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修改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修改(推荐7篇)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修改 篇1

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八节《电容器的电容》,在教材第29-31页。说课流程主要包括以下6个环节:“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课后探究→说课后反思”。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章前几节中已经学习电荷量、电场强度、电势差等物理量,这节的内容既是对以上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同时也为下节学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的运动打下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说课标要求

观察常见的电容器的构造,理解电容器的电容,能说明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

(3)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电容器的功能,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式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掌握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公式,知道改变电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的探究过程,理解电容器的相关概念。总结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电容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说教学重难点

考纲对电容概念的理解及平行板电容器两类电路的分析要求较高,因此把电容概念的理解、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确定为本节的教学重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电容概念的建立较抽象,学生不易接受,电容的充放电过程属于微观运动,不易感知,所以本节的教学难点确定为:电容概念的建立及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高二学生思维较活跃,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较好,但空间想象能力及概括表述能力仍需进一步培养。根据以上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实验法、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引导法、讲授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使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又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课件展示电视机线路、收音机线路等家用电器中含有电容器的实物图,告诉学生应用如此广泛的电子元件就是今天学习的电容器,从而引出新课。这样做既激发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又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二)讲授新课

1、电容器的构造及功能

学生动手展开纸质电容器,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概括电容器的构成。展示各种形状不同电容器其构成都相同。并让学生知道电容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接着将“25v 4700uf ” 的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充电后将两极板短路,产生放电火花。在实验中,让学生感知电容器具有存储电荷的本领。

学生通过亲手做、亲眼看,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感受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电容器是如何工作的呢?进而引出电容器的充放电

2、电容器的充放电

该内容比较抽象,微观粒子运动无法直接演示,为了突破难点,我借助flash动画模拟充电过程,使微观粒子运动展现在学生眼前,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同时在观察中思考问题:伴随电荷的移动电容器两端的电势差,电荷量、如何变化?学生讨论并进行总结。通过观看动画,思考问题,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观察能

力。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3、电容

紧接着分别让两位同学用8v 12v 的电压给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容器充电,然后放电,让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第二次放电时看到的火花比较亮的原因。学生可能有各种猜测,这时可类比学生熟悉的水容器进行教学。借助水容器学生会想到电容器容纳电荷量相当于水容器容纳水量,两板的电势差相当于水面上升的高度差。类比水容器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反映电容器存储电荷本领大小。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电场强度、电势的定义方法,渗透比值定义法的物理思想。学生相互交流后出示电容的定义式,单位、物理意义。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降低学习的难度,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学习,体现出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渗透学习方法。为及时反馈学生对电容概念理解的情况,我设计这样一道题,通过练习知道电容的大小与电容器容纳的电荷量及两板间电势差无关。从而引出决定电容大小因素的探究。

4、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先介绍静电计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知道从静电计指针的偏转情况可反映两板的电势差U如何变化。引导学生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结构,猜想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根据猜想设计实验合作探究。然后每组学生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这一环节要求较高,学生需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从静电计指针的偏转分析出电容的变化应具备较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加深印象,学生实验之后播放flash动画模拟实验过程,最终达成共识,形成结论,给出电容的公式。通过实验探究这一环节,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也加深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5、常用电容器

接下来阅读课本P31常用电容器部分,完成课件展示的问题。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可提高学生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之后教师可展示不同的电容器的实物,并简单介绍。让学生观察电容器包装上的信息后说出电容器外壳上标注电压、电容值的含义。进而明确额定电压,击穿电压的意义。通过学生自学后再结合实物,进一步加深对电容器直观上的认识,同时理论联系了实际,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为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掌握情况,我设计以下3道题:第1题对电容器和电容的概念理解,第2、3题主要对平行板电容器两类电路应用的考察,不仅夯实基础,也突出重点。

(三)课堂小结

由于本节课知识点较多,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学到哪些知识?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用到哪些物理方法?学生总结之后教师强调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总结既对知识的进行梳理,又对方法的进行回顾,使学生的表述及概括能力都得以提高。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最能引起学生重视 的教学手段,因此本节课力求板书简明化、条理化、规范化,规范的板书对学生规范做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图。

五、说课后探究

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无法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指导学生课后阅读课本做一做的内容。回答 提出的问题。

查阅电容器在技术中的应用资料

六、说教学反思:

