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精选10篇)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篇1

石家庄西柏坡原是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的一个小山村,它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易守难攻,且这里物产较为丰富,再加上这里有较好的党群基础,1947年的中国共产党选择它作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党中央来到这里,从此,这个小山村便和中国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便从那里走来。

为弘扬西柏坡精神,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品格,学校于4月12日,组织我们到西柏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听完讲解员的讲解后,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导游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和西柏坡陈列展览馆,重温革命历史,领略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当年的革命风采。

走进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我们都倍感亲切,迎面而来的是五大书记和其他革命伟人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以及中共二中全会的会址。那是一座座具有华北特色的土坯平顶房,它们虽然低矮却不失整洁与庄严,它们的门窗都是传统的小木门和井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地面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屋内的陈设都极其简单,几乎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品—睡床、桌椅和洗脸用具(缴获的生活用具及外交购置品除外)。其中有一间简陋的不能在简陋的中央军委指挥所,屋内仅仅陈列着三张桌子和几把椅子,墙上贴着三幅巨大的军事地图,有谁会想到,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就是在这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指挥所里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这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

据解说员介绍,当时这里物质方面几乎什么也没有——没有雄厚兵力支援前方,没有武器弹药供给前方,没有军饷给养保障前方。有的只是源源不断的电报,把作战命令、指示下达给前线各路指挥员。那时,各野战军的条件都相当艰难,但接到中央的指示、命令,无一人叫苦喊困难、谈条件、讲价钱。没有兵力自己招募,没有粮草自己征集,没有弹药自己想办法。中央不负责诸如此类的具体事宜,只管发指示,下命令,收捷报。这真是:上级下达指示无商量,下级坚决执行无条件——这是怎样的执行力!这样的执行力来源于什么呢?来源于我共产党的党群基础。党中央来到西柏坡所做的三大事件之一即三大战役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之外的土地会议,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你中国共产党给了我生存之需的土地,我就愿意跟随党,将革命进行到底,哪怕要我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群众的力量。只要军民一家亲,再艰苦的条件我们也能战胜。

参观完旧址,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了西柏坡陈列展览馆。在展览馆广场中央,我们看到了五大书记的雕像,艺术地再现了我党历史上中央领导的伟大形象。在展馆里面,我们还一睹他们的容颜,其中有一逼真的蜡像作品,生动的再现了五大书记指挥作战的风采,让我们不禁驻足感叹。在展馆中,我们看到了三大战役、土地会议、七届二中全会等党的革命活动的详细史料。其中“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及七届二中全会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做出的六条规定“

一、不做寿;

二、不送礼;

三、少敬酒;

四、少拍掌;

五、不以人名作地名;

六、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思平列”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新中国来之不易呀!老一辈的伟大的革命斗士虽然不在了,但你们留在西柏坡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篇2

纺织贸促会赴平西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日前,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党总支组织员工集体赴北京郊区参观平西纪念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员工们参观活动后深受教育,先烈们的事迹撞击着每个人的心扉,使大家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净化。

宏观数据

7月进出口增长:

7.8%

8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外贸数据: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541.6亿美元,同比增长7.8%,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其中,出口1859.9亿美元,进口1681.7亿美元,分别增长5.1%和10.9%。当月贸易顺差178.2亿美元,收窄29.6%。

7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8.8%

国家能源局8月14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49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比去年同期高出4.3个百分点,延续了今年5月份以来的回升态势。这一增幅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最高,也将1至7月的同比增幅拉升至5.7%。

7月社会融资规模:

8088亿元

《西柏坡》社会实践感想 篇3

社会实践调研感想

在中国曲折而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优秀精神涌出,他们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结晶,浓缩了这个特定时期,这其中就有这样一种精神--------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精神是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的,中国革命在西柏坡发生了重大转折,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国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建设的转变,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七届二中全会是在1949 年 3月5~13日召开的,这个时间我们正在探讨祖国的未来,在西柏坡确定了我们未来之路,西柏坡精神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西柏坡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继承了井冈山精神之中的优秀思想,如 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坚定的信念等,但又在此基础上增添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新要求,西柏坡精神是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才能形成,而且只有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才能集中地表现为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是对长期以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概括和总结,它表现了我们彻底革命的决心,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政治上,我们都建革命进行到底。

西柏坡精神时期我们生活也处于困难的时期,恶劣的国内环境和巨大的国境外部压力都深深地困扰着我们,正因为这样不利的条件也培养了我们军民团结、同舟共济精神,孕育于西柏坡精神之中,西柏坡时期是我党历史上最团结的时期之一,正是用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了战场上的伟大无产阶级英雄气概,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人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为祖国的未来做出不舍的努力。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同我们之前的伟大精神一样,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为内在动力。目标明确,表现坚定、持久,永远代表着中华民族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需要我们将西柏坡精神发扬光大。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革命精神,发展创新已有的革命精神,这样结合起来才能构成西柏坡精神的全部内涵。

