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设计专业信

2025-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装潢设计专业信(精选12篇)

装潢设计专业信 篇1

您好!今还荣幸向贵单位推荐我系毕业生XX同学,

该生是XX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班的学生,即将完成学业。获悉贵公司在我院招聘的消息,经比照贵公司的要求,他非常符合招聘条件。

XX同学的专业课程学习成绩优良,基本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大学学习期间,曾获得二次“学习优秀奖”;对产品设计岗位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如Solid works、3-ds max、Photoshop等软件均能熟练地使用,他已经获得国家认可的计算机二级证书。

他具有良好的英语能力,目前已经取得大学英语六级的证书,并正在参加英语口译中级班的培训,约于明年5月能完成培训任务并有望获得培训合格证书,这为他今后在贵公司这样的涉外企业工作,解除了语言上的障碍,

他现担任班级的.宿舍长和“智力助残”志愿者,有为大家服务的爱心;经常积极组织并参加学校和班级的集体活动;该生具有良好的吃苦耐劳精神及与他人良好合作的团队精神。

该同学通过了解得知,贵公司是XX集团与XXXX国际控投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企业,公司产品——车用起动机、发电机是上海大众、一汽集团等著名企业的名牌汽车用的重要部件,新一代永磁减速式起动机、双风扇内冷式发电机等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他十分想往贵公司产品设计师的招聘岗位。

他学的是工业设计专业,对贵公司产品设计师的招聘岗位具有较高的紧密性,请相信,他在这个岗位上的工作,不仅能使他得到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和进一步升华,或许,他的认真、出色工作,还能为贵公司的业绩增长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他随时期盼着您对他的当面指导,这也有助于您及公司对他能力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他将非常珍惜并十分感谢您和贵公司为他提供的就业机会。

总之,该生是一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我毫不犹豫坚决肯定地推荐他,希望您将优先考虑他的申请望贵单位予以重点考虑,他一定会尽其所能不负您的重托!

推荐人:XXX

装潢设计专业信 篇2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信管专业规模显著, 其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也逐渐明确。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 就必须有与其呼应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一直是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完善课程体系过程中, 要切实结合社会实际需求, 从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层次性, 以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1 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明确规定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信息科学技术理论与能力, 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1]。该目标充分体现可信管专业的教学特色, 明确了本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水平。

2 信管专业自身特色

从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见, 作为一个多学科的融合专业, 具有如下显著的特点。

(1) 多学科融合:信管专业作为具有很强应用性的特色学科, 不仅要求具有管理相关知识, 还需掌握信息技术理论与技能, 在课程体系始终都在强调系统性、完整性。

(2) 与时俱进: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信息时代对信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 专业的发展充分呼应社会发展, 具有显著的时代性。

(3) 创新实践能力:信管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需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性教育, 能够很好地于社会需求对接。

3 信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 在不同办学背景下、不同教学侧重下, 不同院校信管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本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3.1 交叉学科并未有效融合, 仅仅简单“拼盘”

目前, 信管专业并未具有自身的基础理论体系, 仅仅是由信息科学课程和经济管理课程简单拼凑而成, 课程之间不具备衔接性、体系性、完备性。现如今, 如何有效的进行信管专业教学体制改革, 是高校信管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未能关注个性发展

很多高校信管专业在进行课程设置时, 全篇一律的按照计划进行, 而且还存在着参考性、仿照性, 却未能结合所招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教育, 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3 信管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 轻实践

很多信管专业仅仅按照融合学科门类设置专业课程, 课程间关联性、衔接性不足。多在关注理论的讲解, 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而且, 信息科技发展迅速, 知识更替较快, 专业课程设置在推陈出新方面略显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管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时期新要求, 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注重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 而且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 创新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4 信管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的建议

结合本专业自身特色, 进一步创新优化课程体系, 搭建提升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平台, 建议如下。

4.1 课程设置要呼应社会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

根据区域经济特点、高校办学特色有效进行课程设置, 确保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 而且要注重专业学生竞争能力的培养。就我院信管专业课程设置而言, 充分结合对日外包的特点, 增设计算机辅助设计、日语等相关课程, 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办学的理念。

4.2 课程设置要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具有信息管理能力的实用性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明确需求, 因此, 课程设置要以此为要求不段提升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通过指导大学生科研立项、参加各类竞技比赛、加入导师项目组, 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等方式, 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同时,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性实用型人才。

