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 夏季的故事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诗歌 夏季的故事(共13篇)

现代诗歌 夏季的故事 篇1

《办公室的故事》发生在前苏联一个统计局里,讲述了一个唯唯诺诺、苦苦挣扎于基层工作的小男人和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女人之间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在整个影片的表述过程中,诺瓦谢里采夫和卢卡金娜之间的爱情存在着偶然性和必然性,同时,这样的爱情故事又具有着一定的现实性。

影片伊始就表现了一个在芸芸众生中苦苦挣扎的中年人形象,有家要养,要供儿女上学读书,而在工作中,又没有足够的魄力去胜任更高的职务。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是一位女性拿着本子向所有人征集份子钱,男主人公在生活十分拮据的情况下拿出了这份礼金,同事疑惑地问他是否交了这钱时,他十分肯定又颇气愤地说“交了”,这表现了他是一个十分好面子,要尊严的男人。导演以这样一个角色影射出社会中许许多多小人物的形象。

梁赞诺夫的影片多以小人物为主,他的影片虽是虚构演绎,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可以找到太多这样的故事。

卢卡金娜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女强人,在剧中,从服饰到说话,都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妇女解放之后,虽然说男女平等,但是,社会上的一些人还是带着有色眼睛去对待女性,对于一个女局长而言,她并不如表面上那么风光,她面临着很多舆论上的压力,不得不把自己保护起来。而且,对于有过一段失败的恋爱经历的女人来说,她的内心必然是脆弱的,当然,她的这种脆弱一方面并不想让别人知晓;另一方面,作为局长的威严也不允许她把这种脆弱表现出来。但其实,卢卡金娜是一个非常感性的女人,她并不如表面上那么冷血和干巴巴。在办公室的露台上,看上去像63岁的卢卡金娜,一遍抽泣一边说:“家!家!家!家里有什么?有台电视机,我连狗都不敢养,白天没人带它出去溜达……我的情况就是这样。当然也有许多熟人和朋友,人家也有家,有孩子,有家务事,所以我简直怕自己,怕自己……变成一个老太婆了。我才36岁,是呀,是呀,我比你年轻。我看上去多大?”诺瓦谢里采夫显然吃了一惊,慌忙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像35岁……35!”从这样一个小小的镜头中可以看出,卢卡金娜深藏在冰冷外表下的小女人的想法。从片中男二将情书给别人看的时候,也能看出她是一个感性的女人。

2 对现实爱情的影响

爱情是永恒不变的话题,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现在简单明了的示爱。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女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伴侣,这是很多人的人生课题。女孩子总是想找到像现在电视剧里所演绎的男主角一样,帅气多金又体贴温柔,然而现实总是“骨感”的。像影片中的男一和男二一样,男二是一个帅气有钱,出手大方,在工作单位有一定地位的“成功人士”,但是,就是这样的人肆无忌惮地伤害了他曾经的恋人,即现在的同事,而男一那样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却可以悉心呵护女人。

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婚,希望靠自己的能力过得有模有样,这样的女人被叫作“败犬女”。这种说法来自于台湾的一部电视剧。有人罗列“败犬女”的特征,事业有成,性格强势,与古代以夫为天的女人不同,现代的女性大多都有自己的事业,有可靠的经济来源,在事业里游刃有余。但大多数的女人仍是向往婚姻的,笔者相信,那些坚持不婚主义的女人只是没有找到可心的男人一起走进婚姻殿堂。

《办公室的故事》里的两个角色诺瓦谢里采夫和卢卡金娜,他们是现实生活中千千万万人的缩影,生活是实际的,无外乎是围绕着身边的柴米油盐过日子,只是每个人的“柴米油盐”有大有小罢了。像徐志摩,在他的一生中,有三个女人给了他生活、浪漫和爱情,他的一生都在追求那种完美的、浪漫的、童话般的爱情。但那种脱离生活实际的爱情到最后只是一种负累,一个才华横溢的男子,最后竟为了妻子的一块高级帕子低声下气地托人买,甚至为了维持这样的婚姻奔波于南北的路途中,最终竟在路上丢了性命,一代才子草草了结了他短暂的一生。其实,生活还是要回归实际的。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有过风风雨雨的爱情故事,在婚姻的殿堂前,林徽因却选择了梁思成,二人婚后的生活令人艳羡。又如最近特别火的电视剧《欢乐颂》里的安迪一样,再强大的女人也需要温柔似水的呵护。一个人在坦露自己的本心后,总会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一切随心而已。只有回归实际的生活,才能有真正的幸福。梁赞诺夫的《办公室的故事》所演绎的爱情,看似是偶然,其是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欧阳宏声.电视文化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现代版蜜蜂的故事 篇2

在经济学里,《蜜蜂的神话》(The Fable of the Bees)有一席之地,是张五常(Cheng,1973)的成名作之一。他所戳破的神话,更早由米德(Meade,1958)埋下伏笔。经济学里,一直有种看法,认为“私人”和“社会”(公共)之间,是彼此对立的。米德福至心灵,以蜜蜂为例:如果有更多的蜜蜂传播花粉,种苹果的果农当然也愿意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希望增加苹果的产量。可是,没有蜜蜂的市场,这是不折不扣的市场失灵!一九七二年前后,张五常刚好在美国的华盛顿州,当地盛产苹果。他收集了当地养蜂人和果农之间的契约,让证据来说话。表明了不辨菽麦的经济学者,在思想上想当然尔的论述,徒然是想当然尔、自愚娱人。

对于经济学者,蜜蜂的神话和反神话,当然很有教育意义。然而,当代版的“蜜蜂的故事”,要求的对象不再是经济学者,而是法律学者。具体而言,公安听了养蜂人张某(中华蜂)的诉苦之后,直接认定另外一位养蜂人(意大利蜂)行为不当。另一位养蜂人也认错道歉,答应移往他处。在这个摩擦里,中华蜂和意大利蜂之争,似乎就此落幕。然而,对法律学者而言,以小见大,至少有几个问题值得思索:首先,意大利蜂入侵中华蜂,是犯了错吗?其次,判断对错是非的尺度,到底为何?再其次,土洋之争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是不是适用于其他类似的冲突(新旧之争)?还有,在法学方法论的层次上,琢磨价值冲突本来就是常态,那么,哪种论述方式最平实而有说服力?

