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推荐10篇)
论文摘要:时代感不仅是人类同时代的共性,也是传统历史文化沉淀积累的综合体。不同的国家、民族虽然存在个体上的差异,但无例外地保持着文化史上的延承性与兼容并蓄的过程。因此,美术作品的时代感也相应而生。进入新时期后,中西方文化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也造成了东西方文化在兼容与相互借鉴的过程中激烈地碰撞,而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中国水墨艺术自然而然地在经历着与西方绘画艺术的整合、兼容、吸收,冲撞这个历史演进期。
人类发展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包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渐进、演变、兼容的历程。不同时期的文化?反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为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发展、演进是不同的。因此?时代感不仅是人类同时代的共性?也是传统历史文化积淀、积累的综合体。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虽然存在相互间个体的差异与不同?但是无一例外地保持着文化史上的延承性与兼容并蓄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各自特点?并把这一特点积淀于历史长河之中?这即是为什么一个民族、国家保持自我烙印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我特征之所在。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存在了上下时代间的相连、相接的地方?这种过去时代的“旧痕”和新时代的“新生事物”的穿插存在、交替消亡的变化?反映在美术作品中就形成了美术作品的时代感。进人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剧中西经济、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东西价值观念上的差异?造成了东西文化在兼容与互相借鉴的过程中的碰撞也日趋激烈。人们在满足于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思想观念的升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人们不可能再满足于过去的传统侄桔与束缚?人们寻求的是与时代相适应的文化、生活方式。突破传统?追求自我成为当今人们的精神目标与追求。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取向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地转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生活上的富足与安定?这时期的人们寻求的是更深层次的东西—精神文化、精神价值上的追求以及对自我精神生活的全新把握。文化成为这种要求的源动力?精神上的富足在这一时期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而与文化相对应的艺术也在整合、兼容、吸收、冲撞中寻找着自我发展的方向、探索着新时期寻求发展与自我展现、自身发展的契机?当代中国水墨艺术自然而然地也在经历着这样的历史演变。一百多年前?当一批为追求理想、寻求艺术突破与创新的艺术探索者踏出国门?去西方寻求艺术真谛的时候起?中国的艺术家对西方艺术的借鉴与吸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徐悲鸿、李可染、林凤眠等一大批老一辈艺术家的探索之路?同样也在被当今的艺术家们继承与延续着。当代中国的水墨画家们?在吸取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探寻着用西方绘画技巧来改造中国水墨艺术的道路?实验着西学东渐的可操作性?探索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发展的新路。他们的艺术创作?在水墨语言上?进行了许多突破传统笔墨规范与品味的实验;他们的绘画风格的形成与评价体系?有悖于传统笔墨体系的价值尺度。虽然其中民族的烙印同样深深地停留在他们的水墨作品中?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们对改造传统中国水墨艺术的探索精神。这些当代水墨画家?广泛地受到了西现代艺术的影响?在笔墨的表现性、造型符号、画面构成、图像组合等方面体现出与传统文人绘画相区别的独特性?展现着自我的“前卫”。在当代水墨艺术创作中?水墨画家们尝试着消解传统水墨画的笔墨法则?以当代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精神对传统中国水墨艺术进行构建。对传统审美情趣与审美取向的破坏、对传统技法的解构对西方抽象主义、印象主义绘画技法地吸收以及画家自我个性自觉地张扬与宣泄?从各个层面使当代水墨画以巨大的视觉冲击力与观念深度影响着这个时代的艺术创作与艺术受众。这个时期?画家个体观念的自由与语言个性独创?使现在艺坛成千上万的画家以独创的样式与风格竞逐着。无论是“实验水墨”、“表现水墨”?还是“观念水墨”?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这个竞争时期的语言独创角逐。
而新时期文化?在继承传统、传承历史演变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内在的自我整合与并融。各个时期的文化在这一时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交融与激荡?在这种文化的综合作用下?那些不满足于被抛弃、被遗落的没落者?挣扎于这种复杂、多变。这种文化上的冲撞使得本不安定的本土传承变得更为复杂和多元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西方经济、文化上交流的加剧?使得文化上的骚动更为剧烈起来?这也造成了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文化上的茫然与不知所惜?面对外面的精彩世界我们变得犹豫、仿徨起来。与这种文化上的异变相对应的?中国水墨画也在经历着这样的茫然与纷争。反传统反继承、各种流派地蜂拥出现?在某个时期成为一种无声的号召?中国的水墨画家们在创作时努力与传统水墨画拉开距离?努力使中国水墨艺术作为一种媒介?成大可以表达时代精神的当代艺术。当代水墨艺术家们力图做的就是赋予中国特有的水墨艺术以一种现代精神的表现可能?在传统文化中找到新的生长点?用传统的材质?现代的技法反映出当下人的精神生存状态。如果说当代精神?是从当代生存方式中生发出来的?那么它主要就是在以现实社会为主体的生存境况中孕育出来的。而在当今社会?正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强化、现代生活地急速而来。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出?当代水墨艺术所表现的精神指向?无论是“抽象水墨”、“表现水墨”?还是“水墨装置”?都是对当今社会人类精神与人类生存境遇的多个视角的表述。
