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试题(通用10篇)
班别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于 1935 年,是当时进步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_________作词,_________作曲。(《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2、在歌曲和乐曲中,有许多是从弱拍或弱位起音的,开始的小节称为_________或“不完全小节”。(弱起小节)
3、把一个音符的时值平均分成三等份,叫_________音。(三连音)
4、在音乐中有很多表示力度的记号,f 表示_________,mp表示_________。fff表示_________(强 中弱 极强)
5、四三拍的拍号是______强弱规律是_____(3/4, 强 弱 弱)
6、八六拍的拍号是_______强弱规律是_____(6/8,强弱弱 次强弱弱)
7、歌曲《我爱米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_________比做像米兰花一样的朴素无华和芳香四溢。(老师)
8、《红蜻蜓》是一首在_________广泛流传,妇孺皆知的儿童歌曲。(日本)
9、歌曲_________是流传于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_________中作为公主的主题曲。(《茉莉花》、《图兰多特》)
10、江南丝竹所用的乐器主要由“丝”“竹”两大类组成,丝:指_________,竹:指_________。(弦乐器,管乐器)
二、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属于几拍子的歌曲?()A 2/4 B 3/4 C 4/4 D 3/8 答案:A
2、壮族民歌《唱天谣》,在弹唱表演的过程中一定会用到如下哪种乐器?()A 二胡 B 芦笙 C 吉他 D 天琴 答案: D
3、《竹乡娃娃爱竹林》是一首采用了什么民族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 A 壮族 B 瑶族 C 苗族 D 侗族 答案:C 4、2004年1月31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中国新春音乐会上,由具有“广西芦笙王”之称的覃国伟演奏的如下哪一首作品彻底征服了现场一千多名各国驻奥大使馆官员及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响彻了金色大厅?()
A《弥渡山歌 》 B《侗寨狂欢夜》 C《春节序曲》 D《百鸟朝凤》 答案:B
5、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他创作的很多著名的音乐作品,请选出如下哪一首是不属于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作品?()A 《胡桃夹子》 B《天 鹅》 C《悲怆交响曲》 D《睡美人》 答案:B 《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的作品
6、有一首歌曲,曾经过周总理妙笔修改,在当时一度风靡全国,还被灌制了唱片、磁带、CD发行,并在1983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教材。这首歌是?()
A 《茉莉花》 B《杨柳青》 C 《采茶舞曲》 D《牧童之歌》 答案:C
7、乐曲《云之南》是以下由哪两种乐器与电子音乐的合奏曲?()A 巴乌 芦笙 B 芦笙 排箫 C二胡 葫芦丝 D巴乌 葫芦丝 答案 :D
8、中国当代第一部具有典型意义的大型民族舞剧是:()A《鱼美人》 B《红色娘子军》 C《宝莲灯》 D《小刀会》 答案:C
9、一天,热爱音乐的年轻音乐家M去拜访其仰慕已久的著名音乐家N,N给了M一首自己刚刚创作的乐曲,让他用钢琴试着弹弹,自己则撇下M忙着去招呼其他客人。M认真地弹起来,但N却无动于衷。M为了吸引N的注意力,便开始在原曲主题的基础上弹起了即兴发挥的变奏。演奏愈发精彩,N果然被吸引过去了。N大喜过望地指着M对客人说:“将来他一定会闻名乐坛!”
这是关于两位著名音乐家的故事,请问M、N分别是?()A 莫扎特、肖邦 B 贝多芬、莫扎特 C 贝多芬、海顿 D 莫扎特、海顿 答案 :B
三、趣味问答题
音乐俱乐部举行猜哑谜活动,桌上放着一副乒乓球拍、一把小号、一条绳子。主持人说:“谁能用桌上的东西做一个动作,表示一个常用的音乐术语,这些奖品就归谁。”玲玲挤出人群,用手拍了拍小号。主持人说:“你猜对了!”小明也上前来,拿起桌上的乒乓球拍扔起来又接住,又扔起来又接住。大家哈哈大笑,主持人却把奖品给了他。冬冬也从桌上拿起小号和绳,用绳把小号吊起来。主持人佩服地鼓起掌来:“对对,你答对了!”
聪明的,你知道玲玲、小明、冬冬回答的是什么吗? 答案:玲玲回答的是“拍号”
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基于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本册教材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部分内容。
“数与代数”包括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四单元“简易方程”, 一共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二单元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第四单元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 包含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形与几何”包括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和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通过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 使学生能够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 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统计与概率”部分, 教材安排了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 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 教材先是结合小数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然后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 体会数字的有规律排列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对教材的理解
1. 本册教材的知识结构。
2. 本册教材的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都由“主题图—例题—做一做—课后练习”四部分组成, 其中“主题图”突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例题”以人物对话展开, 增强了问题的开放性和探索性。“做一做”的内容便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有利于检验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情况。“课后练习”的弹性设计, 既注意教材的普遍适应性, 又为学生提供了有差异发展的可能性。
3.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另外, 教材还突出了以下两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 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除法, 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 知识容量大, 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所以它们既是本册的教学重点内容, 也是难点内容。教材在编排上与以往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 生活情景出现在计算教学中。这也突现出计算教学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计算教学需要情景吗。
计算教学需要情景吗?这是困扰许多教师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地思考。计算教学比较枯燥, 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抽象, 不容易掌握。新教材对计算教学的编排体例进行了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的格局。它把计算教学和应用数学相结合, 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师在特定的教学情景中可以顺理成章地呈现四则运算的顺序原理。对于学生来说虽然计算知识抽象, 但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学起来又有“路子”可走。因为它不存在理解的问题, 学生可以毫不费力地去诠释计算的顺序。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实验教材第一单元例1的教学。学生结合这一情景, 很自然的就能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旧教材枯燥的计算算理是他们所不喜欢的, 而实验教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图以及熟悉的生活情景, 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有了情景, 计算式题才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才会体现计算的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只有在情景中, 才会引发学生积极地思考, 提出数学问题。
然而, 计算教学的情景不是随便乱用, 只有创设相当合适的教学情景, 才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如果创设的教学情景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 或者情景的数学价值不大, 学生便有可能毫无目的地发散出去。所以计算教学情景的创设必须是有现实意义的, 是有生活价值的。一个好的计算情景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第二个问题: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如何统一。
在计算教学中, 如何做到既体现算法多样化, 又实现算法的优化, 一直是令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种种计算教学案例表明, 算法多样化不是教学追求的目的, 它的实质是通过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策略, 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 在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有效学习活动中开发创新潜能;而其目的是通过交流, 寻求最简捷、最容易、最适合的算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做到“多中选优, 择优而用”。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 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由此可见, 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是一对矛盾, 只有二者和谐统一, 才能从“量”和“质”两个层面发展学生的思维。一般情况下, 计算总有一个最基本的算法。在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比较、评价, 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算法。
