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政策答卷(精选8篇)
答题人: HC
第一题
六级
打柴舞教案
教学目标:为孩子打开艺术之门,陶冶艺术情操,在学习舞蹈时锻炼身体。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中国文化的瑰宝,让孩子从小了解民族舞蹈,了解中国博大的民族艺术文化,在舞蹈世界中身心健康成长,丰富人生。六级打柴舞是一个黎族舞蹈,组合运用黎族的民间舞蹈“竹竿舞”为素材,整个舞蹈过程既能训练孩子的节奏,又能在“打”与“跳”中间训练孩子相互协调配合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难点:
1、跳踏步以左右两侧移动时横挪微颤。
2、两种跳法,第一种持杆人的打法为:开-关-开-关-开开-关关,开-关-开-关-开
开-关关。第二种持杆人的打法为:关-开-关-开-关关-开开,关-开-关-开-关关-开开 教学步骤:
1、热身
跑圈圈、大泡泡小泡泡
2、基本功训练
肩、脚背、胯、腿、腰技巧训练
3、打柴舞学习
前奏:
(1)1——8四人站于右后方候场,体对7点方向双手握于右肩排成一横排。
第一遍音乐
(1)1——2 向7点方向出场,右脚开始成一斜排,第二拍左脚踢右脚旁,正步位,仰头目视7点斜上方。
3——4做(1)的反面动作
5——8右脚起碎步8步,身体略向前俯,目视1点
(2)1——8重复(1)1——8动作
(3)1——2双手持竿上举。
3——4第一个人转身面对其他人
5——8竿两端两人持竿下蹲,竹竿并拢放于地面。中间两人体对7点,碎步移动到5点至竿的一侧,第一人叉腰,另一人双手搭在第一人肩上。
(4)1——8持竿两人击打短句1,中间两人同时右起做顫点步短句1.(5)1——8重复(4)
第二遍音乐
(1)1——8持竿两人做持竿打击短句3,同时中间两人右起做顫跳点步短句3.(2)1——8重复(1)全体双手前后握竿扛于右肩
(3)1——8第一遍音乐(1)1——8,变队形成体对2点一斜排
(4)1——4重复第一遍音乐1——4
5——8中间两人面对面持竿碎步后至竹竿的两头蹲下,竹竿收拢于地面,一人碎步跑至竹竿左侧,双手叉腰体对6点,一人跑至竹竿右侧双手叉腰体对2点。
(5)1——8持竿两人做持竿打击短句2,同时中间两人左起做顫跳点步2短句2
第三遍音乐
(1)1——8重复第二遍音乐(5)1——8
(2)1——4重复第二遍音乐(5)1——4
5——6一人体对6点跳至两杆中间,其余三人原地不动
7——8持竿 两人将竹竿上举后,再蹲下将竹竿放于地面,同时中间两人从竹竿下钻至竹竿左侧,体对2点。
(3)1——4持竿两人重复(2)1——4动作,中间两人右起顫跳点步2前4拍
5——8全体体对2点上举竹竿扛于左肩
(4)1——8脚下重复第一遍音乐(1)1——8,转至体对3点一横排
(5)1——8脚下重复第一遍音乐(1)1——8动作,目视1点,1——2上身前俯,3——4上身向后仰,5——8左手上举做再见,下场
4、体能加强训练
腹肌训练
第二题
答:《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是对孩子的艺术兴趣培养、身体气质养成、了解民族文化,提高综合素质。孩子在学习中华民族民间舞蹈时不在仅仅是枯燥的动作而是给于啦更多丰富的民族元素在里面,加上歌谣和道具,使得课堂变成一个快乐的天堂。《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是个科学的舞蹈教材是徐徐渐进的一级一级舞蹈难度累积的,根据各个年龄层做划分,科学的教学。《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对孩子的培养有这几个方面。
1、思维能力的开发 在《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教材中有大量的动物、生活、游戏的模仿(如四级“快乐的小鸟”是对动物小鸟的模仿、五级“狩猎娃娃”是对狩猎生活模仿、六级“丢手绢”是对小时候丢手绢游戏的模仿)模仿也是舞蹈的基础形式,使儿童在意识形成过程中主动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把生活的东西带入舞蹈中,在舞蹈的艺术加工中得到升华,同时也初步的了解民族之间的不同特性,特征开拓思维能力。
2、创造力的开发
《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中会让儿童们自由的摆一个造型(如四级“小木偶”最后让孩子自己摆一个关于木偶的造型,六级“铃鼓舞”也是在最后摆出一个关于维族舞动作)通过不同的造型及不同事物的动作开发,使得儿童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开动脑筋,不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自己创造,对民族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
3、合作能力的开发
2009~2011年高考考查本专题考点的试题:
注: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这两个考点近3年高考试题未涉及。“选”指选择题, “非选”指非选择题。
【备考建议】
1.构建体系。
本专题内容涉及民族和宗教, 知识内容较多, 考生在复习时首先要构建本部分的知识体系, 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这既有利于知识内容的有效存储, 又有利于知识的快速调用。尤其值得提倡的是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这种构建的过程是检查考生对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理解和掌握程度的过程。
2.走出误区。
知识体系的构建是从宏观上、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掌握知识, 注重的是综合性。在此基础上, 考生还要加深对每个考点中具体知识内容的理解。针对本部分考点在高考中侧重以选择题的方式进行考查, 涉及的知识易错、易混点比较多的特点, 考生必须清晰、准确、完整地把握知识内容, 澄清认识上的误区, 这直接关系到选择题解题正确率的提高。
3.关注热点。
高考能力立意决定了高考试题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就本部分而言, 要重点关注本年度内的与民族、宗教相关的社会热点。如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国际道教论坛召开等。考生一方面对这些社会热点背景要有所了解, 更重要的是能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考点指津】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 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是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客观要求。②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有利于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客观要求。③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及历史原因, 各民族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2)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关系。
考点拓展:
(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民族的凝聚力,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团结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
②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国际和国内敌对势力相勾结, 进行民族分裂和破坏活动, 是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同时, 由于不同民族经济、文化、风俗习惯方面存在差异, 也影响到民族间的交往。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还不太健全也会影响到民族团结。
③维护民族团结的措施。国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缩小少数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的差距;政府履行文化职能, 进行宣传教育, 增强各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公民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义务, 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2) 需要澄清的认识误区。
①国家对少数民族的扶持与帮助背离了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分析: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与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事业进行人力物力支持, 这是基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做出的正确决策。这恰恰是维护民族平等的客观要求, 而不是对这一原则的背离。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意味着各民族已经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
分析:这种说法混淆了民族平等原则和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两个概念。民族平等指各民族都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权利。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 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发展较为落后, 各民族间还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有利于消除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各民族经济上的共同发展。
分析: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指经济、政治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和民族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并不仅仅是经济的共同发展。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 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 依据: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①我国历史上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社会基础。②“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也互相离不开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 优越性: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考点拓展:
