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调研分析报告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层党建调研分析报告(共8篇)

基层党建调研分析报告 篇1

同时,全区各级党组织通过完善机制,创新载体,创造和总结了一批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新鲜经验,努力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4、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根本,机关、农村等基层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推进
努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的国家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着重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促进党员干部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居民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文明小区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机关党员干部作风的转变。切实抓好农村党建,积极创建“六好”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认真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视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通过开展“星级达标创优”等活动,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继续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通过开展结对帮困活动,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把广大群众团结和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5、以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为目的,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加大党员教育工作的力度,通过“双学双争”、“微型党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学习政治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学文化知识;

试点开展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严格“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把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融为一体;

推行党员分层分类管理,加强对在职党员、不在岗党员的管理;

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按照“严格、规范、有序”的要求,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发展党员工作流程,积极探索发展党员公示制度,推进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据统计,1998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区共发展新党员1482名,其中35岁以下的749名,占总数的50.5%,大专以上学历的694名,占总数的46.8%,党员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回顾总结五年来我区基层党的建设的进展情况,我们感到全区各级党组织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于**实际,着力于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的建设,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鲜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明确指导思想,围绕大局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五年来,区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密切党组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实实在在、为民谋利的工作,让群众高兴、满意、放心,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第二,加强调查研究,勇于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面对不断变化发展的形势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区委不断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工作机制和载体,保证了党的工作跟上形势的发展。面对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区委始终强调通过调研,摸清情况,理清思路,形成措施,把调查研究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载体,在具体化中把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实效性。
第三,坚持培育典型,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上台阶。区委根据基层党建的总体要求,明确相应的工作重点,通过发现、培育、推广典型经验来带动整体工作的全面进步。在社区党建方面,我们推出了“南有北站、北有临汾”的社区党建工作新典型,临汾路街道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泽民总书记曾听取北站街道的党建工作汇报;

在新经济组织党建方面,也总结了天目西路街道、宝山路街道、彭浦新村街道等单位党建工作的经验做法。通过总结这些典型经验,进一步促进了我区基层党建上新台阶。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使基层党建工作有章可循。五年来,区委坚持以制度为先导,抓规范、抓长远,确保基层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区委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责任制,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形成了“党委书记带头抓党建,党委成员结合分工抓党建,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抓党建”的工作格局。在具体工作中,区委根据形势任务发展的要求,及时制定了加强社区、企业、“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一批工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进一步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二、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1、党的组织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
目前,从所有制结构、利益格局、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的要求看,党的基层组织管理体制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一是随着“两新”组织的大量出现,党建工作依托原有的垂直管理体制开展工作已不能适应,必须由区属党建向区域党建进行转变,以拓宽组织管理的跨度。二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到位,必须考虑与其运作方式相吻合的国有企业党组织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管人和管资产相统一的党组织管理体制。三是随着属地化管理的逐步推行,社区的党组织类型不断增多,党员数量不断增加,现有的社区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情况的变化。
2、“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区大多数“两新”组织具有小型、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虽然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已基本建立了党组织,但占“两新”组织的比例还比较低,工作有效性还不够强。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全区共注册各类新经济组织17188家;

各类社会团体6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7个。新经济组织的建党组织比例为2.4%,新社会组织的建党组织比例为23.9%。另外,有个别前两年刚组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由于党员流动、企业经营效益等原因,已面临解散的危机。即便在已建立党组织的新经济组织中,由于“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定位尚不十分明确,加之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拥有的资源又相对较少,“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质量”的情况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党组织活动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基层党建工作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党建工作的任务不断加重,领域不断扩展,难度不断加大,现有的党建工作力量已难以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一是随着大量退休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的关系转入社区,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但目前社区的党务干部队伍现状不能适应当前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二是在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缺乏有效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在企业深化改革和机关机构改革的过程中,基层单位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原有的大口党委组织部门相继撤消,组织干部实行兼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进。
4、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入,党员的分布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党员进入到了“两新”组织,而在这些组织中,党员的分布较分散,工作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传统的“集中式”、“大一统”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同时,由于党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正在朝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他们迫切需要现代科技知识、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现有相对单一的教育内容,已不能满足党员的需求。另外,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活动的手段流于形式,方法措施相对落后,党的组织生活仍然以灌输式为主,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今后五年我区基层党建的对策和建议
今后五年我区基层党建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改革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和“党要管党”的原则,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以强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机遇意识,一手抓上层,形成合力,一手抓基层,增强活力,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今后五年我区基层党建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批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强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党组织;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探索一条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基层党建工作路子;

形成一套有利于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工作制度;

培养一支党性强、作风正、精干高效的党务干部队伍。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今后五年我区基层党建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深化社区党的建设,进一步密切新形势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紧密结合城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密切新形势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体制、组织形式,推进载体和制度创新,拓展社区党建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基层政权。
1、完善领导体制,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一是要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制度的形式规范街道党工委的工作职责和议事规则,明确街道党工委与辖区内各类组织的关系,保证街道党工委在地区性、社会性、公益性、群众性的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二是要把加强居民区党组织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根据居民区党员数量急剧增加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居民区党组织设置方式,对党组织进行划小,探索对社区党员实现分片、分类管理,努力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同时,要进一步理顺居民区党组织与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的关系,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增强党组织驾驭社区建设的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三是要通过选好配强、交流轮岗和加强培训等各种措施,不断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增强社区干部的工作能力。四是要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协调社区各类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的有效机制,逐步构建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居民区党支部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各类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纵横交错的社区党建工作网络。
2、以载体创新为重点,充分整合社区资源,不断提高社区党建的有效性。在组织载体上,要充分发挥“两委两站”的作用,进一步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形成党在社区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确保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在物质载体上,一方面要加强社区党建阵地建设,按照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原则,在街道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党建网站、社区党校等社区党建活动阵地,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辐射面,提高党的工作社会影响力;

另一方面要通过区委的协调和组织,使一批学校、医院、图书馆等社区单位的硬件设施向社区党员、群众开放,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活动载体上,要以“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为基点,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大力开展各种活动,使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和群体自愿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切实增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3、拓展社区党建工作的内容,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是要通过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等措施,深化“八进社区”工作,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努力把社区党建工作渗透到社区的各类组织、拓展到各类领域、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二是要致力于推进基层民主,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在法律规范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探索建立社区决策议事会、社区代表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推行居委会议事、干事分离的做法,努力形成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民主自治管理机制。三是要把社区党建工作自觉地融入到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深入到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工作中,深入到化解社区各类矛盾的具体实践中,深入到提高群众素质的具体活动中,不断提高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凝聚力,增强广大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进一步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不断增强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针对“两新”组织点多、面广、流动性强的特点,积极改进和完善党的组织设置和管理体系,努力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切实增强党的工作有效性。
1、创新组织设置形式,理顺党组织管理体系。在管理体系上,要以资产、地域、行业为纽带,进一步采取属资与属地、条管与块管、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方法,逐步理顺“两新”组织党组织管理体系。在党组织设置上,一方面要继续按照“两稳定、一合适”(企业有比较稳定的生产经营状况,党员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岗位,有比较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的原则,加强在体内建党的力度;

