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局重点工作计划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局重点工作计划

农业局重点工作计划 篇1

2008年是实现“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之年。至04年以来,全县农业在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连续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贯彻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推动农民增收,我们确立:

2008年农业工作指导思想: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工作目标:继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粮食总产保持40万吨以上;积极发展高效农业,高效农业面积力争突破10万亩;着力发展设施化栽培,突出发展大棚蔬菜,重点建设一批标准化大棚蔬菜生产基地;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新发展沼气用户1500户。

重点工作:

1、全面落实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服务手段,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确保粮食直补、良种补贴以及农资增支补贴等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2、强化项目申报与建设。在组织好在手跨项目实施的基础上,组织人力继续筛选、申报一批对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项目,努力实现项目申报工作新的突破,重点建设农业品种技术集成展示基地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水生植物基因库项目以及设施蔬菜基地项目。

3、推进技术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一是深入开展以科技入户为重点的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全年完成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5万人次,农民创业培训500人次;二是继续完善和配套农业信息网络服务功能,不断更新金湖农业信息网,增加信息容量,发挥为农服务功能,确保“12316”三农热线畅通服务;三是推广以植保机防统治为重点的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技术,扩大机防统治示范覆盖面,提高植保社会化服务水平;四是加快农业品种、技术集成展示基地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品种、技术储备;五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4、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继续推进以沼气“一池三改”为重点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5、加强农业执法服务。规范农资市场经营,保持全县农资市场安全稳定地良好态势,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坑农害农等违法经营行为,为农业生产发展保驾护航。

农业局重点工作计划 篇2

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进一步推进全市农机化工作, 确保全年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2014年8月5-8日, 汕尾市农业局刘石兰副局长带领局农机化办和农机监理所负责人, 深入各县 (市、区) 开展农机化重点工作督查。此次督查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档案材料、与农机户座谈等形式, 重点对农机购置补贴及安全生产等农机化重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督查。

从督查情况看, 各地重点工作有效推进:一是购机补贴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农机牌证管理严格规范, 三是农机宣传工作到位有效。刘石兰副局长在肯定各地做法和成绩的同时, 提出了四点意见:一要加快农机发展, 二要强化安全意识,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契机, 深挖细找存在的问题, 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把存在的问题摆出来讲清楚, 不断强化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 加强班子建设, 带领农机干部职工为汕尾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业局重点工作计划 篇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继续集中资金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重点用于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农机购置补贴。重点选择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急需的机具品目敞开补贴,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扩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范围,集中资金打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产业融合典型模式,探索增加农民收入的机制和办法。

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启动实施东北地区“米改豆”试点;探索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纳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范围;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和补助机制。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项目。启动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大力推进“粮改饲”试点,支持“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种植结构调整。

动物防疫补助经费。继续支持动物强制免疫、重大疫病扑杀、养殖环节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补助等内容。

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继续支持冬小麦“一喷三防”、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草原鼠害防治、边境草原防火隔离带建设,以及洪涝、台风、干旱、冰雪等重大灾害应急救助。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范围,增加河北、山西等10个省(自治区)整省推进,共达到22个省。

农业部部署今年畜牧业重点工作

日前,农业部印发《2016年畜牧业工作要点》,要求深入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按照农业部党组确立的“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工作主线,统筹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转化率和畜禽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建设。

《要点》总结了“十二五”期间畜牧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即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促进养殖增收和草原增绿。

《要点》明确了2016年畜牧业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动饲料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奶业发展水平。二是大力推进种养结合。加大粮改饲试点力度,抓好现代草牧业发展。三是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推动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着力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四是切实保障质量安全。加强饲料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继续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五是着力强化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推进现代畜禽种业建设,强化畜牧业科技支撑。六是大力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加强统计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形势分析和预警信息服务,加强畜牧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七是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开展重大课题研究,全面研究落实草原改革任务,着力做好规划编制发布工作,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抓好计划财务基础性工作,强化畜牧业政风行风建设。

2016农机补贴政策调整 范围和高限下调

近日,农业部关于对《2015-2017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进行调整的通知正式发布。通知对201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调整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说明,并为各省制定2016年通用类农机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工作提供了原则性指导意见。调整呈现出以下特点:

补贴范围缩小 2016年全国通用类机具为23个品目232个档次,与2015年的83个品目487个档次相比减少了60个品目255个档次。为进一步提高各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自主权和针对性,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选取应用较为广泛、补贴资金使用量较大、技术标准体系适宜全国统一分档的档次,作为通用类机具,并对最高补贴额进行小幅下调;将除此之外的其他补贴机具种类调整为非通用类机具。据悉,补贴范围的缩小,目的是突出补贴重点,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将一些低端的、过剩的、低附加值的的产品剔除出补贴范围,这将有利于降低企业和农机管理部门的风险。