(1) 全面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①前提和基础: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的。②范围: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不能理解为各民族, 也不能将“聚居”理解为“居住”。③自治地方: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旗) 三级。④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不包括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⑤自治权: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我国自治机关在行使一般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 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原则的关系。
3.我国的宗教政策
(1)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原因。
①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也是多宗教的国家, 许多少数民族都信奉某种宗教, 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是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的体现, 有利于维护我国民族团结。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保护公民信仰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③经过社会经济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 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 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①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 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②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④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考点拓展:
对我国的宗教政策的认识误区。
(1) 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就是要发展宗教事业。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国家不鼓励, 也不干涉公民信教。
(2) 认为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目的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而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3) 认为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公民所进行的任何宗教活动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国家保护的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高考回眸】
1. (2011·重庆文综卷·34) 2011年, 中央决定大幅度减免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 免除新疆困难地区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 同时, 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国家针对新疆实际, 对新疆实施优惠政策, 其他地区对口援助新疆, 体现了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以及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①④应选。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②③表述错误。答案为B。
2. (2011·安徽文综卷·6) 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 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进行对口支援, 有利于增进民族平等和团结, 也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贯彻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也体现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④正确。①中“政治保证”表述明显错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是通过宪法和法律予以保障的, ③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3. (2011·江苏政治卷·18) 2010年8月, 江苏举行“七彩假日——民族团结‘手拉手、一家亲、一世情’”夏令营活动, 此次活动是贯彻落实《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实际行动。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①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文化基础 ②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团结意识 ③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④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在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深化对民族团结的认同, 增强民族自豪感, 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 故②③应选。①夸大了这一活动的意义;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没有必然联系, ④错误。答案为C。
4. (2011·海南政治卷·12)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2001年成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 正式开展“解经”工作。10年来相继出版的4辑《新编卧尔兹演讲集》, 从教义和教规角度对伊斯兰教经典作出了既符合伊斯兰教信仰精神、又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解释。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进行的“解经”工作
①保障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权利 ②消除了信教群众在教义理解上的差异 ③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 ④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从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角度对伊斯兰教教规、教义进行解释, 有助于丰富伊斯兰教文化内涵, 有利于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④正确。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教职人员的权利由法律规定, 受法律保护, “解经”工作与保障教职人员的权利无关, ①错误;②夸大了“解经”工作的作用, 应排除。答案为D。
5. (2011·全国文综大纲卷·3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
1959年, 西藏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民主改革运动, 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 开创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
196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享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西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 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1965年以来, 共制定了250余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有效地维护了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 促进了西藏各项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 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 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解析:本题设问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 要求考生调动民族区域自治的相关知识, 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原因。第二层, 要求考生通过解读材料信息, 概括出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题干信息分别从西藏人民当家做主、广泛自治权和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这三个方面作了提示, 考生要善于在阅读信息的基础上作答。
答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在西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 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 保障了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 提高了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
【创新设计】
1.2011年5月27日至29日, 在北京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提出, 从2011年开始, 未来五年中央财政对新疆地区的投资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这一措施
A.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B.有利于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是促进新疆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
D.能够消除新疆和内地的发展差距
