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场卫生管理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种鸡场卫生管理(共9篇)

种鸡场卫生管理 篇1

疫病的发生常使鸡场蒙受重大损失。在管理不佳的鸡场,鸡只常有20%~25%的死亡率,有时甚至更多,所以养鸡应有良好的卫生管理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以减少饲养期中发生疾病和死亡,提高成活率,获得较多的利润。

一、从健康种鸡场引进种蛋或雏鸡,严防带进病原体

近年来,由于一些人盲目引种而又忽视检疫、消毒、隔离、观察,在引进良种的同时带进了一些传染病;一哄而上办孵坊,疾病防疫观念淡薄,忽视种鸡疫病检测和种蛋、孵化场所、器具等的消毒,导致白痢杆菌病、淋巴细胞白血病、贫血因子、霉浆体病等蛋传递性疾病增加。因此,应向声誉良好、管理严格、种群健康、无蛋传递性疾病的种鸡场购买种蛋或者雏鸡。

二、良好的环境

包括鸡场大环境和舍内小环境。鸡场大环境是指鸡场场址应选择在宽阔的地方,最忌与其他鸡场紧邻,尤忌与管理不善的鸡场为邻。舍内小环境包括鸡舍、饮水、饲料和饲育用具的卫生。

鸡舍的卫生条件,第一,其结构要容易清洁和消毒,便于保温和通风条件好;第二,各鸡舍间完全隔离;第三,不能让猫和老鼠等动物侵入鸡舍及饲料存放处;第四,近邻不可有污水、垃圾堆、粪堆等。

饮水应干净无毒而充足,饮水用具的性能要良好,不能让水溢出,饮水处不要太宽大,以免被鸡粪、垫料等污染。饲料配制要合理,营养水平要达到标准,要注意不能被细菌、病毒等污染,贮存时要防止受潮霉变,饲料槽的大小要合适,不要让小鸡入内。饲育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包括鸡舍、用具与饲养员的衣服、鞋子等的消毒。鸡舍每日应打扫干净,每批鸡出栏后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用具要专用,不能不同栏舍共用。饲养员进出鸡舍要换上工作服,并从消毒池中通过,以防鞋子传播疾病。

三、根除及控制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媒介通常可分为两大类:

天然带菌带病毒者:患病鸡只恢复后,体内仍有该种病原体,可能继续排出病原传染给其他鸡只。另外,某些病原体往往不会使成禽发病,但它们仍然是带菌、带病毒或带虫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假如将大鸡与新购进雏鸡混合饲养,往往会造成许多传染病的爆发。由健康或康复带菌、带病毒、带虫鸡而传播的疾病有:鸡白痢杆菌病、禽霍乱、鸡传染性鼻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球虫病、组织滴虫病等。最好的方法是不同批次的鸡完全隔离饲养,同时不可让其他畜禽与鸡群接触。

机械的带菌、带毒者:包括人、动物、野鸟、昆虫、空气、饮用水、饲料甚至饲料袋或使用的物件等。其中,以人最为危险,尤其以在不同栏舍间走动者为甚。

疾病的预防,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消除病原体;二是培养鸡的抵抗力。方法如下:

1.必须从健康鸡场购进种蛋或雏鸡,严防带进病原体。

2.灭蝇灭蚊,严防老鼠、野鸟等动物侵入。

3.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坚持带鸡消毒。

4.饲料配方必须合理,营养一定要全面。

5.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减少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对鸡群的影响。

6.预防接种。

经采取上述的预防措施后,有时仍很难避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对鸡群的观察,一看到精神萎顿、呆立于一隅、食欲不振,或其他不正常的鸡只,应立即取出加以检查,同时对饲料、饮水、气候变化及排泄物等全面地进行检查,寻找病因,同时采取下述措施:

1.将检查出来的病鸡与正常鸡隔离,饲育用具和饮水应加以消毒,并加强对鸡群的消毒。当进入其他正常鸡舍时,手、鞋等也应加以消毒。不同栏舍饲养员不得互相走动。

2.尽快确诊,尽早对症治疗。病情严重而自身又无能力确诊时,要尽早送检。

3.病鸡要尽早淘汰,应以扭断颈部来杀死,绝不可用放血法来杀死病鸡,避免病原体的散播。

4.病死的鸡只应烧毁或深埋,绝不可乱扔乱抛。

种鸡场卫生管理 篇2

1 做好鸡场建设标准化

中小型养鸡场要按照《蛋鸡标准化规模养鸡场建设规范》的要求建设鸡场。在场址选择上, 坚持“一高燥、二远离、三有利、两不宜”的原则, 即地势高燥, 鸡舍地面高出自然地面20~30cm, 鸡舍四周挖30cm深的排水沟, 并做硬化处理;远离城镇和居民点, 远离铁路、公路、运输河道, 一般距离在3~5km以上;利于采光, 利于通风, 利于排水;不宜在城镇及居民居住地周围建场, 不宜在潮湿低洼处建场。在场内布局上注意“一个顺序”, 做到“两个分开”, 即按风向, 由上风头至下风头依次建造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粪场 (兽医处理室) , 两栋鸡舍间距至少保持10~15m;做到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 料道和粪道分开;在防疫上, 应设消毒池、更衣室、消毒间、兽医室、化尸炉 (坑) 、储粪场, 配备必要的卫生防疫器材等。

2 把好引种进雏关

为避免从外面带入病原, 鸡苗应来自种鸡质量好、鸡场防疫严格、出雏率高的厂家。初生雏经挑选、雌雄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后, 要在48小时内运回鸡场。为了不把运雏箱上粘附的潜在病原带进鸡舍, 在雏鸡进入鸡舍之前, 要盖上箱盖在舍外进行喷雾消毒。不育雏的鸡场, 一定要与信誉好的厂家签订供雏合同, 明确鸡的生长发育、疾病预防目标, 接雏时认真选择, 并了解育雏过程中的饲养管理及防病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

3 做好鸡场的饮水卫生

水是鸡体重要组成部分, 是鸡体内新陈代谢和各种生化反应的物质基础, 担负着组织器官内各种营养物质和排泄物的运输, 同时参与体温调节, 直接影响鸡只的健康生长, 所以搞好鸡场的饮水管理对于养好鸡、提高经济效益非常重要。雏鸡饮水管理关键在于卫生、均匀, 诱导其饮水,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按卫生标准和要求进行消毒, 水温以17~20℃为宜;二是开食前2~3小时雏鸡先饮水;三是采用开放式系统供水, 适时调节饮水器高度, 以便雏鸡能充分饮水。育成鸡生长旺盛, 采食量增加, 提供充足的饮水十分重要, 供水量随着采食量和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依据粪的干湿程度、垫料的潮湿程度、气温和空气湿度等调节供水量。还应注意饮水温度, 避免冬天的低水温和夏天的高水温。

4 做好免疫预防工作

免疫接种可使鸡产生免疫力, 是防治某些传染病的有效措施。由于一种疫苗只能对某一种特定的传染病有效, 所以各鸡场应根据当地传染病发生的种类和流行状况, 结合本场情况确定应该接种哪些疫苗, 制订出适合本场的免疫方法和免疫程序, 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目前, 商品鸡场主要预防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囊病 (甘保罗病)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痘、禽霍乱、减蛋综合症。

