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 篇1

常见误区之一:政治科目简单,背背就行

笔者在辅导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认为政治学习很简单,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就可以轻松搞定,这种观点在学生中是比较流行的,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政治不能得高分的最大误区。产生这种观点的主要根源是很多学生对考研政治的命题缺乏研究,有些辅导老师又缺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考研政治38道题目中,约有45分左右的题目难度系数很低,只要考生系统看看书,稍微背一下(实际上即使不背,很多题目也能做出来),这些题目主要考查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点。45分的题目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区分度的,你会我也会,大家拉不开差距。但是考研约有50分左右题目,它注重考查理解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这里面好多题目,即使让你开卷考试你都很难做出来),难度系数非常高。因此,考研政治要想得高分,主要靠理解,不是靠记忆。希望广大考生一定要在暑假强化阶段对老师讲过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理解。

常见误区之二:只需零散记忆,不需逻辑分析

很多学生喜欢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各个琐碎的知识点的复习上,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宏观的、总体性的把握。习惯这种复习过程的学生将很难应付比较灵活的综合性题目。现在的考研题目,在命题思路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整体把握。如果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建立起一个很好的知识体系,而是停留在对零散知识的把握上,那就很难适应今天考研命题的思路。按照正确的复习思路,考生的复习究竟应当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考生一看到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分析题,在大脑里就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与之相对应,就能迅速地判断出该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在第几章第几节,并能进一步联想到与这一知识点相关联的其它知识点。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考生答题时的总体思路和方向就不会有错误,这就有利于考生组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再加之很规范的答题思路,获得好的成绩就不成问题。在教学中,我经常建议大家在复习每一门课程时,最好能先把本门课的目录清晰的印在脑海,争取先将章节目录的结构记下来。并且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无论复习到哪个知识点,不仅要学习该知识点本身,还要注重思考与把握该知识点与前后其它知识点的关系,甚至于同其它章节在逻辑上的联系,只有按这样的思路复习才能将知识点学活。

常见误区之三:题海战术,以做题取代看书

很多同学喜欢搞题海战术,买了很多习题集,天天教材不看,一门心思做题。这样实际效果是很差的。我一直主张,在教材没有看透的情况下,不要做系统的习题集,没有太多益处,只能让你头脑中最后形成一盘散沙。做习题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习题只是巩固和帮助理解教材的内容,不能舍本逐末。很多同学手里往往同时拿着数本内容相近的辅导书。但问题是每本辅导书少说也有四、五十万字,几本书的总字数就会有数百万字之多,大家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才能复习完。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大家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吃透这些书。记住蒋老师几句话 :“做习题不在于多,在于精,在于管用”;“没有系统的学习和一定理解基础上的做习题,做题目的数量与最终的成绩反而成反比”。

常见误区之四:政治科目学习不需要计划

很多学生觉得政治简单,可以突击,往往缺乏一个精确的计划。在复习时,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在复习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自由散漫的状态。这种自由式的复习方法总体上看复习效率较低。我建议大家按照我前面列的表格,再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计划,按照预订的时间,完成预订的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复习。这样按部就班,到最后就不会慌乱,一定能考出一个不错的成绩。

常见误区之五:押题,单纯靠老师

很多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把最后过关,把得高分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最后押题上。我的QQ上经常有学生最后给我发这样的信息:“老师,最后就全靠你了,押题要给力呀!”说实话,我每每看到这样的信息,真的是哭笑不得。我一直不主张押题,押就是赌,逢赌必输。我更喜欢用“预测”这两个字,因为预测是构建在科学基础上的。“万丈高楼平地起”,最后预测的重点是在前期认真学习基础上的,不能前后割裂。还有一部分考生以为报了考研政治辅导班就可以了,辅导老师包打天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要知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诚然,很多辅导老师都是进行过多年考研政治辅导的资深教授,他们对出题内容和方向都很了解,跟着老师复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如果考生自身不努力,考取高分也是不可能的。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 篇2

