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精选8篇)

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 篇1

[摘要] 目的 探?品管圈活动在新疆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8名手术室专科护士班学员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1~10月的104名培训学员作为对照组;2015年1~10月的104名培训学员作为观察组。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培训过程中的现存或潜在问题,对其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纪律、专业理论认知、技能达标程度、安全护理认知与科研意识5个维度,共计10条项目,未达标人次自改善前532人次下降为155人次,目标达成率为104%,进步率为71%;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3.21±7.18)、(70.15±6.22)分与(85.62±6.54)、(87.57±5.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此外,观察组圈员的教学能力、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培训条件、带教态度、团队凝聚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运用于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中,促进并巩固了学员的专业素质,开阔了专业视野,同时,使培训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关键词] 品管圈;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成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2(b)-0142-05

Practical effective analysi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training of the operating room professional nurse in Xinjiang

LI Li1 XU Weifang2 WANG Xiang1 SHAO Li1▲

1.Operating Room,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Urumqi 830000,China; 2.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Urumqi 830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in training of the operating room professional nurse in minority areas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October 2015,208 trained professional nurses of Operating Room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104 nurses of them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in 2014 and 104 trained nurses were regard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from January to October in 2015 by the same way.Through the process of QCC,the potential an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corrected,the results of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re were 10 items in 5 dimensionalities,such as the training discipline,professional theory,degree of practical skill,safe nursing awareness,studying awareness,the number of dissatisfied people was decreased from 532 to 155 after the improvement.The rate of goal achievement was 104%,the rate of progress was 71% after using QCC.The scores of professional theory and practical skill were respectively(73.21±7.18)and(70.15±6.22)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85.62±6.54)and(87.57±5.73)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Professional nurse in operating room; Training; Practical effective analysis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技术水平需求不断提高,现代护理专业走向专科化发展道路已成为国际化趋势[1]。自品管圈活动启动以来,广大护理人员积极参与,许多医院均在护理领域率先开展试行,对护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近年来研究表明,在临床手术、护理教学等方面运用品管圈,均取得良好效果[3-8]。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术室于2015年1月成立品管圈,并将该质量管理工具运用到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预调查结果和两样本均数计算样本量公式:N1=N2=2[(tα/2+tβ/2)S/d]2(双侧α=0.05,β=0.1;查表得tα/2=1.96,tβ/2=1.28),考虑5%~10%的失访率,确定研究对象为208名。运用随机数表法,选取2014年1~10月在我院参加手术室专科培训的学员104人作为对照组,2015年1~10月在我院参加培训的学员104人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手术室工作年限≥2年;②培训期间病事假≤2 d;③无语言交流障碍;④无精神、心理障碍者。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理与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方法。

1.2.1 品管圈成立 2015年1月,确定品管圈由15人组成,圈长1人,副圈长1人,圈秘书1人,圈员12人;其中2人负责操作教学,其余圈员负责理论教学。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11人,大专2人;平均年龄为(45.9±12.2)岁,手术室工作年限为(28.1±5.7)年;其中维吾尔族4人。民主讨论确定圈名为“新海”,并制订圈徽。

1.2.2 主题选定 自2008年4月起,我院手术室作为新疆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承担着培养及发展全疆手术室护理队伍的重任,如何提高培训质量,成为医院及科室的护理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难点。因此,最终确定本期品管圈活动的主题为提升全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质量与师资力量。

1.2.3 现状把握 将对照组的理论与技能操作考核、问卷调查、会议讨论结果归纳为培训纪律、专业理论认知、技能达标程度、安全护理认知与科研意识5个维度,共计10条项目,523人次未达标。根据二八定律将现况呈现。见图1。

1.2.4 目标设定 经圈组成员会议讨论综合评定后,拟定圈能力为85%,根据公式: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532-(532×80%×85%)=170人次。旨在运用品管圈活动提升培训学员的专业综合素质及对带教团队工作质量的满意程度,以改善学习成效,增进培训基地的教学实力。

