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调研文章

2024-10-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承接产业转移调研文章(共8篇)

承接产业转移调研文章 篇1

一、**县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近年来,永州市特别是**县充分利用自身的成本、税收、区位和资源优势,大力解放思想,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对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这一主线,外向型加工贸易发展迅猛,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

一是招商引资项目多,规模大。**县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香港丽宏针织、台湾承阳针织、香港利黄漂染、台湾湘威制鞋、台湾协威橡胶、香港必达电线、日本金山川粉末制造等一大批外资企业,总投资超过1.5亿美元。其中,丽宏,承阳,利黄,湘威,必达,宏泰等6家,均是年产值过亿元的战略投资者。今年又成功与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中铀集团、泰国昌泰国际、香港建滔集团等国内国际知名企业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达140.8亿元。前三季度,全县加工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2576万美元,占全市3305万美元的78%,排永州市第1、全省第6。其中出口1370万美元,占全市2086万美元的66%;进口1206万美元,占全市1219万美元的99%。

二是优势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增强。基本形成了以香港丽宏、台湾承阳、香港利黄为龙头,涵盖480余家毛织企业、用工6万余人、年工缴费收入8亿多元的毛针织产业集群;以台湾湘威、台湾协威为龙头的制鞋产业;以香港必达、日本金山川为龙头的机械电缆电子产业;以联佳、华兴为龙头的铸造产业;以亿利、海华为龙头的竹木深加工产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因针织产业突出的优势及竞争力,**县被授与**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进县和全省唯一的毛针织产业基地县。

三是整体带动作用强,贡献突出。加工贸易带动了**县城镇化发展。全县加工贸易企业用工达8万余人;县城常住人口由2001年的2.5万人增加到现在的12万人;县城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12平方公里,带动了新城市的扩容提质。2001年**县的城镇化率为21.3%,2007年提升到31.5%,成为永州市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县区之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大发展,极大地拉动了运输物流业、商贸流通业、餐饮娱乐服务业、房地产业等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感受到近年来永州市、**县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看到了扩大开放给当地经济带来的好处。首先,有力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在外向型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拉动作用下,今年前三季度,**县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7.73亿元,增长13.8%;完成财政总收入1.32亿元,增长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67亿元,增长5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4亿元,增长22.2%。其次,有力加快了工业化进程。2007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2%,比2003年提高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54.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7.7%。再次,提高了就业和收入水平。根据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和今年9月份第二次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初步统计显示,今年**县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5.1万人,比2004年3.1万人增长64.5%。近几年由于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迅速,劳动用工需10万人,有4万多外县人到**打工。前三季度,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8.8%和18%。最后,大幅增加了财政税收。200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58亿元,是2003年的2倍,年均增长19.0%。

**县之所以在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主要是因为他们突出观念和体制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主要有:

第一、突出解放思想,实现观念对接。**县具有毗邻粤港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老百姓市场经济意识强,外来企业给**带来生产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人才。如:湘威鞋厂有20%的员工直接来自广东,他们所推行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相对于内地企业有明显优势。经营理念是共同提升、共同发展;管理理念是人本化、制度化、信息化;用人理念是用人唯贤、唯才是举;成本理念是提高效益、厉行节俭;服务理念是先人后己。通过学习效仿以及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县毫无疑问地成为全省对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排头兵和示范区。

第二、突出平台建设,实现基础设施对接。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县在从小就是天才 我的异界特种部队 宋末商贾第二部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大力解决电力瓶颈和用地瓶颈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园区和交通设施等平台建设。一是加强了工业园区科学规划,围绕“兴园建市,承接崛起”战略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功能完善、企业主体、产业集聚”的原则,规划了“一园两线四点”产业布局。二是加快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解决与沿海地区的交通对接,不但会大大缩短**与沿海地区的时空距离,那一世小说网 http://同时也将大大降低加工贸易的物流成本。

第三、突出优化环境,实现体制对接。本着“全面对接无缝隙,优质服务无上限”的目标。**县上下齐努力,共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政策、创业、服务和治安环境。沿海产业转移,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寻找发展环境更为宽松的“洼地”。为了吸引更多沿海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县着重在完善政务环境下功夫。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对企业用地、用电、收费、交税、贷款、子女入学、奖励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着力在放宽创业环境作文章。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积极为全民创业营造良好环境。鼓励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带头创办加工贸易企业;鼓励打工能人回乡开店办厂;鼓励农民进城经商置业;鼓励支持以商招商。目前,全县近万名打工能人回乡创办加工贸易企业410余家。着力在优化服务环境想办法。提出了“只要来**,一切好商量”的口号,全县23个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全部进驻县政务中心,简化了办事程序和手续,切实推行电子政务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方便了企业办事。着力在改善治安环境下力气。真正让外来投资者“投资放心、工作舒心、生活安心”。

第四、突出招商引资,实现产业对接。**县在坚持国家产业政策,坚持投资强度和环保底线的前提下,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同沿海地区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公司进驻**;鼓励企业在**实现完整产品的成形生产;鼓励企业加大投入,进料加工,自创品牌,推进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在**报检进出口,扩大进出口总额。

二、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使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趋向复杂。对此,本次调研我们十分关注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经济特别是对产业转移方面的影响。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有限,尚未完全显露,但滞后的波及影响到底如何?还有待继续观察。

——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经济和产业转移的直接影响尚不明显。从我们参观**县的部分企业中,看到的是生产一派忙碌,感受的是企业老总对前景依然乐观。如日本金山川粉末制造公司是以有色金属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其负责人告诉我们,国际金融动荡使得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下跌,对他们厂的影响是有利的。目前生产情况较好,订单也比较充裕。从与政府部门和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中,我们也感受到他们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信心很足、干劲很大。从**县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数据中,很难看出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经济和产业转移有什么直接影响:一是外贸出口仍在加速。前三季度,**出口总额增长17.3倍,增速比上半年加快700个百分点,比全国快1705个百分点。其中加工贸易完成进出口总额2576万美元,增长482%,比上半年加快172个百分点,占全市总量的78%。二是经济增长仍在提速。前三季度,全县经济增长13.8%,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6.6个和2.6个百分点。三是工业生产仍在加快。前三季度,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31.9%,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45个、12个百分点。四是投资消费稳中有快。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67亿元,增长57.8%,分别比一季度加快19.8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4亿元,增长22.2%,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加快4.4个和2.6个百分点。

——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经济和产业转移的影响有所显露。通过仔细观察、深入调查和认真分析,虽然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总体经济和产业转移没有什么大的冲击,但一些行业、一些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还是受到一定的影响。一是玩具制造业生产不足,从业人员明显锐减。**县满源玩具厂年初最高从业人员达300多人,9月份减少了200人,现在只有不到100人在维持生产;友祥玩具厂最高时也有80多人,现在只有36人左右。二是部分规模小的毛织企业开始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曾经生产繁忙的街边小企业、小作坊在寒秋中显得更加萧瑟,如**县曾辉毛织厂、宏强毛织厂9月份只有几个人在生产。三是对轧钢行业的影响比较大。据反映,当地生产的铁合金价格已从9000元/吨下降到5000元/吨。由于生产成本没有降低,而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轧钢行业生产不景气。此外,招商引资规模和速度下降得比较明显。前三季度,**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203.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下降9.1%。

