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工作总结提纲
“十一五”工作总结提纲(参考)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发展的总体情况
包括科技计划安排的基本情况(项目、经费);科技计划管理和改革经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加强科技工作的重大政策措施的基本情况;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新举措等。
二、“十一五”期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情况
包括牵头承担和参与承担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数量、经费,以及实施和完成的基本情况;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具体做法和措施,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实施的成功经验;所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以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十一五”时期, 太原市全社会R&D投入累计165.3亿元, 是“十五”的6.5倍;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累计15 287件和7 335件, 是“十五”时期的4.6倍和2.8倍;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累计694项, 比“十五”时期增加136项;经省鉴定的科技成果累计1 682项, 比“十五”时期增加457项;成果转化率达47%, 比“十五”时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十一五”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36亿元, 年均增长16%, 煤层气燃料重型卡车、高速动车组轮对、太阳能单晶硅片、热连轧无缝钢管生产线成套设备等一大批国内及世界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成为太原市新的经济增长极。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工程技术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3个, 建成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促进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分子材料研究及检测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示范机构。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开展技术发展预测研究。相继出台了《太原市促进专利转化办法》等4部地方性科技法规, 太原市地方科技立法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连续五年蝉联山西省依法科技行政目标责任制先进, 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十县 (市、区) 全部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 (区) 考核, 迎泽区、清徐县、古交市等7个县 (市、区) 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市、区) 称号。太原市2008年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能力50强”, 2009年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验收, 2010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法律政策环境更加优化
完善科技创新的法制环境。2007年11月1日颁布实施《太原市促进专利转化办法》, 2009年7月1日颁布实施《太原市科技风险投资促进条例》, 2010年1月1日颁布实施《太原市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办法》, 2010年11月26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太原市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条例》。太原市地方科技立法工作在全国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振兴装备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发展, 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连续三年以“1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政策, 市直有关部门也出台了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加快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60余个配套政策, 加快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落实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坚持一月一次科技讲座和一年一次科技论坛, 每年组织开展科技进社区、到工厂、下农村等系列科普活动, 每年举办青少年发明创新大赛, 不断提高公众科技素质,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全市485个居民社区实施社区科技特派员制度, 大力推广绿色节能、疾病防控、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截止目前, 国家级和省级科普 (科技) 教育基地分别达到16个和14个。
建立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建立由市委领导为召集人、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自主创新联席会议制度, 确立了部门协调配合、企业共同参与的推进自主创新工作机制。把科技发展主要指标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县 (市) 区党委和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强化党政一把手抓科技工作的责任制。深化党政领导科技顾问制度, 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建立科技人员服务基层长效机制, 组织开展“千人百企科技行”“千人百村科技行”等活动, 支持科技人员带技术带成果深入广大中小企业。
科技创新队伍发展壮大
“十一五”末, 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32万人, 比“十五”末增长36.4%。全市研究与开发机构中从事R&D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比“十五”末增长12%, 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 050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达到1 132人,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年龄梯度更趋合理, 在光电子、煤化工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拥有原始创新成果并在国内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研团队。
青年拔尖人才茁壮成长。坚持把科技人才培养作为科技计划项目评审、鉴定、验收的重要考核指标, 在科技项目中实行“导师制”和“助理制”。完善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库, 实施科技明星专项, 每年支持30名青年科技人才领衔承担的科技创新项目, 一批研究成果被SCI和EI收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不断涌现, 80余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大学生创新创业势头强劲。实施“百项千人万米”工程, 建设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150余个创业团队入驻大学生科技创业园, 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100余家。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 每年支持1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试点。
科技管理服务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市级11个科技管理服务机构拥有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山西省高分子材料研究检测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示范机构, 500余名科技管理服务人员平均年龄36.1岁,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 有50余名博士、硕士以及40余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县级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健全, 编制齐备, 经费保障, 特别是十县 (市) 区都成立了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县 (市) 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走在了全国省会城市的前列。科技管理部门狠抓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相继制定并完善了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等监督管理制度, 实行阳光作业, 全过程监督管理, 科技系统在行风政风评比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
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 不断深化科技管理改革, 科技计划项目的带动性、引导性和显示度明显增强, 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大幅提高 (见表1~表4) 。
确立了科技计划项目顶层设计的新模式。建立科技需求调查工作制度, 开展技术发展预测研究, 加强科技专项顶层设计, 凝练实施了技术创新“双十工程”、民生科技“三大专项”、绿色转型科技创新项目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科技项目, 有效地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张皮”问题。
建立了促进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新机制。坚持一年一次的科技进步“一法两例”执法检查, 有力地促进了市县两级财政科技经费的足额到位。“十一五”期间, 市本级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累计达4.4亿元, 比“十五”增长267%;十县 (市) 区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累计达2.7亿元, 比“十五”时期增长246%。定期向国家和省推介重大科技项目,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承担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 000项, 争取科技经费6.9亿元。发挥财政科技经费“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引导带动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十一五”时期企业R&D经费投入累计117.8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3.4倍。全社会R&D投入165.3亿元, 是“十五”时期的6.5倍, 年均增长达26%。
完善了提高财政科技经费绩效的新措施。建立“计划、项目、经费三分离”管理模式和“五制一化”科技项目管理制度 (项目招标制、前期可研制、专家评审制、立项公示制、管理合同制和项目具体化) , 通过公开招标立项的项目占项目总数的62.1%, 项目平均支持强度达到45万元/项, 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技术服务平台更趋完善
“十一五”期末, 全市拥有各类研究与开发机构349个, 各类技术服务机构710个, 拥有2家国家级、39家省级、20家市级的工程技术中心;拥有3个国家级、17个省级的重点实验室;拥有3家国家级、29家省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建成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国家级生产力示范促进中心、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分子材料研究检测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示范机构。科技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3.2亿元。
技术研发服务平台:确定2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滚动支持工程技术中心系统升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以及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太原市煤转化工程技术中心获准组建“煤洁净转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研究及检测重点实验室”成为市属科研院所中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 并获得国家实验室认可。市级工程技术中心申请专利40件、授权专利19件, 研发攻克了一批本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难题。
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面向中小企业, 常年征集科技成果、科技需求和科技项目, 科技成果库、科技需求库和科技项目库总量达到1 800项, 坚持一年两次开展科技成果发布和项目对接, “十一五”期间累计发布科技成果3 000余项, 签订技术合同2 200余项, 技术交易成交额约30亿元。采取政府首购、产学研合作、市县联动等方式, 在公共卫生、生态环保、食品安全、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应用推广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成熟适用、能够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 “十一五”期末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36个 (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 , 孵化面积达115.4万m2, 比“十五”时期增长477%, 在孵企业1 120家, 毕业企业累计319家。