1.2.5 要因分析 品管圈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和六何分析法(5W1H原则),将对照组调查结果(理论考核、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与满意度)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最终以人、环、物、法4条主线发掘诸多因子,并绘制成鱼骨图。其中主要原因包括:①课程设置不够新颖,缺乏拓展性;②教学模式守旧,缺乏师生互动;③教师团队管理较松懈,调课现象时常发生;④教学能力有限,缺乏统一授课标准;⑤地区专业发展程度存在差异,部分培训内容与当地现况不符;⑥学员专科护理类别不同,学习重点及方向有差异。见图2。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 将15名圈员按照数表法随机分成3组,明确各自分工,针对以上6个重点问题,经查阅相关文献与同行间交流,做可行性报告。于2015年1月16日集中讨论,各抒己见,最终通过分值量表,考量解决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分值高者被应用。具体改进方案如下:

①手术配合、操作技术、手术室护理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被专家认为是最为重要的专科课程[9]。各专科手术配合课程均由担任专科护士5年以上的多年资护士承担。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具有代表性的手术配合视频,如微创及有创手术等。另外,增设科研思路拓展、文献检索、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手术室管理规范等课程,力求从专业能力、科研与管理能力等多方面提升新疆手术室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②传统教学缺乏学员的主动思考和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教师不能准确及时评估学员的掌握程度,导致理论和实践不能得以很好的结合。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学员均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法便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原理发展而来,是指在学员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培训目的,运用典型案例将学员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过程[10]。具体而言,CBL教学过程包括案例准备阶段、案例展示阶段、讨论、评价与反思阶段[11],其中案例是CBL教?W的关键,案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12-15]。③特设专人管理培训班,制订师资团队管理规范,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若有特殊情况需圈长知情,并提前1日告知。课程设置的遵循原则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和重构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和分配学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16]。自编专科护士培训教材,按照概况、管理、感染、技术和科研的顺序依次递进,同时,要求老师严格遵守监考制度,利用摄像系统监控考核现场。④为提升教学经验,特邀教学督导专家评估教学PPT。自制PPT评定量表,分值≥70分为通过。⑤记录学员一般资料,包括医院级别、日均手术台次、手术类别情况等,以了解发展现状及需求。根据学员与手术室专业现状的差异程度和入学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将学员分为高、中、低3层,采用分层培训法[17],每层培训内容重点及要求不同,并为3个级别各配备1名老师负责指导与管理,每周二下午组织座谈会,收集培训意见,解答难点,总结本周学习情况,告知下周培训计划与要求。⑥从总体上将手术室护士分为普通护士和护士长,依据配合手术专科和分管工作内容不同,其学习重点存在差异。本活动中运用目标教学法,能使教师避免传统教学的随意性,更有针对性地备课和临床带教,也能使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盲目性,带着思考和问题去学习[18]。副圈长根据学员需求,将其归类分配给相应专科的带教老师重点指导,力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自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题库按照难、中、易3个难易程度,等比例抽取试题,编制理论试卷;根据医院护理部及科室共同制订的手术室护士操作评分表考量技能成绩;两门成绩均 ≥70分者为达标。②科研与安全服务意识:采用刘玉娥等[19]研制的医院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判断学员的安全服务意识,分值≥70分者为达标。③其他:采用自制调查表评定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等项目,每项满分为5分;采用个人考勤记录统计迟到、早退等现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改善前后自身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1 观察组达标人次增加情况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人,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各项目未达标人数为532人次,改善后为155人次。见图3。目标达成率=(改进前-改进后)(目标值/-改进前)×100%=(532-155)/(167-532)×100%=104% ;进步率=(改进后-改进前)/改进前×100%=(155-532)/532×100% =71%。

2.2 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两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

2.3 无形成果改善情况

衡量指标包括:师资教学能力(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知识水平、沟通能力)、培训模式、课程设置、培训条件、带教态度、团队凝聚力。观察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升。见图4。讨论

3.1 提升培训学员的专业综合能力

本研究发现,培训学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科研意识、安全服务意识等均有显著提升。正如皋文君等[20]研究发现,品管圈的推行,产生了大量有形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作业书,如制订和完善相关流程、规范/标准、操作方法等,明显促进了相关部门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品管圈活动通过激发圈员的主动性,达到持续质量改进的目的,从而提升圈员的教学实力,利于学员改善培训质量,促进其护理综合能力全面发展。

