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标准化内审检查

2024-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标准化内审检查(精选6篇)

安全标准化内审检查 篇1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4管理要求 4.1组织 4.1.1 查:1.独立法人地位:

1)机构设置的文件或营业执照; 2)法人登记证明; 3)是否有独立帐户。2. 非独立法人单位查:

1)母体法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和法人登记证; 2)本机构设置的文件;

3)母体法人单位的公正性声明和授权声明; 4)本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命文件;

5)是否有独立帐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编委的设置文件。

有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明。有独立账号。

不属于非独立法人单位。

符合 符合

符合 符合 不适用

4.1.2 查:1要有固定场所,地址、用房面积;

2要配备符合申请项目检测能力要求的所有仪器设备,提供仪器设备一览表和项目配置表。3.若有可移动设施,应列出。有固定场所。经检查符合。

有,已列出。符合 符合 符合 4.1.3 1在手册中对机构场所的覆盖说明;

2要有机构实验室平面布置图(最好有平面布置图); 有说明。

有平面布置图。符合 符合

4.1.4 要列出机构人员一览表,表中要说明从事的岗位,其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管理人员。已列出。符合 4.1.5 查:1.公正性声明;

2.员工行为规范或准则。

以上两个文件是否对评审准则中规定的公正性行为作出要求。

3.通过各种信息收集,评价员工是否有违反公正性规定的行为,管理层对违反公正性规定的行为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有公正性声明。已经作出要求。

经查没有发现违反现象。符合 符合符合 4.1.6 查:1.是否制定了《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程序》。

2.通过各种信息收集,评价是否有泄密行为,如有是否采取了措施。已制定。

无泄密行为。符合 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4.1组织

4.1.7 查: 1.手册中是否有组织机构图,关系是否明确。

2.非独立法人单位,还要有在法人单位中所处的位置图。有组织机构图,关系已明确。

不适合。符合

不适用

4.1.8 查: 1.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是否有任命文件; 2. 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是否有其上级单位的任命文件;

3.若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有变更,是否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备案确认。经查有任命文件。

有任命文件。

无变更。

符合 符合符合4.1.9 查:1.是否制定了各部门职责和各岗位职责,职责应清楚,不能有交叉不清的职责; 2.是否编制了职能分配表,分配表中的职能分配是否合理,与职责描述是否有矛盾? 3.对关键岗位是否规定了代理人制度,代理人是否明确? 经查符合。

经查符合。

已经做出规定,代理人明确。符合 符合 符合4.1.10 查:1.是否有监督员聘任文件?

2.监督员的条件是否能满足准则的要求? 有监督员聘任文件。满足。

符合 符合4.1.11 查:1.是否有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任命文件;

2.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职责和权力是否有明确规定?规定是否合理 有任命文件。

有明确规定,规定合理。符合符合4.1.12(仅适用于授权实验室)

查:1.手册中对政府指令性任务的完成是否规定了相应的措施?

2.以往政府下达的指令性任务是否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抽查前一两年政府指令性任务的完成情况)不适用。

不适用

4.2管理体系 4.2管理体系

查:1.质量手册的内容是否覆盖了评审准则的全部要求?是否适应组织的自身实际运作? 2.查程序文件目录,准则中规定的应制定的程序文件是否已制定? 已覆盖覆盖了评审准则的全部要求,适应组织的自身实际运作。

全部制定。符合

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4.2管理体系

查:3.查作业指导文件目录,对具体的技术操作和仪器设备操作是否制订了必须的指导文件?

1.需要记录的各类活动,是否制订了记录表式,表式设计是否合理? 2.抽查管理人员1~2名,检测人员3~8名,提问考核体系文件的精神是否宣贯至有关人员?精神是否被理解? 已经制订。

有记录表式,表式设计合理。

经过抽查提问有个别人对体系文件精神没有理解到位。符合 符合不符合

4.3文件控制

查:1.是否编制了〈文件控制程序〉

2.是否有受控文件清单?抽查3~5份外来技术标准,是否列入受控清单; 3.文件发放是否有记录?从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处分别抽查3~5个文件,核对是否有记录; 4.从自编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中分别抽查3~5个,检查是否有编制、审核、批准人签名,文件是否有唯一性编号、受控识别、版号标识; 5.从文件受控清单中抽查3~5个技术类文件,查相关文件使用人员是否能方便获取该文件; 3.若文件有修订,查修订过程是否受控。

4.若体系规定允许有电子版文件,查是否有对电子版文件的受控规定,实际运作是否按规定执行。

注:现场检查应关注作废文件是否及时收回。已编制。

有受控文件清单。有发放记录,经过抽查有发放记录。

经过抽查全部符合。

抽查了5个技术类文件可以方便获取。

受控。

没有电子版文件。

符合符合 符合符合 符合

不适用

4.4检测分包

查:1.是否有分包活动;

2.如果有,是否制定了〈分包活动控制程序〉;

3.项目是否分包给通过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并有能力的分包方。4.是否将分包安排以书面形式通知客户,是否得到客户的同意? 5.分包政策是否符合准则规定的原则? 无分包。不适用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4.4检测分包

6.抽1~3份记录查: 1)对所使用的分包方是否进行了评价;

2)评价记录是否完整;

3)选择的分包方是否具备能力。无分包。不适用

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查:1.是否制定了〈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控制程序〉;

2.与检测质量有关的采购物品是否有验收记录;

3.投入使用的采购物品是否经验收合格; 已经制定。

有验收记录。

已经验收合格。

符合 符合 符合

查:1影响检测质量的物品采购是否有采购申请文件,文件内容是否包含了有关的技术信息;

2.抽1~3份采购申请文件,查是否经审批。有采购文件,技术信息。

经查已经过审批。符合 符合

查:1.对影响检测质量的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应商是否进行评价;

2.抽查是否保存这些评价的记录和获批准的供应商名单。已经过评价。

已经保存过记录。符合符合

4.6合同评审

查:1.是否制定了〈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

2.程序的内容是否涵盖了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

经过检查已经涵盖了标准要求。

符合符合

查:1.合同信息是否充分;

2.是否有合同评审的记录(简易合同以受理人员签字确认即认为符合要求)。

抽查3~5份业务受理单,充分。

经抽查符合要求。

符合 符合

抽5份合同的实施情况,查:

1.是否有偏离合同的情况;

2.如果有,则是否通知了客户并经确认。

抽5份合同查:1.是否有工作开始后修改合同的情况; 2.如果有,是否重新进行合同评审;

3.合同修改内容是否通知到所有受影响的人员? 无偏离合同的情况。

无修改合同的情况。

符合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4.7申诉和投诉

查:1.是否制定了《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2.若有申投诉,是否保存了相应的记录;

3.抽查1-3份申投诉记录,查是否有申投诉事实、分析处理、答复投诉人等记录;

4.涉及到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或存在深层次原因的,是否采取了纠正或预防措施。已经制定。

无申设诉。符合

符合

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查:1.在手册、程序文件中是否识别了不符合工作发现的时机;

2.发现不符合工作后,是否进行了原因分析;

3.针对所分析的原因,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4.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是否进行有效性验证。已经识别。

暂时没发现不符合工作。符合

符合 4.9记录

查:1.是否建立了《记录管理制度》;

2.制度对记录管理的要求是否明确、可操作; 已建立。

已经明确,可操作。

符合

查:1.结合其他要素的检查,确认各项质量活动和检测活动,是否按体系文件的规定作了记录;

2.记录的借阅是否做到了保密性;

3.对电子信息的储存是否有安全的措施。已经按体系文件的规定作了记录。

已做到保密性。

有安全措施。符合

符合

符合查:1.对各类记录的保存是否规定了期限;

2.各类记录是否有效的予以保存;

3.在各要素检查中,对规定应有记录的抽查3-5份记录,查:

1)各项记录的信息是否确保原始性、充分性、可追溯性和再现性;

2)记录的更改是否规范

规定了期限。

已经保存。

经过抽查,各项记录信息符合。

经过抽查发现更改规范。

符合符合 符合符合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4.10内部审核

查:1.是否制定了《内审管理程序》;

2.是否制订了内审计划;

3.内审活动的实施是否有: 1)内审计划,计划内容完整性; 2)内审检查记录;

3)发现的不符合是否开出不符合报告,是否采取了纠正、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4)是否编制了内审报告,内审报告是否按规定的范围发放。4.内审员是否经过培训并有资格证; 5.内审员是否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6.内审活动记录是否有效保存。

7.每内审活动是否都能覆盖所有部门和准则的全部要求。

已制定。有计划。

内容完整。

有检查记录。

已经开出不符合报告。采取了纠正、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是。

有资格证。

独立。

已保存。

已覆盖所有部门和准则的全部要求。

符合 符合

符合符合 符合 符合符合 符合符合符合 符合

4.11管理评审

查:1.是否制定了《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2.是否制订管理评审计划;

3.管理评审活动是否由最高管理者主持;各部门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人员是否参加了管理评审活动;