病句修改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和修改病句是衡量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初中生备考的基本能力之一,因而,无论是纵观近几年中考,还是通览各地区中考试卷,修改病句已成为必考考点。对我们考生来说,一方面要能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另一方面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中考在这一考点上,近年来,我市的中考试题大都涉及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近两年一般以选择题或语言运用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只有熟练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病句的修改原则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步骤,才能科学的的应对。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九年级学生对病句的八种主要类型以及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但准确快速的辨析和修改病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依然是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帮助并引导学生发现一些规律、记住一些标志,以便能快捷地发现语病。

三、说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准确判断句子有无语病,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

2、能力目标:

让学生掌握病句修改的方法,能对病句进行恰当的修改。

3、德育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运用语言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说重点、难点

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修改病句的方法,提高修改病句的能力是重点。常见病句类型的辨析及修改是难点。

五、说教法 采用归纳法、演示法、练习法、竞赛法结合的授课方法。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六、说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教给学生“增、删、调、换”四种修改病句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修改病句。

七、说课时 拟定两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导入新课,主要学习常见病句类型、病句的修改原则及修改病句的方法,并练习巩固。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通过典型题目进一步练习巩固。

八、说步骤 第一步:导语设计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我们人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即使有一点点的不舒服,看起来也会少去很多活力。而我们的句子也是一样的,只有正确的句子才会让人读懂,看着也舒服,而错误的句子不仅会影响我们的阅读,而且还会闹出很多笑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短话。(用PPt展示出病句闹出的笑话)

第二步:.新课学习:

1、归纳中考常见病句类型,并结合实例来加深对它的理解。

2、指出修改病句要遵守的原则,从而使学生把握好修改病句的方向。

3、辨别修改病句的方法,我概括为“增、删、调、换”,给于学生学法指导,使他们真正做到会改,改好。

4、特别注意这项,我列举了一些病句中常见的容易出错词语、句式,从而培养学生对病句的敏感性。

5、聚焦中考部分,我引导学生了解近年来我市的中考病句修改的题型,并结合三种形式进行了实战演练,通过实战演练,让学生熟练灵活运用病句知识,掌握答题技巧。使学生在练中理解,在练中掌握。

第三步:.课堂小结部分,我归纳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书总结)

第四步:板书设计部分,我归纳了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五步:布置作业部分,通过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在练中理解,在练中掌握。

总之,在这节课上,我力争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能较为积极地参与,回答问题积极,准确率较高,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不足之处在于,我对时间的把握不是太到位,课堂有前松后紧的现象。当然,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未尽之处还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教学反思:

当学校要求我上一堂复习随堂课时,我选择了上病句修改,因为我觉得病句修改比较好上。但是当着手写教案时,却感觉无所适从,总感觉无论怎么设计都找不到那种感觉。终于,在同课头老师的帮助导下,找到了写教案的思路。从这次写教案中我感觉自己离成熟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因为对于现在的我还不能单独设计出一份好的教案,更关键的是在发现了问题后却找不出方法去改正。她们在指导我修改教案时,老练的从教学目标出发,教学环节紧扣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并且对于教学环节的把握做出了很多预设,以便找出最好的方法。所以,从这次面对面的教案修改中我学到了很多。

在上课过程中虽然有一点的紧张,但是教学环节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来了。但是在上完课后我自己感觉不太满意,因为我总感觉在这堂课中我还没有放开上,上得也不够投入,也许是怕忘记教学环节、乱了阵脚,心里时刻想着下面该上什么环节,致使在课堂中没有进行有效生成,对于学生的表现引导的还不够深入。真正有水平的老师往往有一种“看似无教案,实则有教案”的境界。所以想要达到这种境界还要经过更多的努力。

在这堂课后,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进行了评课。在听了他们的评课后,我突然感觉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尤其是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课堂中对于病句修改过程中读句子的环节还未得到加强,此外在修改完病句后未能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以便养成良好的病句修改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环节是教师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发现,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发现。

送颜色说课稿修改 篇3

315特教2班

黄嘉璐 14

一、对教材的分析

本文选自课文《送颜色》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当中的第一篇课文,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介绍了颜色的特点,语句简单,通俗易懂。区分不同颜色,能认识出生活中物体的颜色,这是基本能力。日常生活中颜色多种多样,然而一年级的智力障碍学生能力不足,无法灵活分辨各种颜色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例如能够区分出红色和绿色,就可以指引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基于这点的考虑,我们将其放在第二册书的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二、对学生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一年级的一个班级学生,全班一共7人,其中4人均为轻度或中度智力障碍学生,他们具有相较更为丰富的词汇量和认知水平,但认知过程缺乏完整经验,难以顺利地把已有的经验联系起来。其余3人为重度智力障碍学生,他们的词汇量少,语言理解能力不强,认知水平比较低。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障碍程度分成A、B两组(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为A组,重度智力障碍儿童为B组),对其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