3.2 提高手术室专科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

国内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训依然处于探索过程中,为提升培训基地的教学质量,对圈员进行每月2次专业培训与教学讨论会,以统一操作流程、分享教学经验,并分析培训学员的意见及建议,及时改进培训方案。结合少数民族地域特点,在圈员中以1∶3民汉比例配置,以增进民族融合,促进共同发展。本研究表明,教师的综合能力较改进前得到显著提升。这与迟俊涛[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品管圈活动的成功推广调动了护理人员自主进行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推动了先进质量管理工具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为形成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 推进手术室护理专业的稳步发展

目前我国专科护士培训的主流是以各省、直辖市为单位,由所在省市的卫生厅和护理学会指定培训机构培训专科护士,具体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的设计由各培训机构自主制订[21]。优点在于培训基地可根据当地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在参照国家统一标准下,合理调控课程内容的深度及拓展程度,同时,可依据各地州手术室专业发展程度的差距,做到理论与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相结合,并积极引导学员拓展专业视野,因势利导地促进新疆手术室护理专业的整体发展。

品管圈是一个步骤规范、短期有效、可持续开展的质量管理工具,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引导工作高效进行。本研究通过实践证实,品管圈运用于手术室专科护理的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培训学员的学习质量,还提升了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的凝聚力。目前我国护理专业化尚处于探索阶段,专科护理培训和管理还有许多薄弱环节[22]。通过本研究发现:在品管圈活动实施期间,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12月品管圈活动前、后巡回护士填写在位率调查表, 对比活动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1.2 方法

1.2.1 品管圈组成

根据自愿参加原则, 自发成立“品管圈”组织。圈员7名, 平均工作年限15年, 由护士长担任圈长, 负责组织开展圈内的活动, 进行活动内容的监控, 设有1名会议记录员, 担任圈会的记录工作。以民主投票方式决定圈名、圈徽。取名为“芒果圈”, 寓意忙碌而有成果, 正如手术室的工作忙而不乱, 急而不躁。

1.2.2 主题选定、活动计划的拟定

由圈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选出若干主题, 根据综合评定结果, 最后确定“提高巡回护士在位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主题。活动计划:2012年6月第2~4周进行现况把握;7月进行目标设定、原因解析、对策拟定;8~10月进行对策实施及检讨;11~12月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检讨改进。

1.2.3 活动内容设定

经过两周的查检得出, 活动前在位率仅为50.48%。根据帕累托法, 将改善重点放在排序前三位, 分别为拿取手术用物、术中记账、放物品, 见图1。

1.2.4 对策拟定与实施

(1) 对年轻护士加强理论学习, 掌握手术室护理常规及手术的配合要点; (2) 术中需拿取物品时及时告知手术医生, 加强沟通, 减少矛盾; (3) 由专人安排手术患者的转出与转入; (4) 术中不出手术房间记账, 将记账安排在两台手术之间。

1.2.5 成果确定与分析检讨

通过PDCA循环原理[1], 对品管圈活动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讨论, 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实施后, 再进行效果评价。通过标准化使成果在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加以推广应用。

2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巡回护士在位率的比较, 见表1。

3 体会

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护理人员对于离开手术室不够重视, 且对开展品管圈活动没有信心。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 显著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善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使工作方法更加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 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且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护理团队精神, 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整个品管圈的开展, 单靠一人是不能完成的;促使护理人员更加有自信心、责任心、运用品管工具进行护理工作的改进, 是整个手术室护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只有通过手术室护士之间充分沟通、交流、分工协作才能顺利完成手术;促使护理人员更加有自信心、责任心、运用品管工具进行护理工作的改进。与袁琦等[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 品管圈的开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价值观, 体现了圈员的成就感[3], 对患者而言良好的配合可减少手术时间, 保障安全;对医生而言医护之间良好的沟通与配合, 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对医院而言, 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 更加提升医院的实力和形象。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在位率的作用。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 选定提高巡回护士在位率作为主题, 进行现况把握, 设定目标, 分析原因及制订对策, 比较品管圈活动前、中、后巡回护士的在位率。结果巡回护士在位率由活动前的50.48%升至活动后的84.96%。结论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巡回护士在位率效果显著, 且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使医护关系更加融洽, 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

关键词:品管圈,提高,巡回护士,在位率

参考文献

[1]羊永梅.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 2010, 18 (7) :1464-1465.