因此,现代版“蜜蜂的故事”所引申的问题,旨趣和焦点所在,不再是经济问题/经济学者,而是法学问题/法律学者。本文将以中华蜂和意大利蜂之争为缘起,以小见大,处理不同层次的法学问题。希望现代版的“蜜蜂的故事”,能对法学论述添增一些新意。

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和爱斯基摩人有关。美国人类学家布吉丝(Briggs,1971),前后花了十八个月,和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相处。实地调查后,完成她的博士论文,以书出版,名为《绝不动怒》(Never in Anger)。全书有四百余页,但书中的内容可以由书名一语道尽。作者发现,这一群爱斯基摩人,约二十人上下,三四个家庭,一起生活,共同行动。他们之间,也有亲疏远近。家庭之内,也有格摩擦。可是,他们之间,绝不口角动气,更遑论肢体冲突。即使小朋友哭闹,大人也绝不厉言动手,而是以缓和婉转的方式,转移小朋友的不豫。这种现象表示,抽象来看,这群人相处的游戏规则是彼此不生气。

第二个故事,是经济学里的经典之一,也和爱斯基摩人有关。戴姆赛兹(Demsetz,1967)的论文《走向产权理论》(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描述了财产权的发轫。在北美接近美加边境的地区,印第安人自古以捕捉水狸为常。水狸的皮毛,可以制作皮衣、皮靴等等。印第安人往往逐水草而居、捕猎游牧,并不是定居某地。所以,对于狩猎区域,一向没有明确的划分,部落之间彼此也相安无事。然而,自从欧美航道开辟之后,北美的毛皮在欧洲大受欢迎。因此,印第安人大肆捕捉水狸,部落之间利益直接冲突,往往大动干戈。这时候,部落之间才慢慢发展出游戏规则:对特定地区,哪个部落在哪个季节,享有捕捉水狸的权利做出规定。

第三个故事,和日本的温泉有关。作者芮赛耳(Ramseyer,2008)是赫赫有名的日本通。城崎地区是一个位于海边的小区,以温泉著名。二十世纪初,居民有两千三百人,有六座天然温泉,都开放给公众使用。该地区有六十家旅社,接待游客。一九一零年,铁路网及于城崎,游客人数大增。都会区来的人偏好保护隐私,而为了满足他们的偏好,新的旅馆就开凿管线,把温泉直接引入客房。六座公共温泉里的水慢慢减少,原来那六十家老式旅社,仰赖公共温泉,生意当然大受影响,因此控告新旅馆私引温泉是违法。官司结果,新旅馆胜诉。因此,新的旅馆继续兴建,也继续把温泉引入客房里。城崎愈来愈繁荣,到一九六零年为止,每年游客已经高达五十万人。

由上面三个真实世界里的“故事”,理论上可以提炼出两点重要的体会,分别涉及权利的由来以及权利的性质。首先,三个故事都隐含了人际互动时,彼此的权益(interests)发生了重叠和冲突。正因彼此的利益重叠和冲突,才有界定权利的必要。如果只是重叠,但是没有冲突,就无须耗费精神/资源,去界定权利。

其次,财产权,通常涉及有形的土地、房舍、皮毛、温泉等等;权利,则往往范围更广泛,包含行为上的取舍空间。然而,抽象来看,财产权只是权利的一种。戴姆赛兹的论文,如果把英文标题中的“property”拿掉,论述一样成立。也就是,他所尝试提供的,是关于“权利”的一种理论(“Towards a Theory of Right”)。他以生动的实例,描绘了权利的来源。它不是来自哲王圣贤的教诲,更不是来自上苍的赋予。平实而言,权利是当彼此的权益发生重叠和冲突时,人们所发展出的游戏规则。是为了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一种工具性的措施。

换一种说法,权利的来源,不是“天赋人权”,而是“人赋人权”。彼此利害与共的人们,摸索出一种游戏规则,界定了彼此的权利。目的不是为了荣耀上苍,而是自求多福。追根究底,在面对大自然的考验时,能增加存活和繁衍的概率—在北极地区,以小群体活动,本身就是降低行动和存活的成本。小群体内若彼此动怒,必增加决裂的风险。

外部性和社会价值

用最晓白的文字来表示,“外部性”(externality)指的是: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造成的影响。二手烟/ 二手香水、广场舞的音乐、炸鱼薯条店搬进住宅区、上游工厂排放的污水等等,都是俯首可拾的例子。造成外部性的主体,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其他的行为者;受影响的也不一定是“人”,也可能是其他的载体。关于外部性的概念,有两点值得阐明。第一,情人眼中出西施,仇人眼中长刺猬。外部性本身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可正可负,或美或丑。价值是主观的,外部性产生的效果,也是主观的。第二,人际互动中,外部性无所不在。法律所处理的,通常是较大的、负的外部性。譬如,餐厅里大声喧嚣,法律可能不处理;夜深人静时,大声放热门音乐等,法律就会介入。

nlc202309051429

第二个经济分析的概念,是社会价值(social value)。个人和社会,家庭和国家,都是对立的概念,隐含个人和整体、微观和宏观的差别和对比。在分析公共政策时,经济学者常援用“社会福利函数”(social welfare function)的概念:由决策者的角度考虑,采取哪种措施,可以增添社会整体的福祉。社会福利的概念,其实就呼应科斯 (Coase,1960)所提的“社会产值极大”(maximize the value of social production);而且,也呼应波斯纳(Posner,1985)惊世骇俗、令人侧目的“财富极大”。对一般人而言,可能不容易理解或认可;对于经济学者而言,这些概念只是工具,用来分析超越个人、整体层次上的问题。

对于处理法学问题,外部性和社会价值这两个概念都有很大的帮助。具体而言,外部性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描述法律出现的缘由:当一个人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大的负外部性时,法律通常会介入。法律介入,通常就隐含着对权利的界定,谁有没有某种权利、采取某种行为。因此,外部性的概念,呼应了前面对权利的解释。等于是为权利的出现,提供了第二种、平行的描述方式。也就是,当彼此权利发生重叠和冲突时,就意味着有负的外部性。对于外部性的分析,经济学的文献里,有丰富而完整的材料,包括各种数据。因此,利用一个简洁的概念(外部性)及其背后所累积的智慧结晶,法学研究可以利用这个可观的数据库(data bank)。

另一方面,分析法学问题时,社会价值的思维,也提供了一个不同,但明确有效的参考坐标(bench mark)。因为,传统法学思维,通常是在“基本人权”的基础上,针对当事人的权益比较权衡。抽象来看,这是一种由下而上(bottom up)的分析方式:在基础已定的前提下,探讨权益冲突。然而,工业革命和都市化之后,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往往不再是个人与个人间的权益冲突,而是涉及群体和社会等等。这时候,援用基本人权为基础,可能捉襟见肘。

相反的,如果采取由上而下(top down)的方式,站在社会整体的角度斟酌,反而可能一目了然,豁然开朗。譬如,对于林业和自然资源、农地开放、区域开发等等,在思维上不容易和个人权益连结;由社会福利、财富极大等角度着眼,可能有较清楚的脉络。至少,和“基本人权”相比,“社会价值”提供了另一个参考坐标。而且,抽象来看,经济里宏观经济学的丰富内容,就是由社会整体的角度,处理资源运用(价值冲突)的问题。无论在分析工具和实质内容上,都有太多可以为法学研究所援引和运用。

土洋蜜蜂之争

关于中华蜂和意大利蜂的倾轧,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考虑。首先,土蜂(中华蜂)已经饲养多年,经过长时间实质的占有,本身即有存活的正当性。一旦面临入侵,包括被意大利蜂螫咬致死和盗走蜂蜜—如果能有效证明,因果关系确实成立—饲主有权要求赔偿,也值得要求意大利蜂的饲养者离开(事实上,这也正是派出所警察做出的处置)。

