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实施(精选8篇)
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发挥其推动和导向作用。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要遵循《纲要》倡导的精神,又有自己特定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它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在评价理念上,要坚持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强调多元化,坚持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注重过程性,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在具体操作中,“档案袋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因此,我校在深入分析和研究课改实验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能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性评价方案作为我们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研究与实践的指导性意见。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的依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三、评价的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具有五大鲜明特点:
一、以质性评价统整、取代量化评价;
二、评价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
三、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
四、强调评价问题的真实性、客观性;
五、评价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重视学生的学习的过程。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的发展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目的在于推动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进展,应从发展性的角度探讨评定学生的成果、表现与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2、评价的整体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整体观要求在评价中把课程教学和评价进行统整,使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贯彻到活动进行中去,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作品如研究报告、模型、主题演讲等作为评价学生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注意把评价作为师生共同学习的机会,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设计一件作品时,学生对作品设计的完成,作品本身就应该是评价的依据,同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对作品的第二次设计,那么在进行第二次设计时,本身就是对第一次活动的评价。
3、评价的多元性原则,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主体是多元的。教师、学生、家长、校外指导教师等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活动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肯定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方式。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表现自己所学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反对简单的量化手段划分等级,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设计某一作品时,应从多方面来探讨证明这个构思的合理性,可以从功能、审美、社会、经济或环境的角度,也可以从学生参与热情、重要度、意志等角度来评价。
4、评价的过程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提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应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的发展价值。通过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体验成功的情景。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过程,注重坚持“学生自我参照标准”而不是“科学参照标准”或“成人参照标准”,即注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而不是以科学发展的水平,或者成人的认识水平来评价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最终结构的科学性。这是注重过程评价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五、评价的指标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评价体系中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两个纬度与四个经度的评价项目:
(一)两个纬度
1、第一纬度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包括: a、良好的思想意识和品质。
b、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2、第二纬度是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及创新与发现能力。包括:
a、评价学生的活动兴趣、方法、设计与反思及独立探究等能力。
b、评价学生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及沟通与分享能力。
c、评价学生的创新与发现能力。
(二)四个经度
1、第一个经度是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的方式对自己的进步,成果以及不足加以记录,通过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活动目标以及自我调控进程,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责任感。
2、第二经度是小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合作,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离不开小组集体的力量,因此各评价项目的评价首先由小组根据评价原则进行评价。
3、第三经度是教师评价,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是中心,但无论在哪一阶段,教师的指导都是必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发展性评价原则,给予学生评价,教师的评价可以是正式评价----即量化或分等,更重要是非正式评价。如一句激励性话语或一个符号等。
4、第四个经度是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是跨学科,跨行业的活动的,通过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一定评价,可给与更深入或更客观的过程活动指导,评价的目的不是分等而是一种对后续活动的一种指导、激励。
关键词:练摊,四真主义,课程实施,路径
“练摊”, 本意为“摆地摊儿”, 指投入较少资金的个体商户的买卖行为。本文中的“练摊”指基于其开放与实践的特性, 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亲身体验、实践操作,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达到促进学生适应社会, 感受其成长历程的目的。实践证明, “练摊”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接地气”的实施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走过了13个年头, 然而时至今日, 课程的实施现状究竟如何呢?为此, 笔者于2014年对全区137个班级做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有75.9%的被调查班级其综合实践课时被其他学科占用, 这表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同虚设, 常态实施成空中楼阁;由于教材开发出现短板, 师资配备比较紧缺, 目标定位不准, 学科异化及边缘化现象明显;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组织结构松散, 在组织教学的方法指导上, 缺乏统筹兼顾的意识, 导致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常被忽略。
基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笔者在整合校外资源、开发校本资源,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练摊”的过程中, 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四真主义”, 即真开放、真合作、真实践、真体验的价值意义所在。即“摊”之开放资源有助于“练”生之眼界, “摊”之缜密筹划有助于“练”生之智慧, “摊”之实景体验有助于“练”生之心境。
一、课内与课外相对接———促进课程实施的真开放
初期的“练摊”主题活动结合学校的开放性活动“双语贸易节”, 组织学生开展“闲置商品交易”, 奉献爱心。随着学生经验的丰富与能力的提升, 经过调研, 把活动的眼光延伸到校外, 决定用“练摊”的形式对接社会生活。
(一) 空间开放
在“练摊”实践中, 课堂中分析实践情境, 在开放、充满挑战的空间中进行真实的商品贸易, 规模大的摊位有横架立体摆设, 规模小的摆在塑料布上。作为学生参与的社会体验活动, 立足自己的小空间, 放眼看到人生活动的大空间。
(二) 形式开放
“练摊”这种形式的开放性明显:一是活动地点在校外———大街边;二是活动的对象是路人;三是活动的物品需要自己选择和采购;四是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地域的特定位置考虑, 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积累经验, 形成共识, 充分体现课程的开放性。
(三) 时间开放
“练摊”的实践活动时间是国庆七天假期中的某几天晚上, 实施的是体验性活动, 时间是学生课外的自主活动时间, 有活动的主动性, 客观情况中出现的各种事件如果准备不充分, 可以自主地调整活动开展的时间, 便于活动更有时效性。