另一方面要以经济园区、商住楼宇、市场、商业街等为依托,按照“有利于党的建设,有利于党员管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探索在体外建立党组织,把党支部建在楼、场、街上,努力消除党建空白点。对于不具备建党条件的企业,要继续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等方式,扩大党的工作影响力。
2、充分发挥工、青、妇、工商联、行业协会等群众性团体党的助手作用和党的工作先导作用。要按照“组织对应设置、人员相互兼职、工作同步推进”的模式,实现党群工作同步开展。尤其是要发挥好工会组织的作用,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工会的力度。通过党支部书记兼任工会主席,加强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并依靠工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要积极推广业主、工会、政府职能部门建立“三方协调机制”的经验,切实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
3、从“两新”组织自身特点和规律出发,努力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工作方式上,要坚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服务、促进、引导、保证”上,通过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协调劳资关系等途径,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工作载体上,要以开展“达标”活动、“创特色党建”活动为抓手,切实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在活动的内容上,要紧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党员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为企业所需要、为经营者所理解、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的原则,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使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与发展企业文化相结合、与提高企业信誉相结合;

在活动形式上,坚持“小型、分散、业余、务实”的原则,注重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国有企业党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从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出发,改进和完善企业的领导体制,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1、改进和完善企业领导体制。要改进企业党组织与董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做法,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领导体制,做到党的组织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组织同步建立,工作同步开展,探索并规范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权责和程序,努力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2、切实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投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找准渗透、参与经济工作的着力点,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保证作用;

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四心”(即:用政策解人心、用真情换人心、用保障稳人心、用帮困暖人心)、“三高一流”(党员的思想觉悟高于群众、技术业务高于群众、工作业绩高于群众,建设一流的党员队伍)、“党员岗位承诺”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3、进一步做好转改制企业和困难企业党建工作。努力做到党的组织不散,党的关系不断,党的工作不停,使所有党员都能及时编入党的组织,都能正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得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帮助;

要注重建立稳定工作的预警机制,尽早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的诱发因素,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大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
机关党组织要着力探索以作风建设为抓手的党建新途径。要坚持教育与制度并举,专项治理和综合治理相结合,从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标本兼治,整体推进“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建设;

要通过深化结对共建活动,扩大共建对象,丰富共建内容,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党组织要以事业单位改革为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社会稳定,为事业单位改革顺利进行提供组织保证。农村党建要继续抓好“学教”活动整改措施的落实,巩固“学教”活动的成果。要适应农村城镇化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彭浦镇基层组织管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要把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作为基层党建的着力点和支撑点。按照《**市基层党支部建设纲要》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星级达标创优”以及“创建学习型组织”等活动,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内在活力。要建立和完善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进一步加快党内民主建设的步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发扬民主的途径和方法,使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真正落实。
(五)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适应新形势下党员分布情况的变化和党员队伍状况的特点,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总体要求,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大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1、着力于提高质量,严把党员发展的“入口关”。要坚决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扎实有效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要以“一线、一流、青年”为重点,加强对年轻知识群体和掌握高新技术的优秀人才的引导和培养,把其中条件成熟的吸收到党内来,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要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在精心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

要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的质量保证体系,推行党内外群众测评制度,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实行对预备党员跟踪考察制度,探索建立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等,从严把好新党员发展“入口关”,从源头上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
2、着力于增强有效性,探索党员教育新形式。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认真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根据党员的个体和群体差异,探索分层分类的党员教育机制,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的针对性;

要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化教育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网络,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的有效性;

要善于从基层中培养和树立党员、干部中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使广大党员不断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在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着力于保持先进性,从严加强党员队伍管理。一是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员管理制度,严格“三会一课”、党日活动等制度,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二是要加强对下岗待业党员、流动党员、人户分离党员的管理,防止“口袋”党员、“隐性”党员的出现。三是要畅通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出口”,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提高评议质量,并制定《关于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实施办法(试行)》,统一规范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为完成上述基本任务,我们今后要在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上下功夫。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认清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基层党建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要把基层党建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分析研究,提出指导意见,制定实施的办法和措施。特别是要把创新党的组织管理体制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重点,建立健全党的工作全覆盖的工作体系。
二是要在抓好典型、形成特色上下功夫。要不断总结基层党建的新鲜经验,以“树典型、抓推广、带全面”的工作思路,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会、表彰会等形式,宣传、推广不同类型基层党建工作经验。要把学与创、学与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作用,努力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还要创新工作方法和工作载体,不断形成我区基层党建品牌特色。
三是要在加强基层党建研究上下功夫。要充分发挥党校、党建研究会和社会党建研究力量的作用,整合各种社会组织资源,构筑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相互促进、整体推进的基层党建研究新格局。对党建工作中不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关系到党的工作全局问题,要组织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基层党务工作者进行联合攻关,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行调查研究,力求理论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四是要在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方面要抓紧现有党务干部队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区委党校、社区党校教育基地的作用,提高党务干部的政策水平、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

另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培养年纪轻、学历高、有潜力、政治合格、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充实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改善结构,提高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五是要在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投入上下功夫。随着基层党建工作面的拓宽,工作任务的加重,工作难度的提高,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对党建工作的精力和经费上的投入。在经费投入方面,区委要把对党建工作的经费投入,纳入到区财政预算,统筹考虑,各单位也要对本单位党的建设给予经费上的保证;

基层党建调研分析报告 篇2

一、强化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基础性比较强,且饱含了保障性与常规性的一种工作模式,对宣传党与国家、企业发展战略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来凝聚员工的力量,让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通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来激活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因为基层发展是离不开企业装备、企业内部流动资金以及企业整体软实力的,所以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提升企业的精神风貌,让员工有更强的企业归属感。

二、当前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分析

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正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并且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促成要素之一。企业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等形式,让企业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有着力点与切入点,最终形成良好的局面,但是从近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日常工作环节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人员来说,如果不能从社会宏观角度对企业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不从大局的层面进行改革,很难保证企业的发展情况可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工作人员要不断开拓来自于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以及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通过一些载体等承载全新的工作思路。这种工作方式是近年来大家都比较提倡的,但是在落实中经常出现各种问题。在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中,思想政治工作和开会是分不开的,只要涉及到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通过座谈等形式来实现。部分企业的基层单位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只是简简单单做做记录或者是做点小型活动,发一些纪念品,这种活动并不具备实际意义。

