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民间金融发展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浙江省民间金融发展(通用8篇)

浙江省民间金融发展 篇1

民间金融的发展前景与观察

近来,对民间金融的议论陡然多了起来,社会上刮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为民间金融“正名”之风。经济社会对民间金融关注程度的提高,从一个侧面说明民间金融的作用不容忽视,也说明民间金融问题已成为金融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5月底,央行《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指出,对于民间融资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应该全面认识、正确分析,并加强对民间融资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趋利避害,促进其健康发展。央行首度对民间融资进行了“正面”的评价。称其“具有一定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减轻了中小民营企业对银行的信贷压力,转移和分散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民间金融,又称“地下金融”,一直为政策所禁止,但又一直屡禁不止。在中国,由于传统的金融管理体制和与之配合的思想观念,尽管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民间金融一直以来并没有被政府方面所认可。相反,还经常被不负责任地认定为具有“金融风险隐患”。其实不独中国,世界其他地方都有类似的金融现象。即使在经济一体化程度很高,经济和金融发达程度位居世界前列的美国,通过民间金融渠道融资的规模也相当可观。据统计,在美国2.5亿多人口中,有7500万人(约合2500多个家庭)没有银行帐户。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要通过小额贷款公司、信用协会和民间借贷渠道来解决融资需求。由此可见,民间金融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其与正规金融是一种共存和互补的关系,不会因正规金融的发展而被取代。无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情况都是如此,只不过发达国家民间金融运作和管理的水平更高一些罢了。

民间金融犹如“双刃剑”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资金供求矛盾也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民间金融对解决很多方面的资金急需,弥补金融机构信贷不足,加速社会资金总量的扩充、流动,确实起到了拾遗补缺的积极作用。民间金融是否活跃与民营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其存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紧急支付和民营企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资金需求。从理论上分析,导致民间金融活跃的原因主要有四:其一,我国缺少为中小企业以及其他民间经济主体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制度安排。正规金融机构出于恪守贷款条件和减少信贷交易成本、实现贷款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只能以大企业作为主要的金融服务对象。特别是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民间经济主体资金需求的满足只能依赖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填充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一些薄弱点和富区。其二,自去年4月初开始的宏观调控使中小企业通过正规金融机构融资变得更加困难,资金供求矛盾也更趋尖锐,这成为推动民间金融规模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三,民间金融经营成本低,交易手续简便,交易过程快捷,融资效率高,能尽快达成交易。民间金融的这一特点,能够使民间经济主体迅速、方便地筹措到所需资金。民间金融提高了资金配置效率。调查发现,吉林省企业融资近七成是用来满足流动资金需要,家庭融资一半以上用于农业生产。民间剩余资本转化成产业资本,标志着资金配置效率正在提高。其四,民间金融的借贷利率较之国家银行基准利率一般高50%-100%,资金的逐利性使不少居民存款及民间资本流入民间金融市场。很显然,民间金融的活跃是金融供求关系使然,也与现存金融制度安排的结构性缺陷密切相关。当然,央行给民间融资正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货币政策有力所不逮的问题。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不能得到完整的显示,民间融资的利率杠杆也成为有益的参考对象。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民间融资的负面效应。应该清醒地看到,民间融资的松散性、盲目性和不规范性,也会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及其调控造成冲击,包括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国家利率政策实施,截流信贷资金来源等。还可能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甚至酿成相当大的金融风险,包括袭扰正规信贷市场,妨碍中央银行现金管理,造成系统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盲区,导致一部分国家税款流失,引发经济纠纷,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等。

民间金融宜“疏“不能“堵“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金融改革仍然停留在金融体制改革上,而没有根本解决形成我国现有金融体制不效率的根源问题。没有企业和个人的参与,金融改革缺乏强有力的体制外竞争的推动;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金融机构赖以发展的支持性金融服务中介机构没有成长的空间。而积极稳妥发展民间金融,将部分社会资金从银行体系分流之后,通过适当的渠道进入民间金融市场,并转变成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对于改变当前中国融资结构中直接融资比率过低、社会融资过于依赖银行贷款的格局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是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应针对民间金融的特点,通过制定、调整相关政策赋予民间金融行为主体及其行为以应有的法律地位,明确其应该承担的权利与义务,把合法的民间融资活动规范化,“保护起来”,壮大开来。一方面坚决打击非法金融组织所从事的非法金融交易行为,其次,专门指定职能部门对民间金融实行监管。还应建立民间金融信息监测系统,依托各级政府统计部门或农村金融监管组织定期采集民间借贷活动等数据,以防止由于监管者与民间金融行为者信息严重不对称而滋生信用风险甚至金融风险。

二是区别对待,分类发展。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可以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提供另外一种可能。民间金融中的一大部分借贷活动以企业和个人的自有资金为主,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和企业与企业之间发生借贷关系,只要赋予企业与个人合法和完整的资金产权,并严格限制为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这一部分市场金融力量就可以快速成长起来。另外一部分借贷活动具有互助性质,如合会、资金互助组织等,它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地缘、血缘和商缘之间,借贷双方具有信息方面的优势,允许以股东或会员的出资金额为限注册成为互助性金融机构,成为草根金融的基础力量。对于吸收存款的民间金融机构,则要从金融机构审慎监管的角度出发,允许符合条件的机构逐步注册成为私营金融机构。逐步推广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会会员之间互相担保和以民营经济为核心内部融资的做法,建立起以民间金融为基础的合作金融组织,用民间资本修补民间融资的空洞,以新的途径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浙江省民间金融发展 篇2

由此可见, 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历来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将对现有的经济模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Levine, 2003) , 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设计出有效的政策来推动经济增长 (Zingales, 2003) 。而莱文 (1997, 2004) 从金融职能角度来解释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作用,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金融和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职能可划分为五大类:提供投资和资本配置信息;监管投资和完善公司治理;便利交易和降低管理风险;调动储蓄资源;利于商品和服务交换。尽管金融体系具有大致类似的金融职能, 但各个国家 (地区) 提供这些金融职能的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不同国家 (地区) 经济增长, 以及怎样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金融体系值得深究。而在我国有关区域金融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由于我国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对于我国经验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已类同于跨国研究。因此, 对我国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国家层面, 必须深入到地区层面, 才有可能把握到基本的现实, 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研究结论 (周立、王子明, 2002) 。因此, 我们集中分析浙江省金融发展对经济的作用, 借此得出浙江省金融发展到了转变阶段的结论。如若金融发展这一瓶颈问题不能较好地解决, 将会影响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潜力。而且当前正是该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时期, 我们将立足于现实给出建设性意见。

一、省内经验观察

(一) 全省金融发展趋势

首先, 我们研究自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浙江省金融的整体发展情况。由于缺少地区范围的M2数据, 因此无法直接用传统金融深度这一常用指标来衡量浙江金融发展状况。然则, 浙江省金融资产以银行资产为主, 而银行最主要资产为存款和贷款。因此可以利用金融相关比率来揭示浙江省金融发展状况。而金融相关比率最早是由戈德史密斯提出, 用以一个衡量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FIR= (S+L) /GDP, FIR为金融相关比率, S为金融机构存款额, L为金融机构贷款额, GDP为各地市的生产总值。在研究中所涉及的金融数据来源于历年的浙江统计年鉴。

通过对全省金融相关比例的处理, 从图1中可以看出, 1978~2005年浙江省在经济和金融两方面都得以稳步发展, 金融相关比率从1978年的0.6845上升到2005年的2.7572, 其中2003年全省金融相关比率为最高, 达2.7586。从1997年开始, FIR上升态势更为显著, 这反映出浙江省开始了快速的金融市场化进程。

(二) 各地市金融发展趋势

鉴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 应进一步深入考察浙江省各地市金融发展状态。我们发现金融发展程度各有差异, 但总体上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程度较高。为了便于分析, 我们按照浙江省各地市的经济实力 (经济总量) , 将11个地市划分为三类地区:第一类地区为杭州、宁波和温州三个市;第二类地区为绍兴、台州、金华和嘉兴四个市;第三类地区为湖州、衢州、丽水和舟山四个市。在此基础之上, 我们分别考察浙江省三大类地区的平均FIR指标。在历年各地市FIR数据中, 以杭州地区的FIR指数为最高, 湖州地区的FIR指数为最低。图2中反映出经济较为发达的杭甬温地区FIR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另外两个层次地区;而处于第二、第三层次地区的FIR指数相对差距并不十分明显。

此外,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这就是金融支持说。而居民储蓄的增长为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多样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因此低的储蓄能力必然引起资本形成不足, 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 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 周而复始,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金雪军、田霖, 2004) 。在浙江省内金融资金充裕度的方面, 我们采用存贷差、存贷比来加以衡量。存贷差是一个绝对数概念, 而存贷比则是一个相对数概念, 结合两者可反映一个地区信贷资金的自给程度。通过对省内各地区存贷差的计算可知, 目前浙江各地区均处于存差状态, 其中杭州地区存贷差绝对数最大, 资金相对充裕, 衢州地区存贷差绝对数最小, 资金相对匮乏;而浙江各地区存贷比均大于1, 反映出浙江省各地区整体上能实现信贷资金的自给自足, 其中存贷比最高的为嘉兴地区, 最低的为衢州地区 (见表1) 。

