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长安经典散文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梦回长安经典散文(精选4篇)

梦回长安经典散文 篇1

波墨的青石板阶,落款在这个多雨的季节里。青石板外,一圈泥泞而又优美的护城河流,几笔随风飘洒的雨滴。几乎是每一个似是哀愁的文字里都会出现的场景。烟雨濛濛如画。

城墙尾端的香气,是一缕弯弯曲曲的潮汐。飘上台阶的距离,有一种落寞可以横跨缤纷的山水。纯白色的云朵在城楼上姿态优雅的被人用水墨画上一层灰绿色。这片易碎的琉璃,用涂料粉刷着长安的一点一滴。

脚下雨水的湿气,在储存日趋渐增的记忆。我整盘倾倒出与其相关却颜色泛黄的过去。这些,意醉如酒的美丽。春色满地。

雨后的长安城。果然,是适合风吹洗。你从城墙上往下望,风慢慢的带走了潮湿的雾气。很轻。

而我决定了,在这如画的城中,旅行。于是,所有的大街小巷都向后退,退成风景。如诗。因为害怕在这画中踩下脚印,从而破坏了风景。因此,只敢在梦中喜欢的`那些个部份。书写、题画。于是,我默念了一首诗。吟诵的声音很小心。

兴庆宫外的似是落寞,怎么能被形容成一曲寂寞的歌。牡丹花的颜色,又怎么能带着淡淡的忧伤呢?所谓忧郁的贵妃酒醉,提起笔要怎么写呢?到最后,一片漫天的蝴蝶在我的面前。飘飞。所以,我这才开始对李白的《清平乐》有些多的了解。

我正努力的用画笔,仔细的描绘,被时间和天气打造的美丽这一件事情。花瓣低空飘零,绕过边上布满青苔的钟鼓楼,而我在街角的欢笑声中聆听到,当初他们如何心甘情愿的、来到这里的这件事情。

梦回长安经典散文 篇2

缘 起

佛教东渐,东汉永平十年传入西安,距今有1900多年的历史。拥有十三朝定都的古城西安佛法兴盛,佛教中最具影响的八大宗派,其中六个宗派祖庭落户西安,构成了西安佛教底蕴深厚的文化风景线。在西安众多的佛教寺院中,广仁寺是唯一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它是藏蒙汉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的见证。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康熙四十四年,清政府为达到巩固西北边陲的目的,康熙皇帝敕令兴建广仁寺,并亲书“慈云西荫”殿额赐寺。寺院建成后,西藏、蒙古、青海、甘肃等地的**、喇嘛路过陕西时,均住寺瞻礼。从而使广仁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政治色彩。

由于广仁寺是**、**赴京朝觐的行宫,故寺院建筑极具清代建筑风格和喇嘛教特色。**喇嘛、**额尔德尼路过陕西时,都受到广仁寺僧众的欢迎,**大师还在广仁寺为众说法。喜饶嘉措大师也多次在广仁寺普结佛缘。广仁寺所承藏传佛教黄教密宗,每逢农历十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日,举行纪念宗喀巴成道日灯会,寺内钟鼓齐鸣,梵呗振耳,灯火辉煌,香烟缭绕,人声鼎沸。同时,广仁寺作为藏传佛教全国唯一绿度母主道场,吸引了青海、甘肃、内蒙、西藏等信众不远千里前来瞻拜。“三百年来广仁寺一直受到政府、社会名流的重视。历史上康熙、乾隆、慈禧、康有为、梁启超、程潜、杨虎城等都曾来此参拜。康熙题“慈云西荫”、乾隆题“佛教圣地”匾额,康熙、乾隆、慈禧分别亲赐寺院唐开元鎏金卓玛佛像、汉白玉莲花缸、楠木龙床、龙灯。章嘉**、九世**及康有为、梁启超、程潜、赵朴初都曾为寺院题匾。广仁寺是内地与边陲民族团结的友谊桥梁,是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团结的文明宗教场所,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

佛教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广仁寺自建寺以来,历任住持由藏、蒙、汉等族喇嘛担任,各族喇嘛、居士和睦相处,爱国爱教,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发挥出积极作用。三百年来,广仁寺已成为中华民族团结的象征。2005年仁钦上师接任住持传衣承钵,弘法利生。在省市政府及宗教部门关心支持下,上师号召十方信众乐助,募得资金千万元,历时数年重修了寺院山门、7个大殿、如来八宝塔等设施,使寺院古建筑文物得到了有效保护。为弘扬佛法和民族传统文化,仁钦上师先后策划举办“广仁寺建寺300周年全国楹联征集”活动、“西藏—长安千年情大型唐卡艺术展”,尤其是2006年举办的“梦怀长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活动堪称千古盛举,自西藏拉萨大昭寺迎请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及文成公主像回到长安,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为增进汉藏及各民族团结发挥了积极作用。

