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概括能力训练题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概括能力训练题

语文概括能力训练题 篇1

一、明确要求,分析类型。这类试题的题目类型都很清楚,常见的信息提取题有三种类型: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叙事类;以下定义,说特征为主的说明类;从事实和道理论据中概括观点的议论类。这三类语段包含的要素不同,解答的方法也不一样。因此,要准确提取这类试题信息的第一步就是要分析它们的类型,明确它们的要求。

二、筛选信息,突出主体.叙事类的信息提取题以新闻为主,考查的形式主要是拟写新闻标题、概括一句话新闻、写作新闻导语。这类语段往往具备人物(事物)、时间、地点、事情等信息,如果是多段的,而这类信息往往又集中出现在第一段,因而我们在通读材料的基础上,要细读第一段,提取要保留下来的主要信息。由于新闻类语段考查的形式有三种,这三者要求不同,对语段信息的筛选也就不同。针对这三种形式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1.拟写新闻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使读者一看到标题就能了解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因此阅读新闻时,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我们只要筛选出主要信息,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

2.概括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常常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因此我们阅读材料时,就要筛选出这些要素,采用“人物(或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述出来即可。

3.写作新闻导语。导语是新闻的头一句或第一段话。它是新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事实的提要。所以写作导语,可用摘要或综合的方法。摘要是指对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作一个扼要的叙述;综合是对新闻通过分层,概括层意,然后加以合并归纳。仍然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强化训练】 1.(江西卷)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本报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共青团中央开展了“永远不能忘记”全国青少年缅怀革命先烈网络活动,引导青少年通过缅怀革命先烈事迹,回顾党的历史,继承党的光荣传统,激发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坚定理想信念。这项活动,拉开了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开展的全国青少年“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的序幕。

在人民网、新华网、腾讯网、新浪网等网站的活动专题网页上,网友们点击查看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阅读感人至深的先烈诗抄,并纷纷通过献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英烈的追思和缅怀。自4月2日活动启动以来,通过各网站专题网页献花的总人数已达到800多万人次,超过10万人写下了留言。

A.青少年网上缅怀革命先烈B.共青团中央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 C.青少年网上点击查看革命先烈英雄事迹D.各大网站开设缅怀革命先烈专题网页 3.(烟台卷)小峻同学读了下面一则新闻:

北京时间5月24日晚间消息联合国组成调查组,于当地时间24日开始对日本在遭受历史罕见的地震海啸灾害袭击之后随即爆发的核泄漏事故展开调查。核泄漏事故产生将随着调查的深入陆续暴露在公众面前。

调查组在抵达日本之后立即与日本政府的代表举行了会谈。日本政府此前表示其将全力配合调查组的调查工作,同时日本官方也指派来自东京的核科学研究人员组成国内调查小组对核泄漏事故展开调查。请给这则新闻拟个标题:。

4.(山东莱芜卷)阅读下面的新闻,回答问题。2011年4月16日19时许,山东省莱芜市雪野旅游区发生森林火灾。4月17日21时,山风突然加大,已基本控制的山火再次燃烧起来。大火发生后,莱芜市立即启动防火应急预案,调集专业队员和武警、消防官兵800余人,全力控制火势,并迅速组织火区周边3个村1600余群众转移。济南、泰安等地110余名专业消防队员和600名省武警官兵连夜赶来支援。全市企事业单位人员也都积极加入到这场救火之中,1000人、3000人、5000人,快速聚集的军警民众汇集成强大的力量,向肆虐的山火进行了一次次扑击。4月19日7时,这场森林大火在经过近60个小时的艰苦鏖战后被成功扑灭。(1)请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标题:

(2)针对这一事件,学校决定组织一次主题班会,请拟写一段发言词。(至少用一种修辞,不少于30字)6.(湖北襄阳卷)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昨日,襄阳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统计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全市第六次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500307人;其中枣阳市常住人口最多,达到1004741人;鱼梁洲常住人口最少,不足1.3万人。据全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襄阳常住人口数量位于全省第四,仅次于武汉、黄冈、荆州。9.(山东聊城卷)将下面消息的内容概括为一句话新闻。昨日(5月30日)中午11时39分,刘若曦发表微博说:“还有十天,我便成为一名成年的中国公民。经与父母商讨,我已决定参选今年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姓名:刘若曦年龄:十八岁参选理由:依法参选人大,是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理念:人民代表为人民。为民众表达诉求、争取利益。口号:民主政治,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请投下你神圣的一票。”

刘若曦在微博上对自己的简介是,就读于市高级中学高二八班。将参选2011年第六届深圳市福田区人大代表选举。10.(山东日照卷)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的问题。

2010年12月29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出通知,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山东省教育厅表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是全省统一规划建设的课程科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专题教育活动,要广泛征求意见,慎重选择学习诵读内容。原则上应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规定的学习篇章为诵读的主要内容,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内容。①请为本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11.(湖南益阳卷)以下两则材料透露出的共同信息是什么?