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扩容提质“一网两库”, 太原地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累计发布4 000余台 (套) 仪器设备信息, 仪器共享度达到30%;科技文献库和科技数据库资源总量突破20 TB, 开展能源与煤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领域技术发展预测定题服务, 建成机械制造、新材料等专业领域数据库以及“快速成型与设计技术数据库服务系统”, 实现机械装备在线设计。“一网两库”为1 1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检索、传递等数据服务, 点击率达到25万人次/年。
产学研战略联盟:积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长期、稳定、规范、利益均衡的战略性合作, 建立18个产学研战略联盟试点, 开展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共建等。截止目前, 试点企业已联合建立40余个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等合作载体, 联合研发150余项新技术、新产品, 为企业培养6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
产业集群技术联盟:整合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 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食品加工等行业建成10个产业集群技术联盟试点, 联盟企业共同搭建技术研发、小试中试、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平台, 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成本, 提高了创新效率。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农村科技特派员、星火科技学校、农业科技服务流动专家大院为依托, 实施农业技术承包项目, 开展“行万里路进万家, 深入田间地头100天”和“千人百村千户”等农业技术服务活动。“十一五”期间, 1 000余名农村科技特派员覆盖全市100%行政村和涉农街办, 累计实施农业技术承包项目5 137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219项、培训农民79.1万人次, 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智能诊断咨询、系统施肥等一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广,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5%, 科技促进农民增收约10.8亿元 (见表5) 。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十一五”期间, 全市累计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694项, 比“十五”增加136项;经省鉴定的科技成果达1 682项, 比“十五”时期增加457项, 其中512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比“十一五”时期增加118项。南方重汽自主研制的“煤层气燃料重型汽车”实现了我国新能源重装汽车的重大突破, 太重集团自主研制的WK-55型矿用挖掘机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挖掘机, 太重煤机自主研制的“大采高电牵引采煤机”填补了我国千万吨级综采成套设备生产的空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5 287件和7 335件, 是“十五”时期的4.6倍和2.8倍,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6257件和1958件, 是“十五”的6倍和5.2倍。通过举办科技成果发布和项目对接活动、实施专利特派员和专利专员制度、建立科技人员服务基层长效机制等措施, 加快科技成果应用转化, “十一五”时期科技成果转化率达47%, 比“十五”时期提高22个百分点 (见表6、表7和图1) 。
(件)
高新技术跨越发展
“十一五”期间,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 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4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420亿元和136亿元, 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147%和216%, 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21%和24%。民营科技企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达到521亿元和230亿元, 占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7%和37.2%。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引进实施“核电站环形起重机的开发研制”等150余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太原技术转移促进中心被确定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服务基地。加大科技风险投资力度, 累计投入科技风险资金1亿元, 支持7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拉动企业投资6.4亿元, 这批项目累计增加利税9.1亿元 (见图2) 。
企业创新稳步推进
2010年, 全市拥有各级创新型企业31家, 其中国家级8家, 省级13家, 市级10家;企业技术中心88家, 其中国家级3家, 省级37家, 市级48家, 太钢、太重两家技术中心荣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全社会R&D经费投入中,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71.3%, 比2005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经省鉴定的130项科技成果中, 企业占比达到了57%, 比2005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到35.8%, 比2005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见图3) , 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87.7亿元, 较“十五”期末增长了113%, 涌现出了“大型起重机”“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等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重大影响的优势产品。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步伐加快,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自动化控制的中小企业大幅增加, 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十二五”科技工作展望
“十一五”期间, 太原市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 在推进自主创新,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进程中, 太原面临着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 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科技创新缺乏引领支撑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 科技创新的显示度、集成度不高, 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偏小;二是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滞后, 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产业化技术储备和面向行业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能力仍显薄弱;三是科技服务业发展滞后, 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程度不高,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和机制亟待完善;四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匮乏,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创新人才队伍薄弱, 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和差距, 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在“十二五”期间采取有力措施, 努力加以解决。
“十二五”期间, 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方针, 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 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科技创新环境条件建设三大重点, 创新体制机制, 整合科技资源, 深入实施“创新促转型双百双千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科技创新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生产性科技服务业发展工程、科技创新惠民工程、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工程”等科技创新支撑转型跨越发展八大工程, 实现创新主体活跃、创新机制健全、创新环境优化、创新人才集聚、资源高效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等六大目标, 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要指标率先翻番, 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预期性目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实现翻番, 到“十二五”期末分别达到10 000件和5 000件以上, 年均增长20%, 其中发明专利占比50%以上;科技成果数量大幅增长, “十二五”期间经省市鉴定和登记的科技成果数量达到3 000项;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GDP的比重分别达到40%和20%;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工作成效显著。2010年6月1日,《吉林省耕地质量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省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工作从此步入法制化轨道。从2007年开始,对全省耕地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检”,完成11.24万个土壤样品78.68万个参数的分析,制作土壤养分图、地力分区图767份图鉴。在榆树等29个粮食主产区建设高标准良田79万亩,通过打井、配电、修机耕路、挖排水沟、平整土地、深松深翻、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极大提高耕地产出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省改造中低产田500万亩,实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5亿公斤。2009~2010年,我省实施有机肥补贴试点、商品有机肥补贴试点和秸秆腐熟剂补贴试点工作,补贴资金合计3320万元,两年增产粮食827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1.57亿元。
旱作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明显。“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建设各类节水农业示范区32个,面积近40万亩。在前郭、乾安等地建设农业部旱作节水示范区13个,面积13.5万亩,建设高标准玉米膜下滴灌示范区4个,面积2万亩。通过推广行走式节水灌溉、玉米膜下滴灌、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休闲种植等技术,使水分生产效率提高32%,灌溉水利用率由30%提高到70%,滴灌示范区设施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玉米最高增产60%,共节水600万方,增产粮食900万公斤。目前,全省形成了东部以防止水土流失為主,中部以建立土壤水库、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为主,西部以节水补灌为主的三大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模式。“十一五”期间全省平均每年推广旱作节水技术5000余万亩次。
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省先后有56个市、县被定为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实施单位,共落实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资金2.01亿元。全省累计采集测试土样149万个,指导施肥面积1.54亿亩次,增加农民收入50.4亿元。5年来,全省共落实“3414”等肥料田间试验1万余个,基本摸清了我省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最佳施肥数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以及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规律等基本参数。同时,我省有28个肥料生产企业获得配方肥定点加工认定资格,5年全省应用配方肥105.2万吨,推广面积5960万亩。
肥料市场秩序得到规范。5年来,我省进一步强化了肥料登记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组织召开26次肥料登记评审会议,对3253个肥料产品进行评审登记,两次修订《吉林省肥料登记评审程序》和《吉林省肥料登记评审委员会章程》。积极组织开展肥料打假与市场监管工作,共出动肥料执法人员1.5万人次,查处肥料案件576件,查处肥料产品8340吨,严厉打击了生产和销售假劣肥料产品的坑农害农行为。
工 作 设 想
“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一五”期间,全镇生产总值达2.6亿元,较2005年增加了4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比2005年增长50%;人口自然增长率在0.5 % 以内。主要工作成绩