从目前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来看,企业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正在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部分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虽然掌握了一些新的知识点以及新的技能,但是并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技能,或者掌控这些技能。一旦遇到了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很难将这部分技能应用到其中,所以从整体上看,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多。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个人应急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导致相关工作人员经常处在十分被动的状态。还有一些地区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干部也没有将干部的领导作用发挥出来,对自己的工作比较缺少认同感。除此之外组织不到位也是严重影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因素之一,组织不到位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发挥。同时,工作载体以及工作方法也都比较简单,缺少详细的计划与考评方式。部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并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不被认可的,所以缺少动力。

三、强化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

(一)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核心。在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企业想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就必须要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基础,通过拟定持续、有效、科学发展核心的方式来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质量。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质量,使其与生产经营管理并重,形成向心力。全面调动企业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开创事业,与企业高层管理领导者共谋未来发展之路,让企业可以更加科学化、稳定化地发展,奠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基础。首先要关注平等性原则,所有的工作人员和高层的管理工作者都应当是平等的,作为思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先根据时代发展的情况来完善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思想上不断进步,并通过该方式来启迪受教育的工作人员。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打牢,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为企业中的相关人员解惑。除此之外还要从内心深处尊重所有基层工作人员的人格,构建和谐平等的环境氛围。通过总结近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表明,只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与群众的相互平等,才能真正共同接近真理,共同实现思想上的升华。

(二)掌握差异性原则。因为不同人的性格不同,所以不同人的心境也是不同的。基层工作人员群体思维比较活跃,所以作为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来说,必须要从当前实际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脾气、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修养。从而造成了他们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同。这就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灵活机动地与被教育者交流思想,探挖根源。比如:对于文化层次较高且领会与理解能力强的职工,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现成的观点和理论来说服教育,不能过分追求相关人员的错误,尽量点到为止。在对一般员工进行教育的时候,因为这些员工的思想政治水平整体上比较低,所以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想法也相对比较单一,思路并不是很广阔,所以想要领悟问题的精髓也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在对这部分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要尽量使用比较实在且饱含内容的实例对其进行引导,通过这种方式拉近你和基层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让这部分工作人员可以聆听你的思想以及你个人的观点。如果不能拉近你和相关人员的距离,底层思想工作人员只是会在表面上假装听你说话,实际上并没有将你说的内容记在心中。

四、结束语

近年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博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不断优化企业内部工作方式,提升企业整体工作质量。上文以当前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问题性调研,明确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核心、掌握差异性原则等问题的解决方式,全面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一些理论和实际基础,希望可以为后续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摘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企业日常经营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当前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情况为基础,对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问题性调研,明确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经验,提出问题的解决方式,全面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关键词:基层组织,思想政治,调研,强化

参考文献

[1]王知宇,张俊.增强公安边防部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1(01):70-74.

[2]杨玲玲.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72-73.

[3]肖翠英.网络舆情视域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J].文史博览(理论),2011(06):69-71.

[4]肖翠英.论人文关怀视域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04):83-85.

[5]吴爱军,赵自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军队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0(01):95-98.

基层党建调研分析报告 篇3

一、调研方法及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座谈访谈、工作研讨会、专家咨询、文献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调查访问了黄浦、卢湾、徐汇、虹口、浦东、长宁、普陀等区劳动人才服务中心,百联、老凤祥、家乐福等企业。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调研方式,对上海市商贸行业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从业状况、人员结构、学历水平和目前商贸行业对中、高职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需求情况、职业能力的要求、企业今后3~5年内对基层商品经营人才需求预期,进行调研。

二、调研情况及分析

1.上海市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现状及结构

表1和图1为上海市商贸做作业人员情况,由此可见上海商贸业从业人员队伍伴随商贸业的发展不断壮大。

2.上海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求职和招聘供需两旺

从图2可见,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基层商品经营人才就业前景看好,供需两旺。从供需两旺的状况说明:基层商品经营在市场经济下的重要地位企业已有共识,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重要作用得到了企业认可。

图22006~2008年上海商贸类人才市场求职和招聘平均前5位的职位

3.上海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人员30岁以下年轻人是主力军

从图3可见,目前上海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从业人员以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体,占到总人数的82%。

图3 2008年上海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人员年龄结构

4.上海商品经营专业毕业生职场发展状态良好

其良好状态如表2和图4所示。

三、未来5~10年上海商贸业商品经营人才需求趋势

1.上海2009~2020年将建立起多个商业中心

上海市商贸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上海十二个中心商圈的建设,对基层商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著名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0月零售业店长/卖场经理职位高达42866个有效职位数,其中民营、私营企业、非上市公司占到了总需求的15%。而上海这一岗位的需求人数居于全国榜首,上海商贸行业现有基层商品经营管理人员13.7万人,每年需市场需补充的基层商品经营人才总量预计在8000人以上。

2.上海市商贸商品经营人才需求呈现三大类型

调查显示,上海商品经营人才需求呈现三大类型:战略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人数比例约为1∶6∶59。

战略型商品经营人才包括营销项目策划与规划人才、营销教学科研与培训人才,他们从事商贸企业营销战略、发展方向的研究,具备敏锐的市场预测能力,能够深入分析基层商品经营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熟知行业、企业的营销活动全局以及各个流程、环节。

管理型商品经营人才则是指掌握企业或行业的经营活动规律,能够胜任企业的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既积累了一定的营销技能,同时具备与营销有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经验、素质。这类人才在商贸行业主要是企业中层营销人员、区域经理、大型超市店长、品类经理、渠道经理、采购经理等。

技能型商品经营人才是在企业中从事具体营销工作,主要包括市场调查、促销、推销。这类人才在商贸行业中主要是指營业员、柜长、课长、组长、小店店长这些岗位。

3.上海商贸业基层商品经营人才供给状况

(1)未来5~10年基层商品经营人才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上海一线技能型基层商品经营人才来源有二个:一是中职商贸类专业毕业生,二是外来务工人员。五年前中职商贸类专业毕业生是主要来源,l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学生和家长都普遍倾向于就读普通高中,出现了中职学校招生难的局面,上海中职开设基层商品经营专业的学校不断在减少。在目前基层商品经营人员的入门门槛低,没有职业准入的要求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这种供给和需求的强烈不对称,企业招聘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通过简单培训后上岗补充基层营销人员不足,但在技能要求上远远达不到合格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标准,未来5~10年合格的一线技能型基层商品经营人才供给严重不足。

(2)上海职业院校商品经营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上海基层商品经营员工职业能力情况见表3。

四、对商品经营人才的培养意见和建议

1.以地方经济为轴心,实现工与学紧密结合

职业教育是地方经济的技能人才库,人才只有紧贴地方商贸企业发展的实际,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方法,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营销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交流中获取知识;把在校学习与在岗工作有机结合,工学交替,在理论知识指导下参加实践,在实践中体验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形成熟练操作技能优势。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实现学业与职业的成功转型