——国际金融动荡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也蕴含着很多机遇。在调研中,有些政府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认为,全球金融动荡是危局中有机遇,寒秋中有暖意。首先,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面对金融危机,企业只有紧随着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适应全球产业升级的要求,加快技术更新,才能够继续生存,才能够不断壮大。同时,一些倒闭的小企业闲置下来的优势资源,对一些大企业也有一定吸引力,一些大企业通过收购或兼并那些处于半停产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增强和壮大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毛织龙头企业丽宏国际针织有限公司将5家停厂半停厂的毛织企业视为自己的下属企业,直接发料给他们加工,这样既可以解决自己用工困难的问题,又为小企业节约了往返运输成本,二者互补双赢,成功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其次,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空间,有利于加快全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县的投资空间十分巨大,从全县近年来房屋出租价格的走势可以看出,居民对房产的需求较为迫切。同时,产业转移企业对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比较高,现在公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的缺口比较大。再次,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从今年9月份全县金融机构报表情况来看,全县居民存款余额达24.2亿元,而贷款余额仅6.8亿,存贷差达17.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达20.7亿元,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潜力非常巨大,加上国家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政策的鼓舞,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很有希望的。

三、几点思考

世界性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和结果,是产业梯度转移发展的内在必然规律。同时,每一次世界经济的深刻调整都将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和产业大规模转移,引发全球产业空间布局和兼并重组。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承接产业转移是本世纪头20年必须抢抓的重要战略机遇,也是现阶段我省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不能因为全球金融动荡对外贸依存度小的地区影响小,而忽视甚至停止招商引资;而应该是积极应对,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外开放步伐。

(一)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生产要素短缺,造血功能不强,人员素质不高,要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光依靠自身难以完成跨越式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还必须借助外力,加快招商引资,加大承接产业转移。省外广东清远,是一个值得我们借鉴的活生生的典型,该市紧紧把握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加快向外扩散转移,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山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力度等千载难逢的机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思路,出台政策,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要突破口来抓,坚持“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理念,打好外资、民资两张牌,实行引进国外资本和引进国内资本相结合,把招商的重点放到吸纳承接珠江三角洲的转移产业为主上。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的力度。2003—2007年,全市共引进内外资项目2000余个,合同引资总额达到2000亿元以上,实际投资接近600亿元。该市经济在广东省由2002年的总量排第20位跃居2007年的第13位,在全省前移了7位,gdp增长连续4年居广东省第1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韶关、赣州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亦是如此。省内永州(**)也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尝到了甜头。据测算,2007年,永州市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实现增加值99.3亿元,占gdp比重的19.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3.1%,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其中**、宁远、道县成为新一轮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受益者;2007年,三地引进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4.4%、26.5%和26.2%。**以毛织为主的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到430余家,从“**贫县”变“投资绿洲”。

(二)必须抢抓新一轮机遇,进一步有效和更大规模提高承接产业转移水平

当前,我省要抓好全球、特别是邻近的地区在全球金融动荡中进行产业重组和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强对接合作,力争在新一轮调整中,实现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和速度的快速提升。一是继续大力解放思想,突出招商引资的核心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招商引资能否有突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关键。全省上下要树立“全民招商”、“抓大不放小”、“立体招商”和“换位思考”的观念,不断解放思想,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在这方面,沿海地区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二是继续大力优化经济环境,进一步增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意识。欠发达地区搞招商引资,光有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在发展环境上下功夫,全省上下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硬件方面,着力改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交通条件。沿海产业转移比较看重的基础设施是交通、物流,尤其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是决定转移的重要因素。在软件方面,要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不断优化政务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形成亲商、安商、富商的人文环境、法制环境和物流环境。三是继续大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签约项目落户率。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实现招商引资的破蛹化蝶,必须在招商引资方式和后期跟踪服务上有所突破。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式地收集项目信息;组织重要力量,加强对世界经济和产业转移趋势的分析研究,追踪国内外著名企业的投资动向;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库,实行项目推介制度,定期对外公布重点招商项目名单,保证专业招商的活水源头。对全面招商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选择投资意向明确、信息质量较高的项目,组成专业的招商班子,制定完整的招商策略和方案,锁定目标,主动宣传,全程服务,实现专业招商与全面招商的有效对接。同时注重引资项目的后期管理与跟踪服务,对已签约合同项目要进行分类指导,跟踪调度,加强对已承诺资金的约束,保证资金的落实和项目的顺利实施。四是继续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正从一般加工项目逐步向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延伸,从传统投资建厂逐步发展到技术转让和研发转移,客观上要求承接地具备较强的科技实力和充足的专业人才。要用优厚的待遇营造鲜明的导向,吸引优秀的人才到招商引资第一线;尤其是对外向型人才,要不拘一格,重奖重用。要努力提高招商人员的素质,注重人才的梯次培养和知识更新,在全市培养一支具有“招商基本技能、掌握投资政策、了解项目信息”的招商骨干队伍。

(三)选准产业转移对象,不断改善引资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承接产业转移,就像招“上门女婿”,人品很关键。招商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招商引资结构合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外资项目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项目比例大,就能保证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注入我省企业,改善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增强全省经济的竞争力。如果招商不严,招一些污染重、消耗高的企业,虽然求得一时的发展,但终究不会长久。因此,全省上下必须适时、灵活地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改善招商引资结构,引导资金向“瓶颈”产业和急待发展的产业倾斜,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倾斜;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倾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我省在动漫、软件、太阳能光伏等信息产业,以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等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主要依托长城信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8所、高斯贝尔以及长丰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骨干企业,精心筛选包装一批产业配套型项目,形成梯度分布、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相互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大力引进带动力强的产业。重点引进产业关联性强、带动力大的转移企业,积极引进催生配套企业,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格局。同时,大力发展本地配套协作企业,提高产业专业配套水平。另外,我省可以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引导外资进入我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实现错位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调研文章 篇2

河源、韶关、阳江三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做法

河源、韶关、阳江三市在承接产业转移, 与发达地区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方面认识早, 起步快;成效显著。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 确立“工业兴市”发展思路, 以工业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发展。

河源、韶关、阳江三市深刻地认识到, 经济欠发达的关键在于工业欠发达, 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工业发展。因此, 三市都将工业发展作为立市、兴市、强市的重要途径, 确立了“工业兴市”的重大发展战略, 以工业发展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河源市委、市政府较早确立了“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 着力营造“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的投资环境, 加快“一区六园”和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逐步探索出一条“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003年到2006年, 河源工业总产值由91.5亿元增加到343.6亿元, 年均增长55.4%, 工业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由33.6%上升到67.7%。韶关坚持走工业强市之路,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 进一步做强做大工业经济, 大力培育产业集群, 成效显著, 2006年,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23.5%, 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高。阳江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工业为主攻方向, 准确定位园区布局, 错位发展, 防止区域间的同质化竞争, 以工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4年至2006年, 阳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 是近十年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三年。