工业化进程。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一是依托当地棉花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棉花纺织加工业,成立了“鑫桥”等棉花加工有限公司60余家,建立了以新桥、布头为中心的棉花加工基地。到目前为止,棉花加工业已发展到65家,成为全县最大的棉花加工交易市场,年产量为1.0489万吨,总产值可达8000万元,比2005年增长40%。二是外引内联,兴办企业。06年引进投资50万元,建成小寨恒力打火机厂;07年采取股份投资400万元,建成恒瑞纺织有限公司;08年投资350万元,建成恒吉纸品有限公司;09年新桥村党支部书记聂忙生投资500万元,建成新生利棉业有限公司,逐步形成了沿国道以棉花加工、纺织、造纸、建材为主的工业长廊。2010年全镇企业总数达68家,工业总产值达1.1亿元,年均增长10%。
农业产业化。一是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以设施农业大棚西瓜、甜瓜、秋延椒、果业为主的特色农业规模迅速壮大。
60盏,街道植树500棵;四是制定了《羌白镇2008-2020年城镇建设规划》,规划已获国家审批。目前已进入基础设施项目申报立项阶段。
新农村建设。农村“六通五改两建设”进展顺利,实现了村村柏油路(水泥路)目标,巷道硬化率达8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99%,有线电视普及率达81%,新增沼气使用户150户,新建村级文化场所两个,在建一个。上报改厕改卫示范村3个,共改厕250户。创建文明村镇活动扎实开展,共创建卫生文明示范村10个,示范村绿化率达90%。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举办农业技术,劳务输出等培训48场(次),发放资料2.4万余份,受益群众1.5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000人,创经济收入上亿元。
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顺利实施,惠民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完成六大民心工程:一是06至07年投资150万元,完成了镇区8公里的道路硬化改造工程,极大地改善了镇区交通环境;二是08年投资210万元完成了新桥等村的电力馈辅变电改造工程,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用电安全;三是08至09年投资90万元,完成了姚寨等8个村的人饮旧网管改造工程,解决了1.5万人的饮水问题;四是07年投资5万元实施亮化工程,在镇区街道及国道安装路灯60盏;五是07年投资70余万元,建设12间政府办公室,配备了现代化办公设备,机关实行挂牌上岗制度,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
因素制约,增长缓慢;三是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不大,完成固定投资目标任务仍十分艰难;四是小城镇建设水平不高,按规划落实资金短缺,城区基础设施排水不畅等。这些问题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前提,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特色产业化,城镇现代化步伐,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社会事业大进步,实现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思路:实施工业带动,提升特色农业,搞活第三产业,加快劳动力转移,优化资源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增加农民收入,建设西部大镇。
(三)预期目标:“十二五”期末,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74亿元,年递增9%;农民人均纯收入7650元,年递增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以内。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一、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定不移的走工业强镇路子,号召动员鼓励全镇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工业发展中来,为工业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大办企业,在全镇上下,掀起第二轮大办工
挂牌保护。
二、加速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化
特色农业产业化是今后农业发展的方向,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农业特色产业化发展道路,使全镇特色农业有大突破、大发展。
实施各牌带动战略。“同州牌西瓜”是羌白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业,要做大做强西瓜产业,带动全镇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扩展规模,通过几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以西瓜、甜瓜、哈密瓜、秋延椒、果业、畜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优良品种,重点推广太丰村丰田合作社“墨桐”西瓜包种子、改技术、包销售,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种植模式。新建15亩标准育苗基地1个,规模在200亩以上;温室示范园5个。
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以示范养殖小区建设为重点,抓好畜牧生产;建设第六代日光温室大棚50棚;新建的焦家红提葡萄、白村清香核桃示范基地两个,使全镇“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达到10个以上。
提高特色农业水平。紧抓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扶持优惠政策,投资600万元建成明水、寺前、留村钢竹结构大棚480座,面积1500亩。
三、加大项目争取力度
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今后五年,树木500棵。4.净化:实施污水、垃圾处置工程。
转移农村劳动力。鼓励农民进城经商落户,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五年内城镇增加人口3000人。
五、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总体要求,力争五年时间把农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的现代化村庄。
加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村巷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完成人饮改水工程,自来水入户率100%;完成沼气300口,完成改厕项目10个村。
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标准卫生室17个,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7个,建设村级综合文化场10个。
积极开展创卫和平安创建工作。创建示范村10个,示范巷道70条,确保村巷干净、卫生,村容、村貌整洁,生产、交通平安,社会安全和谐。
六、落实惠民政策,实施民心工程
认真落实当的惠民政策,扎实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农村新合疗,粮食直补及农机具补助及农村低保户政策落实和资金发放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党的阳光政策。
实施六项民心工程:一是完成明水、石碑等村的巷道硬化工程;二是完成新桥、户军的电网改造工程;三是完成新
e)抓创卫工作。坚持常抓不懈,使镇、村环境优雅,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卫生上水平,创卫工作上台阶。f)抓平安创建工作。加大平安创建工作宣传力度,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知晓率达100%,确保全镇生产安全交通平安,社会安定和谐。办好四件实事
1. 实施梁家站扩建及衬砌渠道改造工程,解决1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2. 实施明水、寺前两村的巷道硬化工程,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
3. 实施新桥、赵家湾的人饮改水工程,解决两个村2500人得吃水问题。
4. 实施布头等村的电网改造工程,确保村民生产、生活用电安全。
以2006年为起始年份的“十一五”,是马关县交通运输工作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近五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实现了“三个”从无到有的转变、“五个”历史性突破。一是随着文都二级公路的开工建设,全县高等级公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二是随着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的组建,全县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机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三是随着2008年开通城乡公交线路,全县公交客运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四是突破经济条件的限制,首次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等级简易硬化路面”的目标;五是突破传统管理体制的限制,首次实现农村公路养护管、养分离的目标;六是突破地域限制,首次将出租车营运范围扩大到全县十三个乡镇;七是突破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体制的限制,通过“划片经营”的方式,首次通过自由市场调节运力;八是突破经济条件的限制,首次实现乡镇客运站的全覆盖。
“三个”从无到有的转变、“五个”历史性突破,是对我县“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成效的总体概述。近五年来,全县交通运输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的成绩。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
由于马关县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县份,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到今尚未摘除,全县财力十分有限,是典型的“吃饭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家补助。针对这一实际,自“十一五”开局以来,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局里始终把项目储备、项目申报立项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抓好落实。通过积极争取和努力,我县交通建设取得卓著成效,全县公路建设、公路养护、站场建设及运力投放等,都实现了投资加大、发展加快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25亿元,投资额约占全县五年GDP总和的4.63%,约占全县五年固定资产投资总和的16%。
公路建设方面,通过积极争取和努力,我县“两通”工程建设得到省、州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十一五”初全县共有9条331.9公里通畅工程、66条646.2公里通达工程纳入省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储备库。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实施公路建设项目163个2276.7公里,计划总投资10.37亿元,当前累计完成投资5.83亿元。其中:文都二级公路马关段50.4公里,计划总投资5.2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2亿元;通畅工程6条212.9公里,计划总投资1301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7659万元,当前已完成建设任务4条130.5公里;通达工程66条616.01公里,计划总投资12797万元,累计完成投资9025万元;以工代赈、兴边富民、战恢、财政转移支付、县内项目等其它项目共90个1397.39公里,计划总投资25881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0525万元。
客运站场建设方面,通过多方面争取和努力,全县乡镇客运站建设稳步实施,当前已完成县城公交客运站及仁和、木厂、夹寒箐、都龙、八寨、坡脚6个乡镇客运站建设任务,累计完成投资1820万元。目前大栗树、小坝子、古林箐、篾厂、金厂、南捞6个尚在实施中,计划于今年完成建设任务。此外,2008年,由文交集团马关分公司投资购买的35辆公交车正式投放营运,完成固定资产投放1750万元。通过努力,截至2010年底,全县纳入统计的公路总里程达2450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897公里,公路路网密度达92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国道11公里,省道78公里,县道627.7公里,专用道18公里,乡道533.3公里,村道1182公里;三级及以上公路52公里,四级公路869公里,等外公路1529公里,等级公路率为37.6%。全县13个乡镇,已全部修通沥青路面,通畅率达100%;124个建制村,已实现100%通达;1542个自然村,已有1471个修通公路,尚余71个未通公路,自然村通公路率为95.39%。乡镇公路通畅率、建制村公路通达率、自然村通路率分别比“十五”末提高69.3%、50.7%和9.4%。农村公路初步实现了由“走得了”向“走得好”的转变。“十一五”末到“十二五”初,全县可实现通州府公路高等级化、通乡镇公路油路化、通行政村公路等级化的目标。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成效显著
我县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自2005年完成工作人员财政供养,2008年启动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以来,通过调整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增加养护资金投放、充实管理养护人员等方式,全县农村公路养护效率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趋于规范。
一是管、养分离的模式已基本成型,县、乡、村三级养护工作正常开展。养护公司已于2008年组建完毕,目前已全面转入养护作业阶段,县地方段的管理职能得到正常发挥;全县13个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于2009年上半年全部组建完毕,全面转入日常管理,乡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能得以高效发挥;通过实施“以奖代补”的养护模式,村级农村公路养护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农民群众在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的能动作用得到积极发挥。