最高补贴下降 “降定额”成为2016年补贴额调整的主旋律。与2015年全国通用类最高补贴额,2016年232个档次补贴额全部降低,降幅高达10%。可以预见的是,2016年很多省份将吸取2015年的教训,非通用类和省级财政单台套农机补贴额都将减少,单台套补贴比例很可能会低于多年一直保持的30%。该调整,一是可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二是可以减少补贴政策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三是有利于提高补贴机具的使用效率;四是有利于降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风险。

持币观望 农机补贴额10%的降幅,或将直接影响农机购买者的购机欲望,很可能会推迟购机时间。从农机购买者心理期望的角度看,购买者很可能会期待政府再次提升农机补贴比例,除影响到正常农业生产的情况外,“持币观望”的可能性比较大。再加上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到“国三”,发动机成本上升导致“国三”整机价格上浮,并且“国三”发动机与整机没有经过严格的适配检验检测和高强度磨合,2016年“国三”农机的质量令业界人士担忧。在单台价格上升、质量未知、补贴比例下降的情况下,将会影响大部分购买者购买需求的释放。

江西提前下达2016年农机购置补贴6亿元

江西省财政厅日前提前下达2016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25亿元。全省11个设区市共上报补贴资金需求7亿元,大于2016年第一批资金分配数,总体按各地上报需求量的89%比例进行分配。

江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兑付实行“先购机后申请,先申请先补贴,后申请后补贴,不申请不补贴,资金补完为止”的方式,鼓励农机部门开展“一站式”服务,方便购机者办理补贴手续。补贴对象为该省行政区域内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补贴种类范围为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收获后处理机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排灌机械、畜牧水产养殖机械、动力机械和其他机械等10大类25小类46个品目。其中,对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插秧机、植保机械、粮食烘干机、联合收割机实行敞开补贴,满足所有购机者的补贴需求。

nlc202309081655

我国植保无人机产业市场广阔

植保无人机产业发展政策环境良好 自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强农用航空建设”以来,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在智能农业等领域取得突破。各级政府均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生产端出台标准、销售端提供补贴、使用端建立规范。随着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未来全国范围内农用无人机购置/服务补贴将是大概率事件,植保无人机这一主题仍将持续发酵。

主题深入契合 无人机与一号文件中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这一主题深度契合。一是研发、使用高端农机装备、提升机械化水平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相对手工喷洒,植保无人机喷洒效率可提升近30倍,在节省20%~40%农药的同时大幅地缩短了工作时间。二是精确的数据来源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无人机在农作物、气候的数据监测以及信息采集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植保无人机市场广阔 无人机植保在效率、适用性、利用率、安全性、成本方面有诸多优势,是未来主流的植保方式。美、日等发达国家渗透率超过50%,我国植保无人机渗透率仅为3%,增长空间巨大。植保无人机产业最大市场在于植保服务,假设我国18亿亩农田每年需要喷洒3次农药,无人机的渗透率是50%,每亩喷洒价格是10~20元,植保服务市场近500亿元。

四川育成我国第一个獭兔新品种

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由该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川白獭兔新品种” ,近日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培育的獭兔新品种,标志着我国獭兔新品种培育取得重大突破。

“川白獭兔”是以德系獭兔和美系獭兔杂交选育的四川白獭兔为育种材料,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通过连续五个世代定向选育而成。经国内同行专家性能测试和综合评价,其毛皮品质、生长发育、繁殖性能、适应性等性状均优于国内现有饲养的其他獭兔品种,特别是优级皮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獭兔品种。

目前,四川省已建立“川白獭兔”核心场1个。已在仪陇、江油、罗江等20余个市县和河北、浙江、山西、重庆、云南、贵州等省市中试应用,累计推广种兔11.30万只,改良獭兔27万只,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深受养殖户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对虾虾苗室内高密度暂养水质调控方法获专利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董宏标、张家松等人发明的“一种对虾虾苗室内高密度暂养水质调控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包括对虾虾苗入池前准备的暂养装置设置、养殖水体消毒、益生菌附着和接种、水环境调节步骤,以及暂养过程中水质调控的暂养前期水质调节、暂养中后期水质调节,其中在暂养装置的暂养池内设置了膜片及曝气管。该发明通过在暂养水体中悬挂膜片,增加虾苗栖附面积,提高暂养密度;膜片的粗糙表面和均匀曝气带来的水流推动,使前期投喂的饵料微粒均匀分布于水体并大部分吸附于膜片表面,从而降低因摄食差异造成的规格不齐;膜片表面可形成生物膜以吸附和降解水体中悬浮有机碎屑、残饵、粪便和水体溶解性含氮污染物,维持良好养殖环境,减少养殖过程中废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以上信息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当前农业重点工作明白纸 篇4

