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说明文训练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高年级说明文训练(精选8篇)

小学高年级说明文训练 篇1

1、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功能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形式、本质和规 律。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2、说明顺序: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举分列作画下作打摹

举例子: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在说明中举出一些恰当的例子。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使其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打比方:以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以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使要说明的事物生动形象。

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定性说明。教学过程:

一、听写

二、范文欣赏: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张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有经验的人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阅读一:

鸵鸟

鸵鸟分布于非洲和阿拉伯半岛,主要生活在沙漠地区,是现代鸟类中体形最大的鸟。鸵鸟的双翅已经退化,不会飞翔,但在顺风及拐弯奔跑时,双翅展开,起着像帆一样的作用,能保持平衡,又能借助强劲风力,加快奔跑速度。鸵鸟善于奔跑,一步可以跨出7米远,时速可达60千米。当然它们不能一天到晚都跑得这么快,但即使在它们跑得疲倦时,也能胜过一匹快马。

提到鸵鸟,人们往往认为,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如果来不及逃跑,就会把自己的头和颈平贴地面,钻进沙堆,以为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就会平安无事。其实,这是人们误解了鸵鸟。经过研究人员多次观察,从来没见过鸵鸟把头藏进沙里。实际上,鸵鸟不会这样愚蠢,因为把头埋进沙里,很快就会窒息死亡。有时鸵鸟把头贴近地面,是为了听远处的声音,或者是为了放松一下颈部的肌肉。年幼体弱的小鸵鸟,遇到敌害逼近时,常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的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小鸵鸟的头颈也不钻进沙堆,而是两眼紧紧盯住敌害,做好随时逃离的准备。1.文章介绍了鸵鸟的哪些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鸵鸟真的会把头藏进沙里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描写鸵鸟善于奔跑?举例说一说。(6分)

(1)方法一: 例句:(2)方法二: 例句:(3)方法三: 例句:

阅读二:

奇妙的书

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电视唱片”书,立体的书以及缩微型的书,等等。

会说话的书,是在书里装有微型唱片或录音带,有的在文字下面印上发音代号,通过电子仪器可以还原成人的声音。一些儿童读物,在封底上镶有微型唱片和唱针。唱针接触唱片以后,随着唱片的转动,就可以听到书中出现的人物的声音。

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电视唱片”的书,也叫“视盘”,它的外形像普通的唱片。它是通过一种特殊的激光方法,把图像和声音录到视盘上,收看的时候,把放相机接到电视机上,就可以把图像和声音还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还可以使画面随时停下来。出版某种重要的学术著作或者论文,可以把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原理和不容易看到的实验情况,录在视盘上,跟书籍一起出卖。视盘既可以显示物体运动情况,也可以显示许多微妙的现象。比如,植物的光和作用,物质的分子运动,甚至原子核的破裂等情形,都可以用动画的办法显示。

还有一种书,插图都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就跃然纸上,生动活泼,像活的一样。

现在的书,不仅品种多,而且有的越来越小。“缩微胶卷”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用照相机把书或者资料拍到胶卷上,一般缩到原书大小的1/48,使用的时候,通过阅读器可放大到原来大小。早在19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当时的法国谍报人员把一份3000多页的情报缩拍在一张几寸的胶片上,让信鸽带回了巴黎。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如果把1万种每种15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重量大约5吨,而缩微以后的胶片只有15公斤。

科学在发展,书还在不断演变,它以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着勤奋学习的人们。1.短文中介绍了哪些奇妙的书,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选文中最能体现说明对象共同特征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选文第③⑤两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第⑤段画线句子在选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缩微图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书籍不断发展演变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会说话的书”与“电视唱片的书”二者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 不同点:

小学高年级说明文训练 篇2

在说明性课文教学中, 怎样进行语言训练?这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的话题, 要想在一篇文章中详细地阐述显然不大可能, 因此笔者谈一谈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旨在抛砖引玉。

一、导课时, 积累相关词语

众所周知, 好的新课导入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 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 往往会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在说明性课文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课文的特点, 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导入, 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设计能体现语言训练的课堂导入, 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引导学生积累相关词语, 确实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如《狼和鹿的故事》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科普文章, 告诉了我们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笔者在导课时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在学生交流了与狼有关的故事后。)