(二) 建立协调机制, 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

良好的协调机制是办好产业园的关键环节。三市政府与产业输出地政府以板块扶持、“结对子”的形式, 创新合作制度机制, 合理调整各方利益, 共同组织规划、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 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工业园, 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 三市与发达地区共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9个。河源市与中山市采取了“三联三帮”合作方式 (联合签订协议、联合共建转移园并成立管理办公室、联合招商) 和“园中园”、“委托包干”的开发模式, 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双方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了多次互访, 联手共建中山 (河源) 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 成效十分明显。目前, 中山 (河源) 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全省所有产业转移工业园中唯一由两个地级市联手共建的转移园。韶关市积极主动走出去与珠三角地区和上级有关部门联系, 引导有关县、市、区政府与合作方进一步进行协调磋商, 消除观念差异, 取得合作共识。阳江市通过建立各方协调机制, 创新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等多种合作方式, 如阳西县坚持“政府合作、企业运作、利益共享、循环发展”原则, 建立三个机制:一是政府合作机制, 强化组织保证。由阳西政府负责召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解决工业园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二是规范企业运作机制。建立了园区管委会, 组建工业园运营实体——阳江市中阳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具体负责园区的经营和投资服务工作。三是利益共享机制。扣除转移企业缴纳的流转税、所得税当地留成部分, 按投入比例分成, 实现互利双赢。

(三) 加快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投资营商环境。

完善的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是招引产业进园的前提和基础。三市都十分注意加强交通及园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建设, 从根本上提高产业转移园区的接纳、承载能力。河源和韶关两个粤东北城市是广东省对接内陆省区的桥头堡, 两市都着力把区位优越和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强势。目前已有的铁路、高速公路已使河源融入了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 但还在抓紧规划建设广河、河紫、广赣、昆汕、粤湘五条高速公路, 使之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大陆桥”与“黄金通道”。韶关市地处珠三角连接华南、华中、华东的交通十字路口, 内联、外接和辐射的快速交通网络使粤北经济强市和区域中心的地位逐步显现, 目前韶关正着力改善园区基础设施, 优化投资营商服务环境, 打造一流的产业转移承接平台。阳江市把建设园区的管理服务中心、道路、管网、绿化等配套设施作为突破口, 加大投入, 强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一个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回报高”的投资环境。

(四)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实现园区生态化、循环化。

为确保欠发达地区在获得经济增长的同时不破坏环境, 三市按照省印发的关于加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中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要求, 严格限制高物耗、高能耗、高水耗型项目, 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园区建设中, 实现园区的生态化、循环化。河源“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坚定不移走“园区式、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年来全市共拒绝了200多个效益较好、但环保达不到要求的项目, 投资总额达300多亿元;最近, 河源市获2007全国首届生态环境保护神州万里行组委会“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称号, 成为全国5个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之一。韶关市将环境门槛作为引进企业的重要标准, 凡是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不能通过环境保护评估的项目, 决不引进, 决不以破坏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增长, 2006年, 韶关万元GDP电耗比2005年下降7.9%, 能耗比2005年下降了4.7%。阳江市将发展园区经济作为实现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和谐的重要方式, 近几年, 阳江市实施与珠三角资源、能源、产品、产业错位互发展战略, 着力培育高新技术、清洁能源、再生能源、绿色生态等新型产业, 拒绝了6个重污染、漂染项目落户工业园, 走出了一条起点高、后劲足、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实现了“金山”和“青山”的和谐统一。

几点启示

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 深刻总结产业发展规律, 准确把握广东当前形势所作出的正确决策, 这既是破解广东东西北地区工业化滞后难题的新抓手, 又是适应珠三角产业转移升级的迫切需要, 更是珠三角与欠发达实现双赢的共同战略选择。河源、韶关、阳江三市承接产业转移, 联手共建产业转移园的成功做法, 值得各地推广借鉴, 同时也给我们四点启示:

第一, 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 促进产业转移和承接双向互动。

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突破发展空间限制, 进行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三轮大规模的世界性产业转移历程雄辩地证明了这一发展规律。第一轮发生在20世纪60至70年代, 转移的产业主要是汽车、钢铁、造船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第二轮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和部分低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第三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包括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在内的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正在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点领域。每一轮较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时间间隔为10-20年。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承接了上世纪80年代港澳台以及90年代韩日欧的产业转移, 目前面临产业发展成本上升和转移的压力。因此, 我们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基本规律, 双向互动地促进珠三角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承接工作, 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互补与生态共建的新格局。

第二, 产业转移应重视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行为的主体, 产业转移是企业的自觉行为, 企业转移哪里?不转向哪里, 应当由企业主体自行决定。而政府应做的是吸引产业集聚, 纵向延长、横向拉宽产业链条, 培育主导产业, 通过改善投资环境、降低要素成本等方式, 使散乱、无序的产业有目的地流向产业综合成本“洼地”。河源、韶关、阳江三市承接产业转移, 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成功做法, 正是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范例。因此, 要加快珠三角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政府就必须加快改善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 大力改善政务、法制、治安、生态等方面软环境, 营造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投资环境。

第三, 产业转移的关键在产业输出地。

产业转移既是输出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又是输入地发展产业的迫切要求, 是一个双向、双赢的选择。目前, 广东的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 特别是河源、韶关、阳江三市开了一个好头, 但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是输入地由于资金缺位造成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吸引产业集聚的环境差;另一方面是输出地由于责任不落实造成推动力不足, 企业不愿意去落户。可见, 推动产业转移不仅要靠输入地的积极性, 更要依靠输出地主动的、责任到位的大力扶持, 关键要靠产业输出地的真帮实扶。为此, 建议省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 改善投资环境, 以增强产业输出的动力。

第四, 承接产业不等于承接污染。

借势“泛珠”,湖南承接产业转移 篇3

经济向南还是向北?

资料显示,湖南省是中南部地区比较重要的省份,人口多,土地广,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最重要的优势反映在较好的区位优势,号称“沿海的腹地、内地的前沿”。在产业梯度转移的经济规律作用下,有人如此称赞:风水轮流转,而今到湖南。

刚刚主管湖南招商引资工作的副省长甘霖的对“风水”的理解是:不是靠中央的优惠政策,不是靠中央的投入多少,而是要面向市场。

甘霖认为,无论是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还是中部大崛起,都需要有一个动力,概括起来就是三大动力:开放、改革、科技进步。

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产业转移,中国日益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另外,东部沿海各省份完成或基本完成原始资本积累,产业梯度内移,面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

原始资本积累完成的结果就是实现产业扩张,向内陆转移。湖南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既对应长江三角洲,又对应珠江三角洲,湖南决策层称之为“呼应两东、开放带动、科教先导,强工兴农”,就是呼应浦东和广东,扩大内外开放,引进内外资本,促进内外合作,人才是基础,科技是重要动力。

在启动“9+2”区域合作框架以来,湖南一直非常积极和主动。甘霖认为,如果工作做得好,“9+2”是一个互动双赢、互为受益的战略,而且湖南如果跟得上,应该是受益最多的。

目前,来自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的投资实际占湖南引进内资、省域合资的37%~45%;湖南也是珠江三角洲劳务输出的重要基地,有500多万人在珠江三角洲就业;同时,湖南也正在成为珠江三角洲休闲度假的后花园,现在来自珠江三角洲的周末自驾车游客非常多。