作为一名西柏坡精神的传人,以祖国的伟大复兴为一生的的己任,从现在开始,不停地奋斗。

张晓翠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篇4

西柏坡精神情景报告会观后感

2013年5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十八大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精神,配合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西柏坡纪念馆精心打造了一台情景报告会《赶考路·中国梦》,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革命活动为依托,通过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时期的典型事例,阐述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个人感觉这场报告会内容饱满、节奏紧凑,其中穿插了小品、歌曲、朗诵、评书等多种艺术形式,很新颖,也很感人,其中更是突显了“两个务必”精神。这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当初,党中央领导人在进京时,更是形象的将这场政治变革,比喻成“赶考路”。

其实看完这场报告会,我也是浮想联翩。还记得周总理在病榻上操劳的身影吗?还记得朱总司令在临终时将自己全部积蓄交了党费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每一次回想时都会令人热泪盈眶。那是一种对信仰的全身心的投

入,那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热血之魂,没有他们,我们如今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又想到焦裕禄作为一名县委书记,没钱给自己的孩子买一身新衣裳;孔繁森作为一名地委书记,要靠卖血资助藏族孩子上学,只言片字,难以描述他们的伟大,那种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所作出的平凡的,却又能够直达人类灵魂最深处的感动。

我总觉得,要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需要这些精神。这几年,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好处,我们已经切身体验到了。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骄傲,目前的国内外形式还是非常严峻的,需要我们冷静下来、认清形势,继续坚持“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 篇5

开展“弘扬西柏坡精神,树新时期党员形象”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

于开展“弘扬西柏坡精神,树新时期党员 形象”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       为把我局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者活动搞得扎实深入,富有特色,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经局党委研究决定,在所属党员中开展“弘扬西柏坡精神,树新时期党员形象”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开展活动的意义: 西柏坡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智慧的结晶,是我党宝贵的政治财富。开展“弘扬西柏坡精神,树新时期党员形象”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是解决我局党员队伍中存在的与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问题的有力举措,是结合部门实际,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次探索和创新。这一活动的开展,必将对我局的先进性教育活动起到推动和深化作用。 二、开展活动的目的:     弘扬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就是弘扬“艰苦奋斗,永不自满;善于学习,开拓创新;联系群众,勤政为民;树立正气,求真务实”的精神。主要是通过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的问题,使全体党员坚持理想,牢记宗旨,树立起“忠贞信念,政治坚定”的形象;解决一些党员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的问题,使全体党员端正态度,改进作风,树立起“认真负责,扎实工作”的形象;解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不高,学习风气不浓,思想观念陈旧,带领群众前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强的问题,使全体党员增强素质,提高本领,树立起“勤于学习,善于工作”的形象; 解决一些党员脱离实际,弄虚作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问题,使全体党员真抓实干,锐意改革,树立起“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形象;解决一些党员浮躁浮夸,喜欢做表面文章,缺乏拼搏精神和争创一流业绩意识的问题,使全体党员勤奋踏实,爱岗敬业,树立起“埋头苦干,勇于争先”的形象;解决一些党员贪图享乐,追求安逸,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问题,使全体党员牢记责任,不辱使命,树立起“永不满足,艰苦奋斗”的形象;解决一些党员追求个人名利,计较个人得失,只求索取,不肯奉献的问题,使全体党员克已奉公,大公无私,树立起“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形象;  总之,开展这一活动,目的就是使全局共产党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真正使每个共产党员成为三个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的“领头雁”,党组织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火车头”,从而树立起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新形象。        三、开展活动的范围和具体要求      开展活动的`范围是第一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体党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正确摆布两“活动”的关系,结合先教活动中党性分析、民主评议等工作,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原汁原味进行汇总并逐一反馈,增强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反思和查找局班子在党风廉政、团结协调、工作实绩、工作作风等四个方面,以及每个党员自己在思想信念、业务素质、法制观念、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实事求是,认真对待,形成对照检查书面材料上报。对于勇于查找自身问题,并自觉改正的,要给予鼓励;对于自身存在问题遮遮掩掩、不自觉查摆的,要给予批评;对于企业或其他方面反映的问题,经核实无误的,要给予严肃处理。3月下旬召开一次“弘扬西柏坡精神、树立新时期党员形象”报告会,组织收看一次西柏坡精神传统教育录像。有一定写作水平的党员要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弘扬西柏坡精神,树新时期党员形象”征文活动。                                    二OO五年三月十七日