材料一:吴蜀双方在益阳对垒争锋,留下了一批历史遗迹。如鲁肃堤、马良湖、关羽濑等。材料二:益阳文人墨客历来喜欢以三国历史为题材吟诗作对,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民间通过讲故事、演花鼓戏、唱歌谣等方式反映三国历史。这些都成为益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广西钦州卷)从下面这段文字中提取三个主要信息短语。(每个不超过6个字)

地震,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技能,就能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地震发生时,我们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要始终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要保证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品、鼻。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搜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以上文字告诉我们,在遭遇地震灾害时要:(1)

(2)

(3)

13.(湖南岳阳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请你参与“事事关心”的综合性学习系列活动。

材料一据新华网报道,日本强烈地震后,东京的地铁广播一直在播放:“东京地铁为延误了您的时间而致歉,这是因为刚刚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地震。”与此同时,灾民们都在安静有序地寻找回家的路。(1)【概括】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材料二日本地震后,社会谣传福岛核电站爆炸造成的核污染,会影响我国近海盐场的食盐质量。由此,我国许多地方一度出现食盐抢购的风尘潮。3月17日上午,岳阳很多地方出现了抢购食盐现象,部分超市因疯狂抢购,造成食盐脱销、秩序混乱,需公安部门介入维持秩序。

材料三据《岳阳晚报》报道:3月17日,市领导带领物价局、盐务局、工商局、商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到食盐供应单位和各大商场、超市检查食盐供销情况,并对某些超市擅提高食盐价格的行为予以处罚。在抢购风脱销几小时后,由湖南省轻工业盐业集团有限公司岳阳分公司配送的140件食用盐,于3月18日14时运抵岳阳心连心超市商业步行街店。(2)【点评】请对材料

二、材料三所反映的内容分别用一句话点评(只作对或错的判断不计分)

材料四针对食品安全中的现象,5月24日,商务部召开2011年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会议要求各部门强加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工作,并讨论了《2011年商务部食品安全工作要点》(3)【宣传】请就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突出,不超过20个字)。

14.(苏州卷)阅读下文,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将下面三个句子补充完整。

退思园内宅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紧靠外宅的部分是一个具有“跑马楼”特征的庭院,它非常方便家人的起居活动,具有上通下达、一团和气的文化象征。紧挨着“跑马楼”东侧的是另一个庭院,特别让我关注的是那个旱舫。苏州古典园林里有很多“舫”的景观,如拙政园、怡园和狮子林里都有,一般都在水曲之处,或者在池岸之边,反正离不开水的相伴相随,因为那是“渔隐”的文化表征,也是“处江湖之远”的思想符号。但是退思园内的旱舫,在庭院里而不是在池水中,这确实很少见。那庭院的地面,用鹅卵石、砖瓦、碎石等铺设成非常平整而美丽的图案。我觉得那应该可以比喻船的航行如履平地、前程似锦。也许更为能够引发联想而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个庭院内的东面,也就是那一条旱舫前面不远处的地面上,有一小块用石头和泥土垒起的高地,上面种有树木花草——就像一个生机勃勃的岛屿。我至今毫不犹豫地认为,那应该是主人内心希望看到近在咫尺且能很快安全到达的一处胜利彼岸的象征。

⑴方便起居的“跑马楼”具有的文化象征; ⑵与水“绝缘”的旱舫具有的比喻意味; ⑶土石垒起的“岛屿”象征着。

15.(徐州卷)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对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

“给力”一词是一个网络用语,2010年开始流行,在世界杯期间被网友广泛使用,并入选“2010年十大网络流行语”。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一向以严肃严谨著称的《人民日报》采用如此“潮”的标题,立刻引发如潮热议,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2011年初,“给力”一词又登陆春晚。海清和黄海波的小品《美好时代》之后,朱军问观众:“刚才的小品给力吗?”台下一片欢呼。

今后,与社会热点密切关联的网络用语“转正”,或将成为不可遏制的潮流。问题:“给力”作为网络用语能够“转正”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写出两点)17.(四川宜宾卷)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010国家监测语料库提取了新词500条。继2009年“被××”“楼××”“××门”“××族”广为流传之后,2010年“××姐”“××哥”“××帝”“××体”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如“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微小说”,看“微喜剧”,读“微新闻”,进行“微访”。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的“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新词语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活泼。同时,各种传媒通过热字、热词、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的做法也愈演愈烈。2010年11月10日,“给力”一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1)请给以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

(2)依据以上信息,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文中所涉现象的认识。语文实践活动:网上读写与交流活动

1、你通过什么方式搜索网上阅读的内容?

2、怎样才能提高网上阅读的效率?