二、个体到团队相对弈———促进课程实施的真合作
活动实践要讲究效率, 对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规划, 在主观上有统筹的意识, 微观上要注重细节, 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 人尽其用, 这是保证活动高效的必备条件。
(一) 组团对弈———从个体特长到团队司职
一个有战斗力的团队, 除需要队员的团结以外, 还要人尽其才, 分工明确。在“练摊”主课题确定后, 小组成员充分尊重组员的主观能动性, 挖掘组员的特长, 各尽所能。“练摊”的集体合作分工, 实践时间的确定及方案的规划与落实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在尊重大家意见的基础上, 有条不紊地挖掘大家的特质, 使活动的成效更明显。
(二) 策划对弈———从实地考察到方案制定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光有好的主题是不够的, 还要指导学生制定好合理的、科学的, 具有可行性的方案。“练摊”主题的实施, 抓住“宣传效应”和“进货渠道”设计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并有挑战性的方案。所购商品有组员从批发市场购入的小商品, 有从网上购入的时尚商品, 还有从家里或亲戚朋友家“要”来的闲置新物品。
(三) 实效对弈———从预期期望到实际效能
每次活动的开展, 实施者心中都有预定的期望, 目标达成度是对活动有效性的很好说明。学生对前期的实施进行统计和反思, 群策群力, 以销售的数据统计, 现场采访, 调查了解为基础召开研讨会, 为下一次活动购进的商品种类、样式、价位进行调整和改进, 选择最能适合“练摊”的明星商品, 最能进入同学眼帘的商品。作为教师, 在活动中起到帮助、保障等支持作用, 真正的活动展开是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人尽其能。
三、形式与内容相对应———促进课程实施的真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有适合的环境, 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一) 实境开发———从模仿随流, 到形成自我活动模式
“练摊”需要的地段是学生在经过几次实地考察、询问摊主才形成的认知。教师要做到适时、适度和适当的指导, 对陌生的活动形式先从模仿阶段实施, 逐步形成自己的活动模式, 活动的实践性不是盲目的, 要有自我完善的过程。
(二) 实际操作———从感性随意, 到促进理性思辨能力的提升
在“练摊”的实施过程中, 学生观望的心态很明显, 用他人销售的商品对比自己没有销售的商品, 产生一种逐流的心态, 调查促进学生理性的思考。
(三) 实时成长———从自我中心, 到建立实践活动同盟
只有实践了, 才有发言权。有了学生拍摄的实践的图片、实物的展示、写好的作文, 再带入到课堂进行课例分析, 从有规划到具体实践, 再由实践联系理论, 把发现的问题带入课堂进行分析、研讨, 如制定十佳询问技巧、五步记录式问卷调查等活动策略, 与创业大学生建立活动同盟等, 学生观察得越丰富, 了解得越细致, 课堂教学的内容就越充实。
四、课程与学生相对味———促进课程实施的真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中提到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获得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体验并初步学会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 具有问题意识, 发展良好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在课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抓住活动中的瞬间情境, 感受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赋予我们的真切体验。
(一) 由自主, 及自励, 入自发
确定“练摊”的课题前, 学生充满了好奇心, 低价购买了夜市货真价实的商品, 学生在本次的综合探究过程中已衍生出许多潜在的学习机会。
【镜头一】一位儒雅的老人看见学生在练摊, 连声赞叹:“现在来体验这样生活的孩子少了, 我来买两件。”
“这种形式好, 我家孩子宅得很, 也让他来锻炼锻炼。”一位在银行上班的阿姨说道。
“小孩子卖的东西肯定便宜, 我来挑一件。”
……
看着自己的商品变成了钱币, 学生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感受着人们的鼓励和欣赏。一个学生深有感慨地说:“我们的劳动成果是多么来之不易啊, 对于大家的赏识和鼓励我们一定要懂得珍惜。”
(二) 由感动, 及感染, 入感恩
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人。在人流如梭的夜市中, 面对不同的顾客, 学生感受到书本上难以体会的“案例”。
【镜头二】一次练摊时, 一位穿着蓝色夹克, 脸色黝黑的小伙子驻足在摊位前欲言又止, 小尹采访他后才得知, 原来, 他由于学习不认真, 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 他到砖厂搬过砖, 在鱼塘里挖过泥, 吃过太多的苦, 他希望今天看到的景象不是他经历的再现, 让大家一定要勤奋、努力。
一种莫名的触动感染着大家, 书本上的育人故事, 能有现实感触这么深刻吗?别林斯基说过“创造人的是自然, 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三) 由发觉, 及察知, 入生长
一、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重视学生个人的观点和行为,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创造,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将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参与,要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使学生不断产生对事物的探索、发现、想象、表现的欲望。在这其间,教师只是参与者,组织者,应该把学生都当做具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情感态度的人,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平等、信任的相互关系,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
二、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在开放的情境中获得积极体验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见这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在此活动中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活动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密切学生与自然、社会的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设定、内容的选择都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认识交通生活标志》、《有趣的玩具》、《过家家》、《天气》、《怎样打电话》、《我爱吃的蔬菜》都是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入手,把学科知识和日常生活巧妙地加以密切融合,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实现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在教学这一类内容时,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身经历到具体的情境中去,拉近课程与自然、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对于实际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感受是学生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也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康发展的基础。
2、采取多种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探究”等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悟生活,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灵活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
3、创设实践情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人生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直面学生的生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探究,坚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从周围的生活中、现实的社会中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增进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和亲身体验,增加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进入社会去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获得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体验。
三、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性因子孕育于童年期,潜藏在学生的兴趣之中,并且在持续的兴趣中不断滋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就是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新颖的创意。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设计显示独特的操作方法。使他们有表露情感和实践的自由;同时指导他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和联想。鼓励他们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劳动任务,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来审视要研究的实验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蕴藏了诸多鼓励个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启发学生求异思维的内容。例如:《发明的技法》这一课向学生介绍了“主体附加”的发明技法,课本中所出示的例子都是运用 “主体附加”的方法发明出来的,其目的不仅是让让学生受到启迪,拓展思维,联系自己身边需要改造的物品,能独立设计一个小发明作品。