一、重结果, 轻过程评价。

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中, 数学占的比重很大, 所以很多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十分注重学生的结果。在很多学校的工作考核中, 总分、均分等等也是考察教师的重要指标, 对教师好坏的评价也多以学生分数作为参照条件。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之下,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一般注重结果。不管其他怎么样, 能取得最后结果的正确以及得到高分就好了。毋庸讳言, 分数第一的思想, 仍然活跃在很多教师甚至学生的思想中。首先, 作为教师不能否认结果、否认学生直观分数的重要地位, 关键是不能唯分数论, 把分数妖魔化, 绝对化。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不仅仅要一个好的结果, 一个严格的、正确的过程也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再有, 分数的取得跟结果的取得也有一定的偶然性, 不一定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所以在课堂评价中, 尤其是在高中数学的课堂评价中, 对于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的总体表现, 就要对整个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给出正确合理客观的评价。这样才能得出学生有没有能够将课堂讲授的知识全部到位, 吸收。在如判断、解题思路、分析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没有提升, 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没有更加浓厚。再结合学生课前、课后的种种反馈情况, 才能完整的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也才能得出对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

例如在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3的第二章, 系统抽样中, 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学校高二年级一共有二十个班级, 每班有五十个学生, 为了了解高二学生的视力状况, 从这一千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一百的样本进行检查, 请问应该怎样进行抽样?这时很多同学都知道使用系统抽样这个知识点解决问题。而忽略了系统抽样过程是要有严格的步骤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要要求学生把整个过程都详细的阐述出来。而不是只讲结果。这样就能避免课堂评价的时候常犯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

二、重知识, 轻能力评价。

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推行多年, 但很多教师脑海中或多或少还会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重点关注了知识层面的评价, 而对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要求显然不够。对学生的要求停留在会做题、会考试, 会与教参上说的一字不差就行。新课改也推进了这么多年, 想想我们又有了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我们的学生在能力上又有了多大的提高? 有些老师也曾经尝试着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 但不会立刻收到很好的效果, 还没有让学生做几道题, 强化一下效果好, 很多教师又放弃了新课改的一些思路, 又重新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对学生能力的提升, 不是一句空话, 要实实在在地体现到我们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作为教者, 在教案中所预设的“能力目标”不能只是一句闲语。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中, 重点准备训练哪种能力, 如何进行强化, 要达到怎样的要求, 都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如果老师轻视能力培养与评价, 会让学生也忽略这个问题。对数学整体思维的构建显然是不利的。

例如在算法的含义一课之中, 一个课堂问题:求给出1+2+3+4+5的一个算法。在这个问题的评价中, 很多学生容易走捷径。用N+1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而且由于这个式子的简单性也能够很快得出答案。如果教师在课堂评价中给予过分的肯定的话, 就犯了重知识轻能力的评价陷阱。在算法这一节课的课堂评价中, 一定要深化进能力层面。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而且要找到最适合的步骤。且要求在有限的步骤内求出问题的结果。每个步骤还必须是可行的、明确的。从能力层次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三、评价指向不明。

课堂评价尤其需要评价的明确指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是最重要的课堂任务之一,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主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果评价指向不明, 学生也可能从几个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 但是, 由于对一个问题的看待角度过于宽泛, 导致日后的印象会如过眼烟云, 效果不佳。所以在进行课堂评价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评价的指向性问题。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 篇3

摘要: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方法过程和考核评估方面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需要开展生命教育,注重生命关怀;开展内隐教育,注重交流沟通;开展学理研究,注重学科发展,以此推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

关键词:误区;生命教育;内隐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3—0211—02

长期以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流。当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存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本文尝试就这些误区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领导和同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存在的误区与思考

1.内容体系存在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而且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片面理解,常常把它单纯理解为就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灌输和“说教”。在学理研究上,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纪教育”[1],也有人认为包括“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教育体系,以党的指导思想为核心的政治教育体系,以公民道德建设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体系,以人的全面发展、人格培养为核心的人格教育体系和以法治理念为核心的法制教育体系。”[2]应该说,这些概括基本上体现了受教育者个体素质发展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些关乎个人存在、意义生存的内容由于各种原因却被淡化、忽视或遗落了,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存在片面认识。

2.开展生命教育,注重生命关怀。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但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的发展中基本上是轻视这个“第一前提”的,突出表现在缺少对生命的关照和关爱。