[2]袁琦, 黄燕.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护理理论水平[J].护理研究, 2010, 24 (7A) :1761-1762.

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 篇3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质量改善小团体,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讨论?发现并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情况下所发生的问题及其相关课题,以便于改善服务品质?提升工作效率?降低作业成本,使一线现场重地成为优良品质管制的核心[1]?它的目标是提高士气通过提高他们的意识,发现医务人员和解决医疗问题,提高医疗的工作环境,并最终增加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管理,提高医疗效率服务?目前,全球每年有数千万人因各种原因接受手术治疗,而其中每10人中就有1人遭遇过医疗差错[2]?我院从2013年1月起,在学习和落实以上所述两个目标和法规的基础上面,对实施安全核查制度具体流程及内容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细化要求,并回顾性分析了具体实施效果,对发现的问题按照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进行整改,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手术室2014 年01月至06月的手術患者安全核查情况进行查检?分析原因?制定策略;将改进措施应用于手术患者?将2014年6月至12月改进后的手术病人的安全核查执行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1.2 品管圈形成

1.2.1 成立品管圈小组 手术三方安全核查不规范行为,调查成员由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手术室护士自愿参加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依据“手术三方安全核查流程”,使用《手术安全核查表》;观察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手术三方安全核查的执行情况?由巡回护士填写查检表,发现核查时的问题?

1.2.2 发现医护人员手术三方安全核查不规范的原因 由品管圈活动成员共同参与,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不规范行为进行集体讨论,确定主要原因:(1)手术医生不正确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依从性差,手术小组各自核对缺乏有效沟通,外科医生缺乏防范意识,核查表填写草率,认真读不够,不能逐项一一核查(2)麻醉医生不正规实施手术安全核查:麻醉医生对核查时机掌握不好?由于手术室人员少,麻醉医生没有耐心等待手术医生的到来就已经提前麻醉,从而导致无法再核对?(3)手术室护士不正规实施手术安全核查:术前准备较复杂,需要手术台数较多,术后又要准备下台手术,且尚未养成良好工作习惯,从而核查不仔细?以上导致医护人员手术三方安全核查不规范的原因,运用特性要因图法展现出来?

1.3 解决方案 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三方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完成患者的核查模式?

1.3.1 实施麻醉前 本部分内容是由麻醉医师统筹,主要任务是按照手术安全核查表内所列出的内容项目进行再一次的检查与核对?

1.3.2 摆放体位前 本阶段由麻醉医生主持,和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核查患者的手术部位及标识,尤其是对于有左右分别的双侧器官中单侧器官的手术和(或)两个以上部位同时进行的手术,这一步骤显得非常重要?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联合,共同负责核查手术过程所需要的器械?敷料等的情况,并按时填写器械和敷料的清点核对记录表?

1.3.3 开始手术前 手术真正开始(即切皮)前通常要暂停片刻,由手术医师负责,再一次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即将开始的手术的名称?部位?标识,以确保患者?手术名称?部位等信息正确且一致?

1.3.4 手术完成关闭体腔前 手术完成后,手术医师要当场宣布实施手术的名称以及引流的放置等情况;巡回和器械护士在医生关闭体腔前后要共同清查术中所用器械?敷料等,最后,完成手术清点记录?

1.3.5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此阶段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患者身份?已行手术名称,查看手术标本,清点手术物品,检查皮肤?引流管?动静脉通路和监测仪器线路,确认患者术后去向等?

1.4效果评价

为了客观评价医护人员三方对安全核查制度的贯彻实施情况,本试验从如下方面评估:(1)杜绝患者身份识别错误;(2)用药和输血安全无误;(3)有效沟通并正确执行医嘱;(4)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正确;(5)手术物品清点无误;(6)手术标本的保管和送检安全;(7)手术清点记录及时无误?每一个方面中每个项目为1分,根据实际得分最终确定由麻醉医师?手术医师?手术室护士核查落实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QCC活动后手术三方安全核查合格率比较,2014 年01月至06 月手术三方安全核查合格率为95.1%; 2014年01月31日效果确认时合格率为99.9%?