随着课程改革的日渐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将成为未来课程发展的一个焦点,并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独特的作用。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熟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流程,精通专业知识外,还要重新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扩大知识领域,更要牢牢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质,深刻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已经习惯的传统的学科教学行为,以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对教师角色的要求,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全面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011——2012学年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出传统知识教授方式的课程。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它取走了罩在学生身上的“玻璃罩”,使学生在成长的路上跳得更高,走得也更远。
一、课程实施的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新型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活动课程的深化、发展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与特色,也集中体现了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统一制定课程标准和指导纲要,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根据地方差异加以指导,学校根据相应的课程资源,进行校本开发和实施。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差异的发展性课程。
我校从2003年秋季开始试行这一课程,四年多的实践,建立了四个稳固的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实践基地,前后进行了三轮相关课题的研究,积累了较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学校以树立人人都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为理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教师的引领策略,充分发挥海盐县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示范作用,以探究“农科技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以塑造“睿智·求索”的学校文化为主线,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机构
为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我们构建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以“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运行机制。
第一层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计划及相应步骤;统一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负责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等。
第二层次:教导处 教科室 德育处
教导处主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实施、管理和评价。检查实施的进展情况,制定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生评价方案和教师管理评价方案,并开展实施考核评价。
教科室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信息和科研方面的支持。选编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资料,负责学生、教师课题的申报、评奖工作。
德育处主要从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规划和指导。规划不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主题,具体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观摩、展示、交流;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设计等。
第三层次: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 信息技术组 科学组 学校图书室
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列入教研组活动计划,组织本教研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理论学习,充分利用我校网站上建立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网页这一平台,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生体验上传,形成浓郁的研究氛围。信息技术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网络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促进互动与交流,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平台。科学组、学校图书室等部门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上的支持。
第四层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任教师 班主任 各学科教师 基地校外辅导员
综合实践活动课任老师根据教研组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包括选题分组、协助聘请指导老师、成果的展示等。班主任、各科教师针对所任班级指导一个活动小组,对学生研究的每一环节――选题可行性、资料收集、调查研究、课题报告撰写、结题展示、总结答辩等给予具体指导,同时做好团队协作、安全防范和有关部门联系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设
1、课程总目标
结合我校“农科技实践活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这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地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而特别指定的几个领域,并非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全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四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
3、课时安排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2课时,学校将在这两课时集中安排在每个年级每周星期五的下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4、课程资源的挖掘
(1)立足校园生活,挖掘实践资源
多年来,学校组织了许多活动,如春(秋)运动会、科技节活动、读书周活动、艺术节活动以及各种内容的班队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长期根植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主颢。
也可直接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作为主题。如春(秋)季运动会,3月的学校安全教育周活动等。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合,进行办报合作实践。办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手抄报。例如,办“环保知识小报”,“数学知识报”,“语文学习报”等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选取能让学生“心动”的主题,如开展《亲近校园植物》、《文化上墙我出力》、《我为环保校园献一计》等。
(2)立足学生生活,丰富实践资源
学生的生活充实而精彩,他们中有许多资源待我们去开发。如从儿童生活中的游玩活动,可以产生“对儿童游戏的调查”“儿童动画片知多少”“小学生喜欢什么漫画?”“你玩滑板车吗?”之类的主题。从班级出现的某些现象中,可以“淘”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深受学生欢迎的课题。
在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的发现主题。学习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科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英语中有些单词是缩写,衣服标牌上的S、M、L、XL是不是英语的缩写呢?是哪些单词的缩写?”等,这些问题是学科学习的延伸与拓展点。
在各类活动中,引导学生生成主题。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是学生产生问题的沃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各类传统活动,发现其中的问题。如在体检活动中,高年级视力有所下降,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是不是近视了?什么是假性近视等。
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布置学生开展自己感兴趣的调查活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如,“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调查。”什么样的节目对小学生的成长有利?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最好等。
增强学科活动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也可延伸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如语文课中的《蝙蝠与雷达》一文,让学生对动物的特功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语文课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它是不可能给大部分时间你去进一步研究的,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时空,让他们研究一下“动物的特异功能”呢?