全班学生整体认知水平比较低,语言发展有诸多障碍,他们需要大量的学具辅助学习。由于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暂,需要创设较多的教学情境吸引他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分析

(1)直观教学法:借助实物、图片、活动、语言、多媒体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利用教具与多媒体课件,增加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官能力,有利于建立清晰、1 明确的概念,让图片由静变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增强直观效果,创建“快乐学习”的课堂氛围。

(2)发现法:提供给学生一个“七色花”的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学生自己去发现颜色,去发现衣服上的颜色和课件上相同的颜色,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希望学生能达到预期的认识颜色的效果。

(3)结构化教学法:提供给学生一个程序化的学习模式,辅助智力落后学生认识颜色,认识简单生字“白”,并能进行书写。

(4)启发式:课堂中识字时对学生们的提问体现了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们产生联想,跟随教师的思路,对生字的理解更加深入。

(5)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七色花教具的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认识,目的明确,现象明显。

(6)练习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检验,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识记。

四、教学目标

A组:

1、认识不同的颜色,知道各种颜色的名称,能分辨并认识生活中各种物体不同的颜色。(认知)

2、掌握简单生字“白”的听、说、读、写。(技能)

3、体会到在生活中不同颜色带来的美,喜欢各种美丽的颜色。(情感)B组:

1、认识不同的颜色,知道各种颜色的名称。(认知)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听、说、读生字“白”,不作写出生字要求。(技能)

3、能欣赏到生活中美丽的颜色。(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语音:对于生字“白”训练音准、气息、音调和清晰度、字意、听字能力、对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书写:A组对生字“白”笔画、笔顺认识清晰,听写练习顺畅,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B组对生字“白”能够听、说、读。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把卡纸剪成若干花瓣形状,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张大白纸。

(二)教学导入(3分钟):

放一首《送颜色》,以歌曲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语言导入:“这首歌里面提到了很多种颜色,那么有谁能说说是哪些呢?”

(三)教学开始: 识色(10分钟)

1、拿出之前准备好的教具的“七色花”,教大家区分不同的颜色。(依据:培智学生思维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易接受生动、活泼,与生活联系密切的教学设计。因此在本节课中,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尊重学生个性感悟的基础上开展快乐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有所收获。)

2、玩游戏《美丽的七色花》,找几名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学生,让学生找到与自己衣服颜色相同的花瓣,再让学生们把花瓣贴到白卡纸上,变成一朵美丽的“七色花”。(依据: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互动式的方法。依据培智学生无意注意占优势,自控力差,自觉意识淡薄,易疲劳走神。在生活语文教学实践中,参与式、互动式的方法,做游戏能引发学生的兴趣,跟随老师的步伐,主动参与进课堂,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识字(10分钟)

1、学习课文《送颜色》,教师通过播放PPT、播放儿歌《送颜色》,要求学生能大概理解课文含义,从《送颜色》课文中得到相应的认知:红太阳,绿小草,蓝天空,黑头发,紫葡萄,黄香蕉,白云朵。引导学生调动自己已有的记忆和社会经验,进行相应的理解,拓展课文颜色在生活中的应用。(依据:通过儿歌来锻炼学生的言语能力,并初步认识本节课生字,为本课新授的学习汉字部分做铺垫。同时能加强学生咬字吐字清晰度准确度并进行个别的辅导。)

2、教师通过播放书面田字格板书的方式教学生学习本节课生字“白”。要求A组学生能认读并跟随教师写出生字,B组学生能认读生字。(依据: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等融于一体,满足了智障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从而激发培智学生学习的爱好,帮助学好语文。)

(1)提问云朵是什么颜色?(白)还有什么是这个色的?搜索图片提高视觉感官能力。

(2)板书生字“白”,全班同学齐读。

(3)提问这个字的拼音(bái),帮助B组学生听、说、读的训练。

(4)通过分析,归纳这个字的部首(白)和结构(单一结构)

(5)提问这个字有几画?尽量让A组学生练习并数出生字“白”的笔画(5画)带着同学数笔画验证。

(6)在黑板画田字格示范书写:撇、竖、横折弯钩、横、横。并在空中和学生们进行生字“白”的书写。重点辅导A组同学的书写,B组同学不作书写要求。

(7)引导A组同学进行拓展调动自己已有的记忆和社会经验练习说话,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辅导B组同学参与。是否能运用生字“白”组词,B组同学能够认识生活中的“白”色。