5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可使全场每年都有一段空闲时间, 集中进行全场的彻底清理和消毒, 对控制那些在鸡体外不能长期存活的致病因子是最有效的办法。目前, 商品肉仔鸡场均采用该饲养制度。对一些“小而全”的商品蛋鸡场, 可采用“小区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即育雏舍、育成舍、产蛋舍严格隔离, 分别实行“全进全出”, 一栋鸡舍饲养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的鸡。

6 进行合理的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控制鸡病的主要措施之一, 尤其对尚无有效疫苗或疫苗效果不理想的细菌病如鸡白痢、鸡霍乱、大肠杆菌病、鸡败血支原体病和鸡球虫病等, 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往往可收到显著效果。可根据本场的发病情况和疫病的流行特点, 制定一个投药程序, 有计划地在一定日龄, 或在气候转变时期, 对鸡群投药可以做到预防在先, 防止或减少发病。预防性投药是在未发生疾病之前用抗菌药进行预防剂量给药。预防性投药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时机, 即一定要在疾病的多发期敏感阶段或根据疫病情报进行投药。为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还应采取几种药物交替使用的方法。蛋鸡产蛋期间、肉鸡近出售时应停止喂药, 以免产生残留。

7 搞好环境卫生

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保证鸡只正常生长发育和产蛋的重要条件。由于鸡的抗病能力差、对光线敏感且易受惊吓而引起骚动, 所以鸡舍环境要保持安静, 饲养管理人员在舍内要穿戴整洁, 工作认真,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鸡舍周围的垃圾和杂草是昆虫孳生的场所, 一定要清除干净。鸡舍、饲料仓周围建5米的防鼠带, 消灭老鼠和蚊蝇。病死鸡要清出场外, 不能堆放在场内。鸡舍内要保持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 温度、湿度适宜, 并按鸡体生理要求, 提供一定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平养肉种鸡的种蛋管理 篇3

1. 减少窝外蛋的发生

首先做好蛋窝的管理工作。蛋窝的摆放最好选择在18~20周龄母鸡开产前进行,且摆放在通风良好、光线较暗的地方,还应结合灯泡的排列摆放。在第一次加光后应至少开启1/3的蛋窝,并在见蛋时打开所有的蛋窝。保证蛋窝安置稳定牢靠,底板结实,母鸡进窝后不晃动,窝外的踏板应牢固且有一定的强度,能同时承受几只鸡的重量。饲养员一旦发现母鸡在窝外就巢,应及时纠正,温和地将其抱起放在蛋窝里,通过多次干预母鸡就学会使用蛋窝了。在产蛋高峰期可适当增加蛋窝数量,高峰过后及时撤出不需要的蛋窝,以提高蛋窝利用率。其次提供合理的饲喂、饮水和环境条件。笔者建议在保证母鸡有合理的料位基础上,最好在开灯前将饲料全部布满料槽(桶),并使用颗粒饲料或颗粒破碎料,同时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这样才能保证鸡群在进入蛋窝前吃饱喝好。另外,应随时调节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给鸡群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夏季应采用纵向通风并有效使用冷却系统,冬季在保持较好的通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使用供暖设备来提高舍温,以减少窝外蛋的产生。

2. 及时捡蛋和消毒

应根据开灯时间、喂料时间和鸡群年龄来制定合理的捡蛋操作程序,在产蛋率低于5%时每天捡蛋1次,产蛋率为5%~15%时每天捡蛋2~3次,产蛋率为15%~45%时每天捡蛋3~4次,当产蛋率达到45%以上时每天捡蛋不少于7次,即早晨开灯后1次、上午3~4次、下午2~3次、晚上关灯前1次。保证每次所捡种蛋数量不超过当日产蛋总数的30%,否则脏蛋和破蛋率将大大增加。增加捡蛋次数还可以减少种蛋在产蛋窝内受到意外伤害。

饲养人员在捡蛋前应清洗和消毒双手,所捡种蛋最好放在蛋盘上,在捡蛋过程中应对合格种蛋、特小蛋、双黄蛋、沙皮蛋、破蛋、脏蛋等进行分类,窝外蛋也要单独存放,不能与干净的种蛋混放。如果种蛋上只有少量的粪便或垫料,可用塑料或木制刮板、洁净干燥的布或指甲将其轻轻擦净,切忌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因其會破坏种蛋的蛋壳膜,使赃物进入蛋壳孔,明显增加孵化过程中爆蛋的可能性,从而对孵化厅造成污染。在清理脏蛋时还要远离干净的种蛋,以防产生交叉污染。笔者建议只能入孵干净且在窝内的种蛋。如窝外蛋或经过处理的脏蛋必须入孵,一定要分别存放并使用不同的孵化器进行孵化。

种蛋捡出后在蛋温仍较高时就应进行熏蒸消毒,因为随着种蛋的冷却,种蛋内容物收缩,蛋壳表面的细菌通过蛋壳孔被吸入蛋壳内部。种蛋消毒后蛋壳表面不宜潮湿,否则空气传播的细菌会通过蛋壳孔进入蛋内。此外捡种蛋所用的蛋盘、熏蒸种蛋的消毒柜、运输种蛋的车辆等,必须始终保持干净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否则种蛋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

3. 认真挑选种蛋

种蛋的挑选工作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整齐度和脱水程度,种蛋选择标准应持续一致,才能保证雏鸡质量长期稳定。在饲养员初步挑选的基础上,孵化厅接收种蛋时应严格把好种蛋的质量关,进一步剔除不合格种蛋,重点挑出暗纹蛋、薄壳蛋、畸形蛋、沙皮蛋、脏蛋等。

同批入孵的种蛋重量不能差距太大,否则控温、控湿系统难以针对不同蛋重进行调整,这样会使重量较小的种蛋孵出的雏鸡弱小、易脱水、抗病力差、早期死亡率高,而重量过大的种蛋孵出的雏鸡易出现大肚子、腹水、卵黄吸收不良等症状,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几率增高,早期死亡率也高,所以建议入孵种蛋蛋重不少于50克,最好控制在55~60克。通常在良好的孵化条件下,雏鸡重量是蛋重的68%左右,如果要求雏鸡重量在38克以上,种蛋的重量至少要达到55克。

孵化厅在挑选时直接将种蛋码到孵化器所用的蛋盘上,用蛋车架推到消毒间进行熏蒸,孵化厅均采用甲醛熏蒸,要求温度为21~24℃,相对湿度为60%~75%。在较大的熏蒸间内,用风扇将甲醛气体均匀分散,熏蒸完毕后用排风扇将所有气体排干净。

4. 妥善保存种蛋

大型孵化场的贮蛋库应配备自动恒温控制的采暖设备、制冷设备、湿度控制器以及通风设备。无论大、小孵化场的蛋库均应保持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避免阳光直射、穿堂风和蚊、虫、老鼠等,要便于清扫、消毒,并保证蛋盘、蛋架等的清洁卫生。由于种蛋在储存过程中蛋内部与外界环境也进行气体交换,所以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不能将种蛋装在不透气的箱子里,否则胚蛋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还要注意刚产出的种蛋不能立即送入低温蛋库,应逐渐冷却至19~20℃,与蛋库的温度大体相当后再放入蛋库保存。