师:同学们了解的故事真多。那么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狼是一种生性狡猾的动物, 因为它经常想出坏主意害别人。

生:狼是一种凶残无比的动物, 因为它经常伤害弱小的动物。

生:狼是一种残忍无情的动物, 因为它对人也要发起攻击。

……

师 (板书:鹿) :同学们, 你们觉得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鹿是一种温顺听话的动物。

生:鹿是一种美丽善良的动物。

……

师:是啊, 在我们的印象中, 鹿是一种善良温顺的动物, 应该保护;而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 我们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它们。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 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教师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上述教学片断中, 教师先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 说说有关狼和鹿的故事, 再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用“生性狡猾”、“温顺听话”等词说出了印象中的狼和鹿。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更丰富了学生的词汇, 可谓一举多得。

二、初读时, 练习口头表达

语文教学的宗旨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教材中选文的内容, 还应抓住契机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训练, 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在说明性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可以指导学生理解部分词语。在此基础上, 更可以指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既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我是什么》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性课文, 采用拟人手法, 图文并茂地向我们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我校一位教师教学此文时, 在学习生字、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 这样引导学生感知全文内容:

师:同学们, 读了这么多遍课文, 你一定能猜出“我”是什么了吧!

(学生纷纷猜测, 大部分学生说是水, 并说了理由。)

师:那课文中讲到, 水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纷纷回答, 有的说水会变成汽, 有的说水会变成云, 有的说水会变成雨、雪, 有的说水会变成雹子。)

师:大家说得真好!谁能连起来说成一句话?

生:水会变成汽、云、雨、雹子、雪。 (教师顺手在黑板上贴出写有“汽”、“云”、“雨”、“雹子”、“雪”的卡片。)

师:真聪明!如果在“雹子”、“雪”之间加个“和”字, 句子会更通顺, 你能再说说吗?

生:水会变成汽、云、雨、雹子和雪。

师:说得真好!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增加点难度, 就是用上“也”、“还”这些连接词说一说, 不知你们会不会说? (学生开始思考, 马上有五个学生举手了。)

教师见大部分学生有困难, 就出示了以下句式,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水会变成 ( ) , 也会变成 ( ) , 还会变成 ( ) 。

师:现在谁会说了? (学生纷纷举手。)

生:水会变成汽, 也会变成云, 还会变成雹子和雪。

生:水会变成汽、云, 也会变成雨、雹子, 还会变成雪。

……

师:大家说得真清楚、真通顺, 我们都竖起大拇指夸夸自己真能干。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开始时非常清楚、完整地说出了水会变成哪些东西, 一般情况下, 这个环节可以到此结束, 然后非常自然地导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这位教师始终坚守“说明性课文教学要随时体现扎实的语言训练”的教学理念, 提出了“用上‘也’, ‘还’这些连接词说一说, 不知你们会不会说?”的要求, 引导学生用上排比句式, 既完整地表达了意思, 又显得简明扼要。这位教师以其敏锐的语感、娴熟的训练技巧使口头表达训练落到了实处, 使学生既从整体上了解了文章内容, 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三、细读时, 品析重点词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 那就只看见徒有迹象的死板板的符号, 怎么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3]在细读说明性课文时, 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找到一些重点词句, 重锤敲打、细心琢磨、深入体会, 从而领悟说明性课文语言描写上的特色。

还是以这位教师教学《我是什么》为例, 在细读课文第二段时, 她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第二段, 找出三个非常重要的动词框起来。

(学生找出了“落”、“打”、“飘”这三个动词, 教师在黑板上写着“雨”、“雹子”、“雪花”的卡片下板贴, 故意贴错, 让一学生上来纠正。)

师 (顺势点拨) :谢谢你, 都是从云里下来的, 为啥不能换呢?