语文概括能力训练题 篇2

例如,我教沈复的《幼时记趣》这篇短小文言文,在梳理了文言字词句之后,为培养学生语言概括能力,自然衍生出这一教学环节: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记叙的几件趣事。学生的概括琐碎,偏离主旨,语言贫乏,若放任学生的这一语言现状,势必丧失锤炼语言、提高语言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契机。于是,我便给出了这样的示例:观察飞蚊如赏青云白鹤—兴奋,随即引导学生概括出了其他几件趣事:细视墙草如游山谷丛林——陶醉;鞭打蛤蟆如感拔刀相助(或如觉见义勇为)——解气。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表现积极热情,参与面广。因为概括的句子句式整齐,富有节奏韵律,深为学生所喜欢,所以,课后许多学生很自然地将这三句概括顺口溜似的“溜”出了口。

同样的情景又在秦文君的《伟人细胞》一文的教学过程中再现。同样,在我的引导之下,成功地将文中贾里的几个“伟人”故事作了这样的概括:

企图一洗耻辱的挑战努力最后落空

追求矮个风度的健美训练结果失败

希望一鸣惊人的打工计划不幸破产(夭折)

无心引人关注的区区小事意外轰动

这样的概括同样赢得学生的喜欢。在概括能力培养的同时渗透语言锤炼能力的培养,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这些教学故事让我欣慰的同时也使我有了深层的思考:何不让培养概括能力这样的机械单调的教学环节生动化?何不在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渗透诸如拟写对称句子等教学细节来锤炼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教学过程更立体更饱满?何不在锤炼学生语言的同时也锤炼学生的思维以增加语文课堂的厚度?何不将这种无序的随机的训练有序化,以充实诸如“概括”这样的教学细节?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锤炼学生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将这一重大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概括”等具体而微的教学环节,将拟写对称句子作为教学手段,并将“化抽象的培养目标为具体的操作行为”这一指导思想作为语文教学的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中。

在记叙文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概括文章所叙之事的能力时,可以同时运用对仗知识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如概括于漪的《往事依依》一文中作者所回忆的几件往事,可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现有词语拟写成对称句子来概括文章,如:

幼时看山水画便会如临其境乐在其中

幼时读《水浒传》犹如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学生时代读《千家诗》似见五彩纷呈心旷神怡

听国文老师朗诵辛词顿生爱国之情感慨万端

见代课老师朗读《南归》随即深受感染怀想连连

概括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一文所回忆的母亲的几件往事,同样可抓住文中现有词语及相关情节,根据语境揣摩出对应成语,用整齐的对称句式概括出文中所叙往事,如:

兴高采烈背儿子巡元宵

热泪盈眶给妹仔讲故事

饮泣吞声看儿子遭责罚

更深人静替儿子做布鞋

这样,寓学生的语言训练于概括训练中,丰富了课堂训练内容,一举多得。

在议论文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相关内容时,运用对称知识不仅可锤炼语言,还可磨炼学生的思维。如概括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所举事例,在明确议论文概括事例的注意点之后,也可让学生在概括时拟写对称句子来训练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又能借助这一过程领会文中“高贵”“灵魂”的含义,如:

阿基米德无畏生命威胁,思想不止

第欧根尼面对显赫权势,沉思如故

王尔德漠视物质财富,珍视才华

少女无视车内嘈杂,专心读书

学习培根的《论美》时,根据文本内容,可引导学生领会到“美德”是指“内在美”“行为美”等,“美”的含义是指“才能高”“行为优雅”等,同时分别让学生举例来论证作者的这些观点。据此,可将课堂教学的这一环节形成板书:

美德最美

才能美(高)周瑜晏子行为美(优雅)绅士模特

于是,结合板书,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美德”除文中谈到的“才能”“行为”等外,还可指哪些方面?它们又分别美在何处?各有何事例为证?可参照板书示例,概括要点,简要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如:

理想美(远大)岳飞周恩来

情操美(高尚)丛飞洪占辉

气节美(坚贞)苏武文天祥

精神美(崇高)司马迁屈原

再在这一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来作具体阐述。这样,环环相扣,不断延伸,既磨炼了学生的思维,也增加了语文课堂的厚度。这样,利用对称知识展现课堂脉络,体现自己的思考,能启发学生打开思路,使课堂内容充实清晰。

在古典诗文的阅读教学中,运用对称知识概括相关内容更是对古典文学作品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如在深入体会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所抒发的感情之后,概括诗中所展现的几个生活场景时,可以这样来概括:

无奈秋风卷屋茅

叹息群童抱屋茅

感慨冷衾遭屋漏

期待广厦庇寒士

再如概括叙事诗《木兰诗》所展现的几个故事场景,我们同样可以用对称句式来操作:

心不在焉停下纺织叹心事

当机立断女扮男装替父征

紧锣密鼓准备行囊赴战场

早行暮宿紧急行军思双亲

九死一生征战十年盼凯旋

功成名就回绝封赏愿还乡

兴高采烈恢复女装惊伙伴

另外运用对称知识概括已学诗文的内容,锤炼语言的同时也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篇散文后,要概括各篇文章所描绘的景物特点,可根据内容这样拟写:“桃花源富庶安宁(和谐宁静)”,“富春江山奇水秀”,“小石潭凄清幽静”,“琅琊山蔚然深秀”,“岳阳楼壮阔雄奇”。若要概括自己对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评价,可同样用对称句子这样来表达:“范仲淹心系天下苍生先忧后乐,欧阳修关爱治下百姓与民同乐。”这样,用对称句式来概括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见解,除训练了相关语文能力之外,还能增强语文课堂的韵味,增添语文学习的情趣,使语文课堂散发陈年老酒般的醇厚浓香。