在这起个案之外,还可以由“物种入侵”的角度,评估土蜂洋蜂之争。根据研究,意大利蜂一旦取代土蜂之后,会给生态带来不利的影响。乔木等植物,生长速度减缓。而且,土蜂繁衍不易,逐渐消失,不利于物种的多样性。当然,如果再稍作渲染,中华蜂和意大利蜂之争,可以上升到土洋之争,可以涉及民族自尊、救亡图存等等价值。

然而,相对于这些言之成理的考虑,蜜蜂的故事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天平的两边,分别是土蜂和洋蜂;两边砝码的增减,都值得仔细斟酌。首先,科斯一九六零年的经典论文里,明确地指出:一件事的双方,往往互为因果(reciprocal)。意大利蜂入侵,使中华蜂灭绝,意大利蜂入侵是“因”,中华蜂覆灭是“果”,这是一种描述方式。另一种描述方式,是中华蜂体质较弱,因此被意大利蜂所取代,中华蜂弱是“因”,被意大利蜂取代是“果”。对于土洋之争的是非,单单是以“原先就存在”(中华蜂),本身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既然双方的行为是互为因果,就需要援引其他的参考坐标作为评估判断的尺度。两个相关的概念,自然浮现:首先,是“自由竞争”。在开放平等的环境里,大家自由竞争,谁能通过考验,存活下来,谁就自然而然地取得存在的权利,对人类而言如此,对大自然界(蜜蜂)也是如此。意大利蜂透过竞争而逐渐成为主流,本身并没有可议之处。

第二个相关的概念,是“社会价值(产值)”。社会价值和自由竞争相关,经过自由竞争,能存活下来的,必然是人们觉得较好的,也就是人们愿意从口袋里多掏点钱的东西。日本城崎温泉的例子,很有参考价值。日本法院当然可以判决:维持传统,只能在公共温泉里泡澡,不能把温泉引入旅馆、在房间里使用。然而,法院所选择的,是另外一种游戏规则。结果,传统旅店式微乃至消失,新式旅馆大量扩充,观光客也大幅增加,当地经济迥异于过去。同样的道理,社会也可以选择维持传统,保护人力车/三轮车、代客摄影、禁止方便面,等等。进展与停滞,不是一线之隔,而是一念之间。

当然,在蜜蜂的事例里,除了土洋之争外,也涉及更广泛的生态问题。意大利蜂对乔木等植物的生长,有不利的影响。由生态保护的观点,意大利蜂入侵可能有很不利的后果。然而,这种观点,是把问题的焦点扩大,在较广泛的范围、较高的层次上,评估土蜂洋蜂之争,本身当然值得肯定。可是,这也正反映了在养蜂户之间论证义务权利(由下而上),并不足以处理问题的全貌。由社会价值(产值)的观点(由上而下),才能做完整适切的取舍。而这种援用社会整体指标的分析方式,可以说正是传统教义法学的软肋之一。

延伸讨论

由意大利蜂和土蜂这个新闻事件,除了关于案件本身的斟酌之外,还可以引发进一步的讨论。

针对土蜂洋蜂之争,至少有三点值得再做阐释。第一,如果这个官司在法院里出现,再如果法院裁决意大利蜂有合法生存竞争的权利—其实主要是养蜂人的权利—那么,有两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一方面,中华蜂(土蜂)的养蜂人,立刻面对无以为继、被淘汰出局的命运;这和法院无关,但是公共政策可能就要接手。借着各种辅导措施(驯养意大利蜂或转业等),让产业转型的阵痛愈小愈好。另一方面,如果“物种多样化”本身是值得追求的目标,那么政策上,可以有双轨制:一般环境里,容许意大利蜂自由竞争,适者生存。但是,在自然保育区,借着分隔的方式,让中华蜂也有存活的空间。前者,权利是透过市场的自由竞争;后者,则必须依赖公共部门以政策预算来支持。

nlc202309051429

第二,由土蜂洋蜂之争以小见大,社会所容许的竞争界限到底何在?无论答案如何,更重要的是:思维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为何?现代社会里,外部性无所不在,每个人的行为对别人直接间接都产生影响。哪些是法律(社会)可堪容忍和负荷的,哪些又是被游戏规则所排除在外的?传统法学,动辄援引“请求权”的概念。然而,追根究底,这是一种“锯箭式”的论述方式:先设定某种先验存在的权利,然后再检验手中的案例。可是,更为根本、更为有挑战性、对法学教育更为重要的问题是:“请求权”又是由何而来?如果没有一套好的分析工具,如何自圆其说,又如何面对变动不居、日新月异的后网络时代?

第三,把问题的抽象程度再往上提升一个刻度,就涉及人(和动物、植物)的基本权利。请求权的基础,传统法学几乎必然溯及天赋人权和自然法学说。然而,听起来庄严神圣,说起来虎虎生风,一旦落实到具体问题上,却往往捉襟见肘、窘态毕露。例如,为了限制车辆数成长,很多大城市采取“抽签买车”的做法。抽中了签,才能去买车,申请牌照。然而,这种做法如何由天赋人权或自然法来合理化?如果有人宣称,为什么抽中签才能买车?为什么不能买辆车放在院子里欣赏?如何处理?

显然,不由基本权利、天赋人权和自然法的角度,而由外部性和社会价值的角度,更能体会和解释现代社会的诸多现象。而且,经济分析包含各种实际数据,可以评估权益冲突(外部性)所涉及的范围和规模,足以提供公共政策和设计法律所需的依恃。舍此不取,高举天赋人权和自然法的大纛,能解决实际问题吗?能抓老鼠的,才是好猫;天赋人权和自然法学说,能抓得住老鼠吗?

虽然没有一再强调,但文中也点明:本文的论述方式,是实证(positive)而不是规范(normative)。而且,从头至尾,都是直接间接地援用成本效益分析。只不过,成本和效益的概念,是以隐晦或间接的方式出现。由此,也可以顺便澄清一个常有的误解:经济分析(特别是成本效益分析),只能适用在立法阶段,而不适用司法阶段。在司法阶段,法律条文已定,只有解释的问题,而没有成本效益考虑和取舍的空间。其实,即使法律条文已定,解释时是往左或往右、是宽还是松、是适用或不适用,每一个环节,不都要斟酌取舍?而对利弊得失的思量,不就是不折不扣的成本效益分析?