生:雹子很硬, 很重, 应该是打下来, 而雪花很轻, 应该是飘下来。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出示“下雹子、雹子打坏地面上东西”的图片, 引导学生体会雹子分量重, 下来时力度大, 所以要用“打”, 并用朗读表现出来。)

师:大家读得真好!这位小朋友, 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师出示:到了冬天, 我变成小雪花飘下来, 人们又叫我“雪”。)

学生轻轻读。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轻呢?

生:因为雪花很轻, 所以要读得轻轻的。

师:对, 所以这里要用“飘”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 (小结) :原来, 雪花是轻轻地、慢慢地下来的, 所以要用“飘”;“雹子”很厉害, 它在三个当中分量是最重的, 要用“打”;雨点是在两者之间的, 就用“落”。小朋友们, 这几个动词用得真好, 要牢牢记在心里, 谁愿意来读一读整段话。

学生读后, 教师出示下面一道选择“飘、落、打”的练习题, 让学生选择填空, 并简单说说这样填的理由:

1.豆大的雨点 ( ) 在窗户上, 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

2.她难过极了, 眼角 ( ) 下了晶莹的泪珠。

3.一个红气球在天空中 ( ) 着。

教学说明性课文, 尊重科学性是前提, 而感受语言、品味语言是教学的主要任务。上述教学中, 教师完全摈弃了“内容分析”式的教学, 而是把“落、打、飘”三个重点词作为语言训练的切入点, 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会词的表达效果:故意出错,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出示图片, 直观感知雹子下来时的情形;朗读体会, 区别“打”和“飘”的本质不同。更为可贵的是, 这位教师并没有就此止步, 最后还让学生参与了一项选词训练, 达到了“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的目标。整个教学过程中, 虽然教师并没有提出指向课文内容的问题, 但学生通过对重点词的品味, 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掌握了科学知识, 而且在反复揣摩、多次朗读、扎实练习中学得兴味盎然。

四、拓展时, 安排随文练笔

在说明性课文教学中, 教师要以“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为目标, 努力设计好拓展环节, 让课堂精彩频现。说明性课文教学中最好的实践拓展途径, 就是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动笔写一写, 做到既延伸知识内容, 又灵活运用语言。如《电脑住宅》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说明性课文, 课文按空间顺序清楚地介绍了住宅的大门外、门口、会客室、厨房、卧室、浴室等六个地方, 每个地方都按“有什么先进设备、是怎样工作的, 为人提供了哪些方便”这样的顺序写的, 笔者在指导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特别是每段的写法后, 是这样组织教学的:

师:同学们, 想象一下, 这座电脑住宅中, 除了文中介绍的一些地方, 还会有哪些地方?

生:还会有书房、餐厅。

生:还会有健身房、游泳池。

……

师:是的, 这些都是电脑控制的。如果你是一个设计师, 你会给这些地方装上什么先进设备, 它是怎样工作的, 又为人们提供了哪些方便?请选择一处, 把这些内容清楚地写下来。

学生练笔, 教师巡视指导, 大约5分钟后, 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奇思妙想”, 如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餐厅在厨房的旁边, 可是没有桌椅。也许你会着急, 没有桌椅, 难道站着吃饭吗!你别急, 墙上不是有三个红、黄、蓝的按钮吗?它们完全受电脑控制, 按一下红色按钮, 桌椅马上就整整齐齐地放好了;按一下黄色按钮, 美味佳肴和餐具就出现在你面前了;按一下蓝色按钮, 使用过的器具和剩下的饭菜自动送进厨房并清洗干净。你看, 主人多省心呢, 真正做到了“饭来张口”。

笔者始终认为, 像《电脑住宅》这样的说明性课文, 语言浅显, 内容简单, 学生一读就能明白文章的内容, 根本用不着多讲。因此, 我把课文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课文的写法,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上述教学就是以此为目标, 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学生想象、练笔上, 既适度拓展了课文内容, 又落实了语言训练, 做到了知识性、工具性与人文性三者的自然融合。

说明性课文的语言魅力是独特的, 而这种独特的味道也只有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来。在说明性课文教学中, 只要我们有了强烈的语言训练意识, 就可以找到语言训练点, 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这正如清朝诗人袁枚所说:“但肯寻诗便有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陈兰.“言”——语文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J].教学月刊, 2013 (12) .