种蛋储存时间不可过长,当储存时间在15天以上时,孵化率下降明显,且孵出的雏鸡质量也较差;当储存时间超过20天时,孵化率会急剧下降;若储存时间在1个月以上时,就不能用于孵化了,所以种蛋储存时间应尽可能缩短,以不超过7天为宜,但当天收集的种蛋也不能用作孵化。为达到最佳孵化率,50周龄以前的种鸡群所产的种蛋,最佳储存时间为3~5天;50周龄以后的鸡群所产的种蛋,最佳储存时间为2~4天。当储存时间超过5天,为防止蛋黄、胚盘与蛋壳粘连而引起胚胎早期死亡,宜每天翻蛋1次或将种蛋的钝端朝下放置,这样可使气室和蛋黄相对固定,可以保证孵化率。

蛋库内的温度因储存时间的不同而不同,若储存期超过7天,温度应为18℃;如果种蛋存放的时间较长,蛋库内的温度应略低些(16℃);如果种蛋必须存放较长时间,蛋库温度应较低。种蛋一旦入库,蛋库的温度就应始终保持稳定,每月至少校对1次温度计和湿度计,确保其准确性。当储存温度高于23.9℃时,胚胎开始发育,这会导致孵化中部分鸡胚早期死亡及死胚率增加。若蛋库温度长时间低于10℃时,种蛋会因长时间低温应激,失去继续发育的能力。

种蛋储存时,蛋内水分会通过蛋壳上的气孔不断向外散发,导致种蛋气室增大、失重,时间一长会使孵化率降低甚至失去活力,因此,种蛋储存时相对湿度宜保持为75%左右,湿度过低会导致胚胎脱水,湿度过高蛋壳表面则易滋生霉菌。若采用往地面洒水的方法来加湿,短时间内湿度虽提上来了,但干湿的不断变化也会加速霉菌的生长速度,这无形中造成霉菌的过分生长,所以加湿宜采用涡流式加湿器等。

5. 防止种蛋出汗

蛋库要定期清洗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在整个种蛋储存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温度和湿度,以防种蛋出汗,种蛋出汗后病原微生物易穿过蛋壳孔侵害鸡胚。如果种蛋冷却到18℃,然后再移到较热的房间就会引起出汗。孵化车间的温度应控制并保持在27℃,相对湿度应为50%。由此可见,在种蛋入孵时,应从蛋库直接进入孵化器入孵,这样可以缩短种蛋出汗时间,然后在孵化器中种蛋内部的温度开始升高,外边的细菌不易被吸入蛋内。如果种蛋在孵化器外预温,因为蛋车外围与中心的种蛋内部温度相差太大,甚至高达4~5℃,这样会导致出雏不均匀。

鸡场仓库管理制度 篇4

为了保证鸡场的生产能顺利进行,同时为了维护公司财产的安全,现对鸡场的仓库管理作出如下要求:

1.建立健全仓库进销存帐,并有明确的责任人。2.出、入库手续的办理 <1>.入库手续

对购进的鸡苗、饲料、药品,生产用辅料及其他生产用消耗料应凭清点(或过磅)后的实际数量(重量)开具入库单, 填制时必须做到名称详细、数量清楚,单价、金额、来源明白。<2>.出库手续

对成品鸡、鸡蛋、鸡下脚料的销售以及鸡饲料、药品与其他物品的领用,都必须开具出库单,对鸡只的损失、淘汰的鸡、鸡蛋的破损所造成的存仓量减少,也必须要开具出库单,并注明原因。<3>.单据的传递

所有入出库单都必须一式三份(存根,仓库记账,上交会计各一份),会计联于月度结束后次月的5日前上交。3.仓库月份盘存汇总表的编制与传递

每月结束后,仓库必须编制当月盘存汇总表,内容包括上月结存数量单价金额,本月进仓数量单价金额,本月出仓数量单价金额,本月结存数量单价金额,该表一式三份(自存,上报总经理,上报会计各一份,上交时间为次月的5日前)。(如同类品种有不同单价时,按加权平均法计价。)4.仓库盘点要求

仓库管理人员必须定时对存仓物进行盘点,以确保账物,账卡,账账,帐表相符,并全力协助总司会计的不定时盘点。

5.仓库物品的摆放必须整洁规范,符合安全高效的要求。

6.仓存物品的数量必须合理,对超出认可范围的采购,须提醒采购人员注意,若采购人员未予理会的,须及时向总经理反映,否则,对造成库存积压与浪费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对批量性进出库的生物性生产资料(鸡苗,成品鸡,鸡蛋)、饲料或下脚料等必须严格清点过磅与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病残破损或质量问题生产资料,坚决不予进、出仓。

8.对存仓物设置卡片制度,做到一物一卡,物卡相符。

9.仓库人员接触鸡只、鸡蛋时,应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兼顾生产安全,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10.协助生产部门做好各项饲养记录。11.存仓物欠失责任的追究

对账实不符的,经查明原因后,视情况予以处理,如属人为因素并造成公司损失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若牵涉到司法的,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12.以上条款,希望认真执行,未完事项容后补充。

微星生物公司

SPF鸡场饲养管理体系 篇5

1、SPF鸡场饲养管理体系在规模化鸡场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养鸡场规模化、集约化、工厂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疫病的发生也出现了多样性、复杂性,可谓旧病未除,新病又来。这样的现实状况使许多养殖户高密度使用疫苗和兽药来进行疫病防控,结果既耗费人力、物力导致饲养成本增加,又影响鸡的生长,造成药物残留的超标。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南京某公司采用SPF饲养方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饲养管理体系,通过采取一切有效的生物安全防范措施,为鸡群建立一道道铜墙铁壁,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不接种任何疫苗,不使用任何兽药,能够保证鸡群健康生长。

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鸡是指生长在屏障系统或隔离器中,无国内外流行的鸡主要传染性病原,具有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性能的鸡群。

SPF鸡群的饲养,采用全进全出,全封闭人工环境下塑料网上平养方式,从种蛋进鸡场孵化,育雏,育成,产蛋直到全群淘汰均在一个鸡舍中完成。为了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使鸡群在整个饲养阶段处于相对隔离的洁净的“生物安全”模式下,保障鸡群的SPF状态,鸡舍通常采用正压高效过滤系统(FAPP),屏障环境10 000级。

SPF鸡场的综合饲养管理体系建立

SPF鸡群的饲养,应将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区域与内部的清洁区域严格区分开来,为了防止洁净区的鸡群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必须对与SPF鸡群所接触的一切,包括鸡群饮用的水,呼吸的空气,吃的饲料,接触的人员和物品,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无处不在,只有牢固树立防疫意识,建立和健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各个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才能保障鸡群的生物学安全,才是SPF鸡群饲养成败的关键。如果一个SPF鸡场不能有效的预防疾病,它就根本无法经营。

1.1 SPF鸡场屏障系统的建立

屏障系统的建立包括改善饲养环境,配备隔离、消毒设施,制定并实施卫生制度三个方面。SPF鸡舍饲养区环境指标(见表1)。表1 SPF鸡舍饲养区环境指标 项目 单位 屏障环境标准值 温度 ℃ 15-29 相对湿度 ℅ 40-70 空气过滤系统 / / 空气处理洁净度 / 10 000级 高于外界的气压 Pa 20-50 换气次数 次/小时 10-20 饲养高度的气流速度 米/秒 0.1-0.2 尘降菌(Φ90mm,0.5H)菌落/皿 3 尘埃粒子(≥0.05um)/ 2000 氨浓度 mg/m3 ‹14 噪音 Db ‹60