实施前后安全核查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公司品管圈活动内容 篇4

(2)选出圈长。

(3)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

(4)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

(5)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活动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1)每期品管圈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进行,结合部门工作目标,从品质、成本、效率、周期、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个问题点,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

(2)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品管圈活动在3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

(3)提出选取理由,讨论并定案。

(4)制定活动计划及进度表,并决定适合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

(5)主题决定后要呈报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

(6)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

(7)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

目标设定(1)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

(2)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

(3)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

(4)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

现状调查数据收集(1)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

(2)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

(3)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

(4)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

(5)本阶段使用查检表。

数据收集整理(1)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

(2)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

(3)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目。

(4)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QC手法,如柏拉图、直方图等。

原因分析(1)在圈会上确认每一关键项目。

(2)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脑力激荡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

(3)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

(4)会后落实责任人对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确认。

(5)对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

(6)本阶段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特性要因法。

对策制定及审批(1)根据上次圈会把握重要原因和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按分工的方式,将所得之对策一一提出讨论,除了责任人的方案构想外,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

(2)根据上述的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让圈员分工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

(3)对所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圈会上讨论,交换意见,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程和负责人,注明提案人。

(4)圈长要求圈员根据讨论结果,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构想。

(5)圈长将对策实施计划及合理化建议报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不参加合理化建议奖的评选,而直接参加品管圈成果评奖)。

(6)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

(7)本阶段使用愚巧法、脑力激荡法、系统图法。

对策实施及检讨(1)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

(2)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3)各圈员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

效果确认(1)效果确认分为总体效果及单独效果。

(2)每一个对策实施的单独效果,通过合理化建议管理程序验证,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果确认。

(3)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对策。

(4)总体效果将根据已实施改善对策的数据,使用QCC工具(总推移图及层别推移图)用统计数据来判断。改善的经济价值尽量以每年为单位,换算成具体的数值。

(5)圈会后应把所绘制的总推移图张贴到现场,并把每天的实绩打点到推移图上。

(6)本阶段可使用检查表、推移图、层别图、柏拉图等。

标准化(1)为使对策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化是品管圈改善历程的重要步骤。

(2)把品管圈有效对策纳入公司或部门标准化体系中。

成果资料整理(成果比较)(1)计算各种有形成果,并换算成金额表示。

(2)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

(3)列出各圈员这几次圈会以来所获得的无形成果,并做改善前、改善后的比较,可能的话,以雷达图方式表示。

(4)将本期活动成果资料整理编制成“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

(5)本阶段可使用柏拉图、雷达图等。

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1)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总还存在不足之处,找出不足之处,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2)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所以问题改善没有终点。

(3)按PDCA循环,品质需要持续改善,所以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后,就应考虑下一步计划,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PDCA改善循环。

成果发表(1)对本圈的“成果报告书”再做一次总检讨,有全体圈员提出应补充或强调部分,并最后定案。

(2)依照“成果报告书”,以分工方式,依各人专长,分给全体圈员,制作各类图表。

(3)图表做成后,由圈长或推选发言人上台发言,并进行讨论交流。

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5月—2010月于本院产科就诊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以品管圈小组的名义对其按照PDCA循环法开展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并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个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50例,年龄为(22~43)岁,平均(27.6±4.2)岁,对照组50例,年龄21~45岁,平均(26.6±3.9)岁,100名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的产科临床护理措施,包括提供整洁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对病患介绍医院基本环境和规章制度、接诊及主治医师、护理人员等,以帮助患者适应医院环境。实验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选取1名高年资妇产科护师担任小组组长,所有品管圈小组成员接受品管圈质量管理培训,充分了解品管圈的特点、原则以及活动方法。品管圈的主旨是以患者为中心,最大限度的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总满意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对护理人员及护理技术的总满意度,包括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活动知晓率、护理人员和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病例书写合格程度以及对整个科室的满意度。病例的.书写合格与否按照《病例书写规范》来进行评价,医嘱单1分,体温单2分,护理记录单7分,评分>7分为合格。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25%为完全不知,25%~50%为一般掌握,50%~75%为基本掌握,>75%为完全掌握。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品管圈实施后各方面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技术操作、以及整体护理等各个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品管圈实施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比