浅谈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 篇3

一、意

就是在作文之前先把作文中要介绍的内容,要说明的问题,要表达的情感想清楚,也就是先把作文的主题确定下来。所谓意在笔先、胸有成竹正是此意。

二、察

确定好作文的主题之后,还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那么学生只好通过观察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仓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把和主题相关的所有材料都集中起来,加以记录,切忌随察随抛。

三、思

这一步很关键,通过思考把与主题最接近、最有力度的材料保留下来,也就是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只有充分地思考,进行取舍,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的行文能力。

四、写

所有的工作无非都是为了完成作文。而写作文的核心在于“写”,之前的所有工作,为了“写”在做准备。此时,把选好的材料放到结构层次中就算完成了吗?不是,将材料按照结构层次进行摆放,完成的作品只是一摞机械的成品。而作文是一个有艺术的连贯的整体。所以,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调动头脑中储存的词汇,把内容完整、准确、优美地表现出来。最好能在动笔之前列出写作提纲,使作文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切忌信马由缰。

五、改

作文不是写完就大功告成的,修改也是作文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修改过程中要深思熟虑,把不典型的实例典型化,把不准确的语言准确化,力争凝练;要勇于推翻自己原来的想法,调整紊乱的程序。只有这样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写出优秀的作文。

六、评

可以由教师领着全班学生一起评,也可小组内评。在这一过程中要对作文提出看法和意见,作者本人也要把作文中的亮点讲给大家,以求共同进步。作者要虚心接受其他人的评价,对不同意的观点可以做出反驳。无论是全班评还是小组评,教师都要做出总结,指出进步和缺陷。评论要恰如其分,既不要过分强调成绩,又不要过分指责缺点,这样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写作空间的提高和发挥。

当然,这样的方法只限于已经有了一定思考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它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围绕着这样的训练方法,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小学高年级说明文阅读题 篇4

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

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

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

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

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

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

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

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

第二个浪头涌来。

米时所发生的海

波长为475公里。

时,由于波高与

才会形成有破坏

岸,离岸越远越

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只有快接近岸时,力的巨浪。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好。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

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震国家,但海啸

1.2.3.4.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却不多见。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 答: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答: 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答: 从内容看,本文第②段介绍海啸的,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第

④段介绍海啸的。全文的说明顺序是 顺序。

2.2010

织参加的国

文化、科技领域

途径。它鼓励人

新技术展现在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①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际性大型展示会。目的是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类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世人面前。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

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

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象、详细准确的解说。设置成 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人们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世

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②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

③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也是首次由发

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主办机构希望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主题公园或各国家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次探讨新世

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

的交响乐。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以全球的视野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世博会承

成为“世界人民

是中国的第

万平方米,它位

处于世博会园

型“东方之冠”

冠,鼎盛中华,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真正的大团圆”。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最耀眼的一颗明珠,一展品。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区浦东区城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其“东方之

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l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

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设计者们一系列殚精竭虑的设

想,最终在建设者手中得以实现。(据有关资料编写)

13.“世界博览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③段中划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15.第④段“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

一句中,加点的“大约”一词能不能删掉?

16.结合文意,谈谈人类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哪些意义?

3.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

目》,记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

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

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符合现代

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多世

纪。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

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

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在写

作过程中,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

前人所说“穿山

而胃独大,常吐

蕲州的特产

开始他只是从

“其走如飞,牙

入虎穴,焉得...... 地,收集标本与药材。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写《蕲蛇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艾叶,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利而毒”,人被咬后会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

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情形,..

了解了它的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

献。....

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本文运用的说明顺序是、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4、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义,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1.爸爸有一件纯棉的黑色t恤,想用84消毒液来消毒,被妈妈制止了,原因是

2.小明跑步时摔伤了腿,能用84消毒液来对伤口进行消毒吗?为什么?