工作照度 Lux 150-300 动物照度 Lux 5-10 1.2 SPF鸡场屏障系统的维护

消毒是一项很重要的日常工作。鸡场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消毒制度,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认真做好消毒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消毒剂在控制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方面的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消灭病原,切断疫病的链条,将病原拒之门外。鸡场的每个人都必须是卫生防疫制度的严格执行者,每个人的行为都直接影响到鸡群的安危,所以,人人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就像一日三餐一样自然。如果卫生防疫制度是给别人看的,那么鸡群发病则是给自己看的。

消毒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并不是消毒剂一用,就能彻底达到杀灭病原微生物的目的,必须认真做好消毒效果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对于消毒池内的消毒液应该定期检查是否具有消毒效果,并及时更换消毒液。消毒池内药液的更换是以其是否具有杀菌力为准则,一旦失去杀菌力,病原就在消毒池内滋生,这是十分危险的,千万不能等到消毒液脏了才更换。1.3 SPF鸡场隔离消毒措施的实施

SPF鸡场主要的隔离和消毒措施共计60条(详见表2)表2 SPF鸡场主要的隔离和消毒措施 类别 序号 SPF鸡场 普通鸡场 鸡舍隔离 周边5公里范围内无饲养场 距离村镇和其他鸡场500以上 2 供电正常,交通方便 供电正常,交通方便 3 四周是围墙和防疫沟 四周是围墙和防疫沟 生活区和饲养区严格分开 生活区和饲养区严格分开 水源充足良好,排水畅通无交叉 水源充足良好,排水畅通无交叉 在一个鸡舍内孵化,养鸡和产蛋 种鸡场、孵化室和蛋鸡场间隔500米以上 7 鸡舍间距30米。出风口不互相影响 鸡舍间距30米。8 没有解剖室 焚烧炉,解剖室和粪便处理场在下风处 饲料密封双层袋装,3次消毒后进鸡舍 用饲料罐车直接将饲料送入鸡舍料塔 10 鸡场大门和生产区入口有消毒池,鸡舍入口有消毒脚池 鸡场大门和生产区入口有消毒池,鸡舍入口有消毒脚池 鸡场入口,生产区入口和鸡舍入口有淋浴间和更衣消毒室 生产区入口和鸡舍入口有淋浴间和更衣消毒室 清洁道和污染道不交叉混用 清洁道和污染道不交叉混用 13 深井水经过滤和消毒后进入鸡舍 深井水直接用管道送入鸡舍 14 每个鸡舍都有卫生间 每个鸡舍都有卫生间 15 鸡舍全封闭 鸡舍封闭

人 员 隔 离 16 饲养员食住鸡场 饲养员食住鸡场 17 饲养员不准在家养鸡和鸟 饲养员不准在家养鸡和鸟 18 生产区谢绝参观 生产区谢绝参观 经许可访问者在鸡场门口沐浴更衣 经许可访问者在鸡场门口换鞋 20 非生产人员不准进入饲养区 非生产人员不准进入饲养区 人员定点定舍工作,不越区串舍 人员定点定舍工作,不越区串舍 22 换区工作前应沐浴消毒更衣 换区工作前应沐浴消毒更衣设施隔离 23 各鸡舍配备专用的车辆和设备 各鸡舍配备专用的车辆和设备 24 设别和用具转区使用前应消毒 设别和用具转区使用前应消毒 25 非生产用物品不准拿入饲养区 非生产用物品不准拿入饲养区 塑料蛋盘仅用于鸡舍和蛋库之间的周转 塑料蛋盘仅用于鸡舍和蛋库之间的周转

操 作 隔 离 27 “全进全出”制度 “全进全出”制度 任何人一天之内不准进2个鸡舍 任何人一天之内不准进2个鸡舍 29 衣服胶鞋分区穿,各区不能相串 衣服胶鞋分区穿,各区不能相串 运污染物和运清洁物的车辆分开 运污染物和运清洁物的车辆分开人 员 消 毒 1 大门口沐浴更衣,场内隔离5天,生产区和鸡舍沐浴更衣 大门口换鞋,生产区和鸡舍沐浴更衣 消毒双手的消毒液每天更换1次所有衣服定区洗涤 防疫衣服消毒后洗涤 4 进鸡舍前要更换工作衣 进鸡舍前要更换工作衣 5 进入鸡舍前消毒双手 进入鸡舍前消毒双手 人员不准在净道和污道相串 人员不准在净道和污道相串 车 辆 消 毒 7 车辆使用前应清洁消毒 车辆使用前应清洁消毒 8 参观人员所乘的车辆不准入内 参观人员所乘的车辆不准入内 9 外来车辆不准进场 外来车辆进场应冲洗消毒车体和底盘 10 内部车辆不准外出 内部车辆出场运输,返回时应消毒 11 饲养区的车辆不准出饲养区 饲养区的车辆不准出饲养区 环 境 消 毒 12 消毒溶液定期更换 消毒溶液定期更换 13 每日下班应消毒工作间,沐浴间和更衣室沐浴间每周冲洗消毒1次 每次进出鸡舍都喷雾消毒1次 每次进出鸡舍都喷雾消毒1次 16 场内道路每天消毒 1次 场内道路每天消毒 1次 清粪完毕打扫污道,用漂白粉消毒 清粪完毕打扫污道,用漂白粉消毒 鸡 舍 消 毒 清除杂物,拆洗器具 清除杂物,拆洗器具 19 冲洗鸡舍,无污物、鸡粪和鸡毛 冲洗鸡舍,无污物、鸡粪和鸡毛 20 对整个鸡舍喷雾消毒 对整个鸡舍喷雾消毒 连续用多聚甲醛消毒新鸡舍3次 用福尔马林消毒新鸡舍1次 22 淘汰时鸡粪一次性作农家肥料处理 粪便在场外处理池厌氧发酵处理 物品消毒 23 一切物品先清洗后消毒2次后进鸡舍 蛋盘浸泡消毒后进入生产区 24 饲料不可存放过久,以防霉变 饲料不可存放过久,以防霉变 饮水消毒 25 饮水经过0.2微米过滤 饮水卫生干净 水中的含氯量为2-3ppm 定期在饮水中添加1/万的百毒杀 带鸡消毒 27 每周带鸡消毒2次 每周带鸡消毒2-3次 空气消毒 28 空气经过三级过滤后进入鸡舍 不过滤 29 鸡舍内能够保持一定的正压(60Pa)不要求正压 其他消毒 30 种蛋喷雾消毒 种蛋喷雾消毒

2.SPF鸡的微生物检测 2.1SPF鸡群疾病控制的种类

SPF鸡微生物控制的种类多少,国际上并无统一规定,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确立。

2.2我国SPF鸡群微生物监控标准

我国SPF鸡群微生物监控标准只有一个,从疫病监测的项目来看,介于美国的标准蛋和保险蛋之间。从疫病检测的微生物种类来看,中国SPF鸡微生物检测标准已经完全接近或达到了国际水平。最大的区别在于:美国将CAA单列,中国则直接将其列入国标,增大了我国SPF鸡的微生物控制难度。2.3 疾病检测的时间