透过相对充裕的金融资金, 我们更需要关注其内部结构。在此, 我们仍参照上述分类法, 将11个地区分为三大类地区。经过相应的数据处理, 我们得到了如图3所示的金融资金结构变化趋势:从静态数据来看, 第一类地区居民储蓄所占比重最低,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地区金融发展态势良好, 而其他两类地区中居民储蓄所占比重较高, 金融资金结构存在着问题;从动态数据来看, 三大类地区居民储蓄比重随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 反映出在金融开放的有利条件下浙江省内各地区对金融结构逐步进行优化的过程。

二、金融发展道路的选择

从以上的经验数据观察来看, 浙江省金融资金总量并不缺乏, 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金融在量上得到较高的增长,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前, 浙江省金融发展无疑是选择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中介机构和资本市场协同发展这一模式。但在整个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结构问题突出:金融相关比率偏高、非金融机构的融资结构偏向间接融资、金融机构类型结构偏向商业银行机构、银行市场结构偏向大银行垄断、银行所有制结构偏向国有银行、银行贷款类型结构偏向企业生产经营贷款、银行贷款对象结构偏向国有大型企业贷款、金融区域结构偏向大中城市。根据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的研究, 提出一国的金融相关比率的提高并不是永无止境, 该比率在1-1.5之间趋于稳定;欠发达国家金融相关比率多在0.6-1左右, 发达国家金融相关比率在1.5附近。值得注意的是, 浙江省各地市中金融相关比率最低为湖州市, 其FIR指标也高达1.5, 那是不是意味着浙江省金融已经发展到了和发达国家等量齐观的境地了吗?

绝对不是!虽然储蓄总额占GDP的比重高能说明该地区经济信用化程度, 但并不是越高越好, 其中存在着一个相反的机制——储蓄和投资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另外, 浙江省内融资方式过于单一, 主要是依靠金融机构吸收居民储蓄存款作为资金来源。而在这一前提下, 经济信用化程度的提高或FIR指标的提高也意味着储蓄总量的增加, 会对投资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 影响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单纯的金融资金规模增加到达一定程度就不再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而导致浙江省出现金融发展瓶颈, 就是因为在过去的发展中只强调增量性金融发展, 而相对忽视了质量性金融发展。这种发展思路将在未来影响浙江省长期的经济增长, 所以, 浙江省金融发展应逐步从注重量化增长向注重质化提升过渡。

对浙江省内各个地区金融发展状况所作的比较, 我们发现在浙江省内各地区间的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有着一定的关联度, 且第二、三层次地区的金融发展差异, 并不像经济发展差异那样明显, 这正好说明了这两个层次地区目前正处于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增量性金融发展, 此时金融量的积累效应更加显著, 因而指标相对接近。而第一层次地区的FIR指标较高, 反映出该层次金融发展程度要优于另外两个层次地区, 应当首先承担起金融发展由增量性发展向质量性发展转变的重任。

如何才能从注重增量性金融发展转向注重质量性金融发展?金融深化是必然之举, 然而这一举措仅仅是长期的解决之道, 并非一个省市的能力所及;在短期来看, 如何避免由于金融发展落后而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 这是我们所更为关注的。我们认为要在短期内有效提升浙江省金融发展的质量, 必须注重民间金融的发展。因为民间金融是在主流金融体制之外而生的体制外金融, 所以它往往比主流金融更具有活力, 更有效率, 也更加真实 (姜旭朝、丁昌峰, 2004) 。民间金融从其形成以来, 一直都是以私有制为主, 相对于主流金融是一个自发的从下而上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发展初期, 民间金融往往能和主流金融形成互补, 可以有效地把储蓄转化为投资, 改善宏观经济效率, 促进民营经济增长 (潘士远、罗德明, 2006) 。借助这一特性, 要是能较好地发挥出民间金融的互补作用, 对提高浙江省金融质的发展大有裨益。

针对以上问题, 浙江省需对金融发展有新的认识, 省内民间金融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 以填补金融深化不足所带来的“真空地带”。在此我们提出如下具体措施:第一, 作为国家金融改革试点城市的浙江各市, 应该把握机遇, 坚持社会稳定与金融改革的速度相协调, 绝不能盲目地以扩大储蓄为主要目标, 注重投资的时效性和回报率。第二, 调整地方金融体系, 重视民间金融的补充机制, 使民间金融及时地融入现代金融体系之中, 逐渐从“关系型融资”向“契约型融资”转化, 才能获得更为长期地发展。第三, 根据民间金融的特点, 适当放松行政管制, 打破国有金融机构的垄断格局, 推进各地市商业银行的改革, 形成良性的竞争格局。第四, 进一步将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改造成为民营中小金融机构, 将更有利于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以适应浙江中小企业转型的需要。第五, 对民间金融实行金融监管, 建立民间金融监测系统;非法金融行为对民间金融所起的破坏作用严重, 应予以严厉打击。

摘要:文章以浙江省为例研究金融发展、经济发展和民间金融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 在金融领域单纯注重量上的增长并不能对经济起到促进作用, 相反会危害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 浙江金融发展应从增量性金融发展转向质量性金融发展, 在全国金融一盘棋的格局之下, 短期内有效提升浙江省金融发展的质量必须注重民间金融的发展, 以满足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金融发展,增量性金融发展,质量性金融发展

参考文献

[1]、Arestis, Demetriades and Luintel.“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The Role of Stock Markets[J].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1 (1) .

[2]、Rousseau and Sylla.Financial System, Economic Growth, and Globalization[M].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8323, 2001.

[3]、姜旭朝, 丁昌峰.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 2004 (8) .

[4]、潘士远, 罗德明.民间金融与经济发展[J].金融研究, 2006 (4) .

[5]、谈儒勇.金融发展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6]、周立, 王子明.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0[J].金融研究, 2002 (10) .

浙江省民间资本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发展

一、浙江民间资本发展历史与基本情况

民间资本是中国特有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根据《浙江统计年鉴2004》的规定,将民间资本定义为非政府拥有的资本。具体而言,民间资本就是民营企业的流动资产和家庭的金融资产。

浙江民间投资发展迅猛,民间投资已占据我省全社会投资绝大部分。据浙江省有关部门调查,光从一九七八年到一九九八年,浙江省民间投资(非国有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百分之五十六,其后民间投资发展更快。以2003年为例,根据上述民间资本的定义估算,浙江民间资本的规模已经突破万亿元,规模非常巨大。目前,浙江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以民间投资为主体、自主投资的项目,如兴办个体、私营企业。这类项目还包括长期以来由国有投资垄断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教育卫生设施等。第二类项目是在政府规划、引导下,吸纳民间投资。据介绍,浙江省个体私营工业发展很快,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的二十个县市,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市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超过百分之五十,并且正在扩大,这也说明浙江民间资本潜力很大。有鉴于此,浙江省已提出把民间投资纳入经济规划中,为其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实行市场准入,允许民间投资进入除国家规定之外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如参股国有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等。

同时,浙江更是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民间资本溢出地。数据表明,截至目前,共有5万多家浙江企业在上海滩发展,其中有一定规模的达2000多家。在北京,全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最大的灯具市场、奥运场馆建设等项目的背后,都闪现着浙江人的身影。北至黑龙江,南到海南,西达新疆,全国各地都有浙江民间资本扩张的事例。据不完全统计,自“九五”以来,浙江至少有700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全国各地的不同领域。无论从总量还是从活跃程度看,浙江都是我国最大的民间资本溢出地。

二、浙江民间资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巨大的浙江民间资本在有效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着众多问题,最突出的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浙江民间资本存在着结构过于单一的现象

城乡居民的储蓄余额和非国有企业流动资产余额的总和构成了民间资本的绝大部分,要占到民间资本的90%以上。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浙江民间资本在结构上过于单一,尤其是储蓄在家庭金融资产中占绝对比重。

导致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

(1)居民理财知识缺乏。近几年,虽然许多居民的理财观念有了大的转变,银行储蓄已不是惟一的选择,但是理财知识的缺乏,使得许多居民面对各种新理财品种无所适从,无从选择。同时,各种理财品种在推出时,过于强调了投资收益,忽略了对理财知识的介绍,导致居民高估投资风险。因此,居民最终还是以储蓄保值为首选。

(2)市场投资品种有限。自入世以来,国内银行、保险公司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理财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即使如此,相对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而言,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品种依然不够丰富,像债券、期货品种种类非常有限。同时市场制度上的不健全、监管上的不到位使得国内资本市场非系统风险异常高,居民投资意愿萎缩。