4.3 课程体系结构要打造专业特色

课程体系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逐渐形成专业自身特色。信管专业作为一个交叉性的融合学科, 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改革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课程。同时, 要组织专职教师结合专业特设课程编写专业特色教材。所编写的特色教材要体现前瞻性、时代性和全面性, 充分地反映本专业的实际特点与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团队在编写专业教材的过程中, 要在自身知识结构基础上, 合理地融入区域经济特点及本校的办学特色, 打破原有固有的统一型教材的模式。

4.4 课程设置注重学生学习的阶段性

所谓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是结合大学四年学程的具体任务安排合理设置课程体系结构。结合当前社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提前性, 在课程体系结构安排上要充分关注这一点。学生大一阶段注重基础理论的学习, 打好基础。大二阶段注重专业课程学习, 旨在大一广度学习的基础上向纵深发展。大三上学期阶段注重特色能力培养, 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个人特点进行合理的引导与教育, 逐步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大三下至大四上学期注重学生个性能力提升, 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实训等阶段性的实习途径提前储备学生的“工作经验”, 为毕业做好准备。

5 结语

信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融合学科, 本文通过对信管专业相关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创新课程体系的系列建议。面对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 信管专业通过创新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 以培养出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实用性创新型人才, 充分实现学业与职业的直接对接, 不断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田世海, 张晓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2 (5) :248-250.

微信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初探 篇3

摘要:微信公众平台为气象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在对比分析了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分成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微信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初步方案,并阐述了此方案的特点和使用效果。

关键词:微信;专业气象服务;企业号

中图分类号: P40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7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服务形式的多样化,用户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这也是气象服务发展的新机遇。气象服务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研发具有竞争力的基于3G 应用的客户端气象信息服务产品,将能吸引数量众多的稳定用户,进而通过与移动运营商在数据流量和内容中的分成获得可观的运营收益。气象服务的手段和渠道不断发展,最初是12121声讯台、手机短信和网站等,现在出现了微信、微博和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微信是腾讯公司的一款手机聊天软件,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软件中的一个新的功能模块,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个人都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编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同时也可以自动应答客户端的信息检索。

1微信公众平台简介

微信公众平台目前分成订阅号、服务号和企业号。服务号是公众平台的一种账号类型,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特点是每月可群发一条信息给粉丝,群发的消息显示在聊天列表,下发消息即时通知粉丝,主要面向企业、政府或组织,用以对用户进行服务。服务号消息会出现在好友会话列表首层,每月主动发送消息不超过4条,任何微信用户扫码即可关注,消息可转发、分享,支持高级接口权限。订阅号是面向媒体和个人提供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消息显示方式是折叠在订阅号目录中,每天限制群发一条消息,任何微信用户扫码即可关注,消息可转发、分享,不支持高级接口权限,支持定制应用,新增服务号需要重新关注。

企业号面向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非政府组织,实现生产管理、协作运营的移动化。消息出现在好友会话列表首层,最高每分钟可群发200次消息,通讯录成员可关注,消息可转发、分享,支持保密消息,防止成员转发,支持高级接口权限,可根据需要定制应用,多个应用聚合成一个企业号。企业号具有四方面特点:关注更安全,企业管理员事先将成员导入通讯录,对方需验证身份才能关注企业号;应用可配置,每个企业号可自由配置多个“子号”,来对接企业的多种不同应用,即每个“子号”的功能相当于一个服务号;消息无限制,可自由推送消息,并使用微信的原生能力,满足企业的各种应用场景;使用更便捷,企业号出现在微信会话列表首层,在通讯录中有单独的分类。

2微信专业气象服务建设方案

微信专业气象服务建设方案主要是通过两个微信号覆盖所有用户,即面向专业用户的专业气象企业号解决方案,面向公众用户天气服务号解决方案。

专业气象企业号解决方案,提供精确即时的天气数据,面向精准定位的受众人群。具有以下特点:通讯录管理用户,后台分组控制用户,非通讯录内微信用户不能关注,精准定位受众人群;推送消息无限制,可自由推送消息,使用微信的原生能力,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企业号=(服务号1,服务号2…),可自由配置多个“服务号”对接不同应用场景;微信会话列表首层,在通讯录中有单独的分类,使用更便捷。企业号“子号”服务号如图1所示。

天气服务号解决方案非常实用,可提供便捷的天气查询服务、及时的预警信息,贴近生活,内容包括上下班天气、节假日天气,方便公众用户日常生活。提供更贴近生活的“天气攻略”,气象“知识栏目”普及气象知识,避免专业性较强的文字报道,更适应大众使用,手机用户效果如图2所示。

3结语

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正在逐渐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为气象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渠道。在全球变暖、极端天气多发的大环境下,气象服务日益受到重视。气象服务工作者应该利用好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更专业、更好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

金融专业信 篇4

我们都知道推荐信在申请过程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下面为大家带来金融专业推荐信范文赏析。

Dear Madama/Sir:

When Miss xxx requested a letter of reference from me to support her application for graduate studies at your esteemed university, as her teacher, I am pleased to write this letter for her.