2.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 先后制定了279件具有西藏特色的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议、决定, 内容涉及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教育、语言文字、人民司法、医疗卫生、文物保护、野生动植物和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为维护西藏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益, 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这说明
①西藏自治区的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 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③西藏自治区具有立法自治权 ④西藏人民的生活得到全面改善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 针对宁夏自身特点, 挖掘宁夏自身潜力, 积极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初步形成了具有宁夏民族特色和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宁夏经济社会取得全面进步。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民族自治机关人大及法院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自治权 ②民族区域自治能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的长处和优势 ③国家统一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多民族国家的人民如果把爱本民族与爱祖国、爱兄弟民族对立起来, 热衷于民族纷争, 那么怎能去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呢?我国的前途命运需要我们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大家庭里的每个民族成员结合起来。”这段话说明
①我国各民族不存在自己的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的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③民族团结是实现社会稳定进步的前提 ④民族热情和爱国热情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5.美国东部时间2011年7月16日, 美国无视中方坚决反对, 安排奥巴马总统在白宫会见达赖喇嘛。此举受到中国政府的强烈谴责。这说明
①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我国反对任何外来势力干涉我国内政 ②我国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反对一切披着宗教外衣的分裂活动 ③美国政府的行为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损害了中美关系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反对宗教与其他国家往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1年10月, 国际道教论坛在湖南衡阳举行。论坛旨在深入挖掘和弘扬道教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发挥道教在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共建和谐世界。这说明在我国
①宗教团体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 ②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信教群众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 ④尊重少数民族的信仰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1年5月23日, 西藏实现和平解放。西藏和平解放以来,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制定了一系列适合西藏实际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促进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1980年以来, 中央先后召开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专门研究不同时期的西藏工作, 明确了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 为西藏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
材料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 在座谈会精神指引下,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 以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为主题, 以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以民族团结为保障,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为重要内容, 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 从基本稳定走向长治久安, 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新西藏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1) 结合材料一, 说明我国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西藏实施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的原因及意义。
(2) 结合材料二,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说明西藏从加快发展走向跨越式发展的有利条件, 以及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在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提示: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是促进新疆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动力;援疆能缩小新疆和内地的发展差距, 但不能消除差距, C、D项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
2.D 提示:材料中西藏自治区法律、法规的数量和内容表明西藏自治区法制化进程不断推进, ①入选;西藏自治区制定法律、法规, 是西藏自治机关行使立法自治权的表现, ③入选;②④在材料中未体现。
3.C 提示:民族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大及政府, 不包含法院和检察院, ①错误;③表述正确, 但不符合题意。
4.B 提示:我国各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但各民族具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①错误, ②正确;④错误。
5.A 提示: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达赖长期打着宗教旗号从事反华分裂活动, 中方坚决反对任何国家的领导人以任何方式会见达赖, 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人利用达赖干涉中国内政。①②正确。美国政府的行为严重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损害了中美关系, ③正确。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 ④错误。
6.D 提示:在我国, 应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②错误;④不符合题意。
7. (1) ①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对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利于巩固新型的民族关系。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对西藏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有利于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真正实现民族平等, 维护民族团结。③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与其他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 对西藏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2) 有利条件: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能够凝聚各方力量。②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领导与民族自治的有机结合。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能够保障西藏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调动西藏人民的积极性。④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发展路子, 能够结合本地区、本民族的特点, 协调本民族的利益与国家利益。
作用:①西藏自治区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促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②西藏自治区政府要依法行使自治权, 根据西藏特点, 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管理。
【关键词】民族政策;失误与不足;教训
一、斯大林时期民族政策
1.坚持民族团结,维护和发展统一的联盟国家。苏联有着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民族,由于历史上沙皇俄国对其他国家实行大国沙文主义的政策,因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对立仍然存在。斯大林认为加强民族团结,是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帝国主义的入侵。
2.强调民族平等,反对两种民族主义。斯大林认为:“每一个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己的,只属于它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本质上的特点、特殊性。这些特点便是每一个民族在世界文化共同宝库中所增添的贡献,补充了它,丰富了它,在这个意义上,一切民族,不论大小,都处于同等的地位,每个民族都是与其他任何民族平等的。”同时他还指出“破坏民族平等原则,容许一个民族有某些特权,就是置自己的民族政策于死地”。他认为,消灭民族之间的不平等需要通过国家以及各民族的长期努力才能够实现。斯大林一版把民族主义分为大俄罗斯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类。斯大林认为要同时反对这两种错误的民族主义倾向,实现各民族间“兄弟般的合作”。