在教学中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点,依据基层商品经营专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依据上海商贸业对基层商品经营人才的职业要求,创新课程的结构、内容、体系,将地方特色与行业优势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贴近实际工作。依托行业、企业,实行课堂教学与岗位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专业老师与营销能手的有效结合,学校教学与顶岗实习的紧密结合,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的融通,创建“教学做”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特色,构建实用性、技能性与职业性的中职基层商品经营课程体系。

3.以职业教育目的为指导,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实践的新突破

职业院校是职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也应成为职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基地。基层商品经营的理念和技术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高职院校有着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走出单纯的学历教育的职业教育模式,推行“大职业教育”的理念。从学生来源上创新:不仅招收本地初中学生,同时还招收农民工子女;不仅招收全日制学生,还可招收半工半读学生;在同一所职业学校不仅有中职教育,而且还可继续高职教育;从师资的构成创新:不仅有本校的,还应该有企业的;不仅有“双师型”的教师,还要有专业能手;不仅要有管理人员,还要有劳动模范;不仅有中职教师间交流,还要有中高职教师间交流。从学习方式上创新:白天全日制学生上课,晚上业余班教学;有系统的知识学习,也有专项的能力训练;有传统的课程教学,也有专业人士沙龙;有模拟的实训练习,也有专家咨询点睛;有教室内的课堂教育,也有网上的营销课堂。把学校真正建成一所没有围墙的职业院校。

基层党建调研报告论文 篇4

陆思良

万屯镇组织召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培训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全村各级领导以及镇领导班子全体领导、机关所有党员干部。

此次会议安排部署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相关内容,要求各党支部要组织全体党员认认真真学习《党章》、《准则》、《条例》和总书记系列讲话,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要让全体党员增强党员意识,认识到党员有哪些权利,该履行哪些义务,该遵守哪些规定,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会议同时安排撤小村并大村的相关工作。要求各村认真领会精神,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贯彻落实。根据万屯镇党支部的“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制度要求,将万屯镇近期活动展开情况小结以下:

一、主要工作

1、制定了万屯镇活动第一环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工作具体计划。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内容、方式、对象、责任单位、工作要求等。

2、制定了万屯镇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村党支部书记领导分别确定了有关专题,积极自学,认真做好在理论中心组学习会上进行导读、解读的预备。

3、党支部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并报相关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4、党支部召开支部会议对活动进行再动员和具体部署,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必读篇目。

5、设立了征求意见箱和热线电话,并在村委办公网上发公告通知到全体干部职工。征求意见箱设在没有保安没有摄像头监控且干部职工上班较为集中的区域。

6、组织召开村委及各级单位干部职工征求意见座谈会,提早一天发出会议通知,要求各个工作领域(中心)派一位代表参会,参会代表在会前广泛搜集本部分职员意见建议,在会上照实反映。

7、召开部份领域主要负责人征求意见座谈会,面对面座谈,搜集各个工作领域开教育实践活动及 “两学一做”方面的意见建议。

8、召开万屯镇用户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党政有关部分、专家学者代表等对该系统展开教育实践活动及 “两学一做”方面的意见建议。

9、发函向当地直属县(区)以及相干部分系统等征求意见建议。

10、在村委办公楼一楼宣传栏制作板报,介绍我村活动方案、动员会议部署和要求、中心以及有关精神等。开通村内网教育实践活动专栏并及时上传、更新活动信息,为教育实践活动展开营建浓厚氛围。

二、特点做法和成效

(一)各党支部都制定了学习计划,学习教育活动计划细、方法新,体现了“领导带头解读,党员学习全覆盖”的特点。

10月18日局动员大会召开后,各党支部立即行动,依照机关党委的同一要求,结合各处室(中心)、各个团队要结合专业工作实际,制定了各支部的学习计划,计划具体到学习时间、内容、方式、主持人、主讲人、参加人、学习要求等,确保学习时间、内容、职员、效果“四落实”。11月19日前,各支部的学习计划均上报到局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18日以来,各党支部陆续组织党员展开学习,党支部书记对学习内容进行导读、解读,党员谈学习体会,至6月25日,16个党支部共组织了16次学习,80多名在职党员全部参加学习,人均学习4个学时,单位学习总学时为320个学时。

(二)听取意见行动快、方式多、渠道广、层面宽,、实施“360度征求”、“面对面收集”、“实地调研感受”等措施,体现了听取意见“全面、深进、具体、直接”的特点。

规范支部建设汇聚党员力量村党委书记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万屯镇党委书记领导看来,目前农村党员发挥作用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制约:一方面是老龄化比较严重,万屯镇621名党员中,60岁以上的超过了70%。一些高龄党员虽然党性意识很强,但因为身体原因,发挥作用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数量有限的青壮年党员的工作进行分散,除了保证规范参加组织生活之外,能在村级事务中发挥作用、为村民群众提供服务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因此,为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领导阶层首先将关注点落在了完善支部设置上——按照居住区域相近原则把老党员划分成若干支部,选派其中有一定威望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组织效果好,又便于就近活动。将年轻党员单独成立一个支部,除集中学习以外,可以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引导他们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同时,按照行业类别划分,建立非公企业联合支部、都市生态农业支部、村行政支部,使这些党员能依托行业,立足岗位开展学习。

乡镇基层党建调研报告 篇5

白银区强湾乡位于白银市区南郊14 公里处,东与四龙镇接壤,西与皋兰县为邻,南与水川镇相连,全乡总面积248平方公里,辖7 个行政村和1 个社区、44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664 人;乡党委下属党支部14 个、党员575 名,其中女党员140 名、预备党员10 名、35 岁以下党员181 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197 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豌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蔬菜、油料、水果等;养殖业主要有猪、羊、鸡、牛等;名优特产有红葱、红枣、红提葡萄、高原夏菜等。结合我乡工作实际,现将新时期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谋划,全面部署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

年,我乡把党建工作早谋划、早部署,通过乡党委会专题研究讨论,广泛征求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党员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意见建议,结合全区2015 年党建工作要点和强湾乡实际,研究制定了我乡2015 年党建工作思路。今年,我乡将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通过靠实党建工作责任、发挥党员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村党组织引领发展上下功夫、出实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针对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意识不强的实际情况,我乡把提高党支部书记思想认识作为首要工作来抓,对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责任”提出了明确要求,形成了齐抓共管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同时,在工作部署和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了党建工作首要位置的思想,切实加强了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指导,乡党委建立了党建工作随机督查制度和定期分析研判制度,每季度安排15 天时间对全乡各领域党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督查,不打招呼、随机走访,及时督促检查,对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搞形式主义的严肃批评教育,并限期整改;对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党支部,面对面进行指导,提出有效措施和办法,及时解决党建工作难题,每半年组织各党支部书记,召开一次党建专题联席会议,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向各党支部反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研究分析党建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提交党委会议讨论,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销号解决,有的放矢开展党建工作,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措施,大力提升基层组织服务水平