I got to know xxx when she took part in National School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in . Exactly, the time was one hour before the contest be over. At that time other groups already handed over the paper and program to person in charge and only her group around the computer amended something, I came to remind them of hurrying up and found that they were amending the map which I felt very good and also accorded with the paper requirement. When I asked her what she did, she said that she put several cities on the wrong places so she must correct them. She checked it again and again, before ten minutes the contest would be over and her group handed over the map. I was impressed by her clinging spirit which made her group win the second prize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The second time of meeting her was that I reviewed practices things in her class. When I saw her, she only one stayed in the class to consult materials, I asked her why other students couldn’t stay with her, she said that other students were cold and she let them go to back to have a rest. She already found out a new arithmetic but didn’t use it masterly, so she used three computers to check the results by changing parameters. The quantities of data were so large that I couldn’t believe she was able to finish the task, while I was surprised by her confidence and ability, she finished them on time. I was impressed by her spirit on academy again.

At her junior year, I taught her mathematic modeling course, she treated it very earnestly and she always finished each practical subject perfectly. Such as, after I gave her some key guidance, she classified the knowledge needed for study and listed the best methods to acquire knowledge on this field and finished it efficiently.

Recently I got to know she will apply for financing engineering and I was glad to tell her that if she connects theory with practice, she will exert mathematical character better. I strongly support her decision and hope my recommendation will receive your favorable consideration.

Sincerely yours

韩语专业导师信 篇5

xxx同学于xxxx年xx月考入我校外语系,攻读韩语专业,我一直担任她的精读导师,在此请允许我推荐该同学作为报读贵校的申请者,我相信她有资格在贵校深造。

该生品学兼优,培养潜力大。她最吸引我的是她的学习天赋与上进心。她从不妄自尊大、自以为是,刻苦地对待每一项学习任务。而且她思想素质高,诚实坦率,富有爱心,有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办事干脆果断,敢于创新,遵守学校各项纪律,同时也受到各科老师的好评。经过她持之以恒地付出,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的.组织能力、与人的沟通能力、独立研究能力都非常突出。能在韩国学习,是她很久以前的梦想,为此她早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总之,我认为xxx同学有着广阔的培养前途,通过在贵校进一步学习,有望成才。在此,我谨代表王曼同学向贵校表示感谢,希望严格审查其材料,以盼早日录取。

特此推荐。

此致

敬礼

传媒专业信 篇6

您好!首先感谢您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看我的自荐书。

我是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开发系20xx界综合机械化采煤专业应届毕业生郭光英。借此择业之际,我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两年多以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煤矿开采,矿井通风,综合机械化开采等方面的有关理论。熟悉AutoCAD 20xx操作系统,熟练使用网络,能够快速的在网上查找所需要的资料。在校期间,我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并获得优秀团员,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几乎所有长假我都在外实习,锻炼自己,获得经济收入。大学两年多,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

学历+阅历+能力=综合竞争力!这是我一直秉承的成长路线。以学习的心态,认真踏实负责的工作作风为良好习惯。我深深的认识到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综合型人才,因此我在各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更注重培养学习方法,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实践,促使自己以后在工作生活中更容易的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从而使自己更好的与四海同仁一道,共创辉煌的明天!

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也是我自己的专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装潢设计专业信 篇7

关键词: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0 引言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 具有较坚实的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 掌握经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数量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从事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鉴于该专业的综合性、交叉型学科特点, 以及较短的专业发展历史,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重要问题尚待研究。现就理工类院校的信管专业实践教学问题分析如下:

1 信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1“产学研”脱节, 联合教学能力弱

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 仍然主要是在校内实验室进行, 这就导致了该专业教学培养中的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 由于学校不能提供实习基地, 致使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能有效增强, 因此在其就业时面临困境;另一方面, 学生弱化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企业面前只留下专业实践能力很差的形象, 导致企业对信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不信任, 因此更加不愿提供实习基地给相关院系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协议。