继成功举行“梦怀长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活动后,时值寺院大雄宝殿落成,仁钦上师将依托长安汉唐雄风的历史背景,从民族宗教角度入手,拟于2010年10月举行“梦回长安 和谐古城”昭君回归故里暨广仁寺大雄宝殿落成典礼活动,1 计划与内蒙古自治州、呼和浩特市相关部门共同举行从呼市昭君陵园迎请昭君像回寺供养,让离开2000多年,一生情注民族团结,始终未能回归故地的昭君重回长安,重温历史“和同一家”的和亲史话,通过此次活动,促进陕西、内蒙古旅游、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作为民族团结象征的广仁寺,将为增进汉蒙及各民族团结友好再作贡献。

此次活动,以弘扬古长安历史文化及民族宗教艺术为载体,其活动创意新颖独特,形式丰富、别具一格,将是西北地区举办的高规格民族宗教文化盛会。将通过“千里迎请昭君回归故里”、“广仁寺大雄宝殿落成祈福开光法会”、“百名将军、部长“民族和谐书画创作笔会”、佛教文物及大成就者舍利展、藏佛乐梵呗音乐汇演盛典等活动,展现陕西历史文化底蕴,为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拉动旅游消费市场发挥作用。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发展变缓的严峻时刻,举办本次“梦回长安 和谐古城”昭君回归故里活动,也是响应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打造西部三角经济圈的要求,全面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陕西省经济旅游产业持续繁荣的时代需要。

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依托“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重要目标,充分调动民族宗教的积极因素,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精神,倡导民族团结、宣扬全民和谐、促进文化发展、推动旅游经济,再现历史人文情感,净化与谐人们内心,促进人们精神品格提升,为打造西安对外开放的国际都市名片作出贡献。

二、组织机构:(拟请)

指导单位:陕西省宗教事务局、西安市宗教事务局 主办单位:陕西省佛教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 承办单位:西安市广仁寺

中绿益善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中国国际佛教和平协会、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中华民族学学会昭君文化研究会、陕西省文化产业促进会、西安市楹联学会、陕西《华商报》社

三、活动时间:2010年10月1日至10月7日

四、活动场所:西安广仁寺、西安音乐厅等

五、合作媒体:中央电视台4频道、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经济频道、香港凤凰卫视、人民日报及海外版、光明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香港《大公报》、香港《文汇报》、《品位》杂志、《名仕》杂志、《环球旅游》杂志、新浪网、网易、中华民族网、中华盛世网、中华佛教在线、佛教导航、佛教天地、佛教世界、中国佛教网等。

六、活动方案:

(一)“迎请昭君回归故里”仪式

时 间:2010年9月28日—10月1日 地 点:广仁寺、呼和浩特市昭君陵园 内 容:与内蒙古自治州、呼和浩特市相关部门共同举行从呼市昭君陵园迎请昭君像回寺供养仪式,让一生情注民族团结,始终未能回归故地的昭君重回长安,重温历史“和同一家”的和亲史话,说 明: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公元前36年王昭君泪别父母,历时三月到达京城长安。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王昭君挺身而出,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离别了第二故乡长安,历时一年多到达漠北(内蒙古)。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33岁的绝代佳人王昭君去世,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后人称之为“青冢”。

王昭君主动出塞和亲的民族气节,使边塞的烽烟熄灭了50年,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元代诗人赵介《题昭君图》诗中赞誉王昭君的功劳,不亚于汉朝名将霍去病,王昭君的形象,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民族团结的佳话。

古往今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众多,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新中国创建者之一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王昭君题写“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本次昭君回归4 故地长安活动,讴歌王昭君民族团结“和睦使者”形象,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美好愿望。

(二)广仁寺大雄宝殿落成祈福开光法会

时 间:2010年10月1日11:00—12:00 地 点:广仁寺大雄宝殿

内 容:大雄宝殿落成祈福开光法会

说 明:佛教是热爱和平的宗教,自佛陀始,佛教就一直在探寻社会和谐、人心安宁之道。佛教之道,绵绵不绝,究其根底,在明心见性,自净其意。心为诸法之本,若人人做到心静、心安、心平,由个体而家庭而社会而国家而天下,则全社会和谐。本次法会特别邀请了北京雍和宫、承德普宁寺众多高僧大德,海会云集,法缘殊胜。共同为广仁寺大雄宝殿落成举行祈福开光大法会,以此表达广大佛教信众祈愿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和睦幸福、世界和平的悲誓弘愿。