一、美国白蛾防控

(一)当前防控形势

根据2010年我镇美国白蛾防控情况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经上级专业技术人员分析论证,预测2011年我镇美国白蛾仍呈大面积发生趋势,局部地区有暴发成灾的可能,危害程度进一步加重。为有效预防、控制美国白蛾疫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在疫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进行除治,把美国白蛾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护我镇造林绿化成果以及生态环境安全,望各村对照下发的实施方案及责任书,全力做好落实。

(二)飞防注意事项

1、飞防期限:全县5月29日至6月17日,我镇飞防时间初定6月2日,请各村、各单位在本辖区内要做好食品、饮水、虾蟹养殖区、蚕桑区及蚂蚱、蝎子、土元等养殖区域的防护工作,不要在飞防沿线放蜂和室外放置食品,对室外人畜饮用水缸等进行防护,确保飞防期间人畜安全。通知后如造成损失,由各村负责,镇政府概不负责。

2、与东港区交界村,每村准备二面红旗,作为界标,由各村负责插到边界,以免飞机越界。飞防时村庄设五个点,每个片林设三个点,各村需提前备好8k红纸,飞机来前铺设,片林在林边设二点,林中设一点,村庄在村中心设一点,村边设四点,飞机喷药后立即查看喷药质量,发现药滴密度低于每平方厘米3滴或漏喷的片林,立即上报现场指挥(指挥电话:***),以便及时与飞防公司协调安排补飞。

3、飞防监测。一是每村配备1名飞防监测员,由所辖村安排,及时监测漏防部位,如发现漏防部位,立即报现场指挥,1

由飞防公司立即补防,飞防后监测出的漏防部位,由村上报镇飞防指挥部领导,由镇、村组织地面补防;如有村专职监测员以外的人举报漏防林片,由各责任村负责防治。

4、飞防期间,在作业区及周边地区严禁燃放烟花爆竹,严禁向空中释放气球、风筝、航模等低空飞行器和漂浮物,严禁向飞机投掷弹药、石块、棍棒、绳索等危险物品,严禁架设高压电线杆、塔等20米以上的高大建筑物,确保飞机飞行安全。

(三)工作要求

1、下发《街头镇2011年美国白蛾防控实施方案》、镇、村美国白蛾防控责任落实表(6月2日前上报镇农业办)、飞防通告及飞防明白纸,会上与各村签订责任书,同时各村会后也要与本村村民或林木承包人签订责任书。

2、各村要成立美国白蛾防控领导小组和防治专业队,配备1名专职监测普查员,以上人员名单于6月2日前上报镇农业办。

3、飞机起落点在哪个村,村干部要靠上搞好配合、协调工作。

4、各管区及包村干部都要到所包村同村干部一起防治和监测,打药时,包村干部负责所包村的监测。

5、会后,各村要及时张贴下发的飞防通告,并通过喇叭等形式加强宣传。

二、苗木管理

1、苗木抽干部分尽量回缩,至发芽部位。

2、种植农作物的地块应留足1平方米的树盘。

3、对苗木追施复合肥,每株0.2斤。

4、普喷一遍药,防治蚜虫及食叶害虫。

三、茶园管理

2010年种植的茶园要加强保护和管理,对苗情较好、生长

健壮的茶园要视墒情做好浇水和追施提苗肥工作,对因越冬管护不利,由干旱、冻害造成叶片枯死的茶园,经实地查看茶苗根部尚未死亡的,仍然能够发芽生长,当前关键应做好保护工作,坚决不能随意毁坏或翻种其他作物,要及时浇水增墒,促进茶苗下部叶芽生长;2011年新种茶园当前要做好保墒及茶苗出土后遮荫工作。

四、防汛工作

1、现状

小型水库23座,其中小一型3座,分别为向阳水库、阎马水库和挑沟水库,小二型20座,塘坝125,主要河道3条,分别为街头河、王世疃河、杜家沟河。

2、存在问题

(1)水库没有加固完毕,还有巩窝水库、沟里水库、前胡水库、土门峪水库、宅科水库、杨家沟水库、东石门水库;(2)塘坝基本没有加固,上级没有加固任务;(3)河道没有加固任务;(4)水利工程大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程,年久失修,老化严重。

3、采取措施

一是订立防汛预案;二是备好防汛物料;三是各村要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组织好防汛队伍,实行村干部包河、包库、包塘坝,从6月1日起实行24小时防汛值班,村干部带班,防汛领导小组和防汛队伍上墙张贴;四是宣传好防汛形势;五是看管好水利工程。

农业局重点工作计划 篇5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2020 年农业农村局重点专项工作汇报》的详细参考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这里给大家转摘到。