拟写对称句子的教学手段,将“概括”这一教学训练细节做实了,做好了,做高效了。

语段概括题训练 篇3

“水立方”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除了地面之外,外表都采用了膜结构——ETFE材料,蓝色的表面出乎意料的柔软但又很充实。国家体育馆工程承包总经理谭晓春透露,这种材料的寿命为20多年,但实际会比这个长。

“考虑到场馆的节能标准,膜结构具有较强的隔热功能;另外,修补这种结构非常方便,比如,射枪或者是尖锐的东西戳进去后,监控的电脑会自动显现出来。如果破了一个洞,只需用不干胶一贴就行了;膜结构还非常轻巧,并具有良好的自洁性,尘土不容易粘在上面,尘土也能随着雨水被排出。”

谭晓春说,目前世界上只有三家企业能够完成这个膜结构。

2.阅读下面文段,概括“白亮污染”的主要危害,不超过20个字。

白亮污染指的是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炫眼夺目所造成的污染。专家研究发现,长时间在白色光污染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高达45%。还会使人头昏心烦,甚至引起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神经衰弱的症状。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在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有关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它还可能成为制造交通事故的元凶,给附近居民住宅带来负面效应:反射光可使室内温度升高,使家用电器及家具老化,很容易因此引发火灾。

3. 阅读下面文段,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中心意思,不超过20个字。

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的一种,它的需求量其实很大,可是一些贫困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对此却并不感兴趣。助学贷款打破了小农经济以季、年为基础的自然平衡原则,即便是采用国家贴息的形式,在一些学生家长看来也是“寅吃卯粮”,这为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观念所不允许,自然被家在农村的学生家长视为畏途。虽然大学教育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但是鉴于对未来工作不确定性和还贷压力的考虑,在助学贷款实施伊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无法立刻接受“未工作,先负债”的理念,他们还没有勇气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4.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筛选信息要点给“冻雨”下定义,不超过35个字。

南方周末:你能解释一下冻雨的概念吗?

杨贵名:冻雨其实也是一种降水,只是它在天上的时候是雨,但是落下来时就凝结成冰。

实际上冻雨在3000米以上的高空往下坠落时是雪花。3000米左右的这个气层相对比较暖和,雪花经过这个暖和的气层时就融化成雨滴了。我们把这种低于零度的水滴叫做过冷却水滴。

这种水滴掉到地面上、电线杆上、树枝上,它们的表面温度很低,水滴一掉上去就结冰。

在南方,也不会经常发生,因为大部分时间,南方的温度都在零度以上。在贵州出现冻雨,是因为它的海拔相对较高,它的地面温度容易降到零度以下。

5. 下面一段文字从不同角度对新儒家的偏失作了分析,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100个字。

新儒家注意到了两个价值尺度的并用,似乎是很全面的,其实仍有偏失。就工具价值尺度的运用而言,由于基本上忽视了儒学传统的前现代性质,因而其对于儒学传统与现代社会具有相容性的论证,常常是把前现代意识与后现代意识掺和在一起。就内在价值尺度的运用而言,新儒家往往把传统儒学的心性之说讲成是非常完美的,对其缺陷予以回避、维护和辩解;同时,其对儒学心性传统的肯定,如前所述基本上局限于“道统”说的正统儒学,很少将非正统儒学纳入其间。还需要指出的是,这两个尺度在新儒家那里实际上是分离的。这种分离使得新儒家期待儒学在当代中国再度成为主导精神的愿望,因缺乏时代的根据而落空。

6.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的回答中,筛选主要信息,不超过35个字。

虽然北京奥运会火炬全球接力活动日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遇到了一些破坏和阻挠,一些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也在热炒火炬接力境外传递将提前结束,但是罗格先生说:“这不在我们的议事日程上。”他说,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发生的惨案以及1980年奥运会和1984年奥运会遭抵制相比,眼下的挑战算不得什么。

罗格说,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过程中出现残疾人运动员遭到攻击,这让人“无法接受”。他说,在伦敦和巴黎发生的一些暴力行为剥夺了当地的一些运动员和市民的奥运梦想,而且给当地目睹了这些暴力事件的孩子们传递了错误的信息。

【参考答案】

1. 寿命长久,隔热节能,修补方便,排污自洁

【解析】题干明确了概括的内容——“主要性能”,作答时,首先要以此确认答题空间,分清相关信息内容的主与次。比如第一段第一句交代的是膜结构的质地,第三段交代的是膜结构的高端性,都不是“性能”,都可不作考虑。然后要注重概括技巧,比如说直接援引关键语句,或提取关键词语,进而整合成句,如本题第二段,筛选提炼后即可组织成“隔热节能”“修补方便”“自洁排污”等。

