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新课标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教版数学新课标(通用8篇)

苏教版数学新课标 篇1

预设目标:

1、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实物、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1.认识边线。

我们学校最近正在创建绿色校园,学校准备在校园一角开辟一块花圃,(出示花圃,为了让花圃更美丽,准备给它围上一圈白色的栅栏,你觉得应该围在哪里呢?指名2-3人说。(围在花圃的周围或者是边沿)

请你上来指一指,好吗?

你们同意吗?

同学们的意思就是沿着花圃的边缘来围栅栏。边说边演示课件。

(花圃的实物隐去,显示花圃的平面图形,同时显示红色轮廓线)

我们就把边缘上的这条线叫做它的边线。这圈红线表示的就是花圃一周的边线。

板书:边线。

2.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拿出一片树叶,你能指一指这片树叶一周的边线吗?指名一个人指。

这是数学书的封面,(老师边说边摸),我从这里开始摸一圈所指出的就是数学书封面一周的边线,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摸一摸数学本封面一周的边线吗?除了这些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自己的边线,请你先找一找再摸一摸它一周的边线,说给你的同座位听一听。

集体交流。谁先来指一指,说一说。指名2-3人边指边说。

3.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

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2人)请同学来评价。

在这几个图形中你最喜欢描哪个?说说为什么。

(从学生的发言中引出边线是有曲有直的,有长有短的。)

板书:曲,直,长,短

揭示:刚才我们通过摸一摸,指一指,描一描,一起感受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一周的边线。这一周边线的长就叫做周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周长的知识。

板书:周长。

二.            计算图形的周长。

在刚才我们所描出的几个图形当中,你能说一说三角形的周长指的是哪里吗?五边形呢?

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

学生自己独立测量计算,在练习纸上列式。

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三角形的周长的?

(三角形的周长就是把它三条边加起来的和)

那剩下的两个图形你们怎么没有选择呢?

那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呢?

请你们开动脑筋,讨论一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同座位讨论一下,再集体交流。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方法:1。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还可以用其它的软的材料代替绳子。

2.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请你上台来演示自己怎么量出圆形的周长的。

板书:(围,滚 )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2.P62/4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算周长,这里还有几个图形,看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很快算出它的周长。

(学生说算式,师板书学生的算式)

适当评价方法。

3.P62/5刚才的几个图形已经直接告诉你边长,让你求周长的,同学们想得都很好,现在这里有两个图形你能直接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课件出示没有给出边长的图形

为什么?(没有告诉边长)

课件出示方格图。

说明:这里每一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现在你知道它们每条边的长了吗?

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

那它的周长是多少呢?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如果方法不够简洁可以再请一生补充。)

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呢?

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算的?(板书算式)

现在我把这两个图形拼起来,你能很快告诉我它的周长吗?

课件演示:把这两个图形合起来,形成了这样一个图形?

指名一生先说,他说的对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动手算算看吧。

自己先做,列出算式。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板书学生的算式。集体评讲。

(在讲评时如果学生直接将两个图形的周长直接相加,要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图形拼起来形成的新图形一周的边线发生了变化,所以不能直接将两个图形的周长直接相加)

三.            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需要用到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请你们来看看下面的生活场景,说说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出示场景图