对照组完全不知11例(22.0%),一般了解24例(48.0%),基本掌握9例(18.0%),完全掌握6例(12.0%);实验组完全不知0例,一般了解3例(6.0%),基本掌握5例(10.0%),完全掌握42例(84.0%);实验组健康知识完全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完全不知、一般掌握及基本掌握患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病理书写合格率对比

实施品管圈方案后,实验组病历书写合格人数49例(98.0%),对照组为38例(76.0%),实验组病历书写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 篇6

郑淑红,郭燕飞

(东阳市人民医院,浙江东阳,322100)

摘要:总结口腔清洁度分度对本次品管圈活动中的重要性。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效果住院病人口腔清洁度为活动主题,但是在制定查检表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口腔清洁度的明确定义和分度,所以我们的品管活动碰到了困难。当时指导老师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道路:没有文献考证,我们就自己定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品管圈活动,我们制定出了本科室的口腔清洁度分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借此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键词:口腔清洁度分度;品管圈活动;重要性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缩写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QC777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1〕。

为了更好改进护理工作方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2010年2月开始,本院在各个科室推行品管圈活动,本科品管圈活动的主题是提高ICU病人口腔清洁度。口腔因机械性自洁作用受到限制,加上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滞留、咀嚼肌吞咽肌无力、昏迷患者无吞咽动作等诸因素,致使口腔不洁加重,造成口腔溃疡、感染。通过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口腔清洁度定义的过程及对本次品管活动的重要性汇报如下。

1、方法

1.1成立品管圈小组: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本科6位护士加一位资深医生,选出圈长一名。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圈名为绿丝带,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活动主题是提高住院病人口腔清洁度。

1.2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口腔清洁的定义:口腔护理整质量要求口腔内无臭味、污物、溃疡、感染〔2〕。

由于没有查到相关文献有关口腔清洁度的定义及分度,品管圈小组通过会议讨论决定了口腔清洁度的分度及分值,以照片为例,全科人员组织学习并通过考核后进入查检阶段,利于全科人员正确判断口腔清洁度,方便品管圈成员整理资料:

    (5分)0°:清洁(4分)Ⅰ°:舌苔厚

(3分)Ⅱ°:Ⅰ°和/或有血迹、食物残渣、污物、痰痂(2分)Ⅲ°:Ⅱ°和/或溃疡、出血

(1分)Ⅳ°:Ⅲ°和/或口腔分泌物培养阳性、霉菌疱疹生长

将检查表置于病床治疗车上,12:00—13:00口腔护理前查检,由责任护士填写检查结果,利用查检表协助检查了正常口腔100次,以各清洁度检查次数的高低依序排列后绘制柏拉图,通过4.2-15.12查检统计得出ICU住院病人口腔清洁度现况值:正常口腔3.91分。用柏拉图排列出主次项目,见图一,依柏拉图80/20之原理,80%之问题会被20%之项目所影响,亦即改善20%之影响项目,就可以解决80%之问题点,由本例可知(Ⅰ度)、(Ⅲ度)两清洁度,即影响正常口腔病人口腔清洁度问题之79.69%,故应列为优先改善之问题。

正常口腔病人口腔清洁度改善前柏拉图***Ⅰ度Ⅲ度Ⅱ度Ⅳ度123960.94%60.00%40.00%940.00%20.00%79.69%100.00%93.75%100.00%80.00%图一ICU正常口腔病人口腔清洁度现况值柏拉图

