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宝宝上火怎么办(精选8篇)
宝宝出现上火的情况一般是跟我们在生活中的喂养方式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生活中应该要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出现上火的情况,采用降低母乳中的物质,妈妈主要是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多给宝宝少量多次的喂水喝,宝妈在饮食上应特别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上火的食物等,多吃点清淡的就行,由于现在天气比较干燥可以在屋中撒点水湿润一下屋内空气等。母乳喂养2个月本来就不需要喝很多水,宝宝有眼屎是因为你吃的东西有点火大,你要在吃的方面稍微注意一下,夏天自己多吃点败火的。如绿豆汤,西瓜之类。
如果是吃母乳的宝宝的话,就母亲可以吃点清淡的食物,宝宝多喝点水就会好的。如果是吃奶粉的宝宝的话,就要让宝宝多喝点水,也可以买点宝宝吃的凉茶适当的给宝宝喝点,但如果情况还是很严重的话,就要考虑是奶粉的不适应。
宝宝上火了,建议给宝宝多喝水,四个月后的宝宝可以在水里加些稀释的果汁,给宝宝多吃蔬菜、水果(梨、苹果可以泻火的)。一般是吃奶粉的宝宝爱上火。我家宝宝在吃美国的旭贝尔奶粉,味道接近母乳。挺爱吃的。添加有益于消化的低聚果糖成分,促进肠道有益菌生长,使宝宝不容易上火便秘,排便更顺畅。强化DHA营养,帮助宝宝脑部发育,从人工培植的单细胞海藻中提取,安全无杂质,纯度高,易吸收。
楚国庆说,便秘是引发上火的原因之一。对于容易发生便秘的孩子,要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品,每天坚持做腹式呼吸运动,或对其腹部进行按摩,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可短期食用蜂蜜茶,或服用麻仁丸等润肠通便的中成药,帮助通便。
夏季天气干燥,妈妈要让孩子多喝开水,或多喝一些清热的饮品,如菊花茶、绿豆汤、百合汤等。那么,如何判断宝宝上火了呢?
1.睡不着或睡不香。“宝宝睡不着或睡不踏实,按中医的说法,主要是肝火太盛。”楚国庆说。0~6岁的婴幼儿若出现“心火肝热”,在睡眠上会有比较突出的表现,如入睡难、入睡后多汗、睡不安宁、易惊醒等。 小孩肝火盛,易上火,一般由生理和心理两种因素造成,从生理上来说,饮食燥热,这是最常见的;从心理上来说,孩子心情郁闷,例如,有的宝宝愿望不能实现,想要的东西爸爸妈妈不给他买等,都会导致孩子心情郁闷,引起肝火旺盛。
2.大便干、小便黄。宝宝如果过量食用辛辣、燥热食品,就会导致肠胃积热,而身体的内热容易引起肠道干、大便干结,小便因身体水分减少而颜色变黄。
3.手心发热、体温偏高。孩子手心发热、出汗,往往是由于体内温火过剩、内热上火。上火时,孩子的新陈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就会加快,身体产热增加而需要通过体表散热,体温就会偏高。
4.口臭或眼屎增多。若宝宝出现眼内分泌物增多的现象,父母一定不要大意,若排除了眼部疾病,一般是由宝宝上火引起的。宝宝有口臭,也预示着体质偏燥热。
宝宝上火,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很多家长以为,让宝宝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就可以给宝宝降火了。但这样的饮食只对消化和饮食紊乱所造成的胃火有效,而对心火、肝火、脾火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楚国庆介绍,给宝宝降火,中医提倡“少辛增酸”。“少辛增酸”来源于中医饮食营养五味——甜、酸、辛、苦、咸调和之说。“辛”主要指的是辛辣味,如辣椒、花椒、葱、蒜、生姜等。辛辣的食物会消耗人体大量体液,令体内干热,火上加火。酸主要指的是水果、蔬菜及部分肉类中所含的鞣酸、有机酸、纤维素等物质。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道蠕动。如果孩子消化好,那么排除积热、毒素也更容易,能助孩子更好地“灭火”。因此,可让孩子多吃些这类食物。
奶粉的选择
如果宝宝喝奶粉上火的原因是奶粉所引起的,这一问题导致宝宝喝奶粉上火怎么办呢?其实妈妈们只要注意对奶粉的选择就能很好的解决宝宝喝奶粉上火的问题了。妈妈们在为宝宝选购奶粉时应该选择植物油配方的奶粉,避免选到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的配方奶粉,植物油配方的奶粉能够更好的帮助宝宝对钙质和脂肪的吸收,避免宝宝因为不能将营养完全的进行吸收导致营养积聚在宝宝的肠胃中导致宝宝上火。
宝宝喝奶粉上火怎么办
宝宝喝奶粉上火怎么办呢?我们首先来解决宝宝上火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
1、每天在宝宝起床之后给宝宝喝一些白开水,为宝宝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2、妈妈们在给宝宝冲泡奶粉时可以在奶粉中添加一些菊花精或者是葡萄糖,它能有效的预防宝宝上火帮助宝宝消化。
3、吃奶粉容易上火的宝宝,妈妈们还可以给宝宝买一些奶粉相应的降火配方给宝宝一起食用,比如说:奶粉凉、奶粉伴侣等。