西柏坡 篇6

2010年5月7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美好憧憬和激动不已的心情踏上了前往新中国革命的圣地——西柏坡的征程进行红色教育学习。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如愿以偿的到达了目的地,到达了那片让无数共产党人向往的土地。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柏坡岭下,是一个松柏苍翠、风光秀美的小山村。随着学校的大巴,我们首先在旅游区的中心下车,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去了最具有革命性质的红色大院。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1948年5月26日—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1947年7月以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并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

随后,我们依次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革命前辈的办公场所和旧居,还有军委作战室旧址等。尽管党中央驻守于 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这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 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这里还可以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曾经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我们又来到了七届二中全会的会议旧址。会场是由一个伙房改建的,在这个也是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却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一页。在此次会议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有乡村转移到城市,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告诫全党,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根据毛泽东提议全会作出六条规定: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要求全党同志:永远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革命到底。

在参观完中共中央大院旧址后,我们又来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在纪念馆前,赫然立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五位革命先辈的雕像,这就是著名的五大书记雕塑。他们目光如炬,深邃的注视着远方,我想他们一定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看到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随后我们开始对纪念馆的参观。刚一进入展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便映入我们眼帘。是的,这里缔造了一个新的中国,缔造了中华民族新的历史篇章,我们要努力继承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随后,我们便开始了对各个展室的参观。这其中既有彭德怀同志指挥部队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围剿的历史照片,也有反映三大战役的巨幅绘画,还有刻画革命先辈们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蜡像。通过参观,我们一方面懂得了取得革命胜利的不易,同时更加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党工作。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西柏坡精神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扬开去,与时代同行。

参观虽然结束了,但是奋斗的路却远没有结束。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大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中,我将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优良传统,不辱使命,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为祖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触西柏坡 篇7

西柏坡,河北平山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

假如省略去那条通向山外的平坦的公路,省略去村外的停车坪、纪念碑、博物馆,以及地摊上反复播放着的有些让人烦躁的革命歌曲大联唱,真实的西柏坡就像一副静物的画,沉稳、宁静。我们熟知的农家旧景,土房子、木格窗、青石路、八仙桌、小石磨……几所用土墙构筑的农家小院,以及那些看上去随意虚掩着或敞开着的门,让人很容易从心底漾起一股暖意来。并且,在这些土房子上都有一方红色的门牌,门牌上写着居住者的名字,同样是大家所熟悉的,毛.东、刘少奇、周.来、朱德、任弼时……眼前的景物让人感觉,这些昨天还和西柏坡人相濡以沫的主人刚刚离开,房门留着,提醒人们常回来看看。

那段日子,中共中央的五大书记先后来到西柏坡,借用这些农家小院住了下来。欢迎他们的到来,西柏坡的村头可能没有挥舞的鲜花,没有乐队,更没有红地毯,自然也没有了那些程式化的虚张声势,恐怕连一句多余的寒暄也没有,有的仅是满腔的热忱。迎接共.党的领袖,更象是迎接西柏坡人家远来的亲戚,携家带口风尘仆仆的来了,乡亲们就因陋就简,腾出地方安顿他们。

几所小院,五大书记。西柏坡与往常不同的是透出那些木格窗,多了几盏彻夜不熄的灯光。这几盏灯光让一个小山村从此和中国的民主大革命、大决战紧密地联系着。五大书记在西柏坡短短的时间内,刘少奇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一场土地改革,革除了几乎令人窒息的累结在农民身上几千年的封建积垢,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共.党、毛.东在这里自如地指挥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大半个中国似乎在领袖们的谈笑间便改了旧貌;即将告别山村的时候,中共中央又是在这里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次会后,*就要进京执政了。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毛.东提出“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共中央在中国的农村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也是历经沧海、几度沉浮的二十多年。他们的身边沾染的最多的就是农民的生息,中国的出路究竟在那里,没有谁能比共.党的书记们更清楚的了。革命的最后胜利,正是共.党人和他的五大书记借西柏坡的沉稳和宁静,凝聚核心力量,开启集体智慧,汇集亿万民众挥毫而就的一篇天下文章。而这文章最简洁的注释,就是这所小山村。几间土房子,几件旧家什,供人翻检,让人沉思。