最后,也是较抽象的一点:无论是天赋人权或自然法的传统,都不自觉地诉诸一种“正义”的理念。法律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实现正义。然而,追根究底,“正义”这个概念本身,又是由何而来?本文采取的实证论述方式,事实上揭橥了“正义”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和权利的来源和演化一样,“正义”这个概念也是人类社会、实际生活经验的产物。正义的内涵,由许多因素充填而成。当环境里的条件改变时,正义就可能被缓慢地充填新的内涵。日本城崎地区温泉的水权,是生动鲜活的例子。土蜂洋蜂、传统相机和手机摄影、人力车/ 三轮车/ 出租车等等所涉及的问题,以及较好的取舍之道,也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要了解社会,才能了解正义,也才能了解法律。

也许,蜜蜂的故事,不只对经济学者有所启示,对于法律学者也有参考的价值。

故事的现代诗歌 篇3

小雪,微冷

一把遮阳伞

没有任何迹痕

我也是个不懂写作的作者

竟忘了写个伏笔

好让读者肆意去

揣摩我的用意

也让故事像春天的花一般

缓缓展开

起初的故事是没有结局的

留一片悬念,埋下种子,浇些激情

在每个人的心里长出不同的结局

写到高潮的时候

我这炽热的心倾向结局

故事像窗花一样融化在心里

故事的结局就在窗外

我看的很清

故事开始的时候

或许就可以结束

我也投入到这故事里

尽量把结局写的圆满一点吧

这样

在我翻看的时候还会觉得

故事真的结束

结局写的还美

我可以撑一把遮阳伞

葡萄的夏季修剪 篇4

可分为2~3次。第1次宜在芽眼萌发后10~15天进行, 疏去明显无用的芽眼及双芽或三芽中比较瘦弱的副芽。第2次在嫩梢达20cm以上, 花序已完全显露并能辨别出新梢时, 疏除过密的发育枝, 细弱枝及主侧蔓基部潜伏芽发的徒长枝。第3次抹芽在花序大小可以分清, 萌芽已经结束时, 除补掰前2次遗漏或后发的弱枝及过于密生、生长过旺的新梢外, 要根据单位面积或单株新梢的留量进行定梢。

2 主梢摘心

摘心是解决果梢矛盾的主要措施之一。结果母枝一般在开花前一周对主梢摘心, 使叶片制造的养分集中于花序, 从而提高坐果率和增大果穗, 果粒。在最上一个花序上留4~5片叶摘心, 在花前重摘心, 生长过弱的结果枝可不摘心。发育枝应留10~14片叶摘心。

3 副梢的处理

第1种方法是对花序下的副梢全部抹去, 对花序以上的副梢留1~2片叶反复摘心。预备枝则从第1片叶至新梢摘心处的各节副梢均留1~2片叶摘心。第2种方法仅留顶端2个副梢, 每次留4~5片叶反复摘心, 其余副梢全部抹去, 发育枝副梢则从第1片叶至新梢摘心处的各节副梢留1~2片叶摘心。

4 疏花疏果

包括疏花序, 掐花序尖, 除副穗和疏幼果。对负担过重的大葡萄树宜疏除不良的花序, 或在开花前3~5天掐去花序末端的1/5或1/4, 以提高坐果率, 并可使果粒大小均匀。对疏花后仍然超负荷结果的, 应及时疏除部分果穗或疏剪部分发育不良的果粒。

5 剪卷须

葡萄的卷须不仅消耗养分, 而且缠绕枝蔓, 造成枝蔓混乱, 给采收带来不便, 因此宜在摘心的同时除去卷须。

6 摘叶

葡萄果实开始着色时, 将果穗附近已衰老的叶片摘除, 以改善果穗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着色, 减轻病虫害, 提高果品产量及品质。

给现代人讲故事的人 篇5

后来,人类住进了楼房,世界褪去了它的神秘。

然而,就人类的存在困境来说,他们仍然是“穴居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给人类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很多人一辈子都带着锁链住在黑暗的洞穴里,他们不能看到被光照耀的洞外的真实生活。

在柏拉图之后,又有一位思想大师给现代人讲“笼中人”的故事。他从吹响“现代性”的号角的工业革命一路叙来,一直讲述到今天。故事娓娓动听,就像是一首动人的歌谣。

他认为,虽然住在高楼大厦的现代人已走出了柏拉图的洞穴,可是他们又走进了笼子里。这个笼子很舒服,它的栅栏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思维方式。在这个现代生活的笼子里,“笼中人”把信任交给了媒体、专家。世界就是电视让人们看到的样子,而听专家的,总没错。

这位思想大师指出,“笼中人”比“穴居人”并好不到哪儿去。“穴居人”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笼中人”也如此。更可悲的是,“笼中人”对于这个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人们为什么感觉到“压力大”,同样茫然无知。

这样一位说故事的高手,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真相和现代生活的本质的人。他叫齐格蒙特·鲍曼,是我们时代的先知。他仍然活着,现在居住在英国伦敦。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当一个陌生人闯入我们的生活圈子时,感觉到一种莫名的不舒服,希望他赶快消失。鲍曼告诉我们,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秘密。我们的不舒服其实是一种恐惧。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他超出了我们的生活经验,我们无法确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从而,他对于我们来说,就有某种危险。所以,排斥异乡人、异端、捡垃圾者,是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鲍曼的目光掠过现代生活的田野,深入到了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不动声色的叙述让人触目惊心。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也许应该说他是一个“逃亡者”、社会主义者、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处境的洞悉者。说起来,他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在社会最底层挨过饿,在枪林弹雨里参加过二战打德国鬼子,当过军官,最后定居英国,成了大学教授、名满天下的思想家。

1925年,鲍曼出生于波兰西部的波兹南。他出身贫寒,家里曾一贫如洗。而且,他是一个犹太人,在当时反犹主义之风刮得很猛的欧洲,这个家庭遭到了冲击。1939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二战爆发。为逃避纳粹迫害,鲍曼一家逃到了苏联。

1943年,18岁的鲍曼参加了在苏联的波兰军队。1945年,他参加了苏军攻克柏林的战役。战后,他因表现好,得到提升,成了军官。而且,他攻读了社会学。那个时候,按照很多人的看法,鲍曼的仕途可谓一片光明。

但他没有料到,反犹主义并没有随着德国法西斯的覆灭而在欧洲灭绝。1953年,波兰搞了一个反犹清洗运动,他成了牺牲品,被突然撤销职务。他被告知,有人看见他父亲到以色列大使馆去咨询过移民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他作为儿子,肯定不能在军队里面混了。

对于当时的鲍曼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当然,他当时并不知道,自己其实是柏拉图眼中的“穴居人”,所谓的将军的美好前程,实际上并不是他真正需要的。贫穷、受欺侮和参加过二战的经历已让鲍曼变得非常坚强。他很快就进行思考:当一个军官,真正适合我并且是我想要的吗?思考的结论是:不,当军官,那不过是曾经的一个玩笑罢了。他最适合的不是拿枪,而是拿笔。认识自我总是痛苦的,但鲍曼终于领悟到:生活是被人选择的,而不是生活改造人。

经过思考后的蜕变,他的第二生涯开始了。脱下军服,他开始了在思想领域上的探索。但他没有想到,灾难并没有放过他。1967年,波兰又爆发了反犹运动,他在大学里的饭碗被砸烂,只得像一条丧家之犬那样跑到以色列去,随后又跑到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幸好,因他才华横溢,英国的利兹大学收留了他。