4.管理评审的输入信息是否充分,议题是否明确,管理评审对输入信息是否充分的讨论;

已制定。

已制定。是。

是。

符合符合 符合符合查: 5.管理评审最终是否形成了改进的决议,决议是否有落实的计划;

6.是否编制了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对体系的运行是否作出了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评价。

7.管理评审活动的记录是否完整存档保留。

是。

是。

已存档保留。

符合符合 符合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 技术要求 5.1人员 5.1.1 查:1.提供人员一览表(要求有明确的从事岗位,聘用性质);

2.根据人员一览表,对合同制人员要求提供劳动合同和社保证据;

3.对合同制人员和关键技术支持人员的工作活动是否有监督安排?应提供监督安排的计划和监督实施的记录。本站人员均为正式人员。符合 5.1.2 机动车安检机构的人员应具有相应机动车技术检验业务知识,其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报告授权签字人、检验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网络维护人员等检验技术人员应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考核合格,其登录员、引车员、外观检查员、底盘检查员、设备维护人员、网络维护人员应能通过操作规范性和准确性的验证。

实验室专业在岗持证检验人员数量应不少于8人。

抽查5~10份人员技术档案进行检查。可以满足任职的要求。

经过检查符合要求。符合符合 5.1.3 查:1.是否制定了《人员教育培训管理程序》;

2是否制订了培训计划?培训活动是否按计划得到实施;

3..对培训的效果是否有评价。

4.培训活动的记录是否得到有效的保存。已制定。是。

有评价。已保存。

符合符合符合 符合

5.1.4

查:1.是否有在培员工?若有,对在培员工从事的活动,是否安排了适当的监督;

2.监督活动的记录是否有效保存。无在培员工。符合 5.1.5 查:1.是否对每位员工独立建立了人员技术档案?

2.档案的内容是否反映了人员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等基本信息。是。

是。符合符合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1.6 查:1通过人员技术档案,查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工程师职称;

2.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是否有变更,若有是否报原发证机构备案确认。是。

有变更,正在上报。符合符合

5.1.7(仅适用于依法设置和授权的机构)

查:授权签字人是否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并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三年以上。不适用。不适用

5.2设施和环境条件 5.2.1 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1)有相应的停车场地、路试检验的设备设施,进、出停车场地标志标线明显,出入口视线良好,不影响公共交通.2)检验厂房宽敞、明亮、防雨,通风照明设备完好,消防安全设备齐全,检测线布置合理,便于流水作业。3)检测场地的长度、宽度、高度应满足检测车型的检测工作需要,并符合建筑标准的要求。各检测工位应有足够的检测面积,各工位在检测时应不产生相互影响。

4)检测线出入口应设引车道和必要的交通标志;检测线上应有工位标志、检测流程指示信号,应有防止非检测人员误入检测工作区的安全防护装置及标识等。

5)检测车间通道地面的纵向、横向坡度应小于1‰。在汽车制动检验台前后相应距离内,地面附着系数应不低于0.7。满足要求。

符合 5.2.2 查:1.对于环境条件要求(如温度、湿度等)较高的,是否采取连续监控的措施。2.监控是否有记录。抽查有监控记录要求的检测原始记录3~5份。3.对于有现场检测活动的项目,在现场检测时,是否对环境条件给予同样的关注。抽查现场检测的原始记录3~5份。是。

有监控记录。

符合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2.3 查:1.是否制定了包含安全作业管理的程序文件;

2.对有安全隐患的因素(化学危险品、毒品、机械安全、带电操作等)是否按要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3.对于发生有人身安全事故时是否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是。有控制措施。

有。符合符合符合 5.2.4

查:1.是否制定了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2.对环境有污染的三废排放是否进行了有效的识别,并有规定的排放措施。

3.对于发生超规定排放时,是否有相应的应急措施。

抽查相关的三废处理记录。是。

没有三废排放。

符合 符合 5.2.5 查:1.是否识别了检测活动有相互干扰的项目?

2.对于有相互干扰的项目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隔离措施。

通过实验室的环境布局进行检查。是。

是。

通过。符合

符合符合 5.2.6 查:1.对检测质量有影响或涉及人身安全的工作区域是否设置了有效的警示标志;

2.观察现场检测人员的操作,是否按规定执行。是。

是。符合符合

5.3检测方法

5.3.1 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检验方法应依据《GB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对营运汽车综合性能检验机构,检验方法应依据《GB18565-2001营运汽车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公安交管部门、交通监管部门、农业管理部门另有规定的,应结合执行。是。

选用方法正确。

已经编制了细化的指导书。

符合符合

符合 5.3.2 查:1.对方法是否能正确使用作过评价,如环境要求、设备的配置、操作人员的能力等;

2.方法若有变更,是否进行了重新评价确认;

3.在用的方法是否是最新有效的版本。

抽查5~10在用技术标准。是。

无变更。符合 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3.3

查:1.要求检测人员提供与其检测活动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检查: 1)是否能方便地获得;

2)是否被受控,如列入受控清单,有受控识别等; 3)是否经过批准; 4)是否是最新版本。

是。是。

是。是。符合符合 符合符合 符合 5.3.4 查:如果有使用国际标准,是否仅用于特定的委托检测。无国际标准。符合 5.3.5

查:1.如果有使用自行编制的非标检测方法作为资质认定依据的,是否规定仅限于特定的委托检测;

2.对自行编制的非标检测方法是否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实施。

抽查3~5份自行编制的非标检测方 法进行检查。

无自行编制的非标检测方法。

符合 5.3.6 查:1.偏离检测方法时,对偏离的合理性是否有评价;

2.偏离是否经相关委托方的同意;

3.这种偏离是否以文件的形式予以规定。

抽查3~5份偏离的记录进行检查。无偏离检测方法。符合 5.3.7 查:1.是否制定了数据处理与保护的程序;

2.对利用计算机或自动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报告、储存时,是否有确保数据完整性、安全性、保密性的措施,实际工作中是否严格执行。

抽查这样的设备进行确认。是。

是。符合

符合

5.4设备和标准物质 5.4.1 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包括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测量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及标准物质,并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

1)拥有申报所承担的检测车辆类型和项目所需的侧滑、灯光、轴重、制动、排放、噪声、速度等必要的能够满足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的设备及其校准设备。符合配置要求。

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4.1 2)申请特殊检验资质认定的,还应当具备与从事特殊检验相适应的必要设备和条件。

3)对于不适应移动式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要求的简易检测装置,不能作为有效配置设备。

4)对于满足国认实(2007)74号文第六条要求使用移动检测设备的机构,评审时可以按照《GA/T123-1996移动式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条件》进行考核立项。

符合 符合 符合 5.4.2 查:1.通过现场观察和仪器设备检查,查对不合格设备是否进行了识别?2.对已发现的不合格仪器设备是否加以明显的标识,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3.不合格仪器设备经修复后是否经过检定/校准并证明符合要求后才投入使用;4.不合格仪器设备发现后,是否对发现之前所进行的检测结果有影响进行检查,对有影响的检测结果是否进行追溯。没有发现不合格设备。

符合 5.4.3 :查:1.是否有使用租借用设备;

2.所租借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是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

3.所租借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按本组织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主要要索取有效的溯源证书并能证明满足要求、相应的使用说明书或操作规程)。无租借用设备。符合 5.4.4 查:1.对操作复杂的仪器设备,是否授权了专门的人员;

2.相关的使用说明和维护要求等技术资料是否使操作人员能方便获得。抽查3~5台仪器设备的授权情况。

已授权专门人员进行主要设备操作。符合 5.4.5 查:1.是否对每台仪器设备建立了各自的档案;

2.档案的内容是否完整。对每个部门抽查3~5台仪器设备的档案。是。

完整。

经过抽查全部符合。符合符合 符合 5.4.6 查:1.仪器设备是否都有状态标识;2.仪器设备的状态标识是否正确、完整,3.状态标识是否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得到。有状态标识。正确 是。符合 符合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4.7 查:对于借用给人家的本组织仪器设备,取回后是否对其功能和测量特性的有效性进行检查。无借用。符合 5.4.8 查:1.是否识别了需要做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2.对需要做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是否制订核查计划和核查方法,并按计划和核查方法执行;

3.期间核查的记录是否予以保存,核查结果是否被利用;

抽查每个部门的期间核查记录1~3份。是。

已经制订核查计划和核查方法,并按计划和核查方法执行。

已经保存、利用。

抽查了2份核查记录,结果符合。符合符合 符合

符合 5.4.9 查:1.对自检和外部溯源获得的检定/校准证书是否进行分析确认,其结果是否被有效利用。

抽查3~5份校准证书的结果应用情况。是。

抽查了5份校准证书,结果符合。符合

符合 5.4.10 计算机检测系统要求

1)机动车安检机构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应当具有车辆登录、规定检测项目、参数的自动检测、自动判定、参数修正(标定)、检测结果数据的自动传输,以及符合标准要求的检测报告的自动生成、检测数据自动存档、查询、生成统计报表等功能。2)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配置的计算机等硬件和操作系统等软件,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可以任意篡改或自动生成某些特定车型检测数据的检测软件。