据卫生部统计,2006年上半年,15~34岁人群死亡的第一原因不是医学上束手无策的疑难病症,而是自杀,并且自杀者越来越低龄化。在面对学业、就业、经济等种种压力下,一些大学生陷入空前的迷茫,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找不到心灵的家园,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教训惨痛。

在工具理性主义的驱动下,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人在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的历程中越来越迷失了生命本身,这无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本身提出了挑战,亟需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予以面对和回答。这使得人们反思,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亟需加强生命教育。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关怀为中心,在遵循个体生命、生理和心理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引导生命走向完善,追求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并在个体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和谐关系的教育[4]。生命教育把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价值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把培养健全的生命意识作为教育的核心,把养成良好的珍惜生命的行为作为教育的目标。生命教育从生命本体出发,把人对生命的追思与探寻引向深处,孕育人透彻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珍爱和对他者生命的同情。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程存在的误区与思考

1.方法过程存在的误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误区:其一,“重形式,轻实效。”如有的人习惯做表面功夫,玩花架子,“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面临的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好大喜功,重视搞形式、弄指标,实效性不强。其二,“重言传,轻身教。”少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把这种教育理解为是一些人对另外一些人的规范和教育,强调的是如何去教育别人,而忽视了自身的言行,没有以身作则,结果“喊破嗓子,就是不做样子”,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

2.开展内隐教育,注重交流沟通。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过程的思考。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为受教育对象的内心德性时,教育目标才可能真正实现。所谓内化,是指受教育对象在教育过程中或完成后将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为自身稳定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过程。而这种内化的实现,内隐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内隐教育强调无处不在的环境作用、文化氛围、爱的关怀和帮助等因素的潜移默化,强调润物细无声。根据情感的双向性原则,受关爱者会更好地懂得关爱自己和他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关爱和沟通,通过帮助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难,使大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受教和施教双方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和互动关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化。

另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过分强调单向硬性灌输,忽视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微观层面教育客体也是主体性客体。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到双向交流上来,在交流思想和相互沟通中真正做到相互启发诱导,共同提高。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存在的误区与思考

1.效果评估存在的误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评估,能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指导工作。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一是以考代教,把考试和文字记录作为检验教育成果的尺度。结果形成这样的评估标准——考试的分数越高越好,教育的时间越长越好,笔记的字数越多越好,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本身所起的实际作用。还有一种误区就是对教育效果急功近利,注重产生看得见的、眼前的各种效果,忽视长远的、潜在的、暂时还看不见的效果。

2.开展学理研究,注重学科发展。正如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楷模、西沙水警区政委陈俨说:“对官兵的教育,重要的不是在于让他们今天会干什么,而在于让他们明天能干什么。”因此,在评判和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时,既要注重眼前的、看得见的效果,又要注重长远的、潜在的、对个人和社会长远发展有益的暂时还看不见的效果。可见,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评估是比较复杂的。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需要经验式的总结,还需要学理上的深入研究。有学者认为,改变目前研究与实践要么两张皮,要么彼此等同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学科自身的评价体系和研究标准。只有把研究放在实践基础之上,学科的实践性才能够得到发挥;也只有把研究与实践过程区别开,学科自身才能够获得学理上的支撑。因此,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考核和评估相关理论的发展,应该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命题[5]。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而不断作出科学调整。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系统与基本内容等也在不断变化调整之中。当前,面对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学生主体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行结构性调整,这种结构性调整既包括了重新审视并调整我们用以说服大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还包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等相关领域研究。唯有如此,才能面对新形势,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

参考文献:

[1]周湘莲.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内容与相互关系[J].社会主义研究,2004,(2):112.

[2]张锐,等.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优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27-2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闫燕,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8,(4):15.

[5]徐德胜,等.试论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经济师,2007,(8):103.

Rethinking of the Misunderstanding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XU De - sheng, WEN Zhu

(Office of CPC committee,East Chin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zhou 344000,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there are several misunderstanding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make great progress in the field on the new circumstances,we should carry on life education、implicit theories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ories-related study etc.

考研政治 跳出复习误区 篇4

从小的思想品德教育、政治课一直到考大学,同学们对于政治的印象总是离不开“背”这个字,但真的仅仅如此么?