(3)关注社会生活,生成实践资源
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现代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渔业、种植业、养殖业发达,镇内有多个省级、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实验基地,农业科技含量高,因此,要十分注重开发和利用这独特而又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环境资源,立足地区的经济特色开发活动主题。
◆引导学生从社会现象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并非生活的真空之中,社会上的赌博、迷信时时可见。而对这些社会不良现象,辅导老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思考的眼光去观察,去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从环境保护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村学生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有着深厚的感情,所以只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门前的小河怎么变黑了?蚕怎么会中毒?水葫芦怎么越来越多了?养猪大户把猪粪排泄到河道好不好?所有这些问题略作修改,就可以认为活动的主题。
◆引导学生从经济效益角度去发现问题
家住农村的孩子对自家种养业情况比较了解,一亩田种植什么?经济效益高不高,不仅仅是大人们时常思索的问题,也是孩子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如:种水稻和种葡萄哪项获利高?同样的蔬菜为什么不同季节会有不同的价格?等等。
◆引导学生从农业技术角度去发现
让学生联系自家种养业,可以产生许许多多的技术问题,如:“为什么我家桃树只开花不结果?”“我家庭院里栽种的葡萄怎么不甜?”“养好沼虾要注意什么?”“温室养鳖是怎么一回事?”等。这都可以成为学生有兴趣的研究课题。
◆引导学生从农具改革角度去发现问题。
农业生产工具已沿习了几千年的历史,只要在这方面多观察,多动脑,也不难能发现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怎么提高挖沟效率?(对铁锹的改进)怎样使除草剂喷洒不损害植物?(对喷雾药机喷头的改进)怎样提高采叶的效率?(设计方便采叶器)怎样改进兔子饮水器?(设计兔禽自动饮水器)。
结合学生家庭特点,在自家劳动中学生学会了给植物、蔬菜松土、除草、施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等。
5、资源板块的设置
潘磊任曦
[摘要]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践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然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上述多方面的误区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这一难点真正变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
[关键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农村;有效实施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意义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明确确立了“活动课程”的名称并将它纳入到课程计划中,首次将“活动”正式纳入小学课程,构建了由“学科”和“活动”两部分组成的崭新的课程体系,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中小学(3~12年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而且实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对教学都有很大的意义,主要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2]
几年来,活动课程的实践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然而,对活动课程的性质、目标、作用、教学内容和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人们的认识还不很一致,实践中遇到不少困难。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地区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教研部门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自然、社会、自我三个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个内容要素。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中,发现课程内容开发存在如下问题。
1、一些学校简单的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变成学科拓展,以学科教学方式实施甚至在教室里“教”综合实践活动。
2、一些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简单的分为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门课程分别进行开设,甚至出现以劳动课或信息技术课取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
3、有些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乏了解,而将传统的班团队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代替综合实践活动。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的重视,认识还比较模糊、不到位,也没有很好的研究和具体安排。因此,学校教师无法从高层次上获得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好的教师还能自己摸索,差一点的老师就只是应付一下了,从而使这门课陷入“无教材、无课程标准、无教研员”的尴尬境地。
5、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图书,需要信息技术、科学工具等硬件设备,需要各种社会力量(如科学馆、少年宫、相关科学技术部门等)的支持。但是,因为农村不具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硬件条件,制约了农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5]
(二)学校教学方面的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的课程不同,学校拥有极大的自主权。这给学校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和挑战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1、学生活动的安全问题,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安全问题在接连出了几次事故后国家非常重视,可能你的学校里在暑假期间要安排专人值班,甚至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去检查了呢。学校和老师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搞活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出了事情学校承担不起这个大责任,所以说学校有心组织活动却不敢轻易的搞。
2、课程开设。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依然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部分学校仍旧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可是安排课时,因为学校没有及时建立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致使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严重。[3]
3、课程内容。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活动类型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学生活动主题、活动类型单一片面,学生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实际的目标难以达到。
4、费用问题。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多少少要有一定的资金作后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越是红火,投入的资金就越多,学习的老师就有人发过这样的感慨:有钱的学校才能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而现在实行一费制,并且中央到地方要求都很严格,学校不能乱收费,就没有组织活动的额外的收费,通过学校财务支出却又困难重重,学校财务收归区教育局管理,学校没有便利条件没法随意支出这部分钱,通过正规渠道报销又要正式发票等票据,实在是不好操作。
(三)教师方面的问题
1、课程理念:由于许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系统的培训,有的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盲目性。-2-
2、课程研究:一些教师缺乏研究意识,遇到具体问题不会通过理论学习、合作研讨、实践反思的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凭个人经验处理导致指导过程中出现偏差。
3、专业素养: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通常是兼任教师,由于工作任务重,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与学习,所以参与新课程研究与实施的积极性不高,消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象在个别学校教师中存在。[4]