学生谈想法。

苏教版数学新课标 篇2

从表1中看出,苏教版教材将基本字表中的277个字安排在第一学段,18个字安排在第二学段,还有1个字安排在第三学段,另外有4个字遗漏。因此,笔者认为苏教版教材确保了基本字表中的绝大多数字在第一学段使学生就能够会识会写,初步达到先认识、会用常用字、高频字的要求。那么余下的23个字如何处理?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看三年级的15个字。如果合理利用现有教材,安排学生提前会识会写,对于学生后续的灵活运用是有帮助的。如第五册教材中出现的“刀”“豆”二字,字形简单,在学生刚入学阶段学习拼音时,就在 《认一认》的“刀戈弓矢,瓜果麦豆”中出现并要求认识,“刀”作为偏旁也在教材第四册《沉香救母》一文中的“切”字中出现,应当尝试穿插在一、二年级的课文中做到会写。“班”字在第二册《鲁班和橹板》的课题中已经出现,至少可以先安排为提前认识的生字, 如果提前会写,则可以利用“班”来识记第四册中的生字“斑”,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也经常需要用到这个字来书写自己的班级等。“册”字学生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每本语文书的封面上都标注着“上册、下册”,学生提前认识完全没有障碍。“窗”虽然字形较为复杂,但在第四册教材识字中以“鸟窝、窗户、窟窿”的词串方式出现,教材安排书写了字形同样复杂的“窝”字,却避开了“窗”,这是不太合理的。“共”字在教材中一直到第五册才出现,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一共有多少?”这个问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学生早就应该会识会写了,放在第五册的意义不大 。“ 现 ” 字在教材第二册 《 好学的爸爸 》 一课中作为会认字出现,其实也可以直接要求学生会写 。“ 谁 ” 在第二册 《 蘑菇该奖给谁 》 和第四册 《 谁的本领大 》 两篇课文的课题中都有出现,却都没有提出会识会写的要求,可以安排在第二册先认识, 第四册再会写 。“ 音 ”“ 做 ” 二字是学生在学用字词句中经常需要使用的生字,学生在用 “ 一边 …… 一边 ……” 写句子的时候,经常会写出 “ 爸爸一边开车,一边听音乐 。”“ 我一边做作业,一边听音乐 。” 等等句式,学生在日常使用中确实经常需要用到,而且 “ 音 ” 在第一册教材的识字中就已经出现,但却没有作为需要认识并会写的生字存在,直到第五册才出现,更显得教材中生字的编排需要调整 。“ 做 ” 在教材第二册 《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 中已经出现,此时可以作为需要认识的生字出现,等学生学过生字 “ 故 ” 以后, “ 做 ” 字再次在教材第三册 《 朱德的扁担 》 中出现,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掌握 “ 做 ” 的写法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 卫 ” “ 尺 ”“ 合 ”“ 舌 ” 四个字字形简单, “ 卫 ” 在第二册练习3的成语 “ 精卫填海 ” 中可安排认识; “ 尺 ”“ 合 ” 二字数学课上常见 “ 米尺 ”“ 分与合 ” 的字样,学生也可以提前认识; “ 舌 ” 是生字 “ 话 ”“ 活 ” 的一部分,要求提前会写应该不难 。“ 吵 ” 字未找到合适的穿插位置,暂不调整 。

其次看四年级教材安排的3个字 。“ 都 ” 字,在第一册就已经认识,到第七册再写,间隔时间太长; “ 校 ” 字第五册认识,其实学生早就认识自己学校的名称,且学过字形与之类似的 “ 较 ”“ 郊 ” 等字,放在第七册书写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帮助低年级学生尽早阅读 、 写作的效果,也应该提前认识,并掌握写法 。 “ 厂 ” 字形简单,无需放到第八册再会识会写; “ 页 ” 到第九册认识,第十一册才要求会写,实际上学生在第三册学习查字典的时候,早就接触到了 “ 页码 ” 一词, 同时教材第三册出现的生字 “ 领 ”“ 顶 ” 也都是以 “ 页 ” 为偏旁的字, “ 页 ” 字提前掌握乃是顺势而为的事情 。

最后看遗漏的四个字。对于教材中一直未出现的“狗”“己”“票”“自”这几个字,笔者认为“狗”“票” 二字是教材编写者无心遗漏的结果,应当尽快穿插在第一学段的课文中学习,特别是“票”作为“飘”字的一部分,“飘”已经在第三册《水乡歌》要求会写, “票”理应要求学生掌握;“自”“己”二字则是教材在调整课文时疏忽所致,苏教版教材第二册曾经有《我叫足球》一文,正是这篇文章出现了生字“自”“己”,但是现在这篇课文改成了 《 月亮和云彩 》 ,原文中的 “ 自己 ” 一词就在调整中消失了 。 当然 “ 自己 ” 一词在教材第二册25课 《 咏华山 》 一文中也有出现,而且这一课需要会写的生字有7个,再加上 “ 自 ”“ 己 ” 二字,学生应该也可以做到能识会写 。 总之,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把教材中遗漏或者可以提前指导学生识记的生字,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能识会写,真正做到 “ 用教材教 ” 而不仅仅是 “ 教教材 ”。

根据以上分析,小结如表2。

此外,苏教版教材还有两个小细节需要调整。原来的《我叫足球》一课中还出现过生字 “运”和“纪”(该字不在基本字表范围内)。教材调整以后,第二册18课改成了《月亮和云彩》, 这一课中已经没有“运”字了,但在随后的练习七的“写好铅笔字”一栏中,集中指导学生练习写“辶”的字中,出现了“远”“迎”“运”这三个字。“运”在这个练习中不宜出现,可改为学生已经学过的“边”“这”“连”等。“纪”字被推迟到了第五册再学习,但在教材第三册《孔繁森》一课的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依然出现了“年纪” 一词,建议把这一词语去掉,或者把“纪”字的学习提前。教材第三册《狐狸和乌鸦》一课中已经出现了需要认识的生字“漂”,第五册生字表中又重复要求认识,建议去掉。