二是农村公路管养硬件建设不断夯实,养护效率全面提高。我县农村公路养护公司,自组建之初即转入原第六工程的机械和人员,组建完毕后又先后更新了部分机械设备,机械备置和施工力量在全州各县养护公司中可谓首屈一指,硬件设施和施工人员都比较到位,从源头上保证了全县农村公路的养护效率。为全面提高乡镇交通运输所的工作积极性,切实发挥好乡、村养护机构的作用,局里安排专项资金为各乡镇交通所备置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同时,为增强乡、村级养护力量,局里还计划采用县级补贴与乡镇筹资相结合的方式,于今年7月为乡镇交通所配置13台养护车辆,7台装载机,2台打砂机,4台空压机,2台碎石机,2台搅拌机,8台数码相机,从硬件上保证了乡、村级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是养护工程实施正常,养护效果较好。通过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在做好农村公路小修保养的基础上,我县农村公路养护自2008年开始,增加了大中修工程,先后实施了董南线、塘小线、石磨线等线路的排水、防护等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505.5万元。此外,通过努力,“十一五”以来我县的农村公路小修保养、汛期水毁公路抢修保通等工作也正常开展,基本维护了全县农村公路的通畅和安全,在为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日趋规范
从全县“十一五”交通运输工作开展情况来看,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可以说是交通系统各项工作的重头戏。自2006年以来,围绕群众“乘车难、出行难,出行不安全”这一问题的解决,结合丘北经验推广工作的开展,我们在道路运输市场培育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一是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通过借鉴省内其它地州的做法,依托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的组建,通过授权委托的形式,赋予乡镇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将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更名乡镇交通运输管理所,在全州率先将道路运输行业管理职能“放权”给乡镇,从源头上增加了道路运输市场监管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客运市场培育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县的客运市场管理,长期以来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老、大、难问题,首先是非法营运扰乱客运市场秩序的问题长期存在,其次是群众乘车难、出行难、出行不安全以及买难、卖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自2006年开始,我县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在对非法营运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农村客运市场,取得了三个方面的积极成效。首先是运力覆盖率全面提高,全县出租车经营范围扩大到13个乡镇,9条公交营运线路的开通较好解决了县城城郊及县城周边乡镇群众的出行问题,“划片经营”管理较好解决了广大农村通路不通车的问题;其次是非法营运现象开始“回落”,城区三轮摩的被彻底清退出客运市场,通过推行“划片经营”大量非法营运车辆被纳入规范经营管理,通过投放公交车降低客运票价的方式迫始许多非法营运业主退出客运市场;再次是经常性的打击整治成效明显,通过县政府的综合领导和协调,运政、交警、农机等有关部门经常性联合开展非法营运打击工作,非法营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是行业管理职能执行较好。自“十一五”以来,县运政所紧紧围绕“三关一监督”这一基本职能,积极开展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全力维护县内客运市场秩序,大力消除行业内存在的不稳定因素,有效保证了春运、节假日及我县首届民间艺术节等重要时段客运秩序,同时也保证了广大群众的正常出行。
(四)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加强
为切实维护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保护交通行业从业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交通系统始终把安全生产管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抓好落实。
一是以细化目标责任为工作重点,全力建设“平安源头”。为确保全县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安全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在积极推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的同时,局里不断调整充实安全管理人员,并督促交通系统各单位、各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和项目部配置安全工作分管领导和专职安监员。按县、乡、村和局、局属单位(股)、具体责任人两条主线,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书,并坚持做好检查考核奖惩工作,督促有关单位(股)和责任人抓好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从源头上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以施工安全监管为工作重点,全力建设“平安工地”。由局运安股牵头,各单位、各工程建设指挥部人员参与,按月查与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坚持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所有在建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都能及时发现,及时处治。进一步加强了民爆物品存储管理使用的监管工作,严格按公安部门的要求落实管理制度,配置必要的硬件设施,有效保障民爆物品管理使用的规范和安全,有效杜绝了公路施工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是以公路抢修保通为工作重点,全力建设“平安公路”。结合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不断加大公路巡查和公路隐患整治力度,全力消除公路危险点,完善危险路段的安保工程和警示警告标志,强化施工路段安全保通,有效杜绝了公路隐患引发的交通事故。
四是以丘北经验推广为工作重点,全力创建“平安出行”。结合丘北经验推广工作的开展,以客运安全监管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平安出行”创建活动。县运政所积极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坚持做好驾驶员资质、车辆技术状况审验工作,在安排驻站人员的同时,督促客运公司加强客运站场、客运车辆管理工作,强化对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教育,积极开展违禁“三品”查堵和客运车辆例保检查工作,有效保证了客运安全。积极开展出行安全宣传教育进村入户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出行意识,进一步降低了客运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伤亡率和财产损失率。
(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完成较好
在“十一五”以来的工作中,交通系统在积极抓好公路建设、公路管理养护、道路运输和水运管理、交通安全生产管理等常规工作的同时,还积极按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认真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基层党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依法治理、节能减排、挂钩扶贫、建议提案办理等县委、县政府的有关中心工作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历年的综合检查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1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基本情况
1.1 机构和人员
截至“十一五”末, 上海市共有17个区和1个县。上海市设置有医疗卫生机构3 013所,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 926所, 配备有中级职称卫技人员的镇 (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640所。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 (含乡村医生) 13.09万人, 其中中级职称25 720人, 高级职称10 027人。
1.2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概况
上海市每年继续医学教育对象 (全市中级及以上人员) 中, 2007-2009年获取25学分以上的人员达标率分别达到:90.06%、90.40%和90.18%。区 (县) 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单位覆盖率达到100%。上海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项目的学科专业 (二级学科) 共17个, 二级学科覆盖率达100%, 涵盖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的16个二级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1个学科。
2工作方法和经验总结
2.1 政策支持制度保障, 营造继续教育良好环境
2.1.1 制定政策, 规范工作。
上海市根据国家卫生部、上海市人事局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上海市卫生人才实际情况, 制订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暂行管理办法 (试行) 》等一系列有关继续医学教育文件, 确保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序、规范、健康发展。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制定、组织实施的地方性继续教育法规文件有10个, 转发并组织实施的上级部门文件7个, 其中对1996年制定的《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暂行管理办法 (试行) 》进行重新修订, 于2002年与上海市人事局共同下发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 进一步规范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2006年上海市按照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 并制定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规划。
上海市卫生局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教育部2008年《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根据上海市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于同年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管理的意见》,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上海市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上海市卫生系统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了本单位的有关继续医学教育规章、制度、条例及细则等。
2.1.2 细化制度, 确保实施。
上海市逐步完善并细化继续医学教育制度。2006年上海市卫生局转发了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下发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 2007年制订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十一五”期间各项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已经逐步健全, 涉及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建设与管理、项目检查、评估制度、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基层继续医学教育、计算机网络管理等规定。同时, 上海市还制定并逐步规范了继续医学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任、年度考核、执业再注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单位综合目标考核挂钩的有关规定。
2.2 积极组织规范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有序开展
2.2.1 完善组织机构。
在卫生部、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 上海市卫生局主管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并由科研与教育处具体负责。2007年上海市成立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同年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对学科组和专家库进行了调整。学科组每年召开工作会议, 评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保证项目的内容符合“四新、三性”的要求, 并积极向卫生部申报国家级项目。2007年还成立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专事上海市卫生系统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 主任由卫生局科教处处长担任。
2.2.2 培训管理人员。
负责具体事务的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现有专兼职管理人员8名, 均具有医学及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自2006年以来, 每年均接受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培训, 熟悉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管理以及工作流程。
2.2.3 制定计划总结。
上海市非常重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每年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总结。对各区县卫生局和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等基层, 在继教对象学习、达标情况、继教项目申报等方面, 均有具体严格的工作计划和要求。各基层单位根据自身工作特点, 做好本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年度工作计划, 并有相应的保证落实措施, 年终做好工作总结和考评。