4、专业引领:缺乏高水平的、及时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成长速度缓慢。教师还依旧陷在如下的误区里: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作传统的课外活动;当作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当作学科中的探究性学习。
(四)家长方面的问题
农民认为孩子不用读书也能够种地、做小买卖,上学就是为了考学,为了跳出农门,多数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还有的学生回家跟家长描述一天的学习情况,家长就有感慨了:老师每天不务正业,领着孩子玩,甚至连作业也不知不了几道,没事拉着孩子做游戏、演小品,甚至不给学生批作业,让学生自己批改,还拿那么多的工资。你看家长的观念也需要转变,特别是一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更需要时间转变思想。
三、保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有效实施的策略
在此针对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学校领导是学校课程实施的先行者,应起带头、示范作用。因此学校领导首先必须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再带领教师们,转变教育观念,建立好组织好机构,确立教育意向。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技能
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得到真正转变,教育观念是否得到全面更新,教育模式是否得到更新,是否能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在于培训研究的力度。所以无论是学校领导或教师,都应加强培训。
(三)加强课程实施的组织管理,为课程提供制度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主要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学校须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过程管理,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四)建立课程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成长
评价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一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评价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对学生的活动结果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
论,而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的评价,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管理和档案管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或
发展报告书,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完成的时间、质量及考评结果,记入学生的成绩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考评要注重学生活动过程的表现。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采用现场评语的方式记录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参与程度、努力程度等表现,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四个等。在教师对活动做出评价的同时,通过讨论、协商、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自觉记录活动过程、投入到对问题的讨论和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中,主动审视自己的利弊得失,逐步完善自己的行动,拓宽自己的视野,达到自我反思、自我改进的目的。
对教师的评价,学校应制定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办法,以安全、顺利、有成效为目标。对教师制定评价要求:
1、不得以学科综合性学习简单代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得挤占或减少学时,凡违反课程设置要求的,要及时批评并纠正。
2、一般活动写好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案),和完整的活动记录,包括研究计划、数据处理表、访谈表、社会调查表、开展的照片和作品展等。
3、对教师承担综合活动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成绩优异的教师要予以表彰。
4、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到位,取得大多数学生的满意。
(五)加强对农村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农村虽然没有城市的资源那么丰富,但有农村的特色,也有农村的资源,如劳动技术、农作物、乡村传统习俗等。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势,突出农村特色,找出自己学校办学的亮点,关注农村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建设。总之,各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挖掘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现实生产、生活中所蕴含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注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整合与贯通。
(六)加强校间的交流合作,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由于农村教师自身素质比较低,面对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多数教师都无从下手。而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吸收别人的成功经验,缩短自己的探索过程,有利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学校间可以选择一些条件比较好,不同类型的学校,比如村小、中心小学等,建立实验基地,精心组织,大胆探索,使其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典型,然后各校组织学习观摩,并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借鉴,从而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效果。
(七)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
学校一方面可以加强校内、外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家长对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认识,从而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配合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全社会理解、支持综合实践活动,主动争取社会、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加强和改善与社区各方面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有关机构和环-4-
[6]
境等地利资源,同时利用有关机构的研究人员、社会知名人士、社会教育热心人士、素质较高和教育背景良好的学生家长等人和力量,协助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强化学校的指导力量,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八)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推进课程的实施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在课程改革中的统领、协调作用。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纳入管理范围,帮助学校领导和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学校切实地落实课程计划中的要求,并且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管理,包括教师管理、课程实施的督导以及评价等几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还要积极创造条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在农村学校迎来新局面,素质教育会得到全面的推进。农村小学通过各方努力,更好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保证达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客观地要求广大中小学教师发挥主体性、创造性,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并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7]
(九)加强沟通,争取社会和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学校应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理解学校教育的改革和目的,从而支持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