1.2 知识传授与信息技术发展不协调, 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目前, 信管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不能紧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比如, 在微软SQL Server2008已为企业所普遍应用的今天, 大多数理工类院校中的数据库课程的实践环节中却仍然使用SQL Server2000或者SQL Server2005;“大数据”如此热门, 却还有很多学校并未开设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技术;还有如ERP的原理与实施、SCM的原理与实施等与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并且深刻体现着现代管理思想的课程, 很多学校也并未安排与此类课程配套的实践课程, 而正是这些课程的设立及相应的社会认知, 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信管专业学生的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3 教与学严重分离, 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 信管专业教师的教学经常出现专而不通和学而不专的情况。对于老教师来说, 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可对于新的信息技术缺乏了解;对于从学校毕业直接成为高校教师的大多数年青教师, 一方面没有信息技术实际工作经历, 另一方面虽然具有较新的知识结构, 但在专业方面教学经验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教学方向把握不准, 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实践, 因此, 才造成目前学生实践能力不强、所学不能及时融合到实践中去的现象。教与学的严重分离非常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造成目前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专业特性和地域条件限制, 校企沟通交流不足

从学校方面来说, 很多学校对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均有严格的建设标准要求和建设项目审批程序, 而信管专业综合性、交叉型专业特性使得该专业方向本身具有多样性。以大多数理工类院校的信管专业为例, 目前主要有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管理、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决策三大方向, 在有限的建设经费资助条件下, 想要建设实习基地满足整个信管专业各方向的实践教学, 难度实在太大。还有, 某些院校由于所在地域的限制, 无法就近寻找到合适的企业, 或实习基地与校区相距较远, 也都会影响学校与相关企业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进而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来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

2.2 资金设施和政策条件限制, 学校的知识传授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

在信息技术领域, 新的软件技术一定要有硬件条件的升级为支撑才能得以应用。学校不同于企业, 在资金条件和设施配备方面均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而且学生使用者人数较多, 实践环节的多样性和实验设施的使用率也给实验条件的升级更新造成了困难。还有, 一种新技术的应用并不能等同于学校里的知识传授, 前者是受技术发展速度的影响, 而后者是要考虑知识体系建设, 还有教材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多方面共同制约, 时间要求上本身就是不一致的, 且学校的知识传授必然滞后于信息技术发展。

2.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实践环节未被足够重视

目前, 部分高校并不具备开展实践教学的师资结构。首先, 在很多院校, 相当多的信管专业的教师并不是来自于信息技术及其相关专业, 因此可以想象在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中, 教师进行很好的指导是不可能的;其次, 部分老教授知识严重老化, 而现代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 致使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对学生指导不足;第三, 有些专业教师基本上没有进入过社会, 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 根本难以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有效指导;最后, 有些学院并未对实验室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 所有这些导致了目前多数高校实践教学师资薄弱的状况。

3 实习基地拉动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3.1 加强校企联合, 建设稳定高质量的实践实习基地

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 校内实验室模式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实验内容只是模拟, 并不能代表真实的企业生产,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就要求学校积极地联系企业, 建设一批稳定、多元化的实习基地, 尽可能与其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 使学生真正地走出学校, 响应社会需求,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 还可以为企业服务, 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第三, 大学生进企事业单位实习, 既节约了单位招聘成本, 又便于单位进行人才储备, 并为单位企业文化的构建增添了新鲜“血液”。将学校与企业双方资源有效整合, 达到真正的校企合作, 优势互补, 实现双赢。

3.2 根据实习基地的要求, 合理设置调整实践课程体系

在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信息系统开发和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的知识技能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除了设置一些体现现代化管理思想的课程外, 还要加强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类课程设置。但信息技术领域中开发语言工具、开发过程和开发方法众多, 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学时有限的情况下, 设置合适的课程体系, 才能使学生有效掌握技能, 而不至于变成“什么都知道, 但什么都没掌握”的专业方向迷茫局面。高校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设置课程体系的同时, 可以根据本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情况, 合理调整实践课程的学时、内容以及开课时间等。实践证明, 在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较早较多地开展实习, 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相结合, 便于学生形成更为理性的职业规划, 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弥补不足, 能更清晰地找准定位。除此之外, 通过实习基地的反馈, 学校还能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的针对性。

3.3 建设实习基地, 打造“双师型”师资

在大多数理工类院校中, 专职教师多数是从学校直接走上教师岗位, 虽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但是社会经历严重缺乏。实习基地不仅仅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拓展实践教学的基地, 也应该成为教师的提升再造平台。在更新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 增强其动手能力, 利用实习基地的企业项目背景, 吸取信息技术行业的先进实践经验和新兴技术讯息, 在与企业同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 使自己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相结合, 打破传统实践教学只能固定在实验室中的封闭教学方式, 在校内条件有限的实验室开展基础性实践教学, 满足大多数学生教学要求, 利用校外先进的实习基地软硬件环境开展专业方向的拓展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4 结论

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化进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建设稳定高质量实习基地, 拉动本专业实践教学, 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才能充分利用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明确专业方向, 使信管专业得到用人单位乃至社会认可, 这将会成为一条可取的最优途径。但是, 关于实习基地的选择和资质判定、实习基地建设质量、实习过程管理和对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的保障方面, 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延寿.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 2006 (8) .