围绕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我乡把抓好制度落实作为有效途径,严格按照《强湾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要求,实行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村(社区)、干部驻村制度。班子成员结合具体分工,全年下村不少于60 天,各站所负责人和一般干部全年下村不少于80 天,并要求党员干部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深入到村社,深入到群众中去,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时刻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了解真实情况,不敷衍应付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每名干部撰写民情日记不少于10 篇,坚决杜绝下村走形式、下村只下村委会的现象。同时,乡党委制定下发了《强湾乡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实施方案》,按照六有标准(有领导带头、有服务场所、有服务队伍、有服务机制、有服务载体、有服务效果),农村党组织以“双带六抓”活动为载体、社区以“创建文明和谐社区”活动为载体,机关以“四比四看”(比学习看能力,比作风看纪律,比服务看形象,比实绩看贡献)活动为载体,对全乡各党支部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活动作出具体安排部署,明确了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和实施步骤。各村党支部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村干部轮岗值班,为群众代办合作医疗、养老保险、政策咨询等各类事项,截至目前,共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 150 余件。

三、抓好队伍,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

强湾乡现有农村党员463 名,占全乡党员总数的80.5% ,在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方式单一,管理松散,党员意识淡薄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我乡根据《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认真制定了党员发展计划,继续推行“群众推荐、支部票决、党委审批、全程公示”的办法,把好了党员入口关。去年,共发展党员8 名、入党积极分子37 名。对现有党员切实加强管理,党费根据最新标准按期收缴,对于长期不缴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按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在落实党建专项经费方面, 年组织部下拨的8000 元党员“冬训”经费和7 万元(西沟村拨付5 万元,强湾村拨付2 万元)场所补助经费全部用准用实;落实各村办公经费总计10.5 万元;为11 名困难党员发放帮扶资金8500 元(市级2 人,区级9 人),为3 名优秀村干部发放奖励资金4000 元(市级1 人,区级2 人),乡党委去年共慰问困难党员、老党员41 人次。

村级活动场所方面,2015 年,西沟村委会完成新建装修搬迁使用,强湾新村社区综合服务楼完成装修搬迁工作,并针对大部分村民搬入强湾小区的实际情况,在综合服务楼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娱乐活动室、农家书屋、远程教育平台等功能室,方便村民办事,为村民提供学习、娱乐、交流的活动场所,真正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落实制度,抓好农村党员队伍教育管理

农村基层党建蹲点调研报告 篇6

xx村地处xx南部山区,距县城33公里,全村下辖9个自然村(村民小组),耕地613亩、林地7472亩,共384户1188人,农民人均年收入1.2万元,在浙江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蹲点中,除76户已经外出务工和31户临时外出农户外,对277户在家农户全部走了一遍。期间,召开村两委和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3个,并对县乡村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访谈。通过对xx村的全面深入走访了解,我们对“农村是怎么走来的、现状怎么样、要往哪里去”等重要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四个全面”在农村的全面落实作了一些思考。

一、xx发展与变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xx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村容村貌、村庄治理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1.生产方式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xx村仍然以生产队为单位组织生产,报酬实行“工分制”。1981年底至1982年春,xx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提高。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xx村创办了多家企业,一些村民在耕种土地的同时到厂里打工,出现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业形式。到了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国出现了“务工潮”,xx村越来越多的村民也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到城里务工。在这个过程中,xx村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从单一种植粮食作物到多种经营。目前全村有茶叶230亩、高山优质油茶200亩、提子126亩、高山蔬菜105亩。二是从围着“一亩三分地”到亦农亦工亦商。蹲点发现,xx村常年举家外出务工有60户156人,夫妻双方常年外出务工的22户44人,一方外出务工的17户17人,共占总户数25.8%、总人口18.3%;农民农业收入与工资性收入占比由原来的9∶1变为现在的2∶8,农民人均年收入较80年代初的150元增长了79倍。

2.生态环境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xx村山林破坏严重,存在不少“光头山”“瘌头山”,旱涝灾害频繁。90年代初,随着毛竹产业的兴起,村里建起了竹篾加工厂、造纸厂、罐头厂。由于在毛竹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污水,使流经村里的潼溪水体受到了污染。新当选的村两委上任后,下决心进行环境整治。特别是以“五水共治”为契机,关停了村里的3家污染企业,相继推出垃圾分类管理、鸡鸭圈养、全村禁狗等一系列举措,村容村貌为之焕然一新。

3.治理模式的变化。人民公社时期,xx是一个生产大队。家庭联产承包到户后,xx大队转变为xx村,组织设置上相应成立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生产队调整为村民小组,这是xx治理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开启了村民自治模式。这个时期,村级组织承担着大量行政性任务,村庄治理手段基本以行政命令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xx村建立健全村级民主决策程序,制定村规民约并多次修订,在民主管理、依法治村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值得指出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xx村也经历了人口从固定到流动的过程,尤其是外来人口一度曾达到近300人,xx村把这一人群纳入村里统一管理,实现了村庄的有效治理。

4.党组织职能的变化。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根据党和国家在农村政策任务的变化,村党组织都着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相应职责。80年代后,根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村党组织主要从经济职能转为经济和行政职能并重。经济职能用xx村一位老干部的话,就是抓好山头、田头、栏头这“三头”。行政职能主要是协助上级抓好“三提五统”、计划生育等工作。税费改革后,随着农业税的取消,村党组织服务的功能不断凸显出来。这些年来,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村党组织主要担负着加强党的领导、政府“办事处”和实施村民自治的职责。xx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兴公益事业,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大力倡导文明新风,“美丽乡村、幸福xx”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二、xx经验

xx村从一个脏、乱、差、臭的小山村,近年来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先后荣获了“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xx的这一华丽转身,靠的究竟是什么?

1.最核心的是正确贯彻了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好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先后推出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等重大举措。省委相继作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和“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系列部署。走访中,我们深刻感到这些惠农政策在xx村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受到了农民群众真心拥护。近些年来,xx在建设美丽乡村中,规划实施了20多个项目,涉及资金1000多万,其中大部分来自政府部门的补助和扶持。许多村民由衷地赞颂:“能够盖这么好的楼,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就是因为党的政策好。”

2.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好班子特别是好支书。“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这些朴素的道理在xx得到了很好的印证。一个集体经济空壳村,愣是干成了这么多事,闯出了名堂,创造了“xx模式”,要归功于村级班子的团结干事,尤其是有一个优秀的村支书。劳光荣担任村支部书记22年,始终一心扑在村子里,敢想敢干、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xx的发展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访谈中,问起最遗憾的一件事时,劳光荣突然泛红了眼眶,讲起最对不起的是他的前妻,当前妻病危的时候,恰好遇上村民阻挠县乡公路开工,他顾不得医生和家人反对,赶往现场帮助协调。像这样的故事,走访中我们听到了很多。正如村里一位80多岁老党员讲的:“上级领导就像人的身体和脑袋,村支书就像人的两条腿。腿要是不迈出去,身体和脑袋是走不动的。劳光荣就是政府的两条腿。”