总之,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赖于教育的发展,科学化的教育决定与科学化的课程,课程是教育功能的集中体现,是实施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发展学生身心的重要途径。新的课程计划打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将“活动”和“学科”共同纳入课程体系,在以“学科”为主的同时,“活动”成为课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它既适应我国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呼应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实施初期,肯定会遇到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上述多方面的误区问题,采取多种有效对策和措施,就一定能把新课程改革的这一难点真正变成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只靠课堂上传授知识,已经比能满足培养21世纪接班人的素质要求了,而活动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活动课程。为了实现教育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提高全民素质,多出人才的宗旨,让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是活动课程成为促进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纬.浅谈农村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N].甘肃高师学报,2004(6)
[2]吴伟青,洪河条.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N].教育探
索,2004(8)
[3]徐辉,徐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及分析[N].今日教育,2004(5)
[4]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反思[N].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9)
[5]谢广田,李红,蒋璐敏,朱旭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1),61-70
[6]郭元祥,沈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83-91
宁夏彭阳县教研室袁治军
问题一:活动主题确定不当。
主题的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第一步,它决定着活动的方向和价值。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对于主题的确定重视不够,处理不当,以至影响活动的推进。有的老师对主题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简单确定一个主题就匆匆进入研究活动,在活动推进过程中却出现一系列问题,无奈之举是只好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主题,导致活动低效。有的主题范围太大,超出教师和学生实际,无从下手,例如小学高年级的“关于污染的探究”“再生资源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等等。有的主题开放度不大,难度偏易,探究空间狭小,如七年级的“巧测铁丝的长度”,探究的大致内容是对于一卷铁丝如何使用米尺和天平巧妙测出其长度。有的主题时令性和针对性不强,研究意义和价值不大,效果一般,例如在11月份确定的主题是“暑假生活大盘点”“各具特色的端午节”。
对策:充分认识确定主题的重要性,掌握科学方法,多渠道获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主题是活动的方向和灵魂,主题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成效优劣,决定着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以及良好个性的培养。主题的确定是一项创造性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持科学 1
性、价值性、可行性原则。主题的确定必须坚持扶放结合、逐步提高的过程,起初,学生对与课程认识不深、把握不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给出研究主题,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时可以提供若干问题让学生选择,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去研究,经过一定的训练之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研究主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在主题确定阶段,必须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给学生一些确定主题的基本方法,例如围绕“污染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类型、层次、时限等角度思考,产生一系列主题,如“家乡及周边白色污染问题的研究”“城乡结合部水资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研究”“学校课外活动噪声污染的调查”等。对于获取主题的渠道,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自我三条线索考虑,从时令特点和学校实际、社区实际、学生自身实际获取研究主题,也可以从学科课程中综合、延伸、重组,派生研究主题。对于确定主题阶段出现的普遍问题,教师可以集中一定课时,进行分门别类诊断改进。
问题二:活动方案质量不高。
一是方案文本环节不够齐全,特别是对活动时长的规划、活动过程的安排、活动评价的设计、活动建议等有所忽略;二是活动方案的可行性不高,不能紧密结合当时当地现状,超出学校、教师、学生条件,有闭门造车之嫌;三是对于活动时长的规划走入极端,有的时长只有一两个课时,一
学期计划做十多个主题,加重师生负担,致使每个主题只能蜻蜓点水,不能扎实实施,有的时长达两个学期之多,前后时间跨度过大,对有些环节时间分配不当,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实际水平;四是对于每个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策略、方法不够明确,可操作性不强。
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和学校班、团、队及校园艺术节活动等非指定领域,要求以整合方式实施,将研究性学习贯穿其中。这就对教师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对研究性学习主题方案设计提出更高指标要求,必须走出分科课程教学设计的定式,紧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要用大手笔宏观规划,整体设计。方案文本必须包括主题名称、适用年级、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时长、活动过程、教师指导团队、实施建议等基本内容。要科学、合理、恰当规划活动时长,一般一学期完成一至三个主题即可。针对主题确定课型、小组方案制定课型、方法集中指导课型、中期反馈课型、成果总结展示课型的不同特点,明确每个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难点、基本策略和方式方法,必要时可设计分课时教师指导方案。要全面预设活动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活动所需要的内外部环境支持,对活动实施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以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安全实施。
问题三:教师角色定位不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引领者。但在实践中,教师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一是由于受分科课程教学模式和思维定势的影响,教师出现越位现象。课堂教师“讲风”盛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空间均无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未能达到应有的体现。在“钟摆的探究”主题活动中,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向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各种元素变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空对空的逻辑推理,而不能放手让学生参与到研究方案的制定、实验的探究、数据的分析处理等实践活动之中。二是教师指导的缺位。在学生活动中,教师一味放手,不敢进行必要的的指导与引导,学生活动随意,目的性不强,活动产出质量不高。例如学生在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时,可行性低,活动预期产出难以完成;在进行实践活动之前,由于缺少教师必要的方法集中指导与培训,对活动要领与注意事项考虑不周,致使实践活动“卡壳”,活动被动低效甚至无效或负效;在中期反馈环节学生侧重汇报阶段成果,弱化或回避了活动困惑与问题,不能达到该课型的预期目的;在成果展示阶段,由于缺少教师的统筹协调,各组汇报形式、内容交叉或重复现象频发,学生以汇报物化成果为主,缺失了对活动的体验
与感受、心得与体会、教训与反思等非物化成果的交流等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首先是儿童的课程,理应具有“儿童味”“活动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真正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全面回归,让儿童过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简单、真实、富有童趣的研究性学习生活。