2020 年农业农村局重点专项工作汇报

按照《xx 市纪委监委 2020 年重点专项工作安排》要求,农业农村局积极主动配合牵头单位工作,深入推进各专项工作开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清理违规违法违规占用土地

配合牵头单位做好清理规范违法违规圈占土地工作的监督工作,在年 “大棚房”问题排查的基础上做好 2020 年“大棚房”问题后续排查情况。按照冀自然资规【2020】3 号文件精神,我局配合自然资源局进行了工作部署,根据《农业农村部 自然资源部关于建立常态长效监管机制防止“大棚房”问题反弹的通知》(农农发〔〕4 号)及省、市领导批示要求,为进一步巩固“大棚房”整治成果,建立常态长效监管机制,保障设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严防我县“大棚房”

问题反弹,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我们制定了《肃宁县关于建立常态长效监管机制防止“大棚房”问题反弹推进方案》,截至目前,我县没有新增设施蔬菜园区,没有新增园区备案情况。

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1、节水灌溉。思想汇报农田灌溉节水主要是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通过建设管灌和喷灌来达到压减开采地下水,达到节水目的。目前,我县基本实现了农田灌溉地下输水管道化,但个别机井由于更新或地下管道老化等问题,还在用传统的土垄沟灌溉。省级每年都下达维修养护资金,为做好维修养护工作,由各乡镇建立工程维修养护数据库,每年按照“轻、重、缓、急”对部分毁坏工程逐步解决。

2、实施农业节水项目。在窝北镇、邵庄乡两个乡镇 7 个村实施 1.5133 万亩的旱作雨养项目,根据《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 2020 年度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业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冀农发[2020]94 号),农业农村局在该项目原已申报范围和补助对象的基础上,重新细化项目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实施范围、面积和补助对象(村)。预计关停机井197 眼,完成试点区域地下水压采量 332.926 万立方,充分

利用自然降水,引导农民种植适合本地的耐旱作物,对承担旱作雨养种植任务农户收益给予补助,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永续利用。目前正在确定项目实施地块,核实项目区机井数,工作总结项目实施中严格落实旱作雨养种植管护措施,防止弃耕、废耕、破坏耕地、私自开井灌溉等行为发生。

三、扶贫领域****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农业农村局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建立促进群众稳定脱贫和防范返贫的长效工作机制。

1、产业扶贫权益到户。继续实施产业扶贫权益到户项目,按照协议将年、年、2020 年入股的收益及时给贫困户分红。鉴于 2020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年,收益分两次发放。第一次于 6 月中旬将收益按月核算到 6 月底发放,第二次将剩余收益按协议发放。

2、拓展帮扶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拓展帮扶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防止返贫。实施电商产业集群到户项目,在全县范围内新培育 5 个淘宝

镇,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电商经营,每个补助 500 元,给予每单快递补贴 0.5 元;对于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的电商大户,TOP100 排行给予每单快递补贴 0.3 元。

3、完善带贫机制。在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入股分红、直接到户扶持的同时督促指导扶贫龙头企业建立完善带贫益贫机制,扩大对打工就业贫困户的覆盖面。对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进行培训,为贫困户脱贫提供点对点服务。改进帮扶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吸纳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就业等多种方式,增加贫困户收入,防止返贫。

四、生态环保领域工作

农业农村局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总体思路,做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1、加强宣传,利用下乡、会议培训等形式加大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今年 3 月和 6 月组织畜禽规模养殖场在县农业农村局三楼会议室召开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推进会,讲解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建设处理设施的必要性,不准随意乱排乱倒及

直排造成污染环保处罚的力度,通过培训,提高了畜禽养殖者的环保意识。

2、按照《肃宁县污染源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肃政办字〔2020〕14 号)的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于 2020年 4 月 22 日下发了《肃宁县农业农村局关于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源排查的通知》,会同各乡镇重点排查畜禽规模养殖场是否做到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无乱堆、乱排问题,畜禽规模养殖场是否配套建设治污及资源化利用设施。目前我县畜禽规模养殖场 24 家,已建设粪污处理设施 24 家,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 10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86.8%,达到了《河北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要求的目标。我局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和乡镇政府做好对规模以下养殖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写作引导养殖户建设防雨、防渗的堆粪场、沉淀池,完善粪污收集,对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就近就地还田,同时要求养殖户与种植业主签订粪污消纳合同。通过日常积极督导,促进了我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了畜牧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保障了农产品供给。