基层党建调研分析报告 篇7

1. 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基本情况

察雅县共有13个乡 (镇) , 村级建制整合后全县共有138个村 (居) 委会, 其中135个村委会, 3个居委会;一类村 (居) 有9个, 二类村 (居) 有20个, 三类村有109个。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基本情况有如下几点:一是团员青年分布不均, 团青比例失调;二是团干部配备情况也不理想, 13个乡 (镇) 中, 专职团干部数量为零, 大部分基层团干部由乡 (镇) 负责人兼任, 部分乡 (镇) 因团干部工作调动, 至今没有配备团干部。

2. 基层团组织现状

察雅县没有独立的团组织, 为工青妇合署办公, 共青团基本组织不健全, 基本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基层团组织基本呈现出“有组织有团员”、“有组织无团员”、“有团员无组织”等三大特点。同时, 由于客观原因, 地方党政部门对基层团组织的根本职能缺乏必要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 近80%的党政部门认为团组织对社会稳定的推动作用一般, 近60%的乡 (镇) 负责人认为没有必要成立基层团组织。

3. 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

在针对“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而进行的调研中, 通过紧密围绕“基层团工作开展难度”及其原因, 基层团工作开展频率以及主题, 基层团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领导重视程度、群众支持程度, 详细地调查了地方开展基层团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视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1. 基层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调研中, 发现察雅县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素质较好, 思想政治意识过硬, 文化知识水平较高, 基本业务能力扎实, 在当地干群中有着很好的威望, 但这部分干部所占的比例较少, 大约为15%左右 (以13个乡镇为统计单位, 下同) ;第二层次有着一定的政治觉悟,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能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较好地开展基层团工作, 这部分团干部综合素质一般, 所占的比例较大, 约为65%;第三层次的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存在很大问题, 这部分团干部政治意识淡薄, 文化知识水平较差, 对基本业务不熟悉, 缺乏自主开展团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达不到团干部的基本要求。

同时, 在察雅县基层团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对团组织认识不足, 对团工作热情不高, 认为团的工作没有硬指标、硬任务, 是空的、虚的, 干不干都无所谓, 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在开展基层工作时, 照葫芦画瓢, 缺少主见, 思路狭窄, 创新意识不足。

2. 基层青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 农牧民青年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 不懂汉文, 文盲比例较高, 不看书、不读报, 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大事不关心、不了解, 思想观念陈旧。同时, 由于信息化建设力度还不到位, 上不了网络、看不到电视、听不到新闻的现象比较严重, 部分农牧区青年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和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宗教的消极影响较深。依赖心强, 进取心弱, 容易满足现状是基层青年的一个显著特点。

3. 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

组织建设不到位、思想引领不显现, 成长成才服务体系不完善, 这是察雅县各级团组织所共同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察雅县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客观原因, 团区委、团地委缺乏对基层团组织的业务指导, 缺乏对基层团干部的业务培训, 上级部门在深入基层了解工作时, 只限于听汇报、看简报, 平时只注重安排工作, 缺乏监督指导, 无法有效地为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难题。

县、乡 (镇) 、村 (居) 团组织不健全, 基层团干部业务不熟悉, 基层团工作开展不及时, 基本活动经费不到位, 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团员青年感受不到团组织带来的温暖和福祉, 对团组织不认可、对参与活动不积极, 基层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开展的思考

1. 加大培训, 做到“一个提高, 两个正确引导”

⑴加大对基层团干部培训教育力度, 提高业务技能及为团员青年服务的能力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由于特殊的区情、县情和乡情, 在西藏, 各级团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础, 也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了解团历史, 掌握团工作理论, 学会团工作的方法, 教育基层团干部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共青团工作,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前提。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向心力尤为重要, 致富带头人, 有号召力的干部更能团结和凝聚广大团员青年。加强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拓展知识面,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逐步增长本领,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 才能更好地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认可。

⑵加大对农牧民青年尤其是农牧民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正确引导他们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 信教的农牧民青年占有很大的比例。做好农牧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开展反分裂斗争, 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牧区青年特别是农牧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结合西藏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切实把农牧民青年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 帮助他们学习时政, 认清形势, 自觉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把广大农牧民青年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增收致富, 引导到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上来, 引导农牧民青年崇尚科学、崇尚文明, 逐步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⑶加大对寺院僧尼的教育培训力度, 正确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公民

寺庙始终是我们的重要阵地, 基层团组织要配合地方政府深入做好寺庙僧尼工作, 在僧尼中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开展党的宗教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和法律的教育培训。扩大沟通渠道, 借助我们的优势, 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寺庙僧尼中, 教育、引导寺庙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特色道路、西藏特点相适应, 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典范。要把宣传教育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 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察雅县, 具有宗教思想的农牧民青年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做好爱国爱教教育, 做好寺庙工作, 对具有宗教思想的青年也有很大的正面引导作用。各级团组织要把团建和团工作延伸到各个层面的僧尼中, 将团工作战线拉长, 做到哪里有青年, 哪里就有团工作和团组织。

2. 构建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发展青年就业创业中心, 做好“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争取青年”三项工作

新时期, 团员青年有着新的特点, 新的诉求, 基层团组织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必须构建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 最大程度上地吸引和引导青年。在现阶段, 构建就业创业中心, 壮大就业创业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为农牧区青年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 给予就业创业的扶持和服务。要引导农牧区青年从事服务业、旅游发展业, 培养服务业行家里手, 将农牧民青年从传统的、单一的经济形势中拉出来。

3. 强基固本, 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深入推进基层团工作开展

基层团组织是与农牧民青年最直接、最密切联系的基层组织, 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因此,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基层团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部分, 要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要求, 深入扎实地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巩固基层团组织体系。

村 (居) 团组织负责人进“两委”工作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团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 坚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及时了解基层团组织的工作, 关心基层团干部, 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要多鼓励、多支持, 增强基层团干部“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使基层团干部充满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层团组织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 要结合新时期团员青年的新特点和新诉求开展好基层团工作, 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引领、联系、动员、宣传、维护、服务团员青年”的作用, 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凝聚起来, 使他们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基层团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更好地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 为“小康察雅、平安察雅、和谐察雅、生态察雅”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贡献青春才智。

参考文献

基层党建调研分析报告 篇8

关于“着眼适应社会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调研报告

●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课题组

本报告梳理了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剖析了实践中存在的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提出了着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对策思考,以进一步拓展党建的公共性领域和增强党组织的枢纽性功能。

社会管理;创新;区域化;党建;调研报告

根据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党建课题调研的要求,我们在梳理原黄浦和卢湾两区多年来以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对“撤二建一”背景下黄浦区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我们在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党工委、地区办、综治委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采取深度访谈、小型座谈会、资料查阅等形式开展调研,借鉴了兄弟省市、区县,特别是上海市静安区的相关经验,并选取南京东路、五里桥、老西门、瑞金二路等社区(街道)在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探索实践,进行了个案分析。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黄浦区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