(2) 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 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内容上没有什么变化, 但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 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小学阶段教学解简易方程, 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 因而更易于理解, 但是却不易于中学的教学衔接, 到中学还需要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理解方程。正因为这个缘故, 教材引入了等式的基本性质, 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我们要在教学时因势利导强化学生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使学生知道它的优点:不仅可以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而且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 调整简易方程单元的教学内容, 突现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本册教材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x=b的简易方程。也就是以往我们求“减数、除数”的方程, 因为它们不利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
三、对教学过程的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1) 学生探索出的性质、法则、规律等应及时总结, 并最好以文字的形式让学生加以记忆。
(2) 充分利用好教材中“小精灵”等提示语。
(3) 对“数学广角”、“实践活动”等教学内容要突出其数学性, 不要只顾及表面活动等而忽略了本质。
(4) 重视与以往教材变化的地方, 多用心思及时改变我们的教学。同时, 对前几册本套教材的已学知识, 学生掌握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2. 评价建议。
(1)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 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 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 也要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利用“推迟判断”的方法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给“学困生”二次答卷的机会, 让他们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3) 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并尝试解决;是否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等。
(4) 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如:书面考试、口试、课堂观察、作业分析。
(5)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 以定性描述为主。
3.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 实践活动材料。如教学观察物体这一单元, 教师可以利用书后的方格纸组织学生参与从某个方位观察物体成像的设计。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日常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 教师要选对时机。
(3) 课外活动小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 体验设计图书序号、学生序号等, 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知识海洋细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一个数由3个百万、3个万、3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读作( )。
2.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二十八亿九千二百万,写作(),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
3.□45×8>2000(在□里填较小的一位数)
□05÷49<6(在□里填较大的一位数)
4.小红爸爸每次给小红100元生活费,小红每天用13元,可以用()天,余()元。
5.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6.张先生自驾车出差,车速9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15分,两地相距大约()千米。
7.条形统计图分()式条形统计图和()式条形统计图。
二、是非曲直明判断(对的打“√”,错的“×”)(4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100个100是1万。()
3.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4.江伟骑自行车的速度达60千米/时。()
三、众说纷纭慎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8分)
1.在除法算式中,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那么商()。(被除数、除数都不为0)
六、生活数学活应用(共24分,1~4小题每题3分,第5小题8分,第6小题4分)
1.一台电话机76元,张主任带了600元,可以买几台电话机?还剩多少元?
2.王大爷养了48只狐狸,比养的兔子少240只,养兔子的只数是狐狸的几倍?
3.时令水果店共有3人,昨天共售出苹果36箱,每箱15千克,得货款3240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4.小轿车从广州到北京,如果车速120千米/时,需要行驶20小时,如果车速为100千米/时,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5.某县城乡小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6.李大妈做早餐,洗碗要1分钟,洗米要2分钟,洗菜要3分钟,炒菜要5分钟,下楼买包子、馒头要10分钟,烧稀饭要20分钟(用全自动电饭煲)。李大妈怎样安排才能使全家人尽快吃上早饭?(写出过程)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祝贺你全部做完了,认真检查一遍,成功是属于你的!)
一、填空题。(18分,每空1分)
1、3.27×4.6的积有()位小数,3.84÷0.06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2、3.24吨=()千克,4小时18分=()小时
23公顷=()平方米 60078平方米=()平方千米
1.8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50000平方米=()公顷
42.56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甲数是56.2比乙数多4.8,甲乙两数的和是()。
4、在0.0.31 0.0.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5、在0.125 0.25 0.375 0.5 ……这一列数中第八个数是()。
6、一段路长a米,小明每分钟走 米,走了4分钟,还剩()米。
7、写有数字1—7的7张卡片,任意抽出一张,抽到6的可能性是(),抽到单数的可能性是(),抽到双数的可能性是()。
8、两个因数的积是5.24,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而另一个因数缩小100倍,那么积应为()。
9、一组数:31、40、38、45、50,它们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
10、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底是18厘米,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二、判断题。(5分,每小题1分)
1、真分数一定小于1,假分数一定大于1。()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一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1千克西红柿用去 和用去 千克,剩下的一样多。()
5、8.9×0.99=8.9-8.9×0.01()
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7、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9、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是等底等高的。()
10、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6平方厘米,底是8厘米,那么高是7厘米。()
三、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
1、一组积木摆成一个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侧面看是,这组积木有()。A、4个 B、6个 C、最少4个 D、最多6个
2、把一个木条钉成平行四边形并且拉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确定3、45.62÷3.8的商是12,余数是()。A、2 B、0.2 C、0.024、两个数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3.54,原来的商可能是()。
A、3.B、3.5 C、3.55、一个三位数,百位上的数是最小的奇数,十位上的数是最小合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是()。A.120 B.431 C.1406、一根5米长的绳子,剪成长短相同的15段,每段占总长的()。
A.B.C.7、在 和 之间还有()个分数。A.无数 B.3 C.18、的分子加8,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A.14 B.21 C.56
四、计算。(37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每小题0.5分)
2.8÷0.2= 3.9÷0.01= 0.2×7×0.5= 1.2×0.5= 88÷0.22=(2.5+0.9)×0.4= 1.1×1.1=(0+0.125)×8= 0.32×5= 1.8÷0.3= 3.2-0.1= 0.27÷0.03= 2.5-2.5÷5= 0.03×2.3=
1.8×20= 0.01÷0.1= 6.5×10= 80×0.3= 5.1÷0.3=
2、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每小题3分)
5.5×8.2+1.8×5.5 0.25×0.89×4 4.8×0.98
8.8×1.25 7.65÷0.85+1.1 23.4÷5.2×3.20.125×32×25 15.4×1.7+9.3×15.4-15.4 4.28×34.5+3.45×57.23、解方程。(9分,每小题3分)
17.5-0.5 =12.7 5.6 =17.28-4 34+3 =464、求下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8分,每小题4分)
五、应用题。(32分)
1、一架飞机2.6小时飞行1092千米,一辆汽车3.4小时行驶119千米,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多少倍?(5分)
2、某工厂3天共节约煤8.4吨,照这样计算,再工作5天,共可节约煤多少吨?(5分)
3、学校举行书画竞赛,四、五年级共有75人获奖。其中五年级获奖人数是四年级 的1.5倍,四、五年级各有多少人获奖?(5分)
4、火车提速后每小时行驶168千米,比提速前的速度的2倍还多6千米。提速前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分)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5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7千米,经过几小时后两车还相距37千米?(6分)
1.—When _____ you come back ?