中国版画曾因具有印刷功能而能够普及到社会各阶层,一度成为大众文化。如中国版画的雏形汉画像砖和唐代版画主要起到传扬教义的作用。宋明时期,以木刻版画作的插图大量出现在当时出版的书籍中,具有插图功能。后来明清小说戏曲的插图、民间年画、笺谱等,都是由刻印工人复制画在纸绢上的作品,称为复制版画。从历史的角度看,版画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从装饰的功能发展为图解的功能,都只是附属性的,是大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20世纪,鲁迅提倡新兴版画,版画不再是印刷工具,而成为一种思想的武器以独立的艺术形态表达作者的思想,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强化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化功能。50年代后,版画的功能趋于广泛,花卉、动物、静物题材增多,制作手段也由原来单一的木版油印扩展为水印、石版、铜版等,版画艺术本体获得了发展,形式风格多样化了,版画家的个人风格也更加鲜明。同时,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传媒的发达,使版画的印刷功能及传播性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从而导致版画进一步走向纯艺术,它的印刷功能由此仅仅体现在学院版画创作中对其印制技术的精益求精上。从积极的方面说,这进一步拓展了版画的本体语言,使版画更加精致化;但从消极的角度来认识,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当代版画创作主体性的缺失,主体意识的淡化。
当代艺术家在城市化思潮的影响下开始表现城市生活,关注个人体验与艺术前卫性的探索。艺术更多的显现出独立性与文化的批判性。当代艺术开始出现由历史的图像功能转向图像的历史功能。如何更有针对性的贴近中国社会,提出更具中国自身特点的问题,使一般的文化问题与具体的社会问题得到更有效的统一成为当代艺术急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当代版画并未与时俱进,并未与当代艺术的大趋势相一致。作品依然在传统模式中徘徊,缺乏人文主义的价值和社会现实的省思。加之艺术的商品化、艺术生产的专业化,使艺术家“为艺术而艺术”,当代版画主体精神的缺失,使得艺术作品的文化意义丧失,直接导致了当代版画艺术的学术水准失调。因此,要构建版画的当代价值,需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版画家从转变个人创作身份出发,自觉寻求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力求扩展创作资源并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走出狭小的创作空间,超越自我的局限性。只有当代版画家的身份转变了,才会具备自觉的功能与意识,从符号体系到精神气质及文化底蕴,从艺术媒材到创作手法及语言形式,将本土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当下的生存体验作为创作的资源。面临今天的网络时代,版画的发展也要适应多重性、复合性、信息化的生活方式。
厘清了版画功能转变的必然性,以及确认了当代版画家的创作身份,版画家要力图拓展创作资源及有效转化,我们才能构建中国版画的当代价值,但首先还要弄清什么是版画的“当代性”?如何才能切入当代并构建其当代价值?齐凤阁在《论版画的“当代性”》一文中指出:“艺术意义上的当代性首先来自社会意义上的当代性。要获取当代性就要注重现实关怀与人文关怀。这就是说要重建中国版画首先我们不应忽视了当代版画艺术在中国现实语境中应有的一种精神维度:更自由、更尖锐、更敏感地表达思想。我认为,要实现中国版画的价值重建必须从艺术的主体性、公共性和批判性这三个必须的层面真实切入。”
那么何谓主体性?用福柯在《主体解释学》中的话解释:主体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灵魂,也即人的精神。艺术家不管是以社会现实作为创作的契机,还是以自身的观念与思考作为契机,不管是以人文性的隔世想象作为创作的终极,还是以现实的某个角落或局部作为创作观照的对象,主体的人文精神与生命关怀必须是作为艺术创作的根本所在。而对于艺术本身而言,公共性则体现在作品所具有的或潜在的社会性中。对公共性的强调意味着版画作为当代艺术必须体现社会公众的诉求,并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来满足公众精神的需求,进而实现其入世的、批判的文化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学功能的强调,对于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生存空间有着扩张和推动作用,并在时间的维度上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意味的延伸。其实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自从艺术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断裂过,中国版画更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将社会问题作为版画创作的主要内容。当下版画家虽也对社会现象有反映,但对当代社会中那些最需要予以表达的紧迫问题缺乏有力的表达。在全球性的文化冲突中,版画家要关注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发展出来的艺术倾向,从更广阔的思想资源和图像中将精神的觉悟作象征性的转化。