从1968年他跑出波兰起直到现在,鲍曼每一两年就要出一本书,每一本都引起巨大的轰动。特别是他的“现代性三部曲”,已成为社会学的经典。谁能想到这样一位思想大师,当初竟然是一位拿枪的武夫。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除了天赋之外,更在于一种自我认识的清醒、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勇气。

一个人没有自我认识,就不会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就会错把大家崇奉的东西认为是自己应该追求的。如果鲍曼没有进行反思,这个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一位思想大师了。而如果一个人在打击面前趴下,也终不能有什么成就。至于坚持真理,则比什么都重要。“现代性三部曲”之一的《现代性与大屠杀》曾指出二战时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得到了犹太人的合作,这是要触犯犹太人国家以色列的,但作为犹太人的鲍曼认为:任何东西都要在真理面前低头。

而追求真理,我们就可以抬头。

春天的故事的现代诗歌 篇6

记忆的清溪

又飘过瓣瓣明媚桃红

载我再次驶向那片

莹碧环绕的桃源圣地

怎么也忘不了

去年那个春日的傍晚

意外的欣喜

因为

一本《尧乡轶事》早令人心潮澎湃

一部《文化苦旅》更催人踏上热土

一个于骨骼血脉中不断回荡的美丽声音

点亮我寻春的眼眸

朝拜——

神奇的土地——

伊祁山——

人文始祖尧帝的故乡

即使山下那万亩桃园

粉妆未着

临时的一句“不妨先去看看”

我们的车子便走进了春天的图画

从来没见过那么碧绿的杨柳

鲜嫩,水灵,纤尘不染

在微风里摇曳

在夕照里闪光

而在向阳的山脚下

一树树桃花

竟未打声招呼

便悄悄提前开放了

灿如烟霞

暮色中

我急切又轻松地登上尧山的石阶

微凉的山风传送着

尧帝忧国爱民、任人唯贤又艰苦朴素的佳话

这漫山遍野布满了你

一心为民的足迹

这空谷幽天回荡着你

英明果决的语音

这大山里

你身为帝王依旧居住的圆顶茅屋是否还在

那山顶上

为纪念你而建的众多古老庙宇是否都已复原

是哪些可恨的人

毁坏了那么庞大的古建筑群

是谁

捣毁了挺立千年的钟楼、鼓楼,还有

尧母、尧帝以及太子丹朱栩栩如生的塑像

又是谁

盗毁了那通吴道子真迹石碑

罪人啊

历史的罪人

暮色中

我只上到半山腰

默立于那座新修葺的庙堂前

耳边又响起

那悠扬了千年的钟磬

眼前又浮现

那缭绕了千年的香烟

以及那人潮涌动的盛大祭祀场景

一代圣君啊

你永远活在百姓的心中

后人世代景仰你,呼唤你

呼唤你的归来啊

就这样

这个春光无限、心潮起伏、悬念无数的傍晚

如同一粒碧绿的种子埋进心田

生根,发芽,茁壮蔓延

我梦中的伊祁圣地啊

那曾经明秀无比并有诗为证的苏溪

现已干涸

多想

向天借引一股甘澈之泉

现代诗歌 夏季的故事 篇7

那年冬天

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

一群主人,把一只青花瓷盘

重重的,摔在北方落雪的大地上……

一个汉子,含着泪轻轻的

将碎片拾起,食指划破了

黑红的血,滴落在碎片上

他还是将那只不再是国有的

青花瓷盘,粘合在一起

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国之玉

窗外飘着雪

诗人们捧着红玫瑰

漫无边际的讲着

——“我与诗的故事”

那只青花瓷盘啊

却不停的在我眼前飞旋

仿佛一群摔盘子的人

怒目的站在窗外

我再也讲不出所谓的故事了

老板问诗人们

何谓“青花瓷”

诗人们想象很丰富

我在想,烧瓷的工人们

干了半辈子,却没有

一只自己的盘子

唉,还把那只仅有的青花瓷盘

摔了个粉碎……

还是老板精明

终于有了自己的“享私瓷”

我把床头那本砖头厚的

酱紫色封面的《资本论》合上

现代编辑让“故事”驱动创新 篇8

关键词:策划编辑;内容产业;故事;创新

图书出版业经营的核心是内容,内容又是什么?笔者把图书内容比喻为“故事”。出版内容的创新其实就是现代编辑“生”故事(策划图书选题)、“卖”故事(推广图书文化)、和“信”故事(对图书出版事业的文化信仰)的创新过程。

一、通过“生”故事实现内容的独创性创新

图书是一种富集文化含量的产品,图书内容创新不仅凝结了作者的智慧,也渗透了编辑人员在生成图书的智力活动中的创意。学者祝君波将图书出版内容的创新划分为作者的原创性创新和出版社编辑的独创性创新两个方面。编辑比作者更了解已有图书情况和市场需求现状,可以凭借丰富的编辑经验提出更有创意的选题和更有价值的编写方式,这就是策划编辑通过生发故事实现驱动创新的过程。

下面笔者就以策划出版图书《丰盈心态养孩子》为例,具体谈谈图书内容创新这个故事是如何生发出来的。

目前家庭教育类图书喷薄而出,单纯讲教育方法的亲子书已经不能再让父母买单,唯有现身说法,用感情说话的亲子教育书才能赢得读者青睐。许多成功的家庭教育类图书的共同特点是编辑与作者达成共识,采用了“主人公-困境-解决困境”的纪实写法,这种写法可以让书与读者产生心灵对话,让书成为“活书”。依据这个思路,笔者对《丰盈心态养孩子》一书进行编辑:

首先是对书名的更改。将原书名“养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孩子”变更为“丰盈心态养孩子”。这样改的用意是:当下家长们最迫切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理论,也不是更多的个案研究,而是切实帮助他们了解养育、教给他们如何做好心理准备的养育指导书。“丰盈心态”是一种融洽亲子关系的心理策略,是一种源于真爱孩子的教育自信,更是一种关爱孩子成长过程远胜于注重结果的开放从容心态。唯有自身不慌,方寸不乱,丰盈心态养孩子,才能养出孩子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将“丰盈心态养孩子”定为书名显得更为恰如其分。

其次是对结构的修改。作者最先交付的稿件是其平日里所写博客文字的累积,每篇文章就像散落地面的珍珠,需要一根绳索将这些珍珠串在一起。经过思考,笔者舍弃了那些平淡的叙事,对类似的教育方法或观点进行统一梳理,归纳总结出四方面的教育理念,分别构成文稿的四个章节。之后,随着文稿的不断补充,书稿整体内容发生变化,于是,笔者将原稿的四章内容全部打乱,重新梳理成三大部分,同时在每一部分细化出多个二级标题。

经过精心打造,《丰盈心态养孩子》赢得了读者的口碑,上市不到2个月已重印3次,长期位居当当网、卓越网等同类书销售排行榜榜首。

作为一名大众图书策划编辑,在工作生活中应养成对职业的敏感性,像找矿人一样,坚韧探查、独具慧眼,不放弃任何一座深埋地下的富矿。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要以职业敏感为依据,协助作者调整写作方向,对信息庞杂、内容分散的原稿去芜存精、反复打磨、坚持不懈。