(8)结合图片帮助同学加深印象,并与学生一同读,一同说。

(四)巩固练习(5分钟)颜色游戏

1、出示各色颜色卡片,让同学们分辨并说出。

2、在众多字中找出“白”。

3、将相对应的颜色和生活图片相配对。

4、播放PPT中的连线游戏,让学生共同完成。(依据:通过小游戏的方式完成课后对整节课程的总结和回忆巩固。以此还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书写练习

1、A组学生独立抄写生字在练习本上

2、B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描字

3、检查A组同学练习完成情况,并小结订正

七、课堂小结(2分钟)

1、总结这两节课的学习情况。

2、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颜色还认识了一个字。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修改 篇4

王荣鑫

各位评委和老师大家好,我叫王荣鑫,来自贺杖子乡中心小学。我说课的题目是《钓鱼》。

1、教材分析

内容说明:本课教材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赵春芝主编的小学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第9课。

内容解析:本课教学内容属于键盘操作内容的一部分,其核心内容是对方向键操作,其中隐含着创新思想和方向键的使用方法。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特别感兴趣,已初步掌握鼠标和方向键的使用方法,但是操作还不熟练,渴望形成技巧。

3、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钓鱼游戏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爱好。2.通过玩游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二、过程与方法

/ 5 1.通过游戏教学进一步熟悉方向键的指法。2.通过游戏活动熟练鼠标操作。

三、知识与技能

1.学习掌握方向键来玩【钓鱼】游戏。2.掌握双击的方法打开【钓鱼】软件。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方向键,玩钓鱼游戏。教学难点:训练学生熟练使用方向键。

5、教学内容、过程及方法

教学内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钓鱼】游戏的玩法,巩固练习用两种以上方法打开软件的方法。并认识键盘上的方向键和空格键及他们的使用方法和指法。在游戏中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培养。课时安排:一课时。

《钓鱼》教学活动过程分为5个环节:

/ 5

(一)游戏激欲,导入新课

1、你看老师在玩什么游戏?你想试试吗?

2、介绍【钓鱼】游戏。

3、请同学们到桌面找到【钓鱼】游戏图标。

(二)尝试发现,培养操作技能

1、动手试一试怎样打开【钓鱼】游戏软件。

2、你还会用其他方法打开它吗?

3、小结:用双击方法打开。

4、请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5、游戏怎样开始?哪个是进入按钮?

6、怎样才能钓到与呢?

(三)合作探究,启发拓展

1、你是怎样来钓鱼的?有什么好办法?

2、请你展示给同学们看。

3、用什么方法移动鱼竿?

4、鱼上钩后又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分组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掌握钓鱼技 3 / 5 巧。

(四)归纳总结,巩固提高

1、再次来玩这个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2、认识方向键,总结方向键的使用方法。

3、教师小结

4、小竞赛:看谁在相应的时间里成为钓鱼能手?

5、小结

(五)引发探索,培养创新

1、请你说说今天的收获。

2、请学生说出方向键的使用方法和指法。

3、教师小结。

6、教育技术的应用

媒体选择:本节课选用的教学平台是计算机网络教室。应用方式:教师运用联想世纪传奇电子教室程序进行演示、训练,指导学生观察、模仿,上机操作实现教学目标。

使用时机:媒体运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 5 媒体作用:计算机是人机互动的载体,应用软件是教学的全部内容。

7、评价和反思

在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师生会话进行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屏幕查看】程序掌握全班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个别辅导】程序对于差生进行校正。

教师将本节课教材的【我要学】、【我来做】、【丰收乐园】三个学习环节,演变为【游戏激欲,导入新课】、【尝试发现,培养操作技能】、【合作探究,启发拓展】、【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引发探索,培养创新】5个教学环节,是我对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有待于进一步试用验证。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修改 篇5

杏坛中学 谢秋菊

《电容器的电容》是静电场知识的重要运用之一,也是高考考点之一,本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既要知道电容器的概念,明白电容器是如何充放电的,明白其能量转化的关系,电流的流向,还要理解电容器的概念、定义,掌握电容器的定义公式、单位,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最后还要知道影响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节有两大难点:一是电容器概念的建立,二是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这两大难点如果能设计对应效果良好的实验,对突破难点非常有帮助。