3)计算机联网检测系统应当建立适用的检测车型数据库和适用的检测标准项目、参数限值数据库,符合行业管理的要求,应当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联网。暂时不能和技术监督部门联网的,应采取相应措施。

4)计算机联网检测控制系统应当设置检测标准、系统参数等数据修改的访问权限,防止随意更改检验报告。

5)从事营运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机构有关计算机系统管理要求参照上述规定办理。

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4.10

6)为了便于公安交管部门和质检部门对检测站开展的检测业务的监督管理,各检测站应向上级主管部门开放数据库内容,具体的数据存储格式应符合主管部门规定的检测线联网系统数据库规范。

符合 5.5 量值溯源

5.5.1 查:1.设备是否经过型式认定,并经检定合格,在有限期内;

2.程序对测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是否作出了确认的总体原则要求;

3.是否绘制了量值溯源图。经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

确认了总体原则要求。

绘制了量值溯源图。符合 符合符合 5.5.2 查:1是否存在无法溯源的测量设备,对于这样的测量设备是否有识别;

2.对无法溯源的测量设备是否制订了其他验证的计划和措施;

3.是否按验证措施实施了验证计划,并保留了相应的记录。

抽查3~5份验证活动记录。没有无法溯源的测量设备。符合 5.5.3 查:1.对于需要进行量值溯源的设备是否编制了溯源计划(查测量设备与周检计划表核对);

2.列入溯源计划表的设备是否按计划进行溯源。

每个部门抽查3~5台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核对。编制了溯源计划。

是。

抽查了5台测量仪器设备,全部合格。符合 符合符合 5.5.4 查:1.是否有自行检定/校准的项目;

2.若有自行检定/校准的项目是否对参考标准编制了溯源计划;

3.抽查参考标准是否按计划实施有效溯源,并保存了溯源的证据;

4.是否保证参考标准仅用于检定/校准?如果挪作他用是否对其计量特性的完好性进行验证,并保留验证记录。有自行检定/校准的项目。编制了溯源计划。

按计划实施有效溯源,并保存了溯源的证据。是。符合 符合符合 5.5.5 查:1.检测活动是否有使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若有是否使用了有证标准物质;

2.如果采用了无证参考物质,是否对其进行了验证,并保留验证的记录。

抽查3~5种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检查上述要求是否满足。

符合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5.6 查:1.对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是否制订了核查计划;

2.需要核查的是否编制了核查方法,并按核查方法进行核查;

3.是否保存了核查记录。

从核查计划中抽查3~5种标准物质(参考标准)进行检查。是。

编制了核查方法。

是。

经过抽查全部合格。符合符合符合 符合 5.5.7 查:1.是否制定了《标准物质管理程序》?程序内容是否对标准物质的使用、储存、安全处置等作出管理规定;

2.对标准物质的管理是否按程序的要求执行。抽查3~5种标准物质检查使用管理情况。

是。

抽查了5种标准物质,全部合格。

符合 符合 5.6 抽样和样品处置

5.6.1 查:1.检测工作中是否有抽样活动;

2.若有抽样活动是否制定了《抽样和样品管理程序》; 没有抽样活动。符合 5.6.2 查:1.涉及抽样活动的,是否制订了相应的抽样方案(如果已有相关的抽样规范,可直接使用而不需要再制订。);

2.抽样方案在使用前是否经审批确认,并按文件控制要求进行管理。

对有抽样活动的检测工作抽取1~3份记录进行检查。没有抽样活动。符合 5.6.3 查:1.抽查1~3份抽样记录,检查抽样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包括抽样位置的说明、其他异常情况的说明等信息;

2.抽样人员是否两名以上,抽样人员在抽样记录上是否有签名,被抽样单位是否有确认人签名。

没有抽样活动。符合 5.6.4 查:1.在抽样时客户对抽样方案是否有偏离的要求;

2.若有这种偏离的要求在抽样记录中是否对偏离的信息予以详细记录;

3.这种偏离如果影响到其他方,是否将偏离的信息通知了相关方。没有抽样活动。符合 5.6.5 查:1.样品在接受过程中是否填写了受理单;2.样品受理单中对样品特性是否有描述,信息是否充分;3.如果接受的样品与任务书或委托的要求有偏离,是否予以详细的说明。没有抽样活动。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6.6 查:1.是否建立了规定的样品标识系统;

2.样品接受中是否按规定对样品予以标识。没有抽样活动。符合 5.6.7 查:1.对样品有特殊保存要求的,是否有必要的设施或设备;

2.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确保环境条件满足要求;

3.对接受的样品是否建立了台帐,样品在流转过程中是否有记录。

从样品台帐中抽取3~5个样品,对上述要求进行检查。没有抽样活动。符合 5.7 结果质量控制

5.7.1 查:1.是否制定了检测质量控制程序;

2.是否编制的质量控制计划; 制定了检测质量控制程序。是。符合 5.7.2 查:1.是否按质量控制计划实施了质量控制活动;

2.对每项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是否制订了实施方案;

3.每项质量控制活动的实施是否按实施方案的要求执行;

4.对质量控制的数据是否有分析利用;

5.当质量控制数据有超出预期的要求时,是否采取纠正措施。

6.当质量控制数据的趋势有朝着不利的方向时,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是。

是。

是。

是。

采取了纠正措施。

有预防措施。

符合符合符合符合 符合符合 5.8 结果报告

5.8.1 1.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检测和/或校准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真实。2.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3.机动车技术检验报告应使用规定的统一报告格式,发出的每一份检检验报告应留存文本备份(纸质文本或电子文本)。制定了结果报告管理程序。是。符合 5.8.2 查:1.每个部门抽查3~5份检测报告,检查报告的信息是否完整、充分(具体见准则5.8.2条要求);

抽查了5份检测报告,检查报告的信息完整、充分。符合 条款号

检 查 内 容

录 检查结论 5.8.3 查:1.如果检测活动有偏离常规的情况,是否对这种情况在报告中有说明;

结合5.8.2条一并检查。无偏离。符合 5.8.4 查:1.对于涉及到抽样工作的检测活动,是否在报告中对抽样的信息予以描述(具体需描述的信息见准则5.8.4条)。无抽样工作检测活动。符合 5.8.6

查:1.是否有以电话、电传或其他电子方式传递检测结果;

2.如果有,则对这种传递报告结果的方式是否有确保信息完整、安全的措施;

3.对于这样的信息传递是否做好了发送人、发送日期、对方接受人等相应的记录。无。不适用 5.8.7 查:1.是否有报告修改的情况;

2.若有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规定实施对报告的修改。无。不适用

以下空白

内审检查表

内审员:

安全标准化内审检查 篇2

首先, 在总体上, 新的检查标准增设了一些以前没有的章节, 包括以下内容:增设了有关章节 (术语以及检查评定项目) ;现有的检查评分以及评等级也是在原来的检查分类以及评分之上调整得到的;附录部分也是原来的检查评分表改成的;并在此基础上删除了挂脚手架和吊篮脚手架这两个分表;新增了承插式、满堂、碗扣式以及高处作业的脚手架评分检查表;新增了操作平台的检查指标 (移动式和悬挑式) ;最后就是在评分表的具体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包括以下内容。在安全检查制度方面, 未建立制度的扣10分, 以前的比例则为5分;在施工指导方面, 最新版的评分表规定了如不能指导施工正常进行的部分要被扣除10分, 原先的评分等级则是5~8分左右;在立杆基础这一方面审查更为严格, 不符合建筑要求的部分从原先的2分提升到5~10分;与此同时, 在排水问题上增加了5分的处罚力度;拉结部位不合格的地方在最新的标准里面直接会被扣除10分, 而之前的标准则是1分;最后一个有改动的地方就是在撑斜杆问题上, 如果斜杆部位与架体固定部分不符合规定减轻处罚力度, 由原先的5分减少到新标准的2分;对于没有定期考核的单位要被扣除2~5分。同时, 强调的建筑安全管理在以前着重强调的是使用者的安全问题, 即建筑质量的保障。但在新的检查标准里面, 管理部门同时强调的是施工者的安全问题, 即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得到切实的保障。这也是新旧建筑安全检查标准的最大不同之处。例如在加大处罚无安全生产指标的问题上, 新的标准规定, 无安全责任制的单位要扣除10分, 这是原先处罚力度的两部, 由此可见安全监察部门对施工人员安全问题的重视。通过新旧安全检查标准的简单对比, 也许可以从这些检查标准里面明确一个观点, 那就是:新的标准的中心集中在脚手架问题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问题上。这两者才是新的安全检查标准的核心之所在, 也是修改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二者之间的对比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新的检查标准的优势和亮点所在。对于前者而言, 主要是因为科技的进步, 旧的脚手架技术已经不适应新的建筑要求, 被迫整改也是势在必行的事, 比如说之前很普遍的吊篮脚手架和挂脚手架已经被更为大家所接受的碗扣式以及盘扣式所取代, 这主要是因为其效率更高, 安全性更加可靠造成的, 其被取代也是在所难免的, 也是意料之内的, 不过这也就带来了新的检查标准的改变, 为了适应这个新的变化, 安全责任制也要随之进一步加强。最近一些年不断涌现的建筑事故也在给不断的敲响警钟, 如何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重大事故的出现也是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而在这个方面, 企业首先必须确立的安全责任制就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二、如何正确把握新的安全检查标准