[2]何永刚, 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 2007 (8) .

[3]赵峰, 许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装潢设计专业信 篇8

【关键词】微信 英语专业 泛读课程 互动 教学

一、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特点及现状

当前在各类高校中,尤其是三本院校,教师出于对学生语言能力较差的角度出发,一般仅仅是采取以阅读为中心单一讲授的教学法,而且多数教师在泛读课程中也像精读课程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即重点对课文中的词汇,语法和句法等进行讲解,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课堂参与力度接近为零,导致整个课程往往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整个课堂成一潭死水,学生也对这门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此外,以武汉的高校为例,很多高校的泛读课程往往只设置两个学期,而且一般每学期也就32课时左右,由此可见,由于种种原因很多高校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时候也对于这门课程也不够重视,存在课时偏少的问题。最后在很多高校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也多为刚参加工作的教学经验有待积累的年青教师。

二、微信与互动型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结合的可行性

微信(WeChat)作为当今在中国最为流行的实时通信软件,通过客户端提供好友分享文字与图片,并支持分组聊天和语音、视频对讲功能,广播(一对多)消息,照片/视频共享,位置共享,信息交流联系等服务,由于其功能强大,如今在中国已近超三亿人使用微信。此外,微信使用大部分功能都不会收取费用,这也使得微信像磁铁一般牢牢吸引了在校的高校大学生。

在这个平台上,作为传授者的教师和作为接受者的学生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这为以教师为核心的讲授教学方式带来了转变的可能。此外,年轻的在校大学生更乐意接受时下流行的事物,微信在高校里面的覆盖率和使用频率也是往往超出我们这些任课教师的想象的。但是任何使用过微信的人也不难发现正是以为微信自身功能强大,将其引入教学时一定要师生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学习共同体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微信行为进行监督和规范。

三、微信与互动型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结合的具体应用

根根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存在的问题,根据,微信与互动型教学在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结合的可行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在高校英语泛读课程中具体应用二者。

1.创建教师的个人微信平台。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任课教师,本人所在的高校在设置泛读课程时候也是每学期只有32节课程,教师可以讲与泛读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个人微信公共平台发给全班同学,也能以用微信平台布置课程作业并告知学生可以在相关界面上找到答案。由于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类别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抵触情绪也会大大减少。公号主动向用户(学生)推送重要通知或趣味内容,一旦教师在个人平台上发布消息,在终端的学生应该是能同步接受到信息。可见,信息是被强制推送给加入教师平台的学生们,而且其接受率理论上也应该是100%。但是,如何保证以上假定的情况的实现,就需要教师在每次推送时候结合互动型教学法。互动新教学法中强调学习目标达到与否只有通过检测才知道,检测的方式可以是测试性评价(如检测题)也可以是非测试性评价。

2.发挥“朋友圈”魔力。根据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泛读课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朋友圈的功能,在泛读课程教学各个环节发挥其功能。课前,教师可以讲授课重点和授课形式发到朋友圈,让学生来讨论,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计划。课中,可以给出5到10分钟的时间,教师设置若干与刚刚学习的泛读课程相关启发性问题,学生可以先通过微信平台进行小组讨论再回答教师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课堂知识容量大,共同参与性高,系统性较强,学生思维活跃,趣味性浓。课后,在朋友圈中征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看法以及自己对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询问学生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难点给也解答。由于朋友能保存所有资料,这样教师在解答某一个同学疑难问题时候,其他同学也能同步解疑。

3.“群聊”让学生亲师信道。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是一种新的互动新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们应该融洽诚信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笔者自从事高校教学以来,一来发现高校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师生情感关系冷漠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今年也越来越严重;而来也看到学生往往是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任何课程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时候也应该注意培养好师生情感。

四、结束语

互动型教学认为任何课堂教学都应该是一种教学相长动态过程,微信作为时下最为流行通讯交流平台,其作用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基于微信平台的互动型教学,和传统教学相比优势明显。在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中能极大提高学生对于此门课程的参与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从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在高校英语教学网络化不断普及和深入的大环境下,基于微信平台的互动型教学模式会应用到更多的课程中。

参考文献:

教师专业申请信 篇9

您好!