本节课基于以上特点,进行如下设计:设置情境,先由一个小实验引入,让学生体验“触电”的感觉,从而引入电容器的概念。由于学生对电容器不熟悉,因为他们很少打开用电器观察其中的元件,所以进行了纸质电容器的内部结构展示,并且在每个小组放置了各种各样电容器的实物。然后通过实验了解电容器的充放电。接下来是电容器电容这个概念的建立,我先让学生类比了水容器,得出电容器的概念,然后再设计实验去验证电容C只与电容器本身有关,与带电量及两段电势差无关。然后再用实验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什么因素有关,鉴于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限制,最后一个视频采用播放视频方式。

马老师对本节课的评价是:能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但在充放电实验时电路图与实物图由差异,增加学生认知困难,电容器概念的引入比较牵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时没有跟学生强调什么是距离,什么是正对面积,课堂练习太少,课后练习太多。张教授的评价是:备课认真,详细,课件制作是花了精力与时间,但这节课的定位不明确,本节课既是技术应用课,即要注重于在技术上的应用。同时又是概念课,要遵循概念课的特点,实验的数据只有一组,不能说明问题。这节课也是规律课,要按照规律课来讲授。另外,板书太少。最后,张教授建议我们要把每一节的备课当小课题来研究,即要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又要研究别人对教材研究的文章;既要研究本节课别人的教学设计、视频,又要研究本人对本节课教学的研究。

确实,我们在备课时考虑的东西还是太少了,理论水平也不高,所以整节课所站的高度不高,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过于关于整节课的完整性,对每一个点的透彻性研究不够。另外,从录像中还发现自己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实验仪器较多,同时又要切换电脑及实物投影,导致在课堂上走动太多,影响到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我们平常上课极少关注到的问题。2.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课堂上只注重了完整性及突出重难点,留给学生思考和总结的时间较少,每个点要设置对应的练习。3.虽然在上课之前先是初被,然后备课组讨论,再学习了网上有关这节课的视频,但终究对教材、资料的研究偏少,对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深入,整节课所站的高度不够。

4、语言不够精炼。与本节课无关的语言会干扰学生对知识点的关注度。

电容器 电容 篇6

平行板电容器,静电计,各种电容器(包括“25V  4700μF”电容一只和一个可用来拆开的纸制电容器).学生电源一个,导线若干,起电机.

二、教学过程:

(一)课堂讲解

1、电容器

教师讲解(开门见山),出示图片: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靠近带电物体的接地导体上有感应电荷.带电体和接地导体便具有储存电荷的功能.这种装置我们称为电容器,既“储存电荷的容器”,实际上,任何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容器,贮藏电量和能量,而两个导体称为电容的两极.

教师讲解: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电容器的结构.

演示实验1:将一个纸制电容器轻轻展开,让学生观察元件结构,识别绝缘层和极板.

教师讲解:电容器中将两片锡箔纸作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两个极板非常靠近,中间的绝缘层用薄绝缘纸充当,分别用两根导线连接两极.这就是电容器的结构.(在这里,可以参考媒体资料中的视频类素材“电容器的结构”)

我们首先将电荷充入电容器中,在使用时再将电荷放出,这两个过程叫做电容器的充电、放电过程.

2、电容

演示实验2:将“25V  4700μF”的电容器与电源(16V)相连,充电后将电容器的两极板短路,产生放电火花并发出声响.演示电容器充放电的课件资料.

教师讲解:为了深入了解电容器的工作原理,我们用下面的实验装置来研究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

演示实验3:利用起电机对相对放置的平行金属板构成的电容器充电,用静电计进行检验,检验两个极板的电荷是等量且相异的.

引导学生分析:两极板积累异号电荷越多,其中带正电荷一极电势越高,带负电荷一极电势越低,从而电势差越大.

问题1:电容器可以充入的电量 是无限的么?电容器容纳电荷多少与什么有关?

教师讲解:理论研究告诉我们,电容器可以充入的电量 并不是无限的,随着电势差的变化,电量 也随之增大,对同一个电容器, 是一个与电量、电势差无关的常量,对不同的电容器,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要增加的电量是不同的,也就是 是不同的常数,因此,我们认为 能够反映电容器容纳电荷的能力,并由此定义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容,符号 ,让 .

①定义:电容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量特性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用电容器一极的带电量与两极板电势差之比来量度.

②量度:

③单位:法拉(F)

常用单位有微法( F),皮法(pF)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电容器的电容是一个与与电量、电势差无关的物理量,它的大小是由电容器本身的结构决定的.那么电容器的电容跟电容器结构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教师出示平行板电容器:现在我们研究平行板那电容器的电容跟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4:参考书中110实验.

