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七章力(精选10篇)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知道力的单位。知道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能确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2)掌握形变与弹力的定义,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
(3)知道重力是因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了解重力的作用效果,会由质量计算重力大小,认识重力的方向,理解“重心”的含义。
二、教材分析:
《力》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的内容:(1)力的概念。(2)力的作用效果。(3)三要素以及力的单位。(4)力的示意图。首先通过一些生动的情景图片,使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例中领悟到力的存在,并引起学生对其共性的思考,通过分析、归纳、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从而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找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进而通过各种熟悉的体育项目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使学生逐渐地认识力。但是学生真正建立其物理学中关于力的概念教学绝不是轻而易举之事,要深刻而全面地理解力的概念绝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任务,还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完善。在过程和方法方面,通过对力的逐渐认识,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第二节主要包括以下类容:(1)弹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2)弹簧测力计及其正确使用。教材由弹性和塑性的概念入手,既有利于承接第一节类容又为下面形成弹力概念做好铺垫,进而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得出了弹力的概念,进一步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具体而熟悉的几个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接着由弹性形变引出弹簧测力计原理及其正确使用。
第三节主要类容(1)重力及产生的原因。(2)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3)重力的作用点。(4)重力的方向及其应用。教材通过学生对重力感知提出重力。然后通过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找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式。教材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之后利用重力方向解决实际应用。教材直接提出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并简单讲述重心确定方法。
三、本章重、难点
重点:1.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难点:1.力的示意图
2.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生活现象
3.斜面上物体的重力方向
四、重点内容处理建议:
(注:已知分力要求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已知合力要求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力的分解就是由对角线求两邻边的问题。
3.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即两个力成一百八十度),其合力最小;反之(即是两个力成零度)最大。
(注:对力按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时要按力的实际效果或正交分解法进行。)
.合力和力的合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力的合成.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0≤θ≤π)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是|F1-F2|≤F≤(F1+F2)
多个力求合力的范围
有n个力,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它们的方向相同时的合力,即它们的代数之和,而它们的最小值要分下列两种情况讨论:
①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大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该最大力与其他力代数和的差(此时,所有力在一条直线上,最大力的方向与其他力的方向相反);
②若n个力中的最大力小于其他力的代数之和,则它们合力的最小值是0。
1、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是()
(A)8(B)9(C)10(D)112、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图是()
(A)图(1)(B)图(2)(C)图(3)(D)图(4)
3、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 cm,2 cm,4 cm。(B)8 cm,6 cm,4 cm。
(C)12 cm,5 cm,6 cm。(D)2 cm,3 cm,6 cm。
4、三角形一个外角小于与它相邻的内角,这个三角形()
(A)是直角三角形(B)是锐角三角形
(C)是钝角三角形(D)属于哪一类不能确定。
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AB,AD是斜边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则图中与∠C(∠C除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A)5(B)
4(C)3(D)
26、下面各角能成为某多边形的内角的和的是()
(A)430(B)43
43(C)4320(D)4360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7、在△ABC中,AD是中线,则△ABD的面积 △ACD的面积
(填“>”“<”“=”)。
8、如图,△ABC中,∠A=40°,∠B=72°,CE平分∠ACB,CD⊥AB于D,DF⊥CE,则∠CDF= 度。
9、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中最多有 个钝角,最多有 个锐角。
10、一个多边形每个外角都是3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它的内角和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52分):
11、(7分)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三米多,你相信吗?写出理由。
12、(10分)小颖要制作一个三角形木架,现有两根长度为8 m和5 m的木棒。如果要求第三根木棒的长度是整数,小颖有几种选法?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多少?