我叫xxx,毕业于晋中师范学院外语系五年制06级英语二班。

今天,我怀着平静和激动的心情提交这封申请信。和平源于自信。作为一个刚进入社会大熔炉的毕业生,我有信心用我所学所能做的做好你的工作;因年轻而兴奋,从学生角色转变为社工角色时,会以最大的优势去适应、学习、回报。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热爱我的专业。在我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从英语基础知识(听、说、读、写)到实用翻译。在与课程同步的各种相关实践和实习中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经验。现在已经顺利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把法语作为第二外语,能用法语进行简单的对话;熟悉电脑基本操作,如word、excel、powerpoint通过了普通话测试。我相信这些知识对我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我随和,内敛,稳重。大量的社会实践使我在参与社会竞争中变得自信和勇敢。你只要提供一个舞台,我就用年轻的生命和朝气来回报你!

最后,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求职信,衷心希望您的工作蒸蒸日上!

求职者:xxx

法学专业信 篇10

你们好!

敝校法律专业知名度较高,入学考试竞争激烈,十多人中才有一人被录取,李小姐就是这样一所法学院的毕业生。她是我两年研讨课的学生之一。20xx年6月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而且我觉得我非常了解这位申请人。研讨课第一年是概括地讨论社会科学,第二年讨论较专门的主题。她了解这些主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出了有创意而深入的见解。

在(个性方面,李小姐表面上是沉静而被动的,但实际上却充满了和善进取精神,痕恨轻易的妥协。她积极的求学态度与生活方式,已经帮助她在商业界担任了重要的商业职务。首先是在新皇--一家房地产公司管理契约业务,从20xx年7月到20xx年9月;继而受聘于松伟贸易公司企划部,从20xx年10月迄今。

李小姐现在是想应用她所学到的商业经验和学识,到贵公司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相信她在新工作上会做得更好,所以毫不犹豫地向您推荐李小姐。

景区微信营销商业模式设计研究 篇11

[关键词]智慧景区;微信营销:商业模式

一、传统营销下的景区商业模式

传统营销下的商业模式有门票经济型、旅游综合收益型、产业联动型、旅游地产带动型、产业及资本运作融合型、旅游资源整合型、混合商业模式等。(1)门票经济,将景区资源进行简单的开发改造,景区收入来源于门票收入:(2)旅游综合收益型与单一的门票经济不同,旅游综合收益商业模式强调的是餐饮、住宿和购物等多种收益形式:(3)产业联动型这种模式是以旅游来带动相关的产业,从而获得较多的收益;(4)旅游地产带动型这种模式是投资商在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求政府给予一定的土地补偿,土地的价格往往比较低,在开发旅游的同时也进行地产的开发,投资旅游的费用通过地产的收益来补偿:(5)产业及资本运作融合型这种商业模式一般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一些景点开发较为通用的模式,就是由一投资商进行资源的控制,做好基础设施,然后进行各种项目的招商:(6)旅游资源整合型这种模式就是当景区开发的较为成熟时,然后将其转卖,再投资新的项目;(7)混合商业模式适合往往适合一些非常大型的景区,也就是前面6种商业模式的综合应用。

二、景区微信营销商业模式设计框架

(一)景区商业模式设计要素

王雪冬、董大海(2013)在对国外学者关于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分析研究后得出,学者们普遍推崇以价值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重点则是价值模式、营销模式、盈利模式、运营模式,而它们分别对应的是比较全面的覆盖了企业进行商业模式设计的全过程的价值发现、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维护。而价值发现又可以分为价值主张和市场战略两个要素,价值传递又可以分为产品界面和顾客接触方式两个要素,而价值维护则可以分为企业运营和企业价值链两个要素,企业运营又可以分为企业文化、信息化手段和组织管理三个要素因此,本文将从商业模式四个单元九大要素进行设计。

1.价值主张,企业所认同的如何满足顾客需求的理念,其目的是设计出新颖的产品,这也是商业模式的基础。

2.市场战略,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营销目标,面对可能发生的或者已经发生的问题做全局性策划。

3.产品界面,企业的产品,知识、服务、信息以及技术等。

4.顾客接触方式,顾客接触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与顾客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传递与沟通,主要是促销策略以及客户关系的维护:另一个方面则是产品和服务将如何传递给顾客,也就是营销渠道的问题。

5.企业运营,主要指企业如何运作及管理,决定了企业的赢利潜力和竞争优势。

6.企业价值链,产品从供应商手中到最终的消费者手中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包括通过资源整合获取竞争优势、创新价值链等环节。