4、在平常妈妈们还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果汁,给宝宝多补充一些维生素,都能够有效的预防宝宝上火。
两个月的宝宝吃奶量: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1、饮食调理
暂停吃乳制品(如母乳、配方奶)和豆浆,用米汤(将大米煮烂而成)和蛋黄、苹果来替代奶制品,等宝宝大便正常后再恢复正常乳制品为主食的饮食习惯,这样可以在用药的同时,保证不会出现越吃越拉的情况。
乌梅粥
乌梅有泻肝补脾,涩肠止泻的功效,因此,拉肚子的宝宝可以多吃点乌梅粥。
食材:粳米100克,乌梅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方法:先净乌梅入锅,加水适量,煎煮至汁浓时,去渣取汁,加入淘净的粳米煮粥,至米烂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2次,趁热服食。可作早晚餐服食。
2、合理药物治疗
妈妈尝试服用一些益生菌的调理药物,服用后,益生菌就会在宝宝肠道内迅速定植,抑制肠道内的有害细菌,让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
3、家庭护理
爸妈需要合理喂养、调整宝宝的饮食。为孩子准备的辅食,要注意饮食卫生,以防病从口入,孩子使用的餐具要每天煮沸消毒,爸妈千万不能偷懒哦。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给宝宝随时补充水分,以防脱水。
人体胆汁中的胆红素是一种黄色色素,被它染色后粪便即呈黄色。胆红素可被氧化成为胆绿素,从而使大便呈绿色。小儿排到尿布上的大便遇到空气中的氧,使胆红素素变成胆绿素,使大便表面呈绿色。此外,小儿肠道内寄生许多双叉乳杆菌使肠道变成酸性,大便在肠道中已被氧化,变成绿色排出体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1、婴儿在着凉、消化不良的情况下都有可能会出现溢奶、拉绿色大便的现象,你如果无法判断是哪种情况所致,就需要去看医生,检查大便的情况,如果有感染,需要积极的治疗。如果化验情况正常,可能孩子消化不良或腹部受凉所致。
2、在孩子没吃饱的时候,孩子因为饿而导致肠胃蠕动过快,便便就绿、稀。
3、如果你认为宝宝吃得很多,那就是消化不良,给她吃妈咪爱吧。
4、另外,为了宝宝的健康,须摄取足量的铁质,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则大便呈黄绿色,大便中的白色颗粒较大,且较容易有臭味。
首先,我们要了解宝宝枕秃的原因是什么,引起宝宝枕秃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妈妈孕期营养摄入不够、也可能是枕头太硬等,但是,宝宝枕秃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缺钙引起的,当宝宝体内缺钙时,神经递质的释放受到抑制,则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功能下降导致宝宝精神烦躁,不易入睡,头部不断摩擦枕头,时间久了;后脑勺处的头发被磨光,就形成了枕秃。
如果发现宝宝有枕秃的表现,家长就要注意能给孩子补钙了,否则,宝宝容易出现颅骨软p囟门大等症状,严重缺钙时,可出现胸骨突起如鸡胸,下肢因长时间站立造成“O”形腿或“X”腿。除骨骼的变化外,还可出现夜汗多p睡眠不安稳p乳牙萌出延迟p枕部形成枕秃等症状。所以,宝宝枕秃可以给宝宝吃一些钙片,钙片的安全性一定要高,口味要好,不然小孩不爱吃,像钙之缘片就比较适合给宝宝补钙。
其次还需要加强护理。给宝宝选择透气、高度适中、柔软适中的枕头,随时关注宝宝的枕部,发现有潮气,要及时更换枕头,以保证宝宝头部的干爽。注意保持适当的室温,温度太高引起出汗,会让宝宝感到很不舒服,同时很容易引起感冒等其他疾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多晒太阳,这是最天然的一种补钙方法,每天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可以使人体自身合成维生素D。
饮食合理控制,营养物质的加强,宝宝主要是以母乳或者是配方奶作为主要的营养来源,这时候母乳就要特别注意,妈妈们不可以食用油腻的食物,像刺激肠胃的水果都是不可以食用 的,西瓜、梨这些水果会造成过凉,经过发酵泌乳之后给孩子喂养也是会造成孩子腹泻不止的情况产生。妈妈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营养,像温补的红枣、鸡肉、排 骨汤等等都是可以的,只要不油腻即可,这样宝宝就不会因为腹泻造成营养过度缺失。
宝宝腹泻需要引起妈妈的高度重视,必要时候妈妈还得吃咸稀饭,等到宝宝恢复正常之后才可以适当的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宝宝也需要合理的保温,让宝宝不再出现腹泻的情况。新生儿腹泻该怎么办?就简单的介绍了以上几点,需要妈妈们严格遵循步骤,合理的安排好宝宝的一切,不再受疾病的困扰。
【两个月的宝宝上火怎么办】推荐阅读:
六个月的宝宝辅食食谱12-19
五个月的宝宝吃什么好?05-27
九个月的宝宝吐奶是什么原因09-08
六个月的宝宝吃奶量是多少呢?06-16
用两个没有怎么造句07-11
宝宝三个月怎么喂养11-03
三个月宝宝拉肚子怎么办06-02
两个小人07-12
两个体系报告11-12
两个“意见”学习手册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