2. 损害视觉器官,引发神经衰弱,带来安全隐患。

【解析】这是一则说明文段。文段有6句话,第1句是对白色污染这个概念所作的解释,而不是题干所要求的“主要危害”,是无关信息,不予考虑。第2句谈的是白亮污染对视觉器官造成的损害,第3句谈的是白亮污染引发的神经衰弱的诸多症状,第4句及第5句内容谈的是近视的比例及专家的认识,因与第2句信息有重复,故属于次要信息,可整合到第2句中。第6句谈的是白亮污染可能制造交通事故,容易引发火灾。关照文中“会”“还会”“还可能”等关键词语的提示,白亮污染的“主要危害”归结为这三点应该是正确的。因字数限制,考生还需对筛选出的要点进行归类与缩略,如第三点中的“制造交通事故”“容易引发火灾”,就可以高度整合为“带来安全隐患”。

3.助学贷款因消费观念滞后而在大学校园受阻。

【解析】这是一则议论文段。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语段的层次入手,分层析意,理清句间关系。文段有三句话,第一句说的是助学贷款在校园受到冷遇,第二句说的是家长视助学贷款为畏途,第三句说的是大学生没有勇气去“吃螃蟹”。显然前一句交代事实,后两句交代原因,后两句是对前一句的解说,据此就可以第一句为主要内容,抓取偏正关系确定其语意重点,简单整合后即可为答案主体,如“助学贷款在校园受到冷遇”,或“助学贷款在校园受阻”;后两句的整合,只要抓住“大学教育使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他们的父辈不同”这一过渡句,便可明确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冷遇助学贷款无非是因消费观念的落后,以此为状语嵌入句中即可。

4.冻雨是指过冷却水滴与(表面)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

【解析】给概念下定义,首先要根据相关信息,确定句子主干,句子主干在文段中往往有所暗示,如本段“冻雨其实也是一种降水”一句;然后再选取关键信息来加以修饰限定,如这种“雨”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雨”,而是指本身低于零度的“过冷却水滴”,也不是滴落在所有的物体表面都会“冻结成冰”,而必须是地面温度也在零度以下。

5.新儒家的偏失表现在混淆了前现代意识与后现代意识,美化了传统儒学的心性之说且只局限于正统儒学,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仍旧分离。

【解析】题干交代文段是从“不同角度对新儒家的偏失作了分析”,其实已经做出了答题暗示,考生首先就应从结构分析入手,明确其“不同角度”,如果能抓住 “就工具价值尺度的运用而言”“就内在价值尺度的运用而言”“还需要指出的是”等提示性词语,问题也就迎刃而解。然后提取词语,如本段的“掺和”“回避、维护和辩解”“局限”“分离”等,再结合相关信息加以整合重组。

6.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不会提前结束;传递中受到的暴力行为不能接受。

【解析】通观文段,罗格先生的直接回答有两句,一句是“这不在我们的议事日程上”,一句是“无法接受”,结合上下文考虑,第一个回答针对的是“火炬接力境外传递将提前结束”这一传闻,“不在议事日程”,显然是说国际奥委会根本就无意对此讨论,且罗格先生还明确指出,“眼下的挑战算不得什么”,自然也就不会停止传递。

【作者单位:广东省实验中学】

语文概括能力训练题 篇4

[作者]  山东胶州市实验小学 胥翠芳

[内容]

一、教给学生分段的方法,明确分段依据。指导学生分段,必须注重揭示规律,教给方法。

1.按文章的写作顺序分段。对记人记事的文章,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来划分段落;对于写景的文章,可按时间、地点的转换分段;对于特殊结构的文章,可按“总分总”的顺序或过渡段来分段。如《赶羊》一课,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按起因、经过、结果将课文分成三段;《观潮》可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时间顺序分为三段;《颐和园》可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地点变换顺序和开头、结尾分为五段;《穆老师的眼睛》可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分为三段。

2.抓住中心句或中心段来给文章划分段落。中心句(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以此为线索来分析理解课文段落也就一目了然了。如《李时珍》一课第一句话“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是中心句,这句话讲了两个方面:学医和研究药物。启发学生找出课文中“学医”和“研究药物”这两个方面相对应的自然段,再加上总起句便可清晰地将课文划分为三个意义段。再如《海底世界》一课最后一个自然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中心句,从这里入手,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景色奇异?哪几个自然段写海底物产丰富?加上总起段,可很自然地把课文分成四段。

3.根据课文题目分段。有些课文题目本身就概括了文章内容,点明了叙述要点,可指导学生从析题入手段分段。如《海滨小城》一课,课题即揭示了文章主要写“海滨”和“小城”两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把课文分为两段。

4.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文章分段。如《翠鸟》一课从翠鸟的外形、活动特点和“我”的愿望三个方面来写,课文便可分为三段。当然,文章的内容、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分段方法,即使同一篇文章,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几种方法划分段落。指导学生分段要从文章及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师生的思维都活动起来,把知识教“活”、用“活”。例如《钻石》一课就可以采取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分段:(1)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捡到钻石;回忆往事;上县进宝。(2)按时间的变化来分:“傍晚”;“夜深了”;“第二天鸡还没叫”。(3)按地点的转换来分:在地里;在家里;在县里。所以,在分段时不能简单地用一些固定的方法去死套每篇文章,而要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分段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分段的依据。在讨论分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思考,不能急于“求同”。对学生提出的种种分段方法,教师要认真听,仔细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就要给予肯定,不能用《教参》上的分段方法框死师生的思维。如《饲养员赵大叔》一课,有的学生分三段,有的学生分四段,分歧就在于关心母马“金皇后”与照料”“金皇后”下驹子是分成两部分还是作为一部分。哪一种分法更确切呢?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阐明自己的理由。结果是两种方法都正确,这就使学生对分段有了灵活的认识。另外,本文过渡段“赵大叔给我讲每头牲口的性格……最关心的却是那匹母马金皇后”。应该归为哪一段,学生意见也不统一,这就要引导学生讨论这一段与哪部分的关系更密切一些,最后确定该归在下一段。在分段训练中,教师既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带规律性的方法,又要从实际出发,把知识教活,使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真正学会给文章分段。