从艺术的公共性的特点来看,没有批判性就没有当代艺术中的公共性。一旦失去了批判性就意味着失却去了立场,也就失去了自身,失却了主体意识。我们应提倡以关怀社会核心价值的社会学性质的思考融入当代版画的创作,并自始至终保持对艺术界、对艺术作品的产生条件本身的批判性分析,这才是当代版画重建自我价值的先决条件。批判性本身则取决于主体自身的知识积累取决了他对现实的敏感性及其切入现实的真实深度,也取决于他本然的一种对于现实的关怀及其良知和道德意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批判是自觉的、主动的,是需要一番胆识和勇气的。如果从视觉语言与观念的高度来看,版画家应当做的是转换版画的语言习惯方式,以表达观念的一种视觉方式介入当代问题。因此基于批判的艺术,其创建必需要创作主体对历史现实的、思想文化的、生存处境的感知、观察与思考、表达,必须有一种个体内省的自觉意识,从自我内心世界去寻找创作的真实体验、艺术的真实价值。
一、传统和传统法律的概念
对于传统一词,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概括。例如龙应台先生就提出:“所谓传统,不是固定的事实,而是不断的突破发生”。[1]郭奇勇教授也认为“在当今中国有三大传统,即中华六千年的传统,西方文化的传统和两百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及近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传统。”[2]传统法律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从时间上说,主要指前近代以前的古代法律,而法律传统则是“指一定国家、地区、民族或若干有着某种共同特征的国家集团的全部法律活动的产物和结晶,是现行法和法律实践中所包含的知识、智慧和经验”[3]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指的是中国持续几千年来各个朝代所有支配法律内容的原理、规则、意识,一般是指延续几千年来的封建正统法律文化,其核心是“仁”的儒家文化,集道、法、儒家思想为一体的新文化。这一文化影响我们的法制进程。[4]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概述
法律文化实际上是关于法律产生、发展以及运行机制的各种观念的总和。
首先,法律文化是支配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价值基础和这个价值基础被社会化的运行状态。
其次,法律文化作为客观存在物,表现为法律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它标志着人类实现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特殊社会秩序的能力和对社会活动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控制、引导的水平。
最后,法律文化作为一种主观的观念形态,是与宏观、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紧密联系的。其主要特点是,把人类的法律实践活动——立法、司法、思维视为统一的整体或过程来把握和分析的,其目的在于探讨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性。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礼法结合,伦理为本。礼与法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构成了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礼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宗法等级制度,即“别贵贱、序尊卑”。在中国古代,法就是刑,刑就是赏与罚,并没有现代法治的意义;二是德主刑辅,教化为先德主刑辅,教化为先是儒家大师治国平天下的方略。他们认为,教化可以使犯罪消失,达到社会平稳的状态。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人人不犯罪并非是社会和谐的最高境界,使人们拥有荣辱之心才是治国之本。虽然教化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教化一旦形成,人心已正,只要心术不变,便可永不为恶。所以,教化是一种恒久的回报。教化可以使得社会长治久安,而不像法律只会有暂时的功效;三是追求和谐,调解息讼。息讼是礼治的产物,而争讼是法治的结果。息讼在中国的形成有深厚的根源。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特点是强调整体的和谐,而忽视个体的权利。儒家所追求的不是明辨是非,而是要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儒家认为,与伦理道德相比,法律处在次要的地位,应以礼让作为解决纠纷的主要手段。
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征
1.依礼制律,礼法合一
依礼制律是以儒家主张的纲常礼教作为制定法律的指导原则和定罪量刑的基本依据。礼法合一就是指礼的要求与法的规范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简单的说,就是“法律的道德化,道德的法律化”。
2.以行为主,诸法合体
从法典的整体性质上看,一直是以刑为主、诸法合体的综合性法典。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经济社会条件下,一直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而强化刑法恰好适应这种需要。
四、传统法律以及传统法律文化在法制建设中的作用
传统法律是法制现代化的基础和逻辑起点;传统法律可以为法制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知支持;传统法律可以弥补法制现代化的漏洞,矫正法制现代化的偏差。传统法律可以凝聚民族精神,为法制现代化提供所需的集体认同。[5]