依据上述建议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识字、 写字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立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一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陈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一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4]郑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学参考书二年级上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苏教版数学新课标 篇3

关键词: 苏教版 高中数学教材 亲和力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学者纷纷开展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活动,其中,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与应用走在了前端,典型表现则是整本教材的编写独具匠心,处处体现着亲和力,如必修一第一章集合的引言中这样写道:“蓝蓝的天空中,一群鸟在欢快地飞翔;茫茫的草原上,一群羊在悠闲地走动;清清的湖水里,一群鱼在自由地游泳……”[1]这样的例子在整本教材中随处可见,改变了传统教材中定义、定理、例题、练习的模式,使学生耳目一新的同时,体会到数学教材体现出来的浓浓亲和力。

一、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亲和力的表现

(一)引言生活化,既亲切又引发思考。

翻开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如果不仔细看,你就会认为这是语文教材,“蓝天下一朵朵白云、一片片树木、一片片草地、一群大象……”这样的场景,乍一看到,以为是语文课本中的插图,而其恰恰出现在数学教材之中,还是高中数学教材。当学生翻开数学教材之时,第一眼会感到自然的美,之后就会陷入疑问:“这幅图与本节课有什么关系?”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翻看之后的教材内容,再观看引言的图画,就会感受到自然界存在的一类类同样对象的群体,从而对集合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知,进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必修二第一章学习立体几何的引言是“天坛、房顶、无言、围栏、招牌”,这些图形、图像的出现,不仅生活气息浓厚,带给学生亲和力,而且引发学生的思考。

(二)简单易学的“问题串”。

教材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必备工具之一,同时是学生学习的必备工具之一,之所以教材会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就其实质来说,是因为教材能帮助教师系统地讲解知识点、辅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传统教材的编写由于编写人员过于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掌握,并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思路指导教师、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导致学生自学困难。

在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编写者打破了以往编写教材的思路和理念,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创造性地设置了“问题串”,如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问题:“数学是怎样产生的?怎样学习和研究数学?数学有什么作用?”这样“问题串”的设置和应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学习的意义,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数学的价值等,从情感上亲近学生,增强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亲和力[3]。

(三)生活与自然的融合。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传统教材说教式的模式,而采用了引导式的方式,如以必修四三角函数的引言为例,传统教材中,“现实世界中的许多运动、变化都有着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变化规律称为周期律”;在苏教版教材中,“日出日落,寒来暑往……自然界有许多‘按一定规律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按一定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称为周期现象”[4]。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苏教版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生活气息更浓,更贴近生活,使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更关注生活,这比传统教材告诉学生什么是、是什么的生硬内容无疑具有更强的亲切感和亲和力。

(四)文化氛围浓厚。

数学教材具有强烈的专业性、学术性,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然而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却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如每本教材的首页都是伽利略“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狄尔曼“数学也是一种语言……这是一种比任何国家的语言都重要的语言……”[5]。通过这些名人的阐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这些名人对数学的热爱与痴迷,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二、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写与应用的意义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成功,从一定程度来说,是因为教材编写具有创新性,这种创新性的表现就是突破传统教材生硬冰冷的内容、知识点,倾力营造出了浓厚的亲和力,而这种亲和力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还贴近自然,为学生重新认识生活和自然带来积极的影响。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与应用,使得学生学习学术性很强的知识时,体会到自然、生活的美,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学术教材的编写,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好地贯彻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在当前教育改革攻坚阶段,如何实现既培养学生能力,又保证学生学习到学科知识的目标,成了摆在教育学者和广大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之一,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编写与应用的成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亲和力是一种创新,更是教育改革教材的编写方向。因此,研究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亲和力,就有了研究的意义。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具有代表性的教材编写示范,可以说,为全国各省市教材编写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之中亲和力的四个表现,即引言生活化,既亲切又引发思考、简单易学的“问题串”、生活与自然的融合、文化氛围浓厚,使我们在感叹教材编写的亲切宜人的同时,深深地受到了震撼,不仅为学生学习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而且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更难得的一点是,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与应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快乐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刚.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旁白”的价值实现[J].中学数学月刊,2014,3(1):64-65.

[2]徐辉.新课标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亲和力感受体会[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5,5(3):31-31.

[3]乔祥敏.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新亮点初探[J].数学教学通讯,2015,1(36):54,60.

[4]李保臻,李艳.不同版本高中数学教材旁白的比较分析——以人教A版、北师版、苏教版“统计与概率”部分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9(2):51-55.