2.2.4 规范档案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不断规范文件归档和资料积累, 管理文件及相关材料齐全, 保存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保留有每年审批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目录和项目执行情况, 每年制定下发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的文件、材料, 并可在网上直接查询。为了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管理,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市开发了继续医学教育远程管理系统软件。国家级、上海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评审、公布、备案、执行以及信息统计分析, 学员学习情况的信息及其分析等均在网上进行,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保证了项目水平和质量。
2.2.5 严格经费管理。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试行) 》中就明确规定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经费管理及使用。各基层单位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制定了经费管理及使用办法, 规定了项目办班的收费、经费使用, 学员外出学习的费用分担比例等。2002年《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中提出了保证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具有稳定来源的经费。据统计, 2007-2009年上海市财政对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拨款218.6万元, 用于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支援西部地区医疗骨干和卫生管理骨干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
3 “十一五”工作实施情况回顾
3.1 高度重视, 较好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3.1.1 工作开展覆盖情况。
上海市严格按照卫生部有关文件的精神, 全市卫生系统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全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学习。据上海卫生统计数据, 2009年上海市区 (县) 级及以上医疗卫生单位296家, 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单位覆盖率达100%。各单位均能按卫生部《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学员按卫生部和市卫生局文件要求, 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上海市各区县卫生局负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2007-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覆盖率达99%以上。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比较丰富, 医疗和医学教育水平也比较高。2007-2009年, 上海市共被批准国家级项目、上海市级项目2 317项, 涵盖卫生部规定的16个二级学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1个, 二级学科覆盖率为100%。
3.1.2 教育对象达标情况。
据上海卫生数据统计, 2009年上海市卫生技术人员总数13.09万人。2007-2009年,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对象2007年年度达标率为89.83%, 2008年为 90.16%, 2009年为90.65%, 每年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获取25学分以上的人员达标率平均达到90.25%。
3.2 以项目为抓手, 深入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3.2.1 项目实施情况。
上海市卫生系统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为抓手, 不断推进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各教育项目均按计划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 许多项目除由上海市的专家、教授任课外, 还聘请了国、内外的知名专家进行授课。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课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控制学员人数, 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上海市2007-2009年共批准公布2 178项, 举办1 966项, 举办率为90.27% (表1) , 参加人次为148 284名。其中, 国家级项目1 956项 (含备案项目和国家级基地项目) , 举办1 766项, 举办率为90.29%, 参加培训人员达136 664人次;上海市级项目222项, 举办200项, 举办率为90.09%, 参加培训人员11 620人次。
3.2.2 社区、农村培训项目。
上海市为方便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培训的要求, 上海市每年送教上门, 为社区、农村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 既解决工学矛盾、节省经费, 又方便学员学习, 受到基层单位和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2007至2009年3年合计举办项目1 336项, 参加学习人员达97 013人次, 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 参加学习人员达4 419人次, 上海市级项目138项, 参加学习人员14 284人次, 其它项目1 164项, 参加学习人员达78 310人次 (表2) 。
3.3 强化项目管理, 保障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质量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加强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 严格要求各项目举办单位按照卫生部要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各项目举办单位每年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保留有学员名册、教材或讲义的情况简介、日程安排、试题、执行情况总结汇报表, 并按照全继委的要求进行网上反馈。2008年卫生部《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卫科教发[2008]49号) 下发后, 上海市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管理的意见”, 强调“加强异地举办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管理”。在每年继教干部管理培训和工作要点中, 强调项目主办单位必须向举办地省级继教委进行备案并报送办班管理材料。
3.4 严格学分管理,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效果
上海市于1997年就建立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发放与管理办法》, 1998年开始实施《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工作。2002年上海市卫生局和人事局联合发文《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 把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与晋升、考核及聘任紧密结合, 并每年对报名参加晋升的医师进行学分确认验证工作。2007年制定了《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 并下发“关于印发《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执行。针对上海市每年在验证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上海市卫生局在每年继教干部管理培训和工作要点中, 均有明确的措施和办法。上海市每年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年度验证, 根据上海市继教委办公室的统计数据, 2007-2009年3年平均验审率93.15% (表3) 。
3.5 加强质量控制, 确保继教项目高水平实施
为了确保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内容、水平和质量, 上海市卫生系统严格执行全继委《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上海市卫生局按照卫生部及全继委的有关文件要求, 根据卫生部《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专门制定和下发了《关于加强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办班管理的意见》。 为保证举办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内容、水平和质量, 针对每年出现的新情况, 上海市卫生局在每年继教干部管理培训和工作要点中, 均提出相应规定和改进措施。每年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抽查, 抽取10%以上的国家级项目进行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在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每年对项目主办单位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自评 (自评表报) 和抽查, 并在次年的继教干部培训中将自评和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 多年来上海市各医疗卫生机构及国家级项目举办单位国家级项目举办情况与批准的符合率均80%以上。
3.6 培训管理干部,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服务水平
上海市每年举行全市性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 对上一年度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总结、交流, 组织学习卫生部和上海市卫生局有关项目申报、项目管理的文件和精神。布置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布置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学分管理和学员学习达标等工作。各大学、区县卫生局和各医院根据卫生部、全继委和上海市继委的要求, 各自每年举办相应的继教管理干部培训班。2006年以来, 上海市各级各类继教管理干部参加省部级或厅局级课题5项, 如2007年参加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标准和认证标准的研究”, 参与制定“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标准”。2008年参加卫生部“我国远程医学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专题”子课题“远程医学教育管理和评估研究”, 参与制定“远程医学教育机构评审方案”。 2006年以来, 上海市各级各类继教管理干部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共发表论文数十篇, 不断总结工作经验, 提高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和服务水平。
3.7 实行远程教育, 提供继续医学教育新途径
2001年上海市卫生局就制定并颁发了《上海市远程医学教育管理办法》, 积极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和学习手段, 开展了适宜的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期间, 经认可、批准公布的远程国家级、市级和Ⅱ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有558项, 参加学习的学员共有45 411人次。全市区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的覆盖率达到32.91%, 为解决部分学员工学矛盾、提高业务水平提供了新途径。
4特色与创新
4.1 对口智力援助, 提高中西部地区卫生水平
上海市除了在本市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还积极参与支持国家中西部卫生水平相对薄弱地区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自1998年起, 支援西部地区共举办了18期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班, 除云南等3个对口支援省份和地区外, 还涉及湖南等8个省份。2007-2009年, 上海市为云南、新疆阿克苏、四川都江堰、三峡地区等共举办了7期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 培训学员为各级各类卫生行政、科研教育、护理和妇幼保健等管理干部和医疗骨干, 人数共达291名。上海市的各医疗机构在当地和本市, 举办专门针对对口支援地区的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班, 2007-2009年, 共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853项, 399学科次, 培训53 414人次。
4.2 结合本市实际情况, 提出学习管理高标准严要求
上海市根据卫生部和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工作要求, 结合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际情况, 对本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在《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中规定,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年度和阶段相结合的学分制。郊区 (县) 每个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方具备原专业技术职务续聘资格, 其中:Ⅰ类学分数不低于5学分, Ⅱ类学分数不低于20学分;市中心城区每个卫生技术人员每年获得的学分数不低于30学分, 其中:市级医疗卫生单位Ⅰ类学分数不低于10学分, Ⅱ类学分数不低于20学分。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每5年中, 必须具备一定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三级医院10学分以上;二级甲等医院5学分以上 (含起点学分) , 方可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4.3 面授为主远程补充, 充分利用优质医学教育资源