不可否认,现代化的法律制度深深的受着传统法律的影响,传统法律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历史遗产。公丕祥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法律中解决纠纷的自治方式,建立秩序的责任体系等,可以成为完善现代法律调整机制的历史借鉴。[6]在当今刑事领域中,有这样的条款:“自首者要减轻处罚。”而翻开唐律,你会惊奇地发现,早在唐代便有相似规定。诸如此类的刑法、民法规则,我们都可以在传统法律资源中找到其相同或相似的规定。和谐思想是传统法律的中心思想,是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法律中,和谐主要依靠道德教化来实现,而“礼”和“法”的关系又是道德教化的关键之处,中国传统法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和原则。[7]所谓“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也。”[8]以此来制止纠纷,调整人民之间权利义务关系。当今我们的法治进程中,我们肯定“礼之用,以和为贵”。法律调整有其局限性,因此必须坚持传统法律礼之原则,以此来解决法律无法管辖的领域。
参考文献:
[1]龙应台.《尊重谁的文化差异?》,卢伯华译,林贤治主编:《读书之旅》,1999年第2辑,第1-7页
[2]郭齐勇.《传统道德与当代人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3]朱景文.《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中国检查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4]黄洪.《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法制现代化的影响及意义》,《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3期,第39页
[5]张万洪.《法制现代化与传统法律资源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0卷第5期697页
[6]公丕祥.《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和前景》,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7]金俭,李伟恒.《论法治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法律秩序》《法学论坛》,2010年第1期,第25卷,第60页
[8]《后汉书.陈宠传》
作者简介:
张锐洁(1989.04.27~),籍贯:山西运城,武汉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研一。
题综合探究执笔人编写日期执行人执行日期三维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道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旗帜。(3)充分认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点。(4)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重点难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
2、为什么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
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先进文化?教法教具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指导并作点评多媒体教学过程特色教案1.探究过程指导
本单元综合探究可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社会调查或资料收集。
可按4-人分成小组,深入社会生活,考察文化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收集不同性质文化及其表现的有关材料。对调查的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整理成文字汇报材料(有条的可制作成多媒体汇报材料)。
利用报刊、图书、文、网络等查阅相关资料。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选一个代表作主题发言,其他同学作必要的补充。多媒体汇报则要求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担负一定的工作。
第三步:对交流的内容进行再次整理,以专栏、墙报、专题讲座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2.背景资料解析
(1)背景资料内容提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旗帜”这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旗帜。为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教材从六个角度给予提示。
“‘三个面向’的呼唤”这一部分,指出“三个面向”体现了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并从三个大的方面,九个不同的角度给予了提示。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号角”这一部分,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思考题提示。
问题1:想一想:为什么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也是先进的文化形态。
问题2:想一想:“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
提示:第一,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第二,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第三,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
问题3:想一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提示: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关系。
问题4:综合以上思考,让我们结合事例,共同探讨: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先进文化?