—Yesterday.
2.Yesterday I _____ to the park.
3.We need food ______ our picnic .
4.______did you do at the weekend?
5.______shout,please.My baby is sleeping.
二、看单词,找出划线部分读音不同的一项。
( )1.A.he B.hen C.letter
( )2.A.river B.rice C.rabbit
( )3.A.pencil B.apple C.photo
( )4.A.run B.cute C.jump
( )5.A.toe B.thank C.butter
三、写出下列动词的过去式
1.go______ 2.do _______ 3. take _______ 4.wash ________5.have6. meet________7. run _____ 8. drop _______ 9. buy _______10.is
四、单项选择。
( )1.I went to the zoo______ bus.
A. by B. on
( ) 2.How ______ oranges do you want?
A. much B. many
( )3.Thank you very much. ________
A. You’re welcome. B. Welcome you
( )4.Look! There _____ a boat on the lake.
A.is B. are
( )5.How ____ juice do you want?
A. much B. many
( )6.What’s the London Eye? It’s a big_____.
A. clock B.wheel
( )7.Did Lingling like the postcard? Yes,she___.
A.does B. did
( )8.This T-shirt is yours.____is yellow.
A.My B. Mine
( )9.There ______ enough bags.
A. aren’t B. isn’t
( )10.What did you do _____ the weekend?
A.at B. on
( )11.You should say hello_____your friends.
A.on B.to C.at
( )12.I won a chess game.Now Ifeel_____.
A.board B.sad C.happy
( )13.He is blind.He can’t______. A.hear B.see C.speak
( )14.Please give_____your pencil. _____pencil isn’t here.
A. me,My B.I, My C.me, Mine
( )15.- ____is the picture? -It’s on the wall.
A.What B.Where C.Who
五、对话配对。
( )1.Are there enough pencils? A. It’s Lingling’s.
( )2.Did you wash Lingling’s T-shirt? B. Yes, there are enough.
( )3.Whose bag is this? C. Six, please.
( )4.How did you go there? D. No, I didn’t.
( )5.How many bananas do you want? E. By bus.
六、按要求写句子,每空一词。
1. I can dance .(改为一般疑问句)______ you ?
2. I send you a wonderful present today.(用yestreday改写)
I ______ you a wonderful present ___________.
3.They can walk.(改为否定句)They ______ _______ walk.
4.He likes tea.(改为否定句)He_______ _______tea.
七、选词填空。
What How Whose What time Where
1._______did you go last Sunday?
2._______is the matter?
3._______bag is this?
4._______do you go to school?
5._______do you do?
八、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
Yesterday was Saturday.It was fine. Mr Wangwent to the zoo with his family.There are four people in his family.They are Mrand Mrs Wang, Elve and Wallace.They went there by bus.There were manyinteresting animals in the zoo. Elve saw a mother elephant and a baby elephant.Wallace took a lot of pictures oflovely pandas and monkeys.They had a good time.
( )1.Yesterday was Friday.
( )2.It was not fine day.
( )3.They went to the zoo by bike.
( )4.Wallace took a lot of pictures oflovely Pandas and monkeys.
1.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认识左右并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感知左右。
2.使学生经历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解决有关左右的生活实际问题, 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培养主动与同伴交流的意识, 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
(二) 重难点
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正确确定左右的方向。
难点:体验理解“左右”的相对性。
(三)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在活动中学习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左右, 因此教学时不用把认识《左右》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而是将体验《左右》以及《左右》的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通过教学证明这样的安排是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三、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年级儿童年龄比较小, 好奇, 好动。因此教学时笔者根据儿童的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感受体验《左右》。通过活动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而不是无目的的活动。通过实践, 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 而且能发展思维,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四、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 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 2009年11月13日那天你们加入了少先队, 成为了少先队队员, 你们向老师行个队礼好吗?
1. 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举起的这只手, 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这只手, 是你的——左手?
师:小朋友, 用你的右手 (或左手) 可以做那些事?
师:小朋友知道吗?左右手要多锻炼, 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开发我们的右脑, 使你们的小脑袋变得更聪明。
2. 体验自身的左和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 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看看我们的自身, 还有像这样“左右”一样好的朋友吗?