既然已经明确了新的检查标准的优势也就是亮点所在, 那么在实行新的检查标准的同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项, 根据这些事项又应该怎样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 如何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好好把握了, 如何正确应用新的标准也是必须面对的共同问题之一。首先, 必须明确的抓住新的标准的优势, 那就是在脚手架问题上。那么在施工问题上就要抓住这个重点。脚手架的种类随着不断进步的建筑技术而在不断的更新, 包括扣件式、扣碗式以及满堂等新的脚手架类型。那么根据脚手架类型的不同, 在施工方案的选择、建筑结构与架件、杆件之间的距离选择、防护栏杆以及脚手板到最后的交底验收问题上都采取不同的方案与策略。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施工方案,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除此之外, 安全责任制的问题也是新的检查标准的侧重点之一, 这也是在要求在安全责任方面必须下一番功夫。首先是建立安全责任制, 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也是安全施工的基础。其次就是要确立责任人, 那么在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 这个责任人要起到带头作用, 自觉承担安全事故责任。在此之后就是要求安全操作人员熟悉各种的安全操作规范, 明确知道各个流程, 并且按照规定由负责人配备安全人员。在这一切妥当之后就是要周期性的对安全措施进行考核, 以确定各个安全措施的可靠性。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安全运作资金的基础上的, 由此可见, 配备一定的安全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 新的安全标准更加注意对施工人员的照顾, 因此在文明施工方面也做了一些新的要求与改进。封闭施工是首要前提, 这也是确保外来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场地, 以确保不会发生盗窃事故, 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不受侵害。定期的对施工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与此同时, 要积极的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调整, 不要生搬硬套, 学会灵活变通。也要采纳施工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施工方面的技术问题以及安全管理方面的环节问题, 也可以与施工人员定期的进行经验交流, 询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哪些安全问题还没得到解决, 通过他们的经验可以更加直接的得出结论, 不断维护与加强管理, 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三、对于新的安全检查标准的总结

对于中国住房与建设管理部门在2011年出台的这一新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 是对旧的标准的总结与改进, 极大地丰富了建筑安全检查标准的内容, 突出的强调了安全生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这些新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建筑生产的秩序, 促进了安全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从原来的对使用者的保护到现在的建设者的保护, 这是时代的进步, 也是未来发展趋势的引导。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要求检查标准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对于人权的保护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纵然新的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对于原先存在的漏洞进行了一些有计划的、有规划的弥补, 可是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的要求标准的改变。如何能更加充分的运用这些标准, 将它们的作用巨大化, 更进一步的发掘其作用潜力, 更加合理的发挥他们的功效也是现在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必须在新的检查标准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的推出新的标准, 不断完善。但是要始终坚持“安全生产为首要任务”的总路线。继续深化如何保证建筑安全, 找出旧标准的漏洞, 并结合身边的生产实际问题, 推陈出新, 填补旧的条例的空缺也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摘要:本文是在对新旧安全标准的对比之上进一步得地说明为何要选择新的检查标准, 其优点和特殊的优势又在哪里, 对如何能做到更进一步地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探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检查标准,新旧对比,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刚, 黄学斌.促进我国建筑安全管理发展的构想与建议[J].施工技术, 2002 (12) .

[2]黄世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综合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 2007.

[3]齐文化.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 2010 (05) .

ISO13485-内审检查表 篇3

审核员:

受审部门2009 年 10月12 日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日期审核内容审核方法标准条款记录评价查看体系文件判别是否符合标准规定1按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查,符合标准规定。4.1质量管2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检查是否相符。符合覆盖的产品范围符合理体系总要求3质量管理体系各层次的文件。检查是否齐全。符合查,文件齐全4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有没有删减部分,如有则记录符合有删减合理查文件目录判别各级文件是否齐全。1公司应建立并保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符合查,各级文件齐全抽查三份文件是否相符查目录,判别是否能满足生产经营的2保存的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4.2.1文件符合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需求要求总则3对每一型号的医疗器械建立并保持一套技术文档抽查一套技术文档,检查是否正确、符合相关技术文件。齐全、清晰,符合生产要求。质量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符合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4.2.2质量检查质量手册,查有没有阐明企业质1)清楚的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符合覆盖范围,包含手册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有无缺YY/TYY/T0287专用要求内0287专用要求内容,有没有描述过程2)应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符合容,有描述过程及其相及其相互作用。互作用。3)识别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过程之间符合的相互作用的表述。1总经理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通过查质量记录,作出判断的证据。符合5.1有质量方针2总经理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明白满足顾客要求和法询问二个现场员工,作出判断符合管理承诺性传达给组织的成员。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与领导层交谈,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1确保顾客的需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法规传达情况以及顾客要求得到满5.2法规传过情况以及顾客符合足的情况要求得到满足。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以顾客为关抽查二份合同的执行情况。2应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规的要求注焦点1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已在相关层次中传达质量方检查有无质量方针,在办公室、生5.3制定了质量方针符合针。产车间能否看到质量方针。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询问二个员工。2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的理解程度质量方针符合的理解1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相一致,质量目标应是查目标与方针是否一致,查相关职5.4查目标与方针一致符合可测量的,并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展开。能部门有无自己的质量目标。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2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抽查二个部门。策划符合的完成情况达标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3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查质量策划文件。符合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符合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最高管理者已规定企业查组织机构图和部门职责、权限。内的职责、权限。定。5.5职责符合最高管理者指定管理者2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和查管理者代表的任命书和职责、权、权限和符合代表,明确其职责和权权限。限。沟通限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 受审部门2009 年 10月12日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日期审核内容审核方法标准条款记录评价3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检查证实企业内部沟通方式和渠道查,有内部沟通符合程,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文件和记录。4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熟悉国家有关医疗器械的熟悉国家有关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熟悉产品生产技术。对产品质量负与高层领导座谈。符合的法律、法规。5.5职责、全部责任。权限和沟通5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岗位员工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各岗位员工明确自己的、权限及相互关系,了解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活抽查二个员工。符合职责。动。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已规定按策划的时间间系,实施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检查管理评审频次和记录,是否按5.6管理评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分性和有效性,包括评价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评审输入和输出要求进行管理符合审实施管理评审,每月进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保持质评审。行了工作总结。量管理评审的记录。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资源的获与领导层座谈,了解资源情况。资源获得充分和适宜的符合得和适宜。6.1资源提供2提供的资源是否能确保提供的产品达到顾客满查设备、设施、人员配置。达到顾客满意符合意?1企业应制定内部审核计划,规定内部审核的目检查审核计划、目的、范围、依据制定内部审核计划,符的、频次、准则(审核依据)、范围、方法、审8.2.2符合、审核人员、审核检查表和记录。合要求。核人员以及审核实施的要求和记录。2内部审核的结果应采取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及检查内审报告,不合格报告,纠正规定采取纠正措施,验内部审核符合其原因,应有采取纠正措施验证结果的报告。措施整改及验证情况。证。3审核人员应具有内审员资格,并具备独立性。查验内审员证书,任职部门。有内审员证书符合1企业应收集与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8.4数据分关的数据,包括顾客反馈、产品实物质量、市场检查文件规定。已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析有关数据及供方信息。2企业应采用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当的分析方检查5份数据分析,了解统计技术使用了查检表等方法符合法,进行数据分析,以寻找改进的机会使用情况。1企业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部和外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检查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管理体评审等信息的机会,识别和实施任何必要的改进系的有效性和产品实物质量改进情8.5改进已进行改进符合。企业应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和产品实物质况。量,形成自我完善的机制2建立忠告性通知发布和实施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并应能随时实施这些程序.如果国家或地方法规要求对符合规定的报告准则检查是否建立了通告和报告制度。建立了通告和报告制度符合的不良事件发出通告,组织应对告知行政主管部门的通告建立形成文件的程序。3保持所有顾客抱怨调查的记录。当顾客抱怨的调查确定是在组织之外开展的活动导致了顾客检查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无顾客抱怨符合的抱怨,则相关资料应在所涉及的组织之间传递4当任何顾客抱怨没有采取预防和/或纠正措检查顾客抱怨采取预防和/或纠正顾客抱怨符合施,则其理由应予以批准并记录措施的实施情况。