二、通过“卖”故事实现推广图书文化的创新

以往,我们讲“编辑是为作者做嫁衣”。眼下,“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所以,今天的编辑就要像“相声”里的斗哏,把“说、学、斗、唱”的本领灵活运用,才可得到捧哏(大众)的呼应,才能使读者知晓作品的价值,从而影响到更多人。

《特别狠心特别爱》编辑出版伊始,笔者就在宣传推广上煞费苦心。有一段时间业内人士纷纷讨论说讲座签售已不能再打动读者的心。经过认真研究,笔者坚定地认为此类图书最有效的宣传方式还是传统的作者讲座形式。因为这类书的读者群购书不是在消费大众娱乐,他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分享与互动。于是,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出发,我们安排了“犹太母亲沙拉特别狠心特别爱之大讲堂”的全国重要城市巡回演讲。我们在运作上讲究每个细节。比如,作者和陪同营销人员的差旅费采取出版社、地方经销商、当地书店联合分摊的办法;在首场活动中,出版社营销人员细心纪录演讲报告过程中的不足之处,经汇总后通报大家,逐一改正。

在巡回演讲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对新媒体的使用也发挥得恰到好处。我们把博客、论坛、贴吧、电子邮件、网络互动社区等变成了营销宣传的重要阵地,这些新媒体具有提供信息快捷、信息丰富、与读者互动性好的特点,为该图书的销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比如,出版社帮助沙拉开了自己的个人博客。开博仅仅三天,就受到广大网友,特别是家长们的广泛关注。我们还把《特别狠心特别爱》投放给社会精英,让意见领袖美誉该书并迅速形成社会话题,为该书赢得了良好口碑。著名教育时评人童大焕对作者沙拉进行点评,《人民日报》援引了童大焕在其博客上对沙拉的评论语言,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力。

此外,编辑要做好图书的营销工作,离不开想象力和激情,这两样东西就像鸟之两翼,再好的产品没有了它们就不能实现高飞。笔者曾为《我的事业是父亲》的新书发布会设计开场:以“作者在黑暗中拉奏一曲悠长的《二泉映月》,以此作为孩子叫早的信号”缓缓拉开序幕,光线随之由暗转明。这使发布会开场气氛热烈。多家媒体和网站联动热议本书,直接带动了图书的热销。

出版物传播手段的创新就是利用有效的平台(包括线上的数字发布平台、线下与读者互动的平台),将出版物信息进行有效扩散的过程。出版物传播手段的创新不仅能够有效拉动图书的销售,还能激发实实在在的读书热情。好的图书推广创意需要借助于高明的“卖”故事,激发读者“听”故事的冲动,才能影响更多的人读书。

三、通过“信”故事实现把编辑当作一项事业的创新

以往我们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今天看是不正确的。浩若星辰的知识世界,知识已经趋向于免费。拥有如此易得的海量知识,人类理应更有力量,但现实中,人类在自然界灾难面前显得更加束手无策。所以说,无论数字出版如何来势汹汹,未来的知识更新得多么快,知识如果不能直接产生生产力,都是“无用的”。唯有经过选择、加工、萃取,被读者有效吸收,知识才有可能内化成人类的最终强大力量。目前作者似乎不再需要编辑的现象是一种“抄近道”的短视行为,随着出版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将有一个作者与编辑形影不离的理性回归的过程。

因此,面对潮来潮去的信息海洋,编辑唯有以“不变应万变”的精神笃定把出版视为一种文化的选择、把出版物看作人类可以栖息的精神家园、把编辑当作一项事业来追求,才能在信息的海洋以自由式泳姿达到理想之彼岸。现代编辑需要对出版文化事业孜孜以求、对生活无限热爱、对美好世界童真般笃定,需要相信故事之美好,唯有如此才有源源不断的创新之源!

(潘炜,电子工业出版社编辑,副编审)

盆花夏季管理的要点 篇9

(2) 及时修剪。许多花卉进入夏季之后, 易出现徒长, 影响开花结果。为保持株形优美, 花多果硕, 需要及时进行修剪。夏季修剪通常以摘心、抹芽、除叶、疏价、疏果和剪除徒长枝、残花梗等为主要操作内容。入夏以后正是一品红、碧桃、虎刺梅等花卉作弯整形的好时期。

(3) 及早防治病虫。夏季常见的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叶斑病、细菌性软腐病、病毒病以及线虫病等。遭受上述病菌为害的花卉, 轻者生长不良, 观赏价值降低, 重者整株枯死, 因此需及早喷药防治。夏季常见的害虫也较多, 常见的有蚜虫、红蜘蛛、粉虱、介壳虫等。这些害虫常群聚于叶片、嫩茎、花蕾、枝干等部分, 吸食花卉体内汁液, 引叶片变黄、卷曲, 导致枝叶枯黄脱落。因而也需及时进行防抬。

光阴的故事诗歌 篇10

童年

驻守着

最真实的自我

永远

没完没了的为什么

开心体验的源头

走路左摇右摆的鸭子

邻家赠予的半新不旧的玩具

快乐是简易的

笑的毫无遮拦

不如意也在滋生

不小心弄脏的.新衣服

哥哥抢了一口我的小食

伤心也单纯

哭的肆无忌惮

每个表情都真诚的呈现

少年

有了懵懂的心计

学会了恶作剧

懂得了对不起

无穷的想象力

尽情的玩耍

偶尔

试探着去猜度

大人们

忧郁、喜愉、或木枘

表情背后的故事

有了渴望

有了向往

偷偷的

生出了翅膀

青年

坚信

唯心的完美

世界将因我而改变

飞扬着爱与被爱的承诺

冲动在慷慨的豪叫:

年轻真好!

经得起失败

是青春最狂野的担当

这里火花四射

是激情的理想

凿刻成现实丰碑的壮曲

挥霍着

践踏着

也奋斗着

奔跑的前行

中年

慢下了奋进的步伐

有了牵挂

多了惶恐

添加了

镜中细数岁月细纹的习惯

惬意于

一盏茶的的清欢

半日垂钓的偷闲

将流年的纷繁

精致成风景

筑建

一隅温馨的港湾

追求不再博杂

只于一点

用实践

六月的故事诗歌 篇11

一句不经意的言辞

熏风燎面,散发着些许

五月的苦涩和血腥

灼灼六月信马脱缰

不羁的任性酝酿在天空

云池浓重,刹时擂响大地震的轰鸣

把郊外阡陌扭曲地悬挂起来

喧泻的情绪冲刷着田野和山岗

像蚂蚁一样勤奋的人们

照常地忙忙碌碌

汗水洗亮匆匆时光

蝉,仍弹着老曲从白天唱到深夜

草长鹰飞,花朵默默开放

在烫脚的阳光之巓

我的视线沉没在

川西的废墟和大水泱泱的南方

心里不禁掠过阵阵凄凉

六月,又是一个未醒的梦吗?