2004年以来,中共黄浦区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的总体部署,从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以世博会服务保障为重要契机,逐步构建与完善以社区(街道)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区党组织为基础、服务群众为重点、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目前,全区10个街道相继建立了在社区(街道)党工委统一领导下的“1+3”的领导体制;进一步完善居民区党总支、居民区(楼群)党支部、楼组(幢)党小组三级组织构架和运作机制;以楼宇党建、园区党建、市场党建、网格化党建、信息化党建等有益探索,不断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体系。从组织体制上打破党的基层组织之间原有的分割、封闭局面,从区域范围内整合力量和资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促进和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一)构建区域化党建领导格局。为把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矛盾消除在基层社会,按照市委要求,黄浦区委结合区域特点,通过建章立制,管理重心下移社区,资源配置倾斜社区,基础工作聚焦社区,确立以社区(街道)党工委为领导核心,单位党建为基础,行业党建为抓手,社区党建为载体,社区党员为骨干,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区域化大党建领导格局。这一格局经受了世博会考验,证明行之有效。

(二)创新区域化共建机制。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突破隶属、体制、户籍等界限,建立了驻区单位党组织主动联系社区(街道)党组织、在职党员主动联系居民区报到、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机制等一系列促进条块“双向协调”、“双向服务”、“合作双赢”的联建共建机制,改变了世博会前侧重于“以块协调”的单向机制,使区域化党建组织互联、资源互享、功能互补、工作互动有了体制、机制保障。通过区域化党建组织管理与活动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紧紧抓住“世博先锋行动”、纪念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创新区域化党建的活动载体、平台,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三)做实服务群众的社会化体系。以“组团式——零距离服务”为重要载体,整合区域内各级各类党组织资源,共同做好服务群众工作。聚焦改善民生,健全完善“三会一代理”(决策听证会、矛盾协调会、政务评议会、居民信访代理)制度,引导群众参与社区自治。广泛开展“三访”(走访、下访、接访)、“三个服务”等活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区域内各类基层党组织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以追求群众满意为动力,着力解决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四)夯实区域化党建工作基础。多年来,黄浦区委不断加大党建工作的投入,为基层党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以社会化方式整合资源,对社区党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全方位开放。不断加强对党员服务中心的功能开发,加强与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共享,增强联系沟通驻区单位党组织、强化党员服务中心对区域内党员志愿者组织的孵化、扶持和服务功能,使之成为支撑、保障社会管理新格局的重要载体;以信息化、标准化为抓手,促进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条块融合。

二、区域化党建工作实践中存在的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问题

面对社会转型的深刻变化,黄浦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实践中尚存在着与社会管理要求不相符合、不相适应的矛盾,集中表现为“五个制约”:

(一)共建共享的认识尚未统一,制约了社会管理参与的内生动力。一是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足。大家反映,党建联建应建立在共建共享的价值基础上,要让社区单位更好地融入社区,而不是感到有负担。有的认为,区域化党建格局还相对松散,共建双方在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对接力度不均衡,缺乏相应的利益结合点。二是世博经验转化为常态方式不能简单套用。不少同志指出,世博会作为国家行为,其组织方式、动员机制、运作模式都有着非常态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仍延续了传统的运动式社会动员模式,而要据此形成日常工作机制还应慎重,尤其是对志愿者等社会资源不能滥用,不应把属于政府、企业的责任推给社会。三是区域化党建工作覆盖仍有较大空间。世博会期间,到社区报到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可主动报到的单位全区也只有2000余家。然而,据各个街道的不完全统计,区域内单位最多的外滩街道有8000余家。可见,区域化党建虽然解决了党的工作覆盖的机制问题,但社区单位的参与积极性单靠领导重视、行政命令推动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是“要我做”、还是“我要做”的问题。

(二)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薄弱,制约了社会管理方法的与时俱进。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越来越频繁的社会活动和社会突发事件,一些党组织仍习惯于单位制管理组织所形成的小党建、内循环的方式方法,存在权力领导路径依赖,习惯于以往依赖行政手段包揽一切、决定一切的思维定势,对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的新要求理解不透。具体表现为:组织管理方式的创新能力不强,条与块之间在职能结构、联动机制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接,整合组织资源、拓展活动空间的工作动力不足,参与社会建设领域的路径不明。有的不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的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有的对网络舆情不敏感,引导和影响群众应对网络舆情热点与现实社会的热点的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新型媒体引导舆论、争取主动。

(三)社会参与平台缺乏必要整合,制约了社会管理合力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区党建、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类型的活动组织平台,发挥了联系组织、联系党员和联系群众的共驻共建作用。但由于缺少经验总结、理论梳理、典型引导和组织推广,造成搭建平台快、变化也快,导致难以固化成果,形成持续的基层基础工作模式。社区党组织统筹协调社区内各类组织、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群众的机制的长效性和有效性方面,也有待完善。

(四)对社会利益诉求回应不畅,制约了社会管理中群众的广泛认同。“撤二建一”后,黄浦区委信访总量在全市中心城区居前列已是基本事实,矛盾凸显在动迁安置、住房物业、城市管理和各类纠纷;集体上访仍多发高发,集访矛盾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管理、机关企事业转制、动拆迁等方面,动迁安置、住房物业、城市管理等各类纠纷。化解这些矛盾,现在主要靠体制内的力量,结果往往是应接不暇。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开拓思路,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但目前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和工作优势没得到很好发挥,因而也不能真正了解党员、群众的不同诉求,基层党员、党组织作为民需反映主渠道地位正逐渐旁落。社区基层党组织还不善于通过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物业与业主之间、居民委员会与居民之间广泛地进行协商对话;不善于通过有意识的嵌入形式多样的群众组织,开拓并疏通更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群众利益诉求以制度化的渠道合法地表现出来;不善于把服务融入到社会控制中,以服务的良好形象获得群众的社会认同。

(五)社区党建的支撑保障不平衡,制约了社会管理工作者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两区合并面临许多新情况,较显著的是居民区党建支撑保障发展不平衡:部分街道的领导反映党务工作科室、编制不足,一再强调要“有人做事”;部分居委会的综合用房面积比全市平均水平低30%;部分居民区社区工作者的待遇远低于兄弟区,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综合素质,以至于部分社区聘用的大学生纷纷跳槽,成为兄弟区社区工作者的“实习基地”;社区工作者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也相对滞后,总体表现为眼界不够宽、思维不够新、方法不够多,这与“精品黄浦”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面对居民区将要进行全面换届选举的严峻形势,应该未雨绸缪,对居民区的“三有一化”建设应从区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