2.大量的民间资本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

目前浙江民间资本供求存在严重的错位现象:一方面民营企业因资金缺乏而陷入经营困境,另一方面民间资本供应充分却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造成这一局面的有多种原因,但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制约的体制与政策因素:

(1)民间资本投资权益保障方面受到制约。尽管民间资本的投资权益保护环境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谁投资、谁经营、谁占有、谁支配、谁受益”这一权责利“五统一”的投资原则,仍难以得到很好的贯彻,仍然存在突出的问题,如:投资受益权屡受侵犯,投资经营契约的履行十分艰难,投资所有权的安全性、完整性与独立性还缺乏保障等等,民间资本的投入受到一些行业垄断与不合理政策规定的制约,民间资本投资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2)民间资本受到现有金融制度和融资机制的制约。一是民营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制约条件依然较紧,民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依然没有明显改善。二是民营企业获得证券发行的制约成本依然较紧。截止2004年底,浙江已有12家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但就整体态势看,在申请发行方面,民营企业要取得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地位,尚需时日。三是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不明确。

三、发展浙江省民间资本的对策

如何激活民间资本,构筑多元化的民间融资体系,有效解决民间资本供需矛盾是十分迫切的一个课题。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解决当前民间资本存在问题,规划好浙江民间资本市场,发展好浙江民间资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观念的转变和认识的提高

启动民间资本的过程是创造和集聚财富的过程,必须摒弃“唯身份论”和“与民争利”的观念,平等对待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民间资本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把促进民间投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范围,尽快出台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实施细则和具体操作办法。

2.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根据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建设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要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清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歧视政策,给各类企业以“国民待遇”,为不同所有制经济实体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三是增强政府服务意识。从“注重审批”转变为“注重服务”,从行政指令式管理转变为以法律、法规为准则的法制化管理。

3.开放民间投资新领域

启动民间投资,必须拓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推动民间投资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如下列领域应鼓励民间资本大量进入:一是基础设施,特别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如城市交通、地铁、供水、污水处理等等;二是金融领域,在加强监管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让民间资本进入一些金融领域;三是传统的垄断行业,如电信、铁路、民航、港口、航道和船闸等;四是一些公共领域,如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医疗卫生等,这些领域的一部分可以引导民间资本来投资,减少政府的压力。

4.拓宽融资渠道

亚洲开发银行一项调查也表明,融资问题是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因此,要从打通股权融资与银行融资两个渠道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从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经验看,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并非从银行贷款,而是股权融资。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形式还是以企业家自己投资为主,成本高,风险大,而系统地、大规模地对中小企业的股权进行投资的机构,如投资公司、投资基金等形式的机构还不多见。应采取组建和壮大民间投资担保机构、逐步发展民间投资基金、 建立区域性资本交易市场等措施,拓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促进民间投资不断扩张。

5.依法保护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民间资本的发展壮大,客观上迫切需要在法律上得到更强有力的保护。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完善私人财产保护制度的要求。当前,必须在立法、 执法等方面把保护民间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使之变成可操作的措施,并且做到严格地依法办事。

四、结束语

应该说,民间投资的准入限制已渐渐放宽,只要我们能使民间资本有项目可投,合法权益得到保护,投资能得到激励,民间资本就能被唤醒,巨大的能量就会被释放出来,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张向东张青辉:发展民间资本几点问题的思考[J].经濟研究, 2002, (4):11-14

[2]张建军袁中红林平:从民间信用到民营金融:产业组织与交易规则[J].金融研究, 2002, (10): 101-109

[3]蒲祖河杨志敏:民间金融的制度性变迁与创新研究——对温州个案的实证分析[J].温州大学学报, 2003, (2):1-6

[4]刘民权徐忠俞建拖:信贷市场中的非正规金融[J].世界经济, 2003, (1):61-73

[5]杜群阳蒋建华等:浙江省证券市场发展研究[J].浙江金融, 2006, (6):30-32

《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 篇4

《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编制项目负责人、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李有星向记者透露,《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共9章117条,涉及总则、民间借贷、私募融资、民间融资组织、民间融资服务、民间融资行业协会、民间融资监督与检查、法律责任、附则。

目前,温州的金融改革正稳步推进,如成立了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金融超市等工作已经在温州市地区展开。此前,李有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草案)更加侧重于对于民间融资的管理与促进。

与此同时,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已经于近日召开2013年立法计划项目《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立法论证会。据介绍,按照立法的制度规定,只有列入2013年度立法一类计划项目,才可以提交省人大会议讨论投票表决和通过。

据李有星介绍,在听取汇报和说明后,浙江省相关负责人指出,《浙江省温州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立法有必要性、可行性、可立法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温州金融综合改革是大事,金融体制改革光靠规章不够,成功的地方人大立法对经济发展有利、对金融体制改革有利、对全国的影响重大。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在全国实践先行、已经有基础,立法也应当先行,立法可以将实践中先行经验、突出要解决的问题、比较现实可操作的总结出来。

民间金融 篇5

摘要:民间金融是相对于国家依法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而言的,泛指非金融机构的自然人,企业以及其他经济主体(财政除外)之间以货币资金为标的的价值转移及本息支付。民间金融发展是民间资本由内向外的扩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累了大量的民间资本,但民间金融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以非法的形式存在,民间资本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与此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支持,造成了资金供求的严重失衡。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必须重视发挥民间资本的作用,实现民间金融规范化、法律化,加速发展民营金融,加强对民营金融的监督与管理。

关键词:民间金融 问题 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资本需求量和货币的收付量不断增加,民间金融快速发展,其规模迅速扩大,金融活动日趋活跃,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在中小企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民间金融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民间借贷:它是当前农村最为普遍和盛行的民间金融形式,是借贷双方直接进行的资金借贷活动,也是最初级、最原始的民间金融形式,属于组织化比较低的民间金融活动。(2)各种形式的合会:它是各种金融互助会的通称,主要指各种带有互助合作性的自发群众融资形式。(3)私人钱庄:又叫做钱铺、钱店。(4)民间集资:它是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以组织生产为目的,集中社会闲散资金的一种直接融资行为和方式。(5)农村合作基金会:它最早是一种新型社会保障织,后演变为农村合作基金会。

一、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民间金融的产生是必然的。它是经济和金融发展不均衡的产物。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和其他形式的民间金融缺少国家金融制度的支撑。

二、我国中小企业规模一般较小,资金流量较小,很难从官方金融获取有力的资金支持。

三、民间金融交易方便,经营成本低,交易快捷,资金聚集效率高,能尽快完成交易。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形式有:民间借贷、民营银行、民间集资、当铺、合作基金会、小额信贷公司等。

对于全国来说,在2010年,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存量超过2.4万亿元占整个借贷市场比重已超过5%,到2011年中期,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同比增长38%,达到了3.8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约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截止2011年8月末,温州民间资本就超过了6000亿元,而其余各银行贷款余额只有6123亿元,可见温州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几乎可以和当地银行体系对抗了。我国民间金融发展有以下特征:

(一)民间金融与民营经济相互依存。区域经济、金融组织体系发展不平衡,列如

在民营经济最发达的温州地区,中小企业有40多万家,而银行只有29家,中小企业无法得到银行的充分支持,资金得不到充分的运转,此时,民间金融得到迅速发展,我国中小型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但是,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对于流动资金需求特别大,他们的发展及日后的壮大都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然而,我国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匮乏,加之相关金融制度有待提高和完善。尽管国家鼓励一些大型企业将资金投向中小型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有些金融机构不愿将资金放贷于中小企业。在缺少官方金融支持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能依靠民间金融,因此民间金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资金在供需两旺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在不断发展壮大。民间资本发达的地区,其民营经济也很发达,如温州地区。

(二)民间金融筹集资金活动越来越规范化。早期,民间金融是建立在一定的血缘、亲缘、地缘的基础之上的信用关系,许多情况下是口头承诺或纸条借据即可。然而现在的借贷活动需要签订合约,并约定借款金额、利率、期限、抵制押物等内容。

另外,我国民间金融并没有得到官方层面的认可,一直处于隐蔽状态。民间金融逐渐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国家也慢慢的承认其合理性,国家大力支持农村乡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等。2011年12月份出台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金融九条”特别把民间金融看作是合法的“融资资源”,应予以规范,这表明民间借贷的合法化首先在政策层面得到了肯定。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也表示,民间借贷是官方金融的补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2年4月,在温州成立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融综合改革的十二项主要任务的第一条就明确表示,“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制定规范民间金融的管理办法,建立民间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民间融资检测体系”;同时,经过三个月的筹备,温州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成立。根据规定,通过中心的融资活动,借贷双方完成资金转账后,双方需提供银行转账凭证、借贷合同等文件到登记中心备案登记。登记中心的交易利率不能超过同期银行利率的4倍,民间借贷在利率符合法律规定条件下的私下协议登记中心也接受,当借贷金额突破一万元时可以免交手续费。这一系列的举措反映了民间金融的日趋规范化、透明化、阳光化。