3.今年5月,妈妈想用84消毒液对厨房的餐具进行消毒,拿出来一看,生产日期是2008年

2月,就没有使用。这是因为

4.夏天到了,爸爸把一瓶刚买来的84消毒液放在阳台向阳的窗台上保存。小明劝爸爸说:

“,所以最好别放在这里。”

5.“伤科药王”——三七

三七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五加科。除野生外,也有人工栽培的。三七株高30~60厘米,宜生.长于气候温暖的地方,以稍阴湿的黑沙质土或腐殖质土最为理想。.三七主要以根入药,叶与花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取三七的根制药,以生长三年以上者为好。

根据挖取时间的不同,又可分“春七”与“冬七”。“春七”是在夏秋时挖取的,其根充实饱满,药效好;“冬七”是冬季挖取的,根较瘦,药力差。

三七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李时珍“止血、散血、止痛”六个字概括了它的功效。它能治创伤、跌打损伤、虫兽咬伤、吐血、鼻出血、便血等一切血痛。用三七汁医治赤眼也有效。口服三七粉,还有解酒的作用。对治疗心绞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喉痛、胃痛、眼出血等痛,均有良好的 效果。

1.联系上下文写出第一自然段中带点字的意思。

宜:___________________ 稍: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要栽种三七,应当选择怎样的栽培环境?

3.假如你去购买三七,要怎样辨别“春七”与“冬七”?请用“﹏﹏”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4.三七的主要功效是“_______________”,以下哪些病症适合用三七医治,请在括号里打“√”。

①喉痛()②心绞痛()③拉肚子()④跌打损伤()⑤头晕()⑥胃痛

()

6.绿鬣(liè)蜥(xī)

中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种叫绿鬣蜥的动物,是体形最大的蜥蜴类之一。它的身长可以达

到1.5~2.1米,最重的可以达到8.18千克。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中,绿鬣蜥可以存活二十年以上。

绿鬣蜥主要吃各种嫩芽、花和果实。它需要的水分来源主要是事物,有时也吸食枝叶上的水滴。绿

鬣蜥一般早上从栖息处爬到容易晒太阳的树枝上,晒数小时日光浴,把身体晒暖,然后再各处觅食,数小时后吃饱,继续爬到树枝上晒太阳,太阳下山后,爬回栖息处睡觉。这是因为它们必须拥有足

够的热能才能够在晚上回巢之前消化白天所吃的东西。

鬣蜥绿色的皮肤在阳光照耀下能发出眩目的光彩,看上去宛如绿宝石一般美丽。然而绿鬣蜥

如果死亡,几秒钟后它那绿宝石般的皮肤就逐渐失去了光彩,渐渐变成灰色,最后所有的光彩都消

失了,变得沙袋般毫无光泽。科学家对绿鬣蜥这种奇异的现象进行研究后发现,绿鬣蜥皮肤之所以

如此光彩,是由于其身体内的血液流动;当绿鬣蜥的血液停止流动了,光泽也就随之消失。

1鬣蜥的。

()

滴。()

()

()、短文是从 和 两个方面介绍绿、下面的几句话,符合短文内容的画“√”,不符合的画“×”(1)绿鬣蜥生活在中南美洲热带雨林。(2)绿鬣蜥生存需要的水分来源主要是事物,有时也吸食枝叶上的水(3)绿鬣蜥经常到地面活动。(4)绿鬣蜥在阳光照耀下皮肤能发光。

(5)绿鬣蜥的样子很像恐龙。()

3、这篇短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

(1)(2)

7.撒哈拉的变迁

①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③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④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⑤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①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1.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答:

()→()→()→(沙漠)

3.第④段开头加点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答: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噪 光