(l)构成:两块平行相互绝缘金属板.

①两极间距d;②两极正对面积S.

(2)量度:   Q是某一极板所带电量的绝对值.

(3)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

① ,( 、不变)

② ,( 、不变)

③两极板间插入电介质时比不插入电介质时电容大.

给出电容公式:

为介电常数,k为静电力恒量.这里也可以用能的观点加以分析:电介质板插入过程中,由于束缚电荷与极板上电荷相互吸引力做功,电势能减少,故电势差降低.

4、出示常用的电容器(可以观看有关电容的视频)

(1)介绍固定电容器.

(2)介绍可变电容器.

(3)介绍击穿电压.

三、典型例题讲解(参考典型例题)

四、布置课下作业

电容器的电容.说课稿修改 篇7

一.教学内容:

电容与电容器问题归纳

二.学习目标:

1、加深和强化对于电容的概念的理解。

2、掌握处理平行板电容器E、U、Q变化问题分析的基本方法。

3、掌握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和偏转的问题的分析方法。

考点地位:电容与电容器的概念及规律的理解问题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的考查,从出题的形式看则表现得更加灵活多变,突出了本部分内容与力的观点及能量观点的综合,出题的形式既可以通过大型综合题目的形式出现,也可以通过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2008年高考题目中,全国Ⅱ卷第19题、重庆卷第21题、宁夏卷第21题以选择题形式出现,2008年上海卷第23题、2007年北京理综卷第22题则是通过大型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一)1.电容器——容纳电荷的容器

(1)基本结构:由两块彼此绝缘互相靠近的导体组成。(2)带电特点:两板电荷等量异号,分布在两板相对的内侧。(3)板间电场:板间形成匀强电场(不考虑边缘效应),场强大小E=U/d,方向始终垂直板面。

充电与放电:使电容器带电叫充电;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叫放电。充电过程实质上是电源逐步把正电荷从电容器的负极板移到正极板的过程。由于正、负两极板间有电势差,所以电源需要克服电场力做功。正是电源所做的这部分功以电能的形式储存在电容器中,放电时,这部分能量又释放出来。

电容器所带电量: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上所带电量的绝对值。击穿电压与额定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上的电压如果超过某一极限,电介质将被击穿而损坏电容器,这个极限电压叫击穿电压;电容器长期工作所能承受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它比击穿电压要低。

2.电容

(1)物理意义:表征电容器容纳(储存)电荷本领的物理量。(2)定义: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V所需要增加的电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V所需的电量越多,电容器的电容越大;反之则越小。

定义式:势差,式中C表示电容器的电容,表示两板间增加的电表示当两板间电势差增加时电容器所增加的电量。表示电容器的带电量,U表示

和,电容器的电容还可这样定义:带电量为Q时两板间的电势差。电容的单位是F,应用中还有1F=。

注意:电容器的电容是反映其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完全由电容器本身属性决定,跟电容器是否带电,带电量多少以及两板电势差的大小无关。(3)电容大小的决定因素

电容器的电容跟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两极板的间距以及两极板间的介质有关。两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小,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越大,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

通常的可变电容器就是通过改变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来实现电容量的改变的。

题型

1、电容概念的理解问题:

例1.(2007·成都调考)对一电容充电时电容器的电容C、带电量Q、电压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CD 变式1:对于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两极板的间距加大,电容将增大

B.将两极板平行错开,使正对面积减小,电容将减小

C.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陶瓷板,电容将增大

D.在下板的内表面上放置一面积和极板相等、厚度小于极板间距的铝板,电容将增大

答案:BCD 变式2: 变式

2、(2008年宁夏卷)21.如图所示,C为中间插有电介质的电容器,a和b为其两极板;a板接地;P和Q为两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板间用绝缘线悬挂一带电小球;P板与b板用导线相连,Q板接地。开始时悬线静止在竖直方向,在b板带电后,悬线偏转了角度a。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悬线的偏角a变大的是

A.缩小a、b间的距离

B.加大a、b间的距离

C.取出a、b两极板间的电介质

D.换一块形状大小相同、介电常数更大的电介质

答案:BC

3.平行板电容器

(1)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两板的正对面积S成正比,与两板间距d成反比,与充满两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成正比,即。

注意:上式虽不要求进行定量计算,但用此式进行定性分析会很方便。

(2)板间场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板间形成匀强电场,场强,其中U是两板间电势差,d为两板间距离。

4.两类典型电容器问题的求解方法(1)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继续保持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池两极相连接,电容器的d、S、变化,将引起电容器的C、Q、U、E怎样变化?