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存在制度性缺陷,各种形式的民间金融在经济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同时也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2011年末,各地企业资金供给紧张,资金链断裂,企业老板携巨款逃跑,至2013年十月份各地因为民间借贷纠纷发生多例伤人杀人惨案,这些都折射出民间金融存在严重的问题。

二、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政府宏观调控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民间金融的自发性、盲目性、逐利性以及民间融资主体生产经营和管理素质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的资金流向一些过热行业,如钢铁、水泥、房地产等。以上行业都是现在的需求热门,大部分属于高耗能、高污染

和技术水平低的行业和项目,正是政府调控的重点,但是由于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的无序,直接影响了政府对过热行业的收缩政策。央行对于民间金融活动控制力比较薄弱,体现在缺乏能直接对民间金融机构产生影响的政策手段。

(二)民间金融运营中产生较高的风险。我国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民间金融也呈区域化发展,各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发展水平不一致,另外经营管理制度不完善,国家没有办不相关的法律来规范民间金融。当民间借贷发生纠纷时,双方难以运用有关法律来解决问题,也很难靠法律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这导致一些极端的事件发生,甚至山东,山西有些地区在2012和2013年因为借贷纠纷发生血案等。同时,加上民间金融的隐蔽性容易让一些不法分子假借民间金融的名义进行非法活动,从而产生道德风险。此外,民间金融虽然与官方金融处于统一的金融市场中,但由于其成因等自身存在的特点,民间金融的抗风险能力太脆弱。当金融系统出现问题发生大规模挤压时,官方金融机构在自由资金不足情况下,国家可以最后贷款人,以国家的信誉作为担保,然而大部分民间金融在此种情况下一般只能走向灭亡,由于没有国家作为坚强的后盾,民间金融被挤压淘汰的机率比较大。

(三)民间金融加大了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可控性。民间金融活动的过热意味着国家可以调动和使用的资金减少,使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投资项目得不到资金保证。而民间金融逐利性使其天然地偏好于高投资收益率的项目,这使得资金容易进入一些投机性较强的领域,尽管这些领域可能一直受国家的抑制,但民间金融活动却一直支撑着它的发展,结果造成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被削弱,经济中泡沫成分增加。此外,虽然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资金投入,但民间金融活动的存在使全国资金仍趋于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扩大了区域间经济的差距。

(四)民间金融引起的纠纷影响社会稳定。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大多数民间金融机构会组织专门的追债人,而相当一部分追债人员是蛮横无理的人,素质比较低。一旦发生务拖欠和纠纷,往往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下面以温州为例子:据报,浙江2011年前9个月共发生228起企业主逃逸事件,温州以84起居首。(数据来源:上海证券报,2011年10月13日,丁骋骋,温州民间金融乱象的症结。)据了解,逃逸的老板几乎都参与了民间借贷,他们放弃主业,要么借高利贷去搞多元扩张,投资房地产;要么办起担保公司专放高利贷。民间借贷利率处于阶段性高位,年综合利率水为24.4%,对微利保本的企业来讲,早已不堪重负。一旦某家企业信用链断裂就会危及众多其他企业。这就是为什么温州私营老板会接二连三集中出现跑路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堪重负的债务、微利企业的频繁倒闭和追债队伍的紧紧逼迫,昔日繁华和充满活力的企业界,现在只剩下空荡荡的屋子。民间金融迫切需要规范和引导,不然社会将会持续不安定。

三、解决民间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决策

(一)改革并逐步完善金融体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民间金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之间存在利率套利空间。以利率管制为例,由于利率管制,我国正规金融部门的存款利率偏低贷款利率偏高,实行利率市场化之后由于竞争

加剧正规金融部门就会提高存款利率,这样就会把民间资金吸收到正规金融部门,相应的降低了民间金融的规模。利率市场化的另一个结果是正规金融部门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得利润就会积极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从这个视角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能给我国的金融市场注入更多的活力,使民间金融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作用是起到一个疏导的作用,把资金融通活动从民间疏通到正规金融部门,从而降低民间借贷、合会、地下钱庄、私募基金、民间集资等民间金融组织形式的体量。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民间金融合法化,法律化。美国、日本、台湾均是通过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方式来规范民间金融的,因而我国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规范民间金融,将所谓的“地下钱庄”阳光化。

加快制定、完善和落实《民间融资法》、《放贷人条例》等法律法规体系,引导民间金融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这样发生借贷纠纷时,当事人可通过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对于经营不善的民间金融组织,可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风险进一步扩大,并对主要责任人追究责任等。

(三)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小企业。针对正规金融部门不能吸纳的那部分民间金融活动,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应积极鼓励建立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担保公司、租赁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把参与民间借贷、合会等相对不规范的民间金融活动的资金引导到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比较规范的金融机构中去。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民间金融机构完善已有的运营机制,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适时创新业务模式。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变迁的制度数量越大,其成本越高;反之制度变迁的制度数量越小,成本越低,所以在积极发展民间金融机构的时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可以在部分民间金融发达的地区做试点,这样做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相关金融风险。另外,为降低民间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中央及地方监管部门应在利率水平、融资渠道、税收减免、增资扩股及上市等问题上出台具体政策予以明确。

(四)民间金融的资金投向将走向多元化。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民间资本将走向多元化的投资道路。投资基金、信托基金、中小企业私募债、“新三板”、个人海外直接投资将是民间资本投资多元化的方向。以信托基金为例,上海通过信托基金,吸引民间资本购买基金,经过市场化运作,其资金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上。民间资本流向原有的国民经济领域,提高了经济的运行效率。此外,发行私募债和发展三板市场,一方面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另一方面也解决了我国民间资本多、投资难和中小企业多、融资难的“两多两难”问题,促进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繁荣了社会经济。可见,多层次资本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也必然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间金融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唐香梅,张楠,刘彬,石晶.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吉林金融研究,2013(05):4-8,13

[2]任倩.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商情,2011(25):30-30

[3]黎芳.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几点思考[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2(03):19-19,24

[4]赵鑫.我国金融抑制背景下的民间金融发展[J].当代经济,2012(23):84-85

浙江省民间金融发展 篇6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 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浙高法〔2009〕297号

2009年9月8日)为公正、规范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统一裁判尺度,平等保护债权人、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受理与管辖

第一条

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下列纠纷,应当作为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受理:

(一)货币借贷纠纷;

(二)国库券等无记名的有价证券借贷纠纷。

第二条

当事人之间对因买卖、承揽、股权转让等其他法律关系产生的债务,经结算后,债务人以书面借据形式对债务予以确认,债权人据此提起诉讼,而债务人或担保人对基础法律关系的效力和履行事实提出抗辩并有证据证明纠纷确因其他法律关系引起的,原则上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但借据仍可以作为基础合同履行的重要证据。第三条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适用合同纠纷案件管辖的一般原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问题的批复》(法复[1993]10号),出借人住所地为合同义务履行地,但当事人对合同履行地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贷双方在不违反民事诉讼法有关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情况下对诉讼管辖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被告下落不明的,由被告原住所地或者其财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有关企业涉及多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符合本院《关于资金链断裂引发企业债务重大案件的集中管辖问题的通知》(浙高法[2008]289号)规定,相关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该通知申请集中管辖。

二、诉讼主体

第四条

持有借据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推定为债权人,具有原告主体资格。

被告对原告主体资格提出异议,并提供证据足以证明债权凭证的持有人并非债权人或者债权受让人的,可以裁定驳回起诉。

第五条

借据上署名的借款人推定为债务人,具有被告主体资格。

原告在起诉时应有明确的被告,被告不明确的,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有行为人虚构借款人或者以已注销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义借贷等被告不适格情形的,法院应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拒不变更或者无法变更的,可以裁定驳回起诉。如查明被告属被借名、冒名且无过错的,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第六条

出借人两人以上的共同债权,仅一个或者部分出借人对借款人提起诉讼的,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出借人为共同原告,但明确表示放弃向借款人主张权利的其他出借人除外。放弃债权的其他出借人对借款人另行提起诉讼的,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第七条

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或者仅起诉保证人的,法院不主动追加保证人或者借款人为共同被告。被诉保证人主张借款人参加诉讼的,经法院释明后,出借人仍不申请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的,法院可仅就保证之诉进行审理。第八条

以夫妻一方名义向他人借贷,诉讼时夫妻关系仍然存续,债权人未将配偶列为共同被告的,法院不宜主动通知借款人的配偶参加诉讼,但配偶申请参加诉讼或者案件涉嫌虚假诉讼的除外。

借贷行为发生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诉讼时出借人或者借款人一方已经离婚的,原告或者被告可以申请追加其原配偶为共同被告。

三、成立、生效、效力

第九条

借贷双方通过签订借款合同、出具借条、欠条、发送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以书面、口头或者其他方式达成借贷合意的,借贷合同成立。