我国标准规定:开产前进行100%取样检测。产蛋期,每隔6-8周,按照鸡群出雏后的1月龄,2月龄,3月龄,分别采集100只鸡的血样送往实验室进行预检,13-15周龄对备用鸡群的每一只鸡采集血样进行100%检测,100%检测以后,每周按照鸡群的1%抽样血检,每月按照鸡群5%抽样血检。2.4疾病检测的方法

SPF鸡微生物检测方法有近10种,最常用的有:琼脂扩散试验(AG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血清中和试验(SN),血凝抑制试验(HI),平板凝集试验(SPA)等。

鸡场应做好环境检测,检验消毒的效果,这是及时预防、控制和消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种鸡场卫生管理 篇6

(2014年2月修订)

为加强学校管理,强化岗位责任制,维护学校工作秩序和教学秩序,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工作行为,严肃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益,提高安全管理有效性,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在学校原有教师出勤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经学校2014年2月7日行政会议讨论,修订本规定。

一、出勤管理范围和内容

(一)遵守作息时间。全体教师要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教师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参加各种会议和各项活动。

(二)根据规定请假。教师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坚守工作岗位,遇事或生病按规定办理请假手续(填写假条交学校领导或上级审批),得以批准后方可离岗。凡未请假或请假未得以批准而不上课、不辅导学生、不参加学校会议、不参加教研活动、不参加学校要求参加的其他活动,定为旷课(旷工),旷课(旷工)1节扣罚工资80元,并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和其他责任。教师会议、教研活动、政治学习、班主任会、教研组长会、校会及其他临时会议按2节课计,大型活动按涉及的课时计,升旗仪式按1节课计、全天性活动按8节课计、其他活动或工作依据具体情况酌情规定。

二、出勤规定

(一)作息时间要求

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在规定时间到校值班。早读期间负责安全管理辅导(早读辅导)的教师必须早读铃响毕及时进入教室辅导学生,负责学生的安全管理;上晚自习的教师在晚自习上课(7:00)前赶到教室或学生集中地点,晚自习上课教师负责学生晚自习期间的安全管理和学习辅导,按时上下晚自习。晚自习下课后,上课教师负责学生课间的安全管理,直至下一节晚自习上课方可离开。

(二)请假

1、请假必须办理请假手续。教师请事假、病假需提前填写假条(却因特殊情况不能亲自填写的可委托非值班行政人员的教师代填),向值班行政或校长请假,并说明课程属自己安排还是学校安排,若属自己安排课程,要在请假条上注明课程的班级、节次和代课教师。请假手续必须在上课(或会议、活动)前半小时办好交值班行政。若教师因不按时请假而造成无人上课、无人完成工作,或值班领导查课后才请假,均按旷课(旷工)处理。

(1)病假:病假可由教师根据规定自行请人代课(代班),请病假1天的由值班行政审批,1天以上3天以内(含3天)的由校长审批,3天以上的由学校签署意见后,教师自行报教管中心、教育局审批。请病假5节以内又自行请人代课的,不扣工资;5节以上又自行请人代课的,扣工资20元。请病假由学校安排代课的,扣工资40元。教师因住院治疗而请病假的,经批准后不扣工资。

(2)事假:事假可由教师根据规定自行请人代课(代班),请事假1天的由值班行政审批,1天以上3天以内(含3天)的由校长审批,3天以上的由学校签署意见后,教师自行报教管中心、教育局审批。请事假5节以内又自行请人代课的,不扣工资;5节以上又自行请人代课的,扣工资20元。请事假由学校安排代课的,扣工资40元。

病、事假每节扣业务分1分,按规定扣完为止。

教师自行安排代课,学校不付教师代课工资,代课教师要认真上课,承担教育教学和安全管理等责任。

(3)公假。教师因公出差或外出培训等,涉及课程变动、课程安排、工作安排的,需填写假条交值班行政检查。

(4)婚、丧、产假按国家规定执行。

婚假:晚婚(男25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婚假2周,提供依据,报教育局审批;达法定婚龄(女20岁、男22岁)且达不到晚婚条件结婚的婚假3天。

丧假:教师父母、岳父岳母、公婆、配偶、子女等直系亲属逝世的,丧假1周。

产假:《劳动法》规定的基本产假90天。符合晚育条件(提供依据),除基本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共计120天。教师请产假均需提供依据,报教育局审批。

三、出勤奖惩规定

(一)一学期无旷课(旷工)、迟到、早退,无事假、病假,发给满勤奖100元(从绩效工资中列支)。

(二)迟到、早退5分钟以内的,列入考核,不扣罚工资;迟到、早退5—20分钟,按0.5节旷课计;迟到、早退20分钟以上,按1节旷课计。教师因迟到、旷课(旷工)、早退而造成学生无人管理或管理脱节产生的安全责任事故,由教师承担纪律的、经济的、法律的一切责任。

(三)非公事,教师不得调课,否则按旷工处理。

(四)因公事调课不计假。

四、其他

(一)学校实行行政领导和教师值日制度。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必须坚持早上、中午按时到校,放学后将工作安排好才离岗,要检查校园纪律、卫生、安全,并按出勤规定对教师的到岗情况进行详实的检查登记。

(二)班主任是班级学生教育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要按安排、按有关规定到位履职、管理辅导学生,班主任失职失误的视其情况按旷课(旷工)1节以上处理,造成的责任由班主任负责。

(三)长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值班领导、值班教师不按规定到岗到位的,按规定作旷工1节以上处理,并承担安全管理责任和其他责任。

(五)出勤实行周公布、月总结、学期结束汇总的统计方式,根据规定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业务考核和年度考核。

(六)其他未尽事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继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本规定自2014年2月18日起执行。

鸡场中学

肉种鸡饲养管理技术 篇7

1 了解肉种鸡生理发育特点

0~4周发育消化系统、心血管免疫系统以及羽毛、骨骼, 这段时间需要注意的是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喂料均匀、料位充足且分布均匀, 还要采用充足且均衡的光照强度;4~8周, 骨骼生长85%, 在这段时间, 肌肉、肌筋也同时生长。这个阶段的体重均匀度越高越好, 如果均匀度不好, 那么在4周时就应该进行选鸡, 按体重分群饲养, 完成调鸡的时间应不超过6周。11周生殖器官开始发育, 14~21周开始生殖器官快速发育, 体重迅速增加, 自然累积脂肪。21~30周性成熟, 此段时间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公鸡、母鸡的饲料, 需要控制从生长期过渡到产蛋期的体重, 不要过肥[1]。从产蛋开始到高峰, 母鸡必须有18%~20%的体重, 当产蛋开始的体重小于标准150 g以内, 到高峰时体重需增幅20%, 以便有足够的脂肪储存来维持产蛋的持久性;当产蛋开始的体重高于标准150 g以内, 在高峰时体重可以增幅18%, 因为母鸡已经累积到足够的脂肪。31周产蛋高峰后, 体重增重转变为脂肪积累, 产蛋性能逐渐递减。

