时我就想起了爱因斯坦这句话。所以我们要教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写字就是能令孩子终身受用的。台湾、香港的课标中都有小学生要会欣赏鉴赏字贴这一项要求,十分得视写字。我们也要引导孩子欣赏各种字帖。看书法作品是种享受,我们就要引导孩子善于发现这种美,欣赏这种美。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欣赏一切美的东西。
关于读书
语文教学要抓住“读”字不放,千法万法,朗读是根本之法。讲解、分析是死的,分析语文仿佛是把一个好看的花瓶打碎,拿着其中的碎片问大家美不美一样。“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真的把课文都好了,一切都有了。例如:“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老舍先生很想去看看草原,这次,终于看到了草原,表达了一种兴奋的心情)
要让语文教师把字练好、把书读好、把下水文写好,即使不写教案我看也行。“备课于心,备课于本”。真实、朴实、扎实(朱作仁教授)读的训练要扎扎实实进行。由正确流利到有感情,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文章中精彩之处教师要点到。例如《荷花》“挨挨挤挤地”,就包含着情感,在叶圣陶眼里,荷叶都是有感情的,就像亲密无间的朋友。“冒”字里面也含着生命力,联系上文也可看出荷花在茂密的荷叶里长出来是不容易的。
在考虑教学时一定要千方百计让教材升值,千万不要只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教师要有自己的创造。用教材教的前提是必须把握好教材。读要读出聪明来、读出方法来。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中一段“掠、烧”。会读出的人能把一句话读成一幅画面,读出几句话。读书加入自己的想象是最后读书的。
读不仅是课堂的,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课标: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要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文教学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资料那习题不好让孩子写好字,读好书,写日记。读课外书是最重要的作业。语文能力是做题做出来的。多读多背多写是真谛。
年轻教师要读书,读自己,每教过一节课都要反思。对孩子们终身受益的东西是什么呢?第一抓背诵(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大量古诗,小学毕业学生能背三百多首诗文)记忆力是可以锻炼的,先慢后快,越背越快。第二抓读书,读整本的书。这才是让孩子终身受益的东西。忘不掉的是习惯,思考的习惯、读书的习惯、观察的习惯,忘掉的是死的知识。所以教书要教出灵性,教出聪明,喜欢读书,喜欢思考,喜欢作文。
关于习作
我要求孩子天天记日记,一周之内有一篇日记像作文就可以,其它有话则,无话则短。老师们要为孩子们着想,孩子们也很苦。苦就不堪言。写是思维的体操。我也建议年轻老师经常动笔写写。如果你写的文章感动了自己,就是好文章。提倡用叙事的理论写体会。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受欢迎,因为他都是写的自己的体会。我的文章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关在书斋里写出来的。要让孩子写好作文,教师自己一定要写。
写作文一定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例如:
我
我这个人
嘿,我这个人
哈哈,我这个人
唉,我这个人
【让语文小课堂与生活大课堂结合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10-08
情境教学?让语文课堂流光溢彩10-16
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绽放异彩05-30
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06-20
叙事,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焕发魅力10-15
让语文课堂充满快乐09-15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07-17
让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06-16
朗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06-22
让初中语文课堂活起来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