这流动的沙丘,未解的禅语

苍生含辛茹苦,不懈地在你身上

夏季养猪的管理要点 篇12

1 防暑降温

1.1 采取遮阳与绿化措施, 降低猪舍内的温度

植树、种草, 搞好绿化, 对改善场区小气候有重要意义。绿化可以美化环境, 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尘灭菌、降低噪声、净化空气、防疫隔离、防暑防寒。场区绿化可按冬季主风的上风向设防风林, 在猪场周围设隔离林、猪舍之间、道路两旁进行遮阴绿化, 场区裸露地面上可种花草。场区绿化植树时, 需考虑其树干高低和树冠大小, 防止夏季阻碍风。

1.2 保持猪舍内通风

在猪舍内安装空调、电扇、换气扇等通风设备, 保持猪舍内通风, 将多余的热量排出室外而使猪舍降温。另外, 通风可以利用自然风力及温差作用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 还可减少猪舍内的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1.3 采用屋顶喷淋、湿帘等方式用水降温

屋顶喷淋是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 降低屋顶面温度, 减弱辐射热向舍内传递, 该方法浪费水。湿帘是在机械通风的进风口设一不断加水的水帘, 用风扇对水帘吹风, 空气经过湿帘时由于水分蒸发而使空气温度降低, 低温空气进入猪舍而达到降温的目的, 但同时也提高室内空气湿度, 故该法最适用于干热地区。

1.4 适当降低饲养密度

比如一个能饲养10头的猪栏, 夏季可减少到8头。

1.5 科学安排

仔猪转群或大猪出售, 应安排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气候凉爽时进行;适当调整母猪分娩时间, 尽量避开在温度较高的季节产仔。

2 防蚊蝇

2.1 清洁圈舍

采用干清粪, 日产日清, 保持猪舍清洁卫生, 降低臭味。做好栏舍、用具等清洁卫生, 一周对猪舍消毒2~3次, 半个月对全场消毒1次, 不定期变换消毒药, 有利于消毒效果。

2.2 驱杀蚊蝇

夏季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是由蚊蝇引起, 可在猪舍周围种植蓖麻或夜来香, 驱灭蚊蝇;在猪舍或其周围喷洒驱蚊蝇的药物;以及培养发酵产生蚊蝇的天敌或分解有害物质的菌群净化环境, 减少蚊蝇的滋生。

3 优化饲养管理

3.1 选择优质饲料

选择新鲜优质、适口性好的原料, 适度提高日粮的蛋白质水平, 降低配合日粮中粗纤维的比例, 以减少体热的产生。

3.2 改变饲喂方式

夏季白天气温高, 猪食欲下降, 采食减少, 喂猪宜在清早和夜间进行, 天气凉爽, 猪食欲好, 采食量大。白天可投喂青绿多汁饲料和0.5%食盐水。但是, 调节喂食时间应循序渐进, 随着温度的变化逐渐调整, 不能突然改变。

3.3 适度增加日粮中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

高温环境下机体内代谢加强, 适度增加日粮中维生素、矿物质的含量有助于动物抗御机体的热应激损伤, 以缓解热应激对猪的影响。建议温度超过34℃时配合日粮中按每100 kg饲料添加30 g维生素C、20 g维生素E、25 g碳酸氢钠。

3.4 在日粮中添加中草药

如山楂、陈皮、槟榔、神曲等。这些中药可以缓解炎热环境对商品猪的影响, 提高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青岛的“清凉夏季” 篇13

泡沫里浸染着五彩人生

沙滩和海面上帆影片片

街衢间蕴蓄着欧陆之风

朋友,不管你来自天南地北,也不管游遍几个大洲,但是只要你没有与青岛的夏季撞个满怀,就不会知道这里还有“冰凉”的N个理由——

一、概念篇

青岛历来就是中国著名的避暑胜地。

早在20世纪初,当这座城市以欧陆风情的城市基调诞生的时候,这里就被称作是“东方的小汉堡”。

三十年后,当青岛以自己秀丽的风光征服了所有观光客的时候,这座城市又被冠以“东方瑞士”的美名。

又过了几十年,青岛又被誉为中国版图上的“黄海明珠”。

共和国建立之后,青岛由于地处中国黄海海拔0米的海平面上,还可以称作是一座“中国海平线上的城市”。

现在,最最能够代表现代青岛城市特色的“域名”,还是自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之后,青岛作为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帆船比赛主办城市,又被世人亲切地称之为“帆船之都”。

从此,青岛每年的夏季便不单单是停留在都市、山峦和海湾里,而且还要搏击在帆船之上、海天之间。帆船,是青岛夏季的代名词和“形象坐标”。

二、地理篇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是一座海滨丘陵城市,东高西低,南北隆起,中间低凹,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市内七区(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和黄岛)面积1102平方公里。

青岛有“三大山系”,即东南部的“崂山山系”,北部的“大泽山山系”和胶南的“胶南山系”。“三大山系”使青岛藏云聚雨,天高日远,空气清新,季节分明。

青岛有“三大水系”,即“大沽海水系”、“北胶莱河水系”和“沿海诸河水系”。“三大水系”共有河流224条,仅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就有33条。河流是运载“城市热源”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水土保湿的一种温情“担保”,所以青岛的山,永远是青青的。

青岛的海岸线长达862.64公里,其中有“九大海湾”,即胶州湾、团岛湾、青岛湾、汇泉湾、浮山湾、太平湾、沙子口湾、太清湾和仰口湾。这“九大海湾”就像是一串闪闪发光的明珠,镶嵌在青岛的海滨一线,又如一杯杯蓝色的冰茶摆在曲曲折折的老城与新区之间。难怪有人说,青岛的夏季是浸泡在青葱与凉爽的山海之间。

青岛有70座海岛,其灵山岛、竹岔岛、团岛、小青岛、小麦岛、大公岛、长门岩和田横岛等等,都是青岛天然的“海上平台”。每逢盛夏,垂钓者、攀岩者、天文观测者、野外探险者和旅行者络绎而至。这里是蓝天低垂的地方,也是大海激情澎湃的地方。

三、气候篇

青岛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城区由于受到了众多海洋湾流的调节和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突出海洋性气候的特点。这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冬暖夏凉,春秋气爽。

据青岛一百多年来的气象观测资料记载,青岛的年平均气温约在12.2℃。虽说每年8月份的气温最高,但此时的平均气温,也只有25.1℃。夏季的青岛,虽然多东南风,可由于大海的水温一向是在20℃左右,所以海风一吹,凉爽无比,沁人心脾。

青岛也是一座多海雾的城市。每年春夏和夏秋季节,海雾早晚频生,或浓若白云,或薄如轻纱,沿海岸、山间和城区缭绕,随风飘散,给人一种如入仙境的感觉。每年浓雾天平均为51.3天,轻雾天为108.2天。青岛人常常喜欢在雾里看山、雾里看海、雾里看城。雾是青岛的“夏季之梦”,是青岛飘逸于山海之间的“婚纱”。