甘霖坦承,湖南在积极参与“9+2”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参与长江流域的经济融合。湖南与四川、重庆的联系比较密切,同时和浙江、江苏、江西、上海也不远。去年湖南在杭州举办湖南-浙江经济合作说明会,就带动了不少的浙江民营企业来湖南投资。

“候鸟经济”的选择

有关统计表明,近3年,湖南与粤港等泛珠区域各方共实施合作项目7500个,合同引资2910亿元,实际到位1070亿元,年均增长达50%以上,占全省实际到位内资的55%。

丰硕的合作成果,首先是“候鸟经济”的必然选择。与会商界人士阐述,市场经济就是“候鸟经济”,哪个地方成本最低、收益最高,资本就飞向哪里。而据投资对比,丰富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低于沿海发达地区30%的工业电价,每立方米比沿海发达地区至少低0.5元的水价,使湖南凸现综合营商成本的优势。

目前,湖南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已占80%以上,城市化水平已达到38.7%。各方面条件追赶沿海,99个各类开发区敞开大门承接,使得三湘大地很快被珠三角地区苦于成本上升、各类基础资源紧张的产业资本视为投资的天堂。

“现在的湖南,正如上世纪90年代的广东,商机遍地。而泛珠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也正如当年港澳企业向珠三角转移。”湖南省贸促会会长李沛对记者说,按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湖南用最好的产业、最优的市场、最佳的资源,正在有效承接泛珠区域产业转移。

借势泛珠成赢家

3年来,湖南与泛珠各方开展丰富多样的合作,组织和参与“珠洽会”、“广交会”、“港洽周”、“红三角”经贸洽谈会……

每年泛珠合作“重头戏”均有上百亿投资收入囊中。

湖南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谈到,湖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竞争中成为赢家,主要得益于泛珠合作。泛珠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有关各方共同编制对接规划,建立区域间联席会议和沟通协商机制,促进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让资源无障碍流动,搭好一流平台,助推产业转移大潮。

泛珠合作框架协议签订后,区内各省(区)政府相互之间的互访和经贸合作得到加强。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率广东党政代表团访湘。虽是“探路之旅”,但随访经贸代表团一举签下上百亿元合作项目。

在泛珠合作总体框架下,湖南与泛珠各方还签订40多个部门合作框架,各领域合作丰富多彩。在交通、能源、旅游、农业、科技、环保、海关等领域,湖南与泛珠各方互联互动渐入佳境。鲤鱼江电厂等一批能源项目在泛珠合作框架内引资成功,整体参与国家“西电东送”;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跋山涉水入湘;湘桂、湘黔等省际公路干道及武广客运专线全面开工建设……

平台搭起,泛珠资本对湖南市场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前三届泛珠大会,湖南发布项目近万个,签订合作项目371个,引进资金386.3亿元。

引进来还是走出去?产业高地渐露头

此次泛珠大会上,湖南共筛选出820个承接产业转移项目。这些项目分别在矿产开采、农产品深加工、旅游开发等领域,依托优势资源深化合作;项目中的城市轻轨、高速机车、高速线材、无缝钢管以及铅锌延伸产品、硬质合金深加工等,依托优势产业深化合作,最具市场前景,也最有发展潜力。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湖南要找准有区域特色、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引进粤港等发达地区的技术、资金、人才,打造产业高地。”在会上,湖南省副省长甘霖称,“十一五”期间,湖南将突出三方面,承接产业转移,构筑产业高地。

一是突出重点产业。制造业仍是泛珠区域产业转移的主体,湖南地处沿海腹地,劳动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不断改进,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在承接沿海制造业产业转移方面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未来几年,湖南将大力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发展和培育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冶炼、有色深加工、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支柱的主导产业。

二是突出重点地区,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基地。湖南打造以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的“3+5”现代城市群。“3+5”既要大力发展与珠三角相补充、相对接的上下游产业,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特色。长沙的高新技术、工程机械、电子技术产品居优;湘潭以钢铁、机电和建材为主;株洲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和化工领先,三足鼎立各成优势。其余5个城市分别突出各自的产业特色,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承接产业转移调研文章 篇4

1988年到2007年,全市与6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1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在**投资兴业。全市合同利用外资2.4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90.86万美元,批准建立外商投资企业124 家。今年1—3月,新批外资项目4个,合同利用外资2326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106万美

元。

(一)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对世界500强企业的吸引力明显增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四大产业和四大园区建设,吸引了美国杜邦公司、英荷壳牌集团公司、德国德固赛化工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美国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日本三菱商事、法国安盟保险公司、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等世界500强到**投资考察洽谈。天华公司引进美国杜邦生产1,4-丁二醇先进技术和我市天然气等优势资源相结合,成为中国首家受让杜邦公司该项技术的企业。英荷壳牌在完成对科氏沥青公司的收购后,成立了在中国西南地区惟一的全资子公司——壳牌(**)沥青有限公司,并通过增加企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加紧扩大了对相关石化下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承接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到泸投资和引进外资有明显成效。近几年,随着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我市利用土地、劳动力等优势在开展产业承接和对接项目方面有所成效。如泸县相继引进了在广东、浙江等地的外企新杰飞、利茹、雅发制衣等公司转移到**,对辖区内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总部在山东的外企海普国际控股公司于2007年入驻酒业集中发展园区;总部在北京的印尼金光投资有限公司也投资叙永,设立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这些公司投资落户**,对提高**的对外开放度,对提升技术水平,改善**市的产业结构起了带动作用。通过转股和新引进的美国伊顿、德国rpc莱茵、美国赫克力士、特雷克斯、印尼金光、香港深国投、海普制造等跨国公司和东部沿海外商投资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到**投资或开展合作,这些公司在流体连接件、石油化工、过硫酸盐、纤维素、工程机械、浆纸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比重明显增大。引进外资对外贸出口的拉动明显。外资投资企业已经成为我市对外贸易的重要支柱力量。2007年,全市自营出口7315万元,其中,外资企业出口4314万美元,占全市自营出口的58.98%。赫克力士天普化工有限公司出口2733万美元,跃居**市规模出口企业首位,长江起重机出口893万美元,名列全市第二。

(二)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是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举措。多年来,我局利用国家商务部系统的信息平台和保障系统,通过搜集整理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紧、上下游产业配套协作强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通过各种交易会、洽谈会和网上推介,加强与境内外行业企业的联系,及时交流信息,接待并促成世界500强公司和跨国企业来泸考察交流,投资合作,促进优势领域的合资合作,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二是积极利用招商引资平台,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参加国家商务部系统举办的历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世界500强企业座谈会”、“欧盟中小企业项目孵化和对接会”等重大投资促进活动,获取了大量投资信息。

三是做好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是承接产业转移的后续保证。第一,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的各项资金鼓励政策,促进了外商投资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扩大产品出口;其次,加强与企业联系,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第三,认真开展政策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及时调整完善经营思路和发展战略;第四,加强项目跟踪,促进项目落实;第五,切实加强全市涉外企业人员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涉外业务人员水平和素质;第六,在**市商务局网站增设外商投资主页,建立外商投资信息平台。