提示:从指导思想、民族特色、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探究。
3.关于“活动建议”
第一,学生可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调查了解本地报刊杂志发行、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市场管理、网吧管理等方面的状况,各小组就某一方面写成调查报告。
第二,有组织地参加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会和领悟。
第三,将写出的调查报告,用专栏或墙报等形式展示出来。
4.注意事项
(1)学生分组收集整理材料时,要明确方向和角度,不必面面俱到,尽可能就某一两个角度收集比较丰富、详实的资料,然后整理成专题性的汇报材料。
(2)充分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3)为巩固活动成果,建议办一期专栏或墙报。
1、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先进文化)(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如果主流意识形态缺少正确的理论作支撑,不仅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厦会倾覆,而且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国家不知向何处去,人民不知向何处去.(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提高人们的素质,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2、为什么说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文化具有时代性,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的发展,归根结底受经济、政治的制约,代表先进的经济,政治力量的文化,就是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先进的经济、政治制度,也是先进的文化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在于它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它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3、“三个面向”如何体现了先进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先进的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适应时代发展,反映时代规律,服务时代主题,文化才能保持其先进性。(1)面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充满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是最迫切的任务,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2)面向世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开放精神的重要体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中,世界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既要充分重视世界各种文化思潮的挑战和影响,又要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博采众长,汲取营养,坚持以我为主,又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3)面向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鼓励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能够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指导文化建设面向未来,顺应历史的潮流。只有不断融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开辟中国文化发展的新境界,才能进行文化创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谁都知道,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制造的话语,它以反抗和鞭鞑现代主义而闻名于世。由于它在政治上极度厌恶和拒斥资本主义制度,因而得以轻易地盛行于类似中国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时髦的话题,它给被机器熏陶得晕头转向的年轻人带来了一线生机。然而后现代主义自身的悖论,即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使得人们逐渐冷却了最初对待它的激情。到了20世纪末期,后现代主义又在中国这块庞大而复杂的土地上死灰复燃,一直绵延到了今天。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国为什么热衷于原本指称晚期资本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呢?
首先,是因为后现代主义是一门多元主义的哲学,它质疑僵硬的“元叙述”话语,以宽容的态度承认所有世界观存在的合理性。
其次,中国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由传统的生产主义转变到了消费主义的新理念。
还有,是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念与后现代主义存在着历时性的共存关系,老子的“无为”和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典型的相对主义哲学。
那么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具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无意义或无深度的艺术充斥文化市场,比如香港新版的《西游记》(张卫健主演),就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值得说明的是我指的“无意义”和“无深度”仅仅是个中性词语,它们在平庸的搞笑中也许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从另一方面来看,像严肃的和主旋律艺术作品正日益遭遇大众的冷眼。
第二,人们崇拜文化多元主义犹如在政治上信奉民主主义,都是西方思想的传播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双重作用下的结果。过去谈论的总是“革命”和“楷模”,现在则满口是“性感”和“惹火”,这种语言学上的变化是与人的道德素质毫无关联的。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述评
大众文化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热的重要内容,国内外的学者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中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大众文化研究不仅吸引了人们对消费文化的关注,更引发了人们对现状的思考.