苏教版数学新课标 篇4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间断(jiàn)栖息(qī)提供(ɡònɡ)雌雄(cí)....B.累积(lěi)狭隘(yì)窜入(cuàn)胚胎(pēi)....C.札记(zhá)冒昧(mèi)气候(hóu)槲寄生(hú)....D.琐屑(xiè)结束(shù)搜集(sōu)闪烁(shuò)....【解析】 A项“供”应读ɡōnɡ。B项“隘”应读ài。C项“候”应读hòu。【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伦理 转基因 无明指 无米之炊 C.阐明

演生物

唱双簧

耸人听闻

B.爆炸

里程碑

干扰素

饮食起居 D.疟疾

挖墙脚

双刃剑

对征下药

【解析】 A项“无明指”应为“无名指”。C项“演生物”应为“衍生物”。D项“对征下药”应为“对症下药”。

【答案】 B 3.选出词语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①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________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②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的健康很坏,所以被________来发表这个“摘要”。

③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________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

④虽然有许多情形至今还不清楚,并且将会在很长时期内还弄不清楚,但是经过我能做到的________研究和________判断,我毫不怀疑地主张„„

A.搜集 催促 间断 精细 冷静 C.收集

督促

中断

精密

平静

B.搜集

督促

间断

精密

冷静 D.收集

催促

中断

精细

平静

【解析】 可结合课文比较。搜集: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收集:使聚集在一起。催促:催。督促:监督催促。间断:(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中断:中途停止或断绝。精细:精密细致;精明细心。精密:精确细密。冷静:人少而静,不热闹;沉着而不感情用事。平静:(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答案】 A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迎接即将到来的灯会,夫子庙地区进行了改进,北口的一些商业楼被拆除,气宇轩...昂的状元楼前辟出了一片绿地。.B.第79届奥斯卡颁奖日前揭晓,《满城尽带黄金甲》无功而返,《颍州的孩子》则拿下最佳纪录短片奖铩羽而归。....C.在记者招待会上,看到英国首相布莱尔故作幽默的滑稽样子,一位女记者忍俊不禁地....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D.美国近日决定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同时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理由,....即防范伊朗的威胁。

【解析】 A项“气宇轩昂”多形容人的外表、风度。B项“铩羽而归”比喻遭受失败或不得志,沮丧失意地回来。C项“忍俊不禁”指忍不住地笑出来,与后文“笑了出来”重复。

【答案】 D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B.我们将由此看到,遗传的大量的变异至少是可能的。

C.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的缘故。

D.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解析】 A项不合逻辑,球衣、球鞋不是乒乓器材,应去掉。B项定语的顺序不当,应该是“大量的遗传变异”。C项成分赘余,去掉“的缘故”。

【答案】 D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电影“手机”以及后来引发无数讨论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让不少国人再次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

B.到2010年,我国高考适龄人数(18岁~22岁)将达到1.2亿,那时候,高考竞争可能会更加激烈。

C.写什么景?怎样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赏析古代诗歌时应关注的问题。

D.抓住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听讲、复习、做作业,是中小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解析】 A.两个引号变书名号;B.括号及括号中内容移到“人”字之后;C.三个问号均为逗号。

【答案】 D 7.下列句子的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认为从20世纪40年代以后,进化论已发展成为进化的综合理论,运用各方面的科学

成就,论证生物的进化和发展。

②认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是进化的原始材料。

③由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促使在地理隔离中的生物群体渐次分化,相互间表现不同形式的生殖隔离。

④综合进化学说,亦称“现代达尔文学说”“现代新达尔文学说”。生物进化学说的主流。

⑤终于形成亚种,由此可能逐渐发展成新种。

⑥是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群体遗传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学其他分科的成就而发展起来的。

A.④②③①⑥⑤

C.④①⑥②③⑤

B.③⑤④⑥①② D.③⑤④①②⑥

【解析】 按照介绍“综合进化学说”的逻辑顺序排列。【答案】 C 8.对下面这句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

A.这是个单句,说物种起源虽尚不完善,但结论都是有根据的。

B.这是个复句,说物种起源引用的事实常会得出与作者不同的结论,因而是不完备的。C.这是个单句,说物种起源引用的事实常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因而是不可靠的。D.这是个复句,说物种起源的结论是可靠的,虽然它尚不完善。

【解析】 判断单复句的主要方法是找主语,对于本句句意的理解要注意否定词。【答案】 D 9.作者介绍研究“物种起源”及写作《物种起源》一书的经过,目的何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B.告诉读者出洋考察给自己很深的印象,才引发出对问题的研究。C.让读者了解“导言”的写作要求,必须介绍写作经过。