《2020 年农业农村局重点专项工作汇报》是篇好参考,涉及到利用,贫困,资源、农业、项目,农村、工作、问题等

现代农业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篇6

汇报

中共甘浚镇委员会甘浚镇人民政府

(2011年10月13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甘浚镇党委、政府欢迎大家来我镇对制种产业、肉牛产业、蔬菜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镇现代农业及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甘浚镇位于甘、临、肃三县(区)交汇、省道213线25公里处,辖17个行政村,148个合作社,6477户,23158人,面积3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人均耕地3.7亩,全镇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2011年全镇经济总收入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30元。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做强制种业,做大养牛业,做优蔬菜业”的发展思路,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制种、肉牛、蔬菜产业成为了我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我镇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围绕“稳粮、增收、夯基础”这一思路,稳步提升主导产业的规模效益。

(一)做强制种业,稳步发展订单农业

进一步加强制种基地的认证,规范了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今年,我镇与中种、兴达、裕丰、长城等规模大、信誉好、势力强的11家制种公司签订玉米制种合同,落实制种面积6.2万

亩。为了使公司与农户在种子收购、款项兑付等环节不发生矛盾纠纷,在签定合同前,将合同中的条款公布并分发到农户手中,同时将农户签名盖章的花名表作为合同的必备附件,规范了合同的签订程序,保护了制种农户的合法权益。加大种子市场规范力度,特别是以实施“中国金张掖制种玉米生产基地”工程为契机,加大制种基地认证力度,规范种子生产秩序,不断发展壮大制种产业,使制种产业成为了我镇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做大养牛业,发展壮大草畜产业

本着“高起点、标准化、能循环”的原则谋划产业发展,突出抓了品种改良,规模养殖,集中育肥、龙头带动,品牌打造、服务保障等工作,促使草畜产业特别是养牛业成为了全镇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一是大力调整畜群结构,改良畜禽品种,以牛、羊为主,扩大基础母畜数量,加大新品种改良和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依托祁连、光明等养殖园区,引进和推广肉牛新品种,加快了全镇新品种引进和改良力度。二是以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扶持发展规模养殖,努力构建了“农户抓繁育、小区抓育肥、专业组织抓流通”的规范化养殖模式;以“小群体、大规模、扩总量、增效益”发展思路,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培育养殖新亮点、新基地,鼓励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养殖业,目前已注册成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共12家,使全镇肉牛饲养量达到5.8万头,比上年同期增加3000头。三是加大畜禽防疫力度,继续实行全覆盖集中防疫和零费用

“免疫”政策,全镇已完成春季畜禽防疫工作,其中肉牛防疫密度达到98.5%,防疫过程中做到了“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提高牲畜家禽的成活率,把养殖户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确保我镇畜牧业健康稳步的发展。

(三)做优蔬菜业,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

今年,我镇根据市场的变化,在继续壮大特色产业的前提下,对产业内部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即稳步提高设施农业在产业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调整结构,使特色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1、按照“多采光、少用水、节省地、高效益”的发展原则,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以反季节无公害韭菜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今年我镇计划在中沟村、东寺村新建冬暖式日光温室100座。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预计十一月底全部完工。该项目建成后,全镇蔬菜年销售总量达8000吨,可实现经济收入1600万元。

2.加大新型高效节水农业的建设力度。在节水农业的建设方面,我镇以“高效、节水、生态、示范”为宗旨,大力发展节水型荒漠设施农业,已建成占地1000亩的集种植、养殖、高效温室及优质杂果为一体的荒漠设施农业示范园区1个,目前园区改造土地200亩,绿化林带60亩,种植自交系制种玉米40亩、向日葵50亩、红提葡萄2棚800株,桃杏等经济林40亩,实验培育荒漠西瓜8亩、甜瓜2亩。努力克服了制种玉米一头沉的现状,使全镇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另一方

面,按照精准农业的要求,我镇的农业技术人员对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对园区内种植的作物全部实行高效节水灌溉,对作物生长温度、湿度进行实时监测。旨在通过高效栽培和节水灌溉技术示范推广,逐步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

3、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引进。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积极争取,由区政府继续给予农户良种补贴政策,引进335良种,增强农民的种植信心,改变品种退化的局面,巩固蔬菜产业。本计划引进良种1000公斤,推广种植0.7万亩,目前已销售良种3.2万吨。

4、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今年,我镇进一步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培训新型农民、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邀请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省农科院专家,开展现代农业科技培训6场次,培训人员达1000人次,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建立科技示范村1个,培育发展科技示范户276户。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进新品种**型韭菜,在中沟、东寺村日光温室定植75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很突出,农业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加之今年农资及用工价格普遍上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民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二是今年春季气候反常,气温回升缓慢,灾害性天气频繁,农业设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致使我镇的春种作物大面积受灾,造成种子、农膜损失达80余万元。同时由于各项赈灾、减灾资金未能及时到位,致使农户恢复生产速度缓慢,严重影响了我镇农业生产。

三是水利设施跑、冒、渗严重,节水效益衰减。我镇大部分渠道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运行至今,已属超期服役,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部分农田长期靠水沟灌溉的方式依然存在,节水效率低。