四、运动篇

青岛人从来都是用运动来演绎和解读夏天。

比如几十年前,夏夜老街上的“鲍克斯”(拳击)比赛、摔跤擂台、武术表演和海滩上的柔道竞技。再比如,过去午后黄昏前孩子们玩的各种游戏:踢沙布袋、跳房、踢小桶、扛拐、踢毽子、骑马打仗、打阎王、跳皮筋、摸碑猜、扇四角、斗树叶、滚铁环、耍大头、老鹰捉小鸡、玩飞镖、弹蛋儿、打茧儿、跳绳、扇烟牌、拾饽鹘、打瓦儿、翻面单、大门大官、打懒老婆、打水枪、扇蛤蟆、闪绳和藏没等等。

而今天,新青岛孩子们的游戏又是富有现代运动意义和时代感的。如溜旱冰、练呼拉圈儿、玩滑板、骑小自行车、玩蹦蹦床、玩悠悠球、抖空竹、比赛电动赛车、打羽毛球、扔飞镖、滑草和学习帆船运动等等。

游泳是青岛人老少咸宜、人人都会的“百年运动”。所以,这项运动在过去,就被青岛人给予了一个看似很轻松的名字,叫做“洗海澡”。

青岛的海水浴场是在1901年就建成了的,就是现在的“第一海水浴场”,当时叫维多利亚海水浴场。每到夏季,数万人蜂拥而至。海滩上、海水中,只见黑压压地人头攒动,数不胜数。青岛人见状,谓之谚曰:“下饺子”。

从那时起,青岛人好像就用这种与大海结缘的方式来亲近夏天。后来,“游大岛子”、“游鲨鱼网”,在栈桥头“跳飞燕儿”,到团岛去“捞冻菜”、“捉海参”等等,简直就成了一项“勇敢者的运动”。

直到改革开放之前,青岛人“洗海澡”时,还大多是男男女女三五成群地“搿伙”,赤身裸体地在大街小巷中穿行。外地人见状,也有当“西洋景”来欣赏的,但青岛人却看似平常,视而不见。

如今,当夜泳的青岛人刚刚归来不久。天还不亮,遍布海滨的打太极拳、舞剑和跳健美操者,便在夏日的晨光中开始运动了。近两年,在夏天里学习开摩托艇,学习练撑帆船,已经成了青岛人时尚,这无疑是奥运所赋予这座城市的一种划时代的“体育精神”。

五、风俗篇

青岛夏季的风俗是丰富、典型而多种多样的。

用青岛人的话说,就是:青岛的夏季是泡在冰镇的啤酒花里,青岛的夏季还藏在清澈的“凉粉儿”里面,青岛的夏季也爆炒在热辣辣的“辣蛤蜊”中间。

说起袋装“散啤”,可以说是盛夏青岛街头的一道风景。每天黄昏时分,大街小巷里的“炮弹”啤酒桶都会摞得高高的,冒着雪白啤酒沫的散装啤酒,会在各家小啤酒屋外飘着清香。这时候,用塑料袋打“散啤”的人,往往是你来我往,络绎不绝。喝“散啤”,吃蛤蜊,是青岛人的一种口福,也是外地人的一种“眼福”。

怎么说呢?青岛啤酒当然是“中国一流”。一百多年来,它一直领导着中国“淡味啤酒”的新走向。而青岛的花蛤蜊,也是别处所不多见的。据贝类研究家称,这还是一种舶来品,学名叫“马尼拉蛤仔”,也叫“马尼拉蛤蜊”,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由菲律宾引种进来的。而青岛的原生蛤蜊是个儿大、皮厚、花纹浅而白,鲜头也不如这种“马尼拉蛤蜊”。青岛人说,吃花蛤蜊,不光要吃它的鲜头,还要会欣赏蛤蜊皮上的“山水花纹”。每只蛤蜊,都是一幅很有韵味的“水墨画”,上面有山水、有人物、有花鸟,还有你所希望和能够想像到的东西。有时,在蒸煮蛤蜊的时候,从汽锅的咝咝声中,你还可以听到大海的涛声和远航的汽笛声。

青岛本身就是一座移民城市,所以它不在乎哪些风俗、哪些物产是不是本地原先就故有的。再比如说青岛人打“凉粉儿”用的石花菜,经常凉拌的裙带菜,其实也都是朝鲜半岛产物。

据说,石花菜和裙带菜都是日本人喜欢吃的海菜。在上个世纪的三十年代初,青岛约有三万日本侨民。一位名叫文德进的韩国商人来到青岛后,便看准了这一商机,开始从韩国大量引进这两种海菜苗,在团岛一带的水域开始种植。不想,这两种海菜当年就被引种成功,成了在青日本侨民的“当家菜”。于是,文德进不仅在贵州路上开办了一家养殖场,还在太平路上开办了昌城洋行,大事经营。但将石花菜用醋熬成了“凉粉儿”,将裙带菜炒豆腐、炖鸡、炖鱼等等,却是青岛人的发明。就像青岛人发明“辣蛤蜊”一样,这莫非是夏天给青岛人带来的机遇和灵感吗!

当然青岛人还有夏天吃凉面条、吃苦菜子蘸酱、包山菜包子、吃鲅鱼饺子与喝“片儿汤”的习惯。据说,这些也都是“移民风俗”。但,不管怎么说,青岛人的夏天是富足的,是开心的,是充满诗意的。这里的广场音乐会、露天电影和公园戏班,也是极有地方特色的。解放前,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就曾经在青岛撂摊卖艺,多少年之后,她还一直念念不忘青岛的夏天。

六、名人篇

康有为自1917年夏天第一次来到青岛,就深深地爱上了这座风景无限的海滨城市。没有多久,他就在青岛的鱼山路上置办了他的“夏季别墅”,取名为“天游园”。康有为还用十六个字,浓缩了他对青岛风光认识:“绿树红瓦,碧海青山,不寒不暑,可舟可车。”

郁达夫对于青岛夏季的赞美是最独特的了。他说:“湛山一角夏如秋”。凡是读过他这句诗的人,无不心仪青岛的“湛山之夏”。

闻一多对于旧青岛的印象是再贴切不过了,他当年看到了这样一派景象:“到夏季来,青岛几乎是天堂了。双驾马车载人到汇泉浴场去,男的女的中国人和十方的异客,戴了阔边大帽,海边沙滩上,人像小鱼一般,曝露在日光下,怀抱中的熏人的咸风。”

在吴伯箫的笔下,青岛的夏夜似乎更加迷人:“海风吹来,又凉爽又潮润,白天的半点炎热都完全消逝了,身上只感到清快。”

梁实秋是最善于概括青岛的作家之一,他说:“青岛之美不在山而在水。汇泉的海滩宽广而水浅,坡度缓,作为浴场据说是‘东亚第一’。”

上一篇:科技常识题集锦下一篇:人心如面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