2 满足鸡群光照要求

小鸡入舍的第1天24 h光照, 第2~3天22 h光照, 第4~5天20 h光照, 第6~14天16 h光照, 前14 d母鸡一直自由采食, 在14 d左右当母鸡吃料达到40 g时开始限料, 每天随着母鸡吃完40 g料的时间的逐渐变短而相应地减少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要从开始的16 h减少到8 h。至于将光照减少到8 h的具体时间要根据小鸡的采完料的时间和生长情况来决定, 每天8 h的光照要持续到22周龄直到母鸡达到加光的要求。公鸡前14 d与母鸡一样, 15 d至体重增加到2 kg选种时都为16 h, 选完种后都是8 h, 与母鸡走相同的光照程序。在22周左右光照刺激时, 母鸡群要有良好的均匀度、适合的体形体况, 耻骨有足够的脂肪沉积, 此时的体重仅作参考, 加光与否完全依靠触摸。鸡群抽样5%, 如果胸肉发育达到要求, 耻骨间距达到2指宽, 耻骨处有足够的脂肪沉积, 主翼羽已换7~8根, 只剩下2~3根, 有90%以上符合要求时就可以加光, 发育不完全应推迟光刺激时间, 这样才会有良好的产蛋率和孵化率[2]。

3 加强鸡舍环境控制

一是通风。保证鸡舍内充足的氧气含量;排走鸡身体处过多的热量 (使舍内温度均匀) ;排出湿气;减少舍内灰尘;减少舍内有害气体的产生。总之, 通风的目的是保持鸡舍良好的环境, 使之空气新鲜, 排出有毒气体, 以及维持均衡的湿度;同时良好的通风也维持垫料干湿程度, 对于预防鸡群的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3]。冬季鸡舍通风控制的感官要求是, 鸡舍排风扇端的氨气味以不使人的眼睛不舒服为宜;如能刺激人的眼睛有泪, 表明氨气浓度大, 应加大通风量。最小通风量可以在温度较低时使用。此时, 要避免舍外冷空气直接吹到鸡身上, 鸡舍通风由纵向通风改为横向通风, 降低舍内空气的流动量。二是1万只鸡群前21 d的温度和最小通风量。鸡舍的环境温度至35 d降低21℃并且延续到鸡群淘汰;随着鸡的日龄和体重设定风扇工作的时间, 通常最小通风的标准是1 kg体重0.6 CFM。三是鸡舍湿度。要求的正常范围值是55%~65%, 如果地面潮湿和氨气多就可以通过增加定时钟工作的时间来增加通风量, 如果通风量增加后地面仍潮湿, 应稍微增加舍内供暖, 以增加空气中吸水的能力;如果舍内灰尘多、干燥应减少通风量, 冬季产蛋期舍内干燥粉尘较多时影响垫料, 应适当洒水以减少粉尘, 育雏舍内空气干燥时, 应向垫料适当洒水以增加舍内湿度避免雏鸡脱水。

4 科学饲喂

针对种鸡不同的发育时期来给不同的每周料量增幅。0~6周是给种鸡的均匀度和体形结构打基础的时期, 尤其是前4周种鸡的蛋白积累量, 会影响4周后的体重和均匀度, 以及开产后蛋的大小、尺寸和产蛋率;7~12周通过严格限制饲喂避免鸡只超重, 并维持良好的均匀度;13~20周加速给料, 促进生长, 为性发育和光照刺激做准备;21周开始控制生长并采用每日饲喂有利于卵巢发育。6~20周龄期间无论大小母鸡的体重增幅都要达到33%~36%。母鸡在前2周自由采食, 必须把14周龄看作是种鸡性发育的起始点, 如果此时鸡群已超重, 体重和标准平行着走, 不能减料, 也不能为了追求整栋鸡的平均体重与标准接近而从大鸡栏拿出一部分料加到小鸡栏, 使大鸡栏的体重维持或降低[4]。从14日龄左右开始每日限饲, 到第4周时可以有1周的五二限饲, 以保证喂料日母鸡能把饲料吃完。13~20周为了种鸡的良好发育, 采用五二限饲, 降低限饲强度;21周可以改为每日饲喂。争取在22周左右加光之前, 确保母鸡有良好的体形体况, 从15周开始每周通过触摸给料, 防止公鸡变肥, 并有足够的脂肪沉积。公鸡在选种前都采用自由采食, 选种后饲喂方式和母鸡走相同程序。

摘要:总结了肉种鸡饲养管理技术, 包括了解肉种鸡生理发育特点、满足鸡群光照要求、加强鸡舍环境控制、科学饲喂等内容, 以供肉种鸡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肉种鸡,生理发育,光照,环境,饲喂

参考文献

[1]袁世银.浅谈肉鸡的饲养管理[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3) :140141.

[2]王飞, 朱永飞, 贺文清, 等.肉杂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4) :149.

[3]罗吉初, 周伟.商品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 :76-77.

种鸡场卫生管理 篇8

1. 体重应达标。密切关注种公鸡的体重、骨架大小、公母鸡骨架的配比、睾丸和体况(胸肌)的发育。4周末体重应达标,确保早期骨架发育良好和后期周增重达标。育成期不能过度超重,不然后期受精率下降快,骨架太大也会影响后期受精率的维持。

2. 确保种公鸡的生长发育不停止。公鸡体重和周增重增长曲线都会影响其骨架和睾丸的发育及大小,加光后2~3周是睾丸发育的最重要阶段,不能将体重超标的公鸡拉回标准体重。实践表明,在18~23周过度限饲会对精子生产造成永久伤害,从而影响受精率。16~20周公鸡也不能受到热应激。公鸡发育不良的一个关键原因是密度过大,造成垫料潮湿、均匀度低。公鸡育成期的密度应为3~3.5只/米2。保持良好的垫料条件,仅断内趾,在进行免疫和每周称重工作时细心操作有助于种公鸡的发育。

3. 公鸡的均匀度是受精率高低的关键。分栏饲养能提高均匀度,目标是在混群时公鸡体重适合、均匀度高。

4. 公鸡的选种。在育成后期应对公鸡进行选种,体重和均匀度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胸肌发育应结实,腿和脚趾应强壮挺直无缺陷,背部平直无畸形,胸骨不能弯曲,代表公鸡性成熟的鸡冠、肉髯应发育良好;对交配的成功起重要辅助作用的喙部要优良,断喙过分的应剔除,下喙很长的公鸡交配成功率相对较低。

四、饲喂管理

1. 喂料原则。育成期的料量只能维持或增加,不能减少;避免料量或体重增加忽高忽低,不要过度饲喂;必须准确计算称量当天所需的饲料量;育成母鸡的喂料量勿超高峰料量;不能连续两天不给料,也不能本周增料多,下周不增料;如果要对鸡群进行分群,在分群前不要改变饲喂方式。

2. 达到一定的营养累积。在鸡舍环境温度保持20℃的条件下,25周时种母鸡应至少摄入145.46兆焦(34800大卡)能量和1875克平衡蛋白质,大约12.2千克全价饲料;种公鸡应至少摄入193.5兆焦(46300大卡)能量和2430克平衡蛋白质,大约16.1千克全价饲料。

3. 正确运用限饲方法。采用合适的限饲方法,采食时间控制在60分钟,时间太长太短对提高鸡群均匀度都不利。一般情况下,4~12周选用4/3限,13~17周选用5/2限,18~23周选用6/1限。建议隔日限饲的日最大喂料量为90克,4/3限饲的日最大喂料量为110克,5/2或6/1限饲的日最大喂料量120克,如超过应在下周及时过渡,否则会给鸡只带来损伤,从而影响饲料利用率和正常的生长发育。