考研政治复习误区一:政治无非是死记硬背。

辩证的看,该论点强调背记,有合理的一面。普遍认为,记忆是理解的基础。任汝芬老师指出,如果哪个老师告诉你说政治只需理解,不用记忆,那绝对是误人子弟,政治辅导老师之所以能讲解自如,理解深刻,还不是建立在他多年的日积月累之上的。“死记硬背说”误人之处还在于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学习政治理论对世界观的塑造和方法论的培养都大有裨益,甚至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考研。

考研政治复习误区二:政治理论都是条条框框,接近教条主义。

哲学作为一门关于整个世界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学科,表述十分凝练,文约义丰,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在囫囵吞枣的时候,以为都是教条,若深入领悟的话,会发现它字斟句酌,字字珠玑,蕴涵丰富。记得一位名人讲过,同样一句话,从涉世不深的青年人嘴里说出来就没有从饱经风霜的老年人口里说出来那样意味深长,富于分量。同样,一句高度抽象的原理,某些人看来是干瘪瘪的,乏味的;而在另些人眼里,奉为人生的真知灼见,智者叮嘱。

分析以上两种观点的对与错,有助于我们澄清认识,既看到政治复习的应试性,又重视它的哲理性,从而使政治复习告别单调、乏味和远离生活,开创一条寓悟于背,学以致用的新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观点和方法。认真学习,反复领悟,对我们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大有裨益。先说唯物论吧,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客观实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是多样性和一元性的统一。什么是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万事万物,如,水火土,原子分子,人际关系,国家政党等等。这个原理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其他什么事情出发。我们每个人都应认清自己本身这个最大的实际。在我选择报考学校的时候,我就反复的思量过自身的特点,喜逻辑,厌数字,好抽象,烦具体,丰论述,欠运算等等,所以我选择了一所能让自己扬长避短的学校。

辩证法教会了我们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全面的、具体的、历史的看问题和观察世界,矛盾规律是其核心内容。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静与动、生与死、长与短、熟悉与陌生等等。矛盾的两方面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认识了这个道理,对考研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就能一分为二的看待,创造条件,化困难为积极因素。由于考研中学习任务重,忽视了身体锻炼,结果,10月份到11月份间感冒了好久。困难已经出现,矛盾已经出现。怎么办?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创造条件,转化矛盾,我选择了每天清晨6点起床,运动40分钟,寒冬料峭,踏雪而动。这项计划,一直坚持到考研前。效果喜人,驱除了感冒等病症,精神也变得充沛些了!考前12月份的时候,好多同学选择放弃考研留校了,我心理也挣扎过,但最终我选择坚持,调整心态岿然不动,吃得香,睡得着。

如何避免考研政治三大复习误区 篇5

但是从多年来考研教育网所了解到的许多学生复习应试的经验教训来看,考生在政治的复习思路上最容易犯的三大错误,下面政治考研辅导专家们就针对这样的.三个误区一起来分析一下原因和解救措施,希望对20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盘散沙式的复习思路

错误分析:这种复习方法,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各个琐碎的知识点的复习上,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宏观、总体性把握。采取这种复习思路的学生很难应付比较灵活的综合性题目。现在的考研题目,在命题思路上更加注重灵活性和综合性,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于知识的立体把握。如果考生在复习时没有建立起一个很好的知识体系,而是停留在对零散知识的把握上,那就很难适应今天考研命题的思路。

正确复习应当达到这样的效果:考生一看到试题,无论是选择、辨析还是分析题,在大脑里就有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与之相对应,能迅速判断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在第几章第几节,并能进一步联想到与这一知识点相关联的其它知识点。

应对策略: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到始终保持对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建议大家在复习每一门课程时,最好能先把本门课的目录熟练地把握一下,争取先将章节目录的结构记下来。并且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无论复习到哪个知识点,不仅要学习该知识点本身,还要注重思考、把握该知识点与前后其它的知识点,乃至于同其它章节在逻辑上的联系,只有按这样的思路复习才能将知识点学活。