7.企业文化,企业员工认可的共同遵循的,并认为有效而共享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8.信息化手段,包含了企业员工理念的信息化,企业决策、管理、产品设计、经营等的信息化。

9.组织管理,通过建立组织结构,明确权责关系,规定职位或者职务,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二)景区微信营销的商业模式设计框架

本文从价值发现、价值传递、价值获取、价值维护这四个方面对基于微信营销的景区商业模式进行。价值发现主要包括了景区的价值主张以及市场战略;价值传递则主要指景区的营销模式,包括了景区产品界面、顾客接触方式。价值获取则主要是指景区的盈利模式:价值维护主要是景区的价值链以及企业运营(企业文化、信息化手段、组织管理)。框架阐述如下:

1.价值发现的设计。

价值发现的设计包含了景区价值主张的重新设计,景区现行的价值主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顾客角度解释,指顾客能够从产品或者服务过程中得到什么,主要指价值的内容:二是从景区角度解释,指景区将从哪里寻找价值或者如何创造乃至发掘价值。旅游景区的价值主张设计包含两个含义一、景区在哪里发现价值,也就是景区的市场定位:二、景区要传递什么样的价值、也就是顾客价值主張。

发现细分市场的顾客的需求,在微信时代,信息爆炸,顾客的选择多了,而选择的时间短了,顾客也越来越没有耐心,景区应该在短时间内抓住顾客的注意力,同时也要注意产品的规划与定位,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这就需要景区在微信话题推送时能够能够抓住卖点,吸引顾客的眼球,留住顾客,并且根据游客个性化的需求进行景区独特的价值主张设计。

2.价值获取的设计。

也就是景区盈利方式的创新。盈利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景区由过去的经营产品转向经营顾客。顾客成为景区获取价值的最主要来源,因此,景区的重点要放在获取顾客上,将顾客看作景区的资产。由单一的利润来源向多元化的利润来源转变,从而实现盈利模式的升级。而不再仅仅通过门票、餐饮、购物等满足游客需求。例如,游客到任何一个景区的需求都是多种多样的,景区要通过微信平台深挖游客的需求甚至激发游客的需求,并将其进行分类,满足观光类、怀旧类、休闲类、商务类、体验类等各种游客的需求来使得景区获利。

3.价值传递的设计。

即景区营销模式的设计,包含了产品界面和顾客接触方式的变革。在微信时代,产品的内涵与外延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服务、信息以及技术都成为商品。所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景区要从核心顾客的需求出发,并允许顾客参与到产品设计中来,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对于产品中的不足,也应该做到快速的迭代以及修改,并提供非常优质的售后服务,做到“产品服务化”。

顾客接触方式的创新是景区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顾客接触方式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景区与顾客之间如何进行信息传递与沟通,主要是促销策略以及客户关系的维护:另一个方面则是产品和服务将如何传递给顾客,也就是营销渠道的问题。

以往景区与顾客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不连续的,甚至是单方面的。而微信营销已经改变了这种现状,企业和顾客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平台更直接的沟通,同时顾客与顾客之间在微信平台上也能够直接沟通,“口碑营销”也成为微信营销的一个重点,口碑的传播会给景区销售带来景区难以控制的影响。因此,景区需要构建以顾客为中心的微信“沟通平台”,这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沟通的成本,还可以降低负面口碑对景区销售的营销。

4.价值维护的设计。

为了构建“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主要是企业运营(企业文化、信息化手段、组织管理)设计和“企业价值链”的设计。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对景区的灵活性、速度以及效率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传统景区需要重构企业的组织结构。首先,景区需要将以往金字塔式垂直式的管理向网络化扁平化的水平管理转变,扁平化的结构更适合当今景区的发展;其次,景区的企业文化也需要相应的变革;第三,景区需要借助微信平台,提高景区的运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最后,景区需要构建“众包创新”机制,充分利用景区外的知识资源,降低景区的研发成本。

装潢设计专业信 篇12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翻转教育的平台非常多元化, 自从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使翻转教学模式又有了新的可能。微信是手机用户使用最频繁的移动客户终端, 易共享资源, 也能在使用对象间进行图片、文字和声音的交互, 可作为高校专业课程的翻转教学有效工具, 可以实现学员在该公共平台上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移动翻转学习[1]。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这就要求大学专业课教学模式、教学资源都要与时俱进, 让学生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同时, 又及时了解当下行业的发展动态。自媒体时代开启之后, 微信公众号可以作为信息收集和传播有效工具, 非常利于翻转教学的尝试。