西柏坡至今还记得,毛.席来的时候,当时的村长和乡亲们等在村口迎接他,看到的却是一副担架。毛.东怕惊扰百姓,是躺在担架上,让人抬着一直走到村头的。老百姓都知道他是共.党里最大的官了,在延安的时候人们就开始传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东……”这日出东方的毛.东如今已经拥兵数百万,即将放马赤州,光芒万丈了,竟然和普通的*人一样,也是一双粗布鞋、一身灰布衣。下了担架,被乡亲们簇拥着和村长手拉手就迈进了家门。听说主席要来,当时西柏坡房子紧张,先期到达的刘少奇和朱德为毛.东准备住处,知道他在延安住了十多年的窑洞,怕他住不惯西柏坡的平房,就专门从山西绥德请来工匠,在村后为他建了三间窑洞式的房子。我专门到村后去看,这座房子要比其它的房子高大宽敞的多,由于厚厚的墙体是用青石砌成的,据说冬暖夏凉,当时这在西柏坡算是个豪华建筑了。可毛.东看过房子,坚决不住,他说朱总司令上了年龄,他住这里最合适。这就是在农村摸爬出来的*的领袖,不讲等级,不讲享乐,讲的是与战友与人民互敬互让,同甘共苦。为便于工作,毛.东紧邻其他几位书记,住进了一所几经损坏又几经修补的旧民房里。

由此让我想到,因为是农民战争的领袖,曾经被我们大加标榜过的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后,刚刚占领了一个永安小县,就浪的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开始对军中有功者分封这王那王,自封为天王,各王分权节制。同期洪秀全为自己册封的小老婆就有三十六个。刚有了立锥之地,即让太平军的高层开始进入了权利之争的旋涡。一场本来应该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过早地就变了性质。而共.党来到西柏坡,最高领导机构就是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聚在一起开会,还是自带饮水的搪瓷缸,围着一张八仙桌,搬条长凳坐下,部署指挥战争,那千军万马就乘势而发了。

洪秀全打到南京,算是造出了点小气候,就再也不思进取,在南京城大兴土木,建造王府,收敛财宝,开始腐化糜烂。有记载,天王府“周围十余里”,比现存的明清故宫还要大出一倍,仅供他驱使的宫女就有一千多人。现在,有了土地面积比洪秀全大的多的共.党的高层,两位领袖还要为三间窑洞式的房子在相互推让。最后还是朱德拗不过,全家搬了进去。

三间窑洞式的房子,一间办公室,一间会客室,另一间是寝室。对于一个动辄调兵遣将决胜千里的总司令来说,这些房子,即便在当时也算不上宽裕。就这三间房子,朱德也没能“独享”。1949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34名中央委员,19名候补中央委员聚齐,中央的接待能力就捉襟见肘了,开会尚可借用中央机关的一间大伙房,委员们的住处就成了问题。朱老总先是把办公室和会客室让出来,供代表们住宿和展开讨论。接着把那间寝室也让出了一半,中间拉开一道布帘。一道布帘,隔开两对革命夫妻,一边是朱德、康克清;另一边是王稼祥、朱仲丽。会议期间,毛.东找王稼祥谈话,征求他个人的意见,问他是干中共中央宣传部长,还是赴莫斯科就任新中国驻苏联的首任大使,王稼祥认为当时的中国和苏联的关系尤其重要,他选择了后者,并即将赴任。接受了中央布置的新的任务,王稼祥应该是兴奋的,晚上夫妻俩躺在床上窃窃私语,瞻望前景,隔着一道布帘的朱老总和康大姐一定也深受其“扰”。

这就是共.党的高层领导,不仅与战友能相安在一个屋檐下,与老百姓更是情同一家。

还是这位朱老总,西柏坡至今流传着他帮农民拉耧的故事。有次朱老总带人到村外,看到有位农民正准备播种,他上前二话不说非要给人家拉耧,这位能指挥千军万马的总司令,干起农活来也是行家里手。直到他拉的汗流浃背,仍不肯休息,感动的那位农民只能看着朱老总浸湿的后背,让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在民间的舞台上,我曾经看过“文王拉纤”的一场戏。说的是周文王兴兵伐纣,为笼络人才,在渭水南岸访到在此隐居的姜子牙,姜子牙卖弄才华,要求文王为他拉纤,才肯出山相助。文王为表诚意,居然真的撩袍挂靴拉起纤来。据说他拉了子牙八百步,子牙当即表示要保佑周朝八百年。这是戏说,即便有史可考,文王拉纤,拉的是圣贤,为的是自家的基业。朱老总不同,他拉的是耧,另一头是普通的百姓。无须再去计算他拉了多少步,因为他播种的是革命的种子,赢得的老百姓对共.党人深深的信赖,成就的也是人民的江山。