上海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以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面授项目为主, 远程项目作为补充, 通过学习和交流, 提高了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上海市远程项目以Ⅱ类学分为主, 约为888项, 占全部远程项目的88%, 主要为面大量广的应急性培训项目, 也有不少项目为适合某些学科人手少, 解决工学矛盾的项目。上海市2010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获取Ⅰ类学分约40 000多人次, 其中参加远程项目为2 928人次, 约占全部项目的7%。上海市区域较小,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拥有5所医学院校, 大学附属三级医院和市级医院共有52所, 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十分丰富。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积极鼓励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参加本市和外省市高水平的继续医学教育面授项目及全国性学术年会。
4.4 实施全行业管理, 加快全市继教工作全面发展
上海市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自启动以来, 一直采取全行业和属地化的方式进行管理, 上海市卫生局1998年制定的《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暂行管理办法 (沪卫医教[1998]23号文) 》就明确“上海市卫生系统成人教育委员会负责全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和质量监控” 。2002年, 经上海市人事局和卫生局《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进一步明确, 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 各医科大学、区 (县) 卫生局负责本系统或本地区范围内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管理。军队系统的第二军医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铁路系统的上海铁道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继续医学教育国家级项目、上海市级项目均通过上海市成人医学教育委员会审批申报、上报、公布和实施, 面向全市和全国开放, 充分发挥其医学教育的资源优势, 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服务。上海市各区县卫生局负责辖区内其他行业企业所属、事业所属、民营 (私营) 、个体医疗卫生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将其作为本地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存在问题和不足
5.1 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广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 但部分单位领导和卫生技术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队伍培养与建设、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对继续医学教育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上海市卫生“十二五”发展中的深远意义重视不够, 少部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的问题。
5.2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达标率仍不理想
根据多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本市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达标率仍不理想。主要是职称晋升等对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影响较大, 许多高级职称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虽然因主办学习班授课本身就能获取学分, 但因职称到顶对取得学分缺少积极性;有些中级职称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因晋升无望, 而缺乏主动参加学习、获取学分的积极性。
5.3 管理系统信息化程度不够
在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中, 本市部分医疗卫生单位采用了信息化管理系统, 一定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目前全市各区县和各大医疗卫生机构采用的管理系统还不统一, 有部分单位仍未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全市的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仍需加强。
6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发展愿景
6.1 提高认识, 营造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卫生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2]。进一步提高认识, 强化领导, 充分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重大意义, 确立继续医学教育的战略地位, 切实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 制定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 统筹继续医学教育的平衡与协调发展。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开发, 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 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在卫生事业改革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3]。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不断扩大继续教育的覆盖面, 为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 并逐步树立“只有终生教育, 才能终生执业”的观念[4], 切实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2 凝练目标, 提出“十二五”继教发展设想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是增强上海卫生事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也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支撑。“十二五”期间, 上海市要建立起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培训管理体系。以继续医学教育、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提升等重点项目为抓手, 实现本市卫生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和能力提升, 继续保持本市卫生发展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创新环境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达到亚洲一流、国际先进水平。
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经验, 立足深化医改的重大战略需求对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规划设计, 为深化医改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十二五”期间, 上海市要坚持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 积极开展继续医学教育。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 规范教育方式,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为重点,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务实创新, 明确“十二五”时期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重大战略举措和关键实施路径, 把各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措施进一步落到实处, 努力满足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多样化的培训提高需求。
6.3 加强管理, 进一步提高继续医学教育达标率
继续医学教育内容要力争创新性, 多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 将更多更新的知识进行传播, 使卫生技术人员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全面跟进医学进展。同时, 不仅局限于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也要高度重视职业道德、人文精神的培养, 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全面素质。积极开展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 利用其空间便利、时间灵活、覆盖面广等优势为广大卫生技术人员提供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的培训。
积极加强政策引导, 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探索实施执业再注册, 并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达标情况与执业再注册挂钩。加强各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和学分, 提高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执行率和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学分达标率。
6.4 网络建设, 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总结“十一五”继续医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 先整合国家级、国家级基地和上海市级项目管理系统, 再整合学分管理, 努力提升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 积极开发整合全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系统, 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上海市卫生系统各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学分管理等信息化管理, 使继续教育管理更加高效、便捷和规范。
鼓励充分发挥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 开发继续教育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 以解决工作与学习的矛盾, 促进继续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
6.5 考核评估, 健全继续医学教育考评机制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的考核、登记和评估制度, 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检查评比, 建立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制度, 对不认真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实施过程中管理不认真、不严格等现象应该及时纠正, 必要时通报批评。要求系统单位严格对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开展考核和评估, 不同程度与晋升、聘任及年度考核挂钩[5]。
摘要:系统总结分析了上海市近年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情况, 结合上海医改新政的实施和“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的规划, 提出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和思路。
关键词:继续医学教育,卫生,卫生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刘运国, 黄健.卫生人员培训管理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11-14.
[2]宋向东.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十一五”期间发展重点浅析.中华医学教育杂志[J].2007, 27 (1) :116-118.
[3]卫生部科教司.卫生部关于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J].继续医学教育, 2008, 22 (6) :38-40.
[4]付晓宇, 孟群, 敬蜀青, 等.新时期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 2009, 23 (4) :10-13.
一句话,虽然中国富豪是政策机遇与资本力量、个人才能相辅相成的产物,但把准政策的脉搏是最重要的中国式致富路径,这已是不待言而自明的道理。
对投资者来说,政策把握是否得当,事关荣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兹事体大。
2005年11月7~9日,在深圳举办的2005中国经济年度论坛共包括五场年度报告论坛,被媒体称为“顶级经济大餐”。因为连同购买五份年度白皮书在内的论坛全程门票高达1.2万元,参加其中一场论坛的门票也达到了2000元。
即使这样,来自企业界的追捧者也大有其人。
来自广东的石先生是一家专做出口小家电的私营企业主,其产品在国际小家电业一些细分市场上份额颇为可观。他告诉《新财经》:“这些年来,我公司的出口业务一直很稳定,也积累了一些剩余的资金,但一直苦于找不到新的投资机会。马上就是‘十一五’了,跟寻找新的投资点比起来,这一万二的票价不算什么。就算几天听下来不能从中找到什么机会,起码在思路上也会有一些启发。”