二、指导学生概括段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概括段意与分段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可帮助学生领会整篇课文的条理、层次结构,又可帮助他们了解段与段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弄清各部分之间以及每一部分和整篇课文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刻理解全文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

1.教给学生概括段意的方法。要使学生准确地概括段落大意,首先要让他们对该段内的每句话和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具体理解,然后抓住最主要的内容概括为段意。例如《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第二段包括三个自然段,先引导学生通过读、思、议,分析每个自然段的内容:(1)战斗在激烈地进行着,白求恩大夫镇定地给伤员做手术;(2)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大断继续给伤员做手术;(3)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白求恩大夫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最后,把这三层意思连起来,抓住主要内容把该段段意概括为:白求恩大夫把手术台当作阵地,不顾生命危险给伤员做手术。另外,还可以根据中心句来概括段意。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三段的总起句:“端午节过后,杨梅树上挂满了果实。杨梅的形状、颜色、滋味都非常惹人喜爱。”;《赵州桥》第二段中间的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蝙蝠和雷达》第二段的总结句:“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间飞行,探路的工具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这些都是中心句,因此均可据此概括出段意。

初中数学证明题能力训练 篇5

一、证明题:

1、在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E为AC上一点,连接EB、ED并延长分别交AD、AB于F、G

(1)求证:EF=EG;

EFD的度数.

2、已知: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和CD上,AE = AF.

(1)求证:BE = DF;

(2)连接AC交EF于点O,延长OC至点M,使OM = OA,连接EM、FM.判断四边形AEM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D

B3、已知:如图,△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CB=90°,若点D是△ABC内一点,且∠CAD=∠CBD=15°,则:(1)若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求证:AD+CD=DE;(2)当BD=2时,求AC的长.B4、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且∠BAE=30º,∠DAF=15 º.(1)求证: EF=BE+DF;(2)若AB=3,求△AEF的面积。

F5、已知: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延长CB至E,使CE=CA,F是AE的中点,连结DF、CF分别交AB于G、H点(1)求证:FG=FH

(2)若∠E=60°,且AE=8时,求梯形AECD的面积。

D

B C6、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BDDC,E为CD的中点,AE交BC的延长线于F.(1)证明:EFEA

(2)过D作DGBC于G,连接EG,试证明:EGAF

F

F7、如图,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AB=2,P是边BC上的任意一点,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AP,过点P作PF垂直于AP,与角DCE的平分线CF相交于点F,连接AF,于边CD相交于点G,连接PG。(1)求证:AP=FP

(2)当BP取何值时,PG//CF8、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CB延长线上一点,CE=AC,F是AE的中点.(1)求证:BF⊥DF;

(2)若矩形ABCD的面积为48,且AB:AD=4:3,求DF的长.

9、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且∠BAE=30,∠DAF=15

.(1)求证:EF=BE+DF;

(2)若AEF的面积.

A

D

F

E

B

C

24题图

A

DF

B

EC10、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2,E是AB的中点,延长BC到点F使CF=AE.(1)若把△ADE绕点D旋转一定的角度时,能否与△CDF重合?请说明理由.(2)现把△DCF向左平移,使DC与AB重合,得△ABH,AH交ED于点G. 求AG的长

E

B

H C F11、如图,四边形ABCD为一梯形纸片,AB∥CD,ADBC.翻折纸片ABCD,使点A与点C重合,折痕为EF.已知CEAB.(1)求证:EF∥BD;

C(2)若AB7,CD3,求线段EF的长. D

F

A1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CA平分∠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B2∠E.(1)求证:ABDC; D A(2)若tgB

2,ABBC的长.

B13、已知:如图,且BBE平分ABC,△ABC中,CDAB于D,EACABC45°,于E,与CD相交于点F,H是BC边的中点,连结DH与BE相交于点G.(1)求证:BFAC;(2)求证:CE

BF;

2A

(3)CE与BG的大小关系如何?试证明你的结论.

B

D

F

G H

E

C14、如图1.1-12,在梯形ABCD中,AB∥CD,∠BCD=90°,且AB=1,BC=2,tanADC2.(1)求证:DC=BC;

(2)若E是梯形内一点,F是梯形外一点,且∠EDC=∠FBC,DE=BF,当BE∶CE=1∶2,∠BEC=1350时,求sinBFE的值.