作 者:胡勇 梁亚梅 作者单位:胡勇(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梁亚梅(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 年,卷(期): “”(2) 分类号:G02 关键词:大众文化 文化研究 消费文化关键词: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文化建设
原标题:浅谈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收录日期:2013年3月1日
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 是现代中国的文化伟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 他十分关注中国的文化建设。他站在20世纪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 面向世界, 紧扣时代的脉搏, 把握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 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文化思想。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形势的发展, 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一、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新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 依据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和主要斗争任务, 结合中国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色, 独具匠心地提出一系列“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理论, 从而成为指导无产阶级文化实践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
(一) 坚持新民主主义文化创新的民族性。
毛泽东站在时代的前沿, 放眼世界, 清楚地看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同时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互化、融合也在成为极普遍的现象。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 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在交流、融会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文化主体和特色。因而, 在指导中国新文化建设中, 毛泽东鲜明地提出, 中国新文化应该是民族的, 应深深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中。
(二) 坚持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方向。
毛泽东所向往和追求的新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要实现文化的大众化, 就要确立大众的文化主体地位。在新民主主义时期, 人民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新民主主义文化为人民服务包括了为各民族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及其他劳动群众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人士服务。随着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的不断改善, 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不断增长, 为了便于人民掌握文化知识, 进行了汉字简化, 开展文化革命等工作, 为大力繁荣和发展新文化, 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使中国文化建设出现了新局面。
(三) 坚持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科学性。
毛泽东认为, 文化发展不能割断历史, 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样不能离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凭空产生, 只能来自对历史文化的扬弃, 并糅合到现代文化结构中。毛泽东一再阐述, 要以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 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 保持文化的科学性。毛泽东认为, 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遗产, 目的是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因此, 毛泽东多次强调, 对待传统文化, 一定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实行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既要反对食古不化、盲目推崇, 又要反对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的民族虚无主义。
二、首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毛泽东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于1956年正式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被写入党的“八大”文件, 正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针。1957年3月12日,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这个方针, 并明确宣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 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这个方针的确定, 是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中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对这一方针的系统阐述, 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毛泽东认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个方针不但是使科学和艺术发展的好方法, 而且推而广之, 也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好方法。”“双百”方针是在党和国家要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环境下提出的。无疑是试图摆脱旧有苏联模式, 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新道路。由于“双百”方针符合科学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民主精神, 对各个领域都有指导作用, 所以, “双百方针”提出后, 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特别是在国内, 不但在文艺界和科学界, 而且在各个领域, 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三、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体系的思考
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 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对社会主义时期思想和道德建设作出过较为系统而精辟的论述, 对于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建设, 特别是伦理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对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理想的精辟概括和根本规范。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等著作中, 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而社会主义事业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革命的创造性的事业, 中国共产党处于执政党的地位, 更应该强调全党同志和广大干部要牢固地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 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二) 提倡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新中国建立前夕, 毛泽东就以无产阶级战略家的伟大气魄, 及时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 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社会主义事业是空前宏伟的革命事业。为了摆脱和战胜种种曲折、困难和矛盾, 毛泽东要求全党应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高度,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同时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毛泽东指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在毛泽东看来。艰苦奋斗是动员人民群众进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保证和指导原则, 只有继承和发扬这种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干部队伍才能纯洁优化, 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也才能激发起广大群众对党的无比热爱的真挚感情和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 进行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指针的道德教育。
早在抗战时期, 毛泽东就确定了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的方针。建国后, 他仍以这一思想来解决社会主义时期经济状况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关系。他不仅揭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是整个社会的共同事业, 并且亲自领导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运动。其中, 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运动成效最为巨大, 影响最为深远。在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历史上, 在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的共产主义教育事业中, 毛泽东首先提出“党风”的概念, 并对党风问题做了系统的论述。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经过大浪淘沙般的历史荡涤后, 在众多的文化理论中脱颖而出, 真正担当起开拓中国文化发展出路的重任,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是引领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航标。
参考文献
[1]张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0.5.