“噪光”又叫光污染,言其“污染”,缘于两方面:一是指“白亮污染”,如繁华街市中不少商店或建筑物使用的大块镜面或铝合金及白瓷砖装饰的墙面等;二是指“人工白昼”,即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有的强光竟直冲太空,光亮所及犹如白昼。据测试,日照光强的日子,白色的粉刷面反射系数为69%~80%,比绿色草地、森林、深色或毛面砖石装饰的建筑物的反射率大10倍之多,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易伤害人们的眼睛,导致视力下降,增加了白内障的发病率。据德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人认为“人工白昼”影响健康,有84%的人反映影响其晚上睡眠。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存在种种光污染的隐患。如现代灯具不科学地安装使用,无形中干扰了人们的“生物钟”,致使人体正常生理节奏失调,诱发出某些病态。长期从事焊接、冶炼的人员,易患眼疾并伴有头晕、困乏、食欲减退、体温增高的职业病。现代歌舞厅中的激光是一种常见的光污染,其特点是高速变换,令人眼花缭乱,光线强烈,刺目耀眼,对视觉极为有害。慕尼黑大学医学院的医疗专家检查了11个迪斯科舞厅的激光设备,发现大多数都超过了激光辐射强度的极限值,过量的激光辐射,会使人们出现头痛头晕、心慌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出现全身痉挛或休克。因此,泡在舞厅,益少弊多,有损健康。

此外,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还有一种光污染的特殊形式叫“视觉污染”。所谓“视觉污染”主要是指通过人们视觉可感知的不良环境或景观,使人产生刺目和疲乏感,甚至诱发失眠、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疾病等。人们称这种新的环境污染病症为“视觉污染综合症”。

噪光污染的危害虽然很大,但专家研究认为,只要措施得当,噪光污染仍可预防。

1.本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说明的内容是。

2.文中画线的“长期”“大多数”“过量”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

3.请从文中任意找出噪光给人类带来的三种危害。

⑴ ⑵ ⑶

4.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是()

a.光污染对人们的危害虽然很大,但只要措施得当,还是可以避免的。

b.噪光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c.“视觉污染”是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它与噪光无关。

d.一般情况下,激光不会损害人们身体健康。

5.请联系生活实际写出3种预防光污染的方法:

9.晕——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

①碧蓝的天空,铺过来一层蚕丝般的云幕,不一会儿,太阳周围现出一道彩色光环。它宛若彩虹,但没有彩虹鲜亮;虹的色彩排列是内紫外红,而光环刚好相反,是外紫内红。这就是“晕”,俗称“风圈”。

②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③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作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1666年,牛顿做了一个很简单但但对后来科学发展影响很大的实验。他让一束阳光透过三棱镜,结果出现红、橙、黄、绿、青、靛、紫的七色彩条。这使人类第一次认识到,阳光原来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当它们通过三棱镜时,由于波长、折射角不同,才显示了各自的本色。这一发现,给“晕”的科学解释打下了基础。

④探空资料表明,那白如蚕丝的云幕,其高度都在距地面5000米以上,是由六方柱体状的小冰晶组成的。如果把六方柱体不相邻的边延长,实际上就是三棱柱体。所以,六方柱体状的冰晶就像三棱镜一样,能把阳光分成七色彩条。当无数兆亿小冰晶被阳光照射后,各色光按一定角度折射出来,便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晕环。

⑤人们对“晕”的兴趣,不单因为它有斑斓的色彩,而且由于它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据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统计,在1980天中就曾经出现过1025次“晕”,“晕”后两天内出现风雨等显著天气变化的占80%。

⑥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气象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当“晕”的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内(俗称“短晕”)时,未来的12小时~36小时内会出现风或雨;当“晕”的持续时间在5小时以上(俗称“长晕”)时,则不会有风雨天气出现。

⑦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第①段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晕和彩虹的不同的(每个答案不超过5个字)

⑴ ⑵

2.第③段中与“它们”相照应的一个词是。

3.第③段中的“这一发现”指的是()

a.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

b.对晕的成因作出科学解释的实验。

c.阳光是由七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d.折射角不同,它们才显出各自的本色。

4.下面是对第④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晕是光线经过高空中空气的反射而形成的。

b.晕是阳光经过空气的反射而形成的。

c.晕是光线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d.晕是阳光经过云层中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