4. 饲料分配应均匀。一般来说,4~8周开始出现饲料分配不均的现象,因此,使用自动喂料器时,不要断续运转,否则鸡群中较霸道的鸡会吃料多,导致均匀度差。从140天开始,鸡群应使用产蛋期的喂料系统,以减少产蛋期间更换喂料设备所造成的应激,从地面饲喂转为料线饲喂的最初几天应先将喂料器上的格栅去掉。

5. 保证种鸡有足够的采食位置但又不能太富余。布料均匀,速度快(一般不超过5分钟,最好2分钟);使用料桶喂料时,每个料桶料量应相同,料桶下配重量坠保持桶的稳定性。随日龄的增长,逐步调整料桶高度以方便采食。

6. 适时进行饲料转换。种母鸡在5~17周使用育成料,18~23周使用预产料;种公鸡在24周更换成配种期料。

7. 科学拟定各阶段饲料配方。更换饲料时化验主要营养参数,并注意配方的同步性;合理控制10~15周累积蛋白和能量,此期间可适当调整大、中、小鸡的料量差,科学合理地增强肌胃强度。

8. 公母分开饲喂。这样可避免互相偷吃料。公鸡用喂料器饲喂,必要时可以人工喂料。

9. 避免种鸡出现饱食性休克现象。饱食性休克主要是由于嗉囊饲料过多,对静动脉挤压过大,脑供血不足,致鸡麻痹;有时器官也会被压扁,造成窒息甚至死亡。解救措施是把种鸡挑出放到通风处饮些水,最好喂料前提前0.5个小时供水。

10. 重视细节管理。平养的料位与鸡数应做到2周调整1次;关注喂料均匀性、料槽等的检查;注意料线出料口的调整,避免溢料;观察后期料位的情况,发现不足及时补充,以免均匀度出现下降;称料准确,并对周末舍存料进行盘查,以免出现喂料不准。

五、饮水管理

1. 配备足量的饮水器。提供充足的水位,使种鸡在3米范围内能饮到水。水温保持在10~12℃。水线安装在距蛋箱1米左右的地方,有助于鼓励鸡使用蛋箱。

2. 水线乳头的管理。随鸡龄的增长,不断提高水线,每周2次;水线要平直不能弯曲,乳头垂直向下;注意排出水线内的气体;严禁乳头漏水,否则,垫料不易管理,鸡只腿病发生率增加。经常对水线和饮水器进行清洗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3. 养成经常触摸鸡只嗉囊的习惯。鸡嗉囊应该柔软顺滑,坚硬的嗉囊意味着饮水量不够。每天必须如实记录鸡只实际饮水量。在非免疫时饮水中可加入消毒药物,确保饮水卫生和质量。

六、光照管理

1. 制定合理的光照程序。重视季节变换对种鸡的影响,根据自身鸡舍的条件和地理位置,采用不同的光照程序,特别对于逆季鸡群,建议采用遮黑鸡舍育成,遮黑鸡舍应绝对避免漏光。

2. 光照的原则。育成至补光前,光照时间和强度只能维持,不能增加;补光后光照时间和强度只能增加或维持,不能减少。

3. 适时进行光照刺激。根据性成熟日龄、体成熟一致性及生长发育曲线综合评定,考虑种鸡的周龄、累计能量蛋白摄入、体重和周增重、胸肌发育和脂肪积累状况、换羽情况、耻骨间距等,合理选择补光时间。体重不达标的母鸡不能加光。逆季鸡群应在21周时接受第一次加光,顺季或遮黑鸡群在22周龄时接受第一次加光,光刺激后一般18~21天见蛋;光照的差异越大,刺激越明显,光照强度必须是育成期的10倍以上,光照时间至少增加4小时。

4. 光照细节。保持灯泡高度一致,笼养鸡舍必须尽量兼顾上、下层亮度;补光前如需转舍,光照强度不得增加;光照要分布均匀,无光照死角;灯泡不可使用软线吊挂,以防被风吹动使鸡受惊;使用灯罩可使光强增加50%。

七、其他管理

1. 垫料管理。垫料勤翻换,不能发霉变质。垫料潮湿必须及时更换。

2. 通风管理。在确保适宜温度的前提下合理通风,一般每200米2的鸡舍配备1.2千瓦的风机1台。随着鸡龄的增加,通风量应逐步增加,温差不应超过3~5℃。进风口的面积必须是通风面积的2.5倍左右。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鸡龄选择合适的通风模式和控制通风量。

3. 人员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事故的发生;逐步探索实行全程及阶段性生产成本与劳动报酬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4. 及时淘汰病弱残鸡。育成期至少每2周集中淘汰1次,确保免疫的一致性,合理控制病原菌,对死淘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5. 减少应激。种鸡在育成期受到的应激因素较多,如转群、安装棚架和产蛋箱、公母混群、频繁免疫、环境变化、换料、光照问题等。因此,应严格制定和认真执行科学的鸡舍管理程序,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加强免疫前后的管理,定期消毒,确保鸡群健康和生产稳定。

八、小结

1. 正确控制体重。注重体重和周增重两条曲线,真正做到鸡数准、料量准、称重正确。许多养殖场在育成期只注重周末体重,对每周平稳周增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重视现场管理。深入生产实际,特别是喂料时一定要真正做到“五勤”,即手勤、口勤、脑勤、眼勤、腿勤,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种鸡场疫病净化综合防控措施 篇9

完善和健全净化综合防控措施,是种鸡场疫病净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净化工作、达到净化目标、维持净化效果的有效手段。为实现净化目的和维持净化效果,种鸡场开展动物净化之前,应力求健全生物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强化饲养管理、严格执行消毒措施和规范无害化处理措施,构建“规范化、制度化、设施化和无害化”的生物安全体系。

一、结构布局

种鸡场规划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相关要求。厂址应处于交通方便,远离居民区,远离生活饮用水源地,远离畜禽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如动物诊所、活禽交易市场和屠宰场等,远离集贸市场和交通要道,远离大型湖泊和候鸟迁徙路线,选择利于鸡舍保温和通风的较高地势,选择上风向位置,鸡舍周围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种鸡场建设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种鸡场建设标准》(NYJ/T02-2005)要求进行,生活区、生产区、污水处理区、病死鸡无害化处理区分开,各区相距不少于50米;鸡舍布局合理,育雏舍、育成舍、种鸡舍、孵化舍和隔离舍等分别设在不同区域,鸡舍相互距离不小于15米。

二、设施设备

1.防疫设施设备。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的种鸡场应配备必要的防疫设施设备,以满足生产和防疫的需要。对关键的设施设备应建立档案,按计划开展维护和保养,取保设施设备的齐全完好,保存相关记录。

种鸡场应设置自然或人工屏障与外界有效隔离,防止外来人员、车辆、动物随意进入鸡场。种鸡场鸡舍应有防鸟防鼠措施和设施,种鸡场应设置明显的防疫标志。种鸡场生产区门口应设置人员消毒设施,采取喷淋、雾化、负离子臭氧消毒或其他更有效的消毒方式。开展疫病净化的种鸡场宜采用较为严格的淋浴、更衣、换鞋以及配合喷淋、雾化或负离子臭氧消毒的综合消毒方式,或其它更有效的方式,确保进入生产区人员的消毒效果。