[2]王娟霞.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外资, 2011.12.
王铁会(1983-),男,吉林松原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分兩大部分对当代中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分析了当前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区科技文化建设实现的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与分析,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得我国对于社区的科技文化建设工作越来越关注。良好的社区科技文化建设能够极大地丰富社区民众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并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当代中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问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当代中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由于种种原因的制约与限制,使得我国的社区科技文化建设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不仅基础设施落后、民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且制度也不健全,没能有效地发挥其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二)社区科技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社区科技文化的基础设施落后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科技文化社区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依然十分薄弱,不仅基础设施落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现有的社区科技文化基础设施并不能满足社区人们的需求。不仅服务项目单一,而且许多科技文化设施已经老化、不能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我国社区群众对科技文化活动进行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十分不利于我国社区科技文化活动的良好开展与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 社区民众参与共建的意识不强
社区科技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是社会参与的一种最基础状态,它是对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与发展水平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志,只有社区民众对科技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程度提高了,才能进一步推动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我国社区群众对于社区科技文化建设活动的参与程度并不是十分活跃。许多社区群众并没有积极参与社区科技文化活动和建设的意识,认为那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挫败了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组织者的热情,在这两种情况的相互作用下,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和活动的进一步展开与发展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并且社区民众寡淡的参与热情在很大程度上也对我国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社区科技文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健全的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体系往往能够有效地带动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体系并不是十分健全,不仅不成体系,而且管理较为散漫,科技文化建设管理者的素质与能力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这一情况的存在,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良好开展与进一步提高,也是造成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1]。
2 社区的科技文化建设动力不足
要想有效地提高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水平,就需要社区内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人民群众是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主要推动力。然而现阶段,我国的社区民众对于社区科技文化建设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次,现阶段由于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经费并不充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社区科技文化设施落后、破损、种类不齐全的现状。而科技文化设施的不齐全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一部分有创意的科技文化活动难以顺利的落实和开展,进而使得现阶段我国的社区科技文化活动缺乏活力与吸引力,社区民众们不愿意参与到其中来。
3 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管理队伍素质偏低
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管理队伍的素质较低是造成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过程中社区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管理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工作,它需要管理者拥有扎实的相关管理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心理素质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社区科技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但是现阶段,部分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管理人员存在着素质较低、且没有经验和良好的工作技巧与工作方法的情况,难以胜任现阶段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工作任务,从而导致群众对于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二、社区科技文化建设实现的途径
(一)加强社区科技文化体制建设
要想促进社区的科技文化建设,就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科技文化体制,使政府监管、群众参与和民主管理相结合,有力地推进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质量与水平。
社区居民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文化只有适合居民的需要,才能被群众所欢迎,才能真正实现社区文化的终极目的,所以居民必须参与社区文化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社区文化[2]。
(二)注重社区科技文化人才培养
在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才素质作为推动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质量与发展水平,因此必须要重视对于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人才的培养。首先,在对于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人才进行招聘与选拔时,应该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人才,从而挑选出优秀的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人才。其次,要定期的对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人才进行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其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的科技文化建设素质,及时地对其它地区优秀的科技文化建设经验与技巧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人才的水平,以进一步激发与调动起社区群众参与社区科技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3]。
(三)合理利用开拓社区现有资源
由于我国的社区科技文化建设资金有限,所以在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人员应该学会努力的对社区建设中的现有资源进行利用,提高对各种社区资源的利用效率,将建设资金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社区科技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特征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族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民族性、国度性;科学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及科学精神;大众的文化表明的是文化的民主精神.