一、研究主题筛选——观照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
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观照的领域,要涵盖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
1. 聚焦学校生活
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的实际,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因此,依托学校生活生成研究主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突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如我校是一所传统的艺术特色学校,尤其是学校的“民乐社团”在深圳独树一帜,近80%的学生参与了民乐的学习。为此,我们在引导学生筛选活动主题的时候,把关注的视野放在了民乐上,产生了不少主题,如《中国弹拨乐器种类知多少》《二胡经典名曲背后的故事》《琵琶演奏技巧的历史演变》等。这些课题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民乐知识,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创建。
2. 关注社会生活
儿童看社会,可以帮助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洞悉和认识社会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例如在一次课题筛选中,有的同学提出了这样一种想法:深圳将于2011年8月举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届时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汇聚这里,到时我们该如何向世界展示深圳,如何把深圳最好的一面留给世界?于是同学们开始关注深圳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大批直击现实问题的课题也就应运而生了:《深圳道路交通堵塞成因调查研究》《交通违规行为的治理》《我看深圳城市的摊贩乱摆卖现象》《乞丐与城市文明》等。这些选题尖锐而辛辣,展示了孩子们的独特视角。
3. 留心自然生活
引导学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拥抱自然,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使命。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季节变化来开发相关的活动主题,如:春天来了,可设计《相聚春天》,引导学生到野外去寻找春天,去搜集春天的故事;秋天到了,可以设计《走进秋天》,引导学生寻找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体验收获的快乐;冬天来临,可引导学生把握这一季节的奇妙现象,设计《冬天真奇妙》《动物冬眠》《大雁南飞》等活动。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结合环境保护开发相关的活动主题,如《人类健康的杀手——汽车尾气》《鸟类的家园——红树林》等,以此来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活动计划设计——展示儿童灵动的个性和智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上。”这里的手指除了指劳动,还指儿童的动手设计活动。在研究主题产生以后,我们要引导学生制订探究计划,制作详尽的活动方案、活动路线图等,充分展示他们灵动的个性和智慧。
1. 淡化师本意识
很多时候,教师都认为研究是很高深的智力活动,总想包办代替,尤其是计划的设计,总是担心儿童有思维局限性,考虑问题不周全,影响研究活动的开展,于是把本应由孩子们做的事拿来自己做,让孩子们失去了一次展示自我个性和智慧的机会。研究性学习是儿童自己的课程,对活动计划的设计和制订就应该由儿童自己来完成。教师要淡化头脑中固有的师本意识,转变自我角色,相信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实践机会。
2. 了解儿童意愿
淡化师本意识,并不是对计划的制订放任不管,而是要当好引导者和指导者,了解孩子的意愿,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开阔思路,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寻求解决的策略。如我们在开展《健康从“齿”开始》这一课题研究的时候,就组织了一个讨论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包括探究的目的、范围、方法、条件、时间、进程以及预期结果等等,孩子们的想法多种多样,兴趣点各不相同。对孩子们意愿的了解,为有效制订活动计划提供了保证。
3. 鼓励主体参与
只有参与了计划制订的人,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切忌将计划安排少数人去完成,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计划的设计和讨论中,让计划凝聚全体同学的智慧。比如我们在开展《寻找深圳的春天》研究活动的时候,把学生分为六个组:气象组、服装组、田野组、树木组、花草组和小动物组,让这些组的同学分别写出计划,并且对各组的计划进行评价,这样的过程,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能力,又增强了孩子们的主体参与意识。
三、活动实施——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研究生活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儿童的研究活动应该充满儿童的情趣,充盈儿童的生活气息。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不是在做单纯的研究,而是在体味童年、感受童年,过富有儿童情趣的研究生活。
1. 展示儿童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以儿童的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实践性课程,它要依赖儿童的经验,要追随儿童的经验。因此,要把研究性学习当做一个舞台,既要展示孩子们在生活中独立发现和总结的直接经验,又要展示他们从课堂和文本中学来的间接经验。通过展示,让他们的认知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综合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如我们开展了《中国人“过生日”》的主题研究活动,在小组汇报的时候,一个来自农村的同学汇报了他亲身经历的过生日的经过,为大家描述了自己过生日“吃面线和红鸡蛋”的具体情形,讲述了吃面线和红鸡蛋的由来,还现场进行了表演。这位同学的讲解和表演,不仅充满了童趣,而且展示了地方民俗的特有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 发挥儿童创造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学生智慧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开展过《走进中国茶文化》的研究活动,指导教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进入茶园农家采风,通过采访老艺人,收集采茶歌,学习茶道艺术,开展绘画,书法、摄影作品展,全面收集挖掘茶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对茶文化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在做成果汇报的时候,教师要求各组同学用自己个性化的方式进行汇报,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把一首采茶歌改编成了现代流行歌曲,用上了流行音乐的元素,配上了节奏感很强的打击乐,进行了现场演绎,效果非常好。这种自由的、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既是儿童自然天性的流露,也是儿童智慧的表现。
四、活动评价——保留儿童鲜活的生命本色
评价的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要强调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儿童的研究要有适合儿童的标准,要体现对儿童生命本色的尊重,保留儿童的缺憾美。
1. 放低评价标准
在活动评价中,教师要把标准放低,这样才会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才会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表现。
如何放低标准?首先是要重过程、轻结果。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做”“调查”“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的成果和价值不应成为活动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标准,而重在考量学生的参与态度、行动能力、体验感受以及个性化的个人收获。其次是淡化量化评定,设置分层评价标准。如我们在评价中设置了“达标要求”“良好要求”“优秀要求”等三个等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
2. 接纳儿童缺憾
世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何况是尚未成年的儿童。即便是接近完美,也总在离完美之间保留了一定距离,这就是缺憾。研究性学习也是如此,也充满了缺憾。如:有时对条件估计不足,活动无法进行下去;研究方法不正确,得出来的结论不科学;组织安排不合理,活动效果不佳……这些问题常常伴随着学生,甚至贯穿活动的全过程。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段实施;序列转化
提到“环境保护”“交通安全”“文明礼仪”等主题,低年级学生在研究,高年级学生也在研究。他们在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研究成果的展示等环节也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对于相同主题的内容,是不是所有年段的学生都适合去研究呢?不同年段的研究是否显得重复多余呢?我们又将如何应对这些相同主题内容的研究呢?