3.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斯大林一致认为,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等,是造成民族之间不平等的根源。因此,他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根本任务。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斯大林认为政府和发达地区要给予落后地区长期的帮助,还要根据各地区的特点进行经济建设,保证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方面,斯大林认为,应继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发展各民族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民族政策
1.区域分工和经济专业化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政府在全国实行统一计划的条件下,根据各加盟共和国的特点,实行经济专业化的方针,这就造成了许多加盟共和国单一的经济结构,致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贫困。此外,苏联政府还根据经济专业化的要求,随意变更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土。1956年,政府将哈萨克一万平方公里适合种植棉花的土地划给乌兹别克,让哈萨克只生产粮食。1963年,当局又把哈萨克350万公顷的土地划给乌兹别克种棉花,同时将505公顷的土地划给塔吉克发展畜牧业。这种随意改变加盟共和国领土的做法,为后来各国的边界纠纷埋下了隐患。
2.强制推行民族迁移。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开发边疆地区和落后地区,政府便向这些人口稀少的地区有计划的移民。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这一政策仍被继续实行。在这一时期,苏联政府除了将俄罗斯族人迁移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之外,还在各共和国之间进行移民。居民的大量迁入和迁出,致使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民族问题。首先,在各民族地区,由于新移入的俄罗斯等先进民族看不起当地民族,而且享受着比当地民族更好的生活条件,引起了当地民族的不满。其次,迁入其他地区的各共和国民族,由于民族语言等权利得不到保证,民族风俗也得不到尊重,也加剧了他们与当地民族之间的矛盾。
3.民族政策中的大俄罗斯主义。列宁去世之后,斯大林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比较注意民族政策中的大俄罗斯主义,但这之后他,他便放松了对大俄罗斯主义的警惕。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了塑造“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他们再次唤起了民族政策的大俄罗斯主义。他们不但在历史研究中歪曲历史事实,美化沙俄的侵略,抬高俄罗斯民族的地位,实际上甚至将俄罗斯民族与其他民族分为了“领导民族”和“被领导民族”。这些做法不但没有加深各民族的团结,相反却引起了少数民族对俄罗斯民族的憎恶情绪。
三、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民族政策
1.对民族问题估计不足,忽视地方民族主义。戈尔巴乔夫在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前,缺乏民族工作经验,而且他受到之前领导人的影响,对于苏联国内民族问题的估计过于乐观,缺乏正确的认识。1987年11月,他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讲话上还继续宣称:“我们公正的说,我们的民族问题已基本解决了解决了。”由此可见,戈尔巴乔夫根本没有看清长期以来积存下来的民族问题,也不可能意识到他的改革会引发民族危机的爆发。
1986年4月爆发的俄罗斯联邦雅库特自治共和国的民族冲突,以及同年爆发的阿拉木图事件,并没有引起苏联领导人的注意。因此,苏联后期民族分离主义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与戈尔巴乔夫的纵容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2.改革政策的失误,助长了民族主义的泛滥。首先,戈尔巴乔夫在“不留历史空白点”的口号下,对苏联的历史大加否定,使各种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势力迅速聚集为政治势力,也为他们否定苏共的执政历史提供了依据。其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得非俄罗斯民族的分离主义急剧膨胀,趁着苏联进行全面改革和实行中央与共和国分权之机,大搞民族分离活动。再次,戈尔巴乔夫并没有在执政期间对大俄罗斯主义采取任何的有利政策和措施。相反,在1989年9月的苏共民族政策纲领中仍然坚持要以俄罗斯为中心建立新的联盟国家,进一步助长了大俄罗斯主义的膨胀。
3.实行多党制,为民族主义夺权提供了合法机会。苏联在宣布实行多党制后,形形色色的政党大批涌现,到1991年7月新成立的全苏性政党达到二十多个,各共和国中新成立的政党达500多个。而这些共和国中的政党大都是民族主义组织演变而来的,它们高举民族主义大旗,以廉价的许诺去获得当地人民的支持,鼓动民族分离和独立。“8·19”事件前,苏联共产党已经在7共和国丢掉了政权,这之后苏共被取缔,多数共和国的政权实际上已被民族分离主义势力所掌握。
四、教训与启示
1.必须遵循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正确的引导。民族问题的产生、存在、发展、消亡有着自身的规律。民族问题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长期存在,它又同许多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系列复杂的重要问题。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违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原则论断,脱离了实际,依靠主观简单地处理民族矛盾,而且他们制定的民族政策带有很大的大俄罗斯主义倾向,极大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感情,使得民族矛盾不断积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想解决民族问题必须遵循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到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正确的引导。
2.完善法制建设,严格按照法律机制处理解决民族问题。苏联的民族立法不够严格又缺乏监督机制,领导人的讲话往往脱离法律,违反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不符合民族问题的客观情况,使法律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建立健全民族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机制解决民族争端和问题。
【参考文献】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2.江流、徐葵、单天伦:《苏联剧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2]斯大林:《斯大林论民族问题》,民族出版社,1987年版
[3]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苏联民族问题文献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4]赵常庆、陈联壁、刘庚岑、董晓阳:《苏联民族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民委(政)字(1990)217号
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的权利,做好民族成份填报工作,现对公民确定民族成份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任何人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二、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三、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四、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十八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 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五、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咸份。
六、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 1
为其他民族成份。
七、凡依照本规定申请变更民族咸份的,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居住地区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调查核实,报经县级以上民族工作部门审批后,方可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手续。
八、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及其后裔,或中国人同外国人结婚所生子女的民族成份,按下列原则处理:
1、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其民族成份如与我国现有某一民族成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可以申请填报为与我国相同或特征相近的的某一民族,但须在入籍后的两年内申请办理。
2、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自愿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持所在单位出具的证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民 族工作部门批准。
3、父母一方为中国人,或父母一方加入中国籍后已申请填报为我国某一民族成份的,其具有中国国籍的子女应填报中国一方的民族成份。凡按照本规定填报为我国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按少数民族对待。
九、凡采取搞假报告、假证明和其它不正当手段骗取准许更改民族成份的,一经发现应立即纠正。因骗改民族成份而享受招干、招工、升学以及其他优惠待遇的,应予都取消。
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民族工作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但要报上级民族工作部
门备案。
十一、过去有关确定、更改民族成份的文件、规定与本规定有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十二、本规定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三、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
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
一九九O年五月一日
二、民族政策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民族政策?