种鸡场应配套日常日用物品消毒和水源消毒设备,每一栋鸡舍门口应设置消毒池,鸡舍入口应配有消毒盆,供出入鸡舍人员洗手消毒,必要时,种鸡场已配备火焰消毒设备。

2.兽医室。种鸡场应设置兽医室,配备必要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如离心机等,以满足日常诊疗、采样和血清分离工作需要。兽医室的设置应与生产区有效隔离,除非必要,其人流、物流应不可与生产区交叉。种鸡场兽医室应配备与工作相适应的消毒设施设备,确保必要时从兽医室进入生产区的人和物经过有效的消毒处理。

3.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种鸡场应有无害化处理设施,采用有效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种鸡场应配备处理粪污的环保设施设备,有固定的鸡粪储存、堆放设施和场所,、防渗漏、防溢流设施,或及时运转。

4.生产设施设备。种鸡场应配备相应数量的种鸡舍、育雏舍、育成舍、孵化室和隔离室等,鸡舍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减少用水、便于清粪、利于防疫。种鸡场应尽可能提高喂料、喂水和给药过程的自动化和定量控制水平。种鸡场应配备必要的降温保暖设施,确保各阶段鸡群在较适宜的温度环境下生长。种鸡场应配备相适宜的通风设备,确保鸡舍空气清新,维持舍内温度湿度。鸡场的各类投入品,如饲料、添加剂、药物、疫苗等应分开储存且符合相关规定,应配有专门用于疫苗、兽药保存的冰箱或冰柜。

三、管理措施

1.生产管理。

(1)档案记录管理。有各种人员培训、生产记录和育种记录,有饲料、兽药使用记录;有完整的防疫档案,包括消毒、免疫和实验检测记录;有鸡群发病处置记录或阶段性疫病流行情况档案;有完整的病死鸡处理档案,包括具备相应的隔离、淘汰、解剖或无害化处理记录。以上所有档案和记录保存3年(含)以上,鸡场建立不足3年的以建厂时间算。

(2)制度管理。建立投入品(含饲料、兽药、生物制品)使用制度,免疫、引种、隔离、兽医诊疗与用药、疫情报告、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消毒等防疫制度,销售检疫申报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日常生产管理制度、车辆及人员出入管理制度、疫病净化方案和阳性动物处置方案等。

(3)饲养管理。种鸡场应实行分区饲养和全进全出生产模式,鼓励有条件的种鸡场实行分点饲养及“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根据生产需要对人流、物流、车流实行严格的控制。种鸡、孵化、育雏、育成、蛋鸡、后备鸡分群饲养,分别制定饲养标准和防疫程序。

2.生物安全管理。

(1)人流物流管理。种鸡场需建立入场和进入生产区的人员登记记录。进入生产区人员须经严格消毒,由消毒通道进入。进出鸡舍时应经消毒池进行脚部消毒和洗手消毒。外来人员禁止进入生产区,必要时,按程序批准和严格消毒方可入内。本场负责诊疗巡查和免疫的人员,每次出入鸡舍和完成工作后,都应严格消毒。尽量减少本场兽医室工作人员和物品向生产区流动,必要时须经严格消毒。

外来物品须经有效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外来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动物产品或其他物品禁止入场。外来车辆入场前应经全面消毒,非经许可批准,禁止进入生产区。外来车辆禁止入场,外售鸡只向外单向流动。

(2)无害化处理。种鸡场应有无害化处理设施及相应操作规程,并有相应实施记录。对发病鸡群及时隔离治疗,限制流动;病鸡、死鸡及其污染的禽产品应按《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3﹞34号)的要求采用焚烧法、化制法、掩埋法和发酵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3)消毒。种鸡场应严格做好人员、车辆、物资进入场区和生产区的消毒。养殖场的消毒设施应定期更换消毒液以保证有效成分浓度。厂区门口消毒设施的常用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醛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和季铵盐类消毒剂等。

生产区内环境,包括生产区道路及两侧、鸡舍间空地应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醛类消毒剂、氧化剂类消毒剂等。

生产区内空栏消毒和带鸡消毒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鸡舍空栏后,应彻底清扫、冲洗、干燥和消毒,有条件的鸡场最好在进鸡之前进行火焰消毒。带鸡消毒的消毒药必须广谱、高效、强力、无毒、无害、刺激性小和无腐蚀性,如碘制剂、氯制剂、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生活区周围环境应定期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季铵盐类、氧化剂类消毒剂等。

(4)种源管理。种鸡场引种应来源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国外引进种鸡和种蛋应符合相关规定,宜优先考虑从获得农业部净化评估的种鸡场引种。引进种鸡应具有“三证”(种畜禽合格证、动物检疫证明、种鸡系谱证)。鸡场所用种蛋、后备种鸡和引入种鸡应进行检测,确认开展净化的特定病种为阴性。对引入种鸡尤其应实行严格的隔离检测,一般在独立的隔离舍隔离40天以上,确保临床健康、净化病种感染阴性后,经彻底消毒方可进入生产线。

3.防疫管理。

(1)免疫。种鸡场应根据本场制定的免疫制度,结合各种病种特点、疫苗情况及本场净化工作进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建立免疫档案。同时,根据周边及本场疫病流行情况、净化工作效果、实验室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鼓励通过特定疫病免疫净化评估的种鸡场,结合自身实际,评估疫病防控成本,分钟群、分阶段、有步骤地由免疫净化向非免疫净化推进。

(2)监测。根据制定的禽流感、新城疫等病的监测计划,切实开展疫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病免疫保护水平、流行现状及相关风险因素,适时调整疫病控制策略。根据建立的特定疫病净化方案和发现阳性动物处置方案等,切实开展净化监测、隔离、淘汰和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3)诊疗巡查。兽医管理人员及生产人员定期(一般每天)巡查鸡群健康状况,尽早发现病鸡,及时隔离病鸡、处理死鸡、彻底消毒,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持续跟踪转归情况,并作相应记录。

需要开展临床解剖时,应做到定点解剖、无害化处理、填写解剖记录和无害化处理记录;确保单向流动,临床解剖人员不得立即返回生产区;必要时采集样品开展实验室检测。

开展特定动物疫病净化的种鸡场,在制定净化方案,开展净化监测和维持性监测的同时,重点做好日常疑似病例的巡查,根据净化病种不同,做好疑似病例的处理。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淘汰、扑杀等措施,并及时确诊。加大同群监测,必要时启动紧急免疫和加强免疫。加强消毒和生物安全措施,尽可能阻断舍间传播。

(4)淘汰。种鸡场应建立种鸡淘汰、更新和后备鸡留用标准,在关注生产性能、育种指标的同时,重点关注垂直传播疫病情况。在净化病种感染比率较高时,可在免疫、监测、分群、淘汰的基础上,加大种鸡群淘汰更新比率,严控后备鸡并群。在净化病种感染比例较低时,在免疫、监测、清群、淘汰的基础上,种鸡场结合生产性能,缩短更新周期甚至一次性淘汰所有带病毒鸡。种鸡场应建立种鸡淘汰记录,因传染病淘汰的鸡群,应按照国家有关定执行,必要时实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

【种鸡场卫生管理】推荐阅读:

养鸡场管理制度07-21

鸡场环境控制06-09

上一篇:德育目标的内容分层下一篇: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国旗下的演讲稿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