我曾经出差到豫中某县,该县人口不足40万,并且以农业为主。晚上住县城一家招待所,从电视里看这个县的“新闻联播”,自然是这个县的头头脑脑们依次露面,剪彩、讲话,等等不一。时值麦收季节,其中有一条新闻,说某副县长亲临田间地头视察麦收进度。我猜测,这位副县长可能分管这个县的农业。电视里的副县长来到田间地头,轿车数量,一干人马。让我惊奇的是其身后居然还紧跟一“小厮”,亦步亦趋为这位副县大人打着一把遮阳伞。白白胖胖的副县长在镜头里指手画脚,煞有介事。远处当然是汗水淋淋中忙着抢收的农民。我想,这位副县大人即便不谙农事,亲临地头,也该懂稼穑之艰辛呀。这样到地头走走看看,摆摆架子,当地的老百姓再宽容,也会让人心生芥蒂的。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关键时期,指挥全国军民作战,日夜操劳的总司令尚能抽时间帮农民播种,并且走进田间就要象个纯粹的农民。今天的西柏坡,毛.东的小院里仍放着一盘石磨,董必武的炕头上还摆着一架纺车,不作样子,也不搞形式,这体现的是党和人民的距离。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最早出自孔子,他还说:“舟者,君也;水者,庶人也”。孔子之后,大大小小的但凡有些头脑的统治者,都应该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是作为警句的。可这载舟、覆舟的故事在中国演绎了数千年,最酣畅淋漓惊心动魄的一页,要数共.党、毛.东与蒋介石集团的这次大决战。中国的这潭积水,的确是凝滞的太久了,如此浩浩淼淼的泱泱大国,谁能开源疏流?也只有共.党、毛.东。并且,既然疏了,就疏他个翻天覆地,一泻千里。

那一刻,西柏坡和南京的总统府对峙着。一方是不露声色,目光炯炯;另一方则是张牙舞爪,面貌狰狞。西柏坡的平静,是因为有了坚强的后盾,全民参战,即刻蜂拥而起。南京总统府的叫嚣,恰恰显露了蒋介石集团政体空乏无力和内心的极度惶恐。果然,三大战役打完,国民党集结起来“剿匪”的数百万所谓精锐部队,仅剩下100多万人,要拿下这100多万残兵弱部,共.党已形同囊中取物了。在山东孟良崮一役,共.党指挥的军队苦战3天,即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消灭国民党军32000人,击毙师长张灵甫。这是国民党引以为豪的全部美式装备的“王牌”军,这一战,蒋介石集团元气大伤。难怪战后国民党一位政要气的跺脚大骂:“就是在孟良崮放上3万头猪,共.党3天时间也抓不完”。其实是这位老兄执迷不悟,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积怨深重,早已失尽了民心。民心不归,自然军心不固。此时,美式枪炮无异于一堆废铜烂铁,能挡的住全国军民抗战排山倒海一样的滚滚激流吗。

据统计,仅在淮海战役中,共.党就动员支前的民工230多万人;担架7万多副;车辆413000辆,这40多万辆小车,若按两路纵队排起来,一辆接着一辆,可以一直从北京排到南京,这是一副壮美的画卷。小车是那种笨重的独轮小车,青壮年人都参军抗战去了,剩下这些推车的人群里,就多了裹着一双小脚的妇女,就多了体弱乏力的老人和孩子。老百姓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宁愿自己忍饥挨饿,衣不遮体,哪怕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把粮食物品送给前线作战的*的队伍。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驱动力量,在板结般的广阔的土地上,这样的车轮辚辚而过,扬起的尘埃,就足以让一个苟延喘息的统治集团闻风丧胆。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乡亲父老用小车推出来的。

如果说百姓是水,滴水成流,万涓汇聚,再归纳百川,就是漫无边际的汪洋大海了。共.党和中央的书记们就象当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为民治水的大禹一样,善于勘察地形,观察水势,最懂水的属性。在西柏坡住下来,等同于临水凿舟,赤足涉水,这是党和百姓的肌肤之亲,鱼水之亲,共.党只待水载舟发,顺水而行,扬帆远航了。再看南京的国民党旧巢,有多少所谓的党国精英,此刻仍沉浸在夜幕中的丝竹管弦红灯绿酒中,沉浸在醉眼迷离的政权交易声色犬马中,等到共.党百万雄师横渡长江,真的水漫金陵了,再数一数国民党的家底,那本应行水之舟,早已千疮百孔,残破不堪,其本真的面目,无非是几块朽木,数枚锈钉而已,只能任风吹浪打去。

中共中央的五大书记就要离开这里了,在西柏坡的村头,他们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毛.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是进京“赶考”去。周.来说:我们都要考及格,不要被退回来。对,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其实,毛.东心里已经有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早在1945年,黄炎培先生考察延安时,就曾问过毛.东,一个政权,一个国家,如何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的支配。当时的毛.东正住在延安的窑洞里,穿着百纳千补的衣服,津津有味地吃着小米饭、南瓜汤,共.党还远远没有达到可以腐败的能力。但毛.东知道,政体腐败的蒋介石集团必亡无疑,共.党必将担起执政中国的重任。他胸有成竹地告诉黄炎培,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可以跳出这个周期率,那就是民主。*相信:夺取政权,要靠人民支持;巩固政权,要靠人民监督。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2002年12月6日,时值党的十六大召开不久,胡.涛率新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来到西柏坡,这是胡.涛担任党的总书记后第一次悄然离京。在这里,胡.涛明确表示: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外电评论:胡.涛的这一举动,是共.党新一届领导集体决心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赶考”的誓言。

新时代的誓言(散文诗)--贵州省安顺军休所军休干部 陈光新

责任编辑:江周 发布时间:2005-02-28 【字体:大 中 小】

你听,岁月巨人铿锵坚定的脚步,跨越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坎坷与辉煌、踏上金光灿烂的新世纪的门槛。是谁高举拳头,在鲜艳夺目的党旗、国旗下的庄严宣誓?是您、是我、是全体战友!