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它是党和政府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3)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政策;
(4)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
(5)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
(6)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9)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
(10)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三)、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民族平等最初由资产阶级提出,曾在反对封建主义和民族压迫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后,便成为欺骗和压迫本民族人民及其他弱小民族的工具。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被赋予了它真实的内容和科学的涵义,成为无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成为无产阶级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2)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
(3)帮助一切民族实现民族平等权利,对弱小民族的利益和平等权利给予特殊照顾。
(4)各民族都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四)、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间和各民族内部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
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们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我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含义:
(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2)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五)、中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1)将民族团结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共同纲领》、历次《宪法》等法律之中,使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每一个人的法定义务。
(2)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的隔阂。1951年,政务院发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的指示》,消除不利于民族团结的旧的痕迹。50年代,国家还组织慰问团、访问团,并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增强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3)通过广播、电影、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并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1952年和1956年,进行过两次民族政策的大检 6
查、大教育,1979年又在全国进行了民族政策的再教育,都不断地增强了民族团结。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召开了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并逐步形成了层层召开、定期召开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国务院于1988年4月首次召开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人物和集体,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使民族团结正在成为一种社会舆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旗帜鲜明地进行反分裂斗争,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团结和教育了各族人民,使各族人民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提高了对分裂活动的识别力和抵制力。
(6)及时地、妥善地处理民族关系中发生的问题,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7)把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党的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整个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族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转移,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工作一是经济建设,二是加强团结。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事业。
(六)、涉及少数民族地名、称谓要注意哪些问题?
1951年5月16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了《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揭、匾联 的指示》。
《指示》要求正确称谓少数民族,如发现有歧视、蔑视少数民族的称谓,在经过一定程序后,改用适当称谓;凡各 地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意思的碑竭、匾联,需予撤除或撤换。如有特殊情况者,则可酌情处理。
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指出:地名的命名要“有利于人民周结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对于带有民族歧视性质和妨碍民族团结的地名,必须进行更改。
自五十年代初以来,各级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对发现的问题都做了妥善的处理。如将带有侮辱之意的“归化族”、“西番”、“崩龙”分别改为“俄罗斯”、“普米”、“德昂’等族称替代;将“卡瓦”改写为佤族等。
(七)、对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何惩处?
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政策法规,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使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受到侵害,也会使民族关系受到损害。对此,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八)、如何惩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
1997年3月14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的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刑。
(九)、如何惩处在出版物刊登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的行为?
在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上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列了“在出版物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罪”。
主要是指无视有关政策和法律的规定,以书籍或报刊为载体,出于牟利或猎奇等原因,发表含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文字或图片、绘画等,且造成损害民族关系等后果的犯罪行为。
刑法规定:“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十)、什么是民族识别?我国民族识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在旧中国,由于存在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许多少数民族的民族成份不能确定。新中国后,为改变旧中华民族成份和族称混乱的状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自1950年起,由中央及地方民族事务机关组织科研队伍,对全国提出的400多个民 9
族名称进行识别。加上原来已经公认的民族1983年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成份。
(十一)、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历史和实际,灵活运用斯大林关于现代民族的特征的理论,对民族语言文字、地域、经济生活、文化和心理素质等要素,进行历史的综合考察和分析,只要具有构成单一民族的条件,不管其社会发展水平如何,不论其居住区域大小和人口多少,也不论周邻国家是否居住有相同的民族,在充分照顾该民族人民意愿的基础上,都一律承认为一个民族,同样享有民族平等权利。
(十二)、不同民族通婚后,如何确定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
根据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联合于1990年5月10日下发的《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
1、确定公民的民族成份必须以国家正式认定的民族族称为准,任何人不得以国家未确认的族称为自己的民族成份。
2、个人的民族成份,只能依据父或母的民族成份确定。
3、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经公证部门公证确认收养关系的),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 10