四是规范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和管理,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办法。第一,牵头制定并出台了《**市外商投资企业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解决了政府部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投资环境;其次,完善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工作机制,规范集中办公、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努力营造亲商、重商、安商与富商的工作环境。

根据全省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对下阶段的承接产业转移工作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

二、下阶段工作重点

(一)理清思路,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方位

1、强化与跨国公司总部联系

承接产业转移若干思考建议 篇5

产业转移和城市间的竞争中善于把握时机、发挥优势、准确定位、趋利避害、加倍努力,让产业转移“蛙跳”到**,使**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潮中实现末端起跳,追赶跨越马芜铜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我市在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

1、容量大。广阔的土地,充足的人力资源是**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从人口资源看,**2008年末户籍人口为613.89万人,位于皖江8城市第一位。其中,2008年末劳动力资源数为478万人,从业人员数为416.7万人,正适合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从土地资源看,**土地面积位于8市之首,有长达近500里沿江岸线,沿江土地面积更是无与伦比。据有关报道显示,困扰长三角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地荒,情况严峻到浙江的工业用地已接近用完,按照“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上海的工业用地缺口达7.4万亩。在长三角,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向欠发达地区购买土地指标的情况,我省马鞍山和铜陵也存在这方面短处。

城市指标名

**池州铜陵芜湖巢湖宣城马鞍山滁州

国土面积(平方公里)******232316861352市区面积(平方公里)***312621340140总人口(万人)613.89158.9373.89230.79456.8276.75128.1447.37

辖县(市)个人83134616

辖区个数31341132辐射宽。**是长江流入安徽的第一座城市,位处皖鄂赣三省交界自古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自古是长江中下游商贸中心城市,曾经百年省会商贾云集,至今区域影响力亦非一般城市能比。仅举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例,2008年**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241.76亿元,排沿江城市群第1位,须知**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在省内九市中处于第6位,仅比滁州高164元,比宣城高609元,与马鞍山,合肥,铜陵

芜湖相差较大。

指标名称**池州铜陵芜湖巢湖宣城马鞍山滁州合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241912848***30441***2551559为什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如此之高,足见其对周边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是吸引产业转移的一个有利条件。

3、交通便。**现有有206、105、318国道,合安高速、沪蓉高速贯穿其境,并通过**长江大桥与南沿江高速贯通;合九铁路贯穿**及所辖六个县市;民航开通已有近20年历史;长江黄金水道**港口群更是闻名遐迩;当前**的交通又处在一个新的飞速发展时期,南京至**高速铁路已经动工,合武高速**段正在加速建设,东香高速公路**段正在筹划中,建成后**江面将出现三桥并驾齐驱的景观。五年内,一个以**城市为核心区,以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国省道改造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为重点,高速公路网、铁路网和民航“空中走廊”以及新型长江港口群,“一横两纵”的油气管道运输网,水陆空联运的区域性立体交通体系必将形成,届时抵达上海及皖鄂赣浙苏五省省会城市将不出三个小时。

承接产业转移调研文章 篇6

市交通运输局(2012年7月 日)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速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决策,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根本,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努力为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工作情况

根据市第四次常代会交通发展有关决定事项和市委《关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为全面构筑“对外大畅通、对内大循环”现代立体交通网络,将永州建成“湘粤桂省际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交通发展战略目标,我们多次召开局了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相应的工作措施。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全力以赴,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为争取一些重大的关键性项目,我们多次陪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省里衔接汇报,积极争取相关扶持政策。祁 道高速列入了“十二五”全省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前段时间重点向省里争取将祁道高速公路进入省“十二五”开工项目并由省里负责实施,目前省里还没有明确表态,仍需进一步加大争取力度。国省干线项目,我们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项目里程达到1242公里(其中规划新开工项目里程742公里,“十一五”续建项目500公里),点全省总规划里程的8%;进入省里实施方案的825公里,占全省实施方案里程的8.2%。另外,今年争取到G322永州全线按标准二级路改造,为全市干线公路路网提质改造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农村公路建设,全省“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共35000公里,我市争取到并已通过的规划4064公里,占全省的九分之一强。争取到“十二五”规划渡改桥、危桥改造706座,计5.6亿元,为全省的十分之一。水运项目,省里“十二五”规划原来将湘江永州至松柏三级航道改扩建项目作为预备项目,经过我们的争取,省里已同意将该项目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工项目,省交通运输厅邹和平副厅长明确表态支持永州水运建设,并表示将向交通运输部争取,将我市零陵、冷水滩、祁阳等3个千吨级港口与航道改造项目捆绑实施。这对于减轻我市水运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将起着关健性作用。同时,我们配合交通运输部和省里开展了湘桂运河项目规划调研,湖南段总投资达300多亿元的湘桂运河项目已列入省里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是突出重点,开展交通三年大会战 针对我交通基础设施总体比较落后这一现状,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12到2014年,在全市开展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着力解决当前交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水运项目建设,重点解决干线公路开工率不高、建设进度迟缓的问题。我们按照大会战的部署,全面启动并组织实施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主要抓了四项工作:

(一)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了《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指挥部办公室各工作组工作职责》和《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同时,认真做好综合、统计等基础性工作,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强化组织调度。先后组织召开指挥部成员单位会议、国省干线公路2012年开工项目前期工作协调会、全市干线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座谈会、全市交通建设会战办主任和联络员工作会议等10余次,有力推动了各建设项目进程。

(三)强化督查考核。按照《关于永州市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4月9日至13日,会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分南、北两组对各县区一季度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活动开展情况及纳入今年目标管理考核的24个干线公路重点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形成了《督查通报》和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特别是通过现场督促检查,推动了S323道县柑子园两个拆迁“钉子户”遗 3 留问题的解决。

(四)强化宣传报道。编发《交通会战简报》5期,大力宣传大会战的重大决策、工作成效、典型经验等,营造了较好的活动氛围。

三是加强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督促相关县区及项目业主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度。要求每个新开工项目的相关建设单位都要制定项目前期工作时间表,明确专门力量,安排前期工作经费,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前期工作,确保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对在建项目,配合相关部门定期进行了督查,督促项目建设单位加强施工组织、项目管理,合理安排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对前期工作项目,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加强与市直相关部门的衔接,加快项目施工图设计、工可审批和用地报批进度,争取主动权。为确保工作进展,我们制定了工作方案,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在建工程进度,扎实推进前期工作,确保计划开工项目如期开工。

二、今年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1至6月,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3.55亿元,为市政府计划任务65.9亿元的35.74%。其中,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完成投资7亿元,为年计划的53.85%;高速公路完成投资10.06亿元,为年计划的31.44%;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完成投资3.98亿元,为年计划的27.07%;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完成投 资1.52亿元,为年计划的38.06%;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等完成投资7799万元,为年计划的91.75%;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000万元,为年计划的58.82%。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湘桂铁路。全线正在铺轨。

2、高速公路。在建高速公路项目,永蓝高速公路完成投资6.0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27.7%。厦蓉高速公路永州段,完成投资3.9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39.76%。前期祁冷道高速公路,正在争取省厅组织预可报告评审,项目前期办已初步拟订了招商引资条件和各县区土地匹配方案,待市政府审定。