三、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引导农民运用高效节能的生产技术种植优良品种,提高劳动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效的目的。

农业局重点工作计划 篇7

一、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

我县地处里下河地区腹部, 境内地势低洼、沟河众多、水网密布, 由于历史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欠帐严重, 致使洪涝等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的歉产歉收。为此, 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为发展现代农业夯实了基础。

1. 突出位置, 扎实推进全县农业综合开发

我县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大县的实际, 注重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这个平台, 切实把农业综合开发蛋糕做大做强。一是组织推进。县委、县政府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富民工程, 专门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落实了总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具体负责人, 明确了工作任务。二是考核推进。年初, 经济目标任务分解时, 就把农业开发作为硬性指标分解落实到镇、村、人, 做到责任到人、目标到位;年中, 按时序进度加以检查, 细化任务跟踪落实;年底, 落实奖惩兑现。三是制度推进。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协商制度、项目人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形成了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2008年来, 全县共投入资金1.5亿元, 改造中低产田11.8万亩, 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 项目区涉及10个镇, 新建排灌站54座, 防洪闸81座, 机耕桥44座, 防渗渠68公里, 田间机耕道路238公里;新增农田防护林面积5000亩, 建设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与财政贴息项目15个。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为此专门作了专题介绍。

2. 项目引领, 着力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前提和条件。我县将项目规划与全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工程结合起来, 坚持“连片开发和年度相对集中”等原则, 使项目规划符合县情镇情, 符合农民生产习惯, 真正起到了龙头引领作用。在项目筛选上, 将草鸡、水产、荷藕、花卉、苗木等产业列为重点扶持产业;将方圆禽业、冠华水产、恒通果蔬、银海棉业等7家龙头企业, 九龙园艺、悦达现代农业、草堰口食用菌、上冈常绿果园和葡萄园等10家农业园区纳入项目库。在产业定位上, 以县农业主导产业为依托, 不搞“百花园”, 建立农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观光生态特色。在规划设计上, 以专家为主的科研院所为主体, 吸纳地方群众民意要求, 做到了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可操作性。在项目建设上, 坚持项目公开制、项目内容公示制、项目工程招标制、项目质量监理和竣工验收“四项”制度。坚持资金专款专用, 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坚持建管并重, 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 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措施, 确保项目工程正常运作, 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使用效益。

3. 载体带动,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一是园区带动。以县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 结合每个园区产业特色和发展需要,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配套, 高质量实施, 为园区建设既“雪中送炭”, 更“锦上添花”, 使园区逐步成为规模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业产业的集聚平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窗口。如投资1.5亿元, 面积1万亩的九龙口花卉苗木基地, 从落户到建设, 我县积极安排农业资金, 在园区新建防渗渠10公里, 道路12公里, 闸站10座, 大棚3万平方米, 项目投入超过4000万元, 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全部完成, 使九龙园艺的示范带动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围绕“沿岗蔬菜, 内圩畜禽、沿荡特水”的三大特色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近年来, 累计投入1300多万元的开发资金, 扶强了4个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 4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快了项目区产业化进程, 出现了一批省、市级知名的龙头企业, 转移带动了周边万户农民群众增收。三是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我县把扶持、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进农业开发的有效途径。全县建立了10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通过土地流转使用权、资金和技术参与开发工作, 提高了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抵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

4. 科技支撑,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

推广和运用农业科技新成果, 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农业综合开发中, 我县做到:一是“培”“引”新品种。积极鼓励县内农技人员和农民土专家大力培育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优良品种。如我县自主培育的杂交水稻品种“新建”牌种子, 畅销南方稻区, 打响国内外市场。同时, 还大力引进的市场知名度高、涵盖农林渔业的新品种达30多个。二是推广新技术。近几年来, 相继推广稻田养殖、节水灌溉、杂交水稻制种“三系七圃法”栽培、“双膜”初栽、机插秧栽培、测土配方等15项新技术。三是构建农技服务网络。建立了“高等院校、市县农科院、镇 (基地) 农业服务中心”三级服务网络, 做到每一个重点示范项目都有一个科技依托, 每一个项目区都有一支科技推广队伍。四是培育现代农业人才。发挥县农校、镇农业中心作用,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发展壮大一批农业科技、技术推广、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人才, 把项目区真正建成了先进农技推广基地、新品种试验基地和农业开发成果展示基地。

二、农业综合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回顾我县农业综合开发历程, 对照国家、省、市对开发工作的要求, 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调查中, 不少干群认为, 就我县潜在的农业综合资源, 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真正建成农业综合资源开发大县, 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项目安排不平衡。我县的农业开发工作存在着“分饼”现象, 国道、省道、县镇主干道区域安排为主, 边远内圩区域有照顾性安排;高效农业发展快的镇就可安排一些, 反之就少安排或不安排, 不平衡性较大。