你看,历史潇洒俊秀的身影,抖掉昨天的弹片、血渍、苦涩与稚嫩,披着黎明的万道霞光与梦想,豪情满怀地阔步走来,是谁奋力夯实共和国的地基?是你、是我呵——战友!

人生是多么惬意与绚丽;一脚竟然跨越两个世纪。

生命是这么英雄与神奇,双手捧着一部百年的史记。

这是一种缘份,一种依偎,一种承诺,一种恩赐。

新世纪,是过滤网与洗涤剂。那种觉得“共产主义”是遥远将来的事情,现在的努力,似乎同共产主义并无直接联系;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浑浑噩噩,追求低级趣味的“补酒”,贪图享乐,自暴自弃,夜郎自大、闭关锁国,沉湎于花天酒地,阿Q脾气„„这些问题,要荡然除去。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是宇宙的真理,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仅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共产主义要从现在一点一滴地做起。”

新世纪,是加速器和催化剂。我们中华儿女要满怀雄心壮志,风驰电掣,狂书瑰丽绝伦的东方奇迹。„„

几着皱纹、几缕银丝,那是经受血与火的考验,象征成熟与老练的标志;

几多辛酸、几多拼博,那是叱咤风云,燃烧梦想,无愧青春年华的历史轨迹。

几多期待、几多希冀,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渴望再次出征的秉性与豪气。„„

上个世纪逡巡而去,留下无愧祖国与子孙的骄傲与得意;新世纪迎面朴来,铺开了任凭炎黄子孙纵横驰聘的沃野与机遇。„„

阳光、月光、星光„„那道道深邃而凝重的光芒,磨亮耕耘者的铧犁;歌声、笑声、鼓锣声„„,那缕缕磅礴的韵律,点燃斑烂璀灿的老人„„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亘古未见的神话,寰宇苍穹没有创造的英雄史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正在新世纪的中国走向现实!

赶上盛世,享爱成果,目瞩奇迹,是无怨无悔的人生幸事。

只要心静如镜,天天柳暗花明。

只要拥抱时代,月月潇洒倜傥,春光旖旎。

只要雄心犹在,年年血气方刚,顶天立地„„

党在召唤,新世纪在期盼:面对种种良好发展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啊——共产党员、革命战士,应牢记誓言,矢志不移,离休不离志,退休不退色,冲出战斗的掩体,跨上征鞍,挥戈进击。为祖国的事业出力、献计献策、关山夕照,余热生辉。

新时代的誓言(散文诗)--贵州省安顺军休所军休干部 陈光新

责任编辑:江周 发布时间:2005-02-28 【字体:大 中 小】

你听,岁月巨人铿锵坚定的脚步,跨越百年的屈辱与抗争,坎坷与辉煌、踏上金光灿烂的新世纪的门槛。是谁高举拳头,在鲜艳夺目的党旗、国旗下的庄严宣誓?是您、是我、是全体战友!

你看,历史潇洒俊秀的身影,抖掉昨天的弹片、血渍、苦涩与稚嫩,披着黎明的万道霞光与梦想,豪情满怀地阔步走来,是谁奋力夯实共和国的地基?是你、是我呵——战友!

人生是多么惬意与绚丽;一脚竟然跨越两个世纪。

生命是这么英雄与神奇,双手捧着一部百年的史记。

这是一种缘份,一种依偎,一种承诺,一种恩赐。

新世纪,是过滤网与洗涤剂。那种觉得“共产主义”是遥远将来的事情,现在的努力,似乎同共产主义并无直接联系;精神不振、不思进取、浑浑噩噩,追求低级趣味的“补酒”,贪图享乐,自暴自弃,夜郎自大、闭关锁国,沉湎于花天酒地,阿Q脾气„„这些问题,要荡然除去。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是宇宙的真理,是科学的思想体系。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仅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共产主义要从现在一点一滴地做起。”

新世纪,是加速器和催化剂。我们中华儿女要满怀雄心壮志,风驰电掣,狂书瑰丽绝伦的东方奇迹。„„

几着皱纹、几缕银丝,那是经受血与火的考验,象征成熟与老练的标志;