D.使读者知道书中的结论不是自己轻率得出的,而是经过严肃认真的研究的。【解析】 要抓住序言的功能和介绍此经过的根本目的来考虑。【答案】 D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挑战达尔文

英国伦敦大学的起源学教授史蒂夫·琼斯日前雄心勃勃地向物种起源学的开山鼻祖达尔文发起了挑战,并且发誓要写出一部比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更完美的学术著作来。

1858年,达尔文在伦敦将他的进化论公之于众,然而,这种150年后仍有科学意义的学说在当时不但没有引起任何的轰动,反而遭到当时科学界的冷嘲热讽。伦敦科学家协会的主席在当年的年会上说:“今年没有任何的发现。”当然了,神学界对这一学说更是恨之入骨。殊不知,达尔文提出的这一理论成了日后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学说,并且因此创建了一门全新的学说——生物学。

然而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按琼斯教授的说法,达尔文最大的不足便是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有关人类起源的话只有一句:“人类的起源和它的历史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也有许多缺陷。

针对达尔文进化论和《物种起源》一书的不足,琼斯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科学观点,并且准备写一本巨著。琼斯在他的著作中第一个要阐明的重要观点就是人类的起源。他认为,人类这一当今地球上最高级的动物,“也许已经步出了进化”的历程,也就是说从生理上不再进化了,只是人类的思想和创造出的机器仍在进化中。此外,琼斯教授还认为,达尔文在提出进化理论时回避了机会在物种起源与生物演变中的重大作用。琼斯主张,进化不只是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仅仅只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机会在进化中也起了相当的作用。他指出,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有些物种的灭绝和进化是由于陨星撞击地球的结果,比如恐龙。他还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说,大象产生的性激素与飞蛾产生的性激素化学成分完全相同,这当然容易造成大象的“误会”。琼斯说:“这对于飞蛾来说是危险的,然而这是进化中的一个失误,而绝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另外,琼斯教授还在他的著作中对当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进化理论提出挑战。他首先攻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文·杰伊·古尔德和英国牛津大学教授查德·道金斯是以“古怪”的方式对待进化这一课题的。他认为,道金斯提出的“自私基因”之说,也就是,任何生命都是按基因的利益进行进化的,这一学说根本不足以说明生命有差异的原因。至于古尔德教授认为进化是突然间发生的,这与琼斯认为的进化是个逐步的过程的观点截然相反。琼斯教授满怀信心地说:“我的长处在于我对生物学有着特别宽的知识面。”琼斯教授打算用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方式写成自己的著作,也就是说他将用大量的轶闻趣事、丰富的例子,从细胞到现代艺术各个方面来谈物种起源这个问题。(选自

《青年参考》)10.琼斯教授向达尔文学说提出挑战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便揭示了这一原因。

【答案】 任何学说都有其时代的局限和不足之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也不例外。11.根据文意,归纳出达尔文理论的三点不足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抓住关键词“最大的不足便是„„”“还认为”“此外”等进行筛选。【答案】 ①没有解释人类的起源这一最为人们关心,也是最重要的问题。②达尔文的学说在其广义理论上有许多缺陷。③达尔文在提出进化理论时回避了机会在物种起源与生命演变中的重大作用。

12.请归纳琼斯教授新进化论著作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注意抓取表示介绍顺序的核心词,如“第一”“此外”另外“等。提取信息时要全面,不要遗漏。

【答案】 ①阐明人类的起源。②进化不仅仅只是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的结果,机会在进化中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③对当今其他进化理论提出挑战,否定了“自私基因”之说,认为进化是个逐步的过程。

13.琼斯教授关于著作体例的构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章最后一句话提供了答案。

【答案】 ①用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方式写成自己的著作。②从细胞到现代艺术的各个方面谈物种的起源。

二、表达与交流。

14.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学校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活动。如果你是该校的志愿者,发现游客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言。你将如何劝阻?请针对以下不同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每句不超过30字。

(1)对同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年长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得体,所谓语言得体,也就是用语要适应语言环境,说话要看场合、看对象、看身份,说得体的话。面对同龄人,进行劝阻时,可以站在平等地位上制止这种行为;对长者,要站在尊敬对方的角度,语气委婉含蓄些。

【答案】 示例:(1)请别这样,请让我们的文物永远靓丽,充满风采。(2)您愿意让文物留下些皱纹与沧桑吗?