13、(10分)小华从点A出发向前走10 m,向右转36°然后继续向前走10 m,再向右转
36°,他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走下去,他能回到点A吗?若能,当他走回点A时共走多少米?若不能,写出理由。
14、(15分)△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1)若∠ABC=40°,∠ACB=50°,则∠BOC=。
(2)若∠ABC+∠ACB=116°,则∠BOC=。
(3)若∠A=76°,则∠BOC=。[
(4)∠BOC=120°,则∠A=。
(5)你能找出∠A与∠BOC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1.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________,物体不能无限地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一匙糖加入水中,能使整杯水变甜,说明_______ ____,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_____,说明_____ ____________。2. 分子是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分子是由 组成,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 分子,比如碳原子组成的金刚石;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称为 分子。
3. 用 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能够 轻小物体。
4.人类在探索微观粒子的过程中,首先发现的是 ,它的发现说明了原子是 的。
5、产生“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空气对流;二是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 (选填“多”或“少”);三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四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和 。
6.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一开始是一个“原始火球”,原始的火球发生了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到一定程度时,逐步形成了超星系团,星系团、星系乃至恒星和行星。
7. 气体分子容易压缩,表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分子间的作用力 ,所以气体分子可在空间里到处移动,充满整个容器,气体是 一定的体积, 一定的形状的。
8.在长度单位中,光年的单位最大,0.5光年大约= m;一些电子芯片的直径大约为0.2nm,相当于 km。
9.什么是分子,有人提出以下三点看法,请将其中任意一处错误的地方改正:
①分子就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粒子;②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小粉末;③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核组成。
改正:
10.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请任选两位,在横线上写出他们名字及主要贡献。如下图:
查德威克 卢瑟福 盖尔曼 汤姆逊
二、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 3 kg / m3 ,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 3 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12.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时,下面的几种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天平“称”出墨水瓶的容积 B、用量筒“量”出小钢珠的质量
C、用天平“称”出一张纸的厚度 D、用量筒“量”出0.2 Kg的酒精
13.下列关于“海陆风”形成原因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
A、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B、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的缘故
C、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D、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砂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的缘故
1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物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
A.泡在水里的一块冰糖,过几天后不见了 B.酒瓶盖打开后,周围能闻到酒精的气味
C.用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菌在活动 D.墙角放煤的地方,时间长了,墙壁里面会变黑了
15. 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a图所示装置是说明气体与液体间能够相互进入对方
B. b图说明物质分子间存在排斥力 C. c图说明压缩气体能增大分子间吸引力
D. d图中试管内的水温升高,水分子运动更激烈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8汤姆逊发现了原子核 B.19卢瑟福用α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
C.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D.1961年盖尔曼提出了层子的设想
17. 下列关于宇宙认识说法正确是 ( )
A.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始终不变的 B.宇宙是方形的
C.哥白尼创立的“日心说” D.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18..关于宇宙的.产生的看法,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宇宙没有起源,天然而成的
B.多数科学家认为宇宙诞生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C.宇宙肯定是恒星的湮灭造成的
D.宇宙产生于气候的变化
20.下列属于天文学中距离的单位是 ( )
A.微米 B.千米 C.光年 D.千克
三、实验与探究
21.如图3所示,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弛的系着一根棉线,图b中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网,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22.如图4所示,_ 的瓶子里装有空气,___ _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主要说明什么?
23.春天的兰花,夏天的茉莉,秋天的桂花,冬天的腊梅,为什么人距离这些植物很远,却能感到有沁人心脾的芬香?
一、教材分析
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守恒的思想,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性。认识能量守恒思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着多种守恒的因素,守恒是自然界的重要规律。
2、知道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被命名为能量的守恒量。
3、知道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势能。
4、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动能。2.能力目标:
能分析生活中涉及机械能转化的问题。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动能、势能间的相互转化来研究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守恒思想的领会,对科学研究过程的体验,对能量、动能、势能等概念的理解。难点:类似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怎样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某些关键的因素,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产生灵感,从而进行新的联系及产生得出新的概念。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所有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能量守恒的知识,但并没有掌握为什么会有能量守恒这个概念,他们并不理解守恒量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
以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学会学习。
六、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列举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体会“能量”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列举实例。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活动: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情况,引出课题。
探究
一、能量的概念
1、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费恩曼的话
2、引导学生明确正是这个最抽象的概念,却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意义也最深远的概念之一
3、那么什么是能量呢?这是牛顿没有留给我们的少数力学概念之一,但是在牛顿之前,我们就能发现它的萌芽。能量及其守恒的思想,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已经显现出来了。
4、请同学们根据伽利略斜面实验思考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用能量的观点,解释“小球”释放后为什么会重新回到原来的高度。
5、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小球好像“记得”自己的起始高度,或与高度相关的某个量。“记得”并不是物理学的语言。后来的物理学家把这一事实说成是“某个量是守恒的”,并且把这个量叫做能量。
探究
二、势能、动能的概念
1、请同学们分析伽利略斜面实验,思考回答问题2
2、能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本实验中共涉及哪几种不同的能量呢?