定,年满二十周岁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4、不同民族的公民再婚,双方原来的子女如系幼儿,其民族成份在十八周岁以前由母亲和继父、或父亲和继母商定;双方原来的子女已满十八周岁的,不改变原来的民族成份。
5、不同民族的成年人之间发生的收养关系、婚姻关系,不改变各自的民族成份。
6、原来已确定为某一少数民族成份的,不得随意变更为其他民族成份。
(十三)、司法机关应向少数民族诉讼参与人提供哪些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依法行使职权时,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诉讼参与人,应该为他们提供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规也都对这一问题作了类似的规定。
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司法活动中,则有更为明确的规定,要求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检察和审理案件。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法律文书应当根据实际需 11
要,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文字。
(十四)、我国对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
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是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制定的。如:地理环境、人口密度、自然资源、经济、社会 和文化发展水平、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等。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间:
从80年代初开始的(对汉族在70年代就已经开始)。
生育数量的控制:
根据不同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口数量、人口分布、自然生存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区别对待。分两种情况实施计划生育。第一种:人口超过1,000万的少数民族地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严格控制二胎,坚决杜绝多生。
第二种:人口在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二胎,个别的可以生育三胎,不准生育四胎。
但由于各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不同,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个别的也可生育四胎,甚至在人口较少的几个少数民族中不实行计划生育。
党的宗教政策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严格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制渗透、打击犯罪”的方针。
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
信教公民的集体宗教活动,一般应当在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以及其他固定宗教活动处所)内举行,由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宗教团体组织,由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主持,按照教义教规进行;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成立管理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的成员,经民主协商推选,并报该场所的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宗教事务部门应当对宗教活动场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情况,建立和执行场所管理制度情况,登记项目变更情况,以及宗教活动和涉外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接受宗教事 13
务部门的监督检查。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具备什么条件
(一)设立宗旨不违背《宗教事务条例》第三条、第四条的规定;
(二)当地信教公民有经常进行集体宗教活动的需要;
(三)有拟主持宗教活动的宗教教职人员或者符合本宗教规定的其他人员;
(四)有必要的资金;
(五)布局合理,不妨碍周围单位和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目
录
一、国家民委、国务院第四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1
二、民族政策知识问答……………………………………4
(一)、什么是民族政策?…………………………………4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
(三)、民族平等政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5
(四)、民族团结政策包括哪些内容?……………………5
(五)、中国政府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6
(六)、涉及少数民族地名、称谓要注意哪些问题………7
(七)、对于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如何惩处?…8
(八)、如何惩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的行为………8
(九)、如何惩处在出版物刊登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内容的行为?…………………………………………………………9
(十)、什么是民族识别?我国民族识别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5
………………………………………………………………9
(十一)、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0
(十二)、不同民族通婚后,如何确定中国公民的民族成份? ………………………………………………………………10
(十三)、司法机关应向少数民族诉讼参与人提供哪些帮助?……………………………………………………………11
(十四)、我国对少数民族的人口政策?…………………12
三、党的宗教政策…………………………………………13
四、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13
通过观看这次报告,我对于民族宗教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受益匪浅。
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行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全国所有民族,无论人数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都是祖国大家庭平等的一员,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具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神圣义务。
宣讲会上,阿不力孜讲解了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正常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详细说明了什么是“五种人”的具体表现和“三非”的实质。
买买提·吐尔地大毛拉从宗教教义方面详细阐述了民族服饰正常穿戴以及正确的宗教信仰,他特别强调,服饰穿戴必须首先要遵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相关规定,依照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不要被外来思想蒙蔽。
宣讲结束后,与会的社区居民还与买买提·吐尔地大毛拉就民族政策、宗教信仰和服饰穿戴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对穿戴异常服饰的思想认识。
民族宗教政策宣讲是五亭社区居委会和工作组为做好社区穿戴异常服饰居民思想转化工作的新尝试。
一、党的民族政策与宗教政策精神实质的一致性
不论是党的民族理论及政策还是宗教理论及政策, 都是以维护中国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 维护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为前提, 以代表和维护中华各民族的根本利益为目的的。根据国家民委所概括的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共有十条, 其中第三条指出:“国家的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各族人民都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第五条指出:“各民族人民都要互相尊重, 和睦相处, 不断巩固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国务院宗教局概括的我们党的宗教理论和政策也有十条, 其中第四条也指出:“我国宗教方面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 但在一定条件和一定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对抗性的问题。处理这类问题必须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第六条也指出:“要善于体察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区别和联系。在处理宗教问题时, 要着眼于民族的根本利益, 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着眼于把各族人民中的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紧密团结起来, 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