第十条

依法成立的民间借贷合同,自款项实际交付借款人或者借款人指定、认可的接收人时生效。

第十一条

民间借贷的合同效力按照合同法第五十二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法释[2009]5号)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自然人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中,企业将借贷资金用于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不构成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金融犯罪活动的,不宜认定借贷合同无效。第十二条

民间借贷被认定无效后,借款人应当返还出借人借款本金。无过错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赔偿资金占用期间的损失的,法院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予以支持。

第十三条

保证合同是借贷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借款人涉嫌犯罪并不必然导致保证合同无效,保证人以主合同借款人涉嫌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保证责任的,法院在依法认定主合同效力的前提下,确认保证人的责任。

保证合同无效时,法院应当根据出借人、借款人和保证人的过错,由其各自承担返还价款、赔偿损失等相应民事责任。借贷合同有效而保证合同无效,或者因借贷合同无效导致保证合同无效时,法院应当分别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44号)第七条、第八条确定当事人民事责任的承担。

四、借贷事实的审查

第十四条

借据是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合意和借贷关系实际发生的直接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法院应当审慎审查借据的真实性。除非有确凿的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借据所记载的内容,一般不轻易否定借据的证明力。

债务人对借据内容的笔迹或者签章的真实性提出异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提供补充证据或者反驳证据。法院应当根据双方提供的有效证据,结合案件的其他证据及相关情况,对借据的真实性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对需要通过司法鉴定确认借据是否真实的,双方均可以申请司法鉴定。双方均不申请的,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案情作出处理:

(一)债权人仅凭借据起诉,没有其他证据佐证或者借据的真实性存在合理怀疑的,由债权人申请鉴定,债务人应提供笔迹比对样本。

(二)债权人提供的借据以及其他证据材料具备一定的可信性,债务人对借据的真实性提出异议,但未提供反驳证据的,由债务人申请鉴定。

经依法释明,债权人或债务人不申请鉴定或者不提供笔迹比对样本导致案件事实无法查清的,法院应依法裁判。

司法鉴定的申请应向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浙江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具有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提起。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交,最终负担按照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国务院令第481号)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确定。

第十五条

债权人仅提供款项交付凭证,未提供借贷合意凭证,债务人提出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或者其他关系抗辩的,债权人应当就双方存在借贷合意提供进一步证据。对能够查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的,按照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查明债务属其他法律关系引起的,法院应向当事人释明,由债权人变更诉讼请求和理由后,按其他法律关系审理,债权人坚持不予变更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后,债权人可按其他法律关系另行起诉。第十六条

债权人应当对借贷金额、期限、利率以及款项的交付等借贷合意、借贷事实的发生承担证明责任。债务人提出抗辩的,应当提供反驳证据证明。

债务人主张借款本金、利息等债务已经归还或者部分归还的,应当承担证明责任,不能提供证据或者举证不足,对其主张不予支持。第十七条

对于现金交付的借贷,债权人仅凭借据起诉而未提供付款凭证,债务人对款项交付提出合理异议的,法院可以要求出借人本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有关经办人员到庭,陈述款项现金交付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用途等具体事实和经过,并接受对方当事人和法庭的询问。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应承担相应后果。

法院应当根据现金交付的金额大小、出借人的支付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借贷双方的亲疏关系等诸因素,结合当事人本人的陈述和庭审言辞辩论情况以及提供的其他间接证据,依据民事诉讼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运用逻辑推理、日常生活常理等,综合审查判断借贷事实是否真实发生。必要时,法院可以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对金额较小的现金交付,出借人作出合理解释的,一般视为债权人已经完成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可以认定借贷事实存在。对于金额大小的界定,鉴于本省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出借人个体经济能力存在差异,可由法官根据个案具体情况裁量。第十八条

法院为查明案件事实,可以视案情需要,依据职权进行调查或者要求借款人就部分事实进行举证。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债权人应当就借贷双方存在借贷合意、款项交付等法律要件事实等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债务人就其抗辩主张的债权受妨害或者受制约、债权已经消灭或者部分消灭的事实承担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第十九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因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应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日常生活需要是指夫妻双方及其共同生活的未成年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事项,包括日用品购买、医疗服务、子女教育、日常文化消费等。

夫妻一方超出日常生活需要范围负债的,应认定为个人债务,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出借人能够证明负债所得的财产用于家庭共同生活、经营所需的;

(二)夫妻另一方事后对债务予以追认的。

不属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负债的,出借人可以援引合同法第四十九条关于表见代理的规定,要求夫妻共同承担债务清偿责任。

援引表见代理规则要求夫妻共同承担债务清偿责任的出借人,应对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承担证明责任。

表见代理的证明责任,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发[2009]40号)第13条的规定。第二十条

民间借贷可以有偿,也可以无偿。借贷双方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视为不支付利息,但借款人自愿给付利息的除外。

借贷双方对借款期限内的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约定的利率超过借贷行为发生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四倍的(以下简称四倍利率),超过部分的利息,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借款人自愿给付出借人四倍利率以上利息,且不损害国家、社会共同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法院可不予干预。第二十一条

借据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

利息已经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本金应当按照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

有证据证明债权人出示的借据系双方对前期借款本金和利息进行滚动结算后重新出具,计算复利的,折算后的实际利率没有超出四倍利率的,借据确认的欠款金额可以认定为本金;折算后的实际利率超出四倍利率,超出部分的利息应当从本金中扣减。

第二十二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从其约定。超出四倍利率的,超出部分的利息,法院一般不予保护。

逾期利率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仅约定借期内的利率,没有约定逾期利率的,出借人参照约定的利率或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人民币贷款利率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3]251号)第三条关于罚息利率的规定,以约定利率再上浮30%-50%的利率,向借款人主张逾期还款利息的,可以予以支持,但均以不超出四倍利率为限;

(二)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的,出借人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向借款人主张自借款逾期之日起或者自权利主张之日起的利息损失的,应当予以支持。

第二十三条

借贷双方对逾期还款的责任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的,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或者违约金,但均以不超过四倍利率为限。出借人同时主张逾期利息和违约金,折算后的实际利率没有超出四倍利率的,法院可以予以支持。

第二十四条

借贷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超出四倍利率的,法院应当对超出部分予以减少,但债务人明确表示自愿给付的除外。

前款规定,对缺席审理的债务人同样适用。

第二十五条

债务人的给付不足以清偿其对同一债权人所负的数笔借贷债务的,应当优先抵充已到期的债务;几项债务均到期的,优先抵充对债权人缺乏担保或者担保数额最少的债务;担保数额相同的,优先抵充债务负担较重的债务;负担相同的,按照债务到期的先后顺序抵充;到期时间相同的,按比例抵充。但是,债权人与债务人对清偿的债务或者清偿抵充顺序有约定的除外。

债务人除借款本金之外还应当支付利息和费用,当其给付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并且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法院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抵充:

(一)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

(二)利息或者违约金;

(三)借款本金。

债权人主动放弃前述偿债顺序利益的,法院应当予以尊重。第二十六条

债务履行完毕后,借款人以利息或者违约金超过司法保护幅度为由,起诉请求出借人返还其已支付的利息或者违约金的,一般不予支持。

第二十七条

因借贷外币、台币、港币、澳元等发生纠纷,出借人要求以同类货币偿还的,可以予以准许。因汇率变动给出借人造成损失,出借人主张逾期还款的汇率差价损失的,应当予以支持。

借款人确无同类货币的,有约定借款期限的,可参照借款期限届满之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公布的基准汇率折合人民币偿还;没有约定借款期限的,可参照出借人主张借款偿还之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公布的基准汇率折合人民币偿还。

五、涉嫌虚假诉讼的审理

第二十八条

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应根据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中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浙高法[2008]362号)的规定,谨慎审查民间借贷纠纷案件,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维护司法权威,促进诚信诉讼。

第二十九条

法院在审理中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去向以及借贷双方的经济状况等事实:

(一)原告是其他多起或者重大债权债务关系中的债务人;

(二)原告起诉的借贷事实或者理由不符合常理,没有借据或者借据存在伪造可能;

(三)被告在一定期间反复涉及民间借贷纠纷诉讼;

(四)当事人双方存在近亲属等特殊密切关系;

(五)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未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经过陈述不清或者矛盾;

(六)当事人双方对借贷事实没有争议或者不存在实质性的诉辩对抗;

(七)其他债权人或者借款人的配偶等案外人提出异议;

(八)债权人轻易放弃权利,与债务人达成调解协议;

(九)其他异常情形。

第三十条

对涉嫌虚假诉讼的案件,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予以防范:

(一)传唤出借人、借款人本人或者相关经办人员到庭陈述,并告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不利法律后果;

(二)要求当事人进一步提交其他相关证据,包括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三)告知相关利害关系人,并依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通知其参加诉讼。其他债权人参加诉讼的,列为第三人;配偶参加诉讼的,列为共同原告或者共同被告;