3、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势能和动能?
势能:相互作用的物体凭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势能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4、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思考讨论课本52页问题与练习实例探究
☆关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实例分析 [例]以竖直上抛的小球为例说明小球的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是否存在着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解析:竖直上抛运动的小球,首先由动能转化为势能,达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在下落时,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势能又转化为动能。在小球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1、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2、教师概括总结引入下一节内容
九、板书设计
1.能量:能量是一个守恒量,但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势能:有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之分,其大小与物体所处高
度或弹簧的形变量有关
3.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4.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能旦保持不变.
5.机械能可以和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而总能量保持不变
十、教学反思
1. 力的概念。
2. 力的三要素
3. 力的测量
4. 重力的初步概念
三. 教学内容及知识提要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一个物体既是施力体也是受力体。
2. 力的三要素:力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单位是牛(N)
4. 力的测量:常用的`工具是弹簧秤。它的原理是: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秤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测量范围。
5. 弹簧秤的刻度原理的数字表达式是: ( )
6.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的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g=9.8牛/千克
7.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重力(G)
质量(m)
(1)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它是外界对物体的作用
(2)有大小、方向、作用点
(3)重力的大小因物体在地球上所处的位置不同而稍有变化
(4)单位:(牛)
(5)测量工具:弹簧秤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外界条件无关。
(2)只有大小无方向
(3)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4)单位:千克
(5)测量工具:天平
【典型例题】
1. 重力最接近于1牛的物体是
A. 一张课桌B. 一包方便面C. 一辆自行车D. 一只蚂蚁
解析:正确答案为B
2. 跳伞运动员在匀速下落过程中()
A. 有受到重力作用
B. 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且重力大于空气阻力
C. 受到平衡力作用・
D. 只受到重力作用
解析:正确答案为C
3. 如图所示中物体m的重力为50牛,物体M的重力为80牛,那么弹簧称上的读数为( )
A. 30牛B. 50牛C. 80牛D. 130牛・
解析:正确答案为B
4. 如图所示,A物体重为40牛,B物体重为90牛,弹簧秤k原长为20厘米,现伸长了8厘米,求:
(1)用重为20牛的C物体换A物体,用70牛的物体D换B物体后,弹簧称的长度为多少?
(2)若用E换C,而D不动,弹簧长了34厘米,问E物重为多少?此时地面对D物的支持力为多少?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整体设计
生活中力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量关于力的“概念”的认识,学生似乎对力是很熟悉的,但力是一个基本的物理概念,它有特定的物理内涵,有丰富的物理内容。因此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实例为基础,让学生从感觉力的作用效果人手,通过探究活动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
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要求不宜过高,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科学归纳就是要对各种不同的事物进行认真观察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和共性。力的概念的形成就是科学归纳的一个好案例。本节的重点是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发现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时,都要受到力的作用,从而得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和形状改变的原因。本节的难点是对力的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引导学生归纳时,可以对归纳的方法进行一些点拨和提示,也可以在形成力的概念之前先做一些铺垫。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3.知道力的三要素,会作力的示意图;4.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片或生活、生产中的力现象,以及观察实验现象,感受力的主要特征,从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2.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3.通过探究活动感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和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等科学实践活动;2.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3.通过作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力的概念和力的三要素以及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2.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学生实验、小组合作学习。
时安排
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弹簧、磁铁、小铁球、铁块、小车、多媒体等。
学生准备:旱冰鞋、气球、橡皮筋、水桶。
导入新
问题导入
.分组实验:每组同学吹好气球,怎样使它破裂?学生列举的办法有很多:扎、挤、吹……
2.生活中什么时候用了力?事例:背书包、提重物、蹬自行车……
3.请同学们拍桌子、两手互拍、掰手腕、拉橡皮筋……体会一下施力和受力的感觉。你对力产生了什么认识?