内审检查表审核员: 受审部门仓库2009 年 10月12 日日期标准条款审核内容审核方法记录评价1企业应制定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文件。提供包检查产品标识(标识的内容、标识7.5.3.1标已制定〈标识和可追溯括标识的内容、标识的位置、标识的方法的产品的位置、标识的方法)以及可追溯符合识性控制程序〉标识的规定。程度和范围的规定。2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分别使用产品标识卡、工序卡、产品标签等标识其名称、规格以避免不同类型的产品混淆。同时使用标签、标识牌、检查现场标识和追溯状检查现场标识和追溯状态。符合区域划分等明确相应产品待检、合格、不合格的态,符合要求。检验状态,以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同产品和不合格品的误用,并实现产品的追溯性要求。3 建立可追溯性的形成文件的程序。该程序应规7.5.3.2.1已制定〈标识和可追溯定产品可追溯性的范围和程度和所要查看文件可追溯性符合性控制程序〉求的记录总则4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和记录察看现场,从成品库中抽产品进行产品有唯一性标识符合产品的唯一性标识追踪,5 根据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在产品的生产、贮存、安装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保7.5.3.3状持产品状态的标识,以确保只有通过所查看产品出货或出库时的状态已识别产品的状态符合态标识要求的检验和试验(或在授权让步下放行)的产品才能被发送、使用或安装。1产品应有包装设计文件、工艺文件,包装应满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和法检查产品包装、设计和标识。符合足产品质量要求和法规要求。规要求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2产品应有符合医疗器械法规要求的使用说明书检查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和外证符合医疗器械法规要符合、检验合格证。外包装符合标准要求。包装。求。外包装符合标准要求7.5.5产品3企业的仓库应满足产品有效期限和贮存条件的满足产品有效期限和贮检查仓库管理制度及实施情况。符合防护要求并保持记录。存条件。4对返回产品应建立进行处理的专用要求,以防检查管理文件及其实施情况。无返回产品符合止污染其他产品、生产环境和人员。5提供产品搬运、交付和运输的规定要求,以确检查文件规定。检查,有文件规定符合保产品质量。

内审检查表审核员: 受审部门办公室人事2009 年 10月12 日日期标准条款审核内容审核方法记录评价1生产企业应至少建立、实施保持以下程序文件:符合有按要求建立手册/程序检查 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等作业控按要求建立手册/程序/作业指导文件等作业控制文制文件。符合件2按文件控制程序,对与质量有关的文件(包括质4.2.3文件量体系文件、产品技术文件及相关的管理文件)进符合控制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控行控制。检查3份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1)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其适宜和充分性符合。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更新并再次批准。2)企业受控文件的修订状态应能得到识别(可通检查受控文件(受控文件清单)。有受控章/版本号识别符合过文件编号、控制清单修订一览表等方式识别)。3)控制文件的分发和回收,确保在现场使用有效有文件的发放和回收记检查文件的发放和回收记录。符合版本文件。录4)确保有关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和其它外来文件的检查医疗器械法规文件和外来文件清已收集医疗器械法规文符合识别、控制与分发。单。件5)至少保存一份作废的受控文件并确定其保存期限,保留的作废文件要进行适当标识以防止非予期检查是否保存作废文件。符合目前无作废文件使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记录进行控制,制订记录目录清单或样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管、检查质量记录的管理规定,抽查5份4.2.4记录对记录进行控制符合检索、处置的职责和要求,确定记录的保存期限,质量记录。控制并能识别产品的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1应建立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与批量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具有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生产明确各职能部门和人员企业应具有与批量生产能力相适应的生产场地、工查组织机构图和岗位说明书。符合的职责、权限作环境、生产设备及相关监视测量设备。生产场地和工作环境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2生产部和技术质量部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生产和质量管理实践经验,有能力检查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对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的学历证书与任命文件,有无生产与有符合断和处理。生产部和技术质量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技术负责人相互兼任情况。任。3检验人员须有中等教育以上学历。检验员应经培检查检验人员的学历证书和培训证符合要求符合训,持证上岗检验。专职检验人员不少于2名。书,4企业应有内审人员,不少于2名,内审人员应取得6.2人力资将内审员姓名、证书编号记录。符合有2名内审员医疗器械内审员证书。源5销售人员应有高中以上学历,熟悉产品和配套器检查销售人员学历和销售人员对法规械使用要求,了解有关产品知识和相关法规安全要熟悉法规符合熟悉情况。求。焊接、电工和机动车驾6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岗位工作人员应经专业技术检查焊接、电工和机动车驾驶员等作符合驶员等作业人员培训合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业人员培训记录。格7对所有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工作人员应按工作要求进行培训考核或采取其他措施,企业应保持教育、按工作要求进行培训考检查培训计划和档案记录。符合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以及评价培训或采核取措施有效性的证明。8采购人员必须有中等以上学历,熟悉产品及原材熟悉产品及原材料等采料等采购知识、相关标准以及采购产品的生产过程了解采购人员情况。符合购知识、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

内审检查表审核员: 受审部门采购2009 年 10月12 日日期标准条款审核内容审核方法记录评价1企业应确保采购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对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价和选择。明确采购要求,进行产品验证。采购产品应根据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分为重要产品和控制产品。重要产品系指为顾客提供使用后,由于材料的质查看文件和记录。7.4已评价和选择供应商符合量或其它原因,可能对顾客造成伤害或危害的产品;控制产品系指为顾客提供使用后,由于材料的质量或其它原因,可能对顾客不会造成伤害或危害的产品。2企业对采购物资分类为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检查重要产品的分类是否合理正确采购已对采购物资分类符合对影响产品质量的程度进行控制。3采购合同/技术协议书中应明确规定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所依据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医疗器械检查重要产品的合同和/或技术协已规定符合行业规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注册产品标准议中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4对每批采购重要产品供方应出具质量证明和/或检查3份重要产品的合同和/或技术检测报告,并应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当供方查看产品的供方检测报协议,查看产品的供方检测报告是符合的检测报告不符合要求时,企业应采取措施和提告是否符合要求否符合要求。供相关记录。5企业应具有重要产品和控制产品的合格供方名检查合格供方名录。7.4有合格供方名录符合录。6企业应具有供方合格评定准则及选择评价结果采购符合的记录。供方评价的内容至少应包括:1)重要的外购、外协件的供方是否具有符合国符合家法律、法规要求的证照;2)供方的生产条件是否具备规定要求的设备条符合根据合格供方名单,查评价记录。有评价记录件和环境条件;3)供方是否具备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检测方法和符合规程进行检测,并保证产品质量的能力;4)供方能够承担的质量责任和质量保证内容;符合5)交货能力。符合7企业应具有合格供方业绩评价和重新评价合格有供方业绩评价和重新检查准则。符合供方的准则。评价的准则8合格供方的变动及供方提供产品发生问题的处检查合格供方变动的记录。无符合理和采取措施的记录。9每类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可采用现场检验、检查是否确定每类采购产品的验证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是进货检验、检验供方的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或7.4符合方式及安排。综合使用委托 受审部门业务2009 年 10月12 日日期标准条款审核内容审核方法记录评价1企业应充分了解顾客对产品的要求,并在向顾充分了解顾客对产品的客提供产品承诺之前进行合同评审,对顾客信息检查文件和记录。7.2符合要求及时沟通。有一份合同没有评审证2 对销售合同、标书的评审应保持评审的记录。检查3~5份合同或标书评审记录。不符合与顾客有据关的过程检查3~5份合同或标书的实施和变3 合同和/或标书的实施和变更的记录。符合无变更更记录4应对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制定相应的服务规检查服务规范和服务记录。符合未发生范。5服务承诺的实施及服务记录。检查服务实施的记录。符合未发生检查用户培训记录和定期查访记录6 提供用户培训,定期查访的控制记录。符合未发生。7与顾客的沟通,顾客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检查未对顾客投诉、意见和建议进符合有与顾客沟通的邮件理,包括顾客投诉、意见和建议。行处理的记录。7.5.4顾客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符合财产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有对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当顾客财产检查顾客财产的记录。件进生验证和保存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符合1企业应建立形成文件化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8.2.1符合检查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文件规定对质量问题早期报警,且能输入纠正和/或预防有〈反馈控制程序〉及其实施情况。措施系统。反馈符合2企业应确定收集顾客反馈(包括投诉和意见)检查文件和记录。ISO13485符合未发生的渠道、方法、频次和职责。3对顾客反馈信息的分析、利用,以评价和改进检查信息分析、利用、改进情况。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和改进产品的实物符合有分析利用质量。8.2.1顾客符合满意1.是否收集整理顾客满意程度的信息?检查顾客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评2.对顾客满意程度的分析结果有什么措施?有进行调查价结果3.起到了哪些作用。ISO9001符合