(三)百名共和国将军、部长“民族和谐”书画创作笔会

时 间:2010年10月1日下午2:30—5:00 地 点:广仁寺院内

内 容:“民族和谐”书画作品现场创作活动

说 明:本次民族和谐书画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构建和谐西安、促进民族团结”这一时代主旋律为核心,生动地体现出社会各界的积极力量,积极推动西安文化事业大发展。届时将邀请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徐惟诚、5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高运甲、司法部原部长邹瑜、原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石广生,以及老部长庄炎林、周道炯、黄璜、王伟华、贵州省委原书记、中央国家工委原常务副书记刘正威、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安成信、老将军周克玉上将、刘精松上将、杨怀庆上将、张序三中将、总参政治部原副主任姜迪泰、武警总部后勤部原副政委张玉堂、北京卫戍区原副司令员黄伯诚等一百多位中央领导、将军、部长及艺术家们赴西安广仁寺出席活动,在活动现场倾情泼墨、精心创作,以中华传统书画艺术形式,讴歌西安文化历史、寄托对西安人民的殷殷祝福之情,为加快建设西安国际旅游文化城市进程作出贡献。

(四)“梦回长安 和谐古城”藏佛乐梵呗音乐汇演盛典时 间:2010年10月1日20:00—22:00 地 点:西安市音乐厅

内 容:藏、蒙、汉民族及佛乐梵呗音乐汇演

说 明:2010年10月1日晚,当美丽的西安华灯初上时,一台民族歌舞及佛乐梵呗音乐汇演将在新近落成的西安音乐厅隆重上演。时尚绚丽的舞台,现代流行元素与经典蒙、藏民族歌舞的高度融合,130多名演员倾情投入,可谓声势浩大。本台晚会汇聚了众多民族艺术家和佛教梵呗音乐团。腾格尔、容中尔甲、曲比阿乌、“轮回”乐队前主唱吴彤等一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家都将登台亮相,另外,此次晚会还将注入“新创亮点”,蒙古族歌手苏依达是失传近100多年的长调呼麦的继承者,一人能发出四种声部的声音。沉寂许久的腾格尔也将献上新创歌曲《马兰花》,他有信心这首能够超越脍炙人口的《天堂》。6

佛教梵呗具有人心净化、和谐社会的作用,僧众借助音乐唱诵、念诵、演奏器乐等方式宣讲教义,宣扬人们友爱和睦。本次音乐会特别邀请承德普宁寺藏传佛教艺术团倾情献演,大型佛乐舞《梦回长安》以佛教文化为底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神秘优美肃穆,乐舞交相辉映,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本次音乐会特邀济公扮演者游本昌老师及香港艺人曾志伟及央视著名主持人共同主持,邀请2004年超女冠军安又琪(与李娜音域相似)演绎一曲佛乐《清净法身佛》,余音绕梁,可称天籁之音,本次音乐会充分表现了中国音调、乐器独特的艺术魅力,用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彰显中华正音。邀请藏僧持练“金刚念诵”参加整体演唱,以形成奇异而深具感染力的音声世界奇观。

民族放歌,是吉祥的声音;藏音梵呗,是诚挚的祝福。主办方希望通过大型的音乐汇演,祝福大众福寿安康,幸福绵长;祝福国家繁荣昌盛,万世治平。(五)陕西佛教历史文物及佛教大成就者舍利展

时 间:2010年10月1日-10月7日 地 点:陕西广仁寺地宫

内 容:中国陕西佛教历史文物巡展

说 明:本次展出的国家级佛教文物内容丰富,其中大部分文物将是首次展示的历史珍贵文物,令广大参观游客一饱眼福。如:康熙亲书《御制广仁寺碑》碑石及保存三百多年碑文真迹原件、康熙三十九年刻本藏文《甘珠尔大藏经》108卷、康熙四十九年修订的明版《大般若波罗密多经》6600卷、汉白玉莲花缸,为佛教寺院佛灯中之艺术珍品。唐文成公主进藏带去的释迦牟尼佛7 祖像的莲花宝座,慈禧太后楠木龙灯等。舍利是修行者终其一生修行的精华汇集,只有持戒精进,虔修不怠的大德,圆寂后才能结晶舍利。修行高僧大成就者的遗体被火化后,有时会发现珍珠般美丽的晶体。佛教徒相信,舍利是殊胜的圣物,因为它们蕴含高僧修行的功德。高僧内在的清净化现为舍利的形相。所以佛教信众认为舍利所在,即如法身所在。本次展出的珍贵舍利子数量众多,有目键连尊者、舍利佛及阿难陀、龙树菩萨、密勒日巴、宗咯巴大师、第一世大宝法王、耶喜喇嘛,广钦和尚、格西喇嘛、韩国性澈禅师等等,舍利总数超过1000颗,是一次亲近历代祖师大成就者难得的机缘。