11月9日,石先生略为兴奋地告诉《新财经》:“昨晚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的专家在回答提问时说到国家对小水电在电价上还会实行扶持政策,我晚上回房间后马上给福建老家的家人打了个电话,让他们留意家乡一带有什么小水电站值得收购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后,怀着他这样因对政策而产生困惑与希冀的人在产业界和投资界中绝非少数。
“十一五”规划政策变量
引人注目的是,不论是否因去年夏天以来的国企改革大讨论所致,“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必不可少的原则在《建议》中不见了,而社会各界原以为不可或缺的“以人为本”也被“科学发展观”所代替。
正如各界评论,该规划要求提高能源效率、加强环境保护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庞大的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为此,“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将重点加大对农村建设、中西部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六大领域的投资。同时中国产业结构将立足结构优化提升产业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污染的局面,从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务经济为主。
正如以往一样,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几乎每一项政策出台都会引起争议,《建议》涵盖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目标,所涉问题如此广泛,争议和讨论更不可避免。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博士对《新财经》说,“‘十一五’最重要的核心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在发生变化,从为追求经济增长而追求,向追求经济增长的果实而且致力把这果实分配给社会的各个阶层转化。我认为这是本届政府的新思路,是其‘以人为本’执政思路的倾斜。这是一个划时代性的变化。”
“在这样的思路下,增长速度会成为次要的问题。在金融稳定的前提下,国家并不会介意增长得慢一点。”陶冬分析说。
或许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手段与追求经济增长果实的目标仓促间未能协调,《建议》给各界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困惑。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钢明对建议评论说:“现在还看不出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节能为重。以解决‘三农’为主还是发展沿海为重。《建议》提到了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珠江三角区、长江三角区,位于中西部核心的成渝地区则根本没有提。”
袁钢明不客气地说,《建议》通篇不乏相互矛盾之处:“一开始是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指出‘十五’计划已提前实现;到2010年经济增长再翻一番的目标不变,目前只剩下一小半未完成,剩下五年平均增长5.5%就能实现。但如果还保持现在的增长速度继续不变,到2005年就会翻1.5番。发改委的中心思想是经济发展太快了会出现问题,集中体现在能源消耗过快。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经济发展中必然会有一个能源消耗过快的阶段,但发展过快不必然等于能源消耗过快。”
“‘十五’期间,GDP完成平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3倍,出口增长1.9倍。一个比一个高,偏偏没有写人民收入,”袁钢明认为,“实在是这几年人民收入增长不成比例的慢,以致国内消费始终刺激不起来。”
“对‘三农’问题也只是提了一些口号。”袁钢明说,“不怕多花字,就怕多花钱。”
袁钢明表示:“只能寄希望于明年提交‘两会’的‘十一五’在可操作性上进行完善。”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也表示,“《建议》提出了增长模式的转变,但只是作为一个目标,而没有提出任何方法。”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博士对“十一五”的看法同袁钢明比较接近:“如果说《建议》跟以前有什么不同的话,就是对体制上的问题看得不像以前那么多,而是对问题的表征谈得比较多。”
“比如‘三农’问题,虽然谈得比较多,却没有探讨体制问题。实际上这么多年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肯定是有深层体制原因的,但《建议》根本没有去碰。”李稻葵对《新财经》说。
宏观经济之辩
对“十一五”期间政策转变的认识不同甚至引起了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截然不同的看法。
经济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有所放缓,尤其是在2006年。社科院的秋季报告就提出,明年的GDP增速将保持8.9%的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是这种观点的代表者。他对“十一五”期间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是:“高位趋稳、稳中趋降”。他认为,大幅下滑和明显反弹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我国GDP增速已连续五个季度稳定在9.2%~9.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今年前九个月基本稳定在27%左右,投资结构继续调整;国家希望放慢速度的行业投资现在已经明显放缓了,而有些国家希望发展快一些的行业投资在增速,包括运输产业、科技、卫生等等行业;此外,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前九个月实际增长基本稳定在11%左右,1996年以来实际消费增幅是10%,今年更是高于最近这些年的平均增幅;还有,物价稳步回落,今年前九个月消费物价指数是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稳定在4.4%,这些都处于平稳回落的态势。
而陶冬的看法则正好相反——“高位趋稳、稳中趋升”。他的论据是:目前中国的经济走势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很多数据没有出现在统计中。他通过对先行指数的分析发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将会由二、三线城市主导的投资带动起来。此外,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恰好赶上一个大的“题材”,即“十一五”规划,明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按照惯例,任何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投资增长一定超过前一度规划的最后一年。而且,美联储新任主席伯南克同格林斯潘在财政思路上很一致,无心去碰财赤泡沫,降低国内需求以致影响中国出口。陶冬由此判断,中国经济的走势将是稳中趋升。
“今天中国的经济走势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为什么我们在今天看到中国经济是升而不是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没有大量统计数据出现的现象:在武汉一家很大的发展商现在开始大量地要把钢铁定单长期签下来,因为他看到今后两个月内会有大量的新项目进来;在天津一个很大的地方发展商在连续观察了四个月之后突然重新启动三个房地产投资项目;内蒙古一批靠挖煤赚了大钱的民企开始筹钱办化工厂;在东部沿海地区一家制造厂商从去年夏天开始始终代理一个产品,明年开始进一步扩张。这些现象可能代表一个整体的趋势,也可能不代表一个趋势;可能是一个新趋势,也可能是一种误导;这些东西没有一个在北京、也没有一个在上海或者是深圳,基本上都是在二线、三线城市。”
“现在国内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已经出现了投资热点,这意味着新一轮投资周期的启动。”陶冬表示,“我们总结中国长期的投资周期一般是10年,1983年、1992年、2002年,这和领导层的周期变更和五年变更基本一样,普遍是一个急升、缓落、反弹、下跌,现在说不清楚是今天投资开始反弹,还是六个月以后反弹,但是基本上和五年规划一样一直会反弹。”
就在争论未息之际,11月18日,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北京抛出了一个令各方吃惊的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降至6.7%。”这几乎是下半年以来最大胆也是最低的预测结果。“我承认这个估计很可能过于保守,但是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趋势却是可以肯定的”。罗奇给出的理由是,今年出人意料的出口增长在明年将明显下降,同时,在延续一年的宏观调控政策之后,固定资产投资也将降低。
对于投资的看法也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投资率过高增长一直受到多方的“批判”,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必须把投资率降下来。但批归批,高增长率却一直居高不下。有代表性的是瑞银华宝亚洲区研究主管乔纳森·安德森,他在近期撰文称,“2004年,投资占GDP的比重在中国大陆达到了47%左右的高水平,到2005年则可望进一步提高到50%左右,这要比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泡沫经济时高得多,实际上也远远超过过去100年里任何主要国家所达到过的最高水平。在一名有经验的国际经济学家看来,任何国家如果把50%的资源放到固定资产投资里面,如果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达到本国GDP增长率的三倍以上,那么,繁荣的崩溃乃至危机的爆发都将迫在眉睫。这就使得中国居高不下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成了名副其实的重磅炸弹,你无法对它视而不见,但同时也没有人愿意招惹它。”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罗云毅则认为,“我们的投资率确实比过去的一百年里那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要高得多,但从研究的角度分析,对中国的高投资率忧心忡忡的主要依据之一是关于投资率的横向国际比较结果。但是是不是得出问题就很大,就是一个炸弹,就可以导致经济危机,我的看法不太一样。从纵向上看,我国投资率一直很高。我国消费率低不仅不是因投资率较高引起的,相反,从逻辑上分析,投资率较高是因消费率较低,从而储蓄率较高引起的。因为高水平的储蓄不仅为投资提供了资金来源,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压力,内在地要求形成较高的投资率,以避免因储蓄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投资而导致总产出水平的下降。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又恰恰存在着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背景的强劲的投资需求,可以保证高额储蓄向投资较顺利地转化。”
因此,罗云毅的一个总体判断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投资率可能将有所下降,但仍将在40%的高位徘徊。
各方意见如此对立,分歧如此之大,无疑说明,中国未来的发展之途仍充满了变数。
中国式致富路径
最成功的富豪,往往是最能把握时代机遇的人。在中国,最大的时代机遇来自政策的转变。
就在《建议》公布前,10月12日,2005年度《胡润》系列富豪榜公布。今年上榜的400位富豪中,房地产界的富豪仍然最多,112位占到总数的28%,前10名中更有4名地产界大亨。抓住收购国企机会的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严介和以125亿元排名第二,成为最大的“黑马”。
稍后发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也有相当一大批富豪活跃于房地产领域,最大的“黑马”也是第二名,不过是来自“中国房地产界真正的航空母舰”(语出万科董事长王石)—-合生创展的朱孟依家族,其身家达到了近116亿元,而其去年只有35亿元。
财富榜上排名多少甚至身家究竟多少并不是关键,无人能否认,以朱孟依为代表的地产富豪,他们的财富能迅速增长,正是抓住了1998年以来中国启动房地产以拉动经济的机会。而严介和身价比去年排名66时的15亿元爆增了110亿元,是得益于各地掀起的出售国有企业风潮,而这正因为近年来国家放松对中小国企控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国有企业领域。
两大排行榜上其他盛产富豪的行业是零售、IT、能源和金融。此外,在物流、医疗这些以往相对不太受关注的领域,今年都有新人上榜,这同样得益于政策的转变。尤其能源业最能说明问题。我国原来对能源业一直实行严格的管制。近年来随着能源紧张,先后向私营企业开放了煤矿开采业和成品油零售业,大批能源富豪遂由此应运而生。
再看近年《胡润》和《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几位常客,陈天桥、丁磊正得益于中国发展高科技决心和资本全球化的趋势,黄光裕、宗庆后则得益于消费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开放……
由此上溯到富豪榜还未在中国诞生的时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中国没有什么市场化的企业,那时“先富起来的人”除了来自小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外,就是无所不在的审批制下孳生的“官倒”了。90年代初的“八五”时期,除了消费品领域的开放造就了长虹、康佳这样的消费产品企业集团外,就是牟其中、仰融这些在市场经济法制尚未建立之时游走于政策边缘的“红顶商人”,以及是赖昌星之类直接从违法活动中获利者。
中国真正的企业家和富豪开始于对民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承认和鼓励,以及“九五”时期国家对经济领域的逐步开放。有人把90年代称为中国人的“财富觉醒时代”,因为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理直气壮地追求财富,今天富豪榜上的风云人物,绝大多数起家于这段时期。
每一轮五年计划的出台,都必然带来新的投资方向和机会,造就一批先知先觉的富豪,但也有可能否定一些产业方向,令一些投资者“辛辛苦苦几十年,一觉回到发达前”。我们也可以举出无数折戟沉沙的富豪:牟其中、张国庆、吕梁、赖昌星、仰融、杨斌、周正毅、艾克拉木·艾沙、顾雏军、唐万新、吴志剑……这一连串曾经耳熟能详的人名,如今或身败名裂,或远遁海外,仍然是不外乎是对政策把握不当——或是错用政策,或是违背政策。
一句话,虽然中国富豪是政策机遇与资本力量、个人才能相辅相成的产物,但把准政策的脉搏是最重要的中国式致富路径,这已是不待言而自明的道理。
对投资者来说,政策把握是否得当,事关荣辱得失甚至身家性命,兹事体大。
投资机会来自哪里
“十一五”时期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随着新投资体制的出台,民营企业将在更广阔的领域获得更多的机会。什么领域会向民营企业开放已不是问题,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投资者应该进入什么领域?