一、课程目标由体验化转向探究化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当充分体现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课程目标应当有明确的重点和关照,应当在上一个年级的基础上逐步地提高要求和层次,由对活动过程的体验逐步走向对活动问题的研究,同时应当逐步学会独立地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实现学生对活动目标的自主达成。例如低年级学生的活动目标一般为在教师或父母的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初步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完成研究过程,并记录下研究结果,形成活动参与过程的丰富体验;中年级学生的活动目标一般为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研究搜集相关资料,灵活运用基本的研究方法完成研究过程,记录下研究结果并作简单的分析,能运用口头阐述、文字、图片、实物、表演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而高年级学生的活动目标一般为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立研究综合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熟练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完成研究过程,并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研究调查报告,能选择合适的手段展示研究成果,提出建设性观点。
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在分段实施中明显由“侧重于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逐步走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层次性和序列性。
二、研究内容由生活化转向社会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资源有待地方学校和学科教师自行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开发和利用,活动内容也有待选择和拓展。我们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体现研究内容的层次性和序列性。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的研究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重点,以学校和家庭周边的资源为抓手,以游戏、故事、歌曲等活动为主要形式,研究内容更多的是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满足学生的生活需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而中高年级学生由于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的研究内容范围可以逐步拓展到社区、社会等领域,以学生的社会实践为中心,以更有利于学生的话题为重点,以社区、社会资源为抓手,以调查、访谈、交流、探究等活动为主要形式,研究内容更多的是面向学生的社会立足和未来发展,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要,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
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分段实施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生活化”走向“社会化”,从而实现了研究内容的序列转化。
三、选题方式由封闭化转向开放化
选题,顾名思义就是对活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有的环节。一般来说,学科课程的课题或主题都是已经确定好的,教师只需要围绕课题或主题预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就可以了;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所以活动主题都是需要选择和确定的。
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对课题或主题选择范围的大小或选择权利的多少,或者教师对选题所参与或限制的程度,我们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方式分为封闭式、半封半开式和开放式三种。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比较浅显,很难形成客观、准确的看法,因此在这个年段一般采用的是封闭式的选题方式。教师根据学校、社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的活动指定研究主题,学生根据教师所指定的主题进行研究学习,所拥有的选择权很小甚至为零。中年级学生年龄逐渐增长,主观意识和见解逐步形成,在这个年段适合采用半封半开式的选题方式。教师根据学校和社区等周边资源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预先设计一些源于不同领域的课题或主题,让学生从中选择,然后将选择人数较多的课题或主题进行归并或提炼,生成研究的课题或主题。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评审事物的能力,教师可以放手采用开放式选题方式。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需要自由地提出主题,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主题的价值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组,最后形成一个或少数几个研究课题。当然,有时候教师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采用选题方式。
四、活动过程由单一化转向综合化
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外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课程,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后者只是活动,是一个独立的项目。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应真正体现其课程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笔者可以理解为知识的综合运用、方法的综合运用、模式的综合运用等。
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一般有生活养成式、角色模拟式、主题探究式、调查统计式、实验操作式、实地访谈式等,具体该运用哪种形式同样应体现分段实施的层次性和序列性。低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适合采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如生活养成式、角色模拟式进行,且不宜随意变化,应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下起步参与;中年级学生可以逐步引入后几种形式,提出相对较高一些的要求;而高年级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机地整合两种甚至多种形式,将活动过程推向综合化。多种形式的介入必然对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然对课程提出了更高的目标,我们在实践中应当一切以学生为根本,灵活地调控和操作,逐步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分段实施由单一走向综合。
五、评价形式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必需环节,也是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和不断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评价也应当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实际特点区别对待,体现不同的侧重点,形成有效的层次和序列。
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嘉宾评价等。低年级学生尚不具备客观的评价能力和主动的评价意识,一般适合采用教师评价和嘉宾评价的方式,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艺术、委婉地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中年级学生的主体评价能力初步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可以尝试着融入小组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方式,引导学生尊重同伴的学习成果,并客观公正地予以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等;而高年级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和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更多地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将同伴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将评价形式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实施】推荐阅读:
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总结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阶段总结09-14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07-20
综合实践课程评价09-22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准备11-06
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6-15
小学《春联》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7-16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总结09-1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例11-04
综合实践活动课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研究11-13
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试卷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