这类问题由于电容器始终连接在电池上,因此两板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可根据下列几式讨论C、Q、E的变化情况。

(2)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池的连接,电容器的d、S、变化,将引起电容器的C、Q、U、E怎样变化?

这类问题由于电容器充电后,切断与电池的连接,使电容器的带电量保持不变,可根据下列几式讨论C、U、E的变化情况。

题型

2、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例2.(2006·百所名校模拟卷)如图所示,D是一只二极管,AB是平行板电容器,在电容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微粒P处于静止状态,当两极板A和B间的距离增大一些的瞬间(两极板仍平行),带电微粒P的运动情况是()

A.向下运动

B.向上运动

C.仍静止不动

D.不能确定

答案:C 变式1:

(2008年重庆卷)21.题21图1是某同学设计的电容式速度传感器原理图,其中上板为固定极板,下板为待测物体,在两极板间电压恒定的条件下,极板上所带电量Q将随待测物体的上下运动而变化,若Q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Q=(a、b为大于零的常数),其图象如题21图2所示,那么题21图

3、图4中反映极板间场强大小E和物体速率v随t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A.①和③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答案:C 变式

2、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S,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A、保持S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S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断开S,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断开S,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答案:BC

(二)1.带电粒子的加速

(1)运动状态的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减)速直线运动。

(2)用功能观点分析:粒子动能变化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若粒子的初速度为零,则:即。,若粒子的初速度不为零,则:

(3)能用来处理问题的物理规律主要有:

牛顿定律结合直线运动公式;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包括电势能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

(4)对于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粒子等)因其重力与电场力相比小得多,通常可忽略重力作用,但对带电微粒(如:小球、油滴、尘埃等)必须要考虑重力作用。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1)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以速度电场时,受到恒定的与初速度方向成线运动。

(2)偏转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类似于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应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分析处理。

沿初速度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即运动时间。

垂直于电场线方向飞入匀强

角的电场力作用而做匀变速曲沿电场方向为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离开电场时的偏移量

离开电场时的偏转角。

(3)带电粒子的重力是否可忽略。

①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粒子、离子等,除有说明或明确暗示以外一般都可忽略不计。

②带电颗粒:如尘埃、液滴、小球等,除有说明或明确暗示以外一般都不能忽略。

例3.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中的平衡(静止或匀速)、加速和偏转。(2008年全国卷2)19.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水平放置,两极板间有一带电量不变的小油滴,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若两极板间电压为零,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下降;若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经一段时间后,油滴以速率v匀速上升。若两极板间电压为-U,油滴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将是

A.2v、向下

B.2v、向上

C.3 v、向下

D.3 v、向上

答案:C

变式

1、如下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A.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D.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答案:ACD

(上海卷)23.(12分)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子枪中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简化模型示意图。在Oxy平面的ABCD区域内,存在两个场强大小均为E的匀强电场I和II,两电场的边界均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不计电子所受重力)。

(1)在该区域AB边的中点处由静止释放电子,求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

(2)在电场I区域内适当位置由静止释放电子,电子恰能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求所有释放点的位置。

(3)若将左侧电场II整体水平向右移动L/n(n≥1),仍使电子从ABCD区域左下角D处离开(D不随电场移动),求在电场I区域内由静止释放电子的所有位置。

解:(1)设电子的质量为m,电量为e,电子在电场I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出区域I时的速度为v0,此后电场II做类平抛运动,假设电子从CD边射出,出射点纵坐标为y,有

解得y=为(-2L,所以原假设成立,即电子离开ABCD区域的位置坐标)

(2)设释放点在电场区域I中,其坐标为(x,y),在电场I中电子被加速到v1,然后进入电场II做类平抛运动,并从D点离开,有

解得xy=,即在电场I区域内满足方程的点即为所求位置。

(3)设电子从(x,y)点释放,在电场I中加速到v2,进入电场II后做类平抛运动,在高度为y′处离开电场II时的情景与(2)中类似,然后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D点,则有