生: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下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3. (游戏) 老师说口令同学们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 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 拍拍你的右肩。
设计意图:前几天一年级学生刚刚加入少先队, 成为光荣的小队员。通过生活实例举右手行队礼, 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带入课堂。
4. 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有关左右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左和右 (出示课题:左右) 。
(二) 组织活动, 探究新知
1. 摆一摆
同桌合作, 老师说口令, 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摆放文具。 (同桌合作。计算机演示摆放顺序: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转笔刀五样文具。)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小刀。)
2. 数一数
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数一数。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师:为什么同一块橡皮, 排第几都不一样?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同样东西, 按左右不同方向去数, 顺序也就不同。)
设计意图:创设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说一说
师:尺子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计算机演示印证:以尺子为标准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左边有铅笔和橡皮, 右边有文具盒和小刀。)
4.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星期天, 有位小朋友想去小明家玩, 他没到过小明家, 但他听说上楼左拐是小明家, 那么小明住在几号房呢?你们愿意帮助这位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们讨论后得出结论:7号。)
生:小明住在7号房, 因为7号房在小明的左边。
师:可见, 学会了左右, 可以帮助大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 体验“相对”, 验证“相对”
1. 师:现在老师想出个问题考考同学们, (教师举起右手和大家面对面站着) , 你们说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生:右手。
生:左手。 (学生意见分歧。)
师:两边各选一名代表辩论, 分别说出各自的理由。 (学生间产生辩论。)
2. 师:谁能想个办法来证实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生:老师转过身去。
师:现在我就按照同学们出的主意转过身去, 看一看老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呢? (验证结论:右手。)
师:为什么呢? (让学生说说原因。)
师:对, 因为我和同学们是面对面地站着, 也就是说我和你们的方向是相对的, 所以举的右手就会和你们刚好相反。 (教师再次举起右手。)
设计意图:先出现疑惑, 产生矛盾。通过学生辩论、表演验证, 解决矛盾, 从而得出结论, 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 生活中的“左右”
1. (游戏:
上下楼梯靠右行) 实践活动 (课本第61页第5题) 利用课件出示图, 指导学生认真看图。
师: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学生争执不下。)
师:下面, 我们来体会一下, (把教室中间走道当楼梯, 女同学从后往前是上楼梯, 男同学从前往后是下楼梯, 老师有个要求, 每个人举着右手走。 (女同学上楼后又顺势下楼, 男同学下楼后又顺势上楼) 体会一下你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2. 师小结:
方向不同, 判断时应把自己当做走路的人。我们不仅在上下楼时, 而且平时在马路上行走时, 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边走, 按次序走, 以免发生事故。
设计意图:通过体验让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联, 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左右。) 你知道了什么?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什么? (靠右走, 遵守交通规则, 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六、教学反思
谁都有不小心的时候,老张出门倒水,随手一带,门“砰”的一下锁住了。
他拎着脸盆站在门边发愣。热心的邻居拥来,想尽办法,结果还是——“没门儿”。
我家大姑站在人群里眨眼,忽然她笑起来,挤到老张跟前神秘地说着什么,眼神一个劲地往南院飞。老张愁眉渐渐舒展,却又显得很为难,大姑摆摆手,叫上几个小伙子连请带拽地拉来了南院的李小川。
小川前几年因偷盗,在劳教所呆了一年多。现在他成天不言不语,闷着头在厂里干活,谁也没再听说他干过那号事。平时人们很难想起他来,似乎院里根本就没这个人。
他茫然不知所措地被人们推到门前。大姑脸上浮着尴尬的笑容,拉着他连说带比画;老张笨拙地拿根烟一个劲儿地往他嘴里塞。他们极力怂恿小川打开这把锁。
小川脸上有些发红,鼻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他低着头,手抄在口袋里,紧抿着嘴唇,一只脚在地上来回蹭着。邻居们期待的好奇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一下子周围变得异常安静。
他终于像是下了决心,慢慢抬起头,脸上现出一种古怪的表情来,似乎想笑一笑,却又笑不出来。他用手背拭了一下鼻子上的汗水,向邻居要了一根旧锯条。
他缓缓举起手,仿佛提着根千斤重的东西。人们注意地望着他的一举一动,后面的人起劲地往里挤,往上踮脚……他忽然闭上眼睛,锯条顺着门缝往里插,手猛地一抖。谁都没弄清是怎么回事,老张的门打开了。
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小川拨开人群低着头往南院走去。我看见大姑又开始眨眼,目光富有深意地向人们扫了一圈,随后她急步跟上小川,满面堆笑而又似乎漫不经心地问小川会不会开保险箱。
小川站住了,一双眼忽然变得冰冷冰冷的,那寒彻人心的目光迟钝地盯住大姑僵住的笑脸,又缓缓扫过人群,嘴角痛苦地抽搐着,发出一声低沉的冷笑。
“当”的一声,钢锯条在他的指间折成两截,他用尽全力把它扔到远远的阴沟边,像是扔出了一件沉重而又污秽不堪的东西。这一瞬间,我发现他的手指闪着一星红色的光点。
我的心骤然紧缩了,我几乎是跑着回到家里。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
第二天,大姑和老张家都换了双保险锁。
1.以上是一篇微型小说,请概括小说情节,不超过30个字。
2.通过这篇小说,作者要提醒人们的是( )。
A.请给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起码的信任。
B.不要相信人们会真正相信失足青年。
C.请理解改邪归正的失足青年的上进愿望。
D.不要苛求失过足的青年言行完美无缺。
3.小说两次写到大姑“眨眼”,两次眨眼,各有用意。写出第一次眨眼和第二次眨眼的用意。
4.锁撬开后,“一片说不清是什么意思的‘啧啧’声从人们口里发出来。”根据小说的内容,“说不清的意思”实际上可以分析出几种来,请你谈谈两种理解。
5.小说倒数第2段,“我似乎觉得,我的心也在滴血”中“也”字在此有何含义?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教案 一.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二)具体要求
1.能用热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2.能积极地参与“走进西藏”音乐会。
3.能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背唱其中的一段旋律。4.能用自豪的心情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5.能了解一些有关西藏、三峡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布达拉宫的图片或录像;《阿姐鼓》《洗衣歌》《川江号子》等录音带。
(二)资料
有关西藏、三峡及三峡工程的资料和图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重点:
1.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拉萨谣》。
2.感受《北京喜讯到边寨》中苗、彝民族音乐的特点。本单元难点:
1.启发学生用热爱自己家乡那样的情感演唱《拉萨谣》。2.分辨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乐结构。3.感受《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川江号子的风格。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拉萨谣》。2、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教学目标、能用热爱家乡一样的情感演唱歌曲:《拉萨谣》。3、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教学重难点、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2、能随教师琴声视唱曲谱。教学准备 风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走进西藏》
教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它会带领同学们来到一个神秘的地方,会给同学们带来美的享受,我们一起来听。(录音播放《走进西藏》学生静听)
提问:听到这首优美的歌曲,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仿佛看到什么美丽的景色?(生回答)
教师出示布达拉宫的图片,请同学们边观看边总结: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那气势宏伟的布达拉宫,更有那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听一听。
二、学习歌曲《拉萨谣》
(一)学唱曲谱、播放歌曲《拉萨谣》学生静听,并谈一谈听后的感觉,及歌曲的特点。2、教师总结:《拉萨谣》这首歌曲是我国当代作曲家何训田所作的曲子,乐曲优美独特,粗犷朴实,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演唱歌曲,《拉萨谣》吧!