佛教的和平圆融思想是其教义的精神体现,贯穿于中华文明史的发展进程。面对现今世界经济危机衰退,引起的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紧张、焦虑,在素有“民族团结和谐象征的广仁寺,举行2010年 “梦回长安 和谐古城”昭君回归故里暨广仁寺大雄宝殿落成典礼系列活动,依托活动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运用民族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勇于承担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倡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新六和”愿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作用,最终共同致力于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10年“梦回长安 和谐古城”昭君回归故里

暨广仁寺大雄宝殿落成典礼筹委会

梦回江南散文 篇3

不知多少个日夜,总梦回江南;青草湖畔,垂柳倒影,莲塘碧绿,荷苞待放,蜻蜓驻立,阳光明媚的日子,总是江南最显生气。

不过我更喜欢江南烟雨,一簑任平生;披蓑戴笠,划着小船,就着烟雨,穿过这如诗如画的江南盛景,细细一品,便会沉醉其中。

江南的美,如诗画般美得惊艳,她的一草一木,都似精雕细琢,美得脱俗,她的美柔而不弱,最富盛名。

我爱江南,也许源自自己的古情节,古人的离愁别绪往往有江南的影子。“恰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再悲情的离,抑或再圆满的合,在这里便都化着一片片绿叶,只做陪衬罢了。

时值盛夏,这燥热的天气更让我思恋起江南的`多雨季节,那时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片生机盎然,微风徐徐,俘获了多少游子的眷恋之思,让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竞相追逐,描绘出一幅幅让人流年忘返的画卷。

我之思恋,只因贪恋江南给予的幻象,并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如若真让我见识了江南的美,却不见了古人、古亭、古诗、古月,那又何来欣喜若狂,倒不如寄情于旧时诗画,浅酌一杯,在无尽的诗情画意中去感受江南独特的韵味;因而,我总还是固执的幻想着,不想真正走进她,也许我所追寻的也只是这样诗意的梦境。

梦回故乡优美散文 篇4

已经三年没有回故乡了,故乡却常常入梦来。我清楚的知道,梦是另一个世界,是另一种真实,若不是镂心刻骨的情愫,又怎么会倾注幻想地在梦中出现。有梦其实也很好,不管是噩梦还是美梦,梦总可以穿越时空慰籍人们孤苦的心灵,可以提醒人们,珍惜缘分,珍惜当下。当梦醒时分,我们可以咀嚼那份美,面对现实的一切而深深感恩!

在岁月的变迁中,故乡发生着变化,弯弯曲曲的土路变成了现在的水泥路,青砖黛瓦的旧房换成了一栋栋的中式楼房,乡村几乎旧貌换了新颜。许是怀旧,我倒宁愿故乡还是原来的模样,我不愿时光雕琢了它的容顔。

梦里的故乡依然还是原来的模样,惜日的画面似乎已经在我脑海中定格。我仿佛看见童年的自己沿着那弯曲的小路走来,路两边大片已经泛黄的稻谷,散发着稻花的清香。我慢慢走近村庄,路边有一片海,人们叫它海子,源源不断的水源从妙峰山流下,使海子水源充足,鱼肥水美。轻烟渺渺的水面上,有戴着斗笠的人划着小船在打鱼,这景色好似江南的鱼米之乡。故乡这个古老的村镇座落在这样一片青山绿水中,四邻八乡的村民在这儿繁衍生息安居乐业,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宁静时光。

黎明即起,霞光万道中,一个小女孩手拎提篮于田间小径款款而来......多么亲切而熟悉的画面,这是记忆中的我。经年里的往事于记忆深处漫延,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沐浴着晨曦,走在田间地头,地里绿油油的麦苗上挂着摇摇欲坠的露珠,我闻到了田间地头花儿的芬芳。我看到少不更事的自己,童真无邪地在宽阔的田野里蹦蹦跳跳,我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怒放在田间地头。