(四)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

(五)依法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三十一条

涉嫌虚假诉讼的案件,法院一般宜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对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涉及多起民间借贷的关联案件可以交由同一合议庭审理。

对关联案件合并审理的,在审理过程中应当对不同的债权人采取和证人一样的隔离原则,由不同的债权人分别单独到庭陈述相关事实,并接受法庭询问。第三十二条

经审查确认属于虚假诉讼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尚未作出裁判的,依法裁定驳回起诉;已经作出生效裁判文书的,法院应当依照审判监督程序,撤销生效民事判决书或者民事调解书,并裁定驳回起诉。

对有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法院可以予以准许;经审查确认属于虚假诉讼的案件,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法院不予准许。

六、其他

第三十三条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应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按照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调衔接机制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浙高法发[2009]8号)的要求,引导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或者委托、邀请人民调解组织等组织和人员进行调解。第三十四条

对集中管辖、破产重组等涉及当地社会稳定和金融安全的系列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利率保护幅度上应注意裁判尺度的统一,必要时可听取当地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五条

当事人主张的下列借贷,不予保护,依法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一)因非法同居、不正当两性关系等行为产生“青春损失费”、“分手费”等有损社会公序良俗的情感债务转化的借贷。

(二)具有抚养、赡养义务关系的父母子女等直系亲属之间发生的有违家庭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借贷。

第三十六条

法院应当严格审查民间借贷的被告是否确属下落不明,并分别采取以下措施,避免诉讼的迟延:

(一)可以向被告亲属等有密切关系的人阐明利害关系或者要求原告提供被告的其他联系方式或线索,尽可能通知被告应诉;

(二)向下落不明的被告送达诉讼文书的,按照本院《关于民商事案件诉讼文书送达问题的若干规定(试行)》(浙高法[2009]129号)的规定处理。涉及以公告方式送达起诉状副本、举证通知书、开庭传票等诉讼文书的,举证通知书中应当载明依法指定的举证期限;

(三)经合法传唤后,被告仍不到庭应诉的,法院依法缺席审理,依照法定审理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并依法作出裁判。缺席被告未提出抗辩和提供证据的,不影响法院对到庭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依法进行审查以及必要时的依法调查。

第三十七条

法院在审理中,发现借贷行为涉嫌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贩毒、洗钱等犯罪,或者当事人一方主张涉嫌犯罪,要求移送的,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1998]7号)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的规定,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处理:

(一)案件存在明显的犯罪嫌疑,可以全案移送的,裁定驳回起诉,退还案件受理费,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二)当事人一方主张涉嫌犯罪,但没有提供证据证明或者其他当事人虽有犯罪嫌疑但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没有必然关联或者不属同一法律关系,案件继续审理,但有关犯罪嫌疑的线索、材料可以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查处;

(三)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刑事案件的侦查、审理结果为前提的,裁定中止诉讼。中止诉讼后,没有特殊情况,在十二个月内,刑事案件仍不能侦查终结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恢复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

裁定驳回起诉后,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接到法院移送的涉案材料或者相关当事人的报案后不予立案侦查,或者立案侦查后又撤销案件,以及刑事案件起诉后法院审理认为不构成犯罪而宣告无罪的,出借人再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法院应当受理,并根据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依法作出民事裁判。

法院应当慎用裁定驳回起诉和中止诉讼。

第三十八条

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应适用合同法、物权法、担保法和民法通则等法律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法<民>[1991]21号)等司法解释的规定。

七、附则

第三十九条

浙江省民间金融发展 篇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浙江经济快速发展,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与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密不可分。实证研究表明, 尽管近些年资本投入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但长期超过50%的资本贡献率, 仍表明目前投资在浙江经济增长各要素中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长期在浙江投资中超过半壁江山的民间投资作用可见一斑。为了更好地引导和推进民间投资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非公经济36条”颁布5年后,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新36条”, 其后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 致力于民间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经过一年多具体实施情况看,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总体效果并不显著。

进入2011年,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复苏乏力, 国内不断从紧的货币政策, 以外向型为主导的浙江省经济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 仅仅依靠民间投资规模的扩大已经很难有效推进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今最有效的战略选择就是要通过民间投资更好接力政府投资, 有效引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力量。

二、浙江民间投资的历史演进与结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民营经济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显著增强。相应地, 民间投资规模也在快速扩张, 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在本文的研究中, 浙江民间投资是指限额以上民间投资扣除国有及国有控股、港澳台和外商投资外的部分, 其他相关省份数据, 来自相关省份的公开统计资料。

(一) 浙江民间投资发展历史演进及现状

1. 浙江民间投资发展进程简析。从全国及各省市区民间投资发展进程看, 作为民营经济率先发展起来的浙江, 民间投资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先行性, 与全国总体水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相比显得尤为突出。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 在20世纪80年代初, 浙江民间投资比重就超过半壁江山。从全社会投资口径看, 1980年浙江全社会民间投资所占比重为51.9%, 2007年达到了57.1%;从限额以上统计口径看, 浙江省民间投资占限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2003年的47.5%提高到2010年的57.4%。而全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历史有所不同, 全国全社会民间投资的比重由1980年的18.1%提高到2010年的55.1%。也就是说改革开放以来, 全国民间投资的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浙江。

2. 浙江省2010年民间投资的基本情况。2010年, 浙江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1452亿元,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为3888亿元, 占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33.9%;民间投资为6569亿元, 占投资的比重为57.4%。从所占比重看, 民间投资远远超过了国有及国有控股、其他经济类型企业投资, 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从民间投资主体看, 私营个体企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分别占民间投资总额的44.6%和42.8%, 构成民间投资的主体。同时, 股份制公司、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等不同所有制形式的民间投资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民间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

(二) 浙江民间投资结构变动情况分析

近10年来, 浙江省民间投资结构在优化调整中不断发展。从涉及的行业范围看, 民间投资涉足的面已相当广泛, 基本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1.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有所优化, 行业分布仍相对集中。从三次产业结构看, 民间投资投向仍主要集中于第二、三产业, 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和所占比例都很小。2010年第一产业投资26.7亿元, 占民间投资的0.4%, 比2004年提高0.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3289亿元, 所占比重为50.1%, 比2004年下降2.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254亿元, 所占比重为49.5%, 比2004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 从具体行业投向看,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投资是民营企业投资的主要领域, 分别占民间投资的48.7%和40.5%, 两者合计为89.2%, 与2004年的88.4%相比略有提高。

2. 制造业民间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第二产业内部各行业民间投资情况看, 民间制造业投资在第二产业中占绝对优势, 2004年和2010年占民间投资的比重基本持平, 均接近5成;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所占比重由2004年的2.8%下降到2010年的0.9%;而采矿业和建筑业占比极小, 2010年分别只有0.27%和0.17%。

近些年, 浙江民间制造业投资的结构趋于优化, 民间制造业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70.1%提高到2010年的79.8%。从2010年的数据看, 在制造业内部, 除烟草制品业民间资本还没有进入外, 其他29个行业均有所涉及, 其中有9个行业民间投资占各自行业投资的比重超过85%, 仅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一个行业所占比重还低于50%。且与2004年相比, 大部分行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在传统优势行业纺织业中, 民间投资依然占据重要的地位, 与2004年相比, 占限上民间制造业投资比重虽已经明显下降, 但比重还有11.5%, 仍排在制造业民间投资的首位。

装备制造业民间投资比重明显提高。2010年, 装备制造业投资比重为47.6%, 比2004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其中, 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中, 民间投资所占比重均超过10.0%。此外,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黑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涉及“两高”行业投资比重均有所降低, 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尤为明显。

3. 服务业民间投资规模扩大, 内部结构继续调整。在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民间投资中, 房地产业投资一枝独秀, 占比远远超过其他行业。与2004年相比,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所占比重明显提高;同时“民生工程”所涉及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投资也有所提高;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民间投资则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

从民间投资进入服务业的情况看, 除了国际组织还没有进入外, 在其余14个行业中均出现民间投资的身影。但从民间投资在同行业投资中所占比重来看, 还明显偏低。其中, 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几个行业投资比重超过了60%, 但还有不少行业比重低于20%。与2004年相比, 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比重都有了明显提高。

(三) 民间融资渠道相对单一, 金融市场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在2010年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中, 企业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所占比重分别为55.1%和30.7%, 银行贷款仅占13.9%, 而利用外资和国家预算内资金则微乎其微。与2004年相比, 企业自筹资金比重提高8.3个百分点;而国内贷款则降低7.2个百分点, 其他各类资金来源比重基本保持不变。这也表明了目前来自于金融市场的资金更加困难, 民间投资资金来源中超过85%来自于企业自身, 而只有一成多的资金来自于正规的金融体系。这反映出民间投资资金筹集渠道还比较单一, 其他融资形式并未形成对民间投资的足够支持。随着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所需投资资金必然不断扩大, 企业只靠自身的积累来实现发展和转型升级将会变得愈加困难。