(教师出示曲谱,并播放乐曲旋律,请学生边听边找出组成旋律的各音:)(1 2 3 6)、教师引导学生随琴演唱以上各音。、随教师琴声轻声演唱歌谱(用啦的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哼鸣演唱等)。
(二)学唱歌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介绍歌词内容,使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3、教师范唱(伴奏)。、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分句指导、师领唱,生跟唱、师生合作演唱、男女生合作演唱、个人展示)、在歌曲基本掌握的基础上,再次欣赏《拉萨谣》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结合拉萨谣的歌词谈论一下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抒发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7、引导学生用热爱家乡的情感演唱歌曲,全体随教师伴奏演唱。
三、歌曲创编
(一)西藏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将学生分组,抢答问题。哪一组回答的问题多且对,将被评为本节课的学习标兵。问题:、西藏有一座世界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它的最高峰是什么峰? 2、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在西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它是什么花? 4、歌曲中唱到的什么是青稞酒?什么是酥油灯?
师:同学们,从大家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对西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老师相信你们最了解的应该是自己的家乡,你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创编到歌曲当中吗?大家一起来试一试吧!、小组合作学习(根据拉萨谣的曲调结合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改编歌词)。、展示方式(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表演,其他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伴奏)。3、鼓励方式(评选最优秀的一组授予优秀创编荣誉称号。
四、舞蹈创编
师:同学们,西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歌声我们已经领略,下面老师就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动作,看谁的模仿力最强。(做几个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要求全员参与)
五、教师总结
刚才同学们回答了有关西藏的一些知识,同时也了解了西藏的风土人情,还学习了优美的藏族舞蹈。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不少。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更是能歌善舞,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有关藏族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下节课开一个“走进西藏”音乐会。教学反思:
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共同的认知能力与教育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的特点——给予学生知识享受与启迪。在本节课中学生不仅感受了西部音乐的粗犷朴实,还了解了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西藏对学生来说听起来并不陌生,但实际上对她的了解却很少,本节课通过欣赏《走进西藏》这首歌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连绵不断、白雪皑皑的雪山,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以及通过知识竞赛,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西藏的文化。在学唱歌曲《拉萨谣》时,首先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表现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演唱主旋律,告诉学生如何从旋律、节奏特点去感受体验艺术形象,再加上老师的手语示范,用手势来引导学生唱准音高,同时教师范唱,用真实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从中领会到,只有富有表情地演唱,才能产生美感。整节课学生都沉浸在动人的乐曲中。
学生对西部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学唱歌曲增加了对藏族音乐的体验。,但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的不够好。没有做到声断气连。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拉萨谣》。2.“走进西藏”音乐会。教学目标
1.表现有关西藏的音乐作品。2.了解有关西藏的文化。3.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教学过程
主持人:同学们好,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部,那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有最美丽的雪域风情,有勤劳勇敢的藏族同胞,也有风格独特,优美、粗犷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走进美丽而又神秘的西藏吧。第一组:介绍拉萨、布达拉宫,演唱《拉萨谣》,欣赏《阿姐鼓》。
小组主持人:我们组准备了一个“西藏知多少”的知识竞赛,欢迎大家踊跃参加。
1.西藏有座世界最高的山是什么山?它的最高峰是什么峰?(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2.西藏自治区的首府在哪里?有一座最著名的宫殿是什么宫?(拉萨、布达拉宫)
3.西藏有一种白色的小花,它长在高山上,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
4.西藏有一条江是什么江?(雅鲁藏布江)
西藏是一个美丽而又神秘的地方,藏族人民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不管走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养育他们的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有阿姐亲切的鼓声。请听我们演唱的《拉萨谣》。第一组学生表演。小组主持人:《拉萨谣》的曲作者是何训田,他创作了一系列的西藏风格的音乐,其中的《阿姐鼓》是最有影响的歌曲之一。音乐的气氛神秘、缥缈,有天籁之声的美誉,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女声独唱《阿姐鼓》。第二组:介绍藏族音乐,演唱《多快乐呀多幸福》。
小组主持人:西藏的音乐非常丰富,最流行的有两种歌舞形式。一是锅庄,一是弦子。锅庄的音乐粗犷,有一种说法,人们在跳舞的时候经常围着炉灶或篝火,炉灶又称为锅庄,所以得名锅庄。弦子最初流行于四川巴塘,所以也叫巴塘弦子。领舞的人一边跳舞一边演奏用牛角琴筒做成的弓弦乐器──“比旺”,当地的汉人称它为弦子,所以得名。弦子的音乐短小、优美,节奏富有舞蹈性,旋律具有歌唱性,流畅上口,是藏族人们最喜爱的歌舞形式之一。我们以前学过的《我的家乡日喀则》《多快乐呀多幸福》就具有锅庄的音乐特点,请听我们演唱的《多快乐呀多幸福》。第二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人:为了解藏族的音乐,我们还特意学习了一首弦子《巴塘连北京》。现在请我们组的小歌唱家为同学们演唱这首歌。
“东方架起彩虹啰,山连水,水连山,云间修起金色的路,巴塘北京紧相连啰。” 第三组:介绍藏族的雪顿节,表演藏族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欣赏舞蹈《洗衣歌》。小组主持人:雪顿节是藏族最重大的节日之一。主要有“晒大佛”“跳藏戏”和“过林卡”三大活动。早晨,当晨曦刚刚露出来的时候,在低沉的法号声中,喇嘛们就把巨大的佛像慢慢展开。当佛像展开的时候,太阳喷薄而出,照在神圣的佛像上,被人们称作是“天神合一”。然后人们来到罗布林卡,载歌载舞,彻夜狂欢,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企盼,西藏各地的藏戏团也进行藏戏表演。所以,雪顿节也被称作是“晒佛节”或“藏戏节”。藏族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经常用歌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请欣赏我们表演的舞蹈《我的家乡日喀则》,请同学们为我们伴唱。第三组学生表演。
小组主持:我们还了解到一个欢快的舞蹈《洗衣歌》,这是一个表现藏族姑娘为解放军战士洗衣服的舞蹈,表现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欣赏这个舞蹈的录像。
主持人:刚才各组都表演了他们了解到的有关西藏的音乐,介绍了西藏的风土人情,使我们对西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西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族的音乐更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她将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教学反思:
本堂课深入体现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紧密结合,学生都有很高的学习兴趣,但敢于大胆表现的人不多,相比较而言,五一、五二情况要好一些。五三、五四的同学由于刚转到陌生的学校,有点放不开。后来经过鼓励情况有所好转,今后在“表现”这一环节还要加大训练力度,多给为学生提供一展身手的机会。
《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配建议表
课时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 第一课时 《梅花》 创编《春晓》 王安石 第二课时 《静夜思》 李白
第三课时 《读唐诗》 古诗朗诵演唱会
二、教学要求
(一)单元总要求
1、通过集中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
2、在演唱方面,进一步要求学生能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演唱合唱歌曲《静夜思》。
3、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能通过《读唐诗》的欣赏,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
4、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组成古诗歌曲《春晓》。要求学生能积极组织并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发挥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即兴吟唱古诗。
5、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诵古诗和演唱古诗歌曲,并能理解这些古诗的含义。
(二)具体要求
1.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并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2.能用较长的气息和纯净的声音演唱合唱《静夜思》,表现怀念故乡的情感。3.初步了解唐代诗人李白和宋代的诗人王安石。4.欣赏《读唐诗》,感受歌曲亲切的情感,了解歌曲中唱到的古诗。
5.能积极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表演,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熟悉的古诗。
三、教学准备
(一)教具
风琴、录音机、录音带、梅花的图片或实物。
(二)资料 《静夜思》(李白),《夜雪》(白居易),《绝句》(杜甫),《咏鹅》(骆宾王),《枫桥夜泊》(张继),《夜雨寄北》(李商隐),《出塞》(王昌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歌曲的旋律、学会四拍子的指挥。
2.通过学习能够感染学生学会陶醉,为其源远流长的唐代文学──古诗与委婉动听的旋律的绝妙搭配而陶醉。3.歌曲中的曲谱演唱和二声部合唱训练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环节。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梅花》。
2、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制作一本有关梅花的艺术手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有关于古诗的歌曲进教室。
二、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从小家长就教我们背古诗,长大后老师也教过我们好多古诗,下面就请你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古诗?