5.第⑤段举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a.人们对晕有浓厚的兴趣。b.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c.晕可以分为“短晕”和“长晕”。d.并不是所有的晕都是风雨之兆。6.第⑥段用、的说明方法,说明。7.本文依次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晕”的?下面概括正确的是()

a.描摹色彩 解说概念 解释成因 说明作用

b.解说概念 追溯历史 记述实验 划分种类

c.描摹色彩

吊兰说明文小学五年级 篇5

我家在有一盆吊兰花,它的叶子和枝都是碧绿色。子两边还镶有乳白色的叶边呢!叶子的中间有纵行的条纹,非常漂亮。叶子是尖尖的,像针尖一样。它的叶子犹如兰花的叶子一般,细长细长的,一到春天,吊兰就从叶丛中发出了白色的嫩芽。接着,逐渐变成淡绿色,真奇怪。等到叶子长的茂盛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它那美丽的姿态。那一根根树条垂下来,下面长着一丛丛可爱的小吊兰,多像一个调皮的猴子倒挂在树上玩耍呀!从远处看去,枝条就像一条绿色的瀑布似的!

夏天是吊兰开花的季节,每到这时候,吊兰就会绽出几朵白色的小花,在风伯伯的吹拂下,花儿翩翩起舞。这一朵朵白色的小花特别可爱,雪白雪白的,又是六片很小很小的花瓣,中间还有些毛毛的花蕊,发出淡淡的清香,既给人一种舒心的感觉,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吊兰喜欢在潮湿的泥土里生活,要是你想吊兰长的好,必须勤浇水。吊兰适合在窗口或放在阳台上,这样更显示出它的美丽姿态。

小学高年级说明文训练 篇6

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秘鲁,那里居民认为它是有毒植物,便给它取了一个坏名字——狼桃。到了十八世纪,一名法国画家冒死品尝狼桃,可他不但没有死去,反而食欲大增。从此,西红柿便成了人们的开胃佳品。

西红柿的形状有扁圆形的,像一个个红红的小灯笼;也有圆形的,如果颜色是黄的,那么排列起来就像一座小金山;另外西红柿还有一头略尖的圆柱形,像一个个可爱的小桃子。它的颜色除了红、黄之外,还有绿色的,看起来好像没有熟,所以名叫“贼不偷”。

它的外皮是一层薄薄的膜,光滑柔软,里面的果肉嫩嫩的,吃起来酸甜可口。

西红柿还有一个名字叫番茄,所以它被做成番茄酱在大超市里安家落户。如果把西红柿洗干净,直接食用,那就是爽口的水果;还可以把它切成一块一块的,再拌上糖,那甜滋滋、凉爽爽的感觉就甭提了;西红柿还可以做汤;也可热炒,加上鸡蛋营养更丰富。

这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老外”,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座上宾”了。

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的尝试 篇7

一、仿写简单对话

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以及所经历的并不是很多,因此如果直接给学生命题,那将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写作训练的初期,可以采用仿写的方式,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所给作文的构思、结构、立意等方面来进行自己的写作。而在小学阶段,教材内容大多以对话形式出现,因此教师便可以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熟记句子结构和对话的基础之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进行对话的仿写。

比如在教学《冀教版小学英语》第六册第十二课Do your homework对话时,通过对课文中的对话进行讲解,让学生们以此来仿写对话。比如教材中对话为:J:Do you help your parents do homework?L:Yes,I always help my mother clean the floor.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和自己的理解仿写的对话内容为:J:What do you want to do on the weekend?L:I want to help my mother to do some homework.And then I will watch TV at home.这样的仿写形式很容易实现,教师先对课文进行讲解,再让学生进行构思,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交流和讨论或者在同桌之间进行口头的交流。在整个的过程中,不但学生对教材中的词汇以及句型都有更深的认识,而且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一步步地提高。

二、创作话题作文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心中的例子及经历的事情并不多,所以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自己作文的创作,那就一定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引领和教导学生,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起来,然后在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接收能力,在学生可以接受的情况下,一步步地进行引导学习。首先在内容上,让学生将句子的意思了解明白,了解对话所发生的情节及环境;其次在话题内容方面,要选择一些学生们感兴趣或者学生们生活中所接触的事情作为学生写作的话题,这样学生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在写作方法上面,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查找书籍资料或者通过互联网查询的方式进行查询,帮助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在学生作业的布置方面,要注意量的合理性,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否则学生可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或者没有太大的学习动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教师需要采用一些讲评的方式使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奖励的机制,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专门的光荣榜,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放在光荣榜之中,并为学生们贴上相应的小红花作为鼓励,那些上榜的学生的内心就会有满足的感觉,而那些没有上榜的学生们在好胜心理的作用下会更加用功,因此一举两得,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快乐中学习,寓教于乐。