三、部分东部沿海省份民间投资对比分析

本部分将对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等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省份的民间投资运行及发展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探析浙江民间投资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一) 浙江民间投资发展相对平稳, 其他省份更为迅速

从4省投资总量看, 2010年浙江民间投资最小, 且远远小于山东和江苏的规模。从民间投资所占比重变动趋势看, 2001年浙江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54.7%, 居全国前列,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3个百分点, 也高于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江苏、广东、山东等省份。但是到了2010年, 情况发生了明显改变 (根据历史经验可知, 2010年浙江全社会口径民间投资所占比重大约为62%左右) , 浙江民间投资比重仅仅高于广东。这表明, 近些年山东、江苏等地民间投资发展更为迅速, 浙江的先发优势正在缩小甚至消失。

(二) 政府非常重视民间投资的发展, 政策措施及配套服务出台较早且比较完善

相对于其他3个省份, 浙江扶持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出台最早, 同时为民间投资提供的配套服务也比较完善。如, 在1999年浙江就率先出台了《浙江省鼓励和引导非国有投资的若干意见》, 确定把非国有投资纳入地方经济发展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而其他省份出台类似的政策大多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从政府出台政策的文件名就可以看出, 浙江省出台的政策大多直接以“民间投资”进行命名, 其他省份的政策往往所涵盖的范围更为广阔, 而民间投资只作为其中的一部分。相比之下, 浙江关于民间投资的政策针对性较强, 政策的内容都是围绕民间投资展开, 落实对象也主要针对民间投资;此外, 浙江民间投资政策的配套性也比较好, 出台大政方针的同时, 也相应出台附加的实施管理办法。如2003年出台《浙江省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意见》。最近几年, 其他省份相关政策措施完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 浙江这方面的优势在不断缩小。

(三) 浙江民间投资形式灵活多样, 投资领域相对超前

2005年以来, 浙江省积极贯彻实施“非公36条”文件精神, 在拓宽民间投资领域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目前阶段各省的民间投资都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并都积极谋求进入部分垄断行业。但从具体实践看, 浙江民间资本进入部分领域率先取得了突破, 投资领域总体而言处于相对超前的地位。比如, 在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方面, 浙江民间投资已经涉及电力部分, 而其他省份很少介入。目前, 浙江民间投资正在探索进入石油等能源的勘查开发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显得更为突出, 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中有49%的股权是民间资本, 金丽温、诸永等高速公路均为民企建设运营, 浙江衢常铁路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民资参建的铁路。而在金融服务领域, 浙江民间投资直接组建和通过参股方式设立的银行也层出不穷, 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 浙江民间投资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既有独资、合资、参股等不同的投资模式, 也有BOT、TOT等产权经营权的转让形式。

此外, 经过相关方面的分析可知, 从投资主体构成方面看, 目前浙江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省份, 但是民间投资在发展后劲, 进入新兴产业等方面已经落后于江苏等省份, 今后浙江省民间投资的发展, 尤其是推进转型发展, 任重而道远。

四、浙江民间投资转型面临的宏观背景及主要困难

从现实情况看, 推进民间投资优化调整, 实现转型升级仍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

(一) 现阶段浙江民间投资转型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

1. 在当前宏观背景下保持民间投资适度增长意义重大, 民间投资理应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增长和实现浙江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决定性力量。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巨大冲击, 我国政府果断推出以扩大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政策平稳经济发展, 取得明显成效。在经济遭遇困难时期, 政府投资所解决的实际上是一个初始的投资启动问题, 短期经济效应比较显著, 后续投资必须由民间投资跟进, 否则这种启动政策难以收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进入2011年, 从国际环境看, 目前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不断加大, 复苏漫长曲折, 外需不足是制约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及民间投资动力不足的关键因素。同时, 由于竞争激烈, 国内需求也很难替代出口不足。目前, 浙江经济再次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民间投资理应成为拉动浙江经济增长和实现浙江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决定性力量。

2. 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尽管近些年资本投入在浙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但长期超过50%的资本贡献率, 仍表明目前投资在浙江经济增长各要素中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 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也就是说, 短期内浙江投资型经济的特征不会改变, 尤其是在经济困难阶段, 投资更是充当经济发展的第一重任。但是目前阶段, 仅仅依靠投资的数量, 已经不能实现浙江经济更好的发展。当务之急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更要关注民间投资实现质的飞跃, 即实现效率的提高和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发展, 为实现浙江经济发展方式服务。

3. 浙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 迫切要求民间投资转型取得突破,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目前, 浙江经济又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关口。经济学理论认为, 后金融危机时代, 摆脱危机从来都是通过产业升级换代走出产能过剩的困扰, 完成产业周期调整而重新开始新产业结构、新产品结构层次上的增长周期循环。同时, 浙江经济发展的现状也表明浙江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到了必须要进行调整的程度, 推进经济转型刻不容缓。在这种大背景下, 政府要通过政策调整, 释放民营经济的活力, 实现民间投资的转型,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而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样即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同时也能够为民间的闲置资金提供出路, 实现双赢。

(二) 浙江民间投资转型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在“新36条”及其配套实施细则推出一年后, 成效还没有完全显现。尽管目前浙江民间投资增速比较高, 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

1. 实体经济部门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 民间投资意愿下降。浙江民营制造业企业大多位于世界乃至国内产业链的低端, 难以延伸, 投资领域难以拓展, 而要进入投资回报率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又面临投入多、资源缺、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的困境。总体上说, 浙江民间资本难以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投资需求受到抑制。同时, 由于民间投资主体获取资金难、总体实力不够强, 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使得他们不能或者说不敢进入一些利润较高的行业进行投资。

2. 民间投资完全进入国家产业目录还存在事实上的障碍。2010年5月“新36条”发布, 在政策层面为民间资本提供了广泛的投资领域。“新36条”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尽管国家政策为民间投资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但是, 现实中民间投资的投资领域仍然受限制。如目前民间投资在富有投资前景的服务业投资领域还不够宽泛, 民间投资在公益性事业的投资比重也还很低。但在这些具体政策的贯彻落实中, 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很多新的措施理论性强, 可操作性较差, 在执行过程中, 存在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偏差。

3. 民营企业融资能力较弱, 民间投资转型升级面临很大的困难。目前浙江省金融体系尚不健全, 民营企业投资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 其中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状况尤为突出。尽管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 浙江省的金融改革和金融产品创新算是比较超前的, 但是正式金融体系所提供的资金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现实需求。由于中长期发展资金的匮乏, 限制了民营企业投资结构的改善和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 浙江省民间投资主体自身素质不高、投资环境的复杂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 也不可避免的限制了民间投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五、加快浙江民间投资转型的对策建议

目前, 浙江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我们既要看到启动民间投资转型面临巨大压力, 也要知道推进民间投资结构调整的客观必然性。我们必须紧扣“转型升级”这个主题, 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实施好民间投资发展, 以更优的服务、更好的环境助推转型升级顺利进行。

1.正确处理好国资、民资、外资三者发展关系, 加大民间投资力度, 促进协调共赢发展。目前投资仍然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以民间投资为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民间投资转型的基础是必须保障民间投资良好的增长势头。如果浙江民间投资不能启动, 投资结构不能转型升级, 进而造成产业结构不能优化,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当前, 各级政府要对民间投资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积极引导民资投入, 切实解决影响民间投资的突出问题, 着力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2.继续做好“新36条”及配套措施的实施工作, 切实拓宽民营企业投资的领域和方式。目前, 随着“新36条”及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 在政策执行层面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投资领域准入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从一年多的具体实施来看, 要想仅仅靠这些还不能解决民营经济面临的各种困难, 况且它的贯彻落实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面对这些政策措施具体贯彻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要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打破当前不合理的格局, 不断建立和完善保护民间投资者利益的法律法规, 使民营企业获得平等的待遇。在拓宽投资方式方面, 民营企业可以广泛采取多种方式实现投资行为, 实现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局面。

3.要通过政府投资加强对民间投资的带动和引导, 促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目前, 推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就是加快创新发展。即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集聚创新资源、增加技术储备, 培育更多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当前, 必须加大政府资金对相关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通过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 带动相应民间投资的跟进。通过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强, 引导民营企业加快融入新兴产业发展。主动承接新一轮国际高端产业转移, 在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仪器、装备机械等领域加大投入, 积极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 资源消耗低, 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竞争优势突出的新兴产业项目, 推动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4.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 拓宽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渠道。通常说来, 草根企业需要草根金融。在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扭转的宏观背景下, 地方政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金融创新, 建立能够适应民间投资发展需要的多层次金融体系。一是努力提高民间资本的组织化程度;二是要制定并完善鼓励民间投资的信贷政策;三是构建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四是要建立多元化的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尝试建立符合浙江省实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为民营企业提供多种融资形式。

为了促进浙江省民间投资投资的更快发展, 实现转型升级的需要, 政府部门还应在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保证民营企业投资者权益,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等方面下功夫, 以提供更加适合民营企业投资的良好经济、社会环境, 推动民间投资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浙江省统计局, 浙江省统计年鉴2011年,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2]钞小静, 任保平.经济转型、民间投资成长与政府投资转向, 经济科学, 2008 (2) .