生:回忆自己学过的古诗。师:你能给大家背诵一下吗? 生:背古诗。
师:现在老师说一个词,看看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词背出一首古诗。师:这个词是“梅花”。
生:我知道,王安石有一首古诗就叫做《梅花》。
师:你反应真快,大家肯定也学过这首古诗,下面我们就一起背一下。全班齐背《梅花》。
师:谁能来介绍一下古诗所描写的内容及它所要表达的意思? 生介绍古诗。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具有现代感的豫剧《唱大戏》。
三、聆听歌曲
1、生初听:体会歌曲的情绪,感受歌曲的风格。
2、生复听:用拍手和捻指为歌曲伴奏。
3、生再听:轻声哼唱歌曲旋律。
四、学唱歌曲
1、听唱法教学,生反复听歌曲,小声学唱歌曲。
2、生随琴慢唱。
3、师指导、纠正:提示学生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唱。
4、生完整演唱歌曲部分。
5、设计念白的节奏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我们歌曲的上面还有两句念白,谁能给大家念一下? 生:按照原节奏念。
师:同样的念白,你还能用其它的节奏念出来吗?(师举例说明)找
一、两名学生回答。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念白。小组讨论、汇报(用拍手的方式念出)。
6、生使用不同的念白完整演唱歌曲。
7、师生评价,评选出最佳念白设计小组。
五、小结
生谈谈本课的收获。
生听《唱大戏》歌曲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课设计最好的部分是念白设计的部分。我没有让学生按照原节奏念,而是将如何念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在个别同学设计好以后,我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习的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让他们采用了拍手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定的节奏意识,又能使歌曲具有童趣,很受学生的喜爱。
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在于歌曲音符跳动稍大,节奏稍难,歌曲较难掌握。如果给学生再多的时间聆听和学唱,掌握就相对简单些。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静夜思》。教学目标
1.学唱优美动听的歌曲《静夜思》,感受美。
2.在优美的旋律上填上富有意境的唐代诗歌,体验美。
3.随着四拍子来进行指挥,能充分地投入到歌曲的韵律中,表现美。
4.欣赏歌曲时能联想到自己学过的古诗,并回忆演唱以前学过的古诗歌曲,欣赏美。5.除了演唱《静夜思》,还进行了为原旋律填加其他古诗词的创新尝试,创作美。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
1.在欢快、节奏感很强的歌曲中走进教室,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保持着高涨的情绪来上课。
2.欢呼音乐课的开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拉开音乐课的帷幕。
3.和声练习,虽然只是三度和声,却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合唱能力、创作和感悟和声美的一种方式。4.师生问好,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懂得礼貌待人。
二、导入
师:上课一开始,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歌曲,谜底是一个人物,相信同学们仔细听一定会找到谜底。现在就由老师亲自展示谜面。请听好(老师演唱《但愿人长久》)生:北宋诗人苏轼。
师:看样子同学们对诗歌很了解,我想同学们一定是通过老师演唱的这首歌曲中的词,很快就猜到了诗词的作者是北宋的诗人——苏轼。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刚刚过去,中秋节晚上的月亮特别圆,景色也特别地迷人。月亮总是会和“浪漫、温馨、迷人、团圆”等词语联系在一起。古代文人都喜欢借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情感。那么除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们还知道哪些是以月亮为题材的优秀诗篇呢? 生:有《静夜思》……
师:好的,同学们知道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根据李白的《静夜思》而谱曲的同名歌曲《静夜思》。
三、新授
师:我们首先来聆听一次,感受它的抑扬顿挫。初听,感受音乐。
师:多么美的诗词,听完歌曲后,我更加能够理解到李白为何把情感和思念寄托给月亮。大家想,我们也许会相隔很远,但我们看到的却都是同一轮明月,月亮会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这么有韵味的诗歌再配上委婉的旋律更是天籁之声。我想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诵诗词,就应该更有韵味、更有感情,而且我们也应该换一个词,不叫朗诵,而叫吟唱。老师想请同学来表现一下。
生:带动作、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来一次,要表现出你丰富的情感。生:共同朗诵。
师:诗词写得多感人啊,体现诗人王维的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师:带着这样的情绪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齐唱部分,第二个部分是合唱部分,带有尾声。歌曲处理:
1、教唱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的自主学唱能力,并嘱咐学生装饰音的唱法与作用,使歌曲更加委婉动听,为歌曲增添了色彩。
2、在第三句中的最后一个字要处理成声断气连的唱法。让学生演唱曲谱,可以是简谱或者是固定调唱法。
3、在第二部分的教唱过程中要着重注意音准问题(低声部有必要可以先唱曲谱),也要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对抗的效果。
4、尾声的延长符号再次提醒同学们要很好地利用循环呼吸法在美妙的歌声中想动情地舞蹈,我们教室面积有限,那我们就利用上肢运动来做指挥。(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四、巩固歌曲
再次聆听,反复演唱,体验音乐。
师:我们一定要好好地学习这首歌曲,也许你们现在还没有这个体会。因为你们还小,都生活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等长大了也许为了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就能体会到那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了,看到了月亮会更加想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亲人。也希望同学们学会了这首歌曲之后在明年的中秋节,能唱给爸爸妈妈听。(可以利用多种方法,如师生接力唱、男女接力唱、领唱等来复习演唱就不会有乏味的感觉。)
五、拓展
师:看到同学们的情绪这么高涨,老师突发其想,想借助这小小的教室作为我们的舞台,来开一个“古诗朗诵音乐会”,也就是把古诗新唱,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 生:有!