作 者:盛海英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刊 名: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年,卷(期):“”(1)分类号:G02关键词:先进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 文化的科学性 文化的大众性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无疑,它是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这个理念的提出,是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之后的第五个文明,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表明了我们党首次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置于同样的战略高度,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科学发展的实质阶段,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现代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新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建设的最新发展。
一、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首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实际上是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
在实践基础上,人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并与自然相对立。自然界具有客观先在性。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根本。“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
[2](P.24)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靠自然界而生活,自然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2](P.518)“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P.81)
”
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与自然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必须注重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
2、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相互作用。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是实践的产物和过程。一方面,以实践为中介,人与自然密切联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人通过积极地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成为社会的主体。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4](P49)同样,只有在社会中,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自然才是人的现实生活的要素,人与自然的关系才得以发生。离开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无法理解,“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4](P75)另一方面,实践活动使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与环境的关系,就在于动物只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则是积极地、能动地改造自然。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社会和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最多是搜集,而人则能从事生产。” [5](P.482)人为了生存和发展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活动对象并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改造自然界,使自然界不断被人化。自然又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人及其社会,使人及其社会自然化。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就是产生“人化的自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的自然”概念,他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人类以社会生产实践为中介与自然保持紧密联系,即实践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社会生产实践使统一的自然界分化为人化的自然和原始的自然两部分,并且推动原始的自然不断向人化的自然转化。人化的自然的重要特征是实践性,人化的自然的出现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无论社会个体劳动还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人类都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因为原始的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仍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或者说,仍然要加入到由自然规律支配的自在世界的运动过程中。马克思尤其强调,人类的劳动实践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受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制约的,违背客观规律,不仅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实现物质变换,反而会破坏生态系统,自食苦果,受到自然界的“报复”。恩格斯特别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就是说,如果人类在其社会实践中过分地榨取自然,违背生态平衡的自然界发展规律必然遭到自然界的惩罚。
此外,马克思还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考察和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环境污染的类型、状况和危害,深刻揭示了造成环境污染的认识论根源、阶级根源和社会根源,并提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途径,体现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观。在此不再详述。
二、生态文明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是改造生态环境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生态方面的意识、政治决策、法律法规、生态伦理、文学艺术等的提高和完善,以及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繁衍生息的根本问题,是和谐社会与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改造生态环境的能力和范围不断扩大,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危害。人与自然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加剧,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已经极为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兴盛。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生态文明是必须做出的理智选择。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进人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
随着环境恶化日益严重,生态文明成为新世纪人类文明的大趋势。在过去的数十年,基于环境问题的国际间合作愈加频繁,中国政府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1993年,《中国21世纪议程》完成初稿;2007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2009年11月,政府宣布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中国坚持以保护环境为基点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三、生态文明与其他几大文明的关系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与生态文明共同构成文明系统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生态文明是“五个文明”系统中的前提。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生态基础、环境条件和丰富资源。首先,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人来自于自然,决定了人首先是自然的一份子,人类的生存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自然生态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基本要素,自然生态的破坏、失衡,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发展,而且还可能会彻底毁灭人类。因此,爱护自然,与热爱人类具有了同一性,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生态平衡,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基础。其次,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如何建设优美的环境,也是人类发展的必要因素。环境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精神健康,因此,只有通过生态建设,营造优美的自然社会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优美的环境条件。
最后,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人与自然交换物质能量的互动过程,是从自然去获得其所必需的各种资源的过程,自然资源的贫富,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生存发展的状态,因此,只有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生态环境,才能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丰富自然资源。
四、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现代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源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热切关注。今天,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加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的保证。生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地连在一起。科学发展观以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出了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构建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1、构建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众所周知,我国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加之长期采用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迅速,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相当严重。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作发展的基本要素,并通过发展去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也就是说,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目标、维护和改善人的生存发展条件,这是从根本上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2、构建生态文明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消费模式改变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阶段,如果不尽可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极有可能造成资源日益短缺,环境难以为继,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11-19
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教育建设10-03
试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治文化的建构11-04
当代中国人口问题05-25
中国当代诗歌发展09-20
当代中国外交复习12-25
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研究05-31
当代中国城镇化07-25
浅谈中国当代教育09-21
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