15、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菱形EFGP,点E、F、G分别在AB、AD、CD上,延长DC,PHDC于H。(1)求证:GH=AE

E A B

4(2)若菱形EFGP的周长为20cm,cosAFE,FD2,求PGC的面积

P

F D

G

C H16、已知:如图 2-4-10所示,在 Rt△ABC中,AB=AC,∠A=90°,点D为BA上任一点,DF⊥AB于F,DE⊥AC于E,M为BC的中点.试判断△MEF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17、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G,E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AEF=90o,且EF交正方形外角的平分线CF于点F.(1)求证:AE=EF;(2)求△AEF的面积。

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连接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A(1)求证:△ADF∽△DEC

归纳概括题 篇6

作为基础题型的归纳概括题,考生在作答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就针对此问题为广大考生做全面的归纳,帮助考生在作答过程中轻松赢取高分。

一、作答要严格依据材料

归纳概括是从总体上总结给定资料内容、意义的方法。只有透彻地理解资料,认清给定资料说明了什么,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才能真正做好归纳概括题。给定材料是归纳概括作答的最主要参照来源,作答时的内容都要从材料里找依据,不能脱离材料进行概括。国家公务员网专家提醒考生还要注意的是“作答依据材料”并不是说照抄、照搬材料,而只是说所要表述的内容要能在材料中找到相关依据。

二、语言表述要客观、简练

所谓客观,就是在作答时不要添加进个人的主观评论,这是归纳概括和其他题型的最大区别。作答归纳概括时要有一说一,实事求是,不要妄加个人评论或者见解、判断等等,语言描述时要尽量多方位、多角度、客观、中立。

一般归纳概括题是有字数限制的,如不超过150字,不超过200字等等,因此,考生在作答时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的字数作答,超出要求字数,即使答案再全面、准确,也会给最终的成绩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考生作答时语言要精确、简洁、明了,直入主题。一般归纳概括类试题要求用一二百字去概括几千字的材料。这就要求考生用词造句必须简洁、精练,以达到言简义赅的效果。国家公务员网专家仔细研究历年真题发现,近几年申论归纳概括题要求的字数越来越少,表明了对归纳概括要求的提高,要引起重视,不要觉得简单而掉以轻心。

三、要点提取要全面

全面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作答概括题时,要尽量多找要点,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如果所找的要点过多,但是作答字数有限不允许全部罗列,就要按照重要程度和与题目的相近程度来挑选要点;二是每条每项的归纳概括要全面,归纳概括而非删减,重点要素必不可少,材料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不能有所遗漏。

四、答案组合要条理分明

在作答归纳概括类题的时候,最好分条列项的把要点罗列出来,这样会更一目了然,阅卷老师比较容易寻找得分点,也增加印象分。题目要求中经常会提到条理分明,究竟何为条理分明?简单地说就是所描述的内容要有步骤,有条理,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这就要求在作答归纳概括类题时要有计划、分条项地写出答案。

五、注意文面,字迹工整

语文概括能力训练题 篇7

关键词:概括能力,语文能力,语文教学,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主要指的是分析、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的构成, 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阅读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量变的积累, 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因为它是建立在学生语文各项基础能力之上的, 所以不可能让孩子们在短期内一下子就具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呢?

一、从文章的题目出发, 补充要素

通常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 也就是说掌握了灵魂就等于掌握了文章的根本, 所以我们每学习一篇文章, 都需要去分析一下课文题目。不管是哪一种题目, 其实都从某一个角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 分析好文章题目, 对于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如学习《草船借箭》一文, 在揭题后, 老师引导学生对课文题目进行补充:

师:谁草船借箭?生:诸葛亮。师:为什么要草船借箭?生: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能, 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师:向谁借箭?生:曹操。师:草船借箭的结果怎么样?生: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很容易就把这些通过题目而扩展的问题补充成功, 而后稍加整理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周瑜忌妒诸葛亮的才能, 要求他在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周瑜自叹不如。

题目是文章的根本, 通过题目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有用的信息。所以学会从题目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概括方法。

二、从每段的段意出发, 理清思路

一篇文章通常由许多个段落组成, 自然段与自然段之间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组织在一起的, 因此, 理清自然段之间的脉络是关键。段意是每段的主要内容, 先理清文章脉络, 写出每大段的意思, 把每段段意合并起来就可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篇文章同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写作, 可以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1—6自然段) :12岁的周恩来刚回到沈阳, 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 使他疑惑不解。第二部分 (7—8自然段) :周恩来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被洋人欺负, 而围观人敢怒不敢言, 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第三部分 (9—16自然段) :写修身课上, 周恩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四部分 (17自然段) :写周恩来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 立下远大志向。

整合四个部分, 我们可以得出:这篇课文写了12岁的周恩来刚回到沈阳, 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 使他疑惑不解。后来就租界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可说理的事, 从中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 从而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