二、微信公众平台翻转教学思路

本文从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出发, 结合专业课教学特点, 阐述其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的具体翻转教学应用思路, 探讨如何利用该平台在教学中进行创新, 从而促进进教育发展。

(一)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

基于微信的文字、图片、语音交互功能, 有利于建立课下学生组针对特定课题的讨论交流, 也有利于教师给学生移动辅导答疑, 不限定时间和场地, 教师与学生之间这样随时随地的“零距离”也能帮助教师在第一时间获得教学反馈, 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环节。同时, 教师与学生交互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教学资源的补充, 提高工作效率。

(二) 资源分享载体

教师作为一个课程教学的组织者, 更是教学资源的搬运工, 通过大数据的检索可将专业课程所有相关的资源进行整合归类, 定期共享于平台上, 以实现知识体系专业化和系统化, 极大程度的丰富了教学内容, 能够有效建立起理论课程与生产应用之间的桥梁, 保证了教学资源的与时俱进, 以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比如机械系专业课程《机械设计原理》利用微信翻转教学时分享资源类型举例:1.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志、教案等;2.自制教学视频、翻转微课、模拟动画;3.链接该门课程的远程精品课程, 如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等;4.链接行业相关学术报告、行业标准及职业论坛, 如中国机械社区、中国机械CAD论坛;5.链接行业头条新闻、科普信息、科研网站, 比如小木虫、google学术等;6.链接该课程及专业相关的全国竞赛、展览、职称考试, 如机器人博览会、全国机械设计大赛、AUTOCAD认证等;7.定期推送相似课程的微信订阅号, 作为开启学习其他课程的另一扇窗口。课程资源建立后并不是保持一成不变, 而是要求适时更新。

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主, 死磕教材, 缺乏创新性, 而微信公众平台弥补了这一缺憾, 可以做到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学资源的积极完善, 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加, 在教学模式上具有更多的可创新性, 在微信平台下专业课翻转教学模式设想如下:

1.课上教学与课下翻转相结合, 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体, 集中解决课程的教学重难点, 课下以该平台为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的工具, 并拓展知识面;

2.课上教学与课上翻转相结合, 是指在专业课教学中, 课前将微课、动画、教案提前推送于平台, 在课堂教学过程辅助教学, 利于深奥难懂、抽象理论的学习, 比如课中学生利用手机终端直接访问3D建模动画原理。

3.课下全翻转, 一方面针对较易或者不作重点的章节, 可以尝试全翻转, 让学生利用公众平台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针对免修、重修学生, 课程冲突严重, 也可以全翻转的形式学习。

以上是关于全日制学生的专业课堂教学翻转模式的思路, 在互联网+下利用微信平台的翻转教育行业也在起步, 出现了《罗友霸王课》、《微教育》等新型的微信网校, 不仅如此, 在传统的远程教育中也有探索应用[2]。

(三) 定期推送

微信推送内容有语音、文字、图片三类别[3], 且微信推送微信账号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 实现消息的精准推送, 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鉴于专业课课堂教学和课下翻转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针对每周教学重难点安排讨论题目和作业都以推文的形式定期推送。学生针对作业题目直接利用当期分享的教学资源进行移动终端的翻转学习即可解决。行业趣味科普比如《知乎日报》、《头条》也以转发链接的形式推送给学生, 或者直接链接跳转进入其他非公众端窗口学习。

(四) 翻转教学的数据统计

微信公众平台具有数据显示和统计功能, 其统计功能主要为三大模块:一是用户管理分析、群发图文消息分析、用户消息分析。教师作为公众平台的运营者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和统计功能, 统计学生翻转学习具体情况, 包括参与学生用户、文章阅读次数、微课的观看比例、学习时间段分布、每天签到的次数、等, 将这些数据作为大数据分析, 以获得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所在。

三、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微信公众平台自身功能将不断强大和完善, 在教育领域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从一门专业课程建立一个课程订阅号, 可以推广应用到一个专业, 甚至是一门学科, 层层推进, 逐步形成一个可用于移动翻转学习的网络平台, 促进教育改革和课堂教育的多样化。

摘要:互联网+下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 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为翻转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结合该平台的功能特点, 阐述了其在高校专业课教学中翻转应用的新思路, 促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逐步形成多样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方法和教育方式。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翻转教学,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杨玲, 王英凤.浅析微信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 2015, 15 (02) :5-8.

[2]蔡立锋.微信公众平台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5, 17 (02) :18-19.

上一篇:议论文材料作文及范文下一篇:伏尔泰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