大海捞针式的复习思路

错误分析:有的同学认为拥有多种参考书能达到最全面的效果,手里往往同时拿着数本内容相近的辅导书。但所有参考书的总字数多达数百万字之多,考生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才能复习完。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考生很难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吃透这些书。往往只是大概浏览一下,很难达到灵活掌握的程度。

应对策略:考生应当选定一两本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吃透这一两本书。“精读一本书胜过泛读十本书。”前提是考生必须选高质量的辅导书。

漫无目的式的复习思路

错误分析:按这种复习思路复习的考生,往往缺乏一个精确的计划。在复习时,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比如说应当在每个月,甚至每天进展到什么程度。而如果没有一个准确的计划,在复习时就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自由散漫。这种自由式的复习方法虽然也有它的好处,但总体上来看复习效率较低。

应对策略:建议每个考生制订一个严密的复习计划,规定好每一天甚至每一小时的复习进度,就像制定作战计划一样,按照预订的时间,完成预订的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复习。根据这几年我辅导学生的经验,我建议各位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对每门课至少要复习四遍。按照记忆的规律来看,第一遍可能使你熟练地掌握百分之三十的知识内容,第二遍的复习能使你掌握百分之五十的知识内容,第三遍就能使你掌握百分之七十的知识内容,第四遍的复习你就能达到掌握百分之九十应考内容的效果。

及时避免陷入误区,掌握正确的方法,才会让我们前进的步伐畅通无阻。

考研英语复习误区 篇6

未通过练习的技巧始终都不属于自己,在考研英语的前期复习中,我们可能听过了很多解题思路和技巧,那么,在冲刺阶段一定要将其在历年的真题中不断实践。

针对历年真题进行再次梳理与强化是大家首先要做的,尤其不放过任何一个错误选项的原因分析。历年真题是熟悉考研试题最好的材料,所以一定要吃透历年真题。

2.盲目做题,错选模拟试题

每年到了考研冲刺阶段,考生的真题已经做透了,很多都是拿到题目就知道选什么,这时大家可以适当做些模拟题。

模拟试题一定要与考研试题契合,不可盲目地做题。同时,做模拟题,不要过分计较正确率,做题是为了体会考研的氛围和做题技巧,不是为了给自己施加压力。

3.不练写作,依赖临考模板

冲刺阶段是提高写作水平,提高考试总分的最佳时机。不加强写作训练,仅依赖临考模板,很难写出高分作文。

大家要熟悉考研英语写作的要求与题目类型,有针对性地多写多练。

历年考过的写作试题自己要独立练习一遍,两天至少写一篇文章然后修改(要求连打草稿的时间在内,30分钟誊写完成),最后用半小时的时间查证有疑问的单词和表达方法。

大家在进考场之前,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作文模板或是经典句式,这样到了考场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短时间内写完作文,为阅读题目留出充足时间。

4.不注意控制答题规范,超时

在冲刺阶段,大家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过程中,要注意答卷时间的分配,重视考场心态的调整。

因为考试题量大,时间紧,很多同学都会有时间不够的感觉,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针对整张试卷和答题规范的把握。

按照规范,需要写的不要落掉,不需要写的,我们争取不写。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可以规范我们的思路。

由于真题有限,所以我们应该重复这个训练过程,直到对自己满意了为止。同时做好归纳和总结,自己不扎实的题以及出过错误的题,都要全部记录下来。

在冲刺的阶段,要注意将做题时间安排得和考试时间同步,比如考英语的时间段,则每天安排在这个时间段做英语试题,规划好做题时间,提前为自己营造考试氛围。

只有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考试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惊慌失措。

5.间断复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部分同学因为前期复习了大量的英语,所以在最后搁置了英语主攻其他两项,这是非常错误的。

一旦你因为时间不够放弃了英语一周,再做时很容易没有了阅读的感觉,因此英语每天都要看。

规律的复习要配合规律的作息,调整作息时间,有规律才能保证每天精力充沛,同时要注意起居饮食,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从容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众多选择中,我们选择考研,并不容易。在考研路上,我们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坚持复习备考,更是不容易。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请各位千万避开冲刺阶段考研英语的复习误区,这样,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1.考研英语复习的误区