套用一句老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你几乎什么都可以投资;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你不知道应该投资什么。
罗云毅在展望这个问题时三句话不离本行:“从我国的具体实际看,结构问题的表象是产业结构和产业投资结构不合理,实质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不强,导致经济建设投资和社会发展投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投资不协调。因此,在投资结构过程中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投资结构调整框架,由过去的以优化传统物质生产部门内的产业投资结构为核心,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平衡的投资结构为核心转化。”
“在这一层次上,我们预计教育、科学技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环境和生态保护、公共卫生、劳动安全等领域的投资将更为决策部门所重视,民间资本也将逐步进入,因此,其投资所占比重也将有所提高。”罗云毅说。
王大用则认为:“中国以往过于强调发展制造业和出口业了,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服务业和国内需求得不到充分发育,资源被严重浪费。”
“要不让共同富裕成为一场精神会餐,应当把消费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突出的关注点,在消费问题上,又应当把扶贫和农村建设作为政府信用支持的一个突出的关注点。而在提高个人收入方面,城市化是个主要的动力。任何非农产业都比农业收入水平提高快。而我们现在正处于城市化的过程中最快的历史阶段。”
李稻葵同样认为未来的机会更多地来自城市化。
“在中国‘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远远超过农业问题和农村问题。”李稻葵说,“现在主流观点是就农村发展农村,理由是城市化会产生问题。在我看来,农民的问题是要变成非农民,在农村解决,是以卵击石,是违背人类经济发展规律的。不解决7.5亿农民的户籍问题,就像中国人在美国,没有获得绿卡,是不敢买房子的。当然,彻底解决是不可能的,应该有个新思路。农村问题是有基本的国际规律的,是为经济服务的。”
“很多人说农村消费不够,我认为,就农村而提高农民的消费是错误的,是违背人类经济增长自然规律的。道理很简单,农民有了钱以后,不会想到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方式,他的生活方式是过去几千年来延续下来的,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有高消费,顶多把钱拿来盖房子,所以,农村的消费率实际上是低于城里人的。怎么办?就是要把农民变成城里人。我常说要走深圳模式,深圳模式是什么?移民,让外地人,让农民逐步地进城,而且不只是让他打工,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在城里定居,这样,他们才能变成城里人,降低我们的储蓄率,提高我们的消费率。现在很多城市的模式是把道路建得很好,大楼建得很高,但是没有人气,让人非常悲哀。但是我每次一来深圳就感到非常喜悦,这是一座非常有活力的移民城市。”
未来五年投资方向
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期内,究竟应该投资什么领域和行业?
有论者以为,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三农”问题、城市化、区域发展、和谐社会六大关键词所确定的发展战略,将成为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的“着力点”,而投资机会也将从中产生。
但《新财经》接触的专家则一致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关键词直接等同于投资机会。他们分别给出了极具个人眼光和个性的回答。
《建议》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所长周大地表示,这是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外唯一的一条有具体数量概念的目标。
对节能的重视直接推高了部分涉足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的公司股价。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G天威)的股价从9月28日的人民币10.47元上涨至10月20日的13.59元,涨幅高达30%,此后出现了回调。
分析师认为,G天威的上涨更多地是来自投资者对“十一五”概念的炒作,而非长线理性投资。
在周大地和发改委能源所前所长、APEC亚太能源研究中心顾问周凤起看来,一些瓶颈之所以成为瓶颈,就在于它很难被突破。“中国在能源上面临的实际问题是一次能源长期紧张”,“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还是建设节能型社会”,仅凭新能源是不足以缓解的。“如果新能源发展到足以对石油产生威胁的程度,OPEC完全有能力把油价打到十几美元,将它扼杀。”周凤起表示。
王大用也认为,在2020年前,新能源不可能形成气候,未来投资重点还应是节能项目:“据我们测算,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占2/3,到2020年,煤炭需求会降到58%,石油需求占到21%,天然气8%,水电10%,核电1%,其他新能源加一块也就是1%左右。”
王大用对石先生的投资思路比较认同:“眼前对投资者来说,在能源投资方面要谨慎小心,资本量不大的投入到农村小水电上倒是可能的,因为农村这一块基础设施的缺口还很大。”
王大用表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还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在操作,政府作用不可或缺,需要改变的是管理体制,反腐是永恒的话题。否则规划不合理、体制不完善、腐败问题丛生,大大降低使用效率。至于房地产投资,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房改后城市居民从旧房向新房转移,而其中八九十年代的旧房转租给低收入者和新进入城市人口,会产生很大的房屋租赁市场。
王大用认为,“十一五”期间大的形势是提高消费,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国家应在大力提高非农产业人口比例的同时,加大对农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第三产业,面对的主要是消费,会有大的发展。
袁钢明则认为,“在中国,投资者要想成功,仍应跟着政府走。《建议》又一次提出了重工业和装备业改造,而且未来五年沿海地区的发展会更快,特别是提出了天津滨海地区要像特区一样发展,投资重点区域会在这些地方。”
投资什么最赚钱
在回答《新财经》未来五年投资什么领域最赚钱的问题时,来自台湾的资深风险投资者高健智表示,从风险投资的角度看,国内合乎世界潮流和人们需要的IT、生物、纳米科技会是风险投资未来在国内的投向。
“当然,作为亚洲国家的一大特色,内地房地产业从长远看一定还会有很大的发展,这是现实情况决定的,没有办法改变。”高健智说,“个人投资方面,我认为不妨考虑做一些文物和艺术品的投资。”
陶冬也认为房地产热并没有真正被抑制住:“我觉得新一轮的投资增长至少在目前不是来自于钢铁,不是来自于水泥,也不是来自于汽车。中国的房地产热都还没有压下去。而这个恰恰是政府没有真正控制能力的,前一段时间房地产之所以停步,是资金害怕了,而不是资金没有了,银行对于缺钱的发展商,是有一个制约,而对于很多有银行关系的发展商来讲是天赐良机,因为宏观调控把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抬高了。而且这个‘火’一旦点着了以后,我认为投资的速度可能会比政府想象的要快。”
“对投资反弹不需要任何宏观大规模的经济调查,跟着热钱走就行。今天发展商的钱往哪儿走?武汉、重庆、成都、天津、西安、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陶冬说,“如果房地产要出现回暖的话,我认为2006年是个上升期。”
陶冬表示:“我个人不看好制造业。目前中国拿到的制造业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伴随着利润的下降。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要想打遍天下都赚钱是不可能的。现在制造业除了某些垄断行业,多数都面临着过度竞争、利润率和门槛过低的问题。”
“我个人更倾向服务业,比如金融业、医疗业,等等。当然,服务业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它是高度个性化的。”陶冬说,“与其说是某个行业,倒不如说是项目本身。”
李稻葵在面对这个问题时,首先从他不看好的领域开始谈起:“钢铁、电解铝、电厂这些生产能力已经出现过剩的行业要避免。还有一个行业要谨慎,就是完全以出口为目标的行业。现在中外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烧鞋、征税、反倾销……不管政府以多么灵活的方式升值人民币并处理国际贸易摩擦,受影响的还是企业。至于房地产业则不太好说,中国这么大,一、二、三线城市情况不同,同是一线城市,广州和北京的情况就大不相同。这是所有亚洲国家的特点。”
“服务业大有可为。一般中小规模的服务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不分家,可以绕开政府的门槛,比如餐饮业。还有一些高档服务业,比如办公室服务。”李稻葵同样看好服务业,“一般人下海办公司,在创业期就会抓住自己擅长的领域,利用自己的能力进行创业,而像注册公司、租房、请秘书,在发达国家都有专业的公司帮你做。现在SOHO现代城,就出现了很多办公行业,注册、出国、报关、报税,收取一定费用。这种高档服务业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面对投资什么领域最赚钱的问题,或许十个学者会有十一种回答。正如罗云毅对《新财经》所说:“打个比方,学者的任务是为投资者分析金矿形成的条件,上哪儿挖金矿,就要看投资者的理解和悟性了。我们不可能确切指出哪儿最赚钱,正如我们也不知道哪儿有金矿一样。”
【“十一五”工作总结提纲】推荐阅读:
十一五党建工作总结12-21
十一五期间海南科技工作总结12-09
十一五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汇报10-23
乡镇政府十一五工作总结汇报12-06
某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思路11-19
高速公路十一五养护管理工作总结09-13
直通车工程“十一五”总结05-30
马鞍山乡十一五总结06-28
梅山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