15.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

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1)第一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2)第二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3)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概括文意的能力,要分好层次,用精炼准确的语言表达。

【答案】(1)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2)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3)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_______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

①时而沿着水边 ②回到有人的地方 ③时而到岸旁嬉戏 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 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 ⑥藏身灯芯草丛中

A.③①⑥⑤②④

C.①②③⑥⑤④

B.①④⑤⑥③② D.③②①④⑤⑥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③句“时而到岸旁嬉戏”与原句中“时而在水上邀游”句式一致,故宜选A、D项,而排除B、C两项;根据破折号后所说“喜欢接近”这一话题判断出应与②④相接,故选A项。

苏教版数学新课标 篇5

例1是在单式统计表的基础上安排的,设计了学生熟悉的检查身体的情境(如上页图)。首先统计学生刚入学时的体重情况和现在的体重情况,并把数据填入单式统计表中,然后提出:“如何在一个统计表里表示呢?”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复式统计表,并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设计的三个问题中有一个发散性的问题:“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可在观察的基础上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用“正”字记录法,本册教材中没有再出现提示,在学生收集两年的体重数据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点拨。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填写单式统计表的基础,在把两年的体重数据填入一张复式统计表中时,教师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首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填写,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全班集体讨论形成共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明确单式统计表与复式统计表的联系与区别。根据统计表回答的三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统计表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如,组织学生对体重过轻或过重的学生提些合理化建议等,从而明确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做一做”安排的是对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人数的统计,可以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并把数据填入复式统计表中。在复式统计表中给出了一个班级参加四种课外小组活动的人数,其余的内容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本班或其他班级的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然后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讨论回答统计表后面的四个问题。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贴近学生的校园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2.例2的教学。

例2是在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某路口过往车辆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使学生体验动态的统计过程(如上页图)。从数据来看,当在一条比较宽阔的马路上统计20分钟后,所得到的数据比较大,教材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用每个表示2辆汽车,最多要画几个呢?太麻烦了,怎么办呢?”这是例2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材中虽然给出了过往车辆的数据,但教师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做具体处理,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现场收集,也可以用播放录像的形式让学生记录、采集数据。在记录数据时,教师要明确要求用“正”字记录法,对得到的数据,教师可有意识地加以整理,便于用一个表示5辆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以一格代表五个单位的统计图的制作。

在学生完成统计图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回答统计图后的简单问题,并让学生继续发现问题。教材中特意安排了这样的一个问题: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教师可让学生大胆猜测,并说明猜测的理由,使学生明确根据统计图表可以进行简单的预测,以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例2后面的“做一做”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提供的素材把统计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如有条件可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从而加深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调查班级同学喜欢吃的蔬菜情况,把学生的饮食情况与填写复式统计表结合起来,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根据统计表发现问题。

第2题,安排了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视力情况的统计。此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性。通过二年级学生与五年级学生视力情况的对比,让学生了解视力情况是如何变化的。题中特别安排了问题:“你想对视力在5.0以下的同学说什么?”使学生把统计的结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帮助视力有问题的学生找到视力下降的原因,从而增强保护视力的自觉性。

第3题,设计了一个教室图书角的场景,如果班级中确实设立了图书角,则可以进行随机调查、收集信息。完成统计图后让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

苏教版数学新课标 篇6

首先,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也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分的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鲜,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次,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观察、思考。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必要过程,使他们不仅看到结论本身,重要的是看到了结论形成的来龙去脉。还要让学生勤动手,发挥主体作用。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儿总想弄明白,做什么都想亲自试试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因此,科学课中一些实验和观察材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准备,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同时,教师也不失时机的给予点拨引导和鼓励,就会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苏教版职高数学平面向量教学探究 篇7

这一章的内容概念较多, 而且比较抽象, 但大都有物理上的背景来源, 又与图形有密切的联系, 因而其优越性相当明显, 恰当的教与学, 不仅不索然无味, 反而生动有趣, 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极佳机会.

一、平面向量的概念

本节从向量的实际背景———力、位移等矢量引出平面向量的概念, 引发学生思考数量与向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确定了平面向量的两个要素 ( 大小和方向) , 研究了平面向量相等、相反、平行等关系. 在本节教学中, 弱化了自由向量的概念, 让学生通过探究、观察、类比、实践等方式, 让学生感受向量在保持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移动这一事实. 例如, 如图, 在4×5方格纸中有一个向量分别以图中的格点为起点和终点作向量, 其中与相等的向量有多少个? 与长度相等且共线的向量有多少个? (除外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通过“练”的方式巩固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 在谈到天津相对于北京的位置时, 我们说, “天津位于北京东偏南50度, 114 km”, 如图所示, 点A表示北京的位置, 点B表示天津的位置, 那么向量=“东偏南50度, 114 km”就是天津相对于北京的位置.