,解得,即在电场I区域内满足方程的点即为所求位置

小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解题思路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解题思路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由粒子的初始状态和受力情况决定,在非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是变力,解决这种类型的练习只有用动能定理求解。在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到的是恒力,若带电粒子初速为零或初速方向平行于电场方向,带电粒子将做匀变速运动;若带电粒子初速方向垂直于电场方向,带电粒子做类平抛运动。其运动情况由重力和电场力共同决定。又因为重力和电场力都是恒力,其做功特点一样,常将带电小球、带电微粒和带电质点的运动环境想象成一等效场,等效场的大小和方向由重力场和电场共同决定。

【模拟试题】

1.一束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从同一位置,垂直于电场方向飞入匀强电场中,所有粒子的运动轨迹都是一样的,这说明所有粒子

A.都具有相同的质量

B.都具有相同的电量 C.电量与质量之比都相同

D.都是同位素

2.一带负电小球在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受重力、空气阻力和电场力作用,小球克服重力做功5J,小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1J,电场力对小球做功2J,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大5J B.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大1J C.小球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多2J D.小球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多4J

3.如图所示,两极板与电源相连接,电子从负极板边缘垂直电场方向射入匀强电场,且恰好从正极板边缘飞出,现在使电子射入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而电子仍从原来位置射入,且仍从正极板边缘飞出,则两极板间距离应变为原来的

A.2倍

B.4倍

C.倍

D.倍

4.平行金属板A、B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a、b两个带正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先后垂直于电场线从同一点进入两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并分别打在B板上的a′、b′两点,如图所示,若不计重力则

A.a粒子的带电量一定大于b粒子的带电量 B.a 粒子的质量一定小于b粒子的质量

C.a粒子的带电量与质量之比一定大于b粒子的带电量与质量之比 D.a粒子的带电量与质量之比一定小于b粒子的带电量与质量之比

5、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微粒,进入匀强电场没有发生偏转,则该微粒的()

A.运动速度必然增大

B.运动速度必然减小

C.运动速度可能不变

D.运动加速度肯定不为零

6、氘核(电荷量为+e,质量为2m)和氚核(电荷量为+e、质量为3m)经相同电压加速后,垂直偏转电场方向进入同一匀强电场。飞出电场时,运动方向的偏转角的正切值之比为(已知原子核所受的重力可忽略不计)()

A.1:2

B.2:1

C.1:1

D.1:4

7、如图所示,从静止出发的电子经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若加速电压为、偏转电压为,要使电子在电场中的偏移距离y增大为原来的2倍(在保证电子不会打到极板上的前提下),可选用的方法有()。

A.使

B.使减小为原来的1/2 增大为原来的2倍

C.使偏转电场极板长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

D.使偏转电场极板的间距减小为原来的1/2

8、如图所示是某示波管的示意图,如果在水平放置的偏转电极上加一个电压,则电子束将被偏转。每单位电压引起的偏转距离叫示波管的灵敏度,下面这些措施中对提高示波管的灵敏度有用的是()。

A.尽可能把偏转极板L做得长一点

B.尽可能把偏转极板L做得短一点

C.尽可能把偏转极板间的距离d做得小一点

D.将电子枪的加速电压提高

【试题答案】

1、C

提示:根据

2、C、D,轨迹相同,相同,则一定相同。

提示:重力势能的变化只看重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只看电场力做功,机械能的变化看重力以外的其他力(空气阻力和电场力的总功)的功,动能的变化看合外力的总功(C、D对);重力和静电场力都是保守力,它们的影响可以用做功来表示,也可用势能的变化来表示。

3、C

提示:第一次,正确。

4、C

;第二次。∴C项

提示:由

5、D,y相同,故C项正确。

提示:该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故加速度肯定不为零,速度一定变化,则C项错误,D项正确。由于没有偏转,粒子可能加速,也可能减速,故A、B项均不对。

6、C

提示;设加速电压为,微粒离开加速电场时的速度为,则对于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有:

设偏转电场的极板长为l,两极板间距为d,偏转电压为。

设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离开偏转电场时在场强方向上的速度分量为,偏转角为,则:

可见,偏转角与微粒的质量和电荷量均无关,即本题的答案为C项。

7、A、B、D

提示:设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偏转电极的极板长为l,两极板间距为d,电子进入偏转电场的初速度为,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的偏移距离为y,则可建立下列方程

可见,初速为零的带电粒子经同一电场加速后,若又垂直电场线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则粒子在偏转电场中的偏移距离与带电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无关。要使y增大为原来的2倍,选项A、B、D正确。

8、A、C

提示:设电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加速电压为则电子在电场中的偏转量,偏转电压为,则单位偏转电压作用下的偏转量

上一篇:《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主持词下一篇:银行工实名制管理系统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