二是建设标准不高。前几年项目建设中, 还有砂石路和立砖路, 已不适应农村生产生活需求, 应提升为水泥路, 路面宽度应从3米提高到3.5米, 泵闸从砖混结构应提升为全混结构。

三是开发整合力度不够。调查中发现, 农业综合开发“独脚戏”较多, “大合唱”力度不够, 农资开发部门和财政、交通、土地、水利、供电等部门协调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 国家、省、市的支农项目的整合运作未形成合力。

三、做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对策建议

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为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当前, 正处于“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 站在新的起点上, 面对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 创新思路, 落实新举措, 推动我县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

1. 强化思想认识, 抢抓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机遇

农业综合开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民生工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性, 抢抓机遇, 全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一是从政策层面上看。一方面, 当前物价上涨过快, 经济通胀趋势明显, 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大投资保障供给政策, 作为最具基础性的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必将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 国家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了历史机遇、扩大了发展空间。省委省政府“两个率先”及“三化同步”目标要求, 为我们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指引了方向, 理清了工作思路。县委“四化联动”战略, 为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定下了目标, 突出工作重点。二是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 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战场、主阵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三大载体”建设中发挥着杠杆效应, 体现着价值,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力推手。三是从新农村建设进程看。农业综合开发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高质量农村基础设施和高效的产业支持, 促进了农村生产方式优化和生产效益的提高, 有力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

2. 强化管理创新, 进一步健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机制

做好农业综合开发, 建立和完善开发工作机制是保证。一是优选立项制。要着眼于长远, 立足镇情, 选择符合本地生产传统、农民意愿的项目, 科学编制规划, 县财政部门按选项原则择优选项, 建立项目库, 立项全程公开透明, 将项目内容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之下。二是规范招标制。土建工程一律进入县招投标中心, 纪检监察参与, 公开招标, 确保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公开、公平、公正。三是质量保证制。实行项目工程全程监理, 落实责任人, 竣工验收后, 坚持建管并重, 做到建设一批、成功一批, 发挥效益一批, 真正把每一个开发项目建成示范项目、精品项目。四是多元投入制。积极改变靠政府投入的单一局面, 向上下联动、多元驱动转变, 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导向作用, 吸引工商资本、民营资本参与, 农业综合开发,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投入机制。五是绩效考核制。由政府单一评价向政府、社会多元评价转变, 引进中介机构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客观公正评价, 让受益地区的群众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 绩效评价结果与投资立项挂钩, 向绩效好的项目地区倾斜, 从而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 强化重点推进, 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结合。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选项上向土地流转力度大的镇村倾斜, 为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奠定资金基础。二是与打造农业示范园区相结合。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配套、高效益回报的要求, 为园区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为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当地环境条件改善、农村面貌更新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三是与扶持特色产业相结合。重点扶持荷藕、畜禽、水产、蔬菜、优质稻米、杂交稻种等主导产业, 积极打造优质产业群, 形成“突出区域特色, 优化区域布局、培育优质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以农业综合开发提升特色产业的规模和档次, 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四是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领头雁”作用, 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完善生产、加工、配送相结合的新型市场体系, 加强产加销、贸工农之间的有机衔接, 拉长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五是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推进科技与产业、专家与农户对接, 实施农业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强农富民”工程, 加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 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4. 强化组织领导, 进一步形成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新格局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 篇8

【关键词】 反哺 要素反哺 人力资本 农村教育和医疗

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工业已经成为主导性产业,积累和发展能力极大增强,农业部门却相对落后,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形成严重的“三农”问题。考虑到农业的日益小部门化、工业化引致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退化,以及农业对工业长期提供资本积累的历史贡献,目前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条件可谓已经成熟。但是,对于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路径和实现机制,人们的研究还停留在原则性、理论性探讨的层面,真正具有实质操作意义的研究是少之又少。应认真思考当前农业发展落后的症结所在,找到农业发展最急需和最紧迫的反哺需求,抓住工业反哺农业的牛鼻子,最有效的实现工业对于农业的反哺。