通过探究、发现、归纳、类比等方法, 让学生发现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向量的兴趣与热情, 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

通过实例引入, 让学生结合对平面向量概念的理解感受不同方式的位移对结果的影响, 初步体会向量相加的概念, 引发思考, 引出新知. 例如, 2008年,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台北桃园国际机场首次开通了上海至台北的直航, 既缩短了距离, 又节约了时间. 民航客机的每次飞行都可以看成是一次位移. 直航前由上海 ( 点A) 到台北 ( 点C) , 需先经香港 ( 点B) , 再到台北, 位移是由A到B, 再由B到C; 直航后由上海直接到台北, 位移是A到C. ( 1) 用图形表示每一次向量的位移. ( 2) 飞机由上海飞往香港, 再由香港飞至台北位移的结果, 与飞机直接由上海飞至台北的位移结果相同吗? 得出结论

比较平面向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法则, 在对实际背景思考的基础上引出和向量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 学生从实践、思考中发现两种法则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比较得出用代数求两个向量的和向量的特点. 通过类比、实践感受用代数式和三角形法则求两个向量的差向量, 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学习向量数乘部分内容时, 教材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一个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受平面向量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 引导学生识记向量数乘运算的概念, 会用代数式表示向量的数乘运算.

三、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通过类比平面内点的坐标表示引发学生对直角坐标系内平面向量坐标表示的思考, 通过实例感受平面向量的直角坐标的含义, 会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直角坐标表示平面向量.

例1写出下列 向量的坐 标表示: ( 1) a = 5i - 3j; ( 2) b = - 5i; ( 3) c = πj. 通过本题, 巩固定义, 会求所给向量的直角坐标, 会通过平面向量的直角坐标求模.

例2如图, 写出向量a, b, c, d, e的坐标, 并求它们的模.

通过例2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数形结合能力, 进一步体会向量相等的实质, 通过学生动手作图的实践, 引导学生思考平面向量直角坐标运算问题. 能根据所给向量的直角坐标进行加、减、数乘运算. 识记已知两点坐标求向量直角坐标的方法, 识记坐标表示的向量之间相等、相反、平行 ( 共线) 的条件与判定.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等.

四、平面向量的内积

通过学生对初中物理中所学过的“功”模型的思考, 引出平面向量内积的概念, 运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内积公式的形式. 能运用公式求两个向量的内积, 通过问题的设定、思考、解答得到运用平面向量的坐标求内积的公式, 识记平面向量夹角的定义, 感受向量夹角的范围与向量位置之间的关系. 学会求坐标表示的向量的内积, 能求给定两个向量的模或坐标时的夹角, 运用坐标判定向量是否垂直.初步让学生体验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建议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基础, 通过从学生所熟悉的情景或背景说起, 引出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通过让学生实践、操作等教学环节的设计, 激起学生学好平面向量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让学生思考、交流等教学手法的运用,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2. 由于本章各部分内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度较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结合向量的实际应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代数方法与几何方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加强学生对掌握方法、提升能力方面的训练, 为其终身学习奠定能力基础.

3.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的运用, 对问题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 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合适的解题模型能力, 为其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复, 王巧林, 主编.数学·基础模块 (下册)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2]徐元根.对中学向量概念叙述方式的建议[J].中学数学月刊, 2001 (11) .

苏教版数学新课标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想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人们对数学教学的理解都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拥有科学素养,但是很少直接性地提出数学思想的培养,数学思想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理念和对数学知识运用的意识. 在新课标中苏教版的数学教材中,蕴涵的许多内容都是以培养学生数学思想为目的,从数学知识的学习到数学思想的培养,是一种从知识到能力的提升过程,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感悟. 因此,在教学中对数学思想的培养就需要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关键点,并将其有计划、有目的、准确地引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

[?] 在最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展现最基础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是以数学知识和文化为背景发展起来的思维模式,同时以数学课程内容与数学教学过程为载体. 高中数学的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的传授,必须要将课程中的数学思想层层分解,打破基本科学知识对学生知识获取的束缚,引导开发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中的科学思想,体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思想价值.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保证数学思想从数学知识中体现的途径,比如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数学发展历程中或者其他学科能提取素材.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和思想性,将其自身的切身生活体会主动地联系到数学学习中. 这里的“问题”并非局限于数学问题或者说不能只是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最好是具有较大的应用范围的问题.