情景导入
用多媒体设备投影下列图片,并提出思考问题,几个情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上述事例中有哪些共同的地方呢?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须接触呢?
物理学中,人们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
推进新
一、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感受它。
(一)活动与探究探究要求:请用你桌上的器材,设计如下几个活i动,然后观察思考。
(器材准备:小车、磁铁、钢球、弹簧、橡皮泥、气球等)
.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力挤压气球,橡皮泥和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发生了什么改变?展示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的变化。
请一位学生演示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力的概念,并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
2、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重点与难点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 难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教学方法
以周围的物体或事例感受力的存在,突出学生的自学探究及交流合作。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感受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
哑铃、弹簧、皮球(两个)、自制弓与箭、磁体(两个)、橡皮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利用身边的物品组织学生进行力的存在实验:(1)让两学生举哑铃。(2)让两学生拉弹簧。
(3)让两学生做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实验。
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能感受到力的存在,那么力到底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力
【学生活动】根据师的要求进行实验,感受力的存在。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进入新课的探究。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板演、交流、讨论,形成共识。
【学生活动2】部分学生板演,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达成共识,初步了解力的有关内容
三、合作共建,解决疑难
1、力的概念的理解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中的相关部分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1】自主学习,认识力的有关问题。【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对力的认识。【学生活动2】进行交流、讨论对力的认识。【教师总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而且要产生一个力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一个是受力物,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间接接触可以产生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等,物体间不接触也可以发生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铁钉等。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之分,绝不能认为先施力而后受力。
2、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列举关于物体受力后的变化的事例(1、尽可能的多、全;
2、可分组比赛的方式激发思维)。
【学生活动1】根据师的要求尽可能多、全,进行举例。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分类、总结、归纳得到两个方面:一是形变,二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学生活动2】后进行分类,与师归纳出结论。【教师总结】
(1)运动状态包括运动的快慢和运动的方向两个方面。
(2)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说明此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四、知能应用,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并走进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出现的问题。
【学生活动1】做学案上的“重难点突破”。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学生活动2】进行交流、讨论、展示自己的结果 【教师说明】
(1)关于力的存在认识一定要从是否发生作用来判断,而是否发生作用则可从物体的形变或运动状态的改变来直观体现。接触与不接触不是本质条件,而只是现象。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判断,应是最直接相互作用的物体。
五、诊断评价,查漏补缺
【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学案中的知能应用),巩固提高。师巡视批阅,及时发现问题。
【学生活动1】自主做题,巩固提高。
【教师活动2】出示习题答案,组织学生自我评析。【学生活动2】参照答案,自我评析。师生合作形成共识
【教师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其意义就是,如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对甲也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应相等、方向应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六、课堂小结,构建网络 组织学生进行内容小结: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至少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加一个力
(3)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而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题1、2 课外:同步探究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 力
一、力
二、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
1、特点:
1、什么是力?
2、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总结,并引出新课内容.
二、新课引入:
1、通过对初中学过的单个力产生的效果,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引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的概念,同时出示教学图片,如:两个人抬水、拉纤或拔河的图片.(图片可以参见多媒体素材中的图形图像)
2、提问1:已知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F1、F2的大小分别为50N、80N,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教师讲解时注意强调:‘描述力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大小和方向,体现力的矢量性’)
3、提问2、进一步在问题1的基础上提问,若F1、F2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答案后,总结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
物体受几个力共同作用,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共同作用,其效果完全相同,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已知几个力,求它们的合力叫.
指明: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4、提问3、若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合力大小又是多少?合力的方向怎样?