由上可见, 不论是党的民族政策还是党的宗教政策, 都把维护人民利益, 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作为中华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行为准则。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在我国虽然是针对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两个不同问题制定的, 但它们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都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原则;基本前提相同, 都以对社会主义祖国的认同,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前提;最终目的一致, 都要求反对民族分裂, 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着眼点相同, 都要着眼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着眼于民族的根本利益, 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可见, 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精神实质是完全一致的, 是“四个认同”的必然要求, 并且以“四个认同”作为理解贯彻执行的根本前提。
二、党的宗教政策与对祖国的认同
对祖国的认同就意味着认同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位公民, 就意味着每个公民要认同和遵守自己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而一般说来, 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宗教政策都是通过宪法和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的。在当前认同和拥护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同,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认同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为:1) 对祖国的认同才能关心国家宪法所确定的公民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关心宪法所确立的各项大政方针和政策, 其中包含最基本的宗教方针和政策。一个国家的宗教方针和政策关系到公民的基本人权, 是每个公民, 特别是信教公民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信教群众的利益, 也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政教关系, 必然受到一个国家公民的普遍关注。2) 对祖国的认同才能认同祖国的法律, 在从事宗教活动时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大政方针政策的严肃性。3) 对祖国的认同才能在从事宗教活动时自觉地维护国家尊严, 作为信教群众来说, 才能自觉地把爱国和爱教统一起来, 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因此, 只有强化祖国认同意识, 才能提高维护国家法律尊严, 全面正确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自觉性。
三、党的宗教政策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党的宗教理论和政策是解决我国各民族中存在的宗教问题的。因而必然以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以维护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各民族的团结为前提和目的。因为, 1) 认同中华民族是解决宗教问题的基本着眼点。不论是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还是宗教问题, 都要着眼于民族的根本利益, 着眼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着眼于把各族人民中的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紧密团结起来, 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2) 认同中华民族会使信教群众在从事宗教活动时摆正个人的宗教行为与中华民族利益之间的关系, 正确地理解党的宗教政策的精神实质。在我国, 公民的宗教行为是公民个人的私事, 只要这种宗教行为在国家《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加干涉。但这种宗教行为一旦超出法律允许的范围, 危及到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那么, 政府有关部门则必须依法加以制止。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每个信教公民必须清楚地认识这一点, 强化自己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 自觉地处理好个人的宗教行为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当发生矛盾和冲突时, 自觉地把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自觉地把自己的宗教行为控制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3) 信教群众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有利于提高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自觉性和义务责任意识。有些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淡漠的信教群众, 常常把自己的宗教情感看得重于一切, 把宗教信仰看得至高无上, 不能够把自己的宗教信仰与维护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统一起来。这种人在从事宗教活动时往往不顾法律尊严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 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利用宗教进行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不容易看清其实质, 极易上当受骗。
四、党的宗教政策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笔者认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应具有三方面的含义:1) 认同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体系, 承认这一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一层次上的认同是深层次的认同, 是要求全体党员必须要达到的认同。2) 认同在这一理论所阐述的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及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为坚持这一发展道路所制定的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作为这个层次上的认同是要求全国各族人民都要达到的认同, 他的显著特点是不要求广大群众改变各自的世界观, 对于信教群众来说, 只要求他们不反对根据这一路线所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 包括宗教政策, 积极参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就做到了对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认同。3) 指在对这一理论指导下, 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所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认同。作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社会, 现在还正在建设中, 是我们全国各族群众所要树立和追求的一种共同政治理想。它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努力和奋斗, 代表和反映着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土司制度;和亲
一、我国古代民族政策产生背景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处理民族关系曾经是各个朝代、各种政权所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各个朝代和政权的统治者在作出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决策的时候,都不得不着重考虑这个问题。于是,便有了民族政策的产生。我国历史上民族政策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照顾民族利益,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使社会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有歪曲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压迫,使各民族纷争不已,使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教训。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从古代开始以汉族作为主体民族。这种汉族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格局,构成了千百年来中国民族关系问题演变发展的基本动因,也成为历代王朝制定民族政策、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特定的基础。
二、我国古代民族政策资源丰富
随着我国的历史悠久,有关于统治者对其他民族的统治方式也很是丰富。
(一)歧视、压迫政策
中国传统上一直强调和重视“定分”。“定分”是指首先把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民族,基于统治民族或主体民族的歧视概念,分为尊卑、贵贱不同的社会地位,然后使其定格于国家和社会内,及通过法律等使各个阶级的社会地位确定下来并不得逾越。即把一国内各民族按照统治民族的意愿分为若干不同的等级或等次,然后赋予不同的权利和义务,实行民族对民族的统治。