师:那么老师就选用一首《读唐诗》的片段来做演唱会的开场曲(播放《读唐诗》)。师:心细的同学一定在开场曲中发现了很多的诗歌?能说说都有哪些诗歌吗? 生:回答。
师:那在这些诗词里面,我们回忆一下,哪个是你们曾经学过的古诗歌曲?
生:有《咏鹅》和《江雪》。
师:谁来做演唱会第一个登场的歌手? 生:分别演唱《咏鹅》和《江雪》。师: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有兴趣把自己熟悉的歌曲或喜欢的、学过的歌曲与古诗结合起来,创编成自己作的古诗新唱呢? 生: 愿意!(讨论、思考)
师:老师先带个头,我为自己喜欢的一首孟浩然的《春晓》进行一下古诗新唱(一个小片段)。师:好,接下来谁来,大胆地尝试一下。
生1:选用了一首古诗,利用了《静夜思》旋律。生2:…… 小结(略)
《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教案 第一课时 欣赏 《天堂》、《牧民的一天》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XXX XX┃X -║()X XX┃X X X║()XXXX XX┃X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五、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
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
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
七、小结。
第二课时
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
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4/40 x 0 x 0 xx x x |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
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三、分析处理歌曲
1、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1)师: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老师出示图谱 ○ ○
2、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3、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
4、师:如果加快速度,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
四、总结。
《第四单元 欢快的舞步》教案 第一课时
欣赏 大河之舞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
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
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
7、小结。
《第五单元 绿色的畅想》教案 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
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绿色的歌谣》。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绿色的歌谣》,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学唱新歌《绿色的歌谣》
1、听录音
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
3、学唱曲谱,找出旋律特点。
4、听琴音,学唱歌曲。
5、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
6、练习齐唱歌曲。
三、展示
《第五单元 欢乐的鼓声》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欣赏乐曲《龙腾虎跃》。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3、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
三、教学重难点
1、体验、感受《龙腾虎跃》作品的情感。
2、模拟激越的鼓声。
四、教具
录音机 录音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出示实物(拨浪鼓、铃鼓),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用途。设问这些是什么?我们能用它们做什么?请你来演示一下。生演示四种鼓的使用方法并回答问题。
师看来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鼓,鼓能给我们增添欢乐。出示图片,最引人注目的是李民雄创作并亲自演奏的一首民间器乐曲----鼓乐《龙腾虎跃》。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欣赏这首鼓乐。
2、欣赏引子部分。
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部分。师你听到的鼓声是怎样的? 生由慢速到快速。
3、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部分。
师作品很长,共有三个部分,我们先听第一部分,听听这段音乐表达了什么的情绪?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欣赏音乐。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学习鼓的节奏为主体伴奏(拍手、拍脚或用铃鼓)(2)欣赏第二部分 分组学习鼓声的节奏。(3)欣赏第三部分及尾声
师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又听到熟悉的旋律,你们知道是前面的第几部分吗? 生第一部分
师音乐的结尾节奏变得更加宽广,仿佛为人们描绘出更加美丽的前景,使人产生对未来的无限憧憬。(4)完整欣赏全曲。
播放乐曲的录像,再次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之情。
4、简要介绍曲作者
小结人说鼓的敲击,体现着生命和激情的节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鼓无论是其形制还是敲击方式,构成了华夏鼓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补充欣赏《丰收锣鼓》。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木鼓歌》。
二、教学目标
1、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2、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三、教学重难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演唱歌曲。
四、教具
电子琴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木鼓舞》的录象 师:人民在做什么?
生:人民聚在一起边敲鼓边跳舞。>师:这是云南佤族人民在跳《木鼓舞》
师:佤族人民能歌善舞。在西盟、沧源等佤族聚居的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建在寨中高地上的竹制木鼓房。房中放一对木鼓,左边是母木鼓,右边是公木鼓,佤族人民把制作木鼓的日子当作盛大的节日,称为“拉木鼓”,人们不仅跳木鼓舞,而且还唱木鼓歌,边歌边舞,场面非常热闹。我们今天要学的“木鼓歌”就是表现了这种欢乐歌舞的场面。
教师播放歌曲(出示课题)录音。
2、学唱歌曲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练习节奏XX XX / X 0 / X 0 / XX XX / XX X / XX XX /X 0/ 学习歌曲第 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用听唱法慢速练习。学习第9-12小节的旋律。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反复练习第9-18小节。
学习第19-21小节,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2,2-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教师:播放第二段歌曲。学生听录音,加深印象。分组练习展示。
3、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师:请大家尝试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设计伴奏的方式。创编歌曲的律动。
分组设计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小组汇报展示。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音乐活动:鼓声传情。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得热爱之情。
2、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
3、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 并创编“鼓的对话”。
三、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得热爱之情。2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四、教具
录音机 图片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
师:前两课中,我们一起走进了鼓的世界,初步了解到鼓 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欢乐气氛,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鼓的文化。出示课题(鼓声传情)。师:听说过鼓舞这个词吗?是什么意思? 生1:受到鼓励。生2:使人振奋。
2、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
师:鼓一舞,人们闻鼓而舞,久而久之成为了中国的鼓文化。请看下面的录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师:大家发现什么了?