内审检查表审核员: 受审部门技术质量部2009 年 10月12 日日期标准条款审核内容审核方法记录评价符合查程序文件。1对产品实现过程形成了必要的文件。7.1已有相关的技术文件产品实现的符合2 针对具体的产品、项目或合同编制了必要的质量计划查质量计划。有检验标准策划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他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符合查看文件。7.4.3对采购产品进行的验证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作出规定采购产品的符合查检验记录。应保持验证记录有验证记录验证检查产品标识(标识的内容、标识的位7.5.3.1标1企业应制定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文件。提供包括标识符合置、标识的方法)以及可追溯程度和范有文件的内容、标识的位置、标识的方法的产品标识的规定。识围的规定。2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分别使用产品标识卡、工序卡、产品标签等标识其名称、规格以避免不同类型的产品混淆。同时使用标签、标识牌、区域划分等明确相应符合检查现场标识和追溯状态。有标识,可追溯产品待检、合格、不合格的检验状态,以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同产品和不合格品的误用,并实现产品的追溯性要求。7.5.3.2.13 建立可追溯性的形成文件的程序。该程序应规定产品符合可追溯性的范围和程度和所要查看文件可追溯性总有文件求的记录则4在有可追溯性要求的场合,组织应控制和记录产品的察看现场,从成品库中抽产品进行追符合轮椅车有唯一性标识唯一性标识踪,5 根据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在产品7.5.3.3状的生产、贮存、安装和服务的全过程中保持产品状态的符合查看产品出货或出库时的状态有标识其状态标识,以确保只有通过所要求的检验和试验(或在授权态标识让步下放行)的产品才能被发送、使用或安装。1企业应配置满足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要求的检查检测设备配置是否满足产品标准要符合满足产品标准的要求监视和测量设备。提供监视测量设备台帐。求。2提供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的计划和实施的符合检查5份计量校准报告,核实检定周期。有效检定或校准报告。7.6监视和3无国际或国家测量基准的设备的校准或检定,企业应符合检查自校规范和记录。无自校自行建立检定或校准的规范,实施或校准并予以记录。测量设备的控制符合4 监视、测量设备应有检定校准的标识。检查现场仪表量具、检具校准标识有检定合格标识5监视、测量设备的调整、维护和贮存和使用环境应有检查监视测量设备的调整、维护、贮存符合均有维护,无损坏规定要求以防止损坏和失效。、使用环境的规定要求和实施情况6当监视、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企业应对以往测符合检查计量失准状态和采取措施的记录无失效的仪器设备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和记录。满足产品生产过程的要符合1确定生产过程中的监视测量设备满足生产要求。检查设备满足生产过程要求的情况。8.2.3求查主要生产过程提供的监视测量设备记符合2企业应有生产过程中的监视和测量的记录。有记录过程的监视录。3企业应有机加工过程“首件三检”(自检、互检、专和测量符合查“首件三检”记录。有检验检)记录。8.2.4产品1企业应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检查企业是否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有符合要求的能力的检符合。检验人员应熟练掌握其职责所规定的检验方法和相关质量管理和检验人员。检查检验人员的的监视和测验人员知识,能现场完成规范的检验操作。检验技能和知识。量2产品检验分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成品检验。企业应提供每类产品的接收准则(检验规范)。每类产品的接符合检查进货、过程和成品检验规范。在检验规范收准则应包含抽样方式、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判定的依据。3企业应有符合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注册产品检查检验报告/记录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要标准)规定要求的每类产品检验报告/记录,检验报告/符合求,是否真实、清晰,对不符合项进行符合产品国标的要求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字。检验报告/记录应真实、字迹记录并上报。工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和伪造。

内审检查表审核员: 受审部门技术质量部2009 年 10月12 日日期标准条款审核内容审核方法记录评价3企业应有符合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注册产品检查检验报告/记录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要标准)规定要求的每类产品检验报告/记录,检验报告/8.2.4产品的符合求,是否真实、清晰,对不符合项进行检验报告/记录清晰记录应由检验人员签字。检验报告/记录应真实、字迹监视和测量记录并上报。工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和伪造。检验报告/记录和产品标4各种类型和规格的产品检验记录和产品标识应符合可符合检查5份检验记录。追溯性的要求。识可追溯符合5 型式检验:按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查产品型式检验报告。有6出厂检验:产品标准要求的检验项目(包括进货检验符合和过程检验)均已完成且结果合格,检验报告经质管负对照标准检查出厂检验报告。在出厂检验,合格责人签批。有规定不合格品控制的检查不合格品控制的职责和权限的规定符合1不合格品控制的有关职责、权限的规定。情况。有关职责、权限的规定2应识别不合格品性质,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记录、对不合格品有进行标符合隔离,并对随后所采取措施进行记录,防止不合格品非检查现场执行情况。示,记录,隔离等预期使用。对返工品已进行重新检3在对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之后应重新检验,8.3不合格品符合检查有无未重新检验的产品。验证其符合性。的控制验4若产品需要返工,企业应以作业指导书形式建立返工符合检查产品返工文件。有返工作业指导书的文件,并确定返工对产品的不利影响。5在交付和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生产企业应采取相检查交付后发现不合格品时有无未采取符合未发生应的纠正或纠正措施。纠正或纠正措施。1企业应收集与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数符合据,包括顾客反馈、产品实物质量、市场有关数据及供检查文件规定。有收集相关数据8.4数据分析方信息。有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分2企业应采用包括统计技术在内的适当的分析方法,进检查5份数据分析,了解统计技术使用情符合行数据分析,以寻找改进的机会况。析1企业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内部和外部审核结有利用该数据进行分析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等信息的检查质量目标的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8.5改进机会,识别和实施任何必要的改进。企业应改进质量管有效性和产品实物质量改进情况。和改进理体系有效性和产品实物质量,形成自我完善的机制2企业应对不合格确定不合格原因,对以往生产阶段获取经验的评审也应构成反馈系统的一部分。对不合格采有分析原因,予以纠正检查程序文件和纠正措施落实整改情况符合取适当的纠正措施,消除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再发。生。若对顾客投诉没有采取纠正和/或预防措施,应记录其理由。有验证纠正措施的结果检查纠正措施验证结果及有效性的实施符合3验证采取纠正措施结果及其有效性。的有效性无顾客投诉,有〈忠告4保存所有顾客投诉调查的记录,建立医疗器械产品的符合报告和通告制度。根据产品不合格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有检查是否建立了通告和报告制度。性通知及不良事件报告必要发忠告性通知实行产品召回。控制程序〉对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5企业针对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潜在不合格符合检查预防措施实施情况。分析。针对潜在不合格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原因采取适当的措施。检查预防措施验证结果及有效性的实施符合6验证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效性有验证。检查管理评审的输入文件,查看有无预符合7确保将采取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管理评审。以后提交管理评审防措施未提交管理评审。

内审检查表审核员: 受审部门生产部2009 年 10月12 日日期标准条款审核内容审核方法记录评价2按文件控制程序,对与质量有关的文件(包括质4.2.3文件有使用未受控的文件的检查现场使用的文件量体系文件、产品技术文件及相关的管理文件)进符合复印件控制行控制。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记录进行控制,制订记录目录清单或样式,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管、检查质量记录的管理规定,抽查5份4.2.4记录符合对记录进行控制检索、处置的职责和要求,确定记录的保存期限,质量记录。控制并能识别产品的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1生产厂房必须和生活区分开,不得混杂。生产厂区应整洁、无积水,杂草,露天垃圾,蚊蝇孳生地,并有防符合察看现场厂房符合要求扩散措施。厂区内还应做好绿化工作,减少露土面积,不易起尘。2主要生产厂房总面积应与生产企业必备条件相适应。6.3基础设符合仓库,试验室和检验室的面积视企业生产规模而定。产察看现场符合要求施品原材料和工具材料应分开存放。生产厂房整洁,平整,3生产厂房应整洁,地面应铺设平整,易于清扫。需要符合察看现场冲洗时,地面不应积水。易于清扫生产厂房的水、电和气4生产厂房的水、电和气的配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做到配套齐全、布局合理、保证察看现场的配置符合国家有关法安全、便于维护的原则。规5生产企业的加工设备、检测仪器和工装模具的配置,检查是否配置了与产品批量生产相适应满足产品批量生产的要必须满足产品批量生产的要求。这些设备所承担的加工的加工设备、检测仪器和工装模具等,符合工序,均应在本企业内完成,若外委加工应符合国药监并在本企业内完成,外委加工是否符合求械[2002]259号文的规定。国药监械[2002] 259号文的规定。1厂房内各类设备的工艺布局应符合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检查通风、空气清洁、照明、工艺布局厂房设计符合相关标准6.4符合求。厂房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车间内空气的清洁、安静和资料;在本细则发布后,新建、改建、扩规定的要求保持良好的通风,厂房照明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建的图纸有无不符合要求。2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有害粉尘的控制应符合相关标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工作环境符合准规定要求)、烟雾和毒害物的厂房,应当设置在厂区检查有关资料。求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3产生噪音的厂房应远离办公区、生活区和洁净区。生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产厂房的噪声应符合要求。当噪声超过环境噪声标准规符合察看现场。定时,应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单独求房间。4厂房内应设置安全和便于运输的通道。机床设备的布符合察看现场。符合安全要求置应符合安全要求。为员工配置了必要的防5企业应根据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员工配置必要的防护符合察看现场。用品和工作服饰。护用品1生产企业应明确产品工艺流程,建立与本企业产品相明确产品工艺流程,确适应的技术文件,确定特殊过程,对产品标识和可追溯7.5.1符合查技术、工艺文件。性做出规定,编制必要的工艺文件,确保产品满足要求定特殊过程。生产和服明确了特殊过程和/或关2企业应具有各类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明确特殊过程和关检查工艺流程文件是否明确了特殊过程符合和/或关键工序及其控制要求。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的控制要求。键工序及其控制要求务提供各类产品的技术文件、3企业应具有各类产品的技术文件、图样、工艺文件、符合检查每类产品技术文件的完整性。作业指导书,并在发放前得到批准。图样在发放前得到批准符合4企业的注册产品标准应为有效版本。检查注册产品标准。有产品国标准