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数列的开篇:

“……人们在1740年发现了第一颗彗星,并计算出这颗彗星的出现周期为83年,如果从首次发现彗星的时间开始,它出现的时间应该为1740年,1823年,1906年,1989年,2072年;……存在这样一种细胞,其每个细胞每分钟能够分裂成为2个,它每过一分钟,1个细胞分裂的个数为1,2,4,8,16,……”章头在讲解数列概念时,引入了天文、生物等方面的文化作为思想基础,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去找出问题的共同点,使学生能够在进行实际问题的思考中初步建立一列数的次序排列思想,让学生感知到万事万物都和数学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引起学生对数学知识深入探索的热情. 数学概念和数学方法的出现和发展都是有据可依的,不是莫名其妙地强加于人.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水平,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够将数学的概念和发展过程与其实际加以联系,就能轻松地引导其产生更加严密的数学思想,同时展现数学所独有的思维特征.

[?] 在具体的例题中给学生以数学思想的展示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将数学简单地看做是由无数的符号、概念、定理、公式、预算法则与方法等组成的抽象集合.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知识的传授放于首位,而忽略了数学课程中所蕴涵的更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的培养. 新课标对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的培养进行了强调,且提出了几点具体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想的培养.

例1 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896年再希腊的首都雅典首次举办,之后每4年举办一次,若因故没能如期举行,其届数仍然计算. (1)请根据题意说出由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年份组成的数列的通项公式;(2)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应该是第几届?2050年会举办奥运会吗?

这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中的一个例题,这个例题将奥运会的举办年份当做背景,创设了有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项数的问题.与此有关的还有人口增长、银行储蓄等问题,这一类问题将数学与社会实际进行了更加具体的联系,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生活实际问题的引导下更加深入,使学生在进行问题的思考中,感受数学思想的具体性,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

例2 作出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将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等分,以每条边上中间的一段作为新的边,向原三角形之外做新的等边三角形,并将中间的一段抹掉,得到一个新的图形,以此类推,得到一个新的不规则图形,求出第n个图形的边长和面积.

这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的《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中的一个例题,本例中所引为“雪花曲线模型”,这个图形的面积有限,但是周长却是无限的,数理之中体现了数学的微妙之所在. 这一数学背景显然使学生深深地融入数学思想之中,感受数学与社会实际生活联系之外的另一种神奇,激发学生深处的思维灵魂,使学生在感受数学思维之美的同时,获取数学学习升学之外的无限能量.

[?] 在数学解题之中感悟领会数学思想

虽然目前大多数高中数学教学都摒弃了题海战术的做法,但是解题教学仍然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解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知识,锻炼技巧,同时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 如果从数学知识背景的角度来讲,解题过程也是数学基础知识运用、方法和策略综合锻炼形成数学思想的过程,而且解题是从数学知识升华成为数学思想的必然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曾经被全盘否定,但是其本身的科学性并没有使其最终消失在数学教学中.

苏教版的高中数学教科书将课后练习详细地划分为练习、感受与理解、思考和运用、拓展并探究四个能力层次,为不同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中生提供了不同的知识巩固训练需求,促使学生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例1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练习中,有根据诗歌内容探究其中的数列问题.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向下成倍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塔顶几盏灯?”此问题属于练习层次的数学问题,解题思路主要是依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对学生的目标要求是能够准确地理解题目中包含的数学思想,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2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的数列部分联系题中,有森德拉姆在20世纪三十年代发现的正方形筛子(限于篇幅,略去具体形式). 问题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筛子”的每一行和每一列中各存在什么样的特征?其二,“筛子”的第100行中的第100个数是多少?

在这个练习题中,首先要求学生对整个表中的数字进行观察,找出其中的特征,接着是让学生在数字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数列的知识对其进行具体的计算,整个题目都需要学生主动的探索和思考,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思考的环境,是学生形成数学思想的最优平台.

[?] 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我们不应当将数学简单地看成数学知识的简称,而是一种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和发展历史的科学,高中阶段的学生也不应当为学习数学知识而学习数学,应当进一步从知识学习中提炼数学思想,并通过数学思想的培养,内化成为个体的能力. 本文所引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在有些知识点中设置了旁白、阅读与链接等内容,其中部分来自古代或者现代数学素材,在数列章节中就设计了斐波那契数列的阅读链接内容. 问题以趣味问题的形式引入:有一对新出生的小兔,在一个月后将长成大兔,这对大兔再过一个月就会生出一对新的小兔,并且之后每个月都会生出一对小兔,在不考虑死亡的情况下,要求根据数列知识,求解一对小兔一年内总共能够繁殖兔子的对数?

除此之外,教材还提到了树木每个年份的枝丫数,密封在六角蜂房爬行时的路线等于斐波那契数列的有关应用. 这些联系的引用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不同的生活背景下行成独特的数学思想体系. 另外,此类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还能够带给学生思维上的生动感,将学生的数学思想逐渐具体化、生活化.

[?] 总结

上一篇:音乐小酒窝教案下一篇:学校音乐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