3、国省干线公路。1至6月完成省考核目标的55.92%,完成市考核任务的27.07%。其中,二广高速双牌连接线、东安至全州公路、新田至宁远公路、S324蓝山段改造工程等4个完工项目完成投资7121万元;S325道县祥林铺至江永龙虎关、G207东安界牌至江华界牌井、G322零陵段改线工程、G322祁阳绕城公路、祁阳至冷水滩公路等5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64亿元;零陵大道扩建工程扫尾附属工程、S323宁道公路附属工程、李达故居道路工程等其它项目完成投资6299万元。计划年内开工的7个项目正在抓紧做前期工作。

4、农村公路。已完成投资1.52亿元,完成通畅工程里程328.15公里,完成投资及里程比例分别为计划的38.06%和48.9%。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渡改桥工程,建成24座、在建34座,正在进行设计和招投标的91座;渡改桥完工2座,在建7座,3座处于设计和招投标;安保工程完成143万元,水毁修复完成610万元。

5、站场建设和干支线养护工程。站场建设完成投资2000万元。冷水滩中心城区公交停车场因征地拆迁进度迟缓,仍于启动阶段。干支线养护工程,已将责任目标已落实到市公路局和相关县区政府,并已拿出具体实施方案。

6、水运工程:前段配合省里完成了湘江永州至松柏三级航道改扩建项目预可行性研究资料搜集工作。3个千吨级港口的选址正在征求意见,预计8月底可完成港口规划编制,年底完成工可报告。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

上半年,受上半年低温阴雨天较多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前慢后快、前低后高”基本规律的影响,全市交通固定资产投资低于市政府“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期目标,但总体而言进展比较顺利。预计下半年能完成投资目标,但任务仍十分艰巨。当前,制约交通重点项目进展的主要因素有:

1、资金缺口很大。受省定额补助标准下降影响,需地方自筹解决的资金比例提高。据测算,除高速公路和水运项目外,要完成这三年建设任务,全市共需自筹建设资金(含征地拆迁)65.16亿元,其中干线公路需自筹48.77亿元,农村公路需自筹16.39亿元。

2、征地拆迁和“三杆”搬迁缓慢。征地拆迁涉及面广、动迁费用较高,由于工程用地未及时交付施工单位组织施工,房屋及附属设施的拆迁工作未全面完成,致使大部分建设项目进展不理想。杆线搬迁进度缓慢,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行车安全。

3、项目推进乏力。建设成本持续高涨,导致项目施工方拖延、怠慢工程;县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均衡,特别是跨两个或两个以上县区的项目推进效果不理想;部分项目施工环境不尽人意,存在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等违法违规现象。危桥改造方面,部分县区技术标准不高,相当一部分项目还没有明确改造方案,地方配套资金没有落实。渡改桥建设方面,县区政府配套资金落实到位情况不理想,新田、东安、冷水滩各1座还没有开工。

四、下半年工作目标和措施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65.9亿元,确保完成省政府和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的调度。按照市委、市政府“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的要求,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职责,配合相关部门对交通重点项目定期开展督查,确保项目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高速公路的重点是协调处理好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矛盾纠纷,保持良好施工环境,确保实现无障碍施工。对干线公路建设目前存在的征地拆迁和杆线搬迁进度慢、工程进度不理想等问题,重点是在抓好调度、协调矛盾,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对照工作目标和市与县区(管理区)、项目业主签订的责任书所列内容,按考核办法逐项督查、逐条考核,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实行奖罚兑现。

2、抓紧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祁道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明确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抓好水运项目前期工作。对干线公路项 目,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按期保质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督促相关县区及项目业主加快新开工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对今年计划开工的项目,实行每月一调度、每月一督查,报请市政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实现计划开工的7个项目,年内全部开工。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大趋势 篇7

30多年来,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外延型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要素成本优势初步凸显,产业发展空间逐步扩大。中央高度重视推动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同年9月国务院又出台《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支持中西部地区发挥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1]。

安徽省情况

2010年以来,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持续发力,承接产业转移效应逐步增强。2010年,示范区共新批内外资项目9 782个,其中新批内资项目9 585个,同比增长21.8%,合同引进省外境内资金9 063.9亿元,同比增长61%,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4 867.4亿元,同比增长47.2%。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97个,合同利用外资200 323.4万美元,同比增长307.3%。2010年,皖江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 224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省比重超过67%,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6.8%。2010年,皖江示范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 639.1亿元,增长23.8%,占全省比重6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 419.6亿元,增长19.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全部财政收入1 308.8亿元,增长31.8%,占全省比重超过63%;固定资产投资8 580.5亿元,同比增长3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72%。

为推进和规范首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发展,2010年,安徽省出台了《关于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决定》《关于皖江示范区规划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皖江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并与国家17个部委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新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出口加工区1个、对外开放口岸1个。2011年6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就引导和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加强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开放要素市场、推进园区合作共建、构建信息互通平台、加强人才交流合作、建立工作推进机制等达成共识。2011年安徽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条例于2011年8月1日起施行。对于皖江示范区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和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以及江南、江北两个产业集中区,条例规定了一系列土地、金融、出口、税费等方面扶植和优惠制度。如安徽省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要预留一定比例,专项用于示范区重大项目建设,示范区外新增耕地指标可调剂给示范区;省、市、县应设立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资金向示范区倾斜;设立示范区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示范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担保风险基金、未上市股权交易所;加快合肥、芜湖出口加工区建设,支持示范区申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示范区内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予以免收等。条例还鼓励在示范区建设中创新体制、先行先试。明确了江南、江北两大省级产业集中区管理机构的规划、建设权和对区内乡镇、街道的管理权,集中区所在地的市、县(区)政府应协助做好相关工作;支持示范区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被征地农民教育、就业和医疗服务体系;放宽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领域和行业限制,引导非公资本以各种形式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

江西省情况

江西是全国唯一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的省份,在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与带动中有着十分明显的区位优势。江西省合作领域十分广阔,在工业、农业、服务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已全面开放。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地缘优势显现,江西正成为境外投资和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首选之地。江西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基础。工业方面,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拥有一流的生产规模、工业技术和骨干企业,省会南昌已被批准为全国发展低碳经济试点的唯一省会城市。

江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承接速度正在加快。2008年新增具有世界500强投资背景的企业6家,总数达36家。二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产业转移趋势更加明显,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塑料、鞋类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江西省相对具有优势的资源型产业。三是资金主要投向工业项目。江西省利用省外资金中,工业项目资金占85.3%,其中制造业占工业合同项目个数86.6%、进资占83.2%。四是产业转移的来源地相对较为集中,主要来源地浙江、广东、福建三省的项目占江西省引进总数的近70%,境外投资中来自亚洲的投资超过80%,其中又以香港最多,比例达到60%[2]。

湖南省情况

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交通区位优势,已基本形成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在区位上将长江经济开放开发带、泛珠三角合作区域和中西部地区联为一体,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资源保障,农业、矿产、旅游、水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和广大投资者在湖南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巨大发展空间,农业优势明显,工业体系较为完整,已基本形成10大优势产业集群和77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拥有华菱钢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一批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具有与广大投资者全面开展战略性投资合作的良好产业基础和合作平台。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人力资源优势,综合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有杂交水稻、碳复合材料、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等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更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湖南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沙市获批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郴州、益阳、岳阳、永州4市被商务部批准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2008年湖南出台《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的意见》,加大政策创新和财税支持力度,并以世界500强企业为承接重点,成效明显[3]。