[3]蒲祖河.民间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温州个案分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8 (1) .

[4]王剑, 张会清.民间投资:历史考察、近期动态与趋势判断,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10) .

吕志刚:民间金融发展潜力还很大 篇8

“我从事的投资管理工作,意味着每天说的话、做的事,都应该和金钱发生关系。但熟悉我的朋友,其实都知道,我骨子里还是‘淡泊以明志’的文人。我不习惯:有时候,距离金钱越来越近,就会离人情和人性越来越远。”相信金融界不少喜欢看商战小说的投资者,都会对这句话印象深刻。不错,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真实反映民间金融题材的商战小说,全世界“高利贷”为数不多的优秀作品——《借贷》当中主人公许量的经典语录。《借贷》一经面世,就引起了金融界的强烈关注,上到国家银监会,证监会及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的领导,下到民间金融领域的实际操作者(例如各小贷担保公司老板),都有很多人是此书的忠实书迷。

而撰写这部小说的作者也是中国民间金融圈的风云人物,更是研究中国民间金融的先行者,他就是吕志刚。写这部小说吕志刚用了4年时间,走访了全国57个城市的600多家企业,最终成功塑造了许量这个角色,与此同时,他也成就了自己。在他的笔下,对民间金融鞭辟入里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对民间金融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原来:民间金融并不可怕,它还相当可爱。

研究民间金融20年,成就经典之作

“‘不谋其利,利在其中’是我对自己研究民间金融20年的一个总结。”谈到自己对待研究民间金融的态度,睿智健谈的吕志刚如此总结。“我之所以做金融研究,还是一种对于自己人生的安排,而不是对金钱的追求,我做了20年的金融研究,我还要做20年,很多人都看到我的风光,但是他们不知道每个风光的人背后都有千倍的努力和虔诚的执着。”吕志刚告诉《投资客》记者,研究任何一个领域首先一定要喜欢,并能够持续地学习,才能取得持续的成长,“民间金融也是一样,它有一种吸引我喜欢并为之努力钻研的魔力。”尽管研究民间金融已有20年,吕志刚对自己研究的领域依然信心满满。

“《借贷》中大多数观点都是我在研究民间金融的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吕志刚以小说的主人公许量的名字为例,将撰写小说和自己专注、执着的民间金融研究这两件事巧妙地结合了起来。“其实许量的名字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许诺天下,量力而行’,“许诺天下”即是侠之境界,“量力而行”就是商之正道,这是一种中庸之道,也是民间金融在实际运作中要遵循的核心原则。”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是对应而并非对立的关系。”据吕志刚介绍,民间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源远流长,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并在明清发展到了顶峰。而现代的借贷行为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迅速,借贷行为在市场经济中更是随处可见,它是一种货币转移使用权的形式。富人保留自己富余资本的所有权,将使用权转让给需要的人。这样的行为属于民间借贷,当然也是民间金融的范畴。

民间金融本身无过错,错在不能正确使用

“现在很多人对民间金融并不了解,视其为洪水猛兽。”据了解,人们之所以对民间金融有所曲解,主要还是在于它总是以“临危受命”的形象示人:一是在企业资金紧张的时候;二是在企业对民间资金产生需求的时候。因为在受市场供需的影响以及大多数企业都或多或少地有了一定的风险的时候,利用民间资本解决企业难题本身就具有较大的风险,也就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民间金融的误解。

“很多人喜欢把民间金融和银行信贷做对比,其实这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前者相当于一天24小时中的黑夜,后者相当于一天中的白天。不能说它们孰好孰坏,但能够肯定的一点就是,他们都是金融行业必须的存在。”一句简单诙谐的语言道出了吕志刚对民间金融的肯定。所谓“白天不懂夜的黑”,民间金融要想取得和银行信贷一样的礼遇,难就难在要消除人们对它的抵触情绪还尚需时日。

“其实,民间金融本身并无过错,它只是一种金融工具,关键在于是谁在使用它。”据吕志刚介绍,民间金融很大程度上是对解决中下企业融资难的有力补充。它具有其他金融形态不可比拟的灵活性,它的融资渠道宽阔、决策迅速,能够承担相对银行信贷而言较大的风险,所以一味地杜绝民间金融的发展是不正确的,包容、理性地认识它,并懂得利用其为经济发展服好务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优方式。当然,民间金融也容易出现不规范和综合解决方案手段缺失等问题,因此,不可忽视。

四川民间金融错过发展良机,未来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四川的上市公司在整个西部地区是最多的,民间金融在全国排行都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成都民间金融一度是全国的标杆,但之后还是停滞了。”吕志刚告诉《投资客》记者,四川民间金融市场也曾取得过大发展时期,“产权拆细”和“产权转股权”以及“红庙子”自发市场,曾是四川民间金融的三大创举,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加之企业资金使用不当,以至于后来产权改革和探索不得不中断。一场本来可以让四川民营企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错过了,四川民间金融的大发展也与这个历史机遇错过了。

据介绍,四川民间金融的停滞主要还是在于企业没有把资金的用途把握好,政府没有监管好资金的使用,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益偏离了“募集”资金的初衷。没有好的监督和引导,合法融资的钱被不少企业当成了没有道德压力的天降大饼,募集的钱不是用来抵还债务,就是低效率地使用或者说是浪费,甚至一部分就演变成了“骗局”。

“四川现代民间金融研究院是四川省首家民营金融研究机构,也是全国首家专注于现代民间金融探索和研究的专业研究机构。能够成立,说明四川的大环境是好的,四川经济要发展,民间金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谈到四川民间金融未来的发展,吕志刚表示潜力依然很大。据他介绍,目前四川担保公司、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PE、VC等民间金融参与的公司形式相当丰富。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当前的发展难题:首先,爱护民间资金市场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其次,营造宽松的舆论环境,树立客观公正的态度,给予民间金融充分的包容和理解;第三,政府应加强监管措施,四川民间金融存量高达上万亿,充分利用这上万亿的民间资本,为本土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最后,提升行业自律,建立专业研究机构专门研究、发现民间金融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什么是老板?有钱人不一定是老板,老板也不一定非要有钱,老板就是能够把一切关系与资源商业化以获得增量现金流的人。

影响快乐人生的十大杀手是:无节制使用电脑、下意识看电视、垃圾食品、赌博股市、拥挤汽车、用于漫骂的微博、直播私奔、无休止攀比、有良心的官贪污,最后就是幻想拯救中国的使命感。

我从事的投资管理工作,意味着每天说的话、做的事,都应该和金钱发生关系。但熟悉我的朋友,其实都知道,我骨子里还是“淡泊以明志”的文人。我不习惯:有时候,距离金钱越来越近,就会离人情和人性越来越远。

有多少老板就有多少秘密,而这些秘密大多数与权钱交易有关。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商业能力被简单粗暴的权钱交易所替代,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会逐渐失去在世界立足的可能性,因为,现代社会经过全球化的洗礼,已经是密不可分的商业世界了。

吃完特色海鲜,出门那一刹那,一抬头,望见橘黄色的月亮在远方低矮地挂着,孤独如我,寂寞如我。我微笑一下,与亲如兄弟一般的同学们一起点烟,燃烧友谊与健康。漫步向前,我长长地呼吸潮汐的韵律,在这大海的附近,很知足地想起少年时期走过的青山绿水和崎岖的山麓,如今同样的自然而然。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过程。因此,每天甚至每一时刻都非常重要。你能够珍惜每个缘分,但既然你许量不是上帝,当然就没有资格要求认识你的人甚至你的学生都能够完全理解你。人与人之间总是越走越远,很多人相遇就是为了分开,而不是为了追随。

从商的第一步就是学会控制,要控制自己才能够控制别人,这样浅显的道理你是一定要记住的。商场的真谛就是梦想与控制,这一点就是老板们不情愿说出的老板秘密之一。

在辽远的时间与空间中,人生就是“一刹那”,因此做人的可惜可笑与可悲可叹同样存在。“人”,是什么东西?做男做女为官为商,从生物学上来讲,其实的核心本质就是高级动物,高级哺乳动物而已。用这样的视野来看待人生百态,有很多费解的事情都能够迅速地找到答案。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是注定要成为规则的牺牲品的,只有少数的人才能够打破由道德、道理、道路构建的约束,把规则的天堑变成通途,许量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男人,对了,在男人的前面还应当加上一个“大”字,这样才能够把自己与大众的男人区别开来。

上一篇:奥巴马领导下一篇:中国银行武汉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