三、从课文的重点语句出发, 把握主旨

在很多文章中都会有总起句、中心句、过渡句等这些重点的语句, 这些句子在文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一篇好的文章, 为了方便读者把握文章的主旨, 通常在起始段或结尾段, 有点明中心的句子或段落;为了使结构更加清晰, 往往在文章中间有过渡性语句, 以连接上下文, 使读者一目了然。分析好这些语句就能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 第一段是总起, 我们就可以抓住“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总起句, 作为这一段的段意。而第二、三两自然段是分述, 写的是“漓江静、清、绿的水”, 再写“桂林奇、秀、险的山。”接下来第四段是对全文的概括, 我们可以抓住对全文起概括作用的那两句诗, 把段意概括成:“泛舟漓江, 观赏桂林的山水, 真如同人在画中游。”

四、从学生的疑问出发, 寻找重点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描写的对象, 以及针对这个对象所进行拓展的描写内容。所以一篇文章主要就是写“谁干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特别是写景、写物、写人、写事类的文章, 用这样的句式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种方法抓住了文章的重点, 使得重点部分一下子就突出出来了, 在此基础上, 学生联系文章内容进行适当补充与扩展, 不就可以很好地概括出课文的内容吗?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 初读课文, 抓住“钓鱼”一词, 文章主要是写爸爸和我钓鱼的事。学生提出疑问:我和爸爸是怎样钓鱼的?钓鱼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发现是我们钓到了大鲈鱼, 又把它放回了水里, 那又是什么原因呢?我又懂得了什么道理?通过老师的引导, 将这些答案进行整合, 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十一岁那年, 在一个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 和父亲去钓鱼, 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 但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 爸爸让我把鱼放回了水库。从这件事我得到了启发: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在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 也不可忽视对生活知识的概括。孩子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而这样的生活恰恰是我们语文的源泉。所以我们不但要在课堂上多加强孩子对文章概括方面的练习, 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我们只要在平时教学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中都注重让学生去积极地思考, 主动地概括, 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 那么学生的语文概括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也就不再遥远了。

参考文献

[1]徐廷坤.在阅读教学中训练概括能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1 (9) .

阅读教学要重视概括能力的训练 篇8

概括是于分析之后,找到事物各部分、方面、因素、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进行的一种抽象思维活动。概括能力实际包含归纳能力、总结能力、综合能力。概括的形式有对词句意思的概括、对段落大意的概括、对文章要点的概括、对全文内容的概括、对人物特点的概括、对事物特征的概括、对中心论点的概括、对作者观点的概括,等等。

阅读文章,尤其是阅读议论性文章,学生对文中的所用的材料能够较容易地认识,但是,材料所反映的观点就不能轻易理解了。往往是有点明白,却讲不清楚;有所意会,却难以言传。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识能力,概括训练是必须的教学方式之一。

阅读文章时,要整体感知,理清思路。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训练概括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坚持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时间久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一定能能获得很大的提高。

下面以《师说》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概括训练的方式、方法。

对于文章的第一段,学生扫除文字障碍后,能够完整准确地翻译成白话文了。可是,当老师提出问题:第一段阐述了什么问题?学生的概括不完整不全面。每一句的意思都懂,可就是不会概括。可见,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差。此时,老师应有的放矢,进行点拨。“古之学者必有师”,显然是观点,也就是文章的论点。接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指出老师的职能作用。然后,“人非生而知之者”至“终不解矣”几句,从不从师的危害角度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论述中心论点。这里,学生想不到“危害”和“重要”二词,原因是对不从师的后果认识不到位。这里,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不从师的后果怎样?从而让学生概括出“危害”二字,这样学生就认识到了从师的重要。这时,让学生概括意思:这几句话阐述了从师的重要性。“生乎吾前”至段末几句,说明什么样的人可以当老师,结论是以能者为师。老师提问:这讲的是什么问题呢?明确:阐述了择师的标准。总的概括是“提出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由此,提醒学生,细致深入的分析是准确概括的基础,概括时,应该字斟句酌,表达准确。

《师说》的第二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组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组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组对比,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那么,这三组对比合在一起阐述了什么观点?由“吾未见其明也”一句,可知作者在本段所表明的观点,就是众人的做法不明智,态度错误。由此概括出“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这样一句话。由“其可怪也欤”一句,引导学生概括出“不良风气”一词。然后,让学生把此段的内容用文字概括出来:“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对于《师说》的第三段,要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举孔子重视师道的事迹要阐明什么观点。明确:要从师学习,即从师的必要性。由“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句,引导学生推测作者的意思。以什么样的人为师?以能者为师。让学生写出段意:“以孔子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对于《师说》的第四段,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李蟠的优点是什么?是“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交代了什么?写作缘由。让学生写出段意:“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由上所述,可知,在阅读教学中,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对学生来说,是件很困难的事,不仅认识事理困难,准确地表达也非常困难。这就要求老师在阅读教学中高度重视概括训练,抓住关键问题进行点拨,先让学生明白事理,再启发学生选择恰当的词、恰当的句式进行概括。

在指导时,老师要耐心细致,有的放矢。让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由个别现象概括出一般特点。让学生明白概括的特点和要求。概括是对文本内容的提炼和抽取,是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的推理过程;是将若干事物依据其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以体现彼此间的关系,实现对整体的认知的过程;是抓住本质,归纳总结,抽象揭示的过程。

上一篇:应聘述职报告下一篇:春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