湖北省情况

近年来,湖北省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扩大开放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形势良好,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引进省外资金将超过1 7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湖北已经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累计已有85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湖北投资。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新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行业。尤其是武汉东湖高新区被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三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共引进了产业转移项目38项,其中外资项目12项,过1 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个;内资项目26项,过1亿人民币项目18个。先后引进了一批涉及激光、消费电子、集成电路、显示、环保、半导体照明、电气设备等领域的高科技制造企业,2010年,该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总收入1 145亿元,成为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光谷的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激光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左右。二是服务业逐步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重点。武汉市发挥特大城市的功能优势,加快承接服务业转移,逐步形成功能性服务业集聚区。

河南省情况

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处黄河中下游。作为中原大省,河南具有极强的区位优势,不仅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且物流发达、商业繁荣,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人口大省,原料资源丰富,内需市场潜力巨大,沿海企业向河南转移的步伐也在加快。2009年,河南省就出台了《关于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为承接产业转移,2011年,河南省的承接产业转移行动计划主攻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环渤海4个区域。力争签订承接省外产业转移项目1000个以上,引进省外资金1 000亿元以上,培育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0个左右。在承接产业转移时,主要“瞄准”3个领域;一是承接市场空间较大、增长速度快的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二是鼓励支持化工、钢铁、有色、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承接促进精深加工、延长链条的项目、技术等;三是引导外来资金投向新能源汽车、生物、新材料等先导产业。

山西省情况

山西省在能源上有优势,可以吸引东部地区能源需求较大的产业进入省内,而通过2010年的能源重组,山西已经有了更大的优势。山西在鼓励招商引资以及发展工业园区的土地、政策及软环境方面等各种支持力度都相对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东部的一些能源需求较大的产业进入。此外,由于山西的交通相对要比西部地区便利很多,这也有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到山西来。山西省充分利用交通、政策、土地和资源等方面优势,实行定点式、跟进式、持续式的精细化招商引资,围绕重点项目,采取人对人、点对点、企对企的有效办法,大力引进高端制造、电子生物等新型产业和轻型产业。

山西省在2010年承接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已经有所进展。佛山光学产业布局晋城,福建的达利集团投资2亿元的休闲食品及饮料项目在长治市高新区建成投产。阳泉主动融入到长三角、环渤海湾和珠三角经济圈。阳泉经济开发区被省商务厅批准为山西省产业转移示范区,重点承接发展煤机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这是继临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甘亭工业园之后,山西省批准的第二个产业转移示范区,使阳泉成为山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第一阶梯。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做法和探索

加强平台建设,发挥园区载体作用

近些年,中部地区各省坚持强化园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政策优惠和扶持措施的力度,突出打造工业园区品牌,形成产业对接平台。比如,安徽省在皖江城市带范围内设立了省政府直管的两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即江南集中区和江北集中区,9个省辖市也设立有承接产业转移开发区。同时,皖江城市带整合现有开发区,支持各个开发区扩容,增加规划面积。把开发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强园区交通、通信、供水、供气、供电、防灾减灾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综合配套能力。

又如,江西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目标是争取“十二五”时期全省创建30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此次方案共提出了六大任务,其中包括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强化公共服务支持、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承接产业的就业水平、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机制,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江西省先后制定下发了《江西省省级产业基地认定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江西省产业基地发展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对省级产业基地的认定条件、认定程序、发展目标和工作措施进行了规范。

突出产业规划,找准主导产业定位

中部地区各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市场结构、优势产业发展态势以及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省级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努力从区位、资源、产业等方面实现与东部地区产业的对接。

以结构调整、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优一批能支撑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如江西省在“十二五”时期,制订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即大力发展光伏、风能核电、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航空制造、半导体照明、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生物、绿色食品、文化及创意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确立将进一步完善全省现有的产业体系,为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奠定坚实的基础。

突出产业对接,明确招商重点方向

江西省以产业对接为重点,通过列出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城市和重点产业分布情况、中央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对应江西省优势资源深加工的产业项目、需要向内地转移的沿海传统加工产业“四张单子”,有目的、有对象、有重点开展面向重点城市、重点园区、重点产业以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占据行业制高点的重点企业的对接招商活动,增强产业对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江西省产业发展特点和比较优势,目前全省招商引资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光伏、半导体照明(LED)等13个重点产业。

安徽省各地把握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升级的有利时机,重点从能源原材料、科技创新、环保、旅游、交通、物流以及汽车制造和冶金、农产品加工等相关领域积极开展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4]。

承接中注重创新,着力培育本地区的产业集群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大型知名企业为龙头,引导转移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形成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的产业集群。如武汉经济开发区从1992年成立神龙公司以来,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集群。目前,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有神龙公司、东风本田、武汉中誉、东风电动、运盛特种车等7家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企业达到160家,累计投资总额超过600亿元。日产、本田、法国PSA等世界三大汽车巨头聚集开发区,一大批汽车销售企业、配送中心进驻开发区,汽车服务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武汉经济开发区已成为国内汽车产业集中度高的区域之一。

目前安徽省的8个国家级开发区具有产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初步形成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沿江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沿江金属材料深加工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等为主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安庆、铜陵等为主的服装产业集群;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等。

突出科学招商,提升承接产业质量

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就需要科学地招商引资。近年来皖江城市带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改进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政策,提高招商引资效率。各市、县、区都在研究长三角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转移动机,根据本地区产业发展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探索产业转移集群式发展,灵活采取政府(转出方、承接方)投资型、企业投资型等园区合作模式。各个市、县、区都要在江浙沪寻找重点合作伙伴结对子,推行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捆绑式招商等有效方式。加强招商引资项目的服务工作,不断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实施更加有效的招商引资激励政策,保护外来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在承接沿海、境外产业转移过程中,江西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注重择商选资,多招大项目、少招小项目,多招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少招传统项目,多招节能减排项目、不招有环境污染的项目。加大对能耗低、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等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同时鼓励现有企业增资扩股,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江西省特别划出“三条红线”:即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项目不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不引进、严重影响安全与群众健康的项目不引进。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问题

基础设施条件的差距

近年来,中部地区的交通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通往经济发达的省市高速公路和铁路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业规模小、形式单一、缺乏一体化服务供应商,没有形成社会化供应链,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难以满足转移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要。同时,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现代信息通讯网络建设,还比较落后,尤其是各级政府机关在电子信息方面,还不能够十分及时提供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成为制约产业向中部地区各省大规模转移的瓶颈。