2.考研英语复习备考常见误区

3.考研英语复习的三大误区

4.考研英语三大复习误区

5.考研英语基础复习的误区

6.考研英语复习误区讲解

7.考研英语复习避免的误区

8.考研英语复习常见的6大误区

9.2017考研英语新题型常见3大复习误区

考研数学 阶段复习远离误区 篇7

消极迎战,效率低下

“考研难,考研数学更难”的论调深入人心,不少考生爱尚未了解考试内容和题型时,就已经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这直接导致在复习中就是消极应付,而非积极准备,“过线就行,差不多就可以了”成为他们普遍的目标。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要想学好数学,首先要克服惧怕心理,树立必胜的信心,化消极被动为主动,才可以在数学的学习和解题中体会到真正的乐趣。

只重技巧,不重理解

有的同学在复习过程中特别注重技巧,这是一种投机心理的表现。学习是一件很艰苦的工作,很多学生片面追求别人现成的方法和技巧,殊不知方法和技巧是建立在自己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的,每一种方法和技巧都有它特定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前提。考研辅导专家提醒考生,单纯的模仿是绝对行不通的,在复习过程中,大家必须放弃投机心理,塌实的透彻理解每一个方法的来龙去脉。

把看题等同于做题

考研英语基础复习的误区 篇8

很多学生将考研失利的原因归结为词汇量不够,因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机械地背诵英文词汇。其实,考研和国外的IELTS、TOEFL考试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考研有明确的考纲,有规定的词汇考查范围。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考生完全不需要毫无目的地记忆大量词汇,只需要将考试委员会限定的考研词汇研究透彻即可。

过于关注模拟测试题

很多人习惯在考试前做一定量的模拟题以达到热身的作用。做模拟题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把复习的重心放在做模拟题目上,则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任何模拟题都只能模仿考研的风格,真正能够真实反映考研风格的试题,是每年考试后公开的真题。考生应当把历年真题作为自己主要的复习材料。用真题进行演练,既可达到真正检测自身复习进度的目的,还可以了解考研的真正风格,可谓是一箭双雕。

一味追求应试技巧

在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缺乏技巧的指引,考生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所有的题目,更没有时间进行检查推敲。而另一方面,如果考生一味追求考试技巧,忽视了英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则再次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毕竟,技巧是建立在扎实的英文功底这一基础之上的。脱离英文基础的考试技巧,必定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本文前面所提到的复习第一阶段(积累阶段)对于考研英语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考研战斗的硝烟还未散去,考研的号角已经吹响。如果你能运用合理的复习策略、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胜利就一定会属于你!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Rome wasn’t built in a day. Work harder and practice more. Your hardworking will be rewarded by god one day. God is equal to everyone!(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更加努力的学习,更加勤奋的操练,你所付出的一切将会得到上帝的报答,上帝是公平的。)

1.考研英语复习的误区

2.考研英语复习误区讲解

3.考研英语复习备考常见误区

4.考研英语基础复习建议

5.2018考研英语基础复习

6.考研英语复习避免的误区

7.2017考研英语新题型常见3大复习误区

8.考研英语复习常见的6大误区

9.考研英语怎么复习:打好基础是关键

温馨提示:考研公共课复习误区 篇9

一、英语的误区

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不会审题或者审题错误。

2.用汉语思维,逐字翻译。

3.用词搭配不当。

4.词汇量小,拼写困难。

5.句子逻辑关系混乱。

6.不会应用关联词转承上下句子和段落。

7.语法错误。

二、政治的误区

“政治平时不用看,考前上个押题班就搞定。”

1.政治复习不必早动手;

2.在新大纲下来之前,不用展开复习;

3.政治考个及格水平比较容易;

4.靠押题,考研过关没问题。

三、数学的误区

“数学只有全部做完才是高分。”“选择填空都是小分,没劲。做大题才能拿高分。”

我们应该做到:

1.以书为本,总体把握;

2.认真做题,广积思路;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 篇10

如何让专业课复习取得良好效果,如何广布基础、深挖细节这自然是每个人的必修之课。然而在备研的漫漫征途中,能够不走弯路又何尝不算是一种捷径呢?下面博志复旦考研网老师将告诉同学们如何避免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误区。