此外,对于“撤二建一”后原黄浦、卢湾两区在区域化党建推进中的差异问题,不少同志指出,不能过分强调各社区(街道)的资源禀赋差异,以及在工作理念、内容、方式和支撑保障等方面的不平衡,要在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大局下,进行科学整合,实现优势叠加,坚定不移朝前走,在重大工作、重要任务中检验成效,展示区域化党建的新成果。

三、着眼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化党建格局的对策思考

中共上海市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推动解决地区社会管理中的瓶颈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区域化党建工作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拓展,就要增强党的整合功能,努力使党的工作和党的组织切实地融入社会,把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的党建功能目标贯穿于工作始终,其根本在坚持群众路线,关键靠改革探索,核心是制度创新。建议在以下六个方面强化:

(一)强化政治领导,用共建目标实现价值统领。充分发挥党委在社会管理格局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聚焦城区发展的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探索用共同的共建目标来引领,打造坚实的思想和组织基础,进一步强化党对基层社会的政治领导功能。一是紧紧围绕新黄浦“共谋科学发展、共建精品城区、共同创先争优、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建目标,发动包括驻区单位在内的所有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携手奋进,体现“传承经典、打造精品”的共同追求,形成和确立党的群众工作的区域化、社会化发展趋向。二是进一步强化各社区党工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树立“大公关”意识,激发各类社区组织的参与活力,善于把党的领导建立在社区公共利益和为民服务的基础之上,把党的政治工作建立在社区公共事务和企业管理之中。三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把党组织的社会活动融入到为社区居民提供的物质文化服务之中;围绕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本单位、本社区、本行业的重大问题,组织开展讨论,强化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健全长效机制,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面对社会建设中呈现的组织结构网络化、扁平化的特征与要求,应巩固区域化党建的实践成果,特别是世博会期间区域化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深化具有较强社会整合力的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与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机制,使后世博的区域党建联建从现有的区属空间向区域空间延伸与拓展。一是巩固、提升世博机制成果。各社区(街道)党工委要建立完善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健全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双向沟通、协调、服务等工作机制,立足社区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等开展工作,形成与驻区单位党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沟通平台。二是推动、深化两个“延伸”。通过健全完善区级层面的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事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解决涉及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大项目,推动区域化党建由社区(街道)向区级层面延伸。通过建立完善相应的联建共建工作机制,推动区域化党建向居民区延伸。围绕社区自治和公共服务,深化完善“三会一代理”制度,形成“五位一体”的物业党建联建,使党的社会工作更加切实地融入到各类社会组织和群众中去,进一步实现“整合、协调、联动、共建”的格局。三是夯实居民区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加强居民区建设的统筹规划,切实落实“三有一化”的要求;落实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党群工作者选拔配备、待遇保障等相关政策;运用区委党校和社区党组织实践基地,加强对现职专职党群社会工作者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的系统培训;健全稳定规范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

(三)创新活动载体,完善党建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把服务群众作为完善区域化党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一是以“创新转型谋发展、服务群众促和谐”为主题,深化创先争优活动,以组团式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为主要载体,继续深化“三访”、“三服务”的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组团式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服务、反映诉求、化解矛盾的重要作用。二是全区通过建立民意传导、整改落实、绩效评议、责任追究等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服务群众的力度,丰富群众工作的手段,切实提高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建议整合现有的“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平台”和“零距离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拓宽形式多样的民意表达渠道,以加强对街道社情民意工作的支撑和保障。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在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中的作用,完善党员到居住地党组织联系、报到制度,使党员服务群众有一个“做得好”的立足点,使建设和谐社区有一个“看得见”的结合点,尤其在社区发生问题时,有一个“稳得住”的切入点。在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民生工作联动服务、区域文化联动促进、安全稳定联动维护、区域人才联动培养、学习型组织联动创建、创先争优联动开展、信息网络联动建设等八个方面形成合力。

(四)加强统筹协调,促进资源共享的社会化配置。充分发挥辖区内各类党组织的优势,通过组织共建、人才互动、党员联管、活动互助等形式,整合利用区域党建资源,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一是聚焦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和地区稳定,继续整合政府部门、行业管理单位和社区党组织资源,深化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互联互补互动的资源整合型党建模式。以项目为牵引,通过目标任务化、任务项目化,在帮困救助、服务群众、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方面搭建更多的党建联建平台,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生活共同体建设,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向领域延伸、向行业覆盖、向社会辐射。二是统筹协调各类党建资源。坚持服务为先,立足于满足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更好地整合包括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社区行政事务受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在内的各类公共平台资源,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党组织的各自资源优势,为区域内的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党建工作提供资源支撑。要着力加强社区(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区域志愿服务网络和平台。三是强化组织活动。积极开展和不断丰富党的社会化活动的经典项目,汇集各类资源的文体项目、提升道义的公益慈善项目和展示社会的公共节庆项目,大力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精神家园,拓展社区公共空间,增强社区的归属感,不断增强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功能。

(五)促进社会协同,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为着眼点,深入实施平安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延伸到社区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合力。一是建立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新机制,对可能存在社会稳定风险的重大项目开展风险评估试点工作,其中涉及动拆迁及工地建设项目、企业转制项目、市政及市场搬迁项目,从源头上预防、控制和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从“被动化解”到“积极防范”的转变。二是拓展街道综治工作中心新功能,形成基层综治工作格局。进一步巩固世博会期间单位安保单位负责、社区安保街道负责、公共部位安全各方联手的做法,充分整合社区内综治、维稳、信访、调解、帮教、社会管理等各种力量,不断完善平安建设各方联动机制。三是进一步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大调解格局,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成立街道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在街道和居委两个层面建立品牌调解工作室,推进调解队伍社会化建设;依托“心灵港湾”平台,将心理疏导引入调解工作,加快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建设;通过与法院、检察院、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合作,开设流动模拟法庭,加快推进调解工作职业化发展。四是加强条块联动,以城管执法、物业管理党建联建,促进城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六)加大技术支撑,依托信息化推动社会管理创新。面对上海三年内建成“智慧型城市”的战略部署,区域化党建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提高各级党组织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引导和影响群众、应对网络舆情热点的能力。依托信息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一是要科学规划、高位布局,实现“集约化、少投入”,从全区整体进行考虑,做到全区一盘棋。二是要实行网络覆盖,充分利用已有的区委门户主网站、区委部门子网站、社区(街道)党工委的党建网络以及各驻区单位自身党建网络资源,加强党建信息资源整合,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党建联建,共建共享。三是要运用信息技术。依托网络开展组织生活、党员教育培训,运用信息网络开展党务工作,探索在线组织生活,使党建网站成为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创新基层党建方式的实践平台,推进党务公开、展示党员形象的基层窗口,服务党员群众的网上家园,把区域化党建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D26

B

1009-928X(2012)03-0031-04

课题组组长:孙甘霖;副组长:张国军;成员:陈黎红、杜言敏、陈怡、黎明琳、顾荣、曹晶;执笔:陈黎红、杜言敏

上一篇:四招提升店铺销售业绩下一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