产业综合配套能力的差距

中部地区虽然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的态势还处于初步形成过程中,未形成具有规模的块状区和特色产业带,集聚效应还不明显。工业园区内有强劲市场领导能力的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尚未形成支持龙头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中小企业素质不高,发展不充分。产业间没有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呈现出规模小,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现象。这种状况降低了中部地区产业的配套能力,进而限制了部分沿海企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中部地区各省的产业关联度还不高,在制造业内部、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基本处于自发阶段,成熟且紧密的产业配套和企业协作尚未形成,还无法担当引进大企业的产业配套企业角色。本地中小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大多数产业产品零部件配套率低,很多核心零部件需从外地购进。不少园区项目之间协作关联度不高,生产性服务业跟不上,难以满足转移企业的配套要求。产业滞后限制了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层次,一些企业转移过来后,由于产业配套能力差也难于植根。例如,湖北省荆门市年纺纱30万锭,纺织业比较发达,但李宁工业园生产所需面料及辅料仍需到外地采购;石化产业是荆门市的主导产业之一,而许多石化加工副产品都不能在本地进一步深加工[5]。

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的差距

近几年,中部地区各省在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一些地方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脸难看”“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外资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习惯被动办事,不积极主动为外商协调解决问题,存在应付、讲形式的情况;政府部门“重审批、轻服务”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审批项目复杂且环节多。在招商引资上,缺乏创新的手段和措施,专业性招商知识很少,项目库建设不规范且滞后,无法满足客商咨询需要等问题,都使企业运营成本加大,阻碍了发达地区向中部地区的产业转移。

区域竞争压力的加大

随着国家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和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出,省域之间,尤其是周边省份之间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大有抢商抢资之势,纷纷出台优厚政策支持,积极吸引国际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竞相赶超,态势逼人。由于地缘的关系,我国的对外开放呈梯度推进态势。如果把沿海地区比作第一级台阶的话,中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湖南毗邻沿海省份,可以看作是第二级台阶;湖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则属于第三级台阶。

资源环境负荷压力的加大

如湖北省,拥有众多的未开发未污染的山水资源,万里长江流连湖北一千多公里,是著名的千湖之省,又是三峡库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所在地。但是,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却承载着更巨大的环境压力。另外,湖北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土地供给缺口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可用的建设预留地严重不足且逐年减少,甚至无地可用。与此同时,个别项目存在圈地倾向,有些客商夸大项目投资,虚占或囤积土地,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如从事简单仓储业务的传统物流产业占用土地资源多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及时提高项目引进的门槛。随着湖北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扩大,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的约束也更紧。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统筹协调,成为新的挑战。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思考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看,产业转移是一波一波进行的,由发达国家向新兴国家、由新兴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产业开始逐步扩展到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递次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从2005年已经开始向外转移,有的转移到内陆地区,有的则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因此可以说,中西部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机不可失,并且最关键的就是最近这几年时间。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根据产业的运行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来选择,必须是主动的承接,而不是被动的承接;必须是科学的承接,而不是盲目的承接。必须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吸纳发达地区的资金、先进设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形成自己特色的产业结构。

加快城市群和开发园区的建设

城市群和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目前。中部地区各省的城市群已经初步形成。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来看,中原城市群居第一位,武汉城市圈居第二位,皖江城市带居第三位,长株谭城市群居第四位。要充分发挥城市群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作用,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加快中部地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中部地区各省形成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要大力推进各级各地开发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载体作用,提高园区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目前,转移企业不仅考虑转移成本,更看重承接地产业配套能力,关注上下游企业是否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集群,因此要抓好产业集聚区载体建设,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的定位、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要突出集聚区内产业的“关联度”“配套性”及功能“集合性”,要妥善解决好土地问题、企业生产和生活问题,加快基础设施和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工商会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服务配套,为引进外来资金和项目提供良好的承接平台,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

健全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

中部地区要加快政策创新步伐,制定财政扶持、金融促进、要素支持等政策,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大的成效。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鼓励金融机构为转移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转移企业需求开展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企业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鼓励培育转移企业直接融资,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资金供给渠道。要积极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支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对优势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在符合国家现行政策的前提下,按照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实行减免。对于经认定为国家级自主创新产品和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在孵高新技术产品,对于转移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专用设备,转移企业投资于中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要积极建立合理税收分享机制。

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中部地区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和方向,应加快推进重点产业自主创新,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创新示范区建设,实现产业承接高端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创办海外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试验平台,建立和完善技术转移转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机构,着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重点抓优势产业的发展,努力提高产业的空间聚集度。立足信息化和工业化互相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机械制造、汽车、航天等装备制造业。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推进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高起点、高水平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推动企业专业化分工、集群化发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体系完备、品牌过硬的产业集群。

准确把握承接点和着力点

中部地区要立足现有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立足中部地区现有区域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找准产业承接的承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中部地区各省的综合成本优势,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新型工业化模式。目前,中部地区各省承接的产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特色资源开发与加工等,以物流、金融、汽车、农业、旅游、节能环保、高新技术、光电子等行业,重点是要在承接中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产业转移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能转移污染和落后。不管是承接产业还是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都要坚持节约与开发并重,认真考虑对资源的开发和开采、土地的征用与利用,是否实现了土地和其他资源的集约利用、废弃物的集中再利用,是否符合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要坚持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严把产业准入门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发展产业集群和产业体系,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让承接成为科学的承接和有效的承接[6]。

参考文献

[1]陈耀.产业资本转移新趋势与中部地区承接策略[J].中国发展观察,2009(6):12-18.

[2]吕连生.泛长三角的形成与皖江城市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江淮论坛,2009(1):45-47.

[3]肖金成.中国空间结构调整新思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4]钟培武.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招商引资模式转换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6):34-36.

[5]张月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策[J].人民论坛,2010(23):56-58.

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创出新路 篇8

据悉,在陕西省、咸阳市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咸阳纺织工业园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分两期征地3435亩;园区投资4.6亿元建设的重点区域路网6条主干线已建成通车;供热中心、供水中心、消防站、综合服务中心和公租房小区等项目均已建成;采用多平台、多渠道方式进行的融资工作卓有成效,为园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围绕老纺织企业的搬迁入园,改造升级,咸阳市将市属3家纺织企业及其他5户有主业和经营性资产的企业组建咸阳纺织集团,按照“聚集入园,主建集团,产业升级,主体多元”的总体要求,将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统一人力资源的集团化管理模式。纺织集团搬迁入园后,通过老企业的资产置换,资产总额将达到24亿元,资产负债率可降低到37%,为进一步实现股权多元化奠定基础。

在听取了园区管委会主任李忠平和咸阳市副市长刘印生的汇报后,王天凯指出,陕西省和咸阳市对咸阳纺织工业园的建设特别重视,园区建设取得了喜人的进展。我一直在考虑,咸阳的园区如何定位?曾为国家做过贡献的这些纺织企业如何发展?目前,一些国际品牌已在西北布局,相信国内的大品牌也将在这里布局。所以希望咸阳纺织园区建设要转变思路,围绕西部大开发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和西安工程大学等院校的多方面合作,一定要在区域结构调整中找准自己的新位置,要加大对西部地区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式变化以及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对三大终端纺织品需求的研究,从产业链的终端着手,不断提高园区的功能性,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工夫,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创出新路子。咸阳纺织集团今后的发展,也必须走股权多元化的道路,不断加大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步伐。同时要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上下工夫,围绕陕西汽车、煤矿和医疗等行业,加大高科技功能性用布研发力度,确保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严家民)

上一篇:同伴教育下一篇:自由9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