教师出示投影和图片:两个学生抬水对比一个同学抬水,让学生考虑:一个力的效果与两个力的效果相同,考虑一下是否“合力总比分力大”?
5、教师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演示器演示与分解实验(演示实验可以参考多媒体素材中的视频文件);
演示1:将橡皮筋固定在A点,演示用两个力F1、F2拉动橡皮筋到O点,再演示用F力将橡皮筋拉到O点,对比两次演示结果,运用力的图示法将力的大小方向表示出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获得和理解力的平行四边性法则,在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F1、F2的大小为3N和4N,两个力的夹角为90度,这样数学计算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会发现F1、F2和F的关系满足勾股定理,进而得到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教师总结: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作邻边,作平行四边形,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6、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性定则(可以参考多媒体资料中的视频试验):
试验器具:一块方木板,八开白纸两张,大头钉若干,弹簧秤两个,橡皮筋一个,细线若干,直尺两个,
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组装好试验设备,进行试验验证.
强调:需要记录的数据(弹簧秤的示数)和要作的标记(橡皮筋两次拉到的同一位置和两个分力的方向)
7、教师总结:经过人们多次的、精细的试验,最后确认,对角线的长度、方向,跟合力的大小、方向一致,即对角线与合力重合,力和合成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1、学会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力。
2、学会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实验内容】
演示实验:
“谁是大力士?”、“重物断线”、“斜拉物体”;如图
2、学生分组实验:
“斜面上的物体”、“手撑铅笔”:如图
【实验思路】
教学重点: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
教学难点: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确定。
实验设计:
1、由于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难以想象一个已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体验到一个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为此,设计了三个演示实验(其中“重物断线”“斜拉物体”老师演示,“谁是大力士?”请两位男生和一位女生演示),两个学生小实验(“斜面上的物体”、“手撑铅笔”)。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降低了难度。
2、本节课开始引入时,由学生互动做了“谁是大力士”的演示,老师又演示了“重物断线”。课堂中也举了大量的生活中例子,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1、 演示“谁是大力士?”:两个高大男生用力拉直一条水平绳子,一瘦小女生在绳子中间突然用力一拉,便把两位男生都拉动了。教师:“谁是大力士?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2、 演示“重物断线”:用一根丝线挂着一重物(可以是砖头),开始时丝线并拢(平行),然后慢慢分开丝线的两端,使两丝线的夹角逐渐变大,当大到一定程度时,丝线突然断裂,重物掉落地上。
让学生带着以上两个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新课预习,学生展示
什么是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关系?力的分解应遵循什么法则?
教师:平行四边形定则中对角线表示合力,两邻边表示分力。大家在学案上画一条线段,你能画出多少个以它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答案是无数种。
教师:那么力的分解是不是也有无数种可能呢?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将一个已知力唯一分解呢?
学生:1、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2、已知其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先留个悬念)
教师:力的分解在原则上是任意的。但是,我们常常会根据一个已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这个已知力唯一分解。
演示实验:
1、斜拉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斜向的拉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
器材:电子秤,装有钩码的小盒子,测力计。
实验过程:将小盒子放在电子秤上,让学生观察电子秤的读数,并做记录。用测力计斜拉着小盒子在电子秤上运动,让学生再观察电子秤的读数,并做记录。
问题:测力计作用在小盒子上的斜向拉力,有怎样的作用效果?这个拉力应如何分解?(学生通过实验的数据可以回答重物对称的压力变小了,应该将这个力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
接着,可让学生总结本实验中将一个已知力进行分解的思路:即是根据实验确定已知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也就确定了两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已知力唯一分解。
【初二物理第七章力】推荐阅读:
初二物理密度教案06-11
初二期中物理总结12-16
初二年级物理质量教案05-23
初二物理复习资料06-14
初二物理期末试卷免费07-10
初二物理思维导图12-18
初二物理透镜知识点05-24
初二物理《摩擦力》教案07-17
初二下册物理优秀教案07-20
初二物理入门学习方法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