一、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经济思想的回顾及启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人力资本理论的大师舒尔茨在其经典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要在传统农业中引入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特别是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以此带动农业经济的增长。他认为,资本不仅包括作为生产资料的物,而且应该包括作为劳动力的人。因而,引进新的生产要素,不仅要引进杂交种子、机械这些物的要素,还要引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能运用新生产要素的人。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样,就要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其中教育更加重要。重新回顾舒尔茨关于改造传统农业的经典思想,对于我们探索工业反哺农业的正确路径和实施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们工业反哺农业的着力点侧重于对农民的收入反哺,即通过少取和多予来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而忽视了对于农业的要素反哺。其实,农业相对于工业的日益落后,主要症结在于农村的稀缺要素包括资金和高素质劳动力持续流入工业和城市。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回流效应强于扩张效应,其突出表现是:农业和农村对工业和城市贡献的是要素,而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主要还只是收入。农业和农村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哺育和贡献可以用要素“涌入”一词来概括,与此相反,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的反哺,基本上还只是属于“收入滴落”效应。农业和农村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得到的反哺基本上是从工业和城市发展中“滴落”下来的收入。既然是滴落,反哺的数量总是有限的,远远少于农业和农村对工业和城市的贡献。农业向工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支撑起中国劳动密集性行业的出口竞争力,人们称之为剩余劳动力,其实,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不等于存在剩余人才或者说剩余的人力资本。农业中的人才、人力资本没有剩余,反而是最缺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往往吸纳的是农业中严重缺乏的人力资本,有文化的、有能力的、强壮的劳动力首先流出,留下来是文化低的、能力弱的、身体差的,建立在这种人力结构基础上的农业只能是弱势的。

二、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转移: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转变

长期以来,农村中稀缺的要素资源持续向工业和城市涌入,造成农业自身严重贫血,这是中国农业落后的根本因素。农村中稀缺的金融资源在向工业和城市净转移,逐渐形成“农村金融空洞化”的现象。农村集体土地不断通过目前的征地制度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出现所谓新的土地“剪刀差”。农村中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农民工群体为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巨大贡献。可以说,农业对工业的最大贡献是生产要素的贡献,农业最需要得到的反哺是生产要素的反哺。要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工业反哺农业必须要实现从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重点转移。收入反哺是输血型反哺,只能增加农民的小量收入,减缓农业和农村与工业和城市差距拉大的速度。要素反哺是造血型反哺,是要从根本上增强农业自身发展的能力。我国正在实施的工业反哺农业,需要形成内生机制,在农业内部形成改造传统农业的能力,在农业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形成科技、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的流动,将农业导入自我发展的良性轨道。

三、要素反哺的重点: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

在要素反哺中,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又是重中之重。农村地区贫困恶性循环的症结在于低收入造成的人才匮乏,以及由人才匮乏所造成的低收入。打破症结的关键是建立人力资本的反哺机制,提升农村存量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吸引高素质劳动力回流农村。

因此,工业对于农业的要素反哺,首先必须关注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着眼于农村人力资本的培育,教育和健康应该成为工业反哺农业的核心内容,这两个方面应该成为目前工业剩余输入农业的主要领域。具体来说,应考虑从免费农村义务教育和以财政支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入手来进行操作。这两个方面关系到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与农村发展的未来。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根源在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没有理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目前县乡财政困难,尤其是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县乡财政日益陷入困境的条件下,是根本无法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调整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上移,增加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农村教师的工资和校舍建设费用应主要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承担,县级财政主要负担相关配套费用、校舍维护费用和日常管理费用,让农村中小学有能力引进高质量的师资和具备较好的硬件设施条件,同时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的改革步伐,如此将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义务教育落后的局面。而高层级财政加大对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本身就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方式,也应该成为当前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

农村中另外一个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是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此,政府还应积极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这仍然需要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投入力度,逐步降低农民缴纳的资金额度,最终做到在不从农民手中筹资的情况下支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目前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将农业直补资金转化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我国农业直接补贴由于规模比较小,且是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匮乏的背景下实施的,这种小规模直接补贴不能够促使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的增长,只能是一种短期的刺激消费的行为,因而其经济效果不明显。可以考虑将农业直补资金转为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既可以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来源,也避免了直接向农户发放补贴和发动农民缴纳并逐个收取合作医疗资金的麻烦和成本。这无疑是既具可操作性,又具有重点针对性的反哺措施。

回顾经典理论和思考现实,中国农业落后的根源在于农业中稀缺的生产要素向工业和城市的涌入,造成农业自身发展能力的严重不足。当前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应实现收入反哺向要素反哺的转移。在要素反哺中,人力资本反哺又是重中之重。要实现有效的人力资本反哺,应考虑从免费农村义务教育和以财政支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入手来进行操作。将工业反哺农业的资金和资源重点向农村教育和医疗倾斜,从根本上提升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增强农业的体质和内生发展能力。反哺要有针对性和重点,抓住了反哺的重点,方能收到反哺的实效。只要我们的农民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和人力资本水平,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民,还是相信舒尔茨的话,“一旦有了投资机会和有效的刺激,农民将会点石成金。”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2003.

[2]洪银兴:工业和城市反哺农业、农村的路径研究——长三角地区实践的理论思考[J],经济研究,2007(8).

[3]简新华、何志扬: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上一篇:船厂工作下一篇:辞职信模板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