早在中国民族形成过程中和产生后不久,就从最初的民族差别和我族与他族不同的观念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华夷之辨”。这是指把主要由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为首的民族演化而来的民族称为“华族”,而把中国周边地区演化而生的民族称为“夷”族或“蛮”族,就是所谓的“西夷”和“南蛮”。在最初的民族划分上,已经朦胧的萌生了民族歧视的概念,因而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各个朝代的汉族统治者所实行的民族政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把各民族化为不同的等级,没有把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归入卑、贱的社会地位并用法律或制度确认和固定下来。这可能跟中国的民族多寡悬殊、汉族始终处于主导的或统治地位有关。在这样的民族背景下,汉族逐渐滋生和形成了大民族主义。
相反,中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自然不具有这种优势地位和迫使其他民族臣服的力量。所以一旦他们凭借好斗狠勇和一时的军事优势取得国家和社会的统治地位,为了保持本民族的既得利益和统治地位,把原本卑、贱的社会地位强行提升到尊、贵的地位,则往往需要把各民族的社会地位通过划分和确定等级重新作出安排。
例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汉族以外的民族建立和实行统治的封建王朝-元朝。元朝继承了原在中国北方建立的金朝实行的氏族等级制度,也对全国的民族分类依次排出等级,但又与之存在不同。他们认为民族有四类:第一类也是最高等级理所当然是蒙古、第二类是色目人,这些是原在汉族统治的王朝中属于卑、贱的“夷狄”;第三类第三等级是汉人,汉族从统治地位降到第三等,元朝统治者原是处于弱势被统治地位加之人口较之又少,君临天下自然会引起汉族的不满和顽强的反抗,大幅度降低汉族的地位就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第四类是较晚征服的南人。
(二)怀柔、同化政策
中国绝大数少数民族现在居住在边远地区,分散在荒漠、高山峻岭之中,就是历史上汉族的统治者长期实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结果。他们以“天子”自居,要各地夷狄诸蛮族八方朝贡,臣服其治下,稍有违拗,动辄举兵来伐。民族压迫的结果,不仅造成了中国少数民族贫穷和不发达的历史状况,而且还造成了各民族间,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思想感情上的不信任、疏远的隔膜,甚至产生了程度不等的对立、敌视的情绪。
在这种条件下,历史上的不少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做出了一系列的政策。秦“属邦律”就开创了王朝政权运用法律手段治理少数民族的先例,其中确立的中央监督下的民族自治、保障少数民族酋领法律特权、和亲通婚以及民族同化等成为历代王朝制定民族法律所遵循的基本制度框架。
当然经受住历史考验的居于主导地位的中国古代民族政策,则是从羁縻政策到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羁縻政策的发展,又是羁縻政策的完善。所谓羁縻,抛开咬文爵字的若干解释,实际上就是自先秦至宋王朝时期推行的比较宽松的民族政策,即以怀柔安抚为主,武力镇慑为辅,恩威并施的政策。这个政策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逐渐演化,随着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宽松也逐渐变得强硬,最后发展、演化成一套有较严格管理规则的土司制度。羁縻政策则是土司制的雏形。
土司制度滥觞于元代,盛行于明代,到清代逐渐衰落,然而它的最后消亡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的民主改革时期。
羁縻政策的基本特点是: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是通过少数民族的酋长、头人来实现的。封建王朝封授少数民族酋领以某种官职称号,世长其民,只要对朝廷表示臣服,即可不过问其内部事务。这就是“因俗而制”、“以夷制夷”。尽管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民族政策具有民族压迫的性质,体现了阶级压迫的实质,然而它还有另一方面,即怀柔羁縻。总的说来,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所呈现的是羁縻怀柔、和平交往为主,武力镇慑为辅的特点。
土司制度的基本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第一,土司制度主导核心是中央政权,中央封建王朝对各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假以爵禄,宠以名号,赋予世袭的权力,使之仍按旧俗管理其原地区,即通过土著首领对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
第二,各少数民族地区首领服从中央王朝的领导,听从驱调,并须按期上交数量不等的贡纳,即承担一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义务。
第三,在管理制度方面更趋于完善、规则和严密。中央政权借助土司统治,维护了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稳定。土司制度在历史上形成,也在历史上消失,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辩证过程。
“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国家或民族社会通过政策、制度或法律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的同化。这个同化是在强制或半强制中进行的。例如“胡服骑射”和清朝末期实行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其中少数的开明统治者确定制定和执行过一些民族和解和睦邻友好的政策,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和平相处,从而加速了各民族间相互融汇、自然同化的进程。
特别是隋唐时期作为古代民族法制发展的重要节点,奠定了运用法制手段调控民族关系的初步基础。其一,确定了相对平等的民族法制指导思想。其二,在职官选任上,不搞厚汉薄藩,甚至还刻意选拨少数民族贤良干才担任中枢要职。其三,唐廷在承袭秦汉属国制度的基础上,对归附民族推行羁縻府州体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羁縻府州的都督、刺史、县令均由归附民族酋领担任,且职位由其子孙世袭。2、各羁縻府州隶属大唐版图,应对唐廷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政治上,奉唐“正朔”并遵守朝廷纲纪;经济上,定期向中央进奉朝贡;军事上,须服从唐军调遣与节制。3、羁縻府州在政治、财税、司法方面享有较大的自治权,可依本部族的传统方式处理内部事务。其四,对迁居内地的散居少数民族,唐律体现了对其习俗规范的充分尊重。凡涉及民族案件,唐律优先考虑适用本民族习惯法裁处,只有异族相犯时才适用国家法律。
(三)和解和睦、友好政策
在人类的民族关系上,从古至今充斥着以武力征服、强迫同化、民族灭绝等一系列的压迫悲剧,但其间也有和睦相处,友好来往。上述的羁縻政策也可以被分为此类。在中国古代,体现民族和解和睦邻友好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和亲”。
在和亲方面,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作用并不局限于民族间的友好亲善,它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和亲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各民众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其次,和亲可以使汉族主居的平原地带和少数民族所在的边疆地区在经济上相互交往,互通有无。再次,外加的公主一般要携带一些工匠和特种艺人等随嫁。最后,随着和亲带来的民族睦邻友好、社会安定和互通有无的贸易需要,会在少数民族地区边界处产生特殊的“茶马互市”,这对促进民族间的经贸往来和社会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以和亲来促进各民族间的来往,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的方式贯穿于多个朝代,虽然主观上不能否认是一种违背女性意愿的迫害,但客观上它对各个朝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三、结语
自古以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是多民族构成的,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会制定和实施自己国家或地区的民族政策。民族政策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依据自己不同的民族构成和各自的历史民族文化传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制定和实施一定的民族政策,对国家和地区是否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民族政策并不是中断的,单独成为一个体系,它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过程,也是不断发展的政策,它们相互影响,一些古代的民族政策至今影响着我国民族区域制度的实行。
【参考文献】
[1]温起秀.中国民族政策的历史对比[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02).
[2]谢本书.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J].思想战线,2007(06).
[3]唐志君.中国民族关系格局演进的历史启示[J].新疆社科论坛,2012(06).
[4]刘振宇.中国古代民族法的历史演进及其精神特质[J].法学杂志,2012(06).
[5]李宝奇.民族区域自治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08).
【民族宗教政策答卷】推荐阅读:
民族与宗教11-08
社区民族宗教总结10-05
民族宗教知识课11-12
民族宗教政策宣传资料09-13
西藏党的民族宗教政策06-18
新疆历史和民族宗教理论07-15
平顶山市民族宗教局09-17
民族宗教工作总结汇报10-28
2024年民族宗教知识竞赛试题06-23
民族宗教局“十二五”发展规划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