几多辛酸、几多拼博,那是叱咤风云,燃烧梦想,无愧青春年华的历史轨迹。

几多期待、几多希冀,那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渴望再次出征的秉性与豪气。„„

上个世纪逡巡而去,留下无愧祖国与子孙的骄傲与得意;新世纪迎面朴来,铺开了任凭炎黄子孙纵横驰聘的沃野与机遇。„„

阳光、月光、星光„„那道道深邃而凝重的光芒,磨亮耕耘者的铧犁;歌声、笑声、鼓锣声„„,那缕缕磅礴的韵律,点燃斑烂璀灿的老人„„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亘古未见的神话,寰宇苍穹没有创造的英雄史诗,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正在新世纪的中国走向现实!

赶上盛世,享爱成果,目瞩奇迹,是无怨无悔的人生幸事。

只要心静如镜,天天柳暗花明。

只要拥抱时代,月月潇洒倜傥,春光旖旎。

只要雄心犹在,年年血气方刚,顶天立地„„

西柏坡考察心得 篇8

2011年暑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全体老师到了西柏坡纪念馆和中共中央旧址参观考察学习。考察中,我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刘晓晓的讲解,并购买了《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解读》、《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见证》,回来后进行了仔细学习。结合现场考察和与回来后的阅读,就共产党为什么能战胜国民党,我有两点深刻的认识:

一、人民是胜利之本,三大战役双方人员伤亡大概持平,但解放军能及时补员,恢复作战能力,而国民党兵败如山到,由于没有人民的支持,节节败退。

二、中国共产党有重视知识分子的政策,特别是有“两结合”正确的知识分子工作方法,使得知识分子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纪念馆的大厅有当时党和军队杰出人物群雕像,我粗略统计了一下,知识分子占了85%。下文,我仅就第二点认识谈些心得体会。

一、中共优待重用知识分子

在中共中央关于大胆提拔和使用知识分子干部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走上了军政各级领导岗位,成为一支生气勃勃的新生力量。从国统区到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的知识分子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当了干部,但还有不少人从事文化、教育和科技工作。对于未当干部的知识分子,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当时极为困难的物质条件下,采取很多措施给予优待。如《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都有明确的规定。1940 年 5 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分别制定了《文化技术干部待遇条例》和《技术人员待遇标准》。当时延安革命队伍中实行“有饭大家吃,有饭大家饱”的生活供给制。八路军师级以上干部,包括毛泽东,每月津贴只有 5 元;为了吸收知识分子参加革命,“抗大”主任及教员每月津贴 10 元。1938至1939 年延安物价为:小米每0.13 元,猪肉每斤 0.2 元,鸡蛋每个 0.01 元。1946 年 6 月修正公布的《晋察冀边区优待技术干部办法》,将技术干部分为4级(技正、技士、技佐和技术员),其待遇分工薪制与供给制两种。工薪制技正每月 700 斤以上小米,技术员最低 250 斤以上。享受供给制的技术干部,根据本人具体情况,可享受中灶或小灶的待遇,并按月发给不超过 200 斤小米的津贴费。同年 11 月晋察冀边区公布《奖励科学发明暂行条例》,其中规定,技术人员对工业、矿业、农业、林业、交通、医疗、水利、畜牧等科学技术有所发明、改良和创造者,均得呈请边委会和各省政府、行政公署及市政府核定,予以奖励。奖励办法分为荣誉奖及奖金两种,可同时兼得,奖金(边币)每项由 5 万元至 500 万元。在艰苦的战争年代,不仅考虑技术干部的薪给与津贴,而且中灶和小灶是少数中高级干部才能享受的,技术干部也能享受这种待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是相当

优厚的。由此可见,中共在抗日战争时期对知识分子无论是工作还是在生活都是

二、中共吸纳了天下知识英才

在中共抗日救国纲领和重用知识分子号召的感召下,中国知识分子影从云集延安。延安对知识分子的吸引有一个过程,从“西安事变”开始,延安开始成为青年知识分子心中向往的圣地,一批批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奔赴延安。这一潮流“形成于 30 年代中期,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1938至1941 年进入高潮。在高潮时,每天都有百八十人到延安。仅在1938年5月至8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有2238人,其中湖南一师的学生30多人。根据美国学者约翰·伊斯雷尔和唐纳德·W·克莱因的统计,1938 年末,等待批准进入陕甘宁边区的青年学生有 2 万人。到 40 年代初期,延安已经形成一个约 4 万人的知识分子群体。艾思奇在 1940 年 1 月 6 日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里谈到,在这时期,边区吸收和团结了全国进来的成百的文化人和成万的青年知识分子。综上所述,按不同层次计算:陕甘宁边区共有各类知识分子 4 万人,其中高等教育程度者近万人,文化名人至少上百。另有研究认为,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到1939年数年间奔赴延安和其他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的知识青年达数十万之多。