村里有棵粗大的桑树,每年的秋天整棵树结满了黑色的桑果,我常常爬到树上摘桑果,甜甜的桑果甜到了心里。快乐无忧的往事总于记忆深处保留,梦里的我就这样跑着,跳着,快乐着.........不知过了多久,猛地从梦里醒来,泪湿一枕,不是快乐吗?可我为什么会在梦里流泪?也许,潜意识也会入梦,毕竟,岁月中,现实给了我们太多的无奈和忧伤.....又也许,我们永远也回不到那个纯真的年代,不管是在现实里,还是在梦里。

随梦,推开时光的大门,缓缓走进回忆,过往的人情风景画面栩栩如生出现在脑海中。往事遥远得看不到尽头,仿佛过了几生几世,思维虚幻于飘飘渺渺中。春去秋来,路边的老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人们的故事在年华里不断更替,海子干枯了,故乡的山水,黛瓦上的炊烟人家都付与了似水流年。在时间的长河里,在我不经意间,亲人们走得匆匆,当我日渐成熟欲好好珍惜孝敬他们时,却再已寻觅不到他们的踪影,触摸不到他们的温暖。包括村里那些慈祥的长辈,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此刻,体会得淋漓尽致,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我再也找不回亲人们,再也找不回童年的自己,只剩岁月的苍桑在心里碰撞。

人去屋空,那些温暖的记忆,涩涩的酸楚和飘浮的往事在心里沉浮。常常怕人说起故乡,只要有人说起故乡,我就会闭口不言。我怕,故乡越说越远,远到触摸不到亲人的温暖。只要有人说起故乡,心里就会默默地下一场雨,故乡犹在,尘音已绝,残亘断壁,哽咽无语。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走进故乡,我不敢踏上这条无人等候回家的路。亲人故去,再回乡,已成过客。多想时光且住,人间不再有别离,多想故乡还有一间温暖的小屋可以栖息。还有等候自己回家的人,想念烛光里的奶奶,想念父亲!

时间越久,越怀念年幼时乡村的岁月。幼时,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曾经把我送给在家乡的奶奶抚养。在乡下,奶奶带着我相依为命地过了两年,幼时的记忆轻浅,只模模糊糊记得一些特殊的片断。我记得,自己跟着奶奶收割过五谷杂粮,白天,跟着奶奶去田里收稻谷。当然,那时的我什么也不会干,只在田埂边上采花儿玩而以。夜晚,我和奶奶在油灯下搓玉米粒。奶奶说我是很乖巧的那种小姑娘,说我很听话,从来没有给她惹过事。记忆中,那会,老家没有电灯,没有玩具,没有糖果。幼小的自己,并不知道贫困富余的概念,能够吃饱喝足就觉得幸福快乐了。只是年幼时体弱,常常感冒发烧,奶奶会背着我去卫生院看病打针。奶奶温暖的`脊背从那时起,就烙印在了我心里。老家清贫的环境虽然没有给我优厚的生活,但没钱总有爱,祖辈们给了我情深似海的爱。这种割不断的亲情之爱刻在了骨子里,融在了血液里。

想起家乡,就会想起父亲,父亲是最让我心疼的。父亲是我不愿触碰的心中的痛,我怕触景生情,我怕泪眼迷离。父亲从小没有父爱,是奶奶把父亲养大的。祖父曾经是黄浦军校毕业的军官,戎马一生,后战死于和日军的台儿庄大战。祖父生前要求奶奶一定要让父亲读书,奶奶在祖父逝去的岁月中,终身未曾改嫁,一辈子就这样守着父亲孤独寂寞而过。生活即便是再苦,奶奶也坚持供养父亲读书,难以想像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在抗战年代和解放初期是怎样熬过来的?我两位至亲至爱的亲人啊,每每想起,都让我心疼不已,后悔万分。我悔,子欲孝而亲不在!细品自己半生旅途的蹉跎坎坷,更加深深体会祖辈的不易,他们的艰难困苦,他们的孤单寂寞,是我们现在的人不堪忍受和难以理解的。

在奶奶和父亲故去的这些年中,好多次提笔想写一些有关亲人和家乡的字句,以慰思念之情,但总未写成。有一种情,每当提笔,便会有一种刻骨的思念于笔尖萦绕,倾刻间让人情不自禁地痛彻心扉,泪水涟涟。眷念使回家的情结在心底滋长,而我已是有家不能回,我只能在落墨处,敲响亲情的声音。我只能把故乡熟悉的画卷打开,让思乡的情绪在画卷中漫延。忆故乡的謩霭斜阳,秀山明光,小桥流水,让乡音乡情在心间缠绵。我愿故乡入梦来,那样的话,故乡的路有人等,故乡的门有人为我开........

上一篇:副县长在全县民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下一篇:对于未来的守望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