安全标准化检查整改计划 篇4

无定期进行防雷检测的记录 联系资质单位进行防雷测量 2017.10.15成品仓库及包装材料库内未设火灾自动报警器、烟雾火警信号装置、监视装置 安装火灾烟雾报警器 2017.10.15无集中监视和显示的火警信号 设置监视和显示火警信号 2017.10.15电工安全用具无定期检验资料 安全用具送检 2017.10.20无临时接线装置审批手续 履行临时用电审批手续 2017.10.10未定期检测接地电阻 联系供电局进行测试 2017.10.20无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台账 建立设备周期管理台账 2017.10.15配电房内无应急照明灯 七、作业安全 安装应急照明灯 2017.10.15未执行操作牌制度 挂牌操作 2017.10.10无隐患评估分级记录 八、隐患排查和治理 对隐患进行评估分级 2017.10.10无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制度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2017.10.10专业检查表签字记录不全 完善检查签字记录 2017.10.10无安全预警指数系统 建立安全预警系统 2017.10.15

编制人:

迎接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汇报材料 篇5

各位领导:

在凉风送爽日、硕果累累时,欢迎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到我矿检查指导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在此,我首先代表赵楼煤矿全体干部职工向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团各位领导莅临我矿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下面,我把我矿生产完成情况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一简要汇报:

在煤业公司和能化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室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矿紧紧围绕矿井生产奋斗目标,精心组织,三季度圆满地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指标。一、三季度总进尺、开拓进尺完成情况

掘进进尺:三季度考核计划3235m,7月完成985m,8月完成1136m,9月预计完成1225m。预计三季度累计完成3346m,与考核计划相比超111m,与去年同期2613m相比增加了622m,同比增长23.8%。

开拓进尺:三季度考核计划1330m,7月完成535m,8月份完成480m,9月份预计完成445m,预计三季度累计完成1460m,与考核计划相比超130m,与去年同期767米相比增加了563m,同比增长73.4%。

二、矿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

自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以来,我矿认真贯彻落实省局、集团公司关于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文件、指示精神,以创建一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目标,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坚 持高境界定位、高标准运作,高起点创新,全员发动,全员参与,不断强化安全基础工作,狠抓现场工程质量提高,有力推动了我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宣传发动,强化组织领导,保证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工作的顺利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在多年质量标准化工作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发展完善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是促进煤炭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和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的主要内容和根本措施。我矿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反复学习质量标准化文件精神,研究制定贯彻措施,为使我矿在三季度检查中能够达到一级水平,专门下发了<<赵楼煤矿2010年下半年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意见>><<赵楼煤矿岩巷掘进光面爆破施工管理方法>><<赵楼煤矿流动红旗评比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编写了宣传提纲,细化了标准,落实了责任。为切实保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达标,矿成立了以矿长、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会议,对照标准,从制度建设、现场管理落实及各方面的工作标准要求都逐一安排落实,逐项落实到分管部门、分管人员。在全矿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让每一名职工都熟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措施,从而为我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能够顺利达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标准学习,健全完善制度,狠抓责任落实,为煤矿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创建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标准学习,尤其是在抓责任制落实上狠下功夫。坚持每月一考考试制度,同时,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学习效果检查考核办法,从而大大增强了全矿干部职工学习标准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学标准、人人懂标准,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的浓厚氛围。在制定完善各项制度的基础上,我们狠抓了安全责任的现场落实,依法规范了安全生产行为,各岗位的安全质量行为都纳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为确保责任制落到实处,我们以推行层次管理,健全责任体系为重点,明确各专业副总对本专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生产科室专业人员分工负责。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从生产班子逐级追究责任,矿领导在现场发现的重大问题自副总往下逐级追究责任,生产科室管理干部在现场发现的重大问题,追究区队干部,现场工长、安监人员的责任。通过不断强化标准学习,健全完善制度,狠抓责任制落实,促进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突出超前预防,着眼创新发展,筑牢了安全生产的基础。第一,稳固基础,不断提升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我们在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中,开拓思路,务实创新,做到在借鉴中创新,在巩固中提高,使我矿质量标准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首先我们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弥补历史遗留的安全欠帐,对照标准进行集中整治;另一方面,对安全质量标准化规定的新内容,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求真务实、注重实效,不搞突击,不摆花架子,平时抓、抓平时,长抓不懈。工作中,我们从装备、从质量、从面貌,大到一个工作面,一条巷道,一个迎头,小到一台开关、一个螺丝都按标准来施工。在外出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搞会战,加班延点,创出了多项“亮点”工程。特别是特别制定了一集轨道下山整体规划,大巷风水管路刷漆,新制作2900多个电缆钩对井下大巷及各迎头的电缆进行高标准吊挂,清挖整理大巷水沟2000多米,硬化地面1900米,整理机电峒室10多个。同时,我们还将质量标准化工作重点落实到采掘头面的管理,对采掘头面全部实施“精品工程”管理,通过“流动红旗评比”、“安全质量月”“光爆管理规定”等活动,促进了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整体提高。

井下各区域全部实施责任区留名挂牌管理,从而使矿井工程质量、卫生面貌短期内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争创精品头面的基础上,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延伸到采区,提出了争创精品采区的更高目标。各地点必须达到现场没有薄弱岗点,没有薄弱区队、没有管理死角、消灭薄弱人物的要求。

第二,加大投入,提高安全装备技术水平,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我们以争创一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为契机,立足加大安全投入和“科技兴安”战略相结合,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掘进方面优化断面设计,优化支护参数,提高断面利用率。继续推进全断面一次掘进的施工工艺,发挥大断面的空间优势,也更便于多工序平行交叉作业,实现快速高效掘进。继续推行中深孔爆破,提高巷道一次爆破进尺,从技术角度提升巷道单进水平。我矿为其更换了一批新式风钻,全部淘汰了落后装备。后来,矿陆续购置租用了一批电瓶车,基本做到每个迎头配备一台电瓶车,减少了人工推车,提高了出矸效率。部分队伍还配备了扒渣机、梭式矿车,这些装备的使用,提高了掘进装备水平。在防冲方面我们新上了微震监测系统,机电方面完成了一采轨道下山变电所、泵房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顺利实现了泵房、变电所的设备验收,保证了1304工作面能够正常生产。完成了南部胶带的安装收尾工作,回收巷道排水、供风管路,形成了永久照明系统,对所有剩余地面进行固化。安装完成了1301放煤闸板、3301放煤闸板并进行了验收交接。开展了一采轨道下山电缆专项治理、一采泵房变电所专项治理,按照标准整理了通讯、信号、监控和动力电缆、制度、牌板、供电系统图及电缆挂钩。完成了南部辅助运输大巷风水管路延伸,完成对供水压力、供水水位、供水质量的改造优化,保证矿井正常生产。

在运输方面, 安全无事故,截止今日消灭了轻伤和轻伤以上的非人身事故,杜绝了运输提升重大责任事故。一集胶带延伸段,迎头矸石改用皮带运输进入煤流,提高了出矸效率,加快了施工速度,缓解了安面期间的副井提升压力。对副井底操车系统进行了更换改造,并安设了调车机,减少了事故率,增加了提升量。各采掘单位根据矿下达的月度生产计划和现场施工条件,每月底召开队委会和班组长会,落实生产计划,搞好宣传发动,提前做好相关设备、材料、机具、设施的计划准备,重点做好队伍的稳定工作,并专人负责生产准备,做好后勤供应保障工作。井下大巷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敷设照明电缆 600米, 顺利完成了一集轨道下山猴车安装调试工作,原来的道岔逐步更换成风动远控,基本完成了平巷人车延伸工作,电机车年审工作已按期完成。