生1: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鼓文化。生2: 有自己的特点。
师:现在老师提供给大家4个音乐片段,有四种鼓,请你先唱一唱这些音乐片段,再为音乐选择相对应的鼓,小组内商量。
学生分成小组活动。
教师到各组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师:请把小组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第一组:唱《秧歌舞》的片段,选择堂鼓。第二组:唱《新疆是个好地方》〉的片段,选择手鼓。第三组:唱《金孔雀与凤尾竹》的片段,选择象脚鼓。
师:同学唱得不错,说明同学们知识面非常丰富,现在我们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纸杯、塑料盒、可乐筒等),请你们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鼓,敲一敲,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与他人进行交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老师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展示活动。
师:请大家把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交流。学生分组展示。
3、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鼓”,是我们民族音乐中宝库中的一朵小浪花,还有许多别的鼓等待我们去挖掘、探索、继承、创新,让我们为中华民族的鼓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今天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生1:知道几个民族使用的鼓。
生2:知道了身边的物品可以发出象鼓一样的声音。
师:词语中也有包含“鼓”字的,能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请你举出例子跟大家说一说。生:欢欣鼓舞、鼓乐齐鸣、一鼓作气
一、单选题(每道小题7分共14分)
1.每千克桔子3.5元,每千克苹果2.8元,妈妈买了3千克桔子和2千克苹果,一共花了多少元?正确算式是[]
A.(3.5+2.8)×(3+2)B.(3.5+2.8)×3
C.3.5×2+2.8×3D.3.5×3+2.8×2
2.汽车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出发6小时到达乙地,从乙地返回甲地时,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6.75小时才能返回甲地.求汽车往返甲乙两地时的.平均速度.正确算式是[]
A.(45+40)÷2B.(45+40×6.75)÷(6+6.75)
C.(45×6+40×6.75)÷(6+6.75)
二、填空题(16分)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再列出综合算式.
三、口算题(30分)
4÷0.5=
7×2.1=
8.89+0.1=
24×0.25=
0.1÷0.01=
2.4×0.8=
9×0.4=
10×0.01=
30.2-3.02=
4.3-0.25=
1-0.82=
9.6÷0.3=
2.6×0.01=
0×25.4=
4.8×0.4=
四、应用题(每道小题10分共40分)
1.粮店上午卖出12袋面粉和8袋大米.每袋面粉重50千克,每袋大米重42.5千克.粮店上午共出售粮食多少千克?
2.一辆汽车0.4小时行驶了1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往返于AB两地共用了7.2小时.AB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筑路队修筑一条长64.5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3天,平均每天修6.5千米,剩下的每天比原来多修2.5千米.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
( ) ( ) ( ) ( )
( )中 ( )断 ( )疑 灵( )
二、请选择合适的拼音、汉字或词语填空。(7分)
1. 削( )弱 河畔( )
2.谦 歉 燥 躁 费 废
( )意 ( )虚 ( )水 浪( ) 干( ) 急( )
3.陶冶 陶醉 增加 提高 展示 显示
(1)( )能力 ( )风采
(2)法布尔整天( )在昆虫世界中。
(3)好的文章能( )人的情操。
三、请按要求写成语或诗句。(13分)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安然无( ) ( )断丝连 ( )负盛名 风( )雪压
顶( )立( ) 低头( )节 能( )善( ) 守望相( )
用画“ ”的词语写一句话:
由画“ ”的词语我想到了 、 等带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
2.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6分)
(1)浮云终日行, 。 (2) ,春生江上几人还?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 ,行人临发又开封。
(5)秋风杂秋雨, 。 (6)自在飞花轻似梦, 。
四、请根据提示写句子。(6分)
1.眼前的情景让我深受感动。(换一种说法,使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2.根据“欣赏”一词不同的意思写句子。
欣赏:A.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
B.认为好,喜欢。
(1)
(2)
3.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缩句)
4.根据带点词的提示补充句子。
(1)如果同学们勤查字典, 。
(2)我们上课不要三心二意, 。
五、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课文《梅花魂》,其中“魂”指的是 ,“梅花魂”指的是 。
2.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没有 ;一类是 ,有 。( 选自《鲸》)
3.“夹丝网防盗玻璃”,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可以采用, 也可以采用。(选自《新型玻璃》)
六、阅读与感悟。(22分)
(一)仔细阅读课文片段,轻松完成练习。(8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梅花魂》节选)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欺凌( ) 秉性( )
2.文中连用四个“愈”,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1分)
3.当读到“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时,我不由想起了 、 、 等人。(3分)
4.外祖父这段话告诉“我”要做 、 、 的人。(3分)
(二)认真阅读课外短文,轻松回答问题。(14分)
天鹅的见解
一匹骏马在湖边饮水;一条鲤鱼在湖里吹气泡;一只雄鹰在湖面上空盘旋。
雄鹰一会儿直冲云霄,一会儿滑翔,不屑一顾地对骏马和鲤鱼说:“天空广阔无比,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多么快活呀!”
骏马毫不示弱,绕着湖边转了一圈后说:“我既可以日行千里,驰骋疆场,又可以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悠闲地散步,我的生活其乐无穷。”
鲤鱼一会儿钻到水里,一会儿浮上水面,摇头摆尾地说□□我住在水晶宫里非常安全舒适□你们谁能比□□
一只天鹅飞来了。它对大家笑了笑说:“我习惯在天空中飞翔,在陆地上散步,也喜欢在水中游泳……这些地方都不错,我们都用各自的方式在自己适应的环境中生活,何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呢?”
听了天鹅的话,雄鹰猛地钻进了云霄;骏马红着面孔撒蹄就跑;鲤鱼则一下子躲到水底……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的意思。(2分)
各执一词:
其乐无穷:
2.给短文的第四自然段方框内加上标点。(2分)
3.初读课文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读完短文,得到的答案又是什么?(2分)
问题:
答案:
4.短文中的角色有: 。你印象最深的角色是 ,它喜欢的生活方式是 。(3分)
5.找出描写雄鹰、骏马和鲤鱼神态的词,用横线画下来,并说说你从中看出了什么?(2分)
6.每个人对“快乐”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读了短文,你对“快乐”有什么独特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下来。(3分)
七、语言表达。(5分)
考试的时候,你的同桌有一道题不会做,想叫你给他看看答案,这时你该怎样拒绝呢?
八、习作百花园。(30分)
【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试题】推荐阅读: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16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09-22
文登市小学五年级音乐试题10-1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题和答案06-19
苏教版实验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题11-2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06-10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及反思07-15
小学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2-04
小学2年级音乐试题12-02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