三、革新学方式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大大的发展,在教学方面就可以将其充分利用。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可以灵活地去处理所定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内容的不一致,应该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云课堂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得到学生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这更加符合学生心理上的要求。

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着视频、图片等,更能让学生的注意放到课堂教学中,即课堂教学的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状态。比如采用一些游戏的方法,表演、猜词、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又或者开展一些英语竞赛、英语演讲、英语话剧比赛等活动,比如在学习“what does he look?”的内容时,让学生站上讲台,学生通过一边画一边讲“what am I doing”,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到日常当中,学以致用,使课堂中的知识得到消化和理解,并且体验到英语的乐趣,取得一定的成绩,就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有更大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学习状态有动有静,节奏合理,可以加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合作,避免使学生产生尴尬和害羞的情绪。总之,要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将更多的技术运用到课堂当中,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感受到英语课的魅力。

小学英语高年级写作训练的探讨 篇8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英语 写作训练 有效策略

写作训练是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学效果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英语语言驾驭能力的强弱。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优化写作训练效果,进而大幅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及英语综合素质。

一、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中存在的误区

笔者调查发现,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过多指导。教师为学生布置写作训练作业时,通常会选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还会给学生提出很多写作要求。学生原本对写作主题很感兴趣,但是当听到一个又一个写作要求时就会兴趣全无。比如,在讲授完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Lets take a trip》之后,教师可以“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行”为主题组织一节写作训练活动。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正兴致勃勃提笔书写自己精彩的旅行经历时,教师却害怕学生“无话可说”,就“帮助”学生组织内容:你可以写旅行时你的心情、乘坐什么交通工具、跟谁一起旅游的、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物……突如其来的一大串要求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全部击退,写作质量自然不好。2.过多限制。过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也是造成学生无法自由发挥的重要原因。比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一课后,教师为学生组织了写作活动,布置完任务之后,教师又补充了几个中心句供学生选用。学生原本对自己的日常娱乐活动有很多话要说,但与教师提供的中心句又有很大距离,迫于无奈只要依照教师的要求来写。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中大部分内容都是虚构的,多有凑字之嫌。

二、加强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的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中存在的一些制约训练效果提升的问题,笔者在分析出现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1.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想象空间。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教学中,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生布置完任务之后,不可再无限制地对其写作过程与内容进行过多指导,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预留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与生活经历来组织语言完成写作训练任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由的写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才能以英语语言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并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假如教师为学生的写作构建好了基本框架的话,学生的写作就像是为一个成型的模具中放置东西,那么整个班级学生所写的文章都过于雷同,没有新意可言,不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

2.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写作主题。教师为小学高年级学生设计写作任务时,应优先将与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事件作为写作主题,让学生有话要说、有话想说。一旦写作主题确定下来之后,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完成写作任务,不可过多启发。小学生的思维形式很特别,他们对自己熟悉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与见解,他们也比较乐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阐述自己对事物的感情与认识。因此,在写作训练教学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特点,并积极将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写作对象,以便学生写出真情实感、写出新意。这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以创新思维写出高质量的英语文章,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比如,在学完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What does she do?》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写一篇与“我的家庭成员”有关的英语作文。在布置完写作任务后将课堂训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写出自己眼中的家庭成员都是什么样子的。由于每个学生都对自己的家里人很熟悉,因此他们都有话可说,有印象深刻的故事要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自然就会用最真实的情感来描述与家庭成员有关的故事了。教学实践表明,大多数学生笔下的家庭成员故事都有声有色、生动感人。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中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活动,可快速提高学生的句型、词汇应用能力、语言驾驭能力,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高年级英语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以不断积累写作素材,并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由写作空间,以便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描述故事,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最终全面增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素质。

参考文献:

[1]于慧芬.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训练方法研究与应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5,08:11.

[2]徐春红.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田黎.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专项行动简报范文下一篇:小学生作文我与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