一、分轻重,调主次,避免两种极端

有的同学拿到书就背,在理解方面浅尝辄止,而有的同学纠缠于每一个细节的理解,浪费时间,丧失重点。

建议:无需多说,相信大家就已经知道这两种误区的危害。所以提醒大家在看书的时候要分清重点和次重点。重点的知识点要多花时间去把握和理解。难点更是需要时间来解答。所以在把握主次之前首先就要认清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这个问题可以从老师授课笔记、历年真题以及辅导书中获得,再自己归纳总结一下,为己所用。

二、稳扎稳打,切忌盲目补充深度资料

参考书都没有搞懂,就补充太多的专著性的资料。

建议:我们都知道,建一幢稳定的房子,地基是一定要打好的。当然,看参考书,并且做一些基本的题目也是取得高分的首选途径。本科专业与考研的专业是一样的同学在选择复习资料的时候会比较得心应手,在加强基础的仍有结余时间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稍有深度的书籍,作发散复习,但跨专业的考生就要注意了,

先从最基本的参考书来入手,要知道,扎实地掌握基础,这才是制胜的关键,

三、抓紧时间,选择性听课

有很多同学会很兴致盎然地、盲目地去听本科生的课。其实一来浪费时间,二来这些课是针对本科生而非针对考研学子,如果不是与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息息相关的话,那么这样做其实意义不大。

建议: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选择性听一些重要的课程,尤其是本校老师针对考研所开的课是非常好的(现在教育部严禁学校官方组织考研培训,所以以前的一些老师转向与大型社会考研培训机构合作),里面肯定有一些命题的信息。但是在听课之前,同学们应当做好提前了解一下本堂课的授课内容,有的放矢的去听课。

四、摈弃侥幸心态,掌握为主猜题为辅

很多考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去猜老师出题的重点,这样的侥幸心理也是十分不正确的。殊不知考研试题有的时候就是要“攻其不备”,在某些看上去阐述的文字并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题。

考研政治复习常见误区与应对方法 篇11

大家在考研英语复习中其中一大拦路虎可谓是阅读了,我们许多同学在阅读上花费的心思也不少,但是提高并不是太大。有时我感觉大家在复习考研英语阅读的时候,考虑过多的是应试,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毫无疑问这些因素在考研中是比较重要的,但是我们在追求这些的时候,是不是忘了阅读的质量,阅读的本质在于看懂。下面我就考研英语阅读的复习说些我的个人想法,希望会帮助到大家。第一,先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阅读理解其实主要考的是 “阅读 ”之后的 “理解 ”,所以,看得懂乃是第一项技巧。任何一篇文章,若要能看懂它,至少需要两个条件:认识单词和看明白句子。单词就像盖房的砖瓦,考研词汇大约为 5500个,这不是一个小数字,也并非三两天时间可以记住的,所以,大家必须先买一本考研英语词汇书进行系统、长期的学习和记忆。

第二、注意文章的选题

看懂文章之后,还有一个如何选题的问题,所以第二项技巧是选题问题。

众所周知,读完文章之后就要对文章后面的问题作出选择:是选 A呢?还是选 B、C?还是选 D?许多同学说,文章有时看懂了,题就是选不对。其实选题也是大有技巧的,阅读的问题基本上分为五大类:

1.主旨题(又称中心思想题):这类题基本上是问 main idea,或 best title是什么;也可以问作者写此文章的 purpose何在;或问此文的 conclusion可总结为什么。碰到这类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把文中每段的首句串起来考虑。若是仅问其中某一段的中心思想为何,则可将该段的首、尾句加起来考虑。

2.词汇题(又称词语释义题):这类题常问大家一些不认识、从未见过的一些生词或词组的意思是什么。解题技巧为参考上、下文,尤其是下文。因为下文常常是对该词的解释、说明、举例等等。

3.作者态度题:常问作者对某事是什么态度:主观(subjective)还是客观(objective);肯定(positive)还是否定(negative);赞成(approval)还是反对(opposition)等等。解题的关键是要看作者在文中用了什么样的口气。若用褒义词,显然是赞成。若用贬义词,显然是反对。若客观陈述,则是中性的立场,不偏不倚。注意:作者态度常常在转折词后表明出来。所以,but一词至关重要(还有类似的 yet,however,although,nevertheless等)。

4.推理性问题:其典型词有两个: infer和 imply。如: 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story? 或 What is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切记,推理性问题原文中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是你自己推想出来的,但不能凭空瞎想,必须以原文中某句话或某个词语为依据去合理推测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

注意:以上四种题型顶多占阅读理解考试总分的 1/4左右,而其他约 30分的题都属于以下提到的:细节性问题!