第三,突出重点,强化隐患排查与治理,杜绝了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根据上级一系列文件精神,矿及时制定和完善了赵楼煤矿隐患排查责任追究制度,并加大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从矿党政领导到分管副总和业务部门,及时排查分析管理范围内的重大隐患和薄弱环节,并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实行分级管理。矿总工程师组织每月排查一次,各专业副总每旬排查一次,各生产科室每天 排查一次,各生产区队每班排查一次。三季度以来,我们共排查B级事故隐患8起,C级事故隐患16起,对排查出的隐患做到措施、人员、时间、奖罚“四落实”,并安排复查、验收,直至消除隐患。

在隐患排查方面,我们重点突出了一通三防这个关键。尽管我矿瓦斯等级为低瓦斯矿井,但我们始终把瓦斯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格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

安全检查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确保动态安全的重要措施。我们在坚持专项检查、突击检查、边缘地点检查、中夜班检查、解剖检查以及劳动纪律大检查等多种有效检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安全检查思路,推行了安全检查、整改、复查、考核“闭合”管理办法,大大增强了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的责任心,有效地解决了检查中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的问题。尤其是推行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量化检查考核 办法,检查人员按照标准,逐项检查,对井下各种管理实施了责任追究制度,重点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有力促进了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提高,从而使井下现场时时处于动态达标。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了广大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和依法操作的能力。我们始终把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作为安全的基础工作来抓,坚持环境育人,我们还充分发挥了安全培训基地的阵地作用,组织职工进行工种培训和特殊工种轮训。通过对职工强化安全教育培训,使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正规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夯实了安全基础。

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有力推动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发展,全矿连续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较大侥幸事故。

安全标准化内审检查 篇6

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 是当前电务系统提升电务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的重要抓手。经过几年建设, 济南铁路局通信标准化已初具规模, 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管内通信机房、设施, 基本达到了外美内实的标准要求;管理逐步规范, 完善和搭建了安全管理体系;职工业务素质得到提高。同时, 发现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部分标准化成果保持不好, 像阵风来得猛去得快。建设成果如何稳定保持, 济南局电务处对此进行了探索, 坚持“规范有序, 强化基础, 闭环管理”的方针, 不断完善监督检查体系, 指导通信段开展标准化建设, 夯实安全基础, 实现了通信安全有序可控。

2013年6月21日, 全路通信标准化现场会在济南铁路局 (青岛) 召开, 对济南铁路局通信标准化建设成果予以检验, 对该局电务处规范监督检查促进标准化建设的做法予以肯定。

2 明确思路, 强化基础, 确保工作效果

标准化建成后, 长久保持才能发挥安全保障作用。部分现场车间、工区标准化工作“建设之初大张旗鼓, 成果保持马马虎虎”, 很快又恢复老样子, 甚至出现倒退。对此, 电务处确定通过持续不断的综合检查, 发现问题, 督促整改问题, 循环往复, 不断提升设备质量和标准化管理水平。同时, 为避免因检查人员业务素质、检查内容、责任心不同造成的结果差异, 实行规范化的检查流程, 力求检查结果公正客观, 让现场人员心服口服。具体实施中, 实行“定制度、定职责、定标准、定责任、定时限、定考核”的六定管理, 建立质量检查考核体系, 实现检查工作标准化。

2.1 按时兑现工作计划

电务处每月组织通信动态、静态检测, 静态检查为:排定计划, 每年对管内263个车站、23个车间的所有工区全部检查一遍;动态检测为:京九线、胶济线GSM-R每月测试一次;高铁联络线GSM-R、京沪线、新兖线、兖石线无线列调每季度测试一次;其他线路无线列调半年检测一次;胶济客专等动车组开行区段无线动态检测, 根据情况进行。原铁道部动态检测车检测时, 电务处安排专业人员添乘。

2.2 加大投入, 确保检查质量

济南铁路局管辖263个车站通信设备, 260处GSM-R基站, 62处无线列调直放站 (其中近端机62台, 远端机92台) , 路局平推试验车每月对局管内各线进行无线测试, 每年要完成京沪线、京沪高铁联络线、京九线、新兖线等检测工作, 工作量大。原来试验车检测系统设备老化, 性能下降, 电务处争取资金, 安排专项资金, 改造测试仪表, 加大车站电台设备投入, 升级软件, 管内主要线路的无线列调设备已具备自动控发功能。

3 规范有序, 闭环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

结合济南铁路局年度工作安排, 根据通信设备线路增减变化情况, 电务处修订完善平推检查管理办法, 实行标准化的检查体系, 形成闭环管理, 具体为:制订标准、拟定计划、实施检查、问题通报、落实整改、情况复核、奖惩兑现, 根据情况再进一步完善标准, 循环往复, 贯穿问题整改全过程。

3.1 细化工作标准

结合上级文件要求, 2010年, 电务处汇编《通信设备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等, 制定了全面的通信检查标准, 重点检查设备质量、标准化作业情况, 考评标准化建设保持情况。2013年, 检查标准进一步细化, 问题分类由6大项细分为32项, 每月确定倾向性问题, 问题整改的针对性更强。

结合设备状况, 明确提出维护质量要高于《维规》标准的要求。将无线列调覆盖高于50%低于60%的区段重点关注, 提前介入, 把隐患问题纳入整改范围, 进行质量整治, 避免麻痹大意的侥幸思想。对设备严格定性考核, 具体为:95分以上为优秀, 90~95分为良好, 80~90分为及格, 80以下为不及格, 进行相应的联挂考核。通过强化整治, 已全部达标。

3.2 明确职责分工

明确通信实验室对设备、作业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的职能。每月电务处组织通信系统平推检查, 由通信实验室牵头相关科室派员参加, 通信实验室负责具体联系、协调、资料汇总工作。按照年度检查计划全面检查, 通信段安排专业技术人员配合。电务处检查人员到现场检查时, 携带《通信系统平推检查标准》及《通信设备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 对照标准逐项检查, 避免走过场, 认真填写扣分内容及项目, 每个检查处所一份, 检查完毕, 汇总检查情况, 由通信实验室统一保存、建档管理。

3.3 及时通报情况

每月电务处组织平推检查视频对话会, 站段及车间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中通报检查情况, 安排经验介绍和问题整改典型发言, 把当月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 重点盯控设备质量, 把严重设备问题、共性问题作为整改重点, 细致查找原因, 制订整改措施, 结合年度、季节性工作进行重点工作安排。在路局办公网电务处网页中增加了平推检查专栏, 内容包括检查标准、检查计划、问题整改反馈、工作重点、经验交流、工作总结等, 对检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3.4 建立动态问题库

对动态检测、静态检查发现的问题, 电务处组织分析, 将问题归类纳入问题库, 并以书面通知通信段, 通信段组织人员进行复测、分析和整改, 处理情况及复测数据及时反馈, 纳入问题库动态管理, 限期整改。通信段每月形成问题整改报告, 报告由段长签字、盖章。电务处对问题整改情况安排专人盯控, 问题处理完毕, 逐个销号。

3.5 问题跟踪落实

每月组织“回头看”检查, 重点对通信段问题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复验。动态检测中发现的问题, 按照室内设备、天馈线、漏缆特性、中继站、电源供电等问题分门别类建立跟踪表, 与检测数据进行对比, 并剪切检测截图留存。对未彻底克服的问题,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 重点关注, 全面盯控其处理过程。处理情况及复测数据纳入问题库, 进行动态管理。整改情况作为重要依据, 纳入对通信段的安全质量考核。

3.6 严格奖惩考核

每个检查处所总分为100分, 检查发现问题逐项扣分。每月静态检查完毕, 结合月度动态检测情况进行评价, 根据各处所检查得分情况, 以工区、车间为单位进行排序。年底, 将检查情况, 分别以各站、工区、车间为单位进行总体排序。年度检查情况, 作为各车间年度评先的重要依据。检查结果纳入电务处掌握的通信段工资总额1%的考核范围, 每季度考评兑现一次。通过经济杠杆调节, 调动工作积极性, 实现全过程控制, 确保问题整改得到落实。

3.7 深化完善, 突出重点

2013年, 根据年度重点工作安排, 进一步完善标准化创建和检查标准。结合检查情况, 修订《通信设备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 补充通信综合防雷、视频会议设备检修作业程序及质量标准等内容, 修订完善后上升为铁路局企业标准;对标准化已达标的车间、工区、车站、机房等建立动态考核体系, 建立淘汰机制;将铁路与铁通共用机房的标准化建设作为重点, 细化标准, 针对性更强;进一步细化完善应急预案, 细化落实关键时段、关键处所、关键设备、关键部位、关键岗位的安全卡控措施。

4 结束语

通过建立规范标准的检查体系, 实现全过程管理控制, 确保通信标准不走样, 工作计划得到落实。干部职工学标、对标、达标的自觉性得到提高, 现场人员初步树立“把工区当做家园, 让标准成为习惯”的理念, 提高了通信保障能力, 设备故障以30%的速率逐年下降, 通信安全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上一篇:做有智慧的老师——《做有智慧的教师》读后感下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