三、知识分子对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广大知识青年来到延安,接受抗日革命教育,又从延安出发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成为抗日的优秀干部和先锋。国共联合抗日,中共宣布将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以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为政治部副主任。总部下辖 115师、120师、129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这些高级指战员决大部分为知识分子。这说明在战争中,知识分子成长为了军队的优秀指挥员。

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十分落后,又遭到国民党的破坏、封锁,在毛泽东关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下,1938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大生产运动。这一生产运动由部队推广到机关学校,由陕甘宁边区推广到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当年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军不断对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和残酷“扫荡”,国民党政府又实行经济封锁并制造磨擦,各抗日根据地财政经济陷入了严重困难的境地,延安抗日军民的生活十分清苦。知识分子们投入了大生产运动中,克服了物质困难。

在教育方面,毛泽东在1938年曾赞扬知识分子:“两年来,在中央直接指导下建立了抗大、陕公、党校、马列学院、鲁艺、青训班、女大、工人学校、卫生学校、通讯学校、组织部训练班、行政人员训练班、边区党校、鲁迅师范、边

区中学、鲁迅小学、儿童保育院等十七所学校,学生多的万余人,少的几百人几十人,几千个干部从事教育工作,教育出来的及尚未出来的学生三万以上。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十八年来未有过的现象。这些学生现在还不能看出他们大的工作成绩,但数年后就可以看见了。”

在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延安的知识分子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西柏坡之行感想 篇9

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毛主席和中共中央曾在这里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

2010.11.30日 公司组织员工集体去西柏坡学习参观,当天早上驱车四个多小时,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这个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的小山村,在导游的引导下,我们参观了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德等几位我党老一辈领导人的故居旧址以及遗物照片。我在这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具,清贫而节俭的生活,当我看着那一件件为人们的手稿和先烈的遗物,读着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文字,倾听着解说声情并茂的解释点评时,我的内心被强烈地震撼了。

听着导游的讲解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西柏坡精神于毛主席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毛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两个务必”的核心是鞭策共产党人面向未来,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

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它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西柏坡精神”给于了我巨大的启发,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就必须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把本职工作做好;作为青年团员,更应该牢记“两个务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

参观西柏坡感想 篇10

赵翠***

“西柏坡”这个地名最早是在中学的时候从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当时我觉得它特别遥远与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中国革命成功的逐步认识,越来越感受到西柏坡在当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2008年4月26至27日,我们海洋所在北京学习的07级学生在所里统一安排下去西柏坡参观学习。26日早晨,我们全班同学怀着无限的崇敬与向往踏上了奔赴西柏坡汽车,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接受革命传统的再教育。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平山县西柏坡村的柏坡岭下,距石家庄市区西约90公里。1948年5月26日至1949年3月23日,这里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就在这个太行山区普通小山村里,谱写了中国革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1976年,在中共中央旧址东部山坡上修建了西柏坡纪念馆。纪念馆展出的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资料,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通过参观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革命圣地--西柏坡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所起的作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的历史背景和重大意义。从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同志抵达西柏坡和1948年4月周恩来、任弼时同志、5月毛泽东同志抵达西柏坡,到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京,这一段时期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3日到13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了警钟,提出了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现实意义。

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要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要走的路还长得很,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没有任何理由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没有任何理由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时会主义,我们仍需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要同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

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艰苦奋斗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在新形势下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提供了根本保证;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全面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时代要求的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三个代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动,要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体现和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并坚持把它落实到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要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结合历史经验,结合中国和世界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认真探索和回答我们在前进中遇到的新课题,就一定能够把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全面推向前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全面推向前进,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务必”必须贯穿始终,使全国人民能一心一意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陌生而凶猛的非典,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也曾让人们一时失去应对;但全国万众一心抗击非典,没多久,疫情就得到了基本控制,这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就以我所为例,在抗击非典期间,我所职工坚守工作岗位,一手抓科研,一手抓预防非典,圆满完成了各项科研任务,同时涌现出了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勇敢地奋战在预防非典型肺炎的第一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精神,为保证高能所园区和职工、家属的工作、生活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正是现代社会中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集中体现,他们不畏艰难,奋力拼搏,战胜非典。

回过头来,看一看现今的西柏坡,背靠青山,面对碧水,不仅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而且是风光优美的旅游胜地;她记录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重要时刻,也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它能使参观者回顾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对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六大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想到这些,我越来越感受到高能所党委组织党员参观西柏坡的意义深远。

【西柏坡社会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西柏坡观后感作文心得体会06-17

上一篇:观潮小学三年级作文下一篇:马庄初中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实施方案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