5.细节性问题:(声明:本书中没有指出题型的,大多为细节题)

此类题占阅读总分 40分中的 30分左右,因此十分重要。注意,这类问题与推理性问题截然相反,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只不过为了迷惑大家,常常将原文进行改写,换一种说法。所以,照抄原文,一字不改的不一定就是答案,而与原文意思相同的,才是正确的。

除了将文章看懂,把题目选对之外,阅读理解最后两个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速度与步骤。

第三在保证看懂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 大家都知道,仅仅把题选对是不够的,因为考试还有时间的限制。(你就算选对,每篇文章花一个小时那能行吗?!)记住,考试总共180 分钟,四篇阅读最多占70 ~80 分钟(即17 ~20 分钟一篇),其余时间还要写作文、做翻译、英语知识运用等。

那么,对于速度过慢的学生,我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加大词汇量,这样读起来才会势如破竹,一气呵成。若生词太多,自然会磕磕跘跘,走不了太快。

第二、阅读中最忌讳的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读,那样又慢又差。正确的方法是用眼去抓句子的大致结构(叫意群阅读法)。

第三、考研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拼搏。考研英语又比四、六级要难,所以保持头脑清醒和旺盛的斗志也至关重要。因此,考试前一天晚上的充足睡眠十分重要,可以在考场上保持敏锐、清醒的头脑,这对提高速度和专注精力大有裨益!

第四注意阅读步骤

阅读的步骤也十分重要。许多同学拿到文章之后从头读起,读完再去一个一个选答案。这种方法十分传统,叫整体阅读法。其优点是可以有一种全局感或整体感。缺点是文章太长,读后细节记不住,再去找答案又费劲又容易出错,许多细节都混淆在一起了,得分经常不高。建议同学们用一下主旨阅读法:先读题目,找出一些相关信息,读完第一段就做第一题。然后看第二个问题问的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去看第二段,然后是第三段、第四段,依此类推。主旨式阅读法虽然把文章看得支离破碎,但得分往往很高,因为你刚看一段就去做一道题,这样记得住细节,抓得很准,广大考生不妨一试!

高考政治总复习方法与技巧 篇12

第一,必须把政治学科中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同名概念区分开来。高中政治教材的一些核心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使用,虽然这些概念之间可能有某些联系,但区别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规律”,这是哲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日常生活中也常常被一些人挂在嘴边,诸如“我发现一个规律”、“有一些规律性的现象”等。实际上,这里的规律仅仅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而哲学中的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所以如果按照日常生活对规律的理解,是不可能真正理解规律的科学含义及相关知识的。

第二,必须把政治学科内的相同概念加以比较。政治学科中的某些概念,有着相同的名称,这些概念之间往往存在一些联系,但在不同背景下和不同领域内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中都有“价值”的概念。经济常识中“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以使用价值为基础,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而哲学中的“价值”是一个广泛的、抽象的概念,是对各个领域具体“价值”概念的抽象。哲学中的“价值”概念是这样定义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比较这两个“价值”不难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般概念与特殊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关系。

第三,必须把政治学科中的核心概念和其他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组成概念群。政治学科涉及了大量的概念,许多概念之间是有关系的,尤其是核心概念周围往往都有一些其他概念,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把这些概念综合到一起,而不是把它们孤立开来。比如,政治常识中有“阶级”、“国家”、“民主”、“政党”的概念。就单个概念而言,大多数同学是了解的,但是对这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没有进一步深入理解呢?其实这四个概念中核心的概念应该是“阶级”。“国家”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可见,上述四个概念以“阶级”为核心,连成了一个概念群。

上一篇:抢劫罪的量刑标准下一篇:英语作文:我的理想