1.3对策与实施 1.3.1学习与交流

利用科室晨会、业务学习、圈会时间,组织学习口腔清洁度正确判断,并进行书面与操作考核,要求人人合格;选择判断正确率高的人员进行表彰、点评、学习;找出疑难口腔,大家一起分析判断;实行奖惩制度,护士长随机检查口腔护理清洁度分度判断,发现判断不按标准的,责任护士扣1点,全年累加10点者,影响年度护士行为考评。通过各种方式学习交流,激励护理人员的热情,不仅解决了现有问题,并且提高全科工作人员的协作能力,做到互帮互助,有问题大家自然的凝聚在一起寻找解决方法。1.3.2改进存在问题

有了口腔清洁度的分度,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分度的病人实行个性化口腔护理:口

腔状态良好者(0°、Ⅰ°)选用蒸馏水冲洗,口泰擦洗,Ⅰ°舌苔厚,用纱布擦洗舌面;Ⅱ°、Ⅲ°选用口泰冲洗、擦洗,Ⅱ°纱布擦洗效果不佳者,使用小儿软毛牙刷刷洗,Ⅲ°溃疡,口腔擦洗后表面涂锡类散等促进溃疡愈合药物,口腔内间断吹氧,流量4L/min,每次30-40min,每日二次,控制吸引压力不超过200mmHg防止出血;Ⅳ°霉菌,选用碳酸氢钠冲洗、擦洗,每隔4小时冲洗一次,口腔内涂制霉菌素甘油液。护士能力不足者请经验丰富者协助。1.3.3三级检查控制

1、加强和完善主班、护士长、科护士长三级检查制度。主班每天检查每位病人的口腔护理操作及口腔清洁度,护士长每周不定期抽考二名护士进行口腔清洁度判断护理质量检查二次。科护士长每月不定期抽考一名护士进行口腔清洁度判断护理质量检查一次。找出并统计导致判断错误的次数及原因,在圈会上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2、结果

正常口腔病人的口腔清洁度越来越高,调查总人数:各100例 将结果绘制成柱形图,见下图

正常口腔病人口腔清洁度比较6.005.004.003.002.001.000.00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3.914.814.08

体会

1.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使我们科室的口腔清洁度分度有了标准,制定出了口腔清洁度查检表,使我们的本次品管圈活动可以顺利的完成。如果没有口腔清洁度分度标准,就没有现在的查检表,我们将无法进行现状把握及每一时期的效果评价。

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18名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副主任护师3名, 主管护师6名, 护师5名, 护士4名;本科学历15名, 专科学历3名;年龄21~48岁, 平均 (33±12) 岁。并对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未实施QCC活动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抢救药知识掌握率作回顾性分析, 与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人员开展QCC活动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1.2 QCC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服务意识, 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品牌, 我院在护理部的指导下于2014年3月开展QCC活动。

1.2.1 组织人员学习培训

护理部制订品管圈实施方案, 下发并传达至各临床科室, 手术室护士长组织动员护理人员对QCC活动的实施方案深入学习, 培训后进行小组讨论, 且在每次培训后对QCC全体成员进行考核, 达到所有成员均能熟练掌握和实施QCC活动。

1.2.2 确立品管圈主题

依据护理人员的职称成立3个QCC小组, 每组由1名副主任护师担任圈长, 其余5名作为圈员。依据手术室的工作特征, 手术室人员采用头脑风暴法, 集思广益, 共同研究, 确定手术室的QCC主题:抢救药物知识掌握。

1.2.3 培训考核评价

由圈长负责对圈员进行培训, 并选取1名主管护师进行记录。培训主题以手术室抢救药物知识为主。第一次培训后全体圈员进行培训资料的整理及收集, 在下次培训中进行集体讨论, 对培训内容提出补充及建议, 所有圈员集思广益, 以期达到最有效的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由圈长对急救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者禁止上岗, 继续学习。考核内容由医院组织专家统一讨论设计制订。

1.3 观察指标

统计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抢救药物知识掌握率, 通过理论知识的考核, 评价护理人员对抢救药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的掌握程度。总分100分, 95分及以上为合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活动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QCC活动后, 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抢救药物知识掌握率为100.0% (18/18) , 明显高于活动前的88.9% (16/1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4, P<0.05) 。

3 讨论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 而手术室是医院最重要的科室之一, 有着急、忙、杂的特性[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急症及危重患者的抢救率也在不断上升, 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要求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业务功底及全面的临床知识, 而护理人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解决能力及抢救药物的正确应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全面掌握抢救药物知识是手术室护理人员所必须的[3]。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施QCC活动后, 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急救药物的掌握率明显上升, 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业务能力及学习热情, 同时通过QCC的实施使手术室护理人员意识到扎实的业务知识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关键, 不但可以提高急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同时也拉近了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使服务标准更加规范化[4]。

本研究的QCC活动设立了3个小组, 且每组由一名圈长负责, 定期组织圈员对业务知识进行学习, 及时发现圈员在业务知识上的不足, 并向上级主管科室汇报, 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充分发挥个人潜能, 激发护理人员对业务知识的深入研究和学习的热情, 并对所掌握的内容不定期进行考核, 对成绩优秀的护理人员及时给予奖励, 而不合格者则给予停岗学习。同时, 每月对急危重症抢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查找隐患, 制订整改措施。及时对抢救药物及器材管理等严格掌握, 将护理责任落实到个人, 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5]。

通过QCC活动的实施, 激发了手术室护理人员学习业务知识的积极性, 使其对抢救药物的了解和掌握更加全面, 对手术室各种症状均能根据医嘱及时准确的给予解决, 极大地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的服务质量及效率, 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同时, 通过学习也提升了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对各种突发状况的应对及解决能力有明显提高, 证明QCC活动的实施可明显提高医护工作质量, 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秀芳.品管圈对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全科护理, 2011, 9 (4) :1089-1090.

[2]李旺军, 王秀春.品管圈护理在护士长查房中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7 (6) :55-57.

[3]王玉琼, 郭秀静, 雷安江, 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11 (24) :1087-1089.

[4]蔡敏.以“品管圈”法提高儿科门诊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20) :67-68.

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实践 篇8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ICU;人工气道护理;应用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89-02

人工气道主要是被用在ICU患者的急救中,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保证患者与空气以及其他气源之间保持良好的通气[1]。人工气道虽然在患者的急救中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人工气道,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侵入性的操作,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从而带来不良反应。因此,ICU人工气道的临床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同时临床护理干预模式的选择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我院就对品管圈活动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ICU進行治疗并且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80例,将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为(44.6±5.4)岁,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为(55.6-552.7)小时,平均建立时间为(175.8±28.3)小时。40例患者的疾病分布为,16例为颅内动脉瘤,11例为脑出血,5例为重症肌无力,4例为呼吸衰竭,4例为其他重症疾病。对照组40例患者,男20例,女20例,患者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为(45.3±5.2)岁,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时间为(55.1-549.8)小时,平均建立时间为(174.6±28.5)小时。40例患者的疾病分布为,17例为颅内动脉瘤,13例为脑出血,4例为呼吸衰竭,3例为重症肌无力,3例为其他重症疾病。

1.2 临床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品管圈活动干预护理。品管圈活动干预护理的实施,首先是要由护理人员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控制小组,质量控制小组要定期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且为其制定下一步的护理目标,制定出护理工作中不良情况的处理措施,对护理过程进行优化,促进临床护理取得最理想的效果。同时,对于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几个重点项目,分别单独进行以上护理过程的实施,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调整,争取使每位患者均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2]

1.3 统计学方法 观察得到的数据用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字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护理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每日吸痰次数为(5.56±1.06)次,对照组患者的每日吸痰次数为(7.16±1.15)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外脱管发生率和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率分别为2.5%和2.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5%和1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时的痰痂形成率分别为17.5%、22.5%和3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0%、47.5%和7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1例发生呛咳,1例发生气道粘膜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2例发生肺部感染,3例发生呛咳,4例发生气道粘膜出血,1例发生人工气道阻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ICU人工气道作为一种侵入性急救操作方式,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会对患者产生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增加了患者与病原菌直接接触的几率,极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ICU人工气道临床护理中,通过品管圈活动对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综合采纳临床人员的意见,不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3]。使得品管圈活动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降低患者的肺部感染、呛咳、气道粘膜出血以及人工气道阻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够降低痰痂的形成率,表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2] 王焱鑫.浅谈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进展.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66-467.

上一篇:春游伊甸园作文下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常州工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